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千年第五集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第五集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第五集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五集翰墨情怀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中国的最高权力的核心,五百多年间,共有二十四个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维系着庞大的中华帝国的运转。在每一座大殿的正中央,高高耸立着皇帝的宝座,而在每一把龙椅的后面,都少不了端端正正的书法作品,这在全世界所有的宫殿里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今天那些曾经指点天下的帝王们,都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这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以一种优雅的姿态默默地迎接着来来往往的目光。这些气质轩昂的字符,几乎永恒地凌驾于皇冠之上。它们是什么?是文字,是艺术,还是信条呢?

【汉说文道所行道也】

取一锭香墨,细细地研磨,要写的字此刻开始在心中酝酿,在蘸墨的同时,书写者已经在心中将这方宣纸从容规划,棱角分明的方块字在黑与白,虚与实的对立中纵横驰骋,而书写者的意志,也在有无相生间自由地宣泄,这就是中国书法。

1998年,在世艺术之都的巴黎举办的“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她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她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法国巴黎】。

中国书法简单地说,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那么一种写字的方法凭什么会被推崇为“艺中之艺”?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学教授白乐朵】

那跟汉字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单字,你拿一个单字,拿拉丁字母中的一个字母,那就不一样,一个字母还是一个工具,就是分析语音的,一个单字其实是一种符号一样。毫无疑问,全世界现在作为一种文字,能够达到艺术这个层次,只有一个,就是汉字。

这是上个世纪初,河南殷墟出土的一片甲骨文的拓片,它的内容是记录日期的“干支表”,这份“干支表”的特殊之处在于,几乎同样的内容一共刻了六遍,三千多年前的先民们,为什么要这样刻呢?郭沫若先生认为,中间第四行的字迹精美整齐,应该是老师刻的范本,而其余歪歪斜斜的,应该是学生所以为,就像

今天的儿童练习书法一样。这样的分析也许有些绝对,但毫无疑问,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独特的审美要求。

【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

你看甲骨文或者金文,看起来变幻莫测,一个字的偏旁可以写在这边,也可以写在那边,可以写在上边或者下边,可以变化很多,可是写出来你看,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所以这方面说起来的话,它本身就有一种艺术的教养。

【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家施寒微】

虽然在印刷技术出现以前,欧洲也有教授书法的传统,也要一些书写优美的人,但这与中国的书法不能相提并论。

因为中国或者东亚的书法艺术是对人的性格的一种陶冶,“技近乎道”,当书写的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笔划之美的规律,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但“近乎道”,毕竟还不是“道”,技术和艺术之间还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壕沟。

对于外形的华美和书写的流利,是每一种文字都追求的目标。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书写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意境的营造。二十世纪绘画大师毕加索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我出生在中国,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书法家,而不是油画家。每个面对中国书法作品的人,即使对汉字一无所知,也会被它笔画交错的形象所打动,很自然地把它想象为一副副小型的抽象画,而这一点,正是由汉字的表意特征所决定的。

【中国画院书画家梅墨生】

就说甲骨文里的“木”字吧,中间一直就像一个树干,下边两笔往下的杈子,杈头就像树根,往上两枝一穿,就是树枝,这就是一副图画。但是它是一种意会的图,那么放两个于是就变成了树林了。两个以上的意思。三个木以上就变成森林。中国人把三称为最多的数,“三生万物”。所以中国古人在造字上,我想说的是很聪明的。

对于汉字的魅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对比英文、法文后,深情地描述道: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正是汉字这种独一无二的表意特征,促使书写者在熟练掌握技巧的同时,努力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写个“虎”字,便虎虎生威,写个“龙”字,就风云变色。

“书者如也”,书写是终极目的就是要体现我们心中对于事物万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划表现出物象之本,这才是中国书法所谓的“道”。因为有意境的存在,所以中国书法在创造伊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从而使中国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了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

毛笔是在文字以前就可能被创造出来了,这是我们亲眼可以看到。所以把毛笔移用于文字的书写之上,因为毛笔本身的特点,是它运笔可以轻重疾徐,就会产生一定的艺术特点。由于它正是由彩陶艺术方面产生的一种工具,所以它就带来艺术方面的一些特色。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马斯洛夫】

我的书法老师对我说,书法的第一笔起了决定作用,第一笔划清了黑与白的界限,有与无的界限,就像中国的“阴与阳、虚与实、上与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命的特质正是生生不息,在这稍纵即逝的过程中,每时每刻,人人都在塑造着自己。中国书法独特的魅力,是不是也在于此呢!在没有下笔之前,眼前只是一张白纸,世界还是虚无,在落笔的一刹那,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便跃然纸上,尽管只是单纯的线条,尽管只有黑与白两种色彩,但生命的痕迹,时间与空间,就在这一刹那化作了永恒。这一刻,究竟该怎样落笔呢?

【汉说文道刑】

公元649年6月,长安城花红柳绿,但皇宫里却静寂得令人窒息,病榻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奄奄一息,他用最后的力气恳求自己的儿子,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也【书法要录唐张彦远】。我想向你求一件东西,如果你真的孝顺的话,怎么能够违背父亲这最后的心愿呢?【陕西西安】

皇帝,以中国人最珍视的情操“孝道”来考验他的继承人,这无疑的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昭陵六骏西安碑林博物馆】。那么究竟是什么宝物,让一代帝王李世民无法割舍呢?【昭陵陕西礼泉县】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

这件作品就是赫赫有名的《兰亭集序》,可是如果我们去还原一下,当时这件作品产生的情景就知道,对于书写者,对于当时参与这件事情的人来说,这件

作品其实是很普通的。为什么?因为它是王羲之和一些好朋友在修禊日,饮酒唱和,写下了一些诗文之后,由王羲之作的一个序。

在唐朝编修的正史《晋书》中,唐太宗亲自为王羲之作传,并高度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晋书王羲之列传】。用“尽善尽美”来形容书法作品,从中也不难看出,李世民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王羲之像】。这块屹立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行书碑,是李世民御笔亲书【《晋祠铭》碑山西太原】,碑上镌刻着姿态各异的九十多个“之”字,无不脱胎于《兰亭序》。【兰亭浙江绍兴】

李世民是个精益求精的书法家,但他更是一个胸怀大略的政治家,他对王羲之的书法如此推崇,-------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顺应历史潮流一统天下,建立了隋朝,但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三十年后,隋炀帝的奢侈和暴虐,又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熊熊大火。在动荡中,李唐王朝应运而生。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张铭洽】

