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材文本语块分析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材文本语块分析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材文本语块分析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材文本语块分析摘要:本文以nattinger & decarrico语块理论为基础,以《综合教程》第一至四册中第一单元文章为例,分析该套教材中语块的数量和类型,得出教材文本中语块的比例。

关键词:文本语块数量类型

一、引言

语块在母语使用者的语言中大量出现,pawley & syder (1983)对心理语言学进行研究后发现,语言使用者的大脑每次最多只能处理8-10个单词,而母语使用者往往能流利地说出含有更多单词的复杂句子。这些复杂句子中语块的大量存在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也给英语学习和教学给出提示。《综合教程》第一至四册是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英语基础课教材,且文章绝大多数为英美作者的原文,只在个别情况下做了删节和改动。文章的类型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描述文,涉及主题也十分广泛。本文从教材自身这个角度出发,分析基础英语课程教科书文章中语块的数量与类型,做一个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得出语块所占比例,揭示出语块使用在母语使用者语言使用中的特性。

二、语块理论

lewis(1997)把语块分为4种类型。nattinger & decarrico (2000)将语块称为“lexical phrases”,他们也提出了类似的分类,但是描述得更为细致全面:聚合词语块,指能像独立词项一样使用,但形式不变;习俗语语块是句级词汇短语,包括谚语、

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以下简称《英语(新目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需要的趋势下,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在该集团出版的教材Go for it !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 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改编的一套7~ 9 年级英语教材。本套教材供7~ 9 年级的学生使用。全套教材共 5 册,学期 3 年。 (一)教材编写理念与思路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继交际教学思想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途径,近几年来逐渐成为国际 上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在运用语言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体会、 掌握语言。 《英语(新目标)》的改编,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以“合理引进国外语言教 育理念,适应我国英语教育实际状况”为宗旨,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英语教育 的现实情况,力图把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中来。本套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二)教材主要特点 1、语言与文化 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 同时还要了解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 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本套教材在系统编排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鉴别 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在实际情景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语言。这套教材语言地道,有很多原汁原味、反映西方文化的文段;在第4、 5 册的每单元之后设计编写了阅读专栏,所有内容 均涉及东西方文化交流。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本套教材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评价等方 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并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突破传统的单层次的教学编 写模式,每个单元分为Section A 和 Section B 两个部分。 Section A 为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词汇和语言结构; Section B 是在 Section A 基础上的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运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 自身条件和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情况下,自主地补充或取舍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学生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地调整学习进度。 3、发展学习策略

