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实验方案

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实验方案
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实验方案

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

究实验方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背景和课题的界定

1.课题的背景

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很多中学生思想觉悟不高,生活面狭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究底是主导者教师未能足够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一直以来遵循着一条简单而收效不大的被动途径:学生个体闭塞学——教师全面公开灌,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要求“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不相适应。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了。基于这点,提出了“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究”物理实验。

2.课题的界定

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根据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每点进步,几乎大部分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肖伯纳说:“假如你我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假如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合作互动学习是西方尤其是美国中小学近年来盛行推崇的教学方式,认为可借鉴到中学生的物理教学上来。多个成员组成一个互助小组,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组,成员之间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使每个成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种收获,并非仅指物理知识技能,还包括思想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在个人学会竞争的同时,学会团结协作。也就是说,倡导的不只是个体,同时也有整体,这与当今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互助小组协作、共同繁荣相吻合。

二、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能力及创新精神,鼓励研究、鼓励创造、鼓励竞争、鼓励团结,这无疑使学生的心理、思想、个性、审美等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磨练和提高。

2、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合作互动,围绕新课程标准中各年级的知识点落实认知目标,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内与课外形式多样的合作互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把学物理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朝着达致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这种实验自始至终贯串了这几条原则: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学相长原则。

(二)研究的内容

1、互助小组交流,研究学习。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大力鼓励既要独立竞争又要共同进步。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虽然学生的性格不同,基础不同,但如果能够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切磋交流,就可以解开思维的“死结”,互相借鉴、互相鼓励、互通有无,最终收到和谐平等、共同提高的效果。

2、独立自主,积极钻研。大力提倡“怀疑”的精神,怀疑课本,怀疑老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拼搏,在培养求同思维的同时,更应大力培养求异思维。

3、巧于点拨,改革教法,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精选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法,如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小老师讲课等多种多样的教法,大胆科学处理教材,创设活跃的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立足于精讲精练,一节课只宜突出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因为要想“面面俱到”,实则“面面不到”。

4、开放共享,拓展空间

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利用录音机、幻灯片、录像、实物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刺激的多样性,驱动学生的学习内因,逐步使学生学会网上搜寻物理学习资料,从而获得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拓展一个学生物理知识与技能发展的新空间

5、合作互动,利用课堂物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鼓励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分析解决。

6、教师合作互动,加强自身的建设。

1)、作为物理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调控者,更须合作互动。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还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更新自我,更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和教学的水平。力争每个学期每个物理教师完成“五个一”:读一本教育教学专着、说一节课、上一堂示范课、搞一项研究、写一篇教研论文。

课题组成员各自承担任务

崔爱莲“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互动互助小组设计完成实验”

伦学之“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探讨

2)、制作有一定质量的课件。

三、课题实施设计

研究分四个阶段:

1、酝酿准备()组建课题组,宣传发动,印发学习有关资料,领会模式精神,确立方案,组织开展落实各项课题活动。

2、尝试运行按互助小组合作,自主讨论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验。通过交流座谈、听课观摩,进行反馈总结,及时调整方案。

3、持续发展积极完善互助小组合作,自主讨论式教学的教学模式,系统规范地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继续交流观摩等。

4、结题总结各项目承担人总结各自的实验经验,形成论文,汇总写出总体实验报告。学生成果展示。参加各种竞赛。专家鉴定结题。

四、实验预期效果

1、学生的互动合作、主体创新意识增强。

学生们通过课内课外互动合作解决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主体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形成良好的循环效应,逐步形成一个平等民主、积极上进、开放共享的学习新空间。学生的学习较以前自觉主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能够勤于思考,敢于发问、质疑。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物理中逐步掌握一定的物理学习技巧,从不喜欢到喜欢、由喜欢到热爱,物理成绩稳步提高。

2、学生能够把课堂物理与生活中的物理巧妙的结合起来。

学生们通过课内课外互动合作,真正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谦虚谨慎的好作风。

3、教师能在课题研究中团结合作,互相探讨,共同进步。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加强自身的建设,使我们科组的物理老师在教学教研中有一个质的飞跃。

