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分析简答题

回归分析简答题
回归分析简答题

1、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一定是线性形式的

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线性关系是指什么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答: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不一定是线性形式。当自变量与因变量是非线性关系时可以通过某种变量代换,将其变为线性关系,然后再做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线性关系指的是随机变量间的关系,因变量y与回归系数βi间存在线性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的条件是:

(1)各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各自变量与残差独立;

(3)各残差间相互独立并服从正态分布;

(4)Y与每一自变量X有线性关系。

2、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基本思想:

所谓回归分析,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此外,回归分析中,又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通常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遇到非线性回归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手段化为线性回归问题处理。

步骤:

1)确定回归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2)确定回归模型

根据函数拟合方式,通过观察散点图确定应通过哪种数学模型来描述回归线。如果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应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如果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则应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

3)建立回归方程

根据收集到的样本数据以及前步所确定的回归模型,在一定的统计拟合准则下估计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得到一个确定的回归方程。

4)对回归方程进行各种检验

由于回归方程是在样本数据基础上得到的,回归方程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事物总体间的统计关系,以及回归方程能否用于预测等都需要进行检验。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3、多重共线性问题、不良后果、解决方法

多重共线性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常见的是近似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即

存在不全为0的p个常数C1,C2,…,Cp使得C1X i1+C2X i2+…+CpXip≈0,i=1,2,…n

不良后果:模型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资料阵X的秩

检验方法:方差扩大因子(VIF)法和特征根判定法

方差扩大因子表达式为:VIF i=1/(1-R i2),其中R i为自变量xi对其余自变量作回归分析的复相关系数。当VIF i很大时,表明自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解决方法:当发现自变量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可以通过剔除一些不重要的自变量、增大样本容量、对回归系数做有偏估计(如采用岭回归法、主成分法、偏最小二乘法等)等方法来克服多重共线性。

4、为什么要进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答:对于任意给定的一组观测数据(xi1,xi2,...,xip;yi),(i=1,2,...,n) ,我们都可以建立回归方程。但实际问题很可能y与自变量x1,x2,...,xp之间根本不存在线性关系,这时建立起来的回归方程的效果一定很差,即回归值yi实际上不能拟合真实的值yi。即使整个回归方程的效果是显著的,在多元的情况下,是否每个变量都起着显著的作用呢?因此还需要对各个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对于回归效果不显著的自变量,我们可以从回归方程中剔除,而只保留起重要作用的自变量,这样可以使回归方程更简练。

5、统计性的依据是什么?给出一个回归方程如何做显著性检验?

统计性的依据是方差分析。

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作显著性检验就是要看自变量x1,x2,...xp从整体上对随机变量y是否有明显的影响,即检验假设H0:β1=β2=...=βp=0 H1:至少有某个βi≠0,1<=i<=p

如果H0被接受,则表明y与x1,x2,...x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为了说明如何进行检验,我们首先要建立方差分析表。

在进行显著性检验中,我们可以用F统计量来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也可以用P值法做检验。F统计量是:F=MSR/MSE=[SSR/p]/[SSE/(n-p-1)]

当H0为真时,F~F(p,n-p-1)。给定显著性水平α,查F分布表得临界值F1-α(p,n-p-1),计算F的观测值,若F0<=F1-α(p,n-p-1),则接受H0,即认为在显著性水平α之下,认为y与x1,x2,...xp之间线性关系不显著。

利用P值法做显著性检验十分方便,这里的P值是P(F>F0),定显著性水平α,若p<α,则拒绝H0,反之接受H0。

6、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不意味着每个自变量xi都对y有显著影响。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就是从回归方程中剔除那些对y的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从而建立一个较为有效的回归方程。如果自变量xi对y无影响,则在线性模型中,βi=0

检验xi的影响是否显著等价于检验假设

H0:βi=0,H1:βi≠0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当|ti|>tα/2(n-p-1)时,拒绝H0。反之,则接受H0。

7、数据的中心化和标准化

目的:解决利用回归方程分析实际问题时遇到的诸多自变量量纲不一致的问题。数据中心化处理的几何意义:相当于将坐标原点移至样本中心,而坐标系的平移并不改变直线的斜率,只改变了截距。

8、通过对残差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下列问题:

1)回归函数线性假定的可行性;

2)误差项的等方差假设的合理性;

3)误差项独立性假设的合理性;

4)误差项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5)观测值中是否存在异常值;

6)是否在模型中遗漏了某些重要的自变量。

9、标准化回归方程与非标准化回归方程有何不同?在怎样的情况下需要将变

量标准化?

