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关捩问题——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先后之争

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关捩问题——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先后之

都刘平

【摘要】中国戏曲何时成熟及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第一关键问题,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首次提出元杂剧始为中国“真正之戏曲”.后来因《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学界多对王说提出质疑与反驳,认为南戏实在北杂剧之先,是中国第一种成熟的戏种.然也有学者对此新说表示异议,重建王国维的“北剧先熟论”.时至今日,这一论争仍悬而未决.而这个问题又必须回答,故而有对以往的研究作学术史的梳理的必要,这也是该文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期刊名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00)005

【总页数】7页(P32-37,88)

【关键词】中国戏曲成熟;南戏先熟;北剧先熟;先后之争

【作者】都刘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南戏与北杂剧孰先孰后即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关捩问题,是戏曲史研究必须回答的课题。这个问题由现代中国戏曲研究第一人王国维提出,他认为

元杂剧是中国“真正之戏曲”的标志,王氏所说的“真戏曲”即后来戏曲学界所说的成熟戏曲。随着《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学界即对中国成熟戏曲究竟是元杂剧还是南戏争论不休,直至今日这个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本文拟对此纷争作全面系统的历史性梳理与观照,为这一戏曲史上的重要节点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基本文献。初分“国内”、“海外”两大块,其中“国内”以“戏曲史”、“南戏研究专著专论”及“文学史”为序,所选著作均以具备代表性为准则;“海外”则选取台湾、日本、韩国及欧美等有影响力的学者的论著。

(一)戏曲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913)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研究作为一个现代学术

门类的诞生。他通过对古剧的系统梳理,认为南戏“渊源所自,或反古于元杂剧”。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93页,第55页。但王氏当时所能见到的南戏剧本仅有“荆、刘、拜、杀”及《琵琶记》,故他说:“虽谓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无不可也。然宋金演剧之结构,虽略如上,而其本则无一存。故当日已有代言体之戏曲否,已不可知。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②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93页,第55页。王氏秉承的是只有实物方为信史的近代科学学术理念,即只要发现宋代的南戏剧本,中国戏曲史就可以重新改写。

吴梅于1925年完稿的《中国戏曲概论》是近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中国戏曲通史。吴氏当时也未能见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故他在论述南戏时只列举了《幽闺记》、《荆钗记》及《琵琶记》等,且将它们放在“明人传奇”条。而在卷上四“元人杂剧”部分谓:“戏曲至元代,可为最盛时期。”①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吴梅词曲论著四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48页。吴氏这里所说的“戏曲”特指北杂剧。

卢前1933年脱稿的《中国戏剧概论》承袭王国维的元代南戏渊源自宋戏文的观点,并列出《王焕》、《乐昌分镜》、《王魁》、《赵真女蔡中郎》等四种宋代的戏文,而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列为“元代的传奇”。并主张“到了(元)杂剧的完成”,中国戏曲“才显然的到了成形的时期”②卢前:《中国戏剧概论》,《卢前曲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217页。。

周贻白1960年出版的《中国戏剧史长编》明确地说:南戏“出生的年代,却还在元剧之前”。③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在具体的章节安排上,也是将“宋元南戏”置于“元代杂剧”先。

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上)第二编《北杂剧与南戏》第一章《综述》中,据元陶宗仪《辍耕录•杂剧曲名》“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

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世传谓之杂剧”及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词林须知》“杂剧之说,唐为传奇,宋为戏文;金为院本、杂剧合而为一,无分院本为一,杂剧为一”的记载,认为“北杂剧的前身早在金代时即已出现”。

④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第81页,第84页。但由于金院本无一留存,故张、郭二氏对北杂剧产生年

代的认定,“亦只能大致估计为十二、十三世纪之际”。对于南戏的诞生年代,张、郭二氏据明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及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的记载,认为“在北宋末的宣和年间(1119—1125)已有南戏的前身,作为多种民间技艺之一项,在温州一带农村出现(即所谓‘滥觞’)。不过当时还只是一种与节日社火或敬神仪式有关的季节性活动;无论在剧目或演出形式等方面,都还不具备足够成熟的条件。南渡以后,特别是到十二世纪末,即宋光宗朝(1190)前后,这才逐渐演变成了完整的戏剧形式。产生了象《赵贞女》与《王魁》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⑤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第81页,第84页。

在张、郭二位看来,南戏成为“成熟”的“完整的戏剧形式”是在宋光宗朝(1190)前后,即十二世纪末。这与他们认为的北杂剧产生年代——十二、十三

世纪之际实相同时。在具体的章节排列上,则将北杂剧放在前,而置南戏于后。据作者“编写说明”,该通史初稿成于1963年,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用“成熟戏剧”一词替代王国维“真正戏剧”的文献资料。

(二)南戏研究专著专论

南戏研究专家无一例外地主张南戏先于北杂剧,是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推翻王国维的“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的论断。

赵景深在1958年出版的《元明南戏考略•序》中说:“过去一向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先有元朝的北杂剧,然后才有明初的南传奇,好像先有北曲,后有南曲,宋元就没有南戏似的。这种错误的看法,连明朝的戏曲专家都不能免。”⑥赵景深:《元明南戏考略•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页。

钱南扬1979年出版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前言》主张现存南戏最早的剧本《张协状元》是“戏文初期的作品”①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页。,这里的“初期”特指“宣和之后,南渡之际”,以与《戏文概论》中“戏文的发生,应远在宣和之前”②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5页。的说法相照应。钱南扬先生

是南戏研究的专家,《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等均是南戏的经典注本;《宋元戏文辑佚》是搜集南戏佚文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戏文概论》更是首次对南戏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确立了南戏研究的框架和规范。故而他的观点论断——南戏成熟在先——基本上为后来的南戏研究学者们所继承奉守,如刘

念兹《南戏新证》,胡雪冈《温州南戏考述》及《南戏〈张协状元〉的编剧时代——对〈〈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的商榷》,孙崇涛《南戏论丛》,徐顺平《南戏产生于温州考论》,马骕《曲牌研究的舛误及歧途——杨栋〈〈张协状元〉

编剧时代新证〉之异议》等。

徐宏图《南宋戏曲史》也认为,“宣和”说作为南戏的初创期“比较近似”,而“宋光宗朝”说“不合事实”。又谓:“南戏是最早成熟的戏曲,……使戏曲真正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从而开辟了我国戏曲历史的新纪元。”③徐宏图:《南宋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南戏是中国戏曲之“祖”,之“总根”。徐氏又在《南戏遗存考论•前言》中下断语:“南戏是中国

