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之前我对日本的认识真的不多,只是局限于中国历史书上的描写,它是一个残暴、没有人性的国家。渐渐地跟随着国际新闻的报道以及世人的评论,发现小小的国土面积上的人有大大的力量,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都是名列前茅。不禁对这个和中国关系复杂的东方强国产生了好奇,搜集的资料越多,越是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感到由衷的敬佩。

说到日本,日本文化,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白云笼罩的富士山,娇美的樱花,身佩大刀,勇于切腹的武士。日本文化给人的印象或许正如这些事物所象征的,一边是美丽和柔弱,一边是尚武和残暴。在日本有句很美丽的话: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之所以喜欢樱花,就是敬佩其“能在最绚烂的时刻决然的选择死亡”这种精神。而武士道又是一直支持日本走到今天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之一。将樱花和武士相提并论,就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崇尚忠诚死亡”的独特生死观。

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有别与中国和西方国家。中国人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有一个孕育、产生、成长、衰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于生存和死亡就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在基督教的定义中,“自杀是罪恶”,所以很少会有人选择自杀,因为得不到原谅。但日本却有一种赞美剖腹和殉情的情结。在日本人心中,死并不是结束,而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所以日本人的葬礼永远是最简洁的。

日本人一直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只要自己属于这个团体,就要对这个团体尽职尽责。如果发生什么严重危害团体利益和声誉的事件,自己有不可原谅的失职责任,应以死谢罪。有报道说一日本公司由于消防工作没有做好造成一场大火,公司社长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谢罪。这要是放到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最严重也不过是罢职或是入狱。所以看到这个报道时会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是细想日本文化,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有密切联系。

如此独特的生死观,还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不单只是巨大的生活压力所造成的,日本人认为死是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行为,是对生前极大罪恶的一种洗涤,唯有死后,你生前所犯的罪恶,都将一笔勾销,是赢得别人尊重的最后方式,所以日本人对自杀行为从来不排斥,反而是推崇的。

而近期,自杀行为呈现出低龄化。中小学生的自杀人数增加很快。学习的负担大,令学生一群无法承担压力而纷纷去选择死亡,实在令人扼腕。日本居高不下的自杀率给当今日本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劳动力的减退。众多的自杀事件,也会对民众造成

消极人生的态度。

这种独特的生死观要追溯到日本置于武士阶级统治之下的时期,那时武士道是十分受到推崇的。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崇尚正直、坚毅、简朴、胆识、礼节、诚实、忠诚等种种美德。只要武士忠于天职,就能得到荣誉。这种不计代价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使得武士不会避开堪称无谓的自我牺牲。被敌人团团围住,仍然英勇厮杀的武士,以武士道的标准看,并非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行为乃是武士由衷忠诚的具体表现。

武士道虽然看上去远离了当代的日本人,但其实武士道已深入日本人的灵魂,是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部分,它在日本人的行为中依旧清晰可见。尤其是“轻生死,重然诺”的思想,对日本民族心理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新渡户稻造说:“当我对造成我正邪善恶观念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我才发现正是武士道使这些观念沁入人心。因此,如果不了解封建制度和武士道,那么,现代日本的道德观念也终将会是一个不解的迷。可以说,武士道正是日本造成国民性、维系日本传统道德精神的关键,在这一点上,它或正相当于西方基督教的宗教教育。”

佛教对日本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唐代时传入日本,佛教就一直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之一。佛教也直接影响了武士道。佛教提倡的应该是尽早离开这个污秽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活的时候要为生奉献一切,每分每秒要尽力活好。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会用樱花比喻武士。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愿已经了解,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了。这时候就应该象樱花一样毫无留恋的凋谢。有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芥,两个文学伟人,都在功成名就之后走向自杀之路。川端曾说:“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

而日本封建社会时期也是需要武士道精神的。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与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相关联的。武士道的目的与西方中世纪的骑士规章很相近: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念,将他们由受雇的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武士精神最初是作为武士的神圣职责而起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已经不仅仅只是武士阶层的道德准则,而成为日本全体国民的崇高景仰和理想追求。

死亡观和生命观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对死亡的崇拜,反过来说,也可能是对生命的尊

