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精神

论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精神
论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精神

论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精神

吴永洪学号40151802018

摘要: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基于他的雄厚的文艺功底,他的散文在当时的文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于前

人的创作手法,而从他自身对文化历史的独立思考中又呈现出了儒释道精神魅力。

关键词:苏轼散文儒释道比较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争议和无可替代的,是一颗光芒永恒的明珠。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是这样概述苏轼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姿多彩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观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①在文学史上苏东坡的诗词独据一方,被人奉为经典。人们一提起苏东坡往往在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他的诗词,然而,另一方面,在当时散文并未得到大众广泛青睐的时候,苏东坡却经常尝试写作散文用以记录自己的心境,由此,用真心写真情的散文使得留给后世的文章几乎篇篇都是精辟的言语,优美的意境。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东坡先生之英才绝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能毕究。故虽大地之造化,古今之兴替,风俗之消长,与夫山川草木禽兽麟介昆虫之属,亦皆洞其机而贯其妙,积而为胸中之文,不(帝口)如长江大河,汪洋闳肆,变化万状。则凡波澜于一吟一咏之间者,讵可以一二之学而窥其涯涘矣。②”

一、苏轼散文创作的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峨眉人,苏轼一生传奇,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据《宋氏·苏轼传》记载“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气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史》卷三三八),由于政治生涯的颠沛流离,使得丰富多彩的游历决定的他的文章内容的宽度和深度。

(一)大背景——散文创作的风气

北宋初期的散文应当时北宋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时代要求,多是以实用性的散文出现在文坛中。因为,北宋的中央集权制的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中的反应首先应景的就是诗词文章思想的高度统一。因而,在北宋初期就出现了古文运动。掌首的两大流派一时以柳开、穆修为代表的复兴儒道派,他们是借用古文运动的名义实则是为复兴儒道派提出合理的幌子;另一派则是王禹偁为代表的“道”“文”派,他们不仅重视“道”在散文中的体现,同时也对“文”给予一定的地位。随着欧阳修主持文坛,欧阳修他们开始大刀阔斧的批判改革,首先批判的就是风靡

①1、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上编》(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3-474页

②2、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上编》(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3-474页

各个阶层注重文章形式结构的骈文,欧阳修他们认为骈文的形式削弱了文章本生所具有的实用性质。他们要求文章回归朴真,要更真实的反应民间疾苦,更多地为政治提供建议成为其一面镜子。在他们主导朴素流畅的文风之下,更是反对险怪偏僻生涩的以“怪”“丑”为主题的散文。由此,给清新秀丽的散文创作提供了非常干净的大环境。

苏轼作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的文人,必不可少的受到影响。加之他本身文学创作的天赋,他于1057年入京应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受到当时主考官、文坛盟主欧阳修的大为赞赏,以为有大家文风。四年后,苏轼参加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举考试,所做文章受到仁宗皇帝和司马光的赏识,被列为三等(第一名),此后,苏轼就一直得到文坛的广泛赞誉。并且引起了欧阳修的注意,并意欲将他培养为下一位文坛盟主。在欧阳修主张的文艺思潮下,苏轼将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的领域延生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使得散文从此在文学史中多了绚丽的一笔。苏轼在《文说》中这样说道:“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二)小前提——文学自身的修养

苏轼是一个全才,并且好学。苏辙在《亡兄子瞻墓志铭》中说:“(苏轼)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栾城集?后集》卷二十二)。他不仅博学众家,而且还有这很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他首先是一个诗人,其次才是一个词人,现存诗歌二千七百多首,他是由写诗而走向写词的。他的诗歌最为可贵之处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而阐发真情实感。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百姓疾苦、批判弊政、彰显旷达的态度是他诗歌的主要创作方向,并具有很深的思想维度,有时也阐发出对事物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如他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自然现象阐发出自然哲理,从常人眼中不值一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发出了常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进一步在自然景色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处事态度的深刻思考。当时的“元佑”诗坛是宋诗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王安石、黄庭坚等名家辈出,但苏轼诗无论在题材上、情感上、还是思想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其他诗人,尤其是他兼收并蓄的创作思想是其他诗人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在苏轼之前,词一直不被文人重视,认为是不入流的“小道”,填词的态度也很随意,并且以女性化的婉约为主。苏轼认为诗词本一体,词是“诗之苗裔”,正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文学艺术在本质上和功能上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外在的形式。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改变了人们认为“诗尊词卑”的观念,实现了词女性化的婉约主题向男性豪放主题的转变,完成了过去词只表现爱情到表现爱情和性情兼而有之的转变,使词表达人的感情的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如他在《江神子·密州出猎》中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首词多处用典,表达了他为国图报的豪迈情怀。他的词像他的诗一样具有很深的思想维度,并阐发出对事物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如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如梦”。他身体力行地进行孜孜不倦的创作,现存词作三百多

首。苏轼是宋代词风转变的关键发力人和倡导者,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可见苏东坡在词方面的造诣。

正是基于诗词方面优秀的天赋和突出的诗文,因此,苏东坡有更多的时间为自身在文学领域中的拓展提供更多的题材和空间。苏东坡的散文无一不透出诗文合一的特点。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在苏东坡的散文中,不仅有着两者的统一,更是在散文中体现了诗的严谨、精辟以及词作中的优美意象和清新秀丽的风格。