标准化回归方程就是将自变量因变量都标准化后的方程。在spss输出的回归系数中有一列是标准化的回归系数,由于都标准化了,因此标准化方程中没有常数项了。

对数据标准化,即将原始数据减去相应变量的均数后再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称为标准化回归方程,相应的回归系数为标准化回归系数。

一般情况下的回归,并不必须标准化,直接回归即可。在做主成分分析包括因子分析时,则必须标准化。

10、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都是对客观事物数量依存关系的分析,均有一元和多元,线性与非线性之分,在应用中相互结合渗透,但仍有差别,主要是:

(1)相关分析主要刻画两类变量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则是揭示一个变量如何与其他变量相联系,并可由回归方程进行控制和预测

(2)在相关分析中,变量y与x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处于被解释的特殊地位

(3)在相关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y与x完全是随机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是随机变量,自变量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变量。一般来说,只有存在相关关系才可以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程度越高,回归分析的结果就越可靠。

11、回归方程的基本假定?

(1)回归函数的线性假设

(2)误差项的等方差假设

(3)误差项的独立性假设

(4)误差项的正态分布假设

12、运用回归分析解决问题时,回归变量的选择理论依据的什么?选择回归

变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从拟合角度考虑,可以采用修正的复相关系数达到最大的准则

准则1:修正的复相关系数R a2达到最大。因为:

R a2=1-MSE/(SST/(n-1))从这个关系式容易看出,R a2达到最大时,MSE达到最小。(2)从预测的角度考虑,可以采用预测平方和达到最小的准则及C p准则

准则2:预测平方和PRESS p达到最小

准则3:(C p准则)

(3)从极大似然估计角度考虑,可以采用赤池信息量化准则(AIC准则)

准则4:赤池信息量达到最小

AIC=nln(SSE p)+2p选择AIC值最小的回归方程为最优回归方程

自变量的选择问题可以看成是应该采用全模型还是选模型的问题

全模型正确误用选模型:全模型相应参数为有偏估计,选模型预测也是有偏的。选模型的参数估计和预测残差以及均方差都有较小的方差。

选模型正确误用全模型,全模型参数估计和预测是有偏估计,而全模型预测值的方差和均方差大于选模型相应的方差。上述结论说明丢掉那些对应变量影响不大的,或虽有影响,但难于观测的自变量是有利的。

13、逐步回归方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基本思想:有进有出。具体做法是将变量一个一个引入,引入变量的条件是通过了偏F统计量的检验,同时,每引入一个新变量后,对已入选方程的老变量进行检测,将经检验认为不显著的变量剔除,此过程经过若干步,直到既不能引入新变量又不能剔除老变量为止。

基本步骤:

(1)对于每个自变量x i(1≤i≤m),拟合m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若F i1(1)>F E,则所选择含有自变量x i1的回归模型为当前模型,否则,没有变量引入模型,选择过程结束,即认为所有自变量对y的影响均不显著。

(2)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将其余的m-1个自变量分别加入此模型中,得到m-1

个二元回归方程,若若F

i1(2)>F

E

则将自变量x

i2

引入模型,进一步考察x

i2

引入模

型后,x

i1对y的影响是否仍显著,若F

i1

(2)≤F

D

,则剔除x

i

(3)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将其余的m-2个自变量分别加入此模型中,拟合各个模型并计算偏F统计量值,与F

E

比较决定是否又新变量引入,如果有新的变量引入,还需要检验原模型中的老变量是否因为这个新变量的引入而不再显著,那样就应该被剔除。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没有新的变量进入模型,同时在模型中的老变量都不能被剔除,则结束选择过程。

简答题和案例分析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外国人(包括旅游者)哪些人不准入境? 答: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外国人包括旅游者,不准入境: (1)中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 (2)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暴力、颠覆活动的; (3)患有精神病、麻风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 (4)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贩毒、卖淫活动的; (5)能保障其在中国所需费用的; (6)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 2、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权益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答:消费者经营者之间的权益争议,解决争议的途径分为五种: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起诉。 3、消费者求偿权的范围及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求偿权的范围包括: (1)人身权受到侵害。 (2)财产损害,主要指财产上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3)消费者因人身伤害或者因其他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造成精神痛苦的,经营者还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赔偿。 求偿权的实现方式:赔偿损失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此外,还包括恢复原状、赔礼道歉、重做、更换、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4、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1)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2)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介绍中国(或地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3)配合和督促有关单位安排游客的交通、住宿等,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务安全。(4)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讯,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5)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游客会见、座谈等活动。 5、我国旅行社设立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要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2)要具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3)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 旅行社应当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的质量保证金账户,存入质量保证金,或者向作出许可的旅游行政

