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稚园的几件事——日本小孩教育方法

從小看八十!日本民族起跑線教育

我們一定以為,與國內幼稚園追求高檔、豪華、現代

化的設備相比,在日本這如此先進、如此重視教育的

國家,幼稚園的硬體理所當然也會是最棒的、最好的。硬體?

不,是簡樸!

日本幼稚園不論是公立的(由政府辦的,教師可以享

受公務員的待遇),還是私立的(由教會寺廟辦的),他

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看不到一點“豪華”和“現代

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鋼琴、一台電視機和一台手提

式的收錄機,是顯得稍微“高級”一點,其硬體均比

起國內要求的“五機一幕”相差較遠。至於幼兒的

玩具,則是一些硬紙皮、大小各異的包裝箱、報紙、

尼龍繩、木或竹制筷子、還有大量的圖書,任由孩子

堆砌、塗鴉、剪貼、玩弄,只見幼兒樂在其中。

日本幼稚園找不到現代化的設備和琳琅滿目的高檔玩具,這與日本先進發達的科技社會似乎形成強烈的反差。殊不知,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體現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發揮自己的潛能,不能變為“成品”的奴隸,科技的進步,使人們形成更大的生存壓力,營造“適者生存”的氛圍,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通過環境進行教育,從而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讓孩子受益終生。硬體?不,軟體!

1. 無數大大小小的包。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稚園就要媽媽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

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釐米長,B包多少釐米寬,C包放在D包裡,E包放在F包裡。

真是徹底崩潰了!搞不懂為什麼日本人要弄出這麼多複雜的名堂出來。有的幼稚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製!

左邊是裝閱讀書的袋子,右邊是裝鞋子的袋子

裝被子的袋子

裝衣服等的袋子

經過兩年,我們都對此已經駕輕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的分門別類。日本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2.大人空著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著。

這是很震動人的場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而上面所說的那些少說也有兩三個大包外加書包都由那些花朵們肩背手拿著,而且還都跑得飛快。

愛在心中,不在手中。

日本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與皇太子德仁陪同小公主愛子參加幼稚園入園儀式。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

3. 反復脫換的行頭

幼稚園是統一服裝,春秋換裝,全年登園時最外邊都要穿幼稚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稚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這還不是最麻煩的,開學時老師要求拿一組換的衣服,在我們看來,那自然是防備孩子玩耍時弄髒備用的,然而,並不是。只要孩子們中午睡了午覺,起來必定要重新換一套。夠多麻煩。

每天早上,都要重複那麼一套換衣程式,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慢慢體會到,日本幼稚園就是通過這個每天的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的。通過每天到校後,換衣服、放聯繫手冊,自己帖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2、3歲開始的訓練,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

4.大冬天穿短褲

日本幼稚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不用說,剛入園那時候,三天兩頭就凍病了)。和日本媽媽說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稚園就是來讓他們得病的。”

看看一個個像小炮彈一樣沖到我面前說“你好”的孩子,那個結實勁兒,我是覺得我們不能太金貴孩子了。

午睡清潔、吃午飯、上課的時候也是半裸上身的。

日本幼稚園的小朋友每天都會以這種方式在寒冬裡鍛煉身體,以增強抗寒能力。

日本的父母從小就不讓孩子多穿,目的是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

5. 零歲開始參加運動會

剛到幼稚園,就看見很多老師懷裡都抱著個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幾個月大吧,一問,是0歲。

幼稚園的班都用花的名字命名,田田曾經是菊花,然後變成百合,現在已經是一株很有大姐姐風範的紫羅蘭了。而0歲的小寶寶,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漢字的“毛毛”同音(日本的文字本來就來源於漢字),很是形象。

這些0歲的毛毛,不光入託了,而且還要參加幼稚園的一切大型活動,比方運動會、演出發表會等。看這些0歲的毛毛哭著拼命向前爬,還是有點打動人的力量的。

幼稚園長還要讓小朋友們半裸著跑馬拉松

這是採訪小朋友們時的畫面。他們都說,馬拉松要跑到終點。天哪,這可是4歲不到的小孩子啊~

日本幼稚園到了年中組,開始上每週一次的jumping課,相當於我們的體育和形體課;到了年長組,就有了足球大會,孩子們成天不是練習打鼓,就是練習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稚園之間的比賽,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體力和勇氣都練出了。

說實話,剛來日本時,田田的表現真是讓人汗顏。日本的孩子一般從十三四歲開始,才往上躥個兒,之前比中國孩子矮很多。田田在班裡,那可是鶴立雞群的“龐然大物”,無奈實在是外強中乾。日本孩子光著腳在外邊跑,田田呢,榻榻米上有一點沙子,就恨不得踮著腳走路。有一次遠足爬山,最後一個不算,下來的時候,乾脆由兩個矮個子的日本孩子攙扶下山。這怨不得孩子,3歲的孩子,根本沒有讓她徒步爬山1小時的經驗。現在好了,去年在香格里拉,在缺氧的環境下,徒步4個小時沒有任何問題。

