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肾上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X线得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与电离效应。 X线成像得基本原理:除了 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与电离效应外,还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与厚度得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密度与厚度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得程度不同,达到荧屏或胶片上得X线量岀现差异,即产生了对比,在荧光屏或X线片商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得影像。 自然对比:根据密度得髙低,人体组织可概括为竹骼、软组织(包括液体)、脂肪以及存在于人体得气体四类。这种人体组织自然存在得密度差异称为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得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泄量得在密度上髙于或低于它得物质(造影剂),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 X线设备: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以及检査床等部件。 对比剂分类:①髙密度对比剂:狈剂与碘剂,②低密度对比剂:气体。 X线诊断步骤: ①分析判断X线照片质量? ②按顺序全而系统观察。 ③对异常X线影像进行观察」 ④结合临床资料确立X线判断* CT成像得基本原理:CE就是用X线束用绕人体具有一左厚度得检査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而得X线,在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 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体素:假泄将选立层面分成一左数目、体积相同得立方体,即基本单元,称之为体素。 数字矩阵:吸收系数反应冬体素得物质密度,再排列成矩阵,即构成该层而组织衰减系数得数字矩阵。 像素:数字矩阵得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英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得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得层次级别。 空间分辨力:在CT设备中有时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就是指在髙对比度得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得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得能力。 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它表示系统所能分辨得对比度得差别得能力。 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而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得物质时,图像得CT值则就是这些物质得CT值得平均数,它不能如实地但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得CT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窗技术:就是CT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得正常组织或病变得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与窗位。 窗宽:就是CT图像上显示得CT值范国。窗宽越大显示得组织结构越多。 窗位:就是窗得中心位置。欲观察某以组织结构及发生得病变,应以该组织得CT值为窗位。 CT值:泄量衡量组织对于X光得吸收率得标量,单位就是HU。水得CT值为OHU,沂皮质得 CT值为+1000HU,空气得CT值为-lOOOHUo CT设备: ①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与扫描架组成,用于对检査部位进行扫描。 ②汁算机系统:将扫描手机得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存储运算。 ③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将汁算机处理、重建得图像显示在影屏上并用照相机将图像摄于照片上或存储于光盘中。 CT图像:就是由一左数目、不同灰度得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得灰阶图像。 CT I勾俚得特占? ①反应囁古与组织对X线得吸收程度。 ②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得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得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得程度,具有一个量得标准。 ③就是断层图像,常用得就是横断位或称轴位。 超声:就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得声波。 超声成像得基本原理:超声得物理性质:①指向性,②反射、折射与散射,③衰减与吸收,④多普勒效应及人体组织声学特征。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精心整理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 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三、肾上腺占位CT诊断要点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髓脂瘤

腺瘤(原醛)节细胞神经瘤 转移瘤 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CT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 C CT , 有三个10%:肾上腺外,多发,恶性。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慌等 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高。 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区未见病变时应在其他部位寻找病灶(主动脉旁,盆腔)。CT

表现:瘤体多较大,直径3-5cm,个别可达10cm以上;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有坏死、出血囊变,少数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瘤内坏死、液化区不强化。肿瘤明显强化和囊变为嗜铬细胞瘤特征之一。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是一组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此类嗜铬细胞瘤(双侧多见)常合并其它内 等, 发生坏死;CT表现为巨大的软组织肿块,混杂密度,边缘不规则,80%肿块内有不规则的钙化,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肿瘤一般在脊椎前跨越中线。 E、肾上腺淋巴瘤 肾上腺淋巴瘤少见,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多为双侧发病。原发性肾上腺的恶性淋巴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颅脑 1、基底节通常不包括哪一种核团:(B) A.尾状核 B.丘脑 C.豆状核 D.屏状核 E.杏仁核 2、颅内最常见的生理钙化是:(C) A.大脑镰钙化 B.床突间韧带钙化 C.松果体钙化 D.脉络膜丛钙化 E. 苍白球 3、头颅CT横断面可见与鞍上池外侧角相连的是:(D) A. 侧裂池 B. 纵裂池 C. 脚间池 D. 环池 E. 大脑大静脉池 4、蝶鞍侧位片上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C) A. 10.5cm,9.5 cm B.5 cm,10 cm C. 11.5 cm,9.5 cm D. 10 cm,20 cm F. 12 cm,10 cm 5、关于蝶鞍的X线描述哪项正确?(B、D) A. 其前界为鞍结节 B. 后壁为后床突 C. 鞍背可见气化现象 D. 观察蝶鞍最好的位置为20°后前位 E. CT平扫可见鞍结节和鞍背之间低密度间隙为垂体窝 6、椎动脉最大颅内的分支为:(C) A. 小脑前下动脉 B. 大脑后动脉 C. 小脑后下动脉 D. 小脑上动脉 E. 后交通动脉 7、亨氏暗区为(A) A.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横行的带状低密度伪影 B. 颅脑CT扫描由枕骨结节自后向前放射状高密度影 C.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横行的带状高密度伪影 D. 颅脑CT扫描由枕骨结节自后向前放射状低密度影 E.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纵行的带状高密度伪影

