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实施细则

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实施细则
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实施细则

资阳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校服管理,保障校服品质,按照教育部等四部委教基一〔〕号、省教育厅等三厅局川教〔〕号、资阳市教育体育局等三部门资教体发〔〕号精神,以及《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穿着校服对中小学生具有其他教育措施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应积极提倡中小学生穿着校服,逐步使更多的学生穿着校服。

第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落实校服具体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要求,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依法依规制定采购操作程序和统一格式合同,制定校服管理办法和穿着规范(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制度,加快形成有效管理服务体系。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学生是否统一着校服,应由学生和家长自主抉择,充分尊重其意愿,坚持完全自愿原则。

第五条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宣传栏以及广电、微信、短信等网络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广泛宣传学生穿着校服的目的意义,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校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关心着装和自愿统一着装的浓厚氛围。

第六条学校应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凡自愿统一校服的,应当由学生(或家长)提交《自愿统一校服委托书》或在《自愿统一校服花名册》上签字确认。

第七条严格执行我市着装年级及周期规定,各学段其余年级仅可为因转入、遗失、破损且自愿购买的个别学生补购校服。

第八条春、秋两季采购活动应分别在月、月前结束,一律不得经常性统一订购校服。

第九条可在运动装、春秋装、冬装、夏装和制服装等类型中,推荐多种款式供学生及家长据需求自主选择,严控采购品种、档次及套数。

第十条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合理定价,坚持“企业服务、企业出据、企业收费和先服务、后收费”原则收费。

第三章规范采购

第十一条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第十二条采购单位要做好校服生产企业的深度调研和实力核实(调研核实管理办法另制定),确保企业主体资质合法有效、质量保障能力强、售后服务水平优、社会信誉度高,为采购

工作夯实基础。

第十三条要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对待原则,参照或借鉴《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合规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比选、竞价等采购方式,及其相应采购方式所规定的程序、方法,择优确定中标(成交)生产企业和校服。

第十四条采购要形成有效竞争(符合资格条件和采购要求的生产企业不少于家),严禁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直接指定(签约)校服生产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六条实行校服采购公开公示制度,全程公开采购过程。选购学校要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公开公示中标(成交)生产企业、质量标准、采购流程、品种、款式、数量、价格等信息,主动接受监督,回应社会关切,实现阳光采购。

第十七条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向中标(成交)生产企业发出中标(成交)通知书,中标(成交)生产企业交纳履约保证金(不超过合同价款总额的)后,签订采购合同或采购框架协议,并将校服质量标准、安全保障、质保期限、服务承诺以及履约验收、违约责任等作为合同的重要内容。

合同应当采用采购货物标准合同文本或合同范本,签订一式四份(公告、校方存档、企业存档、上报备案各一份)。

第十八条签订采购框架协议的,协议有效期限不得超过三年,且每批次采购还必须另签订采购合同。

第十九条采购合同是开展采购活动获得结果的重要书面记录,是实施采购监管的必要措施办法,必须依法进行公告和实行备案管理。

第二十条签订采购合同后,学校须在个工作日内,将《校服采购合同》多方式、多渠道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告;须在个工作日内,将《资阳市中小学生校服采购备案表》(附件一)和《校服采购合同》(含采购框架协议)报所属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办(股)备案。

各县(区)教育和体育局和市直学校分别于每年春、秋两季采购活动结束后的月底、月底前,上报《资阳市中小学生校服采购备案情况汇总表》(附件二)到市教育和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备查。

第二十一条签订合同后,企业方可进入量身统计、组织生产、质量检测、配送发放、出据收费与售后服务等履约程序。

第二十二条必须将安全和质量始终摆在校服工作的首位。

企业应承担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严把所有原材料采购关、加工制造关、质量检验关和包装配送关。严格按照产品执行标准组织生产,成品须逐一自检合格,并经有资质的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可供应。

第二十三条选购校服时,要在采购合同中标明校服执行标准。校服面料、辅料、配件(料)和制作工艺、包装、配送等有关安全与质量都应符合《中小学生校服》、《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或按有关规定,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自我声明公开的合法有效的、不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保证校服绿色环保、安全优质。

第二十四条严禁不按标准生产和选购校服的行为。

第五章履约验收

第二十五条学校须制订校服履约验收管理办法,按照验收工作程序和要求(成立验收小组、制定验收方案、组织验收、出具验收报告、验收结果公示)严格履约验收。

第二十六条校服供应和验收实行“台账”和“明标识”制度。学校在接收验收时,要查看该批次校服原材料检验合格报告(合格证)和采购票据、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企业名称、产品标志、企业地址、联系电话,原料成份、规格型号、执行标准、使用与洗涤注意事项等信息)、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并仔细核实确认供货产品与采购合同约定的校服技术标准和所使用的面辅料等完全一致,方可接收。

坚决防止“毒校服”、不合格校服、“丑校服”进入学校,发给学生。

第二十七条验收和使用中发现校服质量问题,或学生试穿不满意的,学校要立即依照合同约定,与生产企业办理调换、退赔等事宜,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

