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4篇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4篇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4篇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4篇

《于丹庄子心得》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是一种“无”的境界,那么读了于丹庄子心得这本书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今天WTT整理了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一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记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老师最喜欢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学校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

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二

抽空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很享受这种边阅读边思考人生的过程,同时收获颇丰。于丹的庄子心得,说的通俗些,其实也可以算作是《庄子》的读后感。我是读读后感而感。而于丹这篇读后感,与寻常的那些不同。她用心地研究《庄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来将《庄子》现代化。就像是一条再肥美的鲈鱼,如果就这么活生生地摆放在你的面前,你是不会有想吃它的欲望,但在经过厨师一道道工序细心烹饪之后,展现在你面前,它就会让你垂涎欲滴。从某种程度上说,于丹就是那个出色的厨师。

其实于丹讲的这些道理,有一定阅读经历的我们是极易理解的。而她举的一些例子,我们也未必没有听说过。应该说她是根据《庄子》一书比较系统地、全面地将其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循序渐进,不失归整。她给予了我一种立体的思维空间,从庄子到人生,从人生到我的现实生活。我现取书中第二章境界有大小的部分观点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其一,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尧想把天下让位给许由,许由却拒绝了: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代替你,难道就图个名吗?然后又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鹪鹩(jiāo 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他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泱泱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即使是比尔盖茨,睡觉也只需要一张床。你的人生所需要的,其实就这么些。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可是真正能够将名利看穿的人,又有几个呢?反观我们的生活,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急功近利冲得支离破碎。忙忙碌碌一天之后,有否想过为什么而忙碌了一天,也许最终得到的结果早已偏离你的初衷,你却毫无察觉。在工作、生活中,与周遭的人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一个人细细想来,

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于是不再执着于此,释然。

其二,于丹在书中讲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我们都会骑自行车。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架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这在静态中做不到。

其实动态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从理论上来说,即使没有支架,自行车也是能够达到静平衡的。但现实生活中,这种可能却几乎不存在,而动态平衡却极易达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太多人应对挑战的时候,感到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那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与时俱进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常态。无论你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或是从事何种职业,你都应该不断的学习。这种学习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你可以去读一本书或者看一份报;也可以去听一次课或者上一次网;可以是接受新的信息,也可以是习得一种新的模式。

感谢这本《于丹庄子心得》,让我静静品味人生哲理。悠然自得,妙处难与君说。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三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之前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虽是一个幽默而有涵养的人,但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穷到极点,处处求人,等米下锅德地步。

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很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

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

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顺应外界,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而内心又要有所坚持,这样才能在复杂社会中不迷失自己。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四

无意中在书摊买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读来感到相当有趣,觉得很舒服。那是一个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只一种难以理解的豁达。他包容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受到不求上进的影响,但在我认为恰恰相反,其实《庄子》里面的精神,在今天这个社会,很多人都需要。这是需要你辨证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

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但是我认为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多“悟”而不是“觉”。只有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成功的。

读后感300字两篇

读后感300字两篇 读后感300字篇一:小王子读后感300字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看了很多书,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王子》这本书了。 故事中的小王子住在一个和屋子一样大的B612星球里,在那里,有一朵长着刺的玫瑰和三座火山。小王子每天都给三座火山打扫卫生、给花儿浇水,同时,三座火山为小王子热早餐提供了方便,花儿也经常和小王子津津有味的聊天。就这样,他们在星球上生活的更加快乐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大家要爱护花草树木,这样大自然就 会变得更加美好。万一小王子不打扫三座火山,总是在那儿堆放垃圾,最后星球上就变得乌烟瘴气,小王子也就生存不下去了。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中班时,植树节到了,老师带着全班同学 和家长到郊外植树。可是,有人为了造房子,把树木都砍光了。我们植了树,不仅让大自然更美好,还让我们吸收到了更多新鲜空气。 为了地球,请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吧! 小王子是一个纯真善良、天真率性的小孩,不管对待谁都是诚 诚恳恳的。 小王子独自生活在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上,只有三座活山, 一株玫瑰。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儿,虽然它是独一无二的,但它很傲慢。小王子时时刻刻都思念着它。