(完整版)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八年级下Unit5(SecitonA1a—2c) 学时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 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以Decision making为话题,从学生熟悉的party 出发到对于未来职业选择的探讨,鼓励学生做出自 己的决定,并对这一决定所带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Talk about consequences” 来学习if 引导的条件 状语从句,掌握用be going to 来表示将来的时态,正确使用情态动词should。 SectionA部分以一副在实际生活中的图画为开篇。该图引出了学生在练习新语言时需要用到的重点词 汇,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人物头上的气泡中,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练习新语言。用”If you do, you will…You should…”句型及对话来谈论学生熟悉的party,接下来是几个循序渐进的练习活动,学生独 立,结对或组成小组完成多种练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语言,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SectionA中,涉及到了三个话题:话题一:以不同的方式去参加聚会会出现的各种结果。话题二:在 各种可能的时间举行一次班级聚会会出现的各种结果。话题三:在参加End of Year Party 时如果不遵守 聚会规则会出现的各种结果。本课时是一般将来时态的延续,为正确运用这个时态提供场景,也为条件 状语复合句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就整个单元来说它既是本单元的基本语言内容,又 为本单元的知识扩展和语言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一般将来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已了解了这两种时态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 句等形式。首次接触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在接受上会有一些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入的时候要多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在口语运用中判断if条件句的主句、从句也许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运用一般将来 时和一般现在时态也许会产生混淆。 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1.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 . 2.Target language : 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 ? Yes , I am . I’m going to wear my jeans . If you do ,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 You should wear your cool pants . 3.掌握现在进行时态表示将来(Present progressive as future ). 4.学习条件状语从句: if + will . Language points(语言点) 语言技能目标 (1)能用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来作出假设,用will 来谈论结果,如:If you do, you’ll be late. (2)能用“I think I’m going to…”来表达作出的决定,如:I think I‘m going to the party with Karen and Ann.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 陆峰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熟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裁剪、整合或补充,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并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联系自己 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教材实用化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已经明显考虑到了接近学生的生活状态,但作为教师仍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因素,并善于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课程资源,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英语教材实用化,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 运用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去。 那么,如何做到使教材实用化呢?我认为: 首先应充分挖掘,补充和丰富教材自身的一些生活因素,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我在教学1A Mod3 Unit3 In the restaurant时,就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模拟了带学生到麦当劳用餐的情景,并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 T: Can I help you? S: May I have a hamburger, please? T: Here you are. S: How much is it? T: Six yuan.. S: Here you are. T: Thank you. 这样的语言材料和情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在用中学英语和学中用英语的愉悦。 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接触与使用英语的时间与机会。比如: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classroom English及口令,如:早晨的问好,上下课喊口令,放学道别……这些都是最好的生活用语;在教室布置上,我们可以贴上一些课文中学到过的,或是加以补充拓展的动植物图片以及相应的单词。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英语是一门语言、一种工具,而不是什么望而生畏、遥不可及的东西。只要坚持每天使用英语,日积月累,又怎么会不知道像“Open your books.”这样简单的日 常用语呢? 另外,老师应善于捕捉一些教材以外容易被忽视的资源,如许多的广告,标示语等,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不少英语: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麦当劳,McDonald;必胜客,PizzaHurt等等,从而拉近英语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只有注重英语教学的生活性,才能使教材真正做 到实用化。 二、力求英语教学的整体性,使教材立体化 英语课堂的教学,教材的整合,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而应立足于整体,可以拓展到一个单元、一册书乃至整个小学英语教材,甚至要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因此作为教师应力求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内容,全面充分地发挥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功能,使教材具有立体化。 其一,从课堂实际出发,我们应考虑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整合。