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教学查房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救流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救 流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病例 患者,男性、76岁、因“反复头晕、胸闷十余年、再发伴胸痛1天”。以“胸痛待查,冠心病可能原发性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收住入院。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平时血压波动在140-220/80-100mmhg之间。有糖尿病10余年及高脂血症史。入院时、P 80次/分、R 18 次/分、 BP188/90mmhg。主诉无头晕、头痛、心悸、气促、胸闷、胸痛等不适。医嘱给予硝酸甘油1片舌下含服,3升/分吸氧,安博维等药物降压、降糖、调脂对症支持治疗。在入院一小时左右因儿女的事生气后突发胸背部疼痛,呈刀割或撕裂样尖锐性疼痛并放射到肩背部特别是肩胛部,伴出冷汗,持续不能缓解,无明显头晕、头痛、晕厥、恶心、呕吐等不适;测BP220/96mmhg、R20次/分、P98次/分;行床边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大,非特异性ST-T改变;心脏彩超:见主动脉根部扩大,夹层分离处主动脉壁由正常的单条回声带变成两条分离的回声带;血生化、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无明显异常。 问题: 1该患者是什么疾病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2该如何进行急救处理 3使用硝普钠时注意事项 知识点 (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并非真正是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它是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形成血肿的一种致命性疾病。而主动脉中层退行性病变或中层囊性坏死是发病的基础。发病途径:一是主动脉滋养压力升高,破裂出血导致主动脉内层分离;二是由于主动脉内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主动脉弹性低,破裂,血液从破入口进入,使内膜分裂、积血而成血肿。 (二)主动脉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病:现在已经证实,高血压会促进中老年人的主动脉退行性改变,这可能是由于高血压使主动脉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久而久之,便使中膜组织发生退变,包括弹力纤维减少、断裂及平滑肌细胞减少等,从而降低动脉壁各层组织间的粘合力,引起并加速主动脉夹层的形成。 2、性:中老年人的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可达90%以上,血压持续升高时会进一步促进主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和发展,而严重的粥样硬化斑块又会加剧主动脉中膜的退变和破坏。在主动脉退变的基础上,高压血流不断冲击动脉壁,最终导致内、中膜的撕裂和主动脉夹层的形成。 3、动脉中层病变(马凡综合症、 ED综合症、大动脉炎). 4、遗传因素(无症状家族性夹层动脉瘤). 5、外伤。 6、其他(先天性因素、弓缩窄、妊娠)。 (三)主动脉夹层的危害有哪些 主动脉夹层一般的致死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主动脉破裂、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致死的首要原因。 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左近端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在70%~90%。 3. 重要脏器供血障碍脏器缺血坏死,造成脏器功能衰竭;脑、脊髓、腹腔脏器(肝、肾、肠道)、下肢. (四)硝普钠的注意事项 1本品只宜作静脉滴注,长期使用应置于重病监护室内。静滴速度每分钟按体重不应超过10μg/ kg。 2静滴前,将本品50mg 先用5%2—3ml溶解,再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1000ml 稀释至所需浓度,输液器要用铅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避光。 3溶液应新鲜配制,用剩部分应弃去,新配溶液为淡棕色,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 溶液的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24小时。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品,如颜色变蓝、绿或暗红色,指示已与其他物质起反应,即应弃去重换。

腹主动脉瘤护理查房

腹主动脉瘤护理查房 病例汇报: 姜xxx,女性,63岁,农民,2015-11-2急诊以“腹主动脉瘤”收入院。患者于一个月前出现腹痛,伴有轻度压痛,多于餐后症状较重,伴有排便减少,门诊完善相关检查,其腹主动脉彩超提示腹主动脉瘤,瘤体较大,肠管胀气,考虑有腹主动脉瘤压迫肠管。给予平稳血压,并积极润肠通便治疗后,排便症状改善,但其腹部隐痛持续,多为胀痛,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治疗。门诊以“腹主动脉瘤”收入我科住院治疗。自此次发病来,精神弱,饮食少,二便少,排便费力,夜间睡眠较差,体重有所减轻。 既往史: 高血压,高脂血症,反流性食管炎,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史,乙肝病毒携带病史,无烟酒史。否认外伤史,有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 导联心电图:多导联ST-T改变,或T波倒置,部分导联可见q 波。 腹主动脉彩超: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CTA示:腹主动脉瘤。 化验结果: 生化---钙1.92mmol/L;白蛋白30.1g/L; 血常规---白细胞11.35×109g/L;红细胞3.3×1012g/L;血小