第二十八条采购结束要依据投诉反映、问卷调查、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多种方式开展诚信评价,实施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促进校服采购诚信体系建设。

第六章档案建设

第二十九条学校要建立校服管理档案,所有文件资料(包括有关会议记录、着装委托书、着装花名册、论证需求、采购文件、投标文件、响应文件、申请文件、采购合同和框架协议、公示材料、相关票证、质检报告、验收报告、诚信评价等)以及成品留样等要全部规范存档备查。

第三十条校服采购档案要按照档案管理的长期保存级别期限要求予以保存。

第七章教育管理

第三十一条要把中小学生着装工作纳入素质教育总体要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校服德育载体、管理抓手作用。

第三十二条要明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及参加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升旗仪式、大型集会、集体活动时,应按要求统一穿着校服。

第三十三条要教育学生爱护校服。穿着校服应严谨、规范,不得敞胸露怀,不得涂鸦或更改款式,不得衣着不整,不得撕毁(损毁)标牌标识。校服应勤洗、勤换,保持干净整洁。

第三十四条校服是学生日常穿着的服装,要注重面料、功能、式样的研发,逐步建立健全校服式样推荐评议制度,杜绝“丑校服”。

开展“最美校服”设计、评选或展演等遴选活动,引导专业设计人员或学生参与校服式样设计,向学生、家长及校服选用组织推荐更多被广泛认可的美观款式,让校服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最喜爱和最愿意穿着的服饰。

第三十五条加大校服发展保障力度,鼓励校服生产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无偿提供校服。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公益捐助学生校服。

可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向中小学生无偿配发校服。

第八章行业自律

第三十六条实施校服企业核实管理、退还召回、优胜劣汰、退出限入、“黑名单”等制度建设,加强对校服企业的行业自律和约束监督,构建校服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确保全程可控、源头可溯、责任可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校服品质。

第三十七条企业不得有行贿和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不得转包或分包校服业务,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高价销售校服,也不得以弄虚作假、降低标准、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手段低价降价谋取业务,更不得提供不合格校服、劣质校服,侵害学生利益。

第九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要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选购校服学校的指导,不得违反《反垄断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要求,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

第三十九条教育部门应定期(每年不少于两次)向市场监管部门通报采购单位和校服生产企业(供应商)名单等信息,共同加强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要定期开展校服产品质量安全联合专项督查检查,督促各地、各校及校服生产企业做好校服管理和生产工作。

第四十一条各县(区)教育和体育局要设立并公开监督管理电话,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要充分发挥投诉举报热线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用,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校服的采购管理、质量安全、信访维稳和考核评估。

第四十二条要按照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严肃查处校服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校服工作风清气正。

第十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细则如有与国、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不一致的,按国、省要求执行;国、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四条学校(含幼儿园)学生(含幼儿)床上用品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质监检联〔〕号)、《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床上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的通知》(川质监发〔〕号)、《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管理的通知》(川教函〔〕号)文件和有关床上用品产品质量技术标准要求,参照本实施细则实施规范采购和质量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学生管理制度大全

1.每日进出校门必须将胸卡佩戴在胸前,手持或佩戴于其它部位无效。丢失胸卡者及时 到教育处办理,当天领取。 1.学生每天必须穿校服,有特殊情况的需经班主任批准后可穿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服装, 不得穿牛仔服和其它奇装异服,不准卷裤腿。违反规定者责令回家更换改正。 1.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不得带手机、BP机、随身听或其它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进校, 1.注意保持个人卫生,不染发、烫发,男生不留长发,要求头发长度前不过眉,侧不过 耳,后不过颈,女生不留披肩发,不留长指甲,不化妆,不佩戴饰物。 1.不在校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不讲粗话、吹口哨。 1.不吸烟、喝酒。不进游戏厅、网吧、歌舞厅、游乐场所。 1. a、每班必须保证周五扫除时到位。 b、常规卫生同教学楼卫生要求。 每日按要求罩好桌椅罩, a、墙裙每日擦拭,无污迹,窗台、窗框、讲桌、板槽、镜框等处无浮沉,黑板干净。 集合整队要做到“快、静、齐”。 学生椅不坐时一律放在桌下。茶杯、饭盒、书包等放在桌内。上课用具放在课桌右上角。教室窗台上不得摆放任何物品。 凡属不慎造成的公物损坏,应原价赔偿。 一、学生属于下列情行之一者,一律视为作弊。

