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困难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研究

大学英语学习困难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研究
大学英语学习困难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研究

大学英语学习困难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研究

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本文从教师、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信心、教材、学习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展开调查,旨在探讨大学英语学习困难生降低语言学习动机的因素,并期望能结合实际提出改进现状,提高英语教学及学习效率的实用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学习动机;原因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动机是在语言学习各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而目前大学中有英语学习困难生在学习方面存在厌学情绪或倾向,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差、缺乏学习热情。因此,调查清楚这些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是当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此外,虽然有文秋芳,文卫平,秦晓晴等为数颇多的研究者从事中国学生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但是针对大学中英语学习困难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却甚少。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学中英语学习困难生降低语言学习动机的因素,并期望能结合实际提出改进现状,提高英语教学及学习效率的实用的措施。

二、理论依据

(一)动机的定义及动机成分的确认

对于动机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观点。从动机的组成来看,有人认为是由目标组成的,有人把努力程度看作是动机,还有人综合目标和努力两个因素给动机下定义,而Gardner & MacIntyre(1993)把动机看作由三部分组成,即达到目标的愿望,朝着目标方向的努力和对任务的满意程度。总之,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有几个因素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即外语学习动机包括:1、学习这种语言的目标;2、在实现这一目标中所做出的努力;3、这种努力的持久性。

(二)动机的分类

心理学家按照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原则对学习外语动机的类型进行过各种划分,在我国较有影响的学习动机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由于中国学生大部分是工具型动机(文秋芳1996,),故不考虑用此种动机分类去测试学生。

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又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所谓外语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外语学习本身能激发兴趣和愉悦,同时能提高学习者本人的能力和独立性。所以外语学习者持这种动机时,就可以不受外界的刺激和干扰。长时间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所谓外语学习的外在动力,是指学习外语的原因存在于学习活动本身之外,是为了得到什么奖赏或避免挨批才学习外语的。

当然,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对于学习者来说,也可能两种动机同时起作用,比如,老师布置学生读一篇文章,一开始可能是外在动机起作用(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以免挨批)。但随着阅读,学生被文章的情节吸引,从阅读中获得了愉悦,这又是内在动机起作用了。所以,这种通过外在动机激发内在动机在外语学习中意义重大。

3、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匈牙利心理学家多雷(Z.Dornyei)以外语教学和学习为核心,在综合概括多种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对动机层次进行划分,提出了自己的学习动机三层次模式:

第一个层次为语言;第二个层次为学习者层次,学习者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与学习动机呈正相关。

第三个层次是学习条件,包括教材、教师和群体。教材应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产生

学习兴趣。教材选择必须符合“社会适应原则”和“个人适应原则”,即教材既要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又要能适应学生的能力、经验和了解的程度,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条件这个层次,教师因素也很重要。好的外语教师应在学生中享有声望,他们教学热情高,富有激励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并注意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动机水平。还有群体因素,这里群体是指班集体。

三、研究过程

根据多雷(2002)研究结果显示,凡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受外部条件影响更大。因此,本研究从教师、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信心、教材、学习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展开调查。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500名在校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英语入学成绩低的学生。因施测题中有关个人及教师的问题,因此采取不记名方式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二)调查问卷介绍

1、问卷调查共有三项内容

(1)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为什么要学英语)以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分类,共10题(如:我学习英语是因为我认为会说英语能找到好工作,收入高)。让学生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四种选项中选取一项,分数由4-1来统计。

(2)学习动机强度和学习的求知欲。(测试学生是否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以此将不符合调查的问卷去除,实际符合调查目的的人数为400人,为统计方便,随机抽取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此项共20题,采用Gardner AMTB(Attitude and Motivation Test Battery)中动机强度和学习的求知欲两部分。动机强度(10题)如:在英语课上,当我不明白时,我会:A、马上问老师B、只在考试前才想起问老师C、不问,忘掉了。每题分数值为:3-2-1.(分数不告诉学生与老师,只在统计时用);英语学习求知欲(10题)如:在上英语课时,我愿意:A、既能讲汉语,又能讲英语B、尽可能多地讲汉语C、只讲英语。每题分数值为:2-1-3.(每题答案的分值打乱,以避免学生发现规律,填写不真实)。

(3)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原因分两部分(结合Dornyei的研究结果及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

第一部分,排序题。给出学生原因如:教师、教材、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6个因素,最后一个为其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补充答案。让学生从影响最强到弱的因素排序。如①>②>③>…。

第二部分,共16题,结合上述因素,每个因素细化2-3题,让学生由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四种选项中选取一项,分数由1-4来统计。例如: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3、不会制定实用的学习计划。4、没有养成预习、做笔记、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6、学习没方法,不知道怎么记单词)。

(三)研究方法

依据问卷结果,对不能充分表达学生意愿的问题或因素,对学生再施访谈。例如:1、既然你知道英语很重要,为什么又不去努力学习呢?2、你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去问老师,是因为怕老师笑话你还是其他原因等。实施随机访谈,结合访谈与问卷数据,得出调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最后结论。

