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及方法与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及方法与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及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烘烤控制系统包括: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视频采集系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云服务器,以及移动端和PC 端。该系统的核心是当视频采集系统采集到烟叶的视频图像信息并传输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然后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中并进行深度图像识别并判断烤房内部烟叶的烘烤状态,再根据各传感器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匹配后对比烘烤工艺形成烘烤方案并向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下发控制命令来控制循环风机,当出现异常时则发送异常信息到移动端。同时将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视频存储,烘烤技术员可以在移动端对各个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以应对出现的异常情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包括用于采集烟叶图像的视频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烤房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烤房内部风机转速传感器;

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与视频采集系统通过485总线相连,温湿度传感器与风机转速传感器与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直接相连;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连接云服务器与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将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的数据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中;

云服务器,接收来自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视频数据以及温湿度、风机转速传感器数据,并对视频数据帧进行深度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发送命令到移动端并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下发命令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

移动端以及PC,移动端与PC通过访问云服务器数据库来监控烤房内部温湿度,风速数据,也可调用监控视频观察烟叶情况,并可以发送控制命令到云服务器,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传

输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解析命令后进而控制风机转速和视频采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烤房为长方体,内部由烘烤支架将空间分成三层,视频采集系统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在三层支架中心每层各安装一个,烤房配备锅炉、风机、排气孔和排烟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上具有人机交互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采用4G模块。

5.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中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视频采集系统采集视频数据后传输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然后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

S2.云服务器对上传的视频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统一格式的图片;

S3.对图片进行深度图像识别并将烟叶划分为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其他这四类;

S4.当识别结果为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时,根据烤烟烘烤工艺匹配相应的烤房内部温湿度,风机转速并发送命令,命令经云服务器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再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解析命令后进而控制风机控制转速;

S5.当云服务器识别结果为其他时则需要向移动端发送异常命令,提醒烘烤控制人员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图像识别利用深度学习残差模型对烟叶进行识别,即:首先进行图像的预处理,然后由特征提取算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

取,接着运用softmax分类器对提取特征值进行分类处理,最后输出烟叶识别分类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算法至少由三个结构块构成,该结构块由1*1、3*3、5*5卷积和一个池化模块组成对烘烤中采集的烟叶图片的特征提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ftmax分类网络将烟叶提取的特征值按照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其他四类进行分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采用4G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包括对传感器进行采集数据、上传视频数据到云服务器,以及对云服务器命令的解析、处理、存储、显示;

其中,解析过程如下: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主要解析云服务器下发命令,信息处理控制系统按照命令解析协议解析数据包,数据包具体格式如下{ID(x),type(0-4){op(0-1),data()}},其中ID 具体对应烤房,命令type0,type1,type2,type3进行分类,其中type0对应循环风机,type1对应温湿度控制器,type2对应视频采集系统,type3对应排气扇;op对应装置的开闭(0代表关闭,1代表开启),data代表具体的对应数据。

技术说明书

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实施例属于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烟叶烘烤是烟草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目的是促进烟叶变黄和烘干。烘烤工艺一般将烟叶烘烤分为变黄期、定色期、干筋期3个阶段,在烘烤过程中必须保证烤房内部温湿度严格按照烘烤工艺规程,且风力达到规程规定,才能保证烟叶烘烤质量。

在烟叶生产过程中,烟叶烘烤是烤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烟叶的品质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智能技术的发展,我国烟叶烘烤技术又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出现了一些根据烤烟烘烤设计的烤烟烘烤温湿度控制器可以监测烤房内部的温湿度,方便烘烤技术人员观察内部温度并进行调节,但是这一类的烤烟烘烤控制器依然是采取人为主导,根据烘烤技术人员的经验来控制烤房内部的温湿度以及判断烟叶达到什么阶段。这种烘烤方式对人为经验要求较高,且操作程序复杂,而且存在不确定因素较多,常常对烘烤过程不能准确控制,技术人员在烘烤过程中容易判断失误,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降低了烟叶整体质量。

烟叶烘烤是一个严密的工艺规程,本文提出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运用物联网和深度学习技术,将烟叶烘烤工艺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实现烘烤过程解放烘烤技术人员、做到对烘烤过程全程数字化,智能控制,保证了烘烤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运用发展迅速的深度学习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烘烤工艺中严重依赖人为经验,对烤房内部情况不清楚,烘烤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

本发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包括用于采集烟叶图像的视频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烤房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

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烤房内部风机转速传感器;

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与视频采集系统通过485总线相连,温湿度传感器与风机转速传感器与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直接相连;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连接云服务器与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将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的数据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中;

云服务器,接收来自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视频数据以及温湿度、风机转速传感器数据,并对视频数据帧进行深度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发送命令到移动端并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下发命令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

移动端以及PC,移动端与PC通过访问云服务器数据库来监控烤房内部温湿度,风速数据,也可调用监控视频观察烟叶情况,并可以发送控制命令到云服务器,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解析命令后进而控制风机转速和视频采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烤房为长方体,内部由烘烤支架将空间分成三层,视频采集系统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在三层支架中心每层各安装一个,烤房配备锅炉、风机、排气孔和排烟管。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上具有人机交互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采用4G模块。