1、不按学校规定的考场、座位应考。 2、不按规定佩戴校卡。 3、携带与考试科目有关的资料、书籍等入场应考。 4、考试中交头结耳、左顾右盼、抄袭资料或他们答卷、为别人提供作弊条件。 二、有作弊行为的学生根据情节轻重,受到下列处罚。 1、思想品德操行等级按不合格评定。 2、取消作弊科目成绩。 3、将作弊情节及处理意见记入本人学籍档案。 4、视作弊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张榜公布。 静校:静校后班内无故留有学生 1.每日进出校门必须将佩戴在胸前,手持或佩戴于其它部位无效。丢失胸卡者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璃洁净无尘土。 17.卫生区要做到地面整洁,无砖石,果皮纸屑,痰迹落叶等杂物。垃圾箱外无残留垃圾。 栏杆、电杆、墙面无涂划痕迹。清扫工具摆放整齐。 18.周末要进行全校性大扫除,对本班及卫生区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扫。学校组织全面细致 地检查评比。公布检查结果。 19.实验楼卫生。每班必须保证周五扫除时到位。常规卫生同教学楼卫生要求。 20.每日按要求罩好桌椅罩, 21.墙裙每日擦拭,无污迹,窗台、窗框、讲桌、板槽、镜框等处无浮沉,黑板干净。 22.集合整队要做到“快、静、齐”。 23.学生椅不坐时一律放在桌下。茶杯、饭盒、书包等放在桌内。上课用具放在课桌右上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意见

篇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上海市《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教基二厅函》 龙源期刊网 .cn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上海市《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教基二厅函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3年第05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校服的采购、定价、送检、退赔以及惩处机制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内容全面、程序规范、责任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现予转发,请各地在加强校服管理工作中参照借鉴。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为了确保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现就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规范校服采购管理 (一)各中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商定本校学生是否穿着校服;确定穿着校服的,应当制定校服穿着制度。学校应当选择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社会信誉好的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学校应当与校服生产企业签订本市统一的校服采购合同,及时将校服采购情况与家长委员会沟通,并在学校公示栏或者网站公示校服采购情况,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同时,应当将校服采购合同向区县教育部门备案。本市校服采购合同格式文本由市教委会同市工商局制定。(责任部门市教委、市工商局) (三)接受学校选择的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凭校服采购合同,主动向各区县质量技监部门申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四)区县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采购校服的监督管理,规范校服采购程序。(责任部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

特殊学生群体关爱制度 为加强我校部分“特殊学生群体”的安全管理和跟踪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特殊学生群体关爱制度。 一、指导思想 建立我校“特殊学生群体”的跟踪教育工作机制,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关注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学校“特殊学生群体”可能引发的事故,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张作庆 副组长:杨爱中韩殿国刘建修 成员:房淑英、张廷银、彭善坤、支庆友、杨建珍、卢运航、张超、郭希旺、许要学、薛东伟、陈 建华、张建国、刘立山、刘斌及全体班主任 三、“特殊学生群体”的界定 “特殊学生群体”一般指: (1)有智力、肢体、听视力、心理障碍的学生; (2)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子女; (3)监护人中有精神病史的学生; (4)留守的未成年人; (5)孤儿; (6)实施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在校学生; (7)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

(8)监护人中有服刑、劳教或者刑释解教人员的子女; (9)有先天性疾病(如心脏病、食物过敏等); (10)另外需要说明的特殊学生等。 四、工作要求 (一)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班级摸底排查,了解班内家庭不健全学生、违纪生、学习后进生、留守儿童、经济特困生和心理健康重点服务对象等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班主任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有效地帮助其转变。 (三)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 (四)班主任要经常与该生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该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 (五)班主任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六)班主任对个别特殊学生教育方法不当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情况。学校及时介入,共同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报校长商量,制订教育计划,采取相应措施。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一)特殊群体摸底 学校要求各班级开学前两周内认真摸清班级内留守儿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标准状态:现行)

I C S61.020 Y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8468 2012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 T r a f f i c s a f e t y u n i f o r m sw i t h r e f l e c t i v e f a b r i c s f o r p r i m a r y a n d s e c o n d a r y s t u d e n t s i n s c h o o l s 2012-06-29发布2012-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三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三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葆元二韩永明二司洁二焦晋岩二胡智彪二包丽茹二陈誉二闫荣二张建伟二陈万达三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的术语和定义二技术要求二试验方法以及包装和标志三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的设计二制作和检测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8629 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 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 B20653 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G B/T22854针织学生服 F Z/T81003 2003儿童服装二学生服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交通安全反光校服t r a f f i c s a f e t y u n i f o r m sw i t h r e f l e c t i v e f a b r i c s f o r s t u d e n t s 在光源照射下,具有强逆反射性能二能够显著提高穿着者存在辨识力的中小学生校服三 3.2 反光布r e f l e c t i v e f a b r i c s 反光材料与纺织底料结合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具有强逆反射性能的纺织品三 4技术要求 4.1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 B18401的规定三 4.2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应符合F Z/T81003或G B/T22854的规定三 4.3反光布逆反射系数要求 4.3.1反光布逆反射系数应不小于G B20653 2006中表4的要求三 4.3.2反光布经50次水洗试验后,在12?观测角二5?入射角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大于100c d/l x四m2三4.3.3反光布经耐磨二屈挠二低温弯曲二温度变化试验后,在12?观测角二5?入射角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大于100c d/l x四m2三