四、结果与讨论

对已知数据进行全回归分析得知:六大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目标、教师、教材、环境、信心、学习方法。从总的三项来看,很明显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这证明大多数学困生确实是动机水平很低。这与他们的学习行为一致。

当问到如果有机会在校外讲英语,69%的学生选择只要有机会就说汉语,偶尔说一下英

语;51%的人说要是学校有英语俱乐部,会偶尔参加;44%的人选择要是有机会看英语歌剧,当没事做时才会去看。但是当条件中加上了一句“当你懂足够英语时”,59%选择会去看英语电视节目或读英语报纸、杂志。这显示出学生期望自己能说好英语,会熟练地应用英语,但认为他们现在没有这种能力。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能理解明白用英语组织的各种活动,他们会积极参加,他们的能力与愿望差距较大,没有信心去做。当问到如果老师布置额外的英语作业,有78%的人选择如果老师直接要求我做,我才会去做。这充分证明了学生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但是,为什么学生不想付出努力学习英语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的动机水平低呢?

在教材这项中,40%的学生完全同意他们想从头学英语,但课本太难,65%的学生完全同意所学英语教材不实用,没意思。

在学习环境这项中,55%学生认为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和学习氛围,69%的学生表示中学频繁换老师造成基础差,

在学习目标这项中,69%的学生选择他们不能坚持下去,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中,65%学生说他们不会制订学习计划,56%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怎样记笔记,52%学生不知道学习方法,如怎样记单词,死记硬背是唯一的选择。

由此可以得出,造成学困生对英语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不想在学习中付出努力,学困生没有长期或短期的目标去完成。他们的学习都是强制性学习,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要帮助学生设立富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二)不恰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读课外书、参加课外活动有相当的兴趣。这表明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也有一定的学习的能力,但学习不得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由于中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使得他们没取得好的成绩。虽然强制英语学习会占用他们很多时间,但他们没感到有进步,他们不知道方法不对,认定自己没有学好英语的能力,认为学习英语非常难。也就是说,低效的学习方法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他们希望老师能指导他们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如果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就不会主动采纳学习策略,也不会去主动运用使用英语。

(三)缺乏理想的学习环境

CORDER(1981)说过,我们实际上不能“教”给学生一门外语,而只能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学习环境通常包括教师的行为和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同学的影响等。教师必须把课堂组织和安排成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这包括鼓励学生,耐心地帮助他们学习,以及让他们乐于智力冒险而不必担心以犯错误会导致批评。在中学时,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他们要尽全力追上全班同学。当进入大学以后,压力不很明显,他们就会放慢学习英语的步子,特别是发现周围没有了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监督。教师是很重要的外在动因。然而,如果学习者不能与教师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不会明白学生们的需要和找出激励他们的办法。由于对老师的不信任,也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心、宽广的容人之心和锲而不舍的耐心。尤其需要关注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四)学生学习外语缺乏信心

几乎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没有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归因到自己的能力,就极易放弃。对外语学习感到特别吃力,困难,因而丧失信心。他们由于在外语学习上长期落伍,或无能为力,失去了认识上的发现,在无助失望的情况下干脆放弃外语学习。

五、结论

从调查结果看,造成学困生对英语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有: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恰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缺乏理想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外语缺乏信心。

依据调查,提出增强学困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应对策略:首先要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条件,即: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注意恰当的行为,营造一个愉悦而有支持性的课堂气氛。其次,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设立实用的学习目标,提供可达到的教材,指导学习方法等一系列措施,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以促进英语学习动机。最后,再通过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性,来保护和持续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Dornyei,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Englan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3]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6.

战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战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战略管理则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我们要认真学习好战略管理,这样能使工作更加顺利完成。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带来的战略管理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战略管理学习心得篇1 一个企业是否有长远的发展战略,与公司主要领导有着密切的 关系,对员工有着切身的影响。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格局,也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结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发展战略就不会前进的更远,可能存活一段时间后就解散或倒闭了。所以说,有一个可期的愿景和一套成体系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企业长 期可持续发展的指引,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总体内涵,也是企业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系统化、正规化的中轴线。我们公司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还不明晰,这是对企业领导人提出的挑战。 一个企业战略的制定,其最初是一种想法,一种概念和灵感。 对于企业领导人来说必须树立高远的理想,并孜孜以求;必须具 备分析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还要有执行的力度和速度。这样,一套企业战略计划的出炉就能整合企业的目标、统一员工的思想,能使企业上下步调一致地付诸行动。 目前,我们公司从事污水处理领域这一行业已有七个年头了, 虽然公司稳步地向前发展,但我们要稳而思忧。可喜的是公司的领导包括一些员工骨干都在认真关注和思考这一课题。 我认为:我们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依然离不开水处理这一环保领