小王子去过很多星球,他在不同的星球认识了不同的人,有自以为是的国王、斤斤计较的商人、只做自己分内之事的地理学家、还有辛勤的车夫,其中,小王子最欣赏车夫了,因为车夫做事持之以恒,恪尽职守的态度风格让小王子感动、钦佩。 小王子最后还去了美丽的地球,他遇见了蛇和狐狸,还和狐狸成为了朋友,狐狸教会他如何学会交朋友,不仅如此,小王子还懂得了自己与小花之间的关系。 《小王子》这本书告诉我很多道理,我也领悟了很多,我们要像车夫那样做事有始有终,也要像小王子那样对待友谊情真意切。 读后感300字篇二:追踪小绿人读后感300字大全 我自从看完《追踪小绿人》这本书之后,深有感触。《追踪小绿人》是围绕小绿人这个生动可爱的童话形象而产生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又充满悬念。这本书还有一些保护环境的意味蕴含其中。 小叶子以及小晓热爱自然,爱护环境。他们的家人也因为想看看小绿人而积极努力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老毛病。爷爷为了见小绿人,硬是把抽了三十年的烟戒了。在开始的时候,大人中只有爷爷相信小绿人的存在,由小叶子写词,小晓谱曲的绿园之歌吸引了小绿人的眼球。在那天的月光联欢会上,人人都表现出自己的本领,体现出小叶子一家和小绿人之间浓浓的情意。 文中的小绿人是大自然的精灵,可是,他不正代表着大自然吗?数量日益减少的小绿人不就像快要枯竭的自然资源吗?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 延安建行曹艳阳 很好的一个机会听了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人生果然不同》音频课,感觉意犹未尽,听音频,整个人都能安静下来,她的声音真的有种魔力能吸引到我,摒弃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浮躁,让自己对人生又了重新的思考,惊叹于这是怎样的奇女子,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活得如此达观通透,折服于哲学的理性思考。真的是,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很喜欢她的自嘲: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风情万种:便是你热爱生命,轻舞飞扬的样子; 与世无争:便是你能面对人生的诸多境遇,淡定从容,恬然自适的襟怀…… 1、寻找生命里的树洞 真正的知己好友她有很深的爱、有很深的理解、有很深的信任,而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私心的,这样的知己好友是另一度空间里的另一个你,她是另一个镜面中的你,她是另一个你。她的声音可能代表着是你的另一种心声。血脉家族是我们的亲人,而精神家族是我们的知己,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自己的知己,找到自己的那颗树、那个树洞,来安放自己的灵魂。在新的一年,新的活法,找到自己的精神家族,种下自己的那颗树,遇见那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的树洞。 2、真诚,何尝不是一种自爱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的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还是会有人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这才像”自爱”,不是吗?的确如此,我们要学会自爱,真诚的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和你自己。 3、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无论是花谢花开,还是人去人来,古老的宇宙以一种隐秘而玄妙的方式保持着自身能量的平衡。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散,都在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与唯一,以及每一刻时光是如此珍贵因为它一去不返。所以我们当珍惜生命,全然投入当下的生活,郑重地对待此时此地眼前的这个人,手头的这件事,我们的此时此刻。 记得俄罗斯的一首小诗中写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虽然岁月的年轮无情地在我们的容颜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烙印,但我们仍然拥有一个年轻的心态。只要你愿意,你一样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喜欢的自己。 生命的美好,来自踏踏实实的追求和热爱,无论人生到了哪个阶段,心中都要有诗意和远方,以及对生活的向往。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依然真诚地生活。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今生,惟愿,守着余下的流年,让心在简约中安放,让灵魂在安静中盛享生命的丰润,让精神之树在平凡的世界里开出一朵朵素素的小花,温柔着岁月,惊艳着时光。 作者:曹艳阳,陕西延川人,建行延安分行工作。陕西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延安诗词学会会员。爱好书法、瑜伽,喜欢古诗词、散文、诗歌。业余时间,用浅薄的文字书写对生活的感悟。作品散见于《丝路金融文化》、《陕西文韵》、《延安金融》、《木兰书院》、《文苑漫步》等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blog 量有大小内外有别活在当下成就人生 ——读《庄子心得》有感 读于丹《庄子心得》体会颇多,最喜欢有两章,“境界有大小”和“顺应与坚持”。纷繁芜杂得社会,如何去圆融通达的完成我们的人生,如何让我们的人生更好,这其实归结在了一个人思想境界,目标,和内心坚持外在通达上。量有大小,内外有别,活在当下,成就人生。 一境界有大小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时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 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