二、苏轼散文创作的特色

苏轼不仅是一个文人,更是一个有头脑、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总是习惯于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认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没有第三种答案,太过于坚持原则,不知道变通,而无视派系斗争的存在。改革派在位时他反对变法,于是有了“乌台诗案”;保守派在位时,他反对全部废除新法,于是有了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而他的散文也是基于这样的经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一)语言特色——言有尽而意无穷

苏轼的思想融汇了儒、释、道三家真言,他经常对事物规律和人生哲理发出深入的思考。而表现在语言中就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特色。

1、自然、流畅

散中见整,清新自然。这是苏轼散文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如《放鹤亭记》中围绕着放鹤亭写了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说放鹤亭是从何而来的,文中第一段就介绍了“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从而交代了亭子是谁建造的。苏轼不说建造亭子的原因,而是介绍建造亭子人的遭遇,是由于水患然后随遇而安,顺便建造的亭子,这种行为是自由自在而不是有其他政治目的或者是某种利益得失的。第二段就说明了亭子为什么取名为“放鹤亭”。是由于“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这里交代了亭子主人养鹤,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来他的品行:高洁、自由、不喜约束。这时候,作者就摒弃了“放鹤亭”这一主题,而是与山人探讨了隐居之乐与南面之君的快乐是不同的。“郡守苏轼,……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接着,最后一段山人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欣然而笑”于是作者“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抒发了隐士的乐趣与帝王的是不同的,帝王爱鹤可能招致亡国,而隐士则是自由自在,不受一点约束,逍遥自在,过着放逸潇洒的生活。这是苏轼谪贬徐州时所做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人的一件小事以及他们之间的讨论。在这一边文章中,围绕着放鹤亭,话题聊的很广,对比了朝野之乐的不同,借此以安慰作者贬谪的郁闷生活,聊以自慰。结构很宽,可是中心思想却是很明确的。也正是这一篇传记,放鹤亭因此成为古迹。

2、朴素、简净

《放鹤亭记》中“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以简单的二十六字给读者展开了一副春夏秋冬交替的景象。“春夏之交,草木际天”与“秋冬雪月,千里一色”简洁自然的16字从横向展示了四季更替之景。而以“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纵向写出了气候变化。实为妙笔生花。再如《石钟山记》中这样一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这里不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这件事情,而且从视觉、听觉和心里描写各个方面展示了石钟山这一地方的奇特。“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极其简单的交代了人物、地点、时间三要素。接着在视觉上“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区区几个字描述出地势的险绝。接着视觉就是听觉“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栩栩如生的描述使人身临其境。更绝妙的是“舟人大恐”四字,逼真的表现了月夜之下人们猎奇心里的刺激。自然流畅,行文娓娓道来,它并不刻意的去雕饰文章但是却不乏文采,并不有意追求意境而自有其意蕴的妙处,这种行文方式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三)表达方式——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在散文中的表达手法基本上有记叙、议论和抒情这三种。

1、手法的多变的记叙

以《喜雨亭记》为例。这篇散文是以建造“喜雨亭”的原因而展开的一片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为感谢苍天让黎明百姓丰收及时下雨而做的文章。文章记叙简单,情节紧凑,寥寥几笔记叙了这一事件,语言修辞没有过多缀余,人物也用几句简单的语言勾勒出来,事件从头写到尾不仅不让人感觉枯燥,反而处处透出“喜”字,妙趣横身。“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文章开头交代了“喜雨亭”名字的由来,是表示不忘记的意思。然后先介绍了今年是为丰年“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可是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笔锋一转,给读者留了一个悬念,情感由此低落。而后“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让读者心情又开始平稳,继而为之高兴。“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这里很明显,一条曲折的感情色彩是的叙事不再平铺直叙,有了迂回蜿蜒之意。从而增强了叙事的艺术魅力。随后,作者不从正面赞扬这场雨的及时,而是从反面让读者明晓了及时雨的作用“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这种反面切入的手法也给叙事技巧增色不少。最后一段“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就是正面交代了命名“喜雨亭”的原因以及寓意。至此,

一篇文章浑然天成,朴素真实的还原了散文的本真面目,减少了骈文词赋的堆砌浮华之风。

2、生活气息的渐入的议论

苏轼的议论文写了很多,与前人所写不同的是苏轼的散文除了一部分的政论文之外,还有具有生活气息的一类议论文,这一类散文开拓了读者的另类视角,使得文学为政治服务这一理念淡化。作者开始自觉的关注人的本身需要和对于美的追求。生活气息的渐入给散文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散文可以说由此走向大众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苏轼的亭台堂阁记中有五记可谓是精品:《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每一篇传记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且,苏轼融入其中的情感特别注重自我精神的抒发,以我手写我口。充分展示了文人自觉的一面。例如《超然台记》中,议论的中心要点在第一段。“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一个“乐”字,主题全出。使得通篇的基调以“乐”字始末。古人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而自古在文人的诗词歌赋中很少涉及“乐”字,认为这不利于修身养性。然而苏轼不同,不仅摆出了惊人的观点,更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举例论证“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以充满生活气息的例子“餔糟啜醨”“果蔬草木”来说明作者的乐是常人之乐,不同于娱乐,是生活中朴实之乐,更为下文“超然”二字奠定基础。第二段中作者一反常态,从反面举例以“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是谓求祸而辞福。”摆出了“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的感慨。接着便是细细的解释物之内外,大小之辨。由此苏轼解释了“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的原因,“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是因为人自己的原因,不能超然世事的本质,被浮云遮住双眼,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时,为了增强可信度,苏轼接着讲述了自己“自钱塘移守胶西”之时的境遇是被常人看作是艰辛痛苦的“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们常说苏轼是不快乐的,可是“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原因就是自己的心态放的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边。”这篇议论文通篇行文恣肆,雄辩滔滔,布局精妙,第一段摆出“乐”字得中心主题,第二段讲述“求祸而辞福”的原因,并指出弊端。第三段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进一步表明人心态的重要性,第五段则是点题,指出“超然台”这一借体。这种挥洒自如、出世超然的笔调后然少有可比者。

