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油气管道的主要任务是对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进行运输,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对油气管道技术的研究,促进油气管道的持续发展,对于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维护人民生活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油气长输管道;现状;发展

1.油气管道技术的现状

1.1 原油管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原油管道的建设力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原油管道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在原油管道,已经应用了诸多先进技术,包括SCADA系统、密闭输油技术、低输量加剂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原油运输效率,也减少了管道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但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在原油管道技术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有着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高黏高凝原油管道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管道运行管理技术等方面[1]。基于此,接下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原油管道技术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攻关,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原油管道技术水平,使我国油气管道技术与国际水平接轨。

1.2 天然气管道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研究天然气运输管道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其目的在于确保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给,维持天然气供需稳定,保障天然气调峰平稳;第二,建立长输管道系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贸易逐渐增加,洲际天然气管道、跨国天然气管道的数量越来越多,我国也积极加强了对网络化的输气系统的研究,并大力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中哈天然气管道以及中巴天然气管道等国际长输天然气管道;第三,大管径、高压力管道。随着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构建,大管径、高压力管道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目前,天然气管道的干线,管径已经超过了1000毫米,管道运行压力也越来越高,输气压力高达10兆帕以上,国外的一些天然气管道,最高可达到20兆帕。西气东输工程已经基本建成,该管线全长为4210千米,管径1016毫米,设计压力为10兆帕,设计输送量为每年120×108立方米,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管道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1.3 成品油管道

现阶段,我国的成品油管道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具有输送品种多、规模大的特征,可以对重质油品、液化石油气、石油化工产品、柴油、汽油、煤油等进行运输。

世界最大的成品油管道是科洛尼尔管道,其可以对118种牌号的成品油进行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 展对策(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 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加,引发中国管道运输业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十一五”期间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适当分析,对未来中国管道运输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道;现状;发展 1.引言 管道运输作为中国五大运输系统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中国油气管线总里程增长迅速,极大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中哈原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

管道等工程为标志,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和管道运输发展,为解决我国能源运输紧张、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油气供应量和运输量必将大幅度增加,由此也将会带动管道运输的大发展。 2.“十一五”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09年底,随着一批油气长输管道的建成,中国国内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长度为6.9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8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2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末,全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达到8万多公里。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管道整体运输能力不足,管道网络化程度仍然较低。(见表1)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6万公里,年平均增长0.7万多公里。2009年全国油气管道运输量45598万吨,是2005年的1.5倍;油气运输周转量达到2022亿吨公里,是2005年的近2倍。我国近80%的陆上原油、20%的成品油和95%以上的天然气都是通过管道运输的。 表1世界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等5国管道长度(万公里)