比如:我在教学3A Mod2 Unit 1 My friends这一单元中时,按照课本教学,第一课时应教学六个形容词big, small, fat, thin, tall, short以及句型I’m…;第二课时中应教学句型He’s/She’s…及其字母和相应的单词Nn(nine), Oo(orange),Pp(pencil), Qq(queen).但是,我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这样的调整:在第一课时中教学fat/thin, tall/short及字母和相应的单词Nn(nine),Oo(orange),Pp(pencil),Qq(queen).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一首节奏鲜明的Chant把上一课时的内容穿插在一起,起到了复习的作用,然后由tall and fat引出big, short and thin 引出small,非常自然,而且学生对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预备篇(三个单元)和正式篇(十二个单元)两部分组成。每个单元分为ABC三部分,共有6页。其中包括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 一、预备篇 是针对小学没有学习英语或小学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好地使用本套教材而编写的。它的主要内容为26个英文字母和最基本的英语日常用语构成的。Starter Unit1;" Good morning! Starter. " Unit2; "What’s this i n English?" . StarterUnit3; "What color is it?"这三个单元都是要求学生能掌握英文的26字母,能认读其印刷体和手写体字母的大小写等四种形式。能看,听,说出预备篇中所列的日常交际用语,重点学会打招呼;如何确认事物;有关颜色的等日常交际用语。字母,词汇和交际用语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面,使得学生有效而全面地复习了预备篇前三单元的内容。并能掌握到正确的语音语调。也通过预备篇可以较好培养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 二、正式篇 (一)Unit1 M y name’s Gina. 本单元通过学习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 / his / her name? My / His / Her name is …”和通过查询电话号码“What’s your / her / his phone number?;让学生了解到有关中西方姓名的差异性。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学会数字0~9和一些my / your / her / his等物主代词的用法。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制作本人的ID card。 (二)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 1. 本单元围绕着“Is this your pencil?”这一般文句展开听说读写等多种互动教学活动,其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确认物主”。在教学中多用实物文具来展示对话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他们能容易,能轻松愉快的掌握本单元内容。其次,本单元与第三单元衔接紧密,由this,that 的学习过渡到these,those 的学习,由指示一个人过渡到指示多个人物,使学生学会区分远近及单复数,为下个单元学习预备知识。 2. 学会写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 (三)Unit3 This is my sister. 本单元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心话题是介绍家人和亲属。在授课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家庭照片或者生活照来授课,真实的人物缩小英语与他们生活的距离,从而优化英语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学习,并在课堂上循环训练。通过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反复操练,加深印象,再循环记忆达到最终目标。 (四)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八年级英语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全书共有十个单元。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到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情态动词、反身代词、不定式、连词、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每个单元分A和B两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 本学期的重点是继续学习词汇和习惯用语,语法知识点:情态动词、反身代词、一般将来时、不定式、连词、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其中现在完成时和连词是本册的难点、重点 二、教材编写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新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编写的。教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动”起来,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教材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展示了一些先进的教学关念和方法,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非常具有独到性 . 听力材料的选材是直接影响学生“听”的积极性和听力效果的。新教材选择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列材料,学生可以先从辨音入手,然后逐步过渡到短句、长句、段落及篇章结构,听力结束后,学生根据听力内容进行拓展性的交际训练活动,这种交际活动贯穿于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语言技能。 语法是语言交际的基础,新教材特别重视每单元语法方面的系统性与语言输出的准确性,语法学习能增强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输出的生成性。新教材对语法知识的总结以及后面的习题练习,让学生逐步从理性上认识、掌握语言使用的规律,并有效地指导语言实践。 阅读课活动的设计均采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步骤,力求对学生阅读的全过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活动形式上,增加了预测文章大意、补全句子、填空、为文段选标题、信息分类、信息排序、回答问题和判断正误等。教材阅读习题的设计难度不大,引导学生体验阅读过程,享受阅读乐趣。 教材围绕听、说、读、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Self Check活动设计形式更丰富,涵盖了单词、词块、功能与语法结构等多方面内容,且更侧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写作上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写前帮助,如排序、句型提示、调查表格、选词填空、看图补文;目的在于降低难度、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有准备地输出语言。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掌握课本中最常用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会读、会写、能听懂,在口头、笔头练习中能够运用,能连贯地朗读学过的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基本掌握学过的单词和词形变化,掌握本教材中出现的语法:情态动词could, should的用法,过去进行时态,现在完成时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等。能使用正确的句型谈论本教材中所涉及的功能项目,进行简单的交流:谈论健康问题;提建议;请求许可;讲述已发生的事情或经历等。 2.学科知识的拓展 在掌握了四会要求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拓宽加深语言知识,通过读、写训练加以巩固,为以后的初三学习打好基础。

