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摘要】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信息丰富、客观真实、动态监测及跨国界性等特点,在地质、资源和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主要集中在军事目标探测、侦察、制导和监视等方面。海湾战争后,有学者指出武器“高技术”主要体现在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本文将主要探讨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军事地理;测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军事变革和国际形势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与我国密切相关的朝鲜半岛形势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朝核危机的影响深远。如何根据边境地区地质、地貌特点,储备基础资料,在外交策略上未雨绸缪显得日益重要。遥感地质调查以民用卫星为数据源,其成果服务于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研究等领域[1]。实现遥感地质信息向军事信息的转化.推动军民资料共享水平。使其在国防建中发挥积极作用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将遥感地质信息转化为遥感军事地质图,是民用国土资源调查信息与军事应用相结合基础方向之一,是构建军事遥感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编制遥感军事地质图的必要性

1.1遥感地质信息是军事活动重要基础,遥感军事地质图是载体

地形复杂地区或者边境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大多属于待开发地或不宜开发地,甚至有些地区人力和车辆尚难通行。所以,依靠常规的地面调查方法很难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地区的岸线变迁和基础地质、地形、地貌和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具有重要经济开发和国防建设价值。我国一直对邻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尽量避免与邻国之间的误会与摩擦,所以尽可能不派或少派勘察员到边界地区进行实地勘察[2]。遥感地质手段具有无国界的工作特点,能有效地提高敏感地区调查水平,提供基础信息,还能扩展军事活动专业视野。因此,遥感地质信息是军事活动重要基础,遥感军事地质图就是这些信息的重要载体。

1.2遥感军事地质图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军事现代化水平

国外军事地图发展迅速。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陆军提出“士兵现代化计划”,为每一个士兵配备了“陆地勇士”软件,可在很短时间内生成卫星影像地图和地形图[3]。近年来,随着遥感系列卫星的发射,军用电子地图的不断发展,三维技术发展,我国军事地图的绘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专业所限,图件描述对象依然以地形和空间地物景观为主,大量遥感地质信息未被有效利用和开发。因此,将遥感地质信息纳入军事图件中,建立全新的用图思维,必能推动我国军事现代化水平。

地理信息系统于作战地形分析之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于作战地形分析之应用 一、21世纪的作战为联合作战,强调网状化作战理念,因此数字化建军成为各国重视之议题。其中作战地形信息系统为作战信息系统建置之基础。相关地形分析模式之建立均与作战区域地形特性及使用军事准则有关,须因应国情差异进行研究探讨。 二、许多研究均指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具备实时有效的数据与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技术、虚拟现实、3D景观模拟等多种展示能力,可应用于决策支持、数据库建置与管理、统计分析等相关领域,故本研究针对作战地形分析之应用,参考本军与美军准则,并使用地理信息软件,初步探讨作战地形分析模式之建立及其应用,提供数字化建军之参考。关键词:地形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植物障碍 前言 信息化作战为现代战争趋势,为达成此一目标,必须先建立作战信息系统,然由美军发展作战地形信息系统过程中可发现作战地形信息系统为作战信息系统建 置之基础1。中共学者亦指出指挥控制系统由战场信息系统、作战仿真系统、作战分析系统、火力支持控制系统、防空火力控制、保障勤务控制系统等所组成2。基于各国建军构想、准则与编装之差异,导致作战信息系统的内容不同,但不论何种规划,战术地形分析与战场地形信息之产出均为达成完善作战信息系统之核心,由此可知作战地形分析之重要性。 美军发展数字地形支持系统(Digital Topographic Support System,DTSS)中即以图像处理软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依其准则与编装加以设计完成。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军事上的应用之经验以及一些相关研究之成果中显示,GIS不仅在于提供战场地理图形之显示,更具备整合多种来源情资与情资动态显示之能力,并能提供战场指挥官所需之战术地形分析成果,如射界分析、空降场、地形障碍分析等之评估。而这些能力主要依赖实时有效的数据与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技术,方能达成有效的运作。 本研究参考战场情报准备中相关地形分析之准则,建立作战地形分析模式,将之转换成可供地理信息系统执行之空间分析并探讨其应用,使作战地形分析信息化,以提供工兵未来发展参考。 作战地形分析与地理信息 系统简介 一、作战地形分析 作战地形信息的重要性如同美国陆军新版之《作战要纲》所述:作战环境的四大要素是地理、地形、气象与基础设施,这四大要素在物质范畴对陆军作战有重大之影响。而国军《战场情报准备》中亦指出作战地形分析包括「观测与射击、隐蔽与掩蔽、障碍、地形要点、接近路线」等地形五大要素3。故将上述作战地形分析作业以GIS将之信息化即为本文探讨重点。 二、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套应用计算机软、硬设备以提供搜集、管理、处理、更新、查询、分析、统计以及实时展示各种数字化地理数据的计算机基础系统4。

