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合成化学复习题1

无机合成化学复习题1
无机合成化学复习题1

无机合成化学复习题 1

一.在下面空白处填上正确的答案

1. 首例稀有气体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是1962年由英国青年化学家N.Bartlett在研究_____________ 时发现__________和Xe具有相近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推断出其正在研究的化合物与目标化合物应具有相同的稳定性后,利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直接反应合成的,该化合物为__________结晶状物质。

2.合成反应中对溶剂的选择应遵循的四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合成反应中常用_____________作为反应能否进行的依据, 一般当其值____________________在范围内时,表明可用于合成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 碱金属与液氨反应后生成______色的________溶液。该溶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其G值与_______________相同。且反应速率一般____________,通常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催化剂。

5. 除水干燥剂的作用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沸石分子筛属于__________型干燥剂,与其他脱水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三基色荧光粉指的是能发出______________ 颜色的物质,其中发出红光的物质大多含有___________的化合物。

7. GaPO4—Cn是我国化学家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合成的无Si 型多孔物质,其中Cn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人工合成金刚石时,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加入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作为催化剂。

9. 气体在合成反应中的用途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有毒有害的气体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标明。

10. 固相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中,其反应速度与产物层的厚度成_______比,为缩短反应时间,通常将阳离子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也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法。

11. 质子溶剂的特征是自身________________ ,即通过溶剂的一个分子把

_________转移到另一个分子上,结果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金属簇合物与一般多核化合物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稀土金属一般是通过电解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的。电解时选用____________作为阳极,而以___________作为阴极,电解温度在_____________之间。

14. 合成反应中常用的调节反应速率的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使用干冰作为低温源时,为了提高致冷效果,需加入一些__________,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簇合物的结构一般都服从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即ENA规则),这一规则可表示为:N = 18n –2a,其中,N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以推算出簇合物Co4(CO)12中有_____________个Co—Co金属键,其金属骨架结构为_____________。

17.高温固相合成反应中,1000℃以上的电热材料不能选用________________。18.水热合成法最初时地学家用作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其中用作溶剂的水,

在水热合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其性质将有如下变化: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

19. O3在实验室中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来制备的。

20.在合成具有强还原性的特殊低价态化合物时,对溶剂和气氛的要求很高,这种要求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1.在人工合成的无机发光材料中,荧光物质和磷光物质在发光过程中最显著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水热法合成Na-Si-Al-O 分子筛时,产物的孔径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一般在____________时孔径较大。

二.写出下列合成反应的条件和主要产物:

1. MgCO 3(白云石) + Si-Fe

2. CH 3Co (CO)4 + PPh 3

3. CH 3Mn(CO)5 + CO

4. 2HCo(CO)4

5. XeF 4 + H 2O

6. CrCl 3 + Al + CO

7. Cr 2O 3 + CrO 3

8. [PtCl 3(NO 2)]2— + NH 3

9. Mn(CO)5— + Cr(CO)6

10. ReO 4— + H 3PO 2 + HCl 三.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试用 NiFe 2O 4 尖晶石的合成反应,说明固相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写出NiO--

NiFe 2O 4 和Fe 2O 3-- NiFe 2O 4 界面上的反应。

2.Pt(NH 3)2Cl 2 有两种几何异构体A 和B 。 当A 用硫脲(tu )处理时,生成

24[()]Pt tu +,当B 用硫脲处理时则生成 2322[()()]Pt NH tu +。利用化学反应解释上述实验事实,并写出A 和B 的结构式。

四.解释并以合成实例说明下列术语

1.模板合成法;

2.化学传输(转移)反应;

3.MVS 反应;

五.分别画出CaO ,CaCO 3和CaSiO 3的 Ellingham 图,并据此说明在地壳表层,

内部以及火山喷发地区Ca化合物的主要存在方式。

六.在合成掺杂型固态发光物质YVO4:Eu时,若采用固相直接反应法,须在高温(1000℃)反应70小时。请利用相应的化学原料,设计出能在8小时之内合成并纯化该化合物的详细实验方案。

