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图

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图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玻璃、陶瓷、橡胶制品、化学纤维、油墨、油漆、医药、电子工业等领域。下面介绍一下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锌的生产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即氧化锌的预处理和氧化锌的煅烧。

首先,氧化锌的原料一般选择锌矿。锌矿经过破碎、磨矿后,得到矿石粉末。接下来,将矿石粉末与石灰石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得到含锌的矿浆。将矿浆经过脱水、干燥处理,得到含锌的矿渣。

然后,将含锌的矿渣与石灰以及其他添加剂一起,进行混合并研磨,得到矿渣混合料。将矿渣混合料进入炉子,进行煅烧处理。这一过程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使矿渣混合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锌。煅烧后,得到的氧化锌经过破碎、磨矿,得到细粉末的氧化锌。

最后,将细粉末的氧化锌通过筛分、磁选去除杂质,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锌粉末。氧化锌粉末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包装,并进行贮存和运输。

需要注意的是,氧化锌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煅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气,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工人需要佩戴防护用具,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综上所述,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氧化锌的预处理和氧化锌的煅烧。通过合理的原料选取、混合、煅烧和后处理等步骤,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锌。随着氧化锌的广泛应用,氧化锌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氧化锌的生产工艺将会更加高效、绿色和可持续。

锌冶炼工艺简介.

行政部门员工生产工艺学习指南 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四月

目录 公司简介 (1) 10万吨/年锌冶炼整体生产网 (2) 焙烧制酸生产工艺简介 (3) 浸出生产工艺简介 (7) 净化生产工艺简介 (12) 电解生产工艺简介 (14) 锌粉生产工艺简介 (16) 熔铸生产工艺简介 (16) 综合回收生产工艺简介 (17) 水汽车间生产工艺简介 (21)

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紫金矿业集团控股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注册资本3.75亿元,现有总资产27.6亿元,员工2500余人。地处工业园区,是国内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自治区重点工业企业,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企业,也是首批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审核的8户铅锌企业之一。公司的20万吨/年锌冶炼工艺采用热酸浸出—低污染沉矾除铁湿法炼锌工艺,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锌锭22万吨、硫酸40万吨的产能,年产值可达40亿元以上。 控股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H)是一家以黄金及基本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主的高新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和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之一。(H股票代码:2899,A 股票代码:601899)。 公司积极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和风险勘探工作,目前紫金在当地控股矿山一座,参股矿山一座,控制锌资源金属量300多万吨,原料自给率可达50%以上;现有矿权17个,矿权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 公司始终将科学管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来抓,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已对伴生的铜、镉、钴、铅银等有价金属全部实现了综合回收利用,对饱和蒸汽实施了余热发电项目,建成了水污染和尾气在线监控系统,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离子液尾气吸收技术,使公司尾气排放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再减少了2/3的尾气排放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技术中心,巴彦淖尔市“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先后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通过了“三标一体”认证;公司“紫金”牌锌锭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品牌;公司实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紫金牌锌锭被内蒙古自治区品牌协会授予“内蒙古著名品牌”。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烟化炉培训解析

烟化炉培训教材 直 接 炼 铅 厂 二零一零年二月

目录 第一节烟化冶金 第二节工艺流程图 第三节烟化炉构造及操作 第四节影响烟化过程因素 第五节烟化炉故障处理 第六节技术指标、工艺条件、质量标准第七节主要设备

第一节烟化冶金 一、烟化冶金过程基本原理 烟化的实质是一种还原挥发过程,是把空气和粉煤吹入烟化炉内的熔渣中,燃烧后产 生热量和一氧化碳,使熔渣保持高温,并使熔渣中的化合物和游离的ZnO及PbO还原成Zn和Pb的蒸汽,上升到炉子的上部空间,遇到CO 2 或吸进来的空气再度氧化成氧化锌和氧化铅,并以烟尘状态被收集。 二、化学反应 1、燃烧反应 C+O 2→CO C+O 2 →CO 2 H 2+O 2 →H 2 O 2、还原反应 MeO+CO→Me+CO 2 MeO+C→Me+CO 3、氧化反应 Me+O 2→MeO Me+CO 2 →MeO+CO

