纺织厂空气调节

纺织厂空气调节
纺织厂空气调节

1纺织厂空气调节的任务,就是要使车间内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流动速度,均匀度,新鲜度和清洁度等,使它不受室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的影响,以满足职工身体健康和纺织工艺生产过程的需要。

2.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六类:温度,湿度,压力,密度,比容,焓

通常将湿空气以及组成湿空气的干空气和水蒸气视为理想气体,三者间的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PV=mRT 其中P是气体的压力V是气体的容积m 是气体的质量R是气体常数T是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3道尔顿分压力定律:大气压力为干空气分压力与水蒸气分压力之和B=P g+P q

水蒸气↑P q↑

对一定温度的空气,其水蒸气分压力有一个最大限值,达到最大限量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未达到最大限量的空气称为未饱和空气。

水蒸气的饱和压力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压力越大,温度越低,饱和压力越小。

4温度的高低用温标来表示。目前国际上通常用的温标有两种:热力学温标T和摄氏温标t

t=T-273.15

5.绝对湿度γq 1m3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以克计)称为绝对湿度。

γq=m q/v q×1000 m q指湿空气中含有是水蒸气质量。v q指水蒸气体积。

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γqb=2.17P qb/T

6.含湿量d 内含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g),称为湿空气的含湿量.

d=m q/m g×1000

d=622×φP qb/(B-φP qb)

7.相对湿度φ空气的绝对湿度γq和同温度饱和状态下的绝对湿度γqb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Φ=γq/γqb×100% Φ=

P q/P qb×100% 近似地

Φ=d/d b×100%

8.比热容v与密度ρ单位质量

的空气所占的容积称为空气的.

比热容v,而单位容积的空气

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密度

ρ

湿空气的比容

v=v g=V g/m g=R g T/P g=287T/B-P q

湿空气的密度ρ=m/v=P/RT

ρ=0.00349B/T-0.00132φP qb

/T

9焓i 内含1kg干空气为单位

的湿空气所含的热量称为湿空

气的焓.

含热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项

热量与温度有关称为显热,第

二项热量与温度无关称为潜

热。

i=(1.01+1.84d×10-3)t+2500d×10

-3

10.焓湿图的应用㈠确定空气

状态及其参数㈡表示空气的状

态变化过程。

⑴加热过程:空气通过加热温

度升高而含湿量不变。热湿比

=+∞

实现途径:空气通过表面水蒸

气或热水加热器,电加热器时

均属于这种情况

⑵冷却过程:热湿比=-∞

d不变,i↓t↓Φ↑实现途径:

表面式冷却器

⑶绝热加湿(等焓加湿)过

程。热湿比=0. i不变,i=显

↓+潜↑ t↓d↑

ξ

=(i3-i0)/(d3-d0)/1000=0/(d3-

d0)=0 实现途径:喷循

环水,喷雾

⑷绝热去湿(等焓干燥)过

程。热湿比=0。实现途径:

固体吸湿剂

11确定空气的露点温度t1当

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进

行冷却达到饱和状态

(φ=100%)时,这一点的温度

就是空气的露点温度。

12.纺织厂冬季围护结构热损

失Q s是各围护结构的基本热

损失∑Q j与相应的附加热损失

∑Q f的总和。Q s=∑Q j+∑Q f

13.纺织厂车间热源散热主要

指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和

人体散热三部分

14.热湿平衡需要是送风量

⑴排除余热量Q所需的风量G

(kg/s)

G=Q/(i b-i k)

⑵排除车间余热量W所需风量

G

G=W/(d B-d K) ×10-3

空调送风量的计算用上两式都

可以,但必须符合下列恒等式

G= Q/(i b-i k)=W/(d B-d K) ×10-3

即ξ=Q/W=( i b-i k) /(d B-d K) ×10-3

15.喷雾轴流风机系统的特点

⑴以喷雾轴流风机为核心,简

化了喷水室空调系统的管理,

春秋冬三季停开喷淋水泵,只

用喷雾轴流风机,既送风又喷

雾,可以实现绝热加湿过程,

喷雾水泵扬程低,流量小,水

汽比μ≤0.1,加湿效率高,可达

到机器露点相对温度95%以

上,比传统喷水室空调送风系

统节电30%左右。

⑵热湿交换效率高于喷水室空

调系统。夏季用低温水时加1-2

排喷淋排管,可满足冷却去湿

要求,水气比μ=0.1-0.4,相对

喷水室空调系统节能10%-15%

(喷水室空调系统水气比

μ=0.8-1.2)

⑶对相对湿度要求较大的车间

用带水送风,可减少排风量,

增加车间相对湿度。带水实质

上同车间喷雾的原理是一样

的,带水量一般为0.5-1.5g/kg

干空气。

⑷利用控制喷水量可方便地调

节机器露点相对温度,故又可

适用于相对湿度要求为

55%-60%的一般车间。

16空气被不同温度的水处理时

的状态变化

⑴t sh>t,g,即水温t sh高于空气

的干球温度t,g,过程线为

0-----1,显然空气状态变化的

过程线偏向等温线的上方。在

此变化过程线上,任意取一点

以表示处理后空气状态点,可

以发现处理后的空气的温度,

含湿量,含热量均将增加。

⑵t sh= t,g,,水温等于空气的干

球温度,过程线为0----2,在此

过程中空气的含湿量,含热量

均将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

⑶t,g > t sh >t s,水温介于空气的

干球温度t,g和湿球温度t s,之

间,过程线为0-----3,空气状

态的变化过程线介于等温线与

含热量线之间,空气的含热量

和含湿量均将增加,而温度下

降。

⑷t sh=t s,,水温等于空气的湿

球温度t s,过程线为0-----4.空气

的状态变化沿等焓线进行,空

气温度下降,含热量不变,含

湿量增加。

⑸t s, > t sh > t l,水的温度介于

空气的湿球温度t s,和露点温度

t l之间,过程线为0------5,在

此变化的过程中,空气的温度

和含热量均将降低,而含湿量

增加。

⑹t sh=t l,水温等于空气的露点

温度,过程线为0-------6,由于

空气温度高于水温,空气失去

显热而冷却,同时空气中的水

汽压力与水滴表面饱和水汽压

力相等,所以空气与水之间没

有湿交换,空气状态的变化沿

等湿线下降,空气的温度和含

热量均下降而含湿量不变。

⑺t sh

温度t l,过程线为0-----7,空气

的温度,含热量,含湿量均下

降。

17.热平衡方程G(i1-

i2)=WC sh(t sh,z-t sh,c)