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管道作为大量输送石油、气体等能源的安全经济的运输手段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管道的维护管理,防止泄漏,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管道作为气体、石油等介质的长距离输送设施,被敷设于世界各地陆地、海洋等各种环境之中。安全是管道运行最基本的条件,因而,在进行管道规划、设计、施工、操作及维护的各个阶段,都要根据相应的法规采取安全措施,尤为重视对泄漏事故的早期发现及防止漏泄扩散。然而,即使管道在敷设、运行时达到设计质量标准,管道的老化仍是不可避免的。在管道工业发达的美国,目前运行的管道有50%以上是建于50年代、60年代,作为预防管道事故的措施,法律规定要定期检查管道全线的腐蚀状况。据美国对管道泄漏事故源的统计,第三者施工占第一位,腐蚀泄漏居第二位。 在我国要求大范围地定期检查管道腐蚀及其它状况,并用智能清管器对老管道进行检查,采取措施防止事故于未然。除定期修理外,检查时间最好是在运行中。必要时为了便于检查和维修,需对设备进行改造。 1 管道检测概况 管道敷设网络涉及陆地、海洋,有的横穿大河、铁路和高速公路等。管道敷设环境及构造是影响检查诊断的重要因素。 一般对管道进行外部和内部检测,当从外部检测困难时,应采用内部检测法检测。管道的全线管理并不容易,现实中不得不根据观测范围的有关数据推测管道全线的状况。由于管内检查仪器,特别是检测清管器的实用化和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提高,使管道全域的在线检查成为可能。 2 主要的检测技术 2.1埋地管道位置检测技术 利用从地表面检测埋地管道位置的技术,把握地下油气管道的位置,防止建设施工时造成事故。 ①电磁感应法该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向埋地管道直接通交流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功礼王莉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 摘要 近几十年来,中国长输管道技术不断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高凝含腊原油的加热输送、原油热处理及加剂综合处理工艺、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文章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方面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管道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我国油气管道行业应加强对油气输送工艺、油气储存技术、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及配套技术、油气管道运行管理、管道信息管理系统、管道施工技术6 个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世界范围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管道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评价 世界能源需求的扩大和发展加速了世界长距离油气管道的建设步伐。据统计,2003 年全球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油气管道总长约7.6万km;今后15 年内世界管道的长度将以每年7%的增长率增长,其中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将占据主导地位。未来世界将新增东北亚、东南亚、南美洲3 大输气管网。 原油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世界原油管道技术现状 目前原油管道普遍采用密闭输送工艺,出现了冷热原油顺序输送、原油/成品油顺序输送工艺;对高凝、高黏原油采用热处理和加剂处理工艺。降凝剂和减阻剂种类多、效果好、应用普遍;采用环保、高效、节能型管道设备,泵效达85%以上;多采用直接式加热炉,炉效超过90%;运用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管道运行和事故工况,进行泄漏检测,优化管道的调度管理;对现役管道进行完整性评价及管理。 例如:美国的全美管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条热输原油管道,全长2 715 km,管径760 mm,全线采用计算机监控和管理系统(SCSS)。在控制中心的调度人员通过计算机可实现管道流量、压力及泵、炉、阀等设备的自动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可完成泄漏检测、定位、设备优化配置、运行模拟等功能。 2世界原油管道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盛产含蜡黏性原油的大国,都在大力进行长距离管道常温输送工艺的试验研究。随着含蜡高黏原油开采量的增加以及原油开采向深海发展,各国都特别重视含蜡高黏原油输送及流动保障技术研究。挪威、法国、英国、美国等石油工业发达国家在含蜡高黏原油流变性及其机理、管道蜡沉积预测等方面达到很高水平,并将带来应用技术的新突破。

油气长输管道占压管理工作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992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油气长输管道占压管理工作通用范本

油气长输管道占压管理工作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以下简称管道保护法)已于20xx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明确界定了各类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管道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管道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管道管理实践中,管道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难以靠一部法律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解决。为妥善处理油气长输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管道占压等相关事宜,依照管道保护法有关规定,结合各管道企业多年来管道管理实践,在确保管道安全的同时,兼顾管道沿线各相关方利益,现对管道建设和运行

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精编版)

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油气输送管道(以下简称“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工程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保障管道和铁路设施的安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的工程(以下统称“交汇工程”)。油、气田集输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 其条件相近时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管道与铁路交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交汇工程应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管道运行安全, 特别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旅客列车的运输安全。 2. 后建服从先建, 尽量减少对既有设施的改建。 3. 综合考虑铁路和管道行业规划。 4.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经济合理。 5. 平等协商、互相支持。 第四条交汇工程除应执行本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油气长输管道及城区燃气行业 安全运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区油气长输管道及城区燃气行业安全运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营监管的指示精神,深刻吸取“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教训,认真查找途经我区油气长输管道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运营安全,按照《国务院安委关于开展油气输送管线等安全专项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油气输送管线等安全专项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石油天然气和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及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油气输送管线等安全专项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等法规标准,经区政府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油气长输管道及燃气行业安全运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省市主要领导关于“11.22”青岛原油管道爆炸事故后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分级管理、各负其责、专业维护和社会保护的原则,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彻底整治棘手问题,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重特

