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的特征

第二章古代戏曲的特征

教学目的:了解古代戏曲的基本特征,元杂剧繁荣的原因;掌握戏与曲在戏曲中的不同作用以及与雅、俗的关系,元曲的概念、分类、体制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戏曲,是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它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是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美术等众体皆备的综合艺术。“戏曲”一词,目前已知最早见于宋元间人刘埙《水云村稿》之《词人吴用章传》:用章,词盛行于时,不惟伶工歌妓以为首唱,士大夫风流文雅者酒酣

兴发辄歌之。由是与姜尧章之【暗香】、【疏影】,李汉老之【汉宫春】、

刘行简之【夜行船】并喧竞丽者殆百十年。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

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其苦心盖

无负矣。(引文见《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

这里的“戏曲”是当时出现的表演艺术形式,或即后来的南戏。最早的“戏

曲”概念的内涵,是一种与“词”并列的表演艺术门类。元末之际,夏庭芝

《青楼集》中“龙楼景·丹墀秀”条云:

皆金门高之女也,俱有姿色,专工南戏。龙则梁尘暗簌,丹则骊珠宛

转。后有芙蓉秀者,婺州人,戏曲、小令,不在二美之下,且能杂剧,

尤为出类拔萃云。(引文见《青楼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这里将“戏曲”与“小令”并列,而与“杂剧”对举,显然“戏曲”和“杂剧”,并不属于同一类艺术,两者肯定有所区别。

戏曲与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戏剧是一种由演员通过说、唱、歌舞等手段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综合艺术,包括戏曲、歌剧、话剧、舞剧等表演门类。戏剧的概念比戏曲大,中国古代的戏曲只是戏剧的一个门类。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但一直到金元时期,才有了完整的戏曲形式,就是元杂剧。

第一节戏与曲

戏曲的两大基本元素就是戏与曲。戏,指故事情节,包括人物关系、宾白、科范等;曲,指演员演唱的曲词以及配套的舞蹈。那么,戏与曲这两者到底以何为主?这个问题颇有争议。

一般认为,在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活跃于下层社会的民间流派重戏轻曲,只说不唱或少唱,显得通俗。而在宫廷或上流社会演出的文人流派重曲轻戏,有曲无白,以歌舞为主,观众的文化层次较高,具有高雅的特点。这两个流派争奇斗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合流。这便带来了古代戏曲体制的定型,导致戏曲的成熟。

晚清曲学大师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云:“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一定义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具有经典性。他还说:“古乐府中,如《焦仲卿妻》诗、《木兰辞》、《长恨歌》等,虽咏故事,而不被之歌舞,非戏曲也。[柘枝]、[菩萨蛮]之队,虽合歌舞,而不演故事,亦非戏曲也。”(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第16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这里不仅指出古乐府中包含戏曲因素,而且说明戏曲包括歌舞和故事两大要素。其实,戏就是故事,曲就是舞台演出中的歌舞。照王国维先生的本意,歌舞是戏曲的表现手段,故事才是戏曲表演的目的。因而戏曲以故事为主,歌舞则是第二位的、次要的。换言之,戏曲的两大要素中,第一是戏,第二是曲。这一观点应该能够被普遍接受,也经得起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事实上,王国维的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

天有不测风云。王国维的观点风行了一个世纪。到了公元二十一世纪,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戏曲是曲与杂戏的有机结合。换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戏曲是歌唱与其它多种艺术成分的有机综合。歌舞,尤其是歌舞中的曲才是戏曲艺术的主导,才最深刻地体现为其它因素的目的,更多地把其它因素作为自己的艺术手段。言戏曲为‘以故事串演歌舞’的说法,其正确程度应当更高。”“就历史的总体状况来看,歌舞因素始终居于主要地位。而在歌舞当中,又以歌为最重,它在舞台上表现为曲的演唱,在文学中则体现为曲词的创作。曲乃是戏曲艺术核

心之核心,是我国古典戏曲最深层的本质。”(钱久元《中国戏曲本体论质疑》,见《艺术百家》1999年第3期)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似乎水火不容。一个说戏曲以戏(故事)为主;一个说戏曲以曲为主。究竟孰是孰非?这个问题不太好轻易回答。其实,两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王国维的观点代表中国古代戏曲在理论上的概念,是学术界对古代戏曲内涵的一致意见。戏曲作为叙事体的文学艺术,理应是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中的歌舞则是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段,即戏曲中戏是主要的,曲只是为演戏服务的。那么,戏曲总体上是通俗文学。这一观点肯定没有错。另一种观点如何呢?也没有错。它所阐释的是中国古代戏曲实际的内涵。虽然戏曲在理论上应该以戏为主,但在戏曲发展史上,在戏曲创作、演出、评论当中,却出现了偏颇,曲成了戏曲艺术的核心。这样,戏曲应该属于雅文学。也就是说,这两种观点是由于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从理论上解释,主观认为戏曲应该以戏为本;一个从实践中概括,得出客观上戏曲中的曲占了实际优势的结论,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对于一个事物,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去诠释其内涵,势必会产生差异,这很正常。但像古代戏曲的内涵这样产生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现象并不多见。那么,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是中国第一部戏曲史。其中的许多论断业已成为戏曲理论的基础,为学术界所服膺。王国维经过系统的考订和梳理,对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轨迹作了客观的描绘。他注意到古代戏曲在发展过程中,戏和曲两大要素的不同渊源及其由分到合的演变情况。在戏曲起源问题上,他力主“巫优说”,云:“要之,巫与优之别: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巫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第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他认为早期的戏曲就分为歌舞与戏謔两类,男优以戏娱人,女巫以歌舞娱神。这便分别是戏与曲的起源。由此可见,戏与曲原本是不同的两种娱乐方式,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后来才逐渐走向融合。“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謔为事。自汉以后则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王国

维戏曲论文集》第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真正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产生于北齐,但当时戏曲中戏的因素十分微弱,主要的还是歌舞。“此二者(《兰陵王》和《踏摇娘》)皆有歌有舞,以演一事;而前此虽有歌舞,未用之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戏之创例也。”王国维“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定义便是从北齐的《兰陵王》和《踏摇娘》的表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顾唐代歌舞戏之发达,虽止于此,而滑稽戏则殊进步。此种戏剧,优人恒随时地而自由为之;虽不必有故事,而恒托为故事之形;唯不容合以歌舞,故与前者稍异耳。”(《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第1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这里明确指出,唐代的戏曲有歌舞戏与滑稽戏两种。滑稽戏不合歌舞,表演的往往是假托的故事。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

要之,唐、五代戏剧,或以歌舞为主,而失其自由;或演一事,而不能被以歌舞。其视南宋、金、元之戏剧,尚未可同日而语也。(《王国

维戏曲论文集》第14页中国戏曲出版社1984年)

这里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唐五代时,戏曲仍是两种倾向、两个派系。王国维先生在分析唐代滑稽戏与歌舞戏异同时说:

此种滑稽戏,始于开元,而盛于晚唐。以此与歌舞戏相比较,则一以歌舞为主,一以言语为主;一则演故事,一则讽时事;一为应节之舞

蹈,一为随意之动作;一可永久演之,一则除一时一地外,不容施于他

处;此其相异者也。(《宋元戏曲考·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王国维戏曲论

文集》第14页中国戏曲出版社1984年)

这里指出歌舞戏与滑稽戏的区别,从两种戏曲表演的主要内容、目的、形态、环境条件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是有道理的。王国维的观点是有见地的。而许之衡的《戏曲史》则将早期雏型戏剧分为“歌舞戏”、“滑稽戏”、“杂戏”三大类。(吴梅、许之衡《中国戏曲概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其实,“滑稽戏”与“杂戏”完全可以合并成一类,两者都具有故事性。这种三分法与王国维的两分法是相通的。这说明早期雏型戏曲,在成熟之前,确实存在不同类型的情况。那么,将其分为两个派系,亦未尝不可,也是合理的。

王国维还认为,唐代仅有歌舞剧及滑稽剧,唐代的戏曲或重歌舞,或尚滑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真正意义上的戏曲应该产生于宋代。“唐代仅有歌舞剧及滑稽剧,至宋金二代而始有纯粹演故事之剧;故虽谓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无不可也。”(《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第5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虽然从理论上可以说,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产生于宋代,但宋元两朝的戏曲仍然重曲轻白,臧晋叔《元曲选序》云:“或谓元取士有进士科,主司所定题目外,止曲名及韵耳。其宾白,则演剧时伶人自为之,故多鄙俚蹈袭之语。”(见《元曲选卷首》,中华书局1979)王国维也从亲眼所见的元代杂剧刊本上发现了这一问题。“至《元刊杂剧三十种》,则有曲无白者诚多。”“元剧关目之拙,固不待言。此由当日未尝重视此事,故往往互相蹈袭,或草草为之。”(《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第8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关目,指剧本的结构、关键情节的安排和构思。不重视关目,便是淡化故事情节,戏分不足,曲仍然占优势。“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第10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他认为,元杂剧才名副其实地以歌舞演故事,是真正的戏曲。这一观点极富见地,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戏与曲两大要素原本是独立的,由于两者都是娱乐形式,戏曲形成过程中便形成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趋势。以歌舞为主的“曲”不断吸取“戏”中的故事性,而以故事为主的“戏”也注意吸取“曲”中的歌舞因素。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过研究。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云:在戏曲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歌舞和汉族民间的歌舞、角抵的结合,而且循着《东海黄公》这个以角抵演故事的路子,发展出《踏谣

娘》、《兰陵王》、《拨头》等等带故事的歌舞来。这些歌舞产生的时代较

晚,多在北齐、北周到隋末之世。……这些节目的特点是:综合了歌舞、角抵等技艺,并以一个故事贯穿起来,虽然仍不是以演故事为主,而是

以歌舞、角抵为主,但这较之纯粹技艺表演和各种歌唱舞蹈的独立表演,

即向着综合发展为戏曲艺术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张庚、郭汉城《中国戏

曲通史》第20页,中国戏曲出版社1992年出版)

该书在《宋杂剧和金院本》一节中还说:

宋杂剧就是继承着唐代参军戏这个传统,又广泛地吸收了许多表演、歌唱的技艺,并把它们进一步综合起来而形成的。(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第46页,中国戏曲出版社1992年出版)

这里既指出了歌舞吸收故事因素的情况,又指出了杂剧吸收歌舞等表演艺术因素的事实。这说明以“戏”为主的民间派戏曲与以“曲”为主的文人派戏曲相互取长补短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过程是相当漫长的。一直到唐代,还是歌舞剧与滑稽戏并存。宋代以降,以歌舞演故事初露端倪。但到宋末元初,戏曲仍然以歌舞为主。元杂剧才标志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的诞生。

综上所述,古代戏曲一直存在着两个流派。一个是以曲为主的歌舞戏,一个是以戏为主的滑稽戏。这两派是分别以戏曲艺术的两大要素曲和戏为核心的。从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来,这两个戏曲流派从古代戏曲起源伊始便产生了,而且一直存在于整个戏曲史中。其实,这两个流派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通俗的民间派系和尚雅的文人派系。民间派系以戏为本,多讽刺滑稽因素,以质朴本色著称,为下层人民、无文化群体所喜闻乐见;文人派系以曲为本,多歌曲舞蹈,以文采风流见长,在贵族阶级及其文人、有文化群体中流行。

第二节俗与雅

中国古代戏曲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特点,就是其文化品位在雅俗之间。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分别是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和繁荣阶段。在文学史上,元明清戏曲与小说是被作为通俗文学对待的,因而遭到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文人的歧视和冷落。解放前,一般高等院校的文科不讲授元明清文学,学术界也不整理元明清文学史料;古代小说、戏曲更是研究乏人,大片的处女地无人开发。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才得到改变。另一方面,古代戏曲到明清阶段,仍然是以曲为本位。具体表现为戏曲的宾白不受重视,情节因素被忽略,戏的成分被有意无意

地削弱。戏曲其实以曲为主,而曲则属于诗文化的范畴,那么,戏曲理应是雅文学。这一矛盾现象给古代戏曲的教学和研究带来了困惑,因而有必要对古代戏曲的雅俗问题进行研究。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他较早地发现文学有雅俗之分,小说是俗文学,而曲与诗则是雅文学。清初文学家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一评元曲的妙处云:“其曲分视之则小令,合视之则大套,插入宾白则成剧,离宾白亦成雅曲。不似今人全赖宾白为敷演也。”指出元杂剧是由雅曲与宾白组成的,其言外之意是,宾白属于戏剧因素的主体,是通俗的。清代著名的曲论家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说:“自来作传奇者,止重填词,视宾白为末着。元以填词擅长,名人所作,北曲多而南曲少。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由是观之,则初时止有填词,其介白之文,未必不系后来添设。”(《闲情偶寄》第4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直接指出元曲存在重曲轻白的倾向。晚清曲学大师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云:“余尝谓乾隆以上,有戏有曲;嘉道之际,有曲无戏;咸同以后,实无戏无曲矣。此中消息,可于韵珊诸作味之也。”(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他把戏和曲作为戏曲艺术中两个不同的审美对象加以评论,在他看来,清代戏曲在乾隆时达到全盛,嘉道以降,重曲轻戏,便每况愈下了。其如此评价未必准确,但他认为戏与曲必须两者并重的观点是不错的。许之衡《戏曲史》将王国维所论的早期雏型戏曲分为歌舞戏、滑稽戏、杂戏三大类。任二北《唐戏弄》云:“唐戏不仅以歌舞为主,而兼由音乐、歌唱、舞蹈、说白、表演五种技艺,自由发展,共同演出一故事,实为真正之戏剧。”(《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而唐文标则认为:“唐代歌舞戏,则不少兼有故事者,大抵用歌舞来表演代言体之戏剧,间中或有歌唱,但绝无科白,内容亦极单调。”(《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参阅其它资料,我们认为,唐代歌舞戏“绝无科白”的说法比较可信,因此唐代歌舞戏还不能称“真正的戏曲”。任二北的观点值得商榷。真正的戏曲应产生于宋元之交,元杂剧才基本称得上是