式中G-----被水处理的空气量

kg/h, i1 ------被水处理前的空气

含热量kj/kg,,i2--------被水处

理后的空气含热量,W--------

喷水室的喷水量kg/h,,

C sh--------水的比热kj/kg.C-,

t sh,z--------水的终温,t sh,c------

水的初温

18.挡水板的过水量除与空气的流速有关外,还与挡水板的折数,每折宽度,折角大小,凸缘长度以及板间距离有关。挡水板的折数愈多,折角愈小,板间距愈小,则过水量愈少。挡水板的凸缘可以增加挡水效果,因为它能防止水膜被空气带出。

19水池及其附属设备

水池,为了使水池里水能连续使用,喷水室水池要能容纳2-3min的喷水量。水池的深度一般为500-700mm,长和宽可根据喷水室尺寸决定。

溢水管和泄水管,夏季,喷水室不断喷射从冷源来的冷水,水池水位将不断上升。为了保持水池有一定水位,需设有溢水管。溢水管的入口常做成喇叭形,出口做成U形水封。溢水管一般采用直径为125-200mm铸铁管或钢管。

补水管,在喷淋循环水时,由于空气被加湿,挡水板的过水以及水的外溅和漏失,水池水位将不断下降。为了保持池中的水量,就必须有补水管。补水管的补水量,一般为设计喷水量的2%-4%,补水管装有浮球阀,以控制水面的高度。

过滤器,纺织厂使用的喷嘴孔径较小,当使用循环水时,需对水进行过滤,以防杂质堵塞喷嘴孔口。水的过滤可使用插板式过滤网或回转式水过滤器。

20.室外气象区域的划分

第I区域:室外空气的焓值位于等焓线i N(开始停止预热时的室外空气的焓)以下的区域,称为冬季最寒冷时期。

第II区域:室外空气的焓值高于等焓线i N,但低于冬季最低机器露点的焓值线i K0,即在等焓线i N和i K0之间的区域,称为冬季。

第III区域;室外空气的焓值位于等焓线i K0与i K(夏季最高机器露点的焓)之间的区域,

称为春秋季。

第IV区域:室外空气的焓值

位于等焓线i K与i B(夏季所允

许的最高室内空气的焓)之间

的区域,称为夏季。

第V区域:室外空气的焓值

位于等焓线i B以上的区域,称

为夏季最炎热时期。

21.流体的性质。

空调工程中所涉及的空气水及

蒸汽均属于流体,流体各质点

之间的内聚力很小,它不能保

持自己固定的形状,而是随它

注入的容器形状而定。

㈠密度,流体单位体积所具有

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ρ=m/v

㈡黏滞性,流体抵抗切应力或

剪力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粘滞

性。它是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内

摩擦力和阻力的基本原因。流

体的粘滞性常用动力黏性系数

μ或运动黏性系数v来表示

T=μFdv/dy. 式中T-----内摩擦

力,F-----与流层的接触面积,

dv/dy.-----速度梯度,

22.能量方程。流体的能量方

程即伯努利方程,根据能量守

恒定律,得到了压能,位能,

动能三者间的能量关系

P1

/ρg+Z1+v12/2g=P2/ρg+Z2+v22/2g

=常数

23.为了达到均匀吸风的目的,

必须采用下面的措施

⑴改变吸风口的面积f,改变吸

风口面积是对吸风速度小的吸

口加大吸风口面积,或对吸风

速度大的吸口减小吸风口面

积,来达到均匀吸风的目的。

⑵改变吸风口的局部阻力系数

ξ,改变吸口的局阻系数ξ是在

吸风速度过大的吸口,用阻力

调节装置来降低风速,以达到

均匀吸风的目的

⑶提高吸口的真空度,提高吸

口真空度即用增加吸口处的吸

力(真空度)P1值,来达到均

匀吸风的目的。

⑷加大管道截面,降低管内风

速,由于吸风总管截面F的增

加,管内的风速V必然下降,

其管内流动的阻力也相应减

小,所以(v12- v n2)ρ/2-∑(h m+h j)

项的数值就会变小,这将有利

于减小P n,P1静压值的差异,达

到相对均匀送风的目的。

24.均匀送风的措施

⑴首先应选择恰当的初速比,

在条件许可时,宜使管道内静

压大,动压小,这样容易均匀

送风。

⑵对于小阻力管道,常会造成

前面出风量小,后面出风量大,

可在出风口上设置调节装置

(调节出风口面积或改变出风

口的局部阻力),通过对远端的

风口调小出口面积或增加阻力

的方法,来均衡前后风口的出

风量。

⑶对于大阻力管道,入口端出

风口的送风量往往偏大,设计

时可考虑加大管径,同样也可

采用调节风口的方法对近入口

端风口进行调节,以改善送风

均匀性。

P158 例7-5.若风道入口端风速

v N=8m/s,末端出风口风速

v0=4m/s,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

λ=0.02,管道长度l=25m,管道

当量直径D=1m,问风道入口

端是否会有吸风现象?若有吸

风现象该怎么消除?

解:⑴风道末端出风口所需静

压P0=ξ0 v02ρ/2,风道末端出风

口的局部阻力系数ξ0=2,则:

P0=2×42×1.2∕

2=19.2(Pa)

入口端处管内静压P N,修正系

数ε值取0.75,代入公式计算:

P N=P0+(λl∕3D-0.75)V N2ρ

∕2=19.2+[ (0.02×25)∕(3×1)

-0.75] ×﹙82∕2﹚×1.2=-3.2(Pa)

因为入口端管内静压P N为负

值,小于大气压力,故入口端

出风口会发生吸风现象。

⑵为了消除送风口的吸风现

象,可以降低入口端风速。若

取入口端风速v N=4m/s.则管道

直径变为D=1.41m,这时入口

端静压P N为:

P N=P0+(λl∕3D-0.75)V N2ρ

∕2=19.2+[ (0.02×25)∕

(3×1.41)-0.75] ×﹙42∕2﹚

×1.2=13.135(Pa)

这时风道入口端管内静压为正

值,大于大气压力,故不会产

生吸风现象。

如果入口端出风口的局阻系数

ξN =2.5,则可求出其出风速度,

即:

P N=ξN v C2ρ∕2可得v C=√

﹙2 P N∕ξNρ﹚=√﹙2×13.135

∕2.5×1.2)=2.96(m/s)

⑶为了消除吸风现象,同样也

可以采取提高出风口速度的方

法,若将例题中末端出风口风

速设计成=8m/s,则可求出值

为:P0 =ξ0 V02ρ∕2=2×﹙82∕

2﹚×1.2=76.8(Pa)

P N=P0+(λl∕3D-0.75)V N2ρ

∕2=76.8+[ (0.02×25)∕(3×1)

