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改)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改)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改)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民工子弟作为特殊的群体,能否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将是近几年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温州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研究温州的问题对其他城市的民工子弟教育有借鉴意义。研究发现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鉴于本研究发现的问题,笔者着重提出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对策。

关键词: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对策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给落后的中国带来全方位的巨变,它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也导致了社会分化的加剧,由此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群体——民工。温州是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温州以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吸引了大量民工,1截至2010年底,温州市拥有320多万新温州人,有学龄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民工子女21.578万人。全市906所中小学中,有72所民办学校和150所专门的民工子弟学校,共招收了外来民工子女21.576万人,入学率达99.97%,其余的少数民工子女回到老家或寄宿在别地就读。其中,瓯海区新温州人子女达3.83万人,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的55.34%。瑞安、乐清两市均超过3万人,鹿城区和龙湾区也分别占全区义务教育在校生数的39.94%和49.48%。温州民工学校的家校合作情况究竟如何?对教学又有何作用?这都是本文将要涉及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的引领下有序展开,民工子弟家校合作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融合提升,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开拓。写作本文也是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家校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爱护,以及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但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和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一致,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稳定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333

1社论,扶持民工子弟学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温州日报,2010.12.

育。而家庭是学生所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是否适合,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的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途径之一是要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家校合作后,就能使这一渠道更加顺畅,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学校教育虽然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来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却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强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带动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教育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趋完整。

解决民工子弟教育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民工子弟教育工作稍有失当,就可能增加社会边缘人群,他们就有可能滋生出某种反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抚慰和恰当的矫正,就有可能外显为非正常的、违法的社会行为。其中一部分,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其结果必将给社会治安带来压力,给城市生活造成威胁。民工子弟能否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对民工子弟学校的作用如何,将是近几年城市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刻不容缓。温州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研究温州的问题对其他城市有借鉴意义。

(三)概念的界定

农民工,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特有词汇,属于对具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人的称呼,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打工作为谋生手段的社会群体。

“家校合作”是一个含义不太明确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形成被广泛接纳的定义。我国著名教育研究者马忠虎在谈及家校合作问题时,2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更多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更多地指导。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就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之内。

家校合作尽管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是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都一致认为应主要体现以下几点内涵:(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是家庭教育与

444

2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教育出版社,54页.1999.

学校教育的相互密切配合。家长应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应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服务的对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终极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长的参与离不开社会大背景,因此,家校合作必然会进一步扩展到与社区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合作。

(四)文献综述

1、国内民工子弟教育及家校合作的研究

我国最早提及民工子弟教育问题的文字是由记者李建平发表在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民工子弟教育探讨”。此后两三年,关于民工子弟教育问题的文字数量很少,散见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要是报纸的记者报道。

一般认为, 署名为研究组的《天津市外来民工子弟的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发表在1997年第2期《天津市教科院学报》上,是真正意义上对民工子弟教育问题进行单独的学术探讨的最早文章。但经考证,由刘恒发表在1997年第1期《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上的《四川民工子弟入学状况的调查与建议》更早。此外还有张达红老师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文章中指出了我国现有的家校合作方式。

现有的论文,已在教育学之外,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法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如朱镜德(2004),项继权(2005)则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化政策的产物。沈小革(2005)从学生、学校、教学质量、家长四个方面对广州市外来人员子女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它会影响外来人员子女向上流动和与当地社会整合的机会。刘潇潇( 2006)深层探讨了农民工子弟平等受教育权的法理依据,透析其平等受教育权保护的现状,来寻求实现农民工子弟平等受教育权的对策。张军凤等(2007)对各主体针对民工子弟教育从而滋生的制度范型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等等。

2、国外家校合作的研究及措施

国外研究:

从世界范围看家长参与已成为学校运行机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控制和影响教育发展的一大力量,如加拿大学校有家长—教师协会,协会的活动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社会影响等情况活动在不同的层次上。第一层次是沟通;第二层次是参与;第三层次是影响与决策。

我国香港的许多学校通过安排教师和家长培训课程以及义工服务,引导家长

参加学校工作坊,让父母一起推行生命教育。我国台湾这方面也比较好,而且直接影响到大陆台商子女学校。如上海长宁区新虹桥小学,利用台湾学生家长资源、成立“故事妈妈工作室”,以故事课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构建和谐德育环境的作用研究》,其研究中提出开放性家校指导模式的重要原则:学生需要原则、鼓励选择原则、内化原则、互动原则。采取了“线上交流”、“亲子俱乐部”、家园共建活动等方式的实践。

但总体来讲国外教育开展的时间较早,家校合作文化底蕴比较厚,所以家校协作要融合的好一些。而大陆地区单独把家校协作抽离出来,提到课题和研究高度的还特别少见,这方面的理论认识、操作途径和策略都比较缺乏。而零碎的、牵带的以及在做家校活动或德育教育的时候涉及相关内容的活动的情况比较多。

具体措施:

(1)前苏联十分重视家校合作。教育管理部门严格要求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必须是经常的和具体的,得有家长委员会、家庭和学校协助委员会等专门的组织机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家校合作的典范。

(2)在法国,人们普遍认为,家长、教师、学生相互通报情况,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家校合作的最好手段

(3)在德国,学校非常重视课外、校外活动,经常利用家长的学术专长、专业经验,来帮助学校开展课外活动。

(4)在日本,市镇村都设有社会教育主事,协调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和关心。社会教育设施不时充实和增加,如"儿童文化中心"、"少年自然之家"、"青年之家"等,作为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系的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5)在美国,许多组织如美国儿童研究协会、全国家长教育协会、全国家长和教师大会等,从事推动家校合作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教育的结合。近年来,美国的许多地方成人集体也为青少年儿童组织了"家庭-学校支援中心"、"儿童办公室",积极投入到家校合作的教育活动之中。

(五)本文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

研究的思路:

本文通过对温州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及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从发展的眼光,依据民工子弟学校及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家长群体的特殊性的进行分析,提出民工潮带来的民工子弟受教育的问题;然后根据民工子弟学校及民工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的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可操作对策措施,以期为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在对民工子弟学校及家校合作分析的同时,辅之以相关的调查;通过民工子弟学校及家校合作的经验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立足实际以批判的吸收和借鉴。使整个文章体现理论和实际相统一、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搜索、期刊查阅以及著作的阅读收集有关民工子弟学校的法律法规、书籍、文章和案例等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2.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家庭、学生、班级处理家校联系办法的介绍和分析,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3.访谈法

通过对几所学校里的学生、教师以及部分家长的访谈,了解他们在家校联系上的观念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效家校联系的建议。

4.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形式对几所学校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为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做准备。

正文:

一、温州初中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的调查

(一)学校概况

随着温州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新温州人。许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孩子,也随其父母来到温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温州人子女是我们城市的“二代移民”或“三代移民”,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温州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新温州人的子女就学问题,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从2000年6月全市第一所专门招收进城农民工子弟的全日制小学——温州市育才小学创办以来,民工子弟学校虽在温州已开办10年的时间,但实际初中民工子弟学校所占比例还不多,尤其公办初中民工子弟学校几乎空白,温州第三十九中学是2008年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创办的、温州市教育局管理的我市第一所公办的专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初中三年制义务制教育学校,滨海中学是小学六年加初中三年的公立民工子弟学校。为弥补民办民工学校的不足,这些学校按照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I类标准建设,硬件设施日趋完备,师资力量日渐雄厚。为了营造良好校风学风、拥有良好社会声誉、创造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素质教育学校的目