有戏有曲。人们称元代关汉卿等曲家为本色派,王实甫、马致远等为文采派。明代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云:

《琵琶》、《拜月》极严,本色当而下,《荆钗》以情节关目胜,然纯是倭巷俚语,粗鄙已极,而用韵行,时离时合。《香囊》以诗语作曲,处处如烟花风柳,如花边柳边,黄昏古驿,残星破暝,红入仙桃等大套,丽语藻曲,刺眼夺魄,然愈藻丽愈远本色。(引文见《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这里通过对比,区别了明代传奇中的文采派和本色派。吴江派与临川派的“汤沈之争”实际上就是文采派和本色派之争。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的戏曲理论主张之一就是强调戏曲语言必须本色;而临川派代表汤显祖则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句可用”。(《汤显祖诗文集》卷四《答吕姜山》,中华书局1962年)当代著名学者徐朔方云:“汤显祖和沈璟被人看作明代万历年间两大戏曲流派的创始者。这就是所谓临川派和吴江派,或文采派和本色派。迄今止所有文学史、戏曲史论著对此并无异议。”(《汤显祖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俞为民认为:“南戏到了明清时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出现了分流,分化为民间南戏(传奇)与文人南戏(传奇)两大类。”“民间南戏(传奇)与文人南戏(传奇)在情节内容、语言风格、演唱形式、文本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俞为民《南戏流变考述》,见《艺术百家》,2000年第一期)清代的花雅之争实际上是雅俗之争。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载: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引文见《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82)

乱弹诸腔,即民间地方戏曲剧种。花,是粗俗、杂乱的意思。戏曲中的花部,就是野调俗腔的地方戏,即民间戏曲;雅部是以昆山腔为主的雅乐正声,即文人戏曲。从《扬州画舫录》可知,清代乾隆年间,两淮盐务已将花、雅两部戏班并列,以备供奉皇帝。这说明民间的花部戏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足以和雅部分庭抗礼,成为剧坛的主体,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雅部作为传统戏曲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古代戏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

确实自始至终存在着雅、俗两个流派,即文人流派和民间流派。

要之,封建社会客观存在的等级制度、人们掌握文化的程度有,加之观众不同的艺术审美情趣,决定了戏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不同流派。民间流派通向人民大众,必然浅俗;文人流派面向上层,趋于高雅。雅与俗两种风格流派的相互影响和交融,贯穿古代戏曲发展的始终。

第三节元曲概说

元曲是一种文体,产生于金元之交,在元代取得重大成就,所以元代是戏曲的黄金时代。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駢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他高瞻远瞩,把元曲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并称为“一代之文学”,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普遍的认同。

曲又称“词”、“乐府”、“词余”。马致远的散曲集名《东篱乐府》,可见“曲”又称为“乐府”;周德清《中原音韵》的“作词十法”,将“曲”称为“词”;故有的人把“作曲”称为“填词”,如清初的李渔《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中讲的“填词”,就是指作曲,戏曲创作。此外,曲学大师吴梅有《词余讲义》,“曲”又称为“词余”,这是由“词”为“诗余”推衍出来的,说明诗、词、曲同出一源,具有血缘关系。

一、元曲的分类

元曲按体制划分,主要分两类:散曲和杂剧。散曲,是金元时期吸收民间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主要流传在北方。散曲是针对杂剧而言,元杂剧是一组一组的,散曲是零碎分散的,故又称散曲。散曲演唱时不用乐器伴奏,又称清曲。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和带过曲。

小令,又称叶儿,是独立的一支曲子。文学上是一首词,或类似一首词。词和曲都源于诗歌,但词与曲更为接近,两者互有异同。其相同点有三点:一是词曲都是长短句;二是都配乐,可以演唱;三是都讲究平仄声韵。其不同点有四点:一是音乐不完全一样。词有词牌,曲有曲牌,词牌和曲牌只有小部分相同,

如【忆秦娥】、【点绛唇】、【念奴娇】等既是词牌,又是曲牌;有的名同实异,词牌、曲牌名称相同,唱法不一样,如【满庭芳】、【卖花声】等。而大量的则是完全不同。二是曲有衬字。在曲牌规定的正字之外用来调整音节使曲调更加亲切、生动的字,叫衬字。衬字多用在句首或句中两个词组之间,句中的多是虚字,句首的用法多样,也可以是实字。正字和衬字配合,可以既保持曲调的腔格,又语言生动,表达自由。如王实甫《西厢记》四本三折《长亭送别》【叨叨令】“现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其中的正字只有“车儿马儿熬煎气,花儿靥儿娇滴媚”,其余都是衬字。而词没有衬字。三是用韵不同。曲用韵加密,要求句句押韵,一韵到底;押韵可以出现重复,平上去三声互叶。而词押韵位置因调而异,不须一韵到底,可以换韵,但押韵不能重复,平上去三声不能互叶。四是曲没有双调、三迭、四迭,而词有双调、三迭、四迭。

套数,又叫散套,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连而成的组曲。也就是许多曲牌连贯成套,构成一组来表演歌唱。其音韵与小令完全相同。套数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套数一般有尾声;其二,套数要求一韵到底;其三,套数的曲调只能在同一宫调中选用;其四,套数的调数可多可少,由三、四个到几十个不等;其五,有的套数还可以任意增加句数。

带过曲,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由两首曲子组成的。

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吸收了其他多种表演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同时产生了韵文、散文结合的完整的文学剧本。杂剧是综合艺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六方面因素,人称“第七艺术”,即综合了前面六项艺术。

杂剧也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内涵。唐代指各种各样的戏剧表演;宋代指滑稽戏;元代指北方的歌剧;明清指戏曲之短者,与传奇相对举。

二、元杂剧作家作品

古人谓“词山曲海”。朱权《太和正音谱》著录元杂剧535种,有二百家之

多;今人则谓元杂剧数量有六七百种。这是因为研究者所掌握运用的资料不同,记载差异,所以结论不同。学术界一般将元杂剧分为前、后两期,以元成宗大德年代(1297—1307)为界。

前期的六七十年(1234——1300)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作家都是北方人,杂剧创作演出主要活跃于大都、平阳、东平等地,著名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现存元杂剧有八十种左右是前期作品,著名作品,尤其是悲剧名作,都产生于前期。前期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现实,塑造了一系列勇于反抗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元杂剧语言以北方和中原地区的口语为基础,吸收了民间讲唱艺术的营养,具有质朴自然、生动泼辣的特点。杂剧同舞台演出结合十分紧密,充分显示出舞台艺术的生命力。元杂剧以当行本色著称。当行,就是内行,精通某一行业务;本色,就是曲文质朴自然,贴近生活语言而少用典故和骈俪语言。王国维说:“元剧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第8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王季思先生则发挥了王国维的观点,称“元剧长处在犷悍,在恣肆,在朴野,在带蒜酪气”(《玉轮轩曲论》,中华书局1980),这个概括非常符合实际,形象、准确、生动。