戏曲史之祖,后世戏曲几乎无不以它为宗。”④徐宏图:《南戏遗存考论•前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1页。而在《中国戏曲的成熟标志是南戏而不是元杂剧——对〈〈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一文的商榷》一文中更是力辩“中国戏曲的成熟标志是南戏而不是元杂剧”⑤徐宏图:《中国戏曲的成熟标志是南戏而不是元杂剧——对〈〈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一文的商榷》,《戏曲

艺术》2012年第1期。。

俞为民、刘水云《宋元南戏史》谓:“南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形成。”⑥俞为民、刘水云:《宋元南戏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1页。又谓:“《张协状元》的产生年代当是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这一时期”。进而论断“南戏产生的时间当在‘南宋都杭’之前的北宋时期”。

徐朔方、孙秋克主编的《南戏与传奇研究》是对整个二十世纪的南戏与传奇研究作的历史性回顾,在“导论”中,二氏对王国维“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的“著名论断”“颇感困惑”,并认为“这是王国维论南戏的一个缺陷,同时也是20世纪戏曲研究史的历史局限”。⑦徐朔方、孙秋克编:《南戏与传奇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页。

(三)文学史

郑振铎定稿于1932年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十章《戏文的起来》谓:“盖

中国最早的戏曲,其产生期,今所知者当在北宋的中叶(约第十一世纪),至宣和间(第十二世纪初半期)方才有具体的戏文。”又言:“戏文的起来,其时间较杂剧为早。”⑧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566页,第633页。郑振铎当是第一个反对王国维的元杂剧方是中

国“真正之戏曲”的观点,而力辩南戏是“最早的戏曲”的人。

郑氏更是作“大胆的假设”:宋杂剧一变成为“真正戏曲”的元杂剧是受了南戏的影响,推翻明人先有北杂剧后有南戏的观点,他说:“宋的杂剧,怎样才由歌舞戏一变而为真正戏曲的杂剧,我们已不能知道。大约总要在南戏盛行之后。这些杂剧本来离真正的戏曲已不甚远,有歌唱,有舞踏,也有脚色,只不过不曾成为代言体的搬演,与乎插入散文或口语的对白而已。因受了南戏的影响,于是由舞踏而变为搬演,由第三身的叙述,变而为第一身的搬演。”⑨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566页,第633页。郑氏一面假

设元杂剧“受了南戏的影响”,一面又断定“元剧之所以发达,当然是因为沿了金代的基础而益加光大之的原故。”综合郑氏前后的文字,他的观点可作这样的表述:北杂剧在金代已产生,然较南戏为迟;至元代,杂剧在金代已有的基础上,又因受了南戏的影响而“益为发达”;而论“中国最早的戏曲”则当属南戏。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十二章《宋代的小说与戏曲》说:戏文的“产生时代,是在元杂剧之前。”并列出宋人戏文五种:《赵贞女蔡二郎》、《乐昌分镜》、《王焕》、《王魁》、《陈巡检梅岭失妻》。但在第二十四章《关汉卿、王实甫与元代杂剧》中明确地说:“中国真正的戏曲,始自元代的杂剧。”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0页。在具体

章节的安排上,将“戏文”置于第二十二章《宋代的小说与戏曲》,接着是第二十四章“元杂剧”,而将“南戏的源流与形式”放在第二十六章《明代的戏曲》部分。之所以将南戏置于明代,作者坦白交代是由于“看到的材料不多”。据作者1957

年版的上卷《新序》,该书原成于1943年,用的仍是王国维的观点。

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三)第六编《元代文学•概说》谓:“南戏是宋

南渡以后在温州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在第六章《元末南戏》第一节《南戏的兴起》中认为徐渭“南戏始于宋光宗朝”的话“是比较接近实际的”。并肯定《张协状元》“是比较可靠的早期南戏剧本”。然而在第一章《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中又明确地说元杂剧乃是“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剧本是“成熟的文学剧本”。②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82页。章节安排上,将南戏置于“元代文学”部分,且在北杂剧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的《中国文学通史》之《宋代文学史》(孙望、常国武主编)将“杂剧与南戏”放在第二十六章《讲唱文学和歌舞、戏曲》的第三节。认为南戏诞生于“南宋以后”,并列出“能断定为宋代”的南戏五种:《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王焕》、《乐昌分镜》及《张协状元》。俨然认定南戏是“宋代文学”的组成部分,自要比元代的北曲杂剧早。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下)第六编《元代文学•概说》旗帜鲜明

地说:“在元代文学中,首先异军突起的是杂剧,它标志了中国戏剧的成熟。”③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页。第五章《元代南戏》再次说到:“中国古代戏剧成熟较早的一支,是从

宋杂剧、金院本到元杂剧,另有一个成熟稍迟的分支,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流行的南戏。”在章节设置上,南戏亦在北杂剧后。然而章氏又承认《张协状元》为“宋代的旧作”。是否在章氏看来,《张》剧尚不成熟?抑或仅据一个剧本还不能断定某个剧种的成熟?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一面肯定地说“南戏的产生时间,实际上早于北曲杂剧。”并列出“可考的”“南宋戏文”六种:《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王焕》、《乐昌分镜》、《陈巡检梅岭失妻》及《张协状元》。一面提出“分别成熟”

的概念,如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说:“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

出现了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它们各有自己的表演特色,分别在南方和北方臻于成熟。”④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但在具体的章节安排上,又将南戏置于北杂剧后。前后逻辑不合,矛

盾丛出。

台湾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之《“北剧”的名称、渊源、形成与流播》,考证“么末”是北杂剧的民间俗称,在金代可能即已出现,“更以常理推之”,认为“金代已有北曲杂剧的结论应当是可以认同的”,从而对徐朔方“金元杂剧”的提法在学理上予以肯定。最后下结论:北曲形成的时间在金章宗时期(1190—1208),这是北曲杂剧民间阶段的上限;而文人介入北曲杂剧创作的时间在金末元初(1234—1271),这是北杂剧民间阶段的下限。⑤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3页。同书《“南戏”的名称、渊源、形成与流播》一文,谓:“永嘉杂剧”(温州杂剧)是永嘉乡土歌舞吸收了流入民间的“官本杂剧”所形成的,尚在“小戏”范畴,时间约在南渡之际(1127);而“戏文”或“戏曲”是“永嘉杂剧”吸收说唱文学以丰富其故事

情节和音乐曲调而壮大成的“大戏”,时间约为宋光宗绍熙间(1190—1194)。

①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70页。依据曾永义的论断,北杂剧的民间阶段的上限与南戏壮大成“大戏”的时间实相同时。

日本青木正儿于昭和五年(1930)完成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一面踵武王国维的

观点,谓“由其(按:指宋官本杂剧)题材推之,可知其必非调笑滑稽剧之类,然则真正戏曲之发达,谓为始于宋之杂剧,亦无不可。”但就旦色之尚未发达一点观之,又谓“宋金杂剧”,其实“幼稚及缺乏剧情润泽”。青木氏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起例》“南宋都杭,吴兴与切邻。故其戏文如《乐昌分镜》等,唱念呼