标而不懈努力,学校家校合作活动势必提上工作日程。

(二)家校合作现状

1、家长、学生层面

本次调查于2012年6月在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进行,由该校学生及家长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家校合作的关系作出回答。学生问卷发放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级,学生一律采用分班集体统一测试。因为班级数少,每一级段抽一个班级,每一班级约40人。此次调查发放样卷120份,回收116份。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家由家长完成,此次调查发放样卷120份,回收116份。

家长需求调查

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

孩子姓名所在年级填表日期

1、作为家长,您感觉最困难的是:

特别困难有些困难没问题(1)家庭经济负担()()()(2)孩子入学问题()()()(3)给孩子合理的引导()()()(4)抽空和孩子一起玩乐()()()(5)对孩子有耐心()()()(6)理解孩子()()()(7)其他(请注明)()()()2、您希望家校合作活动能使您的孩子:

非常重要有点重要不重要(1)学会与别的孩子相处()()()(2)建立自信心()()()(3)提高学习成绩()()()(4)形成良好的习惯()()()(5)其他(请注明)()()()3、您希望家校合作活动能使您:()

(1)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孩子:()

(2)了解你孩子在校情况:()

(3)孩子不愿与家长说的想法:()

(4)知道孩子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并学会如何在家辅导他:()

(5)认识老师和其他家长:()

(6)其他(请注明)

4、您参加家长会议和学校活动最方便的时间是:

上午下午晚上

(1)周一()()()

(2)周二()()()

(3)周三()()()

(4)周四()()()

(5)周五()()()

(6)周末()()()

5、您对家校联系有什么好的建议

调查问卷分析:

家校合作的重要支持方是家长,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为学校家长委员会提供意见。对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在第一问中有高达72%的家长认为感觉最困难的是家庭经济负担,66%家长担心孩子入学问题,而只有极少数家长才会去担心孩子的合理的引导和理解孩子,更不要说抽空和孩子玩乐,可能不是家长在这些方面有困难,而是有些家长根本没想过抽空和学生玩乐。这也是近四年来每次开学报名时,一些家长凌晨甚至半夜过来排队的原因。由于我们学校的特殊性,更多的家长为生计而奔波,很少有时间和有意识去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令人惊奇的是90%家长认为家校合作对孩子对自己都非常重要,说明家长们对家校合作的期许,也反映出家长心中是有这种想法,平时可能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但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家长们最希望把有家长参与的活动安排在晚上,更希望有学校牵头带动家校合作,反映出家长们在合作中的被动地位。

学生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想了解你的一些基本的情况,你的真实回答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你无须在问卷上写自己的姓名,本次调查是匿名的,调查结果只用于研究,我们将严格为你保密。

谢谢你的合作!

①年龄:________

②性别:男□女□

③年级:初一□初二□初三□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部分的填写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如实地回答每一个问题,答案无正确与错误之分。请注意,不要遗漏任何一个问题。

1、父母职业情况:

2、父母文化程度

3、对你教育操心较多的人

4、家庭经济状况

5、你在班级成绩状况

6、在家情况

此次调查发现,学生父母大部分属于无固定职业者或小摊小贩的个体经营者或工人、郊区租地农民等,他们基本属于靠手吃饭的一类人,“手停口停”、忙于生计、养家糊口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可想而知。民工职业上的低层次特点对家校合作造成了极消极的影响,父母社会地位低,易受社会歧视;家庭教育物质条件较差,子女易受心理伤害,害怕老师家访但不排斥家访等基本的家校合作。

家长教育程度低,家校合作层次低。父母文化程度的调查发现,父母都是小学占大部分,父亲初中居多,母亲文盲的比例不在少数,大专的寥寥无几。这种普遍较低的文化水平直接会影响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方法和能力等。而当问及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得当时,近六成家长表示自己不知道方法是否可行,坦言是看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或者按照老规矩来。这种情况说明了民工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些均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也不利于家校合作的开展,在家校合作上往往处于低层次。

家校沟通有障碍,合作效率低。家长在跟老师交流中有护短现象,不把家庭

和孩子的真实情况告诉老师,怕孩子没书读。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校老师和家长是一致的。老师找不出原因,只能旁敲侧击的进行劝导,针对性不强。

据此次调查可知,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初中生,自己主动安排学习、与家长沟通、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善于听取建议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基本是把父母善意的教诲当唠叨,与家长不沟通、把老师善意的批评当攻击、少沟通甚至抬杠的不在少数。这也是家校合作教育障碍的原因之一。

学生成绩在班级呈梯形分布,后20%明显大于前20%,除了自身原因外,现有中考制度、户籍制度使得一些较优秀学生不得不回原籍中考,造成学生班级成绩提升不明显的现象。部分学生潜意识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正常的家校合作呲之以鼻。

调查显示,在职业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三方面均处于弱势的民工家庭,需要相关方面的正确引导,去促进家校合作活动。

2、学校教育、同龄群体层面

(1)学校教育。由于这些初中民工子弟学校刚创办不久,在日常教育和教学管理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首先,全国公办的民工子弟学校有特色的不多,温州的公办民工小学较多但初中为数不多,缺乏学习、模仿的参照对象。其次,学校有一支教学出色、肯吃苦、讲奉献、好学上进的年青教师队伍,他们是由各普通中学优秀教师选调及各大学优秀毕业生选拔组成,平均年龄27岁,年轻充满朝气但年轻也需历练。第三,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自的风俗习惯、家庭背景千差万别,小学教材不统一,就学年龄跨度大(同个班相差4—5岁),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急需我们给予关注。第四,学生家长的特殊性。民工子弟的家长大多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具有诸多劣势,如就业困难、就业无保障、收入较低、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强、居住条件差、学历普遍较低、缺少科学的家教思想等。因此家校合作如同学校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时间去完善。

(2)同龄群体。对于受教育基础和教育环境相对薄弱的民工子女们来说,进城后低保障和低质量的教育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减弱了他们上学求知的积极性,进一步给家校合作教育带来许多问题。在流动条件下,同龄群体的衰落、分化会导致民工子女的心理孤独感的增强,社会和民工子弟很容易把自身边缘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民工家长和教师加强对民工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把家校合作活动真正落实到他们心里。

3、外部环境层面

(1)社区环境。一方面,由于不断地迁徙流动,民工家庭缺乏相对稳定的121212

3戴小慧.读教育名著促新温州人子女教育发展

社区环境,其子女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不间断地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往往导致家校合作的无法顺利的进行。另一方面,社会地位普遍较低的民工群体集中于某一地区居住,这种聚居环境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进而成为家校合作教育的一大隐患,家校合作需更多投入。

(2)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无孔不入,各种各样的信息对民工家庭教育形成了巨大挑战,对民工子女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尤其周边的黑网吧、录像厅等对学生的影响是致命的。正确引导尤为关键,可以利用传媒的正面性促进家校合作,例如可以用网络平台来构建家校合作的新体系,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家校合作服务。

