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与管理

苏州市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与管理
苏州市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与管理

苏州市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与管理

指导手册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8年7月

目录

1 总则 (1)

2 选址与规模 (1)

2.1 选址 (1)

2.2 规模 (1)

3 转运工艺 (3)

4 建设要求 (5)

4.1 一般规定 (5)

4.2 平进平出工艺布置方案建设要求 (5)

4.3 平进低出工艺布置方案建设要求 (5)

5 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 (7)

5.1 环境保护 (7)

5.2 环境监测 (8)

6 运行管理要求 (8)

6.1 一般规定 (8)

6.2 计量 (9)

6.3 卸料 (9)

6.4 填装与压缩 (10)

6.5 转运容器装卸 (10)

6.6 污水收集 (10)

6.7 维护保养 (10)

6.8 安全操作 (11)

7 工程施工及验收 (13)

7.1 工程施工 (13)

7.2 工程竣工验收 (14)

8 劳动定员 (14)

9 附图:转运站参考方案 (16)

1总则

1.1为有效推进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规范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管理,依据《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以及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手册。

1.2本手册适用于本市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150t/d)建设与运行管理。

1.3转运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除应执行本手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选址与规模

2.1选址

2.1.1转运站选址除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

2 综合考虑服务区域、服务人口、转运能力、转运模式、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 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线路的地方;

4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通讯等方面的要求;

5满足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要求。

2.1.2转运站不宜设在下列地区:

1 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

2 邻近学校、商场、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和其他人流密集区域。

2.1.3若转运站选址于2.1.2所述地区路段时,应强化二次污染控制措施,优化转运站建设形式及转运站外部交通组织。

2.2规模

2.2.1新建的不同规模转运站的用地指标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表2.2.1 转运站主要用地指标

2.2.2转运站的规模的确定,应以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服务区域内接受垃圾量为基础,并综合城乡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

2.2.3转运站的设计规模的确定,应考虑垃圾排放的季节波动性。

3转运工艺

3.1垃圾转运工艺应根据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要求及当地特点确定。垃圾转运工艺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证垃圾物流转移顺畅;

2 减少垃圾裸露及暴露时间;

3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降低能耗及降低作业安全卫生风险,减轻环卫工人劳动作业强度;

4垃圾分类转运需求。

3.2转运单元的实际转运能力应满足高峰时段要求;转运单元不应少于2个,以保持转运作业的连续性与事故状态下或出现突发事件时的转运能力。

3.3转运站应采用机械填装垃圾的方式进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相应措施将装载容器填满垃圾并压实。压实程度应根据转运站后续环节(垃圾处理、处置)的要求和物料性状确定,装载容器内的垃圾密度不应小于0.6 t/ m3;

2 应有联动或限位装置,保持卸料与填装压实动作协调;

3 应有锁紧或限位装置,保持填装压实机与受料容器结合部密封良好。

3.4转运站在工艺技术上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进行垃圾来源、运输单位及车辆型号、规格登记;

2转运站应设置垃圾收集车进出称重计量装置,计量设备宜选用动态汽车衡;应在收集车进站处或计量设施处应设置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应设置进站垃圾收集车停车抽样检查区;

3转运站应设置洗车装置;

4 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区应配置通风、降尘、除臭系统,并保持该系统与车辆卸料动作联动;

5 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区应设置车辆作业指示标牌和安全警示标志;

6 垃圾卸料工位应设置倒车限位装置及报警装置;

7 应有利于控制二次污染(如设置风罩、格网、风管等)。

3.5进站垃圾内不得混入大件垃圾、电子垃圾、建筑垃圾等易造成压缩设备损毁的异物。

3.6转运站转运车辆和集装箱配置数量应满足实际转运量的需求,并考虑备用。

4建设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转运站宜采用“平进低出”或“平进平出”布置方案。

4.1.2转运站主体站房宜设置屋顶绿化。

4.1.3转运站的建筑结构形式应满足垃圾转运工艺布置及配套设备的安装、拆换与维护要求,宜采用框架式结构。

4.1.4转运站建筑结构应考虑大风、地震、大雪等自然灾害,并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进行针对性设计。

4.1.5转运站宜设置双向收集车称重计量系统。

4.1.6转运站应设置生产水加压系统。

4.1.7集装箱分离时应干净、无拖挂、遗洒及污水滴漏。

4.1.8主体站房车辆作业区宜采用金刚砂耐磨地坪或自流环氧地坪。

4.1.9主体站房压缩装箱作业区应设置自动快速卷帘门,与车辆作业区隔绝。4.1.10转运站主体站房作业车间宜设置新风系统。

4.1.11转运站路面宜采用混凝土,道路的荷载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J22的有关规定。

4.1.12转运站污水应集中收集处理,并按照规范及环保部门要求达标排放。4.1.13转运站应设置中央监控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4.2平进平出工艺布置方案建设要求

4.2.1平进平出工艺布置方案可描述为:收集车地面卸料、箱体地下提升方案,该方案不需修筑坡道,收集车在一层卸料,垃圾压缩装箱在地下一层完成,箱体通过提升,完成与转运车对接。

4.2.2平进平出工艺布置方案适用于用地紧张的转运站。

4.2.3主体站房卸料车间、压缩装箱作业区、转运车牵箱区应设置在室内。市区转运站转运车回转区宜也设置在室内。

4.2.4主体站房作业区内墙面宜全贴瓷砖。

4.3平进低出工艺布置方案建设要求

4.3.1平进低出工艺布置方案可描述为:收集车地面卸料,垃圾压缩装箱、转运车牵箱在地下一层完成,修筑地面至地下一层坡道,供转运车出入。

4.3.2平进低出工艺布置方案适用于建设标准较高的转运站。

4.3.3主体站房卸料车间、压缩装箱作业区、转运车牵箱区应设置在室内。市区转运车回转区宜封闭。

4.3.4主体站房卸料作业车间、压缩装箱作业区及转运车作业区宜贴瓷砖到顶。

4.3.5转运站主体站房宜采用侧窗天然采光。地下室屋顶宜设置太阳光导光系统。

4.3.6转运站主体站房地下室应设置防汛设施。

5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

5.1环境保护

5.1.1转运站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应与转运站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启用。