七.写出在PdCl42-/Cu2+ 催化下,O2将乙烯氧化成乙醛(Wacker 反应)的主要步骤。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化学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 试试题化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化学《必修1》试题(文科) 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 水银 C. 黄铜 D. 钢铁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A.硫酸 B.烧碱 C.盐酸 D.氢氟酸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硫酸铵 B.碘酒 C.二氧化碳 D.乙醇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液氯 B.金属铜 C.二氧化硫 D.醋酸钠 3.下列试剂中,需要使用棕色试剂瓶存放的是 A.浓硝酸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苛性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 g O 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1 mol H 2 O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NA C.1 mol·L-1盐酸中含有的氯化氢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 L液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5.下列有关铝及其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有氢气生成 B.都表现出了两性 C.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 2 -形式存在 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 B.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C.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D.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7.欲配制 mol·L-1碳酸钠溶液100 mL,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100 mL容量瓶 B.蒸馏烧瓶 C.玻璃棒 D.胶头滴管8.已知2H 和3H都是制造氢弹的原料。下列关于2H 和3H的说法正确的是 A.2H 和3H的质子数不同 B .2 H 和3H互为同位素

《酶工程》期末复习题整理#(精选.)

第一章 1.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酶学研究迅速发展,特别是酶的推广应用,使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边缘科学技术。 2.化学酶工程:指自然酶、化学修饰酶、固定化酶及化学人工酶的研究和应用 3.生物酶工程:是酶学和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的产物,亦称高级酶工程。 4.酶工程的组成部分? 答:酶工程主要指自然酶和工程酶(经化学修饰、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改造的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内容包括:酶的产生;酶的分离纯化;酶的改造;生物反应器。5.酶的结构特点? 答:虽然少数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已经鉴定,但几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因而酶必然具有蛋白质四级结构形式。其中一级结构是指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的共价骨架;二级结构为在一级结构中相近的氨基酸残基间由氢键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带有螺旋、折叠、转角、卷曲等细微结构;三级结构系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子盘区以形成包括主侧链的专一性三维排列;四级结构是指低聚蛋白中各折叠多肽链在空间的专一性三维排列。具有低聚蛋白结构的酶(寡聚酶)必须具有正确的四级结构才有活性。具有活性的酶都是球蛋白,即被广泛折叠、结构紧密的多肽链,其氨基酸亲水基团在外表,而疏水基团向内。 6.酶活性中心:是酶结合底物和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通常是整个酶分子中相当小的一部分,它是由在线性多肽链中可能相隔很远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三维实体。 7.酶作用机制有哪几种学说? 答:锁和钥匙模型、诱导契合模型 8.酶催化活力的影响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等。 9.酶的分离纯化的初步分离纯化的步骤? 答:(一)材料的选择和细胞抽提液的制备 1.材料的选择:目的蛋白含量要高,而且容易获得 2.细胞破碎方法及细胞抽提液的制备。为了确保可溶性细胞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应当使用类似于生理条件下的缓冲液。动物组织和器官要尽可能除去结缔组织和脂肪、切碎后放人捣碎机中。完全破碎酵母和细菌细胞。 3.膜蛋白的释放:膜蛋白存在于细胞膜或有关细胞器的膜上。按其所在位置大体可分为外周 蛋白和固有蛋白两种类型 4.胞外酶的分离:胞外酶是在微生物发酵时分泌到发酵液中的。发酵后可通过离心或过滤将菌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弃去,所得发酵清液通常要适当浓缩,然后再作进一步纯化。目前常用的浓缩方法是超滤法。 (二)蛋白质的浓缩和脱盐 浓缩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吸附法、干胶吸附法、渗透浓缩法、超滤浓缩法