域,因为这是我们已经从事了多年的行业,对其比较熟悉;人力有一定的储备,有这一方面的技术专家、博士、硕士,有我们特有的核心技术、核心专长。这一行业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大庆高新区的要求和扶持范畴;能有一个相对长期的竞争优势,是一个能为本企业和客户创造价值的双赢领域。我们要进一步整合现有专长,开拓新的市场,虽有一定风险,但却是我们企业的蓝海地带,值得去做。 我们的目标是将来要让大多数员工能居者有其屋,人人有车开,实现财富自由;五年之后,公司运作上市,员工成为上市企业的股东。让每一位员工不再有生活的压力,不再为五斗米而折腰,体现价值和尊严的存在,并感觉到幸福! 这就要求每一位员工,在企业里必须坚守正直与真诚这一共同的价值观,要让正直与真诚始终贯穿于我们工作态度和工作风格之中。对待员工、对待客户、对待产品都应坚守这一核心价值观。正直与真诚会使客户、外协单位、供应商对我们充满信赖,会让我们的员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利润。要进一步引进人才,本着以德为先,适者为才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锤炼我们的管理团队,打造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让员工对公司都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战略管理学习心得篇2 很多人都指出,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并实施战略规划来谋求生存并进一步争取繁荣和发展。战略

初中英语文化行动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文化行动研究报告 篇一: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行动研究报告 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行动研究报告 一.选题背景 记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多学生都认为记单词是件既吃力,又往往不见成效的苦差事。因此英语单词的教学也成为了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很多老师在进行单词教学时,还停留在带读几遍或让学生跟着录音读几遍,回家让学生死记硬背。时间是省了,但是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词汇的记忆等等都无从谈起。老师总是为学生记单词发愁。学生对于学过的单词总是感到很陌生,没学过的更没有兴趣。上课听不进去,越学越跟不上,不仅学习效率低,更减慢了英语教学的步伐。 我觉得我在教学生单词的过程中也确实缺少对学生如何背单词的引导,除了读就是读,当然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这样他们记单词就会很枯燥,造成容易忘记的现象,我想我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到的渗透多种记单词的方法,让学生逐渐的摆脱记单词的烦恼,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此次研究以班级为单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改进,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主要采用的研究

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目标 此次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初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如读音规则记忆法、加前后缀记忆法、自然拼读法等。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活动能够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 四、研究步骤:课题研究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XX年1月-XX年6月) 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A、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 B、组建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网络。 C、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编撰成册。 D、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E、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堂教学随机抽查等形式,对有效教学的现状、策略使用情况、教师及学生相关素质及其它制约因素情况作详细调查,积累调查信息,撰写调研报告。 F、召开课题组成员参与的课题论证会,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G、分解课题,课题涉及到教学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要制定课题研究指南,把课题进一步分解,让教师结合自己个人兴趣爱好,选取课题加以研究,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实效。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阶段阶段(XX年6月-XX

老年病临床特点

老年病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不典型 由于老年人反应性减低,自觉症状轻微,因此老年病的起病大多隐匿,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衰诊,临床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 老年人严重感染时只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出现高热者很少见。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反应也差,因此容易发生低温损伤且不能自知。老年人感受性差尤其是对痛觉的敏感性减退,所以心肌梗死时可以无痛,胆石症和阑尾炎的疼痛可以很轻。老年人发生严重肺炎时可以很隐袭,常无肺部症状或仅表现为食欲减退、全身无力、脱水或突然出现休克、意识障碍,往往造成误诊。此外无症状菌尿,无腹肌紧张的内脏穿孔等也多见于老年人,容易造成漏诊、误诊。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仅有少数人出现激动、烦躁不安、食欲亢进等兴奋性、代谢性增高的表现,有眼部症状、体征征象者还不到一半。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有许多人以心包

积液为首发表现,容易造成误诊。老年人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加,但其肿瘤性疾病的症状却极不典型或毫无症状,常延误诊断,直至晚期方能确诊。 (二)多种疾病同时并存 同一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极为常见。如既有冠心病又有原发性高血压,同时还有慢性支气管炎、胆石症、糖尿病、良性前列腺增生等。此外同一脏器易发生多种病变,如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老年传导系统或瓣膜的退行性病变可以同时存在。由于同一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累及多个脏器,使临床表现变得更为复杂而不典型,极易造成漏诊、误诊。老年人容易同时患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为:①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相互联系较密切,一个系统发生异常,可导致另一系统异常;②老年人很多疾病都为慢性过程,当某一器官发生急性改变时,其他器官也随之发生改变;③各种症状的出现率及损伤的累计效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造成多种疾病集于一身;老年人免疫功能障碍,造成免疫障碍性疾病同时或相继发生于同一个体;④老年人患病时,由于同时使用

