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阶段总结

2015年我校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验,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如下经验: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学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洽、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我在教学当中,一直坚持“七允许”:错了允许重答,其他同学不能嘲笑,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意的意见允许争论,不明白的允许发问,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遇到问题允许大胆猜想。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怕上数学课了,每到数学课总有一种余兴未尽感觉,学生总要拉着我的手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课?”。

二、引而不发,诱思导学,使学生乐学

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例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如果要在黑板四周用铝合金做边框,大约需要多少米长的铝合金材料?求材料要多少实际就是求黑板的什么?使学生的思维马上集中到求周长上。接着我再问:“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所须条件,最终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三、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在教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我出示例题:

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并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在巡视时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28×3=84元。于是我把这个同学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分析:“这位同学的想法符合题目要求吗?为什么?”很多同学纷纷举手,争着说我是这样列式的:

28×3=84元 84+28=112元,因为刚才的同学只是求出上衣的

价钱,而一套衣服的价钱要用上衣的价钱加上裤子的价钱。这个

同学刚说完,另一个同学抢着说,“老师,我有不同的解法,比

这个同学的方法还要简便,我是这样想的:把裤子的价钱看做是

1份,上衣的是裤子的3倍就是有这样的3份,3+1=4 ,一共有

4份,一份是28元,4份就是28×4=112元。” 这位同学刚说

完,全班同学的掌声就响了起来。我接着问:谁的方法更好一些?

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

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

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

学。

四、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应

当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调动全体

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例

如,我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设计的练习如下:

①、在○里填>、<、或=

2046○989 4490○4590 6785○7685 439○6589 6584○5674

②、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05 3927 998 6040 6400

③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千克 999克 31千克 13克

要求: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学优生做第3题。这样同一性质的内容,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有义务与责任去尊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小能主动获取自己所需的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会多做反思、多做改进,确保研究的顺利进展和最终的成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丹竹小学:黄巧英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还不够,还要对学生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本人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

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 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先让每个同学用一种喜爱的学具拼摆,然后小组合作拼摆,在个体不同摆法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接纳,发挥了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思维的活跃性 在教学过程中,上课伊始就利用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主动探索所学内容,促进思维的活跃性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内容,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思考,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快速理解数学概念,并通过做数学练习题目对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小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小松鼠和小白兔约好了第二天一起玩耍,并说好7时在森林的小河边见面。第二天早上,小松鼠7时准时到了河边,可它等啊等,直等到太阳落山了小白兔才来。小松鼠气愤地对小白兔说:“你真是一个不守时的家伙,我在河边等了你一整天。”小白兔小声地辩解:“对不起啊,我以为是晚上7时。”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意识到用12时计时法有时会对所说的时间造成误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引出24时计时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设计探究活动,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随着掌握知识的增加,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在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思