8、脑血管造影的微血管期血管网最丰富的部位是: A. 脑实质 B. 胼胝体 C. 脑皮质和基底节区 D. 皮髓质交界区 E. 以上都不是 9、以下哪个孔裂位于中颅窝? A. 盲孔 B. 圆孔 C. 筛孔 D. 舌下孔 F. 颈静脉孔 10、图中所示标示解剖结构不正确的为(E) A. 尾状核头部 B. 内囊前肢 C. 侧脑室前角 D. 丘脑 E. 豆状核 11、关于卵圆孔的描述下列那项不正确(D) A. 位于蝶骨大翼后外部 B. 内有三叉神经的第三支通过 C. 颏顶位观察两侧卵圆孔不对称 D. 孔的前外缘模糊,后内缘清晰 E. 平均横径2.3mm。 12、关于X线片可见颅内板蛛网膜粒压迹正确的叙述为:(A、C) A. 边缘不规则但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 B. 以颞鳞部最清晰 C. 儿童少见,老年人明显 D. 可造成颅骨局限性缺损 E. 直径为0.5~1.0cm 13、在以下颈内动脉分支中不包括(B A. 大脑前动脉 B. 大脑后动脉 C. 大脑中动脉 D. 大脑后交通动脉 E. 眼动脉 14、关于眼眶的X线解剖错误的描述是:(B、E) A. 眼眶的顶壁即前颅窝底 B. 眼眶的外侧壁由额骨颧突、颧骨额突、蝶骨小翼组成 C. 眶上裂的内侧为蝶骨体 D. 眼眶的外侧壁可见眶斜线也称无名线 E. 两侧眶上裂呈正八字形 15、破裂孔于颏顶位观察,下列那些选项正确(CDE) A. 破裂孔的边缘骨结构不完整的透亮区 B. 位于颞骨岩尖的后内侧,形状不规则 C. 破裂孔的底面为纤维软骨,因此X线不成影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Image Diag no si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1 (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时39)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相关各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是以解剖学、病理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要 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基础知识。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临床CT 诊断学》李果珍主编《X 线诊断学》荣独山主编《CT 与 MRI 影像解剖学图谱》姜树学主编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分三部分:包括平时实习课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核、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 10%,理论知识考核占 70%,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占 20%,要求三项成绩总分相加大于 60 分为及格。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性,理论与实习课课时数比约1:1.25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配以大量的影像图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为直观的理解。实习课分为四部分,包括带教老师简单介绍实习内容要求、带教老师讲解见习片内容、学生独立读片及带教老师疑难解答、带教老师分析学生在阅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重点内容做总结分析。

