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重点急腹症和肝胆胰脾中大

医学影像学重点急腹症和肝胆胰脾中大

急腹症&肝胆胰脾

腹部是指膈肌以下、盆腔以上的解剖范围。包括腹内脏器(以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为主)、腹膜腔、腹膜后间隙及腹壁。

检查技术

国内仍以腹部X 线和B 超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再做CT 检查。

一. X 线检查

最好在临床处理前进行,以反映腹部的自然状态。腹部组织、器官发生病理改变时可改变腹部的自然对比,因而X 线平片常用于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一)X 线平片及透视

1.X 线平片

至少要求站立正、仰卧前后位,其它如侧位、仰卧水平侧位、侧卧水平正位、倒立正、侧位。

2.透视除可观察病变外,还可动态观察膈肌运动和胃肠蠕动。

(二)造影检查

1.钡剂、空气灌肠:肠套叠、乙状结肠扭转、结肠癌。

2.钡餐:先天性幽门肥厚、十二指肠梗阻。

3.泛影葡胺: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肠梗阻。

4.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二. CT 检查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

第一节与急腹症有关的正常影像解剖

X 线平片正常表现:

腹壁与盆壁:腹膜后、肾周脂肪呈灰黑影,胁腹线

腰大肌、腰方肌、闭孔内肌、提肛肌

骨性结构。

实质器官:肝、脾、胰、肾、子宫。

空腔器官:胃肠道、胆囊、膀胱。

第二节急腹症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异常气体

(一)胃肠道内异常气体

空腔器官积气、积液并管腔扩大(可判断肠管位置、活动度变化)。

不同肠段胀气表现

空肠:肠腔内环状皱襞密集;

回肠起始段:肠腔内较多环状皱襞;

回肠末段:肠腔内不见环状皱襞;

结肠:可见结肠袋的间隔。

扩大肠腔的鉴别要点

(二)腹壁气体:沿肠壁走行的线状或串珠样小囊状透光影。

继发于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肠坏死,也可见于中毒性巨结肠、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肠壁少、不贯肠腔

无多环状、贯肠腔黏膜皱襞 >5-7cm 略小 >3cm 大小腹周右下腹及盆腔左上腹部位结肠回肠空肠

气囊肿。

(三)腹腔内积气:游离、局限性。

立位:膈下半月形透光区

左侧卧位水平投照:肝与侧腹壁间线状透光带

二、腹腔积液(并积气):膀胱上方的水样密度影,“狗耳征”

三、腹内高密度影:钙化、结石、粪石

四、腹腔内肿块影:软组织密度块影,周围的肠襻和器官受压移位

五、腹腔或腹膜后脓肿:境界不清的肿块影,多伴有麻痹性肠梗阻的征象。

六、下胸部异常

七、骨骼异常

第三节常见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一.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分型机械性:单纯性、绞窄性

动力性:麻痹性、痉挛性

血运性:血栓形成或栓塞

X线检查要回答:

a.有无梗阻

b.梗阻部位

c.梗阻性质

d.梗阻病因

(一)肠梗阻定性诊断

1.单纯性小肠梗阻

梗阻后3~6小时可出现X线异常表现。

a.积液平面超过三个;

b.胀气肠曲呈弓形,肠腔气柱渐高征;

c.立卧位肠管变化大,短拱形长管形;

d.肠壁、黏膜皱襞一般无明显增厚;

e.梗阻点以远肠管萎陷。

2.绞窄性小肠梗阻(strangulated obstruction)

原因:扭转、内疝、套叠(intussusception) 、粘连。X线表现:

a.无肠腔气柱渐高征(但偶有),空回肠换位;

b.立卧位肠管变化不大,固定;

c.假肿瘤征,咖啡豆征,长液面征,空回肠换位;

d.肠壁增厚、黏膜皱襞增粗;

e.直肠、结肠可积粪、充气。

3.结肠梗阻

原因:结肠癌、乙状结肠扭转。

X线表现:

1.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

梗阻近段结肠高度扩张、积液;

结肠造影检查示不规则充盈缺损。

2.乙状结肠扭转:

马蹄状扩张的肠袢,直径达10cm,内含大量气体与液体;

肠曲壁呈三条纵行致密线,向左下方集中;

结肠造影检查示削尖状、鸟嘴状狭窄。

4.麻痹性肠梗阻X线表现

原因:急性腹膜炎、脓毒败血症、腹部术后、低钾血症、

严重外伤、外伤性休克及腹膜后间隙感染或血肿等。

X线表现:

普遍性胀气,大小肠均受累;

气多液少呈蜂窝状,液面低;

肠运动减低;

短期内复查胀气肠曲多无变化。

(二)肠梗阻定位诊断

根据扩张与萎陷移行区

(三)肠梗阻病因诊断

较为复杂,综合诊断,CT检查。

二、肠套叠

分类:回盲部套叠、小肠套叠、结肠套叠。

套叠部分组成:外层(鞘部)、中间层(折入部)、最内层(折返部)。

多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

三、胃肠道穿孔

一般情况下,发病4~5小时后,腹部平片才可见到腹腔内游离气体,随时间推移气体量逐渐增多。约有10%~25%的胃肠穿孔病例不出现气腹,因此,X线所见阴性不能否

定穿孔的可能。

第二节肝脏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透视、平片价值有限;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间接门静脉造影;

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二)CT检查

平扫: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ml-800ml充盈胃和小肠。

增强扫描:肝动脉期(20s-25s)、门脉期(60s)、肝实质期(2min-4min)、延迟期。

目的:

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

帮助鉴别病变的性质;

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显示平扫不能发现的病灶。

一、肝脏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形态异常

实质异常

局灶性(形态、大小、数目、质地、强化周围结构)

弥漫性

肝内血管异常

肝内胆管异常

二、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实质局灶性疾病

1. 原发性肝癌

90%以上为肝细胞癌,大体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

影像学表现

1) 肝血管造影:可发现直径小至2cm的肝癌,并可确定部位、数目、范围、血供类型和门脉受累情况。

①供血动脉增粗;②出现肿瘤血管;

③占位征象;④血管浸润征象;