2019年审计报告类型的案例分析题word版本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审计报告类型的案例分析题 随着大型审计项目的增多和对审计报告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审计报告变得更加精炼,为了便于报告使用者加深对所反映问题的理解,需要在一些问题描述中引入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引用是否得体、描述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审计报告的质量,也影响着报告使用者对报告所反映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度。以下是关于审计报告类型的案例分析题,欢迎阅读! 审计案例分析【1】 答:(1)、针对情况一,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原因为未曾观察存货盘点且无其他替代程序,注册会计师应视存货金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大小签发保留意见或无法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2)、针对情况二,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法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原因为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不能获取必要审计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只能签发无法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3)、针对情况三,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并加解释的说明段,原因为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了会计准则及有关财会法规的规定, 也不存在应调整而未予调整的重要事项,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签发无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并做必要解释。 (4)、针对情况四,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原因为个别重要事项的处理不符合财会法规的规定,而被审计单位又拒绝进行调整,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签发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题设条件说明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国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例如4)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例如1、2), 当注册会计师认为会计报表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还存在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例如3、4),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对审计报告典型案例的思考【2】 一、典型案例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报告是指具体承办审计事项的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在实施审计后,就审计工作的结果向其委托人、授权人或其他法定报告对象提交的书面文件。 从广义上来讲,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机关向特定报告对象提交的全部审计结果性书面文件,既包括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专题报告、审计信息,也包括具体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报告和审计调查报告。 而狭义上的审计报告只指针对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或审计调查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和结果的综合反映,是体现审计成果的主要形式。 审计报告通常是对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的高度提炼和总结,受审计报告篇幅的限制,往往很难将审计所发现的全部问题在审计报告中逐一罗列,需要将同类型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以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但这种高度精炼审计报告往往只能给报告使用者提供一个总体概念,让使用者感到是一堆分析数据的堆砌,无法详细了解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有时候可能因为汇总甚至会掩盖一些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引入一些典型案例的描述,将高度概括的普遍性描述和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便于报告使用者加深理解, 对审计报告问题描述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使得审计报告有血有肉。 审计报告典型案例是指为方便审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报告所反映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形成过程,准确把握问题性质,

计量经济学重要简答题

计量经济学重点简答题 1.简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学科间得关系。 答:计量经济学就是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得综合.经济学着重经济现象得定性研究,计量经济学着重于定量方面得研究。统计学就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得科学,而计量经济学则利用经济统计所提供得数据来估计经济变量之间得数量关系并加以验证。数理统计学作为一门数学学科,可以应用于经济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她领域;计量经济学则仅限于经济领域。计量经济模型建立得过程,就是综合应用理论、统计与数学方法得过程,计量经济学就是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三者得统一。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答:①结构分析②经济预测③政策评价④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3、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得主要步骤。 答: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或1)经济理论或假说得陈述2) 收集数据3)建立数理经济学模型4)建立经济计量模型5)模型系数估计与假设检验6)模型得选择7)理论假说得选择8)经济学应用 4、对计量经济模型得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答:①经济意义检验②统计推断检验③计量经济学检验④模型预测检验 5、计量经济学应用得数据就是怎样进行分类得? 答: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虚拟变量数据 6、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被解释变量就是模型要研究得对象,被称为“因变量”,就是变动得结果。 解释变量就是说明被解释变量变动得原因,被称为“自变量”,就是变动得原因. 内生变量就是其数值由模型所决定得变量,就是模型求解得结果。 外生变量就是其数值由模型以外决定得变量。 7、计量经济学得含义 计量经济学就是以经济理论与经济数据得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得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与规律得一门经济学科。 8、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什么会存在随机误差项? 答:随机误差项就是计量经济模型中不可缺少得一部分. 产生随机误差项得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模型中被忽略掉得影响因素造成得误差;②模型关系认定不准确造成得误差;③变量得测量误差;④随机因素. 9.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什么在进行了总体显著性F检验之后,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就是否为0得t检验? 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总体显著性F检验就是检验模型中全部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共同影响就是否显著。通过了此F检验,就可以说模型中得全部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共同影响就是显著得,但却不能就此判定模型中得每一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影响都就是显著得。因此还需要就每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影响就是否显著进行检验,即进行t 检验. 10、古典线性回归模型具有哪些基本假定。 答:1 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2随机误差项得期望或均值为零。3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即每个随机误差项得方差为一个相等得常数。4 两个随机误差项之间不相关,即随机误差项无自相关。 1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得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得拟合优度? 答:因为人们发现随着模型中解释变量得增多,多重决定系数得值往往会变大,从而增加了模