第二节工艺流程图

第三节烟化炉的构造及操作 一、烟化炉的构造 烟化炉的四壁全由水套构成,炉宽2.14m,长3.72m,5.13m高,侧边最下层的水套 设有风口,直径38mm,水套内壁焊有Φ16mm长50mm的销钉,钉间距离为50mm,以便冷凝的炉渣粘附其上,形成渣层,保护水套和降低热损失。炉前端水套上设有Φ120mm的放渣口,水套下一层及斜烟道用水冷循环,上层水套用汽化冷却。 风口结构采用带球阀风口,有两个支管,靠近水套的称为一次风煤管,外边的是二次风管。 为防止粉煤逸出炉外,二次风压略比一次风压高(约100mmHg)。 在炉子上部开有三次风口,方便操作观察,且可吸入空气氧化金属蒸汽。 烟化炉的给煤设备为用螺旋给煤机和压缩空气送入炉内。 二、烟化炉的生产操作 开炉前先往水套上水,中压、低压汽包水位正常,然后开动排风机和鼓风机。具有足够温度的还原炉渣从电热前床放到渣包内,由行车吊来经进料溜槽加注入炉(进料前必须用黄泥把渣口堵严),并送入部分粉煤进行燃烧,随着熔渣的不断加入,熔池深度不断增高,送煤量和风压也不断增大,直至正常状态。每个周期的吹炼时间约为120分钟左右,根据挥发物的性质及其含量而定。通常情况下,当渣含锌降至2%左右时即可开始放渣,当炉渣面放至风口以下时,立即把渣口堵上,开始下一次的生产作业。 1、全部作业效果可以从三次风口观察判断: (1)火焰黄白色透明,温度继续上升,说明煤量不够; (2)火焰不透明,有强烈蓝白色,说明给煤适当; (3)火焰不透明,呈暗红色,且有断续蓝白色,三次风口有火星冒出,说明给煤量过大; (4)炉内明亮,可看到对侧水套壁,说明锌已基本挥发完毕,可以放渣。 2、技术条件控制: (1)作业温度:1100 ℃~1200℃ (2)作业周期:120分/炉 (3)空气利用系数α:加热期0.75~1.0,还原期0.55~0.7 (4)燃料率:处理液体渣15~25%,处理固体渣30~50% (5)风压:0.04~0.07Mpa,风量:14000~16000m3/h (6)风比:一次风:二次风=4:6~3:7 (7)水套出水温度:炉体水套40℃~60℃,烟道水套50℃~60℃, 炉底水套30 ℃~50℃ (8)冲渣水压:0.2~0.3MPa (9)三次风口负压:﹣30~﹣80Pa (10)每炉生产时间:进料 15分钟 吹炼 90分钟 放渣 15分钟

氧化锌回转窑工艺流程

氧化锌回转窑是专业对于氧化锌设计的一种回转窑,因为氧化锌为细微粉末,因此我们必须做出一套特定的回转窑用于氧化锌。氧化锌回转窑设备煅烧机理先进,煅烧后的成品质量优异,并且该氧化锌回转窑用途广泛,不仅仅用于氧化锌,而且在别的领域也能用到,投资回报率高。那么这种设备的具体工作流程是什么呢? 一、氧化锌回转窑工艺流程: 氧化锌回转窑工艺主要是将锌炉料和焦煤粉碎成为小于40目颗粒料,将锌炉料与焦煤按1∶0.3~0.35的比例进行混合拌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制成有效直径为8-15毫米颗粒混合料,最后将颗粒混合料投入回转窑中进行冶炼,在含锌量为15%~25%的氧化锌矿石或含锌工业渣进行冶炼生产氧化锌时,可大幅度节约焦碳或燃煤,通过冶炼获得的氧化锌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结瘤量小。

二、工作原理 1.氧化锌回转窑工作原理就是煅烧锌、处理含锌物的整个过程和原理。一般多采用氧化锌回转窑处理含锌的滤饼。滤饼中的锌主要以铁酸锌、氧化物和硫酸盐形态存在,在氧化锌回转窑的高温下,铁酸锌和固体碳作用,还原为金属锌,同时锌、铅、镉的硫酸盐也被还原,井以硫化物和金屈形态挥发出来。从固相中还原和挥发出来的金属,在窑气氛作用下,又重新氧化,最后主要以氧化物形态产出。 2.注意:送入氧化锌回转窑中的空气量,应确保密中烟气有足够的氧量,使之能再氧化早先已被还原出的全部金属蒸气、硫化物和一氧化碳。增加氧化锌回转窑的空气量,则会使还原区向进科端延长。相反,减少空气量,则还原区缩短,还原区起始段向排料端延伸。 3.整个氧化锌回转窑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金属锌、镉、铅和镉的硫化物以及铅的氧化物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蒸气压的特点,使锌、铅、