-0.75] ×﹙82∕2﹚

×1.2=-54.4(Pa)

这时风道入口端管内静压为正

值,大于大气压力,也不会产

生吸风现象。此时入口端出风

口的速度为v C=√﹙2 P N∕ξN

ρ﹚=√﹙2×54.4∕

2.5×1.2)=6.02(m/s)

适当改变入口端管内风速或送

风口出风速度,均可达到不发

生吸风现象和较为均匀送风的

目的。

纺织厂空气调节答案

第一章 空气环境与人体健康和工艺生产的关系 一 问答题 1 答:扇扇子使身体旁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对流放热系数大,散发的热量就越多,使人的实感温度就越低。所以,夏天扇扇子会感到凉快。 2 答:在空气环境中影响人体散热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风速。温度高,人体散发的热量小于体内产生的热量,人就会感觉到热;湿度低,空气干燥,汗水容易蒸发,人的实感温度就低;风速大,对流放热系数大,散发热量多。 在纺织厂车间内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主要是粉尘。粉尘沾有大量细菌,易沾污皮肤而引起皮肤发炎。大量粉尘进入呼吸气管后,会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引起鼻炎、咽喉炎;吸入肺部易引起尘肺症等疾病。 为了保证人们有足够的氧气量,“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系统 的新风量应不小于总风量的10%;保证各房间每人每小时有不小于30m 3的新风量。人们长期 停留地点二氧化碳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L/m 3,短期停留地点二氧化碳的最大允许浓度为 1L/m 3。 3 答:夏季细纱车间要求温度为30~32℃,相对湿度为55~60%;织造车间要求温度为32℃以下,相对湿度为68~80%,两车间相比较,细纱车间要求的温度比较高,但是相对温度比较低,即细纱车间相对干燥些。在夏季时,空气越干燥,则汗水越容易蒸发,实感温度就越低。所以,工人在细纱车间感觉较凉爽和舒适。 4 答:纺织厂络筒、穿筘、整理车间夏季的相对湿度高于冬季的相对湿度。 5 答:化纤或混纺品种与纯棉品种对温湿度要求是不同的。化纤或混纺品种中的合成纤维具有高电阻、吸湿性差的特点,易起静电,故抗静电剂在吸湿时随水份吸附在纤维表面,所以对车间温湿度的变化很敏感,即清棉车间的相对湿度要大,以后各道纺纱过程均以放湿为宜。至于织造车间主要应视浆料性质而定。 例如涤纶纺纱时,在夏季车间温度宜较棉纺织为低,在冬季车间温度与棉纺厂相类似。至于相对湿度,在纺部清棉车间相对湿度宜大,因涤纶清洁、除杂问题很少,而涤纶纤维极易产生静电,故应以减少静电为主。湿度大,有利于减少静电,纤维柔软,成卷情况良好,以后各道工序宜在逐步放湿状态下进行,工作才比较好做。 第二章 湿空气与水蒸气 一 填空题 9、水蒸气 粉尘2水蒸气数量 湿度3大 大4空气中存在的水蒸气分压力 同温度饱和状态下水蒸气分压力5热湿比线6显热 潜热7大 小8 0% 100% 9增加 减小 表面式蒸汽(或热水)加热器、电加热器 减小 增加 表面式冷却器 不变 直接喷雾10混合 加热 冷却 绝热加湿11值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12未饱和水状态区 湿蒸汽状态区 过热蒸汽状态区13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二 名词解释 1、绝对湿度γq :1m 3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以克计)称为绝对湿度。也就是湿空气中单位容积水蒸气的质量克数,可用下式表示:1000?=q q q V m γ 相对湿度Φ:空气的绝对湿度γq 和同温度饱和状态下的绝对湿度γq ,b 之比称为相对湿度,常用百分数表示:%100,?= b q q γγ?,也可理解为现在空气中存在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饱和状态下水蒸气分压力之比,即%100,?=b q q P P ? 2、含湿度d :内含1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有水蒸气的质量(以克计),称为湿空气的

最新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空气调节》试题(A卷)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会引起空调系统和的变化。 2、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是指与日射得热量之比。 3、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定义式是。 4、空调中的瞬变负荷一般是指由于、、等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5、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1)满足。(2)等于。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贴附射流: 2、机器露点: 3、PMV-PPD指标: 4、群集系数: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试写出管道均匀送风的三个条件,并说明在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中的主要调节方法。 2、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人体的散热量。 3、空调房间中常见的送、回风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4、空调消声器有几类?各自的消声原理和消声特性是什么? 论述及计算题(共32分) 1、说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意义,并通过外壁面的热量分析导出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定义式。(10分) 2、空调室内有工作人员18名(新风量为16 m3/h.人),室内体积250m3,室内有局部排风为300m3/h,维持室内正压需要换气次数为1.2次/h,空调冷负荷为3600W,送风温差为8℃,求该空调房间的最小新风量。(12分) 3、设新风量为60 m3/h,室内回风量为240 m3/h,试按比例绘出风机盘管集中处理新风,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处理后直接送入房间的送风方式的焓湿图,并分别说明其作图过程和风机盘管的风量。(10分) 《空气调节》试题(B卷)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在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应考虑电机同时使用率、安装系数和(负荷/安全)系数的修正。 2、已知湿空气的含湿量为d kg/kg干空气,则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的质量是 。 3、从振动传递率的定义可看出,振动传递率愈隔振效果愈好,但振动传递率只有在时,才起到隔振作用。 4、净化空调的初效过滤器的位置在,高效过滤器的位置在。 5、湿球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湿球温度时,如果水杯中的水温高于空气温度,则蒸发所需的热量首先取自,然后取自。 6、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1)满足。(2)等于。