当时唐王朝(在长安)的全部官吏只有七百三十人,农就是政府很高效,行政成本也低,。李世民也能够从谏如流,这在历史上是很有些美名的,这些因素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他为了网罗人才,完善了科举制度,不分出身,不分等级,改变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那种家庭门第的观念。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科举实行“以书取士”的制度,凡择人之法有四,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这种具体的要求便吸引几乎所有的文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以书法选择人才的同时,唐太宗还专门设立“书学”,【江南贡院江苏南京】置“书博士”教授书法,并严格规定学生们“学书日纸一幅,是以书为教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

“书”或者说书写,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早在西周的时候,人们就把“书”列为“六艺”之一,但是真正由国家行政机关把“书”列为国民教育系列和考试系列的是唐朝,始作俑者就是唐太宗。

【中国书法家协会教授倪文东】

那么唐太宗订立的“以书取士”是什么规范呢?就是“楷法遒美”,要求写楷书,以楷书作为人文学子的一种基本的技能,这种基本技能是什么呢?就是写得要规范,要传统,要方正。

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做“法的时代”,【碑林博物馆陕西西安】正是大势所趋的结果,而唐太宗的身体力行,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问题是,在唐代之前,中国的书法家还有许多,像秦朝的李斯、赵高,汉朝的蔡邕、张芝,魏晋的钟繇、索靖、卫鲧,以及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儿子王献之等等,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偏偏要大力宏扬王羲之呢?【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卜宪群】

有一种观点认为,他是为了收拢民心,那么这个所谓民心,并不是说收拢全天下的人心,而是主要是所谓“江左”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江南地区的望族和民众之心。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

就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汉武帝为什么尊重孔子,因为他是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那么王羲之是个书法家,他也是一种文化的代表,是一种儒家文化的代表。

但如果仅仅依靠政治上的追捧,王羲之不可能成为令后人高山仰止的“书圣”,【王羲之墓浙江嵊州】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可能开创令后人热血沸腾的大唐盛世,后人评价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第一个“永”字到最后一个“文”字,一气贯注,不粘不脱,既流露出人心之美,又表现出自然之美,正所谓“尽善尽美”。【《兰亭序》唐冯承素】直到今天,王羲之所创立的艺术法则,仍然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不二法门。那么,这个难以超越的法则的核心在哪里呢?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解释道,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敺,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家璐】

鲁庙最著名的一个祭器就是“欹”,它反映了中国的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怎么呢?它是盛酒或者水的,古人所说的清酒就是水,那不管它注上什么,你注一半的话,它稳稳当当,你注满了的话,力学的作用,它就倒掉了,这就是“满则溢”。那么王羲之不过就是写了一幅字,李世民把它比作孔夫子前面祭他的,神圣而尊贵的礼器,就把王羲之的字抬到“圣”这个高度了。

【欹器藏于故宫博物院】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积极倡导下,中国书法以“中和之道”为内涵,在黑与白、虚与实、动与静的对立中,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坐标,每一种字体都有了必须遵循的“法帖”,每一个读书人只有写好合乎规范的毛笔字,才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府的职权部门。

唐朝以书法为依托,将知识分子的思想牢牢地凝聚在儒家的“中和之道”上。直到今天,人们只要是手执毛笔学习书法,就要身正、笔正、纸正,学习唐人的楷书,就得一比一划地临摹这些流传了上千年的法帖。那么,为什么这些唐人书写的汉字能成为后学者进入书法殿堂的坐标呢?

公元783年正月,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再次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大将军李希烈拥兵自重,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攻陷汝州后,直逼长安。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

元气大伤,只能寄希望于和平谈判,但谁又能担此重任呢?把持朝政的权臣们向皇帝建议,【章怀太子墓壁画唐】派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前往敌营。

【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姚淦铭】

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又是大政治家,颜真卿想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颜真卿把自己的书法,和他的生涯全部结合起来,创造了气势磅礴的“颜体”,“颜体”间架严谨,而且很壮美,学习“颜体”的人,往往字能够写得很大,就是里面有一种壮美的东西。

但当时的叛军气焰正盛,李希烈感觉皇位严谨唾手可得,七十四岁的颜真卿孤身一人去劝降,无疑是去白白送死。一些相熟的大臣们纷纷劝阻,甚至有人还专门跑到半路去拦截颜真卿。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

颜真卿这个家族在“安史之乱”中,是遭遇了巨大打击的,当时他在平原郡和他的兄弟一起抗击“安史之乱”,最后一家有三十多口人战死,严谨为国家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是他作为有着五、六代持续坚守儒学传统的这样的一个家庭的负责人,他是不可能面对国家的需要,而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

两年后,颜真卿回到了长安。当灵车穿越朱雀门时,两旁夹道欢迎的百姓哭声一片,正像他所擅长的楷书,方正平直,浑厚刚劲。【颜真卿墓河南偃师】这个唐代最伟大的书法家,虽然没能完成使命,但他用威武不屈的气节,写下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撇一捺,这也正是中国书法的灵魂所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书人,用全部的精力,乃至生命去钻研书法【摩崖石刻湖南梧溪县】,除了技巧上的打磨,更重要的是完成人格的修炼。

“法”就是楷模,就是标本。一种颜真卿的书法是唐代的典范,颜真卿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而事实上,在每一件法帖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完美的人格。这些优美的文字,这些文字所表达的人的精神,都是经过岁月沉淀的中国文化的永恒的坐标。

【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姚淦铭】

反面人物的书法作品怎么去看呢?比如说蔡京,比如说严嵩,比如秦桧。我觉得这里有两种标准,如果从纯书法艺术去看,应该说他们都写得很好,但是如果结合人品来说,那么肉和书品加起来看,人们往往把他们放在一个否定的地位。

与光彩照人的颜真卿不同,与颜真卿的颜体艺术风格不同,蔡京、秦桧、严嵩等等,中国历史上的权臣,最终成了书法艺术殿堂里的弃儿【蔡京《宫使帖》】。这些长期卷曲在昏暗角落里的书法作品,可能仍然具有令我们钦佩的艺术性【秦桧手书】,但是因为作者缘故,它们和它们的作者被我们的艺术,被我们的社会顽强地拒之门外,成为高贵的社会道德无情清洗的对象。

我们的艺术,我们的社会,也因此体现出更高的精神向往!