九年级科学 考验学生对实验方案的分析及设计 浙教版

甲乙丙丁 黄铜片 铜片 浓 氨 水 酚 酞 溶 液 二氧化碳 水 澄清的 石灰水 实验方案设计 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实现的是 ( ) (A)Fe2O3? ?→ ?稀硫酸Fe2(SO4)3溶液? ? ?→ ?溶液 NaOH Fe(OH) 3, (B) CuO? ?→ ?稀盐酸CuCl2溶液?→ ?铁CuO (C)Fe? ?→ ?点燃Fe2O3? ?→ ?稀硫酸 Fe2(SO4)3溶液 (D)CaCO3? ?→ ?稀盐酸CO2? ? ?→ ?溶液 NaOH Na 2CO3溶液 2.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 ...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3.小芳同学为了验证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 ....的实验是()(填序号)。说明:所用蒸馏水经煮沸迅速冷却;固体干燥剂只吸水且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4.学习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发现和研究更多的金属。 (1)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实验A中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 ②实验B中可观察到铁片的表面现象,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 铜。(填“强”或“弱”) ③实验C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铁钉最先生锈的是处。(填“a”或“b”或“c”) (2)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 Na Cu Al Fe 熔点(℃)97.5 1083 660 1535 沸点(℃)883 2595 2200 3000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创新 西海小学王绍亭 一.实验设计意图 1.《空气占据空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中的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变看不见的空气为看的见,变摸不着的空气为摸得着,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感受到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并为后面学习《空气的质量》打下基础。 2.通过尝试设计与完成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 教材上安排的实验为几个小实验:一是将吸管伸向水里,用嘴吹,有气泡产生;二是用橡皮泥堵塞瓶口,并插吸管,让学生向瓶内吹气,使水流出来;三是杯底塞入纸团,将杯子竖直压入水底,看纸团会不会湿。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有: 1.实验材料橡皮泥有毒;操作中容易出现橡皮泥堵塞吸管的失误,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2.一次性吸管学生反复吹,不够卫生,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学生气息不足,很难将水顺利吹出来,现象不明显。

4.如果杯子接触水面时没有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5.三年级的学生在操作时很容易把纸团掉入水中,浪费纸张,不利于环保。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实验一: 1.用橡胶塞替代有毒橡皮泥,安全、环保。 2.用玻璃管替代塑料吸管,消除浪费,减少了污染。 3.用推注射器活塞代替用嘴吹气实验,安全可靠更加卫生。 创新实验二: 用乒乓球代替纸团,节约用纸,实验更加绿色环保。 创新实验三: 1.在水槽壁粘贴刻度尺,在水面放一乒乓球,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水位的升降变化。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来控制瓶内空气的流动,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四.创新实验所需器材 玻璃水槽、去底矿泉水瓶(底部缠铁丝)和完整矿泉水瓶各一个。玻璃管、橡胶管、带孔橡胶塞、乒乓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红墨水等。 五、实验过程 (一)自制小喷泉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样本

”小组合作学习”在总复习阶段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期末复习阶段,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检测, 从而查漏补缺, 提高复习效率。同时作为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 进一步推动我校教科研的发展。 二、实施方案 ( 一) 以年级组为单位整理周宇轩主任的小组合作形式, 并交流实施方法。 ( 二) 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做好小组成员的编制工作。 1.每个小组4人, 优、中、潜按1:2:1定好A号、 B号、 C号、 D号四个组员。并进行基本合作形式的培训。 2.大组8人。组与组之间竞争、评比。 3. 每班制定出一套可操作、行之有效的评价措施。 ( 三) 观摩小组合作实验课, 整合语、数、英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周一听徐黎祯数学课。( 语文、英语老师参加听课) 周二听张丽霞语文课。( 数学、英语老师参加听课) 周三听王玉玺英语课。( 语文、数学老师参加听课) ( 四) 结合复习内容, 经过集体备课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案。 提前备课。备课组成员以主备人的集体备课制进行统一备课( 同年级同科教师轮流主备) , 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小组合作方法、习题选择、训练题组、当堂达标等方面进行集体讨论研究, 提出改进意见, 修改后, 各任课教师再结合本班的实际, 经过二次备课后方可使用。 三、实施验收