元杂剧后期(1300——1368)创作中心转移到杭州,重要作家多是从北方流寓南方的文人,如郑光祖、宫天挺、乔吉、秦简夫等。作家的南移是杂剧创作渐趋衰微的原因之一。后期杂剧作品大都缺乏前期杂剧的现实性,爱情剧、神仙道化剧和文人事迹剧有所发展;同时艺术上偏向于追求工丽华美,情节上更趋于离奇曲折,失去了前期杂剧的那种浑朴犷悍和平易亲切的韵味。作家南移以后,杂剧创作脱离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杂剧在与南戏的并存和角逐中,逐渐发生了变化,杂剧这一形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

流派的产生是文学繁荣的标志,当然也是元杂剧繁荣的标志。元杂剧前期形成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本色派,和以马致远、王实甫为代表的文采派。本色派剧作内容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朴素本色,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文采派多写婚姻爱情,语言华丽,文采斐然,以王实甫的《西厢记》为代表。

“元曲四大家”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其人选和排列次序颇多争议。兼顾到

元杂剧的前后期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等都是元杂剧中的经典。

关于元杂剧的分类,前人早有尝试,朱权《太和正音谱》把元杂剧分为十二类,过于繁琐,难以把握。我们不采取他的分类法,而把元杂剧按其内容,分为三类:

一是历史剧,演绎历史故事的杂剧,如纪君祥《赵氏孤儿》、关汉卿《单刀会》等;

二是故事剧,有一点历史影子作为由头,借历史故事的旧瓶装上新酒,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根据《莺莺传》创作而成,其主要人物有历史依据,作者借以概括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斗争。

三是现代剧,完全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和斗争,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没有历史借鉴,基本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总体看,故事剧与历史剧反映过去的社会生活,现代剧反映当代的社会现实。

三、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文艺是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决定于经济基础。元杂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其兴盛的原因可以分为社会原因和文艺内部原因两大方面。

从社会原因看,任何文艺都应该服务于现实生活,元杂剧兴盛主要是由于元代社会生活和斗争的需要。元代是蒙古族统治天下,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元蒙统治阶级把全国人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汉人不准点灯、关门、养马、打猎;蒙古人打死汉人只要出钱烧埋;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判死刑。“不平则鸣”,文艺是反抗斗争的有力武器。社会出现了不平现象,人民群众就会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反映出来,元杂剧则成为当时下层民众的首选。

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很多文人参加了元曲的编写和演出,与优伶一起粉墨登场。据资料记载,当时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盗、八娼(一说七猎、八民)、九儒、十丐,知识分子排在第九位,在强盗、

娼妓之后,后代知识分子的“臭老九”名称便本源于此。科举考试中断了几十年,知识分子无路可走,许多文人流于下层社会,与民间艺人组成“书会”,在民间得到现实生活题材和创作技巧两方面的营养。于是大批书会才人毕生从事杂剧创作,这样就促进了杂剧的繁荣。

城市经济的较快发展、宋元时代市民阶层的崛起,为杂剧成熟创造了条件。不少大城市出现了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舍”,大都成为全国杂剧创作演出的文化中心,农村赛神社的演出也相当普遍。同时,在金元社会变乱中,一部分文化素质较高的妇女,因为种种原因沦为民间艺人。表演水平因此有了较大提高,提升了杂剧演出的质量,也从一个方面推进了元杂剧的繁荣。

元代疆域扩大,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交通发达,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广泛,北方少数民族乐曲的传播也促进了戏曲的兴旺。儒、释、道三教的并存以及合流的倾向、各教派的互相牵制,使人们思想得到解放,空前活跃。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认为会说话就能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元蒙统治者自然崇尚歌舞,所以,对杂剧的演出、传播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态度。他们较为尊重民间艺人,统治阶级出行常带戏班子,甚至教坊的头目也可以做官。于是,元杂剧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文艺内部的原因看,戏曲开始从简单的模仿到逐渐加进现实的内容,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一定的时代主题。后来,根据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不同的需求和文化背景,就逐渐形成两个流派。文人流派重曲尚雅,以歌舞和演唱为主,如南北朝的上云乐、唐代的歌舞戏等;民间流派重戏通俗,以说白表演为主,如秦汉时代的角抵戏、百戏、南北朝的代面、踏摇娘、参军戏、宋代的滑稽戏、杂戏等。两个流派时分时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发展到元代,已经趋于成熟,走向合流,形成约定俗成的表演模式,并有了韵文和散文相间而有机结合的文学剧本。值得注意的是,宋元时代随着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崛起,市民阶层需要在文艺领域得到表现,作为通俗文学的宋元话本空前繁荣,成就斐然。而说话和杂剧演出两者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相得益彰。这样,元杂剧就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辉煌时代。

第四节元杂剧的体制

戏曲具有代言体、故事性、表演性三大基本特征。所谓代言体,就是指戏曲演员的舞台身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在舞台上完全是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立言;表演性指戏曲是舞台艺术,必须面对观众,连续表演事情发生的全过程;故事性则指戏曲必须表演一个以人物为中心的相对完整的故事,这是杂剧区别于散曲的根本特点。这三大特征决定了杂剧独特的形式和体制。

一、杂剧的剧本要素

曲词、宾白和科范,称为剧本的三要素。

(一)曲词。说到曲词,就离不开曲调、宫调、曲牌、唱词、唱法等诸方面。

1.曲调。古代戏曲演唱的曲调分为两类,以清代嘉庆、道光为界,嘉庆、道光以前演唱的叫曲联;嘉庆、道光以后演唱的叫板腔。曲联,就是许多曲牌的联接,一个剧本由很多曲牌连接而成,如杂剧、。板腔,按照一定的板式唱某种腔调,如京剧的西皮、二黄;板腔体的戏曲又叫花部戏。

2.宫调。宫调是旧乐曲音调的总称,宫和调都是音调的名称。宫相当于调,一个调有七个音符,古代有十二宫七十二调。元曲一般只用五宫四调,就是正宫、南吕宫、仙吕宫、中吕宫、黄钟宫、商调、越调、双调、大石调。据元代《燕南芝庵先生唱论》所载,每个调所表达的感情不一样,【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悲伤,【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雄壮惆怅,【大石调】风流蕴藉,【双调】健捷激袅,【商调】悽怆怨慕,【越调】陶写冷笑。(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作者根据曲情变化和感情不同,选用不同曲调。第一折开端常用【仙吕宫】;第三折高潮,各种矛盾纠结,常用【中吕宫】。当然未必尽然,也有例外。有些作家善于变通,灵活运用,反而能出奇制胜。

3.曲牌。元杂剧共有曲牌五百多个,常用二百三十多个,分别属于不同宫调。一折戏往往用一个宫调中的一套曲子,由三支到二十六支曲子组成。关汉卿常在一个曲牌中间杂上另一曲牌的曲子,以此来表达感情;戏曲的高潮不用【中