吸,皆如约韵”句,认为“戏文”云云乃承前一句“南宋都杭”而来,故这里所说的“戏文”即是宋杂剧。又据《梦粱录》、《武林旧事》中均未提及戏文,及明何良俊“金元人呼北戏为杂剧,南戏为戏文”的记载,推定周德清《中原音韵》及周密《癸辛杂识》中说的“戏文”,为“元代人初呼南宋旧杂剧之语,决非与杂剧为别种之剧。”②[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上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46页。即在青木氏看来,南宋时无与杂剧并行的发展为后日之“戏文”,所谓“温州杂剧”与“杭州杂剧”“无大差异”。元代兴起的“新体戏文”(按:即南戏)虽“当为温州人所创造”,但与永嘉杂剧间,“有不可一跃之悬隔”,至于它出现的时间,“在南宋末期?抑在南宋为元并吞之后?”则无由考定。对于元代北方产生的“新杂剧”出现的时间,青木氏并无异议,遵从传统的“元初”说。

综观青木氏的言论,尽管他反对王国维“南戏当出于南宋之戏文,与宋杂剧无涉”的观点,但对王氏“中国真正戏曲始于元杂剧”的论断还是信守的。

韩国学者梁会锡考证出《张协状元》中存在18支曲辞用“入派三声”,进而认定该剧本“写定于元代中期以后”。③[韩]梁会锡:《〈张协状元〉写定于元代中期以后》,《艺术百家》2000年第1期。在此基础上,梁氏又于2002年在《北杂剧不会比南戏晚》一文中,利用山西稷山马村段氏墓群考古发现的金代戏曲砖雕,谓金代“戏曲已相当成熟了,可视为元代北杂剧之先声”,并提出一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现在讨论南戏与北杂剧的兴起时间是建立在标准不统一的前提下的,即宋光宗朝(1190—1194)是南戏的起源时间,而金末元初(1234)已是北杂剧的

兴盛期,并坚决主张“北杂剧不会比南戏晚”④[韩]梁会锡:《北杂剧不会比南戏晚》,《中华戏曲》2002年第2期。。我们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统计,元杂剧共计737种,属前期的达382种,占50%以上。可见,梁氏的话并非无的放矢。

英国杜为廉承认南戏“显然是早于元杂剧的另一种戏剧形式。”⑤马科林主编:《中国戏剧:从起源到现在》(第二章),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2页。该章由杜为廉执笔撰写。见孙歌、陈燕谷、李逸津著:《国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0页,注45。杜氏虽认定南戏早于元杂剧,但认为南戏还只是限于东南一隅的地方戏(local drama),而元杂剧才是第一种中国的民族戏剧(national drama),因而认定元杂剧才是中国戏剧成

熟的标志,他说:“以往的任何戏剧形式,在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成熟性方面,都无法同元杂剧相媲美。……元杂剧,尽管其各种构成因素,如音乐曲调、角色类型乃至题材主题,都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但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以往的任何戏剧形式都同它相去甚远。”

波兰日比科夫斯基的博士论文《南宋的早期南戏》,是西方学术界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南戏的著作。他视南戏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戏剧,其所持的“成熟”标准是表演艺术与叙事文学的结合。

澳大利亚马科林《中国戏剧:一个历史的考察》指出,“对于中国戏剧来说,11—12世纪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南戏的诞生和兴起,这是中国最早的完全成熟的戏剧形式。”对于中国“成熟的戏剧形式”何以出现在11世纪的东南部,马科林虽无法作出解释,但对己说仍坚信不已,谓:“我们不清楚那必不可少的契机究竟是什么,但它在此时已经降生于世却是毫无疑问的。”

美国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的以普通大众为读者目标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承袭旧有观点,认为元杂剧“出现于十三世纪中期”①[美]孙康宜、宇文所安编:《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刘倩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第666页。,南戏是1120年左右创制于温州,到1190年传播至临安。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小孙屠》和《错立身》认为“显然是元代作品”,而对学界一致公认的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则谓“无确凿证据表明其年代早于1407年”(按:

1407年为明永乐五年,即《永乐大典》编纂完成的时间)。

通过对以往学术史的系统梳理,我们发现,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关于南戏先熟抑或北剧先熟即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各家所依据的文献材料均相同,只是各自的解读不尽相同,以及据现有材料所作的推测有大小之别。再者,各自理解与建立的成熟的标准也各有差别,这是论争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英国学者杜为廉虽承认南戏“显然是早于元杂剧的另一种戏剧形式”,但认为南戏还只是限于东南一隅的地方戏(local drama),而元杂剧才是第一种中国的民族戏剧(national drama),因而认定元杂剧才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这显然与中国

戏曲学界所理解的成熟戏曲的标准不同。又如由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一面认为《张协状元》为“宋代的旧作”;一面又明确地表示“在元代文学中,首先异军突起的是杂剧,它标志了中国戏剧的成熟。”章、骆二氏虽未直接表明自己的成熟戏曲的标准,但其潜在的意思则是:单凭一部文本是不能作为某种戏种成熟定型的标志的。这又是一标准。

再者,由于南戏现存资料的有限,一些著作虽认为南戏出现的时间在北杂剧之前,但在具体的章节安排和叙述中又将南戏放在北杂剧之后,给人一种南戏不仅晚于北杂剧,且在元代仅是杂剧之馀绪的错觉,在逻辑上即已混乱。

南戏先熟或北剧先熟即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这个问题必须回答,且首应回答。但在此之前,我们应建立科学的合乎学理的准则,而不是各说各的理,更不可逞意气之争,并且我们应将眼光放在世界戏剧史的大范围内,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悲剧的描述》中对戏剧有个定义:“一般地说,所有的戏剧都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语言、唱段和思想。”“在这六个要素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音乐对戏剧是最重要的补充”。在第七章《情节的范围》中又说:“(戏剧的)情节必须限定在合理的长度,这样才便于记忆。”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6、17、20页。倘若依据亚氏

所确立的戏剧的标准,南戏的早期形态——“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显然不能

纳入戏剧的范围。学术研究是唯真理是从,而真理是有共同标准的,即科学性,而非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强调其特殊性,而置共性于罔闻。在此基础上,依据现有资料及出土文献作实事求是的事实论证,对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的编剧时间作出可靠的令人信服的确认③业师杨栋先生《〈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文艺研究》2010年第8期)一文从《张》剧所用曲牌的时间的角度论证《张》剧不早于关汉卿等元初杂剧家,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且有效的途径。,如此,则这一长达近百年的历史纷争或可完满解决,为中国戏曲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及上升到新的台阶做好应有的准备。