5.1.2转运站应合理布局建(构)筑物,设置绿化隔离带,配备相应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

5.1.3转运站应设置独立的抽排风/除臭系统,强化在卸料大厅、卸料槽、压缩装箱作业区、污水收集处理区等关键位置的除尘除臭措施。

5.1.4转运站车间内臭气经处理后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的有关规定。

5.1.5转运站的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

5.1.6转运站应根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要求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等具体条件和垃圾转运工艺,确定转运站污水排放、处理形式,并应符合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

5.1.7配套的运输车辆应有良好的整体密封性能。

5.2环境监测

5.2.1转运站运行中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分析。

5.2.2转运站运行前应进行转运站本底环境质量监测。

5.2.3取样监测人员应按有关规定采取个人保护措施。

5.2.4环境监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和取样方法,样品的贮存及分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和物理分析》CJ/T303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的有关规定。

5.2.5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应由专人保管,领用时应办理有关手续。

5.2.6带刺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的化验、检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5.2.7化验、检测完毕后应关闭化验室水、电、气、火源。

5.2.8环境监测分析记录和报告应分类管理、归档管理。

5.2.9大气监测频率每季度不应少于一次,监测点不应少于4个;大气监测采用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的有关要求。监测项目应包括飘尘量、臭气、总悬浮物和硫化氢。

5.2.10转运站应在站内污水处理排水口处设置排水取样点,监测频率每季度不应少于一次,监测项目包括PH、总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5.2.11渗沥液水质监测频率每季度不应少于1次。监测项目应包括PH、总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5.2.12应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在苍蝇活跃期每月监测苍蝇密度不应少于2次。

6运行管理要求

6.1一般规定

6.1.1转运站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转运站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和有关设施、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运行管理要求。

6.1.2转运站运行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工艺技能,熟悉本岗位工作职责与质量要求;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6.1.3转运站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6.1.4转运站运行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做好运行记录;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设施、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及时上报。操作人员应做好当班工作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6.1.5转运站运行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操作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仪器、仪表。

6.1.6转运站应保持通风、除尘、除臭设施设备完好。

6.1.7转运站应建立各种机械设备、仪器仪表使用、维护技术档案,并应规范管理各种运行、维护、监测记录等技术资料。

6.1.8站内交通标志应规范清楚,通道应保持畅通。

6.1.9车辆的使用、维修应规范管理,并应做好记录。

6.1.10外来车辆和人员进站均应登记。

6.1.11操作人员应随机检查进站垃圾成分,严禁危险废物、违禁废物进站。6.1.12转运站应保持文明整洁的站容、站貌。

6.2计量

6.2.1垃圾计量系统应保持完好,各种设备应保持正常使用。

6.2.2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验地磅计量误差,并挂合格证。

6.2.3进站垃圾应登记其来源、性质、重量、运输单位和车号。

6.2.4操作人员应做好每日进站垃圾资料备份和每月统计报表工作。

6.2.5计量系统出现故障时,应采取应急手工记录,当系统修复后应将有关数据输人计量系统,保持记录完整准确。

6.3卸料

6.3.1设备保护装置失灵或工作状态不正常时。严禁操作设备,以避免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6.3.2倾倒垃圾前必须检查卸料区域和设备运转区域,确保无异常情况。

6.3.3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必须按指定路线到达卸料平台,并应在工作人员的调度下,将垃圾卸入指定区域内。

6.3.4卸料时,必须同时启动通风、除尘、除奥系统。

6.3.5发现大件垃圾,应及时清除处理;发现违禁废物,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6.3.6垃圾收集运输车卸料完毕后,应及时退出作业区。

6.3.7卸料平台应保持清洁。

6.3.8站区内应防止蚊蝇、鼠类等滋生,并应定期消杀。

6.4填装与压缩

垃圾压缩设备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6.4.1操作人员应按填装与压缩工艺技术要求操作,并保证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各工艺步骤的协调性。

6.4.2转运站内垃圾渗沥液收集设施应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6.5转运容器装卸

6.5.1转运站应做好垃圾转运车的指挥调度工作。

6.5.2转运车到达垃圾接受场所后,应按规定倾倒垃圾。倒空的容器应运回转运站备用。车体及容器必须清理干净。

6.5.3垃圾推(压)人垃圾转运容器前,应将转运容器与压缩机对接好。转运容器装满后,应将容器封板关好。

6.5.4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作业区。

6.6污水收集

6.6.1转运站污水收集系统应保持完好,并应加强雨污分流管理。

6.6.2转运站生活污水、洗车污水、地坪冲洗污水和垃圾填装、压缩及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6.3转运站污水的排放应按国家与地方标准的有关要求预处理后排人城市污水管网或单独处理达标后排放。

6.7维护保养

6.7.1转运站供电设施、设备,电气、照明设备,通信管线等应定期检查维护。

6.7.2转运站内通道、给水、排水、除尘、脱臭等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发现异常及时修复。

6.7.3转运站内各种机械设备应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大、中、小修。

6.7.4转运站避雷、防爆等装置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维护。

6.7.5转运站消防设施、设备应按有关消防规定进行检查、更换。

6.7.6转运站内各种交通、警示标志应定期检查、更换。

6.7.7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应由专人管理。

6.7.8计量仪器的检修和核定应定期进行,并挂合格证。

6.7.9监测仪器及取样器具应保持清洁。

6.8安全操作

6.8.1一般规定

6.8.1.1转运站应制定操作和管理人员安全与卫生管理规定;并应严格执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8.1.2生产作业过程安全卫生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的有关规定。