考动力,让他们在反复思考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问题: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我们要怎么办呢?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掌握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公式,知道要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需要测量出操场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利用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开展分层教学,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快,有的学生则很难理解所学的知识。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开展分层教学,把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分成一组,规定为A组;学习进度中等的学生分成一组,规定为B组;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分成一组,规定为C组。分好组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个组布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中完成学习内容。随着掌握的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思维也成梯度式发展。在布置以后的学习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增加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通过分层学习取得有效的进步。例如,在教学“画角”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在布置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A组学生用两个小棒任意摆一个角,然后用量角器测量所摆角的度数,并用量角器画出角。让B组学生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掌握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并画出给出度数的角。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C组学生用量角器画出规定度数的锐角,掌握了画角的方法后,再学习画钝角。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够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12-26T09:47:50.250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作者:王亚萍 [导读] 目前,国内的小学数学课程自主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在以“新课程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索的。通过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进行研究学习,从而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培养其探究与学习创新精神。 摘要:目前,国内的小学数学课程自主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在以“新课程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索的。通过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进行研究学习,从而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培养其探究与学习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因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实践与分析,从而引出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实践探索 自主性学习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通过对传统的教与学的学习模式的改变,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从而在此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从而进行有目的组织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们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综合素质强的新时代人才。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例子并留下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将原理和结论结合,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地探索问题,并掌握和解决问题,敏锐的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 二、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课堂形式化,效果不明显 例如,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学生给出答案,然后问其学生是否学会,都回答会做了,一步一步的根据老师所发出的指令来进行。虽然从表而上看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此次的探究,还与老师存在着互动。但实际上学生一直都是按照老师的指令来进行的,根本上并没有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而且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学生对数据的强行记忆,对独立创新思维的启发无任何有利之处。 (二)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短 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少数学生的回答代表了全部学生的回答,因此老师为了赶进度,整个教学课程下来速度过于紧凑,虽然也给予了一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但是思考的时间短暂,以此在极少数的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学问题就跳到了下一阶段。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还在思考当中,部分学生直接跟随其他同学的答案,促使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在其探究的过程当中发现乐趣,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探究活动较为随意,造成时间浪费 在人为规定的方而,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其解决方法就可以,不需要在不必要的非关键环节进行操作性的探讨,这样随意性的探讨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出现主次不分的状况,理论和探究的时间分配比例不合理,直接影响到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 三、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中,第一,是进行恰当数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第二,提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第三,注重学生对于知识技巧和方法的提高和巩固,且注重学习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第四,知识的回顾,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学习和态度的提升反思。学生在探究式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够提升知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态度。 (二)注重学生的应材施教 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讲模式,为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参与、合作提供了条件,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交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学习和吸收知识。避免了因教师不能满足每个学生教学需求不足,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和交流合作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好。探究式的教学策略更加能够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需求。 (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模式的转变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策略中,四个环节的设定,更加适应现今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及新教育思想需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交流,转变了过去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教师也不再进行独自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学习交流的生态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位置,变成辅助和促进学生学习。 例如,数学课堂中关于三角形的而积计算的学习,教师不是直接讲述三角形的而积公式及推导方法,而是提供给学生相关学习材料,包括两个同样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硬纸片、剪刀、直尺等,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研究,学生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产生强烈学习的愉悦感和进一步学习的想法。 (四)注重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探究式教学设计 课后的教学反思,是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反思既包括教师的自我反思,也包括在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基础之上的再反思。教师要从思想上充分地重视反思的作用,并真正地将反思工作做得扎实,做得透彻。长期坚持下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调控能力,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另外,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应用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自主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其作用是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养成探究习惯,提高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反思评价主要是组织学生积极反思探究的过程,进行自评、互评和师生互评。 (五)提高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策略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动于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分数的学习中,提供给学生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折1/4,问几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 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 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 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 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课内及课外方面入手: 一、情感方面 1.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 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 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是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 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 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 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二、课内方面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 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 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 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 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 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人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 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 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容,也可以相互运用。 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 1.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始教师可给出自学提纲,到后 面渐渐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 2.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是: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 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通过组织讨论 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组织他们练习。 3.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三、课外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也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我个人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看法。 一、要合理调节自己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愉快、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因为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情感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首先教师要把课堂当成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老师,同时也会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去思考他所喜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性的循环发展。 二、注意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余地 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余地,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看学生一下子想不出来就急着帮学生说出答案,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机会。我国小学的教学形式绝大多数是班级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多数都是教师讲得多,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较少,比较被动,他们的思维不能充分开放,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不够,不容易达到预定的要求,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比较慢。所以,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思考。这也是与“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相对立的。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把教学过程都设计成问题,单纯的一问一答,这样的做法仍然是由教师牵着走,我们所说的启发式是指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余地,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抽象概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通过训练,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提供的启发

小学数学五步六动探究式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五步六动探究式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李亚奇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为打造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敢于提问,勇于质疑,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毅力和能力。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参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我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五步教学法,即:导入新课—自主探索—验证探究—评价体验—布置作业。以探究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反思的东西。 课改中,我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思考,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收到明显的成效。 (一)素质得到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推动和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在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中,基本上蕴含着这样两个部分——探究思维部分和复现思维部分。在我们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把宝贵的探究思维部分太轻率地转化为常规的复现思维部分。复现思维部分的教学是显现的,是可以用步骤来传授的,而探究思维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靠启迪,而不是靠传授,越传授的一清二楚,学生就越不需要思维,即使传授的东西是典范的,也只是增加了知识性的储存。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毅力和能力在课程改革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和我的同行们走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旅程。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教师“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课堂教学凸显: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学习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平等和谐、合作交流、求知进取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中数学中有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3747090.html, 高中数学中有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昊天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10期 摘要:数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非常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对高中数学中有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单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15-001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高中数学所涉及的内容日趋丰富和灵活。尤其是目前高中数学在加速与大学数学接轨,在高中阶段完成大学数学微积分基础的学习任务,已成定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学习好高中数学就成为广大学子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从三个方面对高中数学中有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从素质教育到新课程改革,各方面都呼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似乎已经将自主学习放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实际上,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很多,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教师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无暇顾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供不出好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内在原因是学生自己没有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自主学习中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要想在短时间内克服外在因素困难很大,因此作为学生就应该积极主动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今高中数学知识更新很快,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学习,就只会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这样在应用时就会捉襟见肘。比如高中在涉及数列极限时,教师一般对数列极限概念的本质没有过多讲解。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所谓某数是一数列的极限,则意味着这个数近乎包含了该数列的无穷多项,而之外则只能包含该数列的有限项。获得了这层理解,对以后处理数列极限的相关内容就变的容易得多。另外,就应试教育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并不是可有可无。比如2013年安徽高考数学试卷第20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该题考查了导数的应用、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等比数列求和以及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其实,这些内容都是微积分中的基本内容,如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到导函数是研究函数的一个桥梁,该题的解题思路就能容易获得。进一步,若了解了一些级数内容,该题要想获得满分就非难事。所以,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最新度52数学能力测评