二、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校合作中合作主体意识不强,认识错位

(1)家长

家长过分依赖学校,孩子送到学校就不管不问了。原因可能有,家长忙,忙着工作、忙着做生意,这些情况在民工子弟学校表现的比较突出,有的家长一学期也不会主动跟学校联系。也有一部分家长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情。还有的家长把学校当成是看管所,在家中自己管不住,也没时间管,又怕孩子在社会上学坏了,就送到学校。这些孩子也知道家长的心思,在学校里属于最难管的一类。不遵守纪律,任务完不成,顶撞老师等,形成班上难管一族,特殊一类。

有些家长站在学校的对立面。这些家长能来打工并把整个家族都带出来,原先在老家也算是能人,对学校求全责备,不允许学校和老师有丝毫差错。眼中只有他自己,根本谈不上合作,孩子交给你了,出了问题跟你没完。这种家长毕竟是少数。但会时不时发生,搞的教师缩手缩脚。

(2)教师

个别教师不尊重家长,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有轻视的态度,不讲情面、训斥、指责,引起家长反感。这样就把家长推到了对立面,孩子的错就好象是家长的错,把所有的错怪在了家长的头上,合作就无从谈起。有些教师在孩子有问题时动不动就叫家长,有些家长说,只要一看是老师的电话,心理就有些害怕,不知孩子又犯了什么错误。老师又会怎么说。这样次数多了,孩子疲了,家长也倦了,并没有什么好效果。

还有些教师属于报喜型的,只给家长讲孩子的优点,不讲缺点。使家长不能全面的了解孩子,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工作。教师应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

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才是家校合作的保障。

还有的教师平时不跟家长联系,自己尽了很大的努力,也转变不了孩子,干脆放弃。干嘛不利用家校合作中家长的力量呢,教师和家长联手合作,力量不是更大么?有些孩子更听家长的,教师应经常主动的跟家长保持联系。

在民工子弟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及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指导角色,没有真正实现自身向服务角色的转变。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家校合作是一种家庭和学校的双向的互助活动,学校应当正视自身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即服务角色而非指导角色,服务家长。同时,学校应该认识到,作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拥有大量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对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具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能较妥善的解决。

2、民工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家校合作效果不明显

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对子女或晚辈施加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和影响。它是广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产生早于学校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结果。”家长是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和参与者,他们的家教理念、行为直接决定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民工家长们自身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1)教育观念不科学:根据对学校100户民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发现,有部分家长对子女文化程度的期望和职业的期望都不是很高,这与家庭客观现实,与孩子的学习实际相关。这些家长没给孩子定学习目标,让孩子背着书包虚度光阴,使他们养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失去理想目标,一些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也有个别家长,表现出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但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考虑孩子的潜能和兴趣,跟风让孩子学这学那,还有硬逼孩子完成自己以前没有完成的愿望。还有些家长正好相反,由于忙于生计,家长让孩子自生自灭,把孩子完全丢给学校就放任自流,等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

(2)应试教育理念还在深深影响家长们:我们这次对民工家长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尽管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但父母最关心孩子的还是是否学到了知识,他们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依旧是学习成绩。这说明,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民工家长心中根深蒂固。教育理念最终决定了教育行为,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导致了许多民工家庭教育的误区。于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等问题应运而生。其次直接导致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使孩子不能全面健康发展。

(3)教育方法不科学:民工家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科学的教育方法:溺爱。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分寸,对孩子的过分要求,都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使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孩子有了缺点,家长百般

庇护,孩子往往幼稚、任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与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专制。父母一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要求绝对服从。家长对孩子严厉有余,温存疏导不足,不准孩子提出不同意见。生长在这类家庭中的孩子,独立性、自主性差,他们的心理疾病较多,易形成人际交往的障碍,影响了社会化的进程。放任。父母对孩子缺少正常的关心和爱护,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放任自流。在这类家庭里,孩子的进步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鼓励,缺点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批评和指导,毫无原则可言。致使孩子的独立自主、自信心、创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训练。上述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常常违背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还与学校要求的科学教育方法相矛盾,因而使教育效果互相抵消,影响了教育的成效。

(4)家长没有发挥榜样的作用:很多家长很会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道理,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往往背离了自己提出的要求。例如家长期望孩子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自己却懒散随意;要求孩子学习刻苦,自己却沉迷于扑克、麻将,从不看书和“充电”;常常责备孩子不尊重父母,自己却是从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然而,不少家长平时注重自我娱乐,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甚至毫不避讳的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一些生活坏习惯展现在孩子面前,很容易被善于模仿的孩子所仿效,这样的教育结果可想而知。

3、家校合作的途径单一内容局限,有效合作程度低

家校合作的形式过于单一,目前较正式的采用开家长会和家访。因为家访一般只有在学生问题严重的时候,教师才会采用的方式,而家长会则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才开展的,这也是大部分家长了解孩子情况的唯一途径。其实,学校召开家长会这种联系的方式,只是教师向家长单向的信息传递,没有形成双向交流、没有形成制度。一般的是电话联系和直接叫家长到学校。电话联系是学生出了状况时才出现,叫家长到校是劝学或劝退,起不到真正的家校合作的作用。

在家校合作的内容中,教师和家长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面,其他方面则很少关注。其实,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家校合作应该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这样家校合作才有针对性。

4、家校合作的评价制度不完善

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急需制度作为强有力的保障,制约人的行为,制度的缺失将会使工作失去有效约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家校合作目前在民工子弟学校已引起普遍重视,但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造成这些的家校合作无章可循,还处在较低层次上。只约定了简单的家校合作规章,虽会密切了家校之间的合作,为学校教育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相关制度,离家校合作的

目标相差甚远。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加强学校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建设成了当务之急。

(二)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1、历史原因

从教育的大范围来看,整个教育系统对家校合作的意识不是很强烈。甚至有些教育者本身就把家长会或家访理解成向家长报告在校的情况。

2、认识方面

由于民工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长期较低的经济生活水平影响,大多民工家长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不太注重自身形象对子女的影响,容易使子女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

从家庭方面来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学校教育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品德就得由老师来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在其他方面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有的家长对教育子女无自信心,认为自己文化素养不高或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孩子在外不惹是生非就行。

从教师的角度看,因为民工家长教育程度低、不懂教育规律,在家校合作中教师担当起绝对主导角色,家校合作基本是教师单方面的合作;加上年轻教师忙于专业学习提升,忙于学校布置的各项事务,他们对家校合作的投入和关注度势必受影响。

从学校方面看,尽管考虑到学生、家长情况的特殊性,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从实际出发制订一系列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由于受学校刚创办,硬件设施不齐备等条件影响,目前家校合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这同时给家校合作留有很大的空间,使其与学校其他各项计划成为教育运行机制的组成部分。

3、制度管理方面

家校合作在温州各中小学已引起普遍重视,大部分的中小学虽都不同程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为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公办初中民工子弟学校刚创办不久就把家校合作作为十大办学计划之一列入,接下去就是如何确保实施,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确实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加强、完善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4、其它因素

家校合作的一致性:家校合作的一致性包括学校、家长、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家长应该把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育人方法等向学校表明,学校也应该把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向家长明确。然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进行协商,力求在上述各方面达到一致,使家校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家校合作中应注意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庭是家校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家长又是家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家长的作用得不到良好地发挥,那么家庭教育一定会失败,而家庭教育的失败又会导致家校合作的断层?变异。因此,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之融入于有序的家校合作中,并让他们感受到家校合作所带来的孩子各方面的成功,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是尤其重要的。