6.8.1.3运输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的有关规定,转运车辆应保持完好。

6.8.1.4转运站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夜间作业现场应穿反光背心。

6.8.1.5生产作业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

6.8.1.6皮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等传动部件必须有机罩,不得裸露运转。6.8.1.7电气设备的操作与检修应严格执行电工安全的有关规定。

6.8.1.8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

6.8.1.9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必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使用相关设备。

6.8.1.10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操作口

6.8.1.11作业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应保持完好。

6.8.1.12转运站应制订防火、防爆、防洪、防风、防滑、防疫等方面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6.8.1.13严禁带火种车辆进入作业区,站区内应设置明显防火标志。

6.8.1.14在事故易发地点应设置醒目标志,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6.8.1.15转运站内应配备必要的防护救生用品和药品,存放位置应有明显标志。

6.8.2计量

6.8.2.1地磅前后方应设置醒目具有反光效果的提示标志,并应保持完好。

6.8.2.2在地磅前方设置的减速装置应保持完好。

6.8.2.3地磅照明设施应保持完好。

6.8.3卸料

6.8.3.1卸料平台道路人口处必须设置减速标志。

6.8.3.2卸料时,无特殊情况,卸料平台上不得有无关人员停留。

6.8.3.3当卸料槽或专用容器辅助装置损坏时,不得进行卸料作业。

6.8.3.4卸料槽或专用容器人口堆满垃圾时,不得继续卸料。待垃圾被推人压缩箱或专用容器,人口处有空间后方可卸料。

6.8.3.5卸料槽或专用容器中发现大件垃圾及危险废物时,应及时清理。

6.8.4填装与压缩

6.8.4.1采用直接进料工艺的压缩机,在压缩垃圾时不得往压缩机料斗口进料。

6.8.4.2卸料时,压缩机对接与锁紧机构应保持完好。

6.8.4.3在填装作业时压缩机的推头或压头和滑动支架必须缩回到最末端时,才能进料。在填装或压缩作业时.工作人员不得靠近转运容器。

6.8.4.4转运容器装卸

6.8.4.5转运容器在开启、装料和关闭过程中,容器后面严禁站人。

6.8.4.6转运容器出站时,应密闭完好。

6.8.5污水收集

6.8.5.1渗沥液收集、贮存、运输过程中不得泄漏。

6.8.5.2污水池检查人口处应锁定并悬挂有关的警示及安全告示牌,并应备有安全带、踏步、扶手、救生绳、挂钩、吊带等附件。

6.8.5.3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应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方可进人。

6.8.6消杀作业

6.8.6.1灭蝇、灭鼠药物应按危险品规定管理。

6.8.6.2消杀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后方可进行药物配制和喷洒作业。

6.8.6.3消杀人员应严格按照药物喷洒操作规程作业。

7工程施工及验收

7.1工程施工

7.1.1转运站的各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1.2在转运站施工前应完成设备选型,施工单位应按设计文件和招标文件编制施工方案,并应向业主提交施工方案。

7.1.3施工单位应按施工方案和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准备,并应符合施工进度计划和场地条件合理安排施工场地。

7.1.4工程施工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经审核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

7.1.5转运站工程施工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和经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

7.1.6施工过程中设备基坑开挖、预埋件安放和定位应在设备厂家配合下进行。

7.1.7工程施工使用的各类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7.1.8从国外引进的转运、运输设备及零部件或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与设计文件及有关合同要求一致;

2 应与供货商提供的供货清单及技术参数一致;

3 并应按商务、商检等部门的规定履行必要的程序与手续;

4 应符合我国现行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7.2工程竣工验收

7.2.1转运站工程竣工验收应按设计文件和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7.2.2转运站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准备下列文件、资料:

1 竣工验收工作计划;

2 开工报告、项目批复文件;

3 工程施工图等技术文件;

4 工程施工(重点是隐蔽工程、综合管线)记录和工程变更记录;

5 设备(重点是转运装置)安装、调试与试运行记录;

6 其它必要的文件、资料。

环境

8劳动定员

8.1转运站运营机构的设置应以精干、高效和有利于生产经营为原则,做到分工合理、职责分明。

8.2转运站宜采用一至两班制。

8.3转运站应按照定岗定量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工艺特点、技术水平、自动控制水平、投资体制、当地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要求,合理确定。转运站劳动定员可参照表8.3-1执行。

表8.3-1 转运站劳动定员(人)

注:1、不含垃圾收集、转运车司机;

2、转运站实现7天工作制,作业人员应按1.4倍岗位数量配备;

9附图:转运站参考方案

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县××镇人民政府。 项目法人代表:××。 1.1.3 项目拟建地点 ××县××镇××村东、××公路南侧。 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资质证书号:豫工资丙×× (3)法人代表:×× 1.1.5 编制工作的依据与研究范围 根据××县××镇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方案及其它基础资料,我公司组成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按照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筑专业法规、规范,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目标与依据、背景及现状、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

生、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依据。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项目单位承办条件 ××县××镇人民政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符合项目申报资格。其经济能力和管理能力,具备承担拟建项目投资建设的要求和基本条件。 1.2.2 项目规模 项目区占地面积10000㎡;项目总建筑面积2301㎡;附属设施建设:庭院、广场、围墙、绿化等3500㎡。 1.2.3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分为:项目申报、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及签订合同、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自土建工程开始起,计划8个月(2009年3月—2009年10月)完成。 1.2.4 项目招标 为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建设及设备采购,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1.2.5环境保护 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良好。项目建设环保措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2.6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50万元。

