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应用设计

花卉应用设计
花卉应用设计

《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相关概念及本课程内容

一、相关概念

1. 花卉狭义:草本的观花和观叶植物。

广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2. 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3. 园林植物:一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二、本课程内容

广义的花卉,即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的基本素材。

广义的花卉设计,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以草本花卉应用设计为主体,同时包括规模较小的以草本花卉为主体的综合植物景观设计,如专类园及室内植物景观设计。

第二节花卉中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作用

园林植物是唯一可以对环境具有综合生态意义的造园要素。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吸收某些有害气体或释放杀菌素净化空气;可以滞尘,减少地面扬尘;固持土壤,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减少阳光反射,减弱城市眩光,改善环境质量……

二、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园林花卉种类繁多,观赏性状丰富,生态类型多样;花卉是色彩的来源,也是最具季节变化的标志;草本花卉生长期短,布置方便,更换容易,应用灵活,而且花期便于调控;对环境装饰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作用

不仅其姿、色、香、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人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升华具有重要作用。四、园林花卉的经济效益

花卉作为商品,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许多花卉除观赏外,还具有药用、食用、香料等实用价值;花卉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基质、肥料、农药、容器、塑料、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园林花卉应用简史

一、西方园林花卉应用简述

1. 古代:

(1)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园林特点: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大致分宅园,圣苑,墓园三种。

(2)古代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新月沃地),即两河流域。

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乌尔城),曾建造了雄伟的亚述古庙塔,或称“大庙塔”,被后人称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真正的屋顶花园:继亚述古庙塔1500余年以后在巴比伦出现的“空中花园”。

(3)古希腊: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及小亚细亚西海岸

希腊文化构成: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

(4)古罗马:罗马征服希腊后(前182年左右),文化希腊化倾向增强,人们效仿希腊的生活方式,同时继承了古希腊园林艺术。

2. 中世纪园林

中世纪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多居住于城堡。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园林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后期出现了游乐性园林,花卉的应用形式以低矮的绿篱组成图案式的花坛为主,被称为“结园(knot garden)”。

3.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初期代表园林:卡斯特洛别墅园

中期代表园林:兰特庄园

末期代表园林: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园(巴洛克时期,Baroque,奇异古怪)

4. 17世纪以后

欧洲大量引进国外花卉,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花卉品种极大丰富,植物景观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到19世纪以后,花卉的应用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并且出现了专门欣赏花卉的花园及各类专类园。

二、中国园林花卉应用简述

我国花卉栽培历史非常悠久,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园、圃”,说明那时有了园林的雏形。在河南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制品上,绘有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花朵图案;距今4000多年以前,古人们已制造出陶制花瓶。到了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懂得如何去欣赏花,如何借花寓情。这在《诗经》、《楚辞》、《离骚》都中有记载。

前491年,吴王夫差在吴县建梧桐园,广植花木。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的秦朝阿房宫,广罗各地奇果佳树,名花异卉。到了汉代,花卉的品种更加丰富。隋唐时,牡丹、菊花和盆景的栽培盛行,并有了许多花卉专著,如王芳庆的《园林草木疏》,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记》。私家园林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也非常丰富: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杜审言)篱东花掩映,窗北竹婵娟。(李颀)

文人的别墅从布局到花卉种植都追求朴素无华,富于村野意味的情调。

如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门对青山近,汀牵绿草长;寒深抱晚橘,风紧落垂杨。新昌小院松当户,履道幽居竹绕池。

宋代,园林花卉景观更为丰富,花卉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也越发被重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唐宋时代,花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范村梅谱》中“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道出了高尚的赏花情趣和花卉审美的文化涵义。这些对中国园林花卉的应用和欣赏具有重要影响。

自明代以后,花卉的观赏及应用深入民间。文震亨的《长物志》对室内花卉装饰的形式、布局及艺术性均有精辟的论述。袁宏道的《瓶史》,详细论述了插花之道,并且根据不同地点设计不同的插花式样,主要包括“堂中插花”和“书斋插花”两类。

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园林建设和花卉应用极为有限。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20多年来,园林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花卉应用日趋增多。借鉴西方园林花卉的配置形式如花坛、花带等,与我国传统的造园理论相结合,创造出五彩缤纷、形式多样的花卉景观。

第四节本课程内容

1.熟悉园林花卉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征及观赏特征

2.掌握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

3.学会基本的园林植物设计

第二章园林花卉的分类

第一节按生长习性及形态特征分类

第二节按园林用途分类

1. 花坛花卉:园林中可以用来布置各类花坛的花卉

2. 花境花卉:园林中可以用来布置花境的花卉。

3. 水生和湿生花卉:用于美化园林水体及布置于水景园的水边、岸边及潮湿地带的花卉。

4. 岩生花卉:用于布置岩石园的花卉称为岩生花卉。

5. 藤蔓类花卉:草质藤本及藤木类花卉,主要用于篱缘棚架及垂直绿化。

6. 草坪草:用于建植草坪的植物。

7. 地被植物:用于覆盖园林地面的植物。

8. 室内花卉:用于装饰和美化室内环境的植物。

9. 切花花卉:剪切枝、叶、花或果用以插花或花艺设计的花卉的总称。世界四大鲜切花:菊花、月季、香石竹、唐菖蒲。 10. 专类花卉:指具有相似的观赏特性、植物学上同科或同属,园艺学上同一栽培品种群,或者具有相似的生态习性,需要相似的栽培生境,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常组合在一起集中展示的花卉。

第三章 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科学性原理

一、充分了解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花卉因形态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观赏特征; 因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发育周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生命阶段及一年中不同季节的观赏特点; 因种类不同而叶、花、果期各异,才使得园林中不仅花开次第,而且四季景观各具特色。 二、掌握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及外貌景观的作用和花卉对环境的适应性 遵循花卉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即生态学原理,是花卉设计最基本的原则 适地适花,适地适树,适地适草 了解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作用及花卉适应于各个环境因子而形成的生态类型 温度:

影响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使不同的区域形成特定的植物生态景观;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自然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造成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 适应于不同的温度条件导致花卉耐寒力不同; 同类花卉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也有差异。

光照: 光照强度:喜光、喜荫、耐半荫 日照长度:长日照、短日照、日中性 光质:株高、花色 水分: 水分 植物的分布、个体的生长发育 植物 旱生、中生、湿生、水生 土壤: 质地:砂土、壤土、粘土 酸碱性:影响生长发育、花色 有机质 矿质营养 大气: 污染:对特定污染有较强抗性的花卉 风:选择适宜的花卉 三、了解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合理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 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成分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即为植物群落。 师法自然,创造出丰富的人工植物景观。 第二节 艺术性原理

一、园林花卉配置的形式美原理

形式美原则:和谐的统一性、比例的协调性、均衡的稳定性与动感、节奏与韵律

二、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原理

色彩的艺术原理:色彩三要素、色彩与心理、花卉应用中色彩的设计(统一配色、对比配色、层次配色、多色配置)

三、园林花卉配置的意境美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以园林植物营造园林意境的三种方式:

植物本身文化内涵营造意境:梅、兰、竹、菊四君子;雪中四友:梅花、山茶、水仙、迎春;风月三昆:菊、兰、莲;岁寒三友:松、竹、梅……

植物与周围其他景观元素结合营造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峭壁奇峰,藤萝掩映。

植物与自然气象结合营造意境: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留得残荷听雨声。雨打芭蕉淅沥沥。

第三节 园林花卉种植设计的构图形式

一、平面构图

规则式、自然式、半自然式(混合式) 二、立面构图

三、空间造型

第五章 花丛的应用与设计

一、概念及特点

1. 花丛(Flower clumps ):根据花卉植株高矮及冠幅大小的不同,将数目不等的植株组合成丛配置阶旁、墙基、路旁、林下及林缘、草地、岩隙、水畔的自然式花卉种植形式。

花丛重在表现植株开花时华丽的色彩或彩叶植物美丽的叶色。

2. 特点: ? 可大可小,小者为丛,集丛成群,大小组合,聚散相宜,位置灵活,极富自然之趣。

? 最宜布置自然式园林环境,也可点缀建筑周围或广场一角,对过于生硬的线条和规整的人工环境起到软化和调和的

作用。

二、花丛对植物材料的选择

适应性强,管理简单,能露地越冬的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 观花、观叶或花叶兼备。

栽培管理简单的一、二年生花卉或野生花卉也可用作花丛。

三、花丛的设计原则

1. 平面轮廓和立面构图都是自然式的,边缘不用镶边,与周围草地、树木等没有明显界限,常呈现一种参差交错的自然状影响 发育

景观 适应 土壤理

化性质 营养 状况

态。

2. 既可单种植物构成大小不等、聚散有致的花丛,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花卉组合成丛。

3. 花卉种类不能太多,要有主有次;不同种类要高矮有别,疏密有致,富有层次,达到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注意避免:(1)花丛大小相等,等距排列;

(2)种类太多,配置无序。

第六章花坛的应用与设计

第一节花坛概述

一、花坛发展历程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广泛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赛宫中达到了高潮,那时大量使用的是彩结式模纹花坛群。

近代中国,沿海一些城市园林由于受西方文化的渗入,逐渐出现了各种花坛的形式,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纹样花坛,并有了首部花坛专著——夏诒彬的《花坛》(1933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花坛逐渐成为园林绿化不可缺少的成分而大量出现。

如今,花坛与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和技术相结合,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创新。

二、花坛的概念

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组成装饰图形的花圃。——《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按照设计意图在一定范围内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群体美的设施。—《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

三、花坛的特点

花坛通常具有几何形的栽植床,属于规则式种植设计,多用于规则式园林构图中。

花坛主要表现花卉组成的平面图案纹样或华丽的色彩美,不表现花卉个体的形态美。

花坛多以时令性花卉为主体材料,需随季节更换材料,保证最佳的景观效果。

四、花坛的功能

1. 美化和装饰环境,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2. 标志和宣传;

3. 分隔、屏障;

4. 组织交通;

5. 弥补园林中季节性景色欠佳的缺陷。

第二节花坛的类型

一、按形态可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两类。

平面花坛又可按构图形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二、按观赏季节可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和冬花坛。

三、按栽植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坛、五色草花坛、宿根花坛、球根花坛、水生花坛、专类花坛(如菊花坛、翠菊花坛)等。

四、按表现主题不同可分为花丛式花坛(盛花花坛)、模纹式花坛、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立体花坛、混合花坛等。

1. 花丛式花坛(盛花花坛)

主要表现和欣赏草本的观花植物花朵盛开时绚丽的色彩以及不同花色或品种组合搭配所表现出的华丽的图案和优美的外貌。

花丛式花坛可分为:

(1)花丛花坛:长轴:短轴=1:1~1:3

(2)花带(带状花丛花坛):宽度>1m;长轴:短轴>3

(3)花缘:宽度<1m;长轴:短轴>4

2. 模纹式花坛

主要表现和欣赏由观叶或花叶兼美的植物所组成的精致复杂的图案纹样。

因内部图案及所使用的植物材料不同、景观不同,可分为毛毡花坛、彩结花坛和浮雕花坛。

(1)毛毡花坛:主要用低矮的观叶植物,组成精美复杂的装饰图案,花坛表面修剪平整,呈细致的平面或缓曲面,整个花坛宛如一块华丽的地毯。

(2)彩结花坛:主要用锦熟黄杨和多年生花卉按一定纹样种植起来,模拟绸带编成的彩结式样。

(3)浮雕花坛:通过修剪或配置高度不同的植物材料,形成表面纹样凹凸分明的浮雕效果。

3. 标题式花坛

用观花或观叶植物组成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图案。包括文字花坛、肖像花坛、象征性图案花坛……