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与使用

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与使用 王建平(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还是教师和学生共用的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工具。如今,我国实施“一标多本”的政策,即一个“课程标准和多版本教材”。目前各地先后编制和出版了 7 套高中英语教材、10 套初中英语教材和 36 套小学英语教材。可以说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版本甚多,风格各异。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也对英语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也出现或存在着一些困难或困惑,比如: ●教材内容太多,课时不够,教不完 ●一个单元点太多了,学生掌握不了 ●新词汇到处都有,语法也比较分散,哪些是重点 ●教材中的一些游戏、活动在 40 多人的大班中怎样操作 ●教材中的词汇学习是否可以放在单元教学开始 ...... 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好教材,把握好教材,确实让教材承载和发挥起它的作用,为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服务呢?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研员,我把自己在教研工作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在此与老师们分享、交流。 一、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材观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以教材为本,教学过程就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基于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要求教师转变忠实于教科书的教材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相反,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也是开放的。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

(完整word版)仁爱初中英语教材分析

期末论文报告 姓名王驰 学号2016300467 所在学院公共英语教研部 学科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导师于婷 论文题目《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分析》

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分析 摘要 教材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它既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英语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笔者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为例来评析这本教材。 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由Jim Greenlaw(加拿大)、王德春主编。全书分六册,供初一到初三年级学生使用。本文将通过内部评价来分析评价教材,旨在发现其优缺点,促进其完善,更好地实现其功能。 教材评价可以分为随意的印象性评价和有系统的评价。有系统的评价可以从两个出发点进行:即以评价教材内在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主的内部评价,以评价教材对于某一使用对象群体的适用性为主的外部评价。本文将从内部评价对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材;分析;中学 教材的内部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2)评价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3)评价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4)评价教材中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地道性;(5)评价教材的组成部分;(6)评价教材的设计。下面将从六个方面对该教材进行评价。 (一)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是以某种教学思想为指导的。教材内容的呈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本质的理解,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包括编者对语言的认识、对语言学习的认识以及对语言教学的认识,即语言观,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 1、语言观 所谓语言观,是指对语言本质所持的看法。用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回答“语言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有些教材侧重语言的构成,有些教材侧重语言的功能。该套教材对于语言的功能、意念及情景等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尤其侧重交际与表达,让学生在如何使用语言方面得到了很多指导,体现了先进的语言观。其次,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听与说的活动,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语言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将语言以符号系统的形式呈现出来,会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规律,从而加以灵活运用。从这一角度来讲,该教材还不够完善。教材缺少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导致语言功能的实现缺少有力的支撑。教材中单词及语法的呈现仅仅是为了配合当时语言功能的实现,缺少一定的系统性,而语音知识则完全没有讲解。 2、语言学习观

大学英语说课稿 (500字)

《大学英语说课稿》 1、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所有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服务于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课程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它既符职业教育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的基本培养目标,更是体现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就业市场对职业教育培养高等双语应用型人才所提出的更高目标。 2、课程目标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既要使学生掌握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书面和口语的信息交流,同时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具体量化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主要就是指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设置的教学计划,包括指定的教材和规定的课时,并通过各种方式以确保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实用英语语言知识; (2)能力目标,主要是指英语语言的五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以及英语等级证书考试的应试能力。而后一项能力,主要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所设定的。 (3)素质目标,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内容的一项认知性目标。

3、课程设计 我们在课程设计上主要体现三个结合: 首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优势。 其次,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相结合,为了增加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将课程安排与等级考试同步进行。 最后,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课程实施注重工学结合,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结合。 二、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与序化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选用的是以教育部立项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系列教材,有《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两条主线:《读写教程》由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综合练习》组成,《听说教程》由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组成。

(完整版)新高中英语必修三教材分析_英语_教材分析_人教版

欢迎阅读 人教新课标模块3教材分析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 每个单 ( ---采用发 以上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解读。下面,我们将从教材的使用者的角度,结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反应情况,主要针对模块教材整体,从模块和单元知识结构,模块和单元内容发生发展过程,模块和单元知识学习意义,模块和单元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四个方面浅略地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更好地掌握、运用好英语课程标准。 Ⅰ、模块和单元知识结构分析

Unit 1单元涉及的要点是:(一)了解世界各国的节日、含义、由来与民俗;(二)学习有关节日和民俗的词汇,如:have fun with , custom , religious 等;(三)掌握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中的词汇用法;(四)进一步复习、巩固运用请求及感谢的表达法;(五)掌握一些情态动词的用法。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节日”,单元各项活动的设计都围绕着一些中外节日的主题进行。“热身”(warming up)部分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表格填充。学生要在表格中的三个空行里填充中国的三个节日名称,日期(时间)、庆祝的内容。“读前”(Pre-reading)部分通过若干个问题考查学生对节日的认识。“阅读”(Reading)部分由五篇小短文组成,其中四篇带有小标题,它们分别介绍古代节日的起源、亡灵节、纪念名人的节日、丰收节、春天 要求 容组成。2选 完 尝 “趣味阅读” Unit 2本单元涉及的要点是:(一)合理饮食、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与饮食文化;(二)如何给予劝告、提出建议;表达同意与不同意以及如何就医;(三)掌握情态动词ought to 的用法;(四)本单元所出现的词汇的用法;(五)如何正确处理矛盾、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健康饮食”。教材通过讲述王鹏和雍慧开饭店的不同风格、经营的不同菜肴以及顾客对不同食品的不同反应,反映了现代人对饮食的关注和对时尚的追求。这样的编排有别于惯常所采用的分类说明的介绍方式,读起来引人入胜,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情节中轻松学习健康饮食的知识,领悟膳食平衡对身体健