日本幼儿园教育让我深思

日本幼儿园教育让我深思 前几天,看了一期心理访谈节目,其中主要谈日本幼儿园教育和中国的幼儿园教育,让在座的幼儿园老师们和小学毕业的老师们谈谈“如果抓教育,应该怎么抓住中国的幼儿教育。当时在座的都是很有名气的专家们、学者们以及幼儿教育的专家们。在座的各位都畅所欲言,谈论对在们中国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一位女教师拿起话筒,侃侃而谈,她说:我如果从幼儿抓,我就要让孩子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专家马上回答道:你说的太笼统了,太抽象了,没法落实,像喊叫口号一样。其实这位女老师的回答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的喊口号的方式,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情况却远不如此。雷声大,雨点小。听起来优美动听,冠冕堂皇,很有些欺世盗名的味道。女教师说完,专家接着说:日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他们教育与中国不同。日本的幼儿园孩子从小老师就要求他们必须做到三点:其一,能不麻烦别人的事,就不麻烦别人。其二,每天到校,提前十分钟到校。其三,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尽力做到最好。我听了以后,感到日本的民族,确实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感到很实在,没一点虚空感觉。我才明白了,日本再二战后,本来是一个失败国,军事上许多方面的发展都受到限制,但是日本民族,他们用头脑,发展电子产业,很快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日新月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快日本的电子产品很快遍及世界各国,日本电子产品质量堪称一流。我想这与日本民族从小教育无不有着深刻的关系,认真,细心,超前,精益求精,一切从严要求,自然就不会出现质次低劣的产品,日本的电器寿命很长,说明日本人对待产品的质量要求严格,很认真的民族。 记得很久以前我讲过一篇文章,对我印象特别深,那是粟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文章里面的母亲和两个儿子,在十几年的艰难生活中,他们团结,齐心协力,每年除夕夜都要到北海道去吃阳春面。那是父亲在车祸中丧生,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到北海道吃一碗阳春面,第一年,他们母子三人头顶着头仅仅能吃一碗阳春面,那是在店主人打烊的时候他们才走进来,多么自尊,有多么坚强,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有着面对挫折而坚强不屈的精神。店老板看出来他们的窘迫,偷偷的在碗里面多放了些面。每一年的除夕母子三人都要都这儿,店主人后来就把二号桌子留下来,并且要把母子三人的故事讲给来店的人们,随着情节的发展,吃面由第一年的一碗慢慢的增加,到后来,两个孩子相继长大,老大当了医生,老二成了一名建筑设计师,有一年的除夕夜,母子三人专程来到北海道吃阳春面,这一次是他们已经过上了幸福生活。是坚强让他们母子三人度过了家庭的困难,是团结,齐心协力让他们度过了人生的艰难困苦。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日本民族的另一面,坚强不屈,团结向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另外从老板娘夫妇对待母子三人的做法上,我也看到日本民族中人性美的一面。 日本的幼儿园教育,是那样的具体,那样的可操作,那样的求精,求高效。那样的严于律己,那样的严于做事。无论对人对己,都是那样的严格。从小就那样的教育他们的下一代,所以他们的下一代就不可能在做人上失败,更不可能在做事情上马虎。他们会很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的教育,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那样的宏大,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方针那样的宏观。我们的家长是那样的爱孩子,一切都承包下来。学校教育,学生很少让劳动,只注意智力开发,注重多才多艺的培养,却忽视对学生每件小事的从严要求。社会让我们的学生们,往往是要当什么家,就不想着把做的事情做好,要做好总要受到表扬,才感到高兴。本来做事情就应该做好。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劣质产品。 我想;认真的做好每件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的把人做好,严于律己,自然就会宽以待

日本人如何教育孩子

日本人如何教育孩子 《日本、中国下一代较量》关于日本教育孩子的理念方式,让人感触颇深。大体有四个方面,希望对您,对您的子女在今后教育孩子时会有益处。 ——重视提高孩子身体素质在中国,你绝对看不到,也根本不会相信,在严寒的冬天里,家长或学校会让孩子光着上身,穿着短裤,在操场上跑步,然而在日本就有这样的幼儿园,每天都以这种方式让孩子锻炼身体。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点。日本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不怕冷,多运动”的思想。无论冬夏体育课,一律要求孩子穿短T 恤和短裤。有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锻练洗冷水浴,以此来锻炼孩子的体质和意志。 ——重视教育孩子吃苦耐劳日本人注重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吃苦的机会,让孩子们从小就去经历磨难和挫折。日本幼儿园都有“远足”锻炼课,即保育员带孩子不坐车而步行往返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年都举办“田园学校”、“海岛学校”、“森林学校”,让孩子了解农村生活的同时,经风雨见世面。大多数家长要求孩子从小做家务,整理房间,做饭,买东西。上学,家长从不接送。外出时也是自己背着包。念大学,学费家长出,生活费得自己打工赚取。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自立能力。 ——重视培养孩子国家观念日本家长和教师经常教育孩子,自己的国家资源稀少,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奋斗,才能使国家得以富强,才能使自己得以生存。因此,每个人都要以国家为重,多国家多做贡献。这样,日本孩子从小就在心中对国家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重视引导孩子团结合作日本人认为,团结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前提,集体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这种团结精神要从小事、从生活琐事、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老师经常组织孩子们玩的一种游戏叫“二人三脚”,就是把两个人的各一只脚绑在一起,形成“三只脚”,然后分成几组,一起赛跑,配合稍有一点不默契,就会摔倒,或落后。 试想,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素质会如何呢?战后短短几十年,日本就从一个瘫痪、封闭、自然资源奇缺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仔细想想就不足为奇了。2007年,日本GDP 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面对日本孩子受的教育,中国溺爱孩子的家长们和只注重分数的教育机构还不应该进行反思吗?对于下一代,过去是怎样教育的呢?今后又该如何教育呢?日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值不值得借鉴?中国的未来需要这样的思考啊!一句日本小孩的话,足于震惊每一个中国人! 我有个同事的姐姐早年嫁给了日本人,现住在广岛,孩子在日本的学校读小学.有一天,小孩参加完学校的爱国活动回到家中,突然狠狠对母亲讲:"我恨死中国人了,我要把他们全杀死!"母亲大惊,忙问怎么回事.小孩讲,中国人很坏,杀了那么多日本人!母亲告诉他中国人没错,是日本人跑到中国去杀中国人的.小孩辨说:"我们一粒子弹只能杀死他们一个人,但他们一颗原子弹要杀死我们几万人!"母亲纠正说,原子弹不是中国人投的,而是美国人干的.小孩反驳道:"那我还是恨中国人,他们很坏,都应该死!"母亲赶忙说:"你不应该这么说,你妈妈是中国人,你的身上流着一半的中国血!"大家猜猜这个八岁的孩子怎么回答? 他 说:"那我晚上睡觉时不要再挂蚊帐,我要让蚊子把我身上的中国血全喝光!"孩子的母亲后来对自己的妹妹讲,现在她都不敢给自己的孩子讲中国,因为她不知道从自己的孩子口中还会讲出什么话!她常常对未来怀有某种莫名的恐惧. 这是真人真事,这种情节无法编造.之所以写下来就是希望善良的中国人知道,这个曾经给我们带来过灾难的邻邦现在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后代的.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人民应该怎样审视这个邻居,应该怎样发展自己,强大自己,以免那曾经的苦难再次来过! 日本人教育宝宝的习惯与特点! 一说起日本人如何教育子女,恐怕很多中国人就会想起冬天里仍让孩子穿单薄衣裳的日本父