2018年度52数学能力测评-第一阶段测评第一次模拟测评-四年级 一、计算:20.17×7.3+201.7×0.27=_____。 二、在1~20中,所有质数之和比所有合数之和小_______。 三、请问77777与77777之和的个位数码是______。 四、如下图,A、B、C、D、E是正五边形各边的中点,那么,图中共有______ 个梯形。 五、设m,n是选自1949~2015中的两个不同的整数,那么(m+n)÷ (m-n)的最大值是_______。 六、某校四年级若干个学生参加“双优”评选,第一轮,没评上的人数比评上的人数多 26人,第二轮,又评上了13人,第三轮,又评上了15人,三轮评选的结果,评上的人数是没评上人数的4倍,那么评上“双优”的学生共有______人。 七、 八、若六位数能被12整除,则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______。

九、如图的乘法竖式中,已经给出了6个数字2、0、1、6、4、4,将竖式补充完整。 那么两个乘数的和为______。 十、 十一、如下图,有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片叠放成面积为8.25平方厘米的“T”字形图形。 如果这个图形的周长比两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和少了6厘米,那么,这个“T”字 形图形的周长为______厘米。 十二、 十三、100只老虎和100只狐狸分为100组,每组2只动物,老虎总说真话,狐狸总说假话。当问及“组内另一只动物是狐狸吗?”,结果这200只动物中恰有128只回答“是”,其他的都回答“不是”。那么同组2只动物都是狐狸的共有______组。 十四、 十五、一个露天水池底部有若干同样大小的进水管。这天蓄水时恰好赶上下雨,每分钟注入水池的雨水量相同,如果打开24根进水管,5分钟能注满水池;如果打开12根进水管,8分钟能注满水池;如果打开8根进水管,______分钟能将水池注满。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的效果,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注意,而且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探索研究。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可以提一些有兴趣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列举一些有兴趣的例题,那么学生对有意思的问题学起来自然感兴趣;或者,是作一些形象的比喻。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 其次,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关注的是数学课程目标,它包括:数学素养、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16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 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围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052-01 所谓“探究式教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形式 各样的教学活动展开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 活动。然而,现代化探究式教学活动仍旧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学科本身的恐惧 心理影响了该环节的正常开展;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度较低;形式化严重,一问一答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目前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仍需改善和提高。 一、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前提 受学科性质影响,数学作为一门理科性学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广受 学生的喜爱,若想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积极活跃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氛围,首先要做 的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兴趣。 比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位置与方向》中,教师可 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准备自己平时喜欢的涉及位置和方向的物体:包括迷 宫小漫画,生活中拍摄的相关照片,地图,甚至是自己绘画的作品等;继而,教 师在课堂上通过抓阄的形式抽取一定数目的学生上台描述自己作品中人物的所在 位置和所处方向,如:若想从一号迷宫到达三号迷宫,最近的道路是哪条,并用 自己的语言展开基本的描述(可以先沿着地道一直向北走,到达大明宫的时候调 整方向,同时要注意周围阻碍物的行径,尽量与其避开,最终,闯过多重关卡, 可以抵达位于正南方向的南羽宫),通过此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思考,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间 互动是构成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其中互动环节的设置不仅能够活跃教学氛围, 学生也能够了解不同个体对问题所做的思考,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比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中,教师可以组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首先,小组成员进行任务的分配,分别负责 搜集不同年代的纸币,硬币,并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了解这些货币的基本背景和 来源;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货币演变规律,并分析其存在的优劣,并由 其中一名代表整合小组整体观点,在讨论结束的时候进行综合论述;最后,教师 进行评论,在肯定部分学生讲解的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讲述自己 童年时候在使用货币过程中发生的有趣事件,凝聚学生注意力,拉近师生间距离。 三、通过实地观察、资料收集、分析研究提高探究能力 探究式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不同在于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传统 型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点和理论的传授,而探究式课堂教学更加倾向于学生动手操 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独立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中,教师可以组 织学生通过具体的调查时间探究活动,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并试着加以运用。如,在涉及学生对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程度是否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所提高中,学生可 以在家长或者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不同年级所在的班级展开调研活动,学生可以以