人教版初一英语下册Unit 1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一英语下册Unit 1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肯定与否定回答,以及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复习what弓!导的特殊疑问句。本单元主要围绕“加人俱乐部,谈论自己的能力”这一话题,设计了三个任务型活动:任务一是:自己的才艺表演,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任务二是:自己建立俱乐部,运用情态动词can谈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喜好和意愿;任务三是:我能成功,主要是复习巩固谈论各自的爱好和特长的方法。 单元知识系统(树) Can you/he/she/you dance? 一Yes,I/he/she/we can./No,I/he/she/we can’t. Can Bill play the guitar? 一Yes,he can,but he can’t sing. 单元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能够谈论自己的喜好与意愿;能够为自己成立的各种俱乐部制作海报;会写招聘广告。 单元重难点一览 重点难点 I.复习词汇:can,play,want 2.词汇:guitar, dance, swim,sing, chess, speak, drum,trumpet,violin,play the guitar 3.句型:Can you/he/she/you dance? Yes,I/he/she/we can./No,I/he/she/we can’t. Can Bill play the guitar? Yes,he can,but he can’t sing.语法重点: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肯定与否定回答、特殊疑问句的构成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运用情态动词Can谈论能力,通过对目标语言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通过谈论彼此的特长与爱好培养一种群体意识。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行为动作的表达法,而教学“谈论能力”只是将情态动词can用于这些表达中;情态动词can在肯定旬、否定句和疑问句中的构成,和学生已经学过的be动词的结构有相同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结构的异同以加强记忆。 单元教学建议 采用Classifying,Role—playing,Comprehending in context和Skimm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开课堂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小组活动和写作练习,谈论各自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语音教学:模仿操练;词汇教学:演示讲解、情景操练、反复使用;口语教学:互相操练、对话练习、交际活动;阅读教学:选词填空练习;听力教学:图文配对和对话选择;写作教学: 本单元用5课时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教材的灵活使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教材的灵活使用 现在的英语教学,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活动手册、练习册、教学图片、单词卡片、录音带和教学光盘等等配套的教学材料可供教师们参考和使用。其中最为根本而且使用率最高的仍然是教科书。现代外语的教学理念已不再把教科书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科书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所以,广大教师必须转变“为了教材而教”的传统观点,树立“用教材来教”的教学新思想。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对教科书原有的教学内容实行适当的调整、删减、增补、改编和浓缩……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教学内容顺序的适当调整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实行适当的调整,使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和水平需求以及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单元之间的调整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教科书中各单元的顺序实行调整。比如,单元之间有问路、购物、约会、打电话等相关内容的,将它们实行调整、重组后再实行教学,能够协助学生有效地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广州市小学教科书英语口语第一册》(一年级使用)的第二单元,是学习相关文具和句型I have…内容的;第三单元继续学习句型I have…和数字;第四单元学习11种颜色词和句型I like…;而第五单元是学习玩具和句型Do you have…?Yes, Ido/No, I don’t又是相关连的。鉴于这种情况,能够在学习第二、三单元的内容后,把第五单元提前到第四单元之前来实行教学。这样一来,通过对单元之间顺序的调整,重新激活了学生认知的兴奋点,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还让他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内的调整:单元内的调整指的是教师根据单元内的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现行的《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三年级使用)的第三单元(第七、八、九课)主要学习八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籍的单词和几个相关的句型。其中第七课的课文较长,句型且比较难懂,其间还先出现了更难记忆和区别的几个国籍的单词,但却在第八课才出现几个国家的单词,而且课文内容少,句型也简单易懂。这样的教材安排不太恰当,也不利于刚接触英语不久的三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为此,教师应该把第八课提前先教,然后再教第七课,结果明显不同,学生不但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几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籍的单词,而且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和学会使用句型。 3、课内调整: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内的几个部分的顺序。例如,现行的广州市小学三、四年级英语教科书(除了讲故事那一课)每一课主要都是由(Dialogue, Singalong, Rhyme, Work with language and Fun with Language)五部分组成。很多时候,教师都能够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自行调节这几部分的顺序或者组合它们,以便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巩固学习内容,而且利于教与学。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4274176.html,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分析 作者:邹玉梅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6年第04期 [摘要]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资源,是教师达到教学目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关 键,是文化知识传递的桥梁。主要通过《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共40个单元的分析,探讨了该教材的内容、结构、特色、学习策略、文化输入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该教材的使用者提供一个宏观上的认识,以便帮助教师和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 新标准大学英语;教材分析;教材特色;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182-02 一、引言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的编写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与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衔接,注重对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 和跨文化意识。教材的编写与设计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且充分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大学英语教学成果及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教材体系与教材理念符合时代的要求,充分考虑到新时代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并为教学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 二、教材特色 (一)题材丰富,体现时代特色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题材选择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单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主要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内容覆盖面广,不仅包含日常生活话题,如学习、情感等,还涉及大学生所关心的政治、经济发展动态,以及历史、文化、科技等深层问题。各单元文章的配套视频经过精心挑选,语言地道,活灵活现,成功为学习者创设了真实的语言环境。 (二)融合多种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内容涉及注重学习者多种技能的培养,且与《听说教程》主题呼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可让学习者充分利用所学词汇进行听、说、写、译等多种技能的训练。其练习的设计(如Reading and interpreting,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等)形式多样,语言材料丰富,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初一英语教材分析