⑤肿瘤染色、充盈缺损;⑥静脉早显;

⑦门静脉血管改变。

2) CT表现:

①肿瘤病灶

平扫:边缘不规则低密度区,单发或多发,瘤内常出现坏死而呈密度更低区。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有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低于同层腹主动脉,门脉期病灶强化密度迅速降至至低于正常肝,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瘤内有时可见粗细不均、迂曲的肿瘤血管。

②伴发改变

肝脏轮廓、肝门形态、门脉瘤栓、邻近器官浸润、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大、腹水等。

2. 肝海绵状血管瘤

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瘤体由血窦组成。

影像学表现

1)肝动脉造影

实质期瘤体内出现“血湖”,呈爆玉米花状染色,出现早、消失。

无肿瘤血管和动静脉短路。

2) CT表现

①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较大者可密度不均。

②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

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

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逐渐减低,直至全瘤充填,密度与正常肝相同;

瘤体较大者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

部分肿瘤先从瘤体中心开始强化,再向周围扩展;

瘤体小时可一开始就呈全瘤强化。

(二)囊性局灶性疾病

肝囊肿可单发、多发。多发者常与肾、胰、脾等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CT表现:单发或多发边界锐利的囊性病灶,囊内CT与水接近,囊壁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无强化。

第三节胆道系统

一、胆道系统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管(囊)腔大小改变

(二)管(囊)壁改变

(三)管(囊)腔内容物异常

胆石症(gall stones)

影像学表现:

(1)普通X线:阳性结石(10% ~20%)为葡萄或石榴子样,中间密度较低,侧位片结石位于脊柱的前方。阴性结石(80% -90%)不能显示。

(2)造影检查:圆形或多面形充盈缺损。

(3)CT:单个或多个高密度影,环状、分层状,位置随体位改变。

1. 胆囊结石

2. 胆管结石

(1)普通X线:可显示阳性结石及气体。

(2)造影检查:胆管内圆形充盈缺损,单发或多发。

(3)CT:直接显示胆管内高密度结石影,了解胆管的扩张程度及管壁的厚度,显示胆管内少量气影。

医学影像学重点急腹症和肝胆胰脾中大

医学影像学重点急腹症和肝胆胰脾中大 急腹症&肝胆胰脾 腹部是指膈肌以下、盆腔以上的解剖范围。包括腹内脏器(以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为主)、腹膜腔、腹膜后间隙及腹壁。 检查技术 国内仍以腹部X 线和B 超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再做CT 检查。 一. X 线检查 最好在临床处理前进行,以反映腹部的自然状态。腹部组织、器官发生病理改变时可改变腹部的自然对比,因而X 线平片常用于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一)X 线平片及透视 1.X 线平片 至少要求站立正、仰卧前后位,其它如侧位、仰卧水平侧位、侧卧水平正位、倒立正、侧位。 2.透视除可观察病变外,还可动态观察膈肌运动和胃肠蠕动。 (二)造影检查 1.钡剂、空气灌肠:肠套叠、乙状结肠扭转、结肠癌。 2.钡餐:先天性幽门肥厚、十二指肠梗阻。 3.泛影葡胺: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肠梗阻。 4.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二. CT 检查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 第一节与急腹症有关的正常影像解剖 X 线平片正常表现: 腹壁与盆壁:腹膜后、肾周脂肪呈灰黑影,胁腹线 腰大肌、腰方肌、闭孔内肌、提肛肌 骨性结构。 实质器官:肝、脾、胰、肾、子宫。 空腔器官:胃肠道、胆囊、膀胱。

第二节急腹症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异常气体 (一)胃肠道内异常气体 空腔器官积气、积液并管腔扩大(可判断肠管位置、活动度变化)。 不同肠段胀气表现 空肠:肠腔内环状皱襞密集; 回肠起始段:肠腔内较多环状皱襞; 回肠末段:肠腔内不见环状皱襞; 结肠:可见结肠袋的间隔。 扩大肠腔的鉴别要点 (二)腹壁气体:沿肠壁走行的线状或串珠样小囊状透光影。 继发于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肠坏死,也可见于中毒性巨结肠、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肠壁少、不贯肠腔 无多环状、贯肠腔黏膜皱襞 >5-7cm 略小 >3cm 大小腹周右下腹及盆腔左上腹部位结肠回肠空肠 气囊肿。 (三)腹腔内积气:游离、局限性。 立位:膈下半月形透光区 左侧卧位水平投照:肝与侧腹壁间线状透光带 二、腹腔积液(并积气):膀胱上方的水样密度影,“狗耳征” 三、腹内高密度影:钙化、结石、粪石 四、腹腔内肿块影:软组织密度块影,周围的肠襻和器官受压移位 五、腹腔或腹膜后脓肿:境界不清的肿块影,多伴有麻痹性肠梗阻的征象。 六、下胸部异常 七、骨骼异常 第三节常见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一.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影像学大纲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放射医学教研室 2008年1月 前言 医学影像学由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信息放射学等组成。医学影像检查是利用各种不同的成像技术获得人体结构和器官的解剖、功能、代谢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病理生理功能和代谢改变。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疾病从发现到定位诊断、定量诊断、定性诊断都依靠医学影像学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和疗效评价等也离不开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知识已经成为医学生和临床医学生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心备的知识之一。 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为临床课学习打下基础,为将来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打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应达到两个目的:1、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及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在

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能够根据卫生经济学原则,科学合理地为病人确定检查方法和检查程序。2、掌握人体各部位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从而具备临床工作所必须的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及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学会观察各种影像,熟悉观察内容与分析步骤,了解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和诊断原则。 3、掌握人体各部位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4、掌握肌肉骨关节系统、呼吸系统、心脏大血管、胃肠道常见病的典型X线、CT表现。 教学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爱国主义和医德的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应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分析和综合各种信息的方法。医学影像学是以影像为主要诊断依据的学科,必须重视影像的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并把影像与解剖、病理结合,以加深学生对影像认识和理解,重视见习教