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1.注册会计师对白云公司的银行存款进行审计,经查改公司2010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36 4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45 8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下列几笔未达账项:(1)企业收到销售商品款8 4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2)企业偿还A公司货款14 0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3)银行已收外地汇入货款5 0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4)银行已划转电费1 2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要求: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人员审查某厂库存商品明细账发现:年初结存1 000件,单价100元;当年第一批完工入库1 000件,单价110元;第二批完工入库1 500件,单价105元;第三批完工入库2 500件,单价120元;第四批完工入库2 500件,单价110元。本年共销售6200件,结转成本712 500元,截止审计日结存2 300件,保留成本230 000元。该厂结转发出商品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分析库存商品明细账有无问题,并指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 答:(这题的答案可能还不完整的) 先进先出法核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结存产品成本应该是后面批次产品的成本,2300*110=253000.库存商品明细账保留成本错误,多结转当期成本23000元,造成少计相应利润。 1000×100+1000×110+1500×105+2500×120+200×110=689500(元) 712500—689500=23000(元) 审计意见:多转出的销售成本要转回来,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2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3000 % 上课讲的:1、(1)库存商品的明细账有错误; (2)原因:由于按照先进先出法,本年销售的数量为6200件,结转成本应为689500元,实际结转了712500元,比实际多结转成本23000元 (3)从而,导致其利润减少了23000元 2、解决的方案,应调整分录:借:库存商品2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3000 借:所得税费用2300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000*25% 3.工商银行拟公开发行股票,委托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08年度、2009年度和2010年

应用回归分析,第8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 非线性回归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8.1 在非线性回归线性化时,对因变量作变换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在对非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化时,对因变量作变换时不仅要注意回归函数的形式, 还要注意误差项的形式。如: (1) 乘性误差项,模型形式为 e y AK L αβε =, (2) 加性误差项,模型形式为y AK L αβ ε = + 对乘法误差项模型(1)可通过两边取对数转化成线性模型,(2)不能线性化。 一般总是假定非线性模型误差项的形式就是能够使回归模型线性化的形式,为了方便通常省去误差项,仅考虑回归函数的形式。 8.2为了研究生产率与废料率之间的关系,记录了如表8.15所示的数据,请画出散点图,根据散点图的趋势拟合适当的回归模型。 表8.15 生产率x (单位/周) 1000 20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废品率y (%) 5.2 6.5 6.8 8.1 10.2 10.3 13.0 解:先画出散点图如下图: 5000.00 4000.003000.002000.001000.00x 12.00 10.00 8.006.00 y

从散点图大致可以判断出x 和y 之间呈抛物线或指数曲线,由此采用二次方程式和指数函数进行曲线回归。 (1)二次曲线 SPSS 输出结果如下: Model Summ ary .981 .962 .942 .651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E rror of the Estimat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x. ANOVA 42.571221.28650.160.001 1.6974.424 44.269 6 Regression Residual Total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x. Coe fficients -.001.001-.449-.891.4234.47E -007.000 1.417 2.812.0485.843 1.324 4.414.012 x x ** 2 (Constant) B Std. E rror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eta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从上表可以得到回归方程为:72? 5.8430.087 4.4710y x x -=-+? 由x 的系数检验P 值大于0.05,得到x 的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由x 2的系数检验P 值小于0.05,得到x 2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指数曲线 Model Summ ary .970 .941 .929 .085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E rror of the Estimat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x.

