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专题

马原专题
马原专题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方法

一、为何说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思考”

1. 马克思主义的显层表现形态是“思想”

——它是一种系统化、体系化的科学世界观

2. 马克思主义的隐层表现形态是“思考”

——它是一种认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二)“思想”是其“形”,“思考”是其“魂”

1.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思考”的关系

“思想”:世界观(外在的形态、形体)——“形”

“思考”:方法论(内在的实质、灵魂)——“魂”

2. 把握马克思主义,应形神兼备、得“知”得“法”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实事求是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从实践理解人与世界关系

1. 旧唯物主义从客体或感性直观的形式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朴素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机械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本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五行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基本观点: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可贵之处:在科学技术极为低下的古代,对世界本质问题的思索不是从神那里而是从客观世界本身去寻找,难能可贵。

主要缺陷:猜测性,直观性;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机械唯物主义的评价: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不起实践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不能驳倒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的发展问题

1. 旧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地理解世界的发展问题”

(1)把“联系”理解为世界万物自在的相互作用

(2)把“发展”理解为世界万物动变中的数量和场所变化、生物进化

(3)把“规律”理解为自然必然性或机械力学规律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

的发展问题

(1)把“联系”理解为人类世界事物在人的实践

中的自为联系

(2)把“发展”理解为人类世界事物在人的实践

中的向对立面的转化,即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

——从实践理解人化自然的发展

实践改造自然——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

——从实践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实践改造社会——社会的人化与人的社会化

——从实践理解人自身的发展

实践改造人自身——人的自然化与人的社会化

(二)作为认识、改造世界的矛盾分析方法

1.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涵义

矛盾是反映人类世界事物内部或事物

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不是形式逻辑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属性,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倾向和趋势。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节选自《老子》第二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节选自《老子》五十八章

磁铁有南北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力争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请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这是为什么?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阳至而阴,阴至而阳;穷则反,终则始;福祸相依;失败是成功之母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相互离异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 矛盾分析方法基本内容

(1)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

可概括为:“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和从对立中把握统一”这相互联系两方面的结合。

——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从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渗透和贯通,把握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离异和否定

——从对立中把握统一

从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离异和否定,把握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渗透和贯通

(2)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

3.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的对立统一问题

专题二求真与向善

一、求真: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一)唯物真理观

(二)辩证真理观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全面性;真理的过程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的唯物论)

从真理的辩证法看:真理既有绝对性;二者的辩证关系;真理又有相对性

真理既有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性、无限性。1)从真理的客观性看: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从真理的可知性看: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从真理性认识的广度看: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从真理性认识的深度看: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3)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

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第二,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从“静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从“动态”上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相互区别:谬误是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2、真理与谬误的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其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意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培养求真务实精神。

案例:20世纪50年代的人口论战为例说明真理终究战胜谬误。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真理的检验标准:

唯心主义的真理标准观:有用就是真理、多数人赞成的就是真理、权利真理观、金钱真理观。

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观:时间标准、客观事物标准。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其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二、向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一)价值的含义及其特性

1、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价值理解的三种观点:

(1)客体说:价值是客体所具有的性质和属性,与主体无关,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英国的罗素:“好和坏都是属于对象的一些性质,与我们的意见无关,就认同圆和方都是客观的性质一样。

(2)主体说:把价值看成是主体的欲望、兴趣和情绪倾向,等式是:某物有价值=有人对某物发生了兴趣。(3)关系说: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受价值对象性质、主体需要和社会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含义的理解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表示客观事物与人自身的关系,是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因此,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既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因此,一讲到价值,必然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是事物既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价值既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二者缺一不可。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3、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例:葡萄能够酿酒的原因

(2)主体性;例: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

(3)社会历史性

(4)多维性;例:西红柿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含义: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涉及到人站在什么立场上对客体的价值如何评价。

价值评价是指主体在正确认识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以主体自身需要为内在尺度,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的过程。

2、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如下:

