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分析

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分析
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分析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单县郭村中学王燕【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雅克萨反击战形势图”和“《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在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者而英勇斗争的故事,初步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初步学会讨论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通过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明清抗击外国侵略和英勇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这些斗争是保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教学难点]: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该条约“为什么是一个平等的条约?”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而根据条约划定的中俄边界东段的具体分界线也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一明戚继光抗倭------1561---1565------日本

二清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 ----1662----荷兰

三清康熙帝雅克萨反击战----1685---1686----沙俄

[教学过程]:

课堂评论员致辞: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堂评论员,希望这节课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展示,做最棒的自己!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进行一次别样的旅行!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英雄赞歌。明清时期面对日本,荷兰,沙俄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去探寻英雄们的足迹,重温激烈的斗争场面吧!一起来学习

第19课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板书)我们首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哪个同学愿意朗读一下?

1、我要掌握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基本史实。

2、我要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感受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教师讲解:我们一行来到江浙一带,大街小巷都在卖一种圆形中间带孔的饼。(展示光饼图片)导游说它叫光饼,也叫继光饼。据说是明朝戚继光打为倭寇而制成的。作战时士兵

们都用绳子把饼串起来背在身上,饿了就吃,不停下来休息,往往出其不意的消灭敌人。我们纷纷品尝,这时一群孩子唱着歌谣走过(展示歌谣)

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教师提问:倭倭是谁?戚继光抗倭怎么回事?于是我们来到了旅行中的

第一站----台州:寻找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足迹

戚继光是怎样抗击倭寇的?我们首先观看一段视频

教师提出问题:1.倭寇包括哪些人?他们有哪些罪行?

2.戚继光主要在哪些地方抗倭,结果如何?学生活动:带着上面问题结合教材,然后积极回答。(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交流,反馈,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教师活动:面对倭寇的横行,中国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尤其是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捷报频传。

合作探究:为什么戚继光抗倭成功?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被激发出来,竟相参与,即阐发自己的观点,支持同组其他同学的观点,又反驳其他组的不同观点)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1.这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人民群众和其他军队的支持

3.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4.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决心。

教师活动:戚继光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图片展示)说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活动:交流后积极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淡泊名利,立志保卫国家,高尚的人。

教师讲解: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但每个人都应坚守这样的原则: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戚继光一样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高尚的人!(价值观的渗透)

(教学意图: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担当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

教师归纳总结:台州一行,我们认识了戚继光,知道了他抗倭的事迹。

板书:一明戚继光抗倭---1561--1565---日本

老师活动:我们辞别了台州,游览了美丽的日月潭(图片)然而500多年前的台湾人却生活在殖民者的压榨下!是谁拯救了台湾人民?我们走进了旅行中的

第二站------台湾:寻找抗荷英雄郑成功的足迹

教师活动:谁在哪一年赶跑了哪国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积极回答。结合教材思考

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影响?

2.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

学生自主学习后,积极展示。

教师讲解:郑成功率军经过几个月的英勇战斗打败了荷兰殖民者,并接受了荷兰的投降(图片)。郑成功为收复台湾开发台湾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永远敬仰他。(展示郑成功雕像)

教师活动:郑成功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1)“贵国”指谁?“余”又是指谁?

(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反映了一个什么历史信息?

(3)结合108页每课一得用史实说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合作交流,积极展示。

老师活动:近几年,台独势力猖獗,针对台独分子分裂的行为,我们强烈反对,坚决打击。由于历史问题,今天的台湾与大陆隔离,我国一直奉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政策,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希望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

业,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梦!国家兴亡,人人有责!国家统一,人人有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教师归纳总结:台湾一行,我们认识了郑成功,知道了他抗击荷兰收复台湾的事迹。

板书:二清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1662-----荷兰

教师讲解:我们一行辞别了台湾,来到了东北边境。三百多年前东北遭到了沙俄的入侵,康熙帝是如何对应的?我们走进了旅行中的

第三站---雅克萨,跟着康熙帝救东北。

学生活动:根据下列问题看教材,

1、在清军入关的时候,______趁机入侵我国,强占了_____,_____。

2、为保卫祖国领土,___________组织两次雅克萨反击战,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我国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年签订的___________。