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方法,该方法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中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视频采集系统采集视频数据后传输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然后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

S2.云服务器对上传的视频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统一格式的图片;

S3.对图片进行深度图像识别并将烟叶划分为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其他这四类;

S4.当识别结果为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时,根据烤烟烘烤工艺匹配相应的烤房内部温湿度,风机转速并发送命令,命令经云服务器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再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解析命令后进而控制风机控制转速;

S5.当云服务器识别结果为其他时则需要向移动端发送异常命令,提醒烘烤控制人员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图像识别利用深度学习残差模型对烟叶进行识别,即:首先进行图像的预处理,然后由特征提取算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接着运用softmax分类器对提取特征值进行分类处理,最后输出烟叶识别分类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特征提取算法至少由三个结构块构成,该结构块由1*1、3*3、5*5卷积和一个池化模块组成对烘烤中采集的烟叶图片的特征提取。

进一步的,所述Softmax分类网络将烟叶提取的特征值按照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其他四类进行分类。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采用4G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包括对传感器进行采集数据、上传视频数据到云服务器,以及对云服务器命令的解析、处理、存储、显示;

其中,解析过程如下: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主要解析云服务器下发命令,信息处理控制系统按照命令解析协议解析数据包,数据包具体格式如下{ID(x),type(0-4){op(0-1),data()}},其中ID 具体对应烤房,命令type0,type1,type2,type3进行分类,其中type0对应循环风机,type1对应温湿度控制器,type2对应视频采集系统,type3对应排气扇;op对应装置的开闭(0代表关闭,1代表开启),data代表具体的对应数据。

采用上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的核心是当视频采集系统采集到烟叶的视频图像信息并传输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然后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传

到云服务器中并进行深度图像识别并判断烤房内部烟叶的烘烤状态,再根据各传感器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匹配后对比烘烤工艺形成烘烤方案并向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下发控制命令来控制循环风机,当出现异常时则发送异常信息到移动端。同时将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视频存储,烘烤技术员可以在移动端对各个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以应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解决烘烤工艺中严重依赖人为经验,对烤房内部情况不清楚,烘烤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烟叶图像识别流程图;

图4为烟叶图像识别算法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的结构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包括用于采集烟叶图像的视频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烤房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烤房内部风机转速传感器;

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与视频采集系统通过485总线相连,温湿度传感器与风机转速传感器与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直接相连;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连接云服务器与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将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的数据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中;

云服务器,接收来自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视频数据以及温湿度、风机转速传感器数据,并对视频数据帧进行深度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发送命令到移动端并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下发命令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

移动端以及PC,移动端与PC通过访问云服务器数据库来监控烤房内部温湿度,风速数据,也可调用监控视频观察烟叶情况,并可以发送控制命令到云服务器,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解析命令后进而控制风机转速和视频采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烤房为长方体,内部由烘烤支架将空间分成三层,视频采集系统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在三层支架中心每层各安装一个,烤房配备锅炉、风机、排气孔和排烟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视频采集系统采集装置采用摄像头采集视频,摄像头安装在烤房内部烟叶夹层之间,当定时器定时到采集时间时,摄像头与光源开关一同打开,然后5秒后摄像头开始采集烟叶视频图像。视频采集后视频采集系统对视频数据进行打包处理并向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发送视频数据包。

进一步实施地,烟叶烘烤控制系统使用4G通讯技术连接云端云服务器。即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采用4G模块,当然采用5G也可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采用大容量ARM处理器,ARM处理器作为一种32位高性能、低成本的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ARM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嵌入式处理器。目前Cortex-系列处理器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中高端产品市场,本技术中运用的ARM大容

量处理器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对芯片运行性能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包括按键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定时器模块。所述按键模块用于对温湿度、风机转速的设置,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显示烤房内部温湿度。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处理的数据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视频采集系统上传的视频数据,云服务器下发的命令。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上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烟叶烘烤控制系统中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视频采集系统采集视频数据后传输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然后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

S2.云服务器对上传的视频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统一格式的图片;

进一步实施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1:对上传的图片视频数据去重处理;

S22:将视频数据抽帧成若干图片;S23:将图片数据根据配置转换成统一的格式;

S3.对图片进行深度图像识别并将烟叶划分为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其他这四类;

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3利用深度学习残差模型对烟叶进行识别,利用摄像模块采集烟叶视频图像,上传到云云服务器后,识别过程如图3所示,输入图片资料,首先进行图像的预处理,然后运用深度识别特征提取算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接着运用softmax分类器对提取特征值进行分类处理,最后输出烟叶识别分类结果。

进一步实施地,步骤S3特征提取算法结构块如图4所示,所示结构块为本分类网络识别算法的其中一个结构块,所述特征提取算法至少由三个该结构块构成,该算法由1*1、3*3、5*5卷积和池化组成用于对烟叶的特征提取。所述Softmax用于将烟叶提取的特征值按照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其他这四类进行分类。