中国戏曲史简要

第一章戏曲的起源与成熟 第一节中国戏剧的起源 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以歌舞演故事”综合诗、乐、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样式。超越时空,虚拟手法,程式化,但遵循一个原则:美。 一、中国戏剧的艺术形式,追溯其来源。一般认为,戏剧源于模仿。1、仪式拟态:交感巫仪、图腾拟态、傩仪2、人化拟神:雩祭、腊祭、葛天氏之乐、《九歌》祭仪 二、先秦歌舞和宫廷演艺,以西周辉煌的《大武》为代表。 巫与优:宗教剧演员与非宗教剧演员1、《九歌》作为楚地的祭祀歌,本身就潜存了许多后来的戏剧因素。 2、“优孟衣冠”(1)优戏之始:“优孟衣冠”。优戏因“善肖人形容”,因而有了戏曲因素中最终要的“装扮性”,因而被很多古代研究戏曲的人认为是戏曲的重要源头,尤其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廷乐人优孟,被我国古代戏曲研究家认为是我国戏曲表演的“始作俑者”。后世很多戏班也将优孟视为“戏神”加以供奉。 (2)“优孟衣冠”之于戏曲史的意义。A扮演之始:演员装扮人物进行化身表演是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优孟扮演楚相孙叔敖,惟妙惟肖,扮演的非常成功,但是,这种扮演并不是戏曲扮演,因为戏曲不仅要演人之形容,更要在规定情景(戏剧情景)中“化身表演”。但是优孟是用自己的语气在“讽谏”,而非用孙叔敖的语气表演孙叔敖的生活,所以,优孟衣冠不是戏剧之始。B影响了后世戏曲的功能:后世很多人将“优孟衣冠”作为戏曲的开端,“优孟衣冠”的讽谏精神和政治目的为戏曲所继承,很多戏曲非常注重戏曲的讽世功能,主张戏曲应当起到积极的现实批判和劝诫功能。 第二节自秦汉至五代的戏剧 一、秦汉的百戏角抵戏 1、百戏。“百戏”一次出现在汉代。参考p13-14 2、角抵戏。《东海黄公》:产生于西汉时期,演出时一人扮演黄公,一人扮演老虎,按照预定的情节进行打斗,是角抵戏的代表剧目,也是我国戏剧形成于汉代的重要标志。《东海黄公》成为中国戏剧史上首次见于记录的一场完整的初级戏剧表演。 《西京赋》,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总会仙唱”,使各种技艺融汇形成了后来戏曲容唱、念、做、打、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二、唐代歌舞戏和优戏 1、唐代乐舞的背景知识及对“梨园弟子”的认识 唐代戏曲发展条件之一:宫廷乐部机构p18 条件之二:唐代的家班。P19 梨园弟子:梨园弟子在中国戏曲史上是戏曲从业人员的总称。名称始于唐玄宗时期,由于李隆基本人热爱表演艺术,他挑选太常寺坐部伎子弟三百人,亲自教授“丝竹之戏”,将他们安置在禁苑梨园旁边,所以他们被称为“梨园弟子”。后来又设宫女数百人,置于宜春北院,也称梨园弟子。 2、唐代优戏。唐代优戏演出频繁,最有代表性的是弄参军戏。 参军戏:唐代称为“弄参军”,是以表演当时官职卑微的“参军”的故事的雏形戏曲。最初在军队流行,后来流传至民间。上场人物有妻妾、参军、苍鹘等,人物形象鲜明,多以插科打诨、讽喻吏治为主要内容。中晚唐发展成为“陆参军”,戏剧性更为突出。 3、唐代歌舞戏。突出歌舞因素的歌舞戏有《大面》、《钵头》、《踏摇娘》、《秦王破阵乐》等。其中,《踏摇娘》是唐代歌舞戏的突出代表。P21 《踏摇娘》的表演,最初男扮女装,扮妻子的演员徐徐入场,边走边唱,以评说心中的苦,唱时还要不断的摇动身子,每唱完一段,有人合唱帮腔,扮丈夫的上场后,两个人作斗殴表演。丈夫虽然很凶残。但却醉步踉跄,丑态百出,从而形成一种滑稽表演,舞蹈,角抵相结合的舞台艺术。

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关捩问题——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先后之争

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关捩问题——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先后之 争 都刘平 【摘要】中国戏曲何时成熟及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第一关键问题,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首次提出元杂剧始为中国“真正之戏曲”.后来因《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学界多对王说提出质疑与反驳,认为南戏实在北杂剧之先,是中国第一种成熟的戏种.然也有学者对此新说表示异议,重建王国维的“北剧先熟论”.时至今日,这一论争仍悬而未决.而这个问题又必须回答,故而有对以往的研究作学术史的梳理的必要,这也是该文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期刊名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00)005 【总页数】7页(P32-37,88) 【关键词】中国戏曲成熟;南戏先熟;北剧先熟;先后之争 【作者】都刘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南戏与北杂剧孰先孰后即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关捩问题,是戏曲史研究必须回答的课题。这个问题由现代中国戏曲研究第一人王国维提出,他认为

元杂剧是中国“真正之戏曲”的标志,王氏所说的“真戏曲”即后来戏曲学界所说的成熟戏曲。随着《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学界即对中国成熟戏曲究竟是元杂剧还是南戏争论不休,直至今日这个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本文拟对此纷争作全面系统的历史性梳理与观照,为这一戏曲史上的重要节点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基本文献。初分“国内”、“海外”两大块,其中“国内”以“戏曲史”、“南戏研究专著专论”及“文学史”为序,所选著作均以具备代表性为准则;“海外”则选取台湾、日本、韩国及欧美等有影响力的学者的论著。 (一)戏曲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913)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研究作为一个现代学术 门类的诞生。他通过对古剧的系统梳理,认为南戏“渊源所自,或反古于元杂剧”。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93页,第55页。但王氏当时所能见到的南戏剧本仅有“荆、刘、拜、杀”及《琵琶记》,故他说:“虽谓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无不可也。然宋金演剧之结构,虽略如上,而其本则无一存。故当日已有代言体之戏曲否,已不可知。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②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93页,第55页。王氏秉承的是只有实物方为信史的近代科学学术理念,即只要发现宋代的南戏剧本,中国戏曲史就可以重新改写。 吴梅于1925年完稿的《中国戏曲概论》是近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中国戏曲通史。吴氏当时也未能见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故他在论述南戏时只列举了《幽闺记》、《荆钗记》及《琵琶记》等,且将它们放在“明人传奇”条。而在卷上四“元人杂剧”部分谓:“戏曲至元代,可为最盛时期。”①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吴梅词曲论著四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48页。吴氏这里所说的“戏曲”特指北杂剧。