周一: 小组成员A、 B、 C、 D编制到位, 小组合作的一般形式和基本规则培训到位, 并开始在课堂中尝试使用。 周二至周三: 每班( 或年级组) 制定的相配套的评价方法验收。 周四至周五: 1.验收知识梳理及形成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案( 重点检查环节设计) 。 2.课堂上使用以4-6年级为主导, 1-3年级逐步尝试。 3.利用没课的办公时间交流课堂中的有效利用及困惑, 并在互助中不断改进。 教导处 5月25日 三、具体实施 ( 一) 探究实验阶段 1、构建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研网络, 率先在初一、初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各学科中确立学科带头人。 2、实验班级: 初一 1——10班初二 1——8班 3、划分小组: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 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 分成6~8人为一小组, 根据班级人数 分成多个小组。分组时, 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二、正文 (一)、实验设计意图 1、该实验的设计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什么是“撩排开的水量”。 2、能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量筒(量杯)、圆柱体、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盛水容器、接水桶、红墨水。 (三)、实验创新之处 1、原教材中是以物体放入烧杯前后两次液面之差来理解物体“排开的水量”(见教材上一节),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太差,这样一方面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很难理解“排开”二字的含义;另一方面如果物体太小,或浸入水中太少,那么物体排开的水量就不是很明显,再加之烧杯底面较大,导致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就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这样实验的直观效果就会差一些,对于实验结论的得出,有部分学生就会感到有难处。 2、制作的简易溢水杯,对于学生理解“排开的水量”以及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首先,该装置能让物体浸入水中时溢出(排开)的水缓缓地流入烧杯中,让学生直观亲历、形象感知,从而简单明白易懂,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动手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理解浮力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准备。其次是通过量筒(量杯)测出每次实验排

开的水量具体是多少毫升,而不是用“少”、“多”、“较多”等模糊语言,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浮力秘“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器材: (1)溢水杯装满水; (2)接水桶放在溢水管口下方; 2、测出圆柱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填入记录表格中。 3、将圆柱体分别以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全部(分两次,只是深度不同)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并用量筒测出每次排开的水量,填入记录表中。 4、引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并讨论: (1)圆柱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是什么原因?怎样计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2)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吗? (3)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物体排开的水量与物体深入水中的深度到底是什么关系? 5、先测出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的重力,填入表格中;再将三个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再用量筒测出每个铁块排开的水量,填入表中。 6、求出三个铁块在水中各自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讨论:

srtp小组实验方案

纤维-基体粘结性能实验 1、原材料 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F);碎石(G,粒径5~20mm,细度模数2.5 方法 玄武岩纤维处理:捻的多少(一厘米捻的个数) 1)微观分析 M7.5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1:5.93,水泥260kg/立方米,砂1541,水280 M10 1:5.09,240,1221,290 按一定水灰比、水胶比(?)的配比成型15mm*15mm*15mm的水泥净浆试件,将玄武岩短切纤维埋入试件中心,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后用砂纸将表面磨平,在抛光后的试样表面每个试件选取6个不同的界面处,用显微电镜进行微观形貌分析。(显微硬度仪?) 2)纤维拉拔实验(查阅文献知道聚丙烯酰胺可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物理化学作用,降低水化产物结晶度,优化界面区微结构,增强粘结,可考虑用溶液浸泡纤维,再进行拉拔实验?)实验变量:纤维与基体拉拔方向,弯钩(?),基体强度,聚丙烯酰胺 材料纤维(物理参数)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425 砂:厂家 水:自来水 制备基体配合比:如上 拌和:拌合方法 入模:模具制作、尺寸? 振实 插入纤维:每组纤维沿每条基体中线均布4根 养护:室温下养护24h后脱模,标准养护箱28天。 实验仪器及加载电子万能试验机 变量:埋置深度 埋置角度(与平 埋置深度(mm)纤维数量(根)基体数量(条)面切向夹角) 0 10 4 1 20 4 1 变量:埋置角度 埋置角度(与平 埋置深度(mm)纤维数量(根)基体数量(条)面切向夹角) 60 15 8 2 45 15 8 2 30 15 8 2 变量:聚丙烯酰胺浸泡 3)混凝土弯曲、抗压实验 按照不同配合比(见下表),除纤维为体积掺量外,其余均为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减水剂掺量按坍落度控制。(不同水灰比会影响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布,可考虑不