垃圾中转站各项管理制度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中转站操作人员对中转站生产、设备、安全、卫生等工作全面负责。 二、中转站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关工作制度要醒目上墙。 三、中转站准时开门,各岗位人员及时到位。 四、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确保车辆停放整齐,满载运输。 五、垃圾中转站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倾倒有序,文明操作。 六、中转站要有生产垃圾车辆进、出台帐。记录要清晰、及时、准确、齐全。 七、外来单位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进入中转站应持有核发的准入证。 八、禁止将建筑垃圾导入压缩机或压缩车。 九、禁止在垃圾中转站焚烧垃圾、杂物。 十、禁止外来人员到中转站拾荒。 十一、禁止垃圾中转站内堆、晒杂物。 十二、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垃圾中转站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认真做好各类设备的例行保养、维修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 二、定期对各类需润滑部位加润滑油。 三、及时对储油箱滤清或更换。 四、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查明原因,自己不能排除的应及时上报。 五、确保照明正常,发现电路、油路出现故障时,不得擅自修理,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修复。 六、全年机械设备、线路不得少于两次以上的大型保养。

垃圾中转站卫生标准 一、内外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散落垃圾和污横流。 二、物品分类堆放有序,整洁干净,无杂物。 三、液压件、压锤、推动杆清洁、无垃圾、积尘。 四、下水道及时冲洗、疏浚、无恶臭、无杂物。 五、垃圾清运结束后,中转站必须清洗一次,无暴露垃圾。 六、消毒期间基本无苍蝇等。 七、货物柜干净、整洁、无杂物。 八、门窗、墙壁清洁、无灰尘、蜘蛛网。 九、站内、外要进行适当的绿化、美化,做到无白色垃圾。

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方案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 条为使我国城市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的规划、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并达到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 平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其它垃圾转运站可参照执行。 第1.0.3 条根据转运站的特点,在设计时,应做到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 第1.0.4 条转运站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规模 第一节选址 第2.1.1 条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行业规划的要求。 第2.1.2 条转运站的位置宜选在靠近服务区域的中心或垃圾产量最多的地方。

第2.1.3 条转运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第2.1.4 条在具有铁路及水运便利条件的地方,当运输距离较远时,宜设置铁路及水 路运输垃圾转运站。 第二节规模 第2.2.1 条转运站的规模,应根据垃圾转运量确定。 第2.2.2 条垃圾转运量,应根据服务区域内垃圾高产月份平均日产量的实际数据确定。 无实际数据时,可按下式计算: Q=δ nq/1000 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 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 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人·d),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无当地资料时,垃圾人 均日产量可采用1.0~1.2kg/ 人·d,气 化率低的地方取高值,气化率高的地方取低值;

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如无资料时,δ 值可采用1.3 第2.2.3 条转运站规模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转运量小于150t/d, 为小型;转运量为150 ~450t/d ,为中型;转运量大于450t/d ,为大 型,转运站用地面积应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 )中第4.1.1 条的规定。 第2.2.4 条转运站的服务半径: 、用人力收集车收集垃圾的小型转运站,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5km ; 、用小型机动车收集垃圾的小型转运站,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2.0km 。 第2.2.5 条垃圾运输距离超过20km 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 第三章建筑和环境 第3.0.1 条转运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情况,做到经济、合理。大、中型转运站应按区域布置,作业区宜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站前区布置应与城市干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3.0.2 条转运站内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的要求。

垃圾转运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转运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某某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试点项目 (2)建设地点:某某县11个乡镇所在地 (3)建设内容:新建11座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及相关配套设施 (4)项目业主:某某县城乡保洁中心 (5)实施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1.2工程服务范围和处理对象 本工程的服务范围为11个乡镇建成区、景区景点、库区码头及主要公路沿线、主要河流两岸的村屯。收运的对象为服务范围内的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垃圾。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中转站:考虑远期发展和设备规格化,拟在某某镇共四个镇各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50吨(设备转运能力)

的垃圾压缩转运站;其余各乡镇各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30吨(设备转运能力)的垃圾压缩转运站。 2、配套环卫设备:运输车(8T)11辆,勾臂车(8T,一车配两箱)11辆,吸污车3辆,清运车(4T)22辆。 3、配套垃圾收集池:2135个。 1.4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工程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采用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垃圾转运工艺,确保处理效果。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国内技术成熟、高效率低能耗、运行可靠的设备。 (3)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垃圾转运站及配套工程项目的环境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 (4)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有关规定,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 1.5 设计依据 (1)《某某县县城总体规划》文本及说明书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 术规范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 47- -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420号 现批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47-,自 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7.1.1、7.1.3、7.1.4、7.2.2、7.2.3、7.2.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 47-91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3月26日 1 总则 1.0.1为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转运站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转运站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选址与规模

2.1选址 2.1.1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2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线路的地方。 4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的要求。 2.1.2转运站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立交桥或平交路口旁。 2大型商场、影剧院出人口等繁华地段。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进出通道的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或完善。 3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 2.1.3在运距较远,且具备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条件时,宜设置铁路或水路运输转运站(码头)。 2.2规模 2.2.1转运站的设计日转运垃圾能力,可按其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型三大类,或I、Ⅱ、Ⅲ、Ⅳ、V五小类。新建的不同规模转运站的用地指标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表2.2.1转运站主要用地指标 注:1表内用地不含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其它功能用地。 2用地面积含转运站周边专门设置的绿化隔离带,但不含兼起绿化隔离作用的市政绿地和园林用地。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制度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制度 1.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与生活垃圾收运作业应符合《生 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CJJ205 的规定。 2.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逐步按分类收集方式设置。新建居 民小区应按分类收集方式设置分类收集点和分类收集容器、 设施。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应与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分别收 集。 3.生活垃圾实行定时定点收集,日产日清。每个垃圾收 集点的垃圾每天至少收集两次,垃圾应不满溢、无积压、无 曝露、不遗漏、不得随意堆放在路边。生活垃圾收集时间宜 为每天早晨4:00-7:00 、白天 9:00-16:00 、晚上 19:00-22:00 。 4.打烊垃圾宜在每天4:00-7:00 时段进行专门收集,并 应采取定时定点、按片巡回、上门收集的方式,收集至转运 站点暂存。对临街门店关门时间不统的道路,应增加收集次数或就近设置垃圾贮存点。打烊垃圾应及时收集,做到垃 圾不落地、无暴露和堆存、临街垃圾容器无漫溢。 5.距离生活垃圾处理场( 厂) 运输距离小于10km 的地区可采用 -次收运模式。距离生活垃圾处理场(厂 )运输距离大于10km 的地区可采用二次转运模式。