家校合作方式的多样化?实效性:目前学校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主要采用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等,形式较单调,而且这些形式的具体操作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要求合作新方式,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定期参与学校活动等。另外,家校合作还要强调合作的实效性,家长和教师要切切实实地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学生存在着的具体问题。

三、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对策研究

(一)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教育: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学校要转变观念。学校应把家长看成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它是一种有益的教育影响力,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参与管理、参与监督,形成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家长看成是合作伙伴,在合作中,相互尊重,责任共担,教师有责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起主要的作用。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是家校合作是否成功的关键,班主任要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艺术。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的家庭生活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措施。

家长要转变观念,教育孩子是家长一生推卸不掉的责任,只有跟学校通力合作,主动跟老师交流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新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在一言一行中树立良好的家长形象。

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民工家长注意自身形象,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进行家庭沟通中,民工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施教水

平,努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加强对子女行为的影响,使家庭教育具有民主和温情的特点。家长应该尽量抽空多和孩子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注意配合学校辅导孩子的学习,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形式活动尤其是公益活动,让孩子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应把子女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学会表达他们自己的独到的观点,尝试以子女的角度思考和处理家庭问题。

在社会发展到今天,学校在教育中的权威地位正在逐渐丧失,而民工家长的素质并非完全偏低。因此,在家校合作中必须摒弃学校是领导的观念,必须认识家长在其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关系。家校合作也只有以这种平等伙伴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念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趋势。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管理的开放化、民主化、学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从封闭的自我学校管理,转向社会、家庭参与学校管理。这就决定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必然要从高高在上转向平等合作。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家长素质的高低与家校合作的成功是紧密相连的。学校应主动地做好提高家长素质的工作,可以通过宣传和咨询手段,充分激发家长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学校可用校刊、橱窗、板报、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也可采用宣传日的形式,其内容小到有关教育知识、校内新闻、社会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的报道,大到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教育目标等等。还可通过举行系列讲座的形式,向家长传授各种家庭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此外还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各种学习方法和要求,以及家长相互介绍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对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等,让家长多了解校情,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通过宣传和咨询手段,来激发家长关心教育和支持教育的热情。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由老师主动地去做好宣传和咨询工作,要让家长懂得参与合作的意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学校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风气。其手段可以采用学校板报制作、橱窗、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举办学校形式的家长学校。讲座内容要丰富,结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家长的实际需要,达到教学、教育兼顾,采用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还要针对学校特点,邀请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各钟讲座,提供家长与子女共同沟通交流的机会。学校形式的家长会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就家长和老师对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可以请家长围成一个小组,就家教中的难点和突出的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教子经验;可以让家长和学生一起来参

加家长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共同感悟沟通、信任的重要;也可以是师生和家长一起去参观或观看电影,孩子平时在学校中的表现,家长一目了然。

(二)发挥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家校合作的首席官

教师加强学习。老师拥有专业知识,但与家长交流、合作、指导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不是每位教师都具备,尤其年轻教师在没有为人父母之前更是如此。所以教师要学习相关知识,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部分教师本身又是家长,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就不难理解家长的心情,就会体谅家长,宽容家长。

教师要善于沟通。与家长保持双向交流,自然、大方、亲切、和善,多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的学生情况,了解家长的期望。与学生保持平等沟通,做学生的朋友,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做学生家长、学生学校、家长学校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性开展

民工子弟学生群体本身具有特殊性,要从受教育的主体上来分层,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真正关注特殊群体的特殊差异性。

(1)关注学习“两极”学生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由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脑力状况、学习心态四个方面决定的。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在方法、心态等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大概是基础问题多,但长期下去会成为综合性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去要求、引导孩子。

第二,从学生情绪入手,了解学生情感体验丰富、情绪两极性等特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教给孩子处理情绪问题的办法。

第三,从学生的性格入手,了解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会形成孩子不良的性格。

第四,从学生的品行入手,知道教育首先要解决做人问题,而不是学习问题。

(2)关注性情与行为不良的学生的教育

针对学生实际,学生的不良性情与行为大部分与家庭教育有关,也与学校教育有关。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自身素质、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关注性情与行为不良的学生,多与家长沟通,随时

掌握学生情绪动向,及时把学生不良情绪和行为纠正过来。

(3)关注不完整家庭学生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婚姻、家庭呈现多种重新选择状况,单亲家庭状况普遍增多,针对单亲家庭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学校要邀请部分教师、单亲学生家长座谈,通过与教育专家面对面座谈,为不完整家庭学生家长提供倾诉的机会,探索不完整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家长受益,也为家校合作提供条件。

(4)关注“后进生”的教育

很多教师喜欢给学生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有些教师甚至还停留在以分数作为学生评优的唯一标准的阶段,其实所谓的“后进生”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微小进步,也要鼓励和支持。在平时的言行上更不要歧视,也不要老是以“请家长”而吓唬学生,只要你对学生付出真心和耐心,久而久之他们都会感受到的,这些学生大部分感情都比较细腻。(三)发挥学校作用:

1、注重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学会换位思考

家校合作是双向活动,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双方需要双向的交流和沟通,这是合作的前提。学校要组织老师培训及阅读教育书籍,使老师从中学习一些教育理念,能够站在家长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老师对对学生更加体贴,对家长更加理解,对家校合作更有效。

2、建立、完善家校合作制度

建立起家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学校的制度,家长了解学校的日常工作,对学校进行各方面的监督,学校可以要求家长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采纳家长的合理建议。

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每期一个主题,保证家长学校开到实处,落实到位。

定期举行学校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家长可深入到教室、课堂、餐厅、宿舍,深入了解学校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规范班主任的家访工作,加强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提高家访的质量。可充分利用网络,建立校园网站,班级论坛、班主任邮箱等加强联系。

3、制订详细的家校合作评价体系

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评价。让家长参与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学校师德评价、班主任工作评价三方面,在构建家庭与学校互动中,家长在学校管理中角色定位、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参与,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期待家庭在充分保证学校自主办学的基础上,广泛地参与对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形成有效的支持、约束和评估机制,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制度创新。

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评价。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态度,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消除一切不利于家校合作的学校内部障碍,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调查卷可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以便让教师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针对存在问题,结合第一份调查问卷,就家校一体评价利弊进行了专题讲座。另外,在教师中进行家校一体评价成功合作的案例交流,以身边的事实说话。

改变家校合作环境促进家长参与评价。家长来校访问或参加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每学期将要开展的活动,应在学期初发给家长,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或几项活动参加,避免有些活动因家长实在安排不出时间参加而让他们留下遗憾。等到活动将进行的前一星期,提早发出邀请,以便家长安排好工作。家长来校时,学校悬挂欢迎条幅,安排休息室,并有专人指引招待。这些细小的改变,体现出学校一种观念的改变。

家校一体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式。

由教师每月向家长下发关于行为规范方面和家校一体评价表,及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通过家长会、指导函、校讯通等形式进行指导,家长在辅导过程中的困难可以用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寻求帮助。教师根据指导函要求,每月对孩子情况向家长作反馈,一月一次评语。针对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和家长沟通。

