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第一篇: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张锁应

抢入快车道,占领高中语文学习的制高点,转换思想,改变观念,调整方法,重在感悟。为此须明确“三个变化”;理顺“五个关系”;养成“八种习惯”:

一、明确“三个变化”:

1、由“死”到“活”的变化:

2、由“小”到“大”的变化:

3、由“教”到“学”的变化:

二、理顺“五个关系”:

1、积累与能力的关系;

2、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3、教读(课本)与训练的关系;

4、课本与读本的关系;

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三、养成“十种习惯”:

1、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必备的三本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常用成语词典》、《古汉语词典》)

2、熟读背诵诗文佳句并不时地运用的习惯:

3、坚持记写日记积累语言的习惯:

4、听看时事说写评论的习惯;

5、找点时间、抽点空闲多看看《作文报》《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等报刊杂志的习惯;

6、推敲理会语言并创新运用语言习惯;

7、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说事理,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的习惯;

8、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

9、阅读鉴赏美文精品,写心得体会、写学习笔记的习惯;

10、善于拿来模仿为我所用,不断地创新的习惯;

四、谈读书:

五、怎样读一篇文章;

六、如何训练思路;

作业:

1、三本工具书;

2、一个日记本;

3、按学号轮流写成语(重点字词的音意及成语的造句);

4、写一篇小作文(自我介绍);

第二篇: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跳跃。高中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我们就必须在进入高中的初始阶段,尽快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位置,调整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自觉克服学习的依赖性和安于现状的思想,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 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要求下,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我提两点建议: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表达”。

不少同学抱怨:作文没什么东西写,写不出来;名篇佳作看完,没看出什么,也没学到什么。罗丹有一句名言:“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学会自己主动去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生活。

什么是发现?就是你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

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呢?

一要细心观察、体验和感悟。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社会,随时看、细心听,做有心人;留意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我们对自然、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就会有很多发现。大家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足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

如果大家关心自然景物,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就会有很多发现。举些例子吧。《钱塘湖春行》写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白居易眼中发现的春色。韩愈观察到的春景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夏日景色。高骈眼中发现的夏日又是怎样的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杜牧眼中的秋景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杜甫却发现秋天的另一种景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宗元发现的冬景是“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祖咏的《终南望余雪》观察到了这样的冬天景象:“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当你打开电视,当你走上街头……你又发现了什么?观察自我、观察他人、观察社会同样是如此,只要留心,你就会有很多发现。

我们在阅读优秀作品时,品味其语言,感受作品思想、艺术的魅力,体味到作品所表现的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人生,领悟到其丰富内涵,思考着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从作品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新看法。

这也是发现。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他看书的发现。前人研读《红楼梦》有了很多的发现。前一阵子,刘心武推出了他的研究心得——《红楼望月》,这是他读此书的新发现。研究《红楼梦》也是王蒙的一件常活儿,他把《红楼梦》当成一部活书来读,当做活人来评,当做经验学问来思索。最近他又有了新发现,推出的新书《王蒙活说红楼梦》,以独特、现代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的政治、爱情、命运、人生价值……。这是王蒙先生继《红楼启示录》后又一本评说《红楼梦》的作品。

二要学会不断追问,懂得联想和想象。

观察到一件事、一种现象,可以多问几个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与之相关的人或物是什么?如何解决?当你推开窗子,把头伸出窗外,你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你听听外面的风声雨声,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呼唤声吗?你听到了一片森林被毁灭的痛苦呻吟吗?你听到了一片农田被侵占的沉重叹息吗?你听到了一条崭新的铁路延伸的欢笑吗?你听到了社会变革的呐喊吗?