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整的过程。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学会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了解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情况,我对北京、内蒙古和广东三地的中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为课题《中学数学据,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提供依据,20XX年10月,我对本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次调查力求全面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现状。本调查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该问卷共25个项目,分别从学习 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和学习环境的控制六个方面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高一、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2个教学班。发出问卷252,回收问卷236份,回收率94% 有效问卷224分,有效率95%. 调查采用自编的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共25道题,每题有3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

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在数学课上,我总能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O同意60%. O中立35 % O不同意5% 在数学课上,总能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占60%, 而注意力不够集中或不集中的占40%,这说明学生的上课效率不高,比预想的差。 2. 在数学课上,我常把老师当作权威。 O同意70 % O中立15% O不同意15% 同意的占70%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上课跟着老师走, 30%的学生不能或不愿意跟老师走。课堂需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 3. 我希望课堂上学生多参与与老师的互动交流。 O同意40 % O中立20 % O不同意40% 60 %学生不愿意或不希望参与交流互动,说明传统教学模式被绝大多数接受,他们喜欢被动接受,缺乏或不爱主动参与。这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急需提高。 4. 我喜欢参加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学习讨论。 O同意62 % O中立17 % O不同意21 %

(完整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课题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总结 一机三小赵玲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标及实践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能力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所谓自主探究能力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学习,获取知识。 (三)、课题研究实践意义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具备了积极的参与意愿与良好的 参与动机。当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也就是掌握了一系

列自主学习的策略,自主学习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增强学生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品质;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探索、理解、思考、质疑、接受、评价等,课外自主地选择,规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课题属于教育行动研究,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因此研究方法将采用调查研究(问卷)、个案研究、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策略 根据实际,教材内容中选择一些典型的、可操作性的内容进行研究,通过教师引导、师生间的相互活动,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探究,达到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具体主要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条件"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接受能力强。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勇于提问,大胆发言,敢于指出别人的错误,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并及时给予肯定。真正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蔼,使他们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中学数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米文德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中心小学校618100)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速算比赛,如: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的教学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的教学 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求教学的短期效果;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怎样使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也就

(完整版)初一数学能力测试题

初一数学能力测试题(1)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 填空题 1、将下列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0、0.3、— 2、21- 、1.5、32、5 12-、+100 整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2、早晨的气温是-2℃,中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气温是________0C 3、—2与—3的和是_________;-4与-6的差是__________ 4、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 5、_______的相反数是0;__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身;________平方是它本身 6、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则这个数是________ 7、如果—a =—3,则a=_________;如果|a —3|=0,则a =______ 8、计算-|-2|=__________;—(—2)2=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5的所有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比较大小:—2_______—3 3 1____21-- 11、在数轴上点A 表示—2,点B 离点A 五个单位,则点B 表示___________ 12、|a|=2,|b|=3,且a>b ,则=b a 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负数大是正数 B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越大,就离开原点越远 C 、若a>b ,则a 是正数,b 是负数 D 、若a>0,则a 是正数,若a<0,则a 是负数 2、下列说法:①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②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③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会是小于0的数;④任何一个整数的绝对值都是自然数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有理数加法或减法中,和不一定比加数大,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 B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C 、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D 、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 A 、0 B 、1 C 、-1,1 D 、-1,1,0 5、下列各式中,不相等的是 ( ) A 、(-3)2和-32 B 、(-3)2和32 C 、(-2)3和-23 D 、|-2|3和|-23| 6、(-1)200+(-1)201=( ) A 、0 B 、1 C 、2 D 、-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