吕宫】的曲子,而用【正宫】,这是大手笔,也是一种艺术创新。

4.唱词。元曲唱词是长短句,每一曲就是一首小令,要求一韵到底,平、上、去三声互叶,没有入声,句句押韵,用大量的俗字、衬字。

5.唱法。元杂剧由旦、末两个角色唱,其他人没有资格唱。旦唱的剧本为旦本戏,末唱的剧本为末本戏。如果在同一剧本中,一人扮演两个角色,可以扮到哪里,唱到哪里。戏剧的楔子里,除旦、末之外,其他人也可以唱。

(二)宾白。宾白是戏曲专门名词,姜南《抱璞简记》云:“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徐渭《南词叙录》解释则云,杂剧中以唱为主,以白为宾。这一解释比较合理,为学人所接受。元杂剧中,白写成“云”,唱写成“开”、“放”。白有定场白、冲场白、背白、旁白等。定场白是角色上场后的自我介绍,一般先念两句或四句诗,再自报家门;冲场白是角色第二、三次上场时的说白;背白是背着台上其他角色,对观众独白。

(三)科范。科范就是剧本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简称为“科”、“介”。科范包括声、眼、手、步法,即行、坐、插科打诨、舞蹈、哭笑、惊喜等动作表情。

二、杂剧的结构

元杂剧基本上是一本四折,加楔子。元杂剧分“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一折一般只唱一个套数,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子。有人考证,折,通“摺”。古代演员没有剧本,只有提纲,写在摺子上,一幕写一面,可以折叠,故称一折。这也是后来演员演出时手里常拿扇子的由来。元杂剧通常一本四折,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不过也有变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一本五折;王实甫的《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元杂剧每本末尾有两句或四句概括中心内容的题目、正名,前面的一句或两句为题目,后面的一句或两句为正名,比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楔子,《说文解字》解释楔子本是小木片,起填平钉紧的作用。元杂剧中的楔子是一场戏,篇幅短小,位置不固定。或在开头,或在中间,起开场或过场作

用。开头的楔子相当于序幕,介绍故事背景、人物、情节、线索等;中间的楔子起穿插、过场作用,可以加强折与折之间的联系。

三、角色

元杂剧的角色,主要有旦、末、净;还有根据剧情需要临时充当的角色,称杂。也就是说,元杂剧角色共有四类:旦、末、净、杂。

旦,女演员。演戏开场一般由女演员挑着足以显示剧班气派特征的担子绕场一周,故曰旦;一说男装旦色,一说指妇女扮演旦色。旦又分正旦、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花旦、老旦、色旦、搽旦等,扮演各色女性。

末,男演员。元杂剧以末开场,其角色位置非常重要,至今凡剧中副末,为各色之首。一说“末”就是“末泥”,《梦粱录》谓“杂剧中末泥为长”,“末泥”是戏头、舞头;一说“末”为谦称。“末”又分为正末、副末、冲末、外末、小末等,正末一般扮演正派男人。

净,“参军”二字的合音,舞台上的花脸,一般扮演反派男人或很威武雄壮的角色,又分副净、中净(冲净)等。

杂,临时角色,如视剧情需要,有孤(官员)、卜儿(老太)、孛老(老头)、酸(书生)、驾(皇帝)、兵勇、帮老、贼等。

正旦、正末为剧本的主要角色。

元杂剧形式上也有缺陷,如一本四折,每折限主要演员独唱。这些缺点在明清传奇中得到突破,其优点也被南戏所吸收,形成了明清传奇。

思考题

1.谈谈你对古代戏曲中戏与曲关系的认识。

2.元杂剧繁荣的原因是什麽?

3.元杂剧分为哪几类?

4.简说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5.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何特点?

古典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

古典戏曲艺术的主要特 征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和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综合而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汉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歌、舞、文学、绘画、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戏曲与话剧一样,同是“戏剧”,是以动作和对话来展现剧情,原则上来说,是把人生的实际的、具体的过程表演出来。据此,“戏剧”当然是的“模仿”,是人生的“镜子”,因而是一种“再现艺术”。这是基本的,中国戏曲既然是一种戏剧,自然也不例外。然而,中国戏曲艺术又主要是戏剧、音乐、舞蹈三者的融合。所以它既不同于话剧,也不同于西方的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的音乐性的对话与舞蹈性的动作特征更明显,与话剧相比,中国戏曲更侧重于“表现”。 程式性

中国传统戏曲的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的特征 中国戏曲主要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艺术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1、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2、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3、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中国传统文化之戏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是中国古代人们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和真实展现,其涵盖面很广,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所有这些都承载了人们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而戏曲作为我国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一个传统文化,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陶冶,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一朵奇葩,再如今缤纷多彩的世界文化潮流中屹立不倒,独树一帜。戏曲代表了对整个中国艺术的总结,其原则在戏曲里得到了一种形式美的定型,即程式化和虚拟化。 戏曲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它既是个文学概念,指戏中之曲,是一种韵文样式,又是一个艺术概念,指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和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综合而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汉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歌、舞、文学、绘画、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戏曲与话剧一样,同是“戏剧”,是以动作和对话来展现剧情,原则上来说,是把人生的实际的、具体的过程表演出来。据此,“戏剧”当然是的“模仿”,是人生的“镜子”,因而是一种“再现艺术”。这是基本的,中国戏曲既然是一种戏剧,自然也不例外。然而,中国戏曲艺术又主要是戏剧、音乐、舞蹈三者的融合。所以它既不同于话剧,也不同于西方的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的音乐性的对话与舞蹈性的动作特征更明显,与话剧相比,中国戏曲更侧重于“表现”。 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

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戏曲的音乐、表演、剧本和舞台美术等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是其美学特征之一。戏曲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音色,打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它的音调多样,以高亢、激昂的声音表现戏剧性的冲突和激烈的情感。同时,戏曲音乐还具有丰富的表达手法,如“吐字”、“折让”等,通过音乐的方式凸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增强了戏曲的审美效果。 其次,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是其美学特征之一。戏曲表演注重形体语言和身体表达,通过精湛的动作、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境。戏曲表演注重细节和精确度,演员们通过技巧性的动作和表情,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戏曲还注重舞台动作的美感,通过舞台布景、服装和化妆等方面的设计,营造出独特的戏曲美学风格。 第三,中国传统戏曲的剧本是其美学特征之一。戏曲剧本通常以古代文学作品为蓝本,以诗词和韵文的形式表达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剧本中常常融入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通过对话和情节的安排,展现出深刻的人性思考和社会观察。戏曲剧本注重节奏和韵律,通过诗意的语言和押韵的方式,给戏曲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最后,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美术是其美学特征之一。戏曲舞台美术包括舞台布景、灯光和服装等方面的设计。舞台布景通常采用简约的方式,以几何形状和色彩的组合来表现不同的场景和氛围。灯光设计则通过明暗的变化和色彩的运用,营造出戏曲中的情感和意境。而服装设计则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以展现不同角色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特征体现在音乐、表演、剧本和舞台美术等方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戏曲成为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与表演形式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与表演形式中国古代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多样的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哲学内涵。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以及一些典型的表演形式,以便 更好地了解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 1. 寓意深远:中国古代戏曲以鲜明的寓意深深吸引着观众。戏曲剧 本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道德教育,在戏曲之中传递着高尚的 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2. 多元化的文化融合:中国古代戏曲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民俗、文 学和艺术元素。在剧本、服装、舞蹈和音乐方面,戏曲作品通常融合 了多个地区和不同民族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风格。 3. 独特的音乐形式:戏曲中的音乐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采用 了独特的音乐形式,如“唢呐”、“二胡”等传统乐器的演奏,与演员的唱腔和动作相结合,形成了戏曲音乐独特的韵律美。 4. 精妙的表演技巧:中国古代戏曲注重演员的表演技巧,强调身段、唱腔、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协调配合。演员需要通过精妙的动作和唱腔 来表达角色的个性和情感,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被称为“四功”:唱、念、做、打。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典型表演形式