6.垃圾收集转运站应按《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 C1J179 、《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标准》建标154. 《生活垃 圾转站技术规范》CJ47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 准》建标 117.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II109 的要求建设、运行、维护与管理。 7.有害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专用运输车辆进行运输。 8 . 收集转运站点正式开始工作前,操作人员应对转运设 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无故障,再开启设备进行垃圾转 运,并开启监控设备对转运站点车辆、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 控,保证站点运转有序。 9.生活垃圾的运输主体应当遵守下: (1)定期清运生活垃圾; (2)对已经分类的生活垃圾分装运输,不得混装混运; (3)采取密闭等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丢弃、扬撒、遗漏垃圾以及滴漏污水; (4)及时清理作业场地,保持生活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房 (点 ) 和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5)充分发挥运输车辆料斗、压缩腔的容积效率,尽量降低车辆带功压缩等 作业频率、避免空转; (6)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垃圾转运站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远安县洋坪镇垃圾转运站项目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言 远安县洋坪镇人民政府同意我公司参加《远安县洋坪镇垃圾转运站项 目工程》项目的投标,我公司在此对业主表示由衷地感。在认真阅读招标文件、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并经实地考察施工现场后,编制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此作为该项目的投标文件容之一。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远安县洋坪镇垃圾转运站项目工程》施工作业的纲领性文件和规划本工程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全局性和控制性文件。目的是对整个建设项目施工进行通盘考虑,全面规划,用于指导整个现场的施工过程。有计划地运用施工力量,开展施工活动。用于确定拟建工程的施工期限、施工顺序、主要施工法、各种临时设施、各种机械设备及物资以及施工现场总体布置等。 本施工组织设计体现了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与部署;并为业主选择施工企业提供参考。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以本施工组织设计为骨架,格遵循我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图纸会审后,编制更为详细的施工案,并以此指导该工程的施工及现场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地

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向业主及社会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编制依据 1、《远安县洋坪镇垃圾转运站项目工程》施工图纸。 2、该招标文件及图纸答疑容。 3、工程现场实地勘察。 4、我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标准。 5、现行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有关规程、规及验收标准(主要目录如下): a、《工程测量规》(GBJ201-83) b、《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c、《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e、《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f、《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02) g、《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7-2002) h、《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10-2001) i、《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J50209-2002) j、《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k、《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法标准》(JGJ/T27-2001) l、《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m、《砼质量控制标准》(GBJ50146-92 )

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 一、工程名称: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 二、工程地点:云阳镇东南角南丁村,关中环线路北(污水处理厂西侧) 三、主管单位:泾阳县云阳镇人民政府 四、实施单位:泾阳县云阳镇垃圾转运站工程筹建处 五、编制单位:陕西长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卓远 天成(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六、建设规模及分类: 根据建标117-2009《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为: 近期(2009?2012)50t/d,类别:V 类; 远期(2013?2020)100t/d,类别:IV 类; 七、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根据建设项目管理原则,泾阳县云阳镇人民政府已成立了“泾阳县云阳镇垃圾转运站筹建处” ,承担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任务,具有独立法人机构和完善的组织机构,实行全面管理,负责本工程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建成投入运营。 【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目前“云阳镇人民政府” 对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已进行了规划选址、土地、供水、供电,地形测绘及初勘等前期等工作,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主要建设内容及工艺 1. 主要建设内容 在城区居民聚居区和商业区按200m间距配备垃圾桶,共150个。 设小型垃圾收集站2 座,每座收集站收集能力为25t/d ,总收集

能力为50t/d 设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总转运能力50t/d,配备垃圾收集车 3辆,20m3集装箱式拉臂运输车2辆(1用1备); 建设规模分类:V类; 2. 转运站工艺流程 式垃圾车装载箱体-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 液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十、主要技术指标 1、垃圾收集运转时段划分 转运站按一班制运行,年工作制365d,日工作制8h,工作时段 为6.00 ?10.00、16.00 ?20.00,总运转量50t/d ; 转运站收集转运时间计划见表一1: (表一1)收集及运转时间计划表 、项目实施进度 本建设项目实施工期:8个月,2012年2月竣工验收; 可研审批:2011年7月; 初步、施工图设计及招标:2011年7月?2011年9月; 施工期:2011年10月?2012年1月; 验收及审计:2012年2月; 3、工作制及劳动定员 1)、工作制:365d/a , 8h/d。 2)、劳动定员:编制12人(不包括垃圾收集及保洁人员),其中:管理1人,生产人员为3人,司机5人,服务人员3人。 4、主要技术指标 转运站主要技术指标见表一2: (表一2)压缩式垃圾转运站主要技术指标