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大智慧者,永远不教给我们小技巧,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庄子“逍遥游”里的境界,我们心向往之。但是,这种完整地看待一个事物地眼光,我们真正了然于心了吗?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眼光,你也会抓住从你眼前走过的每一个机遇。 这样的大道理其实在我们生活的一些小事中也有体现。记得小时候,爸爸问我和哥哥,要是给咱们一人20万,要做什么。哥哥说他要买辆车到处走走,我说我就要做投资开个饭馆吧以后就有饭吃了。哥哥嘲笑我就知道吃,我心里也嘲笑他没什么追求只会享乐,饭馆可能是会赚大钱的也。其实也许我们的想法都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有了更高远的目标,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就不同了。而这个目标如何,就要看我们时候见多识广,是否想的深远了。20万有很多用处,可大可小,就看怎么处置了。就算是买车出去走走吧,看看外面的世界,说不定就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活法,人生从此不同。就算是开个饭馆吧,可能就是一个连锁饮食店的前身。 今天我们经常提到一个很时髦的词,叫做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不可仿效的,是唯一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唯一的。一个葫芦如果长得

红楼梦读后感两篇

红楼梦读后感两篇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我实在是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却是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还要让贾宝玉受这样的欺骗。唉,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所感动的。 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它垂泪,让多少人为它感动啊!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_心得体会

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仅仅是个小人物 大块头有大智慧,小人物有小生活。 马云,商业巨贾,当看见简介时,整整两页纸的荣誉头衔,不得不惊叹"此乃神人也"…… 他,一路高唱凯歌,已无敌天下之势纵横网络世界,却在鲜花与掌声最多的时刻掩饰自己的辉煌,悄然退下戎装,随心所欲,笑傲江湖。 而我,仅仅是个小人物。就是两页纸写个简历,半天后依旧空空如也的那种。 马云是成功的,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作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成功企业家,马云自始自终都认为:"做人"远比"做事"重要的多。他觉得要想把企业做好,首先要学会做人,把基本的礼节、敬业精神、待人接物都学得恰到好处,不要一上任就想显示自己的本事。不要先学做事,要先学做人。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这尤为重要。现在的社会风气,医患矛盾等等。世界上有很多令人不满的事情,你改变不了多少,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未来。不管外面多么麻烦,你改变了,世界才会改变。马云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小人物。须记住"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现在想工作中所受的那些气,这个病号催,那个家属嚷,有的起哄,更甚者动手……如果还没有撑船的度量,那么下一个气死的不是周瑜,而是你。"工作那么久了,还为这种事生气,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只有心中充满美好的东西时。人才能活得开心和精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释怀,多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坏。 小人物,更当如此。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 马云说:"你不要看我今天的风光,我前面犯了很多错误,今后也会犯很多错误。成功不在于你做成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失败,不是停滞的理由,不甘平凡,挑战自我,下定决心,在该出手时就铁了心去做,你可能会面对与之前所想完全不同的局面,无论人生走到哪一种境地,只要你还有