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整治范围和治理重点 (一)油气长输管道整治范围: 1、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境内干线总长度28.9公里,起点位于李埠镇万城村(沮漳河东岸),管道桩号:EJZ001;终点位于郢城镇黄山村(太湖港西岸),管道桩号:EJZ041。途经李埠镇、太湖管理区、八岭山镇、纪南镇、郢城镇5个乡镇。 2、中石油“忠--武”天然气管道,境内干线总长度29.3公里,起点位于李埠镇万城村,桩号:ZWCS532;终点位于郢城镇黄山村,桩号:ZWCS563。途经李埠镇、太湖管理区、八岭山镇、纪南镇、郢城镇5个乡镇。 3 、中石油“忠—武”天然气管道荆襄支线,总长度11公里,起点位于纪南镇拍马村,桩号:JXCS000;终点位于荆门市纪山镇砖桥村,桩号:JXCS014。 4、中石化****至荆门成品油管道,全长14公里,起点位于纪南镇江店村,终点位于郢城镇岳山村,途经纪南、郢城2个镇。 检查整治内容: 地方政府和油气管道企业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情况;管道企业落实管道保护工作制度规定情况;摸清管道沿线安全隐患情况,检查区域内管道沿线有无占压现象;协调解决管道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油气长输管道隐患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_霍登财

第37卷第3期2016年05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37No.3 May.2016 DOI:10.14090/j.cnki.jscx.2016.0317 【管理科学】 油气长输管道隐患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霍登财1,2,田水承1,高鹏艳3 (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铜川市安监支队,陕西铜川727031; 3.铜川市安全协会,陕西铜川727031) 摘要:针对当前油气管道隐患治理中存在的责任不落实、资金不到位、治理难度大、时间长等问题,文章系统分析了隐患治理中存在的监管、权益、责任落实、经济投入等根本性问题,提出从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加大投入入手,推进当前隐患治理工作,从而理顺监管体制、完善法规标准等,促进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隐患治理 中图分类号:TE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6)03-0323-05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ng Distance Oil and Gas PipelineRisk Management HUO Deng-cai1,2,TIAN Shui-cheng1,GAO Peng-yan3 (1.College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710054,China; 2.Tongchuan City 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Bureau,Tongchuan727031,China; 3.Tongchuan City Security Association,Tongchuan727031,China) Abstract:Aiming at such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oil and gas pipeline risk management as responsibilities,insuffi-cient funds and long time duration,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such fundamental issues in risk management as regula-tion,rights and interests,irresponsibility,economic investment etc.,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making responsi-bility clear,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risk management work,rationalize the regulatory system and mechanism,and improve the standards,aiming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long-distance pipeline safety supervis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Key words: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pipeline;risk management 0引言 油气管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可连续等优点成为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1],目前我国陆上石油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近12万km[2],随着长输管道里程的不断延伸,其事故也不断发生,特别是2013年“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给油气管道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经过集中排查,各类油气管道占压,安全距离不足、穿越人口密集区等隐患逐渐显现,同时因隐患涉及单位利益冲突大、管道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政府监管机制不顺畅等原因导致的隐患治理难度大、进度慢等问题凸显。针对油气长输管道隐患治理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对促进油气管道隐患治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16-02-12 作者简介:霍登财(1986-),男,陕西子洲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浅谈油气长输管道施工中的应急管理要点

