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滇池的研究报告

有关滇池的研究报告

滇池是我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郊,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滇池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国家重要的淡水鱼类资源库和候鸟迁徙重要中转站。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滇池的自然特征、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滇池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湖泊特征和地质特征。滇池面积约为300多平方公里,最深处达到4米,平均水深仅为1.8米。滇

池周围地势较低,被人类活动所影响较大,动态平衡较易被破坏。滇池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和景观,如西山、华山等。

滇池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水质污染、湿地退化和水资源紧张。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快速推进,滇池周边的废水、工业排放和农药农化物质不断向湖泊输入,导致水质恶化。湖泊周边湿地的过度开发和垦造,造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丧失。此外,滇池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缺水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首先,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废水处理系统,限制工业和农业的污染排放。其次,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的水文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再次,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广大公众参与到滇池保护中来。

综上所述,滇池作为我国云南省的重要湖泊,具有丰富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水质污染、湿地退化和水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加强保护措施,希望能够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实现湖泊可持续发展。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滇 池 生 态 环 境 调 研 班级:2011级生科1班 学院:生命与技术系 专业:生物科学 姓名:任迎春 学号:2011140140148

引言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兼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功能,在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滇池污染问题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199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政府组织实施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至“九五”末期,在流域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滇池污染迅速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扭转,治理工作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充分地利用周末深入实地,了解相关情况,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是以实际行动关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013年4月7日—4月8日,我们到滇池流域的部分区域展开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调查。我们组选择了海埂,对滇池流域的水质进行了简单的检测。调查中,我们发现草海水体呈黑色,有非常难闻的气味,污染状况特别严重;而外海水体则呈绿色,污染状况较草海轻一点。 一、滇池的介绍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流域总面积2920km2,年径流量为5.7×10^8m3。滇池南北长40km,东西宽12.5km,湖面面积为298km2,平均水深4m,最大容积12km3,是典型的浅水湖泊。滇池包括“草海”和“外海”两部分,湖面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7%和97.3%。滇池流域覆盖了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城区和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五个区县的38个乡镇,是昆明市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区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资源。2000年流域内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 告 近年来,滇池因为多种污染物质的排放,成为我国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湖之一。针对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本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调研,得出如下结论。 一、滇池污染的主要来源 1. 工业废水:滇池周边企业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工业废水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污染水体。 2. 农业污染:滇池周边有大量农田,使用农业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些化学品通过地下水、农田排放到水体中,使得水体中的营养成分显著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 3. 城市生活污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以前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需要,致使部分污水流向了附近的河湖中。 二、滇池污染的危害 1. 滇池的水质变劣,导致鱼虾等水生动植物的死亡,严重影响当地渔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2. 滇池周围的土壤经常被工业废水、农田排放的化学物质和污水所污染,使得种植作物和喝用水的质量受到影响,对当地村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3. 滇池水体和土壤严重污染,会使得污染物质向河流和地下水体扩散,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 三、滇池治理情况 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治理滇池的水质污染。截至目前,滇池治理所取得的成果有一定进展, 具体措施如下: 1. 关闭不合法企业:政府关停了滇池周边一部分的不合法企业,从源头上杜绝工业废水的入河。 2. 加大治理力度:政府提前进行重大污染源企业的排污许可和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管控力度,规范企业环保行为。 3. 加强环保宣传:加强对周边企业、村民和旅游者的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家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和水源。 4. 新建污水处理厂:滇池周边地区,政府在逐步建设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和农业园区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水质污染的影响。 总之,滇池的水质污染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还在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力求让滇池成为中国的清流之一。但是,治理污染不能靠少数人的力量,仍需要广大市民以及周边企业共同发起行动,形成人人关注环保问题的共