医学影像学面试精选考题

胸肺部 1、胸部影像学检查常采用哪些方法? 一、胸部透视二、拍片(正、侧位) 三、高仟伏拍片四、体层摄影 五、支气管造影六、CT七、MRI 2、肺部病变得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 一、渗出性病变: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得片状阴影,范围可从小叶到大叶,当病变累及大叶时,其形态与肺叶一致,边缘锐利,并可见支气管气象 二、纤维性病变: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界清楚,走行僵直,形态不规则得条索状影 三、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局限性结节状或花瓣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一般无融合趋势 四、钙化性病变:表现为边缘锐利,密度极高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得斑点状或斑块状影 五、空洞性病变:1、虫蚀样空洞:表现为大片肺实变中有多发性小透光区。形态不规则,呈虫蚀状。2、薄壁空洞:空洞壁厚<3mm,边界清楚,内壁光滑得圆形透光区。3、厚壁空洞:壁厚>3mm,空洞呈圆形或不规则,周边有或无实变区,内壁光滑整齐或凸凹不平,洞内可有或无气液平面 六、肿块性病变:良性肿块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得球形致密影,恶性肿块多为分叶状,边界不锐利,可有短细毛或脐凹征,中心可发生坏死 3、一侧胸腔均为密实影,应考虑哪几种病得可能?在鉴别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量胸腔积液二、一侧性肺实变三、一侧性肺不张四、一侧性胸膜肥厚粘连五、先天性一侧肺不发育六、一侧性肺硬变 在鉴别时应注意:一、纵隔位置二、横膈高低三、肋间隙宽窄四、胸廓大小五、在平片上观察有无支气管气象六、在体层片上观察主支气管就是否通畅七、结合临床其它资料 4、支气管肺癌(中心型)得直接、间接X线征象有哪些? 一、直接征象:1、肿块,位于肺门区,呈圆形或分叶状 2、支气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 3、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呈鼠尾状或杯口状 二、间接征象:1、阻塞性肺不张,上移之水平裂与肺门肿块构成反“S”征(指右上叶) 2、阻塞性肺炎:反复发作,吸收缓慢得渗出性病变 3、阻塞性肺气肿:被阻塞肺叶含气量增加,透亮度增高 5、大叶性肺炎得典型X线表现? 大叶性肺炎按照病变形态变化得过程,通常分成充血期,肝变期或实变期及消散期,可累及肺叶得大部或全部。前者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模糊得阴影后者表现为密度均匀得大片致密影。边缘清楚,以叶间裂为界,其形状与肺叶,轮廓一致,其内可见支气管气象。不同大叶性肺炎得形态,各不相同。 6、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得典型X线表现? 病变早期两肺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改变。约10天后两肺呈弥漫性均匀分布,大小相同,密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得粟粒状结节影。两肺纹理显示不清。 肺结核,经典得肺结核表现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行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与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得基本x线表现包括云絮状阴影,肺段,肺叶或一侧肺阴影,结节状阴影,球状或肿快阴影,空洞影,条索状,星状阴影及钙化阴影。 7、支气管扩张得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扩张分囊状,柱状与混合型扩张,诊断时一就是要确定支扩得有无,二就是确定其范围。沿支气管走行得囊状影,并且周围可发现伴行得较细血管影则诊断不困难,X线病变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支气管呈柱状增粗或"轨道征",典型呈蜂窝状或卷发状阴影,其间夹有液平面得囊区。需要鉴别得就是多发支气管囊肿与其她弥漫性囊性病变,后者一般没有伴血管影,如果病变内有气液平面则说明支扩合并感染,另外,在胸下区如果出现典型得小叶中央性圆形影,则应考虑细支气管扩张得存在。

医学影像学word精品文档13页

医学影像学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成像技术 1. X线的概念:是波长极短,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 ★X线的四大特性:⑴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⑵荧光效应—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⑶感光效应—是x线成像的基础、 ⑷电离效应—是放射治疗和防护的基础 ①白→高密度组织②灰→中等密度组织③黑→低密度组织 2.MRI:长T1→黑影低信号→纵向弛豫时间;长T2→低影高信号→横向弛豫时间 3.CT:计算机体层成像 CT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的高但CT的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高 4.超声(US): ⑴概念: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医学上常用的超声频率为2.2-10.0兆赫兹 ⑵超声设备由:⑴换能器(又称为探头)⑵信息处理系统⑶显示器朝向探头的正向血流用红色表示;背向探头的负向血流用蓝色表示 ⑶声速=频率·波长 ★频率高→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穿透能力差 频率低→分辨率低→图像粗→穿透能力强 ⑷多普勒效应的概念(P14) ★⑸人体组织器官的图像表现分为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强回声四种

类型具体见(P15)表格 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 一、骨与软组织病变 ▲1.骨龄的概念→(P28) 2.基本病变表现:⑴骨质疏松;⑵骨质破坏;⑶骨质增生硬化;⑷骨质坏死;⑸⑹骨膜异常→具体见(P31)(掌握它们的概念以及X线检查) 3.疾病诊断: (一)、骨与软骨组织的创伤: ★⑴.骨折→儿童骨折的特点:①青枝骨折;②骺离骨折( P37) ⑵.脊柱骨折 (二)、骨与软骨组织的感染: ⑴化脓性骨髓炎:分为急性与慢性, 急性→发病两周内无明显变化,以破坏为主;慢性则以增生硬化为主 ⑵骨结核:(以骨质疏松与骨质破坏为主) 长骨结核:好发于骺与干骺端; ★脊柱结核X线表现为:(P48) ①病变椎体出现骨质破坏;②椎体间隙变窄;③椎体后突畸形;④椎旁冷脓肿形成;⑤破坏区出现沙粒样死骨; (三)、骨与软骨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P51)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P50) ⑴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 ★X线特点:以偏性心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内见粗细不等的骨嵴,形成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医学影像学-临床专业本科修改版教材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专业使用) (依据“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5版修订)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制定 二O O六年七月 一、前言 [医学影像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临床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 按照皖南医学院要求,本大纲以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第五版为基础,结合皖南医学院学生培养方向编写,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使用。 大纲按54学时编写,教学内容安排为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三部分。 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CT与MRI,依据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讲授相关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并突出其X线、CT、MRI检查诊断的选择和应用价值,超声按系统独立讲解,介入放射学仅作一般性介绍。 本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了解医学影像学新知识、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二、理论内容和要求 第一篇总论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现状 2、熟悉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检查技术、图象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 3、了解CT、MRI成像的基本原理、检查技术、图象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章 X线成像 第一节普通X线成像 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 1、X线产生 2、X线特性; 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二)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三)X线成像设备 二、X线图象特点 三、X线检查技术 (一)普通检查 1、透视 2、摄片 (二)特殊检查 (三)造影检查 1、对比剂 2、造影方式 3、造影前准备及造影剂反应处理 (四)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四、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五、X线检查的防护 第二节数字化X线成像 一、DR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二、DR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一、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二、DSA检查技术 三、DSA的临床