古代戏曲史

名词解释 1.南戏:宋元明在浙江,福建等地流行的戏曲形式,一般称戏曲形式为南戏,称作品为戏文。因其最初流行在浙江温州,故有“温州杂剧”之称,后人为区别于北杂剧,简称为南戏。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2.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剧作主要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因剧中都有梦境描写,故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汤氏的代表作,标志着明代西区创作的最高水平。 3.瓦舍勾栏:所谓瓦舍也叫瓦肆,瓦子。是宋金城市里表演各种技艺的游乐场所,瓦舍中表演不同技艺的看棚,四周围以栅栏叫勾栏。其中就有专供杂剧演出的剧场。瓦舍勾栏最突出的特点是艺人以广大市民群众为消费对象,把表演作为商品论价出售。 4.临川派:人们把追步汤显祖的戏曲家称为“临川派”又叫“玉茗堂派”他们都讲究才情与文采,剧作着重刻画人物,讲究词藻,影响颇大。晚明剧作家属于临川派的有吴炳,孟称舜,阮大铖等。 5.一人永占:李玉明末作品以《一笠庵四种》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最为著名,被称为“一人永占”都表现出了强烈的道德使命感,情节架构颇具匠心,借恶写善,以善衬恶,于善恶的对照中强化戏剧冲突,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 6.诸宫调:宋金元时期流行的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若干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杂以简短叙述,用来说唱长篇故事。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唱相间的形式。 7.吴江派:以沈璟为旗帜,江南地区形成了一个颇有声势的戏曲流派。其骨干成员有王骥德,冯梦龙,吕天成等,这些人有不少是沈璟的子弟或学生,因沈璟是吴江人,故称“吴江派”有因为这些人跟沈璟一样都特别强调戏曲格律的重要性,所以戏曲史,文学史上也成他们为“格律派” 8.汤沈之争:汤指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 川派,沈指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沈璟和 汤显祖作为明代曲坛的两大巨人,对戏曲 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持论相对, 发生过碰撞交锋,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 卷入其中参与讨论。这就是戏曲史上著名 的汤沈之争。 9.花雅之争:清代兴起的地方戏剧种, 包括四大胜强,即戈阳腔,梆子腔,皮黄 腔和弦索腔,多是在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 并发展起来的,曲调粗犷,不受宫调曲牌 限制,语言朴素自然,带有浓厚的乡村朴 野气息,故封建正统文人称之为“花部” 或“乱弹”而将昆山腔称为“雅部”以离 褒贬之意。 扎根于民间文化土壤的“花部”诸腔获得 了广大民众喜爱,迅速发展,流播各地。 并向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昆曲发起挑战, 形成了清代剧坛诸腔竞唱,共抗昆曲的 “花雅之争”共有三个回合:一是弋阳腔 与昆曲的争胜,二是秦腔与昆曲的较量, 三是各地花部群起,与昆曲的竞争。 10.苏州派:市民阶层的喜赏戏曲的阅读 期待,文人阶层借剧写心的创作惯性,再 加上明清易代血雨腥风的时代刺激,多种 因素,合力作用,成就了苏州派。 苏州派又名吴县派,吴门派,因这派作 家或流寓苏州或原著苏州而得名,代表作 家有李玉,朱佐朝等,由于他们出身寒微, 地位低下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切理解,与 民间艺人多有交往,故所作戏曲不仅有丰 厚的生活底蕴,也富有戏剧性。其中李玉 成就最高。 11.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也 叫《刘知远》)《拜月亭》和《杀狗记》 合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或“古戏 四大家”因南戏当时有传奇之名,故后来 也有“四大传奇”之称,这四本南戏创作 于元代,但今天看到的是明代本,明人做 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12.戏曲:成熟的戏曲是以代言体的言 语,动作,歌舞来表演故事。它包括三个 方面:代言体,演故事,以言语,动作, 歌舞等为表演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对戏 曲的认识更侧重于作为表演手段的歌舞, 却忽视了戏剧的核心——故事。 13.传奇:传奇是一名源于唐人裴钅刑的 短篇小说《传奇》,唐宋文人创意好奇, 所作文言短篇小说情节大部分曲折奇异。 成为继元杂剧后中国戏曲的第二座高峰。 明代传奇: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 曲,以别于北杂剧。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 发展,盛于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昆腔, 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都以演唱传奇剧 为主,著名作品“三大传奇”

第三章宋元南戏

第三章宋元南戏 教学目的:了解南戏发生、发展的概况,掌握南戏与北杂剧体制上的区别, 熟悉“荆刘拜杀”和《琵琶记》的内容梗概、人物形象。 第一节南戏概说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宋代杂剧基础上,结合南方地方曲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戏曲形式。 一、南戏的渊源 南戏产生的时间比北杂剧要早。有资料表明,在南北宋交替之际,南戏就在南方浙江一带流行,称永嘉杂剧、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只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光宗朝(1190—1194),南宋赵惇统治的时代;宣和,是北宋徽宗(1119—1125)的年号。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弘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综合这两条材料,可以说明,南戏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南戏发源早,但发展比较慢。南戏比较富于战斗力,能反映老百姓的不平之事。从最早的南戏剧目看来,《赵贞女》、《王魁》都是民间谴责男子负心的作品。据载,南宋大儒朱熹在福建漳州做官时,曾多次下禁令,不许演戏文。南戏在形式上有很多局限,《南词叙录》载“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就是在宋词里加上民间小曲、里巷歌谣,在音乐和表演上带有随意性。早期的南戏出自民间,在格律上不讲究,在宫调组织上也不严密,必然不协宫调。嗣后的剧作家竞相仿效,遂习以为常,如高明的《琵琶记》作为南戏与传奇之间承前启后的作品,就声称“不寻宫数调”。此外,有些曲牌来自民间,缺少加工,如曲牌《赵皮鞋》、《关小四》、《麻婆子》,仅从这几个曲牌名称就可以看出没有经过加工,显得相当粗糙。统治阶级的反对、禁止,严重阻碍

古代戏曲的两大系统 (1)