S4.当识别结果为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时,根据烤烟烘烤工艺匹配相应的烤房内部温湿度,风机转速并发送命令,命令经云服务器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再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解析命令后进而控制风机控制转速;

S5.当云服务器识别结果为其他时则需要向移动端发送异常命令,提醒烘烤控制人员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处理控制系统包括对传感器进行采集数据、上传视频数据到云服务器,以及对云服务器命令的解析、处理、存储、显示;

其中,解析过程如下: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主要解析云服务器下发命令,信息处理控制系统按照命令解析协议解析数据包,数据包具体格式如下{ID(x),type(0-4){op(0-1),data()}},其中ID 具体对应烤房,命令type0,type1,type2,type3进行分类,其中type0对应循环风机,type1对应温湿度控制器,type2对应视频采集系统,type3对应排气扇;op对应装置的开闭(0代表关闭,1代表开启),data代表具体的对应数据。

存储: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存储数据为温湿度与风机转速实时监控数据,定时器设定每5分钟对温度、湿度、风机转速采集一次,采集后的数据存储在信息处理控制系统。

显示:信息处理控制系统人机交互模块由按键和显示屏组成,烘烤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操控显示屏显示烤房内部温湿度,风机转速,同时也可以查询存储在该系统内部的历史温湿度,风机转速以用于评估内部烘烤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物联网智能浇灌控制系统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7(4), 329-335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318622209.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318622209.html,/10.12677/csa.2017.74040 文章引用: 冯雨轩, 王圣玥, 杨丹丹, 郭仁春, 赵立杰, 邢杰. 物联网智能浇灌控制系统[J].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Intelligent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Using Internet of Things Yuxuan Feng, Shengyue Wang, Dandan Yang, Renchun Guo, Lijie Zhao, Jie X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Liaoning Received: Apr. 4th , 2017; accepted: Apr. 17th , 2017; published: Apr. 27th , 2017 Abstract Traditional orchard cultivation is inefficient and heavy work,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 traditional orchard cultivation mod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orchard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ith STM32 serie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2.4 G wireless mod-ule, and Unity3D engine mobile development platform, we design and develop an orchard planting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Internet of Things + Unity3D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vir-tual reality.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bottom part and the top part of the composition. The bot-tom part of the design uses soil moisture sensors and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to detect the soil temperature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ruit soil moisture settings, the controller adjusts the solenoid valve and controls the amount of irrigation. The top part of the design establishes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scene to achieve roam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The bottom part estab-lishes protocols with the top part, then we can investigate fruit tree farming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to set the intelligent watering, and establish remote manual control watering, which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staff at any time to view the data and remotely control watering, thus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orchards maintenance. Keywords Smart Orchards, Remote Control and Detection, Internet of Things, Virtual Reality 物联网智能浇灌控制系统 冯雨轩,王圣玥,杨丹丹,郭仁春,赵立杰,邢 杰 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通讯作者。

总图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 设计说明书 1、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 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 体设想。 设计图纸 1、场地的区域位置。 2、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3、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 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 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 (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 的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 (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一般情况下,做到以下深度即可满足常规要求: 场地的区域位置图:大城市应包括城市位置和区域位置; 现状图:现有地形和标高、地貌、现状环境、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用地红线……; 总平面图: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控制标高。场地内外主要道路、出入口、绿化、停车、指北针、风玫瑰图、比例、技术经济指标表……; 交通道路图:也可分为道路广场图和交通流线分析图; 绿化图:也可分为绿化布置图和绿化景观分析图; 竖向图、管网图(可以不做)。 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 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根据合同约定的鸟瞰图或模型。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本要求及几个关键点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本要求及几个关键点 一、三段式烘烤工艺各个阶段的基本要求 (一)变黄阶段 变黄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使烟叶实现变黄,二是要使烟叶适量脱水实现变软,这是变黄阶段操作技术的核心。 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6~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侧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分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分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湿球温度过低,不利于淀粉、色素、蛋白质的转化,甚至会出现烤青烟。 (二)定色阶段 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烘烤烟叶水分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需要特别指出,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整个定色过程升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 近年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烟农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烟叶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田间获得的优质叶片,如果没有科学的调制过程与之配合,也很难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质烤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烟叶烘烤调制过程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步骤。科学的烘烤调制技术是以烟叶的成熟采收、烤房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科学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基础的。 一、烟叶的成熟采收 (一)成熟采收原则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宜4~6片叶成熟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炕收烤。烟叶采收后不曝晒、不挤压,确保鲜烟质量。 (二)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茸毛脱落。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上部叶成熟时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三)采收时间采收时间宜在早上和上午进行,以利对成熟度识别。旱天采露水烟,以利保湿变黄。烟叶成熟后,若遇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较长并出现了返青烟,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行采收。 (四)合理编竿装炕1、绑竿要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按米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12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叶片,编烟数量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增加。2、配炕与装炕a、配炕为确保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内要装同一品种、同样栽培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b、装烟装烟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严禁拥挤,以利于通风。以竿距20~25厘米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及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者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当加密。 二、三段式烘烤工艺及烘烤操作要点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 (方案设计深度)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 注:下列信息并不全面,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 总平面图 1.应表示的内容 1)场地的范围:表示出用地红线、道路红线 2)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 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 3)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 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4)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5)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2.表达的规范性 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2)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3)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4)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3.表达的表现性(非实际工程制图适用) 1)一般原则:各种表现性的表达手段不得影响各项规定内容的规范性表达 2)阴影:为了更直观反映建筑体量的高差关系,可以在总图上表示建筑阴影。投影角度应符合某时刻真实日照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应呈半透明。 3)色彩:一般不必要。需要时,可以表达对象的真实色彩,或用色彩区别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 4)切忌把总图当作分析图使用,而使用多余的符号、标注、色彩。方案的各种特性应该由各种分析图表达。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 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 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 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国际型烟叶要求中部5~6片叶只有转变为柠檬黄色时才示为成熟,上部6~8片叶,以整个叶面呈现黄色只有少部分微泛青为成熟的标志。 下部叶达到成熟的叶龄一般为50~60天,中部叶60~70天,上部叶70~80天。 1.3 下部叶适时早收有利于提高自身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 下部叶颜色淡、身份薄、香气不足,上部叶占全株比例大,而且颜色深、身份厚、杂色多、烟碱含量高、刺激性大,是诸多烟区尤其生产水平高烟田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从烟株和叶片的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的积累转运意义上讲,下部叶采收过熟,既影响下部叶的品质,又影响到上部烟叶的整体质量和可用性。原因很容易理解,当下部烟叶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再继续发展,一方面它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叶内已积累的干物质开始减少,同时营养物质还将向正处于生长发育活跃的上部烟叶转移运输。相应地,作为上部烟叶,其内含物质既有自身光合作用的不断积累,也有从地下吸收的营养成分,还有从下部叶片中调运过来的物质。因此,下部烟叶生理成熟后在烟株上存活时间越长,越趋于过熟,自身的干物质含量越少,质量就注定变得越差,而使上部烟叶干物质积累更充裕,以致于影响到它的可用性。 下部烟叶在生理成熟时进行采收,减少叶内养分向上部叶运输,自身干物质相对充实,