医学影像学电子学基础 复习

第一章 1、RC、RL的充放电过程 RC: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变化,变化速度取决于时间常数t, t=RC,当电阻固定时,电容C越大,充放电时间越长。 RL:当RL回路与电源接通时,由于自感电动势的作用,电路中的电流i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增长,随着时间的增加,电流i逐渐上升,最后趋于稳态值E/R,而自感电动势则逐渐减小,最后趋于零。 2、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计算 3、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电感L: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C: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4、产生谐振的条件 RLC串联电路:感抗等于容抗,此时处于串联谐振状态 LC并联回路:容抗等于感抗,此时处于并联谐振状态。 5、常见的无源滤波电路 仅有电阻、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组成的滤波器称为无源滤波器,可滤除一次或多次滤波,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都属于无源滤波器。 RC串联电器:信号频率越高,U C/U越小,反之越大,U R/U随信号频率升高而增大0,这种特点使RC 电路具有滤波作用。 第二章 1、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晶体二极管:晶体二极管为一个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形成的特殊的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PN 结具有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的单向导电性。 晶体三极管:有一块半导体上的两个PN结组成。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锗管和硅管,根据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NPN型和PNP型。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以便于提供足够的载流子;基区 做的很薄,掺杂浓度最低,以便于载流子通过;集电结面积最大,以便于收集载流子 输入特性:U CE=0时,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一样,U BE>发射结 死区电压时,I B开始导通,I B随U BE的增加而增加。 输出特性:1)放大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三极管导通,具有放大作用; 2)截止区:发射结及集电结均反向偏置,三极管基本不导通,不具有放大作用; 3)饱和区:发射结及集电结均正向偏置,三极管导通,但不具有放大作用 2、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交流等效电路的分析、相关计算 静态工作点:当放大电路没有信号输入时,电路中各处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直流量,这种工作状态称为静态。决定静态工作点的主要参数为I B、I C和U CE(解析法计算、图解法分析) 第三章 1、负反馈电路的四种形式 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2、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由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T1、T2管的特性和参数相同,具有相同的温度特性和静态工作点;2)当温度升高时,两管都产生零点漂移,两管的集电极电流都增大,电位都下降,由于差分管对称,两边变化量相等,所以输出电压u0=0,故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零点漂移被有效抑制。 3、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2)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经过不断的电流及电压放大。 第四章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资料 3 胃良、恶溃疡的鉴别诊断?龛影位置胃轮廓之外胃 轮廓之内一名词 解释龛影形状圆形或椭圆不规则、扁 1 肺充血:肺动脉血流量增多。形,边缘光平状、半月 2 肺淤血:肺静回流受阻,血液停留滑整齐。形。在肺内。龛影口部可见黏膜可见指压迹 3 肾自截:肾结核干酪化病灶可发生线,项圈征征和裂隙钙化,甚至全肾钙化。及狭颈征等征。 4 充盈缺损:指消化管腔内的隆起性龛影周围黏膜皱襞均可见 环堤病变从致钡剂不能在该处充盈。匀性纠集征、黏膜皱5 龛影:由于胃肠道壁上的溃烂缺损,越 近龛影越襞呈不均匀打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钡细、可直达性纠集、可剂填充。龛影口部见破坏、中 6心胸比率: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的比断现象值。邻近胃壁柔软、有蠕僵硬、蠕动7 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动波消失膜之间的血肿。 4 、胃溃疡表现8 骨膜反应:因骨膜受到刺激、骨膜答;:龛影是胃溃疡的直接征象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间接征象胃大弯侧痉挛切迹形成、胃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液分泌增加、蠕动的改变、胃小