小学语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第二课时:展示修改 一、欣赏佳作 1.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 (1)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2)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3)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作文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作文。写好一个人,只要写一件能够表现他特点的事情,并且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写,你写的这个人就会活灵活现地站在文中了。 3.展示作品: (1)孩子们,每个同学的作文都有自己的优点,说说这次作文中,哪些地方你认为写的不错?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个标点,只要你认为写得精彩,用得恰当的,都可以起来展示给其他小伙伴听听。 (2)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处。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一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 (1)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2)师生共同修改,体验修改的好处和乐趣。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 四、将自己的作文配上美丽的插图,张贴在教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作文的快乐 〖板书设计〗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语句通顺

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第六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童年生活”,全单元主要包括《童年的水墨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肥皂泡》和《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2.本单元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习《童年的水墨画》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剃头大师》前后充满趣味和无奈,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小沙“怕剃头”的感受。《肥皂泡》全文质朴优美,阅读时要联系上下文,并查找资料理解“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很常见的故事,记得结合课文内容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2)写一个熟悉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本单元安排了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找出关键词,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练习写作。 3.单元教学建议: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和感悟童年生活。

英汉修辞之拟人

英汉修辞对比论文题目:英汉修辞之拟人 系部:外国语学院 班级:英语12-1班 姓名:郭秀秀 学号:3121221183

英汉修辞之拟人 修辞(the figure of speech/rhetoric),修饰文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辞。修辞就是修饰词语,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修辞的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汉语中主要的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夸张等。英语也有此类相对应的修辞方法,例如:Alliteration,Hyperbole,Synaesthesia,Personification,等等。在本文中,主要介绍英汉修辞中拟人(Personification) 。 拟人,就是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的感情和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能思考。拟人化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形象,生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特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它还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栩栩如生,使有生命的东西可爱可憎,如同人类一样,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用到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朱自清的《春》中描写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在描写春天时把它当作一个少女来描写,很贴切的描绘的春天的美好,让读者都迫不及待的想和春天见见面。 拟人法就是把无,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抑或是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来写。当我们情感比较激动,比较强烈的时候,仿佛觉得外界万物也变得跟我们的感情相通。这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把描述之物赋予人的言行和情感,让它们也同人一样喜怒哀乐起来,这样的表达,最易使人理解,最易被人接受,最易引人共鸣,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和动态感,从而表现出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艺术效果,所以,客观的食物经过人的合理的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变得富有

管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

管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 管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整理的管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 处对项目经理和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从管理理念到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以及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到经营管理分别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讲解。通过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X处长所作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讲座更使我感悟很深。 首先,做为一名企业员工,带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这在以前是没有这个意识。以前总以为我在这个单位工作,就应该把工作做好,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工作是作为一个员工必须做到的,一来是对得起领导的信任,二来是对得起自已的薪水,这样工作是被动的。如果带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就会使自己去主动工作,做每件事就会追求更高的境界,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去工作,就会体会到工作着是最美好的。 一个人一般都会感到自已所言所行都是正确的,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当别人有不同意见时往往不能接受,包括领导的批评。因为出发点不同,观念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工作中就会出

现失误等不到之处。所谓工作失误一是直观的,一是隐性的。直观的失误当有人指出时或许能够接受,而隐性的失误当时反映不出来,或自已没有感受到就不易被接受。所以“坦率承认工作失误,诚恳接受批评”就要有勇气。别人指出来就会使自己能有机会及时地审视自己,提高自己感悟能力和综合素质。 “精益求精”是我们工作时的要求。但要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易的。在钱处长的这个报告里也指出了“精益求精重在一个求字”“精益求精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更是一条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做事要有恒心,要去克服困难,有一种做不到最好决不罢休的韧性。 诚信和自信是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必备的两件法宝。只有诚信才能在社会中立住脚。只有自信才能在经济大潮中生存,如果有一个机会,自己没有信心做好,就会失去这个机会,就会给自已的信心又一次打击,以后更没有信心去做。机会一次一次的丢掉,自己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下去。 诚信和自信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素质,而团结是整个团队的灵魂。现在由于分工越来越细,每做成一件事都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象以前一个人就有多么伟大的发明和创造的事现在不多了。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团队团结了才能集思广益战胜困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象钱处长在E计划”培训,使我对“管理”两个字有了重新的认识。在这两天里,倪老师通过实例分析、游戏等方式,紧紧围绕提升基层主管素质这一主题,向我们深入分析了管理者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基层管理人员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黄剑茹 摘要:行动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开展行动研究,是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 自我和解放自我的过程。 关键词:行动研究;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2536(2006)02-0064-03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Ebbutt,1983,转引自王蔷,2002)。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过程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行动研究的研究者是教师,研究对象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Kemmis&Mc Taggart,1982,转引自王蔷,2002)。 行动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八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先期调查;对问题重新定性,提出假设;准备行动;收集数据;评价;写出报告(王蔷,2002)。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归并和调整。 笔者以本人任教的高中一年级两个班为对象进行了行动研究。以下是行动研究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问题:有些学生不按时完成英语作业,还有抄袭行为。 11前期调查并分析原因 笔者对两个班101位学生就英语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抄袭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作业量方面,85%的学生认为作业量适中,15%的学生认为作业量太多;80%的学生完成作业需要25~35分钟,20%的学生完成作业需要35~45分钟。在作业难度方面,85%的学生认为难度适中,15%的学生认为太难;7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25%的学生有时要和同学讨论后完成,5%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在抄袭作业方面,偶尔抄袭的有10%,没有学生承认自己经常抄袭,而发现别人抄袭的学生有16%;大多数学生认为抄袭的原因就是应付老师的检查,没有一个学生严厉制止这种行为,大部分都听之任之。在做作业的时间安排方面,65%的学生在晚自修时做,30%的学生在中午做,中午做不完晚自修时做,5%的学生课后先做一部分,做不完晚自修时做。碰到难题的时候,90%的学生求助于同学,如果解决不了或者有不同意见再问老师。 第8卷第2期2006年4月 基础英语教育 Journal of Basic E nglis h Edu cation Vol18,No12 Apr1,2006 64