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

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 在全国各地区,现代化的农场种引进物联网技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农业的重要体现。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温室内,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正在在紧罗密鼓的安装中。 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对温室内外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利用相关设备,对温室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该套智能监控系统具有自动开启关闭卷帘、补光、滴灌等功能,并凭借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技术,调节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种植户可通过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随时随地查看温室内实时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实现对温室大棚的网络智能化远程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地区农业的发展中,引进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有利于建设该地区的科技农业设施,起到示范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水平,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另外通过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追溯,可以改善市民的食品安全条件,增强市民的购买信心,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来看,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逐步实现智能化、精确化、信息化的有力保障,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温室大棚的普及推广,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对于规模化的温室种植而言,借助人工管理需要大量人手和时间,并且存在难以避免的 人工误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管理智能化,使温室大棚种植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托普温室种植监控系统,改变了传统温室种植管理在技术上的桎梏状态。

建筑设计深度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3年4月 方案设计 2.1一般要求 2.1.1方案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 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若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煤气调压站,应提供热能动力专业的设计图纸 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织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签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 注:投标方案按标书要求密封或隐盖编制单位和扉页。 2.2 设计说明书 2.2.1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列出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择及环境评价报告、地形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 2 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 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区域位置等。 4 简述建设方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建筑立面造型等。当城市规划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的限值)。 5 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 6 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和设计标准(包括工程等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7 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几个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绿化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建筑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还应按其规定执行。 2.2.2总平面设计说明 1 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 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一、三段式烘烤的基本要求 1.变黄阶段 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份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份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 2.定色阶段 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烘烤烟叶水份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整个定色过程升温速度快慢,要根据烟叶在变黄阶段的变黄快慢掌握,凡是变黄快的烟叶要快升温、快排湿、快定色;对于变黄慢的烟叶,则必须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烟叶定色过程要避免干球温度猛升猛降。 3.干筋阶段 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使烤房温提高到67—69℃,其间要逐渐关小天窗、地洞(先关小地洞,减小通风量,以利于提高温度和节能),以保持湿球温度41—42℃为准。湿球温度过低将不利于增进烟叶颜色和色度,也造成燃料浪费;过高又会形成烤红烟。干筋阶段一定要防止烤房温度降低,以免出现阴筋阴片。