中国地方志的军事地理价值概说

中国地方志的军事地理价值概说 发信站: 新一塌糊涂(Wed Mar 18 02:51:26 2009), 本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11810665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8106657.html,) 地方志源流概说 “方志”的名称较早见于记载的是《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周官》一书成于战国时代,据此可知方志的历史之久远。我国现存的地方志有八千五百多种,共十一万多卷,(注1)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左右。地方志记载了一定地区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是一部地方性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军事内容,特别是军事地理内容。明末清初顾祖禹编撰的军事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就引用了一百多种地方志。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陆军编绘的《中国地图》,我国的地方志就是其重要的参考资料。 我国地方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以及地理书和地图,在地方志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这三方面既有各自的发展,又有相互的融合。由于各自的发展,地方志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史、图、经的相互融合,终于在宋代形成了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的地方志。(注2) 明清时期的军事要地志 明代地方志的发展十分繁荣。明政府为巩固北部边防,在长城沿线许多军事要地设立军镇、卫所,在一些军事要冲设立关城、堡寨,屯兵戍守。由于这些军事要地的出现,随之出现了许多军事要地志。著名的有:嘉靖《山海关志》,万历《偏关志》、嘉靖《三关志》。此外,还有关于重要防御方向的嘉靖《两镇三关通志》、嘉靖《西关志》、万历《四通三关志》等等。与此同时,明代军事区划,镇、卫、所的方志也纷纷出现,如正德《宣府镇志》,万历《延绥镇志》,正德《金山卫志》等。这些地方志明显地具有现今军事要地兵要地志的雏形,对当时军队的兵防战守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延绥镇志》,序中说:“时火落赤报警,欲稽往牒,以查敌情,得新志而读之,历代建置沿革之由,水火险易厄塞之处,兵马收集选充之实,馈饷储积、田赋登耗之数,力役征调支应之烦,……文武经历建树久近之迹,河套侵犯要挟之情,元老经略条奏筹划安攘之策,糜不犁然具备,一展卷尽目中。” 清代,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地方志的编纂与研究达到鼎盛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修志的重视,一些著名学者的参与,使地方志体例谨严,种类齐全,数量大增。除三修《大清一统志》之外,全国各地亦纷纷修志,不但有省志,府志、州志、县志、厅志,还出现了乡镇志。 清朝中后期,在平定“内乱”和抵御外患的战争中,出现了一批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地方志,以新疆和西藏最为突出。如《钦定新疆识略》和《回疆通志》。这两部方志体例大致相似,对“南北各城官制、兵额、台站、卡伦皆关综核,特详载于各城图后,至山川道里彼此联属,则于总图后谨撰总叙。”新疆“配有军台又有营塘、驿站,颇为纷难,谱详胪于道里表,以便核查。”此外,在这两部方志的《纪事》还简要记述了清政府历次与新疆少数民族分裂分子作战的经过。(注3) 地方志——军事地理的史料库 在地方志大量的军事史料中,以军事地理资料最为丰富,最为突出。如历代地方军事机构的设置、军事行政区域的划分、疆界沿革、战场地名辨释、民族分布与迁移、边(海)防卫戍、山川要津、险隘关塞、交通道路、兵家必争之地等,涉及历史军事地理(注4)的研究资料,通常都可在地方志中有关的条目中寻得。在嘉靖《宁夏新志》中就记述着古战场贺兰山的关塞和可通步骑的口隘数,以及古代防御要点的地

国防地理常识

国防地理常识 1、什么是领土? 答:领土,指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2、什么是陆地? 答:一国的陆地是指国家疆界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处于国家主权的完全管辖之下。 3、什么是领海? 答:指沿海国主权所及于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群岛国的领海是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沿海国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4、领海的宽度是如何确定的? 答:领海宽度,可按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安全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在12海里限度内确定。 5、什么是底土? 答:底土亦称之为地下领土,包括领陆的底土、内水和领海的水床和底土,国家对其资源拥有主权,对在底土上进行的开发和利用事业行使完全的管辖权。 6、什么是领空? 答:领空是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是一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完全受国家的主权管辖。 7、什么是国家边界?国家边界有几种? 答:国家边界,是国家领土范围周边的界限,是划分国家之间陆地的界线,也是确定国家领海与公海、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线。 8、国家边界有几种? 答:有陆地边界、水域边界(界河、界湖等)、海上边界(领海的外沿)、空中边界等。 9、从地图上看,国家边界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线,事实上它是沿这条线伸展的垂直面,这个面与地表水面相交时,才表现为一条线,这条线可以是有形的、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无形的,请问其自然物和人工物的标志各包括哪些?无形的,想象的又怎样划分国界?答:自然物标志有河流、湖泊、岩石、山脉、沙漠、森林等;人工物有界石、栅栏、墙垣、壕沟、道路、运河、水上浮标等;无形的、想象的有以经纬度分界的国界等。 10、国家的边界是怎样确定的? 答:国家的边界可以是由于习惯形成的,也可以是根据条约划定的。