古代戏曲的两大系统 中国戏曲产生以后,到了十三世纪的元代就形成了两个系统。一个在宋朝早就有了,产生于南方,唱的是南曲(又称南戏)。另一个产生较晚,产生于北方。唱的是北曲(又叫北杂剧)。这两种曲合成一个大系统,叫南北曲系统。 南北曲系统的戏都是“联曲体”,唱句的字数长短不齐,同词差不多。后来的“板腔体”却不同,板腔基本上是七字唱或十字唱。 南曲与北曲在音乐方面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音阶上的区别。南曲音乐只有五个音。那就是1、2、3、5、6,没有4、7两个半音。北曲有七个音1、2、3、4、5、6、7。(2)音调上的区别。南曲比较柔和,北曲雄壮,南曲的韵味、风格与北曲是不同的。 南曲系统的“南戏”产生于温州。从十二世纪到十九世纪共流传了约七百多年。温州这个地方在十二世纪初,是八个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当时商业相当发达,南戏就是在这商业城市中兴起和发展的。它产生于民间的歌曲,又继承了宋代的各种杂技,加以改革而成的。它在温州的情况,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当时南戏产生有四个条件:(1)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2)政治地理的环境,南宋以临安(即杭州)为中心,离温州很近;(3)喜闻乐见的艺术欣赏的需要;(4)艺人们的不断努力。这就使南戏发展起来了。 不久南戏就传到杭州,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市民和城市劳动人民都需要娱乐,促成了南戏的成熟。在元朝,由于北杂剧的繁荣,虽然曾使南曲一度衰落,但它很快又复兴了。 南戏每一本戏有长有短,少的约十出,长的有三、四十出,每一出中,曲子又多少不等。曲子有宫调,演唱的时候,后台要帮腔(行话叫“合头”),当时台下观众也可以“打和”(合唱),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可见南戏确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南戏的乐器很简单,是以鼓、笛为主,音调较低。 元朝人创作的南戏剧本,现在还保存十二部,其它就只有些零零碎碎的曲词留存下来(详见钱南扬编《宋元戏文辑佚》)。其中最有名的四部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蔡伯喈琵琶记》。这十二部中有好的一面,但也有糟粕。如《岳飞破虎东窗记》,写岳飞镇压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是不该肯定的,但是这本戏也暴露了秦桧谋害岳飞、卖国求荣,以及宋代统治者对敌求和,出卖民族利益的罪恶,赞美了岳飞抵抗外族侵略,这方面的内容还值得肯定。又如《琵琶记》,它暴露了牛太师家的奢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写出了蔡家的贫苦生活,这是很明显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但极力为蔡伯喈背信弃义的行径作开脱,就不可取了。 南戏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更加发达了,但它的名字也改称传奇。传奇和南戏基本上是一样的。它的变化是在唱腔方面。明代唱腔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有两种: (1)弋阳腔:产生于江西。腔调是高腔,很快,有帮唱。因为只有打击乐器,没有管弦乐,显得很单调,但唱词通俗,咬字清楚,又特别注重武工,为大众所喜爱。到了清代又有种种变化,以至不再独立存在,只是残存于地方戏中,至今川剧、湘剧等剧种中都还有高腔曲牌。 (2)昆腔:产生于江苏昆山。旋律慢,音律细,悠扬婉转。它用管弦乐伴奏,配以许多古代舞蹈,载歌载舞,很是优美。因为唱得慢,一个字分成几个音节,文句又深奥,一般人民不易了解,这是缺点,所以到清季也衰落了。但它对皮簧戏影响很大。 北曲系统的叫杂剧,又称为元人杂剧。它产生在十三世纪中叶的元代,比南戏要晚一百三十年左右,产生的地点是元代都会大都(今北京),那时的大都是商业、手工业的中心。杂剧的产生适应了城市人民的需要,当时又有很多民间职业文人写了不少优秀作品,更促进

论北杂剧与南戏的关系

论北杂剧与南戏的关系 摘要:元杂剧和南戏文同属于俗文学,它们的形成从文化土壤到社会历史根源都 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旨在纵览戏剧戏曲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以史为鉴,通过对北杂剧和南戏在历史中的兴衰演变进行探析,从而阐述其两者关系。 关键词:北杂剧、南戏、形成、产生、题材、内容 一、北杂剧与南戏文的产生和形成的对比 中国戏曲的孕育和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它们的形成从文化土壤到社会历史根源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它们形成后,从剧本结构、表演形式到选材倾向、艺术风格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历代以来,戏曲史家们从各种角度给了这个艺术难题以不同的思考,现就其产生和形成进行论述。杂剧最早见于唐代,当时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其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迁移,到了宋代,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盛,市民阶层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剧向综合艺术发展也提供了条件。再加上长短句式的词风大盛,于是以唱词为多,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就依声填词。为后来戏曲中的南北曲奠定了基础。北宋时期盛行唱诗、唱词进而出现戏曲的雏形,由此,北杂剧的得以产生。随着宋室南渡,北方人口大范围南迁,于楚政治和经济核心逐步移至南临安(今杭州),当时社会相对稳固,也促使文艺相应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又不断吸收了宋杂剧和其它民间伎艺的成分,之后不断成熟,逐渐形成为一种较稳定的戏曲形式。从北宋末叶到明中期之间,一切渊源自“温州杂剧”的性质同类的各地民间戏曲艺术均可冠以南戏的总称。浙江永嘉一带的歌舞小戏(亦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不时完备,快速发展,乃至江南各地,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面耀眼的旗帆——南宋戏文。从此,元杂剧与南戏造成南北对立格式,为之后戏曲的衍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南戏文和北杂剧的题材内容的剖析 南戏和北杂剧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样式,但其两者在题材和内容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萌芽时期的南戏,唱的是南方的官方小曲,反映当时在阶级和民族压迫下,战乱多发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故现实性较强,并富于斗争性。就其思想内容而言,有歌颂坚贞爱情的《拜月亭》:也有歌颂理想婚姻的《荆钗记》,这两者都肯定了文人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坚贞,赞扬他们高尚的情操;有描写变乱中家庭变故的《白兔记》:也有宣扬“亲睦为本”、“妻贤夫祸少”的封建意识,道德说教气息较为浓郁的《说狗记》;“荆、刘、拜、杀”,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也是明清两代戏曲舞台上一直非常活跃的四个剧本,这四部戏代表着后期南戏的基本风貌,也为后世的戏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于此对立的是北杂剧,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China Drama) 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起源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南戏是中国较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北曲杂剧。它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其唱法富于变化,有独唱、对

唱、轮唱、合唱等。乐器以鼓板为主。由于南曲声腔与北曲不同,因而二者风格迥异。 钱南扬《戏文概论》考得宋元戏文 238 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元代作品,实际当不止此数。这些戏文中今存全本者仅《张协状元》(一般认为是南宋时作品),《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等。 元代杂剧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元杂剧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地位,其杰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它深厚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造诣两方面。 元杂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斗争精神。元杂剧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但许多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元代社会广阔的生活面貌,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戏曲史名词解析