浅谈烟叶烘烤管理

浅谈烟叶烘烤管理 一、加强烘烤技术培训近年来,随着行业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一大批新型的智能密集式烤房在各地陆续兴建。新型密集烤房的投入使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烟农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深受广大烟农的喜爱。然而,先进的东西要用先进的技术来操作,否则,它就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从当前烟叶烘烤技术上来看,由于烟农习惯沿用过去的烘烤方式,对新型烤房的技术标准掌握得不够到位,即使烟草部门对他们开展了一些培训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技术误差,进而导致烟叶的烘烤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因此来说,加强烟农技术培训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必须认真抓好落实。二、搞好现场指导、管理和服务加强烟叶烘烤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烟农的角度来说,由于广大烟农在烘烤期间既要把精力放在烟叶烘烤上,又要把精力放在烟田的管理上,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烟农分心,结果出现“两耽误、两影响”的状况。从烟草部门来说,烟叶烘烤期间也是收购较为忙碌的时候,烟站工作人员既要在烟站开展收购工作,又要抽空下乡指导烟农生产和烘烤。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人力分散,结果出现“两头顾不上,一头出故障”的现象。 如何才能杜绝这两种现象的发生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分工,在烟站收购、烘烤现场、烟田管理上均要安排专人负责。针对烟农因生产繁忙而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烟草部门可在烘烤期间派出专门的服务队伍,比如从机关抽调人员,或聘请专业烘烤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烟农搞好现场服务,使烟农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烟叶烘烤上。另一方面要加强烟站人员管理,通过完善制度、加大奖惩、搞好监督等措施,杜绝一些职工出勤不出力,或者根本不到现场指导烟农烘烤等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搞好服务指导,切实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三、切实把握烘烤技术标准认真落实烟叶烘烤技术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烟草部门都结合当地气候因素、烟叶生长特点等,制定和完善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烘烤技术要点,广大烟农在实际操作中也摸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都为提高烟叶烘烤技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烟叶烘烤环节非常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烟叶的烘烤质量,因此,烘烤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的麻

建筑设计方案成果深度要求

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成果要求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工程设计说明、效果图、总平面图(含平面定位图、竖向规划图)、单体建筑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公示图件小样等。 设计成果包括纸质成果及相应的电子数据,纸质成果应装订成册,加盖设计单位资质章,设计人、审核人在纸质成果上签字。电子数据中的设计说明应采用WORD格式(*.doc),图纸采用CAD 格式(*.dwg), 图片采用*.jpg格式。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成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对成果各组成部分的内容及深度作如下要求: 1、建设工程设计说明 包含项目概况与现状分析、设计依据、设计构思、规划布局与功能、交通组织、竖向、消防、户型、日照分析、纵横断面、管线综合、排水防洪、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筑造型、立面材质与色彩、建筑节能以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等内容。 2、效果图 包含鸟瞰图以及主要建筑至少两个主要立面的效果图,特殊项目还需绘制沿街透视图。 效果图须与设计方案对应一致,能够体现申报建筑和相邻现状建筑的景观关系,真实反映建筑材质与色彩。 3、总平面图 (1)总平面:标明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应为1:500或1:1000)、图例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用地平衡表、经济技术指标表、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表、套型面积统计表、建筑面积明细表),制图单位应为“米”,同时项目周边的地形须反映现状。 标明道路红线、河道蓝线、绿化、高压线走廊、市政设施及文物古迹保护范围等规划控制线及相应宽度;标明项目内组团道路、宅间小路、项目出入口、台阶、挡土墙等。 标明用地边界以及各类建筑或市政管线的平面形式、用途、层数,对规划住宅顶层设置阁楼或跃层的应予以标明;结合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表,标明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编号、位置和用途;标明环境绿化、地面铺装、建筑台阶、无障碍设施、雨蓬、顶部造型等;标明市政管线的检查井、杆塔及交叉、节点位置,标明地下人防设施、通风口、采光井的位置。

几种特殊烟叶的烘烤办法

几种特殊烟叶的烘烤办 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1、旱地烟和旱天烟 烟叶水份含量较少,自由水较少,结合水较多,烘烤时水份汽化脱除较困难,失水与变红较慢,容易因变黄不足或失水过多而烤青,须成熟采收,编杆装炕适当密些,以利于烟叶保湿变黄。 在变黄阶段应保温变黄,保持干湿差0.5-1℃,定色阶段慢升温,48℃-49℃延长一段时间,防止回青与挂灰。宜控制较高温度在39℃-41℃,增进烟叶外观色泽。在54℃充分延长时间,直至全房叶片是黄色后,再转入干筋期,干筋温度控制在68℃,湿球温度保持在42℃-43℃。 2、雨淋烟 正常成熟应及时采收的烟叶,又受短时降雨,叶面附有明水的烟叶,只要采收及时,烘烤特征变化不大,应注意: 一,由于叶外附有明水,叶内水分也有所增加,烘烤的排湿应相应加大,装房适当稀些。 二,点火前打开窗,打开地洞,确保房内气流畅通,点火后,控制水分后变黄温度38-40℃,排除表层的附水,促使叶片失水发软和失去部分水分后正常变黄,防止硬变黄。 三,排除叶表的明水,叶片发软后,应关闭地洞,关小天窗,恢复正常烘烤。 3.返青烟 返青烟多系中下部叶已经按近达到正常成熟又受到较长时间降雨,重新返青发嫩,失去成熟特征的烟叶,叶内水分蛋白质较大幅度增加,保水能力较强,变黄和脱水都困难。