【汉说文自鼻也】

漫长的中世纪,当欧洲的骑士们为了讨伐异教徒,而苦苦练剑的同时,远在东方的中国,衣食无忧的宋朝士大夫们,正在以笔为犁,以纸为田,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着。

自唐代之后,书法的要求便是“抄”,老老实实地模仿比任何形式的创造都显得重要。难道真的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中国书法戴上了书学正统的镣铐,而从此就没有了创造,一成不变么。

公元1057年春,三年一度的礼部考试正在东京汴梁紧张地进行着,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选拔人才,最高规格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全国第一流的学者担任主考官,从各地层层选拔的三百三十八位青年才俊,在这里一决高下。能够高中进士,是古代知识分子一生中梦寐以求的荣耀。在这次考试中,一篇行文质朴思想大胆的文章,让主考官欧阳修激赏不已,但最终这份考卷的作者却屈居第二,这是为什么呢?【龙亭河南开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

当时的卷子都是糊卷的,把名字糊住,欧阳修本来想给这篇文章判第一名,但他后来转念一想,他以为这篇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担心说,如果给曾巩点了第一名,曾巩是自己的学生,别人会说他徇私,所以就忍痛给这篇文章点了第二名。

皇榜公布的那一天,所有的考官都大感意外,那个理应成为第一名的考生并不是欧阳修的门生曾巩,而是一位来自巴蜀地区,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苏轼【北宋皇陵河南巩义】。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

苏东坡在考试的时候,他用过一个典故,主考官觉得很好,但是查了很多书,没有查到这个典故,然后就问东坡本人,苏东坡说,这是我“想当然耳”,认为应当如此,所以我就创了这么个典故,可见他不拘一格。

年轻时的苏轼锋芒毕露,即便人到中年,戴帽子也要比别人高一截,妒嫉他的人,视他为背离中庸之道的另类,而欣赏他的人,却把他比作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但事实上,苏轼在骨子里,和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读书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练字也是从临摹楷书法帖入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

苏轼当然是个天才,但是天才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异乎常人的刻苦,刻苦本身也是一种天才的资质。苏轼曾经把《汉书》抄了三遍。《汉书》的原著算起来大概是七十多万字,他年轻的时候抄过两遍,到了黄州以后,又抄过一遍。所以苏轼可以说对《汉书》是倒背如流。

苏轼自幼喜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再加上他多年抄写经书的童子功,一手飘逸的书法人见人爱。但拿苏轼中年时写在“元祐通宝”上的铭文,和他年轻时创作的《治平帖》比较,同样是行书,但风格迥然有异,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的字,由大众化的“风流才子”转变成独具特色的“石压蛤蟆”呢?

农历三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不生火做饭,只吃些冷食,以缅怀故人。公元1082年,也是这样一个冷冷清清的日子,从京师被贬謫到湖北黄州的苏轼,独坐在冰凉的书斎里,窗外雨声淅沥,孤独惆怅的情绪油然而生。“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那么他的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字是小的行楷,慢慢写的时候,随着诗句的发展,最后写到他生活的时候,写到连日苦雨,“破灶烧湿苇”,破的灶,烧的是湿的柴火,又烟熏火燎的,心情就很坏,然后风又吹,在这个时候他的字,慢慢由平静的小楷,逐渐字儿得越来越大了。

“也拟苦途穷,死灰吹不起来,”难道说苏轼真的就死灰吹不起,彻底绝望了吗?

【中国画院书画家梅墨生】

苏东坡的个什么人物呢?我始终认为苏东坡是一个兼容“儒、释、道”三教的人,在他的思想里,在他人生境界里,他有一种非常超迈的洒脱不羁,我认

为他的骨子里有着庄子的那种很超脱逍遥的东西,这是他本质的东西。所以我想当时多么灰颓绝望,他仍然能够自己把自己生命的那个境界排解出来。

过于拘泥于规则,创造力就会有所约束,书法和这个庞大的文明体系一样,也是以稳定为规则。但在岁月的长河中,即便追求价值一统的这样一个文明,也为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留有余地。但所有的个性都是苦难的产物。苏轼的个性,正是来自脱离常态的生活。写就《寒食帖》的四个月后,苏轼又完成了震铄古今的《赤壁赋》【湖北赤壁】,身体和精神所受的压迫,不但没有压垮这个伟大的灵魂,反而促使他完成了一次更高的超越【苏轼像】。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教授何成轩】

这个时候他正政治上处在低谷,但是他的诗文还是很有影响很有威望的。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宫廷里,都受到推崇。据记载,在宫廷里面,宫女们还时不时听到皇帝在吃饭的时候说,写得好,写得好。这个时候皇帝正在看苏轼的诗文。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人们敬重苏轼的人品,也喜欢他的书法。于是尽管没有皇家的钦定,苏轼的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成为人们自觉临摹的法帖。正是在苏轼们的努力下,中国书法超越了政治宗教的最初使命,摆脱了权力的左右,升华为一种寄托人文理想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回顾与前瞻,是一代一代开拓者无法超越的矛盾冲突,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财富,也是束缚。在一个以稳定为价值取向的文明古国,任何个性化的创造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寒食帖》同苏轼的命运一样,历经磨难,跌宕起伏,至今帖身仍保留着被火焚烧后的痕迹。悲剧就是美的破坏,而悲剧美就是被破坏后,带给人以情感的洗涤和净化。只有经历了苦难浸泡的艺术,才能穿越时和空间,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散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汉说文然烧也】

老师用墨把字大大的写在一张纸上,学生用一张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用毛笔描摹这个字的轮廓,写完以后,交由老师批改,字上画线意味着这个字写得不好,画圈则表明赞许。写下这段话的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五年之久的德国传教士卫理贤。

公元1899年,甲午海战结束不久,清政府被迫将青岛租借给德国经营,卫理贤第一次踏上这个古老的国度。战争的创伤随处可见。虽然不懂汉语,也不认识汉字,但卫理贤还是被发生在乡村私塾的这一幕深深打动。后来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写成一本书,取名叫《中国心灵》。尽管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中国

已经发展了上千年,但几乎所有的儿童在拿起毛笔的那一刻,并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书法家。对他们而言,最现实的是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书法是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中国画院书画家梅墨生】

因为从唐朝开始,科举以“书”来取士,那么发展到明代,成为了一个极致,就是“馆阁”书法更为朝廷所强调。假如在科举之中,如果你写的字不符合“馆阁体”这种规范,你的文章再好,你的卷子内容再好,也不可能被录取,你也不可能得到功名。

在清代的科举考试中,每一个考生都必须牢记四个字,“黑、大、圆、光”,【中国状元博物馆山东曲阜】,这就是“馆阁体”的基本要求,当时有学者评价,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而雍正、乾隆之世,大兴文字狱,文人学士对国事稍有微词,就会招来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如同死气沉沉的书坛,中国社会不可抗拒地考试由盛而衰的蜕变。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公元1839年,当了几年小京官的龚自珍,被迫辞官南归。这个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的士途并不顺利。【龚自珍像】【龚自珍纪念馆浙江杭州】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教授何成轩】

龚自珍出生书香门第,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举人,直到三十八岁才中进士,但是还是没有点翰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字写得不好看,比较潦草,也不符合当时的“馆阁体”。