叙利亚军事地理

叙利亚军事地理 叙利亚,古称苏里斯顿,意为“玫瑰的土地”。然而,2011年3月中旬以来,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也未能躲过中东乱局的“多米诺效应”,出现大规模民众示威。由于战略位置显要,叙国内形势变化为世界所瞩目。当然,本文无意纠缠于国际舆论的众说纷纭,仅希望从军事地理层面对叙利亚做一客观展现。 国情概览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是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叙北靠土耳其,南连约旦,东接伊拉克,西南和黎巴嫩、以色列接壤,西与塞浦路斯隔海相望。叙利亚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平均气温20℃左右。南部属热带,最低气温0℃以下,最高时可达40℃。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地,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中部平原250-350毫米,沙漠地区不足100毫米。海岸线长183公里,国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含戈兰高地),与邻邦相比“块头居中”,在整个中东则属于“轻量级选手”。目前人口2200多万,80%以上为阿拉伯人,国语是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85%的居民是穆斯林,14%信奉基督教。 叙全国分为14个省。首都大马士革,人口450万(含郊区和周边农村),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要城市还有阿勒颇(230万人)、霍姆斯(72万人)、哈马(70万人)、拉塔基亚(65万人)和代尔祖尔(52万人)。可见,叙利亚城市化率相当高,仅京畿就会聚了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据联合国报告,2010年叙利亚GDP为596.3亿美元,人均2700美元,在全球165个国家中排名第111位。 尽管版图较小,叙利亚却是本地区的农业大国,自古便有“中东粮仓”的美誉。农业是叙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占该国GDP的25%~30%,甚至高于石油开采业,并创造了25%的就业机会(440万人)。现今,叙利亚的农业耕种面积为473.6万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88万公顷,预计2011年产量可达410万吨。其他粮食作物有大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豆类、甜菜和烟草,水果有柑橘、杏、无花果、橄榄等。目前,叙粮食自给率达90%,具备较强抵御外部封锁与制裁能力,但水资源问题仍严重制约该国农业发展。 叙利亚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磷酸盐、岩盐等,已探明储量分别为25亿桶、6500亿立方米、6.5亿吨和5500万吨,林木覆盖率3.9%。叙利亚自1988年实现了石油及其产品的自给,但近年原油减产明显。为此,叙政府加快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逐步以天然气取代汽油和柴油。叙利亚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武器装备基本依赖进口。 山川地貌 叙利亚国土大部是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可分为4个地形区: 地中海沿岸和内陆中部为平原。沿海平原北起土耳其,南抵黎巴嫩,长约177公里,宽20-30公里。中部平原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一部分,间有低山。 西部为山地,自北向南有2列与海岸平行的山脉。东列山脉有东黎巴嫩山和戈兰高地。东黎巴嫩山脉(也称外黎巴嫩山脉,以区别于黎境内的黎巴嫩山脉)是叙黎界山,平均海拔1800-2100米,山势高峻,起伏不平,有些山口为两国交通要道。谢赫峰(赫尔蒙山)海拔2814米,终年积雪,为全国最高点(该山目前被以色列占据,是其重要的电子前哨站和山地部队训练场)。戈兰高地长约71公里,大部宽18-20公里,面积约11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扼控约旦河谷地,战略地位显要。 西列山脉有阿克拉山和安萨里耶山脉。安萨里耶山脉在沿海平原以东,构造上与黎巴嫩山相接,平均海拔600-900米,是叙利亚海滨平原的主要水源区,其最高峰海拔1688米。山脉森林密布,地势崎岖,其间可供通行的道路和隘口很少,阻碍了沿海与内陆间的交通。 南部为低高原,海拔500米,多沙漠,间有干河谷和绿洲。 东北部为丘陵地,间有干河床分布,主要河流有幼发拉底河和阿西河等。发源于土耳其的幼发

历史军事地理

漫谈中国古代军事地理 高天 2011.12.13 引子——南京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孟德斯鸠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挑战应战说”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大陆形状:东西走向相较南北走向更容易交流——气候相似 二、军事与地理 1、古人眼中的军事与地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孙子兵法》《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2、中国地势 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3、地形条件与军事 (1)山地:制高点和谷口是关键 (2)丘陵:俯视平原 (3)高原:民族证券、居高临下 (4)平原:平原之间通道为兵家必经之地。 (5)盆地:通道及制高点 (6)水系:淮河 (7)气候、植被:八公山草木皆兵 三、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 1、时间分布 《中国军事史——中国历代战争年表》 东周阶段、魏晋南北朝阶段、五代宋辽金 《读史方舆纪要》 2、空间分布 先秦时期: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 秦汉时期:陇海、兰新线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与黄河之间的长条形区域 隋唐五代时期:黄河及其以北地区 宋辽金夏时期:河北、山西、陕西、宁夏一线淮河至大散关 元明时期:北疆与闽浙地区 四、中国历史上的“军区” 1、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 宋前:山川形便 宋后:犬牙相入 2、历史军事区域的划分原则 新中国: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 3、历史中国——一个大军区 北面:沙漠 西面:高山 南面:丛林 东面:海洋 战争主角变化不大,时间上连续性、地域上稳定性、角色上一贯性战争的强制同化 民族纷争的必然性 中原内部纷争 五、棋盘型军事地理格局 1、金角银边草肚皮 围棋术语 2、中国 四角:关中、河北、东南、四川 四边:山西、山东、湖北、汉中 中央腹地:中原 山脉战略意义:重在阻隔,而贵在有孔道可以通行 河流战略意义:重在流通,而贵在有据点可以扼守 参考书目 1.《读史方舆纪要》 2.《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