中学校服管理制度

校服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的加强内部管理,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经研究决定,为规范校服着装,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一、校服的选取 厂家提前一学期选取4--5种款式到学校,让学生进行投票,订购得票最高者。 二、校服的套数 学生春、秋、冬校服每件配发两套,这样学生可以替换、换洗。建议每个尺码可以储备一些,这样学生丢失,可以短时间更穿。 三、着装要求 1.学生在学校期间必须穿着校服,校服必须成套着装。季节更替或者有重大活动安排时,根据学校通知着装。 2.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升国旗或参加活动,必须穿着统一校服。组织者严格要求,禁止不穿校服者参加活动。 3.穿着校服要整洁,上衣拉链位置不得低于领口以下15厘米。 4.因特殊原因不便穿校服者,须向班主任递交有家长签署意见的申请书,经年级长审查,无误后上报政教处,批准后方可不穿。

5.各年级不穿校服者须报年级长登记备案。 6.校服内有特设的白色条块,用于书写,家长可以写学生的姓名,以便区分。 四、爱护要求 1.学生要爱惜校服,养成良好的穿着、保护、洗涤、存放的好习惯 2.不得在校服上吊挂饰物,不得在校服上写字或者涂鸦 3.校服损毁不能穿或者丢失时,学生应及时补增。 五、管理监督 1.班主任具体管理本班学生的穿着校服。年级段负责本年级学生穿着校服的检查,教育工作。 2.学生穿着校服情况列入日常行为规范评比项目,对不符合服饰要求的,按人次扣减相应的分值,同时进行教育。 六、管理程序 1.对未经批准而不穿校服的学生,按违反校纪、校规处理。 第一次: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说明书"; 第二次:年级段长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保证书";同时取消该生的各类先进、模范的评选资格;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中小学生校服着装规范(试行)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中小学生校服着装规范(试行)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教后勤[2016]2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6.02.18 【实施日期】2016.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中小学生校服着装规范(试行) (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2月18日以粤教后勤〔2016〕2号发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 行) 为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制度,确保校服品质,发挥校服育人和审美功能,凸显校服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与育人理念,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服装、校服管理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对全省各级各类有条件要求学生统一着装的中小学校推荐使用。 1.1 校服定义 中小学生校服是指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或其他规定时间和场所的统一着装,是一种具有特定文化艺术内涵,蕴含文化教育理念,具有中小学生身份标识性的制服。

校服一般是指上衣下裳﹙裤﹚,也可包含鞋袜、书包、头饰、帽子等穿戴物品。 1.2 校服类别 校服从学生穿着的场合上可分为礼服、常服和运动服;从季节上可分为春秋装、夏装和冬装;从性别上可分为男装和女装。 1.3 校服设计制作的基本原则 1.3.1 安全舒适 安全是设计制作校服的首要原则,校服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相关指标和要求。校服的设计制作应适应不同季节气候,材质柔软,耐磨耐拉,吸汗透气,松紧适度,穿着舒服。 1.3.2 经济实用 校服的设计制作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学生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强调实用价值、避免奢侈浪费。不同种类的校服要适应相应活动要求。 1.3.3 美观简洁 校服的设计制作应符合传统风俗习惯,体现青春气息和时代特征。校服的造型结构和图案色彩搭配应简洁明了,避免繁杂。 1.3.4 校服的设计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妨碍民族团结。 2.1 学生要塑造文明形象,以优雅的仪态展现青春、健康、阳光、活力

疫情期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疫情期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国家(校产)不受损失,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减少损失"的原则,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1、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实施、督查督办。明确学校主要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校医、班主任、后勤、政教处、教导处等部门及人员分工,逐级压实责任。成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本校应急处置预案,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各项工作。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部门领导向领导小组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 2、开学前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线上有关疫情防控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开学后每班每周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问题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和身体发烧不适及时报告的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 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外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报教育主管部门,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一份报属地政府,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4、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控出入口数量。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得出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确需进入校园的,严格履行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等手续。建立健全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负责学校安全的人员要经常和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公安派出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学生校服供应及实施计划

学生校服供应及实施计划 7.1 产品供应流程 为了使项目能够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公司将整个实施过程分为实施前期、实施中期、实施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具体任务分为多个环节。项目实施环节统计如下:

实施后期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提供给用户及时准确的帮助,包括使用方面的 热线咨询、维修的修复。 售后支持小组 具体针对每个项目的实施计划,以中标后,与用户沟通结果为准。 7.2 产品实施计划 7.2.1 本项目供货、实施的组织结构保障 针对本次项目,我公司认为良好的组织结构保障才能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7.2.2 项目供货 我公司与采购单位签订合同后,将立即完成备货的工作。在供货期间,我公司将密切跟踪货物生产、运输情况。我们将以到货情况跟踪表的形式,每周向项目单位通报一次到货情况。 在供货阶段,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项目领导小组 生产加 工小组 技术支 持小组 验收 小组 质量监 控小组 售后支 持小组 供应链 项目实施商务 小组