4. 装饰物花坛

以观花、观叶植物或不同种类的植物配置成具有一定实用目的的装饰物的花坛。如:日历、日晷、时钟等形式的花坛。

5. 立体造型花坛

以枝叶细密的植物材料种植于具有一定结构的立体造型骨架上而形成的一种花卉立体装饰。

造型可以是花瓶、花篮、各种动物造型、各种几何造型或抽象式的立体造型等。

6. 混合花坛

不同类型的花坛相结合,以及花坛与水景、雕塑等结合而形成的综合花坛景观。

五、按布局方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花坛群和连续花坛群。

1. 独立花坛:作为局部构图中的一个主体而存在的花坛称为独立花坛。

独立花坛的平面总是单面对称或多面对称的几何形,置于平地或斜坡。

独立花坛常布置在建筑广场中央、交叉路口、公园进出口的广场、建筑正前方、由花架或树墙组成的绿化空间等。

2. 花坛群:由多个花坛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群。

花坛之间是铺装场地或草坪,可供游人活动或近距离欣赏花坛。单体花坛排列组合对称(单面对称或多面对称)或规则。

花坛群具有构图中心,通常独立花坛、水池、喷泉、纪念碑、雕像等都可以作为花坛群的构图中心。

花坛群主要设置于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或大型规则式的园林中央。

3. 连续花坛群:许多个独立花坛或带状花坛成直线排列成一行,组成一个有节奏规律的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连续花坛群。

连续花坛群的演进节奏,可以用2到3种不同的个体花坛交替演进,在节奏上有反复演进和交替演进,整个花坛呈连续构图,可以有起点、高潮和结束。个体花坛外形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规律。

连续花坛群常布置于道路两侧或宽阔道路的中央、纵长的铺装广场,也可布置在草地上。

六、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观赏花坛(包括模纹花坛、装饰物花坛等)、主题花坛、标记花坛(包括标志、标语等)和基础装饰花坛等。

七、根据花坛所用植物观赏期的长短不同可分为永久性花坛、半永久性花坛和季节性花坛。

第三节花坛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1.位置选择:适合植物生长

2.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位置:不妨碍场地功能

(2)比例:面积,高度

(3)形状、色彩

3.植物选择:科学、合理

二、立意

园林立意是园林设计总意图的创作和设计师造园思想的表现。

花坛的立意就是花坛所要表现的园景主题。

三、花坛的设计(盛花/模纹/立体花坛)

(一)盛花花坛

景观特征:群体盛花时绚丽的色彩(色彩和图案)

1.植物选择:以观花草本为主体,适当选用少量常绿、彩叶及观花小灌木作辅助材料。

主体花材应具备的特点:

外形:(1)株丛紧密、着花繁茂;

(2)株高:低矮,10~40cm为宜,15~20cm多用;

(3)花:花期长而整齐;花色美丽,色彩丰富。

习性:(4)移植容易缓苗快

(5)繁殖容易,生长健壮,管理简单

独立花坛,尤其是高台花坛常选用株型圆润、花叶美丽或姿态美丽规整的植物作构图中心。如苏铁、散尾葵、棕竹、橡皮树、叶子花……

2.色彩设计

色彩鲜明、艳丽;与台座颜色相协调。

常用配色方法:

(1)对比色:活泼而明快

堇紫色+浅黄色,橙色+蓝紫色,绿色+红色

(2)暖色调:热烈而庄重

红色+黄色,红色+白色+黄色

(3)同色调:适用于小面积花坛

色彩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a.配色不宜太多,一般2~3种,大型花坛4~5种。

b.注意颜色对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影响。

c.花坛的色彩要与其作用相结合。

d.花卉的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色彩,要在实践中仔细观察,正确应用。

3.图案设计

外部轮廓:几何图形或几何图形的组合

大小:观赏轴线8m—10m为度

外轮廓与环境相协调,内部图案简洁

(二)模纹花坛

景观特征:植物群体形成的图案纹样,要求图案精美细致,观赏期长

1.植物选择

植物的高度和形状是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

典型的模纹花坛材料:五色草,矮黄杨

植物材料要求(选择原则):

(1)生长缓慢;

(2)枝叶细小,株丛紧密,植株矮小或通过修剪可控制在5~10cm高;

(3)萌蘖性强、耐修剪;

(4)耐移植,缓苗快,易栽培。

2.色彩设计

以图案为依据,用植物的色彩突出纹样,使之清晰而精美。

色彩设计服务于图案设计

3.图案设计

(1)外轮廓线条简洁,内部纹样精细

(2)线条宽度15~25cm较合适

(3)面积不宜过大,防止视觉变形

(4)图案可借鉴工艺品花纹、旗子、徽章图案、名人肖像、动物等各种实用性或装饰性图案

(三)立体花坛

1.标牌花坛

(1)位置与方向:东、西两向观赏效果好,南向光照强,影响视觉,北向逆光,纹样暗淡,效果差。

(2)植物材料:五色苋,盛花花坛材料

(3)架子样式及阶梯宽度、高差

(4)花坛高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种植箱式可较高,台阶式不宜过高;在人的视觉观赏范围之内;与花坛面积成比例

(5)注意:实施的可能性及安全性

2.造型花坛

(1)造型依环境及花坛主题而定。

(2)植物材料:五色草,小菊花

(3)采用模纹手法表现图案

(4)为施工方便,可安装有轮子的可移动基座。

四、花坛设计图绘制

(一)环境总平面图

标示出花坛所在的环境,包括道路、建筑物边界、广场、绿地等,并绘出花坛平面轮廓。

依面积大小,通常用1:100到1:1000的比例。

(二)花坛平面图

表明花坛的图案纹样及所用的植物材料。

按所设计的花色上色,或用写意手法渲染。

用阿拉伯数字从内向外依次编号,并与图旁的植物材料表相对应。

植物材料表项目:花卉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花色、花期、株高、株行距等。

若花坛用花随季节变化需要更换,也要在平面图和材料表中绘制或说明。

(三)立体效果图

用来展示、说明花坛的景观效果。

对花坛中某些局部,必要时需绘出立面放大图,比例、尺寸要准确,为制作及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立体阶式花坛还可给出阶梯架的侧剖面图。

(四)设计说明(书)

内容:花坛的主题、构思;设计图中难以表现的内容(对植物材料的要求以及花坛建立后的一些养护管理要求等),文字宜简练。

方式:可另列出来,也可附在花坛设计图纸内。

用苗量的计算

五、花坛种植施工

(一)平面式花坛种植施工

1.整地

深翻30~60cm(依花卉种类而定);施基肥;允许有一定排水坡度;

边的处理:砖、石块、水泥预制砌边;

用绿篱、低矮植物或栏杆围边;

用草坪植物铺边

2.定点放线

直接测量、标记;如面积较大,可用方格法放线

3.起苗栽植

裸根苗;带土苗;盆栽苗

也可播种,间苗

追肥,浇水

(二)模纹式花坛种植施工

1.整地:为防止花坛出现下沉和不均匀现象,要进行1~2次镇压

2.上顶子:模纹花坛的中心多数栽种苏铁、龙舌兰或其他球形盆栽植物,或在中心地带布置高低层次不同的盆栽植物,称之为上顶子。

3.定点放线:一般先将花坛表面等分为若干份,再分块按照图纸花纹,用白色细沙,撒在所画的花纹线上。也可用铅丝、胶合板等制成纹样,再用它在地上打样。

4.栽草:一般按照图案花纹,先里后外,先左后右,先栽主要纹样,逐次进行。如花坛面积太大,可搭搁板或扣匣子。

5.修剪和浇水:草栽好后可先进行一次修剪,将草压平,以后每15~20天剪一次。

修剪方法:(1)平剪(2)浮雕形

栽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

(三)立体花坛种植施工

1.立架造型

根据设计构图,先用建筑材料制作大体相似的骨架外形,外面包以泥土,并用蒲包固定。

2.栽花

五色草:由蒲包的缝隙插入。

顺序:由上到下

花瓶或花篮的口部可以布置一些开放的鲜花;花坛四周布置盛花草本或模纹花坛。

六、花坛的养护及换花

(一)栽植与更换

作为重点美化而布置的一二年生花卉,全年需进行多次更换。事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育苗,至含苞待放时移栽花坛,花后清除更换。

宿根,球根,地被等区别对待

(二)土壤与施肥

对不适合花卉生长的土壤,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花卉,需换入新土(客土)或施肥改良。

重基肥,按需追肥

(三)修剪与整理

1.及时将残花、果实、枯枝黄叶剪除;

2.模纹花坛要经常修剪才能保持清晰的图案与适宜的高度;

3.对易倒伏的花卉需设支柱;

4.宿根花卉、地被植物在秋冬茎叶枯黄后要及时清理或刈除。

第四节花台的应用与设计

一、花台的概念

1. 花台(Raised flower bed),也称为高设花坛,是将花卉种植在高出地面的台座上而形成的花卉景观。

2. 花台的位置:或依墙而筑,或正位建中,常在庭前、廊前或栏杆前布置。

3. 花台的构成:

植物材料:花灌木、宿根花卉、竹类、一二年生草花

花台上还可以点缀山石

二、花台的类型

花台按形式可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类型。

1. 规则式花台

规则式花台的平面形状为几何形。

一般用于规则式园林环境中。

2. 自然式花台

自然式花台常布置于中国传统的自然式园林中。

结合环境与地形,形式较为灵活。

三、花台的植物选择

1. 规则式花台

(1)花色鲜艳、株高整齐、花期一致的草本花卉;

(2)植株低矮、花期长、开花繁密、花色鲜艳的灌木;

(3)常绿观叶植物或彩叶植物。

2. 自然式花台

花灌木和宿根花卉最常用。

在配置上,既可单种栽植,也可不同植物搭配。

第七章花境的应用与设计

一、花境的概念与特点

1. 花境的起源

花境(flower border)一词源于英国。19世纪后期,在英国著名园艺学家Willian Robinson 的倡导下,自然式的花园受到推崇。他倡导植物个体美,欣赏植物的自然美以及“自然组合”之美。

Gertrude Jeckyll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设计的手法,开创了景观优美的被称为花境的一种全新的花卉种植形式—Perennials border(宿根花境)。

2. 花境的含义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林地边缘多种野花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种植花卉的一种形式。

花境是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形式,以表现植物个体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它们之间自然组合的群落美为主题。

3. 花境的作用:

(1)增加自然生态景观;

(2)分隔空间,组织游览路线。

4. 花境的特点:

(1)平面是沿长轴演进的带状构图;

(2)基本构图单位是一组花丛;

(3)植物配置是斑块状组合;

(4)植物材料:以当地可以自然越冬的宿根花卉为主;

(5)景观特征:平面是各种花卉的斑块状组合,立面高低错落,有株型对比,色彩协调美丽,有季相变化的四季(三季)景观。

5. 花境与花坛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构图上:

花境的外部轮廓不是规则的几何形;内部图案不是人为的划分成块状,而是像自然界中的错落分布。

二、花境的类型

(一)按设计形式分:

1. 单面观:仅供一面观赏

2. 对应式:在路的两侧左右对应

3. 双面观:Island border 供两面观赏

(二)按所用植物材料分:

1. 宿根花卉花境

2. 灌木花境

3. 球根花卉花境

4. 专类花境

5. 混合花境

三、花境的设计

(一)花境的选位

1. 建筑物基础栽植的花境

2. 道路旁的花境

3. 与绿篱和树墙结合的花境

4. 草坪花境

5. 庭园花境

(二)背景设计

单面观和对应式的花境需要背景;

较理想的背景是绿色的树墙、较高的绿篱或园林中装饰性的围墙;

如果背景不理想,可种植高大的绿色观叶植物或攀缘植物形成屏障。

(三)前边缘设计

高床:可用自然式的石块、砖、碎瓦、木头垒砌而成

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镶边,15~20cm为宜

总体原则:风格自然

(四)种植床设计

1. 形状:带状

单面观:后边缘多直线;前边缘直线或自由曲线

双面观:两侧边缘基本平行:直线或自由曲线

2. 朝向:使植物得到合适的光照

对应式:南北向为宜

其他花境可自由选择方向

3. 宽度:视环境而定

单面观:1.5m~4m

双面观:一般4m~6m

4. 地形:

种植床一般高出地面7cm~10cm

土壤厚度30cm ~50cm

坡度5°~10°

(五)种植设计

设计:平面——带状构图,基本单位花丛

立面——高低错落,有株型对比,色彩协调,三季可观

材料:当地可自然越冬的宿根为主体

材料分类:典型的竖线条花卉

典型的水平线条花卉

典型的独特花姿花卉

设计顺序: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斑块设计图

1. 植物选择——花境设计的核心

植物选择的原则:

(1)以能在当地露地越冬的多年生花卉为主,少量选用一、二年生花卉;

(2)要求植物的抗逆性强,管理粗放,容易成活;

(3)花期长,观赏价值高的品种。

考虑的因子:株型、色彩、花期、质感……

(1)株型:水平线条、垂直线条、独特花姿;高矮;丰满、稀疏……

(2)色彩:叶色和花色;花色与花期同时考虑(季相);同一时期开花的色彩要有变化

(3)质感:难度较大,需对植物材料非常熟悉

2. 植物配置

(1)色彩设计:

对比色;互补色;近似色;多色设计

(2)季相设计:

春、夏、秋较均匀分布,以保证开花连续

不断;同一时期开花的色彩要有变化

(3)立面设计

充分利用三类花卉的株型、株高、花序、质地等观赏特性,使形成的植物景观高低错落有致,花色层次分明,并且有株型对比。

单面观的:前低后高

双面观的:中间高两侧低

(4)平面设计

块状混植的方式,斑块大小不一,排列错落有致

注意:不要规则排列;形状大小要有区别;单一品种面积不要太大

四、绘图

1. 总平面图

标出花境周围的环境、花境所在的位

置和花境的轮廓,根据环境大小可用

1:500~1:100的比例绘制。

2. 花境平面图

内容:花境边缘线,每个花丛的范围,编号或直接注明花卉中名。

可增加季相分布图

比例尺:1:20~1:50

附材料表:植物名称,拉丁学名,株高,花色,花期,株行距等

3.花境立面效果图

可绘制主要季节景观,也可分别绘制出各季节景观。

4. 花境设计说明(书)

简述作者的设计意图,栽植苗木的要求,管理要求等,对图中难以表达的内容进行说明。

五、花境的种植施工

1. 整床及放线

翻地,施基肥,耙平

对土壤有特殊要求的,采用局部调整

根蘖性过强的植物,可在种植区边界隔离

按平面图纸用白粉或细沙在种植床内放线

2. 栽植

根据花卉生态习性选择栽植时间

密度以覆盖种植床为度

成株与小苗区别对待

六、花境的养护管理

浇水;

随时间推移会出现局部生长过密或稀疏,需及时调整,以保证景观效果;

早春或晚秋更新植物,追肥;

及时修剪,花后去残花,秋后剪除地上部

第八章园林花卉的立体景观设计

第一节园林花卉立体景观设计概述

一、园林花卉立体景观的含义

三维花卉景观

通过适当的载体(如各种形式的容器及组合架)及植物材料,结合环境色彩美学与立体造型艺术,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将园林植物的装饰功能从平面延伸到空间,达到较好的立面或三维立体的绿化装饰效果,是一门集园林、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学科为一体的绿化装饰手法。

二、常见花卉立体景观的类型

1. 垂直绿化

用各种攀缘植物对现代建筑的立面或局部环境进行竖向绿化装饰,或专设篱、棚、架、栏等布置攀缘植物的绿化方式。

2. 花卉立体装饰

(1)立体花坛(4)花钵

(2)悬挂花箱、花槽(5)组合立体装饰体

(3)花篮

三、花卉立体景观设计的主要植物类型

1. 攀缘植物

(1)缠绕类(2)卷须类(3)蔓生类(4)吸附类(5)依附类

2. 匍匐植物

3. 垂吊植物

4. 直立式植物

第二节垂直绿化

一、概念与意义

1. 概念:主要利用攀缘性、蔓性及藤本植物对各类建筑及构筑物的立面、篱、垣、棚、架、柱、树干或其他设施进行绿化装饰,形成垂直面的绿化、美化,称为垂直绿化。

2. 意义:丰富园林景观,增加绿化面积;为游人提供遮荫、休息的场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降低热辐射,减少眩光;增加空气湿度,滞尘隔噪……

二、垂直绿化的类型及设计

(一)墙面的垂直绿化

泛指在建筑或其他人工构筑物的墙面进行绿化的种植形式。

1.直接攀附式

2.墙面安装支架供植物攀附

3.悬垂式

4.嵌合式

5.直立式

(二)篱、垣、栅栏的垂直绿化

篱、垣、栅栏都具有围墙或屏障的功能,但结构上又具有开放性与通透性。

常用植物种类主要为攀缘类及垂吊类中的一些俯垂型品种。

(三)棚架及绿亭的垂直绿化

1.花架

(1)廊式花架(2)单排柱式花架(3)独柱式花架

2.绿亭

(四)拱门的垂直绿化

1. 造型花门

2. 架式花门

3. 其他形式的花门

(五)杆柱式垂直绿化

将植物材料攀缘于杆、柱状物体上,形成绿柱或花柱的垂直绿化形式。

三、垂直绿化的植物种植与养护

第三节花卉立体装饰

一、概述:形式及特点

花卉立体装饰源自盆栽花卉。形式如吊篮、花槽

特点:

1.充分利用各种空间,应用范围广

2.充分体现设计的灵活性

3.充分展示植物材料各方面的绿化美感

4.有效地柔化、绿化建筑物,塑造更人

性化的生活空间

5.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景观符合现代化

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效率

二、花卉立体装饰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1.因地、因时、因材制宜原则

2.经济、美观、适用原则

3.远近期结合原则

4.个性、特色、多样性原则

(二)选材原则

1.按应用地点选择花卉

2.按展示形式选择花卉

3.按色彩设计选择花卉

(三)现代立体装饰类型及植物选择

1.吊篮和壁挂篮

2.立体花球

3.立篮

4.花槽

5.组合立体花坛

6.大型花钵

7.花塔

8.立体造型花坛

第九章园林草坪及地被的应用与设计

第一节地被和草坪的概念及作用

一、园林地被和地被植物

(一)园林地被和地被植物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园林地被(ground cover):通过栽植低矮的园林植物覆盖于地面形成一定的植物景观。

地被植物(groundcover plants):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而免杂草孳生并形成一定的园林地被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

2.特点

(1)生长期长

(2)高矮适度,耐修剪

(3)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4)繁殖容易,生长迅速,管理粗放

(5)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园林地被植物的类型

1.按生活型分类

一、二年生、宿根类、球根类、灌木类、藤本类、矮生竹类等

2.按生态习性分类

对光照强度适应性不同

对水分适应性不同

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同

耐践踏、多汁多浆……

二、园林草坪和草坪植物

(一)草坪和草坪植物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草坪(lawn):园林中用人工铺植草皮或播种草籽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

草坪植物(lawn plants):组成草坪的植物总称,也称草坪草。

2.特点

(1)植株低矮,覆盖力强,长期保持绿色;

(2)耐修剪,生长势强劲而均匀,耐机械损伤;

(3)便于大面积铺设和机械化作业;

(4)开花及休眠期对景观影响不大;

(5)叶片破损后不致流出汁液或散发不良气味;

(6)病虫害少,易养护管理。

(二)草坪植物的生态类型

1.冷季型草坪草:最适生长温度11-20℃,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2.暖季型草坪草:最适生长温度25-30℃,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三、地被植物和草坪植物的生态作用

1.美化环境

2.生态意义:保持水土、占领隙地、消灭杂草;减弱太阳辐射,保护视力;调整温、湿度,改善小气候;净化大气,减少污染和噪音;……

第二节园林草坪的应用设计及建植

一、园林草坪的景观特点

1. 草坪具有空旷感

2. 草坪具有独特的背景作用

3. 草坪具有季相变化

4. 草坪具有可塑性

5. 草坪具有更新性

二、园林草坪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1. 草坪景观的变化与统一

2. 草种选择的适用、适地、适景

(二)园林草坪的景观类型

1. 缀花草地 4. 野趣草坪

2. 疏林草坪 5. 高尔夫球场式草坪

3. 乔、灌、草花和草坪的组合 6. 规则式草坪

三、园林草坪的建植

草坪的建立工作简称“建坪”

草坪的种植通常有两种途径: 1. 种子繁殖;2. 营养繁殖(铺草皮块、成簇移栽、埋植匍匐枝)

四、园林草坪的养护管理

1. 浇水:

浇水时间:生长季—早上

年生长周期—封冻水、开春水

浇水量:土层湿润度5-10cm

根据天气、土壤及草坪生长状况决定灌溉的频度和浇水量

2. 施肥:

冷季型草坪最重要的施肥时间:晚夏

暖季型草坪最重要的施肥时间:春末

3.修剪:

修剪高度:遵循1/3原则

修剪频率:取决于生长速度

修剪方式:避免同一方式

注意事项:剪草机刀片锋利;修剪前清理杂物;避免雨后修剪;防止病菌传播……

4.滚压及加土:

(1)滚压:目的:解冻后使根部和土壤紧密接触

方法:使用150-200 kg 的石磙

(2)加土:冬季进行,厚度0.5-1.0cm

5.除草:(1)手工除草;(2)选择性除草剂

6.病虫害防治

7.草坪的休养生息和更新

第三节园林地被的应用设计及建植

一、园林地被的景观特点

1. 植物种类丰富,观赏性状多样

2. 具有丰富的季相变化

3. 可以烘托和强调园林中的主要景点

4. 可以使景观中不相协调的元素协调起来

二、园林地被的景观设计

(一)设计原则

1. 根据当地生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2. 遵循科学规律,建立稳定的地被植物群落

3. 遵循和谐统一的艺术规律

(1)地被植物本身的观赏性状与环境相协调

(2)地被植物混植的种类宜少不宜多

(二)园林地被的景观类型

1. 按景观效果(观赏特点)分类

(1)常绿地被(2)落叶地被(3)观花地被(4)观叶地被

2. 按配置的环境分类

(1)空旷地被(2)林缘、疏林地被(3)林下地被

(4)坡地地被(5)岩石地被

三、园林地被的建植

(一)整地

深翻,清除杂草、砖石,施基肥,平整土地

(二)种植

1.种植时间: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建植方法及植物种类等

2.种植时间:播种法;营养器官繁殖法;栽植种苗

3.加强前期管理:及时灌水,注意保苗、除草和追肥,及时补苗

四、园林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

1.防止水土流失;

2.抗旱与水分管理;

3.增加土壤肥力;

4.病虫害防治;

5.适时修剪;

6.更新复壮。

第十章花园的设计

第一节花园考源及定义

一、中国花园

4500年前最早出现“园”字

1138年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首次出现“花园”

清代,以皇家宫室的御花园为代表的综合型皇家园林被称为“花园”就非常普遍了。

花园:面积较小,具有很少文化娱乐设施,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类型。

二、西方花园

直到在围合封闭的园中特意为了遮荫的目的而种植了树木以及提供食物和蔬菜的植物才开始具有了花园的性质。

以花卉/园林植物为主要内容的本质延续至今。

历史上重要的花园类型(自学)

三、花园的定义

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通过规划设计,以种植色彩丰富的观赏植物为主,从而形成适合多数人游赏的艺术空间。

四、花园的类型

家庭花园:别墅花园;居住小区花园;单位附属花园;大型建筑内外共享空间的花园;街道花园;专类花园……

第二节花园设计

一、花园的景观构成

以植物为主体的综合景观

植物:基础种植、花丛、花坛、花境、植篱、地被、木本植物的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等;