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摘要】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信息丰富、客观真实、动态监测及跨国界性等特点,在地质、资源和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主要集中在军事目标探测、侦察、制导和监视等方面。海湾战争后,有学者指出武器“高技术”主要体现在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本文将主要探讨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军事地理;测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军事变革和国际形势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与我国密切相关的朝鲜半岛形势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朝核危机的影响深远。如何根据边境地区地质、地貌特点,储备基础资料,在外交策略上未雨绸缪显得日益重要。遥感地质调查以民用卫星为数据源,其成果服务于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研究等领域[1]。实现遥感地质信息向军事信息的转化.推动军民资料共享水平。使其在国防建中发挥积极作用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将遥感地质信息转化为遥感军事地质图,是民用国土资源调查信息与军事应用相结合基础方向之一,是构建军事遥感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编制遥感军事地质图的必要性 1.1遥感地质信息是军事活动重要基础,遥感军事地质图是载体 地形复杂地区或者边境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大多属于待开发地或不宜开发地,甚至有些地区人力和车辆尚难通行。所以,依靠常规的地面调查方法很难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地区的岸线变迁和基础地质、地形、地貌和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具有重要经济开发和国防建设价值。我国一直对邻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尽量避免与邻国之间的误会与摩擦,所以尽可能不派或少派勘察员到边界地区进行实地勘察[2]。遥感地质手段具有无国界的工作特点,能有效地提高敏感地区调查水平,提供基础信息,还能扩展军事活动专业视野。因此,遥感地质信息是军事活动重要基础,遥感军事地质图就是这些信息的重要载体。 1.2遥感军事地质图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军事现代化水平 国外军事地图发展迅速。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陆军提出“士兵现代化计划”,为每一个士兵配备了“陆地勇士”软件,可在很短时间内生成卫星影像地图和地形图[3]。近年来,随着遥感系列卫星的发射,军用电子地图的不断发展,三维技术发展,我国军事地图的绘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专业所限,图件描述对象依然以地形和空间地物景观为主,大量遥感地质信息未被有效利用和开发。因此,将遥感地质信息纳入军事图件中,建立全新的用图思维,必能推动我国军事现代化水平。

GIS在军事中的应用

目录 1引言-------------------------------------------------------------- 2 2 GIS功能概述------------------------------------------------------ 2 3 GIS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3 3.1 军事文艺文献数字图书馆 --------------------------------------- 3 3.1.1 GIS建设数字图书馆总结 ------------------------------------- 3 3.2 GIS在军事通信网络传输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4 3.2.1 GIS应用于军事通信网络传输资源信息管理的原因-------------------- 4 3.2.2 基于GIS开发的军事通信网络传输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过程---------- 4 3.2.3 功能总结------------------------------------------------------- 4 3.3 基于GIS技术的军用电子地图在军事指挥中的应用 ----------------- 4 3.3.1 基于GIS的军用电子地图在军事指挥中的应用--------------------- 5 3.3.2 GIS在军事电子地图及其在军事指挥中应用小结-------------------- 5 3.4 基于GIS的军事物流研究 --------------------------------------- 5 3.4.1 军事物流概念---------------------------------------------- 5 3.4.2 GIS军事物流管理系统--------------------------------------- 5 3.4.3 GIS军事物流管理系统的结构-------------------------------------- 5 3.5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与实现 ------------------------- 6 3.5.1 移动GIS必要性-------------------------------------------- 6 3.5.2 移动GIS实现技术框架体系结构-------------------------------- 7 3.5.3 移动GIS在军事应用中的功能实现------------------------------ 7 3.6 组件式GIS技术在军事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 8 3.6.1 作战指挥仿真系统组成图----------------------------------------- 8 4 结论和展望 ------------------------------------------------------- 8参考文献 ----------------------------------------------------------- 9

军事视角看数字地球

分类号:B G44 中国国防报/2000年/06月/19日/第003版/ 国防论坛 数字地球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 的整体性综合信息系统,其对军事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 军事视角看数字地球 王虎成 曹爱华 从广义上讲,数字地球是指信息化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地球信息模型。它把有关地球上每一个点的所有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通过它可以快速地、形象地、完整地了解地球上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 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理想。从数字地球所包含的主要内涵来看,它是一个扩展了的、全方位的、高速的、网络化的全球综合信息系统。它是应用遥感、数据收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等科技手段,通过收集全方位、多分辨率、三维空间的、覆盖于地球表面的大量地理信息,并使用基于地理数学模型的高级决策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运算、筛选、重组,以达到对全球各类综合现象的模拟和仿真,最终可以精确、定量和数字化地描述和表达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形式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全球域的综合信息系统。 作为高技术的集合体,数字地球无疑将对军事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数字地球将改变战争的时空现。数字地球利用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界面图形方式,跨入多种分辨率。三维的表达方式。利用多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不受限制地穿越空间,同样也能穿越时间,建立起包括陆、海、空、天的计算信息网络。利用它,并配合有关技术保障部门,可以尽快掌握战场环境的最新情况,并快速进行处理和综合判断,及时提供各种有关文字、图表、影像与数据资料,辅助提出兵力兵器使用、任务区分、机动路线、集结地点及兵力兵器部署的补充建议,协助指挥员修订战役作战预案,参与战役决策,为军事决策和作战指挥提供便利条件。 数字地球将使战争攻击多样化。未来战争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不仅是交战兵力和武器装备的多少,还取决于信息资源、知识的占有量和运筹兵力装备的能力。利用数字地球,可迅速收集敌方的地理空间信息及有关的属性信息,进而利用非致命武器和计算机病毒武器,通过删改程序和数据向敌方注入虚假情报、冗余信息,干扰或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使之丧失主动权未战先败。 数字地球将使未来战争的战斗与指挥一体化、实时代。数字地球为战争指挥中心提供敌我部队的位置、动向,使战况能够准确、实时地传送到指挥部。指挥员可及时了解不断变化的战场全貌,使指挥自动化程度空前提高,而指挥层却大大减少。 数字地球将提高战斗勤务保障效率。通过数字地球,后勤部队的行动和物质储备、消耗等情况都可以在指挥中心显示出来,作战部队可以及时得到战斗勤务支援,每个战斗实体的装备能够及时地报告伤员在战场上的位置和伤情,使之及时获救。