医学影像学

一、总论 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指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的信息及施以影响导向的介入性治疗的科学。 X线的成像原理:穿透性、荧光反应、感光反应、电离反应 人体密度分为三大类:高(骨)、中(软骨)、低(脂肪) 超声:振动频率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声波 超声特性:指向性、反射折射性、衰减与吸收性、多普勒效应 超声类型:无回声(液体)、低回声(心等实质器官)、高回声(纤维组织)、强回声(钙化) 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与核素显象超声成像/γ闪烁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发射体层成像ECT) 1895年11月8日,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骨骼与肌肉系统 骨细胞包括(成骨/骨/破骨细胞) 骨化分为两种:膜骨化、软骨内骨化 小儿长骨特点: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骺/骺板。 骨龄:骨的骨化年龄,即骨的原始骨化年龄和继发骨化中心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愈合时间的规律性 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二者比例仍正常。X线:骨密度↓,骨小粱变细,间隙变宽。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内钙盐含量降低。X线:骨密度↓,骨小梁、骨皮质模糊 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骨小粱消失,骨皮质边缘模糊(虫蚀状)。 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X线:骨骼密度↑,骨骼↑,骨皮质、小梁增厚

Codman三角:骨膜反应后新生骨被逐渐吸收,破坏两区域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形成的三角 骨折:因外伤或者病理因素导致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疾病 骨折分类:程度分完全/不完全性;骨折线形状走行分横型/斜型/螺旋型;骨折线分Y/T型;骨碎片分撕脱/嵌入/粉碎型。 骨折后在断端之间及其周围形成血肿,为日后形成骨痂修复骨折的基础。 儿童骨折的特点A骺离骨折B青枝骨折 骨折并发症A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B骨折畸形愈合;C外伤后骨质疏松;D骨关节感染;E骨缺血性坏死;F关节强直;G关节退行性病变;H骨化性肌炎。 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策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化脓性骨髓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平片:发病2周内见一些软组织改变(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条纹影)。发病2周后可见骨质疏松并延骨干破坏 骨结核是以(骨破坏)和(骨质疏松)为主的慢性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系继发结核病原发在(肺部)。(结核杆菌)经血到骨,停在血管丰富的(骨松质)内。X线:骨质有清楚的骨质破坏,泥沙状死骨。 脊椎结核X线结核表现:椎体结核主要引起骨松质的破坏,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椎间盘变窄;受累脊柱节段常出现后突变形;周围软组织中形成冷性脓肿。 骨巨细胞瘤:骨端偏向一侧大片膨胀性破坏,恶性边缘有虫蚀状 原发恶性骨肿瘤:起源于骨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男性较多。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好发部位。X线表现主要为骨髓腔内不规则骨破坏和骨增生,软组织肿块和其中的肿瘤骨形成等。肿瘤骨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X线表现大致可分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以混合形多见。[成骨型]以瘤骨形成为主,可呈大片致密影称象牙质变。[溶骨型]以骨质破坏为主,破坏多偏于一侧呈斑片状或大片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骨膜增生易被肿瘤破,而于边缘部分残留,形成codman三角。[混合型]成骨与溶骨程度大致相同。 关节肿胀:常由于关节积液或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炎症所致 关节破坏:骨性关节面被病理性破坏代替所致。X线:间隙变窄 关节退行性变:软骨变性坏死,被纤维组织代替,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X线:关节面模糊,

中医专业医学影像学重点整理汇总

1、人工对比:即造影检查,当人体内器官和组织缺乏自然对比时,人为将密度高或低的物 质引入器官或其周围间隙,造成其密度差产生对比。 2、肺实变: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被渗出的液体、组织或细胞所代替。常见于 各种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出血、肺水肿,少见于肺梗死。 3、肺内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引流排除后形成空腔,分为厚壁空洞和 薄壁空洞,前者多见于肺脓肿、肺癌,后者多见于肺结核,虫蚀样空洞多见于干酪样肺炎。 4、肺充血:指肺动脉内血容量增多,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5、龛影:是胃肠道壁因病变产生溃烂、坏死、液化,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切线位观察表现 为突出于腔外的含钡影,轴位显示为局限性高密度钡斑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 6、充盈缺损:指充盈钡剂的胃肠道轮廓局部向腔内突出而未被钡剂充盈显示为低密度影 响,常见于肿瘤。 7、半月综合征:指龛影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 廓内,龛影外以宽窄不等的透明节形成环提。 8、阳性结石:结石成分以钙盐含量高,在X平片上显示为高密度,常见于尿路结石。 9、阴性结石:少数结石以尿酸盐为主要成分,在X平片上不能显示。 10、骨质疏松:是单位体积内正常骨组织含量减少,骨组织内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含量比 例仍正常。 11、骨质破坏:局部正常的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常见于炎症,结 核、肿瘤等。 12、骨质坏死:骨组织血供中断、局部代谢停止所致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多见于慢性骨髓 炎、骨缺血坏死、骨结核等。

支气管阻塞性病变: 定义: 原因:腔内阻塞或腔外压迫 腔内:异物分泌物肿块血块水肿痉挛等 腔外:肿大淋巴结肿块等 CT可直接显示病因,支气管壁增厚、腔内肿瘤、异物等 三种后果: 1、阻塞性肺气肿::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肺泡壁破坏。 原因:活瓣性呼气性阻塞 X线表现: (1)肺透过度增加 (2)肺体积(容积)增大胸廓、肋间隙、横隔、纵隔不同程度改变 (3)肺纹理稀疏、变细(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 (4)肺大泡:壁菲薄、囊状透光区(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2、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完全阻塞以后,肺泡内的气体在18-24小时内被吸收,肺组织萎陷. 原因:支气管完全阻塞 X线表现: (1)肺透度降低。 (2)体积缩小表现为肺门、叶间裂、膈、纵隔等结构的不同程度移位。 (3)一侧性肺不张:患侧肺野均匀致密 肺叶不张:不张肺叶致密 肺段不张:三角形致密影 肺小叶不张:小斑片影 3、阻塞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X表现: 充血期:X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纹理增多。 实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出现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乃至消失,(由于病变的消散不均,易误诊为肺结核)。炎症最终可完全吸收,或只留少量索条状阴影 1、中央型肺癌:发生部位、生长方式与与X线表现 早期肺癌:肿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沿管壁浸润生长未侵及周围肺实质,X线常无异常表现,偶尔可见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CT可清楚显示支气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腔内结节等改变。 中晚期肺癌表现包括: ①直接征象:X线及CT均显示肺门软组织肿块影(肿瘤/和肺门增大淋巴结融合形成);同时CT能清晰显示支气管腔狭窄、闭塞或腔内外软组织肿块、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 ②间接征象:即支气管阻塞继发肺内改变: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支气管扩张。 ③反“S”征:胸片上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不张的右肺上叶与右肺门肿块下缘融合形成反“S”状边缘。