【龚自珍纪念馆馆长杜琳瑛】

龚自珍为了表示自己对这种以字取人的科举制度的不满,他就让自己的女儿、儿媳妇、小妾、奴婢们每天练字,专门写“馆阁体”。只要有人在他的面前提到翰林的事情,他就会立刻嗤之以鼻,说如今的翰林算什么,不就会写一手“馆阁体”吗,你看我们家的女人们,人人都能写一手“馆阁体”的毛笔字。

在中国漫长的专制史上,龚自珍只是一个特例。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绝大多数的文人学士,都把精力耗费在“馆阁体”的修炼上,为追求“黑、大、圆、光”的效果而废寝忘食。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因清洗毛笔而形成的墨池,甚至墨海。

纸、墨、笔、砚,已经变成一个高贵、温柔,而充满美感的监狱。将一个民族的精英,理想化地囚禁起来,只有一个不以发展变化为目标的社会,才能够容许它的社会精英,用他们几乎一生的精力,奔波在这高雅的方寸之地中。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种艺术发展到毫无变化,了无生气的时候,衰败是最终唯一的结果。但物极必反,当“馆阁体”成为中国书法的锁链的时候,春天已经悄然而至。

绝大多数人来到龙门,都是为了瞻仰卢舍那大佛的风采,这尊以一代女王武则天为原型的佛像,雍容高贵,代表着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顶峰。然而,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不太显眼的古阳洞北魏造像铭文,也许更有魅力。【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近代思想家康有为评价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

所以,这个时候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这个潮流中,康有为作了一个很大的总结,叫“碑学中兴”,他提出了“尊魏、卑唐”。他认为唐代以来的刻帖已经坏了,不能学习了,而要遵从北魏,“本汉、尊魏”,所以碑学书风形成了,这就是我们18 世纪、19世纪书法的一个新的潮流。

公元1905年9月2日,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馆阁体”也随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但中国书法不仅没有被遗弃,反而因其所具有的微妙的艺术感染力,而向纯艺术的方向升华。

钢笔、铅笔、圆珠笔,电脑键盘的时代开始了,追求发展进步,追求新知识的时代开始了。所有读书人,都要成为书法家的时代结束了。

但是,数千年对书写的尊崇,数千年书写文化,在民族心灵上厚重的积淀,不可能被现代化的生活简单扬弃。在中国社会几乎所有的角落,我们都能看到那波澜不惊却辉煌悠远的传承!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1-2集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第一集人类奇葩 2012-02-18 13:19:23| 分类:历史|字号订阅 公元1793年9月,经过整整一年的颠簸,英国勋爵马噶尔尼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商业使团,浩浩荡荡地前来东方觐见大清国的皇帝乾隆。这是一个新兴的海洋帝国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内陆帝国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会晤。 为了这次来访,英国专门准备了能代表其最新科技水平的发明创造作为礼品,计有590件之多,包括天文地理仪器、自鸣钟、近代火器、轻便马车和船舶模型等,而由科学家、画家、测绘员、医生等135人,以及650名官兵和水手组成的使团更是阵容强大。 虽然来者之多让大清国的官员和子民惊叹不已,但更让他们有些惶惑不已的是,这一干人等只有一人略通中文,如何有效地交流成了问题。要知道,在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掐指算算也不会超过一百人。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国力渐渐衰弱,于是,汉字与这块生养它的、命运多舛的土地一起,遭逢数次劫难,历经几多坎坷。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在公元21世纪的门口,汉语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了4000万。然而,对于正在兴起的汉语热,这不过是波澜壮阔的大潮卷起的第一个浪头。 公元1793年至今不过二百多年,但这浴火重生的过程既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不论是我们的社会,还是我们的传统,甚至我们特立独行的汉字,都因此而获得了另一个回望自己的角度。 天、人、合、一 ……天…… 《说文解字》:“天,颠也。” 公元1899年3月的一天,随着挖掘的深入,一座巨大的塔基完整地呈现在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维的眼前。 这个巨大的塔基共7层,每边长87.78米,据说建塔时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它就像是庞然大物一样蹲坐在那里,俯视着两河流域,考古学家认为,它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比塔。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七集 浴火重生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第七集浴火重生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七集浴火重生(点击链接,欣赏视频) 1860年,历时四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结束。在与英、法两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首次明确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并且承诺在官方文书中,不再用“夷狄”来称呼西方人。 条约中对于中外文字也有明文规定,“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具有五千年生命历程的汉字,就在这种极为屈辱的情况下,与养育它的民族一起,开始了栉风沐雨的现代之旅。 【汉说文殊死也】 公元1867年,大清同治六年,这一年由春及夏,北京城“天灾”不断,春季大旱,瘟疫流行。阴历六月初十,黄沙遮天蔽日,紫禁城内有两个时辰几乎昏暗如黑。一时间人心惶惶。按照传统的认识,天灾都是由人祸引发的。 候补直隶知州杨廷熙上奏折说:“天象之变,必因时政之失,京师中街谈巷议,皆以为同文馆之设,强词夺理,师敌忘仇,御夷失策所致。”同文馆的性质,相当于今天的国立外语学校,设立外语学校和气候异常,显然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它是导致“天灾”的原因呢?

梅兰芳的老师齐如山,早年曾是“同文馆”德文专业的学生,他的《回忆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时人们的情绪。 “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几千年来,华夏文明从来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挑战,【唐乾陵陕西乾县】即便在普通百姓心目中,也充溢着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历代王朝一直以“朝贡”来理解国际交往,作为天朝上国,它从来不操心与外夷沟通的事情,那是朝贡者的责任。天朝没有了解夷文夷语的义务。而此时,在西方列强的威逼下,唯我独尊的汉字同那个懦弱的王朝一起,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进入人类不同文字相互交流的平台。 1861年一月十三日,恭亲王奕昕上了一份奏折,请求设立同文馆。其中提出,如果想了解各国的情况,必须得先熟悉它们的文字,这样“方不受人欺蒙”,“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美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各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着共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然后,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几个十三、四岁以下,天资聪慧的儿童来学习。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沛】 当时上这份奏折的目的是,希望晚清政府在和西方打交道的时候,要有外语人才,要通过学好外语避免在对外交往中受蒙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奕昕已经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了很长交往的经历。但是在奏折中,却把英语和美语列

The Spiritual Value of Chinese Characters汉字五千年之华夏心灵

The Spiritual Value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fourth part of Five Thousands Year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called Heart and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The theme of this part is to dig out and explain the spiritual value of Chinese characters.And also the Chinese culture pursues the internal transcenden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gnal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es in that every Chinese character is composed of spiritual value,and every Chinese character can tell you what is wrong or right and its statu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However,the signal of Western world has not the unique feature. BC240,Lv Buwei,the prime minister of Qin dynasty,called called for intellectuals to write a book which included everything in history,namely,Lv’s commentaries of History.He hanged in the the grate of the town Xianyang and said if anyone who can delete one word or plus one word to the great book,then the one can get a thousand gold for reward.At that time,the character(in Chinese“字”)developed from the symbol of prosperity of families to the generic term for the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Chinese character(字)implies concrete meaning.Such as,the character winter(冬)meant the ending of things before it used as a season in West Zhou.Eighty eight cellars were found in Hu Bei province.Some professors estimate more than 130 thousand Chinese jin millet can be