财务审计案例分析题(上)

《财务审计》案例分析题 一、审计重要性 (一)[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 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抵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应采取的对策。 (二)[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某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时,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的1嚇算为140万,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误或漏报为140万元。并采用两种分配方案将这一重要性水平分给了各资产账户。某公司资产构成及重要性水平分配方案见表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单位: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说明哪一种方案较为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资料】审计人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05年12月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公司报表显示,200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资产总额4000万元, 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公司报表时发现:

1、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820元,被出纳占为己有 2、11月15日,公司收到业务咨询费3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不明。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应采取的对策 二、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小李通过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 后,发现该公司存在下列五种状况: (1)库存现金未经认真盘点; (2)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前入库的A产品可能已计入存货项目,但可能未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 (3)由X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4)Y公司存放在A公司仓库的乙材料可能已计入A公司的存货项目; (5)本次审计为A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审计。 要求:请根据上列情况分别指出各自的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应收集 哪些审计证据。 三、调节法的应用 [资料]1阿兰姆机械厂生产甲产品,材料一次投入,逐步消耗,每投入100 千克 A材料可以生产出甲产品100千克。 2.20X2年12月31日,该企业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在产品结存2 100千克,加工程度50%产成品结存4 800千克。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账面记录与盘点数一致。 3.20X3年2月2日,审计人员委托对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当日,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在产品盘存2 000千克,加工程度50%产成品盘存5000千克。 4?其他有关资料如下:20X3年1月1日至2月2日,领料单记录生产领用A 材料5 000千克:产成品交库单记录甲产品入库数4 000千克;产品发货单记录甲产品出库数4 500千克。 [要求]运用调节法验证20X2年12月31日有关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反映了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是一种由位置决定的平均数。可以没有众数也可有两个。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与简答题培训讲学

四、案例分析(14分) 不断创新是杜邦成功的秘密 1802年,法国移民德鲁莽·爱雷内·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附近的白兰地河畔创建了杜邦公司。他 没想到的是,在企业走过两个世纪后,杜邦成了位居美国500强第13位的大跨国公司,并被《幸福》杂志 评为当今世界化工行业最成功、最受推崇的公司。]997年销售收入达450亿美元,盈利41亿美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已经司空见惯。杜邦为什么能在其经营的领域内长盛 不衰?不断创新,正是杜邦成功的秘密所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制度创新,使杜邦始终与市场同步前进。.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回顾20世纪化学工业给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巨大改变的重大发现,如人 造纤维、塑料、漆料、x光胶片,防水赛璐玢、合成橡胶、尼龙、特富龙、中空纤维、涤纶……这一切可 以说,几乎都是由杜邦研究人员研究发明的,并被发展成为产品陆续推向市场的,在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 同时,企业也获得了生存的空间。但是,在20世纪初杜邦公司也曾因管理不善,失去了其在火药市场上的优势,在股东们正为公司向何 处去进行投票时,公司创始人的三个重孙出资收购了公司,并对公司进行了重组。为了创造出让公司立于 不败之地的新产品,1903年,公司在新泽西建立了东部试验室,然后又在威明顿市郊建立了中央实验站,

专门从事在生产火药原料纤维硝酸时发现的纤维素的化学研究,沿着这一科学发现的道路,杜邦开始了其 从火药生产向多元化化工生产的转变。通过20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发现和推出新产品,杜邦形成了能为自 身带来滚滚财源的全球性业务和产品。如目前全世界39亿人每天都在使用的耐力丝牙刷,其原料主要就是 杜邦公司一家提供的。而杜邦公司每年多达几百项的专利发明,也为只有9.8万名员工的杜邦公司确保其 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1997年,杜邦公司创造了4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其中300亿美元是由杜邦公司自主技术生产的产品,而这其中90%的产品是在1997年首次向市场推出的。杜邦公司自创业以来,始终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会赢得顾客”作为自己的经营思想,在世界化工 市场占据非凡的优势。然而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对此,杜邦公司组织专家进行 了全面的市场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出在包装上,最后得出结论:论产品质量,杜邦公司好于同行, 论产品包装则不如同行;于是杜邦公司在包装上做了重大改进,很快扭转了市场销售不利的局面。经过90多年的发展,目前杜邦设在威明顿的中央实验站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 业研究中心之一。但该公司总裁在与杜邦科学家进行广泛交谈之后认为,随着现代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为了保证杜邦公司作为美国工业领导者之一的地位,杜邦仍需继续在那些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科学技术领 域下功夫。为此,进入90年代后,杜邦在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力争使杜邦传统产品寿命周期再延长30~50