弯缩表明有病变存在。短9 主动脉夹层:主动 脉壁中膜血肿或 5 、十二指肠溃疡表黏膜纠集:皱襞从四10 直接征象:龛影出血。现. 周向病变区集间接征象:球部变形、激惹征象、球中,呈放射状。部固定的压痛、幽门痉挛或梗阻 及胃二问答分泌增多。 1 吸系统的基本病变?答:肺部基本病变:渗出与实变、增殖性病变、纤维化、钙化、结节与肿块、空洞与空腔、 肺间质改变、和干酪性病变。 支气管基本病变: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不张。胸膜基本病变:胸腔积液、气胸 与液气胸、胸膜肥厚、粘连 及钙化。纵膈基本病变:形态改变、 位置改变、和密度改变。横隔基本病变:形态改变、位置改变和运动改变。 2 骨关节的基本病变: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病变、关节强直和关节脱位。 6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3 椎间盘膨出:椎间盘变性纤维环仍生长情况生长缓慢,生长迅速,完好。椎 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以不侵及邻近易侵及邻近 L4-L5和L5-S1最常见,其次为C4-C5、C5-C6)。组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 (试行)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指独立设置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出具影像诊断报告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影像诊断部门。 一、诊疗科目 医学影像科以及与检查项目相关的药剂科。不含产科超声诊断专业、介入放射学专业和放射治疗专业。 二、科室设置 可设置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以及信息科、药剂科、设备科和消毒供应室。其中,消毒供应室可以设置也可以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服务。 三、人员 (一)放射科至少有8名中级以上职称、注册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的执业医师,放射科医师、技师应当具备医用设备使用相关技术能力。其中,至少有1名正高、1名副高和2名中级职称的执业医师注册在本机构,其余4名医师可以多点执业的方式在本机构执业(每台DR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每台CT至少有2名执业医师、每台MRI至少

有2名执业医师)。至少有8名放射科技师(每台DR至少1名技师、每台CT、MRI各至少有2名技师)。 (二)超声科至少有4名注册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的执业医师,其中1名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名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每台超声至少1名医师)。至少应有1名副高、1名中级职称的执业医师注册在本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相应专业的医师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医师助理人员数量应不少于医师数量。每台超声设备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增加超声设备应按照以上标准增加相应的医师、助理人员数量。 (三)心电图室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并按照每2台心电图机配备1名执业医师的标准配备执业医师。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从事相应专业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上岗证。 (四)护士至少3人。 (五)所有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配备3名以上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可由医护人员兼职,接受过系统的急救培训,熟练掌握影像检查中患者可能出现的急危症状和急救技能,确保业务时间至少有1名质量安全人员在岗。 (六)设置信息科、药剂科、设备科和消毒供应室的,应当配备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四、房屋和设施

医学影像学试卷完整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 一、选择题 1.肺纹理主要由哪些结构构成() A. 气管及肺动、静脉 B.肺动、静脉 C. 支气管 D. 淋巴结 E. 肺间质 2.急性脑外伤出血首选影像检查是() 线超 3.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原因为:() A.高血压 B.颅内动脉瘤 C.血液病 E.脑动脉粥样硬化 4.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A.种植转移 B.直接转移 C.支气管播散 D.淋巴转移 E..腹腔转移 5.垂体瘤好发于:() A.蝶鞍部 B.枕骨斜坡 C.桥小脑角区 D.中颅窝 E.颈静脉孔区 6.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原因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扩张 C.肺结核 D.机化性肺炎 E.胸膜增厚粘连 7.急性胃肠道穿孔X检查常用体位是:() A.仰卧位 B.俯卧位 C.侧卧位 D.站立位 E.头高足低位 8.右下肺野可见透亮影,内有液平面,病灶外壁模糊不清,内壁较厚但光滑,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大叶性肺炎 B.间质性肺炎 C.肺结核 D.肺脓肿 E.肺癌 9.胆囊阳性结石首选影像检查是:() A.透视超 10.肺癌空洞一般可为:()A.薄壁空洞 B.厚壁空洞 C.虫蚀性空洞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11.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 A.透视 B.远距离摄影 C.记波摄影 D.体层摄影 E.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 12.乳腺癌筛查首选影像检查是:() 线超 E.乳腺钼靶 13.下列不是儿童长骨结构的是:() A.骨骺 B.骨端 C.干骺端 D.骨干 E.骨骺板 14.下列组织密度最低的是:() A.空气 B.水 C.脂肪 D.血液 E.骨骼 检查的禁忌症为:() A.心脏起搏器 B.眼球内金属异物 C.钢制人工人关节 D.动脉瘤银夹结扎术后 E.以上都是 16.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侵犯的部位是:() A.脊柱 B.膝关节 C.手和足 D.骶髂关节 E.肩关节 17.韧带、肌腱、半月板损伤首选影像检查:() 线 B超 18.颅内肿瘤首选的影像检查是:() 线超 19.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穿孔 B.出血 C.幽门梗阻 D.恶变 E.瘢痕形成 20.肺癌首选影像检查是:() 线超 21.肠结核好发于() A.空肠 B.回肠 C.结肠 D.直肠 E.回盲部 22.泌尿系结核最常见()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E.前列腺