3、景语而入情语始出的抒情

抒情可以说是各个诗人词人作家的拿手好戏。苏轼不例外,可是,他却另辟蹊径,不直接言情而是融情于景。如《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的时候偶感而作的一篇散文。可以分三层,第一层点明了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人物“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就在这样的夜里,苏轼失眠,正好又有如此的好景,顿时起兴,念道没有人同乐者,于是找

到了张怀明,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两人多少有些同感。正巧张怀明也未睡。于是二人一起出去散步。这一段的叙事流畅朴质,没有缀余,干净利落。第二层则是经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区区十八字逼真的写出了当时之情境,“积水空明”通过水的清明,侧面展示出月光的皎洁,而“空”“明”二字有及见其造景功力,无意间将意境倾斜而出。“藻荇交横”同样从反面竹柏在庭院中的倒影描写出庭院的清幽、干净,营造了淡雅的氛围。这里的描写可谓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凝练的手法使得画面横生立体感,不仅动静交杂,更是有时空变换之感,并且作者用的事物“松”“柏”“月”在文人心中都是象牙顶中的美好事物。苏轼曾这样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作者在这里的景物其实就是自己内心得写照。作者随意之笔反倒更加烘托出绝妙的意境。第三层精简的指出了这一夜作者生发的情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二字在这种两个连用的反问,又接着自话自答的句式中,很委婉的表达出二人的不如意。

然而苏轼记叙文最高水平的表现并不是可以单独分开而言的。而是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出神入化地结合起来,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如《石钟山记》中,他围绕探寻石钟山山名的由来作了详细记述,先讲郦道元的观点,又讲小僧持斧敲击石块发出声音,他均表示有疑点,而后他详细描述了自己亲自探寻的过程,并夹杂了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意境十分优美,最终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得出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是如实显示出三者的有机统一的。

三、独树一帜的特色

(一)韩愈——佶屈聱牙创新声

韩愈是一个个性独特,变现欲望很强烈的人,“花钱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芍药歌》)韩愈主张散文创作要“宜师古圣贤人”(《答刘正夫》)但是又不是将古人的东西完全照搬过来。韩愈主张要在儒家礼法的规则下充分张扬自身的个性以及修炼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达到人文的和谐统一。而且,学习古人不能照搬古人的词句章法,而是要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从而把“文以明道”的思想贯穿其中。因此,在韩愈的散文中,创新的因素很多,他的诗文多奇绝险怪,往往涉及让人不敢涉猎的领域。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词语的创新上。比如在《送穷文》中就有“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中的“面目可憎”以及“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中的“垂头丧气”一直到了现代都是生动鲜明的词语。而且,在《送穷文》中,作者使用了寓庄於谐的手法,使得文章将作者把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文中主人翁被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个穷鬼纠缠,使他一生困顿。于是,主人翁决定送走这五个穷鬼。“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系轭下,引帆上樯。”可是穷鬼们却应答的从容不迫,颇为诙谐“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五鬼道出他们的忠心耿耿。然后又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告诉了主人翁虽然他不为世间理解,不合于世,可是,有了他们的帮助,却可以是他“百世不磨”。这种笔调更多的充斥着自嘲的口吻,而且,行文之间更具有戏剧性,语言的新颖也使得文章

更增添亮色。《送穷文》虽是记叙文,但是,可以看出,苏轼创作与其的不同。比如,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记叙的不仅从语言还是技巧,都是为读者营造一种意境;然而,韩愈却不一样,他不重注意境的营造,而是,用新颖的笔调将人们常见的题材改用不同常人的手法,或用拟人,或用诙谐的语调,总之,是不走寻常路。而且,韩愈的散文和小品文多选用旁人不用的题材,以用来展示个人写作的独特性。

(二)王安石——雅丽脱俗孕新风

王安石在政治上颇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诗文创作中也是特别强调文学的实用功能。在《上文书》中他说:“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而且,王安石在散文中这种政论性体现的尤其明显。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甚至可以看成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作品,而不是文学作品。甚至于自古以来就被人津津乐道的《游褒禅山记》也是有近半篇的篇幅讨论哲理性的问题。这篇文章于苏轼的《石钟山记》有着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首先,《游褒禅山记》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志得意满之时所做的文章;《石钟山记》则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七年,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谪时期所做,心中愤懑由此可见。然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显示出来的严密的行文作风,与当时他在政治上的变法精神又有异曲同工之处。从文中的恣肆行文可以看出他当时的饱满精神。“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体现了王安石写作这篇文章时的心情。不同于王安石的是,苏轼在文中处处洋溢着超然情怀,虽然对自己的遭遇不安而又无奈,但是,苏轼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并且随遇而安,不可以追求功名利禄。真正做到了文人的自觉心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同样是对景物的概况发出的感慨,但是却有这天差地别的情怀。由此可知二人行文作风的不同。