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 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 课程编码: YXZB324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 72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36学时) 总学分: 3 适用专业:基础、临床、麻醉、口腔医学类专用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人体断面影像解剖学 开课院系:医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科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后者又分为介入诊断学和介入治疗学。本教材将X线、CT、USG、MRI、DSA等不同的成像技术的正常、基本病变及具有代表性的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按篇按章有机的揉和在了一起,并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为了适应教材的要求,结合我院的教学实际制订此教学大纲,以供日常教学参考用。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影像诊断学总论 教学内容:阐明“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临床学科。主要包括: X线诊断、USG、CT、MRI、DSA、r闪烁摄影诊断及介 入放射学等。目前,本学科重点讲授X线诊断、CT诊断及USG。知识点:

1.了解X线、CT、USG、DSA、MRI等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了解各种影像诊断的价值、限度和地位,重点是X线、超声和CT。 3.了解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重点是X线、USG和CT。 4.了解X线诊断、CT诊断及USG方法和原则。 重点:各种影像的诊断价值、限度及低位。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难点:MRI成像的原理。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包括脑和脊髓,位于骨组织包绕的颅腔和椎管内,影像学检查最具有意义。脑和脊髓的病情复杂,病种繁多,包括先天发育异常性、肿 瘤性、外伤性、血管性、感染性、变性性和脱髓鞘性及精神障碍性等疾 病。不同影像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价值。 知识点: 1、了解不同影像技术在中枢系统检查的侧重点。 2、掌握不同影像技术下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解剖结构,特别是 CT/MRI。 3、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检查选择及影像诊断。 重点:CT/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难点:MRI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 第三章:.头颈部 教学内容:主要是了解眼、耳、鼻窦、口咽、喉、诞腺、颌面、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影像学检查及一些常见病。 知识点: 1.了解头颈部不同器官和不同的病变选择不同的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 2.了解头颈部正常解剖结构 3.掌握不同器官部分病变影像诊断。 重点:头颈部不同器官和不同的病变选择不同的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 难点:不同器官部分病变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al imaging) 课程编号:111046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 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 总学分: 3 理论课:2.5 实验:0.5 总学时:72 理论课:42 实验:30 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和特点: 医学影像学是通过影像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随着CT、MRI、DSA等新成像技术的应用,使本学科的内容更趋丰富。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今后其它医学临床课程的学习、临床实习、研究工作中,对本专业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2.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程以讲授X线、CT及超声诊断为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模式组织安排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影像学知识;教学内容上特别在本学科与临床和病理知识的结合点上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基本技能、思维和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图像特点;(2)掌握对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3)了解CT、MRI 及介入放射学的价值和限度,以便正确应用。重点学习各系统的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介绍一般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本课程教材选用《医学影像学》(全国高校医学规划教材),高教出版社,2004,8 孟悛非主编。 3.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具有密切而有机的联系,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以上的基础知识。 II 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总论(5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放射诊断学应用原理和概况。 (2)了解放射诊断学的价值、限度和地位。 (3)了解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及在临床工作中的正确应用。 (4)了解放射诊断学的方法和原则。 (5)了解CT、DSA、USG、MRI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和限度。 二、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X线成像 第一节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与设备

(完整)临床本科-《医学影像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临床医学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 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72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见习学时:30学时 学分:5 适用对象:临床、麻醉、视光、法医 选修课程:急救医学、断层解剖学 教学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医学影像学自身飞速发展,修订本门教材以适应新世纪教学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医学影像学》自1983年至今,已出五版,第1及第2版的书名为《放射诊断学》,第3版更名为《医学影像诊断学》,第4版后改为现在的《医学影像学》.书名的变更,反映出本学科的迅猛发展,已包括了X线、CT、MRI、超声和介入治疗学为一体的诊治并存的新模式。《医学影像学》是临床最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柱;书在各系统或器官的影像诊断学内,都分别介绍检查方法、影像的观察与分析和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诊断的思维方法,学生能够优选与综合应用检查方法,能够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为正确运用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知识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本次修订力求在有限的学时内,反映新教材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反映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要求,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遵循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总论主要介绍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成像设备、图像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应用价值与限度,使学生了解各种成像诊断的基础知识.X线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仍是教学的重点。CT、 MRI发展较快并于普及,应适当加大教学的比重。各论重点介绍骨骼与关节系统、肺与纵隔、心脏与大血管、胃肠与肝胆胰脾、中枢神经系统和介入放射学等几个系统。应用不同成像技术的正常与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启发性的讲授几个代表性的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对每一疾病应先简述临床病理,再介绍不同成像技术,主要是以X线为基础,适当讲授CT、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以系统为中心的病种教学,使学生对一个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个全

