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和铝合金金相检验

铝和铝合金金相检验
铝和铝合金金相检验

铝及铝合金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是使用非常多的材料之一,但是我们对它的材料属性可能并不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铝及铝合金的金相检验的相关内容。

材料概述:

铝和铝合金具有密度小,重量轻,比强度高,电导与热导性好,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纯铝的性能在大多数场合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此,需要在纯铝中添加各种相关的合金元素,以生产出满足各种性能和用途的铝合金。

铝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有Si、Cu、Mg、Zn、Ni、Mn等,主要起到提高强度和热强性能的作用,有的还添加微量的Cd、Ag、Be、Ti等元素来补充强化和细化晶粒。

铝的进行检验主要用于晶粒度测定、金相评估、杂志和机械缺陷等质量控制中。

制备指南:

制样中的要点:

1、切割

铝及铝合金硬度较低,易产生变形,切割时应减小切割片的切割速率和进给速率。一般推荐碳化硅切割片进行切割。

碳化硅树脂切割片

2、镶嵌

铝及铝合金大多数情况下,用通用的酚醛热镶嵌树脂镶嵌足够。

对于不耐压的铝制薄板、箔和电解抛光试样最好是用缓慢固化的环氧型冷镶树脂。

如需电解抛光,样品应该从镶嵌树脂后面显露出,最为电解抛光时的触点。

MW001通用热镶树脂

MC003免真空清透冷镶套装

3、磨抛

纯铝非常软,容易发生机械变形和划伤;研磨和抛光时,磨粒很容易嵌入材料表面

从粗磨开始,应尽量避免粗颗粒,建议从较细的碳化硅砂纸进行粗磨,比如400#/600#进行研磨。对于较大的铝合金铸件可以从320#砂纸进行研磨。研磨时压力要尽可能小。

铝和铝合金的抛光必须用金刚石抛光液进行深划痕的去除。

如果不清楚样品的水溶性,则使用醇基金刚石悬浮液和酒精基的润滑剂进行抛光。

磨料不宜太稀或过多,容易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灰色的氧化膜。

如果在抛光过程中发现金刚石颗粒压入表面,则可延长二氧化硅精抛光的时间。

电解抛光只适合纯铝或变形铝合金,不适合铸造铝合金,因为铸造铝合金会有很多不同的相。

以上推荐参数取自:自动磨抛机Smoothneer-6 上Ф250 mm 工作盘的Ф30 mm 的铝合金样品的制备方法。

浸蚀:

铝和铝合金通常采用化学侵蚀,侵蚀剂可根据合金成分、状态及要求来选择。常用的铝及铝合金化学浸蚀试剂如下:

铝和铝合金电解抛光液如下:

组织赏析:

铝箔200x

纯铝200X

6063铝合金棒材

上海川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金相设备与耗材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的专业品牌公司,致力于做金相学的传导者,公司拥有精湛的金相试样制备技术和材料分析能力,具备高标准配制的实验室、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可以提供专业准确的检测报告、高效率的检测服务,并且可以定期为企业和机构提供针对性的金相培训课程。优质的产品结合完美的技术服务使其深受业内人士赞誉。

软金属(铝合金)金相试样的制备与组织显示

软金属(铝合金)金相试样的制备与组织显 示 ------大纲、实验指导书 大纲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所属实验课程:光学分析实验教学模块 实验指导书名称:《材料光学技术实验》实验指导书 相关理论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普通物理、物理化学 撰稿人:**** 日期:2011-6-30 一、目的与任务 重温金相样品的基本制备方法,了解材料比较软的时候,磨光、抛光的技巧;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电木粉镶嵌铝合金样品(1~2%Cu)的制备、组织显示过程。另外,了解耐蚀样品的蚀刻方法,进一步体会浸蚀、擦拭蚀刻方法的技巧和需要。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⒈实验内容与要求 内容涉及磨光、抛光、蚀刻。 教师简要介绍实验的基本技术基础,注意事项;同学独立完成一个铝合金金相试样的制备、组织显示,包括磨光、抛光、蚀刻、观察。实际的操作如下: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个上一届同学在“材料工程基础”实践平台留存在实验室的铝铜合金的镶嵌样品,从400号砂纸开始,磨制3道砂纸;之后抛光,然后进行组织显示的蚀刻。 软金属在磨光过程中的黏着感觉,与碳钢样品有显著区别;特别是在400号以上的细砂纸的磨光操作中尤其明显。同时,镶嵌样品磨面上性质不同的金属材料、镶嵌材料的复杂性,在手感、稳定控制上,与整体金属样品也存在差异。 对于软金属在抛光过程中质量的波动,以及容易造成内部变形层的特点,注意随时检查、关注。 蚀刻的时候,为了使得样品表面蚀刻均匀,要将样品表面倾斜放置在腐蚀液中,便于气泡的逸出;同时,不要一直在培养皿中的同一个位置长时间停留,应当多次转换位置,保证蚀刻液不会出现局部失效。 在实验中熟练操作4X1型显微镜,观察各个阶段样品的表面质量。