重的一种体现。在我看来,日本人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在日本人眼里,死亡有一种特别的美感。他们对于死亡,与其说是害怕,倒不如说带有一种眷恋。“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死亡更象是一个温暖的归宿。然而,死对于死者来讲也许没有什么可怕,那不过是一死罢了。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讲,却可能是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活着的人,感觉到了孤独和痛苦。

日本人认为一个人不论生前是善是恶,死后都会成佛,都应受到供奉。我觉得这样的生死观是不分善恶,不分是非的世界观,这和绝大多数国家有善恶有是非的生死观明显不同,这也必定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抗议的。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中国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现今国人信仰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来重塑国人的信仰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守不住自己传统文化精神的国家注定是不能强大的,只有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净化国人的思想,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能够真正屹立在世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 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 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 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 提供理想和规范。儒家学说认为,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的本然状态之上,从而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应受到世代推崇,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恐惧死亡也是担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业难以实现,为实现社会价值,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畏惧。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得死亡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过程,而同时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也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与儒家相比, 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 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 那么道家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 把万物归结于“道”, 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 要顺其自然, 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

日本人的生死观(王雪茹)

毕业论文 题目: 中文: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文:日本人の死生観 专业:日语指导教师:朱玉萍 学生姓名:王雪茹班级-学号: 1007040315 2011年 6月

摘要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但是,日本人的自杀率世界最高,这也是确凿的事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也在渐渐提升。尽管如此,日本的自杀率却越来越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呢?日本人有着什么样的生死观的呢?本篇论文从日本自杀率来看日本人的生死观,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自杀率,日本人的生死观,耻文化 要旨 周知のとおり、日本は世界一の長寿国である。しかし、日本人の自殺率が世界では一番高いのは確実な事実である。経済が発展しているにつれて、日本人の生活レベルもだんだん向上していく。それにもかかわらず、日本の自殺率が上がる一方だ。これは一体どういうことだろうか?ここには何か深い原因があるのだろうか。日本人にはどういう生死観を持っているのだろうか。小論は日本人の高自殺率の理由について、論述を展開したのである。経済、思想、社会の三方面の詳しい内容をまとめ、それを通じて、現代日本人の高自殺率の理由を明らかにした。 キーワード:自殺生死観無常観恥の文化

目次 はじめに (1) 1 現代における日本人の自殺率高い状況 (2) 1.1 昔はよく自殺 (2) 1.2 現代の自殺状況 (2) 1.2.1 普通の人のこと (2) 1.2.2有名人のこと (3) 2 高自殺の理由について (4) 2.1 経済上の理由 (4) 2.2思想上の原因 (4) 2.2.1自殺への寛容的な態度 (4) 2.2.2生と死の連続性 (5) 2.2.3自殺による心情の表れ (6) 2.2.4 自殺による責任の果し (7) 2.3社会上の原因 (8) 2.3.1集団主義 (8) 2.3.2苛めの問題 (9) 3日本人の死生観 (9) 3.1死生について (9) 3.2生と死の関係 (10) 4影響要素 (10) 4.1島国意識の影響 (10) 4.2武士道と日本人の死生観 (11) 4.3第二次世界大戦の影響 (11) おわりに (12) 参考文献 (13)

最新我的生死观随笔

我的生死观随笔 我的生死观随笔【第一篇】:谈谈我的生死观 人的一辈子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生”与“死”。从出生到死亡,那就是一个的一辈子。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好象从来没有愁事。” 我说:“人的一生中本不该有任何烦恼,如果把一切事情都想开了,就会很开心的。我的观点是,最应该想开的,那就是视死如归,当永远闭上了眼睛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那是去拥抱另一个世界,所以含笑九泉是值得高兴的事。因此,连死亡对我来说都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事情能够令我不愉快。” 如果把死都看成是件无所谓的事,那么人生的快乐就会时时伴随着自己。 小时候就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她视死如归,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还有许多年轻的先烈们把自己的短暂生命都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他们都做到了含笑九泉。 我总是记着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自己虽然对社会对人类没有什么贡献,但是起码能够做到死而无悔,死而无愧,死而无怨,死而无忧,因此当我活着的时候