垃圾中转站方案

生活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消防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要将消防工作纳入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做好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 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和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4、按照规定标准配足消防器材,固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垃圾监测检验规定 1、站内管理人员要认真休息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 2、管理人员应对垃圾收集车实行随机抽查检验,对所有自运单位的进展垃圾收集车辆,要求其逐车检查,认真鉴定垃圾成份,严禁有毒有害垃圾进场,并认真做好记录。 3、管理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4、管理人员有责任对外来车辆垃圾成份进行检验,车辆倾倒时发现有毒有害垃圾,要及时制止其倾倒并责令其立即出站,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5、工作人员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垃圾中转站清运工作实行定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 二、垃圾中转站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倒入填埋场。三、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果皮纸屑、无污水。 四、及时清洁垃圾中转站内墙面、天花板,应无积灰污迹、蛛网、无乱涂乱画墙面光洁外墙面整洁。 五、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要再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六、集装箱内垃圾要衬匀、摊平。七、操作间严禁外人进入。 八、爱护垃圾中转站设施如检查中发现设施损坏,要负责赔偿。九、保持垃圾中转站周围

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站区管理规定 1、进场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场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2、垃圾收集车进场必须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 3、垃圾运输车运走垃圾时,密闭设备必须齐全,防止垃圾抛洒,保持站区环境卫生。 4、车辆进入站区必须谨慎驾驶,不得损坏站内设施。 5、垃圾运输车应严格按照站内规定操作,严禁酒后开车,杜绝事故发生。 6、站区内严禁烟火。 7、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 安全管理制度 1、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和突击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并做好记录。 2、站区重点部位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 3、发生事故时,管理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 消毒工作规定 1、根据气候变化和蚊、蝇密度,适当调整药理和消杀次数。 2、做好消毒记录,每日要消杀面积、药品用量进行详细记录。 3、药品管理要远离办公、生活场所,严格药品领取手续和管理制度,任保人不得私自动用, 剩余药品要及时入库。 4、消毒结束后,必须将消毒设备冲刷干净,及时保养。 安全管理制度1、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和突击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并做好记录。2、站区重点部位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3、发生事故时,管理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

垃圾转运站建设方案论证报告

垃圾转运站建设方案论证报告 目录 1. 垃圾转运系统概述 (2) 1) 垃圾转运型式 (2) 2) 垃圾转运模式 (3) 3) 我国城市垃圾转运设备现状 (3) 4) 我国城市垃圾转运设备发展趋势 (4) 2. 县垃圾收运现状 (4) 3. 垃圾转运扩建方案 (5) 1) 转运布局原则 (5) 2) 转运站扩建方案比选 (6) 3) 工艺方案论证 (7) 4) 转运站布局方案 (8)

圾转运就是将收集到的垃圾集中统一运输到垃圾处理场所的过程;垃圾转运系统即垃圾转运涉及的转运设施、设备、车辆、人员配备以及运输路线等。随着城市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我国垃圾处理方式的需要,垃圾处理场所尤其是垃圾填埋场越来越远离城市中心区,于是城市垃圾转运系统及垃圾转运站应运而生。而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和转运系统的合理规划则对提高整个垃圾转运系统的投资 效益和转运效率至关重要。 1.垃圾转运系统概述 1)垃圾转运型式 垃圾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伴生物,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垃圾转运技术及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本身的差异,导致垃圾转运能力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现行主要的垃圾转运型式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敞开式垃圾转运 这是城市化初期的垃圾转运技术。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通过人力车或小型机动车辆直接倒在某一指定垃圾收集点,然后再由其他车辆将其转运到堆放垃圾或处理垃圾的场所。垃圾转运作业过程中,转运场所是敞开或半敞开,或简易的房屋,有时甚至在临时选定的露天空地进行垃圾转运作业。这种情况下,与之配套的车辆通常主要是敞开式的拖拉机、农用车辆等。 此种转运模式由于在垃圾的转移和运输过程中为敞开式,虽然实现了垃圾转运,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二次污染。如垃圾散落、臭气散发、灰尘飞扬、污水泄漏等,尤其是在收集、转运场所的周围,蚊蝇聚集,是多种传染病的滋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种原始转运模式的诸多缺陷和引发的矛盾日趋突出,因而大多数城市已经在淘汰敞开式转运垃圾,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及乡镇仍然使用。 封闭式垃圾转运: 针对敞开式转运的诸多缺点,封闭式转运模式应运而生。垃圾封闭式转运模式主要是转移场所的封闭,转运车上垃圾装载容器的封闭。在封闭的转运场所作

工业园垃圾转运站可行性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背景 (1) 二、技术规范、编制依据 (1) 三、项目概况 (3) 四、项目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4) 五、研究范围 (5) 六、研究结论 (5) 七、主要经济和技术指标 (6) 第二章项目建设区概况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一、项目建设区概况 (7)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9) 第三章垃圾产量预测 (12) 一、开发区垃圾现状 (12) 二、垃圾产量预测 (13) 三、垃圾性质预测 (17) 第四章建设规模 (19) 一、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 (19) 二、各垃圾收集点建设规模 (24) 第五章站址选择及场地概述 (25) 一、垃圾转运站建设地点选择 (25) 二、垃圾收集点布局 (26)

第六章工艺、设备及工程方案 (27) 一、工艺方案 (27) 二、转运站主要技术参数及设备 (30) 三、土建工程方案 (31) 第七章总图及公用辅助工程方案 (34) 一、总图方案 (34) 二、给排水设计 (35) 三、电气工程 (35)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投标 (37) 第九章节能节水措施 (40) 一、节能措施 (40) 二、节水措施 (40) 第十章环境保护 (41) 一、执行的环保标准 (41) 二、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 (41) 三、削减或缓解不利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 (42)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6) 一、劳动安全 (46) 二、卫生 (46) 三、消防(防火) (47) 第十二章劳动定员 (48)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 (49) 一、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49) 二、投资估算 (50) 三、资金筹措方案 (51)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52) 一、基本数据 (52) 二、财务分析 (52) 三、财务评价 (54)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55) 一、结论 (55) 二、问题和建议 (55)

备案项目网上申报-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申报大纲)