日本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不同之外

今天航在日本入园一周了,新环境语言又不通,想想都挺难的,孩子的适应能力是超乎大人的想象,今天分别时笑着和我挥手,让我都有点想哭。这一周来,我也感受到了和国内幼儿园的不同,一些规定和做法,有的能接受有的还真接受不了。 一:责任分明 所有的规定和做法都是打印出来的纸张发给家长,有的需要保护者签字如停车场的使用规则;接孩子离校规定15分钟*(13点接,13:15离校),孩子早上来到幼儿园必须做的事:换鞋,放水杯,书包,帽子,罩衣,洗手,上卫生间都是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我们3岁组是这样的;每天早上要家长自己划孩子的考勤,填写接的预定时间;所有的东西上都要写上孩子的名字;每天拿回来洗的东西,每周五拿回来洗的东西都明确规定。 给我的感觉,需要家长做的,老师不可能为你做,我在国内的幼儿园工作时,家长把孩子送到班级就回去了,我们给换罩衣,我们划考勤,水杯也是幼儿园的保洁阿姨清洗,现在想想在国内做家长这点上还是挺轻松的。 二:尊重孩子 前天我13点接航时,他们班级门口有个小男孩儿自己坐着(旁边有另外的老师看着),此时其他小朋友都在午睡,我问:“他也在等妈妈来接吗?”,老师“不是,他不想午睡”老师继续给我解释:“每天午睡前会让孩子在纸上划○×,想睡的就划○,不想睡的划×” 航上幼儿园连续两天回来都跟我说:“妈妈,幼儿园没有水”,其实我还真不相信,怎么可能不给孩子喝水呢,第三天我问老师,老师给我的解释:“如果口渴了,把被子拿出来告诉老师想喝水”“幼儿园有大麦茶,夏天天热了,可能需要家长自己给孩子带自来水”,我跟老师说我明天就自己带水来吧,老师说不需要的。 我后来问了朋友,她说:“你家孩子都3岁组了,喝水这种事都应该能自己完成的,不需要老师提醒的”,天呐,这点我还真接受不了,在我眼里3岁也小啊,他玩着玩着啥都忘了,怎么能想起来说要自己喝水呢?在国内我当幼儿园老师的时候,家长的家园手册里几乎有天天写的,请给宝贝多喝水,我带也是中班啊,记得我那时都一个一个地看着他们喝水,就怕孩子上火。 三:人性化 入园有适应期,日语是ならし,每个孩子的年龄,家庭条件等都不一样,园长跟我是这样协商的: 第一周:在园吃午饭13点接,第二周在园午睡15点接,接下来再看孩子的适应情况。

日本的儿童教育方法

?日本幼儿教育令人震惊! 2015-05-29看多了会上瘾看多了会上瘾 有爱,友爱,就关注:yxsy11(印象神衣) 日本的国民素质高,其很多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本文无意介入政治,纯粹就优质教育本身回馈给大家,希望有所收获。 日本幼儿园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他们的课室都极为简朴,看不到一点“豪华”和“现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手提式的收录机,是显得稍微“高级”一点,其硬件均比起国内要求的“五机一幕”相差较远。至于幼儿的玩具,则是一些硬纸皮、大小各异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木或竹制筷子、还有大量的图书,任由孩子堆砌、涂鸦、剪贴、玩弄,只见幼儿乐在其中。 1、简朴的幼儿园 日本幼儿园找不到现代化的设备和琳琅满目的高档玩具,这与日本先进发达的科技社会似乎形成强烈的反差。殊不知,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形成更大的生存压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受益终生。

2、用包包锻炼条理性 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要妈妈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书包、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等等,而且对于包的大小也有规定,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地缝制出来。孩子们要把自己的个人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放在统一的地方,常此以往从小开始锻炼做事的条理性,我想日本人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也与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关。

第四章 亚洲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亚洲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亚洲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日本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876年(明治九年)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若从制度化的角度去看这一变革,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时期: ①初创期,从明治初期到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 ②发展期,从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到大正十四年(1925年); ③备战期和战时时期,从大正十五年(1926年)到昭和二十年(1945年); ④整顿改革期,从“二战”结束(1946年)到1955年; ⑤稳定发展期,从1956年至今。 二、法规与体制 (一)日本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制定与修改 1998年12月公布了第三个《幼稚园教育纲要》,于2000年开始实施。其主要修改点如下: ①为培养生存能力奠基,萌发幼儿的道德 心;

②更加重视游戏与体验; ③在集体生活中促进孩子的发展; ④明确教师的指导作用; ⑤支援家教,服务社区,起到地区助教中心 的作用。 三、课程 20世纪90年代,日本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①积极开展促进身心健康的活动; ②重视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等直接的具体的 社会体验; ③明确与幼儿相适应的促进智力发展的方 法; ④根据萌发自我意识、自控能力等幼儿期发 展特点进行指导; ⑤注重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实现自我、求得发 展。 四、师资培养 (一)建立幼儿园教师和托儿所保育员培养制度