就能够心情愉快,笑看人生。 恩格斯说:“死是死者的幸福,活者的痛苦。”其实,每个人都应当把生与死看开些才对,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了无数人的出生,而如今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幸运儿。每个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应当是快乐的一天。 俗话说的好:“无欲无忧,无求无恼。”“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但是若与不如自己的人相比,情况就大不一样,就会知足常乐。我经常想到的是还有那些吃不上饭、念不起书、看不起病的贫穷人,还有那些忍受各种疾病煎熬的人,我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快乐的理由呢。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想,将来若到了快结束生命的那一天,我依然能像往常一样悠然的享受夜的宁静,因为那是永远的安眠。 面对死亡,我真的不会畏惧。我会坦然的回味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恩恩怨怨,深知离去,那是人生的必然,无法避免,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用微笑去迎接一个新的世界。 我的生死观随笔【第二篇】:我的生死观 生与死之间是“生”好还是“死”好呢?我想大部分人一定会选择生,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剩下的人为什么选择死呢?因为死可以摆脱七情六欲的痛苦。 但我觉得,生就是为了幸福,也有的人拿生命做赌注。《史记》中说:死分为两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死也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生死观有其深厚的社会依据和哲学基础。对生命的关切、对死亡的独到理解、对生死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注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进行挖掘,认为传统生死观中所蕴涵的尊重生命、善待死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对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生活观、人生观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当代人们的生活世界,由于社会变化迅速,往往还没有明白此时的生活状态,生活就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常常使人无所适从,那些缺失自信的人常觉得自己无能、渺小,犹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好恶、企盼和求索。但是世间人流如潮,或被磨平棱角、挫伤锐消解雄心,或被单调重复的工作与生活所淹没,被自我的创造物所淹没,被消费浪潮所淹没。被迫服从潮流、服从环境、服从他人,个人渺小之感自然产生,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人们生活匆忙、工作紧张,无暇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涌现出强烈的人生虚无感、幻灭感和无助感。并且物质的极大丰

富刺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求这求那,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或者没有求到,于是顿时感觉活得没有意思;要么自己求的东西得到了,可是,迅即发现得到的这些东西不过尔尔,也填充不了人生的空白。当然,还有人则根本不知自己要什么,到手的东西又有何意义?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自己干什么是为了什么?一切生活到手及没到手的状态都消失意义,并进一步潜入到生命的层次,使人之生命的价值感也随之消失,这就形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我们知道,人生是由量大部分构成:一为“生”,二为“死”。现实中的人往往只关注当下现实的生活过程,而忽略了人生的终点——死亡;或者人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恐惧死亡的心理,从某正抗拒死亡的心理状态中派生出极力忘却死亡的人生观念。 现代社会人生价值缺失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可以找到十分丰富的对治措施。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过程,具体讲就是传统生死观念各个流派,特备是儒、释、道三家都在人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挺立起更高层次的精神生命,以此引领人生的价值方向,起到防止人的生活物化与意义世界缺失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众人生价值的最终关注从来没有停留在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一事实世界,而是极力阐释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无论是道德人格的挺立,还是精神自由的实现,亦或者是佛性的展露都是在超越人的物质生活之上为人生安置了终极价

浅析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生死观1

浅析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生死观 林红芸 内容摘要:“生死”在村上春树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每一部小说都离不开与“生死”有关的内容,都有人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死去,“生死”成为了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村上作品中的生死观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他的小说。本文以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和《挪威的森林》为主要着眼点,通过对作品写作背景、特点和主要人物的分析,逐步探索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生死观。 关键词:时代背景基调生死学潮自杀 村上春树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日本作家,其作品如《挪威的森林》等在国内很受欢迎。 村上的作品中与“生死”有关的内容占了相当的比重。他最早的作品《且听风吟》里提到哈特费尔德以及学法语女友的自杀;《寻羊冒险记》中鼠自杀;《舞!舞!舞!》中喜喜被杀,五反田自杀;《挪威的森林》里木月、直子、初美自杀。其他作品也有类似情节,不一一提及。 由此可以看到几乎村上的每部小说中都有人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死去,“生死”成为了村上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生死”,小说就失去了其原有的相貌,如经哈哈镜处理过一样。我们不妨以《且听风吟》和《挪威的森林》为主要着眼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一下村上小说中的生死观。 一、《且听风吟》是村上踏入文坛的第一部小说。 林少华在《村上春树何以为村上春树(代译序)》中这样说道:“大凡读者都读得出,村上文学的基调就是孤独和无奈。”“我仿佛听到村上在这样向我倾诉: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是可能的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那么,何苦非努力不可呢?为什么就不能转变一下态度呢——既然怎么努力争取理解都枉费心机,那么不再努力就是,这样也可以活的蛮好嘛!换言之,与其勉强通过与人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1]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从樱花看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与生死观