学会发现,培养主动自觉的发现意识在语文学习上非常重要。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非常需要“发现”。

有了这些发现,就有了倾诉、交流的欲望。向同学、向朋友、向家人、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新发现(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比如,有的同学看了一本书,就会和其他同学说,今天看了什么书,这书如何好看,故事情节如何吸引人。其实这就是对作品的简单评价和鉴赏。这些都可以通过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将口头的表达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同学除了倾诉,还和他人争论起来。你说这书怎么好,我说它怎么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理由摆出来,如果形成了文字,那就成了一篇议论文了。有的同学更有了发表的欲望:随着自身独立性的加强,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的思想,就渴望着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与社会进行对话。而作文就成了对社会的模拟发言——如果在报刊上发表,也就自然成了公开的发言,这个时期很多同学常常对这样的公开发言感兴趣,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我价值的确认,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大家可以大胆地自由地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是有价值的时候,你的写作一定会有重大的突破。因为这意味着写作已经成为自身的精神需求,不仅我要写,而且我喜欢写,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更为自觉、主动、自由的写作状态,而且也会主动、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写作的飞跃性发展。

那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发现”很好地表达出来呢?一句话,语言基本功要过硬。

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掌握汉语这一门语言的基本功,注重积累语感。汉语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标点、词语、句子、修辞等。这些平时我们都应该好好学。如果你说的话人们听不懂,你写的字人们看不懂,文章错别字、病句多,语言生硬、词汇贫乏,说话不得体,那不管你思想多么深刻,多富有创意,那也是白搭。汉语是一门非常精妙的学问,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产生出变幻无穷的意义。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如“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古代的孙子是一名军事理论家”,两句中的“孙子”都是名词,前一句的“孙子”是指儿子的儿子,“子”是虚语素,读轻声。后句的“孙子”是人名,这个“子”古代表示对人的敬称,不是虚语素,读上声。有一件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事:一名外国记者讥讽周总理:真是对牛弹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再如:“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这句话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寥寥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我在农村过春节的时候,看到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但有一次,我却发现有了不同,贴的是: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怎样,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这些都牵涉到语言的基本功。

这些语言基本功如何得到提高呢?

上高中的我们就应该积极主动学习了。到了高中,有必要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

课本要好好学。教材是例子,我们通过学习每一篇文章,获得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指导着大家阅读和写作。所以不要随意抛开课本,另搞一套。课本的学习可注意以下几点:

1、自己提前预习课文。如自查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

为字典、词典、辞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阅读课文,找到重点,提出疑难,根据课前的“学习重点”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 进行思考。

2、自己主动去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对每篇课文中涉及的有关字词句式、语法修辞,要注意有心积累,存心记忆,用心感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必有收获。

3、勤于朗读背诵。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课文是范本,只有熟读背诵才能增强自身规范运用语言的语感。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

4、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以及老师提出的要点,自己试着分析理解课文。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欣赏文章的行文构思,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思索感悟文章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5、练习,特别是思考性较强的练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可运用比较异同或归类整理的方式学会独立作业,不断提高整体认识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文言文的学习。

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迁移。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

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这里说的迁移能力,指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掌握实词的意义(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等)。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二)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

(三)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花很短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是不会成功的。

要学好语文,光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应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学习的计划中。“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解决语言生硬,词汇贫乏的问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除了课本外,每天至少读课外书半个小时。主动涉猎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来拓宽阅读量,扩展知识内容,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就应该主动再去涉猎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绿》《春》《匆匆》等,这样就可以做到以点代面,触类旁通,拓宽阅读。新教材除课外的教科书外,还有供学生课外阅读用的《语文读本》。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俗话说:开卷有益。高一初始阶段,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考试的压力相对较弱,这正是学生广泛涉猎课外图书的大好时机。要学会利用图书馆敏捷地发现自己需要的最新语言信息,并快速地接受、归纳、摘要、判断,根据信息去解决问题,利用各种信息去得到新的

结论。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常记、常背、常用,努力将散落在各种书籍中的精华变为自身的营养素,在表达中展现出来。比如,每次写作文都要求自己将近阶段学到的新词用上几个,好的句式用上几句,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可发现自己的作文的语言有了崭新的面貌。

总之,掌握好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对提高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主

动的人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往往能掌握先机。我们要利用升入高中上进心强的有利时机,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学会自己去探索和发展。真诚希望高一新同学们能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摸索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在短时间内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成绩。

第三篇: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霍邱中学:吴艳妮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一个个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新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一展身手。但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确切地说是高一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思考在实际学习中,他们却普遍表现出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对高中语文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成绩下滑,于是茫然失措,丧失了新阶段语文学习的信心。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

“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单一的,定位于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能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传授转变为引导。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如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高中必修课程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

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3.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

初中新教材告别以往语文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仅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个系统。前面有导语,每一篇的开始有阅读指导。