浅谈油气长输管道施工中的应急管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9-12-31T14:11:29.9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7期作者:张晓丽[导读] 制定整改措施,并应跟踪督查整改情况。并根据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对相关应急预案的改进建议,由编制部门按程序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分析长输管道施工中的风险及可能造成的事故,结合施工单位特点,提出相应的应急管理要点,以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速度,增强综合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关键词:长输管道;风险识别;应急管理;演练油气管道是石油、石化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设施,其输送的介质是易燃、易爆物质。长距离输油输气工程往往具有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管道施工的条件复杂、作业环境恶劣、高风险作业多的特点,易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因此要在长输管道建设过程中,加强安全环保风险识别意识,根据风险识别及评估及控制措施,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速度,增强综合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 1长输管道施工风险识别 图1 长输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对以上施工工艺流程采用JSA分析方法得出可能发生以下几类风险度较高的事故:1.1触电。在运布管环节吊杆刮碰输电线路触电伤人、使用焊接设备时“一机一闸一保护”落实不到位,电源线直接敷设在金属构件上;开关箱箱体内没有设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端子排,箱体与箱门跨接线没有与PE端子排做电气连接;过路电缆无保护措施;焊接设备电源线、二次线接线不规范,用电设备接地不规范;对停用的开关箱未及时断电、上锁等均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1.2起重伤害。未按要求编制吊装方案,在运布管等吊装作业中吊物坠落、超重、碰撞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起吊前未进行试吊,吊物超载,吊物捆绑不牢、吊索超过安全符合等均有可能造成起重伤害事故。 1.3火灾爆炸。动火作业长期服役的管道由于腐蚀穿孔、设备的更新和管网的调整或其他因素,往往需要对停输或不停输状态下的输送管道实施动火作业,若动火措施不当,会引发各种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4坍塌。不按技术要求放坡,进入坑洞、管沟作业未落实防坍塌措施,未按技术要求顶管均有可能造成坍塌事故。在发生这些事故时,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速度,增强综合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以及社会影响。2应急管理要点 2.1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职责,层层落实应急管理责任。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做为统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各科室(部门)明确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履行信息汇总、值守应急、综合协调等职能,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加快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建立各类风险识别、评估、分级等管理制度,落实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对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重大风险隐患要进行实时监控。 2.2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提高事故中处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伤亡与财产损失,所以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及人员对预案的掌握情况。长输管道施工项目要做好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程序。构建覆盖石油工程建设单位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预案体系,做好各级预案的衔接工作。强化预案编制质量,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针对性以及科学性。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明确应急预案修订、备案、评审、升级与更新制度,同时必须组织相关技术、安全、设备、生产等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现场处置方案。 2.3 加强应急演练、评估 经常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2.3.1做好演练准备工作

某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某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根据XX成品油管道进行点对点送油的需求,需在密闭输送管线350-P-60501-A2B-N与进泄放罐的泄压管线200-P-60505-A2B-N之间增加热膨胀泄压DN80管线。 两条管线均为新建管线,由于密闭输送管线350-P-60501-A2B-N的阀门HV1161左侧、阀门MOV1205右侧、泄压管线200-P-60505-A2B-N的1号阀门左侧管线已通油,为确保管线的安全和有序施工,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XXX 现场负责人:XXX HSE监督官:XXX 技术员:XXX 质检员:XXX 材料员:XXX 火焊工:1人电焊工:2人管工2人起重工:1人 电工:1人普工:10人 三、施工进度保证 1、施工工期:1天 2、确保工期措施 1)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选择技术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施工班组施工。 2)提前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安排好施工设备及施工机具。 四、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前准备; 1)施工前与设计及油库管理部门结合,确定新建管线的工艺流程、位置、用途等。 2)施工人员、设备、机具、材料按时进场。 3)各种出入证件办理到位,一般作业、动火证、用电证等证件办理到位。 4)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施工区域设立警戒线,动火点设置8Kg灭火器4个,设专人进行监护。 6)施工前确认管道内进行清理干净,两端阀门关闭。在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方可以连头施工。 2、管线现场施工方案 1)管线动火连头准备 详见动火连头示意图 A 将350-P-60501-A2B-N管线两端的阀门HV-1161、HV-1162、MOV1205在靠近动火点侧的法兰断开,在断开端加石棉板进行隔离,在200-P-60505-A2B-N管线的1号阀门(DN200)法兰处断开,采用石棉板进行隔离。由于MOV1205为电动阀,为防止在施工作业时自动开启,在断开前需将此阀门调至手动。(阀门法兰断开位置见附图所示) B 在动火点附近打接地桩,并连接现场接地线。将L45的角铁打入地面以下800mm处,用6