9历史时期的军事地理

第九章历史时期的军事地理 第一节中国古代防御体系 一、长城 长城是以城墙、城堡为主体而组成的巨大而漫长的军事防卫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各自的边境上修筑起城堡和城墙相连的漫长的防御工事,这就是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御匈奴的侵扰,将北方旧有的长城连缀、延长,建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此后,为抵御北方游牧部族的侵扰,汉族建立的汉、晋、隋、明等朝,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辽、金等朝,均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明两朝规模最大。万里长城是中华各民族共同修筑的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依据其防御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一是各国之间的互防长城,一是北方各国的边防长城。 1、楚长城 最早修筑长城的是南方的楚国,称为“方城”。 2、齐长城 齐国长城,又称“巨防”。 3、中山长城 中山国在今河北石家庄附近,其地介于燕、赵、晋、齐之间。 4、魏长城 魏国长城修筑于魏惠王时期,有两道,一在今陕西东部,即魏西长城,一在今河南中部,即魏东长城。 5、赵长城 赵国长城,有南北两条。南长城是为防御魏而筑,修筑于公元前333年,“属阻漳、釜之险”。 6、燕长城 燕国长城也有南北二道。南长城,古称易水长城,是为了防御齐、赵而筑。 燕北长城,是为了防御东胡而筑。 7、秦长城 战国时期,秦国为防御西北匈奴南下骚扰,数次筑长城。 (二)秦汉时期的长城 1、秦万里长城 2、西汉长城 汉长城,又称塞、障塞、边塞。西汉所筑边塞主要有三部分:河上之塞,河西长城,塞外列成。 3、东汉长城 东汉初期,长城处于匈奴、乌桓的控制范围之内,东汉在原长城以南的河北、山西等地修筑了几道比较低薄的障塞。 (三)北魏至隋的长城 1、北魏长城 2、东魏、北齐长城 3、北周、隋长城 (四)金、明长城 1、金长城

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分析

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分析 ——以南宋末年襄阳之战为例 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传统中国沿革地理著作主要表现在山川形胜的讨论和研究中,其所论述也比较零散,其中的集大成者当属清朝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中国军事地理大势和利用地理形胜的成败得失经验。顾祖禹对襄阳的地位做出论断:“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i而在当代历史本文试图从襄阳的位置,交通,自然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其战略地位,并结合南宋末年的襄阳战役这一具体战役来分析。参考宋杰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饶胜文的《布局天下》和胡阿祥的《兵家必争之地》等书的基础上,试图对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进行初步分析。 1总体分析 地理位置: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与南阳分别处于南阳盆地的南北出口。 交通:襄阳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一个十字路口。离各个军事战略枢纽相去不远,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襄阳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ii著名历史地理学者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所论述:“古代中国之疆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而中隔秦岭、伏牛、桐柏、大别诸山脉,使南北交通局限于东西中三主线。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长江下游之吴越。中线由关中东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阳,复南循汉水至长江中游之荆楚。”“襄阳向来就是联系长江中游与中原、关中地区的交通枢纽。由襄、邓西北陆行过武关、蓝关,或自襄州溯汉水、丹水入商州,再转陆路经蓝关,或自襄州溯汉水至洋州,转陆路经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岭,均可至长安;由襄州北行经南阳、方城可至洛阳;南行经荆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岭至广州,或经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东下吴越;东南循汉水而下,经邹、鄂入江,亦得联络吴越岭南。”iii 就全国形势而言,东南而言,是重在武昌。.襄阳为天下之腰臂,中原得之以并东南,东南得之可以图西北。南方政权北伐常常从襄阳出发,而北方政权南征统一全国也常常以襄阳为重要的军事枢纽。关于南征,清王万芳《襄阳府志》有这样的总结:“ 襄阳为楚北大郡……代为重镇,故典午之东迁,赵宋之南渡,忠义之士,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晋之平吴,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 至于北伐,乡先贤吴庆熹在《襄阳兵事略》中说:“自汉以来,起中原而争天下者,惟晋以楼船出巴蜀,沿江东下取吴,外此,这出师之途无过二:曰淮北,曰汉南。而江不与,淮北不得志,则汉南重,而襄重起东南者亦然。” 三国时期,襄阳被魏国牢牢的掌握在手里,严重威胁吴国的荆州地区,使吴国寝食难安,最终被西晋灭亡的时候即有一路大军兵出襄阳,攻下荆州地区。 前秦伐东晋时,便借鉴了西晋灭吴的经验,后因淝水之战前秦大败,荆襄这一路大军不得不撤退。东晋和南朝北伐常常从荆襄地区出兵,攻下河南,关中地区。隋文帝因得襄阳而灭陈而统一全国。 地形:襄阳群山四绕,一水纵贯。鄂西北地区多为低山丘陵,襄阳城面向汉水,