空气调节系统组成

空气调节系统组成 一个典型的空调系统应由空调冷源和热源; 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 空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这五大部分组成。 (1)空调冷热源和热源冷源是为空气处理设备提供冷量以冷却送风空气。常用的空调冷源是各类冷水机组,它们提供低温水(例如7℃)给空气冷却设备,以冷却空气。也有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来直接冷却空气的。热源是用来提供加热空气所需的热量。常用的空调热源有热泵型冷热水机组、各类锅炉、电加热器等。 (2)空气处理设备其作用是将送风空气处理到规定的送风状态。空气处理设备(也称空调机组)可以是集中于一处,为整幢建筑物服务(小型建筑物多采用)。也可以分散设置在建筑物各层面。常用的空气处理设备有空气过滤器、空气冷却器(也称表冷器)、空气加热器、空气加湿器和喷水室等。 (3)空调风系统它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送风系统的作用是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到空调区,其基本组成部分是风机、风管系统和室内送风口装置。风机是使空气在管内流动的动力设备。排风系统的作用是将空气从室内排出,并将排风输送到规定地点。可将排风排放至室外,也可将部分排风送至空气处理设备与新风混合后作为送风。重复使用的这一部分排风称为回风。排风系统的基本组成是室内排风口装置、风管系统和风机。在小型空调系统中,有时送排风系统合用一个风机,排风靠室内正压,回风靠风机负压。 (4)空调水系统其作用是将冷媒水(简称冷水或冷冻水)或热媒水(简称热水)从冷源或热源输送至空气处理设备(也称空调机组)。空调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是水泵和水管系统。空调水系统分为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三大类。 (5)空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由于各种因素,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是多变的,这就要求空调系统的工作状况也要有变化。所以,空调系统应装备必要的控制和调节装置,借助它们可以(人工或自动)调节送风参数、送排风量、供水量和供水参数等,以维持所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 海南气候特点

空气调节复习试题修改版讲解

1、空气调节是指维持某一空气的( 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工技术 措施。 A、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B、洁净度和气流速度 C、A+B 3、房间气流组织主要取决于(B )。 A、回流风 B、送风射流 C、都不是 8、风机盘管属于典型的( A )空气系统,它主要用于在层高较()的场所。 A、半集中式,小 B、半集中式,大 C、集中式,小 10、房间的热容量越小,其空调冷负荷的峰值与得热量的峰值差 (A) A. 越小 B. 越大 C. 基本不变 D. 不一定 11、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形成的冷负荷时,对外窗的室外温度采用 (B )。 A. 室外计算综合温度 B. 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C. 室外平均温度 14、喷水室不能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是(B) A. 等温加湿 B. 等温减湿 C. 升温加湿 D. 降温升焓 19、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中,过渡季节可以( C ),以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自然调节能力。 A、调节新风比 B、采用最小新风比 C、完全采用新风 20、下列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B) A.需要分别调节各房间的室内温度时 B. 控制精度要求较高时 C. 建设方不许可 D. 同一个空调系统的各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长

期低负荷运行 2、净化空调一般采用(A全空气系统) 3、影响室内气流组织效果的主要因素是(C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 4、对吊顶内暗装风机盘管,哪根管道坡度最重要?(C凝水管) 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 也称为饱和度。 含湿量指在湿空气中每kg干空气所含有得水蒸气量称为含湿量。 2. 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压力)、 温度)、(相对湿度)、 ( (含湿量)及(焓)等参数来度量和描述。 3. 在通风空调中应用的湿空气,其中水蒸气的质量份额最大不超过(5%)。 6. 根据空气温度形成的过程和用途不同可将空气的温度区分为(干 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3. 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有何区别?空气的干燥程度与吸湿能力 大小由那个参数反映? 相对湿度的定义 为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含量与相同温度下湿空气可具有的水蒸气 的最大含量之比,它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 含湿量的定义为在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携带的水蒸气的克 数。相对湿度反映湿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却不能表示水蒸气的具 体含量;含湿量可以表示水蒸气的具体含量,但不能表示湿空气接

空气调节第四版前两章知识点和答案

空气调节第四版前两章知识点 和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程一:空气调节 绪论 1.空气调节:①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②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 2.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在某一特定空间(或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 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3.一定空间内的空气环境一般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生产过程、设备及 人体等所产生的热、湿和其他有害物的干扰;二是来自空间外部气候变化、太阳辐射及外部空气中的有害物的干扰。 4.技术手段: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空气新鲜;采用热、湿交换的方法保证内 部环境的温、湿度;采用净化的方法保证空气的清洁度。(置换、热质交换和净化过程) 5.工艺性空调和舒适型空调 答: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工艺性空调和舒适型空调。 ①工艺性空调:空气调节应用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 ②舒适型空调: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章节概要: 内容一:知识点总结 1.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A.饱和空气:干空气+干饱和空气 B.过饱和空气:干空气+湿饱和空气 C.不饱和空气:干空气+过热蒸汽 2.在常温下干空气被视为理想气体,不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一直处于过热状态。 3.标准状况下,湿空气的密度比干空气小(水蒸气分压力上升,湿空气密度减小)。 4.相对湿度可以反映空气的干燥程度。 5.相对湿度与含湿量的关系(书7页)。 6.湿空气的焓。 7.画图:湿空气的焓湿图、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8.湿空气的状态变化,四个典型过程的实现。

《空气调节》试题答案

《空气调节》试题(卷)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会引起空调系统 混合状态点的变化和围护结构负荷的变化 。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是指实际窗玻璃 与 标准玻璃 日射得热量之比。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定义式是%100×=b q P Pq φ。 、空调中的瞬变负荷一般是指由于 人员、灯光、太阳辐射 等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 :()喷淋室实际所能达到的效率满足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两个效率。()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空气放出的热量。 二、 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贴附射流:由于贴附效应的作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的射流。具体讲,如果送风口接近顶棚,射流在顶棚处不能卷吸空气,因而射流上部流速大、静压小;而下部则流速小、静压大,使得气流贴附于顶棚流动,这种射流称为贴附射流。 、机器露点:空气相应于冷盘管表面平均温度的饱和状态点;空气经喷水室处理后接近饱和状态时的终状态点。 、指标:该指标用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它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程度、着衣情况、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等个因素。该热舒适指标比等效温度所考虑的因素要全面得多。 、群集系数:在人员群集的场所,人员组成会随建筑物性质不同而有不同比例的成年男子、女子和儿童(分),以成年男子为基准(分),群集系数是反映各类人员组成的比例(分)。 三、 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试写出管道均匀送风的三个条件,并说明在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中的主要调节方法。 答:两侧孔间的静压相等 ;测孔流量系数相等;增大出口角,使出口气流尽量垂直于管道侧壁。 空调系统中使:动压降等于之间的阻力损失,改变管道断面,控制动压降;加设挡板和短管 、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人体的散热量。 答:因素。首先说明人体散热的方式,并分析空气温度、速度、湿度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散热的影响。 、空调房间中常见的送、回风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上送风下回风(较大送风温差);上送风上回风(美观要求高的民用建筑);中送风(某些高大空间);下送风(送风温差较小,房间有集中热源等)。

空气调节题目(第一章)