通研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区教研室给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也非常感谢袁老师给我这次机会,和各位老师共同探讨第六册教材的教法。下面就前五个单元教法说一下我的看法,说得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前3个单元为起始单元,起始单元部分增加了字母教学的内容,引入了部分日常用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字母教学的时间。 个起始单元的主要内容为26个字母和最基本的英语日常用语。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学习Aa---Hh 8个字母、见面时的问候语及其回答。总体内容不多,也不是很难,关键是做好一个衔接工作,让没基础的同学克服心里的畏难情绪,感觉到英语不难又很有趣;让有基础的同学更进一步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首先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字母A-H的拼写、读音。2.知道字母A-H构成的专有名词的意思。3.掌握元音字母A、E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4.识读熟悉部分西方国家的人名.5. 学会简单的见面语,并在真实场景中正确运用。(二)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和搜集资料进行处理运用的动手能力2、培养合作与简单英语的运用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情感目标1、认识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2、了解英汉姓名的不同,引入跨文化意识。本单元的重点是1.掌握字母A-H的拼写、读音。2.学会本单元的交际用语,教学难点1.能在真实场景中正确运用这些日常用语。 围绕本单元的重难点,设计了相应的教学任务活动:1、英语知多少?目的:认识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2、走进英语的字母王国,目的:通过活动,了解学生已有的字母认识,集中认读26个字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交流意识。3、为自己起个英文名字目的:了解常用英文名字,认识与中文名字的不同。通过起名字,用英语问名字,接触英语,帮助学生互相认识。4、争做“英国绅士”, 熟练运用问候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友爱,增强西方文化意识。5、比拼大本营,目的:通过比赛,总结归纳掌握本单元的要点。这一单元分四课时来讲:第一课时,(A 1a-3)首先进行简单问好,然后进行任务活动走进英语的字母王国来了解,认读字母.然后在小组内总结字母A-H的读音及书写的注意事项,分小组展示.之后做听力训练,并通过做游戏来巩固这几个字母.最后听一首字母歌来结束课程. 第二课时(A 4a4c---- B 1-2b),以一个小比赛开始,分小组展示A-H的读音及书写,评优,以此检测学生对上节知识的掌握;接下来让学生为自己选英文名字,相互认识,并简单问候,然后结合课本在小组内自学问候语,相互问候在进行小组展示.之后做“争作英国绅士”这个活动来巩固问候语的使用.最后做达标练习题来检测.第三课时:(B 3a-5)一开始学生进行对话练习,然后听写检测单词记知识点,做课本sectionB的听力练习,最后学唱英文歌,既可以激发兴趣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先听音乐,再以小组为单位学唱练习,然后各小组展示,评出最佳歌唱团.第四课时(Selfcheck复习)先齐唱英文歌,来提高学生积极性,然后进行比拼大本营活动来总结归纳掌握本单元的要点. 比拼大本营活动分以下几项:1.听力在线,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使用