板88×109/L; DIC---凝血酶原时间16.5S;D-二聚体1139ng/mL;HBV-DNA: 1.0E+7IU/mL 目前状况: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弱,时有腹部隐痛,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脐周可触及搏动样肿物,准备择期行手术治疗。患者于2015-11-4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顺利,术后返回重症监护室留观,于2015-11-6返回病房。 疾病相关知识 ㈠疾病原因: 退行性疾病:囊性中膜坏死,主动脉夹层 遗传性疾病: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缩窄等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大血管炎,巨细胞动脉炎,SLE等 创伤 感染性因素:真菌,结核,葡萄球菌,沙门菌等 ㈡症状和体征: 不典型,常为体检发现。正常成人腹主动脉的直径为1.6cm~2.0cm,当腹主动脉扩张膨胀至2c m 以上时,即可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在一般情况下,腹主动脉瘤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病人在作其它检查或自己在偶然中发现。 其典型的表现为:腹部搏动性肿块。当瘤体不断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时,可能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腰背部疼痛,甚至出现肠梗阻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aortic dissectin ghematoma),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群,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本病多急剧发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65%~75%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心脏合并症。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男女之比为2~3:1。 病因 病因未明。80%以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有高血压,不少患者有囊性中层坏死。高血压并非引起囊性中层坏死的原因,但可促进其发展。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征中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颇常见,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机会也多,其他遗传性疾病如特纳(Turner)综合征、埃-当(Ehlers-Danlos)综合征,也有发生主动脉夹层的趋向。主动脉夹层还易在妊娠期发生,其原因不明,猜想妊娠时内分泌变化使主动脉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易于裂开。 正常成人的主动脉壁耐受压力颇强,使壁内裂开需66.7kPa(500mmHg)以上。因此,造成夹层裂开的先决条件为动脉壁缺陷,尤其中层的缺陷。一般而言,在年长者以中层肌肉退行性变为主,年轻者则以弹性纤维的缺少为主。至于少数主动脉夹层无动脉内膜裂口者,则可能由于中层退行性变病灶内滋养血管的破裂引起壁内出血所致。合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为囊性中层坏死。动脉中层弹性纤维有局部断裂或坏死,基质有粘液样和囊肿形成。夹层分裂常发生于升主动脉,此处经受血流冲击力最大,而主动脉弓的远端则病变少而渐轻。主动脉壁分裂为二层,其间积有血液和血块,该处主动脉明显扩大,呈梭形或囊状。病变如涉及主动脉瓣环则环扩大而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变可从主动脉根部向远处

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

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1、分型传统主动脉夹层分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型.Debakey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三型: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升主动脉并累及腹主动脉;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局限于升主动脉;I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A,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B。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两型: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A型;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B型。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I型和II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本指南认为Stanford分型更为简洁实用。2、分级主动脉壁黏膜下出血,或壁间血肿形成,以及主动脉壁硬化斑块的溃疡形成,可能是夹层形成的早期阶段,或者是夹层的一种亚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动脉夹层的5级分类方法。1级(典型的主动脉夹层,有破裂撕脱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主动脉内中膜撕裂(通常撕裂位于中外膜之间),将主动脉管腔分为真假两个腔,由于两腔压力不同,假腔常大于真腔,真假腔经内膜的破裂口相交通。然而在有些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并未发现内膜破裂口,这在临床上不常见,但尸检报告有4%~12%未发现内膜破裂口。夹层病变可从内膜破裂口开始向近端或远端发展,病变累及主动脉的分支时可导致相应并发症的发生。2级(主动脉中膜变