4.《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______和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的主权。

学生自主学习,书写落实,学生代表爬黑板,积极展示。(设计意图:通过爬黑板书写,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学生改错,自查自纠。老师强调易错知识,例如:康熙的熙的写法,条约应加书名号,,,,,,

老师活动:17世纪沙俄侵入了我国东北地区展示图片,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康熙帝决定组织自卫反击战。(图片)两次雅克萨反击战,沙俄伤亡惨重,被迫通过谈判解决边境问题。

教师活动:(图片)强调中俄《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边界条约。条约的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通过平等谈判签订的,符合双方利益,它是个平等的条约。条约签订后,边境相对稳定,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教师归纳总结:东北一行,我们认识了康熙帝,知道了他的事迹。

板书:三清康熙帝雅克萨反击战--1685 ----1686----沙俄

【课堂小结】:今天我带领大家进行了特别的旅行,探寻了英雄们的足迹,了解了英雄们的故事。明清时期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赞许。

明清时期,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明朝的戚继光抗倭,清朝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领导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他们的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

学习?学生积极回答: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渗透全课)

【课堂练习】:1、下列史实不具有反对外来侵略性质的是()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之战

2、郭沫若同志写了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张骞

3、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在()

A.1661年B.1662年

C.1683年D.1684年

4、下列清朝皇帝中,曾经两次派兵在雅克萨打败俄军的是()

A.顺治帝B.康熙帝

C.雍正帝D.乾隆帝

课堂评价员总结评价:评出最佳表现小组,表扬积极,先进,激励后者。

教师寄语:课堂是大家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堂中多多表现自己,在参与中成长,在学习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

中国反抗外来入侵的斗争史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 (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明清小说研究111

《明清小说研究》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20分): 1、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 2、“三话”是、、,“三言”是、、《醒世恒言》。 3、《花影集》的作者是、《负情侬传》的作者是。 4、《子不语》的作者是,《语怪》的作者为。 5、梁启超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是“熏”、“浸”、、。 6、《海上花列传》的作者是。 7、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移至。 8、康熙年,清政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9、的问世,标志着明清小说由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的结束;的出版给拟话本小说的发展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10、金圣叹评点了《水浒传》,毛宗岗评点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20分,多选少选均无分): 1、《儿女英雄传》是: A讲史演义B世代累积型作品C通俗小说D章回小说 2、属清初世情小说的作品有: A《樵史演义》B《金云翘传》C《世无匹》D《炎凉岸》 3、以下属李渔作品的有: A《照世杯》B《连城璧》C《十二楼》D《生绡剪》 4、以下属清初“时事小说”的有: A《新世鸿勋》B《七峰遗编》C《魏忠贤小说斥奸书》D《剿闯通俗演义》 5、编撰拟话本小说的有: A熊大木B余邵鱼C艾衲居士D凌蒙初 6、冯梦龙参与编创的作品有: A《警世通言》B《喻世名言》C《情史》D《无声戏》 7写过谴责小说的人物有:

A梁启超B黄遵宪C曾朴D李宝嘉 8、属文言小说的有: A效颦集B野叟曝言C阅微草堂笔记D绿野仙踪 9、续书较多的历史时期是: A清初前期B康熙后期至雍正朝C顺治至康熙前期D乾隆晚期 10、由改编向独创过渡的小说类型有: A拟话本小说B时事小说C神魔小说D公案小说 三、名词解释:(8分) 1、头回 2、狭邪小说 四、简述题(30分): 1、什么是拟话本小说?它具有哪些形式特征?这些形式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又是怎样蜕变 的? 2、《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3、什么是熊大木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22分): 论《红楼梦》。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太平天国辛亥革命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要过程 经过:太平天国由南到北发展。前期:从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到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具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1853年达到全盛时期;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防御战;洪仁王干主持朝政,发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失败。 (二)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国主义。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 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启示:农民运动应该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由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 补充: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土地。评价——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 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打上了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经历的烙印,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1、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第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资料讲解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 略的斗争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章共有两条线索、三个基本问题。两条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反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三个基本问题是: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二,反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其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多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历史,正确认识外国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纠正“侵略有功、殖民有利”的错误观点。 2、通过了解近代中国人民英勇地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认真分析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分析总结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与历史经验教训。 三、学时 2学时 引言: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脏脏的东西。”列宁说:“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资