(1)在所有货物的运输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标准保护措施进行包装,包装符合远距离运输、防潮、防震、防锈和防野蛮装卸等要求,能确保货物安全无损地运抵目的地。 (2)我公司负责国内运输和支付运费、保险费,确保按照合同规定的交货期交货。 (3)货物收据签收日期视为实际交货日期。 (4)项目现场以合同条款资料表中规定为准。 7.2.3 制定详细的方案 由技术支持小组、实施小组和项目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对售后服务方案的技术细节进行分析、探讨和引证,并确认相关方案。 技术支持小组、实施小组同时制订一份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计划应包含各项生产加工要求、生产加工、供货责任人、进度控制。生产加工、供货小组根据计划要求实施。 7.2.4 货物到货验收 供货小组安排专人在抵达客户现场后,与客户一同组织货物验收,包括确认货物是否符合合同规格要求、及开箱检查是否有质量问题的过程,如发现货物的质量、规格或数量与合同不符,则报项目经理处理。如果检测与验收合格,则请客户在相应货物验收表单上签字验收。 货物的开箱检验一般经过包装检查、货物清点,包装检查必须在货物未开箱前进行。货物的清点是指对开箱后的货物情况,数量进行检查和清点,确保货物没有遗失。运输包装检查和货物清点两个环节由客户执行,如果客户通知我公司,而我公司有指派相应人员到场,

关爱特殊学生总结

关爱特殊学生总结 仁怀市中枢三小 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情况 总结 我校针对今年来制定的《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着力点,旨在增强全体 教师的责任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对外来务工 子女、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学生给予关爱。让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沐阳光雨露,让他们身 心快乐、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特别关注特殊群 体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 成长。结合目前我校开展的特殊群体学生关爱行动,从学习上优 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等方面全方位地关爱 特殊群体学生,注重活动的延续性、广泛性和实效性。 一、工作成效 1、启动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 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通过开通亲情电话,思想汇报专题为 特殊群体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 通提供方便,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感情。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 “教学管理月”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

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引导特殊群体学生做一件有意 义的事,不但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更培养了学 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2、各班教师通过与特殊群体学生谈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与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感 情交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通过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学生树立了 遵纪守法意识、了解了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让学生保持身心都 健康。 我校动员各方力量关心特殊群体学生,通过我们系列活动的开展,特殊群体学生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一名优秀的学生,来报答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家长对于我校的做法纷纷给予好评,我校的青年教师积极响应, 主动地投身到关爱行动中,希望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而形成了一 股关心特殊群体学生生存情况的浪潮。 二、经验总结 关心和保护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校要继续把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的服务范畴,让所有学生共享一片蓝天,进一步采取措施,广泛宣传,加 强领导,加大扶持和管理力度,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关注特殊群 体学生的生活状况,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秋季校服技术参数教学文稿

秋季校服技术参数 秋季校服数量:小学:969套; 初中:700套。 一、基本标准要求 供应商所提供的学生校服须符合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和GB/T 1335.1~1335.3《服装号型》等标准。 二、校服技术要求: (一)质量标准 所有面料及辅料应符合该产品的相关标准要求,无瑕疵和缺陷,质量为合格产品。服装面料及辅料应在检验和预缩后进行排样开裁;缝制精细、牢固;材料成分的安全性能及整体产品符合国家针织运动装的标准。 (二)材料规格 上衣:面料:涤盖棉,克重≥260克。 原料成分:50%聚酯纤维,50%棉。 性能特点:光洁平整,纹路清晰,饱满,色泽鲜亮。 辅料:机织罗纹;辅料含棉≥35%,聚酯纤维≤65%。 裤子:面料:涤盖棉,克重≥260克。 原料成分:50%聚酯纤维,50%棉。 性能特点:光洁平整,纹路清晰,饱满,色泽鲜亮。 辅料:辅料含棉≥35%,聚酯纤维≤65%。 (三)款型细节及功能说明 上衣 1.领子:翻领设计,亮色并和,翻领随意洒脱。 2.袖口:设计紧凑简约,螺纹袖口,可松可紧,转变自如。 3.左侧校徽:校徽及装饰图案采用胶印,印花图案由学校提供,中标单位免 费制作。 4.上衣下摆:下摆采用螺纹式,松紧调节,可满足不同的身材需要。 长裤 1.口袋:两个口袋,侧袋设计,方便实用。简约大方的口袋有舒适感。