性,有内膜下血肿形成或内膜下出血)主动脉壁内血肿形成可能是主动脉中层变性后的早期表现,主动脉外膜和内膜的弹性系数不同可能是主动脉壁内出血的另一原因,出血的血管可能是主动脉壁内的滋养动脉。影像学检查中发现2级夹层约占夹层的10%~30%。2级夹层又可分为两个亚型。A亚型表现为主动脉内壁光滑,主动脉直径不超过 3.5cm,主动脉壁厚不超过0.5cm.在超声检查中约1/3的该型患者可发现主动脉壁内低回声区,低回声取内无血流信号,血肿的平均长度约11cm。B亚型发生于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主动脉内壁有粗糙的粥样斑块及钙化区,主动脉直径超过3.5cm,主动脉壁厚平均约1.3cm,约70%的该型患者可在超声检查中发现低回声区。该型病变发生于降主动脉的几率大于发生于升主动脉的几率。随访资料证实主动脉壁内血肿形成或出血的患者中28%~47%会发展为主动脉夹层,21%~47%的患者发生主动脉破裂,10%的患者可以自愈。3级(局限与内膜破裂口附近的小面积偏心性主动脉壁肿胀)指微小的主动脉壁内膜破损且有附壁血栓形成,这种病变在随访中发现有两种预后,如果破损疤痕愈合则称为不完全的微小夹层,如果破损扩大血流进入已经破坏的中膜则形成典型夹层。4级(主动脉附壁斑块破裂形成的主动脉壁溃疡)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溃疡在CTA、MRA、腔内超声等检查中均可清楚的发现,这种病变主要影响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一般较局限且不影响主动脉的主要分支,溃疡病变的持续发展可导

个案护理查房,动脉瘤

个案护理查房 日期:2016-1-26 地点:人民医院住院部5A 参加人员: 主查人; 内容:颈内动脉—眼动脉瘤 一、概述 颈动脉瘤,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得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颈动脉瘤颈动脉瘤可发生在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由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又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经外动脉较少见。主要症状为发现颈部肿块,有明显得搏动及杂音,少数肿块因瘤腔内被分层得血栓堵塞,搏动减弱或消失。 二、病因 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得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颈动脉瘤可发生在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由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又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经外动脉较少见。 三、分类 大脑前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脉络从前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眼动脉瘤。 四、临床特点 主要症状为发现颈部肿块,有明显得搏动及杂音,少数肿块因瘤腔内 被分层得血栓堵塞,搏动减弱或消失。发生在颈总动脉、经内动脉得动脉可影响脑部供血,瘤体内血栓脱落可引起脑梗死,患者可出现成得脑缺血症状,如头痛、头昏、失语、耳鸣、记忆力下降、半身不遂、运动失调、视力模糊等。瘤体增大压迫神经、喉、气管、食管,可出现脑神经瘫痪、Horner征、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五、鉴别诊断 肿块位于颈侧部,有明显搏动及收缩期杂音,压迫肿块近心端动脉时,搏动减弱或消失,即可作出诊断。但遇肿块搏动及杂音不明显者,诊断较困难。DSA检查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动脉瘤形成得原因不同,DSA显影也略有不同, 1、先天性动脉瘤,瘤体一般较小,自绿豆到黄豆大小,呈囊状,有蒂与动脉干连接;动脉硬化形成得动脉瘤可见到瘤动脉纤细弯曲,动脉腔变窄或粗细不均,瘤体呈梭形; 2外伤性动脉瘤为囊性或多房性构成。 近年来应用磁共振血管显影(MRA)诊断动脉瘤得价值日益受到重视。MRA就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患者可免于动脉或静脉穿刺之苦,诊断动脉瘤较DSA更具优势。 六、治疗 颈动脉瘤除瘤体堵塞血管,或血栓脱落引起脑梗死,影响脑供血外,更为严重得并发症就是瘤体增大破裂,引起致死性大出血,故颈动脉瘤一旦确诊,宜尽快手术。根据瘤体大小及部位采取不同得手术方式。①较小囊性动脉瘤:游离瘤体,于颈部放置钳子,切除瘤体,缝合。梭形动脉瘤,可切除动脉瘤及病变动脉后,作动脉端吻合,必要时用人工血管或同种动脉替换切除得动脉。

颅内动脉瘤疾病查房

疾病查房教案 查房题目: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 查房对象:74床向华山学时数:2 查房目标:1、熟悉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理 2、了解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3、掌握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相应的护理措施 重点分析内容:1、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理 2、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3、该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相关护理措施 4、该患者尚未解决的问题,讨论护理措施。 拟提的问题:1、简述动脉瘤的发病机理 2、动脉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3、动脉瘤如何治疗 4、该患者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护理措施 小结: 通过本次疾病查房,不仅让大家巩固了原有的知识,而且充实了新知识,新技术,以便跟上医疗变化的节奏。主查者资料准备充分,全科护士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踊跃,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预期目标。不足之处是回答问题欠全面,今后要多加强业务学习 2009年2月12日

