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下)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

“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

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

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 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 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 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3.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

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

评述的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

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

的政治基础是()

A. 三民主义

B. 一个中国

C. 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D. 军事力量强大

5.“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

的历史事件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6.“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7.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最深远的是()

A. 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 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8.请选出与下列对联对应的时间和历史事件:(1)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

产。(2)包产到户,迎来春花万朵;政策放宽,呈现瑞气千祥()

①20世纪50年代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化大革命”

④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成就喜人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9.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

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下列适合做小说书名的是()

A. 《鸦片战争的烽烟》

B. 《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C. 《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D. 《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10.古罗马从弹丸小国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演绎了一部血与火的编年史。为

维系帝国的统治,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11.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

指的是()

A. 幕府制度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工业革命

12.殖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通过海外殖民可

以()

①积累原始资本

②提供工业原料

③开拓海外市场

④解决技术难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小华同学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独立宣言》、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等资料。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内战

14.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

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维护了民族独立

C.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有利于社会进步

15.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 能源动力

B. 通信技术

C. 交通工具

D. 机械设备

16.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

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 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 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17.“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跨

国公司的这种理念反映的是()

A. 政治格局多极化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外交方针多边化

D. 经营理念多样化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2.0分)

18.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庚辛纪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签订了什么条约?

你认为1840年以来,清政府备受欺凌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一个东方民族对另一个东方民族的生死对决,终于有了最后的结果。”

--《一寸山河一寸血?历史不死》

材料二中“部分中方代表笑逐颜开”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在这场对决中取胜的法宝之一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上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关?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动员令,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一谈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经验?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5.0分)

19.材料一: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

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

17世纪英国创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的合力有哪些?

材料二:1945年,《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称“他在1932年初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恐慌之后,他

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帝国

主义的对外经济掠夺,是美国躲过了危机,安定路国民生活。”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请回答:

在美国历史上有两个阻碍美国发展的因素:一是殖民统治,一黑奴制度。这两个因素是

通过什么方式克服的。

罗斯福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当选美国总统的?他一上台就推行新政,他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范例是什么?

材料三:……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维持与发展。历史经验的借鉴,改革开放的实行,中国走上了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中国将时刻围绕其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崛起于世界之林!

--《大国崛起》解说词结合所学请回答:

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很久以前就与中国有密切的往来。结合所学回答:19世纪日本通过什么完成向资本主义过渡?近代史上日本或伙同他国一起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哪几

次?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原因(说明两点即可)。

现在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崛起于世界之林”,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方式?说

出一点我国的优势。(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A

【解析】由材料“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

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可知英国同中国打的“全仗”指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为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

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史上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通过时间关键词--清末,战争双方,英国单独发起,确定本题答案。

本题考查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借口中国禁烟,发动

鸦片战争。

2.【答案】 D

【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1936年”和“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

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可知,

这一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故选:D。

本题以,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抵御外来

侵略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3.【答案】 D

【解析】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

际上的支持者越来越多。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

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

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美国的“两个中国”的阴谋破产。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

一切合法权利。

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4.【答案】 B

【解析】2000年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

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

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故“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一个中国的原则。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怎么统一都可以考虑,但是这个前提不得改变,这个原则不得破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

5.【答案】 B

【解析】“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反映了在学

生、工人的斗争下,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所以材料对联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的

史实。

故选:B。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

6.【答案】 C

【解析】“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

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

事行动是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

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

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C。

本题以“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为依托,考查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及意义。

7.【答案】 C

【解析】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

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

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故选:C。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8.【答案】 A

【解析】据“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包产到户,迎来春花万朵;政策放

宽,呈现瑞气千祥”及所学知可知,对联对应的时间和历史事件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成就喜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

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

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一

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①④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

9.【答案】 C

【解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

中外的西安事变。依据题干信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西安事变;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重点掌握西安事变的过程。

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等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0.【答案】 C

【解析】为维系帝国的统治,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

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

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

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

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

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查士丁尼及其法典。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

了一个“黄金时代”。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查士丁尼法典》涉及的人物及内

容。

11.【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

会转变。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注意大化改新内容的识记。

12.【答案】 A

【解析】殖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通过海外殖民可以①积累原始资本,②提供工业原料,③开拓海外市场。④解决技术难题与殖民活

动无关。

故选:A。

本题考查殖民活动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重点记忆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和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3.【答案】 C

【解析】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1775年4月的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英军战败投降,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由此,我们可以判

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美国独立战争。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法美早期资产

阶级革命.

14.【答案】 B

【解析】据所学知,两国改革都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不

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而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维护了民族独立,而俄国没有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故选:B。

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注意识记并区分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15.【答案】 A

【解析】题中关键信息是“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

良蒸汽机,迅速在许多部门中使用,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蒸汽时代”依据是

蒸汽机的推广,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发电机和电动

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所以区分“蒸汽时

代”和“电气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能源动力不同。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两次工业革命

的相关知识点。

16.【答案】 B

【解析】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

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加强对世界和平构

成了严重威胁。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起来,结

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法西斯势力的侵

略扩张。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

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加强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相关

史实。

17.【答案】 B

【解析】“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跨国公司的这种理念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的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

垄断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行者,它们将这些新技术新产品销售推广到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了连接者和行动者

的角色,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践者,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故选:B。

本题以“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

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

识。

18.【答案】

【小题1】(1)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廷战败,被迫签

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所学可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闭关锁国、盲目

自大、轻视西方国家等,导致在战争中战败。

(3)依据材料“一个东方民族对一个东方民族的生死对

决”可知是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初步建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我国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中国在近代以来遭受外来侵略的重要原因是综合国力的衰弱,落后于其他国家,因此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等。

故答案为:

(1)《辛丑条约》。

(2)封建制度落后;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3)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抗战的胜利。

(4)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5)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6)提高综合国力;合作团结,凝聚力量;改革开放,大胆创新等。【小

题2】

【小

题3】

【小

题4】

【小

题5】

【小题6】

【解析】(1)本题考查《辛丑条约》。

(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4)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5)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

(6)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启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遭遇列强入侵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启发。

19.【答案】【小题1】(1)1640年至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代表新贵

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689年,英国国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英国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光荣革命后,英国不断通过立法手段,颁布《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法令,直到一个多世纪后才逐渐完善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成为资

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的典型;而英国还最早进行和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并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3)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推翻了

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封建残余的长子继承法、

续嗣限定法和代役税,契约奴制也基本上废除。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又称为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

级革命,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使美国迅速成为工业化强国。

(4)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

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罗

斯福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范例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19世纪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的方式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考查日本

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具体史实,解题时注意“近代史上”,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日本发动侵

略或参与的侵华战争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

争(20世纪三四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

本利用美国的援助,实行非军事化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教育和科技,

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等措施,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教育;抓住机遇;发展科技;制定

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对外开放等都可。本题考查了我国的优势,依据事实回答即可,

如我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我国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等。

故答案为:

(1)制度:君主立宪制。实现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夺取政权,然后颁布《权利法案》来确立。

(2)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完成工业革命。

(3)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工业进行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国家

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美国

的援助;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等。

(6)重视教育;抓住机遇;发展科技;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对外开放等。我国

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

国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我国有伟大的民族精神等。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小题6】

【解析】本题以《大国崛起》解说词、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的内容为切入

点,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

侵华战争、明治维新、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战后日

本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君主立宪制、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明治维新、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