本天生是追求利润的,而利润来自市场。世界近代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本的扩张史是一部西方列强恃强凌弱,以血腥暴力和残酷战争侵略掠夺和殖民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西方列强的世界征服计划中,东方的中国—一个有着辉煌的历史、曾经创造了独步世界的农耕文明、幅员辽阔的远东国度,一直是它们追寻的目标。从1840年起在以后的80年里,列强的侵略一步步加深,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代代前赴后继;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被粉碎;随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开始普遍觉醒。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为什么要使用“资本-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呢?因为这个概念更准确的界定了我们经常所说的外国侵略中“外国”一词的本质属性。本章所讲这一段时间,正是西方和日本的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的阶段。本章所讲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即包括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也包括帝国主义阶段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当前,有几种观点:【有人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还有人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面对这些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听完下面的讲述,同学们就会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打击。】 一、军事打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小说作文之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段专业课内容整

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段专业课内容整合的探讨摘要:本文根据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的 具体内容以及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 专业课与专题课内容的重合,以达到重新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明清文学;明清小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63-02 一 “明清小说研究”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第六学 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 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所有专题课,均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选 修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都要求在之前修过中国文学专业课,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轮廓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 家作品等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在专业课程开设之后进一步开设与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不同、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 主要体式进行的,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明清文学史专业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 专题课又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明清文学史的基本格局与研 究现状基本上是非主流文体的小说和戏曲,占据了中心位置;而主 流文体的诗文词,则居于边缘地带。以目前高校通用教材、袁行霈 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十二章, 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说五章,戏曲三章),诗文占三章,散曲 与民歌合占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八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 章(小说占四章半,戏曲占一章半),诗文占二章。以赤峰学院文 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用郭兴良、周建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九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 说六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七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章(小说四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可见,明清文学史叙述已经完全背离了明清时期的文学真实,但从学 术研究和文学演进的角度,又具有一定合理性。名家名着的评析乃 小说戏曲章节之主要内容,然精英文学史观与学术研究资源分布不

冀教版历史七下第19课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教案

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主题是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内容虽不多,但涉及到了学生还没学过的世界史的内容,所以理解上可能要有些困难,所以在讲课时,要注意尽量少补充一些史料,能让学生明白即可,不宜大范围扩展。还有关于台湾问题,因为比较敏感,学生也不好理解,所以也不要过多补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明末清初我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增强对台湾重要地位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活动和我国打击沙俄侵略者的雅克萨之战,知道我国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总结思考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是不甘受外来侵略的,中国人民在外敌入侵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台湾与祖国大陆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企图把台湾分裂出去的行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告诉学生并让学生知道:沙俄对中国早有侵略的野心,面对边疆的危机,统治集团应该有更清醒地认识和更积极的预防措施;边疆的稳定和巩固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 教学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 教学难点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的位置,并简单讲解台湾的现状,让学生知道台湾现在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激发学生了解台湾历史的欲望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备注 郑成功收复台湾 先介绍台湾的历史,让学生知道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 领土,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 人船队到达夷州(即台湾)。 隋朝时又叫“流求”,隋炀帝时,曾三次派人出使。 唐宋元时叫“流求”或“琉球”,元朝专门设立了彭 湖巡检司,管辖彭湖和“琉球”。 明朝时还曾将台湾及其附属的钓鱼岛、黄尾屿、赤尾 屿等岛屿至于自己的海防范围之内。 介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让学生知道最早侵略我 详细介绍台湾的 历史,让学生知道台 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 情感。 要简单介绍一下 郑成功的生平,帮助 学生理解历史人物。 对郑成功收复台 湾以后的历史,可作

