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综合练习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综合练习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综合练习北师大版

《国民革命的洪流》综合练习

自主学习

1.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简称黄埔军校。2.黄埔军校建立后实行和并重的方针,培养了大批人才。

3.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4.北伐军在连克九江、南昌后,歼灭了的主力部队。

5.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6.改错:

(1)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是孙中山。

(2)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光荣称号的是由周恩来领导的独立团。

基础巩固

7.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它的创办者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毛泽东

D.周恩来

8.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办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为()

①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②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③一些中共党员任教官④军校培养出大批学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黄埔军校和以往军校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①聘请外国教官,采用西式练兵方法②以培养陆军军官为主,兼及海军军官

③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④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元帅中,有四位曾就读于黄埔军校,他们当时称呼蒋介石为()

A.校长

B.主任

C.司令

D.总理

11.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访问祖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手在时隔60年之后再次握在一起。你知道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A.国民党一大

B.创建黄埔军校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2.北伐战争的对象不包括()

A.蒋介石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13.“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了北伐任务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C.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佩孚一派军阀

14.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A.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15.北伐战争期间,赢得“铁军”美誉的是()

A.黄埔学生军

B.叶挺独立团

C.国民革命军

D.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16.下列有关1926~1927年北伐战争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B.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

C.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支持

D.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17.北伐战争中下列战役的先后顺序是()

①贺胜桥战役②汀泗桥战役③南昌战役④武昌战役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18.下列事件发生在1926年的是()

A.黄埔军校建立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下列革命或运动属于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①洋务运动②五四运动③国民大革命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20.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其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21.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之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请完成:

(1)国民革命军何时从何地出师北伐?

(2)北伐的对象是谁?

(3)据材料分析,北伐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

(4)北伐战争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原因是什么?

创新升华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材料二“……4月12日.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材料三“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持什么态度?

(2)材料二指的是哪两件事?

(3)材料三说明在革命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持什么态度?

(4)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国民革命的什么结果?

23.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势力,取得了部分胜利。你认为北伐战争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政治教育军事训练

3.1926

4.孙传芳

5.蒋介石

6.(1)孙中山改为蒋介石。

(2)周恩来改为叶挺。

基础巩固

7.A解析:此题考查对重要人物及其事迹的分辨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创办了黄埔军校。

8.B解析:因孙中山代表的是国民党,显然①错误,据此可排除A、D两项;④是黄埔军校创办的作用,据此又排除C项,故只有B项正确。

9.B

10.A解析:黄埔军校成立时,蒋介石任校长。

11.A解析:国民党一大同意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

12.A解析:蒋介石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是黄埔军校校长,也是北伐军的总司令。

13.C解析:这一口号体现了北伐战争作战策略的正确性,北伐军在北伐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策略。故C项正确。

14.B解析:从北伐的对象来考虑解答此题,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他们属于北洋军阀。故选B项。

15.D解析:此题是对北伐战争过程的考查,很容易错选B项。在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的战役中,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16.D解析: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但没有推翻军阀张作霖的统治,故D项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17.B

18.c解析:A项发生在1924年;B项发生在1924年,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C项发生在1926年;D项发生在1927年。故C项正确。

19.A解析:此题考查重要历史事件的性质,解答时必须熟知并理解各运动的性质,可用排除法或直接判断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故可排除含①的选项。

20.D解析:在分析某一政权的性质时,主要应看该政权的统治者所代表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南京国民政府是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而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21.参考答案:(1)1926年,广州。

(2)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3)目的: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统一全国。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战争。

(4)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战争的结果是摧毁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但没有推翻军阀张作霖的统治,没有打倒帝国主义和统一全中国,可见北伐战争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

解析:北伐战争的主要目标是铲除军阀,打倒列强,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这一目标在上述材料中都有所体现。

创新升华

22.(1)帝国主义进攻北伐军,破坏中国革命,并准备联合进行大规模的干涉。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在革命危急关头,陈独秀妥协退让,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4)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23.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20课_西欧的基督教文明教案_北师大版