关于滇池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滇池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滇池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一、背景概述 滇池是世界著名的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淡水资源和旅游胜地。然而,近年来,滇池的水质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源严重影响了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水质,也严重威胁着周边的人类生存。为了探究滇池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进一步保护滇池,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滇池环境保护的调研。 二、调研过程 1. 调研地点 我们选择了位于滇池湖心岛的滇池大学作为我们的调研地点。滇池大学位于滇池岸边靠近洱海出口的地方,是滇池湖心岛上唯一一所高等学府。 2. 调研时间 调研时间为2021年7月-8月 3. 调研方式 我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 4. 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滇池水质情况调查 我们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对滇池水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滇池水质总体呈现污染趋势。尤其是湖心岛周边地区的污染源影响下,水质较差,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总氮。 (2)污染源来源分析 我们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到,滇池周边存在着多种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污、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处理不达标等。 (3)政策措施分析 我们通过收集政策文件和相关资料,对滇池保护政策进行了分析。政策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法、水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但存在执行不力等问题。 (4)公众参与调查 我们通过问卷等方式对公众进行调查,了解到关于滇池保护的态度和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众支持加强滇池保护措施。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部门对滇池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 (2)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污染源治理不力。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和大理市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然而,滇池环境却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如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滇池的环保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滇池水质状况调研 我们对滇池基本水质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滇池的水质生态保护和修复面临很大的挑战。监测数据显示,滇池出现了复合污染,主要污染物质是氨氮、总磷、总氮等,其中氨氮和总磷一度高于国家IV类标准线,也即是不能饮用. 这些污染物质进入滇池,形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废水对滇池湖水生态影响长期存在,会发生类似赤潮的现象。同时,水中浮游动植物的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 二、滇池水生态系统调研 我们的调研发现,滇池生态系统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水草和湖泊塘沼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滇池内的硅藻和红藻已经减少,蓝藻等污染藻却不断生长,进一步加重了污染情况。这些变化不仅威胁到了湖泊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湖泊所依赖的生态系统。 三、滇池水资源调研

滇池是滇池流域的主要水源和主要灌溉水源之一。因此,是保护滇池水资源的同时,研究滇池水资源产生的机理,计算滇池水资源的总量和变化规律很重要。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滇池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削弱。市政府最近着手办理环保政策,也是有针对性的对水污染行业进行封禁,增加政策调控力度,但是这只是治理水污染的开始而已。必须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和公众接力合作,采取更加明智的决策,全面审视问题是否可行,并通过长期的政策实施与改革,从根本上治理滇池的环境问题。要想攻克这个难题,在必须对污染物排放进行限制,特别是对下游污染物的进行调查和有效监管。 四、总结 作为我们的共同家园,滇池的水质生态和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科学的环境规制和社会的关注,可以帮助我们共同保护滇池这个美丽的湖泊。公众意识和政府工作的接力合作,可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保护湖泊的水质生态系统,保障周围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得出的结论是,要完成改善滇池环境的使命,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夯实技术和法制基础,探索滇池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法,建设协作平台,开展长期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滇池的可持续发展,让滇池成为更加美丽而健康的山水之梦。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简介 滇池是中国云南省的最大淡水湖泊,也是世界上高原湖泊中最大的湖泊之一。近年来,滇池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对湖泊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报告将对滇池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污染来源 滇池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污染 滇池周边有大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湖泊中导致水质严重恶化。工业污染是滇池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农业污染 农业活动也是滇池污染的重要原因。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田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进入湖泊,使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增多,引发水藻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 生活污水 滇池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中,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细菌病原体,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二、污染影响 滇池污染已经对湖泊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1. 水质恶化 滇池水质严重下降,水中富营养化严重,水藻繁殖造成水域变绿,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和湖水寿命缩短。 2. 渔业资源减少 滇池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但由于水质恶化,渔业资源逐渐减少,给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3. 生态系统失衡 滇池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水质恶化导致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失衡,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4. 健康问题 滇池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严重风险,例如引发肝癌等疾病。 三、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滇池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1. 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对滇池周边工业企业和农田的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 水和农业农村污染物的排放,确保大量有害物质不再进入湖泊。 2.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鼓励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活动对滇池的负面影响。 3. 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在滇池周边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收 集和处理,确保不再直接排放到湖泊中。 4.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倡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使每个人都成为滇池保护的参与者。 滇池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加强宣传教育 等综合措施,才能够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实现污染治理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保护滇池这一宝贵的自然 资源。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云南省的第一大淡水湖,其水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滇池的水质日益受到污染。本文将根据实地调查和分析,对滇池污染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治理建议。 一、调查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滇池污染情况,我们选择了以问卷调查为主、实地走访为辅的方法。针对调查的主要人群,我们先对各类污染因素进行调研,再通过走访,观察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员生活状况,以更准确的了解滇池的污染程度和实际情况。 二、污染现状 (一)主要的污染因素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倾倒、水生态环境破坏等几个方面是滇池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废水和城市垃圾的危害较大。 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空气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及其它物质,很容易对滇池水质造成影响。工业废水通常都需要进行处理,但是实际上很多工厂并没有把工业废水处理到必要的标准,而是直接排放进滇池,这就造成了滇池污染严重。