汉字五千年第七集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七集浴火重生 (点击链接,欣赏视频) 1860年,历时四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结束。在与英、法两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首次明确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并且承诺在官方文书中,不再用“夷狄”来称呼西方人。 条约中对于中外文字也有明文规定,“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具有五千年生命历程的汉字,就在这种极为屈辱的情况下,与养育它的民族一起,开始了栉风沐雨的现代之旅。 【汉说文殊死也】 公元1867年,大清同治六年,这一年由春及夏,北京城“天灾”不断,春季大旱,瘟疫流行。阴历六月初十,黄沙遮天蔽日,紫禁城内有两个时辰几乎昏暗如黑。一时间人心惶惶。按照传统的认识,天灾都是由人祸引发的。 候补直隶知州杨廷熙上奏折说:“天象之变,必因时政之失,京师中街谈巷议,皆以为同文馆之设,强词夺理,师敌忘仇,御夷失策所致。”同文馆的性质,相当于今天的国立外语学校,设立外语学校和气候异常,显然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它是导致“天灾”的原因呢? 梅兰芳的老师齐如山,早年曾是“同文馆”德文专业的学生,他的《回忆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时人们的情绪。 “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几千年来,华夏文明从来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挑战,【唐乾陵陕西乾县】即便在普通百姓心目中,也充溢着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历代王朝一直以“朝贡”来理解国际交往,作为天朝上国,它从来不操心与外夷沟通的事情,那是朝贡者的责任。天朝没有了解夷文夷语的义务。而此时,在西方列强的威逼下,唯我独尊的汉字同那个懦弱的王朝一起,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进入人类不同文字相互交流的平台。

汉字五千年第二集观后感

xxxx 本集主要表述汉字3000多年时间的生命史。历史跨度从甲骨文一直到信息时代的汉字。作为一种社会生命体,汉字在几千年中,从根本上没有中断过自己的生命。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本集从养育汉字的小农经济模式讲起,从与神沟通的甲骨文,到皇帝使用的小篆,再到大规模政治统治所需要的隶书等等方面,系统介绍汉字功能的变迁,分析汉字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 首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安阳市殷墟。但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考古研究发现殷商甲骨文极有可能源自8500年前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的贾湖契刻符号,并且有过渡文字——斗门镇花园村甲骨文。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关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范文五篇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范文五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八集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是为了提高各国汉语学习者对汉字汉语的兴趣而拍摄的。虽然在说“字”,其实也是在冷静地叙说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汉字五千年》观后感,欢迎大家踊跃阅读!《汉字五千年》观后感范文1 最近,我观看完了《汉字五千年》。本来,我对汉字是孤陋寡闻,看了《汉字五千年》之后,我对汉字的博大精深有着去多感触。 《汉字五千年》是一部八集的纪录片。看篇是以英国马格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引出当时西方世界对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字文化的缺乏了解。《汉字五千年》虽说是在说“字”,其实也是在向我们叙说着中国崎岖坎坷的历史。汉字也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这也提高了我对汉字历史的兴趣。 我从中获取了许多知识,有些我虽然听说过,但并不真正的了解。《汉字五千年》中却把这些知识全都讲到了。如,我们中国古代汉字家喻户晓的传说:

仓颉造字——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绘它的形象,创造了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 《汉字五千年》中也曾提到过甲骨文。甲骨文是古代人们可在龟壳或兽骨上的字,所以才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被清朝末年的王懿荣所发现的。后来经过大规模的挖掘与搜查,最终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中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 汉字还代表着艺术,是用来审美的。像是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苏轼的《赤壁赋》;米芾的《宝章待访录》等等。这些书法作品龙飞凤舞,入木三分。所以,人们常说:“写字写得好与坏,和他的个人素质修养有关。”也正是“书品及人品”。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汉字是世界上不能缺少的文字。《汉字五千年》观后感范文2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分为人类奇葩、高天长河、霞光万道、华夏心灵、翰墨情怀、天下至宝、芳华永驻等。其借助了32个富有代表性的汉字,通过文献资料、考古研究、访谈调研等多种形式,探索汉字

汉字五千年第四集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四集华夏心灵 上海博物馆珍藏着一件特殊的青铜器——梁其簋,它铸造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是一种祭祀祖先时使用的礼器【梁其簋西周】,在这件礼器的铭文中,有这样一个符号,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就是汉字的“字”,它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一个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能够承担起沟通永恒祖先和无尽未来的使命。 大约在公元前240年,秦国承相吕不韦命令门客编撰一部囊括天下融合古今的巨著,以便将来治国安邦时作参考。三千门客努力了几年之后,书编成了,名叫《吕氏春秋》。为了精益求精,吕不韦命人将《吕氏春秋》悬于咸阳市中,并且传话,“有能增减一字者,予千金”。据考证,此时“字”,已经由供奉血缘绵长,预示宗族兴盛的符号,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汉语书写系统的统称。 【汉说文】身躬也象人之形 “天行信、四时分、地行信、草木生。”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我们都生活在四季交替的轮回中,寒暑易节,周而复始。但是据甲骨文记载,生活在三千年前的华夏先民,并不拥有四季。在商代,一年只有两个季节,那就是春季和秋季。商代每年是以11月份来划分。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孟世凯】 因此他们的春季应该就要到第二年的五月份,这么长一段时间是农历的春季,那么秋天来的话,一般也是从五月份或者六月份开始,一直的到十一月份,这就是它的收获季节。 这是金文中的“夏”字,一些文字学家认为,它的样子就像一个徒手光脚的人在田地里劳作,它的本意是指代远古,生活在黄河流域和中原一带的居民,也许他们以农耕见长,而用“夏”字表示季节,则是西周时期的事情。同“夏”字不表示夏季一样【持铲俑西汉】,甲骨文中的“冬”字,也只是表示一件事情的终了,就像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也就是终结的意思。到了西周时期的金文中,先民们把一个“日”字包围在绳索中,阳光不再温暖,寒冷的冬天降临了。

汉字五千年

汉字五千年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众多分歧。新中国成立,在20世纪50年代,组织专门机构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规范,俗称“简体字”(50年代以前的汉字俗称“繁体字”),并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普及推广,在这些工具书上并列简化汉字和繁(异)体字。目前,简体字在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使用,港澳台等地区仍使用“繁体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