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工艺流程

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工艺流程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着重介绍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工艺流程的背景和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路: 首先,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工艺流程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生产技术,在锌矿石的冶炼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次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 其次,回转窑是一种高温反应设备,采用回转方式进行物料的热处理和氧化反应,具有反应速度快、产能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次氧化锌的生产过程中,回转窑能够有效地控制反应温度和氧气供应,确保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性。 此外,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煅烧反应、冷却处理等步骤。其中,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对锌矿石进行粉碎、混合等处理,以满足后续反应的需求。煅烧反应阶段是次氧化锌的关键步骤,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氧气浓度,将锌矿石中的氧化锌还原为次氧化锌。最后,冷却处理可以促使产物的结晶和稳定化。 总而言之,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的工艺流程是一项重要的工业生产技术,对于保障次氧化锌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对工艺流程的研究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的工艺流程要点并进行评价。 1.2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文章结构: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文章结构,为读者提供了整体的认识和理解;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的工艺流程概述以及其中的两个要点;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并对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的工艺流程进行评价和展望。 1. 引言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文章结构。首先介绍了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以及当前该工艺流程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的工艺流程进行研究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后简要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 正文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分为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工艺流程概述和工艺流程要点两个部分。首先,在回转窑生产次氧化锌工艺流程概述一节中,详细介绍了该工艺的整体流程和各个环节的作用和关键步骤。然后,在工艺流程要点一节中,重点探讨了其中的一个要点,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接着,在工艺流程要点二节中,介绍了另外一个关键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3. 结论

氧化锌脱硫的工艺流程

氧化锌脱硫的工艺流程 氧化锌脱硫工艺流程是指通过氧化锌吸附剂来去除燃煤发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锌脱硫是一种成熟的脱硫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氧化锌脱硫工艺流程: 1. 烟气预处理:烟气首先通过除尘器去除颗粒物,然后调整烟气温度和湿度,使其适应氧化锌吸附剂的工作条件。 2. 吸收剂制备:制备氧化锌吸附剂,一般是将氧化锌与适量的助剂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反应。制备好的氧化锌吸附剂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使其能够在脱硫过程中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硫。 3. 吸收剂循环系统:吸收剂循环系统由溶液储存罐、喷淋系统、反应器等组成。溶液储存罐用于储存制备好的氧化锌溶液,喷淋系统将溶液均匀喷洒到烟气中,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溶液通过反应器进行沉淀和过滤处理,然后回流回溶液储存罐,循环使用。 4. 塔吸收工艺:沿着脱硫塔内部装有喷淋层,当烟气通过喷淋层时,氧化锌吸附剂溶液将喷撒到烟气中,吸附二氧化硫。吸附后的烟气进一步经过分离层,将吸附剂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然后烟气中的其他组分继续经过冷却、除尘等处理后排放。 5. 吸附剂再生:吸附剂在吸附了二氧化硫后,部分氧化锌溶解在溶液中。为了使其继续循环使用,需要将溶液进行再生。吸

附剂再生一般通过加热气体进行。加热后的气体通过再生塔,将吸附剂上的二氧化硫还原成硫化锌,再将产生的硫化锌从吸附剂上分离出来。 6. 产生法取代和脱硝:氧化锌吸附剂脱硫副产品硫化锌可经过进一步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纯度,然后再经过氧化和还原等步骤,产生金属锌,再将锌用于其他工艺上。 以上就是氧化锌脱硫的工艺流程。通过该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去除燃煤发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实现脱硫净化,减少环境污染。