关于樱花与日本人生活观的论文 从樱花看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与生死观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一直来与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樱花是日本文化的图腾。在日本人的血液中无时无刻的涌动着粉红色的樱花情节。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名族文化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日本人喜爱樱花,不但因为樱花很美,更因为樱花盛开时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情形影射了日本人的集体主义。而樱花凋谢时的灿烂与绚丽还影射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关键词】樱花,集体主义;生死观;武士道 一、樱花的有关知识 樱花啊,樱花啊 暮春三月晴空里 万里无云多宁静 快来啊,快来啊 快去看樱花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日本民歌。讲的是暮春三月,樱花盛开了,叫人们快去看樱花。 早在远古时代,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日

本语中的出现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每到樱花时节,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种饮料、小吃,让员工们去附近公园的樱花树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每到这时,平时安安静静的日本会突然闹腾起来。不论城市、乡村,樱花树下总是挤满各种各样的人群,吃的、喝的、唱的、跳的、哭的、笑的,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人们在一起尽情宣泄春的激情与欢乐。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所以在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即日本的樱花节,在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园或野外赏樱。 樱花一直来与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花开花落,预告着春播、秋收时令的到来;樱汁、樱叶、樱花、樱木是常见的药材、食品、家具和木雕的上好原料。 樱花通常会在日本的暮春四月,冬寒未尽,春风渐暖时开放。白、浅红、粉红、梅红各色都有。望去如轻烟浅雪,似白云红霞,而且她们似乎并不在意自己小无香味。她们团结一心,重重迭迭把她们伤感悲

浅谈老庄的生死观

浅谈老庄的生死观生死问题既是人类思辨领域中的一个永恒课题,又是人生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于生死,人们一向很忌讳谈论。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哲人们并未停止过。而本文就老子与庄子的生死观来谈谈现代人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生死问题。 老子的生死观 老子认为,“生”即生命的产生及其生长、生存,是活生生的存在,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状态。在老子看来,万物之生是由“道”派生而来的,其自身不具有根源性,是必须依据“道”而产生的。然而“道”也不是有意生万物,万物之生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实。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自然也与物之生一样,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应该是一种生存,活生生的存在,当然按照老子的思想,“人之生”也应该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状态,人应该任其自然的生长、生存,而非任意终结。 在老子那里,“死”就是生命的终结。然而老子认为有一种超越“生死限制”的存在,即“道”。正所谓“谷神不死”,万物的总根源—道,是永远不会枯竭死亡的。因而,老子认为,除“道”之外,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有生必有死。可以说,死亡时生命的终结,是每个生命必然的归宿。因此,对于死亡,老子认为没有人愿意接受,没有不怕死的。人们对于死亡时畏惧的、厌恶的。有些人将人们对死亡的这种畏惧与厌恶归结为惧恶死亡后的虚无。但是老子却不这样认为,死亡并非是走向虚无,而是一种回归,是向自然回归,向生命之道回归。人们的惧怕与厌恶是因为生命即将结束,这意味着远离亲友,回归自然生命之道。老子指出,死亡对于人而言是必然的,但却是可以超越的。他区分了“死”与“亡”,“死“是指生命活力和机能的消失,生命运动的停止,它偏重于形体而言;“亡”指消失、不存在,归于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生命体本身有生则必有死,及其生命活力和机能的存在时间都是有限的;但是生命体的“死”不等于整个生命的“亡”,因为生命存在除了形体因素以外,还有精神因素,生命形体可以死去,可是生命精神却可以在生命体死去后继续发生作用或发挥影响。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简单来说可以用鲁迅先生的话来概括,即“有的人死

