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市七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doc

2012上海市七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doc
2012上海市七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doc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五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五校联考试卷 高一地理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6月21日下午出现日环食现象,此次日环食太阳的整个圆面超过99%的面积被月球遮住,接近日全食,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环食。据此完成1~2题。 1.“日环食”发生时所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有 ①总星系②河外星系③太阳系④地月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这一天,以下各组天体中,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的是 A.水星、地球、月球、火星 B.地球、月球、火星、木星 C.金星、月球、地球、木星 D.金星、水星、地球、火星 3.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7年8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2017年9月4日,木星、地球与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会有太阳耀斑

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讯、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关闭手机。”联系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5.下列现象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③大气中二氧化碳近年来增长很快,导致海平面上升④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6~7题。 6.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为 A.古生代 B.元古宙 C.中生代 D.新生代 7.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A.哺乳动物时代 B.爬行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6分) 1. (6分)(2017·河南模拟)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变化、河流径流量与夏季气温趋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夏季大气0℃层高度升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 太阳辐射 B . 大气辐射 C . 地面辐射 D . 大气逆辐射 (2)该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升降变化会引起() A . 河流年径流量同步增减 B . 山地雪线高度同步升降 C . 高山湖泊岸线异步伸缩 D . 山区季节冻土同步厚薄 (3) 1965年前后该地区河流径流量的主要补给形式可能是() A . 雨水补给

B . 冰雪融水补给 C . 湖泊水补给 D . 地下水补给 2. (4分) (2018高一上·陕西期末) 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杭州西湖一带出现了强烈的火山喷发,至今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还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宝石山最初形成过程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丙一定是大理岩 B . ③一定是外力作用 C . 甲类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 . ②环节可能是变质作用 3. (2分) (2013高一上·无为月考) 在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南半球极地东风气流特征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 (2015高二上·平安期中)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 . 热量条件 B . 土壤条件 C . 降水条件 D . 光照条件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四大联考)历史试题

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24.(分封制)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 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B.初步建立起周天子的专制集权体制 C.依据血缘关系来分享政治权力D.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25.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的隆盛局面。材料中的“惠商”政策 A.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B.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 C.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初的抑商政策 26.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

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B.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 C.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27.《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明史》(清)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史官个人才识B.史著编撰意图C.史料运用方式D.史著编撰体例28.1870 年到 1880 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 20000 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 2000 千关两增长到了近 5000 千关两。这种情况可以反映出 A.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初步发展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29.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书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说明孙中山 A.坚持汉族的主导地位B.已有“五族共和”的思想 C.民族主义认识较狭隘D.将民族平等与反专制结合 30.1941 年蒋介石评论说:“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