备案项目网上申报-生活垃圾中转站项 目 项目申报指导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以法律手段规范和引导规模庞大的企业投资活动,国务院日前公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专家们指出,条例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在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巩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转变投资管理职能、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条例将建立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写入其中,以行政法规形式确立了在线平台的法律地位,有利于在线平台的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在线平台的建设应用,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政府主动转变投资管理职能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线平台实质上是政务服务大厅的延伸和深化,依托在线平台推进投资项目“一门式一网式”办理,实现企业“一站咨询”、审批“一门受理”、流程“一图导引”、项目“一码贯通”,力求打造便捷、高效、阳光的政府服务新机制。 “通过‘制度建设+技术支撑’,在平台的建设应用中落实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果,通过加强投资领域法治建设巩固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切实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XXXXXXX 2、注册地址:XXXXXXX 3、注册时间:XXXXXXX 4、注册资金:XXXXXXX 5、注册类型:XXXXXXX 6、经营范围:XXXXXXX 7、法定代表人:XXX (二)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1、项目名称:生活垃圾中转站 2、建设地点:XXXXXXX 3、建设规模:XXXXXXX 4、建设内容:XXXXXXX (三)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总投资额;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垃圾中转站清运工作实行定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 二、垃圾中转站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倒入填埋场。 三、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果皮纸屑、无污水。 四、及时清洁垃圾中转站内墙面、天花板,应无积灰、污迹、蛛网、无乱涂乱画、墙面光洁、外墙面整洁。 五、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并在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 六、认真做好除“四害”防污染工作,每两天应对垃圾中转站进行消毒工作,不少于一次防虫害。 七、爱护垃圾中转站设施,如检查中发现设施损坏,要负责赔偿。 八、保持垃圾中转站周围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九、负责记录垃圾的出站数量。

垃圾中转站管理人员安全操作规范 一、管理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熟知用电知识,熟练操作流程,严格按安全程序操作。 二、管理人员严禁在清运车没有停稳时操作设备,严禁设备上料时伸头观看或者站在料斗下,要确保操作安全。 三、垃圾压缩箱装满后要及时把污水排放干净,拔下排放管和用电插头,确保垃圾压缩箱安全上车。 四、协助垃圾运输车及清运车辆安全的驶入和驶出,做好驾驶员的观察员。 五、做好消杀工作,严格做到每天上午10:00左右消杀一次,下午 4:00左右消杀一次,另视垃圾产量及垃圾成份等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消杀次数,严禁苍蝇产生。车辆出入中转站必消杀。 六、如停电、机械、汽车发生故障等原因,手拉车清运人员倒垃圾时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统一指挥,不得擅自将垃圾倒入中转站场地内。 七、严禁建筑垃圾、易燃易爆、有毒垃圾倒入压缩箱。 八、废品不得堆放在中转站内外,不得在垃圾场内外燃烧废品,若发现垃圾堆不明起火要及时采取灭火措施。 九、拾荒人员不得进入中转站捡拾废品。 十、工作结束后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切断电源,关闭水龙头,关锁好门窗。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结论 (1) 第一章:总论 (6) 1. 编制依据 (6) 2. 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设计规范 (6) 3.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 (7) 4. 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7) 5. 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 (8) 6. 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 (8) 7. 编制范围 (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环境概况 (10) 1. 区域概况 (10) 2. 环境概况综述 (11) 3. 项目建设背景 (12) 4. 项目实施意义 (12) 第三章:垃圾产出量及成分预测 (14) 1. 设计年限与预测依据 (14) 2. 服务范围 (14) 3. 人口及垃圾产出量预测 (14) 4. 垃圾成分预测 (16) 第四章:垃圾消纳方式及转运站作业方式研究 (20) 第一节:垃圾消纳方式 (20) 1. 区域位臵概况 (20) 2.桥底镇官苗沟垃圾填埋场概况 (20) 3. 垃圾消纳方式确定 (21) 第二节:垃圾转运站运行方式研究与比选 (21) 1.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 2.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比较 (22) 3.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选择 (24) 4. 垃圾收集转运计划 (25) 第五章:垃圾转运站建设位臵比选及建设条件概况 (26) 第一节:垃圾转运站建设位臵研究与比选 (26) 1. 选址原则 (26) 2.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 (26)

第二节:建设条件概况 (28) 1. 区域地形地貌 (28)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9) 3. 气象 (29) 4. 供应措施 (30) 5. 保障措施 (30) 第六章:转运站工艺及运输车辆设臵 (31) 第一节:垃圾收集站设施及收运车辆配臵 (31) 1. 垃圾收集站点分布 (31) 2. 垃圾收集桶设臵 (31) 3. 收集站及收运车辆配臵 (31) 4. 运输车辆选型 (32) 第二节: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32) 1. 遵循的规范及设计原则 (32) 2. 垃圾压缩原理及系统配臵 (33) 3. 垃圾压缩机技术参数 (34) 4. 集装箱 (35) 5. 垃圾压缩机选型 (37) 6. 转运站运距运输路线及车辆测算 (37) 7. 降尘除臭系统 (39) 8. 称量及自动控制系统 (40) 9. 垃圾渗滤液处理 (40) 第七章:总平面布臵 (42) 1. 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设计规范 (42) 2. 布臵原则 (42) 3. 平面布臵 (42) 4. 竖向布臵 (43) 5. 道路及地面硬化 (43) 6. 环境绿化与美化 (45) 7.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5) 第八章:公用工程 (46) 1. 建筑、结构 (46) 2. 给水排水 (50)