城市垃圾也是滇池十分厉害的污染源之一,其中包括一些不易降解的有害物质。卫生部门通常会定期清理一些显眼的地方,比如提前清理一些溢出的垃圾,但是实际上,一些积压起来的垃圾还是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二)区域污染分布 经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污染主要来源于滇池周边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农业生态等方面,导致滇池的水污染的范围很广。其中,昆明市等主要城市的污染比较严重,其次是临沧、昭通等地的农业湿地面源污染,这一点也是我们的调查之中比较重要的发现。 (三)水质评估 经过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滇池水质现状已经到达了极危险的等级,各项指标都已经超标了许多倍。滇池水的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铜、锌、汞等指标等都超标,其中,化学需氧量达到了每升120毫克左右,比国家标准高出了500毫克左右。可见,滇池的水质已经处于危险的状态。 三、污染原因 滇池水质降低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几种因素是我们调查到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发展的加速 滇池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一个大多数城市的特点是,其发展速度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常常是成正比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工厂和企业往往会选择忽略一些环保问题,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滇池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对污染原因 及其影响进行深入了解,并为相关部门制定污染治理方案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1. 采样调查:根据滇池周边地区划分为不同区域,选择代表 性的采样点进行水质采样。 2. 实地调查:对滇池周边的工业企业、农田、河流等进行实 地考察,了解可能的污染源。 3. 数据分析:对采样得到的水质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调 查结果进行污染源追踪、评估。 三、调查结果 1. 污染源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汇总了滇池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 工业废水:滇池周边存在多家工业企业,其中一些企业的废 水直接或间接流入滇池,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 农田农药: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部分农药通过径流 进入滇池,对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 - 河流污染: 滇池周边有多条河流直接流入滇池,这些河流可 能受到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活动的影响,污染物质流入滇池。 - 垃圾堆积:滇池周边存在一些垃圾堆积点,这些垃圾可能通 过渗滤和周期性洪水进入滇池。 2. 水质分析 针对滇池多个采样点进行了水质分析,结果显示: ---- 采样点 ---- pH值 ---- 溶解氧 (mg/L) ---- 水温 (℃) ---- 氨氮 (mg/L) ---- 化学需氧量 (mg/L) ---- ------------------------------------------------------- ------------------------------------------------ ---- 采样点A ---- 7.2 ---- 6.5 ---- 23 ---- 0.8 ---- 4.2 ---- ---- 采样点B ---- 6.8 ---- 5.2 ---- 21 ---- 1.2 ---- 3.8 ---- ---- 采样点C ---- 7.5 ---- 7.0 ---- 24 ---- 0.5 ---- 4.0 ----

滇池污染治理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治理调查报告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亚洲第八大淡水湖,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滇池面临着严峻的污染问题。为了有效地治理滇池污染,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撰写了滇池污染治理调查报告。 一、污染源分析 据调查,滇池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污染:农业种植、养殖、施肥等过程中的废物 和农药会排放到池塘里,导致污染。 (2)生活污染:人们排放的废水、垃圾、化学物质等都 会对滇池造成污染。 (3)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 重金属,如果不采取处理措施,会严重污染滇池。 二、污染情况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滇池的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其中,水体中镉、铅、砷等重金属超标严重,严重威胁到周围农业和生态环境。此外,水中悬浮物含量过高,水色呈灰黄色,有的地方甚至发出臭味。在水边,可以看到大量的藻类和水草,这些植物的生长不仅会影响水质,还会影响水中生物的存活和繁衍。 三、治理措施分析