DBJ15-30-2002 广东省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广东省《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DBJ15-30-2002 简介: 内容: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材料要求 3.1 一般规定 3.2 铝合金型材 3.4 五金配件 3.5 密封材料 3.6 金属连接件 3.7紧固件 4、工程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抗风压性能设计 4.3 水密性能设计 4.4 气密性能设计 4.5 隔声性能设计 4.6 隔热性能设计 4.7 防玻璃热炸裂设计 4.8 玻璃镶嵌结构设计 4.9 防雷设计 4.10 其它安全性设计 4.11 门窗立面建筑设计 5、安装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施工准备 5.3 安装施工 5.4 产品保护 5.5 安全技术措施 6、工程验收 6.1 一般规定 6.2 主控项目 6.3 一般项目 6.4 检验规则 6.5 质量验收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为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使铝合金门窗的性能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保证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质量,针对本省的气候特点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其它材料制作的建筑门窗可参照本规范。

1.0.3本规范中的铝合金门窗(以下简称铝门窗)是指在建筑物上的安装高度不大于100m、无特殊功能要求(如防火、防爆、防化学腐蚀等)的铝门窗。本规范不适用于建筑幕墙上的铝门窗、斜屋顶窗和采光天窗等工程。安装高度大于100m 的门窗工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0.4铝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1 主型材 连接组合成门窗框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和开启扉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框材;连接组合成门窗扇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扇挺型材。 2.1.2 辅型材 门窗框架构件体系中,镶嵌或固定于主型材构件上,起到传力或某各功能作用的附加型材(如玻璃压条、披水条等)。 2.1.3 主要受力构件 门窗立面内承受并传递门窗自身重力及水平风荷载等作用力的中横框、中竖框、扇挺等主型材,以及组合门窗拼樘框型材。 2.1.4 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 门窗主型材横截面中,承受垂直和水平方向荷载作用力的腹板、翼缘或固定其它构件的连接受力部分等主要部位。 2.1.5 隐框、半隐框窗 采用结构胶将玻璃与窗框或窗扇构架粘结装配在起,框、扇型材构件不显露于或部分显露于室外表面的铝合金玻璃窗。 2.1.6 雨幕原理 在建筑外围护结构或构件空腔的室外表面开口构造处进行适当的遮蔽形成雨幕,并对室内表面接缝进行有效的密封,以实现空腔内气压与室外风压力的平衡,从而减少或消除雨水通过外部开口的作用力,防止外围护结构或构件发生雨水渗漏的设计原理。 2.1.7 隔热性能 建筑门窗在夏季阻隔太阳辐射得热以及室外高温得热的能力。 2.1.8 干法安装 门窗洞口墙基体上预先设置金属附加外框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待洞口墙体表面装饰湿业全部完成后,再在附加框架上固定门窗的安装方式。 2.1.9 湿法安装 门窗洞口墙体面层装饰湿作业前开始安装门窗,采用连接件在洞口墙基体上固定门窗框,然后对门窗框与洞口墙体间隙进行密封理的门窗安装方式。 2.2 符号 2.2.1 W k——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 2.2.2 W o——基本风压; 2.2.3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2.2.4 μs——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2.2.5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2.2.6 l——杆件跨度; 2.2.7 [u] ——杆件弯曲允许挠度值; 2.2.8 u max——杆件弯曲最大挠度值; 2.2.9 △P——水密性能压力差值; 2.2.10 V o——水密性能设计风速; 2.2.11 ?k——风荷载(标准值)作用所产生的应力; 2.2.13 ?k——材料强度标准值; 2.2.14 K——安全系数。 3 材料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铝门窗所用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

《铝合金型材及产品检验标准》

本标准备规定了未经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型材及产品(经过了表面处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铝合金型材进厂检验与试,以及铝合金产品制程的检验与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 —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3190 变形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4340.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 1 部分:试验方法 GB 5237.1 —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 1 部分:基材 GB/T 16865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