第一,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性认识。

(三)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

1、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原因与表现

?原因:经济体制的变革,竞争机制的变化,收入差距的拉大等各方面原因。

?表现:利益主体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诉求公开化

2、价值冲突: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路透社与艾普索斯机构在二十几个国家做的民意调查中,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最佳象征”的,中国人的比例最高,有69%的受访者认为金钱代表成功,而美国的这个比例仅有33%。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网的类似调查显示,超过60%的中国人承认自己拜金,超过95%的人认为中国人拜金严重。

商务部数据:

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

公与私: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并重;先私后公;有私无公

雷锋精神的现代解读

三、求真与向善:追求真理与价值的完美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辩证统一

1、对立性:

(1)真理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3)真理体现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体现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2、统一性: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以该物种的本能和本性去适应环境以求得生存。而人却有两个尺度,一个是真理尺度,也叫客体尺度,即对象本性和规律;一个是价值尺度,即人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规律。人高于其他动物之处就在于能够把这两个尺度自觉地结合起来。

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解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A、科学精神:求真务实

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科学精神:

荀子:天官薄类,心有征知,制天命而用之;

朱熹:格物致知,即物穷理。

B、人文精神:向善爱人

中国文化传统中富含人文精神:

儒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家: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问题的思考:核武器和三鹿奶粉

问题的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李时珍的治病救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造福全人类

从我做起

1、尊重客观规律

2、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

3、坚守着人的道德底线

专题三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一、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其具体存在和实际表现形式始终与这种实践活动及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具体性联系在一起这种规律归根到底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恩格斯语)。

(一)历史与人的活动

1.“现实中的个人”及其活动是历史的前提

唯物史观是揭示“现实中的个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所群居和

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出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的前提的规定: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中的个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马克思、恩格斯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所谓“现实的个人”: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

“现实中的个人”的活动表现为双重关系: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

——人类自身的生产

——意识的生产

(现实的个人从现实的生产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具体规定)

“现实中的个人”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结果

2.历史的本质: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实践活动

人的活动的目的与利益

——人类活动的因果性与目的性(意识活动)的辩证关系

——利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利益关系的实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现实关联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资产阶级在1789年革命中的利益不是‘不成功的’,它‘压倒了’一切,并获得了‘实际成效’……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致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

——马克思、恩格斯

——利益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表现:

首先,物质利益是推动人们改造自然、创造历史、不断提高生产力的直接动因;

其次,物质利益是促使人们变革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内在动因;

最后,物质利益是人们在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方面彼此联合或彼此斗争的经济根源。

3.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人的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体现在人的目的性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的主要表现: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

——人的活动的历史条件是人展开目的性活动的社会生产条件与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精神条件

“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

人在戏中戏在人中人生莫演糊涂戏境由心造心由境造境界需除名利心

——重庆湖广会馆某戏台对联

人的历史活动的规律性

——历史规律的观念及其变革

“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

现代历史哲学否定历史规律性的几种主要观点及其实质

其一,以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

其二,以历史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

其三,以历史意识的主观性或特殊性来否东历史规律的存在

对历史规律的种种否定包含着两个实质性的方面:一是通过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来否认历史规律;二是通过区分自然和历史,进而通过区分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来否认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揭示

第一,历史的发展像自然的发展一样有其内在规律;

第二,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

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重要特征是: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其具体存在和实际表现形式始终与这种实践活动及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具体性联系在一起这种规律归根到底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他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

——历史规律的特点

第一,它形成于人的活动过程之中

第二,它实现于人的活动过程之中

第三,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依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的

(二)社会历史运动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个人生产能力的社会结合)

生产关系(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条件与主观条件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第三,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重要的中间环节(分工与生产力相联结——分工与生产关系相联结)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状况是指生产力的性质、结构、水平和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始终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前提的,正是这一矛盾导致二者由冲突达到统一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有机体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状况:经济基础的性质、结构、水平和发展要求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

第一,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始终存在着既适合又不适合的矛盾运动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三)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1.历史活动的合力作用:

历史规律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恩格斯

历史规律是在人类活动的合力作用中形成的

人类活动的合力作用反映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历史合力论充分肯定了意志在历史中的作用

2.历史过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中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绝对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

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

经济的必然性(与经济决定论的根本区别)

第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活动

第二,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历史发展过程的偶然性:

历史发展过程中非本质的联系引起的现象

第一,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从而对历史进程产生多方面的实际影响

第二,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决定着历史运动的具体形式和特殊面貌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一,二者的内在联系

第二,二者的辩证统一是与人类活动的合力作用密切相关的

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否定偶然性的命定论或宿命论

3.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客观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历史发展的选择性:现实主体从主观方面出发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历史规律的决定性是通过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来实现的

第一,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不是超历史的,也不是在对象中预先确定的,而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并通过人的活动而实现的

第二,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辩证地包含着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历史给现实主体的活动提供的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而是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其中哪一种可能性会成为现实,取决于人们的自觉活动,取决于人们的现实选择

第三,历史中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往往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选择哪一种实现形式,这是由主体决定的。

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的意义:对于在历史转折时期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非常重要。

(一)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都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生产力标准(生产力发展的质和量)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各种目标的前提条件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

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

用生产力标准评价社会进步时必须注意其与生产关系的合适程度

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应当把握“生产力发展”的两个统一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人是首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是对人是首要生产力这一观点的深化和具体化

——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的需要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人的需要和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劳动者(人)与生产资料(物)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交往方式的变革——促进思维方式

的变革——促进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因

——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渗透和作用日益强烈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全面把握与理解

——肯定人是首要的生产力要素

——警惕对科学技术不合理的社会应用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创新与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高起点、高速度、打破常规顺序)

——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内在根据与前提条件

内在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跳跃性质

前提条件:社会经济交往的普遍化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

(二)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对立

英雄史观形成和传播的社会历史根源与认识论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以及阶级对立的出现,劳动群众长期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

——认识论根源:历史的必然性深藏于内,而历史的偶然性则显露于外

群众史观的理论原则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去考察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

——从整体的历史过程考察和说明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考察人的历史活动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

在伊拉克巴格达巴比伦花园那道因历经战火摧毁而残破不堪的墙上刻着一首诗

多谢命运对我的宠爱和诅咒

我已不知道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是天使还是魔鬼

是强大还是弱小

是英雄还是无赖

如果你以人类的名义把我毁灭

我只会无奈地叩谢命运对我的眷顾

2.个人的历史作用

历史活动中的个体与群体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推动或阻碍历史进程

第二,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

第三,局部改变历史进程的面貌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发起和探索作用

——组织和领导作用

——表率和示范作用

注意:第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只有在它们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才能被确定(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集中人民群众的经验与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活动与力量)

第二,杰出人物是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时势召唤英雄;时势锻造英雄;时势筛选英雄)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阶级分析的方法(社会坐标)

——历史分析的方法(历史坐标)

——辩证分析的方法(具体化)

3.群众的组织与作用的发挥

历史活动与群众队伍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

——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

——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第一,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把群众观点贯彻和运用到工作中去就形成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文化及其社会功能

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即人类活动及其成果的意义的总和

——文化具有人为性、群体性、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与文明

第一,任何文明总是蕴含在一定的文化之中,并表现了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任何文化的发展也总是体现为一定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的高低体现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第二,文化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各种思想观念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而文明则是指文化的进步方面

第三,文化的根本作用就是创造和提升文明

——文化与人的社会塑造

文化对于人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教化而实现的:

第一,对人的行为规范

第二,对人的活动的调控

第三,对人的能力的培养

——文化与社会发展

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提升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第一,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第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第三,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2.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的产生;文化的具体内容;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同时具有世界性(文化的共通性{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精神}和普遍性{遵循共同的规律和坚守文明大道} ——全球化背景中文化的世界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正确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统一关系的现实意义

反对无视文化民族性的历史虚无主义——以某种文化一统天下的文化霸权主义——反对拒斥文化世界性的狭隘民族主义

在民族文化发展问题上,目前应注意辨别清楚几种思潮的关系:

——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后殖民主义(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与文化孤立主义

3.现代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塑造与培育

现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

——民族主义的基本涵义:维护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粘合剂和社会力量

作为民族意识的民族主义

作为社会思潮的民族主义

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在目前的几种表现形式

极端的民族主义

狭隘的民族主义

进步的民族主义

健康的民族主义

病态的民族主义

民族精神及其建设

——民族精神:民族成员所认同的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是民族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感的集中反映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的纽带;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塑造与培育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正确处理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具体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第二,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三,立足当代实践,推进文化创新