疾病查房 日期 2009-2-12 主持人葛庆青职务护士长 主讲人周宁颖职称护师地点神经外科办公室参加人员: 病人姓名向华山年龄:39岁床号:74床 住院号: 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 葛庆青主管护师: 一、疾病概况 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及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颅内动脉或静脉破裂,血流进入蛛网膜下腔即形成SAH。 病因: 1)自发性(Spontaneous SAH):动脉瘤 51% 脑AVM 高血压动脉硬化其他 2)外伤性 2.何为颅内动脉瘤?(黄维) 颅内动脉瘤是动脉壁的中层和外层因软弱或缺损形成囊状膨出。,主要由于管壁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引起。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第3 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本病好发于40一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小于60岁:男>女(56%:44%),大于6岁:女>男(56%:44%) 3.疾病病因 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壁先天缺陷学说认为,颅内Willis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概述]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是一类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疾病是心血管外科最困难和最危险的手术之一。关于该病, 早在16 世纪医学史就有记载, 到18 世纪该病被描述为主动脉外膜下血肿; 1826 年Laennec 正式提出了夹层主动脉瘤概念; 1830 年, Eliotson 提出了主动脉为夹层发生的最常见的部位, 而且还进一步阐述了内膜撕裂常呈横向, 外膜撕裂常呈纵向; 1888 年Matas 尝试切开主动脉瘤行血管内修补; 20 世纪初Marphy 等通过动物实验作血管切断、端端吻合成功, 从而奠定了血管切除缝合的基础; 1944 年Craford 等用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治疗主动脉狭窄, 1956 年我国的顾恺时教授先后研制出无缝塑料纤维人造血管并成功用于临床,。近50 年来, 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和相关辅助措施和效果均取得较大进展。多中心研究证实发病率男女比为2: 1~ 5: 1[ 1] , 近侧主动脉夹层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 55 岁, 而远侧主动脉夹层在60~ 70 岁; 在主动脉夹层的病人中, 有62% ~ 78%的病人有高血压, 尤其是近侧主动脉夹层, 占70% [ 2] 。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弓发育不全、主动脉缩窄、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Marfan综合征都是公认的主动脉夹层易感因素。在< 40 岁的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中, Marfan 占大部分; 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占约5% 。[目的] 安全降低血压,减轻烦躁焦虑,减慢心率,有效镇痛 [适用范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急性措施] 1.病情评估早期确诊并首先判断病情轻重,根据病史、体征、胸片等三部分。病史中胸痛、背痛或均有; 性质为突然发作、撕裂样。体征: 两侧的脉搏、血压不一致或均有; 胸片: 主动脉影、纵隔增宽或均有。如果这三个指标均阳性, 患主动夹层动脉瘤的可能性为 96% ;根据夹层动脉瘤分型,夹层撕裂程度和累及脏器确定病情轻重。主动脉夹层根据症状出现的时间长短分为急性主动脉夹层, 其病程< 2 周, > 2 周为慢性。DeBakey 分型分为三型:1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 2.主动脉夹层只累及升主动脉; 3病变只累及降主动脉。Starnford 分型分为二型: A 型: 病变累及升主动脉; B 型: 主动脉夹层只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主动脉。Kirklin 分型分为二型: 近侧主动脉夹层、远侧主动脉夹层。 2.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有效适度降低血压 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导致夹层撕裂和血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血压和 左室射血速率的大小。降低血压, 减慢左室射血速度, 减少血流搏动波对主动脉壁的冲击是本病的治疗原则,许多证据表明夹层的压迫和破裂可产生两上肢的血压、脉搏不一致, 大约有38% 的病人有这体征。低血压、休克常是由严重的主动脉瓣反流、主动脉破裂、冠脉栓塞或左心收缩乏力、急性心包填塞造成。大部分病人急性心包填塞不是由于夹层破裂或漏血, 而是完整的假腔膜渗血入心包腔, 不管什么途径均是危险信号。评估患者血压情况,以便及时有效使用降压药物,收缩压控制在100, 心率在60- 70 次/ 分之间,血压下降后疼痛明 显减轻或消失是夹层分离停止扩展的指征。。 3.判断患者存在的危险程度 患者术前状况与住院死亡率有密切关系。Trimarchi 等[2] 将术前合并心包填塞、休克、充血性心衰、脑血管意外、卒中、昏迷、心肌缺血或梗死、心电图有新发Q 波或ST 段抬高、急性肾衰、肠道缺血性梗死等定义为不稳定患者, 而未合并这些因素者定义为稳定患者, 前者住院死亡率( 31.. 4%)明显高于后者( 16.. 7%) 。另外, 高龄、马方综合征、术前ST..T 抬高等也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4, 8] 。 4.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有效镇痛 该病最典型的表现是剧烈撕裂样疼痛,与夹层的部位有关, 一般位于胸部的正前后方, 呈刺痛、撕裂痛、刀割样痛; 常突然发作, 很少放射到颈、肩手臂, 这有别于冠心病。疼痛