氧化锌常识

1 普通氧化锌的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进展 普通氧化锌包括直接法氧化锌、间接法氧化锌和湿法氧化锌。其中直接法氧化锌占10%-20%,间接法氧化锌占70%气80%,而湿法氧化锌只占1%-2%。 直接法也称“韦氏炉”法,因首先出现在美国,又称“美国法”。直接法生产氧化锌,优点是成本较低,热效率高。含锌的原料在1000-1200℃下,被含碳物质(主要是煤)还原。锌原料的含锌质量分数在60%-70%。反应设备一般选用回转窑。常用的回转窑长30m,直径2.5 m左右。燃烧气中含有的锌蒸气和CO,可导入氧化设备,使氧化反应进行完全,再经过热交换器,冷却后进入布袋分离器,以收集成品。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为针状结构,是工业等级氧化锌。直接法氧化锌因含有未能完全分离的杂质,白度也较差,但因价格较低而有一定的销路。 间接法出现于19世纪中叶,法国使用金属锌在坩埚中高温气化,并使锌蒸气氧化燃烧,而收集到氧化锌粉末,因此也称为“法国法”。工业上,间接法生产ZnO是先将锌块在高温下熔融而蒸发成锌蒸气,进而氧化生成ZnO。产品品型及物理性能与氧化的条件有关,而产品的纯度与所用的锌块纯度有关。 间接法也可使用锌渣等低规格的含锌原料,但需要采用气-液相的分离技术,预先分离出Cd,Pb,Fe及Al等杂质,以提高锌蒸气的纯度。除去杂质的措施如下:1)采用坩埚法或马弗炉法,使不易蒸发的Fe和Pb等杂质成渣而分离;2)采用分馏法,使高温蒸发的原料蒸气中的Cd,Pb,Fe,Al及Cu等杂质在通过由碳化硅材料制成的分馏塔板时得以分离;3)采用二室炉分离法,原料预先在一室炉中分离杂质,进入第二室后,在无氧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蒸馏,以提高锌蒸气的纯度,如纯度不够,还可以继续用分馏法分离少量的Pb;4)采用回转窑法,在回转窑中使物料熔化、蒸馏,并有部分氧化,可控制温度、CO2及O2的分压等操作条件,以减少Pb杂质的含量,还可控制生成的氧化锌的颗粒和晶体形状。 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为无定形,可制成光敏氧化锌、彩电玻壳用氧化锌、药用氧化锌及饲料级氧化锌等。 湿法是以ZnSO4或ZnCl2为原料,经去除杂质,加入Na2CO3溶液,生成Zn2(OH)2C O3沉淀,再经过漂洗、过滤、干燥,将所得干粉焙烧得ZnO。所制得的ZnO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所以也有称其为活性ZnO。其反应式如下: ZnSO4+Na2CO3→ZnCO3+N a2SO4 沉淀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Zn(OH)2,焙烧后释放出CO2和水蒸气,而得到ZnO。 2 活性氧化锌生产方法及改进 2.1 有机化合物的碱性还原法 1951年日本特许公报昭26-113报道了这种方法。即用有机化合物的碱性还原废锌,再用水洗净,加热到高温,单独或混以少量的硫,生产适合橡胶填料用的活性氧化锌。 2.2 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

碱法制片锌-碱浸—电解法从氧化锌(矿、泥、尘、渣)中生产

碱浸—电解法从氧化锌矿、锌灰中 直接生产鳞片状金属锌粉和铅锭 专利号:ZL031167543 ZL1.1 ZL6.9 ZL6.6ZL1.1 ZL1.1(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 工艺说明书 赵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021)65982684 传真:65980041 E- mai1:https://www.360docs.net/doc/5319339616.html,. 易天晟高级工程师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XX同越科技开发XX 联系:0 5742822 https://www.360docs.net/doc/5319339616.html,.: tdkj1999..

一、本技术的背景 目前,全世界年消耗锌近百万吨,在这些所消耗的锌中,80-90%来自一次资源(即锌矿资源)。金属锌已经成为工业和农业重要的原材料。在这些一次资源中,又以含锌40%以上的闪锌矿(即硫化锌矿)为主。就我国来讲,这种高品位的闪锌矿储量已经越来越少,属于匮乏矿产. 传统的金属锌冶炼包括闪锌矿焙烧-酸浸-除杂-酸电解。这个工艺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焙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即使采用制酸法部分回收二氧化硫,在焙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第二是酸浸液除杂阶段。焙烧矿用浓硫酸浸取后,矿里的杂质,包括铅、铜、铁、钙等基本上与锌一起进入溶液中,从浸取液中分离这些杂质,流程极其复杂,过程难于控制,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锌粉和其它化合物。在中和除铁时,由于氢氧化铁的夹带,锌的损失也是相当大。第三是电解阶段。在这阶段,必须严格控制电流密度,绝对不允许断电,否则,已经电解出来的金属锌又会溶解到电解液中。另外,电解液不能含氯离子,否则极板易被烧板,使之报废。 除了闪锌矿外,另一个锌矿资源是氧化锌矿或氧化锌泥(锌灰)。据初步调查,在X X,氧化锌矿储存量至少以百万吨金属锌计,开发应用氧化锌矿(特别是贫杂矿)的冶炼方法,是今后我国锌冶炼工业的重要任务。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氧化锌矿(包括红锌矿、菱锌矿、硅锌矿、酸法电解锌铸锭过程中产生的含氯氧化锌浮渣)、工业锌灰等的利用却长期未能实施。主要原因是酸法很难应用于这些锌资源的冶炼。一般来讲,氧化锌矿含硅很高,酸溶解时产生胶体硅酸,使浸取液与浸取渣无法有效分离。另外,氧化锌矿的主要矿种是菱锌矿。这种矿一遇到酸,立即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浸取无法进行下去。同时,氧化锌矿含锌较低,一般在20%以下,绝大部分在4-10%之间,采用酸法浸取,耗酸量太大,生产成本极高。可以认为,酸法不宜应用于大部分氧化锌矿的冶炼。 对于工业锌灰来讲,一般情况下锌灰含杂质量更高、成分比氧化锌矿更复杂,采用传统的酸法冶炼更为困难的,成本无法承受,流程十分复杂,过程极难控制。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全直接利用氧化锌矿或锌灰作为原料生产金属锌的厂家。 酸洗液、电镀废液等含锌废液的处理方法是加入石灰等把锌沉淀出来。然而形成的锌渣长期废弃或堆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锌灰是转炉和电炉炼钢过程中所产生的含锌、铁、铅和碳的有毒固体废弃物,锌的含