总而言之,苏轼作为文学大家,他留给我们的作品不仅在诗词方面给予现代人以准绳,而且,他的文学作品中阐释的儒释道精神更是留给后世研究的空间。【参考文献】

3、《苏轼词集》苏轼、刘石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08出版)

4、《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赏读)》陈如江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08出版)

5、《苏东坡传》林语堂、张振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3出版)

6、《艺文精魂》苏轼吴继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8出版)

7、《宋代文学史(上)》孙望、常国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09出版)

8、《东坡词研究》郑园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3出版)

9、《东坡词研究新思维》饶晓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08出版)

10、《苏轼及其时代》杨东声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08出版)

11、《宋词说宋史》诸葛忆兵中华书局 (2008-12出版)

12、《宋史研究论文集(第11辑)》朱瑞熙、王曾瑜、蔡东洲巴蜀书社 (2006-08

出版)

13、《宋史》脱脱中华书局 (2004-04出版)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基石,按照过去人们通常的理解是道家以哲学为主,儒家以思想为主,而释家则以宗教为主。还有一种理解是儒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道家与释家都称为宗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对哲学的基本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还认识不到位。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广义而又很难表述的问题,但又是每个研究哲学的人都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尤其是我们正面对着曹雪芹的这部绝世经典,如果对哲学定义都含糊不清的话,那就很难从根本上去解读《红楼梦》的整个哲学体系。 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之后,哲学也就随之产生了,但那不过是一种自发的、零星的、朦胧的哲学思维而已,而哲学成为一种体系,并通过一定的载体问世,最早的要算是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在易经里也包含了很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哲学理念,孔子的《论语》也是这样,但都不象《道德经》那样成为专门的哲学理论体系。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人提出“哲学”这个词汇和概念,只是被世人当作一种高深莫测的思想来加以膜拜。 “哲学”这一词汇最早是出现在古希腊文里,当时的意思是“爱智慧”。根据这一概念,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哲学应该就是一门研究智慧的学问。 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伯拉图,他对哲学的经典注解就是:“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只有神才配拥有它,我们人类只能是爱智慧。”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有一句比较著名的话:“哲学几乎就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3年5月给哲学的定义为:哲学是人理性的工具,哲学从起源就肩负着解决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有关各门类知识总结的问题的使命。 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 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对什么是哲学,阐明了自己的理解和描述,但总是让人

儒释道

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哲学 【前言】 “儒释道”一词是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滥觞于南梁,在元明清时期发扬,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的儒教,世界三道宗教之一的佛教和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演变创立的道教三教合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圈与印度文化圈的初次融合。而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处于一个儒释道三源慢慢走向融合的特殊时期。再加之苏轼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促就了苏轼诗词中独特的三种思想的韵味。研究苏轼人生中的儒释道哲学,不仅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这一家文豪的文风笔触有更深的理解,从大层面上更是对文化融合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可以从中汲取有利于中国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启示。 【关键词】儒家佛家道家苏轼文化融合 【正文】 一、作为治世之具的儒家 儒家作为统治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官方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意愿。所以儒家所代表的“用世”、“建功立业”或是“治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苏轼也毫不例外。 苏轼出生于儒学浓厚的文学世家,父亲苏洵文风纵横恣肆,有汉唐之风,对苏轼从小寄予厚望,亲授史书,论古今成败,所以苏轼从小就有着高远的抱负。并且仁宗时代人才辈出,以范仲淹为代表的积极入世的思想普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的以天下为己任,奋发自强的儒家用世的精神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轼26岁便踏上仕途,一番豪言壮语“致君尧舜,此事何难2!”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所提出的仁政思想:“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人;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入与忍人。”苏轼的政治思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儒家“入世”精神。 以苏轼文学成就的最高的前后赤壁赋来看,《前赤壁赋》中有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面上像是一首求取美人的缠绵悱恻的情曲,其实言下之意是指美人就是苏轼想要报效的朝廷,宛转地表达出自己身怀大志,却不受朝廷重用的郁结。再如《后赤壁赋》中有写入睡的苏子梦中得见化作孤鹤的道士,在“不答”、“揖予”中表露了作者虽有着入世思想却在政治上屡屡失意,结尾一句南柯一梦“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更是将苏子的茫然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苏轼的诗词中,带有这种思想的诗句并不少见,都深深浸透着儒家的“用世”思想。“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3虽有自慰、超脱之意,但是包含着浓浓的伤感与无奈,壮志未酬引发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他迷茫,“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都是心中仍然有着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的表现。 二、作为修身之术的道家 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2《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3《念奴娇·赤壁怀古》 4