其他元素:围墙、栅栏、道路、地形、台地、雕塑、置石、凉棚、座椅、小型建筑、水体、灯光、装饰小品……

二、花园景观布局形式

1. 规则式

花坛、花带、花缘、花境、树坛、草坪、地被、绿篱等植物景观

2. 自然式

花丛、花群、花缘、花境、篱垣棚架、草坪、地被、木本孤植、丛植

3. 混合式

三、花园设计的原则

1. 科学性和艺术性原理

2. 布局形式和设计手法更注重与环境整体协调:风格

3. 艺术效果或审美需求与功能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

4. 经济和技术要求

5. 创造趣味中心/趣味点

第十一章花卉专类园的设计

第一节专类园概述

一、专类园的概念

专类园(specialized garden)是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同一类观赏植物供游赏、科学研究或科学普及的园地。

二、专类园的类型

专类园的含义实际上包涵了园林中常见的两类花园:专类花园和主题花园。

常见类型:

(1)同科、同属植物或栽培品种群构成的花园;

(2)具有相似的生态习性或形态特征,以及需要特殊栽培条件的花卉组成的花园;

(3)根据特定的观赏特点布置的主题花园;

(4)服务于特定人群或具有特定功能的花园;

(5)具有特定的用途或经济价值的花卉组成的花园。

三、专类园的特点及设计要点

1.专类园的特点:科学的内容;园林的外貌

2.专类园的设计要点

整体规划:以植物的生态习性为基础

植物景观设计:个体美与群体美;四季有景;选择合适的搭配植物

科学的内涵,园林的形式

第二节水景园的应用与设计

一、水景园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

水景园是指园中的水体向人们提供安宁和轻快的风景,在那里种有不同色彩和香味的植物,还有瀑布、溪流的声响。池中及沿岸配置由各种水生、沼生植物和耐湿的乔灌木,组成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

英国园艺学家Ken Aslet等《水景园》

2.类型

设计布局:规则式/自然式

展示水生花卉的内容:综合型/专类花卉展示型

二、水生植物及其群落景观

(一)水生植物的概念和类型

水生植物:常年生活在水中,或在其生命周期内某段时间生活在水中的植物。

类型:1.挺水植物 2.浮叶植物 3.漂浮植物 4.沉水植物

(二)水生植物的群落及其演替

群落类型:1.挺水植物群落 2.浮水植物群落

3.漂浮植物群落

4.沉水植物群落

5.水际及沼生植物群落

6.岸边植物群落

7.海生红树林群落

(三)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

1.温度: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2.水位: 大部分要求1m以下

3.水的流速:静水或流速较慢的动水

4.光照:浮水、漂浮和多数挺水植物属阳性植物;沉水植物能吸收较弱阳光

5.土壤:多喜腐殖质丰富的黏质土

三、水生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景观设计

(一)水生植物配置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艺术原理

特殊构图法:色彩构图、线条构图、倒影的运用、借景与透景

(二)水生植物景观设计

1.水面景观

合理配置浮水、漂浮及挺水花卉;注意观赏性状的协调与对比;参考水面植物覆盖率50~65%

2.岸边景观

由湿生的乔灌木及挺水花卉组成;线条构图是岸边植物景观最重要的表现内容

3.沼泽景观

布置沼生植物

4.滩涂景观

滩涂是湖、河、海等水边的浅平之地。

结合湿生植物,再现自然滩涂景观

四、水生花卉的种植施工

(一)水生植物的种植设施

1.盆池

与传统庭院中古老的养鱼及种植水生植物的方式类似。

2.现代工艺材料的预制式水池

玻璃纤维或硬质塑料

优点:可以移动,养护管理简单,寿命长

缺点:尺寸限制,造型固定

3.衬池式池塘

以化工原料制成的柔软耐用且具伸缩性的塑料薄膜作为池衬用以防渗的小型水池。

4.混凝土池塘

最常见、最经久耐用的池塘。

(1)种植需要不同水深的植物:斜坡或阶梯状

(2)水池太深不能满足植物需求:放支架

(3)植物群落的动态演替、鱼荷共养

(二)沼生植物的种植设施

自然驳岸的水边;结合水池构筑沼园或沼床

1.与自然式水池相连的沼园

2.与整形式水池相连的沼床结构

3.整形式水池分离的沼床

(三)水景园植物的种植方法

1.宿根花卉/一年生花卉

2.有特别需求的

3.寒冷地区水生植物的越冬

4.土肥管理:黏土、堆肥、鱼荷共养

五、水景园的管理

1.对繁殖过于迅速的植物进行控制;

2.越冬前清理枯枝败叶;

3.北方寒冷地区水生植物的越冬;

4.安全保障。

第三节岩石园的应用与设计

一、岩石园概述

现代岩石园的前身—高山植物栽培和展示区

维多利亚式规则式岩石园—自然式岩石园

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岩石园—20世纪30年代庐山植物园中的岩石园

二、岩石园的涵义及类型

(一)岩石园的涵义rock garden

以岩石和岩生植物为主体,可结合地形选择适当的沼生和湿生植物,经过合理的构筑与配植,展示高山草甸、岩崖、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和植物群落的一种装饰性绿地。

(二)岩石园的类型

1.规则式岩石园 4.容器式微型岩石园

2.自然式岩石园 5.高山植物展览室

3.墙园式岩石园

三、岩生植物的涵义及特点

通常将适用于岩石园的植物统称为岩生植物。包括:

1.高山植物:自高山乔木分界线以上至雪线一带的高山地区分布的植物。

2.低矮植物

3.人工培育的低矮的可适用于岩石园的栽培品种

四、岩石园的景观设计和建造

(一)岩石的选择

选择标准:透气并可吸收湿气

常用:石灰岩、砾岩、砂岩

(二)各类岩石园的设计和建造

1. 自然式岩石园:

选址:自然式园林,向阳坡地

地形地貌:模拟自然景观

道路:曲折多变的自然路线

种植床及种植穴:力求自然

植物配置:再现高山植物群落及高山景观

2. 规则式岩石园:

规则式岩床

规则上升的台地式或山丘式

整体布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3. 墙园:Wall Garden

利用多组天然石墙形成的有序列空间感的花园。有高墙和矮墙两种。

注意墙面向护土方向倾斜;石料的选择与排列方式;土壤改良。

4. 微型岩石园:

用石槽、塑石或其他质地的容器,栽植植物后在基质表面覆盖碎石。

其他展示岩生植物的形式

第五节仙人掌和多浆植物园的设计

一、概述

仙人掌和多浆植物是仙人掌科和其他科中具肥厚多浆肉质器官(茎、叶或根)植物的总称。

主要科别: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百合科、龙舌兰科、景天科、萝藦科等。

二、仙人掌和多浆植物的观赏特点

1. 株型奇特

仙人掌科:茎肥大,多绿色,形态各异

多肉植物:叶多浆类、茎多浆类和茎干状多浆类

2. 棱、刺奇特

3. 色彩艳丽

三、仙人掌和多浆植物园的布置

(一)了解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的原产地及生境特点

1. 仙人掌类:原产南、北美洲,主要分布区有三个:

(1)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区:温暖,温差小,阳光不强烈

(2)雨林以外的南美地区:干旱,温差较大,阳光强烈

(3)墨西哥高原和美国西南部:北美最干旱地区

2. 多浆植物:分布较广泛,相对集中区域是非洲和美洲。

气候特征:有的少雨多雾,有的干湿交替或长期干旱。

(二)创造适宜条件,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温度:大多喜欢温暖、温差较大的环境

光照:大部分是喜光植物,附生型例外

水分:一般怕涝

根据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种类;将生境相似的植物集中种植,便于管理

(三)植物景观的设计

1. 植物布局方式

以科为单位集中栽植;按照植物的地理分布;模拟自然界群落

景观展示可概括为3类:

(1)热带、亚热带干旱和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和多浆植物景观

(2)热带、亚热带高山干旱地区的仙人掌和多浆植物景观

(3)原产热带森林中的附生型种类

模拟自然界沙漠景观,以自然式布局的形式展示仙人掌和多浆植物是最常见的形式。

(四)园林意境的营造

意境营造的三种方式:

1 仙人掌的文化内涵;

2 结合置石、雕塑、图腾、壁画;

3 模拟自然界沙漠环境

四、种植施工

1. 植床准备

栽培基质疏松透气,无毒

植床有一定排水坡度,底部垫贝壳、石砾等以利排水

表面铺设粗砂或石砾

2. 栽植

时间:休眠期结束生长旺盛期尚未到来

方法:整理根系,晾干,栽植

五、养护管理

1. 水分:土壤湿度/空气湿度

生长季给予充足的水分;休眠期、低温期控制水分;附生类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2. 肥料:生长旺盛期少量施肥

第八节花卉专类园的设计(牡丹园)

一、牡丹概述

别名:木芍药、富贵花在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牡丹和芍药是同一个词—peony 或者paeony

科属:芍药科,芍药属

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

牡丹是世界上园艺化栽培最早的花卉之一。

在中国的花文化中,牡丹的花文化最为丰富。

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早在隋朝就有了: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海记》。

唐宋两代民间公认的国花。清代钦定为国花。中国十大传统名花。

二、牡丹的生态习性

典型的温带灌木

温度:喜温和凉爽,具一定耐寒性;

湿度:宜高燥,惧湿热;

光照:喜阳光,稍耐半荫。

土壤:中性至微碱性,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品种来源不同,有所差异:中原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西南品种群

三、牡丹的品种类型及观赏特性

品种类型

(1)按株型分:直立型、疏散型、开张型、矮生型、独干型

(2)花色:八大色系:白、黄、红、粉、紫、绿、墨紫、雪青/复色

(3)花型:2类4亚类16型

2类:单花类,台阁花类

4亚类:千层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

楼子类:金蕊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

千层台阁类:荷花台阁型,菊花台阁型,蔷薇台阁型

楼子台阁类:托桂台阁型,金环台阁型,皇冠台阁型,绣球台阁型

四、牡丹栽培管理

1.栽植:

种植床:背风向阳坡地,疏松肥沃,土壤深翻,施基肥

时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嫁接:多选芍药作砧木。

2.施肥:每年至少应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

3.去残花、整枝:花后去残花;秋末去除枯枝败叶;栽培2-3年后应进行整枝。

4.夏季遮荫,注意雨期排水。

五、牡丹园的设计

1.规则式牡丹专类园

2.自然式牡丹专类园:曹州牡丹园;洛阳牡丹园

第十二章屋顶花园的应用与设计

第一节屋顶花园概述

一、概念

rooftop garden,roof-garden,green roof

屋顶花园是指在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天台、露台之上进行绿化装饰及造园活动的总称。

二、屋顶花园的产生与发展

屋顶花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

Ur城--亚述古庙塔:在古代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即现在的伊拉克),古代苏美尔人曾建造了雄伟的亚述古庙塔,或称“大庙塔”。被后人称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

花园式的亚述古庙塔并不是真正的屋顶花园,因为塔身上仅有的一些植物不是栽植在“顶”上。而被人们公认为真正屋顶花园的是继亚述古庙塔1500多年以后在巴比伦出现的“空中花园”。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562年)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在现伊拉克巴格达城的郊区,被认为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我国的屋顶花园:

我国第一个大型屋顶花园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广州东方宾馆。1983年,北京修建了五星级宾馆——长城饭店。在饭店主楼西侧低层屋顶上,建起我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露天屋顶花园。

三、屋顶花园的分类

依据植物造景的方式,可分为:

1. 地毯式在承重能力较小的屋顶上以草坪、地被或低矮灌木为主要材料进行造园。

植物:以草坪和地被植物为主

2. 群落式对屋顶的荷载要求较高,一般不低于400kg/m2,土层厚度约30~50cm。按自然群落的形式营造复层人工群落。

植物:草坪、地被和生长缓慢的小乔木,如雪松、罗汉松、红枫

3. 中国古典园林式常用在一些宾馆的顶层。把我国传统的写意山水园林加以取舍,建造屋顶花园。

园内一般要构筑小巧的亭台楼阁,或堆山理水,筑桥设舫,以求曲径通幽的效果。植物配置从意境上着手,小中见大。4. 现代园林式

风格多样,主要突出明快的时代特点或艺术构图。植物材料可以选择简洁、色彩明快的草本花卉或彩叶植物,如金山绣线菊、金叶小檗、紫叶李、彩叶草等。

四、屋顶花园的作用

(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 增加绿地面积,滞尘,净化空气

2. 减少屋顶眩光

3. 隔热和保温效能

4. 保护防水层

5. 蓄雨水

(二)美化环境

屋顶花园通过绿化覆盖率的提高、通过优美的园林景观的改造,将植物与建筑完美结合,改善屋顶景观效果。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赋予建筑时间和空间的季候感。

(三)调节人们的心理和视觉感受

现代人追求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屋顶花园把大自然的景色移到建筑物上,把植物的姿、色、香、韵展示在人们面前。

五、屋顶花园的特点

1. 造园空间的局限性

主要限制因素:屋顶结构和承载力;空间狭小

2. 生态条件的不利因素

土肥水:土层薄,水肥供应能力差,易干燥

温度:温差大

空气:干燥,风大

3. 空中环境的优越性

空气清新,污染少;

接受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清静安全。

第二节种植设计与施工

一、屋顶花园的景观构成

1.植物:草本花卉、草坪地被、灌木和小乔木、藤本、果树和蔬菜

2. 基质

选择标准:肥效充足、质轻。

限制厚度:草坪地被:10~15cm;草本花卉:20~30cm;灌木:40~50cm;小乔木:60~75cm

基质配制:腐殖土+海绵状开孔泡沫塑料;腐殖土+膨胀珍珠岩;也可使用无土栽培基质,如草炭、蛭石、珍珠岩、岩棉等,配施缓释肥或有机肥。

3.园路:在不破坏屋顶原有的防水、排水体系的前提下,结合特殊要求进行铺装的设计和施工。

4.水体:各种水体是屋顶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限的空间提供观赏景物。

注意:抗渗、防水

5.假山

不宜修建大型的假山工程,可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与承重结构相结合。

可采用塑假石的方法。

6.雕塑

充实屋顶花园的造园意境

注意位置、体量、色彩、质感等与环境相协调,还要考虑方位朝向、光影变化及夜间人工光线等。

7.棚架

主要用于遮阴或作为攀缘植物的基体。

二、设计的基本原则

1. 生态效益为主:以植物为造园的主体要素。

2. 安全是前提:建筑的承载能力、四周围栏、屋顶排水通畅、不破坏防水构造。

3. 因地制宜,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巧妙利用有限的环境背景和微地形,充分运用各造园要素组织空间。

4. 经济适用:与平地相比,屋顶花园造价较高。

三、植物选择及种植设计

1. 植物选择

(1)抗寒、抗旱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

(2)喜欢阳光充足、耐土壤瘠薄的浅根性植物

(3)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

(4)尽量选择乡土植物

2. 种植形式

面积较小的:地毯式种植;盆栽;花台;花坛

面积较大的:多种形式的植物配置

孤植、丛植、群植;花坛、花台、花境;花架、花廊、水生池

四、造园关键技术

1. 选择轻质材料,减轻屋顶负荷

轻质建材: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砖、轻质墙板、塑料板材等;

轻质栽培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稻壳、花生壳、棉籽壳、椰糠、锯末等。

控制土层厚度

2. 采用科学方法,做好防水

传统防水处理:刚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

常用方法:(1)双层防水层法;(2)用硅橡胶防水涂膜处理

3. 注意在承重墙或柱上设置花池、种植槽、花盆等构筑物

4. 屋顶花园的养护

灌溉:适用的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

排水:及时排水,避免积水伤害

病虫害防治

植物更换

第十四章室内花卉景观设计

第一节室内花卉概述

一、室内花卉的含义

《大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能够适应室内环境条件,可以长期栽植或陈设室内的观赏植物。

注解:室内花卉多为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不耐寒性花卉,以观叶为主。

二、室内花卉的应用方式

室内花卉设计是指在室内环境中遵循科学和艺术的原理,将富于生命力的室内花卉及相关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功能完善、具有美学感染力、洋溢着自然风情的空间环境。

(1)室内花园;(2)容器栽植植物应用;(3)盆景的应用;(4)插花花艺应用

三、室内环境的特点

温度:偏高,温差小,需温差较大的温带植物不适合

光照:强度较弱,光波有差异

土壤:盆栽,土壤体积小,缓冲能力小

水分:变化剧烈,空气湿度较小

四、室内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1. 室内绿化装饰和室内花园的主体材料

2. 种类繁多,需精细管理

室内管理分两种情况:

(1)当绿色植物养:选择最适合的位置,栽培管理精细

(2)作绿化装饰:以景观效应为主,要定期更换

五、室内花卉的生态习性

1.观叶植物:大多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抗寒力、耐热力都比较差

(1)温度:热带材料:生长温度15~35℃,生长适温22~28℃

亚热带材料:生长温度10℃以上

温带材料:生长温度5~35℃,生长适温15~25℃

(2)光照:耐荫性,一般不宜阳光直射

(3)土壤:一般采用栽培基质

(4)水分:差异较大,有的要求见干见湿,有的宁湿勿干

2. 观花观果:因其产地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对环境条件要求差异较大

(1)温度:热带亚热带生长适温22~25℃,温带18~22℃

(2)光照:对光因子的要求高于观叶植物,喜光,忌阳光直射

(3)水分:缺水、水多都易落花落果

3.盆花:习性差异较大

六、室内植物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生产栽培/观赏栽培

1.浇水:空气湿度/土壤湿度

酸性或中性水,自来水需放置2天再用,水温与气温差异不可过大

2.施肥:薄肥多施,适时适量

3.松土

4.通风换气与病虫害防治

第二节室内容器栽植植物应用设计

一、盆景的应用

1.盆景的概念

2.盆景的起源

盆景起源于我国,草本盆栽从陶制品出现就已经出现了;据说张骞出使西域,使用盆栽的方式从西域带回石榴苗木,是木本植物盆栽的开始。在盛唐期才由日本派来的朝唐使节带回国,经过日本的爱好家改良后,广传国际间流行普及世界。

3.盆景的分类

八大流派:苏派(圆片);扬派(云片);徽派(游龙式);岭南派(大树高耸);

浙派(高干合栽);川派(掉拐);通派(鞠躬式:两弯半);海派(自然型)

盆景组成:一盆二景三几架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

二、单株盆栽花卉的应用设计

1.摆放:孤植、列植、对植等

2.对容器的要求较高

3.几架

三、组合盆栽花卉的应用设计

1.花卉的选择:综合考虑花卉的观赏特性、文化特征、生态习性

2.容器的选择:材质、体量、色彩、形状

3.配件

四、室内花卉的悬吊装饰

1. 花卉的选择:蔓性及垂吊花卉、直立式花材

2. 观赏类型:壁挂式、悬吊式、几架式、吊箱式

五、瓶景及箱景的应用设计

瓶景及箱景是经过艺术构思,在透明、封闭的玻璃瓶或玻璃箱内经过构思、立意,构筑简单地形,配置喜湿、耐荫的低矮植物,并点缀石子及其他配件,表现田园风光或山野情趣的一种趣味栽培形式。

第三节插花花艺在室内的应用

一、插花花艺的类型

(一)根据艺术风格分类

1. 东方式插花艺术

2. 西方式插花艺术

3. 现代自由式插花艺术

(二)根据花材的性质分类

1. 鲜花插花

2. 干花插花

3. 人造花插花

4. 混合插花

二、室内插花布置的原则

1. 与空间体量协调

2. 风格与室内装饰相协调

3. 陈设高度、位置、角度合理

4. 摆放在合适的环境

5. 注意光线、色彩的影响

第四节室内综合花卉景观设计

一、室内花卉应用设计的原则

1. 满足建筑与室内空间的功能性需求

2. 与室内设计总体风格协调

3. 遵循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4. 遵循科学性原则

5. 因地制宜进行室内植物景观设计 二、共享空间综合花卉景观——室内花园

1.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造园要素,以植物为主进行景观设计。

2. 通常建植人工植物群落

3. 多种应用形式 三、居住空间花卉的综合布置

结合室内设计风格;可多种方式综合应用;空间有限,因地制宜。

花卉

草本 木本

宿根 球根 一年生

多年生 二年生 典型的一年生花卉 多年生作一年生栽培的花卉 乔木

灌木

藤本

花卉在园林的应用形式

花卉在园林的应用形式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花卉在园林的应用形式? 一、花坛: 花坛是公园、广场、街道绿地、工厂、学校以及各大建筑物前绿化布置中的重点。是用一种或多种花卉集栽在一起发挥群体美,有大面积的、小面积的、整齐规则的、不规则的、图案式的、自然式的、平面的、立体的。 (一)花坛种类: 花坛一般根据它的形状、性质、设置地段、植物材料等特点进行分类、如按形状可分为圆形花坛、带状花坛、平面花坛、立体花坛等。采用植物材料分一、二年生草花花坛、球根花坛、五色草花坛(毛毡花坛)等,根据布置方式不同分以下二类: 1.花丛花坛也称集栽花坛。就是以几种花期一致,色彩调和不同种类的花卉配置成的花坛。外形根据地形呈自然式或规则式的几何形等多种形式,花坛内部配置材料根据观赏位置而定,如四面观赏的花坛一般是中央种植高,四周种植较矮的种类,单面观赏的种植后面高,前面矮的植物。这类花坛设置和栽植较粗放,只要有层次,花期要一致,色彩协调。 2.模样花坛又称毛毡花坛或模纹花坛,用色彩艳的各矮生性草花(红绿草、白草)为主,在一个平面上栽出各种图案后,看上去好像地毯一样。花坛外形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花坛内图案用大量矮生性草花外,也配置一定的草皮的建筑材料,如色砂等。使色彩和图案更加鲜明突出,栽种花卉以叶细小茂密耐修剪为宜。半枝莲、香雪球、石莲花和五色草等。其中五色草配置花坛效果最好。利用时间长6月~10月。 二、花镜:

花镜是利用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草花栽植在灌木丛前或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花卉的。各种花卉的配置比较粗放,也不要花期一致。要注意一年四季都有花,对植物高矮要求不严,只注意开花时不被其他植株遮挡,要求花开成丛,显示出季节的变化或某种突出色调。 花镜的外围应有一定的轮廓,边缘可以配草坪或矮栏杆作点缀。单面观赏用,则栽种时应考虑后面高,前面低,两面观赏时,栽种应中央高、四周低。花镜不宜过宽,一般应因地制宜。花镜要与背景的高低、道路宽窄成比例,花镜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过长可分段栽植。但各段植物材料和花卉色彩要有变化,花镜内花卉的色调与四面环境相协调,红墙前用蓝色、白色等浅色鲜明的花卉,而在灰色的建筑物前,应以大红、橙黄等为宜。 三、插花 插花是一种独特的花卉艺术。在我国古代和欧美、日本等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各国具有不同的风格。插花就是把鲜花用花瓶、水盆等容器水养,并运用艺术技巧,创作一个造型优美、有生命的装饰品。 (一)插花几种形式 1.图草式:较规则,通常用于水盆式插花。插花体有正面和侧面之别。造型创作者发挥出构图设想,然后排选主要花枝作为主体,以其它花枝或其它花卉材料作补充,使插花体达到一定图案设计要求。