早在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中就规定,幼儿园是正式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其教师同中小学教师一样具有相同的称呼,即在师资条件上同中小学扯平了。 1949年,为促进幼儿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日本文部省公布了《教育职员许可法及其实行法》,对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的资格做了详细规定,使战后日本幼儿园师资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和正规化。 1948年,日本厚生省同时公布了《儿童福利法施行令》和《儿童福利法施行规则.》两个法令。 (二)幼儿园教师、托儿所保育员的培训机关概况 1953年通过的修改《教育职员许可法及其实行法》,次年认定了64所大学具有培养幼儿园教师资格。 除了大学和短期大学外,日本还设立了由文部大臣指定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机关。最初,保育员培训机构的发展比较缓慢,但由于20世纪60年代保育员培训机构数量的急增,日本建立了一支经过专门培训的保育员队伍。同时,保育所的保

日本幼儿教学改革的新动向

日本幼儿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分析论文关键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新动向 摘要:进入新世纪,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和文部科学省发布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等三份文件。本文以这三份文件为主要根据,探讨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并总结它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进入新世纪,日本的幼儿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些新动向。2001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4年12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综合机构》的咨询报告;2005年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又发表了《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的咨询报告。我们主要依据这三份文件的内容,探讨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少子化、核心家庭化、都市化、情报化、国际化等倾向的进一步发展,日本社会出现了人际关系淡薄、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和效率、成人优先等不良风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幼儿成长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首先,随着社区居民之间交往减少本毕业,社区对幼儿的关心程度也在降低,幼儿对社区没有感情,也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儿童交往,社区的教育作用有所下降。其次,成人在竞争日益激烈、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感到生存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妇女为了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权利,纷纷走出家门,和男性一样参加工作;父母缺乏教育儿童的知识,对儿童或溺爱,或放任,或管教过严,或虐待倾向日益严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家庭的教育作用也

在明显下降。 幼儿教育本身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各种调查表明,日本幼儿普遍存在基本的生活习惯和态度较差,不会与他人交往,缺乏自制力和耐性,规范意识淡薄,运动能力差等问题。此外,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也存在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听教师讲课,上课时在教室内随便走动等问题。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社区和家庭教育作用的下降,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幼儿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要求幼儿教育根据时代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变革。日本幼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2001年的《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到2005年的《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的幼儿教育改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扩大幼教机构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保育所是日本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幼儿园招收3-5岁的幼儿,保育所招收0-5岁的幼儿。幼儿园由文部科学省管辖,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日本政府认为,为了促进幼儿教育改革,有必要加强幼教机构的教育作用。 1.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幼儿教育的机会 幼儿园不应该只面向3~5岁的幼儿,而应该面向所有的适龄儿童。幼儿园和保育所要探讨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幼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对残障儿童的教育。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要注意及时发现残障儿童。

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

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 第一章总则 一、幼儿园教育的宗旨 根据幼儿期的特点通过环境进行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宗旨。为此,教师应建立起和幼儿充分的信赖关系,和幼儿一道,努力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点,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让幼儿在安定的情绪状态下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促进发展的必要体验,因此要促进幼儿的主体活动,开展与幼儿特点相适应的生活。 2、作为幼儿自发活动的游戏,是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因此要以游戏为中心进行指导,综合实现第二章规定的各项培养目标。 3、幼儿的发展,是身心各方面相互关连通过各种经历实现的。另外,幼儿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与需要进行指导。 二、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是幼儿期乃至整个一生人格形成的基础时期,为此,应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宗旨,通过幼儿园的生活,使幼儿园教育达到如下目标。 1、培养健康、安全、幸福的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的生活习惯、态度,打好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2、培养对他人的友爱和信赖,以启迪自主协同的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对自然界以及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关心,以启迪丰富的情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的兴趣和关心,以养成幼儿积极听说的态度和对语言的感受力。 5、通过多样的体验,培养丰富的感性知识,丰富创造性。 三、教育课程的编制 幼儿园必须依据法令及此教育要领的要求,制定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适合地区和本园实际的课程。

l、通过幼儿园生活的全部,综合达成第二章要求的各项目标,因此必须考虑教育时间、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发展的过程等,制定具体目标和组织内容。同时,在组织和编制教育课程时,还应考虑从入园到小学的总体性培养计划,使孩子拥有充实的幼儿园生活。 2、幼儿园的教学周数除有特殊情况外不得少于39周。 3、幼儿园一天的教学时数以4小时为准。但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程度及季节情况灵活安排。 第二章教学目标及内容 本章所示的培养目标是整个幼儿期成人所期望的情感、意志、态度,内容是为了达到目标的指导事项.这些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综合起来看,有与身心健康有关的领域“健康”,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领域“人际关系”,与周围环境有关的领域“环境”,有关语言获得的领域“语言”以及有关感性知识的和表现有关的领域“表现”等五方面。 各领域的要求,必须让幼儿通过幼儿园的生活,积累各种体验,保持各领域相互联系的情况下逐步达到。内容则应通过具体活动,综合指导。必要时,可以根据各领域的要求增加切实而具体的教育内容,但要慎重行事,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求。 健康 此领域主要着眼于培养健康的身心,创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的能力。 1、目标 (1)让幼儿在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到生活的充实感。 (2)让幼儿的身体充分活动,并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 (3)掌握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必须的习惯和态度。 2、内容 (l)加强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接触,使之在活动中有安全感。 (2)通过各种游戏,充分活动身体。 (3)让幼儿主动参加户外游戏。 (4)让幼儿积极、快乐地参加各种活动。

幼儿园体育关键动作要领及指导

幼儿园体育关键动作要 领及指导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跳跃的练习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以跳跃的路线及方位不同可分为:原地纵跳,向前跳、侧向跳、原地绕转跳、变向跳、向后跳、向下跳及向上跳跃等; (2)以跳跃次数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性跳跃、多次及连续性跳跃等; (3)以跳跃的支撑不同可分为单脚跳跃、双脚跳跃、单双脚的交换跳、跨跳及手臂支撑跳跃等; (4)以跳跃时有无器材或障碍可分为:无器材或无障碍跳跃、有器材或有障碍跳跃等。 (5)以人数的可分为:单人跳、双人跳及多人跳等。 跳跃的例如: 你能跳多高;双脚玩纸球;跳新房子;高山滑雪夺营;魔法棒;单脚跳大拼盘;蟹抓虾;跨过山沟沟竹竿上的舞蹈;两个好朋友;跳动的舞步等。 各年龄段内容要求:

小小班:双脚原地向上纵跳;短距离双脚连续向前跳(如小兔子、小青蛙)等。 小班:较长距离双脚连续向前跳;原地纵跳的同时用头触物;双脚跨跳过一条小河等。 中班:原地纵跳用手触物;立定跳远;单脚连续向前跳;单双脚交替跳;助跑跨跳过较远距离;由较高处往下跳等。 大班:行进向前侧跳;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变向跳;转身跳;助跑跨跳;跳绳;跳皮筋等。 大班体育动作发展目标及指导要点 一、走:指导要点: 大班:绕障碍曲线走 指导要点:发展幼儿灵敏素质,设定的信号必须之前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了解,并能较容易地区分两个信号的不同,以便在活动中作出相应的速度变化。加速走时,要求步子比慢走时要小,但频率要快。手臂的摆臂速度也随之加快。 二、跑:1、变化跑: 大班:绕障碍曲线跑

指导要点: (1)以弧形跑为例,类似跑道中的弯道,要求在跑动中身体重心稍向内倾,手臂的摆幅也有区别(内臂小点,外臂大点) (2)以折线跑为例,在跑动中要注意变换方向,所以得控制身体的重心,在快接近改变方位的眯时,应放慢速度注重急停和起动教学。 2、走、跑交替: 大班;走、跑交替300米 指导要点:(1)走—跑,听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摆做出跑的动作,同时两臂迅速由直臂变屈臂前后摆动,身体稍向前倾。(2)跑—走听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转变为走,并调节呼吸。 3、快速跑: 大班:快跑30米 指导要点:强调下肢的蹬、摆充分,步幅要大,步频要快,摆臂要用力,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 三、跳:1、纵跳: 大班:能用力蹬地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5厘米) 指导要点:同中班。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在起跳前蹬地要用力,手臂要求预摆,这样就会增加跳的高度。 2、从高处往下跳: 大班:双脚站立从35厘米高处往下跳,落地较稳

日本幼儿园的游戏教育观念

日本幼儿园的游戏教育观念 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 幼儿在园的生活是从自由游戏开始的。幼儿入园时间为上午8:00-8:30 (或9:00),幼儿自入园至10:00或10:30均为自由活动和游戏时间,幼儿可以在室内玩(天气好时,幼儿一般都选择户外游戏)。通常午饭后,12:00-13:00也是自由活动时间。 日本幼儿园教育活动有两种组织形式--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幼儿自由活动与集体活动的时间之比一般为3:1,幼儿每天在园大约有三个小时可以在户外进行自发自主的游戏。 集体活动也以游戏为主。集体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行事”活动,如“七夕”“风筝”等,这种取材于社会生活或幼儿园生活中重要事件的综合主题活动,通常也是密切结合儿童生活经验,运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游戏环境材料简易、朴实、自然 日本幼儿园通常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有浓郁的树阴,有的幼儿园就建在小树林中。日本幼儿园一般户外场地较大,有的虽不很宽敞,但利用充分,幼儿可以跑动、探究、玩耍。 幼儿园所提供的游戏环境与材料具有简易、朴实、自然的特点,使人有平实亲切之感,特别有利于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注重为儿童提供在自然中游戏的条件。材料、设施常常是依自然环境设置,如在树上系绳、打绳结、架绳梯、挂绳网,或是两树之间架秋千,供幼儿攀爬、荡悠。有的依大树干造一小木屋,幼儿可爬上去玩他们喜欢的游戏,有依山地势高低不同而设跳台,或是在场地上特意堆起小山坡,让幼儿进行登、滑、钻、爬等活动。 沙箱、沙地及玩水设施的设置很普遍。这类活动幼儿最感兴趣,利用率极高,有的幼儿园甚至把整个院落作为大沙场供幼儿挖土装车、堆沙造型。 自然物及废旧材料利用充分。如用木桩做平衡木,将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提供大量旧轮胎,供幼儿码叠、滚动着玩。在幼儿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用纸板箱、废纸盒等做成的摇马、娃娃家小房子等。通常,各班均备有装纸片、木块下脚料等废弃物的箱子,很多玩具都是幼儿自制的。 活动类型多样,注重自然游戏 日本幼儿园特别注重引导幼儿进行密切接触自然的游戏和在自然中进行的游戏。 幼儿可在沙地中玩用沙筑工事,拿小桶装水倒进沙筑工事中,有的玩得兴起,甚至光屁股跳进沙地、泥水中戏耍。到了夏天,通常幼儿每天可以水池中游戏、戏水。 幼儿可以开展接触自然的活动,如在草丛中寻找昆虫,他们三三两两提着小笼子在草丛中寻找、捕捉、观察昆虫等小生灵的不同形态、习性,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 幼儿可在户外充分开展游戏,如跑动、蹬脚踏车、玩大型运动器械、爬竿、爬楼梯等,充分运动身体体验惊险,感受克服困难后的愉悦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远足运动,则是引导幼儿走向自然的一项综合活动,他们也经常开展这一活动。

日本幼稚园的几件事——日本小孩教育方法

從小看八十!日本民族起跑線教育

我們一定以為,與國內幼稚園追求高檔、豪華、現代 化的設備相比,在日本這如此先進、如此重視教育的 國家,幼稚園的硬體理所當然也會是最棒的、最好的。硬體? 不,是簡樸! 日本幼稚園不論是公立的(由政府辦的,教師可以享 受公務員的待遇),還是私立的(由教會寺廟辦的),他 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看不到一點“豪華”和“現代 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鋼琴、一台電視機和一台手提 式的收錄機,是顯得稍微“高級”一點,其硬體均比 起國內要求的“五機一幕”相差較遠。至於幼兒的 玩具,則是一些硬紙皮、大小各異的包裝箱、報紙、 尼龍繩、木或竹制筷子、還有大量的圖書,任由孩子 堆砌、塗鴉、剪貼、玩弄,只見幼兒樂在其中。

日本幼稚園找不到現代化的設備和琳琅滿目的高檔玩具,這與日本先進發達的科技社會似乎形成強烈的反差。殊不知,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體現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發揮自己的潛能,不能變為“成品”的奴隸,科技的進步,使人們形成更大的生存壓力,營造“適者生存”的氛圍,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通過環境進行教育,從而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讓孩子受益終生。硬體?不,軟體!

