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知识点梳理

教育原理知识点梳理
教育原理知识点梳理

1.分析与理解教育学的多种维度(课堂笔记)

第一,作为科学的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作为学科的教育学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弄明白学科与科学的界定。人类活动的科学研究是时时处处存在的,但并不是任何研究领域都可能发展为学科。一个科学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的标志是:它必须有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学科体制。一定数量的得到承认的学术成果、特别是经典性学术著作以及学科的历史。

作为学科的教育学是人们对教育研究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但是直到今天教育学仍算不上是成熟的学科。第三,作为学说的教育学

即一定的理论视野出发,用一定的方法和表述方式,对教育问题进行系统地阐释而形成不同的学说。同一学科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学说,人们的理论视野不同,方法不同,对教育基本问题的回答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学说。

第四,作为学问的教育学

这是教育者个人对教育学的理解和体悟,它需要不停地质疑、反思与追问。其基础是教育者的生活实践。教育学是迷恋人成长的学问(自我及他人的成长),教育学乃成人之学。

教育学需要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形式。它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活动,它必须愿意随时质疑自己的所做所想。教育学的影响是情境性的、实践性的、规范性的、相关性的和自我反思性的。

2.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P48

人力资本理论由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

在舒尔茨眼中,人有前望性,人希望通过自己投入资源从事的活动将来能够获得收益,称为“人力投资”。而一个人在各种投资活动中获得的种种能力,称为人力资本。他认为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投资在所有人力投资中最重要。

另外,教育有经济价值。教育能提高一个人的认知技能从而使其劳动生产率上升。所以对个人来说,教育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工资的个人效益,对国家来说,教育水平提高则能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但在进行教育投资时需要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计算收益率(包括个人与社会),从而来决定最佳投资策略。

这个理论60年代风靡一时,但是70年代时无法解释文凭膨胀、过度教育、高失业率等问题,受到社会学理论的挑战。

3.存在主义的教育观点 P57

存在主义的教育观点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将存在主义哲学用于教育的人主要有贝恩、奈勒等人。由于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选择性,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其自己见解,在教育上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

但他们在教育为什么上有一些共同点。他们关心教育怎样使人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如何存在于工业社会。他们认为教育纯属个人的私事,教育为个人而存在,教育无论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任何责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教育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

活的态度,主要是真诚、选择和决定、责任感等。

在教学内容上以人格世界为重点,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教学方法上,允许学生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强调个别化教学。

4.胡森的教育平等观 P64

胡森认为,就个体而言,“平等”有以下三个含义:第一,首先可能指个体的起点;第二,也可以指中介性的阶段;第三,还可以指最后的目标,或者这三方面的综合。

在教育方面,平等首先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其次,平等这一词还可以用于对待。也就是说,可以用不同的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如何。最后,在制定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以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业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在这一意义上,教育面前机会平等可以看成是一组目标,或者一组指导性原则。

胡森还指出在教育平等方面,一方面必须考虑物质上的障碍和心理上的障碍是不同的,应予以不同对待;另一方面,应当考虑整个教育环境受着整个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物质条件与心理状况的综合影响。就是说教育本身的改革并不能保证教育面前的机会均等,要在整个社会中采取行动,教育改革不能取代社会改革。

5.卢梭自然教育论的主要观点 P80

卢梭的自然教育论要求教育脱离“文明”社会的樊笼而顺应人的自然天性,使之在自然中率性发展。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只是“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所以教育对象应是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他强调教育必须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儿童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条件,让身心和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基于此,他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运用严酷的纪律和体罚,压抑儿童的天性,束缚儿童的自由,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封建的、经院主义性质的所谓教育,反对强迫儿童盲目服从封建专制的和教会的权威,反对强制灌输传统偏见和呆读死记宗教教条。

6.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 89

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并且应该在学校里受到”。周全是指学问、德行、虔信三者兼备。他把广博的教学称为“泛智”。泛智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认识事物;行动熟练;语言优美。他希望的一种全面智慧的学校就是泛智学校。在那里人人可许可受教育,可以十分完善地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