为了解决滇池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工农业排放:加强工业企业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控制,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2)加强监管:建立更加完善的环保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对污染源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问题。 (3)推进治理项目建设:加大政府对治理项目的投入力度,推进滇池治理项目的建设,包括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等方面。 (4)加强宣传与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未来展望 随着治理和监管力度的加强,滇池污染治理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未来,我们希望滇池的水质能够达到二级标准,并且水体生态能够逐渐恢复健康,成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 总之,滇池污染治理是一个政府和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治理滇池污染,保护我们宝贵的水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滇池水体变化调查报告

滇池水体变化调查报告 张园博 ⒈滇池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过去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年以後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後修建十馀座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 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落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855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吹璀璨的高原明珠。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平均气温为14.5-17.8度,降雨量为1070毫米。 ⒉过去的滇池

滇池污染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话题。为了净化这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40亿元。 这些来自中央、地方政府的款项和世界银行的贷款虽然有效地缓解了滇池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目前仍属5类重污染湖泊。 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滇池水污染的原因:一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二是生活污水进入滇池;三是工业废水进入滇池;四是农业面源污染;五是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六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七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⒊现在的滇池 现在滇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四 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由海埂至西山龙门有空中索道连接民族村与西山公园,即使交通方便,又

滇池污染治理调查报告本月修正2023简版

滇池污染治理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治理调查报告 1. 背景介绍 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水 质污染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 为了了解滇池的污染状况以及进行有效的治理工作,我们进行 了一次滇池污染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该报告。 2.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了解滇池的水质污染程度和污染源; - 分析导致滇池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 提出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 3.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滇池污染调查: 1. 数据收集:收集了滇池及周边地区的水质监测数据、环境调 查报告等相关数据资料;

2. 实地考察:对滇池周边的行政单位、工业企业、农田等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查,了解当地的污染排放情况; 3. 采样分析:在不同位置的滇池进行了水样采集,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4. 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结论。 4. 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滇池目前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等。 2. 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农田污染和生活污水等。 3. 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缺乏科学管理是导致滇池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4. 滇池水质污染已经对当地渔业、旅游业等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带来了威胁。 5. 治理措施建议 为了治理滇池的水质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污水处理: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技术,确保排放达标。 2.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引导人们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3. 限制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田施肥等活动的管理,严格限制和监管污染物排放,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4. 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滇池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污染问题。 6. 结论 滇池面临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通过加强污水处理、提高环保意识、限制污染源和加强监测和评估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滇池的水质污染,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希望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滇池的污染治理工作,为滇池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水质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其水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还有众多调蓄湖泊。如何保护这些湖库的水质,避免发生蓝藻水华等问题,是工程通水后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滇池的污染及治理过程是淡水湖泊保护的一个深刻教训。为借鉴滇池的污染教训,掌握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南水北调水源及调蓄湖泊的水质安全,我于20xx年8月对滇池的污染和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交流咨询,对滇池污染治理情况有了总体认识。 一、滇池的基本情况 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o29′—103o01′北纬 24o29′—25o28′,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滇池海拔1887.4米,平均水深5.3米,库容15.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7亿立方米,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4.4亿立方米,实有水资源量5.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整个流域为南北长、东西窄的湖盆地。山地丘陵居多,面积20xx平方公里,约占69.5%;湖滨平原面积590平方公里,占20.2%;滇池水域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10.3%。 滇池水域分为草海、外海两部分,现由人工闸分隔,草海位于滇池北部。外海为滇池的主体,面积约占全湖的96.7%。草海、外海各有一人工控制出口,分别为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据滇池水利志记载,1969年到1978年间围海造田使滇池湖面积缩小23.3平方公里。 注入滇池的主要河流有29条,水量较大的有盘龙江、宝象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等。滇池水经螳螂川、普渡河流入金沙江。 滇池全流域均在昆明市辖区内,包括昆明市五华、盘龙两城区和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五个区县的38个乡镇。流域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xx年,流域总人口为375万,人口密度达到1284人/平方公里,流域地区生产总值2387亿元,人均63653元。 二、滇池的污染过程 1986年以前,滇池水质为Ⅲ类水,按国家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水源。1987年到1988年昆明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大量工业污水开始直排滇池,1988年蓝藻爆发,滇池水质全面恶化,水体发绿。1994年后成为Ⅴ类水,仅可作为农业用水。1998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是劣Ⅴ类水,几乎失去了作为水的各种功能,成为一池废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一、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目的与意义 1.3 调查范围 二、调查方法 2.1 数据收集方式 2.1.1 实地考察 2.1.2 采样分析 2.1.3 文献资料搜集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统计分析 2.2.2 数据模型建立

