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免费下载】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免费下载】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087 学分:1.5 总学时:34

大纲执笔人:刘艺敏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其运用到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国际流行统计软件SAS或SPSS的使用方法,能用软件来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通过接触真实的科研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直至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医学统计学应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统计思维方法。

四、实验基本要求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能用软件来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通过接触真实的科研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直至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学与医学统计方法

了解统计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统计学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内容: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类-离散型变量及连续型变量;误差的定义,系统误差与随机误的概念;三种数据类型-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及三者间的转换;总体与样本的概念,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概念,抽样误差的概念;概率与频率的概念。

了解重复测量误差、有限总体、无限总体的概念。

第三节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步骤

第二章统计描述

第一节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重点掌握内容:频数表的编制方法;正态分布、正偏态分布和负偏态分布的基本特征;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等平均指标的定义与计算;百分数的定义与计算;极差、四

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等变异指标的定义与计算。

掌握各种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适用范围,能根据数据分布特征正确地选择相应的指

标进行描述。

第二节正态分布

了解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两个参数:位置参数-均数,变异度参数-标准差。掌握一般

正态分布到标准正分布的变换-u变换方法,能根据均数、标准差计算一段区间内的观察个体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掌握正态分布下几个常用面积分布规律以及对应于标准正态分布

下95%和99%面积的双侧u值。

第三节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重点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等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根据资料特点选择

合适的相对数进行描述。

了解应用各种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统计表与统计图

重点掌握统计表的结构、分类与编制方法;掌握条图、复式条图、圆图、百分条图、

线图、半对数线图和直方图的结构、分类与编制方法。

了解各种统计图的适用范围、绘制时的注意事项,能根据数据资料特征选择正确的统

计图。

第三章两组资料均数的比较

第一节均数的抽样误差

重点掌握内容:抽样研究与抽样误差的概念;样本均数的分布规律,样本均数的抽样

误差与标准误的概念;标准误的计算。

第二节 t分布与可信区间

重点掌握内容:t分布的分布特征与曲线下面积与t 的关系;能根据自由度正确的查

出t 界值;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概念;可信区间的涵义;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的计算方法。

了解两总体均数差值的可信区间计算方法与大样本时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估计。

第三节均数差别比较的t检验

重点掌握内容:假设检验的概念与步骤、t检验的用途;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检验;配对设计的方法与配对设计的t检验;成组设计的方法与成组设计资料两样本均

数比较的t检验;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

掌握t检验的应用条件,了解正态性检验与两组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

第四节两类错误及其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重点掌握内容:I类错误与II类错误的含义。

了解假设检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四章多组资料均数的比较

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重点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总变异的分解,F检验的概念。

了解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第二节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重点掌握完全随机设计的设计方法,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的步骤。

第三节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重点掌握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设计方法,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的步骤。

第四节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掌握应用SNK-q检验对多个均数进行两两间比较,应用Dunett检验对各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的均数差别进行比较。

第五章两个率或多个率的比较

第一节率的抽样误差与可信区间

重点掌握率的标准误与总体率的可信区间的计算方法(包括查表法与正态分布法)。

第二节两个率的比较

重点掌握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u检验,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的方法,两个相关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

了解卡方检验的连续性校正的概念与方法。

第三节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

重点掌握多个样本率的比较与多组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方法。

了解行乘列列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第六章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

了解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第一节两组资料差别的秩和检验

重点掌握秩和的概念与计算方法,Wilcoxon秩和检验的步骤与方法。

了解Wilcoxon-Mann-Whitney U检验的方法。

第二节配对设计资料的秩检验

重点掌握秩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完全随机设计多组差别的秩和检验

掌握秩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的步骤与方法。

了解运用Nemenyi法作各组间的两两比较。

第四节随机单位组设计的秩和检验

了解运用Friedman秩和检验的步骤与方法。

第七章直线相关与回归

第一节直线回归

重点掌握直线回归概念、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应用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方法对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总体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