2.裤腰:裤腰要采取可调节段式松紧腰部设计,可松、可紧、可调节。 3.裤口设计:普通的裤脚。 (五)针织面料服装物理化性能技术要求 (六)面料染色牢度技术要求

专家解读校服的质量及检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32336846.html, 专家解读校服的质量及检测 作者: 来源:《中国纤检》2017年第09期 又是一年开学季。金秋九月,孩子们领到崭新的校服,备齐各种学习用品,准备进入忙碌的新学期。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共计约41万所,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小学生人数9984万人,在校初中生人数4305.4万人。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校服的质量和安全也受到监管部 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后,全国对校服质量提升的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从各地质检部门对校服监督检查的结果来看,近些年校服的质量得到很大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那么,校服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检测中有哪些难点?如何提升产品的质量?家长和学生应如何判断校服质量是否合格?本刊邀请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纤维检验所的专家余弘来解读校服的质量和检测。 1 我国相关的标准及法规对校服怎样定义?校服重要的质量指标有哪些?检测的依据有哪些? 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规定,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服装,穿着时形成学校的着装标志。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3号)文件中明确规定,“校服安全与质量应符合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31888《中 小学生校服》等国家标准。” 在GB/T 31888中,中小学生校服的考核项目主要包括安全指标和常规理化质量指标。安全指标包括GB 18401中涉及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异味、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干摩擦色牢度,以及GB 31701(针对小学生、初中生校服)中涉及的耐湿摩擦色牢度、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绳带和残留金属针。 检测依据均选用了通用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或目前国内通行的试验方法。例如,校服一般安全指标的试验方法与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一致;纤维含量的测定主要按 GB/T 2910《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系列标准执行。 2 从日常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实际的检验经验来看,校服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这些质量问题可能带来哪些危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校服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pH值、绳带、起球、染色牢度的考核项目中,其中染色牢度中耐湿摩擦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不合格的现象较多。

【2018.1.25】校服平台(标注版)

这样的校服平台,能不令人起疑吗 国内中小学生校服,往往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怎么丑怎么来。小学生穿上校服,走在大街上,看着就像中学生,中学生穿上校服,看着又像大学生,所以也可以说,校服就是一把岁月的“杀猪刀”——一旦穿上了,无论用什么美图软件,都难以掩饰那种深深的沧桑感。 中小学生校服为什么那么丑?刚开始有人认为是校服采购人员的审美水平不行,而随着一些校服腐败案件的曝光,人们逐渐明白,除了审美有问题,校服太丑还是因为该花在校服上的钱,被人贪了。好看是要有成本的。当该花在校服上的钱,经过各种渠道进入经办人员的腰包,校服也就变成了弱不禁风的残次品。 这些年来,有关部门加强了校服采购等环节的规范管理,校服腐败现象也似乎收敛不少。但是,面对这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不乏有人垂涎三尺。近日被曝光的一家名为阳光智园平台的校服采购交易平台,就反映出了类似问题。 2017年下半年以来,一些校服生产企业联名举报,阳光智园平台打着教育部的牌子做校服垄断生意。根据相关服务协议,学生或家长在平台上选购校服,校服生产企业要向平台支付销售额4%的服务费,而校服生产企业净利润一般在8%左右。据了解,截至2017年4月,全国已有300多个区县教育局、一万多所学校使用该平台。 也就是说,该平台仅凭借教育部的名头,就稳稳地从全国校服市场中切走了一大块蛋糕。阿里巴巴致力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对这家平台来讲,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难做的生意,它只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开个账户,财源就滚滚而来了。如果这确实是教育部授权或强制推广,当然涉嫌违规。不过,教育部法规政策司表示,从来没有下发过强制推广使用阳光智园平台的文件。 这家平台为何敢于声称自己是“教育部的平台”?问题可能就出在2016年6月份,教育部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曾印发一份名为《阳光智园中小学学校校服互联网管理平台论证会会议纪要》的文件,发各省区市教育厅局后勤管理部门。至于这究竟是教育部有关部门“暗送秋波”,还是企业狐假虎威,抑或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会错意、拍错马屁,就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借助或假借政府部门名义而设立的平台,其本质乃寻租行为,而不是一种市场行为。平台既没有经过市场竞争的检验,也没有经历招投标的程序,躺着就能雁过拔毛,分走校服企业的利润,这明显就是“耍流氓”。这样做的害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提高校服成本,增添校服采购环节,以及增加校服腐败的空间,这家平台恐怕也发挥不了什么积极作用。 令人尴尬的是,在有关文件中,这家平台还是为了落实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

南寨中学特殊群体学生关爱 制度 为加强我校部分“特殊学生”的安全管理和跟踪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小学特殊学生跟踪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建立我校“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机制,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关注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学校“特殊学生”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隐患,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张成胜 成员:杨秉兴、陆显志、潘成辉、杨秀陪、潘盛祥、杨英 三、“特殊学生”的界定,“特殊学生”一般指: (1)有智力、肢体、听视力、心理障碍的学生; (2)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子女; (3)监护人中有精神病史的学生; (4)留守的未成年人; (5)孤儿; (6)实施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在校学生; (7)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 (8)监护人中有服刑、劳教或者刑释解教人员的子女; (9)有先天性疾病(如心脏病、食物过敏等); (10)另外需要说明的特殊学生等。