湿法冶锌工艺流程

湿法冶锌工艺流程 1.浸出:将含锌矿石(多为氧化锌矿石)研磨成一定粒度的粉末,然后与硫酸等溶液混合,通过浸出反应将锌溶解出来。浸出反应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矿石的颗粒与溶液之间的扩散过程,然后是锌离子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2.过滤:将浸出溶液中的固体杂质物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得到含锌的滤液。过滤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固体杂质,防止后续工艺发生堵塞和设备磨损。 3.净化:通过净化工艺,将滤液中的铁、铜、镉等杂质去除,以获得纯度更高的锌溶液。常用的净化方法有镉精萃取法、铜脱除法、硫酸铁脱除法等。 4.电积:将经过净化的锌溶液通过电解槽进行电积操作,使锌离子在阳极上还原成金属锌,在阴极上沉积。电积是将溶液中的锌还原成金属锌的最主要方法,通常使用铅和钢板作为阴极,将锌电积出来。 5.脱水:将电积出来的锌板通过烘干设备进行脱水处理,去除残留的水分,使锌板干燥。 6.熔炼:将脱水后的锌板送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操作,将锌板熔化成液态锌。通常采用间歇式熔炼,将锌板在炉中加热至熔点以上,使锌融化成液态,然后通过出铅孔排出熔化后的锌液。 7.精炼:通过精炼设备,对锌液进行精炼操作,以提高锌的纯度。精炼一般采用电解精炼法,通过电解槽将锌液中的杂质去除,得到高纯度的锌。

8.出锌:将精炼后的锌液通过真空蒸馏或其他方法,将铅和其他低沸点杂质从锌液中蒸馏除去,最终得到纯度达到要求的锌。 总的来说,湿法冶锌工艺流程是一个包括浸出、过滤、净化、电积、脱水、熔炼、精炼和出锌等多个步骤的过程。通过这些步骤的处理,可以从含锌矿石中提取出纯度较高的锌,用于各种工业应用。