1. 無數大大小小的包。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稚園就要媽媽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 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釐米長,B包多少釐米寬,C包放在D包裡,E包放在F包裡。 真是徹底崩潰了!搞不懂為什麼日本人要弄出這麼多複雜的名堂出來。有的幼稚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製!

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

第一章总则 一、幼儿园教育的宗旨 根据幼儿期的特点通过环境进行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宗旨。为此,教师应建立起和幼儿充分的信赖关系,和幼儿一道,努力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点,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让幼儿在安定的情绪状态下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促进发展的必要体验,因此要促进幼儿的主体活动,开展与幼儿特点相适应的生活。 2、作为幼儿自发活动的游戏,是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因此要以游戏为中心进行指导,综合实现第二章规定的各项培养目标。 3、幼儿的发展,是身心各方面相互关连通过各种经历实现的。另外,幼儿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与需要进行指导。 二、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是幼儿期乃至整个一生人格形成的基础时期,为此,应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宗旨,通过幼儿园的生活,使幼儿园教育达到如下目标。 1、培养健康、安全、幸福的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的生活习惯、态度,打好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2、培养对他人的友爱和信赖,以启迪自主协同的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对自然界以及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关心,以启迪丰富的情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的兴趣和关心,以养成幼儿积极听说的态度和对语言的感受力。 5、通过多样的体验,培养丰富的感性知识,丰富创造性。 三、教育课程的编制 幼儿园必须依据法令及此教育要领的要求,制定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适合地区和本园实际的课程。 l、通过幼儿园生活的全部,综合达成第二章要求的各项目标,因此必须考虑教育时间、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发展的过程等,制定具体目标和组织内容。同时,在组织和编制教育课程时,还应考虑从入园到小学的总体性培养计划,使孩子拥有充实的幼儿园生活。 2、幼儿园的教学周数除有特殊情况外不得少于39周。 3、幼儿园一天的教学时数以4小时为准。但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程度及季节情况灵活安排。 第二章教学目标及内容 本章所示的培养目标是整个幼儿期成人所期望的情感、意志、态度,内容是为了达到目标的指导事项.这些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综合起来看,有与身心健康有关的领域“健康”,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领域“人际关系”,与周围环境有关的领域“环境”,有关语言获得的领域“语言”以及有关感性知识的和表现有关的领域“表现”等五方面。 各领域的要求,必须让幼儿通过幼儿园的生活,积累各种体验,保持各领域相互联系的情况下逐步达到。内容则应通过具体活动,综合指导。必要时,可以根据各领域的要求增加切实而具体的教育内容,但要慎重行事,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求。 健康 此领域主要着眼于培养健康的身心,创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的能力。 1、目标 (1)让幼儿在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到生活的充实感。 (2)让幼儿的身体充分活动,并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 (3)掌握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必须的习惯和态度。 2、内容 (l)加强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接触,使之在活动中有安全感。

日本幼儿园游戏

日本幼儿园的游戏 日本幼儿教育机构开展游戏的一些做法及其所体现的教育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 幼儿在园的生活是从自由游戏开始的。幼儿入园时间为上午8:00-8:30(或9:00),幼儿自入园至10:00或10:30均为自由活动和游戏时间,幼儿可以在室内玩(天气好时,幼儿一般都选择户外游戏)。通常午饭后,12:00-13:00也是自由活动时间。 日本幼儿园教育活动有两种组织形式--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幼儿自由活动与集体活动的时间之比一般为3:1,幼儿每天在园大约有三个小时可以在户外进行自发自主的游戏。 集体活动也以游戏为主。集体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行事”活动,如“七夕”“风筝”等,这种取材于社会生活或幼儿园生活中重要事件的综合主题活动,通常也是密切结合儿童生活经验,运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游戏环境材料简易、朴实、自然 日本幼儿园通常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有浓郁的树阴,有的幼儿园就建在小树林中。日本幼儿园一般户外场地较大,有的虽不很宽敞,但利用充分,幼儿可以跑动、探究、玩耍。 幼儿园所提供的游戏环境与材料具有简易、朴实、自然的特点,使人有平实亲切之感,特别有利于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注重为儿童提供在自然中游戏的条件。材料、设施常常是依自然环境设置,如在树上系绳、打绳结、架绳梯、挂绳网,或是两树之间架秋千,供幼儿攀爬、荡悠。有的依大树干造一小木屋,幼儿可爬上去玩他们喜欢的游戏,有依山地势高低不同而设跳台,或是在场地上特意堆起小山坡,让幼儿进行登、滑、钻、爬等活动。 沙箱、沙地及玩水设施的设置很普遍。这类活动幼儿最感兴趣,利用率极高,有的幼儿园甚至把整个院落作为大沙场供幼儿挖土装车、堆沙造型。 自然物及废旧材料利用充分。如用木桩做平衡木,将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提供大量旧轮胎,供幼儿码叠、滚动着玩。在幼儿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用纸板箱、废纸盒等做成的摇马、娃娃家小房子等。通常,各班均备有装纸片、木块下脚料等废弃物的箱子,很多玩具都是幼儿自制的。 活动类型多样,注重自然游戏 日本幼儿园特别注重引导幼儿进行密切接触自然的游戏和在自然中进行的游戏。 幼儿可在沙地中玩用沙筑工事,拿小桶装水倒进沙筑工事中,有的玩得兴起,甚至光屁股跳进沙地、泥水中戏耍。到了夏天,通常幼儿每天可以水池中游戏、戏水。 幼儿可以开展接触自然的活动,如在草丛中寻找昆虫,他们三三两两提着小笼子在草丛