国防知识:现代五大侦察技术

国防知识:现代五大侦察技术 一、手段多样的陆地侦察 陆地侦察是传统的侦察方式之一,它主要由武装侦察分队、无线电技术侦 察分队、谍报站、特种作战分队、两栖侦察部队、边防观察哨、雷达观测站、 边防情报站、遥感侦察站,以及直升机侦察分队、无人机侦察分队等多种力量 协同实施。地面侦察的主要手段有观察、潜听、搜索、火力侦察、捕俘和审讯、秘密侦察、战场技术侦察等。捕俘和审讯在地面侦察中最具特色,有时甚至是 最有效的一种侦察方式。尽管现代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层出不穷,但地面侦 察的作用仍不可忽视。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向伊科边境派遣了大量的地面侦察力量及负有战场侦察任务的特种作战部队。地面侦 察力量不仅进一步充实了战场指挥官所需的战役战术情报,而且及时校正了卫 星和航空情报在分辨真假目标时所存在的偏差。 二、能长时间活动的海上侦察 海上侦察主要包括水面舰艇侦察和潜艇侦察两种方式。水面舰艇主要担负 查明敌方舰艇、潜艇和飞机的位置、运动情况等任务,其主要侦察手段有雷达 侦察、声纳侦察和电子侦察等。除普通水面舰艇外,部分国家还建造有专门担 负海上侦察任务的电子侦察船或海洋监视船。监视船主要执行全球海洋监视任务,运用拖曳阵式传感器监视系统,可对水下活动的潜艇进行辨别、存档,仅 美国海军目前就有20余艘海洋监视船在服役。潜艇侦察主要指深入到敌方海岸、基地和防御纵深内的海区实施侦察;其活动时间长,自给力强,能够对敌进行 长时间的监视与侦察,受气象条件影响小。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为隐蔽地侦察 对方的军事实力及战略动向,均有针对性地向特定海域派出为数众多的海洋调 查船、海洋监视船、核动力潜艇等海上侦察力量来搜集情报。去年8月,俄海 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时突然发生事故沉没时,美国海军核 动力攻击潜艇“孟菲斯”号和另外一艘攻击潜艇就正在出事海域附近对俄北方 舰队进行监视。 三、应用广泛的航空侦察 航空侦察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侦察方式。航空侦察按飞行平台分 为飞机(包括无人机)侦察和气球侦察;按任务性质分为战略侦察、战役侦察 和战术侦察;按侦察手段分为照相侦察、目视侦察和电子侦察等。航空侦察在 组织实施时,通常分为例行侦察和专项侦察两种方式。例行侦察是对敌方进行 不间断的监视性侦察,其活动规律性强,活动区域、出动时间与飞机出动频率 等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但有时会随着对情报搜集重点的变化和局势的变化 而变化。如美军侦察飞机几十年来,一直对我沿海和内陆进行航空侦察,搜集 我方情报。专项侦察则是为获取敌方某一时间段内兵力活动情报或某一地区的 情报所临时实施的侦察。专项侦察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而且其侦察力量相对

历史地理前沿:历代战争的军事地理

1、战争的关键时刻有许多意外的情况可以发生,此时考虑的是什么? (4.00分) ?A.战略问题 ?B.作战条件 ?C.区域问题 ?D.战场状况 正确答案:C、区域问题 2、从一场战斗来看地形叫做什么? (4.00分) ?A.战术地理 ?B.战役地理 ?C.战略地理 ?D.战争地理 正确答案:A、战术地理 3、中国人最早谈论地缘政治的是谁? (4.00分) ?A.孔子 ?B.烛之武 ?C.张仪 ?D.苏秦 正确答案:D、苏秦 4、现在的局部战争实际上是什么? (4.00分) ?A.对称战争 ?B.不对称战争 ?C.连锁战争 ?D.战略战争 5、现代军事地理有一个特殊问题是什么? (4.00分) ?A.国境线 ?B.武器 ?C.地图 ?D.驻军 正确答案:A、国境线 6、《元和郡县志》的作者是谁? (4.00分) ?A.郦道元 ?B.班固 ?C.陈寿 ?D.李吉甫 7、中国最早专门叙述战争地理学的是? (4.00分) ?A.《春秋》 ?B.《孙子兵法》 ?C.《孙膑兵法》

?D.《战国策》 8、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4.00分) ?A.战役部署 ?B.战场建设 ?C.战术构建 ?D.战略想象 正确答案:B、战场建设 9、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扭转战局是从哪里登陆的? (4.00分) ?A.仁川 ?B.仰川 ?C.城口 ?D.汉城 A 10、过去在常规战争里面,军事地理的关注主要是什么? (4.00分) ?A.地表环境 ?B.战场环境 ?C.战略要点 ?D.作战条件 正确答案:A、地表环境 判断题(40分) 1、在研究军事地理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根据战争的部署来研究。 (8.00分) 否 2、南沙是战略要地,占领就控制住南海。 (8.00分) 否 3、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军事地理的价值也在改变。 (8.00分) 是 4、军事地理上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地图与实际的差距。 (8.00分) 是 5、隆中对中,诸葛亮没有考虑军事地理。 (8.00分) 是