GB/T 1743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 20975 (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YS/T 420 铝合金韦氏硬度试验方法 YS/T 436 铝合金建筑型材图样图册 3 术语、定义 3.1 基材mill finish puofiles 基材是指表面未经处理的铝合合建筑型材。 3.2 装饰面exposed surfaces 装饰面指型材经加工、制作并安装在建筑物上后,处于开启和关闭状态时,仍可看见的表 面。 3.3 外接圆circumscribing circcle 能够将型材横截面完全包围的最小的圆。 4 要求 4.1 产品分类 4.1.1 牌号、状态合金牌号、供应状态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4.1.2 规格型材的横截面规格应符合YS/T436 的规定或以供需双方签订的技术图样确定,且由供需双方给予命名;型材的长度由供需双主商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型材标记按产品名称、合金牌号、供应状态、产品规格(由型材代号与定尺长度两部分组成)和本标准编号的 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用6063 合金制造的,供应状态为T5 ,型材代号为421001 ,定尺长度为6000mm 的铝型材,标记为:基材6063-T5 421001× 6000 GB5237.1 —2008 4.2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 的规定。 4.3 尺寸偏差 4.3.1 横截面尺寸 4.3.1.1 壁厚(A、B、C)尺寸壁厚尺寸分为A、B、 C 三组。除压条、压盖、扣板等需要弹性装配的型材之外,型材 最小公称壁厚应不小于 1.20mm 。 型材壁厚偏差应符合表 2 规定。 壁厚偏差等级由从需双方商定,但有装配关系的6060-T5 、6063-T5 、6063A-T5 、6463A-T5 型材壁厚仪式差, 应选择表 3 的高精级或超高精级。 4.3.1.2 非壁厚尺寸非壁厚尺寸偏差分普通级、高精级和超高精级。偏差等级由供需双方商定,但有装配关系的6060-T5 、6063-T5 、6063A-T5 、6463A-T5 型材尺寸偏差,应选择高精级或超高精级。 表 2 壁厚允许偏差 对应于下列外接圆直 径的型材壁厚尺寸允 许偏差/mm a|b|c|d 级别公称壁厚/mm ≤100 >100~250 >250~350

金相检验标准汇总表

金相检验标准 GB/T 10561-8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6394-20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6394-2002 系列图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Ⅳ(钢中奥氏体晶粒++渗碳法100×) GB 224-19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 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4236-1984 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 GB/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8876.1-2002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第1部分 GB/T 4340.1-1999 金属维氏硬度第一部分:试验方法 GB/T 14999.4-94 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法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A, B, C, D, E, F, G, H, K, N, T 标尺)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T 3488-1983 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 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194-1984 钨丝蠕变试验,高温处理及金相检查方法 GB/T 5617-198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6401-1986 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 GB/T 8493-1987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 GB/T 8755-1988 钛及钛合金术语金相图谱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9450-1988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1809-1998 压水堆核燃料棒焊缝金相检验 GB/T 13305-1991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20-1991 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钠金相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 1814-1979 钢材断口检验方法 GB 2971-1982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7998-2005 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GB/T 1298-2008 碳素工具钢 GB/T 1299-2000 合金工具钢

铝合金金相组织图

铝合金金相组织图 王元瑞 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上海200437) 1材料:AC4CHV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极少量Mg2Si和S(Al2CuMg)+少量长条针状β(Al9Fe2Si2)相 抛光态形貌500× β(Al9Fe2Si2)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Mg2Si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2 材料:LY-12CZ 组织说明:α(Al)基体上有褐色的可溶的强化相S(Al2CuMg)和Al2Cu及不可溶的黑色的杂质相 Al6(FeMnSi),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 抛光态形貌500× 腐蚀态(混合酸水溶液)形貌 500× 3 材料:A390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块状相的初生Si+S(Al2CuMg)及少量针状(Al-Fe-Si)等杂质Fe相 抛光态形貌500× S(Al2CuMg)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Al-Fe-Si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4 材料:T B -2 M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块状相的初生Si +鱼骨状 Mg 2Si 和蜂窝状S(Al 2CuMg)+少量细短针状 Β(Al 9Fe 2Si 2)相 抛光态形貌 500× Mg 2Si 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S(Al 2CuMg)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5 材料:ADC-12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少量Al 2Cu+少量Mg 2Si+杂质AlFeMnSi 和细针状T(Al 2FeSi 2)相 抛光态形貌 500× AlFeMnSi 相(混合酸) 500× Mg 2Si 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6 材料:YL102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少量块状初生Si+杂质针状β(Al 9Fe 2Si 2)相和粗针状Al 3Fe 相 抛光态形貌 500× Al 3Fe 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β(Al 9Fe 2Si 2)相(0.5%HF 水溶液) 500×