影像诊断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影像诊断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因为在对于急腹症实施诊断时,不同方式的影像学检查也具有 各自的优势,所以说,临床医生应该依照病情及体征来快速的确认诊断方向,并 选择最为合适的影像诊断方式,从而迅速的、准确的对急腹症的位置、诱因、病 理及并发症等进行诊断,再对急腹症的治疗给予高效的指导。方法:利用研究资 料的整合,先是介绍各种急腹症的诱发因素,然后分析各种影像诊断在急腹症中 的应用。影响诊断技术在医学诊断领域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需要医学工作者深 入研究。结论:本文首先介绍了急腹症的相关概况,接着介绍了影像诊断在急腹 症中的应用,包括CT扫描检查、超声波检查、X线平片及造影检查、MRI检查, 最后对影像针对在急腹症中应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普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超声来进行急腹症。急性腹部影像学诊断与超声波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它的检 查速度很快,很少受到患者体型的影响。甚至所有器官和疾病都清楚地显示出来。对操作员没有依赖性。该图像能够清楚地反映疾病的程度,跨越多个器官或腹 部的多个区域; 除影像外,其他影像检查均不能完全显示病变沿腹膜腔,以及腹 部系膜及韧带的扩散情况,由于病变远离发病器官,因此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诊 断的误差。所以,影像检查已作为,或应该成为医院急腹症诊断中较为关键的力量。 关键词:影像;诊断;急腹症 1 一、急腹症的相关概况 以腹部疼痛为重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在临床上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急腹症, 在病因方面是比较繁杂的,其特征往往是起病比较急、病症改变比较快、病程比 较短以及病情比较危重等。通常需要临床医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精准的做出 发病的位置、病因及相关并发症等诊断,从而便于选择及时的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影像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优缺点、相关的准备注意事项

影像学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X线: [X线透视+平片] 适应症——1、胸透:观察肺部的情况、膈肌运动、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2、腹透:急腹症、胃肠道蠕动和排空情况、胃肠道阻塞、泌尿系统。 3、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情况、阳性异物。 [X线造影] 1.胃肠钡餐造影: 适应症——食管、胃肠等病变,以及胃肠道临近组织的肿块等。如食管癌,食道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了解心脏病心房室有无扩大,纵膈肿瘤等。 禁忌症——胃肠道大出血一周内,胃肠道穿孔,严重肠梗阻。 术前准备:检查当日空腹。注意事项:胃内钡剂全部排空后方进食。 2.钡剂灌肠: 适应症——结肠及部分末段回肠病变,特别有梗阻症状不宜作口服法检查者。如结肠炎症、肿瘤、巨结肠等。 禁忌症——结肠坏死性病变,结肠大出血。 术前准备:查前一天流质或少产气食物、检查前4小时清洁灌肠一次。 3.胆囊、胆道造影:口服胆囊造影 适应症——各种胆囊病变如胆结石、肿瘤、炎症等,用于观察胆囊形态功能。 禁忌症——黄疸时血清胆红素> 85umol/L,幽门以上梗阻,腹泻等。 术前准备:术前1天中午高脂肪进食,使胆囊排空,当晚进少脂或无脂饮食、晚餐后口服碘番酸3克,再少量饮水。 4.静脉胆系造影: 适应症——用于观察胆管、胆囊形态、如胆囊切除术后,或口服法胆囊检查不显影者。 禁忌症——血清胆红素在68umol/L以上,对碘过敏、心肝功能严重损害、身体衰弱。 术前准备:先作过敏试验,造影前禁食,结肠排空。 5.泌尿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主要用于检查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病变。‘适应症——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先天畸形,不明原因血尿,尿路梗阻,或了解肾功能。 禁忌症——对造影剂过敏者。 术前准备:前一天口服轻泻剂,或当天作清洁灌肠,检查前禁水6 -12小时,作造影剂过敏试验。 逆行肾盂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肾盂和输尿管的形态,或因肾功能差,不宜作静脉肾盂造影者。 膀胱造影:适应症:膀胱病变(肿瘤、结石)、前列腺病变、或盆腔内肿块。 禁忌症:尿道严重狭窄,或不适宜导尿者。 6.子宫输卵管造影: 适应症——不育症、生殖道畸形、子宫不正常出血。 禁忌症——一般情况衰弱、生殖道急性炎症,子宫出血时、妊娠、或造影剂过敏。 术前准备:碘过敏试验,造影宜在月经后4-10天内进行。 7.心血管造影: 右心造影:适应症:右心及肺循环异常,如法乐氏四联症、大血管转位、肺动脉狭窄

医学影像学重点

医学影像学第一章影像学诊断和总论 1、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X线成像:基本性质:1.穿透性 2.荧光效应 3.感光效应 4.电离效应 3、人体组织依密度不同大致分三类 1)高密度有骨和钙化灶,呈白影 2)中等密度有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液,呈灰影 3)低密度有脂肪组织及含有气体的肺组织、胃肠道、鼻窦和乳突气房等,呈黑影 4)厚度越大,则透过的X线就越少 4.成像原理: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时,因被照射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被吸收的程度就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的X 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胶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5.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是指利用平板探测器直接把X线影像信息转化成电信号,再转换成数字信息,整个转换过程都在平板探测器内完成,不必经过摄像管或激光扫描,没有模/数字转换过程,是一种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

6.CT成像是X线束对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量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模拟电信号,后经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电信号转为数字经计算机处理成断层图像 7.人体组织的CT值:骨1000,软组织20~50,水0,脂肪-70~-90,空气-1000 8. CT增强作用:平扫显示病变而未能明确诊断,或可疑异常,或未显示异常而临床和其他辅助检查提示有病变时,均应行增强检查。 9.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角度发生改变的现象。在超声上能造成图形的一定的变形和扭曲。 10.声影:超声通过骨质或钙质时,明显衰减,致其后方回声减弱,乃至消失而形成声影。 11.超声的发展技术:1)组织多普勒成像 2)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3)声学造影 4)声学定量 5)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6)三维超声 7)超声弹性成像 12. MRI优缺点: (一)优点: 1. 组织分辨率高,由信号强度可以确定组织的类型(如脂肪,血液和水) 2. 解剖结构细节显示较好;对组织结构的细微病理变化更敏感(如骨髓的浸润,脑水肿) 3. 体内分析组织和病变代谢物的生化成分,如T1,T2,31P ,23Na的