填空题: 1.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 2.在空气调节中经常需要确定湿空气的状态和变化过程, 3.热湿比有正有负并代表湿空气状态变化的方向 1.通常风机盘管局部调节方法中,调节质量最好的是(C ),但不能节能。 A、风量调节 B、水量调节 C、旁通调节 2.当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干管静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要(C )送风机的转速,以减少总送风量。 A、升高 B、不改变 C、降低 3.下列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B) A.需要分别调节各房间的室内温度时 B.控制精度要求较高时 C.建设方不许可 D.同一个空调系统的各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长期低负荷运行 4.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中,过渡季节可以(C ),以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自然调节能力。 A、调节新风比 B、采用最小新风比 C、完全采用新风 1.夏季需对室外空气进行冷却减湿处理,冬季则需加热加湿处理。 2. 温差是热交换的推动力,水分子分压力差是湿交换的推动力。 3. 总热交换是显热交换和潜热交换的代数和 4.下列属于等温加湿的是() A.电热式加湿器 B.湿膜加湿器 C.超声波加湿器 D.离心式加湿器 5. 写出图中所述A-1,A-4,A-6过程的名称,并分析其水温特点。 6. 简述液体除湿机的优点。 1.空气气流分布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间分布器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气流分布组织评价标准? 4.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与什么有关? 第一节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空调工程(第3版)》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空调系统的节能、检测与监控1.说明空调系统的能耗的评价标准及各标准的优缺点。 答:评价指标有:①周边全年负荷系数法;②空调能耗系数;③空气输送系数;④水输送系数;⑤其他参数(对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采用耗电输热比进行评价) ①周边全年负荷系数法:它与空调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无关。 ②空调能耗系数:是用来评价空调设备能量利用率的指标,它可以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节能状况进行考核。 ③空气输送系数:空调系统用于输送空气所消耗的能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因为它在全年内的运行时间很长,所以全年能耗量很大。 ④水输送系数:空调水系统的节能特性可以用水输送系数作为判据。 ⑤耗电输热比:用于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 2.简述空调系统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技术措施:(1)空调空间的合理分区:①平面分区,②按使用不同时间的不同分区,③按空调室内空气参数要求的不同分区,④按室内散发有害物质的性质不同分区;(2)空调方式的合理确定;(3)空气处理过程的正确选择;(4)改善气流组织:①分层空调技术的应用,②置换通风方式的应用,③地板送风、工作点送风、工作台送风和座椅送风等送风方式的应用。 3.简述组合式空调机组和新风机组进行监控时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在运行时都要检测其运行状态及相关参数,包括室内、外空气的温湿度,送风、回风风量,送、回风的温、湿度,冷、热水盘管的进、出水压力和温度,过滤器俩侧的压差,各种调节阀的阀位,风机的运行状态和电流,以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等; 不同点:对前者的控制包括空气处理过程的控制、空气流量的控制、各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及保护以及各设备之间的动作连锁;而后者控制送风温度和湿度 4.对空调机组进行监控的目的是什么? 答:对空调机组进行监控的目的是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保证能源按需分配、减少和节省不必要能耗的一个重要措施之一。 5.简述变水量系统控制水量的方法及优缺点。 答:(1)采用压差旁通控制,如果供、回水干管之间的压差升高,说明需水量下降,则控制器发出指令加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通过旁通管流回的水量增加,从而减少了供水量。反之,如果供、回水干管之间的压差降低,则减小旁通阀的开度,减少通过旁通管流回的水量,增加供水量。 (2)水泵变频控制,同样利用供、回水干管之间的压差作为信号,当压差升高时,控制器发出指令降低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降低水泵转速,也就减少了供水量。反之,则提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增加供水量。 前者控制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后者控制更加节能。 6.简述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的工作原理。

纺织厂空气调节习题解答

纺织厂空气调节习题解 答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纺织厂空气调节(第二版)p110 9、纺织厂某车间,冬季需保持车间温度24B t C =,相对湿度75%B ?=,该地冬季室外空调设计温度4H t C =-,相对湿度90%H ?=,拟采用室内外空气混合用循环水喷射处理后送入车间,被水处理的空气相对湿度60%K ?=(不考虑当水版带水现象和风机升温)。如果冬季车间无散湿设备,机器和人体等发热量为175kW ,而同时通过建筑物维护结构的总热损失为115kW ,车间体积为3万m 3,要求车间的换气次数不少于5次,求: (1)该车间的通风量,其中新风量和回风量各是多少 (2)预热器的预热量; (3)再热器的再热量和再热后的空气温度; (4)喷水室的喷水量,水的初温和终温; (5)在i-d 图上画出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 解: 本送风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空调室的空气热湿处理采用喷水室前预热、喷水处理和在热,机器露点K 为送风点。处理过程如下图: 根据室内外空气参数。在i-d 图上可分别标出代表空气室内外空气状态的B 、H 。自B 向下做一条等湿线,与90%H ?=曲线交与K 点(如下图),从图中可以分别查得:B 、H 、K 三点空气的焓和含湿量。(B 点:14.2/B d g kg =,60.4/B i kJ kg =;H 点:1.6/H d g kg =,0.17/H i kJ kg =-;K 点:21K t C =,57.3/K i kJ kg =) (1)该车间的通风量,其中新风量和回风量各是多少 车间的送风量6019.35/69677.42/60.457.3 y B K Q G kg s kg h i i ====-- 车间的送风量换算:3/69677.420.83358041.29/L G m h ρ==?= 换气次数为:/58041.2930000 1.9n L V ==÷=次/h 换气次数达不到最低5次/h 的要求,因此车间的送风量应根据换气次数来计算。 取车间换气次数为5,则车间的实际送风量为: 为了满足卫生要求,取新鲜空气的比例为10%,则在总送风量中,