铝合金及铜合金金相制样的制备

铝合金及铜合金金相制样的制备 材料成型实验室内部资料 2012.9.14 内容是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得来,每个人的经验可能不同,具体操作技巧还有自己多磨多总结,本文仅供参考。刚开始一般几天都很难磨好一个样,但熟练后一天10-20个不成问题。如果谁有上面好的经验可以慢慢总结尽量,慢慢完善。 金相试样制备步骤:取样、镶样、标号、磨光、抛光、显示。 一、取样、镶样、标号 根据所需检测面的组织取样(手工锯或线切割),确定磨哪个面,然后再镶样机上镶样(样品大小如果合适就不必镶样),并对所取样品进行编号标示,以免样品多或放置时间长而导致样品混乱分不清。保证每个样品用一个样品袋装着并贴上标签纸。 二、磨光、抛光 1、磨光 原则(最终要求):一个平面、划痕朝一个方向 磨光一般包括粗磨和细磨两个阶段,每步都要达到上面要求即只有一个平面,划痕朝一个方向;粗磨一般在300-1000的砂纸上进行,细磨一般在1500-2000上砂纸上进行,样品比较平整的可以直接进行细磨。 技巧:手拿着样品放在预磨机上保证压力均匀的压着样品,用力要适中,手不动。细磨时也可以不在预磨机上直接把砂纸放在桌之上手工磨,手工磨时要保证磨的方向朝一个方向,用力均匀。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a、磨出几个平面;b、磨成斜面;c、磨的时候没加水找出严重氧化;d、手指拿样品时靠砂纸太近,不知不觉把手机磨破; 2、抛光 原则(最终要求):光亮、无划痕、无污点 抛光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布有软些的和较硬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那种抛光布,也可以粗抛时在硬一点的布上抛,然后再在软一些的布上抛,抛光时一般都要不定期的加抛光粉,加入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是开始时粗抛加多点,后面少加点。抛光时样品压在抛光布上的压力一定要把控好,一般也是开始时压力大点,到后面基本不用力,就让样品跟抛光布轻轻接触。最后保证样品达到上面要求。 抛光一般在5-30分钟即可抛好,如果超过30分钟样品表面容易出现颗粒掉落、应力等缺陷,建议用砂纸(1500-2000)细磨后重新抛光 技巧:手拿样品控制好压力,开始时可以用点力,多加点抛光粉,且手拿样品从抛光布中央向边缘(线速度大)游走,这样即可以使磨光过程产生的粗大划痕可以快点磨掉,也能延长抛光布的使用寿命;到后期则基本不用力,保证样品跟抛光布接触即可,同时抛光粉稍微少加点,但一般不建议不加用清水抛,清水抛容易出新划痕,手拿样品让样品从边缘向中

《铝合金型材与产品检验标准》

--- . 次目序号标题名称页码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2 术语、定义3 -------------------------------------------------------------------------------------------2 要求 ----------------------------------------------------------------------------------------------------4 2 产品分类 -----------------------------------------------------------------------------------------------4.1 2 化学成分 -----------------------------------------------------------------------------------------------4.2 3 尺寸偏差4.3 -----------------------------------------------------------------------------------------------3 横截面尺寸4.3.1 -------------------------------------------------------------------------------------------3 变曲度4.3.2 -------------------------------------------------------------------------------------------------4 扭拧度4.3.3 -------------------------------------------------------------------------------------------------5 长度4.3.4 ----------------------------------------------------------------------------------------------------6 端头切斜度4.3.5

变形铝合金金相图谱

总论 属于防锈铝的有铝-镁及铝-锰系合金。属于硬铝的有铝-铜-镁及铝-铜-锰系合金。铝-锌-镁-铜系为超硬铝。铝-镁-硅-铜及铝-铜-镁-铁-镍系合金为锻铝。 铝-铜-镁-铁-镍及铝-铜-锰系合金与铝-铜-镁系中的L Y6、LY2合金有较好的耐热性,所以也称为耐热铝合金。 在常用的合金元素中,铝和锌、镁、铜、锂、锰、镍、铁在靠铝一边形成共晶反应,和铬、钛形成包晶反应,在铝-铅系中出现偏晶反应。它们在铝中的固溶度以锌、镁、铜、锂最大;锰、硅、镍、钛、铬、铁次之;以铅最小。 合金中的铜、锂、硅等元素以及合金中的化合物Mg2Si、MgZn2、S(CuMgAl2)相等,由于随温度高低有较大的固溶度变化,经淬火及时效后使合金显著强化。 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中,以Al-Cu-Mg、Al-Mg-Si、Al-Mg-Zn系为基的合金用途最广。 第一章工业纯铝 纯铝具有比重小,导电性好、导热性高、熔解潜热大、光反射系数大、热中子吸收截面较小及外表色泽美观等特性。铝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具有较好的抗蚀性。