专题四尊重劳动创造价值开拓市场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威廉. 配第《赋税论》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重要尺度。

--------亚当. 斯密《国富论》

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1.人的依赖性社会----自然经济

2.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

3.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

(一)自然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

即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

基本特征:

1、生产力水平低并且发展缓慢

2、生产规模狭小,自然经济单位闭关自守

3、以自然分工为主,社会分工不发达

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

自然经济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占统治地位,到封建社会末期因为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冲击才趋于瓦解。

自然经济的长期统治也禁锢了社会的思想观念:

1.小而全,大而全------不利于分工协作

2.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利于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

3.社会等级森严----不利于解放思想和社会平等

4.依附权贵,依靠社会人际关系----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公平竞争

积极消除我国社会残留的自然经济影响:

我国当代仍然存在自然经济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

1、闭关自守,地方保护主义

例:在重庆卖外地啤酒会遭遇什么

2、各省市制定发展规划搞“大而全”、“小而全”

例:四川省提出把汽车产业当21世纪的强势产业

3、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例:沿海地区很多居民靠收取房租过日子

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商品经济:

是生产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当代中国具备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

在当代中国,不仅多种所有制经济体之间存在经济利益差别,而且各个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也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 所以相互之间也必须实行等价交换,整个国家需要通过发展商品经济才能逐步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例:重庆长安汽车与重庆特钢集团是等价交换产品好还是无偿调拨产品好?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三大报告》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产生于社会分工并且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主体的联系和合作

2、以开放为条件,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3、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扩大,提高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4、讲求公平竞争和信用,反对垄断欺诈

5、要求建立和完善法治社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发展商品经济

2)克服自然经济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消极影响

商品的特征:

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1、是劳动产品。

2、具有有用性。

3、有用性是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4、通过市场等价交换去满足社会需要

这些特征归结起来就是两大属性:自然属性-------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

是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

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对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越广越深入,商品的品种门类就越丰富多彩,效用越来越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所以,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讲,使用价值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不仅商品有使用价值(才能卖出去),而且一般劳动产品和非劳动产品的自然物也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对商品而言,其使用价值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生产者和经销者的目的无疑是得到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但是不重视使用价值其长期的后果是不仅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且使整个商品市场凋敝

例:毒牛奶对我国奶制品市场的打击

(假货、次货没有使用价值,这是相对于正品而言)

消费者的选择:

?用手投票------扩大购买和消费

?用脚投票------不购买,把恶意经销者和生产者赶出市场

只有消费者用手投票,市场才能存续和繁荣,生产者经销者才能生存

政府工商行政管理的理性选择:

1、制定严格的产品和服务生产技术规范

2、制定科学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

3、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科学化,以此为基础才能实行优质优价

4、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直至责令退出市场

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

商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

1、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价值形式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成熟形式就是货币表现,即商品的价格

商品价值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商品价值的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2、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3、商品价值本质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比较和交换劳动的关系

例:渔业部落的咸鱼干与狩猎部落的兽皮相交换,其本质是渔民与猎手相互交换劳动

西方其他价值理论评析:

1、效用价值论

认为商品交换价值的比例取决于商品效用大小

2、供求价值论

认为交换价值变动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3、均衡价格论

认为交换价值只有价格现象,没有价值本质,价格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商品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的均衡

4、生产费用价值论

认为商品生产中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均做出了贡献,所以商品生产费用(资本劳动土地的耗费)需要得到补偿,商品价值必然包括利润、工资、地租、利息等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1、使用价值与价值统一于商品中

一般物品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关系

商品购买者想获取使用价值,为此必须支付价值,商品生产者则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3、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通过商品交换得到解决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它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例如:果农种苹果,使用的生产资料有土地、农具、施肥灭虫工具、苹果树等,生产周期至少一年,产品就是苹果,这与菜农种花菜等其他劳动相比,其具体形式千差万别。

任何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它是永恒范畴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劳动过程中体力脑力的付出,它是一个历史范畴之所以对生产商品的劳动进行抽象,是为了要进行商品等价交换,为了计量和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量,所以,抽象是在交换双方头脑中进行,在市场中实现