变黄表现为先慢后快,变黄后变黑速度明显加快,应以烤黄为主,最好是等再次落黄成熟时采收,如因天气原因非采不可,则要稀编杆,稀装房,以八层为宜。 采用高温变黄,低温定色的烘烤技术措施,变黄温度应达40℃左右。干湿差4℃,加速烟叶失水变黄,防止硬变黄,点火后,升温不能快,也不能过慢,42℃前以3-4小时升温1℃,46℃前以2-3小时升温1℃,46-47℃充分延长时间,大量排湿,使烟叶大卷筒,之后干球温度再超过48℃转入常规烘烤,特别注意40℃以前,变黄不能高,干燥不能低。 4.含水量多的烟 湖北省恩施州烟叶生育前期,降雨频繁,雨量大,烟叶含水量大,特别中、下部表现尤为突出,易于烤坏,含水多的烟内含物少,应及时早采,要稀编杆稀装房,有利于顺利排湿和及时定色,变黄稳温阶段仍掌握在38℃,靠降低湿球温度使其逐渐变软,鲜干比达到或超过10,可提高变黄温度达到40℃左右,适当开启天窗,边变黄排湿,甚至采用高温快速排湿,加速烟叶失水变软,转火后的升温速度,应视烟叶表现适当加快,既要防止升温过慢而烤黑,也要防止升温过快而烤青,更要防止升温过急而蒸片、挂灰。 湿球温度,变黄阶段应保持干燥差3℃以上,定色阶段湿球温度控制在38℃以下,加速烟叶干燥,防止烟叶变黑。 一般5-6成黄转入定色,在定色升温阶段,应以烟叶素质及其具体表现,结合转火时所达到变黄与失水程度综合考虑确定升温快慢,应提高变黄温度,不在低温下拖延,而促使烟叶在42℃以上的升温过程中边失水边完成变黄,才能确保烟叶变黄后顺利定色。 5、黑暴烟 黑暴烟多是高肥水,高氮素营养田间高度郁蔽的条件下形成的中下部烟叶,叶内含水多,干物质少,保水力较强,叶绿素含量较高,田间成熟困难,难以烘烤。烤后叶片薄,油分少,色度差,品质不佳。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赵晓润 一、烘烤的目的: 使田间生长成熟的烟叶,经烤房烘烤调制后,充分显露和发挥其质量潜力,达到一黄、二香。如果烘烤得当,那么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和烘烤调制各占效益的三分之一。如果烘烤不当,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烘烤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意烤黄,忽视烤香。 2、烤坏烟。不能提供最佳的烘烤条件,使烟叶呈显出最佳的质量。 3、耗煤量高。 三、影响烤好烟的因素: 1、烟叶成熟采收,存在下部叶成熟度高,上部叶成熟度差,中部叶由于采收技术和烘烤设备原因掌握不稳。 2、成熟烟叶在烤房的变黄时间:下部叶两天半,中部叶两天,上部叶一天半。目前烘烤中存在下部叶变黄时间短,上部叶变黄时间长,究其原因是下部叶过熟,上部叶欠熟。 3、分类编烟没落实,存在不分好坏,不分部位,不分成熟,混杂编烟的现象。 4、编烟的不分类导致装炕不分类,炕房的不足导致装炕过稠或过稀。 5、炕房的不标准导致排湿不畅,温度不匀,炕好烟部位少。 6、轻技术,凭经验,凭感觉,缺乏规定性和确切性指标,对湿度的掌握不严。 7、温度计位置不当,应当挂在一棚。湿度计代表了烟叶的自身温度,反映烟叶干燥的快慢程度。烤烟技术的高低表现在对湿度的运用。恰到好处出桔色烟,过高易坏烟,低了颜色浅。 要想烤好烟就必须:一要会看烟做出准确判断;二要会烧火;三要善于总结烤房的特点,灵活掌握。 四、烤前准备

(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 1、成熟悉标准 (1)、下部叶成熟以青为主,叶尖部稍带黄色,主脉三分之二变白; (2)、中部叶成熟青黄各半,主脉全白,侧脉开始变白; (3)、上部叶成熟以黄为主,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变白。 2、采收原则: 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叶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干旱时以烟叶变黄为准,降雨时间短,雨后立即采收,降雨时间长,应等返青成熟后采收。 (二)、挂灰与烟叶生长的关系 1、挂灰与烟叶生长过程占40~50%,烘烤因素占60~50%; 2、顶叶挂灰与烟叶数量的多少有明显关系,多挂灰轻,少则挂灰重。所以顶叶要4~6片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3、施氮肥高的烟叶易挂灰。 (三)装炕 (1)、编杆:大叶每撮1~2片,一般2片,小叶2~3片。设棚架,分类架放。无烘烤价值的烟叶不上杆。 (2)、分类装炕,欠熟烟装上棚,过熟烟装下棚,采收晚的装上棚,采收早的装下棚。 (3)、密度:杆距18~20公分,雨后装炕杆距23公分。上下密度一致。 五、三阶段烘烤: (一)、烟叶变黄规律: 1、烟叶变黄的制约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2、烟叶变黄的温度是32~45C°,35~8C°叶绿素减少最快,最佳变化温度为35~42C°。 3、变黄期有利于脱水的最佳温度是38~42C°。 4、装炕后10小时前变黄慢,10小时后变黄快。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等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实现了智能化家居系统主要任务。 【关键词】智能家居;ZigBee无线通信;CC2530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于家居环境的舒适度特别是家居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 系统整体结构 系统主要分五个部分组成,供电部分:供电部分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室内系统部分供电。系统远程通信部分:系统远程通信部分主要是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控制家居设备。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中央控制器接收由各个功能子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数据做出相应的指令。功能子模块:每个功能子模块实现自己特定的功能。系统室内通信部分:系统室内通信部分主要是各功能