最新《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1000字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1000字 我推荐于丹庄子心得,最很久就有朋友向近抽时间读了一遍,果然受益非浅。于丹教授不愧为北师大知名学者,一本博大精深的庄子,被于教授以平实浅显的语言展示在我们普通人的面前。于教授在这本庄子心得中,对人的思想境界的描述以及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是很深刻的。看完之后深有感触,但是我们普通人若想做到庄子那种逍遥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竞争而更新飞速的现实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说在追名逐利似乎更实际,每天一睁开眼,就不得不为了生存的目标而打拼,正所谓世人皆被名利累,人间多少温情存。虽然庄子说人可以有高尚的追求,要有大的境界,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大境界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更富有成就感。 我现在读庄子心得还真正是时候,因为自己正处于心情浮躁时期,看完这本书心情沉淀了许多。尽管自己平时自认为很淡泊,但是一旦有小风声草动当头时,也难免心浮气躁,以至于搞的自己心神不宁。后来静下心来想想,有些东西根本不必太在意的。当然不在意并不是放弃,而是如何正确理解。比如亲情和爱情,虽然不能时时誓言以对,不能时刻环绕身边,但是,只要知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正常运行就可以了,并且彼此都在对方的心中,还强求什么呢?对于理想和事业更应当如此,人既然生活在现实社会,就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而不是要环境来适应你。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体,能够去研究人体,或许有一种从外到里的神秘揭开,所以,我选择了冷冰冰的`医学。生性多愁善感的我,活泼好动感的我,每天却要面对那些厚厚的医学书籍,乃至复杂的解剖图普,还有那血淋淋的尸体标本,毫不顾忌地挖掘着一种自我认可的潜力,面对那些病患苦痛的表情,甚至生离死别的哀伤,也是对自己心志的折磨和考验。 当一切都适应了以后,生活又出现了新的转折点,面对自己的新身份感到无所适从。经过内心水火相搏,我忽然之间领悟了一些东西:我们都是凡人,思想上有对名利的渴望也是正常的。问题是怎么样正确的看待它,我不会刻意的追逐,只会让它顺其自然的发展。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不可能做的面面俱到,我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正象庄子所说的,我虽然不能做装水的瓢,但我却可以做成船,也就是说人总会有自己的位子。

读后感作文300字(两篇)

读后感作文300字(两篇) 读《杨家将》有感 《杨家将》这本书告诉我智慧比力量更重要,我读了“血战金山”后,我认为是对的。 《杨家将》中写了杨继业、佘太君、杨六郎、穆桂英等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我最佩服杨六郎。因为他打破天门阵,还直 捣幽州,辽国灭亡,但不幸牺牲。杨六郎去世后不久,杨宗保又带 兵出征西夏。西夏大将束天神使用妖术,四周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无数妖魔直从半空中杀下来。宋军大败。又一次,有一个叫杜金娥 用仙术把他们烧成灰烬。她用了智慧战胜了邪恶。 生活也是如此,有一次在学作文。王老师把两本书每页交叉的重叠起来。让一位力气大的同学把书拉开,这位同学差点扯破了,也 没拉开。又叫了一名瘦小的女生,却轻轻地拉开了。难道这不是智 慧比力量更重要吗? 我又从杨六郎身上,我知道了要守家卫国,消灭所有敌人,让百姓们过上快乐的生活了。从杜金娥身上,我又明白了,智慧比力量 更重要,只要肯动脑筋,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主要是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最后修成正果。 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妖道丧命,三大仙要和悟空比砍头再接上,开膛剖腹还能长好,油锅洗澡后毫发无损:虎力大仙和悟空比砍头 刽子手把悟空的头砍了,悟空说:“头来!”头就自己回来了,虎力大 仙也一样,但他说头来时,悟空拔了根毫毛变成了一条狗,狗把虎 力大仙的头叼走了,没有了头的虎力原形毕露,原来是一只老虎。 鹿力和悟空比开膛剖腹,悟空用刀切开了自己的身体,把肠子拿出来,边玩,边整理,之后又放了回去,鹿力大仙也一样,可要放回 去时被一只饿鹰叼走了,没有了肠子的鹿力也原形毕露,原来是一