第二章铝-镁系合金较高的抗蚀性、良好的焊接性及较好的塑性。 表1铝-镁系合金的化学成分

表2 镁含量对铝-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当镁含量超过5%时,抗应力腐蚀性能变坏;镁含量超过7%时,合金塑性降低,焊接性能变坏。 锰有利于合金的抗蚀性,提高合金的强度。加入少量钛和钒能细化晶粒。在LF3合金中加入硅改善了合金的焊接性能。 热处理特性 在不同温度下,镁在铝中虽有较大的固溶度变化,但实际上合金没有明显的时效强化作用,这是由于在淬火、时效时形成的新相β和基体不发生共格强化。一般为退火或冷作硬化状态。 铝-镁合金退火时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当温度升高到某一较高温度后,即使退火温度继续升高,组织和性能仍较稳定。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与镁含量有密切关系。镁含量由2%增高到5%时,再结晶温度随镁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镁含量由5%增高到9%时,再结晶温度随镁含量的增加反而上升。 表3 工业铝-镁系合金部分产品的再结晶温度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全文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 简介: 内容: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材料要求 3.1 一般规定 3.2 铝合金型材 3.4 五金配件 3.5 密封材料 3.6 金属连接件 3.7紧固件 4、工程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抗风压性能设计 4.3 水密性能设计 4.4 气密性能设计 4.5 隔声性能设计 4.6 隔热性能设计 4.7 防玻璃热炸裂设计 4.8 玻璃镶嵌结构设计 4.9 防雷设计 4.10 其它安全性设计 4.11 门窗立面建筑设计 5、安装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施工准备 5.3 安装施工 5.4 产品保护 5.5 安全技术措施 6、工程验收 6.1 一般规定 6.2 主控项目 6.3 一般项目 6.4 检验规则 6.5 质量验收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为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使铝合金门窗的性能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保证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质量,针对本省的气候特点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其它材料制作的建筑门窗可参照本规范。 1.0.3本规范中的铝合金门窗(以下简称铝门窗)是指在建筑物上的安装高度不大于100m、无特殊功能要求(如防火、

防爆、防化学腐蚀等)的铝门窗。本规范不适用于建筑幕墙上的铝门窗、斜屋顶窗和采光天窗等工程。安装高度大于100m 的门窗工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0.4铝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1 主型材 连接组合成门窗框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和开启扉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框材;连接组合成门窗扇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扇挺型材。 2.1.2 辅型材 门窗框架构件体系中,镶嵌或固定于主型材构件上,起到传力或某各功能作用的附加型材(如玻璃压条、披水条等)。 2.1.3 主要受力构件 门窗立面内承受并传递门窗自身重力及水平风荷载等作用力的中横框、中竖框、扇挺等主型材,以及组合门窗拼樘框型材。 2.1.4 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 门窗主型材横截面中,承受垂直和水平方向荷载作用力的腹板、翼缘或固定其它构件的连接受力部分等主要部位。 2.1.5 隐框、半隐框窗 采用结构胶将玻璃与窗框或窗扇构架粘结装配在起,框、扇型材构件不显露于或部分显露于室外表面的铝合金玻璃窗。 2.1.6 雨幕原理 在建筑外围护结构或构件空腔的室外表面开口构造处进行适当的遮蔽形成雨幕,并对室内表面接缝进行有效的密封,以实现空腔内气压与室外风压力的平衡,从而减少或消除雨水通过外部开口的作用力,防止外围护结构或构件发生雨水渗漏的设计原理。 2.1.7 隔热性能 建筑门窗在夏季阻隔太阳辐射得热以及室外高温得热的能力。 2.1.8 干法安装 门窗洞口墙基体上预先设置金属附加外框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待洞口墙体表面装饰湿业全部完成后,再在附加框架上固定门窗的安装方式。 2.1.9 湿法安装 门窗洞口墙体面层装饰湿作业前开始安装门窗,采用连接件在洞口墙基体上固定门窗框,然后对门窗框与洞口墙体间隙进行密封理的门窗安装方式。 2.2 符号 2.2.1 W k——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 2.2.2 W o——基本风压; 2.2.3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2.2.4 μs——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2.2.5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2.2.6 l——杆件跨度; 2.2.7 [u] ——杆件弯曲允许挠度值; 2.2.8 u max——杆件弯曲最大挠度值; 2.2.9 △P——水密性能压力差值; 2.2.10 V o——水密性能设计风速; 2.2.11 ?k——风荷载(标准值)作用所产生的应力; 2.2.13 ?k——材料强度标准值; 2.2.14 K——安全系数。 3 材料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铝门窗所用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 3.1.2 铝门窗所用金属材料除不锈钢外,钢材应进行镀锌处理或涂防锈漆等防腐蚀处理,铝合金应进行表面处理。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 1、GB_T_10561_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法 2、 GB_T_1979_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3、GB_T_6394_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4、GB_T_6394_2002_I系列图 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5、GB_T_6394_2002_Ⅱ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6、GB_T_6394_2002_Ⅲ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7、GB_T_6394_2002_Ⅲ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8、GB_226_199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 9、GB_T_9450_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10、GB_T_13298_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11、GB_T_14999.4_94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 12、GB_T_3488_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13、GBT-7998-2005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14、GBT-1298-2008碳素工具钢 15、GBT-1299-2000合金工具钢 16、GBT-3246_2-2000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17、GBT-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 18、GBT-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19、GBT-6463-2005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20、GBT-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 21、GBT-8014.2-2005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2部分质量损失法 22、GBT-8014.3-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3部分分光束显微镜法 23、GBT-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24、GBT-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25、GBT-13299-1991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26、GB-T_15749-2008_定量金相测定方法 27、JB_T_5074_2007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 28、JB_T_3829_1999蠕墨铸铁金相 29、JB_T_9205_1999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30、JB_T_9204_1999钢件感应热处理金相检验 31、JBT-2798-1999铁基粉末冶金烧结制品金相标准 32、JB_T_5664_1991重载齿轮失效判据 33、JB_T_6141.1_1992重载齿轮渗碳层球化处理后金相检验 34、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35、JBT-6016-1992内燃机单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 36、JBT-6075-1992氮化钛涂层金相检验方法 37、JBT-6141.3-1992重载齿轮渗碳金相检验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主机厂和供应商双方确认的其他发动机及其附件支架可以参照执行此标准。 本标准仅适用于铝合金压铸件以及主机厂和供应商双方确认的其他发动机及其附件支架。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T6060.4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 GB/T6060.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沙加工表面 GB6414铸件尺寸公差 GB/T11350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15114铝合金压铸件 GB/T15115压铸铝合金 3.技术要求 3.1化学成分 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检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 3.2.33.3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的尺寸公差应按GB6414的规定执行。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可参照GB/T15114;其标注方法按GB/T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待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 3.3.5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 3.4压铸件质量要求 3.4.1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3.4.2表面质量