现在的高中英语用的人教版教材是怎么分的呀?必修一共有几本?高一高二高三各学哪几本? 一般来说是一学期两本书 必修共5本,高二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上完 选修继续按号排,选修6-11。 一般都只学到选修8(高二结束),重点校讲选修9。 外国语类学校要学到选修11,但选9-11都是从头复习内容 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人教社课标版教材为例,高中三年共有11个模块,每个单元的安排是按照 warming-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包括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和workbook,这样的编排符合语言学习先“输入”然后“输出”语言的习得规律。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反映内容“多”,“讲”不完。 教师应该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要改变英语教师们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确使用新教材,真正体现课改精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迅速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依照课标,真正的用好新教材,上好新教材,使学生喜欢新教材,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Warming up,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一共五部分 一直以来,英语课本的新单词都采用的是课文和单词注释分开的方式,各单元生词表作为附录一起放在课本后面。这种注释方式使得学生查看极为不便,要不停地前后翻,耽误不少时间。如果英语课本像语文的古文那样采用脚注或者旁注的方式那就更好,这样更方便学生阅读记忆。也许有专家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个人认为猜词能力可以通过做正规的阅读练习来培养,而超纲词汇还费什么劲去猜,尤其是许多的专有名词,根本没有猜测的意义。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往往不能顺利地正确发音,因而要往后翻书查阅。所以改成脚注或旁注的好处是广大学生都乐见其成的!像广受欢迎的《新概念英语》也是这样编排的。希望这个小小的变革能够得到编辑专家的认可从而得以达成! 教学材料(instructional materials)包括printed and non-printed materials 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 (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Using Language(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Summing Up;Learning Tip。

教学设计方案-大学英语

教学设计方案 - 1 -

- 3 -

附件1 课堂学习单 Unit 2 The humanities: Out of date?

Text structure 1.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to write this tex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at is the author’s argu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ow does the author support his or her argu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hy should we study humanit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教材分析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教材分析 【摘要】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而综合英语教材是英语专业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作为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专业英语教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是必要的。 【关键词】《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教材分析优点不足 一、引言 作为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因素,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而对英语专业教学来说,综合英语教材更是重中之重。因此,选用合适的精读教材对于精读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专业英语教材之一,因此,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分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这套教材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二、对教材优点的分析 1.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题深刻、语言优美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的文章都选自英美国家的原创文章,选材全面广泛,涉及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选材主题包括如下:学习态度(如

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家庭关系(如Message of the Land);人生感悟(如Half a Day);神话故事(如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悬疑小说(如Midnight Visitor);历史灾难(如Pompeii);生态环保(如The Rite of Spring);生活轶事(如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人性探讨(如The Man in the Water);种族优越感(如Say Yes),等等。 此教材题材的广泛性和体裁的多样性体现了综合英语知识内容综合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语言优美,写作手法多姿多彩,还大量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明喻、隐喻)、借代、对照、夸张、讽喻等,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2.知识系统完整、难易程度呈阶梯式编著、重难点突出 此教材是为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编写的,使用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教材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次清晰,知识体系完整。不管是在听说方面,还是在阅读、扩展性训练等方面,都能使学生完整地学习课程。四册课本的教学任务清晰显著,第1―2册供学生第一学年使用,基本任务是复习、提升中学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第3―4册用于第二学年的教学,在继续紧抓听说能力训练的前提下,努力加强写作和翻译能力的训练。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