湿法冶锌工艺流程

湿法冶锌工艺流程 概述:湿法炼锌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炼锌方法,其产量占世界总锌产量的85%以上。近期世界新建和扩建的生产能力均采用湿法炼锌工艺。湿法炼锌技术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硫化锌精矿的直接氧压浸出;硫化锌精矿的常压富氧直接浸出;设备大型化,高效化;浸出渣综合回收及无害化处理;工艺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几个方面。湿法炼锌是用稀硫酸(即废电解液)浸出锌焙烧矿得硫酸锌溶液,经净化后用电积的方法将锌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当前,湿法炼锌具有生产规模大、能耗较低、劳动条件较好、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在工业上占主导地位,锌总产量的80~85%来自湿法炼锌。 锌焙砂的浸出 湿法冶锌的浸出是以稀硫酸溶液作为溶剂,控制适当的酸度、温度和压力条件,将含锌物料(如锌焙砂、锌烟尘、锌氧化矿、锌浸出渣、硫化锌精矿等)中的新华无溶解撑硫酸锌进入溶液,不容固体形成残渣的过程。浸出所得的混合矿浆在经浓缩、过滤将溶液与残渣分离。 锌焙砂浸出的原则工艺流程: 锌焙砂浸出是用稀硫酸溶液去溶解砂浸中的氧化锌。作为溶剂的硫酸溶液实际上是来自锌电解车间的废电解液。 锌焙砂浸出分为中心浸出和酸性浸出的两个阶段,常规浸出流程采用一段中性浸出和一段酸性浸出或两端中性浸出的复浸出流程。锌焙砂首先用来自酸性浸出阶段的溶液进行中性浸出。中性浸出实际是用锌焙砂来中和酸性浸出溶液中的游离酸,控制一定的酸度(Ph=5.2~5.4),用水解法除去溶解的杂质(主要是Fe、Al、Si、As、Sb),得到的中心溶液经净化后送去电积回收锌。 中性浸出仅有少部分ZnO溶解,锌的浸出率为75%~80%,因此浸出残渣中还含有大量的锌,必须用含酸度较大的废电解液(含100g/L左右的游离酸)进行二次酸性浸出。酸性浸出的目的是使浸出渣中的锌尽可能完全溶解,进一步提高锌的浸出率;同时还要得到过滤性良好的矿浆,以利于下一步进行固液分离。为避免大量杂质同时溶解,终点酸度一般控制在H2SO4浓度为1~5g/L。 经过两段浸出,锌的浸出率为85%~90%,渣中锌含量约为20%。为了提高

氧化锌制备方法

将0.005 mol·L-1的NaOH乙醇溶液缓慢滴加到含有0.005 mol·L-1的Zn(NO3)2·6H2O乙醇溶液中. 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 在130℃下反应12 h, 将反应产物经二次去离子水、乙醇等洗涤后, 在130 摄氏度下干燥,即可获得纯ZnO纳米棒. 在 ZnCl2 溶液 (0.20 mol/L) 中加入一定量的 SDS, 搅拌下于 65 ℃将 Na2CO3 溶液滴加到该溶液中 (120 滴/min, n(Na 2CO 3 )/n(ZnCl2) = 2),恒温反应 0.5 h. 将反应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罐中, 在150~160 ℃进行水热反应 12 h, 自然冷却后离心分离, 用去离子水洗涤到无水Cl−离子, 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2~3 次, 50 ℃真空干燥 2 h, 300 ℃焙烧 3 h, 即制得 ZnO 纳米管. 将0. 1 L0. 1 mo l/ L二水合醋酸锌的乙醇溶液置于带冷凝管和干燥管的0. 5 L 圆底烧瓶中, 在80 ℃搅拌3 h, 不断收集冷凝物, 最后可获得0. 04 L 中间物和0. 06 L 冷凝物. 将中间物迅速用冷的绝对乙醇稀释至0. 1 L, 冷至室温, 得0. 1 mol/ L 中间产物. 氨水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在水——乙醇介质中用氨水沉淀法制备出了纳米Zn(OH) 2 和ZnO材料,讨论了介质组成对沉淀产物ZnO微粒的粒径范围及形貌的影响,并研究出由Zn(OH)2分解为纳米ZnO的最佳干燥脱水条件为200℃、2h。表明本方法不需高温处理就可得到颗粒均匀且分布窄的ZnO纳米材料,粒径可达17~6nm。 一、试剂与仪器 主要原料为氯化锌、无水乙醇、氨水等,均为分析纯试剂。 仪器为微型滴定管、磁力搅拌器、恒温干燥烘箱。 二、试验方法 以水——乙醇为溶剂,其中醇的体积含量分别为0%(去离子水)、20%、60%、100%。将氯化锌、氨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不同浓度是多少?)。取一定体积(一定体积是多少?)的氯化锌乙醇溶液于烧杯中,加以适当速度搅拌,不同浓度的氨水从微型滴管中缓慢滴入氯化锌乙醇溶液中,使之进行反应。控制氨水用量,调节pH值为7.0左右,确定滴定终点。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物,经抽滤洗涤后 自然风干即为Zn(OH) 2纳米粉,Zn(OH) 2 经干燥(200℃、2h)脱水后,为ZnO 纳米粉体。 三、不同乙醇浓度对ZnO粒径的影响 样品号 1 2 3 4 醇含量/%(体积分数 0 20 60 100 粒径范围/nm 286~46 100~31 38~14 17~6 这一结果表明,在此混合介质中,乙醇的存在对反应中生成的ZnO晶核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含量越高,这种抑制作用也越强。 四、氯化锌和氨水不同浓度下ZnO粒径大小 ZnCl2浓度/mol•L-1 粒径范围/nm 氨水浓度/%(体积分数)粒径范围/nm 0.5 32~12 10 32~14 1.0 25~15 15 25~15 2.0 34~10 25 16~7 氯化锌的浓度对ZnO的粒径影响不大,规律性不强;氨水的浓度对ZnO的粒径稍有影响,浓度增大,粒径是减小趋势,浓度为15%时,粒径为25~15nm,浓度为25%时,粒径为17~7nm。 五、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所用原材料成本低,过程易控制等,是制备