科学实验室活动方案

科学活动室活动方案 1 活动时间9.8 参加人员全体活动主题音乐门铃辅导教师马艳 活动简介1、初步了解音乐卡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简易音乐门铃的方法。 2、了解音乐门铃的电路结构、功能与工作原理。 3. 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优秀品质,体会劳动和创新的快乐。 活动情况记录1.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的组装音乐门铃的电路结构。 2.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对学生的质疑和不良习惯给与解答和纠正。 2.学生动手能力有差异,以小组学习为单位,让已经学会的同学在小组中当小老师,实现分层教学。 4.强调安全意识。 科学活动室活动方案

2 活动时间9.15 参加人员全体 活动主题收音机辅导教师马艳 活 动 简 介 1.初步了解收音机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简易收音机的方 法。 2.收音机的电路元器件的识别。 3.了解收音机的电路结构、功能与工作原理。 4.通过亲自动手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小组 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1.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对学生的质疑和不良习 惯给与解答和纠正。 2.学生动手能力有差异,以小组学习为单位,让已经学会 的同学在小组中当小老师,实现分层教学。 3.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的组装收音机的电路结构。 4.强调安全意识。 科学活动室活动方案 3

活动时间9.22 参加人员全体活动主题无线话筒辅导教师马艳 活动简介1.初步了解无线话筒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简易无线话筒的安装方法。 2.无线话筒的电路结构、功能与工作原理。 3.无线话筒电路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4.无线话筒电路常见故障现象分析与排除。 活动情况记录1.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的组装无线话筒的电路结构。 2.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3.学生能够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科学活动室活动方案 4 活动时间10.13 参加人员全体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 二、实验设计思路: 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通过观察本实验仪的演示,必定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相关知识。 四、实验器材: 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 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它的不足之处: 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 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 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如图) 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

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 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 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 (如图) 七、实验原理: 通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因素,来观察手中的秒表。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自然多一些,单位质量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强(即比热容更大一些)。 说明:完成实验时需控制的几个量 ⑴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 ⑵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质量相等; ⑶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可将两试管放入装有冷水的同一烧杯中1~2分钟); ⑷相同时间内两试管吸收的热量相等; ⑸两试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改变的量: ⑴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 ⑵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八、实验操作步骤: ⑴将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的试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同一烧杯的冷水中1~2分钟,保证两试管中液体的初温相同; ⑵将初温相同的两试管从冷水中拿出来同时放入正在加热的石棉网上,并放入温度计(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观察通过热传递获得热量的两试管中温度计的变化; ⑶在温度计达到70℃时分别记下所用的时间; ⑷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 ⑸得出结论: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小组评价与策略研究方案

初中生物小组评价与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的实施和“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给生物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生物学习方式,受到许多生物教师的青睐。然而由于小组合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性,教师如果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一种有形式而无实质的方式。通过我们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得出:如何搞好小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核心。选择恰当时机进行尝试,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技能和行为习惯,并促进学生勇于探索、大胆管理、各负其责的精神,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使生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生物组提出《初中生物小组评价与策略研究方案》。 二、课题的界定 《初中生物小组评价与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小组评价的策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意识,缩小两极分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大的收获,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把每人的成绩与他们自己以往获得的成绩相比来表示学业上的进步,这是公平的。实质上是比

较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这样把做得好与得到奖励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励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意义: 1、通过小组评价培养学生互帮互学,体现团结合作精神,对他人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心。 2、学生相互间合作友爱,取长补短,缩小两极分化,提高自己。 3、学生通过小组评价借力提高自己,促使学生通过自主评价、教师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并成为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管理、学会学习。 4、通过合作式评价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教育的作用。 四、小组评价有效策略的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半年来对小组评价活动的具体指导,总结出以 下四个指导策略: 第一指导策略:指导组内成员合理分工,促进组员发展相互依靠关系。合作学习小组组员的相互依靠关系是小组评价机 制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在进行小组评价机制设计时,教师要为每个学习小组设计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通过指导学习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使不同的成员拥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乐山市县街小学安琥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 一、实验名称: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实验设计思路: 通过本实验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当物体的接触面的状态不同时产生的摩擦力也不同。因此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大小也可以以改变物体接触面的不同状态开始。使物体接触面变光滑和变粗糙,通过测量小车的运动(平行拉动和下降运动)形成数据,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当接触面不同的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也会不同,物体运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改变接触面的状态,可以增大或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力。 三、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状况,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四、实验器具 小车,木板,测力计,砂纸,尺子,书 五、实验操作: 小组活动一:探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材料:小车、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在木板一面粘上粗砂纸)