1. 京剧: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中最著名的表演形式之一。它起源于北京,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流传。京剧以唱腔的规范、动作的严谨和妆容的精细而著称。它通常通过四种表演形式:“唱”、“念”、“做”和“打”,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剧情发展。 2. 评剧:评剧起源于江苏地区,以其独特的评词唱段和表演形式而闻名。评剧强调唱腔的灵活和词曲的精妙,演员通过歌唱和行动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3. 黄梅戏:黄梅戏是湖北黄梅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以其婉转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而著称。黄梅戏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4. 木偶戏:木偶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使用木偶来进行表演。木偶戏的表演通常伴有音乐和念白,演员通过操纵木偶的动作和声音来讲述故事。 三、总结 中国古代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多样的表演形式而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深远的寓意、多元化的文化融合、独特的音乐形式和精妙的表演技巧而吸引着观众。京剧、评剧、黄梅戏和木偶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典型表演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

古代戏曲艺术的演变与特征

古代戏曲艺术的演变与特征 戏曲艺术是中国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其历 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作为一种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 艺术形式的表演艺术,戏曲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 内涵,还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重要元素,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一、古代戏曲艺术的演变 在古代,戏曲艺术已经开始盛行,早期形态以笙歌舞会形式为主,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将唱腔、动作、表演和服饰等元素有机融 合的综合艺术形式。经过多次演变和发展,古代戏曲艺术最终形 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剧、唐宋元时期的曲艺和明清时期的正剧、京剧等多种戏曲形式。 1. 杂剧 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初级形态,是以“说唱”为主要特征 的一种戏曲形式。其表演形式以“五音相杂、五彩纷呈”的多声部、多节奏周期的音乐组曲为基础,通过舞动姿态和表演形式的滑稽

幽默、抒情婉转等手段讲述故事。杂剧具有古朴、生动、形象、 幽默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曲艺 曲艺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种演变形式,主要指唱歌、说书、相声、评话等形态。曲艺具有非常丰富的表演形式和技巧,而且 表达方式也很自由,可以结合相声、戏曲、歌曲和各种形式的故事,以其幽默诙谐、抒情婉转、富于表现力等特点被广泛传承和 发扬。 3. 正剧 明清时期,正剧逐渐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主流形式。正剧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残卷戏逐渐演变而来,以蒙、京、梆、汉等形 式逐渐兴起。正剧的表演形式主要以“唱、念、做、打”为主要特征,通过唱腔的配合、身体动作的协调、化妆、服装、道具的运 用等手段讲述故事。正剧的表演风格严肃庄重,情节宏大、表现 力强,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追捧。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华。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对人性、命运、道德等人生智 慧的深刻思考与表达。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丰富多样的剧种 中国古代戏曲包括了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评剧等多个剧种。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形式和舞蹈元素。比如京剧重 视平面舞台和唱腔表演的规范,而越剧则注重女性演员的婉约表演和 细腻情感的表达。 2. 强烈的音乐性 古代戏曲以音乐为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戏曲表演的灵魂。戏曲中常 常运用旋律、腔调、唱词等音乐元素来表达情感和塑造角色形象。例如,京剧的唱腔极富表现力,能够准确地表达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和 情感变化。 3. 严谨的表演规范 中国古代戏曲有着严格的表演规矩和技巧要求。演员需要经过长期 的训练,掌握舞蹈、唱腔、表演和化妆等多种技能。他们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和动作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变化,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 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 唐诗宋词的应用 中国古代戏曲常常采用唐诗宋词作为曲目的歌词,将文学之美与音乐之美相结合。这些经典诗词不仅满足了观众对美的追求,也丰富了戏曲表演的内涵。演员通过唱词的表演来展示诗词的美感,使戏曲艺术更具文化底蕴。 5. 精妙的化妆与服饰 中国古代戏曲中,演员的化妆和服饰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设计。他们通过脸谱、彩绘和服饰的装饰来突出角色的身份和特点,使观众能够一眼辨认出不同的角色。化妆和服饰的细节处理不仅展示了演员的技艺水平,也为戏曲表演增添了视觉的艺术享受。 6. 寓教于乐的主题 古代戏曲在娱乐的同时也弘扬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戏曲剧本常常反映人性的善恶、忠诚与背叛、报应与慈悲等主题。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戏曲传达了一种人生智慧,引导人们对道德行为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丰富多样,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听享受。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扇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在现代社会,戏曲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传承与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流派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流派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源远流长,流派繁多。从北方的京 剧到南方的粤剧,每一种戏曲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魅力。本文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戏曲流派,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种流派是京剧。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流派之一,起源于北京,已 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四个基本技巧,其中以唱腔最为重要。京剧的唱腔独特,有高亢激昂的快板和缓慢悠扬的慢板,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京剧的舞台布景和服装也非常精美,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寓意吉祥和热情。京剧的剧本多以历史故事为背景,强调忠诚、勇敢和正义的价值观,深受观众喜爱。 第二种流派是评剧。评剧起源于河北,是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评剧的特 点是唱词清晰,语言简练,以念白为主,音调高亢有力。评剧的表演形式注重舞台动作和肢体语言的表达,演员常常用手势和身体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评剧的剧本多以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悲剧,也有喜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第三种流派是粤剧。粤剧起源于广东,是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粤剧的特 点是音乐悠扬,唱腔柔和,以粤语演唱。粤剧的表演形式注重舞蹈和动作的表达,演员常常以舞蹈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粤剧的剧本多以民间故事和爱情故事为题材,内容浪漫唯美,富有南方地区的特色。粤剧的服装和化妆也非常精美,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寓意喜庆和繁荣。 除了以上三种流派,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戏曲流派,如豫剧、越剧、黄梅戏等,每一种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魅力。这些戏曲流派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戏曲艺术通过表演形式和剧本内容,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出形式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出形式中国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演出形式。它以其卓越的表演技巧、精湛的唱念做打技艺以及丰富的剧情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观众。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出形式。 一、戏曲的艺术特色 1. 多样的表演形式 中国古代戏曲包含了多种表演形式,如唱(指使用曲调唱出来的对白)、念(指以讲话的方式表演的对白)、做(指手势动作表演)和打(指功夫的表演)。这些表演形式相互结合,使戏曲在表演中更加多元化和生动。 2. 精湛的唱念做打技艺 中国古代戏曲的演员需要掌握独特的技艺,包括对唱腔的运用和对曲调的把握、对字词的处理和表达、对表演动作的演绎和对武打动作的精准执行。这些技艺的运用使得戏曲表演在艺术形式上更加卓越。 3. 丰富的剧情和人物形象 中国古代戏曲以史传和曲折的家仇国恨为题材,通过生动的剧情和有趣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丰富的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这些剧情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