家校一体评价活动。

(1)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家校一体评价体系的构建的实施,必然需要一个让家长经常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谈收获,摆困惑的探讨途径。因此,家长会的召开与否不完全由学校决定,如果教师发现讨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则向家长发出“专题讨论会”的邀请书,希望参与讨论的家长可以定时间,坐下来共同探讨,主持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某位家长。有时,家长没有时间来参加,或不久之前刚来过的家长,教师还可以用书面材料的形式向家长传递信息,或把某些家长一些有效的方法整理出来,发给家长,供其参考。家长会的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某位学生家中,让家长畅所欲言,许多问题在观点的碰撞中产生火花。

(2)亲子联欢会。每一学期,举行一次“亲子联欢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活动。包括学生自理能力方面的竞赛,学业方面的汇报,也是对一学期家校一体评价的一次成果展示。活动方案由教师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协商制定。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友好和谐的氛围。并且,因为学生的成绩中包含着家长的辛勤劳动,让每一位家长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其继续与学校合作。有了热情参与学校教育评价的良好愿望,共同承担起联合评价的责任。

(3)家长、教师换位评价。家长如果想来学校了解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可以提出要求,只是要提前几天预约。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全程参与一天的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家长参与作业完成、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家长们通过一天的全程参与,对自己的孩子会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从老师的教学中获得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更体谅老师。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和假期,组织学生全程参与末位家长的工作,了解家长打工的艰辛,了解学生家庭,为学校教育提供一手资料。

(4)家庭互助教育评价活动。民工学校一个班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家庭,虽家境一般普普通通,但有的家长文化层次较高,有的家长几乎是文盲,有的家长空闲,有的家长忙碌。有的能指导学业,有的能教孩子做手工等,如果能利用各个家庭的优势,实现家庭教育之间的优势互补,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肯定十分有利。

(四)寻找适合校情的家校合作方式、家校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与教师之间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课堂活动等,对学校的教育目标与规章纪律进行沟通,这样会避免误会,能有效帮助家长进一步理解学校目标。并且良好的沟通还可在家校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可更成功地促进家校合作。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校合作不同方式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1、讲座、家访

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座谈会。政教处和教科研处要充分利用与家长交流的契机,向家长宣传家教艺术。政教处要在家长座谈会上宣讲与学生心理、家庭教育有关的讲座。同时还结合年级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教学要点。如七年级“抓好学生适应性教育”,八年级“做好青春期教育”九年级以“升学与就业指导教育”为主题。通过讲座,让家长学点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会与孩子交朋友,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孩子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访,是指为了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代表学校对学生家庭进行的具有教育性质的访问。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枢纽,是转化后进生的催化剂。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反映学生在校内的情况,在家访过程中双方能一起研究教育方法,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例如在新学期开学前务必做到家访每一位学生。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到学生家庭的真实状况,能亲眼见到一些学生的贫寒家境,这往往能促使教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关心和呵护。在家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提要]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流动儿童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让所有的流动儿童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找到人生的真正航向。流动儿童教育这一问题具…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流动儿童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让所有的流动儿童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找到人生的真正航向。流动儿童教育这一问题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地区特殊性等特点。解决好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不仅有利于“普九”的巩固和提高,实现教育公平,也有利于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一、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国际公认的义务教育有三个必要条件,即免费、义务和强制。多年来,我国实施的义务教育一直是只免学费,学校每学期向每位学生收取一定的杂费和课本费。这一情况在2006 年春季得到了改变,中国政府率先在西部地区农村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义务教育阶段不再收取课本费和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现在,这一政策已在全国农村地区推行。“免除学杂费,农民得实惠”成为新的流行语,孩子上学的负担明显减轻。 为了保障经费来源,新《义务教育法》第44 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这次重大的制度改革,改变了过去以薄弱的县级财政为主的状况,使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得到了切实保障[1]。 相关政策的制定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政策实施过程的效果则以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因此,还需要制定一个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保证农民进城以后,在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当地政府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到他们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去,使农民工子弟和当地居民职工子弟一样接受义务教育[2]。 除了义务教育制度,中央应开始同时着手进行户籍制度和财政制度的改革,使之适应民工子女教育的需要。首先,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推行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施行,在减免其杂费的同时,采用强制性手段停止借读费用的收取,若无特殊情况,学龄儿童在监护人的督促下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其次,淡化户籍意识和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全国联网的电子户籍登记系统,实现城乡互通,使个人户籍成为确认公民基本身份的凭证,而不是民工子女接受城市教育的“绊脚石”。 二、“两条腿走路” 实行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充分挖掘公立学校潜力,使其成为流动儿童就学的主渠道。这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 年)已明确规定的。因此,公办中小学应尽可能地扩大招生容量,同时要加强收费管理,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收费项目,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另一方面,鼓励扶持民工子弟校的发展。2003 年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地位,鼓励社会捐资办学,设立教育基金会等,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上学问题。 1. 以公办学校作为解决问题主力的可能性 公办学校师资力量较雄厚,有舒适的校舍、完备的教学设施、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因此公办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流动儿童流动性大的特点,制定分期收费的办法。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儿童就学[3]。 但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公办学校也是被市场包围着的,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学校会倾向录取更多优秀的学生,以保证教育有好的产出;同时为了使资源有最大的产出,

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

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例如:家长的主动性不高,家校合作的手段比较单一、时间和地点受到一定的限制,合作的频率不高,内容不易保留,合作的深度无法保障等等。这些不足使得我们不易对家校合作的质量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和家长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合作。 潘静虹(首都师范大学)通过深入一所小学组织开展网上家校互动活动,以研究者参与 性的视角对该校一个班级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对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动类型和互动内容、网上家校互动对学生、家长和教师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网上学习共同体对家长、 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有较高要求,同时学生对参与该活动的重视程度、虚拟社区各项功能使用的方便程度、家长上网的方便程度、教师的网上参与程度及家长对教师的认同度等因素都对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2)网上家校互动促使学生、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为亲密,促进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网上家校互动提高了教师、家长的信息素养和家教理论水平[,]。 C2)网络环境下的家校合作越来越受关注,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对家校 合作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比较注重发挥网络的优势,与远程学习和远程辅导较为相似。 <3)现有的家校合作平台有待完善。目前的家校合作平台多是网站形式,信息资源呈现和管理的主动权在学校,不能很好的解决传统家校合作单向性的问题。网站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目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在宏观上存在着一些组织制度上的问题,如: 组织松散,管理不足;正式机构欠缺,监督检查不力;阶段性强,连续性差。在学校和家长 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挑剔居多,合作不多。另外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和沟通渠道上也存在不足,如:随意性强,计划性差;渠道单一,时间仓促;内容狭窄,深度欠缺; 单向为主,缺乏互动。f2}1 面对这些问题,特别是沟通渠道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将家校合作的方式与途径扩展到网络上,无疑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也将为探索出理想的家校合作模式提供许多便利条件。一方面,网络具有实时性和匿名性的优势,因此利用网络,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家庭需要个性化、针对性更强的家校教育,许多家长己经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听从者”的地位,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家校教育活动中,成为家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 2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政府重视例如 谋市政府出台新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享有与首都儿童少年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近日,有近20万流动儿童走进了公立学校或经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小学,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子女。 读罢这条消息,笔者在为谋市农民工子女终于能与本地的城里孩子平等地入学读书感到高兴之余,同时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遇到的一个社会课题。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多年,舆论长期呼吁,人大代表也出谋划策,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原因出在哪里?其实,并非教育部门将农民工子女一概拒之门外。相反,在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反复要求辖区内的中小学校,要对外地农民工子女“敞开大门”。门开了,按理农民工子女上学不成问题了。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都是由所属市、区政府财政支撑,且大多数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对学生的接纳能力没有太多的富余。外地学生进入,必然要占用学校资源,增加学校的开资。这笔资金从何而来?当前学校普遍的做法是:向外来生收取“择校费”和“赞助费”。这些费用即使是本市学生从户口地的学校迁到市区其他学校读书,都必不可少,更何况户口在外地农村的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子女要上学,“择校费”、“赞助费”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动辄成千上万,高得令农民工望而生畏。外出谋生的农民工从事的本来就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低等活”,收入低不说,还常常被拖欠,哪里交得起这个费那个费呢?而学校有自己的难处,增加了教学任务和成本,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却没有更多的作为,学校不找学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调查报告 摘要: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家校合作,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两方面的教育。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各显特色的,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农村教育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更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再也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脱离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一、家校合作概念界定 家校合作是一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的双向循环活动,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是该活动围绕的中心。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家校交流、家长教育、家长参与。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主要有如下四个作用: 1、有利于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达成一致。通过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可以帮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最大限度地协调与统一。 2、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教育内容的互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侧重点不一样,家校合作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