医学影像学各系统重要名词解释总结(详细!考试必备)

总论: 1.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使血管成像的MRI技术,一般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使血管显影安全无创,可用多角度观察,但目前MRA显示小血管和小病变仍不够满意,还不能完全代替DSA. 2. EPI:回波平面成像,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技术,可在30ms内采集一幅完整的图像。EPI 技术可与所有常规成像的序列进行组合。 3. 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4. MR水成像:是采用长TR,很长TE获得重度T2加权,从而使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呈现高信号,而实质性器官和快速流动的液体如动脉血呈低信号的技术。通过MIP重建,可得到类似对水器官进行直接造影的图像。 5. 窗宽(window width):指图像上16个灰阶所包括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白色,而CT值低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黑色。 6. 窗位(window level):又称窗中心,一般应选择观察组织的CT值位中心。窗位的高低影像图像的亮度,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则变白。 7. 伪影(artifact):在扫描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几种原因而出现的人体本身并部存在而图像中却显示出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像。主要包括运动伪影、高密度伪影、机器故障伪影等。 8. 体素(voxel):CT图像是假定将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的层面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立方体,即基本单元,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单元内的物质密度,这些小单元即称为体素。 9. HRCT:高分辨率CT扫描,采用薄层扫描,高空间分辨率算法重建及特殊的过滤处理,可取得有良好空间分辨率的CT图像,对显示小病灶及细微结构优于常规CT扫描。 10. CTVE:CT仿真内镜成像,容积数据同计算机领域的虚拟现实结合,模拟内镜检查的过程。 11. 空间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在一定密度差前提下,图像中可辨认的组织的空间几何尺寸的最小极限,即影像中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 12. 对比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于病变部位再行扫描。由于器官于病变内碘的浓度差别而形成密度差,使病变显示更清楚,还可根据对比增强特点确定病变性质。 13. EBCT:又称UFCT,是用由电子枪发射电子束轰击四个环靶所产生的X线进行扫描,一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X线得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与电离效应。 X线成像得基本原理:除了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与电离效应外,还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与厚度得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密度与厚度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得程度不同,达到荧屏或胶片上得X线量出现差异,即产生了对比,在荧光屏或X线片商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得影像。 自然对比:根据密度得高低,人体组织可概括为骨骼、软组织(包括液体)、脂肪以及存在于人体得气体四类。这种人体组织自然存在得密度差异称为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得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得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得物质(造影剂),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 X线设备: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以及检查床等部件。 对比剂分类:①高密度对比剂:钡剂与碘剂,②低密度对比剂:气体。 X线诊断步骤: ①分析判断X线照片质量。 ②按顺序全面系统观察。 ③对异常X线影像进行观察。 ④结合临床资料确立X线判断。 CT成像得基本原理:CE就是用X线束围绕人体具有一定厚度得检查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得X线,在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体素:假定将选定层面分成一定数目、体积相同得立方体,即基本单元,称之为体素。 数字矩阵:吸收系数反应各体素得物质密度,再排列成矩阵,即构成该层面组织衰减系数得数字矩阵。 像素:数字矩阵得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其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得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 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得层次级别。 空间分辨力:在CT设备中有时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就是指在高对比度得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得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得能力。 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它表示系统所能分辨得对比度得差别得能力。 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得物质时,图像得CT值则就是这些物质得CT值得平均数,它不能如实地但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得CT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窗技术:就是CT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得正常组织或病变得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与窗位。 窗宽:就是CT图像上显示得CT值范围。窗宽越大显示得组织结构越多。 窗位:就是窗得中心位置。欲观察某以组织结构及发生得病变,应以该组织得CT值为窗位。CT值:定量衡量组织对于X光得吸收率得标量,单位就是HU。水得CT值为0HU,骨皮质得CT值为+1000HU,空气得CT值为-1000HU。 CT设备: ①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与扫描架组成,用于对检查部位进行扫描。 ②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手机得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存储运算。 ③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将计算机处理、重建得图像显示在影屏上并用照相机将图像摄于照片上或存储于光盘中。 CT图像:就是由一定数目、不同灰度得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得灰阶图像。 CT图像得特点: ①反应器官与组织对X线得吸收程度。