为了实现其通才教育的理想,夸美纽斯主张在母育学校里就必须把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当具备的全部知识的种子播种到他身上。在国语学校里,应当把对青年人终生有用的事物教给一切六岁到十二岁的青年。在拉丁学校里,学生应当学习四种语言,应当对艺术得到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大学的课程则应该真正是普遍的、应有学习人类知识的每一部门的准备,使世上永远能有具备百科全书式知识的人。

7.试论述冒险与挫折的教育意义 129

在试论冒险与挫折的教育意义前,我们必须确立自己所理解的教育的意义。

博尔诺夫认为,教育是自由的教师和自由的儿童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超出单纯工艺活动的范围。教育在本质上是自由人与自由人的对峙,它承认他人的自由本身。

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教育不是老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作为受体被动接受的。虽然“教师中心论”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但是这也忽视了学生的接受,使学生

与老师相脱离。我认为师生关系最好的概括就是“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吸取相同或不同的教育经验,以促进各自的发展。学和教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教育活动必须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两者构成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体,教育经验不再是师——生单向灌输,而是师——生双向交流,师生共同发展。

而博尔诺夫认为的“教育承认他人的自由本身”,这就是对教育的挫折和冒险性格的肯定。冒险和挫折正是来源于教育的本质,并不是偶然的失败。而学生要不怕失败、不受既定规则的约束,敢于不断求知、求新。承认冒险,承认挫折。在这一段冒险与挫折的过程中,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教师也应当与其互动,共同冒险,共同成长。老师和学生都应该看到,没有挫折的学习是不成功的学习。

但是如同博尔诺夫强调指出的,虽然冒险与挫折对人们自我的形成必不可少,但教育者不应该有意识地去触发危机,因为危机总是意味着可能引发不幸。每一种危机都是命运安排的。

虽然挫折和冒险符合教育本质,对人的成长有莫大好处,但是现实中我们却没有看到有多少老师和学生有冒险精神。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1)我国的师生观是“教学中心论”,学生并没有在教育中和老师是同等的地位。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有至高的权威,与学生互动太少。这就已经不符合教育的本质了。

(2)中国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应试,跳出规则的人,敢于求知创新的人,在应试道路上会

走“弯路”,有违普遍的价值观。

(3)中国教育的课程设置多数是面对传统,不太讲究现实意义。顺应传统的学生们不需

要冒险,不被鼓励冒险,自然也不会有挫折。

(4)个体差异在中国并不被重视,同样对多元智力的认识也并不深刻,单一的班级授课

制扼杀了一些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

8.教育中的自由与纪律问题 140、141

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践上,纪律和自由让教师难以取舍。教育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严肃的培养人的活动,必须有规范性和纪律性。在教育活动过程来看,纪律也有它独具的价值。但是,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活”的因素,有自己的需求、逻辑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一切教育影响和措施都必经学生的主题领会和内化才能真正实现,成为学生内在本质力量。所以要给儿童充分的自由。

理论上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类是提倡自由教育。代表人卢梭和沛西.能。一类则非常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代表人夸美纽斯和巴格莱。

一味地自由教育也会带来弊端,如罗素夫妇办的学校成了顽劣儿童天然收容所。但罗素并不意味反对纪律,他把纪律分成两种:来自外部的纪律和来自内部的纪律,真正有利于人的自由的是后者。蒙台梭利也这么认为,她指出外部强迫的纪律与自由是对立的,真正的纪律必须是积极主动的。她给儿童有限度的自由,在有准备的环境、特定条件下给儿童最多的自由,在井井有条中让儿童自然而然受到纪律的训练,成为“第二天性”。

自由和纪律更应该放置于具体的课堂情境下。

总的来说,这两者的矛盾事实上是个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在一定时期来看二者对抗不可避免。从当今世界来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并成为社会进步根本动力,人们认识到个性发展,因此人们的学生观应该更为重视学生的自由发展。

9.罗杰斯关于师生关系的观点 188-189

罗杰斯认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态度上,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

师生关系态度品质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尊重”表现为两方面含义。其一,尊重学生个性的存在,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需要、认识水平,教育活动要以此为出发点,发展学生潜能;其二,尊重学生群体的存在,教育不能是无人教育,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的前提下,强调师生交流,教师须持“真实”、“接受”、“理解”的原则建立起师生关系,走入学生感情世界,理解他们内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决定性因素。