回归分析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1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 求:(1)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α=)。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 t Sig. 相关性 B标准误差试用版零阶偏部分 1(常量).003 人均GDP.309.008.998.000.998.998.998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 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y x =+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 Sig.相关性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显著性B标准误Beta 1(常量) 人均GDP(元) %%%%%%%%%%%%%%%%%%%%%%%%%%%%%%%%%%%%%%%%(4)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998a.996.996 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GDP。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 R 方估计的标准差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精编版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1、比较普通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异同。 答: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是使样本回归函数尽可能好的拟合样本数据,反映在 图上就是是样本点偏离样本回归线的距离总体上最小,即残差平方和最小∑=n i i e 12min 。只有在满足了线性回归模型的古典假设时候,采用OLS 才能保证 参数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在不满足基本假设时,如出现异方差,就不能采用OLS 。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对原 模型加权,对较小残差平方和2i e 赋予较大的权重,对较大2i e 赋予较小的权重,消除异方差,然后在采用OLS 估计其参数。 在出现序列相关时,可以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这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小二乘 法。 最小二乘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特例,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广义 最小二乘法的特列。 6、虚拟变量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 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 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主要方式有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 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除此外,还可以加法与乘法组合的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这时可测度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与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 7、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结构式方程的结构参数为什么不能直接应用OLS 估计? 答:主要的原因有三:第一,结构方程解释变量中的内生解释变量是随机解释变 量,不能直接用OLS 来估计;第二,在估计联立方程系统中某一个随机方程参数时,需要考虑没有包含在该方程中的变量的数据信息,而单方程的OLS 估计做不到这一点;第三,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系统中每个随机方程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相关性,表现于不同方程随机干扰项之间,如果采用单方程方法估计某一个方程,是不可能考虑这种相关性的,造成信息的损失。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答:①结构分析,即是利用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研究,分析当其 他条件不变时,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发生一定的变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②经济预测,即是利用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模型对被解释变量的未来值做出预测估计或推算。③政策评价,对不同的政策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对比,从中做出选择的过程。④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模型可用来检验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并揭示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 6、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答:一般分为5个步骤:①根据经济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②样本数据的收集; ③估计参数;④模型的检验;⑤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7、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答:①经济意义检验;②统计准则检验;③计量经济学准则检验;④模型预测检 验。

案例分析题目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某建筑公司与某学校签订一教学楼施工合同,明确施工单位要 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学校的教学楼施工任务。工程竣工后,承 包方向学校提交了竣工报告。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还没 组织验收就直接投入了使用。使用过程中,校方发现了教学楼 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工程未经 验收,学校提前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不应再承担责任。 试问: ●1、本案中的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2、应如何具体地分析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及责任的承担方 式,为什么? 答1: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学校,客体是施工的教学楼。②某学校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个保质、保量、保工期的教学楼。义务是按时、按量的支付施工方的工程款。 某施工方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款。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教学楼。 2:①从学校方考虑 学校还没有组织竣工验收就投入了使用,这个行为违反了工程竣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是一般问题,由学校方面承担。 ②从施工方考虑 施工方向学校已经提交了竣工报告,教学楼是施工方自行验

收合格,对学校的日常使用不存在使用不当问题,所以如果教学楼出现了结构方面的质量问题,要按照质量缺陷的原因分解责任。 教学楼的质量缺陷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承包方应当承担维修,产生的费用问题就由学校和施工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采用诉讼。 案例分析二 某建筑公司(施工单位)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单位)签订了一个施工承包合同,由建筑公司承建一栋20层的办公楼。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06-4-8,竣工日期为2007-8-8。每月26日,按照当月所完成的工程量,开发公司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 问本案例的法律关系构成是什么? 答: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客体是一栋20层办公楼。②某建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进度款。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一栋20层的办公楼。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栋20层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办公楼。义务是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案例分析三 【背景资料】 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 邀请招标方式。于2004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

回归分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求:(1)人均GDP 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α=)。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 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 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y x =+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0.309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B 标准误Beta 1 (常量)734.693 139.540 5.265 0.003 人均GDP(元)0.309 0.008 0.998 36.492 0.000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元)%%%%%%%%%%%%%%%%%%%%%%%%%%%%%%%%%%%%%%%%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99.6%。%%%%%%%%%%%%%%%%%%%%%%%%%%%%%%%%%%%%%%%%%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R 方估计的标准差 1 .998(a) 0.996 0.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常量), 人均GDP(元)。%%%%%%%%%%%%%%%%%%%%%%%%%%%%%%%%%%%%%%%%