医学影像学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①X线的基本性质,即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②人体各部结构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超声成像的物理现象:指向性,反射折射与散射,衰减与吸收,多普勒效应 X线适用于①具有良好自然密度对比的器官和部位所发生的病变②能够与周围结构产生明显密度对比的病变 CT适用于几乎人体各个系统和解剖部位 超声,超声检查易行,无辐射,实时动态成像 MRI组织分辨力高,易于发现病变并显示特征 图像观察和分析前的准备:①核对图像上患者信息②图像应符合观察和分析的需求,识别图像类型 图像观察和分析的原则和方法:①图像的全面观察和分析②图像的重点观察和分析③图像的比对观察和分析 异常影像表现以局灶性多见,分析时应包括:部位;数目;形状和边缘;密度,信号强度和回声;临近器官和结构。 星形细胞肿瘤,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肿瘤,成人多发于大脑,儿童多见于小脑。CT 病变多位于白质,I级肿瘤通常呈低密度性,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无或轻度强化;II~IV级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有的则呈不均匀强化 脑膜瘤,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多居于脑外,与硬脑膜粘连 CT①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其内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颅板受累引起局部骨质增生或破坏②增强检察,病变大多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MRI:脑膜尾征(临近脑膜增厚并强化) 垂体瘤:大多数垂体腺瘤,直径<10mm以下为微腺瘤,>10mm为大腺瘤 听神经瘤:成人常见的后颅窝肿瘤 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是源于胚胎颅咽管残留细胞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生长发育障碍、视力改变和垂体功能低下。CT:平扫,鞍上池内类圆形肿物,多呈不均匀低密度为主的囊实性病灶,常见呈高密度的囊壁壳样钙化和实性部分不规则钙化,压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前部时,可出现脑积水。 脑转移瘤:经血行转移而来;顶枕区常见,也见于小脑和脑干 脑挫裂伤:CT,显示低密度脑水肿区内,散布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伴有占位反应;也可表现为广泛性脑水肿或脑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常见,血肿较局限,呈梭形。CT:表现为颅板下方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 硬膜下血肿: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脑表面广泛分布。CT①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脑挫裂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果明显②亚急性或慢性,呈高、等、低密度灶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 眼部炎性假瘤分七型:眶隔前型,肌炎型,泪腺炎型,巩膜周围炎型,视神经束膜炎型,肿块型,弥漫型 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单侧发病,临床常表现为轴性眼球突出,呈渐进性,肿瘤较大时可引起眼球运动障碍。超声:肿瘤内回声高而均匀是较特异性表现。CT显示特征性“渐进性强化” 鼻咽癌:大多为低分化鳞癌,以男性多见。CT:为鼻咽癌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①平扫,表现病侧咽隐窝变浅、消失、隆起,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癌;常可见颈深部淋巴结肿大②增强检查,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胸部X线摄影:①后前位和侧位胸片,为常规摄影体位,用于疾病初查、定位和治疗后复查,也是胸部健康查体常采用的方法。②斜位胸片,常用于检查肋骨腋段的骨折。阻塞性肺气肿:X线①局限性,表现为肺部局限性透明度增加,其范围取决于阻塞的部位,肺纹理稀疏,纵膈移向健侧,病侧横隔下降②弥漫性,两肺野透明度普遍性增加,常有肺大泡出现,肺纹理稀疏;晚期肺纹理进一步变细减少、肺野透明度明显增加,胸廓前后径及横径均增大、肋间隙增宽、横隔低平且活动度减弱,心影狭长呈垂位心型,中心肺动脉可以增粗,外围肺血管纹理变细,严重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 阻塞性肺不张:X线①一侧性肺不张,患侧肺野均匀致密,肋间隙变窄,纵膈向患侧移位,横隔升高,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表现②肺叶不张,不张肺叶缩小,密度均匀增高,相邻叶间裂呈向心性移位;纵膈及肺门可不同程度向患部移位;邻近肺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③肺段不张,单纯肺段不张较少见,后前位一般呈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肺段缩小④小叶不张,为多数终末细支气管被黏液阻塞所致,表现为多数小斑片状致密影,与邻近的炎症不易区分,多见于支气管肺炎。 肺实变:X线,多数连续肺泡发生实变,则形成单一的片状致密影;多处不连续的实变,隔以含气的肺组织,则形成多灶性致密影,实变中心区密度较高,边缘区常较淡,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 胸腔积液:X线①游离性,250ml后,站立后前位检查仅见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随液量增加依次闭塞外侧肋膈角,掩盖膈顶,进而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凹面,其上缘在第四勒前端以下②中量积液,表现为弧形凹面,超过第四肋前端下缘,并在第二肋前端下缘平面以下③大量积液,弧形凹面上缘达第二肋前端下缘平面以上②局限性,多见于下胸部侧后胸壁,包裹性积液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半圆形或扁丘状致密影。CT,少量中等量游离性积液,表现为后胸壁下弧形窄带状或新月形液体样密度影,边缘完整。 支扩:CT①柱状支气管扩张,轨道征,印戒征②曲张型支气管扩张,念珠状③囊状型支气管扩张,葡萄串状影,合并感染时出现气-液平面④支气管粘液栓,指状征改变大叶:X线①充血期,无阳性发现,仅显示肺纹理增多,肺透明度减低②红灰肝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累及整个肺叶则呈叶间裂为界的大片状致密影;透亮支气管征(实变影中可见透亮支气管影)③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CT:①充血期,病变呈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缘模糊,病变区血管仍隐约可见②红灰肝样变期,可见沿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实变影,内有“空气支气管征”③消散期,随病变的吸收,实变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影,最后可完全吸收。 肺结核:①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慢性③继发性肺结核④结核性胸膜炎,须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原发性肺结核:X线,哑铃状表现①原发浸润灶,邻近胸膜处的肺内原发病灶。呈类圆形或局限性斑片影②淋巴管炎:为自原发病灶向肺门走行的不规则条索状影③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表现为肺门影增大或纵膈淋巴结增大,并突向肺野。CT:增强CT时,中心不强化,周边强化,而呈环状强化表现。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①急性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状影,粟粒大小1~3mm,边缘较清晰,“三均匀”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②亚急性,慢性,结核菌少量,多次播散X线双肺上中野粟粒状小结节影,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分布不均③继发型,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性肺炎和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中央型肺癌:胸片主要表现为肺门肿块,呈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形,常可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CT“鼠尾状” 周围型肺癌:X线,①早期,肺内结节影,形态可不规则,常见分叶征,毛刺征或胸膜凹陷征②晚期,肺内球形肿块影,可见分叶,短细毛及胸膜凹陷征,肿瘤坏死经气管引流后,可形成厚壁偏心空洞,肿块内钙化少见 弥漫性肺癌:X线,两肺广泛分布细小结节,也可表现为大片肺炎样改变,可见空气支气管征。CT: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结节影,可伴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病变融合成大片肺炎样实变影,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但其走行僵硬而不同于大叶性肺炎实变中的表现。 肺错构瘤:边缘光滑,无毛刺,有“爆米花”样钙化或脂肪成分 纵膈原发肿瘤:①前纵隔,胸腺瘤,畸胎瘤②中纵隔,淋巴瘤,支气管囊肿③后纵隔,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 心胸比率: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人≤0.5 风心:X线,①二狭,表现肺淤血,伴肺水肿,心影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房右室增大②二关不全,所致中度以上返流时,可见左室增大③主狭,左室不同程度增大,左房可轻度增大,升主动脉局限性扩张④主关不全,左室增大,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普遍增大⑤联合瓣膜损害,心脏高度增大,X线仅显示受累较重的瓣膜病变征象。超声,1)二狭,①二尖瓣回声增粗,反射增强,EF斜率随病情发展而逐渐缓慢,A 峰逐渐消失,正常双峰曲线平台样;瓣体弹性尚可时,舒张期瓣体可向左室流出道膨出,二尖瓣前叶气球样变,二瓣开放受限,面积缩小②舒张期二瓣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③左房右室增大④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增快,彩色多普勒显示进入左室的血流呈五彩镶嵌状⑤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房内栓,尤其左心耳部血栓常需经此检查 法洛四联症,最常见发绀型先心①肺动脉,肺动脉瓣或(和)瓣下狭窄②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室肥厚 盔甲心:结核性心包炎晚期常引起广泛粘连导致缩窄性心包炎,增厚的心包可呈盔甲样包绕心脏,常伴钙化 心包钙化是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变现为高密度影,呈蛋壳状累及整个心缘,或包绕大部分心脏 食管与胃肠道检查多选择硫酸钡造影作为初查方法 胃的形状:牛角型,钩型,长型,瀑布型 充盈缺损: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腔壁局限性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所致 龛影: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凸的影像,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