所以,他认为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潜能,要真诚对待学生,教师本人应表里如一,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更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虽然以上做法将导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削弱,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但重视师生交流、重视师生关系的情感性教育对我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10.教学相长 191

教学相长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吸取相同或不同的教育经验,以促进各自的发展。简单说来就是教和学可以相互促进。

它的含义有以下三个:

(1)教育活动必须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两者构成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体

(2)教育经验不再是师——生单向灌输,而是师——生双向交流

(3)师生共同发展。

11.经验课程219、222

经验课程的代表者是杜威和人本主义。

经验课程打破各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构成和实施课程。从而强化了文化遗产与儿童的经验的整合,也关注社会现实与儿童的经验的整合。

但是,经验课程虽然克服了学科课程的一些弊端,却又有自己的不足。

首先,它往往以学生兴趣、需要而定,强调儿童获得“经验体验”的操作性活动,缺乏严格的计划,容易导致“活动至上”,导致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再者,知识琐碎,不易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另外它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素养有很高要求,对于习惯了班级授课制和讲解式教学法的教师而言,这点很难达到要求和适应。

12.学科课程 206、212

学科课程的代表者是主要代表:孔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布鲁纳等。

学科课程的表现形态是各领域的知识为内容而建立的相对独立的学科,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这样按学科组织起来的课程,可以使学习者获得系统文化知识,也有助于组织教学和实施检核评价。

但是,各学科较为注重本领域知识的逻辑系统,在另一方面就轻视了学生的需要和经验,体验和感受,容易造成知识积累的死记硬背倾向。此外,学科课程还会形成单调划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所以在经济较繁荣的时期人们提出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经验课程主张。

13.改造主义与永恒主义的课程观的主要观点 226-235

改造主义者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他们关注教育的作用,认为它不仅承担了传递文化的任务,更应该承担纠正、改进和变更文化的职责。基于此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课程观:课程内容上,因为他们认为迫切需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中发生作用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看到社会的不安定。所以,课程应该包括各种社会问题。教育要面向

未来,从目前的社会问题和特征中直接产生学校的课程;其中,主要的社会问题有:全球性的人口过剩、无计划的城市化、民族主义、生态公害,等等。学校要通过从这些社会问题中产生课程来帮助人们认识这些问题。

他们认为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运载工具,课程设计必须将课程目标统一到社会改造的意义上来,并且,这种统一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分割的知识领域。

永恒主义这个思想流派实在反对进步主义教育的论战中产生发展的,代表人物是赫钦斯。他们认为人们对科学主义的崇拜造成了社会上普遍的物质主义。拯救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至少在实际上恢复古代的那种稳定的、以哲学而不是科学为定向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上就要进行“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而发现真善美的永恒原则,使学生具备清晰的思考能力和恰当的思考内容和问题。为此要采用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永恒学科”围绕理智训练的宗旨,分为三类:

(1)理智训练的内容:有哲学、文学、历史,都表达了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2)理智训练的方法:有数学、科学、艺术。

(3)进行理智训练的工具:主要指读写算的知识技能,此外为了能直接阅读经典,还要

掌握古典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

这些都和传统的“自由艺术”密切关联。

总之,永恒主义者的教育主张体现明显“复古”主张,但也不是真的要现代人回到古代,不主张社会停止不前。只是,教育的任务是时青年人理解永恒的模式,从而预言变化并规范变化。

14.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观 263、283、272、290

赫尔巴特:

(1)他的哲学观是,理性主义、观念心理学(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实践哲

学(伦理学)。

(2)从实践哲学出发,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同化已有的观念。

(3)从观念心理学出发,他认为观念要不断扩大,主要靠经验的积累,通过教学传授知

识。所以他认为教育要给学生各方面知识并编在教材中。同时他认为知识是对客观

的反映,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统一性。所以向书本学是他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并辅以其他教学方式诸如提示教学、分析教学、综合教学。