清代笔记体小说中的才女形象研究

92 一、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明清小说研究,数十年来出现了失衡现象。通俗小说,特别是七大名著的研究受到学术界专家的普遍重视,而文言小说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小说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言小说的研究略呈上升趋势,其中笔记小说也日益受到学者时贤的重视。以往学者时贤多重视笔记小说的史料性价值和学术性价值,而对它的文学性价值重视不够。目前笔记小说的研究,除了一些笔记小说作品的汇编、专题论文外,还有小说史的著述,如刘叶秋的《历代笔记概述》、吴礼权的《中国笔记小说史》、苗壮的《笔记小说史》等。本文试从才女形象(本文所举例证中的女性除特别说明外,一般都是指“才女”)这一文学现象切入,来探究清代笔记体小说中才女形象产生的土壤,并研究才女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及其艺术塑造。 “清代笔记小说丛刊”或“清代笔记小说集成”,都存在着用“笔记小说”指称笔记文学的现象。笔记小说作品中有一大批单纯记述典章制度、风物习俗、医药技术的著作及阐释经史、考据文字、天文历算等的著作,这些非小说因素掺杂在内,对笔记小说和笔记文学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大障碍。用笔记小说指称笔记文学这一现象是由于对小说观念的理解不一造成的。笔者的研究范围是时贤所指称的笔记小说中既是笔记,又是小说,二者兼而有之的部分,为了与笔记小说相区别,本文将之称为“笔记体小说”,是指用笔记形式写作的小说作品。 清代是笔记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与终结阶段,所以作品繁多,题材多样。其中妇女题材的作品又占相当大的比重,本文试从才女形象这一角度来研究清代笔记体小说。历来学者从才女形象这一视角研究清代笔记小说的比较少,其原因是才女的被忽视。由于受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和宋明理学“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束缚,女性的才能被压抑,才女不得彰显。也就是说,她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许她们做,女性并不是生来就无才,而是没有显露才能的机会。到了清代,由于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一些文人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女诗人、女秀才、女博士、女英雄等。小说作者开始对“才女”这一特殊群体进行观照,肯定她们的才华。才女形象在清代笔记体小说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研究者特别关注。 清代笔记体小说中才女的“才”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再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戏曲中的佳人之“才”,只是“能诗擅文,诗便成了男女主人思慕、追求的契机和表达倾慕之情的方式。”[1]才女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她们不仅仅是爱情婚姻的主角,有的甚至参加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去,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将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清代笔记体小说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才女形象?此问题可以从清代特殊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现实生活中的才女,以及创作主体——作家的心态、处境及其女性观等三方面对才女形象塑造的影响来论述。第二,小说中才女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如何?主要从婚恋中的认同与抗争、乱世中才与智的凸显、才女的理想与独立人格等三方面来论述清代笔记体小说中的才女形象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这些才女在妇女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个性解放与经济、政治独立的道路上所体现的重要价值,对后世作家塑造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形象提供一定的思维模式,对妇女的出路进行可贵的探索。第三,这些才女形象又是如何引人注目的?这涉及到才女形象的艺术塑造问题。从矛盾冲突、对比等的角度来研究才女形象,使之更鲜明。作为时间艺术的笔记体小说,笔者也试着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研究才女形象的艺术塑造。无论是从才女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还是从艺术塑造来研究,本文都将论及到它们的局限性。 清代笔记体小说中的才女形象研究文/杨景霞 笔记小说因内容杂糅、形式不一很少受到学界的重视。清代笔记小说中有一种既是笔记、又是小说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笔记体小说”。清代笔记体小说中大量才女形象的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才女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具有独特的魅力。清代笔记体小说中“才女”的“才”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分析小说中的才女形象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助于唤醒普通大众妇女的独立人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学审美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 含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贩卖奴隶 D、掠夺土地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7.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失业的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工人阶级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文化渗透 B、经济掠夺 C、军事侵略 D、政治控制 9.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1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A、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 B、进行传教活动 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干涉中国内政 11.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 A、《万国公报》 B、《民报》 C、《字林西报》 D、《新民丛报》 12.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3.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崇明 14.到()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 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传播西方先进文化 C、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 D、瓜分中国,灭亡中国1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李鸿章 B、魏源 C、郑观应 D、林则徐 17.魏源在其()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夷情备采》 D、《盛世危言》 18.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不包括()。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9.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明清小说研究》模拟试卷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模拟试卷 一、填空: 2、以书坊主身份参与小说编创的有余象斗、杨尔曾、凌濛初。 6、“时事小说”具有新闻性、通俗性、真实性、政治性与轰动性四个特点。 7、祝枝山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为《江海歼渠记》。 10、清初前期的长篇人情小说主要有《儒林外史》、《红楼梦》。 11、康熙年间禁毁小说的四次发生在康熙26年、年、年、年。 15、“近真”的狭邪小说以陈森的《品花宝鉴》、魏子安的《花月痕》为代表。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均无分): 1、《歧路灯》是:CD A讲史演义B世代累积型作品C通俗小说D章回小说 12、李渔参与编创的作品有:BC A《东周列国志》B《连城璧》C《十二楼》D《豆棚闲话》 20、属明末时事小说的作品有:ACD A《警世阴阳梦》B《笔梨园》C《剿闯通俗小说》D《樵史演义》 三、简述题: 1、《西游记》的历史地位与创作成就。 答: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内容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种特点,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康熙年间禁毁小说所产生的影响。 3、《红楼梦》对小说创作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