空气调节课后思考题答案

1、热泵循环的供热系数与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有何区别,二者有无联系? 由于热泵能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是回收低温余热、利用环境介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室外空气等)中储存的能量的重要途径。 制冷循环是通过制冷工质(也称制冷剂)将热量从低温物体(如冷库等)移向高温物体(如大气环境)的循环过程,从而将物体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此低温,这一过程是利用制冷装置来实现的。 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原理是差不多的,制冷循环是将热量从低温物体移向高温物体;热泵循环是将低温热源吸热送往高温热源,是逆卡诺循环的。 供热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放出的热量。 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供热系数=制冷系数+1,因此供热系数永远大于1,而制冷系数可以大于、等于、小于1,一般情况下也大于1。像一般市场空调的制冷系数都在2.5~5左右,它反映了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也就是cop。 2、分析说明提高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性能系数的方法和途径。 COP=h1-h4/(h2-h1) 提高蒸发温度:蒸发温度主要取决于制冷对象的温度要求,不能随意变动,但在制冷对象允许情况下,取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一般温度比冷库温度低5~~10摄氏度,以保证传热温差需要。 增加过冷度:过冷度越大,制冷系数增加越多。制冷剂离开冷凝器的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过冷度一般很小。 降低冷凝温度:冷凝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不能随意变动。但在允许选择冷却介质的温度时,比如,冰箱、冰柜从提高制冷出发,应放置在房间温度较低的地方。一般冷凝温度要高于介质温度低5~~7摄氏度,以保证传热温差需要。 调整适当的冷媒量、增大蒸发面积、 3、制冷剂的命名方法 (1)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简写符号规定为R7(),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是该无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卤代烃和烷烃类: 烷烃类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mH2m+2; 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mHnFxClyBrz(2m+2 = n+x+y+z) ,它们的简写符号规定为R(m-1)(n+1)(x)B(z)。 (3)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为R4(),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 (4)共沸混合制冷剂: 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为R5(),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 (5)环烷烃、链烯烃以及它们的卤代物: 写符号规定:环烷烃及环烷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C”开头,链烯烃及链烯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1”开头。 (6)有机制冷剂则在600序列任意编号。 4、液氨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制冷剂。它的优点是:沸点低,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节流损失小,溶解水,泄露易被发现,价格低廉。 液氨的缺点:有毒,有刺激味,当与水接触时对铜及其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性,与空气混合能发生爆炸,高温下易挥发分解。 氟利昂是饱和烃类的卤族衍生物,他们的分子通式为:CmHnFxIyBrz,且有2m +2=n+xo+y+z 的关系。氟利昂制冷剂大多数是无毒的且无味。在制冷系统温度下不燃烧,无爆炸危险,且热稳定性能好。氟利昂的分子量大对金属的润湿性好。

空气调节 复习指导

1、空调系统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 2、在相同大气压和温度下,同容积的湿空气比干空气(轻)。 3、当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时,产生显热交换的推动力是(温差),产生质交换对的推动力(水蒸气分压差),产生全热交换的推动力是(焓差)。 4、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主要由(温度、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物体表面辐射温度、人体活动量、衣着)等。 5、天气从晴转阴,大气压力要(降低),同一地区冬季的大气压要(高于)夏季的大气压。 6、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要采用(夏季室外干球温度)和(夏季室外湿球温度)两个状态参数;确定冬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要采用(冬季室外干球温度)和(冬季室外相对湿度)两个状态参数。 7、表面式换热器只能实现(等湿冷却过程)、(等湿加热过程)和(冷却减湿过程)三种空气处理过程。 8、利用循环水喷雾处理空气,在i-d图上可以看做是(等焓加湿)过程,喷蒸汽处理空气,可以看做是(等温加湿)过程,空气通过加热器处理可以看作是(等湿加热)过程。 9、空调系统中常用的送风口有(散流器、百叶、孔板、喷口、旋流送风口)等型式。 10、在太阳与地球间的各种角度中,对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度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高度角)。 11、空气调节的任务,就是在任何自然情况下,能维持某一特定的空间或房间具有一定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洁净度)等技术指标。

12、空调房间室内的温度、湿度通常用二组技术指标来规定,被称作(空调基数)和(空调精度)。 13、按负荷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种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 14、当空调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为了保持室内温、湿度参数不变,常采用调节(再热量)的方法。 15、一次回风定风量调节系统,采用露点送风与采用非露点送风相比,其夏季冷负荷的主要差别在于(再热量),当室内负荷相同时,采用露点送风所需送风量(少)。 16、空调工程根据过滤尘埃颗粒的大小,常用的过滤有(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 17、二次回风系统夏季工况、表冷器或喷水室的负荷由(室内冷负荷)和(新风冷负荷)两部分组成。 18、空调系统一般主要由(空气过滤部分、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空气的输送部分、空气分配部分、冷热源部分)等几个部分组成。 19、空调水系统中,按水量特性划分。可分为(定水量系统)和(变水量系统)。 20、空调工程中,表冷器的换热扩大系数又称(析湿系数),析湿系数的大小反应了(凝结水析出的多少) 21、通常以(投入能量利用系数)来作为评价气流组织的经济指标,其表达式为( 22、空调水系统中,根据水承受压力的特性分类,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23、空调水系统中,根据供、回水管管路分类,又分为(双水管系统)、(三水管系统)和(四水管系统)。

空气调节试题一

《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单元测试一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座位号:______ 分数: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空气调节是指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洁净度等进行调节和控制,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 2、热力学温标的温度符号是_________,摄氏温标的温度符号是 _________,两者的换算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3、湿球温度是用_________温度计测量的。 4、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_________。 5、根据空气温度形成的过程和用途不同可将空气的温度区分为湿球温度、_________和露点温度。 6、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焓等参数来度量和描述。 7、空气的温度是表示空气的_________的物理量。 8、湿空气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混合气体。 9、Pg是_________的符号,Pq是_________的符号,d是_________的符号,φ是_________的符号,h_是________的符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有何区别?空气的干燥程度与吸湿能力大小由那个参数反映? 2、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有什么区别?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四、计算题(共60分) 1、用表面冷却器使d=10g/kg(干)的空气干燥(凝结出水),试问对冷却器的表面温度有何要求? 2、已知某一状态空气的温度t=15℃,相对湿度φ=60%,当地大气压力B=101325Pa,试求该状态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含湿量?(10) 3、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试在焓湿图上确定下列空气状态,并查出其他参数; (1)t=20℃,φ=35%;