(4)他还以观念心理学为基础,结合其统觉的心理学理论,建立起了他的形式教学阶段

论,即把教学程序分为统觉的方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

(1)他的哲学观是,实用主义哲学(他崇信生物进化论,认为真理探求不能离开实践)和

经验论观点(反对把自然设想成完全是物质的,自然的存在离不开人的经验,事物

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思想)。

(2)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用于教学形成他的教学方式,就是“做中学”。

(3)他的经验论观点则形成了他的知识观:知识即系统化的经验,并不是客观永恒的,

具有情景性、社会性、复杂性,是建构的。

(4)基于以上教学方式和知识观,结合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和他“教育即生长”的目的

观,他思想的核心就是反对读书的传统教育,提出应重视儿童、重视活动教学。他

提倡的教学从根本上与传统教学对立。

(5)杜威所设计的教学程序是:情景、问题、观察与假设、问题的解决、检验假设

比较的维度:二者哲学观,教育目的观,知识观,教学的方式,程序与步骤

15.班级授课制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346-364

班级授课制,萌芽于16世纪西欧国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兄弟会学校。它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最先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论证总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对班级授课的教学过程的阐述,之后又被苏联教学论专家进一步完善。

班级授课制有合理性:

(1)班级授课制,一名老师可以面对众多学生,可以使教育规模扩大,提高教育的效率,

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更多培养人才。也节约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使师资合理利

用。同时,相较个别教学,可以使学校教育经费大幅下降。

(2)班级授课制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特别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

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3)班级授课制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局限性:

(1)全班学生的学习按照统一的要求和进度进行,这样就无法顾及学生特殊情况和特殊

要求,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2)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成为“受体”。

(3)课堂教学主要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老师讲学生听,比较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

生动手机会较少。

16.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364-376

现今,我们已经走入了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技术的信息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也极大地影响了教育。

积极的:

(1)使教育信息资源丰富,知识查询方便,给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

(2)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

(3)远程教学与虚拟学校,使教育超越时空并具有开放性,班级授课制一统天下局面将

根本性改变,教师的权威性将大大减弱,师生关系将平等。而“个别指导”、“小组

教学”等将日益普遍,在重视个体差异的同时最终带来学校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消极的:

(1)信息技术会使学校逐渐虚拟化,虽然有些学者的“学校消亡论”有些极端,但是虚

拟化带来公立学校的削弱则会是很可能发生的,到时候因为信息分配不均匀会带来

教育不公平的加大。最终教育的不公平会加速社会的不平等。

(2)信息技术产品的滥用和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师

生间的互动作用,会被信息技术削弱。这会使学习者的潜多元智力空间得不到有效

开发,人类许多美好的天性也会从根本上被剥夺。也会弱化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3)学习控制权的转移导致学生求知的盲目,超媒体的引进加重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4)拥有先进信息系统的大国对文化产业形成垄断,这些产品则隐含了他们的价值观,

所以在全世界传播时容易对其他国家民族进行文化渗透,学校教育的文化承袭功能

受冲击。

冲击和影响无论积极或者消极都已经是客观事实,而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的影响,如何及时、源源不断从信息技术进步中获得能量并进步改革。

首先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的、单向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双向的互动式学习,再到预见性的、全球视野的创新性学习方式。

第二,信息技术给教师的权威地位带来威胁,所以要求老师完成从知识传授者学生的协助者的转型,在帮助学生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同时,也保持对学生在非智力上的影响力。同时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校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学校人员将大幅减少,所以教师的自我发展刻不容缓。

另外,课程来源应该从狭小的课本放大到开放的环境。学习者将成为课程的主宰。

17. 三纲八目的追求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的理解与分析

获得知识的途径

【原文】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2.即,接近,接触。3.穷:穷究,彻底研究。未穷,未穷尽,未彻底。4益,更加。

【译文】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读解】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末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语)

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修己是治人的前提: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

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

诚意就是不自欺:

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种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动机的培养。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

它说:“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人类不可能避免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还是必要的。

“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

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17.第二十六章无難(63)

爲无爲,事无事,味无未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②。圖難於其易也,爲大於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③。是以聖人終不爲大④,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⑤。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无難⑥。

(1)无爲:參見第十一章註③。事:參見第二十四章註⑦。未:《說文》:“未,

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於未。”另“未”字作“没有”、“不曾”、“尚未”等義。乙本缺,通行本作“味無味”。