明清小说研究

浅析三打白骨精 提要:《西游记》里的白骨精自古以来一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故事很具有代表性,也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也在这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章还很形象地描写了师徒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白骨精孙悟空唐僧人物形象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这本书里也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其中第二十七回讲了“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章节塑造了白骨精这一形象。这一章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也有翻拍。 《西游记》虽然表面上看是一部神魔小说,但实际上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作者吴承恩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黑暗,官员腐败,而吴承恩本人怀抱理想,满腹才华,却始终不得志,对当时的社会充满了不满情绪,因此借由这部小说抒发了他的不满。 细细读了第二十七回,这一章节主要是讲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某日走到了一座高山中,唐僧腹中饥饿,孙悟空去化缘,结果孙悟空不在后,白骨精就变成美貌少妇后来欺骗唐僧,想吃唐僧肉,但是唐僧猪八戒等人都没认出是妖精,正好孙悟空化缘回来发现是妖精,不顾唐僧的阻拦,把妖精打死,而唐僧等人误会了他。唐僧还念了紧箍咒并想赶走孙悟空,最终原谅孙悟空。而白骨精也是一个聪明的妖精,第一次没得手,第二次又变成那少妇的娘来欺骗唐僧,而唐僧也信以为真,孙悟空又及时赶回打死了妖精,唐僧又一次误会了他,恨他两次杀了人。第三次白骨精又假扮成那少妇的老父亲来欺骗唐僧,又一次被孙悟空打死,而且这次是真的打死了,没有逃脱。孙悟空解释那是妖精,唐僧本想相信,猪八戒却在旁边煽风点火说孙悟空的不是,唐僧终于下定决心把孙悟空赶走了。孙悟空走前原本还想关照下沙僧,他们师徒却都不领情。孙悟空最终只能无奈离去。 这一章回虽然只有短短地数页,却把师徒四人和白骨精的形象刻画地惟妙惟肖。孙悟空的形象在这部小说中是重点描写的,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机灵聪明、喜欢自由、不畏强权的形象,其实可以说是吴承恩因为那个年代社会黑暗而特地写出来的英雄。孙悟空就好比他,孙悟空不畏强权,喜欢自由,吴承恩本人也不畏强权,因为官场黑暗而不喜进入官场,不想受当时的社会束缚。孙悟空虽然是幻想中的人物,但这种幻想也是注入了现实生活的内容,孙悟空打妖魔也体现了嫉恶如仇,反压迫反强权。而在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是聪明正义的好徒弟。一开始