高中化学微专题17 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Zn)-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

微专题17 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Zn) 锌:素符号Zn,原子序数30,原子量65.38,外围电子排布3d104s2,位于第四周期ⅡB族。主要化合价+2。 一、物理性质: 银白略带蓝色有光泽金属,硬度2.5,有延展性,良好的传热、导电性,密度为7.14克/ 厘米3,熔点419.58℃,沸点907℃。 二、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室温时在空气中较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生成一层灰色碱式碳酸锌,可作保护膜。锌燃烧时有蓝绿色火焰。高温时跟水蒸汽反应放出氢气。加热时可跟卤素,硫等反应。易与酸反应,但高纯锌反应慢,若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或跟铜、镍、铂等金属接触时,反应加快。溶于强碱溶液,生成锌酸盐,如: Zn+2NaOH=Na2ZnO2+H2↑ 溶于氨水和铵盐溶液中,如: Zn+2NH4Cl=Zn(NH3)2Cl2+H2↑ 三、用途: 主要用于制合金、金属表面镀锌,还用于制于电池、焰火、作催化剂和还原剂。我国明代以前已发现并使用锌。主要矿物有闪锌矿ZnS、菱锌矿ZnCO3等。先将矿石煅烧变成氧化锌,再用焦炭还原氧化锌制得。 *最后附有锌的化合物 四、工业制备: 锌的冶炼方法 锌的冶炼有两种工艺: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密闭鼓风炉炼铅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火法炼锌方法。 湿法炼锌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炼锌方法,其产量占世界总锌产量的85%以上。近期世界新建和扩建的生产能力均采用湿法炼锌工艺。 火法炼锌 在高温下,用碳作还原剂从氧化锌物料中还原提取金属锌的过程被称为火法炼锌。 密闭鼓风炉炼锌工艺流程图如下:

湿法炼锌 典型湿法炼锌工艺流程有:中性浸出、净化、电解等工序,中性浸出渣处理有回转窑烟化或高温高酸浸出除铁工艺。对湿法炼锌流程可总结归纳如下图所示。

从废干电池回收锌生产纳米氧化锌粉-

从废干电池回收锌生产纳米氧化锌粉 柴希娟,李敦钫,何蔼平,王达健Ξ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摘要:说明了废旧电池的危害,提出了对废旧干电池中锰粉、碳棒、铜帽、锌皮等可再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方法。着重介绍了从锌皮制取纳米级氧化锌的优惠工艺条件,对所制得的氧化锌产物进行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TE M分析,表明所得的产品为高纯纳米氧化锌粉。进而指出了纳米氧化锌粉在橡胶工业、陶瓷材料以及高科技磁性材料产品中的用途。 关键词:废电池;再生资源;回收;纳米氧化锌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多。电池的种类由原来的单一型发展到现在的14个系列、20个规格。然而在电池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废旧电池进入环境。 目前,废旧电池在用完之后一般都被当作垃圾扔掉,但由于电池中的锌、锰、汞、铜、镍、镉、铅、铁等金属及化合物仍存在于电池当中。因此,人们在丢弃废旧电池的同时,不但浪费了宝贵的金属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其中的汞、铅、镍、镉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些有害物资进入水体、土壤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导致人发病。例如:铅的主要毒性效是会引发人贫血、精神功能失调和肾损伤;镉、镍可使人致癌;汞会导致人(动物畸形、引发中枢神经疾病,它是日本“水俣病”的罪魁祸首,若有有机物形成(甲基汞则其毒性更强。因此,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并利用其中的有用成分,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已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环保总局已着手制定国家废旧电池环境无害化管理方案。 2废电池中的可再生资源