高中必修课体系安排,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都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其次,在练习的安排上,设计了“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这些题目一般首先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然后是文章写法上的,或最具特色的或结构上的,帮助学生从结构上把握全文,学习写作方法;第三个主要是语言方面,如一些精彩语句的品味,文言文有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练习,重在积累,帮助学生领悟语言魅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最后一个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再次是写作能力训练,每册设有“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板块,不仅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告诉学生写作方法,而且教给学生“写什么”,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长期积累,打好写作基础,避免了过去的纯技术性写作训练,让学生的习作不再空洞。

通过前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在知识点要求、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存在着不衔接的状况,教材虽给师生诸多的余地,要求大胆取舍,自然有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在实践运用中自然会出现偏差。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

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每一方面都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大层面上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句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譬如,做读书笔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记录,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充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的由于过去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迷茫、恐惧;有的由于以往战绩辉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于接受不正确的外界暗示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态等等。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高中的“语基”已由识记辨认语修知识、文学常识,变为联系具体语境的语言操作;现代文阅读已由教师指导下的浅易材料的初步理解,变为艰深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文言阅读已由初步接触,变为全面展开深入学习。比如初三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教学要求不一样,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中引入。在阅读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中,要在一个大范围内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

的比较与质疑,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茅盾的《子夜》等。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这里,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如我们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评论集或网站,通过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评、诗词欣赏、经典对白等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同时,还以课文所负载的语文知识点和规律为依据,在《语文读本》《外国文学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课外读物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阅读材料,训练所学的语文技巧。再次,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应该做到“七多”:一要“多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扩大语文教学视野,跳出教材圈子,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多听”: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谈话,新闻广播等,在听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素材,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三要“多说”: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要“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则熟,熟能生巧,巧则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会大幅提升。五要“多写”:现在高考中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写的能力,因此平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六要“多记”:多记包括多记忆和多记录。记录与记忆相辅组成,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为培养能力打下基础。七要“多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六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总之,高一,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也是能否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必然有助于学生培养并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转换

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转换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字、词为教学重点,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上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语文多是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的课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

二、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开始训练学生写字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语文习惯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字、词的增多,文言文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他们把不会的生字、生词摘抄下来,找出中心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要求他们按词、词组、段落等进行分类预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的疑难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教师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习惯的过渡与衔接。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语言评价对学生有着判断、引导、鼓励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做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学习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过渡与衔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五篇: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心得体会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

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单一的,定位于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能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传授转变为引导。

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高中必修课程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

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每一方面都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大层面上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句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譬如,做读书笔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记录,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充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的由于过去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迷茫、恐惧;有的由于以往战绩辉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于接受不正确的外界暗示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态等等。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高中的“语基”已由识记辨认语修知识、文学常识,变为联系具体语境的语言操作;现代文阅读已由教师指导下的浅易材料的初步理解,变为艰深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文言阅读已由初步接触,变为全面展开深入学习。比如初三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教学要求不一样,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中引入。在阅读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中,要在一个大范围内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鲁迅先生的

《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茅盾的《子夜》等。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这里,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如我们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评论集或网站,通过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评、诗词欣赏、经典对白等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总之,高一,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也是能否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必然有助于学生培养并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衔接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衔接 随着初中生即将进入高中学习阶段,语文学科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初中的语文课程将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度整合,涵盖了语法、写作、阅读和文学等方面,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高中语文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质的熏陶,这就需要初中与高中的语文课程进行衔接。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初中与高中语文的衔接。 一、句型转化和写作 首先,在初中语文中,学生需要经常进行句子的转化练习,如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等。这些练习不仅养成了学生的语感和语法感,也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正确的语法技巧。而在高中语文中,写作更加注重表达的准确和具体,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修辞和韵律技巧,比如以句子为单位切入,句法紧凑通顺,内容丰富具体等。这就需要初中的句型转化练习与高中的写作技巧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灵活多变的语法技巧,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的内容。 二、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 其次,在初中语文中,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类别的文章,并进行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初中语文课程重视文章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从字面和背后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进行阅读,因此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分析,并且进行评论和批判。而在高中语文中,学生需要更高阶的文学鉴赏能力,对文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行深入剖析。学生需要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根据