操作指南:把小车翻过来,连接上测力计,在木板的中间画上一条线,固定小车和测力计,拖动木板,让翻过来的小车分别在光滑板表面上,粗糙的表面上拖动,匀速拖到白线时读测力计的数字,并记录,再把小车放正(轮子朝下)再做一做。 相同的条件:小车测力计 不同的条件:光滑的表面粗糙的表面小车的正反面 实验结论: 1、接触面越粗糙,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越光滑,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3、接触面能滚动时,所用的拉力更小(滚动摩擦时摩擦力更小) 小组活动二:改变小车的状况探究摩擦力。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比较) 材料:小车、斜面。 操作指南:搭一个斜面,第一次让小车轮子朝上沿着斜面滑下去,第二次让小车轮子朝下沿着斜面滚下去,比较两次小车行驶的速度,说明什么道理?

体内小鼠实验方案

实验报告 抗肿瘤药物体内活性研究 一、实验原理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约为0-200 nm,可以利用肿瘤组织的增强渗透保留效应(EPR),选择性地透过肿瘤血管并积累在肿瘤组织,实现被动靶向;被特定官能团修饰的聚合物胶束则能响应部位的物理化学变化,实现靶向部位的载体聚集和药物定点释放。抗肿瘤药物的反复使用容易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MDR),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结构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其它抗肿瘤药产生交叉耐药的现象极大的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疗效。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如脂质体、胶束、纳米粒等作为MDR逆转策略越来越引起关注。胶束能通过EPR效应使药物选择性地在肿瘤部位累积和释放,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缓控释药物,并通过靶向细胞上特异受体对应的配体修饰,达到主动靶向,从而逆转肿瘤细胞耐药。 盐酸阿霉素(DOX·HCl),属于蒽环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癌细胞遗传物质核酸的合成,具有广谱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广泛用于宫颈癌细胞、卵巢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肺癌、肝癌等的治疗。然而,阿霉素的急性和慢性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急性毒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心率失常;慢性毒性表现为肝脏、大脑和肾脏的损伤,对心脏具有不可逆的剂量依赖性的损伤。用聚合物构建新型药物胶束传递系统,提高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能力和药物稳定性;通过小分子修饰实现被动和主动靶向。此外,通过相关实验考察作为药物载体的聚合物胶束的耐药能力,以此来证明聚合物胶束的生物安全性好、稳定性高、载药量高、响应性强、靶向性准、缓控释性能好。 二、实验目的 1.运用抗肿瘤药物在小鼠体内评价方法,筛选出具有高表达、特异性、高亲和力的主动/被动靶向、无细胞毒性、抗肿瘤效果好的聚合物胶束。 2.动物体内抑瘤实验基于活体成像技术,建立药物抗肿瘤效果活体动物影响研究方法。 三、实验内容

申请组建理化生实验兴趣小组的方案

申请组建理化生实验兴趣小组的方案 为响应学校提出的“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号召,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理科综合组的老师,特申请在六盘水市二十中组建理化生实验兴趣小组。 负责人:李凤阳(生物)段昌云(物理)林丽(化学) 成员:代兴凯勾明杰王贵娥王建华杨兆斌周思凯艾武云付敏杨永贵高凯李文秀卓凤炎孟天海武先丽 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场地:待定 二、参与对象:全校对实验感兴趣的同学 三、参与人数:每次实验参与人数20-30人 四、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实验的同时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操作的严谨性。 (二)、活动要求: 1、每次活动进行时,各小组成员在没有课的情况下必须到现场指导 2、按要求组织学生遵守纪律,不得擅自动实验用品,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3、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动手 4、训练学生操作实验的严谨性 5、要求学生每次做完实验要完成实验报告,并且打扫实验室的卫生 (三)、活动安排:每月每学科至少开展一次活动(3月份准备,4月份开展) 1、物理实验 组长:代兴凯成员:勾明杰王贵娥王建华杨兆斌周思凯 实验内容: (1)测量平均速度 (2)凸透镜成像规律 (3)密度的测量(固体和液体) (4)测量浮力的大小(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 (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 (6)伏安法测电阻 2、化学实验 组长:卓凤炎成员:李文秀孟天海武先丽 实验内容: (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2)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3)燃烧条件的探究。 (4)粗盐的提纯。 (5)自制酸碱指示剂 (6)趣味实验(选做):鸡蛋入瓶、蛋壳刻画、蛋白留痕、用皂泡法检验硬水的硬度、自制汽水 3、生物实验 组长:艾武云成员:付敏杨永贵高凯 实验内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动物细胞结构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具体内容: 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