锌锰干电池是由锰粉、炭棒、氯化锌、锌皮、铜帽、氯化铵、汞、铁皮、蜡、塑料、包装纸等组成,其中锌、锰占有较大比例。以1号废电池为例,其主要组成如表1。 表1单个1号废锌锰电池的主要组成品名锰粉锌皮炭棒铜帽其它总重/g 重量 百分比/% 废旧电池中可再生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锌、锰粉、铜、炭棒及汞。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废干电池中每年可回收的有用金属数量可观。其中锰粉达109200t、锌皮38200t、铜600t、铁皮29600t、汞2.48t。而我国干电池每年要消耗锌近25万t、锰23万t、铜4500t、汞60t。因此,废旧电池中所含的资源价值十分可观。 3废旧电池中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方法 3.1铜、炭棒、氯化铵、二氧化锰 国内对铜、炭棒、氯化铵、二氧化锰的回收都是采用干、湿法相结合的方法,即焙烧—电解工艺,铜帽、炭棒有用物质从电池中剥离,再将剩下的部分焙烧,将产生的尾气经净化处理达到无害标准后排放。其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文献[3]中介绍了从废旧电池中回收以上四种物质的具体处理过程,这里不再详述。 3.2锌、锌皮 废锌锰电池中除二氧化锰外,另一个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主要元素是锌。干电池是以锌皮作为阴极,在放电过程中锌逐渐生成锌的化合物,因此废旧干电池中的

初三化学九年级下册一模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知识点归纳学案与练习题专题

工艺流程图专题 一、工艺流程路线示意图 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出线、进线: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 反向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方框:表示经过反应或操作后剩余的物质。 二、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1.一般采用首尾分析法,明确原始物质及目标产物 2.读流程,观其大略,找出流程主线(即从流程开始到达产品或是达成实验目的的为主线,其他的是支线,如上图)。 3.常考的操作术语及目的: (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①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的,加快或使反应 。 ②灼烧(煅烧):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使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等。使反应充分进行或增大 转化率。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 ①过滤:和的分离。所需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洗涤:尽量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或干扰物质。 干燥:除去固体中的水。 4.答题技巧: (1)所设问题一般都是孤立的,在解答时不要求流程全看懂后再解答,看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解答后面的问题。有时候可以直接使用“节点法”进行解题,即进入“节点”的物质是反应物,流出“节点”的是生成物。 (2)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或是达成实验的目的。 (3)推断流程图某一步中的物质,可以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过量(剩余),要关注物质在流程“节点”中转移情况(三大转移):反应产物转移;不反应物质转移和过量物质转移。 (4)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湿法炼锌的浸出过程

湿法炼锌的浸出过程 一、锌焙烧矿的浸出目的与浸出工艺流程 (一)锌焙烧矿浸出的目的 湿法炼锌浸出过程,是以稀硫酸溶液(主要是锌电解过程产生的废电解液)作溶剂,将含锌原料中的有价金属溶解进入溶液的过程。其原料中除锌外,一般还含有铁、铜、镉、钴、镍、砷、锑及稀有金属等元素。在浸出过程中,除锌进入溶液外,金属杂质也不同程度地溶解而随锌一起进入溶液。这些杂质会对锌电积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送电积以前必须把有害杂质尽可能除去。在浸出过程中应尽量利用水解沉淀方法将部分杂质(如铁、砷、锑等)除去,以减轻溶液净化的负担。 浸出过程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锌尽可能完全溶解进入溶液中,并在浸出终了阶段采取措施,除去部分铁、硅、砷、锑、锗等有害杂质,同时得到沉降速度快、过滤性能好、易于液固分离的浸出矿浆。 浸出使用的锌原料主要有硫化锌精矿(如在氧压浸出时)或硫化锌精矿经过焙烧产出的焙烧矿、氧化锌粉与含锌烟尘以及氧化锌矿等。其中焙烧矿是湿法炼锌浸出过程的主要原料,它是由ZnO和其他金属氧化物、脉石等组成的细颗粒物料。焙烧矿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对浸出过程所产生溶液的质量及金属回收率均有很大影响。 (二)焙烧矿浸出的工艺流程 浸出过程在整个湿法炼锌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实践表明,湿法炼锌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浸出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中所控制的技术条件。因此,对浸出工艺流程的选择非常重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大多数湿法炼锌厂都采用连续多段浸出流程,即第一段为中性浸出,第二段为酸性或热酸浸出。通常将锌焙烧矿采用第一段中性浸出、 第二段酸性浸出、酸浸渣用火法处理的工艺流程称为常规浸出流程,其典型工艺原则流程见图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