四、工作要求: 1、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班级摸底排查,了解班内家庭不健全学生、违纪生、学习后进生、经济特困生和心理健康重点服务对象等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 2、班主任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有效地帮助其转变,同时做好每次的谈话记录。 3、每月通过观察、家访、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对该生跟踪教育,并将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经验与教训及时记载起来。 4、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 5、班主任要经常与该生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该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 6、班主任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7、班主任对个别特殊学生教育方法不当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情况。学校及时介入,共同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报校长商量,制订教育计划,采取相应措施。 8、校长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村委会、监护人、反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大网络。 9.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心理课,或者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心理,构建体现包容、平等、关爱等全纳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用学校的容雅文化感染和塑造学生。 10.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特殊学生家长(监护人)座谈会”,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方法交流,家校共同寻找有效策略。 11、每一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要对一学期以来的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记录。每学年结束后,各班主任上交班主任工作总结,以便下学年进行跟踪教育。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实施细则

资阳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校服管理,保障校服品质,按照教育部等四部委教基一〔〕号、省教育厅等三厅局川教〔〕号、资阳市教育体育局等三部门资教体发〔〕号精神,以及《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穿着校服对中小学生具有其他教育措施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应积极提倡中小学生穿着校服,逐步使更多的学生穿着校服。 第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落实校服具体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要求,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依法依规制定采购操作程序和统一格式合同,制定校服管理办法和穿着规范(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制度,加快形成有效管理服务体系。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学生是否统一着校服,应由学生和家长自主抉择,充分尊重其意愿,坚持完全自愿原则。 第五条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宣传栏以及广电、微信、短信等网络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广泛宣传学生穿着校服的目的意义,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校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关心着装和自愿统一着装的浓厚氛围。 第六条学校应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凡自愿统一校服的,应当由学生(或家长)提交《自愿统一校服委托书》或在《自愿统一校服花名册》上签字确认。

第七条严格执行我市着装年级及周期规定,各学段其余年级仅可为因转入、遗失、破损且自愿购买的个别学生补购校服。 第八条春、秋两季采购活动应分别在月、月前结束,一律不得经常性统一订购校服。 第九条可在运动装、春秋装、冬装、夏装和制服装等类型中,推荐多种款式供学生及家长据需求自主选择,严控采购品种、档次及套数。 第十条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合理定价,坚持“企业服务、企业出据、企业收费和先服务、后收费”原则收费。 第三章规范采购 第十一条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第十二条采购单位要做好校服生产企业的深度调研和实力核实(调研核实管理办法另制定),确保企业主体资质合法有效、质量保障能力强、售后服务水平优、社会信誉度高,为采购 工作夯实基础。 第十三条要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对待原则,参照或借鉴《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合规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比选、竞价等采购方式,及其相应采购方式所规定的程序、方法,择优确定中标(成交)生产企业和校服。 第十四条采购要形成有效竞争(符合资格条件和采购要求的生产企业不少于家),严禁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直接指定(签约)校服生产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

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试行) 校服是一个学校学生管理与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学生统一着装,对培养团队精神、平等意识、抵制相互攀比、奇装异服的不良习惯、规范行为举止、增强自我约束力、提升自信心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都有积极作用,为使校服穿着规范化,日常化,学校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一、着装要求: 1、星期一至星期五,学生在学校期间原则上必须穿着校服。各年级组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决定本年级统一穿着哪款校服。 2、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外出参加的活动,必须穿着统一校服。组织者要严格管理,禁止不穿校服者参加活动。 3、穿着校服要整洁,上衣拉链位置不得低于领口以下15厘米处。 4、因特殊原因不便穿校服者,须向年级主任、班主任递交有家长签署意见的申请书,经批准后方可不穿,同时须报请政教处登记备案。 二、爱护要求: 1、学生要爱惜校服,养成良好的穿着、保护、洗涤、存放习惯。 2、不得在校服上吊挂饰物,不得在校服上写字或涂画。 3、校服损毁或丢失,应马上上报政教处要求初办;若要更换尺码,于第一学期初经学生上报后向厂家购买。 三、管理监督: 1、班主任具体管理本班学生穿着校服,负责校服的发放和穿着管理。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学生穿着校服的检查、教育工作。 2、管理程序:对未经批准而不穿校服的学生,按违反校纪校规处理。第一次,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说明书”;第二次,年级组长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保证书”;第三次,政教处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给予纪律处分。 3、德育处对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工作进行监督。在不定期的检查中,发现学生无故不穿校服较多,则追究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责任,按管理事故处理。 四、检查考评: 1、学生穿着校服情况列入年级与班级值周检查之“仪容仪表”项目。 2、值周班级和值周教师重点检查升旗、课间操等集体活动,“不符合服饰要求,1人次扣减1分”。