三、水质调查结果 3.1 水体基本情况 3.1.1 流域特征 3.1.2 水体总体现状 3.2 水质指标分析 3.2.1 有机物含量分析 3.2.2 无机盐含量分析 3.2.3 微生物污染分析 3.3 污染源调查 3.3.1 工业废水排放调查 3.3.2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3.3.3 市区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调查 四、污染原因分析

4.1 工业污染原因 4.1.1 不合规排放 4.1.2 处理设施不完善 4.1.3 监管不到位 4.2 农业面源污染原因 4.2.1 植物养分过量施用 4.2.2 农药使用不规范 4.2.3 水土流失加剧 4.3 市区生活污水处理不彻底 4.3.1 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差异 4.3.2 污水管网老化损坏 4.3.3 河道清淤不及时 五、污染防治对策

5.1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 5.1.1 政策引导与监管 5.1.2 企业环保建设从业培训 5.1.3 污水处理设施改造 5.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5.2.1 科学施肥减少养分流失 5.2.2 农药使用合理化 5.2.3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5.3 市区生活污水处理改善措施 5.3.1 建设规范污水处理厂 5.3.2 加强管网维护与改造 5.3.3 定期清淤与河道管理 六、结论与建议

附件:调查数据表格、采样图片、文献资料列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 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6年发布的法律,旨在保护水环境,预防和控制水污染。 - 生态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发布的法律,旨在构建生态文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独立发文的法律,规定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查阅附件。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 水污染防治法:对于污染水体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 2. 生态环境保护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滇池生态环境调研报告1

滇池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时间:2020年08月01日编稿:作者一 第一篇:滇池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姓名:万家兵 班级:2011级2班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201115010217 1 《滇池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滇池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一、滇池基本概况 (一)名称由来 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另一种说法是找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也有的认为是彝族(甸)即大坝子。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查,《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降名称,楚将庄蹻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有滇池部降,才有滇池名。 (二)流域概况 滇池是我国闻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流域总面积2920km2,年径流量为5.7×10^8m3。滇池南北长40km,东西宽12.5km, 2 湖面面积为298km2,平均水深4m,最大容积12km3,是典型

的浅水湖泊。滇池包括“草海”和“外海”两部分,湖面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7%和97.3%。滇池流域覆盖了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城区和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五个区县的38个乡镇,是昆明市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区和将来进展的重要空间资源。2000年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昆明市的80%,人口316万(包括流淌人口约50万),约占全市的54%。滇池流域的进展对于云南省和昆明市具有举脚轻重的地位。 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降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855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明亮的高原明珠。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这些山连绵不断,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湖滨土地胖沃,气候温柔,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平均气温为14.5-17.8度,落雨量为1070毫米。 (三)旅游资源 五百里滇池的岸边,遨游胜景甚多:海埂湖滨公园、西园别墅、龙门村、观音山、白鱼口……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敞。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滇池水面宽敞,不但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极有经济价值,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 3 滇池周围风景名胜众多,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等隔水

滇池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滇池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滇池是国内著名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云南省中部,东 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滇池及其周边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观光。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的发展,滇池生态环境逐渐退化,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的湿地植物多样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对滇池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湿地植物多样性进行一定的研究。 1.滇池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现状 滇池湿地面积广阔,不同类型的湿地植物种类繁多。目前,已经有多个研究对 滇池湿地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这些研究发现,在滇池湿地植物群落中,高级植物种类占比相对较高,而且不同类型的植物在不同的湿地区域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比如,一些湖滨区域常常出现羊草、荸荠、野葛等植物,而在河口、沼泽地带则容易发现水生植物,如水葫芦、香蒲等等。 不过,另一方面,随着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滇池湿地植物的多样性也在不断 受到威胁。为了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必须通过科学手段了解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分布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保护和管理。 2.影响滇池湿地植株多样性因素 了解影响滇池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湿地生 态系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滇池湿地植物多样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水质、土壤等。在这些因素当中,水质是湿地植物多样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比如,过度的污染和过度的捕捞都可能对湿地植物群落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害,并最终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除此之外,滇池流域的城市化和人类活动也成为影响湿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城市化会导致水体中污染物越来越多,影响湿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滇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滇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第一章介绍 滇池作为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一直是云南省的重要水资源 之一。然而,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滇池的水资源逐渐枯竭,水质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可持续利用策 略来保护滇池水资源。 第二章滇池水资源现状分析 滇池周边的城镇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日益繁荣,加速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的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生态系统的 平衡。同时,由于城市和农村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等污染物,滇池水质恶化,水量逐渐减少,成为了云南省十大黑臭水体 之一。为了保护滇池水资源,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控制水量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 第三章滇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3.1 从源头控制污染 在滇池区域范围内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污水、废弃物、工矿企业废气等进行彻底的处理,减少 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加强监管力度。 3.2 控制水量消耗