自己的认知和解读作出理性的评价和判断。因此,初中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与高中的文学批评紧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学作品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三、写作内容与素材 第三,初中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章结构。初中学生需要掌握学科知识并能够把知识转化成文字,形成独特的文章风格。而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更广泛的文学知识和体验素材。可以收集各种人物,事件,流派,定位等知识,从中提取诗文中的共性和个性,修炼自己的内心,树立自己的风格。因此,初中的写作训练对于学生以后的文学素材积累和创作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四、思维逻辑与人文素质 最后,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更丰富的思想体系和观念。高中的语文课程更加注重人文素质和思想逻辑的培养。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并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分类和整理。而在初中语文的课程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还没有达到太高的水平,因此学生需要在初中的语文课程中进行初步的思维逻辑训练,为高中语文的思维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授课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衔接,建立良好连贯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从具体的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稳扎稳打的练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学素质。同时,学生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浅析初高中语文衔接

浅析初高中语文衔接 初高中语文衔接是指在初中学习后进入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内容需要更加深入和具有高度。这种衔接不仅包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衔接,还包括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的衔接。因此,初高中语文衔接非常重要,涉及到学生的语文水平、文化素养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首先,初高中语文衔接需要深化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初中语文注重的是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字音、字形、词汇、句型、语法等等。而高中语文则要求更深入的思考和更高层次的掌握。高中语文课程比较突出的是文学知识的学习,例如诗歌、文言文、小说等。这就需要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补充和加强。 其次,初高中语文衔接需要注意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的衔接。高中语文教材不仅会涉及到丰富的文学作品,还会涉及到文化知识、思想观念以及社会问题等。这要求学生们从语言的层面上,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背景,学习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因此,初高中语文衔接需要在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对于对话式教育、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最后,初高中语文衔接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语文教材通常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文学作品和论文,需要学生具备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能力。而学习语文还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自由创新思考,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初高中语文衔接需要注重素材的挑选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思考方法。 总之,初高中语文衔接需要从多个维度考虑,例如语文知识技能的深化、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的衔接、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等方面。只有学生在这些方面都得到了适当的指导和培养,才能在高中阶段更好地理解学习,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第一篇: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张锁应 抢入快车道,占领高中语文学习的制高点,转换思想,改变观念,调整方法,重在感悟。为此须明确“三个变化”;理顺“五个关系”;养成“八种习惯”: 一、明确“三个变化”: 1、由“死”到“活”的变化: 2、由“小”到“大”的变化: 3、由“教”到“学”的变化: 二、理顺“五个关系”: 1、积累与能力的关系; 2、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3、教读(课本)与训练的关系; 4、课本与读本的关系; 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三、养成“十种习惯”: 1、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必备的三本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常用成语词典》、《古汉语词典》) 2、熟读背诵诗文佳句并不时地运用的习惯: 3、坚持记写日记积累语言的习惯: 4、听看时事说写评论的习惯; 5、找点时间、抽点空闲多看看《作文报》《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等报刊杂志的习惯; 6、推敲理会语言并创新运用语言习惯; 7、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说事理,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的习惯; 8、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 9、阅读鉴赏美文精品,写心得体会、写学习笔记的习惯;

10、善于拿来模仿为我所用,不断地创新的习惯; 四、谈读书: 五、怎样读一篇文章; 六、如何训练思路; 作业: 1、三本工具书; 2、一个日记本; 3、按学号轮流写成语(重点字词的音意及成语的造句); 4、写一篇小作文(自我介绍); 第二篇: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跳跃。高中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我们就必须在进入高中的初始阶段,尽快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位置,调整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自觉克服学习的依赖性和安于现状的思想,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 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要求下,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我提两点建议: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表达”。 不少同学抱怨:作文没什么东西写,写不出来;名篇佳作看完,没看出什么,也没学到什么。罗丹有一句名言:“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学会自己主动去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生活。 什么是发现?就是你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 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呢? 一要细心观察、体验和感悟。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社会,随时看、细心听,做有心人;留意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我们对自然、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就会有很多发现。大家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足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