英语学习困难的研究

英语学习困难的研究 引言-----------英语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眼下是一个高科技竞争和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人才的激烈竞争,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已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普遍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与教的双边因素,即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努力因素以及教材、教学方法等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随着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有了提高,但仍然有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费精力很大,知道英语学习的方法,但就是成绩上不去。下面我会对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与个人所处的不同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一晨曦------------第一次与英语的邂逅 就我自身实际而言,我第一次接触这门外国语言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面对一无所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添加的课程,加上这个年龄独有的探究新事物的凶猛劲。毫无畏惧心理的我们开始一段新的语言经历,课上课下不时会有我们略显生疏的口语,但我们并不在意。逐渐的我们发现这不仅仅是我们玩耍的工具,更是一门需要花心思苦心钻研的东西,我们需要获得好成绩,而不仅仅是用来玩耍。但是当我们真的花心思去钻研之后,却发现这并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下面是我找到的小学生阶段英语学习困难的一些综述; 1.心理原因-------缺乏自信心 在教学中发现,小学英语学困生大部分是班上的“后进生”。他们长期受到教师及同学的冷眼,在课堂上不敢轻易发言原本会的知识也不敢像其他学生一样理直气壮地回答出来。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敢于高题的难度,让他们很轻松的完成,教师及时带领同学竖起大拇指并来上一句“Very Good”。这样既提高了该类生的自信心,也改变了其他学生对他们的看法,同时也拉进了师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个性差异在年龄相同的学生中会发现有的很聪明,有的比较迟钝,有的善于记忆,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喜欢数学,有的喜欢英语,等等。尽管国家规定了儿童入学年龄,保证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差在一岁之内,尽量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差异较小的教学环境,但由于农村贫穷落后,以及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出现学生入学早晚不等的现象,造成同年级学生年龄差别较大,为教师教学带来一定闲难。教师必须清楚了解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做到冈材施教。比如:对待喜欢英语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的同学可以进行较系统、深入的引导,始终保持他们对英语的新鲜感,使他们以乐观的心态去创新提高。对于不喜欢英语或以各种理由逃避英语课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绘画、唱歌等新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该做到正确对待他们课堂上的学习错误,不要随便给以否定,而应该适当点拨,当他们受到启发回答正确时,请不要吝惜表扬,以保持他们的学习激情。 2.家庭原因-------家长认识不到位 有些家长错误地把英语同副科一样对待,认为小学英语只不过是为初高中的深入学习起引见作用。只强调孩子其他科目的巩固练习,而没能引导孩子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孩子忽视英的不良现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中国的各行各业即将或已经与世界携手并进,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最重要的工具,英语作为世界五大语言之一,更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桥梁。无论从国家的发展前景考虑还是从个人的发展前途看,学好英语都有着现实意义。家长应提高认识,抓住有利时机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家庭经济困难及家长水平低,由于个别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英语水平较低,再加上家庭经济落后,使儿童在入学前没能受到家长的启蒙教育,因而起步较之别人晚;而且家长没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_李芳元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 李芳元 (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岳阳414006) 摘 要: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关键词:常用修辞;英汉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01)04-0116-03 人们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并充分发挥其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必须学习和讲究修辞。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大多相同或近似,因此,对二者进行一些研究,作一些对比是有益的。下面就十种常见的英汉修辞进行对比。 1.Simile(明喻) 明喻就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尽管甲乙两事物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在一定的对比含义上都有相同之点。明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①本体,②喻体,③喻词。常用的喻词有as,like,than和as if等。例如: Rise,like lions after slu mber, In unvanguishable number 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 Which in sleep had fallen on you——— You are many———they are few. (Shelly) (All of you,awakened slaves,rise to arms,break the chains, which had fallen on you in your sleep,and be confident of your vic-tory,for you are invincible in number.) 象睡醒的雄狮一样站起来吧, 你们的人数多得不可征服; 抖掉你们身上的锁链, 象抖掉沉睡时落在身上的霜露; 你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雪莱) ★my lo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my love's like the melody, That's s weetly played in tune. (How s weet and beautiful my love is!) 爱人象六月初绽的玫瑰, 爱人象和谐甜美的乐曲。 在汉语中,明喻也是一种本体、喻体和喻词(象、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都出现的修辞手法。例如: ①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孙犁《荷花淀》) ②朝着老百姓指点的安顺方向看去,只见山北面闪着几点灯光,仿佛冬天昏暗的夜空出现的几点星星。 2.M etaphor(隐喻) 隐喻与明喻不同,即在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喻词来表示比较关系。所以说隐喻是一种暗含着的比喻。例如: He talked,too,melodiously,and with the ghost of a question mark after each of his sentences as though he were saying”Is this right?Who am I to lay down the law?” 他还用悦耳动听的声音说着,每句话的末尾都带一点儿问话的口气,好象是说:“对吗?”“我算老几,我怎能说了算?” 这里作者用ghost(幽灵)来暗中比方说话时声音中隐隐约约动听的声调。 Argument is war.辩论犹如战争。 实际上argument和war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前者是口头谈论,后者是武装冲突。但argument和war都可能十分激烈,该句用war来暗指argument激烈的程度。 汉语中,隐喻又叫“暗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而且两者之间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起关联作用。其格式通常概括为“甲是乙”。例如: ①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②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116 云梦学刊 J OU RNAL OF YUNM ENG 2001年7月 收稿日期:2000-11-06  作者简介:李芳元(1958-),女,湖南岳阳人,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管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篇