苏轼散文

苏轼散文:1气势雄健奔放,挥洒自如2、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喷涌而出3、超凡入画的情韵和真率深挚的感情4、创新出奇的锐气和错综变化的美感5、表现力极高,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善于翻新出奇。 王安石散文: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简洁概括性强2、总体风格简洁峻切,笔力雄健,显示出刚强不屈的性格3、论点鲜明,逻辑严密,直陈己见不枝不蔓,短小精悍4、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重视文学的实际功能,直接为政治服务。 欧阳修散文:1、风格平易自然,用平常流畅的字句,从来不用奇、怪、难、重字语言简洁晓畅2、在平易自然中也有委婉曲折的一面,善用虚字穿插到文章中,延长了文章的气势,使得文章非常舒缓,同时也具有跌宕起伏的旋律,有着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特点3、局势整齐而又富于变化,将古文的散句和骈文的整句结合在一起,采古文与骈文之长,常常是似散非散,似骈非骈,错落有致4、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情文并至 曾巩散文:1、说理平实浅切,娓娓而谈,借古来言今,有一定的现实性2、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方正,结构严谨舒缓3、布局谋篇藏锋不露,用平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章节奏从容和缓,条理清晰4、语言严谨峻切,词浅理畅喜用感叹句或设问句结尾 韩愈散文:1、能自树立,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a立意新b精于选材c语言精迈注意吸收当时的口语,注意改造旧的语言表达形式;自铸新语2、风格豪迈奔放,汪洋恣肆,喜欢以气御文a善于讲理,大量使用排比对比b善于抒情将浓郁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柳宗元散文:1、寓言善于说理,冷峭沉郁,有着深厚的现实内容2、山水游记具有诗情画意,感情色彩非常浓重,语言清新秀美,形象鲜明,把自然景色准确细致的展示出来,景中含情又有新寄寓3、刻画细致而不琐碎,语言精练而极富变化,文势劲峭而不乏参差舒缓,在描写中贯注一股浓烈的寂寥亦绪,借对山水的传神写照来表现一种永恒的悲悯情怀 高适岑参异同:同1、向往边塞立功,有慷慨报国的浩然英气2、都具有悲壮的风格特色3、诗中都呈现出边地异域奇情异彩的艺术魅力4、体裁上都喜用歌行体。异1、高适诗歌侧重于描写现实,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表现为战争的认识与民生疾苦的揭露,思想价值高。岑参善于描写塞外雄奇壮丽风光,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加入对战争生活的反映,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夸张,寓情于景,艺术价值很高2、高适诗歌风格豪迈奔放,其中又有一种苍凉和悲壮的情感,岑参风格为雄奇瑰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总是看到那么多人匆匆忙忙,追逐着这个时代的脚步,也是,在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 现代社会,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电子时代,发生变化的不只是人们的思想,还有源远流长的中 国文化。 所谓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可是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思想方面就有很大改变:不难发现,电脑手机的普遍造成了年轻人的好逸恶劳的堕落感,出现了“手机族”,“低头族”这样的新兴词语。而成年人更是奔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盘算着这个月的工资与开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还哪里有时间传承六艺文化、书法、棋、曲之类的。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化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渠道的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以电视为例,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电视频道增加。再如,在纸质媒体时代,由于印刷成本比较高,发表一篇小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而网络平台能够为各种文学作品提供几乎无限的发表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纸质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市场份额将不断减少,实体书店有不少倒闭,电子书籍甚至要代替纸质书籍。 我一向奉承: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我认为建立自己对世对事的思想系统的指导性思想体系莫过于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首先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主要提倡人的自身修养,与身边人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在国际矛盾随时会一触即发的当代,在社会矛盾屡有发生的现代,在电子技术阻隔了亲友的距离,在在好逸恶劳的一代中,在社会关系复杂的现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当被遗忘。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它讲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因果循环。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人不应该是万物的主宰,你此生为人,是前世种下了善的因,所以此世对万物应慈悲为怀。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作恶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教育思想,并且在环境越来越差的现在,在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婪破化的千疮百孔的现在,在各种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在,佛家的这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本来就是抽象的,无法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仍能探索到它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坏的社会风气,都是由于背离了”道“,而引起的后果。当今社会,很多官员也是因为不走群众路线,急功近利的追求政绩,所以常常折腾来折腾去,事情没办好,还捋老百姓坑了。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以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样的道理也应该作为官员们常常温习的思想。