语文初高中衔接

初高中语文衔接方案 高一语文组 由于初高中对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要求衔接不到位,特别是初中新课程有淡化、弱化现代汉语知识倾向,从而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高初中衔接教学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去了解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过渡,从而使高一学生能迅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 因此,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在教研员的带领下,特研究制定了以下语文学科初高中的衔接方案。 1、课时安排:开学之初,我们准备用12个课时来上初高中衔接的内容。 2、课程内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高中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外阅读和夯实基础增加后劲 一、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因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淡化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3.语法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处的位置: 七年级下册:P270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 八年级上册:P269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 八年级下册:P256附录《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 九年级上册:P264附录《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4、高中对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的要求较高。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中提出:(现代文)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初高中语文衔接2篇

初高中语文衔接 初高中语文衔接 第一篇 初中语文作为学生们在中学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的语文素养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衔接,使学生能够顺利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在教学内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初中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文言文、现代文和写作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而高中语文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手法。因此,在初高中语文衔接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要求。 其次,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在理解和阅读能力上也存在差异。初中语文的阅读材料以简短的文言文和现代文为主,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而高中语文的阅读材料更加复杂和深奥,包括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和文化素养。因此,在初高中语文衔接中,需要适当增加阅读材料的难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最后,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在写作能力的要求上也有所

不同。初中语文注重学生的写作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叙述方法。而高中语文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在写作中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能够通过逻辑和论证进行论述。因此,在初高中语文衔接中,需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意识和论述能力。 总之,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发展具有 重要的影响。在衔接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加强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逐步提升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水平。 第二篇 初高中语文衔接是学生们在学业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初中语文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然而,高中语文要求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需要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思辩能力。因此,在初高中语文衔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 重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灌输和记忆。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初中语文的知识和掌握了相关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要求。因此,在初高中语文衔接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 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初高中语文衔接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有效地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良好衔接,必须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衔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衔接 一、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良好衔接,必须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我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教学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语文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初中语文课堂的容量加大,并有意识地将知识、学法“上挂”到高中阶段,可使初中学生的某些语文能力在高中的“学前教育”中“提前”形成;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恰当整合,又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两方面的“贯穿”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了必然。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有利于实现初高中语文的良好衔接。 二、高中教师在“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自信心。 高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 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

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2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方法探析 1.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学习习惯和意识,让学生通过对网络平台上的语文知识的摄取,充实自身,充分了解学习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们普遍乐于使用网络获得知识与信息,那么在教学衔接中就要抓住这一机遇,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够提前与高中语文学习形成联系。 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这档节目主要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提高人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气息,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成语的认识程度。成语属于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对于成语的学习主要还是来自于课文,是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中考中对于成语知识的考察并不多。而在高中阶段,成语学习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网络媒介了解更多的成语,在积累中获得语文知识,也为日后高中的成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网络平台形成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与互联网是相互连接的,这就给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衔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高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帮助高中学生回忆与复习初中的语文知识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和探究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语文基础,语文的基础在于字、词、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重点的掌握和学习的时期是在初中阶段,所以高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复习和积累,让高中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中的复习资料和一些教学视频快速地回忆初中的语文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使他们乐于探索语文世界的奥秘。 3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衔接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 的衔接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衔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七言绝句《观书有感》中的一句,在这里把它化用而来,引申开去——前一句是指语文学习的成绩、能力和深度,后一句则是指语文学习的方法。即要想在语文学习方面取得“清如许”的好成绩,必须有来自于“活水”的“源头”——好的学习方法。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感到困惑,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有必要在高中开学第一课上讲清高中语文的特点和高中语文学习的思维方式,借以廓清学生的迷惑,让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1.从教材上看,中学语文教材,在基础知识方面总体安排两个轮回。语音、字形、词语、语法、修辞、标点、各种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在初中进行第一轮训练;到高中阶段的第二轮,基础知识增加得并不多,但知识面宽,容量大,综合性强了,难度加大了,重点应放在如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等能力的培养上。 2.从课时上看,另外,高中语文教学课时少了,老师在课堂上常常是讲重点、教方法,作业少,学生如果还像初中时那样习惯于依赖老师,盲目等待,不能学会自学,不去主动查资料,求方法,变思路,势必就会形成心理上的落差和成绩的下降。