子模块与中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选择的无线组网技术是ZigBee无线技术。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中央处理器型号 中央处理器采用CC2530芯片,CC2530所使用的是一个单周期的8051兼容性CPU内核。 2.2 LCD液晶显示屏接口硬件电路 本设计中人机交互界面选择LCD液晶显示屏,采用以ST7920控制芯片的12864。 2.3 温度传感器硬件节点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中室内环境的温度是我们进行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室内温度的采集,将采集到的结果传送到中央处理器,根据当前温度值做出相应的处理,控制空调等设备进行温度的调整。本设计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的采集。DS18B20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2.4 湿度传感器硬件节点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中室内环境的湿度同样也是我们进行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室内湿度的采集,将采集到的结果传送到中央处理器,根据当前湿度值做出相应的处理,控制加湿器进行湿度的调整。本设计湿度传感器模块中采用的湿敏电阻是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设计图图纸深度

建筑方案设计图图纸深度 (一)平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 、1/150 、1/200 、1/300 等(图纸幅面规格不宜超过2种),制图单位为毫米; 4.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1)各层面积数据、公建配套部分的面积数据、主要功能部分面积数据;各部分平面功能名称(属公建配套的应注明); (2)停车库应标明车辆停放位置、停车数量、车道、行车路线、出入口位置及尺寸、转弯半径和坡度;(3)墙、柱、门、窗、楼梯、电梯、阳台、雨篷、台阶、踏步、水池、无障碍设施、烟道、化粪池等;(4)墙体之间的尺寸、柱距尺寸、外轮廓总尺寸; (5)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及室内各层楼面标高; (6)首层标注指北针、剖切线、剖切符号; 5.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二)立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 、1/150 、1/200 、1/300 ,制图单位为毫米;4.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1)立面外轮廓、门窗、雨篷、檐口、女儿墙、屋顶、阳台、栏杆、台阶、踏步、外墙装饰; (2)总高度标高(建、构筑物最高点),屋顶女儿墙顶标高,室外地坪标高; 5.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三)剖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签等; 2.图纸比例与立面图一致,制图单位为毫米; 3.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1)内墙、外墙、柱、内门窗、外门窗、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楼梯、电梯、阳台、踏步、坡道、地下室顶板覆土层厚度等; (2)总高度尺寸及标高、各层高度尺寸及标高、室外地坪标高; 4.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若为多家设计单位联合设计的,应由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汇总设计资料。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资料和图纸等部分。文件须装订成A3 文本图册(大图可折成A3 规格),并加盖建设方、设计方、报建人、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图章。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庭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深入千家万户。 家庭智能化即智能化家居 (Smart Home),亦称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 )、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 )、电子家庭(E-home)、智能化住宅(Intelligent Home )、网络家居(Network Home )、智能屋(Wise House, WH)、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等。它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信息、结构化布线、无线等技术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综合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它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家电、通信、家电设备自动化、远程医疗、家庭办公、娱乐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高效、环保的居住环境。其从控制层次来分,一般由中央控制中心、家居智能控制终端、小区智能控制系统、家庭网关和外部网络几部分组成。 1智能家居系统体系结构 家居系统主要由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安防报警、智能娱乐系统、可视对 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等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智能家居系统结构框图 2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2.1照明及设备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集成技术建立一个 由家庭到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系统中照明及设备控制可以通过智 能总线开关来控制。本系统主要采用交互式通信控制方式,分为主从机两大模块,当主机触 发后,通过CPU将信号发送,进行编码后通过总线传输到从模块,进行解码后通过CPU触 发响应模块。因为主机模块与从机模块完全相同,所以从机模块也可以进行相反操作控制主

城市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城市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第一节总则 1.0.1 为加强对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方案阶段的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深度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0.3 方案设计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的规定。 1.0.4 在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弄清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基本条件,收集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进行认真分析。 1.0.5 设计文件的内容及深度 1. 方案设计文件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除透视图单列外,其他文件的编排顺序为:1)封面(要求写明方案名称,方案编制单位,编制时间); 2)扉页(方案编制单位行政及技术负责人,具体编制总负责人签认名单); 3)方案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 6)投资估算。 2. 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城市建筑根据工程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费用另收)。第二节总平面