江西省红色七校2020届高三数学第二次联考试题理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数学第二次联考试题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x?R|log2(2-X):::2} , B ={ 一1,0,1,2,3},则A'B 真子集的个数( ) A ? 8 B ? 7 C ? 4 D ? 16 2 ?若复数z=(2 ai)(a -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其中a R , i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取值范围为() A. (- .2, . 2) B. (—._2,0)C ? (0, .2) D. 0, . 2) 3. 已知a=1.10.2, b=log°.21.1 , c = 0.21.1,则() A. a b c B. b c a c. a c b D. cab 4. 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折线图,(注:同比是今年第n个月与去年第n个月之比,环比是现在的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之比) 啊全阖届民淆费价撷傲福 201T4 T 月E月9月10月1】月吃月Ml凶in期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18年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1.9% B 2018年3月CPI环比下降1.1%,同比上涨2.1% C 2018年2月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1.4% D 2018年6月CPI同比涨幅比上月略微扩大0.1个百分点 1 5?(1 x2)(1 )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x A.—15 B ? 16 C ? 15 D . - 16 6.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 为()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孔子认为人生应扎根于社会现实,极力主张从道德领域解决人生及社会的一切问题。老子强调“清静无为”,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两人的人生观A.蕴含着强烈社会责任感B.是不同时代背景的折射 C.体现出思想核心的差异D.适应了统治者统治需要 2.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代的分裂与分治如同后来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一样,只是中华统一国家中的内乱与分治时期,秦始皇只是在经历了战国近四百年的内战与分治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趋势B.西周分封制下己形成统一国家 C.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君主D.秦王朝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开端 3.西汉建平元年,“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给)贫民”;东汉永平九年,“诏郡国以公田,赐贫民各有差”。上述措施说明当时 A.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B.赠予是农民获地的主要途径 C.小农生产遏止了土地兼并D.国家扶持小农经济的发展 4.唐中期,大臣刘晏改革盐法,在产盐区设官负责收盐户所煮之盐,转卖给商人,对盐商则“纵其所之”。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区,如盐商不至,则官府把盐减价卖给百姓。这反映了 A.官商勾结致使吏治败坏B.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D.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5.“颜体”用笔浑厚强劲,气势磅礴,代表着盛唐气象。下列书法作品属于“颜体”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6.元代管民及理财之官由中书考绩迁调,军官由枢密院定议,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均由特旨任命。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D.简化选官程序 7.黄宗羲赞叹“东汉太学三万人,……公卿避其贬议”,主张主管太学的“祭酒”应位同宰相,天子、宰相、百官都需定期到太学听祭洒评论政治得失。这反映出 A.士人干预政治的愿望B.黄宗羲不满宰相把持朝政 C.理学官方地位的沦丧D.明末清初政治的民主倾向 8.下图为“康熙时期的重要军事行动”,按照相关军事行动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广东省普宁二中等七校联合体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8月)

七校联合体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8月) 地理科目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卡各题号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镇收缩”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城市总人口不断萎缩的现象。“中国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今年来出现了较为显著且持续发展的城镇收缩现象。图1示意伊春市城镇发展不同阶段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变化,图中外三角形数值大于内三角形数值。读图完成1—3题。 图1 伊春市城镇发展不同阶段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变化 1.伊春市“城镇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少B.经济衰退C.老龄化严重D.气候寒冷 2.能正确反映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的是() A.甲丙乙B.丙甲乙C.乙甲丙D.乙丙甲 3.与甲阶段相比,乙阶段内伊春市() A.交通拥堵加剧B.土地集约度提高 C.人均产值增加D.服务范围扩大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境内有一个4C级国内民用支线机场——河池金城江机场(与河池市中心的直线距离为40km,位于见塘山,山下全部是坚硬页岩),只有一条跑道,长为2200m。宽为45m,跑道长度相对其他机场要短,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最危险的机场”,机场整体建在山顶上,海拔高达677m,是广西海拔最高的机场。此外,机场四周都是高300m的悬崖和深沟。据此回答4—5题。 4.河池金城江机场附近降水丰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B.地形C.河湖D.人类活动 5.该机场建于见塘山山顶的主要原因是() A.方便排水 B.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C.节约土地 D.避开喀斯特地貌 图2为香港天文台今年某月某日测得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26省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26省12月联考 文综历史试题 2018.12 24.《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候。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司马光此举意在 A.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B.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C.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D.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 25.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26.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 A.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D.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27.下表是1600年前后中西方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和方法。由此可知,此时中国 A.孕育了近代科学精神B.固守了传统经学的藩篱 C.徘徊于传统科学范式D.对外来文化的积极汲取

28.据日军记载“敌舰(经远)内部火势愈发炽烈,中部及后部烟火冲天,舰体逐步向左舷倾斜……”经远舰在一片弹雨中沉没。2018年9月22日,国家文物局根据打捞舰“经远”木牌等信息确认发现了124年前的经远舰。材料体现出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二重证据法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9.毛泽东曾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从材料可以看出 A.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C.中共诞生使毛泽东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 D.五四时期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30.1937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拜祭黄帝,在祭文中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官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祭文中更多用“始祖”“吾华”等,以突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注意改善和国民党关系B.认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C.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D.意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1.下图为1978一2016年中国经济活动人口和城乡就业人口变化情况曲线图。这可以说明中国即 A.农村就业人口逐年下降B.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吻合 C.城镇就业比率不断提升D.社会劳动力参与程度高