酶工程 试题及答案

共三套 《酶工程》试题一: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3、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4、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5、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6、膜分离过程中,膜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让小于其孔径的物质颗粒成分或分子通过,而把大于其孔径的颗粒截留。() 7、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8、角叉菜胶也是一种凝胶,在酶工程中常用于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酶。() 9、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淀粉液化,但不称为糊精化酶。() 10、酶法产生饴糖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__________,英文则为__________,是库尼(Kuhne)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1926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__________酶结晶,并指出__________是蛋白质。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3、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产糖比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高产液化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_。在微生物分类上,前者属于__________菌,后者属于__________菌。 4、1960年,查柯柏(Jacob)和莫洛德(Monod)提出了操纵子学说,认为DNA分子中,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即操纵基因、调节基因、__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__基因。 5、1961年,国际酶委会规定的酶活力单位为:在特定的条件下(25oC,PH及底物浓度为最适宜)__________,催化__________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__________为一个国际单位,即1IU。 6、酶分子修饰的主要目的是改进酶的性能,即提高酶的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 7、酶的生产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借助__________使__________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 9、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中,根据目的酶与杂质分子大小差别有__________法,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三种。 10、由于各种分子形成结晶条件的不同,也由于变性的蛋白质和酶不能形成结晶,因此酶结晶既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 三、名词术语的解释与区别(每组6分,共30分) 1、酶生物合成中的转录与翻译 2、诱导与阻遏 3、酶回收率与酶纯化比(纯度提高比) 4、酶的变性与酶的失活

(精品)精品1电路分析基础试题答案

练习一、1.分别计算图示电路中各电源的端电压和它们的功率。 (5分) 解:(a ) …………2分 (b ) 电流源: ……….1.5分 电压源: …………1.5分 2.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各二端网络。 (6分) 解: (a) 3 .计算图示电路在开关S 打开和闭合时a 点的电位?=a U (5分) 解:开关S 打开:mA I 25.11 121 6=++-= ……..1分 V U a 25.225.111=?+= …………………1.5分 开关S 闭合:V U 8.22 141212 131=+++ = ….1分 V U U a 9.11 11 111=+-? += ….1.5分 4.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1I 和电压ab U 。 (5分) 解:A I 25 10 9.01== A A I 222.29 20 1== ……….2.5分 (a ) (b ) W U P V U 5051052=?==?=发W U P V U 1052=?==发 W P A I V U 6323252=?==-==吸,方向向下 a b a b b b b a U b

A A I I U ab 889.09 8 4)9.0(11== ?-= ……..2.5分 5.电路如图所示,求X I 。(5分) 解: 电压源单独作用:4)42(-='+X I A I X 3 2 - ='? ……..1.5分 电流源单独作用:A I X 3 2 2422=?+= '' ……..1.5分 故原图中的03 2 32=+- =''+'=X X X I I I ………..2分 6、计算图四(4)所示二端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计算其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其中,())(2sin 25V t t u =, R 1=1Ω, R 2=2Ω。 解:端口电压为?∠=05U & . 对于2=ω, X C = - 2j , X L =1j . 端口阻抗为 ()()()()() Ω-=-++-+= j j j j j Z 34221221 (2分) 端口电流: ?-∠=-=4.18953.3345 j I & A (2分) 有功功率:()W P 75.18]4.180cos[953.35=?--??= (2分) 无功功率:VA Q 24.64.18sin 953.35=??= (2分) 视在功率:VA Q P S 764.1922=+=(1分) 功率因数:95.0cos == S P ?(1分) Ω4X I '- V 4 +Ω 2Ω 4A 2X I ''Ω 2Ω 4A 2X I - V 4 +Ω 2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试管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0.5mol/L、2L的AlCl3溶液中含有氯 离子数为N A C.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500mL的H2SO4溶 液中 SO42—的数目为0. 5 N A 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 (CuSO4) B.Cu(NO3)2中混有AgNO3 (Cu粉) C.CO中混有CO2 (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须 要求的 7.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哈工大酶工程试题答案

年级2001 专业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酶工程 2.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 4.诱导酶 5.Mol催化活性 6.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 8.修饰酶 9.非水酶学 10.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和法。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 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3.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 4.下面是某人对酶测定的一些数据,据此求出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