石油天然气管道第三方施工技术要求

与天然气管道相遇后建工程处理技术要求 1阀室、输气站(含放空管)与周围建筑控制距离 1.1公司在运输气站、阀室,除春晓站外,均按五级站考虑。一般情况下,与周边建筑防火间距(安全间距)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表4.0.4处理(详见表一,已针对公司进行换算)。 表一天然气场站、阀室放空区与周围建筑防火间距(米) 1.2* 不能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但地方政府已经立项,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应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热辐射计算,并经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后,按照安评报告要求实施。 2 埋地管线与天然气管道间距控制

2.1埋地管线处理参照《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21447-2008T)执行。公司管道按照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方式管道考虑。 2.2自来水管、污水管、燃气、热力管线 2.2.1埋设原则:一般情况下管径较大管线应埋设于较小管径管道下方。热力管道一般埋设在天然气管道上方。 2.2.2埋设间距:0.3m。 2.2.3地形受限情况下,两者间距小于0.3m时,两管道间应有坚固的绝缘物隔离,确保交叉管道的电绝缘,一般使用橡胶垫、废旧轮胎等。后建管道应保证交叉点两端各10米绝缘层无破损。 2.2.4* 参照省安监局组织的甬台温天然气管道与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同沟敷设间距,平行敷设间距一般不应小于1.5米。 2.3电力管线、通信管线 2.3.1 天然气管道正上方或正下方,严禁有直埋敷设的电缆。 2.3.2 与天然气管道平行敷设的直埋电缆,间距不得小于1米。 2.3.3 与天然气管道交叉敷设的直埋电缆、通信管线,间距不得小于0.5米,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间距不得小于0.25米。 2.3.4 水下电缆与天然气管道敷设间距不得小于50米,受条件限制时不得小于15米。 3 架空管线、建筑

油气运输业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运输业作为联结油气资源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我国油气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管道运输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管道运输企业以什么样的策略和措施对待全面开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抓住我国长输管道大发展的机遇,把中国油气管道运输业做大做强,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行业发展现状1958 年,我国建成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的输油管道,拉开了管道建设的序幕。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建成了14200余公里的陆上原油管道、12600 余公里的干线输气管道、3200 余公里的成品油管道及2100 余公里的海底管道。我国的油气管道运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建成的油气管道的长度和规模都有很大差距,长距离、大口径成品油管道建设刚刚起步,输气管网的规模和覆盖面也很小,油气管网的现状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1998 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重组改制打破了中国油气管道运输企业原有的格局,成为油气管道运输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重组以后,我国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的规划和建设均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和批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个集团公司设有专门的管道企业,负责本公司所辖油气管道的运营和管理。目前,我国专门从事长输管道运营管理的企业主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下设13 个输油气管理处,管理着遍布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6884公里的输油气管道。另外,还有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输气管理处,管理着四川盆地近2000 公里的干线天然气管道(不包括近万公里的气田集输管线)。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管理着2978 公里的输油管道。石油、石化企业的重组改制,为油气管道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活力。二、发展趋势 1.巨大的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将极大地推动管道运输业的发展天然气作为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之一,在许多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近年来中国石油短缺和环保力度日益加大,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受到各级政府、各油气田企业和广大用户的广泛重视。根据BP2002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数字,在北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例已占24.62%,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已发展到一定规模。而我 国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足3%,仅为北美发达国家的1/8,

油气集输工艺标准技术现状与展望-第二章长距离输油管道输送工艺标准技术

第二章长距离输油管道输送工艺技术 1. 概述 长距离输油管道通常是指距离长、管径大、输量高的原油管道,输送压力高而且平稳。由输油站和管路两部分组成,输油站分为首站、若干中间加压站、若干中间加热站及末站,其任务是供给油流一定的压力能和热能,将原油安全、经济地输送给用户;管路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为减少事故危害、便于抢修,可紧急关闭的若干截断阀室以及阴极保护站。 输送原油的粘度和凝固点比较低,可以采用不加热直接输送的方式,但是具有较高凝固点和粘度的原油,就需要经过加热后输送,或者经过改性,采用不加热的常温输送方式。北美国家的输油管道多是输送低凝点、低粘度原油,所以多为不加热输送。对于凝点和粘度较高的原油均采用加热输送(如美国全美管道和科林加管道)。随着原油流变性的研究,原油添加化学降凝剂后常温输送技术也应用于一些原油管道运行管理中。由于实际生产需要和常温输送的工艺优越性,促使此项技术日趋成熟。近20年来,我国有10多条原油管道试验研究了添加化学降凝剂输送技术,取得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1.1 高凝点、高粘原油的输送 我国生产的原油多属高含蜡、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对于凝固点、粘度较高的原油来说,输送工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加热输送,另一是常温输送。我们在加热输送高凝、高粘原油方面积累了丰富非经验,但加热输送有其弱点,一