3.从考试上看,高中语文试题一般分为基础、阅读、应用、写作四个方面,语文学习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过渡,语文考试也从水平考试向能力考试过渡。 二、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不少同学升入高中后,总觉得在语文学习上与初中阶段相比,有了较大的跳跃,面对注重能力的新题型,茫然不知所措,成绩在下降,心理上也很不平衡。如能适时调整心态,扎实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能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就能实现语文学习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过渡。 (一)调整“角色”位置,具备“角色”意识 初中阶段是语文学习知识积累的阶段,同学们学习了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这就为高中理解运用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升入高中,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经常提醒自己:我是一个高中生了,我要把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升学和事业目标联系起来。面对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面对高考“3+X”模式对语文能力要求的重视,要使自己具备较高的素质,就必须在进入高中的初始阶段,尽快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及时具备角色意识,调整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自觉克服学习的依赖性和安于现状的思想,就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举例:怀念初中生活,与初中同学来往过密,不肯融于新的集体,体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还是按照初中的学习方式,被动学

我对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我对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教学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文的顺利进行,因 此我对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在初中阶段接受到的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但是对于综合运 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高中的语文衔接教学中,可以注重开展一些拓展 性的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语言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综合语 言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合理安排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 以文本阅读和基础知识为主,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在高中的语文衔接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思维拓展的内容,如鉴赏文学作品、文化知 识的学习等,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要注重语文教学的延伸与深化。初中的语文教学以文本为中心,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单,而高中的语文教学则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理解文本。在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教学中,可 以通过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引导他们学习更多的文学作品,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建议家长和学生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初高中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学生需要 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家长和学生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学习期望,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和学生要时刻保持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 问题和困惑,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 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开展拓展性活动,注重延伸与深化,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和关注,才能确保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有效进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教学衔接 学生升入高中之后,在语文学习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老师,会有诸多不适应,并会由此产生厌学、缺乏信心等现象,因此了解初高中语文教材的不同特点,研究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初高中教材的不同特点 白银地区初中使用的是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高中使用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初中教材的特点 北师大版的初中教材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课文按主题组合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单元中的所有课文都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所选取的,这样就有了较为集中的文化信息,读来更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2.突出“同类比较”。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阅读,同类主题或题材的课文组合,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从直接的可比性中显示共性、个性和差异,从而进入探究学习的层次。 3.突出“自主性”。北师大版教材提供的现成的可比性,将同主题(或同题材)作品的精神境界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展示在学生面前,无疑将引起阅读和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便于提出问题,有利于自主性探究的深入。教材在阅读练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考虑了一系列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以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4.突出“独特体验”。教材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练习中,不少题目都是从激发学生多元反应的角度设计;在练习与思考、比较与探究、作文和口语交流等多种角度都贯穿着对课标提出的“独特的体验”原则的关注。 (二)高中教材的特点 1.内容富于立体化。教材编排内容注意了学习思维的各方面训练,关注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科渗透的综合性,展现了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等多维一体的学习内容空间,使学习内容富于立体感。 2.多元训练相结合。教材内容的安排,关注到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训练与形成、文化积淀与素养修炼。课前的提示、课堂的学习内容、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课外的延伸提高,相关的知识连接,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理解、收集、

浅析初高中语文衔接

浅析初高中语文衔接 初高中语文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是指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之间的连续性与衔接性,即初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要与高中语文的要求相匹配和相衔接,为高中语文的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初高中语文衔接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初中语文的学习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 掌握,如诗词歌赋的阅读欣赏、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的学习等。高中语文对初中的基础知 识要求有所加深和扩展,因此在初高中语文的衔接上,要特别注重对于初中基础知识的巩 固和应用。只有牢固掌握初中语文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 初高中语文衔接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初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初中语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 读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在初高中语 文的衔接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 应对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初高中语文衔接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初中语文的学习主要以文学为主,内容相对 简单,而高中语文则更加注重扩展,涉及更多的文化、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在初高 中语文的衔接上,要加强对于不同文学流派和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各 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能 力和拓展学科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 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学生才能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 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XXX:XXX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一个个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新的研究充满热情和好奇,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研究中一展身手。但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确切地说是高一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思考在实际研究中,他们却普遍表现出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对高中语文研究感觉力不从心,成绩下滑,于是茫然失措,丧失了新阶段语文研究的信心。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研究的效果忽视研究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

“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研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火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用是单一的,定位于教授知识、研究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用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研究中,既要研究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改变成自动,教师由教授改变成指导。 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如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