10-6 10-6 10-5 10-5 10-5 10-4 10-4 10-2 酶工程试题(B) 一名词解释 1.抗体酶 2.酶反应器 3.模拟酶 4.产物抑制 5.稳定pH 6.产酶动力学 7.凝胶过滤 8.固定化酶 9.非水酶学 10.液体发酵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 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2.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培养法。 3.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发酵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 和等。 4.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有,,。 5.酶生物合成的模式分是,,, 。 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法,法和 法 7. 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8. 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9.酶与抗体的重要区别在于酶能够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从而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而抗体结合的抗原只是一个态分子,所以没有催化能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有何要求 2.对酶进行化学修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列出用共价结合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时酶蛋白上可和载体结合的功能团 4.某酶的初提取液经过一次纯化后,经测定得到下列数据,试计算比活力,回收率及纯化 倍数。

电路试题样卷1(含答案)

电路试题样卷1(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图示电路中电流i S等于( ) 1) 1.5A 2) –1.5 A 3)3A 4) -3 A 2、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 1) 2A 2) -2 A 3) 3 A 4) -3 A 3、图示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压U等于( ) 1) 12V 2) -12V 3) 10V 4) -10V 4、图示电路中电压U等于( ) 1) 2V 2) -2V 3) 6V 4) -6V 5、图示电路中5V电压源发出功率P等于( ) 1) 15W 2) -15W 3) 30W 4) -30W 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R L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 1)1) 2W 2) 4W 3) 8W 4) 16W

7、 图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等于( ) 1) 3Ω 2) 4Ω 3) 6Ω 4) 12Ω 8、 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R ab 等于( ) 1) 2Ω 2) 3Ω 3) 4Ω 4) 6Ω 9、 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容的稳态电压u C (∞)等于( ) 1) -2V 2) 2V 3) -5V 4) 8V 10、 图示电路的当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等于( ) 1) 0.5s 2) 1s 3) 2s 4) 4s 11、 图示电路在开关闭合后电流i (t )等于( ) )A e 1(3 4))A e 1(3 3))A e 1(3 2)A e 3 )10.5230.5t t t t ------- 12、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i (t )等于( ) 1) )A 1.532cos(2ο+t 2) )A 1.532cos(2ο-t 3) )A 9.362cos(2ο+t 4) )A 9.362cos(2ο-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5 Fe:56 Ba:137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O32-、H+、Na+、NO3- B.H+、Ag+、Cl-、SO42- C. K+、Na+、OH-、NO3- 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 7、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 A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 8、配制100 mL 1.0 mol/L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人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9、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收集气体

酶工程试卷

酶工程试卷(A)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双倒数作图法。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序列机制,另一类是乒乓机制,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生产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 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和固定化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共价键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表面修饰和内部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半合成酶和全合成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拷贝法和引入法。 1.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 解:1.微生物种类丰富,酶种丰富,且菌株易诱变,菌种多样。 2.微生物生长繁殖快,酶种提取,特别是胞外酶 3.来源广泛,价值便宜。 1)微生物易得,生长周期短 2)可以利用微电脑技术控制酶的发酵生产,可进行连续化,自动化,经济效益高。 3)可以利用以基因工程为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和改造菌种,增加产酶率和开发新酶种。 酶工程试题(B) 1.Km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竞争性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Km调小,其抑制剂属于反竞争性抑制剂。 2.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 3.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温度、PH、氧气、搅拌、湿度和泡沫等。 4.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法有控制条件,遗传控制,其他方法。 5.酶生物合成的模式分别是同步合成型,延续合成型,中期合成型,滞后合成型。 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热变性法,酸碱变性法和表面变性法。 7.通常酶的固定方法有:交联法、包埋法、吸附法、共价结合法。

哈工大酶工程试题(A)答案

酶工程试题(A) 年级2001 专业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酶工程 2.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 4.诱导酶 5.Mol催化活性 6.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 8.修饰酶 9.非水酶学 10.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和法。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 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3.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 4.