2.0.1 在方案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 1. 设计说明书; 2. 设计图纸。 必要时还应附有总平面鸟瞰图或总体模型。 2.0.2 设计说明书 应对总体方案构思意图作详尽的文字阐述,并应列出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各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层数、高度;以及建筑容积;覆盖率;道路广场铺砌面积;绿化面积;绿化率;必要时及有条件情况下计算场地初平土方工程量等)。 2.0.3 设计图纸 1. 用地范围的区域位置; 2. 用地红线范围(各角点测量座标值、场地现状标高、地形地貌及其它现状情况反映); 3. 用地与周围环境情况反映(如用地外围城市道路;市政工程管线设施;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四邻拟建建筑及原有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等)。 4. 总平面布局,其功能分区、总体布置及空间组合的考虑;道路广场布置;场地主要出入口车流、人流的交通组织分析(并应说明按规定计算的停车泊位数和实际布置的停车泊位数量);以及其它反映方案特性的有关分析;消防、人防、绿化等全面考虑。 第三节建筑 3.0.1 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 1. 设计说明书;

烘烤原理和烘烤工艺

一烤烟烘烤原理与烘烤工艺技术 、烘烤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烟农常说“烤烟是火中取宝,烤得好一炉宝,烤不好如粪草。”生动地说明了烘烤与烟叶品质的密切关系。烘烤对鲜烟叶来说,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①形成烟叶的外观质量;②形成烟叶的化学质量;③形成烟叶的物理质量;④形成烟叶的评吸质量。可见,烘烤是形成烟叶品质的关键性环节。 1、形成烟叶的外观质量 烟叶外观质量,指人们通过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质量因素,通常用眼观、手摸、耳听、鼻闻的方式来判断。与烘烤密切相关的外观质量因素主要有颜色、色度、油份、身份、残伤和破损,六个方面。 (1)烘烤工艺与烟叶颜色的关系:烟叶颜色,指烟叶烘烤后的相关色彩。柠檬黄是100%的黄色;桔黄是70%的黄色+30%的红色;红棕是30%的黄色+70%的红色。基本色包括柠檬黄、桔黄、红棕、青黄色,等等。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定色期,升温排湿速度过快,温度过高,烟叶变黄不充分:轻者,烤后烟叶颜色偏淡,柠檬黄烟叶偏多;重者,出现青黄烟或者青筋黄片。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定色期,升温排湿速度过慢,温度偏低,烟叶变黄过渡:轻者,烟叶叶片变薄,轻度挂灰;重者,烟叶叶片重度挂灰或糟片。烟叶在烘烤的干筋期,温度过高(超过75℃)、湿度过大(超过41℃),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进一步分解转化,一些红色的多酚类物质和氧化的芸香苷表现出来,烟叶显现红色,变成烤红烟;温度过低,空气湿度太小,主脉含水量多,在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阴筋、阴片。 风速与通风量,对烟叶的颜色有着重要的影响。烟叶在定色期、干筋期,风速过高,通

风量过大,烤后烟叶光泽较鲜明,叶背面呈白色,烟叶正反面色差大,烟叶总体趋向柠檬黄色;烟叶在定色期、干筋期,风速适当,通风量适宜,烤后烟叶总体趋向桔黄色;烟叶在定色期、干筋期,风速过低,通风量过少,烤后烟叶光泽暗,颜色偏深,烟叶总体趋向棕黑色。在普通气流上升式烤房中,定色期、干筋期的风速以0.12~0.16米/秒,较为适宜。不少烟区,烟农在烘烤过程中,颜色成为了烘烤烟叶的主攻目标,甚至作为判断烟叶烘烤成败的重要标准。在烟叶收购过程中,“黄、鲜、净”曾经在较长时间内占据收购市场的主流。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力求形成正黄、金黄、桔黄的烟叶,是烘烤的一项重要任务。 (2)烘烤工艺与烟叶色度的关系:色度,指烟叶表面颜色的均匀程度、饱和程度和光泽强度,给人们视觉反映的强弱程度。均匀程度,指烟叶表面颜色均匀一致的状态;饱和程度,指颜色的浓淡状态;光泽强度,指视觉对颜色的反映强弱状态。色度档次划分为:浓、强、中、弱、淡五个档次。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升温速度适宜,温湿度组合恰当,烟叶内部一系列的高分子物质,分解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挥发油和树脂增加,烤后烟叶光泽好,色度强;反之,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遇到:“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环境,烟叶表面挥发油、树脂自然消耗过多,烘烤后烟叶光泽暗,色度弱。色度的强弱与油分状态密切相关,油分多的烟叶色泽饱和,视觉色彩反映强,色度就浓;油分少的烟叶光泽暗,色度就弱。 目前推广使用的密集型自动化烤房,烤后烟叶比普通烤房色泽鲜亮,就是烟叶在烘烤的定色期,烟叶表面的附着水,在强制性热风循环的作用下,迅速排出,减少了挥发油和树脂的自然消耗。烘烤工艺对色度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烟叶色度是烘烤目标的重要目标之一。 (3)烘烤工艺与烟叶油份的关系:烟叶油份,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液体或半液体物质,在烟叶外观上反映为油润、丰满、枯燥的程度,是烟叶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人们眼看、手摸有油润或枯燥的不同感觉。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升温速度适宜,温湿度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