句義:爲无爲者,居无馭有,故無事的煩惱;不受五行和五味的制約。

圣人治世,以无为作为执政的根本,以无事作为行政的原则,以恬淡作为施政的态度。

(2)句義:“大小”與“多少”皆是陰陽制約,都源起於道无和德一化生,恩怨也是如

此,以德回報怨,用德則能解脫陰陽束縛制約,歸於道中。

要知大必始于小,聚小成大,多必出于少,积少成多。所以有积怨的时候,当以恩德来回报,以消除仇怨。

(3)圖:《說文》:謀畫而苦其難。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圖謀畫計,圖之引

申義也。”易:《祕書》說,日月二字會合成易字,象徵着阴阳的变易。與“難”

相對。細:《說文》:微也。丝微小。本段通行本爲:“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句義:難與易,大與小都是相對的,而且易與小乃是難與大的根基,易與小接近德一和道无,把握它们,才能成就大之道和“出有入无”之難。

处理困难应从简单的地方入手,成就伟大当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天下的困难都是从容易而来的,天下的伟大都是从细微而生的。

(4)終:帛書作“冬”。《玉篇》:冬,終也。後段同。

句義:聖人居道○用德一之小、少、易、細,不爲世俗之大所惑,反而成就道大。

所以圣人始终不妄自尊大,因此反而能成就他的伟大。

(5)夫:在句首爲語氣詞。諾:《說文》:應也。應答之聲。許諾,允許,答應等。

輕諾,即輕易許諾。寡:《說文》:少也。減少等義。寡信,不足以信。

句義:輕易許諾,必然缺乏诚信,将修真明德看得過於簡單容易,必然會遇到更多困難。

轻易允诺,必定很少能够兑现,从而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定会遭到更多的困难。

(6)猶:獼猴一類。另有:同、相同,猶如、如同、好像,尚、還、仍,尚且,等義。

亦通“猷”。通行本作“故終無難矣”。

句義:聖人處事重信德,以德治難,存憂患意識,不敢自大而疏忽。認真對待,圓滿解決,最终无難。

圣人遇事总是往最困难的方向考虑,所以始终不会遇到什么困难。

本章重提无为而无不为之旨,无为是指道体,无不为是指德用,无为并非一无所为,无不为也不是任意妄为。尚能掌握住这无为无不为的原则,则在应对事物上,便自然表现出与众不同,并能超越大小多少等之分别对待,看破人事恩怨亲疏之百态,从而不与之计较比较了。唯“小”“少”“细”“易”,方可“大”“多”“巨”“难”。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 图尔诺)英(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 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 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

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 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 的统治 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 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 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 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 班级授课) 3、近代社会 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 会学校) 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 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 3、相对性 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六:教育的功能 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 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作。(是《礼记》中的一篇)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教育原理_孙俊三_知识点整理