补,保证青少年儿童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 3、家校合作有利于保证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家校之间通过密切合作、相互学习,能保证教育方法、教育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大大提高教育效率,并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4、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紧密合作,互相配合,避免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健康、不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化的东西乘虚而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三、家校合作的形式 目前,家校合作的形式较之以前,多了不少,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家校联系手册 2、电子通讯,包含网络通讯和电话联系。 3、家访 4、学校活动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如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长学校等等。四、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1、渠道单一,频率不高。 家校合作的沟通方式应当是多渠道、全方位的。但笔者对梅墟小学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后,得知梅墟小学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校讯通、书面通知、电话联系、家长会、家访这五种,而且使用频率都不高。 2、内容狭窄,深度欠缺 家校合作所涉及的内容应是相当广泛的,所有与学生成长、教育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应包含其中。但在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基本只局限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心理层面考虑甚少。

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时期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很多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目标统一、要求一致。但现在家庭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有的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水平低;有的家长对离子期望值过高;有的对孩子只管养,不管教;有的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孩子几近无人照管等等。这些问题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常使学校教育的努力付之东流。 针对家庭教育现状,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必须打破关起门办教育的陈旧思想,积极主动地去起转变家长观念变革的重任,使家校协调一致,产生积极的教育协同力量,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在前期工作中,学校也召开过家长会,并开办了家长学校,但由于工作方法单一,家校联系较少,家长参于率低,不能达到相互促进协同教育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应该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发挥教育体系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也即是说,有机整合家校教育在现行的教育

环境下意义深远。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提高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服务学生的成长。全方位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实现和谐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索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提高全体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服务学生的成长。通过课题研究,全方位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实现和谐教育。 1.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作的教育系统,对学生的教育形成了合力,相互影响、互相配合。 2.通过家长学校的系统教育,许多家长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家教水平有了巨大改善。 3.通过家校联系平台,进一步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效果。

农村学校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校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学校基础要与家 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德育目标。本文从农村学校家庭合作的必 要性、提升家校合作实效的策略等方面阐述农村学校家校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有效地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农村学校;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 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是乘法关系,一方为零,满盘皆输。加 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保障,社会教育是平台。只 有家校和谐联动,夯实家庭教育这项基础工程,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构建起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才能实现德育目标。 一、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一)农村学校学生发展的特点 农村学校的孩子,心境纯朴,大多数家庭经济水平不高,学生父母进厂打工或出海打渔,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待人无礼,任性放纵。在学习方面,学习 目标不明确,常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理想。 (二)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 1. 家长的自身素质局限 家长在家校合作的参与意识不强,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是学校,家校合作基础 不牢。家长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文化素质相对低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教育能力,重养 轻教、重校轻家,即使参与合作,也不主动与教师交流。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缺乏有效的教 育方法,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必要的技巧和能力,不知道怎样与孩子进行沟通。 2.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指导能力不强 虽然学校教师的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但很多教师缺乏家校合作的教学理念。年轻教师 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没有家庭教育经验,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实现家长 和教师间的角色转化,不能有效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难与家长形成共鸣。 二、提升家校合作教育实效的策略 (一)提升家长教育素养 幼稚教育创始人、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由于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导致家庭教育问题丛生。只有切实提升广大家长素质,才能让家庭教育的基础更坚实。 1.推行三级家委会制度

北京农民工子女学校名单

北京农民工子女学校名单朝阳区(48 所) 蓝天实验学校竹道静校长 育丰学校马瑞刚校长 英杰学校孙科军校长 东坝实验学校郭纯荣校长 春风学校万天兵校长 腾龙学校张贤松校长 自强希望学校韩海学校长 河北小学曹进忠校长 博文学校陈阔校长 弘善小学方泽顺校长 向阳希望小学郭建校长 清莲学校吴清莲校长 志宏学校竹怀斌校长 育星园学校范保成校长 启航学校项明亮校长 明园学校(龙爪树校区)张方让校长 童心实验小学孙恒校长 绿源学校贾俊国校长 读书学校金华校长

宏远学校李登峰校长 辛庄学校王素勤校长 育新小学李青校长 百年实验学校秦润超校长 红旗小学李明校长 奶西育慧小学时进昭校长 精忠学校周国印校长 马各庄实验学校陈玉英校长 马各庄文武学校易本建校长 沙子营实验学校邹树华校长 黎各庄实验学校黄承清校长 安民小学李历英校长 路博学校桑彦臣校长 善各庄实验学校万静校长 楼梓庄实验学校杜学芳校长 育慧学校时俊昭校长 育英学校何家鹏校长 金地老君堂实验学校陈良敏校长华成学校李清成校长 宜民学校汪雪梅校长 育红学校李敏校长

长店实验学校罗勇校长 繁星学校罗钎予校长 自强实验学校韩海学校长 黑楼育红学校闫永平校长 科园学校赵企军校长 希望之星方德海校长 海淀区(39 所) 社会中小学张宝贵校长 新世纪学校王毅校长 星火学校张春英校长 振兴学校汤四平校长 明园学校(圆明园校区)张歌真校长行知实验学校易本耀校长 新立打工子弟学校张蒲校长 育红学校马建军校长 绿园学校张晓虎校长 海清学校何永琼校长 红星子弟学校谢振清校长 苗苗学校许明高校长 行知希望学校竹学刚校长

红星学校李效芬校长 张北希望小学阎登宏校长 育才小学尤万海校长 林校路明圆学校王国红校长明苑学校林福生校长 希望小学张玉祥校长 光明小学张亮校长 育英小学刘英校长 振华学校崔渊林校长 兴旺学校陈传华校长 旺达学校王永军校长 利民学校安建芳校长 利民小学孙立明校长 信阳完小学校李太江校长 希望小学简东校长 张北希望小学董爱栋校长 桃园育英学校刘观娥校长 实验站学校段树鹏校长 民乐打工子弟学校张凤琴校长北京希望小学肖海腾校长 京育小学梁福英校长