用儒释道思想解人生万象

用儒释道思想解人生万象 儒释道思想的合和传承成就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昌盛不衰。通过理解运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结合道家的太极双鱼图和释家的佛教符合”卍”,我们能够解开宇宙人生的秘密。 太极双鱼图是有阴与阳,明与暗,空与色等相对的两极合和而成,并不断循环往复。根据佛教”卍”的形状结合现实世界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世界有五个相组成,四个不断变化旋转的相和一个居于中心的相,这四个可变相分别是:时间,空间,物性,能量。一个固定相是:心核。这和道家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有些相似。 对于这五个相分别给出的定义如下: 时间:心核自身运转的周期,及心核围绕或被围绕其他心核运转的周期。 空间:心核自身的形态,及心核与心核之间处于相对平衡位置的状态。 物性:心核自身的特性,及心核与心核相互作用产生的其他特性。 能量:心核得到,失去或保持自身状态的能力,及心核与心核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状态的能力。心核:是时间,空间,物性,能量的合和体,心核是宇宙存在的基本单元,即是有形的亦是无形的。(如:地球,太阳,人,树,山,海,光,电,磁场,思想,意念等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定义,我把这五个相每个相分为两个极 时间:加快,减慢 空间:扩大,缩小 物性:吸引,发散 能量:聚合,释放 心核:聚合,发散 四个可变相都以固定相为基础,每个可变相都与另外三个变相相关联,其中任意一个可变相的发展会影响另外三个可变相发展,任何三个可变相可以确定第四个可变相。 通过排列组合,形成两个基本心核:聚合,发散。即两个相反的佛教符号 心核聚:“卍” 物性吸引------时间加快------空间缩小------能量聚合 当物性,时间,空间,能量同时达到平衡时,心核就停止继续聚合 心核散:“卐” 物性发散------时间减慢------空间扩大------能量释放 当物性,时间,空间,能量同时达到平衡时,心核就停止继续发散 对于“聚”的心核来说,当物性吸引时,时间就会变快,空间就会缩小,能量就聚合。同样的道理,当空间,时间,能量其中的任意一相发生相应改变时,其他三个相也随之改变。 对于“散”的心核来说,当物性发散时,时间就会变慢,空间就会变大,能量就释放而减弱。同样的道理,当空间,时间,能量其中的任意一相发生相应改变时,其他三个相也随之改变。 根据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每个心核都可以同时代表心核聚和心核散。这样的话,一共有32个心核。

试析苏轼人生分期的儒释道思想及其成因

试析苏轼人生分期的儒释道思想及其成因 分享到:更新日期:2012-05-07 | 点击:5次 | 一键收藏本论文摘要: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苏轼人生儒释道反思 一、苏轼早期的笃信儒学 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他在启蒙学习中受书本的影响:“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东坡先生本传》)贾谊是汉文帝时“通诸家之书”的儒士,以儒治国。陆贽是唐德宗时名臣,以儒学为宗。苏轼以他们的学习榜样,建构自己的政治蓝图。所以他曾对朋友这样说道:“我非因农家,安能事耜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送宋军用游辇下》)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1]苏轼这种早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当他在回忆当年(公元1061年)与乃弟子由双双赴科举考试时,内心深处的思想意识完全是以儒学为指导的,“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充分展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潘苍崖在评东坡所写的《范增论》时说:“子瞻祖其家学,气焰赫奕,人多慕之。要之自六经出,则源深而流长,人见其正大温粹,不知其所养者本也。”他自己在《上梅圣俞书》中也说:“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苏轼早期博览经籍群书,思想上深受六经儒学的影响。 二、壮年受挫后的佛道思想与积极转变 (一)苏轼与佛道渊源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妈娇?赤壁怀古》。抒发追求理想、热爱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调歌头?怀子由》。爱情词与咏物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见长。如《江城子?掉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儒释道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史结课论文题目:儒释道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学院:园林与林学院 班级:风景园林1102 姓名:王旭 学号:20110997 2013年7月5号

儒释道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摘要: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框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 层次对中国园林施以影响:“道”之自然为其提供形象化的基础,“佛”之自我为其提供抽象化的依据,“儒”家的中庸思想则在二者之间提供了适当的“度”,来取得平衡。中国园林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园林美学。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影响、发展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几千年的风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责任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学在中国存在的几千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样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艺术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个处处蕴含深意的人文世界。人本精神——台在园林中的变迁。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一种开拓进取、雄姿英发的的文化精神。中国建筑基于对人和社会的重视,以服务人间为主旨,使建筑与人相辅相成。人的舒适度要求以及人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与接受能力一直控制着建筑体。 台在夏商周三代还具有极强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而且在最古老的园林中是最为重要的建筑。台是与神话思维紧密关联的,随着人的理想思维的发展,人和天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在原始人、夏商周人那里,人必须依附天帝来获得生存的意义,王权的观念也是必须从天帝那里获得自己的神圣性说明。从周公旦的“以德配天”到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开始,人不再是膜拜神灵的卑微小人,人们把自己的目光更多的投向了凡尘而非天国。通神之台的神学意义也开始慢慢隐退,而登台眺望的游乐功能渐渐成为了造台的唯一目的。 台的功能演变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春秋中叶,礼崩乐坏,诸侯们兴起了一股造台的风潮,在他们眼中台只是作为一种审美享乐之物。楚灵王建造的章华之台极为精致,到处都极尽彤镂之能事,作为供人游乐嬉戏的场所,体现了帝王与民同乐的仁政精神。到了汉代,虽然也有通天台、通天铜柱、承露盘等,但这都仅是处于一种模拟上古的心态表现。 后来,在“仙人好楼居”的观念之下,横木逐层向上堆积的井干楼开始兴起,积土高台开始向木结构转变。台的建筑在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开始渐渐被其他宫殿建筑和山水景观所取代。东汉以后积土高台建筑开始衰落,逐层叠堆横木的井干式楼也被斗拱式楼阁所取代。楼阁建筑取代了高台建筑,台也就但除了中国园林的历史舞台。君权至上——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 儒家思想也非常注重‘礼”。“礼”字本为宗教的仪节,后来则包括一切社会风欲,习惯与规矩.儒家讲中庸之道,注重万物的合谐,中正,均平,循环的观念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规范更深深影响中国文人的思想。中国传统建筑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四合院,宫殿、寺院建筑的布局,都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要求摆脱传统礼教的束缚,主张返朴归真,无拘无束,任其自然,其建筑无论在情趣上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哲多变,自由活泼,与中国传统建筑表现气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 首先,园林建筑不追求建筑本身的雄伟壮丽、规整、统一,而一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经过造园家的苦心经营,成为其抒发感情的一种手段。其次,园林建筑的构图法则及形式也与传统形式大相径庭。园林建筑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即不受任何法规戒律的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福建建阳张叶华 摘要: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他以赤壁为依托,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思想兼收并蓄、灵活运用,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得以超脱、释怀。 关键词:苏轼前赤壁赋儒释道思想 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思想,这些思想几乎贯穿苏轼一生,了解此文思想内涵对解读他的其它文章亦大有裨益。这篇赋仍然采取主客对话的形式。据考证,这吹箫者是道士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曾说“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吹箫者的身份说明苏轼与道家往来甚密。但吹箫客的箫声及言辞,与其说是经苏轼组织润饰的道士之语,不如说是借道士之口,抒苏轼之思。苏轼与客的问答,正是表现了苏轼思想中矛盾冲突的两个方面。而苏轼最终说服客,则说明他思想得到了解脱,乐观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前赤壁赋》的思想十分丰富。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龙晦教授在他的《从<前赤壁赋>谈苏轼的宗教思想》一文中提及:“我们仅将它分为两个大段。第一段从‘壬戊之秋’起至‘寄遗响于悲风’止,这一大段是运用的道家思想;自此以下为第二大段,第二大段倾注了佛家思想。”但我认为,苏轼的《前赤壁赋》不单是体现了佛道思想,而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苏轼学问博大、宏博开放,对儒释道思想了然于胸,将三种思想融合一体又不着痕迹,这不仅表现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反映了他已形成与众不同的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下面,我将对《前赤壁赋》一文逐段分析,兼以苏轼的其它文章印证,探索此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舒卷自如、超逸旷达的襟怀。 一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苏轼的散文创作