了解给定X时Y的均数的区间估计,给定X时个体值Y的波动范围的估计。

第二节直线相关

重点掌握直线相关的概念,相关的类型,相关系数的意义,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假设检验。

了解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与联系,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应用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等级相关

重点掌握Spearman等级相关的概念,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假设检验。

了解相同秩次较多时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校正。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1.数值变量资料统计指标

2.统计图表

3.数值变量资料统计推断

4.卡方检验

5.直线相关与回归

七、实验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

实验类别每

主要仪

器设备

主要

消耗

材料

所在实验室

序号实验项目内容提要

验证综合设计

01309016统计图表统计

图表√12计算器、

电脑

电池医学院

预防医学

01309017计量资料

统计描述计量资料

统计描述

√13计算器、

电脑

医学院

预防医学

01309018计量资料

统计推断计量资料

统计推断

√13计算器、

电脑

医学院

预防医学

01309019计数资料

统计推断计数资料

统计推断

√12计算器、

电脑

医学院

预防医学

01309020直线相关

与回归直线相关

与回归

√12计算器、

电脑

医学院

预防医学

八、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

上机操作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实习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

九、前修课程要求

计算机word、excel等基本操作。

十、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

学时安排

小计、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使

线

理论课时实验课时习题课时上机课时1

绪论222数值变量资料统计描述

2353分类变量资料统计描述24统计图表2245数值变量资料统计推断6396分类变量资料统计推断2247非参数统计228直线相关与回归22410

考试22总 计221234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方积乾主编,《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2.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学习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3.胡良平主编,《Windows SAS 6.12&8.0实用统计分析教程》,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4.王洁贞等主编,《医学统计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金丕焕主编,《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年6.杨树勤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统计学分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培训标准 1.职业代码:X2-05-05-09 2.职业定义: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三级健康管理师培训标准 1.培训目标 1.1总体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要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信息收集、信心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等常规工作。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相关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 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 依据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的基本方法,达到独立上岗工作的水平。 2 .培训机构要求 2.1编制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三级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的主体资格、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师、教学设施和场地等基本条件。按30人/周期的培训能力编制本标准。 2.2适用范围 本标准试用于国家职业三级健康管理师试技能培训机构。

2.3主体资格 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委托直属下级机构。 2.4组织机构 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应设有教学、培训师、学员、质量、结业考试和设施和设备等管理组织。组织机构可以综合设置。 2.5人员配置 2.5.1负责人 负责培训机构全面管理工作。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以上技术职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培训或教育工作20年以上。 2.5.2助理 协助负责人管理培训机构的日常工作。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培训或教育培训工作15年以上。2.5.3工作人员 2.5.3.1办公室人员:2人以上,其中主任1人,专职,协助负责人管理培训机构日常事物,承担培训的具体事物性工作,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培训工作。 2.5.3.2培训师:自有培训师不得少于3人。配备流行病、统计、营养、运动、健康教育方向教师至少1名,均须从事教学工作三年以上,并具备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持有卫生部人才中心签发的培训师聘任证书。 2.5.3.3教学组织人员:培训师中核心师资担任。制定培训课程计划、安排相关授课人员、组织撰写培训讲义等。须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相关领域论文一篇。 2.5.3.4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负责机构培训设备维修、保养及材料管理。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设备原理及使用,并持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2.5.3.5财务管理人员:按财务管理规定配备。负责培训机构收费和日常账务管理。必须持有财务专业证书。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真实情况拒绝H 不拒绝H