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

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 【论文摘要】家校合作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家校合作交流与方法沟通,对促进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法多种多样,交流式、指导式、对话式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方式。 【关键词】家校合作方式 【正文】 “教育从来都不仅仅是学校的专利,完美的教育需要家校社会的良好互动”,“家校合作并不是中国的创新,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美国早在1900年就建立了‘家长教师协会’,1993年第25届盖勒普民意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其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更出色’”。 今天,我们开办了家长学校,构建了家校合作网络,期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最大限度的有机结合,达到1+1>1∶1。正如教育学生离不开个别教育一样,尽管我校的家长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指导家长教育学生的方法,但面对一些“问题”孩子,家长仍然束手无策;有些孩子在家庭、学校之间充当“滑头”角色,打着对方的旗号欺骗家长老师,这就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个别沟通与合作了。无论是家访、请家长来学校还是家长咨询等其它形式,都需要我们本着教育学生、促其成长的宗旨展开。 一、交流式——将心比心。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行为习惯,家长要知晓孩子在校情况,离不开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了解。这种交流,不是家长的“诉苦”,当然也不是老师的“告状”,双方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共同担当,以全面了解的方式看待学生,转移目前的关注点——问题出现时可不就是只看到缺点吗? 将心比心地互相沟通,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情况,还有助于增进教师家长之间的好感与友谊。我班王×同学在校表现一直不错,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个自尊心强、遵守纪律、负责人、懂事听话的女孩子。一次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在家与在学校的表现却大相径庭,自私霸道,与长辈时常顶嘴,周末看电视到深夜……我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希望她在家也能做一个好孩子,也许是因为我了解了她不为人知不好意思的一面,也怕无颜面对同学,在家的表现后来好了许多。 请家长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沟通老师和家长的思想,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治理”,以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当然,请家长来学校更离不开将心比心的交流谈话。面对我校大班额教学的现状,不用老师详加描绘,家长们早已对孩子做了教育:老师们一天面对七八十名学生,很是辛苦,你要多体谅老师,养成好习惯,少让老师担忧。自然,老师将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如调皮捣蛋、拖欠作业等情况告知家长,双方就能够共同开展教育。

家校合作的具体方法

家校合作案例及其思考 ——徐子琦家长记得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老师而言,相对于做家长的来说又何尝不是。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及时沟通,是全面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的关键。 记得刚刚升入五年级,我家孩子回家后,就看电视、玩手机、不抓紧写作业,总是要等我们快回来了才开始写。由于时间晚了他写作业就非常马虎,错误很多,我们检查后常要重写,很晚才睡。后来我们就让孩子奶奶负责督促,可是孩子不听老人的话,经常顶嘴,不仅对待作业总是马马虎虎,而且每天放学以后也是改错很晚才出来,并且有段时间我们叫他重写他也不愿意了,还和我们顶撞起来,气得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就找到高老师来讨教。听了我们的话,高老师这才知道他会钻大人空子,还敢与熟悉的亲人不讲道理、顶撞他们。高老师和我们说:“徐子琦在校可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多道理不用多说,他就明白,只是自控能力稍微差了些。今天听了你的话,我这才发现他在家还有另一面。为什么你不早和我联系呢”我们也只好说说:“我们怕麻烦老师。再说孩子要面子,一听说我们要找老师谈谈就认错,还哀求我们,所以我们也就算了。今天实在感到没办法了才向您反映。”经过片刻的思考,高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建议:首先我会找时

间找徐子琦谈心,并在学校督促他写作业和改错。其次希望我们给孩子定一个放学回家后的规定,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在规定时间内看电视,玩游戏。一定时间内孩子坚持做到了要给予表扬或奖励(让他看动画片;购买他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孩子外出旅游……),如在规定期没有完成任务则可以不要他完成,书面写出情况让其交与老师,请老师裁定。再有当孩子在家出现错误后如不接受家长教育并改正的话,一定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使劲帮助他及早认识、及早改正,不要总顾及面子。现在的孩子很喜欢表现,他们都愿意听到赞扬声,特别是在学校里,在班集体中,他们更愿意听到老师的赞赏,看到同学们的羡慕。但在家中,他们是父母的中心,是长辈的太阳,于是他们就毫无顾及地为所欲为了。这确实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联系,建立强大的家校联合教育体系,使孩子保持家校的一致性。另外善用他们的表现欲和荣誉感,巧加奖罚,使其明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着急,不能指望一朝一夕能有所获,和孩子打交道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善于利用孩子心理,动之情,晓之理,必要时还要责之巧。听了这些话,我们不住点头,决定配合高老师,一定要治好他的毛病。经过一段时间,直到现在,我家孩子已经基本能够回家主动完成作业,并能够及时改错。 案例反思: 通过以上这个案例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和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与家庭之间分别进行教育,不能形成合力,达不到教

(完整版)新型家校共育探讨和研究开题报告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1、背景依据:

家校合作措施与成效

合作共育英才携手助力发展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只有实现功能互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为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我校在此方面做出了以下探索: 一、健全家校合作的制度及组织建设 1、建立对家长的培训制度。对家长培训的目的,一方面要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培训家长对学校教育设计、教育理念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家长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来帮助学校推进教育方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建立家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学校的制度。家长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后,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学校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反馈形式可告知家长委员会,也可直接用书面形式投递到家长意见箱或口头向“校长接待日”的领导陈述。学校将对家长反应强烈的问题作出解释和改进。同时恳请家长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学校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 3、实行家长委员会制度。热心家校教育合作的家长代表,可由家长们选出或学校推荐,其职责主要是沟通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渠道,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向学校反映家长们的意见,并协助学校组织家长参与活动或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冲突。 4、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家校教育合作的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学校要建立由校长牵头,教导处、教研组及部分

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德育工作网络,推动家校合作常规工作的组织实施。 5、成立家长学校。详细制定培训计划和操作流程,确定每一阶段的培训主题和课程,保证培训的规范性、创新性和有效性。 6、组建家长工作委员会。从家长中选派代表组成的家长工作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改革,作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既可以协调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协调学校做好家长工作,又可以发挥学生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智慧和才能。 二、多措并举,拓展家校合作途径 1、定期召开家长会。按照《小学管理规程》规定,学校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一年级一般在刚入学时,毕业班一般毕业前夕,其它年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酌情定时。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及教师要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也可让学生参加,让他们亲身感受老师和家长都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 2、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家长,往往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学校举行“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就给家长提供了机会。活动内容包括,参观班级布置,检查教师常规教学工作(备、教、辅、批、考),翻阅

农民工子弟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计划选文(通用版)

编号:YB-JH-0071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农民工子弟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计划选文(通用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农民工子弟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计划 选文(通用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适逢一个新的三年到来之际,特别拟定我校三年德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现状分析 我校建校一年多来,德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开展了很多的活动,也获得了一点成绩,但是对于一个硬件设施先进,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社会给了许多的机会,现在又正值大搞城乡一体化,应该说我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文化建设难以彰显特色,虽然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但是我校所处地段没有可以依托的东西,学校自身也没有传承的文化,所以确实举步维艰,很需要专家集中诊断,帮我校指明方向,分析现状