是低输量受到热力条件的制约,二是一旦发生事故停输,必须立即抢修,及时恢复运行,否则,较长时间的停输会酿成凝管事故。 1.1.1 加热输送工艺 加热输送是指将原油加热后进入管道加压输送,通过提高原油输送温度降低其粘度,来减少管路摩阻损失。原油管道加热输送存在两方面的能量损失,散热损失和摩阻损失。热油向下站输送过程中,由于其温度高于管路周围的环境温度,存在径向温差,热油携带的热能将不断地往管外散失,因而使油流温度在向前输送过程中逐渐降低,引起轴向散热损失,油流温度下降,粘度上升,单位长度管路的压降逐渐增大。需要重视的是油流温度接近凝固点时,单位长度管路的压降会急剧上升,容易出现管道事故。我国原油大多具有粘度大、凝固点高的性质,加热输送工艺是国内原油管道常用的一种输送工艺。 还有两种不常用的加热方式,一是以阿拉斯加管道为代表,该各管线原油流速达3.13m/s,原油在高速下摩擦所产生的热能足以弥补沿程热损失,这种方式一般来说不经济,只能在特定场合下使用。另一种是利用电集肤效应加热,以印尼贝鲁克到米那斯管线为代表,长114km。 1.1.2 常温输送工艺 对于高含蜡原油管道输送,通常采用化学添加剂(降凝剂或流动改进剂、蜡晶抑制剂)、进行热处理、用轻烃馏份稀释原油、用水作成乳化液或形成水环等方式。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油气管道的主要任务是对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进行运输,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对油气管道技术的研究,促进油气管道的持续发展,对于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维护人民生活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油气长输管道;现状;发展 1.油气管道技术的现状 1.1 原油管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原油管道的建设力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原油管道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在原油管道,已经应用了诸多先进技术,包括SCADA系统、密闭输油技术、低输量加剂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原油运输效率,也减少了管道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但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在原油管道技术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有着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高黏高凝原油管道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管道运行管理技术等方面[1]。基于此,接下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原油管道技术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攻关,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原油管道技术水平,使我国油气管道技术与国际水平接轨。 1.2 天然气管道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研究天然气运输管道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其目的在于确保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给,维持天然气供需稳定,保障天然气调峰平稳;第二,建立长输管道系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贸易逐渐增加,洲际天然气管道、跨国天然气管道的数量越来越多,我国也积极加强了对网络化的输气系统的研究,并大力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中哈天然气管道以及中巴天然气管道等国际长输天然气管道;第三,大管径、高压力管道。随着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构建,大管径、高压力管道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目前,天然气管道的干线,管径已经超过了1000毫米,管道运行压力也越来越高,输气压力高达10兆帕以上,国外的一些天然气管道,最高可达到20兆帕。西气东输工程已经基本建成,该管线全长为4210千米,管径1016毫米,设计压力为10兆帕,设计输送量为每年120×108立方米,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管道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1.3 成品油管道 现阶段,我国的成品油管道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具有输送品种多、规模大的特征,可以对重质油品、液化石油气、石油化工产品、柴油、汽油、煤油等进行运输。 世界最大的成品油管道是科洛尼尔管道,其可以对118种牌号的成品油进行