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文3篇 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文3篇 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文1: 此次培训课程主要是针对督导、管理类人员的营销管理培训,为期三天两夜,主要分为两大模块进行: 一、首先从心态、观念等思想意识层面向学员传达如快乐、正面地对待工作。于课程上,讲师着重讲述观念、改变观念决定行为,改变可以重新树立观念。 以种角度去对待企业、对待工作、对待因工作而延伸的人与事,取决于观念。对待工作,即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在要求得到更多同时,思考是否同等的有所付出;二者之间相辅渐进,不存在前与后的关系。而对待人与事,需学会欣赏的才能,课程中讲述三欣会欣赏自己,欣赏同事,欣赏企业;欣赏进而带来尊重与理解。学会欣赏,需时不时地跳出工作中的摩擦,跳出惯性思维的影响,客观地进行评价。 改变,源于欲望,人有改善生活、提高地位的欲望,才能有改变行为式的动力;而改变行为式,源于改变、更新观念。但在现实中,更多的人未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观念,或无从寻找、无从认识。树立积极正面的观念,正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不容推卸的使命。 二、在专业的课程上,主要将营销过程中的各面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突出重点,让培训人员清楚知晓本职位的位置与本职位对于企业的价值,如摆正位置与维持价值。终端店铺的营销,主要是保证业绩与企业文化的传承,于管理上需兼具灵活性与原则性。课程的讲述,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为培训人员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在学习了精

炼、全面的理论知识后,深感无论是作为一名营销人员还是文职人员,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系统化地梳理,提炼至理论层面,并以简明亲切的语言进行阐述的重要性。而在粤豪,这一面的能力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中层领导丰富的经验,急需转化为理论文字,才能有效地在同事之间传授。 在三天的培训中,经过与其他同行人员的相处,感受到同龄人的风采与自身的不足。于同龄人身上,看到了更多的自信与活力,对比自身,应学习良好地展示自我,创造与他人沟通的机会。突破性格的局限,才能拥有更广大的平台。在职业路上,新的人与事不断出现或退出,需要我们珍惜每一次交流的机会谨以此勉励自我继续努力,勇于尝试! 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文2: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学习,了解到管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知识,任组织都需要管理工作的支持,而且任管理工作都是在某一特定组织进行并为该组织服务的。 管理有两重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具有科学性和管理共性,社会属性具有阶级性和管理个性。自然属性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相适应。社会属性就是管理建立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管理为所有者服务。管理学的来源有这么三种类型:技术型、制度型、魅力。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

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行动研究报告 (1)