H 正确Ⅰ型错误(ɑ) 0 推断正确(1?ɑ) 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H Ⅱ型错误(β) 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Ⅰ型错误(ɑ错误): H 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 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 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 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 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 =S/√n 为S x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率的标准误:样本率的标准差,公式为σp=√π(1-π)/n 7.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又称F检验,是通过对数据变异按设计类型的不同,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所代表总体均数是否有差别的一种统计学方法。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把全部观察值间的变异按设计类型的不同,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然后将各部分的变异与随机误差进行比较,以判断各部分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问题 1.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描述的常用指标、适用范围与优缺点 ㈠描述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诊断方向)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病理诊断方向)专业使用 XXXXXXX教务处 2003年5月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病理诊断方向) 总学时:38,其中理论学时:26、实验或上机学时:1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医学统计学是开展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和揭示医学领域里各种数量特征的科学分析方法,是使医学科研得以成功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医学统计学的主容包括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研究设计的部分内容。 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统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目的让学生建立统计学的观念,培养统计学的思维,学会从不确定性、机遇、风险和推断的角度去思考医学问题,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门课程的前继课程是:数理统计学和概率论、计算机基础和数据库。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统计方法。理论课着重讲授教材的重点、难点,启发和帮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 2、掌握医学资料的正确整理方法,统计图表的绘制及注意事项,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选用原则。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常用统计指标。 3、培养学生正确的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医学资料的初步技能,为同学今后从事医学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计算机操作。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方法。 重点: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统计方法。 难点:统计资料的分析方法 五、建议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讲授学时实验序号实验或上机学时备注 第八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4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试题及答案【通用】.doc

全科岗位培训统计与流行病学试题 单位学号姓名得分 请从A、B、C、D、E 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准答案。 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B) A.脉搏 B.血型 C.肺活量 D.身高 E.体重 2.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D) A.种族 B.性别 C.职业 D.血压 E.白细胞分类 3.关于统计量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E.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4.常见的统计资料类型包括(E) A.定量资料 B.分类资料 C. A和B都是 D. A和B都不是 E.定量资料、分类资料、等级资料 5.如果在区域卫生规划中,随机调查了10个社区服务中心的资料,其中有8个已经实现了规划目标,达到80%规划完成率,该资料属于(C) A.定量资料 B.总体资料 C.分类资料 D.等级资料 E.无法判断 6.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D) A.设计、分析 B.收集、整理 C. A和B都不是 D. A和B都是 E.数据分析与整理 7.按随机化原则抽取的样本对总体有较好的(E) A.典型性 B.随意性 C.控制性 D.限制性 E.代表性 8.用图表示某地区近30年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动态发展速度情况,应绘制(B)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条图 D.直方图 E.百分条图 9.下列属于描述定量变量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 A.几何均数 B.全距 C.标准差 D.百分位数 E.四分位数间距 )的条件下,样本标准差的大小(D) 10.在服从正态分布N(μ,2

A.与集中趋势有关 B.与观察例数无关 C.与算术均数有关 D.与个体的变异程度有关 E.以上都不对 11.编制频数表的时候要求(C) A.组距一定要相等 B.组段越多越好 C.组距不一定要相等 D. A和B都是 E. B和C都是 12.如果一组数据没有起始值或者截尾值,应该用什么描述其集中趋势(E) A.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 C.百分位数 D.标准差 E.中位数 13.四分位间距适用于何种资料(D) A.偏态分布 B.正态分布 C.对称分布 D.任何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 14.对于临床上计算尿铅的95%正常值可用哪个百分位数表示(A) A. P0~P95 B. P2.5~P97.5 C. P5~P95 D. P5~P100 E. P5~P95 15.一般比较婴儿和成人的体重变异度大小用哪个指标好(A)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标准差 D.标准误 E.离均差平方和 16.某地疾病构成情况应该画(C) A.直方图 B.线图 C.百分条图或圆图 D.直条图 E.半对数线图 17.现测得10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尿素氮含量(mmol/L)分别为3.25,3.96, 4.38,4.01, 5.16,4.21,3.78,4.05,4.17,4.12,其均数、中位数为(E) A. 2.55,3.22 B. 3.67,3.98 C. 4.03,4.52 D. 4.22,4.23 E. 4.11,4.085 18.下表为10例垂体催乳素微腺瘤的病人手术前后的血催乳素浓度,用何种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数据的变异情况较为合适(E) 手术前后患者血催乳素浓度(ng/ml) 例号血催乳素浓度 例号 血催乳素浓度 术前术后术前术后 1 276 41 6 266 43 2 880 110 7 500 25 3 1600 280 8 1760 300 4 324 61 9 500 215 5 398 105 10 220 92 A.标准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全距 E.变异系数 19.现有某病患者200人,其中儿童20人,成年人180人,分别占10%和90%,则(E)