11影技医学影像基础概论题库

第一节X线摄影基本知识 单项选择题 1、中心线以外的线称 A.平行线B.垂直线 C.轴线 D.斜射线 E.中心线 2、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 A.胸部正位B.副鼻窦瓦氏位 C.乳突轴位D.腕关节正位E.心脏左侧位 3、第三腰椎约相当于 A.脐上7cm水平 B.脐上5cm水平C.脐上3cm水平D.脐上1cm水平 E.与脐同一水平 4、肚脐上3cm平面,相当于 A.第1腰椎 B.第2腰椎C.第3腰椎 D.第4腰椎 E.第5腰椎 5、滤线栅使用原则中,被照体厚度应超过 A.15cm B.12cm C.10cm D.8cm E.5cm 6、滤线栅使用原则中,X线管管电压须超过 A.55kV B.60kV C.65kV D.70kV E.75kV 7、所谓近距离摄影,是指焦-片距为 A.15~20cm B.25~30cm C.35~50cm D.55~60cm E.65~70cm 8、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为 A.矢状面B.冠状面 C.水平面 D.正中矢状面 E.横切面 9、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 A.水平面 B.横切面 C.冠状面 D.额状面E.矢状面 10、中心线与地面垂直为 A.水平投射B.垂直投射 C.向上投射 D.向下投射 E.倾射投射 11、中心线与被照体局部边缘相切为 A.前后方向 B.后前方向C.切线方向 D.冠状方向 E.轴方向 12、第一斜位又称为 A.右后斜位 B.左后斜位 C.左侧位 D.右前斜位 E.左前斜位 13、X线自左前经右后达胶片称 A.右前斜位 B.左前斜位 C.左后斜位 D.右后斜位 E.侧位 14、经过锁骨中点并与身体正中线平行的直线为 A.腋前线 B.腋中线 C.腋后线 D.锁骨中线 E.正中线

影像电子学基础复习题--2017届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电子学基础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共40道) 1.已知交流电路中,某元件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则元件是。 A.电阻 B.电感 C.电容 D.电源 2.照明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线上。 A.中B.地 C.火D.零 *3.RC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τ=RC的物理意义,为充电时电容器上的电压从零上升到所经历的时间。 A. 63% B. 73% C. 93% D 83% *4.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电路成为数-模转换器,简称转换器。 A.D/A B.A/D C.C/B D.B/D 5.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A.无信号源B.无反馈通路 C.无电源D.无负载 6.对于放大电路,所谓闭环是指 A.考虑信号源内阻B.存在反馈通路 C.接入电源D.接入负 *7.图中I C= 20 A, I B =1.2mA,则I E的大小和方向为: A.1.22 mA , 向下 B.1.22 mA , 向上 C.1.18 mA 向下 D.1.18 mA向上 8.电容器在放电过程中,其电容值 A. 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9.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必须首先( ) A.确定参考点 B.确定电流的参考方向 C.确定电压的参考方向 D.确定绕行方向 10.电流源和电压源等效转换是指对()等效。 A. 内电路 B. 全电路 C. 外电路 D.不能确定 11.发生本征激发时,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量