苏轼的散文创作 苏轼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以及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被誉为唐宋古文八大家.在南宋,学士间流传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②的口碑,可见苏轼散文影响之深远。 由于苏轼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学问,再加上他独具见解的文学主张,从而使他能够突破前人在文章写作上的种种局限,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风格。 1。识见高远、广征博引的议论体散文苏轼自幼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①他很早就提出了丰财、强兵、择吏的改革主张,但他反对骤变,主张按部就班的变革。仁宗末年呈进的议政论政文章,对当时存在的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以及各问题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凤翔任职期间,随着与社会实际,尤其是西北边患的实际接触,他的政治见解有所深化。 苏轼所处的时代,国内国际矛盾都在积弱积贫中渐趋激化。苏轼认为:当今之患,外之可畏者西戎北胡,而内之可畏者天子之民也。西戎北胡不足以为中国大忧,而其动也有以招内之祸。内之民实执存亡之权而不能独起,其发也必将待外之变。②因此,对内政策要宽容仁厚,对外政策要取静观之势,不可操之过急。在《平王论》中,他提出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谬者也。迁都避寇,是向敌人示弱,是退让,是对国民精神的强烈打击。周代终以不振,则东迁之过也。历代的学者认为,周平王为避犬戎的侵扰,迁都洛阳是明智之举,周平王因而被

称为中兴之王.苏轼做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是针对现实,有的放矢。其后的宋史,终为苏轼不幸而言中。 《教战守策》是苏轼有感于仁宗年间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发的。当时的国内形势是: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慄;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民众因为安逸的日子过得久了,从身体到意志都变得脆弱起来。朝中的士大夫们也把议论军事当做是生事扰民,一有苗头就横加限制。而当时的国际形势,又是:今国家所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事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是出于北。 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为了求取暂时的偷安,而向敌国奉献大量的财物,但有限的财物满足不了得寸进尺者的贪得无厌,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引发战争。国际国内形势两相对照,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就成为当时的大患。因此,苏轼主张应教民战守,以备不测之事,这才是爱民。苏轼的分析是极有见地的,如果宋代的当权者重视这些话并有所作为,历史也许并非今日之所写。唐文献评论道:坡翁此策,说破宋室膏盲之病。其后靖康之祸,如逆睹其事者,信乎有用之言也。①李贽亦评论说:北狩之事,公已看见,时不用公,可奈之何?② ②朱栻《历代名儒传》卷五。 ①苏轼:《上韩太尉书》。

浅 论 儒 释 道 文 化

《浅论儒释道文化》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民族性格。儒、立人旁一个需字,意欲我们要做一个人们需要的人--儒弱而立。 释、佛(佛)立人旁一个弗字,弗是不,是要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佛光普照。 道、首(头)下一走字,意欲我们要用脑子走路,思想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 这三个字明分暗合,都是在讲如何做人.所以中华民族是最会做人的人,如何做人是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根本。 一、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盘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二、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而形成鲜明的特色。 三、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儒,智者往往信道,慧者往往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释、道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1

赤壁赋 儒释道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赏析《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关键词:儒家道家释家儒道互补达观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