医学统计学重点图表总结

描述内容 指 标 意 义 适 用 场 合 平均水平 均 数 个体的平均值 对称分布 几何均数 平均倍数 取对数后对称分布 中 位 数 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众 数 频数最多的观察值 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调和均数 基于倒数变换的平均值 正偏峰分布资料 变 异 度 全 距 观察值取值范围 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标 准 差 (方 差) 观察值平均离开均数的程度 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四分位数间距 居中半数观察值的全距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变异系数 标准差与均数的相对比 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数量级相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 4.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 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图 形 适 用 资 料 实 施 方 法 条 图 组间数量对比 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 方 图 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百分条图 构成比 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饼 图 构成比 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线 图 定量资料数值变动 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 半对数线图 定量资料发展速度 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系 散 点 图 双变量间的关联 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 箱 式 图 定量资料取值范围 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 茎 叶 图 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 定性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 指标 计算公式 适用场合 频率 n/N 估计总体中某一结局发生的概率 频率分布 n 1/N ,n 2/N,…..,n k /N 估计总体中所有可能结局发生的概率 强度 阳性人数/总观察人时数 估计总体中单位时间内某一结局发生的概率 比 A/B 估计两个指标的相对大小 4.常用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参考值范 围(%) 正态分布法 百分位数法 双侧 单侧 双侧 单侧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90 S X 64.1± S X 1.28- S X 1.28+ P 5~P 95 P 10 P 90 95 S X 96.1± S X 64.1- S X 64.1+ P 2.5~P 97.5 P 5 P 95 99 S X 58.2± S X 2.33- S X 2.33+ P 0.5~P 99.5 P 1 P 99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

流行病学 一、流行病学概述 1、流行病学主要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2、疾病的分布: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分布现象。(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 (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获得与病因假设有关的资料及与流行因素有关的资料;判断疾病的传染性;疾病流行规律和特点;可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2)时间分布特征: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3)地区分布的表现形式:全球性(世界性);地方性(endemic);局部地区分布。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时可按自然因素的差异、社会因素的差异、行政区划的不同来分析、国家间、国内和城乡间的不同来分析。 二、流行病学常用的指标 1、率(rate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2、比(ratio) :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 3、构成比(proportion):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4、反映发病及患病水平的指标: (1)发病率:表示一定期间内(通常1年)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流行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3)罹患率(attack rate):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k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某病新病例数一定期间内的某人群中发病率 k ?=同期观察人口数病新旧病例数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比较项目 患病率 发病率 分 子 新旧病例总和 新发病例数 获得渠道 横断面调查 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 指标性质 静态指标 动态指标