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6-11-18T17:41:15.64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王林云 [导读] 【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绿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而花镜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造景,其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和应用,可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园林环境,因此应仔细研究城市园林中花镜的设计和应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南京玄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0004 【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绿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而花镜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造景,其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和应用,可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园林环境,因此应仔细研究城市园林中花镜的设计和应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景观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花镜特点,分析了城市园林中花镜设计要点,阐述了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花镜;城市园林;设计;应用 近年来,随着南京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南京的园林绿化不断提档升级,从局部绿量提升到增色增彩,注重了多彩、丰富的花境配置在南京城市中的应用。同时为了满足城市绿地规划需求,积极发展节约型园林,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通过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应用花镜,遵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设计原则,在保护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消耗,实现良好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一、花镜特点 花镜以自然斑状形式,利用花灌木、宿根花卉等观花植物,混种在草坪中央、墙垣、路边和林缘中,在季相、色彩、株高等方面实现一种和谐自然的园林植物景观。花镜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表现方式自然,花镜可以利用美学、园林等造型艺术手法,科学模拟植物群落组合植物,营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宛如天开的植物景观,充分体现季相美和花卉自然群体美的动态景观;其二,养护成本低,营造花镜尽量选择耐寒性、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植物,一旦成景,实现小群落植物自然更替,实现四季有景,养护成本较低,可数年保持不变;其三,植物材料丰富,在营造花镜时,应选择丰富的植物材料,以宿根花卉为主,再配合观赏草、一二年生草花、球根花卉、小灌木等植物,这种花镜种植以后可保持4~6年,花镜最好选择球根、宿根花卉,这些花卉多年生长,种类繁多,必须充分发挥花卉特色。 二、城市园林中花镜设计要点 1、选择合适植物 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应选择合适植物,一方面,注意植物观赏特性,花镜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植物的质地、花色、花期、株高、株形等,合理搭配,实现艺术组合,营造优美、和谐的群落景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南京地区的温度和光照以及植物生态习性,在施工管理和养护中满足水肥、土质等要求,选择适合南京气候的植物。 2.季相变化 花镜设计应充分考虑季相变化,结合植物的叶色、花色和花期,创造不同的季相变化,实现四季有花,优化种植设计,实现花镜季相。在城市园林中,考虑到宿根及球根花卉的冬季观赏效果不佳,因此在花境的设计中要增加骨架类常绿树种的搭配,并在外围结合搭配部分时令草花来增添冬季的观赏效果.例如在南京市府前路绿化岛头设计中,结合造型五针松、黄杨桩、水果兰球等来弥补宿根花卉冬季观赏效果问题。 3.色彩设计 花镜色彩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叶色和花色,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巧妙搭配冷暖色系,冷色系如蓝色花、百色花等,其可用于花镜空间狭小或者后方区域。冬天尽量选择变色叶灌木,增强暖和感;秋天和春天选择暖色系花,夏天选择冷色系花,在夏天给人以清凉感,花镜色彩设计还要和园林周围环境色彩相互搭配协调起来。例如在南京龙蟠路交叉口绿地设计中,运用黄金菊、鼠尾草、落新妇、五色梅、锦带花、以及点缀观赏草等营造花境不同的色彩效果 4、立面效果 为了突出群落美观,花镜应实现良好的立面效果,结合植物的质地、花序、株形、株高等,设计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的自然群落,确保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性。例如在南京府前路岛头花境设计中,考虑到岛头较长,因此在花境立面的营造中,特意分为高低不同的前景骨架和背景骨架两个立面来营造不用效果,两个组团骨架中穿插同一高度的宿根花卉来形成和谐统一感。 5、地形设计 花镜设计还要考虑园林的地形地貌,通过优化地形设计,可营造良好的景观层次,微地形设计可丰富植物层次,尤其是长条形绿地,可利用堆坡,优化绿地形状,对于大块绿地,经过微地形设计,使整个绿地系统显得更加生动丰富。 三、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1、因地制宜 根据南京市园林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项目性质,如道路岛头、游园绿地、并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结合植物的质地、花型、株形、株高等,优化花镜设计,创造具有良好立面和平面效果的花镜,可节省大量施工成本。 2.适地适花 为了降低城市园林施工成本,应坚持适地适花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环境环境,选择合适植物,在花镜设计中,选择多种植物材料,如花灌木、观赏草、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露地宿根花卉等,展现植物多样性。 3.尊重植物生态习性 自然环境中,藤本、草本、灌木、乔木等植物的形态特征不同,并且在喜酸喜碱、耐干旱、耐水湿、喜阳喜阴等生态和生理特性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结合南京市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类型的植物,不仅要实现良好的观赏效果,并且应便于管理维护,尽量种植一些节水、耐旱的植物,例如南京园林中的鸡冠花、一串红、千日红、宿根菊类等植物,养护管理比较简单。 4.加大乡土材料的应用 经过长时间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乡土植物对于当地的干旱、洪涝、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等恶劣环境具备了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和外来树种相比,乡土植物的生态效益更好。同时,乡土植物生长过程中水肥消耗量较低,所以其维护和种植成本较低,若园林设计中乡土植

花境类型及其设计要点

花境,在我国的景观、园林应用中还不太普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视野的不断拓展,起源并广泛应用于国外园林造景中的花境这些年来开始为我国景观、园林师所青睐,并集中在北京及长三角地区尝试应用其“虽由人作,宛白天开”、讲究自然天成,野趣曼妙的造景效果深受大众的喜爱。 l 花境的概念 结合国内外的概念,花境的定义为:模拟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自然生长的规律,运用艺术提炼的造景手法,选择多年生花卉(包括宿根、球根、常绿花卉)和灌木为主要材料,以自然式种植于林缘、草坪、路畔、水旁等场所,从而达到平面、立面、色彩、季相景观上均衡、自然、和谐符合美学和生态原理的一种植物造景手法。 从平面上看呈现各种花材的块状混植;从立面上看则是高低错落、如林缘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景观。花境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自然景观,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在花材的选择上,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材作为配调,有各种花材共同形成季相景观(每季一般以2~3种花材为主形成季相主题,其他花卉为辅,用来烘托主材)。 花境不仅讲究表现植物的个体美,还展示了植物的群落美,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一般四季有景,寒冷地区也可三季有景。 2 花境的分类 2.1 按观赏角度分类 2.1.1 单面花境这是传统的花境形式,多临道路设置花境常以建筑物,基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整体上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2.1.2 双面观赏花境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或树丛间,植物配置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或多面观赏。 2.1.3 对应式花境在园路两侧、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围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花境成一组景观,这两个花境采用拟对称的手法,以求有节奏和韵律的变化。 2.2 按应用场地分类 2.2.1 林缘花境主要在自然风景林的林缘配置,多以常绿或落叶乔灌木为背景,成带状分布,常与草坪衔接过渡,以丰富林缘色彩。

园林花卉与应用设计论文

园林花卉与应用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渐渐地远离了陶渊明式美丽的自然风情。如今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绿化景观已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综合素质、以及园林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中,在道路、建筑以及必须的构筑物之外的空旷地、林地、坡地等都需要用树木花草等观赏植物布置起来,创造出花团锦蔟、绿草如茵、荷香拂水、空气清新的景观与意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来达到人们对园林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环境保护和美化风景艺术等多方面的需求。花卉则在其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花卉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增进健康,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特别是对生活在森林般的硬质建筑物里的都市人们,花卉,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创造出五彩缤纷、花团锦簇、绿草如茵、香气宜人的轻松环境和活跃气氛;使人们感觉干净、轻松、典雅、赏欣悦目的愉悦和舒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花卉的作用主要用于观赏,美化环境,根据观赏的部位可将其大致分为观花类、观叶类、观株形类。观花类植物一般在花色、华形、花香等方面表现的较为突出。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桂花、玉兰、山茶、月季、三色堇、万寿菊、鸡冠花、半支莲、石竹、木茼蒿、羽衣甘蓝虞美人等。

在生活中的不同的场合,花卉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公共场所的花卉装饰 像车站、码头、广场、影剧院、体育馆、博物馆、医院、疗养院、商场等这些与人民广泛接触的公共场所,一般都有花卉(包括观赏植物)的适量布置,有的供人欣赏、评品,有的则是为了适当遮掩而美化环境,有的烘托氛围,有的也起着标志、分散视线和注意力的作用。 在广场入口及建筑周围,通常已有园林景观布置而花卉装饰只是在节日前后或迎送嘉宾时暂时性的应用。一般用一二年生的盆栽花卉。在布置的时候,首先要保证交通、视线、采光等不受影响,着重整体效果和远观效果。可用整齐高大的盆树或盆花呈对称摆设,也可用色彩艳丽的花草成排成列布置,或用花卉布置临时花坛、花带等。 门厅、过道等处一般都有标识说明,花卉布置应与之相协调,可用观赏性较强的盆花或三五组团、或散散落落、或设立支架悬挂等来布置,既不影响交通,又不要占地太多,且观赏效果良好。 休息室等要求布设精致的盆花、花篮、盆景等,最好具芳香,和温和的色彩,一般用淡淡的粉色来装饰。因为粉色是柔和的,能产生宁静与和谐的气氛。这样花卉既可供人们欣赏,又可消除人们的疲劳、轻松人们的心情等。常见的可用植物有:杜鹃、毛地黄、秋水仙、月季等。

浅谈园林花卉的景观应用特点

浅谈园林花卉的景观应用特点 我国的经济一直都在持续而快速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需求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满足,随之而来的,人们更加重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欣赏美,追求美。园林景观是城市居民获得美好事物的视觉享受的重要来源,对于景观的设计有更高的要求,园林花卉对于园林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景观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园林设计工作中,园林花卉是非常重要并且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元素,我国对于花卉的欣赏和应用有着自己的传统,现代花卉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關键词:景观;花卉;自然;园林应用 园林花卉拥有非常多的种类,各种花卉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是相当灵活,可以发挥很多作用。在园林设计中,如何在景观中把园林花卉自身的美丽展现出来的同时,还能够与整个景观完美的配合,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是设计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视和考虑的问题。在景观设计中使用园林花卉需要注意哪些应用的特点呢?文章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1 遵循科学性原则 1.1 了解花卉的寿命 在景观设计中使用园林花卉,那么通常花卉在景观中是扮演主要角色的,要表现出花卉的美丽而使其为人们提供视觉享受,首要工作是确保花卉可以正常的生长和开放。园林花卉如果不能够得到正常的生长并且充分的开放,那么自然难以产生在景观设计中的预期效果,使得整个景观不能产生让人满意的视觉享受。因此,在景观设计中使用花卉首先要了解花卉的寿命。花卉种类有很多,包括多年生的,一年或二年生的,还有木本的花卉,在应用时需要根据条件选用恰当的种类。 1.2 了解花卉的季节性特征 在景观设计中使用园林花卉就需要考虑花卉的季节性,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各种花卉开放的季节是不一样的。春季盛开的花卉种类很多,夏季湖边赏荷,秋季重阳节赏菊,冬季有寒梅傲雪。需要考虑到花卉的生长周期,花卉在不同季节处于不同的状态,对于景观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在应用园林花卉时需要注意到的方面。 1.3 了解花卉的生长条件 花卉的生长状况,不只是由花卉本身的种类决定,同时还会受到花卉所处的环境因素影响。在设计和应用园林花卉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花卉的生长环境和本地的环境之间的差异。花卉在生长和开发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各