高三五校联考 地理

五校联考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读“我国部分地区生长期资料图”,图中数据分别为“生长期日数”和“生长期初日”,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生长期初日的变化规律是( ) A.自西南向东北提早 B.自南向北推迟 C.由东向西推迟 D.自东南向西北推迟 2.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甲区域( ) A.生长期初日提早,生长期时间延长B.生长期 初日提早,生长期时间缩短 C.生长期初日推迟,生长期时间延长D.生长期 初日推迟,生长期时间缩短 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 A.地势 B.洋流 c.人类活动 D.太阳直射点移动 4.由比拉姆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两个少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读图,“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3000米 C.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 D.A、B两坡雪线较高的是A坡 6.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读图,回答第7~9题。 7.N资源的分布 ( ) ①低纬度地区缺失②范围有季节变化 ③主要在高纬和高山地区④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N资源 ( ) A. 属于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B. 随科技发展储量可增加 C. 被南美洲各国广泛利用 D. 可能因全球变暖而减少 9.图中废物漂移方向 ( ) A. 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 B. 沿北大西洋暖流流向 C. 改变国际海洋运输航道 D. 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山东省新泰安市2014届下学期初四年级三年级三校联考地理试卷19

山东省新泰安市2014届下学期初四年级三校联考地理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图1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2. 在地球仪上,0°经线0°纬线相比() A. 正好相等 B. 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C. 0°纬线稍长 D. 0°经线稍长 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 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4. 关于阴影区域②位于③的地理方位,正确的是() A. 东北方 B. 西南方 C. 东南方 D. 西北方 5. 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6. 泰安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A. a B. b C. c D. d

下面是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图回答7—8题。 7. 四地中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点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四地中的某地,农业生产在夏季必须依靠灌溉,该地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9—10题。 国家领土面积(万千米2)2000年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甲国** 3010 ** ** 乙国** 8209 ** ** 9. 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2和229.9人/千米2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 C. 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 D. 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 10. 乙国可能位于的大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11.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李红想知道芦山县位于什么地方,他最好选择使用() A. 四川省土地资源分布图 B. 四川省政区图 C. 四川省旅游资源分布图 D. 四川省地形图 12. 有人问小明:“你们的学校在哪里?”小明说:“俺的学校在清水河东侧,北面是银河大厦,东面是五四广场,南面是广播电视台。”小明所述实际上是学校的() A. 海陆位置 B. 经纬度位置 C. 相对位置 D. 绝对位置 13. 西亚石油原来由波斯湾沿岸装船向外运输,现在修通了波斯湾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从地中海沿岸装船运输,这种改变()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文)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已知集合,集合,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简集合A,根据交集的定义写出即可. 【详解】集合, 集合, 则.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交集的定义与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2.设是虚数单位,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意义即可得出. 【详解】.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意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则的值为 A. 0 B. C. 1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从而,由此能求出的值. 【详解】数列为等差数列,,