最新医学影像学重点复习完整版

医学影像学重点复习完整版

自然比照: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异,课产生X线比照,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异,叫做自然比照 人工比照:对于缺乏自然比照的组织或器官,课认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比照,叫做人工比照 造影的方法:1 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 间接引入:经静脉注入 X线诊断的应用:胃肠道、骨肌系统和胸部 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的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 多普勒效应: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后壁回声增强:人体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声能的吸收衰减不同,衰减系数低的液性囊肿或脓肿,那么出现后壁回声增强。 声影:衰减系数高的纤维组织、钙斑、结石、气体等前方那么形成声影。 骨组织的根本病变表现: 1、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小梁辨析、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 2、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质边缘模糊。

3、骨质破坏 4、骨质增生 5、骨膜异常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7、骨质坏死 8、矿物质沉积 9、骨骼变形10、周围软组织病变 关节根本病变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 阻塞性肺气肿:X线:肺部局限性透明度增加,,纵膈移向健侧,病侧横隔下降 阻塞性肺不张:X 肺野密度均匀增高,纵膈移向患侧,横隔升高胸膜病变:1、胸腔积液X 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阴影,有时可见肺尖部透明,并可见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膈向健侧移位 2、气胸与液气胸;X 气胸区无肺纹理,为气体密度,同侧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膈向健侧移位 3、胸膜肥厚、黏黏及钙化 4、胸膜肿块 支气管扩张:X 常规X线可表现正常,有时可见肺纹理增多、环状透亮影,实变影中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 大叶性肺炎:分四期: 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临床: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可铁锈色谈 X 充血期:无明显表现,仅肺纹理增多;实变期:密度均匀致密影。累及肺段呈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累及整个肺叶,以叶间裂为界大片致密影;可见空气支气管消散期:大小不等,分布不规那么的斑片状阴影,可存在索条状影,偶可机化为机化性肺炎。 消散期密度逐渐减低

医学影像学重点

泌尿系统结石:X线平片(卧位腹平片、KUB)。颅脑外伤、脑出血首选CT。鞍区后窝、脑梗死首选MRI。肠梗阻与胃肠穿孔选X线(立位腹平片)。急腹症首选检查立位腹平片,急性胰腺炎首选CT,胆囊B超。关节的基本病变: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X成像基本原理: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力效应。X线产生的必备条件:1自由的活动电子群;2电子群以高速运行;3高速运行的电子群突然受阻。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齿釉细胞癌(造釉细胞瘤)好发于下颌骨、角。乳突的分型:Ⅰ气化型Ⅱ板障型Ⅲ硬化型(质密型)Ⅳ混合型。IVP:即静脉肾盂造影。静脉内注入造影剂,经肾脏排泄,显示肾盂、肾盏、输尿管的形态,以观察其有无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改变的造影方法。MRCP:即磁共振胰胆管造影。采用很大权重的T2WI,突出显示水的高信号,从而抑制周围组织的信号(使之成低信号),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胰胆管成像,显示胆囊、胆管、胰管,称之为胰胆管成像(MRCP)肾自截:肾结核累及全肾,最终导致全肾钙化,肾功能完全丧失,称为肾自截。骨与软组织基本病变: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脊椎呈鱼椎样改变。常见于:老年妇女和关节活动障碍病人、易发生病理骨折。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指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骨的有机成分,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承重骨骼常变

形、常见假骨折线。常见于:佝偻病后遗症骨质软化。3骨质破坏(bone destruction)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它是由病理组织本身直接使骨组织溶解吸收,或者由病理组织引起的破骨细胞生成及活动亢进所致。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可以发生破坏。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呈筛孔状或虫蚀状。常见于:化脓性骨髓炎、骨囊肿、右髋关节结核、溶骨性骨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4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and osteosclerosis是指由于骨质增生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质塌陷,随后则出现软骨下骨硬化现象。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小梁增多、增粗、骨皮质增厚致密、骨髓腔变窄。常见于:慢性炎症、外伤、原发性骨肿瘤、代谢性疾病如甲旁低、氟中毒。5骨膜异常:包括骨膜反应(periosteal reaction)和骨膜新生骨,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最终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组织学上,可见骨膜变厚、水肿、内层成骨细胞增多,可有新生的骨小梁。X线表现:与骨皮质平行的密影,可呈线状、层状、花边状。常见于: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原发于骨的软骨类肿瘤可出现肿瘤软骨内钙化;骨栓塞所致骨质坏死可出现骨髓内钙化;少数关节软骨或椎间盘软骨退行性变也可出现软骨钙化。X线表现为颗粒状或小环状无结构的致密影,分布较局限。常见于:软骨类肿瘤出现软骨内钙化、骨