动脉瘤个案护理查房

个案护理查房 日期:2016-1-26 地点:人民医院住院部5A 参加人员: 主查人; 内容:颈内动脉—眼动脉瘤 一、概述 颈动脉瘤,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的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颈动脉瘤颈动脉瘤可发生在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由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又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经外动脉较少见。主要症状为发现颈部肿块,有明显的搏动及杂音,少数肿块因瘤腔内被分层的血栓堵塞,搏动减弱或消失。 二、病因 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的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颈动脉瘤可发生在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由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又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经外动脉较少见。 三、分类 大脑前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脉络从前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眼

动脉瘤。 四、临床特点 主要症状为发现颈部肿块,有明显的搏动及杂音,少数肿块因瘤腔内 被分层的血栓堵塞,搏动减弱或消失。发生在颈总动脉、经内动脉的动脉可影响脑部供血,瘤体内血栓脱落可引起脑梗死,患者可出现成的脑缺血症状,如头痛、头昏、失语、耳鸣、记忆力下降、半身不遂、运动失调、视力模糊等。瘤体增大压迫神经、喉、气管、食管,可出现脑神经瘫痪、Horner征、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五、鉴别诊断 肿块位于颈侧部,有明显搏动及收缩期杂音,压迫肿块近心端动脉时,搏动减弱或消失,即可作出诊断。但遇肿块搏动及杂音不明显者,诊断较困难。DSA检查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动脉瘤形成的原因不同,DSA显影也略有不同, 1.先天性动脉瘤,瘤体一般较小,自绿豆到黄豆大小,呈囊状,有蒂与动脉干连接;动脉硬化形成的动脉瘤可见到瘤动脉纤细弯曲,动脉腔变窄或粗细不均,瘤体呈梭形; 2外伤性动脉瘤为囊性或多房性构成。 近年来应用磁共振血管显影(MRA)诊断动脉瘤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患者可免于动脉或静脉穿刺之苦,诊断动脉瘤较DSA更具优势。 六、治疗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记录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2013-4-9主持人:xxx 科室:心内科二区主查人:xxx 参加人员: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 人初级职称:13人 进修生; 0 人实习生; 0人 参加人员签名: 护理部成员:xxx xx 相关科室护士长:xxx xxx xxx 外科室护士:xxxxxx xxxx 本科室成员:xxx xxx xxx xxx 查房得主题: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护理 查房得形式:教学查房 查房得目标:1、熟悉主动脉夹层相关知识 2、掌握主动脉夹层患者得护理 3、理解主动脉夹层治疗新进展 一、主持人发言-—xxx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尊敬得护理部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下午好!首先欢迎各位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科得护理查房及指导工作、今天得查房主题就是: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护理。首先由请主管该病人得李梅护师报告病例。 二、病情汇报——xx(护师): 患者男性57岁因突发胸背痛8小时入院、 自诉于3年前开始出现头昏症状,昏胀感明显,当时测血压160/90mmHg,之前无发热、盗汗,无夜尿,无浮肿,且未诉头痛、呕吐,无胸闷、胸痛,无心悸、气促,无晕厥、黑朦,多在活后或休息不好时表现头昏明显,为阵发性,休息或血压下降后症状稍改善,血压最高超过180/110mmHg,未予重视,曾在当地医院间断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间断服药(具体药名不详),未监测血压,上述症状反复发作。8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胸背剧痛,持续压榨感,逐渐加重。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病史,未规律服药,其父母兄弟均有高血压病病史;有脾切除手术史、 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CTA示1、主动脉夹层(Debakey 3型)。 病例报告完毕、