,解得.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正切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合理运用. 4.已知平面向量,,且,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共线向量可知,可得y值,进而可得向量的坐标,由向量的运算可得结果. 【详解】,,且, ,解得, 故可得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属基础题. 5.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即,所以,,所以渐近线方程为,故选D. 考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6.设,是非零向量,“”是“”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论及先秦某一流派思想时指出:其意谓道德与实利不能相离,利不利即善不善的标准。若此,吾得名之曰“义利一致观念”。据此可知,这一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据睡虎地秦律《仓律》记载:“(粟一)石六斗大半斗,春之为粝米一石;粝米一石为集米九斗;九(斗)为糳米八斗。稻禾一石。”这段记载说明 A.秦代存在不同种类与形态的谷物 B.秦代存在着地区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 C.秦代的法律体系已达完备的程度 D.秦代用重量单位作为谷物的价值单位 3.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承认中华正统的前提下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本都与中原汉族政权无大的区别。这一现象 A.体现了中华一体的政治观念 B.增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实力 C.有利于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 D.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4.11世纪后期,“中国商人......拥有商品分级化的知识”;东南亚对中国的进出口商品也展现出逐渐分级化的倾向,分为高质量、低质量以及介于两者中间的若干级别。这反映了 A.中外贸易网络的复杂化 B.中国人商业知识的增加 C.中外贸易的繁荣与稳定 D.国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5.明初君臣在各类诏令文书中反复申明三个意识:“一是奉天承运;二是扫荡胡俗;三是四海归心。”将之简化表示,就是天意、民心、文化继承。这一做法 A.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 B.强化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新异性 D.体现了君权神授的统治观 6.1843年清政府在回复英国公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要求时说:关于鸦片的禁令只是针对中国人的,我们并没有强加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国民既然愿意按照新的规则进行贸易,那就以同样的方式按照法律阻止鸦片贸易。这体现了 A.鸦片贸易合法化是英国的核心诉求 B.《南京条约》内容得到各国普遍遵循 C.清政府仍固守华夷秩序的传统体系 D.清政府已开始具备近代化的外交理念 7.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新风。下表为三位近代历史人物的主张。

2018-2019第一学期三校联考地理命题卷(南康五中郭洵良)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校联考七年级地理联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题,15分) 1.右图为“海边看船示意图”,该图能证明的事实是 A .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B .地球在不停的公转 C .地球是球体 D .地球是一个水球 2.在下面A 、B 、C 、D 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 点位置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 ) 观察实验(图1):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 拨动地球仪。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实验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 B .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C .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D .此时,光线直射南回归线 4.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 .四季变化 B .五带的形成 C .昼夜更替 D .影子长短的变化 5.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 6.下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7.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处表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 .山顶、山脊、陡崖、山谷 B .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 .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D .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9.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 A .从西向东流 B .从东南向西北流 C .从北向南流 D .从西南向东北流 10. 用板块理论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 .珠穆朗玛峰在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B .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喷发: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运动 C .英国地震很少: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结构稳定 D .台湾、日本地震频繁: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运动 11.“泰坦尼克号”是从英国出发计划横渡大西洋到美国,想一想如果它改变目 的地到上海,其最近的航线是( )

广东省2020届高三10月百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百校联考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24.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 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 D.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25.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 A.强调天人合一 B.倡导大一统观 C.劝君主行仁政 D.宣扬君权神授 26.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 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 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D.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 27.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为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这些现象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B.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进一步增强了江南经济实力 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8.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且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 A.洞悉英国的武装实力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具有强烈的优患意识 D.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

29.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 A.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C.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D.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30.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政府渐失驾驭力,而南北大小军阀已实际形成占地而治的割据局面。对此,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机关报《向导》发刊词中说:“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这说明当时 A.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国共产党已认识到国情形势 C.国共合作成为社会共识 D.中国共产党酝酿民主革命纲领 31.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当时邓小平这一思想 A.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 B.源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D.推动了科技政策拨乱反正 32.雅典是一个城邦国家,也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人口在全盛时期也不过40万人左右。因而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移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材料意在论证雅典 A.公民是城邦发展的主体 B.城邦有助于公民行使权力 C.民主政治自身有局限性 D.直接民主依存于城邦制度 33.美国宪法规定:由各州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来间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邦议员和官员不得担任选举人;当选举人选不出总统时,由众议院选举,但实行参议院投票方式,每州一票。美国选举总统的这种方式 A.暴露了联邦体制的弊端 B.落实了三权分立的理念 C.规范了共和政体的运行 D.维护了多数民众的利益 34.1877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专利法案,规定:专利所有者每年需支付专利保护费,第一年是50马克(高于当时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之后按每年50马克的幅度递增,到第十五年费用为700马克,并且是专利保护的最后期限.这一规定 A.阻碍了德国工业发展 B.推动了创新技术共享