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行动研究报告 一.选题背景 记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多学生都认为记单词是件既吃力,又往往不见成效的苦差事。因此英语单词的教学也成为了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很多老师在进行单词教学时,还停留在带读几遍或让学生跟着录音读几遍,回家让学生死记硬背。时间是省了,但是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词汇的记忆等等都无从谈起。老师总是为学生记单词发愁。学生对于学过的单词总是感到很陌生,没学过的更没有兴趣。上课听不进去,越学越跟不上,不仅学习效率低,更减慢了英语教学的步伐。 我觉得我在教学生单词的过程中也确实缺少对学生如何背单词的引导,除了读就是读,当然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这样他们记单词就会很枯燥,造成容易忘记的现象,我想我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到的渗透多种记单词的方法,让学生逐渐的摆脱记单词的烦恼,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此次研究以班级为单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改进,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目标 此次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初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如读音规则记忆法、加前后缀记忆法、自然拼读法等。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活动能够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 四、研究步骤:课题研究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09年6月) 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A、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 B、组建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网络。 C、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编撰成册。 D、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掌握 相关研究方法。 E、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堂教学随机抽查等形式,对有效教学的现状、策略使 用情况、教师及学生相关素质及其它制约因素情况作详细调查,积累调查信息,撰写调研报告。 F、召开课题组成员参与的课题论证会,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G、分解课题,课题涉及到教学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要制定课题研究指南, 把课题进一步分解,让教师结合自己个人兴趣爱好,选取课题加以研究,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实效。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阶段阶段(2009年6月-2011年10月) 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组织参加本课题的教师开展相关的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经验总结,重点探讨初一,初二词汇有效教与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在全校各班级中,全面倡导有效教与学的实验,及时发现问题适当改进教学策略,提炼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范例并撰写有效课堂教学案例集。并及时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论文集,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A、学习理论、问卷调查、应用研究,探索各科有效教学的策略。 B、案例研究,每学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结合教学案例,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探 讨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C、举行一次中期研究成果报告会。 D、撰写论文,每学期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课题论文,不断充实专题论文集。

大学英语作文:我如何克服学习英语时遇到的困难

大学英语作文:我如何克服学习英语时遇到的困难 How I Overcam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Like any other English learner, I met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First,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at I read because most English words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 Besides,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write in idiomatic English or put Chinese into idiomatic English. Finally, I couldn't express in English orally because I had no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lthough I often read aloud, this didn't prove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my spoken English. But I didn't lose heart in removing these obstacles. I tackled English vocabulary in two ways. First,I tried to understand and memorize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a word that appears in the context. Second, I enlarge my vocabulary by learning the dictionary by heart. To overcome Chinese English, I tried to think in English directly. Although I still had no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native speakers, I improved spoken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the English broadcast and writing English composition. This expedient turned out to be effhctive. 标题: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李尔 内容:我是怎样克服困难,在学习英语1。在英语学习中我所遇到的困难2。我是如何加以克服像其他任何英语学习者的,我遇到了学习英语的很多困难。首先,我发现很难理解我读,因为绝大部分英语单词一 个以上的意义有。此外,我发现很难写出地道的英语,或将惯用英汉。最后,我不能用英语口头表达,因为我没有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虽 然我经常大声朗读,这并不能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我的英语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X 李芳元 (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岳阳414006) 摘要: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关键词:常用修辞;英汉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01)04-0116-03 人们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并充分发挥其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必须学习和讲究修辞。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大多相同或近似,因此,对二者进行一些研究,作一些对比是有益的。下面就十种常见的英汉修辞进行对比。 11Simile(明喻) 明喻就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尽管甲乙两事物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在一定的对比含义上都有相同之点。明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1本体,o喻体,?喻词。常用的喻词有as,like,than和as if等。例如: Rise,like li ons after slu mber, In unv anguishable number 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 Which in sleep had fallen on yo u))) You are many)))they are few. (Shelly) (A ll of y ou,awakened slaves,rise to arms,break the chai ns, w hich had fallen on y ou in your sleep,and be confident of yo ur vic2 tory,for yo u are invincible in number.) 象睡醒的雄狮一样站起来吧, 你们的人数多得不可征服; 抖掉你们身上的锁链, 象抖掉沉睡时落在身上的霜露; 你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雪莱) o my lo 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o ve.s like the melody, That.s s weetly played in tune. (Ho w s weet and beautiful my lo ve is!) 爱人象六月初绽的玫瑰, 爱人象和谐甜美的乐曲。 在汉语中,明喻也是一种本体、喻体和喻词(象、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都出现的修辞手法。例如: 1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孙犁5荷花淀6)o朝着老百姓指点的安顺方向看去,只见山北面闪着几点灯光,仿佛冬天昏暗的夜空出现的几点星星。 21Metaphor(隐喻) 隐喻与明喻不同,即在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喻词来表示比较关系。所以说隐喻是一种暗含着的比喻。例如: He talked,to o,melodiously,and with the ghost of a question mark after each o f his sentences as thoug h he were saying0Is this right?Who am I to lay dow n the law?0 他还用悦耳动听的声音说着,每句话的末尾都带一点儿问话的口气,好象是说:/对吗?0/我算老几,我怎能说了算?0 这里作者用g ho st(幽灵)来暗中比方说话时声音中隐隐约约动听的声调。 Argument is war.辩论犹如战争。 实际上argument和war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前者是口头谈论,后者是武装冲突。但argument和war都可能十分激烈,该句用w ar来暗指arg ument激烈的程度。 汉语中,隐喻又叫/暗喻0。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而且两者之间用/是、变成、成为、等于0等词起关联作用。其格式通常概括为/甲是乙0。例如: 1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o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116云梦学刊J OURNAL OF YUNM ENG2001年7月 X收稿日期:2000-11-06 作者简介:李芳元(1958-),女,湖南岳阳人,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英语教学行动研究方案