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 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②验证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 ③运用性实验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

幼儿科学小实验案例

幼儿科学小实验案例 科学实验:《不湿的手绢》 科学实验,不湿的,手绢 准备:两只杯子、两块手绢 玩法: 1.猜一猜。把两只里边塞着手绢的杯子采用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哪快手绢会湿,那块不会湿? 2.做一做。把手绢紧紧塞入杯中,使手绢不会掉下来。一只杯子采用垂直倒扣放入水中,另一只杯子斜放入水中。结果是垂直放入水中的手绢没有湿。 3.说一说。告诉孩子这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流入,所以垂直放入水中的手绢没有湿。 4.玩一玩。让孩子用塑料袋兜空气,然后把口系上,感觉空气的存在。获得经验,初步了解空气的作用。 提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随时告诉孩子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科学小游戏:被缩短的勺子幼儿园庆六一儿童节主持词 平行看一只装满水的水桶水面,将一把勺子垂直插入水中。水中的勺子,一下子就变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错觉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被插入水中的勺子所反射的光线,不是以直线的方式进入眼帘的。光线在水面上被折射成为一个角度,所以才看到勺子的尖端比实际大大靠上。水域的水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总是比实际深度浅很多。印第安人对这一点就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用

箭或矛在水中捕鱼时,总是向更深的地方瞄准。 幼儿科学实验:神奇的牙签 思考: 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 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 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烛火熄灭了 思考:蜡烛除了用口吹熄外,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的方法呢? 材料:蜡烛1支、小苏打若干、食用醋少许、火柴1盒、碗1个 流程: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参加科学试验活动的儿童,本身就是一个个天生的小“科学家”。当我们有目的指向地让他(她)们确立了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或者是地理学家的身份后,这些小“科学家”们:首先,理解了科学家——就是通过做实验来发现某些东西的人。下面是5068儿童网橙子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谁能穿越管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获得相关物体特性的经验。(如:光是直射的,先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等。) 2、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乐意通过实验来验证。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白色弯管若干,一段既有螺帽的尼龙线、打气筒、铅笔、手电筒若干,直管弯管若干,幼儿实验记录表若干,教师实验记表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直管。 师:这是什么?平时有什么东西可以穿越这根直管?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样东西,它们分别是一端系由螺帽的线、打气筒、铅笔、会发光的手电筒,(一端系由螺帽的线、打气筒、铅笔、会发光的手电筒)你们来猜猜看,这些东西他们哪些能穿

越直管,哪些不能?(幼儿猜测) 师:让我们动手做个实验试一试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实验级路标,你们可以把实验中的发现记录下来,能穿越直管的,就在表格后面这里打个“勾”如果不能得就打个“叉”。 2、幼儿进行直管的实验。 师:谁愿意把实验中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那些东西能穿越直管那些不能?(教师把有争议的实验再示范做一次,并在教师的试验记录表上做好记号) 提问:(1)为什么带有螺帽的线、打气筒里打出的气、铅笔、光都能穿越直管?(因为空启示流动的,线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铅笔是直的,光是直射的,所以能穿越弯管。) (2)这四样东西能穿越这样的管子吗?(出示弯管)哪些能哪些不能穿越?(幼儿猜测) 3、幼儿进行弯管的实验。 师:谁来说一说你在实验中的发现?教师把有争议的实验再示范做一次,并在教师的试验记录表上做好记号。 提问:为什么铅笔和光线能穿越直管却不能穿越弯管?(因为铅笔和直管一样是直的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弯管,而光线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弯管。) 教师总结:线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所以它能穿越直管和弯管,打气筒里打出的气是流动的所以也能穿越直管和弯管,铅笔是直的不能弯曲所以它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弯管,光是直射的所以也只能穿越

葡萄酒研发中心第二小组实验方案啦啦啦

小学期酿酒实习实验方案 目录 实验题目 (1) 实验目的 (1) 实验原理 (1) 实验材料 (1) 需要提前配制的药品 (1) 实验时间安排 (3) 添加物相关资料 (3) 几种指标的测定方法 (6) 比重的测定 (6) 温度的测定 (7)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8) 测定PH (10) 酵母菌计数 (12) 葡萄糖的测定 (14) 果糖的测定 (15) 二氧化硫的测定 (16) 甲醛的测定 (17) 酒精的测定 (19) 思考 (22)