湖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四地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四地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比如李白《送友人》,诗中的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原来都是生活中的实名,各有地理要素,但其中具体的地名信息都

被诗人有意略去,只保留具有形象性的部分。这么做,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和友人的情谊,并且,意象化的地名在诗中还和下面的浮云、游子互为映衬,形象性和感人度更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历史地名进行改造,舍弃一般,突出个别,即可使其文学化。 B.戴叔伦“旅馆谁相问”中的“旅馆”一词,地理因素被淡化,更能表达羁旅之愁。 C.史地文献中只能用历史地名,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诗歌创作中只能用文学地名,以便于情感的抒发。 D.文中所提到的石头驿、唐城馆、青山、北郭、白水、东城都是历史地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论述历史地名文学化的主要路径。 B.文章选用三首唐诗进行分析,或略或详或印证,互为参证,说服力强。 C.为了使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文章采用了类比法和例证法。 D.文章通过对“驿馆”地名在唐诗中的改造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历史地名文学化的过程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指出诗歌贵曲不贵直,贵简不贵繁,贵虚不贵实。 B.如果历史地名在诗中用得过多,将不利于读者产生共鸣,产生美感。 C.文学地名可以使读者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契合点。

D.文中的戴诗和孟诗都表达了羁旅之愁,历史地名的文学化功不可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沈从文 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日,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皆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枝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附近渔船上妇女小孩们,精神皆十分兴奋,各站在尾梢上锐声呼喊。其中有几个小孩子,我只担心他们太快乐了些,会把住家的小船跳沉。 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机会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应当经过箱子岩。我想温习温习那地方给我的印象,就要管船的不问迟早,把小船在箱子岩下停泊。这一天是十二月七日,快要过年的光景。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岩壁十分瘦削。我便上岸,看看乡下人过年以前是什么光景。 四点钟左右,黄昏已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我独自坐在一家小饭铺柴火边烤火。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来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乡下人,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与编制竹缆工人。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皆得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 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

安徽省皖江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联盟2020届高三12月份联考试题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I卷第4至第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 ........................ 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料记载,商代后期的王位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出现嫡长子继承的倾向,如纣是帝乙嫡子,启是庶子,尽管启年长,帝乙还是立纣为法定继承人,由此可知,商代后期 A.皇权专制得到了加强 B.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C.王位继承具有随意性 D.宗法制度渐趋形成 2.以下两幅汉代画像砖的主题分别是“舂米”“庖厨”。这两幅画像砖 A.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 B.体现了建筑材料艺术化趋势 C.不符合汉代的历史事实 D.表明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3.宋仁宗时,以“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矣”为理由,收回了宰相对台谏官的举荐权,使谏官的监管对象扩大到包括宰相在内的公卿百官。宋仁宗此举 A.使监察权得以超越行政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监察机构行使职权 D.提高了行政效率

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卷

20XX届高三教学情况五校联合调研 地理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近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预计将于20XX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关于天宫二号及其发射,有人做了如下推测,从地理角度看,不正确的是A.从理论上来看,天宫二号应向偏东方向发射 B.进入轨道后天宫二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C.天宫二号发射过程中经历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D.进入太空后天宫二号受到的太阳辐射比在地球上强 4.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的安全 20XX年8月16日至20XX年8月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 8月28日晚8点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圆满闭幕。据此回答5~6题。 A D 图1 B C