戏曲史名词解析 1元杂剧 或称“元曲”、“北杂剧”,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申国北方,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歌舞等艺术成分发展而成。元杂剧先在中国北方流行,到元灭南宋(1279)以后,又逐渐流行到申国南方。元代后期,元杂剧渐趋衰落,继宋元南戏发展起来的明代传奇,代之而起。元杂剧的形成,是申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的表演艺术,除直接继承宋杂剧、金院本外,还融合了话本、诸宫调、舞蹈、武技、傀儡、皮影等其它艺术,形成为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 2.元杂剧的折、楔子 元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千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 楔子 原杂剧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篇幅短小。一般放在剧首,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3.元杂剧的宾白、科范 宾白: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科范:元杂剧科范是剧本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 4.南戏:南戏,又称“戏文”,是宋、元时南曲演唱的戏曲,因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地区,故也叫温州杂剧。一般认为,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 5.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6.小令:曲以地域分,有南曲、北曲;以作用分,有散曲、剧曲。散曲无科白,剧曲有科白。所谓科白,即动作和宾白。散曲又大别为散套和小令。散套联合同宫调或管色相同之曲而成、首尾一韵;小令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小令有以下四种:一、寻常小令二、摘调小令三、带过曲四、集曲 7.套数: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8.“带过曲”元曲制作中,用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联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这种格式称为“带过曲”。带过曲是同一宫调的曲牌带过另一个曲牌,如乔吉的《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水天水笺,白雁云烟字。(以上《雁儿落》)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以上《德胜令》)”带过曲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带过曲往往形成习惯性的兼带关系。某一曲牌常带某一曲牌,它们一般押同一个韵部的字。带过曲与重头或么篇不同,后者是同一曲牌的重复。带过曲之间通常空一格。常见的带过曲有: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戏曲的节奏是从容的、曼妙的,现代的都市是紧张的、快捷的。两者的气质好像难以调和,现代都市人亦总是觉得戏曲是属于过去时代的它离今天的生活,离当下的我们非常遥远。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欢迎参考~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的发展: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历史沿革: 1、家庭剧泛滥 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

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贫困而虚弱。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 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很快,观众厌弃了这种戏,自此走向一条自毁的末路。 2、叠幕表制的.局限 导致文明戏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贫乏,还有演出的粗疏。许多剧团在商业演出中,多采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主要台词,便由演员自行排演,有时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供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那全凭临场发挥了。 显然,这种“台上见”的做法,根本无法保证艺术质量,甚至也无法保障戏剧情节的整一性。一些“言论正生”的即兴演说,常常是天马行空,信口道来,而一些丑角则是插科打诨,卖弄噱头,总之皆为片面追求剧场效果。一位新剧的倡导者欧阳予倩,曾经回忆当时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正在花园里倾诉爱情,小姐由于婚姻无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时两个扮演丑角的人,在场边肆意耍丑,闹得观众哄笑不止。小姐与先生的爱情戏没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员挥舞文明棍,把两个丑角追打到后台去。 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戏剧文学的薄弱,文明戏的衰落同戏剧文

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 导读: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

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摯鏀二字,取自其撐奁娌淮薮黄鏀之特色。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 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撊鞌徽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棗徽调,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戏曲的节奏是从容的、曼妙的,现代的都市是紧张的、快捷的。两者的气质好像难以调和,现代都市人亦总是觉得戏曲是属于过去时代的它离今天的生活,离当下的我们非常遥远。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欢迎参考~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的发展: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历史沿革: 1、家庭剧泛滥 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贫困而虚弱。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

中国五大戏曲简介

中国五大戏曲简介

中国戏曲发展史及五大戏曲简介 一、中国戏曲发展史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至今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历程大致如下: 从汉代开始出现具有表演成分的“角抵戏”,至唐朝出现了种类众多的戏曲表演形式,这一时期为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时期。 宋元南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元杂剧,迎来了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至明清,宋元南戏更加成熟与规范,出现了明清传奇,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这是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 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棗京剧。 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

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对比浅谈 中国戏曲艺术与欧洲歌剧艺术时常被人们并举,两者都是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可以说是古典艺术发展百年之后开出的人类文化奇葩。因为诞生的文化土壤不同,经历的历史进程也有差异,虽然都是有着类似的外在形式,两者却有很多不同点。 从起源来看,中国戏曲有着丰富的来源,先秦俳优的角色表演、汉代百戏的化妆歌舞表演、唐代开始出现的有故事情节的歌舞戏——在宋元趋于成熟的戏曲艺术中以上诸多表演类型的元素的体现,可以视作是历史沿革的表现;但中国戏曲正式成形应以元杂剧的诞生为标志,后世中国戏曲的发展都以元杂剧的模式为基础,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整体结构仍是沿袭了元杂剧的规范。元杂剧的诞生与文人的参与息息相关。元朝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政策使得诸多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汉族知识分子转而投入艺术创作中。这些文人运用自己的音律、文学素养和高才博识,不光定下了结构严整的戏曲规范,更大大扩充了戏曲的题材内容,并通过抒写心灵深处的郁结悲愤,或是隐逸逍遥的种种情态的表现,体现出时代精神与文化心理特点。 相比之下,歌剧的起源相对简单。古希腊的悲喜剧可以说是整个西方戏剧的滥觞。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世界,艺

中国戏剧发展史.doc

中国戏剧发展史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声腔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

中国戏剧史第八讲

第八讲宋元南戏 千呼万唤始出来。一种与金元杂剧迥然不同的戏剧样式——南戏,在宋代中期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这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一般学者认为,戏文的出现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换言之,宋代戏文是成熟的戏剧形态,亦即王国维所说的真戏剧。 第一节南戏的名称及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南戏又称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戏曲、传奇、鹘伶声嗽。其中南戏的称谓最为流行。戏文的称谓出现较早,而且伶人往往自称所演为“戏文”,故钱南扬先生主张应以“戏文”为妥,有道理。但“南戏”已经是约定俗成的用法,“戏文”说法又太泛,姑仍用“南戏”这一名称。 南戏产生的时间古人有三种说法:1、北宋宣和间(1119-1125),2、南渡之际(1127),3、南宋光宗朝(1190-1194)。当代学者认为,这可能正说明了南戏的形成时间:北宋末到南宋中叶。 兴起地域:温州说,福建说。总之为东南沿海。这印证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相对于汴京杂剧、临安杂剧来说,南戏明显是一种农村、民间戏剧。它首先在东南沿海农村生长,后来才进入杭州,并扩散到各地。 向四周的传播:1、杭州。文献有载。2、文献与文物,江西景德镇和鄱阳曾出土南戏戏俑。3、有广东潮州出土的明宣德本《刘希必金钗记》可证。 问题:南戏与杂剧哪个产生早?一般认为,南戏的产生早于北曲杂剧。 第二节南戏的剧本体制及表演特征 早期脚色: 生(外)、旦(贴)、净、末(或称副末)、丑。其中生与丑是宋杂剧、元杂剧没有的。生可大体与元杂剧中的末相对应,而丑的出现最值得注意,它的出现,是南戏的特色之一。 剧本体制: 1、结构宏大,情节复杂,故事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2、独特的开场形式:剧本最前端有“题目”,介绍剧情梗概(当是副末念的,钱南扬先生认为题目可能是写在“招子”上);再由末上场念一首词,也是总结剧情,这是后来传奇副末开场的前身。 3、早期南戏不分出,以人物上下场为一个自然演出单位(全部演员下场,再重新上场)宣德本《金钗记》开始有“出”的标记。 4、音乐体制:用南曲演唱;“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世大夫罕留意者” 5、每个角色都可唱,可独唱、分唱、合唱(后台帮腔)。