医学统计学重点要点

医学统计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概念: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个体的某个变量值的集合。 总体参数: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简称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一般未知。 统计量: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观察值计算得到,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 抽样误差: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频率:若事件A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称m为频数。称m/n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或相对频率。 概率:频率所稳定的常数称为概率。 统计描述:选用合适统计指标(样本统计量)、统计图、统计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刻画和描述。 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用样本统计指标(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指标(参数),称为参数估计。用样本差别或样本与总体差别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差别,称为假设检验。 2.样本特点:足够的样本含量、可靠性、代表性。 3.资料类型: (1)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数值变量或尺度资料。是对观察对象测量指标的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观察指标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每个个体都能观察到一个观察指标的数值,有度量衡单位。 (2)分类资料:包括无序分类资料(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等级资料) ①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频数),由 各分组标志及其频数构成。包括二分类资料和多分类资料。 二分类:将观察对象按两种对立的属性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多分类:将观察对象按多种互斥的属性分类 ②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档次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 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 4.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2018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8《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数据的基本类型,正确地理解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应用范围,从大的方面、从体系和主线上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这是学习《统计学》的起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征;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分;统计 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研究方法 内容设置: 1.1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1.2统计的应用领域 1.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4 统计研究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特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据调查方式和方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为以后各章学习统计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体系;统计分组;频数分布与变量数列 的编制;全距、组距与组数的关系 难点:统计分组;频数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与技巧 内容设置: 2.1数据的采集 2.2数据的整理 2.3频数分布 2.4数据的显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测度,重点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并能加以灵活运用,了解数据分布形状(即偏度与峰度)及其测度。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离散程度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 内容设置: 3.1集中趋势的测度 3.2离散趋势的测度 3.3偏度和峰度的测度(自学) 3.4 相对位置的测度及异常值的检测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时间数列的定义、种类,掌握计算时间序列的水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D.病情程度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D.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E. 标准差 3.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 标应使用 E .四分位数间距 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E.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个体差异 3.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C.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109/L ~×109/L ,其含义是 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 P 说明 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E.增加样本含量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练习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练习(一) 单选题 1.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2.用某种诊断方法判断为阳性的人中,实际有病的人所占的比例称()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 3.-组变量值的标准差将() A.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 B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小 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4.各观察值均加(或减)一个常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多选题 1.对一项新的诊断试验进行研究和评价时,其评价标准应注意() A同金标准诊断方法进行同步盲法比较B有足够的样本量 C诊断界值的确定要合理 D要评价真实性和可靠性 E注意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2.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方法的有()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现况研究D筛检 E生态学研究 3.筛检的主要用途() A诊断疾病 B治疗疾病 C预防疾病 D开展监测 E了解疾病自然史 4.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有() A.要有标题,位于图体下方中央位置B绘制有坐标轴的图形纵横轴要有标目 C要有备注 D同一张图内比较要用不同颜色或样式的线条E纵横轴比列以5:7为宜5.以下哪些为分析性研究() 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D社区干预试验

E队列研究6.对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是统计推断的核心 B利用一个样本信息判断另一个样本特征 Ct检验、方差分析属参数检验 D秩和检验属非参数检验 E把需要判断的总体特征称作假设 7.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社会医学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 8.一般来说哪些疾病可进行筛检() A.对该疾病可采用有效的第三级预防措施 B人群患病率高 C易于诊断但无治疗方法的疾病 D借医学干预能改变自然史的疾病E°检程序比较复杂 9.发病率常用于() A.评价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B反映得病的风险C描述疾病的分布 D探讨发病因素 E提出病因假设 10.描述变量值集中趋势的统计学指标包括D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E百分位数 11.下面关于实验性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性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 B与观察性研究根本的不同之处是有人为干预措施 C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布广泛不易确定高危人群时需采用社区试验 D研究对象可以进行随机分组 E通常设有对照组 12.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正确的是() A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B历史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C历史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 D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因”与“果”同时出现 E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因”与“果”可能都已存在 13.以下属于计量资料的有() A.身高 B体重 C血细胞计数 D某病阳性人数 E心电图 14.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早期发现病人 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E治疗病人 15.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60学时)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 英文名称:Medical Statistics 开课学期: 学时/学分:60 / 4 (其中实习学时:20 ) 课程类型:专业课 开课专业: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 选用教材:马斌荣主编:《医学统计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 1、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2、倪宗瓒主编:卫生统计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3、余松林主编: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4、徐勇勇主编:医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执笔人:陶育纯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医学统计学是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公共卫生事业和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医学统计学也是该专业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医学相关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加强和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养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很有益处。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医学统计方法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医学科研设计方法等。它需要较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及一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习等形式进行,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严密统计逻辑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培养。采用提问、考试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医学统计方法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掌握常用的和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将来阅读医学专业书刊和从事临床医学相关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3、熟悉运用统计图表表达统计分析工作中的相关指标。 4、了解医学科研设计常用的基本方法,熟悉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5、熟练掌握科学型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方法,了解统计软件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 6、注重统计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统计逻辑思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培养。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同质和变异、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掌握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 个体 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名师精品】健康管理师练习题: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1队列研究属于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2下列哪一条是队列研究的缺点() ?A样本代表性差,易产生选择性偏倚 ?B不能计算发病率 ?C不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暴露测量不可靠,易产生信息偏倚 3一组变量值的标准差将() ?A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 ?B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小 ?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4关于流行病学,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A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 ?B它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C它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D它只研究传染病 5对一项新的诊断试验进行研究和评价时,其评价标准应注意() ?A同金标准诊断方法进行同步盲法比较