《最新有色金属金相图谱大全》

《最新有色金属金相图谱大全》 [编著]: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卷册数]:四册 [光盘数]:一张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06年 [定价]:¥960.00元 详细目录 第一篇铸造铝合金金相图谱 第一章铸造铝合金概述 第二章铝-硅系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三章铝-铜系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四章铝-镁系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五章铝-锌系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六章铝-稀土金属为基的铸造合金 第七章铸造铝合金标准金相图片 第二篇钛合金金相图谱 第一章钛及其合金的组织分析方法 第二章最重要的钛基系统状态图 第三章钛合金的性能与相组成的关系 第四章铸及其合金的典型组织 第五章钛合金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的关系 第六章工业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第七章热强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第八章缺陷的金相 第三篇镍基合金金相图谱 第一章变形镍基合金金相图谱 第二章镍基铸造合金金相图谱 第四篇其它有色金属金相图谱 第一章铜合金金相图谱 第二章镁合金金相图谱 第三章硅及硅合金金相图谱 第四章锌及锌合金金相图谱 第五章锰及锰合金金相图谱 第五篇有色金属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与显微镜的操作及应用第一章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第二章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 第三章偏振光显微镜 第四章干涉显微镜 第五章相衬金相显微镜 第六篇有色金属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显微摄影技术 第一章有色金属金相制样设备及技术 第二章有色金属金相试样的截取与镶嵌 第三章有色金属金相试样的磨光与抛光 第四章有色金属金相试样显微组织的显示 第五章有色金属金相显微摄影及暗室技术

第七篇有色金属金相组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第一章有色金属材料金相评析标准 第二章有色金属材料的物理检测 第三章有色金属材料的缺陷分析 第四章有色金属定量金相 第五章显微硬度在有色金属相研究中的应用第六章有色金属金相热处理检测标准