花卉的应用课程标准

《花卉的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1032160 课程学分:2 建议学时:32 适用专业:园林技术专业花卉栽培与营销方向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花卉的应用》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掌握园林植物识别与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从事景观设计工作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是对《常见园林树木识别》、《素描写生》、《园林艺术作品赏析》、《常见园林花卉识别》以及《植物造景》等课程技能的综合应用,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接总结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景观设计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按照基于企业景观设计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要求,组织和序化课程内容。围绕景观设计职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景观设计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确定学习范围,构建以景观设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组织教学,并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课业综合考核,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企业景观设计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了解花卉在园林绿化美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当代园林花卉应用的主要方式。在充分了解园林花卉不同类型和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具体目标 1. 专业知识目标 (1)熟悉和掌握园林花卉设计素材; (2)掌握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 (3)掌握各类花卉应用方式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4)掌握园林花卉种植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基本要求。 2. 专业能力目标 (1)能对各类常用园林花卉对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如株形、株高、冠幅、花期、花色、开花持续时间了然于心; (2)能独立完成课程论文;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3891161.html,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作者:高兵王正科焦强李军华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1期 摘要花卉可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园林绿化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介绍园林花卉的应用 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花卉;应用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40-01 从微观角度来说,在自然界中,外表形态优美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被人们称为花卉,如吊兰、菊花、牡丹、刺梅花和鸡冠花等。从宏观角度来看,麦冬类地被植物、景天类地被植物、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以及一些乔木及花灌木等,诸如梅花、桃花、月季等也可称为花卉,这些花卉在园林绿化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美化了人类生存的环境。现对其应用现状和发展建议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1 园林花卉应用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适宜种植各类园林花卉,物种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市场优势紧缺、花文化日益得以重视,园林花卉的种植前景广阔。截至2015年12月,全国花卉总种植面积为63.89万hm2,约占世界花卉总种植面积的1/3,其中,河南、江苏、浙江以及广东为 种植大省,每个省花卉总种植面积超过5万hm2。此外,河北、山东、湖南以及甘肃等省份的花卉种植面积也较大,均在2万hm2以上。根据2005年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共有2 586个花卉市场、64 908个花卉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8 334家(以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或种植面积大于3 hm2为标准),花卉从业农户1 251 313家,涉及花卉从业者超过440万人,相关技术人员多达132 318人。经过“十五”期对花卉事业的发展与支持,我国进一步优化了花卉品种结构,初步形成了全国五大花卉产业区域,分别为南方热带、亚热带产区,重点以四川、云南、浙江、江苏为主的区域;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主要以福建、广东为中心;观赏苗木产区,重点以四川、浙江、河南以及河北区域为主;北方花卉产区,主要以北京、山东为中心;东北花卉产区,主要指辽宁省区[1]。 我国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相对来说比较贫瘠。虽然目前定西市安定区已有花卉种类100种以上,但根据现有地域条件,花卉种类数量完全可以再增加2倍以上。 同时,定西市园林花卉缺乏地域特色,一些骨干园林花卉的植物种类还是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种类,与周边的城市园林存在相似与雷同的问题。

概述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概述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文化的交流,花境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花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简述花境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对花境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我国花境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花镜;城市园林;设计;应用 前言 花境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起源于西方,在国外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应用还不多,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理念和对园林景观中植物多样性的崇尚,花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 1.花镜的概念 花境有2种意思,一为花组成的境界,二是一条狭长的植物种植带,沿着边界或分界线种植。也就是说花境是沿着边界种植花卉的一种自然式布置形式。译成野花径冶则表示布置在小路旁边的,而它只是花境的其中一种布置形式,所以“花境”的叫法更被人们认同。 依据花境的起源和应用,花境可以定义为院指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将多年生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和灌木等植物材料,运用艺术手法,以带状形式为主,组合栽植在林缘、路缘、水边及建筑前等处,营造一种自然、动态的花卉景观形式。从平面上看,花境是各种花卉的斑块状混植,从立面上看,花境则体现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排列,它既表现植物的个体美,更能展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并形成丰富的季相景观,是植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境是水平和竖向的综合景观。 2.花镜的应用类型 2.1、按照管上面分类 一是单面观赏花境。常以建筑物、矮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前面为低矮的边缘植物,单面观赏花境的景观效果只能从一面观赏。二是双面观赏花境。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道路间或树丛间,植物布置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观赏。三是独立花境。独立花境是四面都可观赏的花境,一般布置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区域,如园路交叉口、草坪上等。 2.2、按照植物组成分类 一是草本花境。植物材料以多年生草本花卉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为为主,是最早出现的花境形式。二是混合花境。混合花境在营造的过程中将耐寒的宿根花

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第33卷第3期江 苏 林 业 科 技Vol.33No.3 2006年6月Journal of J iangsu 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 Jun12006 文章编号:1001-7380(2006)03-0049-03 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3 王美仙,刘 燕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花境是一种最自然优美、最具亲和力的花卉应用形式。它起源于欧洲,目前在欧美应用广泛。我国对花境的研究应用较少,但已逐步开始关注应用这种形式。针对目前我国花境研究较少、花境应用形式单一、植物材料不够丰富的现状,探讨其原因,提出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丰富花境植物种类,同时提高设计师水平。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灵活运用植物材料以及具有创造性设计的能力,还要充分运用环境心理学知识,创造精彩的花境景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关键词:花境;花卉应用;环境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S792111 文献标识码:A Appli ca ti on of flower border and its prospect of develop m en t i n Ch i n a WANG Mei2xian,L I U Yan (College of Landscape A rchitectur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Fl o wer border is the most natural f or m of fl o wer app licati on.It co mes fr o m Eur ope and is app lied widely in Eur ope and America no wadays.But study and app licati on on it are not a mp le in our country.A s for a si m p le study,dull f or m and li m2 ited fl o wer s pecies concerning fl o wer borders in China,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reas on and suggested extending used s pecies and i m p r oving the design level.The border designer should not only use p lant s pecies flexibly and design fl o wer borders crea2 tively,but als o use envir on mental p sychol ogy kno wledge t o create wonderful fl o wer borders t o meet the peop le’s enj oy ment. Key words:Fl ower border;Fl ower app licati on;Envir on mental p sychol ogy 花境植物材料的丰富性及其设计手法的多样性使得花境形成的景观效果几乎是无限的,而充分展示花境魅力的限制因素最大可能是设计者对植物生长习性及观赏价值掌握的局限。虽然文献提供一些信息,但却不能替代设计者的观察力和经验[1]。应用花境不单纯是实践问题,花境植物的气味、色彩和外型都具一种感情上的力量,触动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所以环境心理学在花境设计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境设计师不仅要有灵活的创造性思维,还要洞悉大众的心理爱好及审美观念。在花境设计时,对花境应用现状、常用植物种类及花境形式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重要。 1 花境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2]。它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后期,花境在英国非常流行,而且形式多样。英国园艺学家W illia m Robins on在花境中将乔灌木和宿根、球根花卉以组丛状布置。他种植的较耐寒植物,不需要不断的养护管理就能自然健壮地生长,以欣赏植物的自然特性为主。园艺家W illia m Cha mber在花境中将几种不同的植物种植在同一种植穴内,使得在同一点处以最少的付出获得色彩、质地、形式、色调和季节性的趣味混合。园艺家Gertrude Jekyll模拟自然界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设计的手法,开始将宿根花卉按照色彩、高度、花期搭配在一起成群种植,开创了一种景观优美的全新花境形式[3]。 花境这种花卉应用形式在我国应用一直不广泛。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关注,对自然形式的进一步崇尚,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开始有局部应用, 3收稿日期:2005208226;修回日期:2005212228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自选课题资助基金项目(296) 作者简介:王美仙(1980-),女,安徽黄山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花境方面的研究。

花卉应用设计

《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相关概念及本课程内容 一、相关概念 1. 花卉狭义:草本的观花和观叶植物。 广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2. 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3. 园林植物:一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二、本课程内容 广义的花卉,即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的基本素材。 广义的花卉设计,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以草本花卉应用设计为主体,同时包括规模较小的以草本花卉为主体的综合植物景观设计,如专类园及室内植物景观设计。 第二节花卉中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作用 园林植物是唯一可以对环境具有综合生态意义的造园要素。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吸收某些有害气体或释放杀菌素净化空气;可以滞尘,减少地面扬尘;固持土壤,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减少阳光反射,减弱城市眩光,改善环境质量…… 二、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园林花卉种类繁多,观赏性状丰富,生态类型多样;花卉是色彩的来源,也是最具季节变化的标志;草本花卉生长期短,布置方便,更换容易,应用灵活,而且花期便于调控;对环境装饰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作用 不仅其姿、色、香、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人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升华具有重要作用。四、园林花卉的经济效益 花卉作为商品,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许多花卉除观赏外,还具有药用、食用、香料等实用价值;花卉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基质、肥料、农药、容器、塑料、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园林花卉应用简史 一、西方园林花卉应用简述 1. 古代: (1)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园林特点: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大致分宅园,圣苑,墓园三种。 (2)古代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新月沃地),即两河流域。 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乌尔城),曾建造了雄伟的亚述古庙塔,或称“大庙塔”,被后人称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真正的屋顶花园:继亚述古庙塔1500余年以后在巴比伦出现的“空中花园”。 (3)古希腊: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及小亚细亚西海岸 希腊文化构成: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 (4)古罗马:罗马征服希腊后(前182年左右),文化希腊化倾向增强,人们效仿希腊的生活方式,同时继承了古希腊园林艺术。 2. 中世纪园林 中世纪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多居住于城堡。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园林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后期出现了游乐性园林,花卉的应用形式以低矮的绿篱组成图案式的花坛为主,被称为“结园(knot garden)”。 3.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初期代表园林:卡斯特洛别墅园 中期代表园林:兰特庄园 末期代表园林: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园(巴洛克时期,Baroque,奇异古怪) 4. 17世纪以后 欧洲大量引进国外花卉,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花卉品种极大丰富,植物景观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到19世纪以后,花卉的应用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并且出现了专门欣赏花卉的花园及各类专类园。 二、中国园林花卉应用简述 我国花卉栽培历史非常悠久,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园、圃”,说明那时有了园林的雏形。在河南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制品上,绘有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花朵图案;距今4000多年以前,古人们已制造出陶制花瓶。到了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懂得如何去欣赏花,如何借花寓情。这在《诗经》、《楚辞》、《离骚》都中有记载。 前491年,吴王夫差在吴县建梧桐园,广植花木。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的秦朝阿房宫,广罗各地奇果佳树,名花异卉。到了汉代,花卉的品种更加丰富。隋唐时,牡丹、菊花和盆景的栽培盛行,并有了许多花卉专著,如王芳庆的《园林草木疏》,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记》。私家园林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也非常丰富: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杜审言)篱东花掩映,窗北竹婵娟。(李颀) 文人的别墅从布局到花卉种植都追求朴素无华,富于村野意味的情调。 如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门对青山近,汀牵绿草长;寒深抱晚橘,风紧落垂杨。新昌小院松当户,履道幽居竹绕池。 宋代,园林花卉景观更为丰富,花卉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也越发被重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唐宋时代,花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范村梅谱》中“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道出了高尚的赏花情趣和花卉审美的文化涵义。这些对中国园林花卉的应用和欣赏具有重要影响。 自明代以后,花卉的观赏及应用深入民间。文震亨的《长物志》对室内花卉装饰的形式、布局及艺术性均有精辟的论述。袁宏道的《瓶史》,详细论述了插花之道,并且根据不同地点设计不同的插花式样,主要包括“堂中插花”和“书斋插花”两类。 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园林建设和花卉应用极为有限。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20多年来,园林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花卉应用日趋增多。借鉴西方园林花卉的配置形式如花坛、花带等,与我国传统的造园理论相结合,创造出五彩缤纷、形式多样的花卉景观。 第四节本课程内容 1.熟悉园林花卉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征及观赏特征 2.掌握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 3.学会基本的园林植物设计 第二章园林花卉的分类 第一节按生长习性及形态特征分类 第二节按园林用途分类 1. 花坛花卉:园林中可以用来布置各类花坛的花卉 2. 花境花卉:园林中可以用来布置花境的花卉。 3. 水生和湿生花卉:用于美化园林水体及布置于水景园的水边、岸边及潮湿地带的花卉。

《花卉应用设计》教学大纲

《花卉应用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花卉应用设计 英文名称:Flower application and design 课程编号:802G0034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学时:24 学分:1.5 前导课程:花卉学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花卉应用设计是高等农林业院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包括花卉应用的基础知识和花卉应用的基本形式,重点介绍花卉各类应用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花卉应用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花卉在园林绿化美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当代园林花卉应用的主要方式,不仅能正确应用花卉造景,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花卉应用设计》课程学时分配表