从《过零丁洋》看中国诗人的生死观

从《过零丁洋》说中国诗人的生死观 在《红楼梦》中,自称“槛外人”的妙玉最喜爱的一句诗词是范成大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铁门槛”在此指代富贵人家,而”土馒头”“即代表了坟墓,因其二者形似,故称之为“土馒头”。可见,不管一人生前多么富有,但总是逃不过死亡。而在中国诗人们的眼中,又有着怎样的生死观?让我们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开始说起。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首《过零丁洋》将自己舍生取义、不畏死亡的民族气节表现得淋漓至尽。零丁洋是今天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首句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被敌人困于战船之中,望着这破碎的山河,心中悲痛万分。想起自己早年辛苦读书,也是要实现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抱负,却怎么没有想到自己最后却拿起“干戈”并随军征战了四年的时间。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文人风骨最是可敬!在国家危急存亡关键时刻,文天祥奋勇而起,不惜倾其家产,招募三万勇士,组成义军,义无

反顾地加入了抗元的大军之中。但因起兵勤王的人寥寥无几,文天祥等人虽拼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南宋战败的事实。这里更显出文天祥的忠心,对局势的痛心,以及对投降派的谴责与愤怒。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再次从从国家与个人两方面入手来抒发感慨。相信每个人都明白,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现今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因此而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风飘絮”和“雨打萍”,在此形象贴切描绘了国家行将败亡时的情景以及对自己一生经历遭遇的形象饱含情感的概括。同样,诗人杜甫也因为“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感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实,诗人与国家,这两个名词早就融为一体了,诗人总是为国家而存在,当国家遭受灾难时,他们因为身在民间,所以对苦难的感受比统治者们更加深切。再加上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渴望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也就愈加强烈!所以他们的诗词“字字读来皆是血”!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前句为追忆,后句描述眼前之情景。惶恐滩,原名叫黄公滩,在今江西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文天祥当年起兵时曾路过这里,后被元兵打败,撤到福建。无法挽大厦于将倾,这是一个仁人志士的最大的“惶恐”了。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经过零丁洋,这一句是写实。这两句今昔对比,跨越时空,高度概括,既叙事,又抒情,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若没有亲身经历、深沉的情感积淀,是写不出如此精绝的对句来的。作者借一生中感受最深的、最有典型意义的两件事来表现他的战斗经历和忠愤之心。从写作角度上来说,把地

周国平的生死观

未之死焉之生——周国平的生死观 周国平说:“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然而,即使掉头不去看它,我们仍然知道它的存在,时刻感觉到它的步步逼近,把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每一寸美好的光阴上面。”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于享受太阳光芒这事太过于自然了,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情实在太习惯了,而凡是习惯了的东西,我们就很难想象有朝一日会失去。所以,人们惧怕有一天死亡之神找上门来。 我不相信一个正常人会从来不想到自己的死,也不相信他想到时会不感到恐惧。很早时候,当我有一天突然明白未来的几十年后,自己也会遭遇那白发苍苍、皮肤松弛老化的时刻时,死亡问题就困扰着我。我怕想,如果是白天,我一定会找其它事情去做,为的是躲避这个令人恐惧的话题;但是,如果是深夜,我就必须拿出自己的灵魂面对死亡的时刻了。我不愿意与任何人分享有关死的认识,因为我深知大家也会恐惧。如果没有此种心理,那必定就是嘲笑了,然后还会指着街上任何一个人对我说:“你看周围人都心安理得活着,谁像你这般折磨自己。我们这么年轻,何须挂虑死亡。”因此,我从不自找麻烦引出这个话题,这成了我青春期的一个秘密,是与任何好友都分享不了的对死的恐惧之感。直至高中,读了有关史铁生的书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我才发现,“死”这一问题早就困扰过无数圣贤了。金圣叹曾说:“我今天想到死的时候这么无奈,在我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也这么无奈过了。我今天所站得这个地方,无数古人也曾经站过,而今天只见有我,不见古人。他对于人面对死亡的无奈之感表达得多准确。 人之死,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没有人能够否认它的必然性。自古以来,思考过、