初高中语文的三大差异和六大衔接

初高中语文的三大差异 一、理念上的差异 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都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初中阶段是在小学的基础上,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高中阶段则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按照课标规定,高中阶段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 第一,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如今,高考题目已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作文多写应用类文体,阅读有非连续性文本,这些都是语文与现实的关联。 第二,培养审美能力。初中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高中则要求挖掘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提高鉴赏能力。高考试题中,有对诗歌的赏析,也有对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类文本的赏析,而且,高中的阅读题都是“因文设题”,实实在在考查文学鉴赏能力,不像初中那样可以照着模板回答。 第三,培养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成为高中语文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高中学生应该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思维具有

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最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不再按照单篇课文来组织内容,而是推行“群文阅读”,更关注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比较分析和意义建构。 二、学习目标的差异(阅读与写作) 三、学习内容的差异 1.从教材选文的角度看,高中的阅读文本篇幅加长,特别是文言文篇增加,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更加全面。

2.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比如一些初中不涉及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也要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如语法知识的学以致用,积极修辞的鉴赏等。 3.体现在试题中,中考多是知识型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一位将课本知识掌握透彻的同学就能得高分,而高考试题注重考查日常积累和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多死记硬背的考生会感到力不从心。 初高中语文的六大衔接 1.教材体例的衔接 假期可以借阅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高中语文的重要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知识层次的衔接 高中的课文不仅篇幅长,而且课后练习相对较少,但少而精、容量大。它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加深,迁移性强,体现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特点。这些能力,要提前积累养成。 3.思维能力的衔接 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加强识记能力,培养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则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从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总感到高中语文难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究其原因就是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衔接的方法和技巧或虽然能注意但没有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衔接规律,难以对学生语文学习作出有效的指导。 标签:高中语文知识衔接指导 一、初、高中的衔接情况 初中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高中语文的学习要求逻辑思维更强、更灵活、更开放、更生动,更活泼,要求学生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理解,更加规范化;初中语文的阅读难度不大,注重课本内容,读读背背就好了;高中语文的阅读更多、难度很大,强调学习方法以及分析能力,不仅仅是朗读背诵,更注重思维拓展,更重要的是培养理性的思维创新能力;初中语文进度慢,所需知识量少,高中基础知识增多了,语文知识更系统化了,知识也更具有专业性,高中语文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还需要更多的课外延伸;初中文言文学习比较容易,高中文言文单元增多,而且量大难懂,文章的深度和思想内容更丰富;初中老师很重视作文,每周都有;高中作文的跨度大,作文写800字,困难很大;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是相通的,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学习难度相对比较大的高中语文,在衔接问题上有某些困难,因为涉及范围和内容有质的飞跃;对于鲁迅的文章,小学时就接触过了,鲁迅的很多文章都是极富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很适合高中生学习和欣赏,这方面与初中衔接得很好,初中的选文文笔细腻,品味之可感受别有一番趣味;而高中的选文多与时世和社会现状有关,多为批判性的,这样我们又领略了思想的深刻性。衔接还不错,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但是内容编排上觉得初中的比较科学,每个学期都有一些诗词和一个单元的文言文。衔接得好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初中老师教过高中,高中的重点、难点他给我们讲过了,所教的方法也和高中是一样的。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高中语文内容有很大的差异,难度上升了一个档次,高中教材内容更深,篇目更长,更难理解;初中文言文很好理解,高中文言文太难理解,文言句型、句式很难懂,很难翻译,课文不好背,考试内容还增加了课外文言文的翻译,有些难以适应;初中的时候老师说淡化语法,所以那些教材中的语法很少学习,只是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文,已经弱化了句子、语法等,我在初中就没有学习过语法,不知语法为何物;而高中语法知识突然增多,常使我们感到一头雾水,这种有裂缝的衔接造成了我们听高中老师讲语法时有太多的疑惑,老师也普遍反映初、高中语文在这个方面的衔接上存在问题;初中老师讲课文时都比较注重中心思想,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中心思想解答,高中讲课时都是学生们提出问题自行解决,思想比较凌乱,很难融合,鉴赏难度大;初中语文只要在课堂听懂了,就可以考试得高分,高中语文尽管听懂了,考试却不理想,而且考试时时间也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