(完整版)南京工业大学《空气调节》答题要点

绪论 1.人类对空气调节工程提出了哪些要求?空气调节系统是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 答: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清洁度进行调节,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另外,就目前社会发展来看,人类对空调工程的要求远不止这些,其中对节能、环保以及对社会安全性的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调系统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所要求环境的空气新鲜,通过热湿交换来保证环境的温湿度,采用净化的方法来保证空气的清洁度。不仅如此,还必须有效的进行能量的节约和回收,改进能量转换和传递设备的性能,优化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以满足人类要求。 2.空气调节与全面通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空气调节由哪些环节组成? 答:全面通风往往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精度。空气调节是调节空气的状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两者同样是改变了人体所处环境的空气状态,但是空气调节包括了通风、供暖和制冷等过程。 空气调节包括:空气处理、空气运输、空气末端分配以及气流组织。 3.空气调节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节能、环保、生活安全性。空调新技术的发展:如空调系统的评价模拟、温湿度分别处理、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等。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1.为什么湿空气的组成成份中对空气调节来说水蒸汽是重要的一部分? 答: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干空气的成分比较稳定,其中的水蒸气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其决定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2.为什么夏季的大气压力一般说比冬季要低一些? 答:温度升高,空气体积增大压力减小。 3.饱和与不饱和水蒸汽分压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 答: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代表了对应压力下的不饱和湿空气可吸收水蒸气的最大值。饱和水蒸汽分压由湿空气温度唯一决定,而不饱和水蒸汽分压与大气压力有关,由实际的大气压决定。 4.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象冬天那样雾气腾腾? 答:夏天的气温高于冬季,浴室的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一定,夏季空气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而冬季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 5.冬季人在室外呼气时为什么看得见是白色的?冬季室内供暖时为什么常常感觉干燥? 答:人呼出的空气的露点温度一定,而冬季空气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冬季墙体的温度低,可能会使得空气结露,使得空气的含湿量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也会降低。 6.两种温度不同而相对湿度数值一样的空气环境从吸湿能力上看是否是同样干燥?为什么? 答:不一定。因为温度不同,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不同,两者的吸湿能力相同,但吸湿总量不同。 7.影响湿球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保证测量湿球温度的准确性? 答:湿球温度受风速及测量条件的影响。风速大于4m/s的情况下,工程应用是完全可以允许的,速度越大热湿交换越充分,误差越小。 8.为什么含湿量相同、温度不同的各种状态空气都有相同的露点温度? 答:露点温度只与水蒸气分压力和含湿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空气含湿量不变,露

纺织厂空调设计_毕业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在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空气调节起着重大作用,它提供了工艺需要的温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条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纺织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对纺织空调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能源短缺、淡水减少、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沙尘暴等,都给纺织空调提出了新的问题。面对水资源匮乏,我们采用新的喷淋方法,提高热湿交换效率或采用空调用水的一水多用及废水回用以节省喷淋用水量;面对能源短缺我们采用变风量调节技术和变频变流等设备,以提高风机和水泵的生产效率;常常采用新的环保制冷剂代替氯氟烃以保护日益稀薄的臭氧层;使用吸收式制冷机和热泵;深井冬灌夏用,夏灌冬用;采用冰蓄冷技术、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和天然冷源等,以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使传统的纺织空调技术,发展成为绿色空调、节能空调和智能空调。本次设计通过对细纱车间的负荷计算、系统选型、水力计算及经济技术分析,最终确定合理的空气调节方案。

第1章设计资料和参数选取 1.1设计原始资料 1.设计地区:南昌 2.建筑及工艺资料:该棉纺厂细纱车间为锯齿形厂房结构,工艺区面积约5700平方米;细纱机126台,共约有5.4万纱锭。其中513型细纱机75台,502型细纱机24台,1506型细纱机27台; 运转每班90人,常日班80人;照明总功率86.4kw 。提供的图纸:细纱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张。 3.气象资料: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维护结构资料:参数《高层建筑空调计》中表2-4、2-5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陕西省实施细则》选择墙体及其传热系数,同时参考《纺织厂空气调节》。 4.动力资料: (1)电源:220/380伏交流电。 (2)热源:本工程设有集中锅炉房,供给0.6Mpa的蒸气。 (3)冷源:自行设计冷源系统,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完整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2 第一部分 问答题 1.空气调节的任务是什么? 2.中央空调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3.空气调节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4.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5.简述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6.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实际例子吗?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空气调节系统? 第二部分 习题 1.湿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含量很少的水蒸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考虑? 2.,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和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 3.房间空气干球温度为20℃,相对湿度%50=?,压力为0.1Mpa ,如果穿过室的冷水管道表面温度为8℃,那么管道表面是否会有凝结水产生?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4.请解释下列物理现象:①在寒冷的冬季,人在室外说话时,为什么能看得见从嘴里冒出的“白气”?②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③试说明秋天早晨的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空气温度一提高雾就消失了?④冬天,有些汽车把热风吹到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就可以防止结霜,这是什么原因?⑤冬季室供暖,为什么会导致空气干燥?应采取什么措施方可使空气湿润些? 5.两种空气环境的相对湿度都一样,但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试问从吸湿能力上看,能说它们是同样干燥吗?为什么?

6.在某一空气环境中,让1kg 温度为t ℃的水吸收空气的热全部蒸发,试问此时空气状态如何变化?在i-d 图上又如何表示? 7.测得空调房间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后,应怎样计算该房间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焓? 8.空气温度是20℃,大气压力为0.1MPa ,相对温度%501=?,如果空气经过处理后,温度下降到15℃,相对湿度增加到%902=?,试问空气焓值变化了多少? 9.已知大气压力B=0.1MPa ,空气温度t1=18℃,1?=50%,空气吸收了热量Q=14000kJ/h 和湿量W=2kg/h 后,温度为t2=25℃,利用h-d 图,求出状态变化后空气的其他状态参数2?,h2,d2各是多少? 10.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 ,空气状态变化前的干球温度t1=20℃,状态变化后的干球温度t2=30℃,相对湿度2?=50%,状态变化过程的角系数kJ/kg 5000=ε。试用h-d 图求空气状态点的各参数1?、h1、d1各是多少? 11.某空调房间的长、宽、高为5m ×3.3m ×3m ,经实测室空气温度为20℃,压力101325Pa ,水蒸汽分压力为1400Pa ,试求:①室空含湿量d ;②室空气的比焓h ;③室空气的相对湿度?;④室干空气的质量;⑤室水蒸汽的质量?⑥如果使室空气沿等温线加湿至饱和状态,问变化的角系数是多少?加入的水蒸汽量是多少? 12.空调房间气压为101325Pa ,空气的干球温度为20℃,外墙表面的温度为7℃,为了不使墙面上产生凝结水,求室空气最大允许相对湿度和最大允许含湿量是多少? 13.将空气由t1=25℃,%701=?冷却到t2=15℃,%1002=?。问:①每公斤干空气失去水分是多少克?②每公斤干空气失去的显热是多少kJ ?③水凝结时放出的潜热是多少kJ ?④空气状态变化时失去的总热量是多少kJ ? 14.当大气压变化时空气的哪些状态参数发生变化?怎样变化? 15、试求t=26℃时干空气的密度。当地大气压力B=101325Pa 。 16、已知空气温度t=-10℃,大气压力B=101325Pa ,相对湿度φ=70%。试比较干空气和湿空气的密度。