酶工程试题(B) 一名词解释 1.抗体酶 2.酶反应器 3.模拟酶 4.产物抑制 5.稳定pH 6.产酶动力学 7.凝胶过滤 8.固定化酶 9.非水酶学 10.液体发酵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Km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2.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培养法。 3.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发酵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 和等。 4.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有,,。 5.酶生物合成的模式分是,,, 。 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法,法和 法 7. 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8. 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9.酶与抗体的重要区别在于酶能够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从而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而抗体结合的抗原只是一个态分子,所以没有催化能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有何要求? 2.对酶进行化学修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列出用共价结合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时酶蛋白上可和载体结合的功能团 4.某酶的初提取液经过一次纯化后,经测定得到下列数据,试计算比活力,回收率及纯化 倍数。 (A)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 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重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必修1》试题 (重点)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12 N: 14 S: 32 Al: 27 Na: 23 Mn: 55 Cl: 35.5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本题包括10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 水银 C. 黄铜 D. 钢铁 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A.硫酸B.烧碱C.盐酸D.氢氟酸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的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5.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B 用SO2漂白食品 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 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所以硅酸的酸性小于碳酸

B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铝比铁活泼,所以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D 正常雨水PH等于7,酸雨的PH小于7 7.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 B C D 8.某同学弄清氨的喷泉实验原理后有了一个创新的设计:如果改换一下烧瓶内的气体和胶头滴管与烧杯中的液体,也能做成喷泉实验。那么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和液体不符合该学生设计的一组是:() A.SO2和NaOH溶液B.CO2和NaOH溶液 C.O2和水D.Cl2和NaOH溶液 9.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10.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小于水C.钠的硬度较小D.钠的还原性强二、(本题包括5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0分) 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12.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酶工程复习题

酶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 (A)(答案)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 (B)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是生物催化剂 2.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 (A)转移基团 (B)传递氢 (C)传递电子 (D)(答案)决定酶的专一性 3.下列对酶活力的测定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酶的反应速度可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来完成 (B)需在最适pH条件下进行 (C)(答案)按国际酶学会统一标准温度都采用25℃ (D)要求[S]远远小于[E] 4.下列关于酶活性部位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 (B)活性部位的基因按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C)酶活性部位的集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集团(D)(答案)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部位 5.酶的高效率在于 (A)增加活化能 (B)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C)增加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D)(答案)降低活化能

6.作为催化剂的酶分子,具有下列哪一种能量效应 (A)增高反应活化能 (B)(答案)降低反应活化能 (C)增高产物能量水平 (D)降低产物能量水平 二、填空题 1.酶和菌体固定化的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吸附法、结合法、交联法和热处理法 2.系统命名法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将酶分为6大类。即1、氧化还原酶;2、转移酶; 3、水解酶; 4、裂合酶; 5、异构酶; 6、合成酶(或称连接酶)。 3.酶分子修饰中,经过修饰的酶的特性会改变,即可提高酶活力,增加稳定性或降低抗原性。 4.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5.酶的特点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酶具有高的作用专一性;其化学本质具有蛋白质性质。 6.常用产酶菌有细菌(大肠杆菌);霉菌(黑曲酶;青酶;木酶;根酶);放线菌(链酶菌);酵母等。 7.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 8.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9. 酶的生产方法有提取法,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 10. 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 11. 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中,根据目的酶与杂质分子大小差别有凝胶过滤法,超滤法和超离心法三种。 12.酶的特点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酶具有高的作用专一性;其化学本质具有蛋白质性质。 13.在酶的发酵生产中,培养基要从营养的角度考虑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的调