教育原理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广义上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学校教育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1、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可控性和相对稳定性。 2、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家庭同时产生。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还具有个别性。 3、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的对象全民性、地点广泛性、内容实用性、时间终身性和形式开放性特点。 4、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家庭教育为学校奇偶碍于打基础,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广泛而强烈的渗透性,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在面临社会教育的挑战和冲击时,不断调整自身,和社会教育相互促成。 5、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生活、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6、教育的发展包括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教育)和现代社会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 各历史形态的特点 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目的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3.教育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在内容同一、对象同一和目的同一,社会还没有产生阶级分化,教育具有全民性,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体系。学校的产生: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9、奴隶社会的教育与封建社会 的教育虽然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但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存在区别 的,首先,在教育规模、对象、 学校种类与数量上,封建社会远 远超出奴隶社会,在教育制度 上,封建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教 育制度,而奴隶社会的教育制度 尚未健全;其次,在教育内容上, 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基本上有统一的教材;再次,奴 隶社会教育为奴隶主培养人才, 封建社会教育为封建主培养人 才。 10;现代教育的特点:1.现代 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现代 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 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 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 织形式;5.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 完备的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系 统。 11、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 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 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 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 1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 介。 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的 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 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指的是在各 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 习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育中介:是指那些受 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 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教 育中的物质中介是指教育中的 器物。意识形态中介表现为教育 内容、及一些社会文化、风俗、 乡土人情等,教育目的、教育方 法、教育手段等也是教育活动的 意识中介。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 主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受教 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 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 活动的两级,一级是依赖于另一 级存在;在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 关系中教育者是主体,教育中介 是客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 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 中介的直接受利者。 第二章教育学的诞生与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 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 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 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 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 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 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 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 化的必然趋势。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 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1、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论 语》孔子、《理想国》柏拉图、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 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苏 格拉底:助产术,问答式的方 法。 ②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大 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 人,一切人必须学会一切事物; 自然适应性原则;班级授课)夸 美纽斯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 学专著、《爱弥儿》卢梭、《普通 教育学》赫尔巴特被誉为第一步 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 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 的目的是道德) ③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人的 教育》福禄培尔(提出建立教育 体系的原则,重视儿童发展,重 视游戏和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 法的研究)、《教育论》斯宾塞、 《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实用 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学》凯洛 夫;④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过程》布鲁纳(结构主 义和发现法,主张让学生尽早 尽快的学习基础学科的重要知 识)、布卢姆(教育的目标:认 知、情感、动作目标)、《教学 与发展》赞科夫(一般发展)、 《终身教育引论》保罗·朗格 朗(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 2、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 势: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 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 法的多元互补,方法的适用性、 互补性、协调性问题。 3、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类比 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比 较方法、分类方法,分析方法、 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下而上 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4、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 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自燃实验 法)、文献法、比较法和个案研 究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遗 传-可能性、环境-决定性、教 育-主导作用、自我主观能动 性)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 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 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 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积极的变 化过程。 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赞可夫(“一 般发展”)、心理发生论(个性发 生学派、认识发生学派-皮亚杰、 活动心理学派-埃里克森) 个性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型、 外塑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 素: 单因素决定论是指有些人 认为在众多的影响人发展的因 素中只有一个因素是有决定意 义的,其中有些人强调内因,强 调人的生物性的决定性作用。 二因素相互作用论者 把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各看 作一对矛盾,认为是两者的相互 作用决定了人的发展,他们力图 克服单因素论的绝对性,强调研 究双方如何相互作用,各自在个 体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从而吧 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①个体自身的素质对个体身心 发展的影响。包括个体的先天素 质和后天因素。其中个体自身条 件中的先天素质是指个体出生 时集体结构所具有的一切特质, 遗传为一般人的发展提供的是 基础、潜力与可能。后天素质是 指个体出生以后在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个体身心两方面的 特征。后天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 响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环境的选 择和作用方式,后天因素影响个 体对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和实 现。 ②环境因素对个体身心发 展的影响。 ③教育个体的实践活动在个体 发展中的决定性影响。 2、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 的作用:提升人类的地位:对 人的价值的发现、对人的潜能的 发掘、对人的力量的发挥、对人 的个性的发展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 特殊功能:①学校教育规定个体 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的发展 起引导作用;②学校教育具有加 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③学校 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 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 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 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 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教育必须适应个体身心发展 的基本规律:教育要适应个体 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地促进个 体身心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 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 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 性、顺序性、阶段性)教育要 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和差异性的规律,做到因材施 教,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关键 期);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 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规律,做到 从实际出发,促进个体身心的发 展;(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的稳定 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教育要 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 律,促进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 展。(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 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政 治经济文化如何决定教育,教育 如何促进政治经济文化) 1、经济对教育的作用:经济发 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包括人力与时间、财力与物力; 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规格 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经济发 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 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1.教育是 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 段3.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总:经济对教育起决定作用: 1.教育不能无视经济发展提供 的条件而盲目发展,经济发展提 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 的水平和质量;2。教育不能脱 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加速或滞 后发展,是经济决定了教育发展 的需要;3.如果教育的发展和经 济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改造的 是教育而不是经济。 2、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实 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5、政治对教育的作用:政治 制约着教育的的领导权和教育 的享受权;政治制约着教育制 度;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和思想品德的内容。 6、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对政 治有反作用 宣传思想,形成舆论;培 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广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社会文化的发 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要,促 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社会