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本质属性,它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 凝结在商品中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它们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

例:果农种梨子来卖,他的劳动,无论是田间劳动还是运输途中的劳动,都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相反,如果他种梨子不是用来卖而是用来自己吃或送人,则只是具体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的

1)具体劳动有质的区别,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区别

2)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3)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的根源,通过交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解决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相应得到解决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2、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基础

3、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其他重要经济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等)的基础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注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时间则是个别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究竟折合为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一定的市场中自发进行的

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例:在电脑硬件生产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因电脑芯片的集成程度高和计算速度提高快等因素而迅速提高,所以厂家生产的新一代电脑机型比老一代电脑效能更佳,价格还更便宜

劳动生产率:

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它可以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的劳动产品数量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意即同一部门的社会平均生产效率,不是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平均(这是做不到的)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素质与技术熟练程度

?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及产品更新换代

?生产管理,分工与协作

?生产规模和范围

?自然资源供应和开发利用深度及广度

?市场调查与信息利用

不同部门商品价值量的换算:

不同部门交换商品需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

是指无须经过训练的劳动者都能够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

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衡量

市场交换需要把复杂劳动换算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三、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形成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只羊=2把石斧

生产力条件: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剩余产品出现,交换偶然进行

“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其价值被其他商品所表现

“石斧”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用自己的使用价值去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生产力条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剩余产品更多,交换经常进行

(4)货币形式

生产力条件: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迅速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结论: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职能:货币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逐步具备了五方面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及其等份,当纸币产生以后也可以是纸币单位

注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价格

?价格变动与商品价值变动成正比,价格变动与货币价值变动成反比

?商品价格可以同价值背离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除了商品的价值、货币币值、供求关系以外,还有投机因素、国家政策因素、其他因素等

?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价格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产生使物物交换成为商品流通,一方面使商品经济得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买卖脱节,埋下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在形式上可以是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

纸币

是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其他货币职能:

3.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职能可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4.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被用来完成赊买赊卖中的延期支付,以及支付工资租金税赋等,于是产生了信用卡等各种信用货币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执行其职能

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如赊销);企业信用(如股票);消费信用(如分期付款);银行信用(如存贷款);国家信用(如发行和兑付国债)

信用的作用:增加投资机会;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节约流通费用;促进合理消费;推动经济规模扩大和社会经济发展

?信用的消极作用:造成泡沫经济、引发信用危机、刺激投机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只能是金银以及各国纸币中的硬通货

世界货币的作用:1. 国际购买 2. 国际支付3. 成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货币流通规律

是指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内容:一定时期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与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所需货币量的决定因素:(1)待流通商品数量(2)商品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

?内容:纸币流通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违背此规律,超过此流通量则出现通货膨胀,低于此流通量则出现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都有危害

现实社会货币流通量的层次

M0= 现金

M1= M0+活期存款

M2= 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M3= M2+其他金融机构定期存款

M4= 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短期流动资产是指变现能力强、时间短(一年以内)的流动金融资产,如股票、短期债券等

四、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内容

(1)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原因:(1)一定时期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2)商品市场价格的各种变动以价值为基础, 归根到底受价值的制约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经济资源配置

积极作用是利益刺激自发调节,无须成本 ,快速

消极作用是事后调节,方向、力度不明确,浪费破坏大

(2)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技术保密和专利保护也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

(3)既促进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但是又扩大社会收入差距,甚至造成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注意: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的,本身不存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之分,而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

市场机制:

?价格机制----信号系统,内部动力作用

?供求机制----联动系统

?竞争机制----外部动力作用

马原专题六、七练习题(对应教材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专题六、专题七 (对应教材的第三章) 一、填空题 1.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和。(见教材P94) 2.社会存在也称,是社会生活的方面,主要是指,也包括和,其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方面。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见教材P95)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4.生产力是。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和,(见教材P100)其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生产关系是 ,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见教材P101)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 是核心。(见教材P105) 5.和、和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见教材P112-113)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见教材P116) 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见教材P123) 是历史的创造者。(见教材P126) 二、单选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是()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足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6.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7. 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8.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9.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马原机考模拟题