论情报侦察与特种作战的重要作用

论情报侦察与特种作战的重要作用 摘要:侦察情报对作战的胜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军特殊的作战背景和广泛的抗敌斗争,使情报侦察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鲜明特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硕战果,对战争的胜利功不可没。 特种作战在己方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作战目标,是军事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现代化强军的要求。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各国特种作战的理论深入研究,特种作战所处的位置将更加重要,承担的任务将更加重要,作战的方式将更加复杂、更加多样。 关键词:侦察情报特种作战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 情报侦察是另一类电子侦察,它基本属于一种战略活动,对潜在的敌方辐射源信号进行搜集和分析,得出的情报信息供上层军事部门、国家决策机构使用,或在某次作战前或作战中用来得出敌方的电子战部署情况。情报侦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太平洋战役 中途岛海战是日本遭受惨败的一次战役。从当时的兵力上来看,日本的兵力处于优势,美军的兵力处于劣势。但是交战的结果却是日本吃了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上的败仗,为什么日本强大的部队会败给美军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美国当时的情报侦察优势,首先美军情报机关成功的破译了日海军当时使用的密码,美军事前知道了日本海军的进攻目标和兵力。因此,尼米兹海军上将敢于冒着巨大的风险,将仅有的三艘航空母舰调到中途岛以东一带待机,还把全部的潜艇在中途岛以西海域全部隐藏起来,又把飞机调到中途岛机场;其次,开战前几天,美军的指挥官们就派遣潜艇对中途岛进行巡逻和侦察,报告出现在附近的日本兵力的部署,这对指挥官们的调兵遣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反的日军在这次的海战当中的情报侦察就做的非常的糟糕,日军对美军的动向不明,甚至有时仅凭臆想派兵,直到战争前夕,日军还天真的以为美军不知道他们的意图。后来有人评价道:如果美军未能在早期就发现日军的企图,或者日军在美军兵力分散时发动战争,那么中途战役将会是另一个结果。 太平洋的中途岛战役充分的说明了侦察情报在一场战争开始前的重要程度,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场战役的成功与失败,其次才是指挥官们的高超指挥。 二、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情报工作主要是收集日伪等敌方情报和国民党及相关方面的情报,传送给相关部门,发挥情报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情报侦察工作为抗战的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以往情况人们了解的不多,最近几年相关的影片、电视剧风行(包括《暗算》、《风声》、《潜伏》、《借枪》、《旗袍》等等),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报工作有所反映。毕竟是文艺作品,跟历史相差甚远,不过我们也能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情报工作上面下足了功夫。 中国共产党的情报机构诞生于1927年,虽然起步晚但是作用却是很大的。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本妥协的远东慕尼黑行动;德苏战争爆发后,日军拟南进而非北上;李士群提供日军“扫荡”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周福海设电台与重庆联系;重庆对日活动等等,都是侦察情报机构的作用。 然而真正的让中共侦察情报震惊四座的却是另外一件事。1942年“中共谍报

古代荆襄地区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

第31卷第1期2009年1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na l o f Xi a ng ta n No r m a lU n i ve rs ity(So c i a l Sc i ence Ed iti o n) Vo l.31No.1 J a n.2009 古代荆襄地区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① 曾建忠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荆襄地区军事地理位置很早就引起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的关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战争大多以此地理位置为依托,而一举取得成功的。该区域在中国历代战争中的作用有史可鉴,“南北对峙之际,荆襄每为强藩巨镇,以屏护上游。自古未有失荆襄而能保有东南者。”对荆襄地区的战略枢纽地位的形成,不能简单与其他地区的类比,而应把它放在天下大势中来考察。 关键词:荆襄;地理位置;强藩巨镇;战略枢纽地位 中图分类号:F9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9)01-0220-04 荆襄地区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非 常重要!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有文章论述。最为有名 的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祖禹的军事地理名著《读史方與 纪要》-湖广方與纪要序。但顾祖禹只写到元朝初年。今 人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南宋时期荆襄地区战略地位的著述 较多,如朱绍侯的《吴蜀荆州之争与三国鼎立的形成》、饶 胜文的《布局天下》、胡阿祥的《兵家必争之地》等等。这些 文章写得都很好,但不足之处是涉及的朝代有限,尤其是元灭南宋后至清初这一段时间,很少有论文涉及。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弥补了一些不足之处,增添了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初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中,荆襄的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明末农民战争中,张献忠飞兵奇袭襄阳和二十八骑入城战役,更突出了荆襄的枢纽位置。但张在占领襄阳后,没有认识到襄阳的地位而撤出襄阳,令人扼腕;相反,两年后,李自成占领襄阳,改其为襄京,并建立政权,这充分证明李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这一行动为他最终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此外,本文在描述战例的基础上,更全面充分地论证了战略枢纽与军事据点的关系,这样更能突出这一地区“用武之国”的地位! 地理位置是指地表上某一地理实体与其他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地理位置的含义较广,其对军事影响较明显的是自然地理位置和国防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指国家和地区与其外在某些自然事物的空间关系;国防地理位置是指该国与邻国的空间相对位置或相互关系。 一 荆襄地区军事地理概论 荆州(现江陵)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以境内婉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冈地、平原依次过渡,微缓倾斜,主体是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河积、湖积平原。海拔在20~50米之间。东晋时期荆州版图最广,北接大巴山,地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六省。宋之后,荆州辖区渐狭,基本限于湖北省境内。长江横贯东西,连接吴蜀,流经荆州由大江入湘、入赣,亦无不便捷;汉水由江夏透逸而北以至西北,自襄阳西北行入汉中、关中,北行入南阳、洛阳,或水或陆,皆有通道。 图1 湖北山川形势图 襄阳介于秦岭山地与江汉平原的中间,上游大部是山地,山间颇多小盆地和峪口;下游则湖泊连绵,地势低洼。北当汉水之曲,与樊城隔水相对。南有岘山,西南列山如屏,群峰对峙,地势险峻。 由于襄阳具有枢纽地位,历代王朝都以占襄阳为握有战略上的主动权。桓温、刘裕、岳飞、吴拱等都曾藉襄阳而有所作为,李纲、陈亮等人也曾建议经营襄阳。西晋灭吴,隋灭陈,蒙古灭南宋都大大得益于对襄阳的控制和经营;曹 022①收稿日期:2008-10-07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S080114) 作者简介:曾建忠(1972-),男,湖南株洲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现代侦察和反侦察技术