审计报告:案例分析与参考答案(2011-10)要点

审计报告的案例分析题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A股份有限公司20X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于20X2年3月18日完成了外勤审计工作,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应于20X2年3月28日提交审计报告。A公司20X1年度审计前的利润总额为120万元。注册会计师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现假定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A公司20X1年度变更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认为变更是合法和合理的。 (2)在某诉讼案中,A公司于20X1年4月被H公司起诉侵权,H公司要求赔偿75万元。至20X1年12月31日胜负仍难以预料。截止20X2年3月28日尚未判决。A公司预计的可能赔偿的金额为10万元,但诉讼案和可能的影响均已列示在财务报表附注中。 (3)注册会计师得知A公司20X1年涉及的M公司起诉A公司侵权案于20X2年3月20日判决,A公司败诉,应向原告赔偿45万元,A公司对判决结果没有提出异议,并在财务报表附注5中进行了披露。注册会计师在3月26日完成了对该事项的审计工作,提请A公司调整20X1年财务报表(A公司已在20X1年12月31日预计了可能的赔偿金额25万元),被A公司拒绝。

(4)A公司在20X1年11月购入一台设备,当月投入使用,20X1年未提取折旧。该设备原始价值为50万元,月折旧率为1.5%。 (5)A公司利润总额中70%是由其境外子公司提供的,注册会计师无法赴国外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也无法通过其他审计程序进行验证。 (6)对应收账款项目进行函证时,其中对余额为16万元的客户B公司的函证未收到回函,注册会计师运用替代审计程序收集了相关的审计证据。 要求: (1)假定上述六种情形是相互独立的,请分别针对上述每种情况,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何种审计意见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每种情形,若认为需要调整财务报表(包括披露),但A公司不接受的调整意见,请代写出审计报告的“导致发表意见的事项”段(若有)和“审计意见”段。 参考答案 情况(1),应发表无保留意见。公司的做法不影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三、审计意见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计量经济学 第一部分:名次解释 第一章 1、模型:对现实的描述和模拟。 2、广义计量经济学:利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3、狭义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 第二章 1、总体回归函数:指在给定Xi 下Y 分布的总体均值与Xi 所形成的函数关系(或者说总体被解释变量的条件期望表示为解释变量的某种函数)。 2、样本回归函数:指从总体中抽出的关于Y ,X 的若干组值形成的样本所建立的回归函数。 3、随机的总体回归函数:含有随机干扰项的总体回归函数(是相对于条件期望形式而言的)。 4、线性回归模型:既指对变量是线性的,也指对参数β为线性的,即解释变量与参数β只以他们的1次方出现。 5、随机干扰项:即随机误差项,是一个随机变量,是针对总体回归函数而言的。 6、残差项:是一随机变量,是针对样本回归函数而言的。 7、条件期望:即条件均值,指X 取特定值Xi 时Y 的期望值。 8、回归系数:回归模型中βo ,β1等未知但却是固定的参数。 9、回归系数的估计量:指用?μ01 ,ββ等表示的用已知样本提供的信息所估计出来总体未知参数的结果。 10、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指根据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11、最大似然法:又称最大或然法,指用生产该样本概率最大的原则去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12、估计量的标准差:度量一个变量变化大小的测量值。 13、总离差平方和:用TSS 表示,用以度量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动。 14、回归平方和:用ESS 表示:度量由解释变量变化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化部分。 15、残差平方和:用RSS 表示:度量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是由除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被解释变量变化的部分。 16、协方差:用Cov (X ,Y )表示,度量X,Y 两个变量关联程度的统计量。 17、拟合优度检验: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用2R 表示,该值越接近1,模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得越好。 18、t 检验时针对每个解释变量进行的显著性检验,即构造一个t 统计量,如果该统计量的值落在置信区间外,就拒绝原假设。 19、相关分析:研究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形式 20、回归分析:研究一个变量关于另一个(些)变量的依赖关系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第三章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多个变量的影响的现象,表现为在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多个解释变量,这样的模型成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指多个变量。