马原机考模拟题 1、“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2 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中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当中最主要的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2 3、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管理体制 B、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C、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2 4、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 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 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 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2 5、社会产生阶级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一部分人用暴力掠夺另一部分人的财产 B、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与私有制的出现 C、社会产品分配不公 D、市场上的不等价交换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2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符合下列那条历史唯物论原理?()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原理 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原理 C、历史需要与人民呼声相适应原理 D、党的执政能力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原理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C 具体得分:-0 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 ( ) A、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0 8、垄断价格是指() A、按商品价值制定的价格 B、按商品生产价格制定的价格 C、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垄断利润的价格 D、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平均利润的价格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C 具体得分:2 9、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与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是() A、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B、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决定的 C、生产力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D、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决定的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C 具体得分:-0 1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 A、全部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 B、部分预付固定资本和全部流动资本的周转 C、预付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绪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5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考试试卷生成要求 1、总成绩满分为30分 2、总题量为60道;其中单项选择题40道,每道0.5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 道0.5分;判断题10道,每道0.5分。 绪论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的、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 )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B.无产阶级争取人权的科学理论 (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学说 ( ) D.关于无产阶级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理论 ( ) 3.马克思主义从它的研究对象上讲是:()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 D.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 ) C.达尔文 ( ) D.牛顿 ( )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 2.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马原专题四、五练习题(对应教材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专题四、专题五 (对应教材的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对的能动反映。(见教材P63-66) 2.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 ,另一条是。(见教材P66)3.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见教材P68) 4.真理是人们对于及其的正确反映。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见教材P71-73)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见教材P77) 二、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能动的观点 7.由实践到认识是() A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B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C仅指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D仅指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8.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从实践到认识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从具体到抽象 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A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是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C是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D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真理 10.“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1.真理的一元论,就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用同一种方法获得的认识 三、多选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2.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真理原则B价值原则C效率原则D公平原则 3.价值的特性是()

“马原”机考试题库(2017-2018-2,部分)+

单选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 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3、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B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的统一 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时,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A】马克思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 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坚持 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由于它是 A人们的自觉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社会性的活动 D物质性的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D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9、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1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有用即真理 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 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A】真理具有客观性 13、“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C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C】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马原习题2015版第二章习题 (2)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A)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2.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B)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6.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7.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8.列宁说,“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这就是说,(B)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9.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D) 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1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B)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1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B)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2015年9月)

第七章试题清单(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描述更具体和详尽 ( ) B.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向往更真挚和热烈 ( ) C.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更具有号召力 ( ) D.马克思主义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展望未来(√)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 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 )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 )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 )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 )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 ) 5.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将实现:() A.社会直接占有(√) B.国家所有 ( ) C.集体所有 ( ) D.个人所有 ( )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 ) 2.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4.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这是因为:()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三.判断题

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专题:真理及其特征

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专题:真理及其特征 在历年政治考题中,认识论的特点就是出题知识点集中而且反复,今年恐怕也不例外,像认识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等依然会有题目出现。下面勤思考研整理总结了认识论这部分内容供大家复习参考。 真理及其特征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一元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①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 有限度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三)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到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四)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 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2017考研的钟声已经敲响,考生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赢得胜利,在此阶段考生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考研这场战役中去。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 )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 )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 )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 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 )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 )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 ) 5.“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马原专题研究作业

2、虚拟世界的出现,是否推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现代社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商务等虚拟经济,人们运用发达的网络计算机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网上交易,进行网上借贷、利用网上银行进行投资、理财等虚拟活动,可以说虚拟经济的出现,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虚拟世界的出现也同样威胁到了我们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市场繁荣的假象。我们不断的被科技发展带来的虚拟世界所包围,所以一些学者开始讨论,虚拟世界的出现会不会推翻马克思所论述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在我看来,虚拟世界的出现不能推翻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虚拟世界的涵义、所谓虚拟世界,是指运用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和人类的意识潜能开发、或形成的独立于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有联系、人们通过虚拟头盔和营养舱以意识的形式进入、类似于地球或宇宙的世界。它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通过人的主观意志创造出来的虚拟物。目前在互联网上所表现出的“虚拟世界”是以计算机模拟环境为基础,以虚拟的人物化身为载体,人们在其中生活、交流的网络世界。虚拟世界的用户常常被称之为网民。网民可以选择虚拟的3D模型作为自己的化身,以走、飞、乘坐交通工具等各种手段移动,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介交流。我们称这样的网络环境为“虚拟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是“虚拟”的,因为它来源于计算机的创造和想象;但这个世界又