中原戏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中原戏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前言:中原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历经上千年生生不息;它曾是亿万人的感性生活的寄托与情感的沉醉之所,积淀着中国人的根和魂;在它那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最全面、最形象、最精巧的表达。第一次赋予它“戏曲〞概念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宋元戏曲考?〕 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到中原,戏曲艺术就在这光照中萌芽。戏曲起源于XX,形成于XX,如今繁盛于XX,并从整体上影响着中国戏曲的创作与开展;中原戏曲种类之多、密度之广,全国少见。XX人爱看戏,爱哼梆子腔;戏曲是XX人与生俱有的精神基因,是XX 人的生活方式。弘扬戏曲文化,正是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海德格尔曾说过:“只有当人有个家,当人扎根在传统中,才有本质性和伟大的东西产生出来。〞让我们跟随专家,一起展开戏曲文化寻根之旅吧。 中原戏曲具有起源早、种类多、受众广、影响大等特点。“诸宫调〞创始于XX,标志着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开场成熟的?目连救母?搬演于XX,北宋的杂剧也形成于XX。这些都说明中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中原戏曲来源于生活,扎根于民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广阔人民群众的热烈欢送。 ——X光春 听X卫之音,那么不知倦 ——戏曲源头在中原 作为世界戏剧史上独一无二的戏剧样式,中国戏曲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缓慢而漫长。它不似古希腊戏剧从一开场就轰轰烈烈登上人类文化的顶峰,令千秋万世瞻仰遥想,却如涓涓细流绵亘长远,历经千载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原始巫术用歌舞娱神,到夏商宫廷俳优以表演娱人,到汉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直到宋杂剧、金元本,多元血统使得它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戏曲起源与中国古代乐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XX,从远古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生息,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可以说,随着中华民族的先祖在中原这块大地上劳动生息,音乐歌舞也就相伴而生了。此后,20多个朝代在中原大地建都,催发了戏曲艺术的长期繁盛。中国戏曲从起源到形成,都离不开中原大地的滋养。可以说,中国戏曲之根在中州。 姚金成〔XX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东方艺术?主编〕:有人说,XX戏曲之起源,应在春秋战国时代的“X卫之乡〞,溱洧唱和为其滥觞。民国时期的王培义据孟子“河西善讴〞〔河指淇河,今XXXX〕的记载,得出了“‘XX讴’之起始远在尧舜之时,即晚亦生自战国〞的结论。其实,XX这块土地上的艺术萌芽比这还要早。XX舞阳贾湖出土的七孔骨笛,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犹能吹奏出动人的旋律。XX殷墟出土的3500年前的刻有鼓、龠、舞的甲骨文,说明当时的音乐歌舞已到达相当水平;禹县〔今XX〕出土的周代巫傩青铜面具,那么无疑是戏曲脸谱的上古先祖。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已经是令人向往的歌舞圣地了。?诗经·宛丘?中宛丘山下那“坎击其鼓〞、“无冬无夏〞的民间狂欢,魏文侯“听X卫之音,那么不知疲倦〞的痴迷,都让我们无法不去想象当时中原大地笙歌嘹亮、歌舞盈日的盛况。 两汉是“百戏〞领风骚的朝代,作为东汉京都的XX,其歌舞戏剧之盛不言而喻。XX新

昆曲的历史沿革

昆曲的历史沿革 中国戏曲,由宋元南戏到金院本、元杂剧、渐渐推动、 衍变。元末农民起义,颠覆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以后,广 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挣脱了民族鄙视的枷锁,生产 有所恢复,商业渐趋发展。此时中国的戏剧也相应地发生了 巨大变化,形成“北剧”(元杂剧)衰败,”南戏”中兴的现象。当时南戏主要剧本是“传奇”,演唱传奇的声腔好多,此中最 古老的是起源于浙江海盐的声腔,它流行在嘉兴、湖州、温 州、台州一带,万历间复传人江西,流行地域较广的是弋阳 腔,它散布在江西、南北二京、湖南、福建、安徽、两广、 云南、贵州等地,多联合各地的语言、音乐而有所衍变,余 姚腔流行于浙江绍兴,以及江苏的常州、镇江、扬州、徐州,安徽的贵池、太湖等地。别的还有四平腔、义乌腔、乐平腔 等,皆影响不大。南戏中兴也有着一个过程,明初的贵族士医生这些上层人士还以北曲为雅乐正声,至于民间的广大民众则广泛喜好词调平常、故事波折而完好的南戏。等到“荆(荆钗记)、刘(刘智远白兔记)、拜(王瑞兰闺怨拜月亭)、杀(杀狗记)”四大传奇及高妙(则诚)的《琵琶记》从文词排面各方面都在普及的基础上获取相当的提升以后,惹起了士医生阶层的重视,南戏由广场走上了高堂华筵,身 价日上。“流丽悠久,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简称昆

腔,它始于元朝末年的昆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据明·玉峰(昆山)张广德的《真迹日录》卷二载文记有“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 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昆山腔在明朝万历从前,还不过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这类“清柔婉折”的昆山腔之改革发展,是在明朝中叶以 后。在嘉靖( 1522 一 1566 )、隆庆( 1567 一 1572 )年间,江西豫章(南昌)人魏良辅(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 仓南关(元朝时昆山所辖)。魏良辅原是个北曲清唱家,到吴中后,又致力于南曲。他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心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拉),于是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照海盐、余姚等腔的长处,并汲取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应即是“抑扬顿挫,索纤牵结,停声、偷吹、依腔、贴调”等有装修色彩的润腔手法,以及用不一样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感情 的演唱技巧),并与善吹洞萧的张梅谷,工(扌厌)管的谢 林泉,以及张小泉、周梦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诸人 结成在艺术上有共同看法和理想的创作集体,把昆山腔作了 很大的改革与发展。魏良辅特别讲究唱法上的吐字、过腔、 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关老唱家大仓户侯过云适处讨教,求 得首肯,多次频频改正不厌。同时,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