只鹿。羊力和悟空比油锅洗澡,不幸被炸得皮焦肉烂,悟空大获全胜。 我喜欢悟空,因为它惩恶扬善、一路上斩妖除魔、火眼金睛可以看出这人是什么化身,最后它成了斗战胜佛。

《的幸福》读后感3篇

《的幸福》读后感3篇 《真实的幸福》一书的作者是马丁·塞利格曼。本书讲述心理疾病在现实中逐渐得以有效医治,并从心理学上去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断断续续地把《真实的幸福》看完了,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什么是幸福。它与我以前的理解有一点点的偏差,我一直都觉得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只是一种感觉,看完马丁·塞里格曼的书之后,发现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有注解的,幸福是可以评估的,幸福是可以养成的。我不得不佩服塞里格曼博士,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而我也正努力使自己和身边的人幸福!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幸福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谁会当真呢?一个拙劣的比喻,引人笑笑而已。还有比这更高级的隐喻,也终究不过是讲述说了幸福丰富内涵的一个方面,想准确解释“幸福”这个词,还没有哪种说法能够单独胜任。马丁·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曾以最高票当选为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说“定义幸福的字句比定义任何一个哲学问题的都多,幸福是被误用、滥用最多的词之一”,由此可见,对于什么是幸福还是不要去管的好。 塞利格曼也认为,他只关心幸福的成分,基于科学上的发现,就可以增加幸福感。弄不清楚什么是幸福,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办法增加幸福呢?也不是,就像饥饿难耐的时候吃上一顿大餐,酒足饭

饱之余,心满意足,情绪极佳,我们大约知道此时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小撮人之一。这种幸福可能非常短命,因为吃坏肚子的概率总是存在的,但比起饥饿时的痛苦,饱餐之后的幸福感是大大的增加了。塞利格曼也认为,他只关心幸福的成分,基于科学上的发现,就可以增加幸福感。可不可以这样说:幸福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幸福的成分。 “当一个人沮丧的时候,他比较容易唤起悲伤的记忆,而不会想起幸福的往昔”。 对过往美好的时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赏,对过去的不幸夸大其词、念念不忘,这两种行为是我们得不到平静、满足和满意的罪魁祸首”,塞利格曼还说,“只要知道一个事实——早期的事件对成人生活没有或者只有一点点影响就足以解放很多人的心灵”。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过去发生的一切呢?首先要学会感恩,过去发生的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如果我们试着抱以感恩之情,就会赋予这些事件非同一般的意义,更何况有些事情本身就值得感谢,例如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往往被视作理所当然。 过去还有很多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好的记忆,对这些不好的记忆,我们没有好的办法做到直接忘却或压抑记忆,外显的压抑反而会导致反作用。唯一能够改变这些消极情绪的办法是宽恕,“只有宽恕可以在不改变记忆的情况下,转换、去除伤痛与仇恨”。塞利格曼作了精辟的总结:感恩和宽恕能改变你的记忆,感恩能增加美好记忆的强度,

于丹庄子心得 读后感

<于丹庄子心得> 读后感 王生丽2007.8.23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于丹论语心得》,收获很大,今年的暑假我又拿起《于丹庄子心得》,慢慢品读,收益非浅。似乎感悟到了生命的本原。 给我启示最大的是于丹关于《庖丁解牛》的新解。(第38页)。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时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达到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路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能够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达到“神遇”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

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 另外,《于丹庄子心得》还着重描述了内心的力量,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48页)。“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能与天地共往共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既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傲,而是自知,这样我们就能够凭借健全的内心,在自知的基础上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强调了人必须认识社会,顺应社会。一方面在生命原则上坚持大境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达和顺应变化万千,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外化而内不化”,和光同尘,获得一个游刃有余的人生境界,生命境界。 王生丽 2007.8

《庄子心得》读后感2000字作文

《庄子心得》读后感2000字作文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 但读了《于丹〈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下面是为你们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