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课程标准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了解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查理·马特改革,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说出丕平献土的故事,简述罗马教皇国的形成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讲述琅城起义的经过,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比较西欧封建制度、城市与中国的异同,三大宗教的对比,学习用比较法来认识历史问题。 阅读与骑士制度、基督教有关的书籍(如《唐璜》《堂·吉诃德》《红与黑》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基督教教义的学习,认识宗教的本质,培养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通过对西欧基督教文明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西欧基督教文明具有不同于东方文明的鲜明特点,从而加深对世界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欧的基督教会。 难点西欧的基督教会、西欧城市的兴起。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6世纪以后,西欧社会由古典奴隶时代向中古封建时代转变,希腊罗马文化逐渐为基督教文化所取代,基督教文化成为西欧文化的核心、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古西欧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我们这节课从西欧的封建制度、基督教会和中世纪的城市三个方面介绍中古西欧基督教文明。 学情分析 新民中学八年级学生都来自城市,而且本校是南宁市第一批课改实验学校。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尤其是运用电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学校多媒体教学开展得很普遍,学校有专门的网页,另外每班都有各自的网页,为课程整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课前准备 教师:在学校的主页上将相关资源(素材和相关网站)进行链接,以供学生查阅。 链接的素材包括: 图表:《罗马帝国的分裂图》《凡尔登条约签订时西欧形势图》《查理帝国的分裂形势图》《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示意图》《西周分封制示意图》《意大利政区图》。 文字资料:关于宫相,查理·马特人物介绍,查理·马特的改革,《唐璜》选段,《堂·吉诃德》选段,《圣经故事》选段,《红与黑》选段。 插图:宫相查理·马特像,《圣母像》,《封臣向封君宣誓效忠图》,名画《最后的晚餐》,《基督受难像》,中古欧洲的农庄,欧洲的封建城市一瞥。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爆发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4)鸦片输入的危害:A、白银大量外流,物价上涨,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D、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E、严重摧残国民的身体健康。 2、鸦片战争 (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6月 (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魏源和《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鸦片战争使一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魏源著《海国图志》,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4课教案

实验中学“361”高效课堂历史教学案 课题第14课难忘 九一八 主备人侯宜才审核人田佳执教人 八年级____班____组学生时间评价 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学习难点西安事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积极投入!) 导学思路在我国的东方,有一个一衣带水的近邻,狭长的群岛国家,我们俗称为东 夷,那就是日本。日本侵略中国,自古就有,古人称之为倭寇,近人嗤 之为“日本鬼子”。 明治维新后,日本将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作为对外的基本国策。 1894年,日本对华发动了甲午战争;1915年,日本又诱使袁世凯签订了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震 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二、感悟新知(精彩课堂,由我开始!)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 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此后,日本扶植末代皇帝在此建立了什么政权? 3、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热血男儿组成的抗日义勇军和中共派出的抗日游 击队是如何抵抗日军侵略的?你知道战斗在白山黑水间有哪些抗日英 雄?你听说过杨靖宇和马占山的英雄故事吗? 4、日军占领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危机关头,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对全国人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5、你一定听说过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 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 国共产党派出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 什么?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 的最终解决给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三、合作探究、各抒己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 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目的是什么? 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出 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主张用 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的最终解决给 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四、走进历史、情感升华(深化知识,我行你也行!) 1 蒋介石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后实行不抵抗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共两党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蒋介石之所以实行不抵抗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军事实 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错误的认为 英国和美国,会出面进行干涉,因此对英美等国家调停九一八事变抱有 极大的幻想;国民政府把九一八事变作为一个局部性的冲突,没有引起 高度重视。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学案 北师大 版 一、学习目标: 识记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理解它的特点和对革命的贡献。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的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二、学习重难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三、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 主要领导人: 发展:黄埔军校的建立 特点: : 作用: 时间: 高潮:北伐战争 北伐对象: 先锋: (铁军) 时间: 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性质: (二)交流展示 互动探究 精讲点拨 1.交流预习成果,疑难问题,教师巡视,获取信息。 2.材料阅读: 材料一:1924 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的产物。 材料二:今天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 材料三:黄埔军校大门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分组讨论并交流展示下列问题: 想一想: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说一说: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一、三,你能说出黄埔军校有何特色吗? 环节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高潮):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国民革命的洪流