是客观存在的,它在“居民”离开后依然存在,真实的人类虚幻地存在,时间与空间真实地交融,这是虚拟世界的最大特点。 对于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这个概念,目前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涵义: 狭义的虚拟世界,是指由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等集成起来所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现实,是一种能够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视、听、触等行为的高级人机界面,一句话,狭义的虚拟世界是一种“模拟的世界”。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广义虚拟世界”跟计算机技术毫无关系。广义“虚拟世界”是相对于“物理世界”定义的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及结构、可在其自身设置下自成一体的类似物理世界的体系,是人为设计的、抽象的、“世界级”的一类体系,包含于物理世界,但仅在物理世界中具有客观载体和接口,而其内容没有具体的客观存在,需要由大脑或某种媒介具象后才可被认知的世界。其主要特点即自成体系。 那么虚拟世界的出现和马克思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着什么关系呢? 马克思所论述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共相和殊相)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哲学是:() A.一切科学之科学 (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 )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 )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 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 )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 )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 )

B.结构性 ( ) C.运动 ( )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 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 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 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 )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2018大二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要点(完美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一句话,实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发展的学说。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体系。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内在根据。 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自觉。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在总结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新的历史经验和概括自然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了列宁主义。 为解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革命的问题,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为解决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完整word版)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2018年5月)

第四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 )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D.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 ( )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 )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 )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 )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3.商品经济是:()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 ) 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 )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 ) 4.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A.自由商品经济和垄断商品经济 ( ) B.农业商品经济和工业商品经济 ( )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 D.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 5.商品经济最早出现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 )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晚期 ( ) D.封建社会全盛期 ( ) 6.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 ) B.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 )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 )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 )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 )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 ) 8.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是:() A.商品的需要程度 ( ) B.商品的有用的程度 ( ) C.商品的使用价值 ( ) D.商品的价值(√) 9.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 ) B.创造剩余价值 ( ) C.创造必要价值 ( ) D.创造使用价值(√) 10.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有用物品都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 B.任何有用物品的有用程度,都取决于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之和的大小( ) C.任何有用物品都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D.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11.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 A.价值构成的 ( ) 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C.资本构成的 ( ) D.货币构成的 ( ) 12.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 ) B.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 C.商品的出现 ( ) D.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 ) 13.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 )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 )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 )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 )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 )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X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 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XX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

马原专题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方法 一、为何说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思考” 1. 马克思主义的显层表现形态是“思想” ——它是一种系统化、体系化的科学世界观 2. 马克思主义的隐层表现形态是“思考” ——它是一种认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二)“思想”是其“形”,“思考”是其“魂” 1.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思考”的关系 “思想”:世界观(外在的形态、形体)——“形” “思考”:方法论(内在的实质、灵魂)——“魂” 2. 把握马克思主义,应形神兼备、得“知”得“法”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实事求是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从实践理解人与世界关系 1. 旧唯物主义从客体或感性直观的形式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朴素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机械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本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五行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基本观点: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可贵之处:在科学技术极为低下的古代,对世界本质问题的思索不是从神那里而是从客观世界本身去寻找,难能可贵。 主要缺陷:猜测性,直观性;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机械唯物主义的评价: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不起实践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不能驳倒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的发展问题 1. 旧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地理解世界的发展问题” (1)把“联系”理解为世界万物自在的相互作用 (2)把“发展”理解为世界万物动变中的数量和场所变化、生物进化 (3)把“规律”理解为自然必然性或机械力学规律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 的发展问题 (1)把“联系”理解为人类世界事物在人的实践 中的自为联系 (2)把“发展”理解为人类世界事物在人的实践 中的向对立面的转化,即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 ——从实践理解人化自然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