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汉字和水书属于非拼音文字。在人类的历史上,比汉字更早的文字有两河流域的钉头文字和埃及的圣书文字,但是它们早已灭绝了,所以目前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世界各国使用的文字分为两大类,即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及拼音文字(其他文字)。有人说汉字是中国五大发明,是一个奇迹。 现今文字中,唯有汉字是我们祖先直接创造的。梵文字母是创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创造并授予人类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 汉字是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的。汉字和西方文字是不同的,汉字就是单个的字块放在那里已经很直白地告诉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汉字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象形的特征,一个是有价值固定化的特征。这两个特征导致了杰出、特殊的书法。从敦煌出土的汉代木简中可发现,早在20XX 多年前中国的文官已经反复练习汉字书写的技巧。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书写的好坏不仅直接会对科举成绩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国的xx把书法看作是完善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即书品直接代表人品。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无数优秀的xx将精力倾注于字块的形状,并把这种艺术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汉字五千年》还通过毛笔,纸张,印章的汉字书写用 具引出了一一造纸术和印刷术一一中国民族自豪于世界的四大发明中两项与汉字有关的发明。“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它是表意文字。从甲骨文到西周时期的金文、大篆(钟鼎文,石鼓文),再到秦朝时期的“小篆”,实现“书同文”,之后,“隶书” 便实现了古文字向今文字阶段的转变,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出现。一字一图诠释汉字的形与意生动解说讲述汉字的

根与源,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探寻汉字的前世今生。作者是唐汉,西安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汉字研究先后出版了汉字密码。唐汉解字等著作使沉默多年的古文字,学风波再起各种媒体争相报道,被誉为古文学学界挑战许慎郭沫若的一人。 这是一本让青少年了解中国汉字的有趣的通俗读物,全书选取了2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用图画故事的形式形象的讲解每个汉字。每个字一幅图,让你一眼看懂汉字的形与义。每个是一个演变过程展示了他们的前世今生。每个是一则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讲述了汉字中深藏的文化历史文学知识。当然,汉字文化有它的大功,当然也有它的黑暗一面。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各朝各代的文字狱,值得一提的是,文字狱并不是清朝的“特色”,历朝历代皆有,只是清朝的文字狱更加彻底更加血腥。当然,这不是文字自身的错,黑暗的是“人” 自身。每一次文字狱,都是一些小人为求上位的血腥结果,皇帝有时只是一件听信一面之词、被愚弄的工具而已,文字狱最大的得益者还是那些小人,而归根到底,还是封建制度让这些小人得以使用了过分的权力。书中,我还看到了很多很多关于汉字的我从未想过的知识一一汉字与十二生肖、汉字的避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字文字游戏................ 汉字,作为一种文化,当然不能避免的要不断革新,不断面对新的挑战。人类历史是向前进的,知古是好事,但是

南京市玄武区2009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南京市玄武区2009年初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2分)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生命的江流一泄 ..千里 ..(xiūqì)。 ..,向着远方的大海奔腾而去,从不停留,也不休栖 B.有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全被试.净.(shìjìn),水光山色,豁然开朗 ....…… C.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人们以馈赠 ....地享受生活。 ..(guìzèng),人们才会真正乐此不疲 D.一个执着的人,能绝处逢生 ..(ruìzhì)的人,会笑看世界。 ....;一个睿智 2.下面各句表述(含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学生们向胡锦涛主席展示了自己的小发明。 B.纪录片《汉字五千年》介绍汉字发展、产生、演变的过程,彰显独特中华文化魅力。C.据统计局精确臆测,现在学生用书信与家长保持联系、进行沟通的不到十分之一左右。D.玄武湖古称“桑泊”,占地437公顷,有五、六十个足球场大,是南京的一盏掌上明灯。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3)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4)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5),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6),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7)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引起苏东坡对亲人的牵挂。在另一个不眠之夜,他见到了另一番月色“,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心中充满恬淡闲适之感。(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填写) (9)思念是一条河。在温庭筠笔下,那是凝妆少妇“,” 的失望;在李清照笔下,那是懒妆女子“,”的忧伤。缕缕深情,尽在思念的河水中荡漾。(分别用《望江南》和《武陵春》中的诗句填写)每年的3月21~28日是“中国水周”,班级为此开展了“中国水文化”主题活动。【曲水流觞】 4.下面是根据典故拟写的对联,请从供选的词语中选择并组合,对出下联。(2分)典故: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偕亲友来到兰亭。他们在美丽的清溪边,沿着“斗折蛇行”的溪岸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衔觞赋诗”。据史载,在这次著名的春宴中,众宾陶醉在融融春光中,均饮酒数觥,其乐无穷。其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收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也因之被尊为“书圣”。从此,“曲水流觞”传为佳话。 供选词语:书圣、《兰亭集序》、美名、成、衔觞赋诗、众宾、挥毫、留、春宴、雅聚