明清反抗外来侵略

第四课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们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大致情况。 (2)使同学们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光辉一页,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使同学们知道康熙帝进行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4)认识康熙帝组织抗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之战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正义战争。 2、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懂得台湾是我国神圣的领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对台湾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2)康熙皇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以及其正义战争的性质。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正义战争。 教育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朝的大统一”一课,元朝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元朝以后,我国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分裂和割据的局面。到了明朝后期和清朝初期,外国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在外敌当前的时刻,各族人民勇抗强敌,给外国侵略者坚决的打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与统一。其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者就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典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板书: 第四课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2、新课部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岛上的汉族和高山族等人民世代生活在这里。然而,荷兰殖民者的入侵打破了这里人民平静的生活。 出示[情景1] 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者的凌辱和压榨。在这种情况下,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名中国将士横渡台湾海峡,准备去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神圣领土台湾。台湾人民热烈欢迎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他们参与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斗。一六六二年,在郑成功和台湾人民的抗击下荷兰殖民者被迫撤离台湾。美丽的宝岛台湾终于以又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 板书:一六六二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直到今天,台湾的人民仍然对这位民族英雄十分尊重,这是为什么呢? 一同学读书:读一读(P84页),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边听边思考。 (打跑了欺压台湾人民的荷兰殖民者。) (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不允许军队欺负百姓。) (让台湾人民的子女上学。) 郑成功不仅收复了台湾而且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建设台湾。 板书:发展台湾的经济和文化

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教案设计 庄严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初步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培养历史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 教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教学方法: 本课的主体内容是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基本史实,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生动的讲述、学生的讲演、表演,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师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担当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补充说明帮助拓展深度。 本课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另外在双语教学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在课堂教学组织、课堂评价等方面尝试运用英语,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用英语表达。 教学准备: 将本课的内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布置给学生预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学习的共同目标,即选择、确立本组

3.19.1 明清抗击侵略的英勇斗争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 [2007年乌兰察布中考] 第32题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英雄是▲。 [参考答案]郑成功 1662年,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西班牙殖民者,收复台湾。 [参考答案]×[2007年湘潭中考] 第34题 (2011·广西桂林)11.阅读下列材料: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2分) 11、(1)“三次英勇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3分) “共同作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意思相近即可,1分)(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或:面对国家危难之时,应挺身而出。(意思相近即可,2分)31(2011年南京市).(8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这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 (2)大运河(1分);新疆(1分) (3)回族(1分);戚继光(1分);1684年(1分)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分) 填图题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郑成功攻破的荷军殖民据点:

A.台湾城 B.赤嵌城 [参考答案]左框:A;右框:B。[08重庆中考]第21题

小说研究试卷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模拟试卷答案综合 一、填空(20分): 1、中国长篇小说的模式是章回体体,中篇文言小说主要集中于明嘉靖朝时期,小说地位在明万历朝时期第一次得到较普遍肯定。 2、《辽阳海神传》的作者是蔡羽,《觅灯因话》的作者是邵景詹。 3、“二拍”的作者是凌濛初,“三言”是指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4、瞿佑的文言小说代表作为剪灯新话,袁枚的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为子不语,纪昀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为阅微草堂笔记 5、清初前期的长篇独创之作是醒世姻缘传,清初在小说与戏曲两方面都有成就的著名作家是李渔。 6、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福建移至江浙。8、“溢美”的狭邪小说以《品花宝鉴》、《花月痕》为代表。除了《红楼梦》出现以后,清代小说续书较多的时期是清初前期。9、提出“熏浸刺提”说的是梁启超。10、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出版、官方文化政策。11、“三话”是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三言”是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 世恒言》。12、《辽阳海 神传》的作者是蔡羽、 《负情侬传》的作者是 宋懋澄。13、纪昀文 言小说的代表作为 阅微草堂笔记,袁枚 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为 子不语。14、梁启超 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 感染力是“熏”、“浸”、 刺、提。15、书 坊主越位、对小说进行 编创被称为熊大木 模式。16、万历中期以 后,出版中心由福 建移至江浙。 17、康熙二十六 (1687)年,清政 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18、《红楼梦》的问 世,标志着明清小说由 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 的结束;《娱目醒心 编》的出版给拟话本 小说的发展划上了最 后的句号。 19、金圣叹评点了《水 浒传》,毛宗岗评点的 是《三国演义》。 二、多项选择题(20 分,多选少选均无分): 1、《镜花缘》是:A讲 史演义B世代累积型 作品C通俗小说D章 回小说 2、由改编向独创过渡 的小说类型有:A拟话 本小说B时事小说C 神魔小说D公案小说 3、以下属拟话本小说 的有:A《石点头》B 《照世杯》C《十二楼》 D《豆棚闲话》 4、以下属“才子佳人 小说”的有:A《玉娇 梨》B《平山冷燕》C 《谢天香》D《三妙传》 5、编撰拟话本小说的 有:A熊大木B余邵 鱼C李渔D凌蒙初 6、以下属人情小说的 作品有:A《东周列 国志》B《生绡剪》C 《平山冷燕》D《痴婆 子传》 7以下属清初“时事小 说”的有:A《新世 鸿勋》B《七峰遗编》 C《魏忠贤小说斥奸 书》D《剿闯通俗演义》 8、乾隆朝的长篇小说 有:A《儒林外史》B 与《野叟曝言》C《歧 路灯》D《绿野仙踪》 9、将侠义小说与其他 小说流派相结合的作 品有: A《铁花仙史》B《儿 女英雄传》C《镜花缘》 D《施公案》 10、写过谴责小说的人 物有:A梁启超B黄 遵宪C曾朴D李宝嘉 11、《金瓶梅》是:A 讲史演义B世代累积 型作品C通俗小说D 章回小说 12、属人情小说的作品 有:A《樵史演义》B 《七峰遗编》C《世无 匹》D《浓情快史》 13、以下属短篇白话小 说的有:A《三言》B 《二拍》C《十二楼》 D《生绡剪》 14、在《聊斋志异》影 响下出现的文言小说 集有: A《谐铎》B《夜谭随 录》C《萤窗异草》D 《语怪》 15、拟话本的格式主要 有:A头回B头话C 入话D正话 16、冯梦龙参与编创的 作品有:A《警世通 言》B《喻世名言》C 《情史》D《无声戏》 17被官方机构出版的 作品有:A《三国演 义》B《水浒传》C《剿 闯通俗小说》D《樵史 演义》 18、属文言小说的有: A效颦集B野叟曝言C 阅微草堂笔记D绿野 仙踪 19、续书较多的历史时 期是:A清初前期B 康熙后期至雍正朝C 顺治至康熙前期D乾 隆晚期 20、以书坊主身份编撰 小说的有: A余象斗B杨尔曾C 冯梦龙D孙高亮 三、名词解释(8分): 1、熊大木模式"熊 大木模式"有两层含 意。首先,它指负责传 播环节的书坊主越位, 成为创作主体,从熊大 木开始到万历中期,他 们几乎垄断了通俗小 说创作领域。其次,尽 管是在编撰小说,但创 作动机、文化水准与艺 术品位都表明了这些 人仍然还是书坊主,其 编撰方式幼稚粗糙,作 品形态也易于辨认。由 于熊大木是首开其风 者,故而通俗小说这种 形式的编撰便称为"熊 大木模式"。 2、头回:名"得胜头 回",指"正话"前的小 故事。"头回"在情节上 与"正话"并无关系,但 在主题思想上有相合 之处。"头回"产生于宋 元说书,它的出现并不 是创作上的需要,而是 商业上的考虑。对说书 艺人来说,听众的多寡 直接影响到生计,他希

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版)

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版) -----Miss魏 文人代笔;广义内涵是指书坊主干预创作,他们对书稿的取舍甚至会影响创作格局变化。明嘉靖、万历年间,书坊主一度主宰通俗小说创作是前者的充分表现;从嘉靖朝至清王朝灭亡,后者则与通俗小说发展相始终。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解释,以书坊主为主体的“熊大木现象”都提供了显示传播环节对创作反作用的典型例证,表明传播特点、途径与范围都会推动或约束创作发展。 bā)拜 的作用 头回、 它通 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 是部文言传奇小说集。该书收有21篇文言短篇小说,书中故事多以元末明初社会大动荡为背景,即创作与时代相平行。作品篇幅短小利于迅速反映现实生活,侧重点不尽相同的各篇的组合,又使其反映面较为广泛。瞿佑熟悉本阶层人物,书中各篇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书生,间或也有地主、官僚、妓女等别类人物,但作者对其描述与评定仍从书生视角出发。这可看作本书局限之一,却也显示了作品的另一重要特点,即相当集中、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战乱中士人阶层的经历遭遇、价值取向、心态情绪与感情生活,而士人在社会动荡时期许多方面的感受,其实也与广大百姓十分相近。