日本学前教育 借鉴

日本学前教育 ——取其精华 11学前本B 杨佩芸11550106044 日本是位于亚州东部,是太平洋上的一个狭长岛国,国土面积小,人口众多,物质资源匮乏。同时,也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和工业化行列的国家。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形态,但从历史文化的形成来看,日本深受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保留着东方文化的印记。可见,在历史进程中,日本在传承的同时也汲取了新鲜血液,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形态。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岛国,能在19C通过体质转型跻身列强行列;又在二战惨败后,短期内迅速崛起,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些无不令人刮目相看、大为震惊。其中一个成功的秘诀就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包括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也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学前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面,以下内容将一一揭晓。 1、学前教育体制 关于日本学前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两类——幼儿园和保育所。其中幼儿园由文部省领导,属于规范的学校体系,招收3-6岁的儿童。日本的幼儿园大部分属于私立,在健全的学前教育法规的保障下,与国立、公立幼儿园并存且同步发展。日本政府还会给私立幼儿园提供资金拨款支持。保育所属于社会福利,招收0-6岁的儿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属于学校体系,在创办宗旨、服务对象、招生年龄、作息时间等方面都却别与幼儿园。它的任务仅仅是保育,不属于教育设施,而是为了给无法照看孩子的家长提供的一种福利设施,但入所需要父母出示在职证明。收费标准是根据幼儿年龄和家庭收入来决定的。这一点表面上看起来相对公平,但在中国几乎是不能实现的。 在体制上,值得我国学前教育借鉴的方面在于幼儿园和保育所明了的区分,幼儿园的任务是教育,而保育所的任务主要是保育,且保育所的年龄并非局限在婴幼儿,且并非所有幼儿皆能入所。日本对于儿童入园或入所的要求较为严格,比较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因而幼儿园的在校时间设定为半日制,而保育所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设定为全日制,但不会有我国出现的全托的情况。日本的父母无论再忙也会将孩子带回家照顾。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的学前教育同时注重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两方面。 2、学前教育课程 日本最新的《幼儿园教育要领》规定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及幼儿园所在地区特点制定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教育课程,将它划分成五大领域分别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中国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与之相对应。其中日本的健康领域注重身心健康和强调安全教育。身心健康方面不仅仅教育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要保持心理健康,如积极愉快地与人相处和参与活动。此外,日本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所以在五大领域第一点就强调了“珍惜生命,体贴关心他人”,由此可见,日本学前教育重视忧患意识,并从小培养保护自己的观念,并且还在学校开展实操演练。而中国父母在这一方面缺失较严重,他们会认为在孩童时期进行安全教育尚早,他们不一定能领悟,而且有爸妈的保护,也不需要灌输。

日本幼儿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幼儿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的幼儿教育为什么在世界上能有明显的优势,其特点是什么?本文想作一个简明的介绍。 一、举国上下重视幼儿教育 在日本,人们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留给子女最富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教育”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座右铬,许多妇女一结婚就放弃工作,开始为将要降生的孩子作精心准备。她们纷纷进短期大学、母亲训练班等,学习如何实施幼儿家庭教育。社会上各个方面也都很重视培养下一代,许多工厂向幼儿园开放,设立专门的接待日。如面包工厂让幼儿参观生产面包的简单过程,并讲解简单的道理。日本土地最为紧张,但他们尽量给幼儿园盖平房,为的是把幼儿园的危险系数减到最小。 二战后,日本文部省就发布了<<保育纲要>>。1954年到1972年,又两次提出<<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可见,文部省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有着足够的认识,给予极大的重视,把它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部分来抓。 日本国内从上到下,为何如此重视幼儿教育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冲击。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它的发展靠的是科学技术。因此十分重视教育。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在日本尤为密切。科学技术每前进一步,都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三个特点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日本重视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因。二是受早期智力开发研究成果的推动。60年代以来,大学教授伏见猛弥的英才研究所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此外,日本不仅在大学和研究所加强了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研究,而且幼儿园也普遍开展科学研究。幼儿教育的科研成果也使家长和社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早期教育的巨大作用,因而更加重视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二、幼儿园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幼儿园发展速度快是日本幼儿教育的突出特点。在60年代,3-6 岁幼儿入园率为26.9%,到1976年,2-6岁的幼儿的入园率达到63. 5% ,可以说是翻了一番多。到1981年,4-5岁的幼儿的入园率达到100%。日本幼儿园比英、美晚创办半个世纪,发展速度却超过了他们。为什么其入园率上升得如此之快呢?除了举国上下高度重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既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

日本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研究和启示

日本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研究和启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二战后,日本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却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以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不久,日本经济复苏并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一个在经济、军事、技术等领域领先的国家,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教育情况,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设备设施等方面来研究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本文对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希望能对我国当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许多教育史学家在探讨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时,都从1876年在东京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算起,然后根据其经历的变革过程,从制度化角度分为5个时期:早创期的学前教育(1868~1898年),发展期的学前教育(1899~1925),整备期和战时时期的学前教育(1926~1945),整顿改