二、戏曲的演出形式 1. 京剧 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中最著名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独具特色的唱念做打技艺而闻名于世。京剧注重表演的大气磅礴、威严庄重,演员的表演要求声、唱、念、做、打等各方面都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平。其传统曲目包括历史剧、现代题材、琵琶曲等,每个曲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演方式,使观众能够领略到精彩的戏曲艺术。 2. 评剧 评剧是另一种重要的古代戏曲形式,与京剧行当相对应。它的特点是善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较为注重情感的表达。评剧融合了说唱、念白、做事等形式,演员通过不同的表演技巧和唱腔来表达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 3. 黄梅戏 黄梅戏是湖北地区的戏曲剧种,以其婉转柔和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风格而著称。黄梅戏的表演形式注重情感的表达与细腻刻画,通过独特的唱腔和婉转动人的表演,吸引观众的眼球。 4. 地方戏曲 中国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戏曲形式,如川剧、豫剧、越剧等。这些地方戏曲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表演方式而受到瞩目。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有独特的曲调、唱腔和表演风格,展现了不同地方文化的魅力。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戏曲作 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通过表演者的声腔、身段和表情来表达故事和情感。中国古代戏曲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下面就从剧中人物的表演风格、音乐曲调和艺术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剧中人物表演风格独特。戏曲的演员通过精妙的表演 技巧,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角色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表演风格,如忠臣义士的坚定和刚正、悲剧人物的哀愁与无奈、喜剧人物的搞笑和幽默等等。演员们通过舞台表演,将角色的特点通过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动作语言等方式传达给观众。这使得观众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其次,音乐曲调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音乐曲调丰富多样,有京剧的四音调、豫剧的五音调、评话的六音调等。这些曲调不仅用于表达不同人物角色的情感状态,还可以表现剧情的发展和转折。例如,京剧中高亢激昂的曲调常用于表现英雄豪杰或战斗激烈的场面,而柔和悲怆的曲调常用于表现悲剧人物或伤感场景。音乐曲调与舞台表演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戏曲特有的气氛和情感。 最后,中国古代戏曲在艺术表达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戏曲通过舞台表演、唱 腔和音乐曲调来传达情感和故事,同时也强调舞台化和视觉效果的重要性。舞台表演中的服饰、化妆和道具都能够突出角色的特点和背景,让观众一眼就能识别出不同的角色。此外,戏曲还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传统的象征性动作和手势,使演员的表演更加精彩并丰富了戏曲艺术的内涵。 总之,中国古代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剧中人 物表演风格的独特性、音乐曲调的多样性以及艺术表达形式的独特性,使得中国古代戏曲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为后世的戏曲发展

古典戏曲的艺术表现

古典戏曲的艺术表现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戏曲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与现代舞台剧相比,古典戏曲有着许多有趣的表现特点和技巧。 一、角色扮演 古典戏曲的角色扮演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一个角色的形象和特点通过表演技巧和服饰造型来体现。比如,在京剧中,男性演员通过特有的化妆技巧来扮演女性角色,戏曲表演中角色的性别和外貌相互关联,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性别角色分歧。 同时,每个角色都有自己明确的性格特征和动作特点,这是演员表演的难点。演员需要对角色做深入的形象刻画,才能使观众在表演中产生共情和共鸣。 二、音乐旋律 古典戏曲的音乐旋律是其另一大特点。中国传统音乐讲究意境和情感的表现,古典戏曲则是它在艺术形式上的完美呈现。它以

高度抒情的旋律和特定节奏的节拍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使观 众在表演中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表演中,音乐和角色相互配合,帮助演员进一步深化角色的 描绘,并且用音乐改变观众的情感状态。有时候音乐的瞬间停顿,可以使观众感受到情感上的突变和剧情的发展。 三、舞台布景 舞台布景是古典戏曲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在剧情的发展过程 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舞台布景的变化可以迅速切换场景,在展现 节奏和变化的同时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戏曲的情节。 特别是在传统京剧中,舞台没有多余的布景,通过灯光和折扇 等道具的变化来表现景色和氛围。这需要演员精细的动作表演和 在舞台上的位置变换,从而将戏曲的视觉效果带到极致。 结语

古典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在表演上,它有着独特的角色扮演、音乐旋律和舞台布景等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和理解古典戏曲所蕴含的深意和美感。

古代戏剧的特点与鉴赏

古代戏剧的特点与鉴赏 在古代,戏剧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通过角色的对白和行动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古代戏剧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通过观察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戏剧。 一、戏剧的表演形式 古代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京剧、昆曲、豫剧等。不同的表演形式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都秉持着戏剧的核心精神,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及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 古代戏剧在表演方面非常注重形体动作和音乐,演员们通过精准的身体语言和各种乐器的伴奏来表达情感。这种形式的表演不仅要求演员具备良好的技巧和训练,还需要演员们深入理解角色,将情感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二、戏剧的文学特点 古代戏剧的文学特点可以追溯到古代诗词的传统。在古代,戏剧以配乐的方式呈现,演员们不仅要完美地表演,还要将精心编写的戏曲文本融入其中。 戏曲文本通常采用韵文形式,如律诗、绝句等。这种形式不仅使文本更具有韵律感,也增加了记忆和表演的便利性。戏曲文本以对白和唱词的形式呈现,既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也能够通过唱腔表达角色的情感。

古代戏剧的文学特点还体现在对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上。许 多戏剧作品都融入了道德教化和社会关怀的元素,通过剧中人物的形 象和行为来反映社会风貌,呼吁人们秉持善良、诚实等美德。 三、戏剧的审美特点 古代戏剧在审美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 及布景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此来达到情感的传达和观众的享受。 在观赏古代戏剧时,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动作、表演和角色的塑造 与剧情产生共鸣。戏剧所创造的虚拟世界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观众能够跟随剧情的发展,体验到戏剧所传递的情感。 此外,戏剧中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古代戏剧审美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既是戏剧剧情的推进器,也能够通过旋律和节奏来表达角色的情感。舞蹈则通过优美的身体动作来增强戏剧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沉浸 在艺术的氛围中。 四、戏剧的鉴赏方法 要欣赏古代戏剧,我们需要了解其特点,并运用适当的鉴赏方法。 首先,观众需要对古代戏剧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进行了解,了解 剧作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背景,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剧中 人物的言行举止。 其次,观众需要仔细观察演员的表演动作和情感表达。注意演员身 体的语言和面部表情,通过细腻的表演,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角色的心 情和思想变化。