一、实验题目:20 L葡萄酒发酵罐酿造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室小型酿造实验,让同学们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了解葡萄酒发酵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对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锻炼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为下学期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实验原理: 利用酵母对葡萄汁进行发酵,将葡萄糖和果糖转化为酒精,酿造成葡萄酒。 四、实验材料: 鲜葡萄、 20 L广口瓶1个、比重计、250毫升量桶、1000毫升烧杯、50毫升的离心管、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白砂糖、摇瓶、亚硫酸、果胶酶若干、葡萄酒酵母粉、纱布、水浴锅、糖度计以及糖测定试剂盒等。 五、需提前配制的药品 碘标准溶液:称取130克碘及350克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然后置入10立升茶色磨口瓶内,加水稀释至10立升混匀待标。准确量取20ml-25ml碘液,加50ml水,30ml 0.1C(HCl)盐酸,摇匀,用 0.1 C(Na2S2O3)的N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微黄色)时加30ml 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准确稀释5倍。 淀粉指示液10 g/L,并加人40 g氯化钠:取1.0g 可溶性淀粉放入50mL烧杯,量取100mL蒸馏水,先用数滴把淀粉调至成糊状,再取约90mL水在电炉上加热至微沸时,倒入糊状淀粉,再用剩余蒸馏水冲洗50mL烧杯3次,洗液倒入烧杯,然后再加入1滴10%盐酸,微沸3分钟,加热过程中要搅拌。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 1、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 称取在温度110°C干燥箱烘干的分析纯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10.21克,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升,此溶液的PH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纸杯旋转灯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白山市浑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们学的开心,玩的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3月 地点:科学实验室 四、活动对象 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科学教师 五、活动内容 选取比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不必要活动前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选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作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应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活动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乐于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 六、附件: 1、带电的气球 2、有趣的微小世界 3、当小苏打遇到白醋后 4、走进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014年2月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方案

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合作探究”课题的 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运用,我校教师也纷纷尝试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各个学校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大多是形式大于实效,课堂气氛表面上沸沸扬扬,却没有进入实质性地对问题、实验的进行探究,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策略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这已成为目前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了《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合作探究’》这一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课题界定 小组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小组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与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并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全部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结果整合、克服依赖心理、乐于合作、互相帮助,积极探索,养成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态度,通过师生和生生的对话与交流,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创意和探究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最新小学科学实验方案

小学科学实验方案 一、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我的猜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实验器材:钩码、测力计、小盒子、线、粗细砂纸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在盒子里放4个钩码,用测力计钩住盒子,在比较光滑的面板上匀速拉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重复测量3次。 3、将步骤2中的面板换为粗糙的面板,重复步骤2;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二、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我的猜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重量越小,摩擦力越小;物体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实验器材:钩码、测力计、小盒子、线、粗细砂纸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在盒子里放2个钩码,用测力计钩住盒子,在比较粗糙的面板上

匀速拉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重复测量3次。 3、将步骤2中的钩码变为6个,重复步骤2;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三、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 我的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电池越少,磁力越小。 实验器材:长导线、电池(3节)、铁芯、大头针一盒、电池盒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长导线在铁芯上缠绕20圈,制成电磁铁,用一节电池接通电磁铁,用电磁铁的一端吸引大头针,记录吸引的大头针数量;重复测量3次; 3、将电池数量变为3节,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我的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系,圈数越多,磁力越大;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 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探究性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深刻性和灵活 性。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助,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扩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面,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课堂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是“平等中的首席。 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了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 机结合,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很多专家、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如下启示:合 作学习应该是严密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多方位的交流与互动,即交互式的;合作学习应 该是有效的,即要求做到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 当然,在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学生犹如天马行空,表面热烈,实 际收效甚微,诚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所说“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 化,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等。 有鉴于此, 教师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各 种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 了《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 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 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校在语文小组 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开展“高效课堂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研讨,其指 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 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幸福校园的根本目的所在。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建立学习群体,互帮 互学,取长补短,以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教育目的。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得到真正的提高。 4、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广大教师逐步走进新课程,在课堂上要真正的把新课程 标准落到实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