长输油气管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1

197 https://www.360docs.net/doc/552292824.html, 中国化工贸易网 长输油气管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曾宪伟1 王 涛1 郝卫军1 陈 鹏2 (1.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襄阳输油处,湖北襄阳 441002;2.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武汉输油处,湖北武汉 430077) 摘 要:长输油气管道途经地区多,沿途地形地貌变化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而且一经投产,就会长时间运行,管道沿线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管道本身及其附属设施也会老化,产生诸多安全隐患,威胁管道运行。本文就长输管道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长输管道 安全防范 油气盗窃 一、长输油气管道安全隐患 (1)油气盗窃对管道运行造成严重破坏。 在巨大利益驱使下,在长输管道上打孔盗油的现象频繁发生,全国范围内所有长输管道无一幸免。打孔盗油不仅给输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管道停运,而且在盗油的过程中由于石油的易燃易爆的物理特性,引起火灾及爆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盗油过程中如果引起石油泄露,甚至会导致周围群众哄抢,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2)自然灾害对长输油气管道的破坏 我国地震断裂带、煤矿采空区、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山区等自然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众多,长输管道途经这些地区时,易受地震、泥石流、塌陷和洪水冲击等自然灾害破坏,长期以来,管线爆管、悬空、露管、护坡堡坎垮塌等事故频繁发生。 (3)运行中的误操作及管道自身缺陷 管道材质、施工、运行的缺陷导致管道本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自身的材料缺陷和施工质量不合格,如管道母材质量不合格、焊接技术原因等;如防腐层破损等(老管道尤为突出);管道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如管道阴极保护失效、输油管道误操作造成水击破坏等。 (4)对长输油气管道的非法占压及周围施工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中对长输油气管道与周围建构筑物安全距离的做出了明确规定,在长输管道建设各阶段应参考当地政府的建设规划,以避免多个工程间相互交叉影响。管道周围施工会引起安全距离不足、管线损伤、施工机具材料对埋地管道碾压以及爆破等安全隐患。同时在管道两侧5 m以内,搭建违章建筑,挖砂取土等也会对管道造成安全隐患。 二、输油管道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国家完善油气管道保护法规框架和执法体系 2001年,国家频布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该条例的颁布使得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有法可依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广泛深入地依法治管是当务之急。但《条例》的行政执法机构缺位日显突出,应加快《条例》的修订工作,增强条例的可操作性。 建议地方政府颁布实施保护长输管道的地方性法规,提高油气管道保护意识,消除地方保护倾向,营造浓厚的油气管道保护氛围。目前辽宁省、甘肃省已颁布实施了相应的法规,在保护长输油气管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公安部等法制部门强有力的综合治理和保护为管道安全铸造了法制后盾。建议公安部门建立专司石油石化的公安机构,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完善油气管道保护的执法体系。同时,督促地方政府更好地承担保护油气管道的责任。 (2)防范打孔盗油 ① 完善立法、建立反打孔盗油长效机制 。管道作为输送石油能源的重要工具,发展迅速,仅凭《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已无法适应管道发展的趋势,国家应出台保护长输管道的专项法律法规。 在总结反打孔盗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行企警联合保护管道,并将其做为一项长效机制保留、完善、坚持下去。 ② 增加科技投入。在长输管道上安装声学检测防盗系统和智能防盗防腐技术两种反盗油防范预警机制,实现网络化监控,在各输油气站配备管道检漏仪器。 ③ 强化夏、秋两季的管道检漏和巡线工作。夏季多雨土地比较松软,特别是麦收秋种季节,随着农民翻地耕耘给盗油分子创造了在管道上安装阀门盗油的最好时机,另一季节是秋收后,因为农闲时期土地庄稼不用管理也不经常 到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不仅为盗油分子提供了条件也为管道埋下了隐患,这个时期也是打孔盗油高峰期,是为入冬后盗油打基础。严把这两个季节关,不给盗油分子安装阀门的机会,可以减少打孔盗油的发生。 ④ 要继续深化管道违法占压和打孔盗油专项整治,重点整治违法占压管道安全监控措施的落实,以及向地方政府的报告和备案的落实,全面掌握违法占压管道和存在事故隐患管道的治理情况,切实保护好油气管道的安全。 (3)加强对长输管道水工保护设施、穿跨越段的维护管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对长输管道的破坏。加强对诸如管道沿线多发地质灾害区域的灾害监测与治理;强化管道交叉施工现场管理,加大管道保护力度;强化线路巡检,严格监控平原水网地带鱼塘机械清淤、修建沟渠等威胁管道安全现象,严看死守机械清淤的危险地段;全面推行管道完整性管理,着力做好管道沿线风险识别和高后果区,建立和完善企地联防的管道保护机制,提高应急抢险能力。 (4)加强长输油气管道防腐技术 输送油、气的钢质管道大都处于复杂的土壤环境中,所输送的介质也都有腐蚀性,因此,管道内壁和外壁均可能遭到腐蚀,一旦管道被腐蚀穿孔,就会造成油、气漏失,不仅使运输中断,而且会污染环境,并可能引起火灾,造成危害。可采用阴极保护技术防止油气长输管道腐蚀的腐蚀损坏,这是管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阴极保护是通过阴极电流使金属阴极极化实现,通常采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方法。系统的检测主要通过密间隔测量管道阴极保护的数据来准确分析判定管道的阴极保护状态。 (5)提高长输油气管道设计质量 一条管道能否长期安全运行,特别是一旦发生事故使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最小,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站场的设计在符合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方便运行和维修。输油气站场的位置选择必须严格按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考虑与周围建筑、城市、村庄、公路等的安全防火距离,应避免选在低洼处。站场设备、设施的选择要可靠并考虑合理的备用。要按有关规范设计必要的安全防火设施。通讯、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可靠。管道设计要合理选择路由、工作压力、防腐形式, 针对所输气质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管材,特别是经过人口稠密区及活动断裂、滑坡、失陷性黄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等特殊地段时必须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线路截断阀选择要可靠确保需要时及时关闭,要根据下游调峰需求和保安气量统筹考虑设计合理的储气设施,避免因事故造成中断下游供气。另外,要给予设计工作充分的时间保证,设计方案要反复论证,取其最优,以避免因抢时间造成的设计缺陷。 三.结论 总之,做好长输管道安全防范工作愈加重要,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教育,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一定可以保障长输管道的平稳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柳庆新.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7,(05). [2]李文波,苏国胜.国外长输管道安全管理与技术综述[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5,(01). [3]金玮.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初探[J].华北国土资源,2009,(03).