A.相同 B.自由电子数>空穴数 C.自由电子数<空穴数 D.不一定 12.三相交流电源做星形联接时,已知线电压为380V,则电源相电压为 A.660V B.220V C.380V D.269V *13.用电流表测交流电流时,电流表的读数为交流电的 A.有效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D.瞬时值 145.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A.频率.周期和初相 B.频率.有效值和初相 C.角频率.最大值和有效值 D. 频率.有效值和最大值 15.照明电路中,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 A.220V B.311V C.380V D.570V 16.交流电的周期单位是() A.秒 B.赫兹 C.弧度每秒 D.伏特*17.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耦合电容的作用是:() A. 隔直流.通交流 B. 通直流.隔交流 C. 通直流.通交流 D. 隔直流.隔交流 18.电压的单位是() A.伏特(V) B.安培(A) C.欧姆() D.西门子(S) 19.交流电的频率单位是( ) A.赫兹 B.秒 C.弧度每秒 D.伏特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优.选)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电离效应。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除了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电离效应外,还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密度和厚度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达到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出现差异,即产生了对比,在荧光屏或X线片商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自然对比:根据密度的高低,人体组织可概括为骨骼、软组织(包括液体)、脂肪以及存在于人体的气体四类。这种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异称为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造影剂),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 X线设备: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以及检查床等部件。 对比剂分类:①高密度对比剂:钡剂和碘剂,②低密度对比剂:气体。 X线诊断步骤: ①分析判断X线照片质量。 ②按顺序全面系统观察。 ③对异常X线影像进行观察。 ④结合临床资料确立X线判断。 CT成像的基本原理:CE是用X线束围绕人体具有一定厚度的检查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的X线,在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体素:假定将选定层面分成一定数目、体积相同的立方体,即基本单元,称之为体素。 数字矩阵:吸收系数反应各体素的物质密度,再排列成矩阵,即构成该层面组织衰减系数的数字矩阵。 像素:数字矩阵的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其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的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 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 空间分辨力:在CT设备中有时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是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 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它表示系统所能分辨的对比度的差别的能力。 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物质时,图像的CT值则是这些物质的CT值的平均数,它不能如实地但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窗技术:是CT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的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和窗位。窗宽:是CT图像上显示的CT值范围。窗宽越大显示的组织结构越多。 窗位:是窗的中心位置。欲观察某以组织结构及发生的病变,应以该组织的CT值为窗位。CT值:定量衡量组织对于X光的吸收率的标量,单位是HU。水的CT值为0HU,骨皮质的CT 值为+1000HU,空气的CT值为-1000HU。 CT设备: ①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用于对检查部位进行扫描。 ②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手机的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存储运算。 ③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影屏上并用照相机将图像摄于照片上或存储于光盘中。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图像。 CT图像的特点:

医学影像学-X线摄影理论基础

. 精选文档 X 线摄影理论 单项选择题 1、X 线发现于 ( B ) A 、1885年 B 、1895年 C 、1913年 D 、1860年 2、X 线波长单位常用 ( C ) A 、R B 、Ci C 、? D 、C ·Kg -1 3、目前,属于非损伤性的检查技术为 ( C ) A 、传统X 线诊断技术 B 、CT 技术 C 、MR 技术 D 、核素诊断技术 4、X 线属于电磁波,其波长介于 ( D ) A 、红外线与紫外线之间 B 、可见光与红外线之间 C 、无线电与r 射线之间 D 、r 射线与紫外线之间 5、产生X 线的基本条件为 ( A) A 、具有高速转动的靶面,接受电子撞击产生X 线 B 、具有阳极与阴极,两极间加上高压电场,管内有一定真空度 C 、具有阴极灯丝与阳极靶面 D 、具有阳极柄,阳极帽,集射罩,阴极套及玻璃芯柱 6、在X 线管中,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动能取决于 ( C ) A 、电源电压 B 、自耦变压器输出电压 C 、管电压 D 、灯丝加热电压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为 ( B ) A 、Kvp 代表X 线质,mAS 代表X 线量 B 、Kvp 控制照片对比度,mAS 控制照片密度 C 、X 线质代表了穿透力,X 线量表示了光子数 D 、X 线质由灯丝加热电压决定,X 线量由管电流量决定 8、D —H 法则可用下列哪式表示 (D ) A 、T =C λ3Z 4 B 、HVL =0.693/u kv n ·mAS 12.42 。 C 、P E =──── D 、λ=────A FFD 2 Kvp 9、属于X 线的化学效应是 ( C ) A 、穿透作用 B 、荧光作用 C 、感光作用 D 、电离作用 10、X 线光子与物质内部自由电子作用,产生散射线为 ( B ) A 、光电效应 B 、Compton 效应 C 、古典散射 D 、光核反应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直接影响X 线产生的因素 ( D ) A 、阳极靶物质 B 、管电压、管电流 C 、高压波形 D 、人体物质 12、对特征X 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 、特征X 线是高速电子与靶原子轨道电子作用后产生的 B 、特征X 线的质量与管电压有关,与靶物质原子序数无关 C 、靶材料不同,产生特征X 线也不同 D 、X 线摄影中,特征X 线是次要的 13、X 线透视与摄影的成像基础,主要是 ( ) A 、穿透作用 B 、感光作用 C 、电离作用 D 、生物作用 14、影响X 线衰减的因素,不包括 ( C ) A 、X 线能量 B 、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 C 、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 、吸收物质的密度 15、若照片某处吸收可见光99%,则此处的光学密度值 ( ) A 、1.0 B 、1.5 C 、2.0 D 、3.0 16、IEC 规定,球管焦点大小的正确表示为 ( D ) A 、1.0×1.0mm B 、1.0mm ×1.0mm C 、1.0mm 2 D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