幸福读后感作文400字

幸福读后感作文400字六篇 幸福读后感作文400字篇1 读过很多关于“幸福”的文章,给我的印象无非是一些浮夸的文字,没有什么真切打动人的地方。偶然间看了一篇文章,只是一眼;便吸引了我的目光——《幸福储存罐》。 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父母离异的他从小跟着父亲生活。一次意外,父亲永远离开了他。他从此仇恨母亲。一天,祖母给了他一个罐子,让他每天将幸福的纸条放进罐子。有一天,他破例没有在储蓄罐里放纸条。原来他遇见了母亲,母亲想带她去买东西,他拒绝了,跑了好远,一回头却发现母亲在身后街口。祖母对她说:“你母亲能跑到街口追你,就说明她爱你,这就是一种幸福。” 从此,他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坚持写自己的幸福故事。一个罐子不够了,他又买了一个。一直到他60岁那年,他积攒了400个这样的储蓄罐。他还在继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书的小男孩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平常人——甚至比许多“平常人”

还要不幸些。但他却能用他“平凡”的眼睛发现生活中“不平凡”的美。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叫作“幸福”的储蓄罐,让我们去收集幸福。只是我们目光杀炬,看到的尽是痛苦和忧伤。我们不善于挖掘幸福,所以只能看到悲伤。因此,我们将一辈子生活在实力的阴影里。 文中的祖母教小男孩用善意的目光看待人生,她是再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小男孩,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所有人:世界上充满了爱,只要我们拥有了足够机敏的眼光,就足以发现它。 生活中不是没有幸福,只是幸福一点一点地从我们手中溜走了。也许,我们缺乏的正是男孩的那双手,因为他用双手抓住了幸福,而让所有的苦难从指间漏走。 幸福读后感作文400字篇2 暑假里,我读了作家周晴“小橘灯精品系列”之一——《幸福时光》这本书。书中从日常生活中攫取含蕴丰富的细节,用朴素而流畅的文字,刻画美的人物,展现美的情感,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告诉我们其实幸福就在点滴间!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冰镇酸梅汤”这

《于丹庄子心得》着重描述了内心的力量,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摆正人生的方向 ——《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齐贤学校耿耘 我很喜欢于丹的庄子心得,她让我豁然开朗。于丹不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伟大的庄子,还很多个故事阐述了庄子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只有内心的安静勇敢,在外在的气度上才能表现为处变不惊。但这需要千锤百炼.需要有条做人的准则.人事万物有很多规则,有两样东西必须遵守,一是命,一是义.子女事亲,对父母尽孝,这就是命。命定的事必须做。人臣事君,对国家尽一份忠诚,这就叫义.无法逃避必须做的事。我个人理解,对亲人朋友一定要尽力的义。 《于丹庄子心得》着重描述了内心的力量,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认识自己是一个人生历程,需要你不断的倾听自己的心声,而不是让你随波浮沉,盲目仿效。面对现代物质化愈来愈强的社会,它常让我们在潮流的浪尖,迷失双眼,终而脚步零乱的踏上肤浅,流行的航船。失去品味、品质的本质,我们要摆脱外在的标准和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是这样,“觉”的事件和过程是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在学习中什么时候表现的最有兴趣,他们是这样看待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当他们高举着小手是在渴望着什么……而这时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引导者,囫囵吞枣,一笔带过的结果便是“丢失”了“悟”。进而是丢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机,升华的“境界”。如果,你注意到学生喜欢在游戏中学,那么你就会去有意的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更好的调动情绪的环节;如果你理解老师的一句肯定会在他们的脸上浇开一朵花,那么你的课堂将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从他们高举的双手中读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课堂就是充满互动,灵动的……其中这或许便是悟的瞬间,它是基于积极的思考,经验的不断累积而成的。 本书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去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受别人的观点和束缚。教学是我们的生命线,汲取从一次次教学反思中认识自己的浅层表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漏洞,用一双从懂得倾听到善于倾听的升华!一次公开课的成功,往往会使我们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别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实细思中,我们只关注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却没扣响迎向朝阳的那扇大门:及时地反思,挖掘