回归分析练习题(有答案)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一、选择题 1. 某同学由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求得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bx a =+,已知:数据x 的平 均值为2,数据 y 的平均值为3,则 ( ) A .回归直线必过点(2,3) B .回归直线一定不过点(2,3) C .点(2,3)在回归直线上方 D .点(2,3)在回归直线下方 2. 在一次试验中,测得(x,y)的四组值分别是A(1,2),B(2,3),C(3,4),D(4,5),则Y 与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A . y x 1=+ B . y x 2=+ C . y 2x 1=+ D. y x 1=-3. 在对两个变量x ,y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有下列步骤: ①对所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作出解释; ②收集数据(i x 、i y ) ,1,2i =,…,n ; ③求线性回归方程; ④求未知参数; ⑤根据所搜集的数据绘制散点图 如果根据可行性要求能够作出变量,x y 具有线性相关结论,则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⑤③④ B .③②④⑤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⑤④③①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两个变量都具有相关关系 B .人的知识与其年龄具有相关关系 C .散点图中的各点是分散的没有规律 D .根据散点图求得的回归直线方程都是有意义的 5. 给出下列结论: (1)在回归分析中,可用指数系数2 R 的值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2 R 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2)在回归分析中,可用残差平方和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残差平方和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3)在回归分析中,可用相关系数r 的值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r 越小,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4)在回归分析中,可用残差图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说明这样的模型比较合适.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说明模型的拟合精度越高.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6. 已知直线回归方程为2 1.5y x =-,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y 平均增加1.5个单位 B.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y 平均减少1.5个单位 D. 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7. 下面的各图中,散点图与相关系数r 不符合的是( )

审计学案例分析例题

例:中兴会计师事务所于2008年12月10 日接受甲公司的委托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据了解,甲公司原是华远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客户,经向甲公司负责人员询问得知,负责甲公司审计业务的华远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李峰离职,经李峰介绍,转而委托中兴会计师事务所。中兴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要求在12月31日参与对公司存货进行的盘点,甲公司婉言拒绝,原因是公司曾于6月30日进行了盘点,当时李峰参与了盘点工作,且盘点时的所有资料均可以提供给注册会计师复核,现在刚刚接受一张订单,交货期限很短,如果停工盘点,则难以按期交货。 对此,中兴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做了大量的工作,现了解到下面这些信息:(1)李峰与甲公司的总经理私人关系甚好。 (2)甲公司存货的内部控制有一定漏洞。 (3)审阅6月30日的盘点记录,其中A产品期末盘存量是20 000件,查阅以前月份的存货明细账,A产品的期末库存每月都保持在10 000件至12 000件之间。 (4)甲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存货的比重较大,约占总资产的40%左右。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是否应该坚持对存货进行监督性盘点?请说明原因。(5分)(2)如果不能进行监盘,也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应该出具哪种类型的审计报告?请说明原因。(5分) (3)请写出该审计报告的导致出具该意见的事项段(5分) 答:(1)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必须坚持对存货进行监盘,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监盘是存货审计的必要程序,况且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很大。 第二,存货的内部控制有一定漏洞,这种情况下只在期中进行盘点是不妥的,况且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总经理私人关系甚好。 第三,前任注册会计师李峰与公司总经理私人关系甚好,李峰的离职导致甲公司变更委托,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能否充分信赖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第三,6月30日的盘点结果与以前月份的期末存货数量有相当大的波动,更应提醒现任注册会计师不能充分信赖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5分) (2)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因为,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5分) (3)导致无法发表意见的事项段: 甲公司未对2008年12月31日的存货进行盘点,占期末总资产的40%。我们无法实施存货监盘,也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对期末存货的数量和状况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5分) (4)审计意见段: 由于上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我们无法对甲公司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5分)

回归分析简答题演示教学

1、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一定是线性形式的 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线性关系是指什么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答: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不一定是线性形式。当自变量与因变量是非线性关系时可以通过某种变量代换,将其变为线性关系,然后再做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线性关系指的是随机变量间的关系,因变量y与回归系数B i 间存在线性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的条件是: (1)各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各自变量与残差独立; (3)各残差间相互独立并服从正态分布; (4)Y 与每一自变量X 有线性关系。 2、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步骤基本思想: 所谓回归分析,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此外,回归分析中,又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通常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遇到非线性回归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手段化为线性回归问题处理。 步骤: 1)确定回归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2)确定回归模型 根据函数拟合方式,通过观察散点图确定应通过哪种数学模型来描述回归线。如果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应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如果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则应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 3)建立回归方程 根据收集到的样本数据以及前步所确定的回归模型,在一定的统计拟合准则下估计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得到一个确定的回归方程。 4)对回归方程进行各种检验 由于回归方程是在样本数据基础上得到的,回归方程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事物总体间的统计关系,以及回归方程能否用于预测等都需要进行检验。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3、多重共线性问题、不良后果、解决方法 多重共线性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常见的是近似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即 存在不全为0的p个常数C i,C2,…,Cp使得C i X ii+C2X i2 +…+CpXip ~0,i=1,2,…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