巧妙伪装隐真示假 现代伪装技术是通过巧妙的伪装来隐真示假,蒙蔽敌方的侦察。1991年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了制造在科威特东南部实施主攻的假象,以仿真坦克、仿真火炮与电子欺骗相结合的手段在这一地区“部署”了一支“师规模”的部队,而主力部队则向西转移了200多公里后才发起了真正的主攻。 在科索沃战争中,为了有效对抗美军的侦察,南联盟在空袭前便利用山地、丛林等有利地形将防空导弹、火炮、装甲车辆等目标藏入山谷或丛林,而将一些准备淘汰的飞机和经过精心伪装的假目标暴露在明处来吸引敌人的火力。 动静结合欺骗侦察 现代侦察手段受距离、天候等因素的影响,对移动目标的侦察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也为实施反侦察提供了一条“捷径”。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队空袭的攻击程序一般是目标侦察、数据输入、实景对照、实施攻击,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因此,在抗击北空袭中,南联盟军队充分利用了这个间隙,灵活机动地将导弹、火炮、装甲车辆等便于移动的目标随时进行转移,当北约飞机或导弹抵达目标空域时,北约卫星和侦察飞机原先发现的目标已不知去向,使得不少飞机不得不携弹返回。 避实击虚主动攻击 现代战争封锁或切断敌方情报来源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敌方侦察部队和装备实施主动攻击或干扰,以攻代防。在科索沃战争中,为了及时侦获敌机来袭情报,又要避免己方雷达遭受远程打击兵器和反辐射导弹袭击,南联盟军队的雷达通常采用及时预警、分段接力的手法,即使用远程雷达和近程雷达对敌机目标进行分时分段接力搜索,侦获目标后立即关机。在打击火力上,南军采用地面火炮和防空导弹结合,构成了较为严密的火力配置,给敌人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真假并用促敌“分化” 战争防御一方可以主动向敌侦察系统发送大量的虚假信息和无用信息,以达到削弱敌方侦察能力的目的。此外,大量真假混杂的信息能够干扰敌方的处理进程,还有可能诱使敌人得出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判断。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在作战中便发现由于情报处理环节过于繁琐、各国情报系统互不兼容等因素,使情报效益大打折扣。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情报局甚至一度对萨达姆总统入侵科威特的真实意图和进行战争的决心都无法得出一致的意见。 同样,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盟军在情报处理上依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盟军的通信情报体制和装备存在诸多差异,造成盟军内部情报交流困难;此外,由于盟军情报来源广泛、缺少统一归口,多次出现各部门提供的情报相互矛盾、无法统一的情况。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 喜欢历史但地理太差,以至读过的历史都白读,只能记住雏形。怎么办?来读长河飞舟的这篇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雄文就够了。 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 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山西河北 汉中中原山东 巴蜀荆楚江东 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 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 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那 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历史 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 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 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 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 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这重 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因此这里 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秦与西汉 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 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秦岭是相当险峻的一条山脉, 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就有好几座,以奇绝壮美著称的华山也是秦岭的一支(不过海拔只有 1000米左右)。诸峰之中最重要的,是秦岭东段的崤山。我们还记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歼灭战,先轸导演的崤山 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到战国初期,秦国就在崤山北麓上修建起了一座 天下名关——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夹在崤山与黄河之间,旁边就是三门峡,与中条山隔河相望。 也就是说,无论从南边还是北边,除非大范围迂回,否则很难绕过这里。它牢牢扼住了关中与中原的咽喉。只要守住这里,中原势力很难 进入关中。战国时代,就有好多次多国部队攻打函谷关未遂的事情。 除了南边的秦岭之外,关中西边是陇山,北边也是群山环绕,只有东 部边界的黄河算是稍稍容易过的地方了。所以战国时期秦魏对河西之 地展开激烈争夺,争的其实就是关中的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