革期的学前教育(1946~1955),稳定发展期的学前教育(1956~至今),本文将借鉴这种划分方法,对每个阶段的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发展状况和态势。 初创期的学前教育(1868~1898) 一、初创期学前教育的制度化与发展 为了使学前教育法制化,明治政府在1879年废除了《学制》,公布了《教育令》,该令规定:全国的教育行政由文部省统辖学校、幼儿园、图书馆等,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都要受到文部省的监督。同年11月,文部省发布了解释《教育令》的通告,通告中规定:公立幼儿园的设立和废除由府县知事批准,私立幼儿园的设立和废除要呈报府县知事,幼儿园的保育方法要经文部大臣批准,私立幼儿园的保育方法要呈报府县知事,该通告的解释虽然对设置和废除幼儿园的批准权有所下放,但依然控制在府县一级,在1880年又公布了《修改学校令》,在该法令中将公立幼儿园划分为府县立和镇村立两种。规定府县立幼儿园的设置和废除由文部大臣批准,而镇村立幼儿园和

幼儿园体育 关键动作要领及指导

跳跃的练习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以跳跃的路线及方位不同可分为:原地纵跳,向前跳、侧向跳、原地绕转跳、变向跳、向后跳、向下跳及向上跳跃等; (2)以跳跃次数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性跳跃、多次及连续性跳跃等; (3)以跳跃的支撑不同可分为单脚跳跃、双脚跳跃、单双脚的交换跳、跨跳及手臂支撑跳跃等; (4)以跳跃时有无器材或障碍可分为:无器材或无障碍跳跃、有器材或有障碍跳跃等。 (5)以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跳、双人跳及多人跳等。 跳跃的游戏例如: 你能跳多高;双脚玩纸球;跳新房子;高山滑雪夺营;魔法棒;单脚跳大拼盘;蟹抓虾;跨过山沟沟竹竿上的舞蹈;两个好朋友;跳动的舞步等。 各年龄段教学内容要求: 小小班:双脚原地向上纵跳;短距离双脚连续向前跳(如小兔子、小青蛙)等。 小班:较长距离双脚连续向前跳;原地纵跳的同时用头触物;双脚跨跳过一条小河等。 中班:原地纵跳用手触物;立定跳远;单脚连续向前跳;单双脚交替跳;助跑跨跳过较远距离;由较高处往下跳等。 大班:行进向前侧跳;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变向跳;转身跳;助跑跨跳;跳绳;跳皮筋等。 大班体育动作发展目标及指导要点 一、走:指导要点: 大班:绕障碍曲线走 指导要点:发展幼儿灵敏素质,设定的信号必须之前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了解,并能较容易地区分两个信号的不同,以便在活动中作出相应的速度变化。加速走时,要求步子比慢走时要小,但频率要快。手臂的摆臂速度也随之加快。 二、跑:1、变化跑:

大班:绕障碍曲线跑 指导要点: (1)以弧形跑为例,类似跑道中的弯道,要求在跑动中身体重心稍向内倾,手臂的摆幅也有区别(内臂小点,外臂大点) (2)以折线跑为例,在跑动中要注意变换方向,所以得控制身体的重心,在快接近改变方位的眯时,应放慢速度注重急停和起动教学。 2、走、跑交替: 大班;走、跑交替300米 指导要点:(1)走—跑,听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摆做出跑的动作,同时两臂迅速由直臂变屈臂前后摆动,身体稍向前倾。(2)跑—走听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转变为走,并调节呼吸。 3、快速跑: 大班:快跑30米 指导要点:强调下肢的蹬、摆充分,步幅要大,步频要快,摆臂要用力,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 三、跳:1、纵跳: 大班:能用力蹬地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5厘米) 指导要点:同中班。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在起跳前蹬地要用力,手臂要求预摆,这样就会增加跳的高度。 2、从高处往下跳: 大班:双脚站立从35厘米高处往下跳,落地较稳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稍前倾,落地缓冲,注意身体平衡。 3、立定跳远: 大班:跳距不少于40厘米 指导要点:预备——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也可弹动一次; 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上方跳出; 落地——屈膝全蹲 4、助跑跨跳:

日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最新资料推荐------------------------------------------------------ 日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第一章总则一、幼儿园教育的宗旨根据幼儿期的特点通过环境进行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宗旨。 为此,教师应建立起和幼儿充分的信赖关系,和幼儿一道,努力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点,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让幼儿在安定的情绪状态下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促进发展的必要体验,因此要促进幼儿的主体活动,开展与幼儿特点相适应的生活。 2、作为幼儿自发活动的游戏,是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因此要以游戏为中心进行指导,综合实现第二章规定的各项培养目标。 3、幼儿的发展,是身心各方面相互关连通过各种经历实现的。 另外,幼儿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与需要进行指导。 二、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幼儿园是幼儿期乃至整个一生人格形成的基础时期,为此,应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宗旨,通过幼儿园的生活,使幼儿园教育达到如下目标。 1、培养健康、安全、幸福的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的生活习惯、态度,打好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2、培养对他人的友爱和信赖,以启迪自主协同的态度以及良好 1 / 8

的道德品质。 3、培养对自然界以及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关心,以启迪丰富的情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的兴趣和关心,以养成幼儿积极听说的态度和对语言的感受力。 5、通过多样的体验,培养丰富的感性知识,丰富创造性。 三、教育课程的编制幼儿园必须依据法令及此教育要领的要求,制定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适合地区和本园实际的课程。 l、通过幼儿园生活的全部,综合达成第二章要求的各项目标,因此必须考虑教育时间、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发展的过程等,制定具体目标和组织内容。 同时,在组织和编制教育课程时,还应考虑从入园到小学的总体性培养计划,使孩子拥有充实的幼儿园生活。 2、幼儿园的教学周数除有特殊情况外不得少于 39 周。 3、幼儿园一天的教学时数以 4 小时为准。 但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程度及季节情况灵活安排。 第二章教学目标及内容本章所示的培养目标是整个幼儿期成人所期望的情感、意志、态度,内容是为了达到目标的指导事项.这些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综合起来看,有与身心健康有关的领域健康,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领域人际关系,与周围环境有关的领域环境,有关语言获得的领域语言以及有关感性知识的和表现有关的领域表现等五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