读后感范文两篇

读后感范文两篇 《孤独六讲》,为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的代表作之一,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 此书分为六章,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方面阐述了孤独的美学,融入了个人记忆、美学研究、文化反思与社会批判于一体,实为上乘佳作。 通篇虽无刁钻晦涩的语句,但本人能从生活中体会到的只有情欲、语言二种孤独,其余四种想必是只有丰富的经历和高深的哲学思维方能体会。就像高晓松先生谈《时间简史》一样,虽能窥之一二,但用自己的思维阐述,还需一二十载。因此只能浅谈一下对情欲、语言孤独的拙见。 第一章开篇,蒋先生谈到: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晨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 读到这里,仿佛蒋先生说出了一件少女的心事,是那么隐约但却无法回避,时常在不经意间感到了一丝寂寞,看热闹的人、窥探别人

隐私的人,那种刹那间的快感正是内心的孤独使然。人们很想表达自己,来填补心中的空缺,现在的交流方式已经非常发达,电话、短信、微信等等,但从屏幕前获得的又越发无法填满最初的欲望,总感觉隔着厚厚的一面镜子在表演皮囊的舞蹈,无论怎样手舞足蹈也无法照顾到内心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我们每个人都急着讲话,但每个人都没有把话讲完。 蒋先生谈到:对许多人而言,暗恋是一个人情欲孤独最开始的表现,很多人暗恋一个人很长时间,但学不会表达,而只是把这些心情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等到若干年再翻看时,难以想象那时日记里竟然会用到纤细到那么美丽的文字,一笔一划的刻画暗恋的心事。 我也曾有暗恋的往事,现在回忆起来,那些尚处于懵懂状态的荷尔蒙由于异性的挑拨,激情奋亢的敲击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拔,竟会无缘无故的站在花丛中思考着美和生命,竟会想把自己穿的讲究一点,竟会希望暗恋的人注意到自己,竟会期望脑中已演练百次的邂逅。原来在暗恋中自己的生命竟在转化,从中发展成了一个完美的自我。 虽然情欲孤独里还有很多生动写实的例子,我就不在此一一列谈,留下一个影子给读者填补吧。

【热门】幸福读后感作文700字4篇

【热门】幸福读后感作文700字4篇 幸福读后感作文700字篇1 幸福感来自于给予他人,也来自于感悟人生。在给予和感悟的同时,自我也感到了幸福。这就是我读了后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写了这个暑假,笑猫和马小跳他们来到了乡下张达外婆家。幸福的鸭子读后感。在飘散着茉莉花香的小村庄,他们认识了女鸭子麻花儿。麻花儿的幸福仿佛没有边界,什么事都能让她感到幸福。在她的心中,总藏着甜美的感动和不尽的思念。她看着孩子们把花环一个又一个地套到自我的脖子上,听着他们一声声的欢呼时,就会产生幸福感;一只很有绅士风度的猫送她回家,她也会产生幸福感;能够看见最后一片晚霞一点一点地消失在天边,这一种景象也会让她忍不住说:“好幸福哦……”大家都被麻花儿的幸福感染了,每个人心中的幸福,都正在慢慢长大。 文中的麻花儿经常说:“我好幸福啊!”这时我会被麻花儿的幸福深深地感动。她能够对任何一件小事产生幸福感,她是多么乐观啊!为什么麻花儿这么容易产生幸福感,然后久久陶醉在里面呢?这是因为她热爱生活的点滴,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是一只时时刻刻都充满幸福感的鸭子,她的心中充满了生活的智慧,能从每一天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幸福的鸭子读后感。认识了麻花儿,我从中也受到了她的感染,幸福感一点一点地涨满