注:(上表中的教学内容细化到章)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花卉应用的基础知识(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花卉的基础知识 1.花卉的含义 2.花卉的分类 3.花卉的特点 4.花卉的作用 5.花卉的造景功能 第二节花卉应用的基础知识 1.花卉应用的含义与任务 2.花卉应用的范围 3.花卉应用的艺术基础 第三节花卉应用的基本内容 1.花卉应用中花卉组景因素的运用 2.花卉应用的形式 3.花卉与园林空间中其它景观要素的组合配植与应用 <教学要求>:1.掌握花卉的造景功能; 2.掌握花卉应用的基础知识; 3.掌握花卉应用的基本内容。 <重点>:花卉应用的范围及艺术基础;花卉应用的形式;花卉与园林空间中其它景观要素的组合配植与应用。 <难点>:花卉与园林空间中其它景观要素的组合配植与应用。 第二章花卉应用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的应用(2学时) <教学内容>:1.一二年生草花的应用形式 2.花坛的类型与造景作用 3.花境的类型与造景作用 4.花丛及花带的应用

花卉应用与设计花境

二、花境应用与设计 (一)花境(Perennial Border) 花境是由花组成的境界,源于英国古老而传统的私人别墅花园。它没有规范的形式,园中主要种植主人喜爱、又可在当地越冬的花卉。其中以管理简便的宿根花卉为主要材料,随意种植在自家庭园。这种花园在19世纪曾风靡英国。19世纪后期,英国园艺学家Willian Robinso(1838~1935)极力提介自然花园,欣赏植物个体的自然美,并通过杂志《花园》宣传他的观点,得到一些造园者的响应。此后,别墅花园的种植方式提高了艺术性,形成了一种欣赏植物自然景观美的新形式,被称为宿根花卉的边境,这就是古典的花境。 随着时代的变迁,花境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其基本形式和种植方式仍被保留下来。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在园林中,不仅增加自然景观,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花境在设计形式上是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连续构图,带状两边是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直线或是曲线。其基本构图单位是一组花丛。每组花丛通常由5~10种花卉组成,一种花卉集中栽植。平面上看是各种花卉的块状混植;立面上看高低错落,犹如林缘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景观。花丛内应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材做为配调,由各种花卉共同形成季相景观,即每季以2~3种花卉为主,形成季相景观;其它花卉为辅,用来烘托主花材的设计原则。植物材料以耐寒的可在当地越冬的宿根花卉为主,间有一些灌木、耐寒的球根花卉,或少量的一二年生草花。 花境既表现了植物个体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组合的群落美。它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四季有景。 花镜的植物应用 一、花境类型 (一)从设计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三类: 1、单面观赏花境 这是传统的花境形式,多临近道路设置。花境常以建筑物、矮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前面为低矮的边缘植物,整体上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2、双面观赏花境 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或树丛间,植物种植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观赏。 3、对应式花境 在园路的两侧、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围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花境,这两个花境呈左右二列式。在设计上统一考虑,做为一组景观,多采用拟对称的手法,以求有节奏和变化。(二)从植物选材人分,花境可分为: 1、宿根花卉花境 花境全部由可露地过冬的宿根花卉组成。 2、混合式花境 花境种植材料以耐寒的宿根花卉为主,配置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花卉。这种花境季相分明,色彩丰富,多见应用。 3、专类花卉花境 由同一属不同种类或同一种不同品种植物为主要种植材料的花境。做专类花境用的宿根花卉要求花期、株形、花色等有较丰富的变化,从而体现花境的特点,如百合类花境、尾类花境、菊花花境等。 二、花境设置位置

花卉应用学 习题

花卉应用学 第一章:绪论 1 花卉的概念及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的内容。 2 花卉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 3 如何学习园林花卉应用设计。 第二章:概论 1 解释下列名词: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 2 按园林用途可将花卉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3 影响花卉生长发育及外貌景观的环境因子有哪些,在应用设计时如何考虑这些方面的影响? 4 自然植物群落对花卉应用设计有哪些借鉴意义?设计时应注意什么? 5 园林花卉配置美的形式有哪几种,如何进行设计? 6 园林花卉种植设计的构图形式有哪些? 7 园林花卉种植施工的步骤有哪些,各步骤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8 试述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包括哪些环节。 各论 第一章:花坛应用与设计 1 解释下列名词:花坛、盛花花坛、模纹式花坛、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混合花坛、独立花坛、花坛群 2 各种类型花坛对植物材料的选择有哪些要求,举例说明? 3 如何进行花坛的色彩设计? 第二章:花镜应用与设计

1 什么是花境,花境的类型有哪些? 2 依据不同的位置环境可将花境分为几类,如何进行设计? 3 如何进行花境种植床、背景、边缘的设计,花境主体部分的种植设计应注意到什么? 4 如何进行花境设计的种植施工? 第三章:花卉立体景观设计 1 举例说明花卉立体景观设计的植物类型。 2 常见花卉立体景观的形式有哪些,如何进行不同环境下的花卉立体景观设计? 3 根据垂直绿化中建筑及支撑物的类型,可将垂直绿化分为几类?各种类型的设计注意事项是什么? 4 花卉立体装饰类型有哪些,如何进行植物选择? 第四章:园林草坪与地被应用与设计 1 如何选择园林地被植物及草坪植物? 2 园林草坪的景观类型有哪些? 3 园林草坪的建植有哪些步骤,各步骤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 如何进行园林草坪的养护管理? 5 园林地被的景观类型有哪些,各种类型对植物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6 如何建植园林地被? 第五章:花卉专类园应用与设计 1 什么是专类园,有哪些类型?进行专类园的设计时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 试分别叙述如何进行水景园、岩石园、蕨类植物专类园、仙人掌及多浆植物专类园、观赏药草园、观赏果蔬专类园的植物材料选择?如何进行各专类园的景观设计? 3 花卉专类园(牡丹园、月季园、鸢尾园等)与其它植物专类园的设计有什么异同? 第六章:屋顶花园与阳台窗台装饰

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

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花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而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被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绿化、家居装饰及药用等方面。花卉应用的主要方式有:绿花卉化、家居装饰花卉、礼仪花卉、药用花卉。正文中会通过不同的应用方式具体描述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要用实例来说明花卉怎样在生活中应用及应用于生活中的好处。正文主要介绍花卉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鲜花本是美丽的事物,希望花卉在生活中多加应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关键字:花卉、绿化、家居装饰、礼仪、药用、生活、应用 正文: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因为鲜花宜人的外观和香味而以各种方式种植、购买和佩戴花卉。在世界各地,人的一生中都会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场合中使用鲜花: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用于庆祝新生或宗教洗礼;在社交集会或节日用作胸花或纽扣花;用于表达爱意或敬意;用于婚礼装饰;用于家居装潢。在告别或欢迎宴会用作纪念礼物,以寄托思念。用于葬礼,以表达哀思用于供奉或祭拜神灵摘要:花卉是大自然给人类最美好的恩赐,它们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增进健康,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特别是在森林般的硬质建筑物里的都市人们,鲜花绿草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干净、轻松、愉悦和舒畅。本文针对园林花卉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园林花卉植物的应用类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绿地景观已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综合素质、以及园林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中,在道路、建筑以及必须的构筑物之外的空旷地、林地、坡地等都需要用树木花草等观赏植物布置起来,创造出花团锦蔟、绿草如茵、荷香拂水、空气清新的景观与意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来达到人们对园林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环境保护和美化风景艺术等多方面的需求。 一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花卉在城市园林中最常见的应用方式即是利用其丰富的色彩变化的形态等,来布置出不同的景观。主要形式有花坛、花境、花从、花群以及花台等,而一些蔓生性的草本花卉又可用以装饰柱、廊、篱以及棚架等。 (一)花坛一般多设于广场及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和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围等处。花坛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廓,因此多选用植株低矮、生产整齐、花期相对集中、株从紧密而花色艳丽(或观叶)的花卉种类来布置。一、二年生花卉是布置花坛的主要材料。花坛种类繁多,因季节的不同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和冬花坛。因使用的花卉材料不同可分为: 灌木花坛:主要用开花或色叶灌木布置而成。 草花花坛:用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以及多年生宿根花卉配置而成。 混合花坛:用开花灌木以及草本花卉混合配置而成。 专类花坛:应用品种、类别繁多的同一种花卉配置的花坛,如牡丹专类花坛,月季专类花坛。

花卉在园林的应用形式

花卉在园林的应用形式 一、花坛: 花坛是公园、广场、街道绿地、工厂、学校以及各大建筑物前绿化布置中的重点。是用一种或多种花卉集栽在一起发挥群体美,有大面积的、小面积的、整齐规则的、不规则的、图案式的、自然式的、平面的、立体的。 (一)花坛种类: 花坛一般根据它的形状、性质、设置地段、植物材料等特点进行分类、如按形状可分为圆形花坛、带状花坛、平面花坛、立体花坛等。采用植物材料分一、二年生草花花坛、球根花坛、五色草花坛(毛毡花坛)等,根据布置方式不同分以下二类: 1.花丛花坛也称集栽花坛。就是以几种花期一致,色彩调和不同种类的花卉配置成的花坛。外形根据地形呈自然式或规则式的几何形等多种形式,花坛内部配置材料根据观赏位置而定,如四面观赏的花坛一般是中央种植高,四周种植较矮的种类,单面观赏的种植后面高,前面矮的植物。这类花坛设置和栽植较粗放,只要有层次,花期要一致,色彩协调。 2.模样花坛又称毛毡花坛或模纹花坛,用色彩艳的各矮生性草花(红绿草、白草)为主,在一个平面上栽出各种图案后,看上去好像地毯一样。花坛外形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花坛内图案用大量矮生性草花外,也配置一定的草皮的建筑材料,如色砂等。使色彩和图案更加鲜明突出,栽种花卉以叶细小茂密耐修剪为宜。半枝莲、香雪球、石莲花和五色草等。其中五色草配置花坛效果最好。利用时间长6月~10月。 二、花镜: 花镜是利用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草花栽植在灌木丛前或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花卉的。各种花卉的配置比较粗放,也不要花期一致。要注意一年四季都有花,对植物高矮要求不严,只注意开花时不被其他植株遮挡,要求花开成丛,显示出季节的变化或某种突出色调。 花镜的外围应有一定的轮廓,边缘可以配草坪或矮栏杆作点缀。单面观赏用,则栽种时应考虑后面高,前面低,两面观赏时,栽种应中央高、四周低。花镜不宜过宽,一般应因地制宜。花镜要与背景的高低、道路宽窄成比例,花镜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过长可分段栽植。但各段植物材料和花卉色彩要有变化,花镜内花卉的色调与四面环境相协调,红墙前用蓝色、白色等浅色鲜明的花卉,而在灰色的建筑物前,应以大红、橙黄等为宜。 三、插花 插花是一种独特的花卉艺术。在我国古代和欧美、日本等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各国具有不同的风格。插花就是把鲜花用花瓶、水盆等容器水养,并运用艺术技巧,创作一个造型优美、有生命的装饰品。 (一)插花几种形式 1.图草式:较规则,通常用于水盆式插花。插花体有正面和侧面之别。造型创作者发挥出构图设想,然后排选主要花枝作为主体,以其它花枝或其它花卉材料作补充,使插花体达到一定图案设计要求。 2.自然式:依据植物的自然生长姿态,进行自然式插花。使花枝之间,花、果、叶部位之间,花枝与容器之间基本处于对称平衡,使插花体看上去十分自然,自然式插花不仅适用于插瓶花,又可用于水盆式插花。 3.线条式:选取三根不同长度的花枝,按照三个不同方向固定花枝,使三根花枝不相交叉,又能保持一定孤形线条艺术。 (二)插花的构图艺术 插花和美术作品一样,在创造过程中有一定构图设计构图规律要符合艺术原则,才能使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