(最新版)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XX县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 二、建设单位名称及负责人 建设单位名称:XX县建设局 单位负责人:XX某 三、项目性质:新建 四、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省XX市XX县污水处理厂东南角,该项目北侧为污水处理厂储水池,南侧为污水处理厂围墙,西侧为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间,东侧为污水处理厂空地。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报告中垃圾转运站是为了减少垃圾清运过程的运输费用而在XX县至XX市垃圾处理场之间所设的垃圾中转站。在此,将各收集点清运来的垃圾集中,再继续运往处理场。根据垃圾转运量确定XX 县转运站的转运能力为100吨/天。总建设工期4个月。 XX县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占地20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处理用生产厂房450㎡、办公用房100㎡。场区道路300㎡、地面硬化350㎡,绿化及隔离带800㎡。 另外,配套购置水平压缩机(直压式)2台、垃圾转运箱4个、车箱可卸式垃圾车(拉臂车)6辆、勾臂车2台、清洗设备1套、地磅系统1套、喷药洒水设备1台、电气设备等。

六、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316.56万元人民币 七、资金筹措:拟申请上级资金316.56万元人民币。 八、建设期限:本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自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份,总建设工期为4个月。 九、项目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编制《报告》的委托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98 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6)《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 知》建城【2000】120号 7)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的规定 8)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9)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数据 10)本报告编制的技术资料依据是国家及地区现行有关的设计及 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XX省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 《XX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XX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及 有关取费文件。 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项目区的实地考察,了解项目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等因素后,拟定出项目建

生活垃圾转运站管理制度(改)

生活垃圾转运站规章制度 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一、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和突击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并做好记录。 二、站区重点部位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 三、发生事故时,管理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 四、站区内严禁烟火。 五、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要将消防工作纳入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六、做好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和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七、按照规定标准配足消防器材,固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垃圾转运站管理制度 一、垃圾转运站清运工作实行定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 二、垃圾转运站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倒入填埋场。 三、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果皮纸屑、无污水。及时清洁垃圾转运站内墙面、天花板,应无积灰污迹、蛛网、无乱涂乱画墙面光洁外墙面整洁。 四、垃圾转运站工作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

五、集装箱内垃圾要衬匀、摊平。 六、操作间严禁外人进入。 七、爱护垃圾转运站设施如检查中发现设施损坏,要负责赔偿。 八、保持垃圾转运站周围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站区卫生消杀管理规定 一、进场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场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二、垃圾收集车进场必须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 三、垃圾运输车运走垃圾时,密闭设备必须齐全,防止垃圾抛洒,保持站区环境卫生。 四、垃圾运输车应严格按照站内规定操作,严禁酒后开车,杜绝事故发生。 五、根据气候变化和蚊、蝇密度,适当调整药理和消杀次数。 六、做好消毒记录,每日对消杀面积、药品用量进行详细记录。 七、药品管理要远离办公、生活场所,严格药品领取手续和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剩余药品要及时入库。 八、消毒结束后,必须将消毒设备冲刷干净,及时保养。 九、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 车辆管理制度 一、车辆操作实行定人、定岗,做到职责分明。 二、每周中应有一天定为设备保养日,根据设备保养要求,定期更换机油及“三滤”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垃圾中转站管理最新版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1、中转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成领导交办的其 他工作;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和工作安排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关的工作制度要醒目上墙; 2、中转站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 进入场区须登记;操作间严禁外人进入; 3、中转站准时开门,各岗位人员及时到位;工作实行定 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 4、中转站工作人员对中转站生产、设备、安全、卫生等 工作全面负责;做好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场区内严禁烟火; 5、垃圾中转站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倾倒有序,文明操 作;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垃圾、无污水; 6、各区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进入中转站应持有核发的准入 卡;须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要有生产垃圾车辆进、出台账;记录要及时、准确、齐全; 7、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确保车辆停放整齐,满载运输; 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运至垃圾场进行填埋; 8、禁止将建筑垃圾倒入压缩机或压缩车;禁止在垃圾中 转站焚烧垃圾、杂物;禁止垃圾中转站内堆、晒杂物;

垃圾中转站设备维修人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做好各类设备的例行保养、维修工作,并认真做好 记录;每天安排维修驻站人员,对压缩设备检查、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生产; 二、定期对各类需润滑部位加润滑油、黄油,对压缩机、移 动平台滚轮等缺油情况,及时进行加注; 三、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 源,查明原因,自己不能排除的应及时上报; 四、确保照明正常,发现电路、油路出现故障时,由专业人 员修复; 五、建立维修档案,填写维修记录单,定期汇总;每月对机 械设备、线路不得少于两次以上的大型保养。

乡镇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达产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综合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背景及现状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社会经济状况与现状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项目区产业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产品市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B11 T 271-201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管理规范

ICS13.030.40 J 88 备案号:43214-201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 T 271—2014 代替DB11/T 271-2005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管理规范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de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ansfer station

目次 前言 ...........................................................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一般规定 (3) 5 工艺运行 (3) 6 设备车辆 (6) 7 计量信息 (7) 8 在线监管 (8) 9 环境保护 (9) 10 安全运行 (9) 11 节能减排 (11) 12 对公众开放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转运站设备台账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转运站运行记录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转运站运行工作日志 (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代替DB11/T 271-2005《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管理规范》,与DB11/T 271-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资源回收和工艺调整的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见5.9和5.10); ——修改了计量器具的相关要求(见7.1.2,2005版7.1.1); ——修改了厂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允许浓度应符合的标准(见9.3,2005版8.3); ——增加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要求(见10.1.3); ——增加了启动电气设备、维修机械设备时应遵守的相关规定(见10.1.5); ——增加了防火、防爆、防雷电等安全措施的要求(见10.2.3); ——增加了在线监管、节能减排和对公众开放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见第8、11和12章)。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海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通州区生活垃圾转运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坦、杨跃金、周凯音、赵克、任一、陈芳、刘惠惠、陈浩、吕志强、何亮、刘晓光、尉俊、高靖、张志永、王建平。 本标准代替DB11/T 271-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