议一议:你能归纳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吗? 四、达标巩固(标★为选做题) 1.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各位学员到这所学校来,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要向什么人放。”说明此校最大的特点是() A.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 B.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C.设备先进的近代化学校 D.培养将军的摇篮 4.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与新文化运动 B.参加辛亥革命 C.参加北伐战争 D.出席中共一大 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6.之所以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A.蒋介石建立了反动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 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7.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五、拓展应用 通过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三个环节的探究,请就“国民革命是胜利还是失败谈谈你的观点。” 六、小结反思评价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转变英国对华贸易逆差 2、时间,地点:1839年,广州虎门 3、影响: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振奋了民族精神。 4、评价林则徐。(答案: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看中了中国潜在而巨大的市场价值 2、时间:1842年 3、内容:①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关: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③割:割香港岛给英国 ④赔: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4、影响:①《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③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魏源与《海国图志》 1、魏源是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代表; 2、著作:《海国图志》,主要的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3、魏源的这种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时间:1856-1860年 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 争的继续和扩大) 结果: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劫难①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②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2、俄国趁火打劫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 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割占土地最多的 一个条约 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领袖: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名天京);痛枪队,抗争:击毙洋枪队首领华尔。 2、左宗棠收复新疆:歼灭阿古柏,收回伊犁,清政府1884年设立行省 巩固了西北边防,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47中学孙丹玉

教学活动标题|:第十四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所属学科:历史 适于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来源于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本课教材讲述的是1924——1927年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没落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到最后失败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合作,领导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高潮,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 本课重点: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本科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北伐战争的结果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训练培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教材、历史读物、史料的能力,初步掌握读图识图和运用历史地图表述说明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教材内容而言,通过影视作品等学生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等有所耳闻,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但更喜欢感性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提高搜集、处理 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识图的能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培养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历史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收集与黄埔军校有关的历史资料,观看北伐战争的影视录像,充分 利用教材中的形势图、小字、史料、人物肖像图等,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 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感悟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大革命时期先烈们的英雄壮举,学习先烈 们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历史责任感和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 精神。 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和不断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外收集资料、阅读教材、识读历史地图以及观看录像等感受体会并理解历史史实,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1、备课中首先应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明确课标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包括课标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其能力层次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收集查阅有关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资料,包括多媒体资料、图片等,根据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黄埔军校的材料,告诉其收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指导其从学校的创立、领导组织机构、办学指导思想、开设的课程、学员来源等方面进行搜集和处理。 学生准备|:课外查阅有关黄埔军校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处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导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姓名:刘昌江备课时间:2012年月日授课时间:2012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 【知识链接】:在我国的东方,有一个狭长的群岛国家,我们俗称为东夷,那就是日本。日本侵略中国,自古就有,古人称之为倭寇,近人嗤之为“日本鬼子”。 明治维新后,日本将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作为对外的基本国策。1894年,日本对华发动了甲午战争;1915年,日本又诱使袁世凯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5分钟)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此后,日本扶植末代皇帝在此建立了什么政权? 3、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热血男儿组成的抗日义勇军和中共派出的抗日游击队是如何抵抗日军侵略的?你知道战斗在白山黑水间有哪些抗日英雄?你听说过杨靖宇和马占山的英雄故事 吗? 4、日军占领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哪里?在中华民族 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对全国人 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5、你一定听说过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 爱国壮举?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张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出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 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主张用什么方式解 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的最终解决给 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 28万拥有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2、下列有关我国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 4、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5、2010年3月“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一张老照片,纷纷推算 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54年 B、56年 C、61 D、89 6、下列对周恩来所参加的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美建交 8、2009年“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那么,我国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是属于何时的成就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期中大事年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之一——大事年表 1949 ◎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人民解放军海、空军建立 1950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2 土地改革完成 1953 ◎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胜利 ◎在同印度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周恩来同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一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6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中共八大召开 1958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10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 1966.5 通过“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6.8 文革全面发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 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

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 1966. 10 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1967. 6 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1970.4 “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l号”顺利送人太空轨道,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 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971.9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10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976.9 毛泽东逝世 1976.10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 恢复高考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 中美建交 1980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 ◎开放l4个沿海港口城市 ◎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 1986 ◎实施“八六三”计划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虎门销烟:1、鸦片流毒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直接 危胁到清朝的财政。3、军队丧失战斗力。1839年6月3日, 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林,开眼看世界第一人)4、意义: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 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国际禁烟日) 二、鸦片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侵略者:英国。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结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 三、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时间:1842年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内容:a、割香港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户c、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 的税款中国须向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领土完整受到破坏;政府财政吃紧,人民负担加重;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失去官税自主权。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政治腐败导致落后,闭关锁国、科技落后也会被动挨打。我们要富国强兵,状大国力,走向富强。 二、魏源与《海国图志》 1、生活年代:鸦片战争时期。 2、突出贡献:“师夷长技以制夷”编成〈海国图志〉。(睁眼看世界) 3、思想主张: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企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主要罪行:(1)※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2签订《北京条约》,增开汉口、南京、天津通商口岸。※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爱珲条约》《尼布楚条约》,并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3、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人教版