抗议过、拒绝过死的人,最后都免不了一死。对于宇宙恒定的规律,渺小的人类不可做任何挣扎。对于死亡,别无选择。也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大多数人宁愿对死保持沉默。人们用琐碎的日常生活填充了恐惧的内心,使我们无暇顾及死亡。事业和理想暂时掩盖了人们心中对死亡的阴霾,就像美丽的晚霞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的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 中国的圣人说过:“未之生,焉之死?”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之死,焉之生?”从这里可见中西方对待人生问题的不同见解,但却都有各自的道理。在这里,我不评论熟是熟非,只想强调一点:生与死是必然挂钩的,上帝既然给了我们生命来品味,自然也有收回去的权利。它的天秤永远是公平的,它先让命运之神安排我们呱呱落地,最后安排我们奄奄一息。即使你有多不愿意死,你都得在有生之年面对死。许多哲学家都教导:使自己愿意死,死就变得不可怕了。周国平对此笑道:这不是叫人克服对死的恐惧吗?只有无知的动物才可做到这种境界吧。如果凡人真能够这样做,或者只把死亡当做人生司空见惯的许多平凡事中的一件事来想,倒不视为一种准幸福的境界。遗憾的是,愚者不费力气就可以与动物一起置身于这个境界,而智者却须历经沧桑才能达到。 “当生命力因疾病或年老而衰竭时,死亡就显得不可怕了。”周国平如是说。的确如此,当生命带给生者的只有痛苦与挣扎,那死亡可谓是最好的解脱方式。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无非来自对生命的欲望,而生命的欲望有来自生命力。当生命力枯萎时,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当然只能选择另一条解脱的途径。当然,人不可能避免肉体的渐渐衰老,而灵魂厌恶这衰老的肉体,终免不了弃之而走。这时候,死是值得生者欢迎的了。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个体的生与死会对世界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不可能做到如诗中写的那样:我轻轻的走,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个体的出生使世界的一切与之息息相关,而死亡必将在地球上留下其曾经生活的痕迹与日后的影响,不管痕迹的深浅与影响的大小。有时候,我不禁想,出生得愈晚愈好,那样就会有更美好的世界属于我了。但是,具体晚到什么时候又说不清。不过想到自己无论何时出生,一死便前功尽弃,留在身后的同样是那个与自己不再有任何关系的世界时,想法便戛然而止。除非永生,我想,这样才能摆脱对死的恐惧。但奥勒留说:“所有来自永恒的事物作为形式是循环往复的,一个人是在一百年还是两千年或无限的时间看到同样的事物,这对他来说是一回事。总之,太阳下没有新东西,永生是不值得向往的。”周国平对此表示赞同,他承认永生是荒谬的。而我等俗人也只得乐观想:造物者一定是想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之前我对日本的认识真的不多,只是局限于中国历史书上的描写,它是一个残暴、没有人性的国家。渐渐地跟随着国际新闻的报道以及世人的评论,发现小小的国土面积上的人有大大的力量,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都是名列前茅。不禁对这个和中国关系复杂的东方强国产生了好奇,搜集的资料越多,越是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感到由衷的敬佩。 说到日本,日本文化,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白云笼罩的富士山,娇美的樱花,身佩大刀,勇于切腹的武士。日本文化给人的印象或许正如这些事物所象征的,一边是美丽和柔弱,一边是尚武和残暴。在日本有句很美丽的话: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之所以喜欢樱花,就是敬佩其“能在最绚烂的时刻决然的选择死亡”这种精神。而武士道又是一直支持日本走到今天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之一。将樱花和武士相提并论,就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崇尚忠诚死亡”的独特生死观。 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有别与中国和西方国家。中国人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有一个孕育、产生、成长、衰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于生存和死亡就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在基督教的定义中,“自杀是罪恶”,所以很少会有人选择自杀,因为得不到原谅。但日本却有一种赞美剖腹和殉情的情结。在日本人心中,死并不是结束,而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所以日本人的葬礼永远是最简洁的。 日本人一直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只要自己属于这个团体,就要对这个团体尽职尽责。如果发生什么严重危害团体利益和声誉的事件,自己有不可原谅的失职责任,应以死谢罪。有报道说一日本公司由于消防工作没有做好造成一场大火,公司社长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谢罪。这要是放到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最严重也不过是罢职或是入狱。所以看到这个报道时会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是细想日本文化,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有密切联系。 如此独特的生死观,还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不单只是巨大的生活压力所造成的,日本人认为死是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行为,是对生前极大罪恶的一种洗涤,唯有死后,你生前所犯的罪恶,都将一笔勾销,是赢得别人尊重的最后方式,所以日本人对自杀行为从来不排斥,反而是推崇的。 而近期,自杀行为呈现出低龄化。中小学生的自杀人数增加很快。学习的负担大,令学生一群无法承担压力而纷纷去选择死亡,实在令人扼腕。日本居高不下的自杀率给当今日本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劳动力的减退。众多的自杀事件,也会对民众造成