汉字五千年第五集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五集翰墨情怀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中国的最高权力的核心,五百多年间,共有二十四个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维系着庞大的中华帝国的运转。在每一座大殿的正中央,高高耸立着皇帝的宝座,而在每一把龙椅的后面,都少不了端端正正的书法作品,这在全世界所有的宫殿里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今天那些曾经指点天下的帝王们,都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这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以一种优雅的姿态默默地迎接着来来往往的目光。这些气质轩昂的字符,几乎永恒地凌驾于皇冠之上。它们是什么?是文字,是艺术,还是信条呢? 【汉说文道所行道也】 取一锭香墨,细细地研磨,要写的字此刻开始在心中酝酿,在蘸墨的同时,书写者已经在心中将这方宣纸从容规划,棱角分明的方块字在黑与白,虚与实的对立中纵横驰骋,而书写者的意志,也在有无相生间自由地宣泄,这就是中国书法。 1998年,在世艺术之都的巴黎举办的“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她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她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法国巴黎】。 中国书法简单地说,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那么一种写字的方法凭什么会被推崇为“艺中之艺”?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学教授白乐朵】 那跟汉字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单字,你拿一个单字,拿拉丁字母中的一个字母,那就不一样,一个字母还是一个工具,就是分析语音的,一个单字其实是一种符号一样。毫无疑问,全世界现在作为一种文字,能够达到艺术这个层次,只有一个,就是汉字。 这是上个世纪初,河南殷墟出土的一片甲骨文的拓片,它的内容是记录日期的“干支表”,这份“干支表”的特殊之处在于,几乎同样的内容一共刻了六遍,三千多年前的先民们,为什么要这样刻呢?郭沫若先生认为,中间第四行的字迹精美整齐,应该是老师刻的范本,而其余歪歪斜斜的,应该是学生所以为,就像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300字二则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300字二则《汉字五千年》观后 感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 长假里,我观看了《汉字五千年》,它分8个部分。 通过长篇,我了解到汉字是在黄河中游一带逐渐形成,并且世界上只有汉字是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的文字形式,是表意文字,从秦朝时期的“小篆”,当时实现了“书同文”之后“隶变”实现和古代的文字和现代文字的转变。《中国汉语大字典》56000多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不同的汉字构成方式都包含着中华名族的智慧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记录了历史演变过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汉字不是拼写文字,其他可以拆分字幕读的英文,而汉字完全不可以,所以老外学中文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汉字难认、难记、难写,而且量大,不同国家的人行为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不同都影响着学习的难度。 我觉的中国的语言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有时候甚至可以团结人的力量,让人齐心协力去完成目标。在我眼里,汉字是最最神奇的文字,值得我们尊重。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平时说话、写字,用的都是汉字,但是却对汉字的起源、历史知之甚少。在这个国庆长假里,我观看完了共八集的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这部片子帮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 虽然这部片子,它表面上是讲“汉字”,但其实它也在讲令中国人自豪的历史。很久以前,世界上有许多种文字,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了,只有汉字不仅没有消失,还在不停地向前发展,展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开始是用来占卦的,后来有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的文字小篆,再后来有了端正漂亮的楷书……。直到现在汉字还被世界广泛使用,作为汉字的主人,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通过观看这部片子,我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我认为这部纪录片值得大家去观赏、学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汉字五千年之高天长河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Where is the source of Chinese characters?The question is ask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ocumentary series and also asked by so many people.People have been wondering where is the source from past time to modern time! In ancient time,people held the idea tha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created by Cangjie,a sage who was an official historian in the Yellow Emperor period according to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Xushen.But it was just a mythology and not true.In recent time,archaeologists have found four cultural relics:Dawenkou culture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Yangshao 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Liangchu culture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Daxi 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The four cultural relics were regarded as the sourc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by academic field for a long time.However,Jiahu relic was found in the upper reach of the Huai He River in 1987,which made the sour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mplicated and confusing again.Some archaeologists think it may be the earliest word in the world.But until now nobody can be sure weather it is or not! No exact answer responds to the question;no one can give the answer e ven we’ve found a lot of ancient symbols and remarks.Even though,we can get something significant from the ancient

汉字五千年1—8集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一集人类奇葩 (点击标题即可欣赏视频) 公元1793年9月,经过整整一年的颠簸,英国勋爵马噶尔尼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商业使团,浩浩荡荡地前来东方觐见大清国的皇帝乾隆。这是一个新兴的海洋帝国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内陆帝国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会晤。 为了这次来访,英国专门准备了能代表其最新科技水平的发明创造作为礼品,计有590件之多,包括天文地理仪器、自鸣钟、近代火器、轻便马车和船舶模型等,而由科学家、画家、测绘员、医生等135人,以及650名官兵和水手组成的使团更是阵容强大。 虽然来者之多让大清国的官员和子民惊叹不已,但更让他们有些惶惑不已的是,这一干人等只有一人略通中文,如何有效地交流成了问题。要知道,在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掐指算算也不会超过一百人。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国力渐渐衰弱,于是,汉字与这块生养它的、命运多舛的土地一起,遭逢数次劫难,历经几多坎坷。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在公元21世纪的门口,汉语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

了4000万。然而,对于正在兴起的汉语热,这不过是波澜壮阔的大潮卷起的第一个浪头。 公元1793年至今不过二百多年,但这浴火重生的过程既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不论是我们的社会,还是我们的传统,甚至我们特立独行的汉字,都因此而获得了另一个回望自己的角度。 《说文解字》:“天,颠也。” 公元1899年3月的一天,随着挖掘的深入,一座巨大的塔基完整地呈现在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维的眼前。 这个巨大的塔基共7层,每边长87.78米,据说建塔时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它就像是庞然大物一样蹲坐在那里,俯视着两河流域,考古学家认为,它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比塔。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因为没有交流障碍,大家很容易齐心协力,于是,他们在两河流域建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授沙歌蒂 巴比伦是一座非常富有的城市,那些城市管理者们想为世界留下一些永恒的建筑,他们决定修建一座通天的高塔。通到天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强大,甚至可以与上帝并驾齐驱。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一集人类奇葩 (点击标题即可欣赏视频) 公元1793年9月,经过整整一年的颠簸,英国勋爵马噶尔尼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商业使团,浩浩荡荡地前来东方觐见大清国的皇帝乾隆。这是一个新兴的海洋帝国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内陆帝国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会晤。 为了这次来访,英国专门准备了能代表其最新科技水平的发明创造作为礼品,计有590件之多,包括天文地理仪器、自鸣钟、近代火器、轻便马车和船舶模型等,而由科学家、画家、测绘员、医生等135人,以及650名官兵和水手组成的使团更是阵容强大。 虽然来者之多让大清国的官员和子民惊叹不已,但更让他们有些惶惑不已的是,这一干人等只有一人略通中文,如何有效地交流成了问题。要知道,在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掐指算算也不会超过一百人。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国力渐渐衰弱,于是,汉字与这块生养它的、命运多舛的土地一起,遭逢数次劫难,历经几多坎坷。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在公元21世纪的门口,汉语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了4000万。然而,对于正在兴起的汉语热,这不过是波澜壮阔的大潮卷起的第一个浪头。 公元1793年至今不过二百多年,但这浴火重生的过程既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不论是我们的社会,还是我们的传统,甚至我们特立独行的汉字,都因此而获得了另一个回望自己的角度。

《说文解字》:“天,颠也。” 公元1899年3月的一天,随着挖掘的深入,一座巨大的塔基完整地呈现在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维的眼前。 这个巨大的塔基共7层,每边长米,据说建塔时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它就像是庞然大物一样蹲坐在那里,俯视着两河流域,考古学家认为,它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比塔。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因为没有交流障碍,大家很容易齐心协力,于是,他们在两河流域建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授沙歌蒂 巴比伦是一座非常富有的城市,那些城市管理者们想为世界留下一些永恒的建筑,他们决定修建一座通天的高塔。通到天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强大,甚至可以与上帝并驾齐驱。 随之问题也就出来了。通天塔越建越高,很快就高耸入云,这让上帝又惊又怒:凡人怎么能同自己比肩而立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慧林 于是上帝想到应该变乱人的语言,当人们之间的语言沟通受到限制的时候,人们之间可能产生的力量也就受到了限制。于是有一天,修建巴比塔的人发现自己不能够很好地交流、沟通了,那么后来巴比塔也就停工,也就荒废了。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授沙歌蒂 这就表明上帝在那个时候,以那样的一种方式,我们说奇迹也好、行为也好,他做到了他比人类高明。通天塔只造了半截儿,从那以后,在西方,“巴比”就意味着混乱的意思。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