[实用参考]家校合作开题报告.doc

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单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环境,进而家校合作教育则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所以家校合作这种教育改革就这样应运而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也更强调多元化、民主化的发展,家长的合作意识也不断加强,这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与评价理念的确立,为家校合作教育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我国的家校合作一直处于初级的状态,基础十分薄弱,理论基础不够深厚家校合作的开展一直处于瓶颈的状态。家校合作的困境探究及其应对策略的探究在这里提出就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前言:家校合作是整个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与学校只要形成合力、达成一致的共识不仅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的发展,更能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保障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逐步转变,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也提出了挑战。而且与美国相比,我国家校合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够的。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家校合作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和研究,但这种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实践中,我国家校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才走上正轨,合作的水平较低,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的和分主客体性质的家校合作关系。因此,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使家校合作一直处于瓶颈的状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家校合作开展的困境以及应对的策略,还涉及到中小学家校合作开展的特点以及各种开展模式。 (一)中外家校合作的现状 1、我国家校合作进展情况研究 在我国,家校合作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迄今,家校合作在理论、实践方面都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家校合作起步晚,起点低。无论是家校合作家长担任的较色分类,还是按家长参与层次分我国的家校合作都处在低层次范围。张丽竞在《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中提到国内当前家校合作的研究范围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范围:一是有关家校合作理论的研究,二是对家校合作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三是对家校合作途径的研究[1]。可以看出我国家校合作研究也还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开展的模式,涉及的内容,广度和深度都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刘衍玲、臧原以及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论述国内家校合作模式及实践:“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家校互动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家校互动和谐”活动[2]。国内的具体情况主要是”以校为本”和“以家为本”家长在引导下被动的进行家校合作的开展,或者是单独的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家校双方没有相互交流和沟通。这样的开展模式不能有效的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在合作的内容上,在家校合作三个层次:家校双方相互交流,“人际参与”第三层次,“管理式”的合作,我国还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而且没有充分的达到双方交流的程度。在合作的内容上,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指导,主智流派风行学校。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学校关心学生的升学率。我国家校合作的内容是极其的狭隘和畸形的。 2、国外家校合作开展情况的比较研究 国外家校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巨大的成就。家校合作成熟于美国,陈娟在《美国家校合作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中提到与美国相比,我国家校合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够的。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家校合作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和研究,但这种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实践中,我国家校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才走上正轨,合作的水平较低,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的和分主客体性质的家校合作关系[3]。这主要是源于美国的家校合作有完善系统的政策法规保障,美国联邦和许多州制定及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为美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美国的家校合作有完备的组织形式,早在1897年,全国母亲代表大会(NationalCongressofMothers)便在美国建立,它的主要目标是教育母亲以使儿童受益。1924年,全国母亲代表大会改名为全国家长教师代表大会,今日被称为全国家长教师协会(NationalPTA),它之下有州家长教师协会(StatePTA)和地方家长教师协会(LocalPTA)。这三个层次的家长教师协会彼此独立,没有中央集权的上下属关系,虽然它们各有分工,但它们的任务却是一样的;[10]美国家校合作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父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项目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践对策”为研究专题 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位同学,均为2010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 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1年荐刊老编辑Q2043944129 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 项目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课题案例研究,有利于努力搭建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互动,对完善农村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更加有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本课题案例研究,了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程度,构建学校、家长双向、互动管理学生模式,为民主管理学生提供借鉴,从而回归学生主体性地位。 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作为项目

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教育并不是单方面的行为,社会、学校及家庭对教育以及受教育者都产生着 巨大影响,因此为了给学生营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成长,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在学生培养方面积极协作,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校;家长 家校合作有两方面的内涵:首先,家长获取全面的学生信息,与学校进行沟通,参与学校的辅助教学和管理活动,建立有利于与学校教育进行合作的家庭教育。其次,教师获取全面的学生信息,与家庭进行即时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建 立有利于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学校教育。 一、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亦是对学校教育有力的补充。家校合作不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善学 生的人格,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预防青少年问题。家校合作对提高学校教 育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学校民主管理,丰富学校教育资源,提高班级 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效果。此外家校合作对家庭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家校合作 可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情况,对子女的教 育和发展有全方位的把握,可以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成家庭和 学校的教育目的达成一致、形成教育互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家校合作的现状 1、家校沟通频次较少,时间有限 家校之间的沟通频次与时间是家校合作的必备条件,是对家校合作情况判定 的基本参数,呈现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短时间内家长与学校之间难以 就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消息进行有效沟通,难以适时掌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动 态情况,难以就相关教育对策进行互动性反馈,从而导致家校合作的低效乃至无效。 2、家校合作内容与方式较为单一 从合作内容看,目前交流内容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学生的全面发展很难 得到保证。而实际上家校合作的内容可以是相当宽泛的不应只集中于一个方面, 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素质也应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关注,家校合作教育关注的内 容的狭隘化,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长远发展。 从合作方式看,家校之间的合作方式以家长会为主。众所周知,家长会是一 种教师对家长的一对多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合作方式。然而,除了家长会外,家 校沟通的方式却稍显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校之间缺乏组织化、常 态化、制度化的沟通渠道与方式,家校之间主动性的沟通较为缺乏,沟通的方式 较为单一。 3、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参与度较低 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服务工作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方面。 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学校教师和学校管理层建立更紧密、 亲切的联系,为良好的合作创造人际上的条件。然而我国家校合作中家长参与学 校教育的程度很低,这样低的参与度是合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家校合作实施的对策

农民工子弟学校现状分析论文

目录 摘要 (Ⅲ) ABSTRACT (Ⅳ) 前言 (1)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 (一)研究方法 (3)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 二、贵阳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现状,以永恒小学为例 (5) (一)师资力量不足且流动性大 (5) (二)生源不稳定且学生流动性大,学生难管 (6) (三)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8) 1.学校建设差 (8) 2.学校管理不到位 (10) (四)面临不公正待遇 (11) 三、导致以上现状和问题的原因 (12)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不公平 (12) (二)财政困难导致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困难 (13) (三)农民工的流动性导致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流动性大 (13) (四)工资待遇低和工作环境差导致其师资力量不足且流动性大 (14) (五)办学条件差、师资弱、管理混乱导致教学质量问题 (14)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摘要 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现在,中国的大批农民工从农业和农村向非农业和城市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农民工在城市中不仅要面对社会保障、劳动权益等等问题,还要很直观的面对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子女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无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承担人口输入地义务教育责任的同时,也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完善农民工子弟学校,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贵阳市永恒小学为基本调查对象,深入了解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得知其在学校的硬件、学校的财政、学校的师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进而分析研究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实际的建议和意见方案。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子弟学校现状 Abstract As the society improves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one to the modern industrial one, it has already been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that a great deal of migrant workers move from rural communities or agriculture to city or non-agriculture. Not only the problems such as social security and laborers' rights in city, but also would they face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directly. Among all kinds of education, it’s no doubt that school educ ation is of the most importance. Schools for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agricultural districts take responsibility of a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various unfair treatments are also received. Improving the facilities of those schools is one of the ways to settle down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aking Yong Heng school in Guiyang city as the basic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is thesis,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his school deeply, elicits a fact that there are so many insufficiencies in hardware, finance and teacher etc in this school and a plan of practical proposition is taken out according to analyzing the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