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固定化酶: 2、原生质体: 3、超滤: 4、酶的催化特性: 5、生物酶工程: 6、酶的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 7、诱导与阻遏: 8、酶反应器: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酶的分类()()()。(三种即可) 2、酶活力是()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的量度指标,酶转换数是()的量度指标。 3、微生物产酶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合成型,()中期合成型,()四种。 4、酶的生产方法有(),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 5、优良的产酶微生物所具备的条件:(1)()(2)()(3)()(写出三种即可)。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空1.5分,共15分)。 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3、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4、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5、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6、补料是指在发酵过程中补充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补料的时间一般以发酵前期为好。 7、酶固定化过程中,固定化的载体应是疏水的。 8、在酶的抽提过程,抽提液的 pH 应接近酶蛋白的等电点。 9、青霉素酰化酶不但能催化青霉素侧链的水解作用,而且也能催化逆反应。 10、亲和试剂又称活性部位指示试剂,这类修饰剂的结构类似于底物结构。 四、问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45分)。 1、试述提高酶发酵产量的措施。(8 分,答出四点即可) 2、酶失活的因素?(8分) 3、酶的提取方法有哪些?(8分) 4、酶分子修饰的意义有哪些?(6分) 5、试简述酶分子的定向进化。(5分) 6、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10分,优缺点答五点即可) 答案 一、1、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2、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植物、真菌或细菌细胞;3、超滤:超滤是采用中空纤维过滤新技术,配合三级预处理过滤清除自来水中杂质;4、酶的催化特性:①极高的催化效率②高度的专一性③酶活性的可调节性④酶的不稳定性5、生物酶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对酶蛋白分子进行修饰、改造,改进酶蛋白的催化特性或酶蛋白的蛋白质特性等;6、酶的必需基团:指酶分子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活性中心:是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的场所;7、酶合成的诱导是指加入某种物质使酶的合成开始或加速进行的过程;酶合成

电路习题1

《电路分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理想电压源其端电压恒定,而电流决定于 2.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u与电流i时域关系为 3.如果一个二端网络N1的特性与另一个二端网络N2的相应特性完全相同, 则两个二端网络N1与N2是等效的。 4.R-L-C串联电路,总电压相位超前于电流相位,则电路称为性电路. 5. 一电阻元件R=3Ω,其端电压为:i(t)=2sin(3t)V,则该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为 ____________W。 6. 频率为1000HZ的正弦电流相量为=0.5∠-30°A,则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A。 7.正弦交流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电路总无功功率为,电源只向电路提供功率。 8. 一阶动态电路是指的动态电路。 9. 在三相电路中,三相负载所吸收的平均功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已知某正弦电流的振幅为10A,频率为50HZ,初相为30°,则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___________A。 11.理想电流源其电流恒定,而电压取决于 12. 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时域伏安关系为 13. 两个二端网络等效的条件是 14. R-L-C串联电路,总电压相位滞后于电流相位,则电路称为性电路. 15. 一电阻元件R=2Ω,其端电压为:u(t)=4sin(3t)V,则该电阻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____________W。 16. 频率为100HZ的正弦电流相量为=5∠-80°A,则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A。 17.正弦交流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电路对外呈性,电源只向电路提供功率 18.某电路中有a、b、c三点,已知U ab=8V,U ac=5V。若取a点为参考点,则U b= ,U C= ;若取点b为参考点,则U a= ,U c= 。 19. 某教室有40W荧光灯6盏,若大家不注意节电,每天从早八点到晚十点一直开灯,全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 B.圆底烧瓶 C.试管 D.锥形瓶 2.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硅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B.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C.硅酸盐产品主要包括陶瓷、水晶、水泥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一种元素的话合家发生变化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没有单只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在反应中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应禁止使用天然气 B.寻找高效催化剂,使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释放能量 C.锌-锰干电池是对环境没任何污染的理想电池 D.将煤干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使用的酒精可用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成来制取 B.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C. 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D.氯乙烷沸点低易汽化,常用于运动员受伤时局部麻醉处理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只形成共价键 B.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C.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仅以共价键形成碳链,也能形成碳环 D.干冰气化时破坏分子中的共价键 8.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 B.组成原电池的的两电极活泼性不同 C.电解质溶液必须能和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两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9.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酶工程试题

酶工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固定化酶 采用各种方法,将酶固定在水不溶性的载体上,制备成固定化酶的过程称为酶的固定化。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2.酶反应器 用于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容器及其附属设备称为酶反应器。 3.模拟酶 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但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做模拟酶 4.抗体酶 又叫做催化抗体,是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能力巧妙结合的产物,是一类具有催化活力的免疫球蛋白,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 5.印迹酶 以一种分子充当模板,其周围用聚合物交联,当模板分子除去后,聚合物就留下了与此分子相匹配的空穴,若构建合适,这种聚合物就像锁一样,对钥匙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这种技术称为分子印迹,该技术的酶产物称为印迹酶。 6.融合酶 将两个或者多个酶分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融合蛋白 7.定点突变 只在基因的特定位点引入突变,通过取代、插入或者删除已知DNA序列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来改变酶蛋白结构中某个或某些特定的氨基酸,以此来提高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强酶的专一性等。