中小学生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山东省中小学生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1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近期生产的产品。 抽查样品基数满足抽样数量即可。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骰子或扑克牌等方法产生。 每批次(同款同花同色)抽取样品8件(条/套),其中4件(条/套)作为检验样品,4件(条/套)作为备用样品。 2检验依据 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依据标准检测方法标准 1纤维含量 GB/T29862 相应产品标准 GB/T29862 FZ/T01057 GB/T2910等 2甲醛含量GB18401、GB31701 相应产品标准 GB/T2912.1 3pH值GB18401、GB31701 相应产品标准 GB/T7573 4可分解致癌芳香胺 染料 GB18401、GB31701 相应产品标准 GB/T17592 GB/T23344 5耐水色牢度GB18401、GB31701 相应产品标准 GB/T5713 6耐酸汗渍色牢度GB18401、GB31701 相应产品标准 GB/T3922 7耐碱汗渍色牢度GB18401、GB31701相应 产品标准 GB/T3922 8耐干摩擦色牢度GB18401、GB31701 相应产品标准 GB/T3920 9耐湿摩擦色牢度 GB31701 相应产品标准 GB/T3920 10耐皂洗色牢度相应产品标准 GB/T3921相应产品标准 11耐光色牢度相应产品标准 GB/T8427相应产品标准 12接缝强力相应产品标准相应产品标准13接缝性能(纰裂)相应产品标准相应产品标准14起球相应产品标准相应产品标准

序号检验项目依据标准检测方法标准 15水洗尺寸变化率相应产品标准相应产品标准 16水洗后外观相应产品标准相应产品标准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判定规则 3.1依据标准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31888中小学生校服 GB/T22853针织运动服 GB/T22854针织学生服 GB/T23328机织学生服 GB/T26627棉服装 FZ/T81004连衣裙、裙套 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但应在检验报告备注中进行说明。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但应在检验报告备注中进行说明。

当今中学生的校服研究调查报告

当今中学生有关校服的研究调查报告 研究背景: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我们都要穿。已有百年历史的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在身份上区别社会其他人,也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自身的约束力。然而,现在许多中学生对各自学校的校服有意见,不够体现中学生青春的活力。为此,我们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调查。 研究意义: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讨,了解中学生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和要求,促进校服的改革,使之更适合中学生的特点,由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了解现在中学生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对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向往;了解在校园外的人们对校服的评价是如何的。有利于发扬中学生独特的精神魅力和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出一系列符合中学生特点且紧跟时代潮流的独特校服,以增强校服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研究方法: 1.资料查询法:利用网络进行查询。 2.问卷调查法:我们将对老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关于他们对校服的各方面的看法,请他们提出一些好的意见。 3.统计法:将大家对校服的看法进行总结,归纳。 人员安排: 问卷分析整理:朱艳丽方宇 资料查找:王睿思万雨骞 报告攥写:吴婉婷 排版设计:葛浩婷 产生背景

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校服代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或许是次要的,重要的应该是校服本身的品味。 发展历史 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在我们记忆里熠熠生辉。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阖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三十年代:旗袍在校园内得宠 三十年代出现的旗袍款校服,逐渐代替了原本的裙衫式制服,而三十年代也是旗袍最为流行的十年 四十年代: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 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 宽松的,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杨沫的《青春之歌》讲的 就是这段时期的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旧军装:接二连三的“运动”抹煞了锦绣 河山的绚丽色彩,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了压制,看看这时期 的学生吧,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他们最主要的色彩。(但这可不算校 服,这段时期“校服”这个词从我们国家消失了)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 改革开放咯,我国的服饰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 天,锵、锵~~~80年代后期,“校服”这个字眼,也 逐渐重回我们的视线。一开始比较散乱,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个学 校一个样,没什么统一的要求。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 此时中国大陆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 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这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

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制度

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制度 什川眀德小学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局的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全纳教育”思想,依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实施教育和教学,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平等对待特殊群体学生,以崇高的师德和深深地关爱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学校“特殊学生”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达到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二、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的界定: (1)家庭贫困学生;(2)学习困难学生;(3)单亲及孤儿学生; (4)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留守儿童;(6)随班就读残疾儿童;(7)家庭条件特别优越的学生;(8)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三、工作要求: 1.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班级全体学生摸底排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特别档案,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并由各教学部汇总上报学生发展中心(附表)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找特殊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和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做好每次的谈话记录。

3.每月通过观察、家访、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和跟踪教育,并将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经验与教训及时记载到《潍坊一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与教育工作记录表》上,学校将定期组织相关的“班主任交流会”。 4.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 5.班主任要经常与特殊群体学生的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 6.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要唤起班级全体学生的爱心,让这类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平等的力量,并有计划地帮助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 7.实施个性化教育。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在学习方面的特殊要求,通过选课走班制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促进他们的成才和成长。 8.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心理课,或者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心理,构建体现包容、平等、关爱等全纳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用学校的容雅文化感染和塑造学生。 9.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特殊学生家长(监护人)座谈会”,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方法交流,家校共同寻找有效策略。 10.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要对一学期以来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写出详实的教育案例。 四、完善保障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