最新铝合金门窗验收规范

铝合金门窗验收规范 铝合金门窗的安装工艺要求和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住宅建筑的铝合金门窗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铝合金门窗: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2.1.2 铝合金门窗所用的五金配件应与门窗型号相匹配。所用的零附件及固定件最好采用不锈钢件,若用其它材质,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2.1.3 防腐材料及保温材料均应符合图纸要求,且应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 2.1.4 325号以上水泥;中砂按要求备齐(重庆是特细砂地区,可在细砂中按比例加入小粒径鱼米石)。 2.1.5 与结构固定的连接铁脚、连接铁板,应按图纸要求的规格备好。并做好防腐处理。 2.1.6 焊条的规格、型号应与所焊的焊件相符,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2.1.7 嵌缝材料、密封膏的品种、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1.8 防锈漆、铁纱(或铝纱)、压纱条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 2.1.9 密封条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胶粘剂应与密封条的材质相匹配,且具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 2.1.10 主要机具:铝合金切割机、手电钻、圆锉刀、半圆锉刀、十字螺丝刀、划针、铁脚、圆规、钢尺、钢直尺、钢板尺、钻子、锤子、铁锹、抹子、水桶、水刷子、电焊机、焊把线、面罩、焊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结构质量经验收后达到合格标准,工种之间办理了交接手续。 2.2.2 按图示尺寸弹好窗中线,并弹好十5cm水平线,窗距外墙的进出线(即所谓外墙门窗的三线控制),以校正门窗洞口位置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有问题应提前剔凿处理。 2.2.3 检查铝合金门窗两侧连接铁脚位置与墙体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吻合,若有问题应提前处理,并将预留孔洞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2.4 铝合金门窗的拆包检查,将窗框周围的包扎布拆去,按图纸要求核对型号,检查外观质量和表面的平整度,如发现有劈棱、窜角和翘曲不平、严重超标、严重损伤、外观色差大等缺陷时,应找有关人员协商解决,经修整鉴定合格后才可安装。 2.2.5 认真检查铝合金门窗的保护膜的完整,如有破损的,应补粘后再安装。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弹线找规矩(上述三线)→ 门窗洞口处理→ 门窗洞口内埋设连接铁件→ 铝合金门窗拆包检查→ 按图纸编号运至安装地点→ 检查铝合金保护膜→ 铝合金门窗安装→ 门窗口四周嵌缝、填保温材料→ 清理→ 安装五金配件→ 安装门窗密封条→ 质量检验→ 纱扇安装。 3.2 弹线找规矩:在最高层找出门窗口边线,用大线坠将门窗口边线下引,并在每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口边应剔凿处理。高层建筑可用经纬仪找垂直线。

铝和铝合金金相检验

铝及铝合金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是使用非常多的材料之一,但是我们对它的材料属性可能并不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铝及铝合金的金相检验的相关内容。 材料概述: 铝和铝合金具有密度小,重量轻,比强度高,电导与热导性好,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纯铝的性能在大多数场合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此,需要在纯铝中添加各种相关的合金元素,以生产出满足各种性能和用途的铝合金。 铝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有Si、Cu、Mg、Zn、Ni、Mn等,主要起到提高强度和热强性能的作用,有的还添加微量的Cd、Ag、Be、Ti等元素来补充强化和细化晶粒。 铝的进行检验主要用于晶粒度测定、金相评估、杂志和机械缺陷等质量控制中。 制备指南: 制样中的要点: 1、切割 铝及铝合金硬度较低,易产生变形,切割时应减小切割片的切割速率和进给速率。一般推荐碳化硅切割片进行切割。 碳化硅树脂切割片

2、镶嵌 铝及铝合金大多数情况下,用通用的酚醛热镶嵌树脂镶嵌足够。 对于不耐压的铝制薄板、箔和电解抛光试样最好是用缓慢固化的环氧型冷镶树脂。 如需电解抛光,样品应该从镶嵌树脂后面显露出,最为电解抛光时的触点。 MW001通用热镶树脂 MC003免真空清透冷镶套装 3、磨抛 纯铝非常软,容易发生机械变形和划伤;研磨和抛光时,磨粒很容易嵌入材料表面 从粗磨开始,应尽量避免粗颗粒,建议从较细的碳化硅砂纸进行粗磨,比如400#/600#进行研磨。对于较大的铝合金铸件可以从320#砂纸进行研磨。研磨时压力要尽可能小。 铝和铝合金的抛光必须用金刚石抛光液进行深划痕的去除。

如果不清楚样品的水溶性,则使用醇基金刚石悬浮液和酒精基的润滑剂进行抛光。 磨料不宜太稀或过多,容易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灰色的氧化膜。 如果在抛光过程中发现金刚石颗粒压入表面,则可延长二氧化硅精抛光的时间。 电解抛光只适合纯铝或变形铝合金,不适合铸造铝合金,因为铸造铝合金会有很多不同的相。