主动脉瘤及夹层

主动脉瘤(AA)及主动脉夹层(AD)诊疗规范 (一)疾病特点: 1、主动脉瘤及夹层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大多伴有高血压。其发生机制很复杂,遗传易感性、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蛋白酶等均与其发生直接相关。各种病因最终都表现为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继而扩张形成动脉瘤。 2、主动脉瘤可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也可有腹痛(疼痛一般不随体位或运动而改变)、压迫临近器官出现相应症状、远端血管栓塞症状和腹部搏动性包块;动脉瘤破裂时有突发腹痛、休克、搏动性包块。 3、夹层动脉瘤多急性起病,可有突发剧烈撕裂样胸痛,可发生于前胸、后背、或腹部或沿胸主动脉行径,也可呈刺痛或刀割样疼痛,大汗淋漓,转移性疼痛自前胸至后背以至下腹,提示撕裂发展过程。可伴有高血压、脏器缺血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下半身青紫,股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以至截瘫。 4、主动脉瘤多见于腹主动脉,尤以肾下腹主动脉瘤多见。胸主动脉瘤较少见,但死亡率更高。主动脉瘤少见类型为炎性主动脉瘤、感染性主动脉瘤。前者在临床表现上,更容易出现腰部或腹部疼痛等症状。慢性腹痛、体重减轻、血沉增快是诊断炎性腹主动脉瘤的三联征。后者多由继发感染引起,葡萄球菌和沙门菌是常见的致病菌,结核杆菌和梅毒也可以导致主动脉瘤。 5、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瘤体破裂、远端脏器栓塞和邻近脏器受压。 6、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急症,极为凶险,对其诊断治疗应刻不容缓。 7、常见的鉴别诊断主要有心梗、肺栓塞、胸膜炎、腹部占位性病变等。 (二)AD分型:最常用的有两种分级方法。 (1)DeBakey 分型 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超越主动脉弓,直至腹主动脉,此型最为常见; 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局限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 Ⅲ型:内膜破口多位于降主动脉峡部,扩展范围累及降主动脉或/和腹主动脉,其中膈上者又称为ⅢA型,膈下者为ⅢB型。 (2)Stanford 分型: A型:凡升主动脉受累者为A 型(包括DeBakeyⅠ型和Ⅱ型); B型:只涉及降主动脉者为B 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 A型约占全部病例的2/3,B型约占1/3。 目前,国外以Stanford分型使用较多。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记录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2013-4-9 主持人:xxx 科室:心内科二区主查人:xxx 参加人员:高级职称:5 人中级职称:3 人初级职称:13人 进修生; 0 人实习生; 0人 参加人员签名: 护理部成员:xxx x x 相关科室护士长:xxx xxx xxx 外科室护士:xxx xxx xxxx 本科室成员:xxx xxx xxx xxx 查房得主题: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护理 查房得形式:教学查房 查房得目标:1、熟悉主动脉夹层相关知识 2、掌握主动脉夹层患者得护理 3、理解主动脉夹层治疗新进展 一、主持人发言——xxx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尊敬得护理部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下午好!首先欢迎各位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科得护理查房及指导工作。今天得查房主题就是: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护理。首先由请主管该病人得李梅护师报告病例。 二、病情汇报——xx(护师): 患者男性57岁因突发胸背痛8小时入院。 自诉于3年前开始出现头昏症状,昏胀感明显,当时测血压160/90mmHg,之前无发热、盗汗,无夜尿,无浮肿,且未诉头痛、呕吐,无胸闷、胸痛,无心悸、气促,无晕厥、黑朦,多在活后或休息不好时表现头昏明显,为阵发性,休息或血压下降后症状稍改善,血压最高超过180/110mmHg,未予重视,曾在当地医院间断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间断服药(具体药名不详),未监测血压,上述症状反复发作。8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胸背剧痛,持续压榨感,逐渐加重。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病史,未规律服药,其父母兄弟均有高血压病病史;有脾切除手术史。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CTA示1、主动脉夹层(Debakey 3型)。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现状(11)(1)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急性夹层动脉瘤是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如未能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最近文献报道,急性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每年可高达(10 ~29)/1 000000人[1]。这部分病人如未接受治疗,将有36%~ 72%死于发病后48h,62%~ 91%死于发病后1周。 1夹层动脉瘤的主要病生理特点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也有称为主动脉内膜剥离症或壁间动脉瘤,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在内膜和中外层间有血液通过时的压力导致大血管纵向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double-barrel),或主动脉瘤样扩张。少数病人可能没有内膜破裂而是中层出血形成夹层。 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原因很多,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中层囊性坏死、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外伤及梅毒等。除外伤之外,其病理基础都是主动脉中层和平滑肌的改变。 在临床病例中,西方国家以高血压为主,既往认为国内病例青壮年多为先天性中层发育不良如马凡氏综合症等,但近年来发病者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比例逐渐增高。