第6课难忘九一八 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内容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标准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形成学生的大局观、民族利益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教师: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心里很难受。 教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九一八变成了一个悲惨的时刻,从此东北三省的人民脱离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而只能到处流浪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九一八事变。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表格。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立志贵在坚持,立志贵在立大志!而立大志,莫过于立志成才,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下面为您推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 三、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省(1985年); 2、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天(津);江(湛江)海(北海、上海)通(南通)南北;宁波三州(广州、温州、福州)。 3、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科技

1、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二、教育 1、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普九: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 三、其它: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2、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3、1991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4、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解决港澳问题------一国两制(邓小平):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地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 二、两岸交流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982年新宪法,又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邯郸钢铁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鸦片战争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九十五篇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 解析】第九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C、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D、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B、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体现出当时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西方列强国家主要想( ) A、攫取落后国家的土地 B、抢夺落后国家的金银 C、推动落后国家搞改革 D、开拓落后国家为市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所说的“这场战争”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那些事?(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虎门销烟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 【答案】: 【解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13、14课知识点

第13课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具体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时间:1919年 爆发地点(前期中心):北京 参与者(前期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2、运动主力:工人阶级 运动的中心:上海。 运动的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基础) 1.背景: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传播情况: (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巨大的贡献 (2)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3、影响: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阶级基础)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北师大版】2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自主、互助、高效导学案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主备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本质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69-73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共同探究】1、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2 孙传芳的主力,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⒉发展: 黄埔军校 的创建 时间: 年5月,地点: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校总理: ,校长 , 曾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性质: 特点:实行 和 并重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 的 思想和 精神。 作用: ⒊高潮: 北伐战争 目的:打倒列强, 除军阀,统一全国。 北伐军名称: 军。 开始时间: 年 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正式出发北伐。 北伐对象: 、 、 三股军阀势力。 战略方针: 、 ; 主要战场: 、 ; 进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连克_____桥、_____桥, 为第四军赢得了“_____”的称号。 结果:取得巨大成功,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 ⒈前提:国共两党合作:______年1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广州 召开,标志着____________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① 年 月, 在南京成立“_______ _”,它的性质 是代表 利益的发动政权。 ,第一次____________全面破裂,疯狂屠杀共产 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⒋转折: 四一二政变 时间:______年4月12日;地点:_______; 发动者:_______; 任 务 反 帝 反 封 建 国 民 革 命 运 动 ) (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 1.自制电子白板课件。 2.分析学情,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搜集有关抗战的资料,阅读有关材料。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昨天、今天、明天 提问:每次做完阶段性的测评之后,我们要对成绩及卷面进行怎样的分析? 同学回答:与前阶段进行比较、总结经验,制定计划。从面引出这个工作的名称:昨天,今天,明天。 哎,第20课就要用“昨天、今天、明天”的方法来学习它的内容。怎么学呢----可不是让我们学生分析试卷,而是让我们学生站在中国共产党的视角回顾一下它的历史(昨天),分析一下1945年时局(今天),展望一下未来(明天)。 2.学习新课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第一步:回忆我党的“昨天” 出示三幅图:中国共产党党旗--- 遵义会议会址 百团大战相关图片。 引出相应的三个结果:中共一大的召开------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核心内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 说明----毛泽东思想正确性 以上三个结果分析得出值得我党保留的经验 昨天 ----解决的办法: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D:日本侵略者沿未打败------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八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学案九(无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单元复习学案九 专题复习:备课日期上课日期 No. 一、历次重要会议专题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嘉兴),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共“二大”(1922,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中共“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2)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学会利用网络互动,并善于正确运用网络工具。 3.让学生利用本土资源挖掘教材深层次的知识。利用政史互融的特点,拉近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学会运用正确眼光审视历史;使学生学会用史实说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的音像资料及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先听一段音乐《松花江上》(教师播放)。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请同学们想一个问题,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导入语例示二] (教师放影片《西安事变》捉蒋片断)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西安事变中东北军捉蒋的一个片断。蒋介石为什么会被东北军将士抓到?东北军为什么会发动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呢?这得从西安事变的背景说起。西安事变主要是在日本侵华日益扩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蒋不听张学良劝告抗日而一意孤行“围剿”红军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导致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事件有哪些?日本是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其标志是什么?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板书]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一组投影。 [投影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