《汉字五千年》观后感 观看了纪录片《汉字五千年》,一方面为自己对汉字的孤陋寡闻羞愧不已,同时也为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折服,思绪万千,感触良多。 开篇以英国马噶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引出当时西方世界对以汉字为载体的汉文化的缺乏了解,进而与近年来全球汉语热的情形对比《汉字五千年》虽然在说“字”,其实也是在冷静地叙说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盘的历史、令中华儿女振奋自豪而又痛心反思的旅程。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它是表意文字。仓颉字、竹简书、禹夏彩陶、殷墟甲骨、这些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的古老符号,为中华文明保存了火种使历史得以记载,学术得以传承。不同的汉字构成方式都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内涵,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汉字不仅为当今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工具,而且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提供了对比、认知、借鉴、甚至是自我修正的对象。汉字所承载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与”、“仁”、“理”等等,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 片中孝文帝拓跋宏的例子,强有力的说明了文字的重要性。有能力缔造一个强大王朝的君主,却无力创造文化和文字。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只能牺牲亲情。就在他壮志未酬离开人世的这年,大洋彼岸的欧洲同样仍在分裂之中。然而历史在这个节点上,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欧洲大陆在字母文字的主导下,正在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分裂。而在中国,混乱中却孕育着再次统一的希望。因为方方正正的汉字,已经在凝聚着结束内乱的能量。 汉字把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甚至血统都不相同的人名单心灵缝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和会意,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在汉字里,灵气形成种族灵魂的载体,以及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资源。在漫长的岁月里,汉字的形态虽屡有变异,却一脉相承,忠实的记录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光辉历程,清晰地照亮了中华民族踯躅前行的漫漫夜路。无论是楚辞汉赋,二十四史,还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都是汉字数千年来用灵魂的砖石构建的精神大厦。汉字是我们成为我们,是汉族成为汉族。汉字是中华成为中华。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汉字与创造它的民族,一起穿越了厚重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执着地书写了几千年,从未间断。汉字与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样,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同寻常又光彩夺目的奇葩。 作为一种社会生命体,汉字在几千年中,从根本上没有中断过自己的生命。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祖祖辈辈使用、如今有每天书写的文字,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它历经岁月的洗礼,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忠实地记录着中国文化,是文化延续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理所应当为这种特殊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承担责任。我认为大家在书写汉字的每时每刻都应该保持一种尊重文化的态度,正确而规范的运用汉字,更好的讲这一特殊文化传承下去。唯有如此,汉字才能如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般,时代流传。 第一集:人类奇葩本集是全片的开篇,通过汉字与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运对比,凸现出汉字在人类文明史中独树一帜的地位。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纪录。这些纪录中不仅包括了汉语民族的,同时也包括周边民族的。匈奴、突厥、蒙古、党项等民族,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许多文明成果都是因为汉字才得以留存。汉字不仅为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工具,而且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提供了对比、认知、借鉴、甚至是自我修正的对象。汉字所承载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与”、“仁”、“理”等等,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 第二集:高天长河本集主要表述汉字3000多年时间的生命史。历史跨度从甲骨文一直到信息时代的汉字。作为一种社会生命体,汉字在几千年中,从根本上没有中断过自己的生命。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本集从养育汉字的小农经济模式讲起,从与神沟通的甲骨文,到皇帝使用的小篆,再到大

解说词1

(沿途讲解)(车上)现在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吉木乃县的基本概况,让大家对吉木乃县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吉木乃系突厥语,原为氏族名,是乌古斯汗国九姓氏族之一“吉别乃”的音译演变,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 吉木乃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是我国西部的边境县,它东临福海县,南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北部、西北部与布尔津县、哈巴河县相连,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41公里。全县总面积8222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人,由哈萨克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22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62.4%,汉族34.74%,其它民族2.86%。县域经济以牧为主,农牧结合,是新疆的主要牧业县之一。 吉木乃县距首府乌鲁木齐市620公里,距阿勒泰市198公里,距北屯150公里,北部距布尔津县80公里,距喀纳斯景区240公里,沙漠公路距哈巴河县86公里,其西、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距离哈国斋桑县最近仅62公里。 吉木乃县属大陆性北温带气候区,海拔为980米,无长年性河流,冬暖夏凉,无蚊少蝇,是炎炎夏日避暑胜地。吉木乃县境内草场资源丰富,牛、羊肉质鲜美,并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特色餐饮有萨吾尔焖羊肉、风干肉、熏肉、农家小炒等。 吉木乃县年降水量平均为190毫米,年蒸发量一般为2000——2200毫米,严重缺水,干旱易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在当地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吉木乃县各族人民不等不靠,团结拼搏、苦干实干,再加上广汇、中广核等大企业在吉木乃县投资天然气和风能项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摘掉“国贫县”这顶帽子。

(新疆吉木乃中广核风力发电)前方就是新疆吉木乃中广核风力发电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前吉木乃县的两大重要企业情况,一个是广汇液化天然气,另外一个就是中广核风力发电情况。,我先给各位领导简单介绍一下新疆吉木乃中广核风能发电情况,吉木乃县的风刮的比较频繁,尤其是闹海风,我想各位团友在电视上看到过吉木乃县刮闹海风的场景,闹海风一刮起来就给居民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吉木乃县将风能资源很好的利用起来,通过积极争取引进了“中广核集团吉木乃49.5兆瓦风电项目”,这个项目也是中广核集团在新疆的第一个风电项目,此项目分两期完成。中广核新疆吉木乃风电场规划装机200兆瓦,一期工程拟安装33台1.5兆瓦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9.5兆瓦,项目总投资4.7889亿元,计划2011年3月建成投产发电。该项目填补了吉木乃县无风电的空白,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约700万元。项目建成每年可向新疆电网提供绿色电力,可节约用煤和用水量,还可减排温室气体及其他废气,同时可以改善地区电源结构,缓解电力紧张的局面,促进吉木乃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吉木乃广汇LNG项目) 了解完吉木乃中广核风力发电情况后,我再给各位领导简单介绍一下新疆吉木乃广汇LNG项目,2007年底以来,在地区和吉木乃县的努力下,促成新疆广汇股份与哈国TBM公司斋桑油气开发合作项目,哈国斋桑油气区块原油年产能达到30万吨以上,通过吉木乃口岸进入我国境内加工销售,这个项目是国内首个民营企业引进国外油气资源加工项目,将填补国家政策空白,私营经济进入了能源领域。那么就在2010年4月8日,广汇LNG工厂正式动工建设,工程总投资6.48亿元,日生产能力150万方,气源来自哈国斋桑油气田。该工厂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15亿元、利税2.8亿元,项目实施后可以带动至少2000人就业,同时液化天然气对于居民来说使用不但方便,而且价格既经济又实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