动脉内膜撕裂、动脉管壁剥离及血肿在动脉壁中间蔓延扩大至全层是夹层动脉瘤发病的病理过程。动脉内膜的撕裂多见于升主动脉近心端和降主动脉起始部,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侧。撕裂的长轴常与主动脉长轴相垂直。内膜一旦撕裂,由于血流的顺向和逆向冲击,剥离范围会逐渐增大,对高血压患者则更为危险,管壁剥离血肿蔓延多在内膜与中层的内1/3和外1/3之间发展,使内膜撕裂深达中层,并常止于中层的1/3,夹层血肿顺行或逆行蔓延,可破入胸腔、心包导致猝死或心包填塞致死,或破入主动脉内出现第二个开口,形成主动脉内的假腔流道。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发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夹层动脉瘤。发病在2周内称为急性夹层动脉瘤,无急性病史或发病超过2周以上者属于慢性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起自主动脉环,沿脊柱偏后,上升部称升主动脉,至右无名动脉分支横行至锁骨下动脉,称主动脉弓,此后沿脊柱左侧下行称降主动脉,穿过膈肌进入腹部称腹主动脉,直达左右髂动脉分支。主动脉弓部重要分支的头、颈动脉供应两上肢及颅脑部的血流,以无名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为标志又分为右弓和左弓。降主动脉有多个分支,供应脊髓的血液。腹主动脉是腹腔许多脏器血供的分支主干,如左右肾动脉、肝、脾及肠系膜上动脉等。了解主动脉解剖对于认识和理解夹层动脉瘤的选择治疗极其重要。 夹层动脉瘤根据内膜撕裂部位的不同有两种常用分类方法,1955年DeBakey将其分为3型。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或弓部,剥离范围延伸至弓部

主动脉夹层的健康教育

主动脉夹层的健康教育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血肿将动脉壁中层撕开不断蔓延,并向内外两侧膨出形成局灶性夹层血肿。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高血压、休克等。 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心率、尿量的变化,监测四肢血压并详细记录。 2、及时了解疼痛的强度、部位、范围、时间。 3、夹层累及相关系统受损的表现。 4、并发症:心脏压塞、夹层破裂、猝死。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按观察要点并处理,保持收缩压维持在100~110mmHg,心率控制在60~70次/min。 2、体位:入住CCU后,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 3、饮食:鼓励饮水,指导选择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或软食。 4、急救护理:监护,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5、药物观察:血压升高者在硝普钠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光,现配现用,超过6小时即重新配制,以确保药物有效性,并及时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嗜睡、烦躁等药物副作用。使用度冷丁等止痛药物须注意疼痛有无减轻、有无呼吸抑制。 6、预防并发症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动作。如疼痛反复出现,应警惕夹层血肿扩展。 7、心理护理:及时评估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情绪状态,给与相应的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出院后以休息为主,活动量要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 2、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 3、按医嘱坚持服药,控制血压,不擅自调整药量; 4、教会患者自测心率、脉搏,有条件者置血压计,定时测量; 5、定期复诊,若出现胸、腹、腰痛症状及时就诊;