与苏轼对话散文范文

与苏轼对话散文范文 月儿几度阴晴圆缺,人间几番悲欢离合,东坡的身影依然在历史的星空下摇曳。 ——题记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人文学阆苑里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而你——苏东坡就是那朵奇葩,盛开在我的天空下,为我的生活增添一片美丽芳华。 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你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你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你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你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你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你是中华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神奇的文笔、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真可谓:为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你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朋友,许久不见,惦念,惦念,你过的还好吗?朋友,对你我永远都是那么的佩服,你那旷达超脱的胸襟好似一把宝剑,能穿透一切障碍,回归自然,你的所作所为无一不令我赞叹。暴雨之中,是你为我撑起一把伞,漫漫黑夜,是你为我点亮一盏灯。是你,让我发现暴雨后总会有美丽彩虹,黑夜里总会有星星闪烁。 居庙堂之高,你心忧天下,率性真实江湖之远,你依旧心系民生,但恬然自得。你处乎人世之间,你又站在宇宙之外,你能理解生

命的内涵,但又绝不虚浮。你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江天山月,日日如斯,有谁如东坡般如此渗透人生?“超然于物外,无往而不乐”。古城废园,被迫摘桤菊充饥,却能扪腹大笑。虽说贬谪流放,你的生活却是无人可比的鲜活,如此通脱自适,如何不处处生春? 妻亡故十载,早已阴阳两隔,但你流着泪,记下这样一个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等文字,“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若非情到深处,若非铭心刻骨,哪能有这断肠之笔!我想王弗定会收到了这份思念,继续在某处支持着你。王弗的离去对你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我相信你能从悲痛中走出,毕竟哀伤不是你的伴侣。事实上,你也没有让我失望,依然行在风雨中。朋友,坚持到底,我心中的拇指永远为你默默竖起。 曾记否?谪居黄城中,把酒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见风光处,覆覆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一蓑烟雨任平生,踏雪飞鸿。你满腔豪情,爱情曲折仕途艰辛的你始终坚守者自己的信念。你坦然面对一切得失,被贬杭州,你却自得——青青竹杖,绿绿芒鞋,眼中只有清水泛清波。被贬黄州,惠州,儋州,你不但没有屈服而且为官一地,造福一方。面对不幸,你总是那样淡泊从容,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的美丽。朋友,你永远都是我心中的王者。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 “ “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6)03-0054-04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名称,在中国文学 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文曰:“取譬不远,昊天 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比喻手法的运用,起于何 时,已难考证,但在《诗经》中,我们可找到许多运用比 喻手法的例子,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2]“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3]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不胜枚举。因此“比” 这种文学技巧,被后人公认为《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 一。应该说,在《诗经》的成书阶段,即春秋中期,比喻 手法已被当时的文人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了。《诗经》之后, 东汉的郑玄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给“比兴”作注时引 东汉郑众的话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 [4]所谓“比方于物”,即打比方,就是普通的比喻。南朝刘勰 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论“比”时说:“比之为物,取类不 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5]其中 “喻于声”、方于貌”, 都是比较直接的相似,是具体对具体, 很简单。而“拟于心”,譬于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刘勰对中 国的“比喻理论”有所推进,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相似,很有 意义,只是没有进一步探索本体与喻体如何相似。直至宋

代,陈骙《文则》中的“十喻”,才有了更大的发展。陈氏将

“ 比喻分为十种,其中纯粹的比喻有五种:一是“直喻”,就是 带比喻词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明喻。二是“简喻”是省略比 喻词的,现在通称为暗喻。三是“对喻”,现代通称为“引喻”。 四是“类喻”和“详喻”,应该都属于联合比喻,只是一个是并 列的,一个是承接的。五是“博喻”,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6]。 陈氏对比喻的十种分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仍然无损他在 “比喻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其中非比喻成分,其它的分类在 比喻的研究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具有发凡起例的重要 作用。当代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专辟一 节“譬喻”。陈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 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 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7]随后,陈先生将 “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用当代修辞学的方法, 详加论述。陈先生关于“比喻”的阐释,代表了“比喻理论”的 最新发展。综上所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中国有很长 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从《诗经》以来,中 国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手法。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发展到宋代,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巅峰,名家如林, 名作如海,群星灿烂。而在众星之间,有一颗大星,光芒 万丈,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颗大星,就是一代文宗苏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一)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儒释道,主要不是指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儒释道,而是指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融摄了其他学派思想,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发展了的儒释道。因此,我们要比较准确和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的脉络,以及三家之间的纠

葛--矛盾斗争与调和融合。本文即想就此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述,以供有兴趣研究或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参考。 一、在我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术逐步走向民间,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墨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其父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见解,他是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司马谈引用《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说法,认为这六家的学说都是为安邦治国,他们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偏。而由于当时社会上崇尚黄老之学,司马谈也标榜以道家学说统摄各家。他认为,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所以能"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总之,道家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然而,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但接着他又说,十家中"可观者九家而已"(即除去小说家),而各家则都是"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他同样也引用了上述《系辞》的话,不仅认为各家学说都有其所长和所短,而且还强调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由于当时社会已以儒学为上,所以班固也竭力推崇儒家,认为儒学"于道最为高"。(《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