空气调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 空气调节技术简史 1901年,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图1-01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在一家印刷厂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淋式空气洗涤器(Spray Type Air Washer)即喷水室图1-02。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图1-03焓湿图得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缩写ASME)的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的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开利博士发明的这种传统的常规空调方式正在接受挑战,一种叫“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非常节能的空调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其独立的理论,也将成为空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书上第七章也有简单介绍)当然它的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开利博士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图1-04。 开利博士-“空调之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开利的介绍 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Stuart W. Cramer)[他是一位对空调发展史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是一位多面手工程师〕图1-05他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系统共包括了60项专利。 1906年5月,克勒谋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缩写ACMA)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condition vt调节,使达到所要求的情况,限制,以…为(先决)条件。〔它的“调节”有主动、强制之意。〕 adjust vt调节,调整,使…适应。〔它的“调节”是被动、无奈之意〕 克勒谋先生-“多面手工程师”,“纺织空调先驱”。 美国的舒适空调的发展,远远迟于工业空调。开利博士认为只是在1923年以后,空调才真正成了一件大事!舒适空调才得到发展。 第一座空调电影院是在芝加哥(1911年) 第一家使用舒适空调的大型商店是布鲁克林Abraham & Straus商店(1919年) 第一辆配备了舒适空调的火车是从巴尔的摩-俄亥俄运行线上一辆火车的餐车(1929年) 第一幢无窗办公大楼建于Hershey巧克力厂内(1935年) 我国的空调发展并不太迟,工业空调和舒适空调几乎的同时起步。

空气调节系统

空气调节系统系统,是包含温度、湿度、空气清净度以及空气循环的控制系统,被称为HVAC(英语:Heating, 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and Cooling)。 空气调节系统/空调供应冷气、暖气或除湿的作用原理均类似,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湿度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暖气机”是一个罕见的、热效率大于1的优良设备(若不考虑‘温室效应’)。这使得其对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意义,远不如对于地处温带的地区来得有建设性。 目录 [隐藏] ? 1 历史 ? 2 空气调节系统的应用 o 2.1 效率评估 (SEER) ? 3 空气调节系统的种类 o 3.1 冷冻循环 ? 3.1.1 湿度 ? 3.1.2 制冷剂(冷媒) o 3.2 蒸发冷冻机 o 3.3 吸收式冷冻机 ? 4 功率 ? 5 隔热 ? 6 特殊场所所需空调设备设计 o 6.1 图书馆空调设备 ?7 各国的家居空气调节系统系统 ?8 健康影响 ?9 参看 ?10 品牌 ?11 外部链接 o11.1 空气调节系统技术 o11.2 消费指南 o11.3 维修资料 o11.4 能源效益 ?12 参考

冷冻循环示意图:1) 凝结盘管,2) 扩张阀,3) 蒸发盘管,4) 压缩机

(1)推进HCFC的替代研究工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95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7次《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书》缔约国会议,规定了发达国家对HCFC于 2020年停止使用,用于维修的必需量保留至2030年;对于发展中国家于2016年冻结在2015年的消费水平上,2040年全部停止使用。由于空调系统大量使用HCFC22,所以应加快替代工质和采用新工质的压缩机、热交换器、冷冻油和制冷系统的研究开发,为工程应用做好技术基础准备。明天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昨天,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等联合举办“保护臭氧层,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公众宣传活动。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温武瑞表示,我国正在研究使用新型环保的碳氢作为制冷剂,现有空调将逐步淘汰。 温武瑞表示,我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最主要的任务是“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即HCFC)”,到2030年停止HCFC的使用。HCFC是目前剩余量最大的一组消耗臭氧层物质,主要用于制冷剂、清洗剂等,目前我国正在研究使用碳氢制冷剂替换HCFC,碳氢制冷剂不损害臭氧层,无温室效应,完全环保。现在一些空调生产企业正在进行示范项目的生产线改造。 “预计最快明年,生产线的改造将会在全行业实施。”温武瑞说,届时,新生产出的空调将使用新型环保的碳氢作为制冷剂,现有的空调将逐步淘汰。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广东消费者习惯称之为雪种),用英文(Refrigcrant)的首字母“R“表示,是一种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利用液体气化吸收热量,又在外功的的作用下,把气体液化

纺织厂空调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精编)

纺织厂空气调节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P50)2 解:①空气加热前:P 1V 1=m 1RT 1 ; 空气加热后:P 2V 2=m 2RT 2 已知m 1=m 2,P 1=P 2,T 1=20+273.15=293.15K T 2=130+273.15=403.15K 由 3112221212475180015 .29315.403m V T T V T T V V =?=?=?= ②由附表1可知当t=20℃时,干空气的密度为1.205kg/m 3 , 又Pa P T P g g g 5.101216 00349.0=?=ρ,则P q =B-P g =101325-101216.5=108.5Pa P q V q =m q R q T q1?m q =1.44kg 同理可得m g =2165.5kg 3 解:已知t=24℃、φ=60%、B=101325Pa 由附表1可查出当t=24℃时,P q ,b =2977Pa ∴3,/04.1315 .273242977 6.01 7.217 .2m g T P b q q =+?? ==?γ kg kj d t d i kg g P B P d b q b q /63.52100016 .11250024)100016.1184.101.1(10002500)100084 .101.1(/16.112977 6.010******** 6.0622622 ,,=?+??+=++==?-?? =-=? 在i-d 图上可以得出露点温度t l =15.7℃ 4 解:已知:t 1=11℃、φ1=70%、G=10000kg/h 、t 2=20℃、B=101325Pa 在i-d 图上可得出状态1的点,即:i 1=25.5kj/kg 、d 1=5.6g/kg 、P q1=920Pa 在i-d 图上保证d 1=d 2=5.6g/kg 就可)找出状态2的点。由i-d 图可知i 2=35kj/kg 、P q2=920Pa 由焓的定义可知:加热量Q=G(i 2-i 1)=10000×(35-25.5)=9.5×104 kj 在附表1可查出当t 2=20℃时,P q ,b2=2331Pa %5.39%1002331 920 %1002 ,22 =?= ?= b q q P P ? i 3=1.01t 3+(2500+1.84t 3)d 3×10-3 =1.01×90+(2500+1.84×90)×5.6×10-3 =105.8kj/kg Δi=i 3-i 1 =105.8-25.5=80.3kj/kg kg i Q q 1.11833 .80105.94 =?=?= 5 解:已知t 1=29℃、φ1=60%、B=101325Pa 在i-d 图上可知d 1=15.2g/kg ,i 1=68kj/kg 即在状态1下,内含1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含有15.2g 水蒸气,则内含 100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含有1.52kg 水蒸气,加入1kg 水蒸气后,则状态2中有2.52kg 水蒸气, 由定义可知,d 2=25.2g/kg 。 由题意可知此处理过程为等温加湿过程,即温度不变,t 1=t 2=29℃ 在附表1可查出当t=29℃时,P q ,b =3995Pa ∵Pa P P B P d q q q 3945622 2=?-= %98%1002 ,22=?= b q q P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