医学影像学重点总结

1. 1895年德国物理学教授伦琴发现x线。 2.计算机x线成像(CR)和数字x线成像(DR)。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4.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是由u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i殳计并于1971年应用于临床。 5.多层螺旋CT (MSCT )。 6. C血 管成像(CTA)。7.磁共振成像(MRI)。8.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9.脑脊液和水:TWI:信号轻度低,影响灰度黑TW工信号强度高,影响灰度白1210.普通X射线的空间分辨率高于CT,密度低于CT 11.可型密度量化分析选用不同的设置窗,包括窗位和窗宽12. CT血管成像CTA 13.合理选择成像技术和检 查方法:1.诊断价值高抚创或微创院行、费用低安全性高14.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一种科技含量高、实际应用价值极大的复杂系统,其将数字化成像设备、高速计算机网络、海量存储设备和具备后处理功能的影像诊断工作结合起来,完成对医学影像信息的菜鸡、传输、储存、后处理及显示灯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足利用。15.放射信息系统(RIS)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对医学影像学科的相关事务,诸如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及科室的工作量及财务信息等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16.对于中枢神经系统,CT (首选)和MRI 是主要影像检查技术。17.脑膜瘤影像学表现CT: (1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其内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 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颅板受累引起局部骨质增生或破坏; (2)增强检查,病变大多呈均匀性显著强化MIRI: (1)平扫, 肿块在T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TWI上呈等或高信号;(2)增强 TW,⑵肿块呈均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具 有一定特征;(3)MRA能明确肿瘤对静脉窦的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重点病变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重点病变总结,推荐文档 呼吸系统 气管支气管病变: (一)支气管阻塞及其后果 病因:①管内: intralumen异物、分泌物和血块等②管壁:肿瘤、痉挛、先天性和炎症等。③管外:extralumen有肿瘤、增大淋巴结压迫等 病理pathologically:①部分阻塞引起肺气肿。②完全阻塞引起肺不张 1.阻塞性肺气肿①部分阻塞致肺内气体不能完全排出,肺泡过度膨胀形成肺气肿②终未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③若多个肺泡膨胀破裂,融合则成肺大泡。弥漫性肺气肿①两肺纹理变细、少、分散及肺透过度增大②膈肌低、动度弱。若多个肺泡膨胀破裂,融合则成肺大泡③肋间隙增宽;心影狭长 2、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atelectasis):①支气管完全阻塞②有时并发肺炎或支气管扩张 (1)一侧肺不张①患侧肺密度高②肋间隙狭窄③膈肌升高④纵隔移向患侧⑤健侧代偿性肺气肿 (2)肺叶不张lobar atelectasis :①肺叶体积小,密度高②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③叶间胸膜及肺门移位④患侧膈肌升高⑤患区肋间隙狭窄 (二)肺部病变disease of the lung 1渗出与实变①部分肺泡内被病理性液体代替称渗出②全部肺泡内被病理液体或组织代替称实变(2)X线表现:渗出病灶①均匀云絮状影②边缘模糊;实变病灶:①片状均匀致密影边界不清②近叶间胸膜处则边缘清楚③实变区内有时可见支气管气像(3)临床意义:见于: ①肺炎②渗出性肺结核③肺出血④肺水肿等 5.肿块(Mass)与结节(nodule ):

(1)病理:肺组织内有良性或恶性瘤细胞生长称肿块或结节直径小于或等于2cm的称结节,大于2cm的为肿块。临床意义:①常见于肺囊肿②肺结核③炎性假瘤④良性及恶性肿瘤等 (2)X线表现:呈圆、椭圆形均匀密度的致密影良性:①边界清楚②生长慢③不发生坏死 结核球:①常为圆形其内可有点状钙化②周围常有卫星病灶炎 恶性malignant:①边界不规则②呈浸润性生长快而不均衡③可发生坏死④常有短细毛刺向周围伸出⑤靠近胸膜时可有线状、幕状或星状影与胸膜相连而形成胸膜凹陷征⑥较大的恶性肿瘤特别是鳞癌,中心易发生坏死而形成厚壁空洞 转移瘤metastasis:①常多发②大小不一,以中下野较多③密度均匀④边缘整齐CT:肿块的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形成分叶形肿块,称为分叶征,多见于肺癌。分叶征瘤体内有时可见直径1mm~3mm的低密度影称为空泡征。瘤体边缘可有不同程度的棘状或毛刺状突起称为棘状突起或毛刺征;邻近胸膜的肿块其内成纤维反应收缩牵拉胸膜可形成胸膜凹陷征,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增强扫描:①结核球仅周边环形轻度强化②肺良性肿瘤可不强化或轻度均匀性强化③肺部炎性假瘤可呈环状强化或轻度均匀性强化④肺恶性肿瘤:常为均匀强化或中心强化且常呈一过性强化 6、空洞及空腔:(1)病理组织坏死液化物经支气管排出后残留的缺损称空洞。空腔 ①与空洞不同②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③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部属于空腔 空洞壁:①由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所形成②多见于结核、肺癌 (2)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A.虫蚀样空洞:①又称无壁空洞②在大片致密坏死组织阴影内有小而形状不一的多发性透明区③常见于干酪样肺炎B.薄壁空洞①洞壁厚度<3mm②边缘清晰③内壁光滑④一般无液平面⑤周围很少有实变的圆环状透明区⑥常见于肺结核C.厚壁空洞①洞壁厚度≥3mm②洞周围常有实变区③内壁可不规则或出现壁结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