8.必需水 在有机介质中,酶分子需要一层水化层以维持其完整的空间构象,将对于维持酶活性所必需的最低水量为必需水,由于其与酶分子的结合十分紧密,又称结合水。 9.酶传感器 以酶作为分子识别元件上的敏感材料,同各种不同的转换器结合所构成的一类生物传感器。 10.酶的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 酶的必需基团是指酶分子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酶的活性中心是指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的场所。 二、填空题 1.酶根据主要组分的不同可以分为: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两大类,根据酶的作用的底 物和催化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连接酶)。(写出4种即可) 2.酶的活力是酶催化速度的度量指标,酶的比活力是酶纯度的度量指标,酶转换数是 酶催化效率的度量指标。 3.酶的生产方法有:提取分离法生产,发酵法生产,化学合成法生产,生物合成 法生产。 4.酶反应器类型有:搅拌罐式反应器,填充床式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鼓泡式 反应器,膜反应器,喷射式反应器。(写出3种即可) 5.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_竞争性抑制作用、_非竞争性抑制作用_和_反竞争性抑制作 用。 6.非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是最大反应速度Vm降低,米氏常数Km不变。 7.细胞破碎的主要方法有:机械破碎,物理破碎,_化学破碎_和_酶促破碎_。

数字电路试题及答案

1)“0”的补码只有一种形式。 (√ ) 2)卡诺图中,两个相邻的最小项至少有一个变量互反。 (√ ) 3)用或非门可以实现3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 ) 4)三极管饱和越深,关断时间越短。 (X ) 5)在数字电路中,逻辑功能相同的TTL 门和CMOS 门芯片可以互相替代使用。 (X ) 6)多个三态门电路的输出可以直接并接,实现逻辑与。 (X ) 7)时钟触发器仅当有时钟脉冲作用时,输入信号才能对触发器的状态产生影响。 (√ ) 8)采用奇偶校验电路可以发现代码传送过程中的所有错误。 (X ) 9)时序图、状态转换图和状态转换表都可以用来描述同一个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 ) 10)一个存在无效状态的同步时序电路是否具有自启动功能,取决于确定激励函数时对无效状态的处理。 (√ )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将其填在括号中。共10分) 1. 不能将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 ( A ) A .原码 B .反码 C .补码 2.小数“0”的反码可以写为 。 (AD ) A .0.0...0 B .1.0...0 C .0.1...1 D .1.1 (1) 3.逻辑函数F=A ⊕B 和G=A ⊙B 满足关系 。 (ABD ) A .F=G B .F ’=G C .F ’=G D .F =G ⊕1 4.要使JK 触发器在时钟脉冲作用下,实现输出n n Q Q =+1,则输入端信号应为 。 (B ) A .J =K =0 B .J =K =1 C .J =1,K =0 D .J =0,K =1 5.设计一个同步10进制计数器,需要 触发器。 (B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10个 三.两逻辑函数BCD A D C BC CD B D C A AB F ++++=)(1,D C D B A F ⊕⊕=2,求两者的关系。(10分) 解:两函数相等,∑(0,3,4,7,11,12) 四.用与非门-与非门电路实现逻辑函数C B B A F ⊕+⊕=。(10分)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一必修一练习 赵云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Na 23 Mg 24 Al 27 Cl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入太空。 此次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2O4 =3N2 + 4H2O + 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 C.在反应中N2O4做还原剂 D.R的分子式为C2H8N2 2、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制作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态良好的塑料 棚内,棚的一端支口小锅,锅内放有硫磺,加热使硫磺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而不烂,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 A.硫的还原性B.硫的漂白性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3、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钠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点燃的镁条不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燃烧 D、含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