生死观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初二作文:我的生死观作文800字

我的生死观 生是什么呢?死又是什么呢?生是活在世上?死是离开人世?下地狱吗? 从我看来,生和死是一件多么平常而又平凡的事啊!我们从呱呱坠地地到能够独立保护自己的过程,我们就经历了许多生与死的考验。生与死是一个生命过程,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过程与考验。 为什么人会活在世上呢?很简单,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有着义务活在这个世上,而且要活得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美丽,喷出生命的火花,一个人如果白白地生在世上没有任何的抱负,没有任何的理想,没有任何的生的价值观,那么就白白地活在这个世上给地球增加负担,给人类粮食造成一定的损失,也给地球增加了负担。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既然这样那我们大可不必急于求死。也许,我们在世间播种了无数的幸福,德泽天下;也许,我们罪恶累累,丑陋不堪;但我们都不必急于杀死自己,时间一到,上帝或阎王自然召回我们。 当你的人生遇到了挫折或者遇到了一些想不开的事,千万别去想死;先乐观一点活着,如果真的不行,真的想去寻死的活,那你先想一想,如果你死了,你的家人,你的亲人,你的亲戚朋友们有可能会痛苦一辈子。而你却一个人远离很多不痛快的事到另一个世界去逍遥,比起现在是多么的痛快啊!这也许是许多人想死的原因。但你想好了

没有:你在阴间的痛快是建立在阳间亲人的几十倍的痛苦之上的;你死都这么自私,阎王爷不把你扔下油锅才怪呢!我还是认为,能活下来就努力的活下去吧!哪怕生活再不称心如意,如果上帝看得很不忍心的话,也许他会把你召回去的!那是上帝的事。也许有一天你生活会截然不同,变得那么的舒心灿烂变得那么的优雅美丽!所以生活还是有变数的。 如果想死的话,就要死得其所,如果上帝要我死,我绝不会像汉奸或蛀虫一样的苟且偷生,我也不会选择躺在床上安谧舒服地死去,我认为这是很窝囊的死法,如果可以的话我会选择在战场上和敌人拼命,或者为工作耗尽最后一点心血。这样死去也许有点价值,为国家作出贡献,就算是死,也要痛痛快快轰轰烈烈的死。 这就是我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 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 1.1知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他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应该少私寡欲,远离声色财货的诱惑。庄子承其余续,认为人活在世间,但精神上不受生死祸福的困扰,从好生恶死的情感中摆脱出来,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境界。这种面对死亡所持的态度,对于后来的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1.3 长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道教为代表。长生即长生不死。道教从心理到生理方面考察人的本质,虽然与道家相同,将人看成自然人,但它将生与死割裂开来,追求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彼岸和此岸世界,并没有一道界,现实的人,现实的形体,加以修炼即可飞升成仙。 1.4 无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佛教为代表。无生观别具一格,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佛教宣扬生死轮回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果不求解脱,则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没有休止,犹如轮转,回旋不停。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仅限于一生,此生死后,还有来生,如此循环不已。只有通过修炼,断绝情欲,皈依佛门,是自己灵魂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不再托生,进入永恒安寂的涅槃世。这种生死观具有浓厚的出世色彩。 1.5 永生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