《剪灯新话》成就并不算太高,但它和《剪灯余话》、《觅灯因话》等明代传奇小说,上承唐宋传奇的余绪,下开《聊斋志异》的先河,因此在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剪灯新话》的故事情节,有助于谈资,为明代拟话本和戏曲提供了许多素材。《金凤钗记》、《翠翠传》、《三山福地志》被凌蒙初改写成话本,编入《二刻拍案惊奇》中;《寄梅记》被周德清改写成话本,编入《西湖二集》中;金凤钗记》还被沈璟改编成戏曲《坠钗记》;周朝俊的戏曲《红梅记》采用了《绿衣人传》一些情节。 昌祺仿拟瞿佑《剪灯新话》创作了《剪灯余话》,借以抒写胸臆。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 三、赵弼和《效颦集》 311篇传记,多为记实之作。前三篇记文天样、袁镛、朗革歹三人以身殉国之举。其余均为明初奇士高风异行。中、下卷14篇,多为冥幽鬼怪,阴德报应故事。系将历史上善恶人物如司马迁、岳飞、赵高、秦桧等分别置于仙界及阴间,以示苍天赏罚分明,其崇尚忠节、痛恨奸佞之情溢于言表。 二、明代文言小说创作风格的改变 入明之初,战乱尚未完全止息,作家怀有急于反映苦难现实的创作冲动,明政府也还无力对意识形态领域实行完全控制,此时的《剪灯新话》便较多且较直接地反映现实。随着明王朝统治的巩固与对意识形态控制的加强,森严文网的威慑使文人们不敢随便议论时事,创作相应开始出现述古倾向,而程朱理学被抬至国教地位,又导致小说创作中“多教训”特点的形成。《效颦集》是这样的典型之作,《剪灯余话》在某种意义上则可视为上述演变过程中的产物。简言之,刚入明时的作家主要是受唐传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本阶段结束时,宋传奇影响已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导致这种发展趋势的,则是当时政治环境与文化氛围及其变化制约。 三、明初通俗小说创作的示范和规定作用 一、《三国演义》、《水浒传》对通俗小说的内涵规定以创作实践为示范,对通俗小说的内涵做了不成文的规定。(一)、艺术形式。1、文字浅显(重要特征)。通俗和白话2、作品的体例为章回体。3、作品结构单纯。4、情节紧凑、连贯、完整并带传奇性5、白描手法:用简单的笔墨直接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没有:大段的心里对白和心理分析(二)、艺术内容。必须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历史人物也有普通人的情感。 二、小说中羼入诗文手法的运用及其原因。渊源:文言小说:唐传奇《莺莺传》 三、教化为先的传统的确立。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向读者灌输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思想。《三国演义》强调正统观:着意渲染诸葛亮的忠;歌颂刘、关、张的义;斥责董卓、曹操、司马懿的不臣之心。梁启超在《正统论》中把统治阶级所谓“正统”之论的本质说得可谓透彻明白。所谓“统”,是指体系;所谓“正”,是相对于“伪”,即是合法。“统一天下,一系相承谓之正统”,在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是特指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延续的合法的政治体系。《水浒传》作者虽然痛恨贪官污吏,但却将终于封建王朝作为第一要义。“忠心报答赵官家”。 四、明初通俗小说创作对后代小说创作的示范和规定是:一、艺术形式。1、文字浅显(重要特征)。2、作品的体例为章回体。3、作品结构单纯。4、情节紧凑、连贯、完整并带传奇性用。5、白描手法6、小说中羼(chàn)入诗文。二、艺术内容: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一、二体现了通俗小说对传统和读者的尊重和依赖。三、在小说的创作动机上确立:教化为先。 一、政治高压。在中央政权,他先后制造左丞相胡惟庸和大将蓝玉“谋反”案,连坐诛杀数万人,几乎杀尽了开国功臣,又借机废除秦汉以来实行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集军政大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