中国戏剧主要种类及特点

中国戏剧主要种类及特点 一、京剧 1.格调庄重:京剧追求庄重的格调,注重切合角色的身份和地位,通 过咬文嚼字、端庄慢儿、大小调等表演手法,展现出高贵典雅的气质。 2.唱念做打:京剧以唱腔、念白、做功和打斗四种表演方式为主,唱 腔极具音乐性,念白富有旋律感,做功表现人物形象,打斗热烈激烈。 3.精致细腻:京剧注重各个细节的表演,从脸谱的化妆到服饰的选择,从肢体动作到眼神表情,都力求精致细腻,丰富角色的内涵。 二、豫剧 1.古朴沉稳:豫剧以其古朴纯朴的表演风格而闻名,演员在表演时注 重体现人物的深情厚意,以沉稳的态度展示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2.高昂豪放的唱腔:豫剧的唱腔豪放高亢,表现出戏剧性的张力和激情。演员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唱腔和高超的演技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3.刀枪舞台:豫剧中经常出现武打动作,刀枪舞台成为豫剧的一大特色。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战斗的动作和用具的运用,展示出激烈的战斗场面。 三、评剧 1.生动活泼:评剧以其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而闻名,演员以独特的语 调和动作来展现角色的个性和情感,活跃了整个舞台氛围。 2.独特的旦角表演:评剧中的旦角表演以其独特的风格而受到观众的 喜爱。旦角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来展现出女性角色的婉约、柔弱和细腻。

3.无穷的表演技巧:评剧中特别注重表演技巧的运用,如篇章(以评 书为主),礼仪、听远、独轮车等,使整个表演更加丰富多样、娓娓动听。 四、黄梅戏 1.柔美婉约:黄梅戏以其柔美婉约的情感表达而著称,演员通过细腻 的唱腔和舞蹈动作,表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2.深厚的文化内涵:黄梅戏剧目多取材于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融入大 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民间传说等,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3.浓烈民间色彩:黄梅戏源于江南民间,因此戏中常常出现平民百姓 和民间故事,展现出浓烈的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 五、越剧 1.婉约细腻:越剧以其婉约细腻的表演风格而著称,演员通过柔美的 唱腔和灵巧的动作,展示出角色的内心感情和精神世界。 2.追求艺术化:越剧在表演上追求艺术化,强调独特的唱腔和优美的 舞蹈动作,注重角色的艺术形象和表演技巧。 3.精雕细琢:越剧中的服装、化妆和表演场景都非常精细考究,力求 再现戏剧本质,使整个戏剧更加精雕细琢、精致入微。 六、粤剧 1.突出歌唱:粤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而闻名,演员通过高亢激昂的唱腔 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特点,强调歌唱在整个表演中的地位。 2.活泼飞扬:粤剧以其活泼飞扬的表演风格而深受观众喜爱,演员以 灵巧的动作和热情四溢的表演方式,展示出角色的个性和魅力。

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它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歌舞、百戏,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 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集歌唱、舞蹈、表演、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既有优美的唱腔,又有生动的表演,还有精美的舞台布景和服饰。这种综合性使得戏曲艺术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二、象征性 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在戏曲表演中,演员通过唱、念、做、打等手段,将人物的性格、情感、命运等方面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戏曲舞台上的各种道具、服饰、化妆等都具有象征意义,如脸谱、髯口、蟒袍等,都是表现人物性格、地位、身份的重要标志。这种象征性的表现形式使得戏曲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三、程式化 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点。在戏曲表演中,演员需要遵循一定的表演规范和技巧,如唱腔的运用、身段的表演、动作的设计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这种程式化的表现形式使得戏曲艺术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演员进行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四、虚拟性 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戏曲表演中,演员通过唱、念、做、打等手段,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人物、事件等表现得栩栩如生。然而,这些场景、人物、事件都是通过演员的想象和创造来实现的,具有很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的表现形式使得戏曲艺术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叙事性 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在戏

中国古代传统戏剧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传统戏剧的艺术特色中国古代传统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着独特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既体现在戏剧形式上,也体现在戏剧表演和创作中。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传统戏剧的艺术特色,以及其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影响。 一、戏剧形式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传统戏剧以戏曲为主要形式,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每种戏曲都有着独特的表演方式、音乐曲调和舞台布景。京剧以其丰富的表情、动作和唱腔而闻名,豫剧则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生动的对白吸引观众。越剧和黄梅戏则更注重角色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这些不同形式的戏曲在风格上有所差异,但都注重舞美、音乐和表演的综合配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音乐和声腔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传统戏剧以音乐和声腔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京剧的唱腔以“念念有词”、“唱而寻声”著称,它要求演员通过喉咙和共鸣腔的运用,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角色形象。豫剧则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往往使演员气吞山河、声振乾坤。越剧则以其细腻柔美的唱腔,给人以深情厚意的艺术感受。这些不同的音乐和声腔形式,使得中国古代传统戏剧音乐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三、舞台表演的精致

中国古代传统戏剧注重舞台表演的精致,强调演员的姿态和表情。 在京剧中,演员的四平八稳和虚实相生的动作和表情是非常重要的艺 术手段,它们要求演员以刚柔并济的方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豫 剧则注重运用身体的扭转和权衡来表达情感,越剧则注重婉转柔美的 舞姿和优雅的表情。这些表演技巧的要求,使得演员在舞台上能够将 角色形象和情感表达得更加生动和准确。 四、故事情节的抒发 中国古代传统戏剧以其优秀的故事情节而蜚声中外。这些戏剧作品 通常以历史传说、文学名著和民间故事为题材,以人物的命运、爱情 和家国情怀为主线,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其中,四大名著之一 的《红楼梦》在京剧表演中被广泛采用,其用人物和剧情传递了对家 族衰落和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人性的深入剖析。 这些故事情节的抒发,使得中国古代传统戏剧更具有文化底蕴和思想 深度。 总之,中国古代传统戏剧以其多样的戏剧形式、独特的音乐和声腔、精致的舞台表演以及丰富的故事情节,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 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戏剧的艺术特色将继续在中国戏剧 的舞台上闪耀光芒,为观众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中国传统戏曲及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及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的特征 中国戏曲主要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艺术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1、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2、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3、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

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中国传统文化之戏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是中国古代人们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和真实展现,其涵盖面很广,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所有这些都承载了人们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而戏曲作为我国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一个传统文化,

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陶冶,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一朵奇葩,再如今缤纷多彩的世界文化潮流中屹立不倒,独树一帜。戏曲代表了对整个中国艺术的总结,其原则在戏曲里得到了一种形式美的定型,即程式化和虚拟化。 戏曲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它既是个文学概念,指戏中之曲,是一种韵文样式,又是一个艺术概念,指中国的传统戏和现代的国剧——京剧及各种地方戏。 中国戏曲的起源,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和图像表达的原始时代歌舞,但此时代的歌舞虽有摹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称为“戏曲”。先秦是戏曲的萌芽期,经过长期的形成,到隋唐时期,中国戏曲开始形成了。隋唐五代的参军戏、歌舞戏,宋金时期的杂剧,元杂剧的形成将中国戏曲艺术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清传奇的形成是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