材料人网-铝合金金相组织图

铝合金金相组织图 1材料:AC4CHV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极少量Mg2Si和S(Al2CuMg)+少量长条针状β(Al9Fe2Si2)相 抛光态形貌500× β(Al9Fe2Si2)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Mg2Si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2 材料:LY-12CZ 组织说明:α(Al)基体上有褐色的可溶的强化相S(Al2CuMg)和Al2Cu及不可溶的黑色的杂质相 Al6(FeMnSi),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 抛光态形貌500× 腐蚀态(混合酸水溶液)形貌 500× 3 材料:A390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块状相的初生Si+S(Al2CuMg)及少量针状(Al-Fe-Si)等杂质Fe相 抛光态形貌500× S(Al2CuMg)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Al-Fe-Si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4 材料:T B -2 M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块状相的初生Si +鱼骨状 Mg 2Si 和蜂窝状S(Al 2CuMg)+少量细短针状 Β(Al 9Fe 2Si 2)相 抛光态形貌 500× Mg 2Si 相(25%硝酸水溶液) 500× S(Al 2CuMg)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5 材料:ADC-12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少量Al 2Cu+少量Mg 2Si+杂质AlFeMnSi 和细针状T(Al 2FeSi 2)相 抛光态形貌 500× AlFeMnSi 相(混合酸) 500× Mg 2Si 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6 材料:YL102 组织说明:α(Al)+(α+Si)共晶+少量块状初生Si+杂质针状β(Al 9Fe 2Si 2)相和粗针状Al 3Fe 相 抛光态形貌 500× Al 3Fe 相(20%硫酸水溶液) 500× β(Al 9Fe 2Si 2)相(0.5%HF 水溶液) 500×

铝合金金相

铝合金金相 一、纯铝的金相 多细杆、长条、针状组织 二、铝硅类合金 2.1 AJ12----Si-10.3%, Fe-0.12%, Mn-0.1%, Cu-0.01%,经变质处理 2.1.1 砂模浇铸,经变质处理后,Ⅱ-9发现α固溶体初晶(白色)作枝晶状,在晶界及枝间布有α与Si二相共晶体。Ⅱ-10中灰色颗粒为Si,由于合金经 放大后:

2.1.2 铁模浇铸,经变质处理后,Ⅱ-11发现组织亦由α固溶体初晶与Si二相共晶体所构成。但因用铁模浇铸,冷速较大,故组织分布较砂模浇铸者为细,Ⅱ

2.2 AJ12----Si-11%, Fe-0.65%, Mn-0.1%, Cu-0.02%, Zn-0.1%,未经变质处理砂模浇铸,未经变质处理,本试样中硅和铁道含量接近于三相共晶成分,因此Ⅱ-13可发现α固溶体初晶极少,而组织几乎全部为α与Si二相共晶体以及α、Si与T2(Al9Fe2Si2)三相共晶体,但图中二相共晶区域与三相共晶区域不易划分。由于成分的局部偏析关系,试样中并有少量呈多面体状的初晶Si发现。又因合金是用砂模浇铸,冷却较慢,且未经变质处理,故全部组织

2.3----Si-17.1%,砂模浇铸,未经变质处理 Ⅱ-14可发现,呈多面体状者为初晶Si,基体为α与Si的共晶体。由于合金是用砂模浇铸,冷却较慢,且未经变质处理,故全部组织甚为粗大。此合金的硅含量超过一般铝硅合金中所采用的范围,故作为中间合金用。 Ⅱ-15为同样的成分采用铁模浇铸,未经变质处理。可发现组织亦由初晶Si 2.4 ----Si-21.22%,Fe-0.19%,铁模浇铸,未经变质处理

铝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及力学性能测定实验

铝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铸造、固溶处理、轧制及时效处理4种加工工艺对铝合金的组织特征的影响; ⒉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深入了解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材料生产制造环节中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内容 分别观察:(1)铸造,(2)固溶处理,(3)轧制,(4)时效处理后铝合金的金相组织; 三、实验过程 1. 样品制备 每一位同学根据名单选取相应工艺的样品,根据《光学技术实验平台》中对于金相样品制备的学习,按照金相样品制备的一般要求进行制样。样品涉及4种工艺,参看下表: 磨光在M-2型预磨机上进行,依次使用200、400、600、800等四种牌号的水砂纸,然后进行抛光、腐蚀。 铝合金比较软,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磨光的力度,以减少砂粒的嵌入,减轻样品表面内部损伤层的厚度。同时,样品上应当保持一个方向的划痕。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样品的倒角一定要始终保持,特别是抛光阶段。 为了保证样品在磨光过程中尽量不出现歪斜,请按照下面示意的实线磨削方向进行磨光操作,避免沿虚线示意的方向进行。 铸锭、固溶处理样品的磨光方向 轧制、轧制时效样品的磨光方向

制样的要点: A 缩短在砂纸上停留的时间 B 挡水盘距离盘面1cm,请节约用水 C 样品抛光前必须在粗砂纸上修出倒角 D 抛光膏的使用原则是微量、多次;注水少量、恰当 E 抛光时,用力避免过大,应当适中,可以任意方向抛光 腐蚀:腐蚀剂采用HF1.0%、HCl1.5%、HNO 2.5%、水95%的混合试剂;腐蚀时间为5 3 分钟左右。为了保证腐蚀效果,样品避免放置在腐蚀液中长时间不动,应当每隔20~30秒钟移动、按动(在脱脂棉上),以保证金属面所接触腐蚀液的效力。 2. 组织观察 5×50× 一 号 样 二 号 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