湖北省咸宁市2015届高三三校联考地理试题

湖北省咸宁市2015届高三三校联考地理试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表为10月22日A 、B 两地日出日落北京时间 ,读表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地在 B 地西南 B 、A 地在B 地东北 C 、A 地在B 地东南 D 、A 地位于B 地西北 2、在8月22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地日出较 B 地晚 B 、A 地日出较B 地早 C 、A 地日落较B 地晚 D 、A 日出日落都较B 地晚 读下图回答3~6题 3、若上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AB 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下垫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地比热容较B 地大,增温慢 B 、B 地比热容较A 地小,增温快 C 、若为图示为海陆风,则A 为海洋 D 、B 地气温较A 地高 4、若上图为大洋环流示意图,则:( ) A 、④为寒流 ②为暖流 B 、②为寒流 ④为寒流 C 、图示海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海区 D 、图示海域位于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5、若上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北半球低纬环流圈,AB 位于下垫面,DC 位于对应的高空 ,则( ) A 、受①风带影响区域,气候干旱 B 、高空风③风向为西风 C 、②风向为西南风 D 、④风向为西北 6、若上图为海陆间水循示意图,AB 位于下垫面,则( ) A 、②为海水蒸发,其总量等于① B 、在西欧,③主要形式是盛行西风 C 、在全球变暖情况下,④会增多 D 、植树造林,会使①增多 日出 日落 A 6:48 17:56 B 7:38 18:32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鱼嘴与金刚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程。都江堰不仅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涝问题,还很好的解决了内江泥沙淤积问题。读下面景观图回答7~9题 7、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河段河水流向与黑箭头方向一致 B、外江水流比内江急 C、内江水流比外江急 D、外江河床比内江深 8、有关图示所在省区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该省以平原为主 B、该省西部为平原,东部多低山丘陵 C、该省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该省西部为高原 9、内江泥沙淤积较少,是因为() A、河流泥含量少 B、进入内江的水量较少 C、泥沙在鱼嘴上游大量沉积,使下游的泥沙量减 少 D、内江处于凹岸,水流急 读下面等压线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所示() A 、为7月某日等压线图 B、为1月某日等压线图 C、该季节索马里沿岸为寒流 D、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大规模北迁 11、此时,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吹东南风 B、乙地吹东南风

2017届高三第一次七校联考试卷(英语学科)

2017届高三第一次七校联考试卷(英语学科) 第I卷(共90分)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5’)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 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This afternoon. B. This morning. C. Tomorrow. D. Next week. 2. A. A waiter. B. A shop assistant. C. A cashier. D. A postman. 3. A. 11. B. 3. C. 7. D. 8. 4. A. At a cinema. B. At an airport. C. At a hotel. D. At a railway station. 5. A. They had better not go out. B. To get some yogurt is a good idea. C. It’s too cold to walk in the snow. D. He prefers milk to yogurt. 6. A. She asks the man to open the window. B. It is cold inside. C. She doesn’t want to open the window. D. She prefers the fresh air. 7. A. Mom doesn’t like wine. B. They’ve already got plenty of wine. C. They are going to buy what they need. D. They’ve got enough food for the party. 8. A. The boy doesn’t h ave to clean the screen of his computer. B. There’s not enough time for the boy to clean both. C. The desk is such a mess and needs cleaning. D. The boy’s mother will do the cleaning for him. 9. A. Touched. B. Amused. C. Annoyed. D. Bored. 10. A. They can’t speak English. B. The microphone doesn’t work well. C. They are not familiar with his topic. D. The speaker is speaking too fast.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section B, you will hear two short passages, and you will be asked three questions on each of the passages. The passages will be read twice, but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would b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Questions 11 through 13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1. A. In the 1690s. B. In the 1860s. C. In the 1890s. D. In the 1960s. 12. A. To be paid more than their male colleagues. B. To be given the same chance to succeed. C. To win respect from their male colleagues. D. To get promoted more quickly than their male colleagues. 13. A. Women’s ability to do important jobs. B. How to have more freedom. C. Concrete issues as well as attitudes and beliefs. D. How to contribute to the communities. Questions 14 through 16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4. A. To recall his own childh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