最新版教育综合知识点整理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决定教育目的 决定教育内容 决定教育体制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有: ①培养人才 ②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经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制约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④制约学校专业设置 ⑤教育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4. 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有: 教育独立论 教育万能论 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 劳动力市场理论 社会化理论 6. 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7.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8.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9. 科技对教育的作用表现为: ①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②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③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④影响教育技术

10. 教育的科技功能: ①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②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11.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是指 ①教育是文化的构成体 ②教育是文化的传递,深化和提升的手段 12.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③影响教育教学方法 13. 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 ②传播和交流文化 ③选择和提升文化 ④更新和创造文化 14.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华勒 15.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无话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16. 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 17. 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主要有四种成分组成:认知,情感,价值,理想。 18. 规范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19. 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20. 学校文化的特征: ①是一种组织文化 ②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③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④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大纲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 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学和对象和任务 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了解几各教育和发展的理论。 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1.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完整版)教育原理-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与教育》复习大纲 题型: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p10: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确切地说,是一门文理交叉的学科。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6: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冯特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第二章: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或条件有哪些?p68 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无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直接兴趣,有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间接兴趣) 3、注意活动的组织。 4、内外刺激的干扰。 5、个体的意志力。 第三章: 感觉适应p99-101: 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厨师做菜越来越咸,渐渐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刚下泳池觉得冷,后来逐渐适应) 感觉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样重的铁和棉花感到铁比较重;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酸;吃中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有甜味)感觉相互作用: (通感、连觉)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暖色调、冷色调) 感觉补偿: 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嗅觉特别灵敏) 第四章: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定义p119; 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整合,最终得出一

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 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或现在方式、规则等的约束,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多种办法的思维。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32-134; 1、情绪状态。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阻碍问题解决,而愉快—兴趣状态则为问 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2、动机强度。适中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迁移影响。 正迁移/负迁移: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6、原型启发。 7、个性特点。 第五章: 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举例说明如何组织复习p163; 1、识记的程度。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3、记忆材料的性质。 4、识记后的休息。 5、识记后的复习。 过度学习: 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叫过度识记,也叫过度学习。 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先快后慢进行的。 如何复习: 1、复习的及时性。 2、复习的经常性。 3、复习的合理性。 第六章: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p214;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p207: 创造力较高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较高;创造力较低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则较低。智力与知识的关系p204-205:

教育综合-知识点整理-代表人物整理

教综部分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并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 1902年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未及实行。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等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又称癸卯学制),这是废除后第一个正式颁布施行的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名产生于西周,但“六艺”的起源早在原始社会已产生。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旧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董仲舒提出,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帝王对科举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着作的总称。元代将《四书》作为教育和考试的内容,开创科举新先例,并得到了后世的沿用。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

考点精解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 考点二: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考点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规律的含义以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关系。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解析】“教学相长”和“及时而教”都出自《学记》,除此之外,还有“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等。 【错误防范】对于《学记》中的这些论述,有两个要求:第一,知道这些话出自《学记》;第二,把这些话与当今的有些教学原则等结合起来,如“不陵节而施”和“学不躐等”,它们都体现了当今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则体现了当今的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例2(2011年统考试题) 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拉伯雷的《巨人传》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答案】A 【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被译成《雄辩术原理》。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1)夸美纽斯 例3(2003年统考试题) 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是指他提出的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类,这是普及教育的思想,他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 例4(2006年统考试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完整word)教育综合88个经典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教育综合88个经典知识点汇总(一) 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6.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7.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8.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9.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0.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1.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2.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3.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1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1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1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18.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19.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9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最新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反映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 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 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 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 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 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 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 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得概念 教育就是培养人得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社会要求,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得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得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得发展 正规教育得主要标志就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得教育制度得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得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得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得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得标志就是清朝末年得“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得全国统一得教育宗旨与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得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得《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得《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得理想就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得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得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得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得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得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得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得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得基本教材与科举考试得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得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得特征 (1)教育得终身化 (2)教育得全民化 (3)教育得民主化 (4)教育得多元化 (5)教育技术得现代化 5、历史上得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得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得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得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得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得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得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她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得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与“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得掌握与逻辑思维能力得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得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得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就是最好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