了我的心房。我第一次感觉到,幸福原先离我们这么近!其实,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幸福,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现。例如:在教会了同学一道难题时,你会感到幸福,那是给予的幸福;透过自我的努力获得成功,你会感到幸福,那是成功的幸福;当你遇到挫折时,旁边有朋友亲人关心你,你会感到幸福,那是关爱的幸福……我自我也有过这样的事例:在校运会上,我参加了女子1000米跑步比赛。虽然我没有拿到第一名,但同学和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鼓励我。这时,我感受到了关爱的幸福;在我们一家人出游的时候,一齐玩耍,温馨快乐,这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幸福!身边处处有幸福,而幸福,需要你用心去体会! 生活中的幸福无处不在,一点一滴也是幸福,只要你热爱生活,勇于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那就必须会找到幸福!让我们像麻花儿一样,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当一个幸福的人吧! 幸福读后感作文700字篇2 最近读了贝特兰。罗素的《幸福之路》,他的思想在现在看起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近现实,这让我感觉很震撼。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幸福的指数却在不断下降。每个人都在抱怨生活的压力过大,读过此书后,我的内心反而变得充实很多,明白了如何才能踏上。 印象最深的是作为封面的插图:飞机失事,下面是白雪皑皑的高山,飞行员穿着全套滑雪装备、踩着雪橇,悠然自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_1000字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_1000字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记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老师最喜欢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学校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

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 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

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

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 篇一: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记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 老师最喜欢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学校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 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 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 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 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 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 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 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 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

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 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 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 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 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 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 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 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 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 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 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 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 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 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 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 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 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 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

哲学读后感

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有感 一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哲学的论文,感觉很是惆怅,不知道如何着手,于是硬着头皮,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层了解,写下这篇关于形而上学的读后感。 首先,对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吧:本书是达米特的代表性著作,它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的论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本书涉及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大胆而深刻,颇有争议而极具原创性,是学界公认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成果之一迈克尔·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很值和一读:该书是重要的、大胆的、论战性的,并且非常深入。它的总主题:语言哲学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途径。该书取得的形而上学大“收获”不仅仅是对经典逻辑的修正……它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标准性著作之一 且不说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谓:形而上学吧,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其实,虽说略读过本书,但是对其内容可谓知之甚少,关于什么语义值、推理与真的概念及其各种各种关于真的理论,真的太过于抽象化了,在这片哲学的海洋里,自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还没有厘清,更不要说会有懵懵懂懂的感觉了,能够开始有这种懵懵懂懂就表示自己离哲学的脚步不远了,这里也会为自己提出一个书本上的理论:这样的基本假定似乎合理吗?我们在这个析取、条件句及全称量词等条件中有诸多的不符之处吧。虽说没有打算以后的人生为哲学而活,但是哲学是每时每刻存在着,其实,看完这本书过后,我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从初中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诸子百家的才能智慧,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先驱。因为古人便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 春节期间,我该读一本什么书好呢?我站在书架前搜索。最后,我把眼光停在于丹《庄子心得》上。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一遍,但能记住的似乎太少了。但总又时时在我的心里缠绕,让我时时回味,时时想再读的冲动。 对庄子知之甚少,印象中曾读过《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还读过《庄子.内篇.逍遥游第十七》“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在学校或函授期间也只读过两篇中的一部分,基本上没读懂。其它内容更不要说了,连读也读不下去,何说理解圣人之意。但圣人的智慧、思想、寓言、风格又深深地吸引了我,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召唤着我。我捧着书再次读了起来,读的那么认真,那么真诚,似乎成了我睡前的必修课。我于梦中随他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的生平,《史记》中记载的是战国时候宋国蒙地人,曾做过漆园小吏,他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繁,而到处求贤若渴的时代,他隐居不仕,终老天年,没有什么社会的名分。 《庄子》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现在能看到的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读完全部内容,我似有所思,亦有所想,对我们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的为人处事指点迷津。 一、淡泊名利,笑对死亡 庄子家里很贫困,有时穷得实在是揭不开锅。他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身边也有很多的有钱人,他也有很多的机会去享受荣华富贵,但他把这些东西看得很淡了。利束缚不了他,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庄子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精神决不潦倒。 名利名利,破名比破利更难。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以他不爱说什么。当楚王请他出山为相时,他却对请他的两个大夫说:“你们请便吧,让我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吧。” 庄子临死时对学生们说:“我死了以后,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这就是庄子对自己的形体和生死的看法。他追求的是“乐生”,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也表达了一种态度,就是第一不怕死,第二也绝不找死。道家的态度是在流光中顺应,去把握每分每秒,去乐生,让生命获得价值。 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二、境界改变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