心血管内科病人入院宣教 心血管内科病房,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其特点是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为病人解决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疾病健康知识宣教,促使病人身心早日康复。入院后,将有责任护士或其小组护士负责照顾您。您有什么困难、要求都可以向其及时反映。 一、病区环境 责任护士接待病人,首先自我介绍,向病人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介绍卫生间、开水间、保管室、新农合登记处、出入院手续办理处、护士办公室、医生办公室、治疗室等必要场所能使病人较快适应病区环境。 二、病区规章制度 为了利于您和其他病友的治疗和康复,请您自觉遵守病房管理制度和作息时间,陪护制度,并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服从治疗和护理措施。 1.为了您的安全,住院期间请勿外出、外宿,特殊情况须向您的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书面请假;病人外出、外宿时发生的一切意外,责任请您自己负责,医院无法承担。 2.保持病室内整洁,不在病室内吸烟、喧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及往窗外倒水,不在室内使用灶具。衣服请晾晒在指定的地方。 3.病人不得自动调动床位以免发生差错,严禁在病房玩牌、打麻将。 4.病人不能进入办公室翻阅病历,如有疑问,可向医护人员提出。 5.若要自行邀请院外医生诊治或使用自备药物,需经床位医生同意。

临床教学查房

临床教学查房 一、经治医师报告病历:患者XXX,男,68岁,离休干部。主因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小时于2002-09-20入院。缘于入院当日15时突然出现胸骨下段后方剧烈压榨性疼痛,伴窒息感,头晕。含服硝酸甘油2片无缓解,于18:00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10/80mmHg,心率,55次/分,律齐,未闻心脏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Ⅰ°房室传导阻滞;STⅡ,Ⅲ,aVF呈弓背向上抬高0.1-0.5mV,STⅠ,aVL,V2-5水平压低0.1-0.6mV,TⅡ,Ⅲ,aVF 高耸,TV2-6低平。CK-MB,185IU/L(正常对照0-20),cTnT (+)。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推测为右冠状动脉近段阻塞。入院后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用药后30分钟胸痛消失,心电图出现一过性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和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STⅡ,Ⅲ,aVF呈弓背向上抬高0.05-0.1mV,STⅠ,aVL,V2-5回到等电位线,TⅡ,Ⅲ,aVF接近正常,TV2-6低平。提示冠脉再通。经常规镇静、抗心律失常、抗凝及GIK液治疗后病情稳定好转。住院期间因情绪激动于9月24日18:45、24日21:45和9月27日三次出现阿-斯发作,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最长达6秒钟。经心前区捶击后心脏按摩、四次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200瓦/秒),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氢钠等抢救药物,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等措施,抢救成功。使患者转危为安。9月26日患者出现左腿深静脉血栓栓塞,给予尿激酶30万单位左股动脉内注射,辅以罂粟硷、局部湿敷硫酸镁等,肿胀和疼痛消失。经过进一步扩冠、抗凝和抗动脉硬化治疗,现患者一般状态好,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楚,心率56次/分,律齐,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56次/分,无病理性Q波形成,ST段回到等电位线,TⅡ,Ⅲ,aVF,TV2,3呈"冠状T"。 二、由XXX副主任医师就该病人进行教学查房 患者为老年男性,平素吸烟,喜肉食。离休前从事办公室工作。发病有典型胸痛,持续不缓解,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伴窒息感和头晕。血压正常,心率缓,心电图STⅡ,Ⅲ,aVF呈弓背向上抬高0.1-0.5mV,CK-MB升高,cTnT (+)。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没有问题。但我们临床上常见症状不典型的患者,老年人常以气促和心衰加重为主要表现。偶见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因此对老年人的病情变化要特别引起注意。对出现胸痛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描记18导联心电图,注意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和急性胸膜炎及急腹症相鉴别。要做到迅速诊断,一经确定诊断,争取在30分钟内开始溶栓或90分钟内直接PTCA治疗。对暂时不能作出诊断的要严密观察,动态观察心电图和血清心迹标记物的演变,提倡常规检查血清肌钙蛋白,以防漏诊。 急性心肌梗死胸痛特点:AMI疼痛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颌部、背部或肩部放散;有时疼痛部位不典型,我科以往就诊患者有以牙痛为主诉的例子。疼痛常持续20min 以上,通常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常伴窒息与烧灼感、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女性常表现为不典型胸痛,而老年人更多地表现为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心电图动态改变特点:Ⅰ.有Q波心肌梗死者:⑴发病数小时内无异常出现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T波;⑵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至两天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永久存在;⑶不进行治疗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2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是为亚急性期改变;⑷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型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为慢性期改变。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恢复。Ⅱ.无Q波心肌梗死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先是ST段普遍压低(除aVR,有时V1导联外),继而是T波倒置,但始终不出现Q波。ST段和T波的改变持续存在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