英语教学行动研究方案 研究背景:鲁迅小学教育集团人民路校区一年级英语,学生人数310人,使用校本教材《朝化少儿英语》第一册,执教教师为该校一名教师。 项目时间:2008年9月——2009年6月 发现问题:学生个体参与课堂活动非常积极,但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气氛就不如个体活跃。 提出假设:1.一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对小组合作学习不习惯,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不够多。 2.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引领示范不够明确、到位。 3.教师对英语学习中的“弱势学生”不够重视、缺乏鼓励。 初步调查:我仔细观察教学过程,同时对其中的一个班5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内容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喜欢或是不喜欢,为什么?结果显示 36名学生表示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还有16名学生不太喜欢。 不喜欢的16人中,有的是因为自己成绩差,而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 跟他们合作,因而就只能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还有的是因为不太明白 合作学习的内容,所以只能坐而不语,同时他们也非常希望教师能在 课堂上示范得仔细一些、到位一些,从而使活动更加明确——这就会 大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重新确认问题:我所提出的三个假设中有两个得到了证实,只有第一个假设不成立。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学习气氛不活跃与教师的引领示范不到位以及 忽视“弱势学生”有关。因此,我的问题是,如何在方案预定的时间 内,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反思:一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而且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尤其是在个体参与活动频率较高的课堂上要能使学生同样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 习,作为教师,引领示范就必须明确到位,而且要面向全体,特别关 注“弱势学生”的情况,合理搭配小组合作学习的人员,从而真正体 现语言的交际性功能,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行动方案设计:经过认真思考和与本校教研组教师的交流,我决定采用以下的方式对我的教学进行改革。 1.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我首先要在每个班中精心 挑选3组学生(4人一组),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对话的合作表演 并对他们的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给全班学生起到一 定的鼓励作用。最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并相互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2.每个小组(2人或4人一组)记录上台合作表演的次数,我要 求每组派一名学生用专门的本子记录小组上台合作表演的次

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困难

英语学习是让中国人又爱又恨的一件事。最新一项由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研究中心英孚研究部和腾讯教育独家在线调查揭示了不同年龄段中国人英语 学习的差异。 在2870名参与者中,有超过六成的人表示,其英语学习中,听和说最令其困扰,但对于20岁以下的人群,则将“写”列为头号难题。来自剑桥大学英孚研究部的专家表示,相比其它非英语国家地区,中国人在语言学习方面并没有先天的劣势,增强自信心和加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尤为必要。 设立于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EF英孚研究部致力探索更快更有效的英语学习方式的研究。随着该研究部门的成立,EF英孚教育正式成为全球首家与剑桥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教育机构。参加本次调查共得到2870个有效数据,其中男性占63.21%,女性占36.79%。10岁以下为0.17%,11 到20岁的有24.46%,21到35岁的有62.51%,36岁以上占12.86%。 作为顾问,设立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研究中心的EF英孚研究部专家团队Christopher McCormick博士、Dora Alexopoulou博士和Henri?tte Hendriks 博士对于调查中收集的热点难题进行了解答。 “听”“说”困难随年龄而增长 在回答哪一项是其英语学习最困难的部分,听(35.56%)和说(34.55%)首当其冲,“读”则最少,仅有6.9%的受访者认为其是最困难部分,“写”亦占到22.99%。其中男女样本的差别并不明显。20岁以下的人群中,首选“写”(38.03%)为最大难题,听(27.07%)和说(25.64%)次之。 但随着年龄增长,选择“听”的比例明显增加,21-35岁中有36.79%的人选择,在36岁以上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增加到46.07%。而认为“说”是最大难题的在21到35岁人群中比例最高,达到38.18%,但在36岁以上受访者中,选择该项的人数也占到受访者的34.15%。 学习英语最多为工作目的 调查中,有15%的受访者表示,在平时工作或生活中,他们经常需要使用英语,有时需要的人数占到24.88%。在21到35岁受访人群中,经常需要(15.16%)和有时需要(26.09%)的比例最大。 在英语的使用场合中,认为“工作交流”需求的人数最多,占到35.89%,而21岁到35岁受访者中,认为“工作交流”是英语最主要使用场合的也占到最大比例(40.13%),满足个人兴趣的紧随其后,为35.17%。 调查还发现,一旦成为父母,认为“家庭教育”是英语主要使用场合的人数陡然增加,占到27.53%,比未成为父母人群中这一数字(14.74%)要多十三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