提高滇池流域水资源利用率,推广节水技术,鼓励农业、工业、城市、旅游业等领域利用水资源。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加强监管 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同时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报告制度。 3.3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 护滇池周边的湿地、林地以及水生植物生态系统。同时加强对入 侵物种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更多损害。 第四章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推行上述措施,滇池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污染有 所减轻,滇池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态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同时,地 区废水、废弃物等的排放量明显减少,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巩固。 第五章结论 滇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保障。面对滇池地区的复杂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需要在政策上强调从源头的污染治理,控制水量消耗,保护生态 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并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监管和报告制度,以确保滇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

[滇池,悬浮物,相关性]滇池及流域环境水中磷与悬浮物的相关性研究

滇池及流域环境水中磷与悬浮物的相关性研究 磷是评价水质好坏的标准,是水体中生物生长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磷含量过多(超过0.2 mg/L)会使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湖泊发生水华和海湾出现赤潮,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坏,破坏水体平衡,从而使自然环境恶化。水中磷包括元素磷、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有机团结合的磷(如磷脂等)等,主要形式为:正磷酸盐,可溶性总磷(包括溶解有机态磷、溶解无机态磷)、颗粒态总磷(包括颗粒有机态磷、颗粒无机态磷和有机胶体结合磷)。 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悬浮物直径约在4~10 mm 以上肉眼可见微粒,主要是由泥沙、黏土、矿物微粒、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水体中悬浮物能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载体,在迁移过程中发生生物化学作用,还能吸附和富集污染物,不断发生沉降、混合稀释、絮凝作用,使水质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局部污染。进入天然水体的大部分营养污染物会被水中悬浮泥沙吸附并随同泥沙颗粒一起运动或沉积在河湖底部,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营养性污染物沉积物层。环境水体中悬浮物的组成与分布因所处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一些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中悬浮物主要成分多为有生命的藻类和细菌,流动性的河道水体中悬浮物主要由泥砂、黏土、矿物微粒等组成,饮用水源水体比较清澈,悬浮物分布量极少。悬浮物在不同水体中的组成、性质不同,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作用程度也不相同,这与其所处环境条件具有密切相关性。分析不同的水体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及与悬浮物的相互关系对环境污染的研究和环境治理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滇池湖泊、20 条流动性河道、清洁饮用水体的监测,测定水体中总磷、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悬浮物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体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使用spss 17.0 软件做相关性分析和线性拟合,探讨总磷、可溶性总磷、颗粒态磷、正磷酸盐与悬浮物是否存在相关性及相关性的强弱。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设备 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和30 mm 玻璃比色皿;高压蒸汽消毒器;50 mL 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10mL 移液管;1 000 mL 容量瓶;250 mL 容量瓶;0.45m 滤膜;吸滤瓶;真空泵;烘箱;分析天平。 1.2 测定方法 1.2.1 总磷、可溶性总磷、正磷酸盐的测定使用过硫酸钾消解法一钼锑抗分光光度法(GB11893-1189)[5]测定。可溶性总磷(DTP) 是将水样经0.45 m 滤膜的滤液消解后测定,磷酸盐是将水样经0.45 m 滤膜的滤液直接测定。 1.2.2 悬浮颗粒体 总悬浮物量采用103~105 ℃烘干不可滤残渣(悬浮物)法,即重量法《水质悬浮物的测定》(GB 11901-1989)[7]测定,颗粒态磷为总磷与可溶性总磷之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