浅谈油气长输管道杂散电流干扰评价与防护

浅谈油气长输管道杂散电流干扰评价与防护 论文简述了油气长输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各项控制要点,分别阐述了交流干扰和直流干扰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及相应的防护措施,旨在通过分析交直流干扰的形式与危害性,找出有效的抗干扰检测与评价手段,为保障油气长输管道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ntrol points of cathodic protection system for long distance oil and gas pipeline,separately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AC interference and DC interference on the detection effect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form and harmfulness of AC-DC interference is to find out effective anti-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mean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suring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long-distance oil and gas pipeline. 标签:阴极保护;油气长输管道;杂散电流 1 引言 油气长输管道是油气供应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油气长输管道服役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其运行,其中高压输电线路以及现代化电气设备产生的杂散电流干扰对管道外防腐层的破坏不断加重,严重影响到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阴极保护系统是油气管道运输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而交直流干扰对阴极保护的影响是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主要隐患之一,因此,阴极保护系统抗干扰检测的评价与防护是当前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障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陰极保护系统的控制要点 在油气长输管道运行过程中,管道会与土壤中的腐蚀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造成电化学腐蚀,需要对管道采取电化学保护,工程中经常采用阴极保护的方式对管道进行保护。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维护时,保护电位是判断其正常运行与否的关键指标,保护电位应满足《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 21448-2008的相关规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阴极保护电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比如管道沿线土壤电阻率,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杂散电流等。其中,杂散电流干扰是影响阴极保护电位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因素之一,杂散电流干扰会引起阴极保护电位的波动,从而破坏阴极保护系统。因此控制杂散电流干扰是保证阴极保护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点[1]。 3 交流干扰检测评价与保护措施 3.1 交流干扰检测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