?B有足够的样本量 ?C诊断界值的确定要合理 ?D要评价真实性和可靠性 ?E注意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6将未患某病而有或无暴露因素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是()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况研究 ?D普查 7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主要有() ?A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 ?B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C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的 ?D是由因及果的推理顺序 ?E经两组暴露率或水平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8一般来说哪些疾病可进行筛检() ?A对该疾病可采用有效的第三级预防措施 ?B人群患病率高 ?C易于诊断但无治疗方法的疾病 ?D借医学干预能改变自然史的疾病 ?E筛检程序比较复杂 9一项病例对照研究,4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200例,而4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的发病率()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医学统计学》是开展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和揭示医学领域里各种数量特征的科学分析方法,是使医学科研得以成功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信息的产生要求我们面对纷乱复杂的数据世界能够正确、科学地去认识和处理,医学统计分析是医学生教育培训必修课程,特别是中、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使其懂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科研设计原则或实验研究方法,能正确处理医学信息和数据,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发挥作用。医学统计是一种有力工具。它同科研的总体设计、资料采集、整理、分析直到最后作出结论都有密切关系。掌握了这个工具可以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只有正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才不致于造成不应有的缺陷或得出错误的结论。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广泛存在。我们就要借助统计学这个工具,在混沌中发现规律。统计学就是研究数据及其存在规律的科学。 (本大纲规定教学时数为62学时,理论讲授38学时,实习或讨论24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大专检验专业学生。同学在具备一定医学基础知识后,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知道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正确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地学习统计学使学员对医学科研工作的认识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大纲中应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完全采用医学中的实例,讲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注意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把统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统计公式着重讲解其意义、使用方法、应用条件和应用时注意事项,不必追究公式的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统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通过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基本方法。理论讲授38学时,实习或讨论24学时 【教学内容分作三级要求】 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于理论课详细讲授,亦为实习课与考试的重点。 第二级是要求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 第三级为一般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亦可选择性讲授,但不在考试范围内。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医学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个

医学统计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选择题(每个2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A相对比 B 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A n1+ n2 B n1+ n2–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χ20.05,ν可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 检验

医学统计学重点图表总结

定量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 描述内容指标意义适用场合 平均水平均数个体的平均值对称分布 几何均数平均倍数取对数后对称分布 中位数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 ④分布不明 众数频数最多的观察值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调和均数基于倒数变换的平 均值 正偏峰分布资料 变异度全距观察值取值范围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标准差(方差)观察值平均离开均 数的程度 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四分位数间距居中半数观察值的 全距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 ④分布不明 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均数的相 对比 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数量级相 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 4.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 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条图组间数量对比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方图定量资料的分布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百分条图构成比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饼图构成比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线图定量资料数值变动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 半对数线图定量资料发展速度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系 1

1 散 点 图 双变量间的关联 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 箱 式 图 定量资料取值范围 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 茎 叶 图 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 定性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 指标 计算公式 适用场合 频率 n/N 估计总体中某一结局发生的概率 频率分布 n 1/N ,n 2/N,…..,n k /N 估计总体中所有可能结局发生的概率 强度 阳性人数/总观察人时数 估计总体中单位时间内某一结局发生的概率 比 A/B 估计两个指标的相对大小 4.常用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参考值范围(%) 正态分布法 百分位数法 双侧 单侧 双侧 单侧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90 S X 64.1± S X 1.28- S X 1.28+ P 5~P 95 P 10 P 90 95 S X 96.1± S X 64.1- S X 64.1+ P 2.5~P 97 .5 P 5 P 95 99 S X 58.2± S X 2.33- S X 2.33+ P 0.5~P 99 .5 P 1 P 99 1.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