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编辑。一.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

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2)

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玉蟾岩遗址发现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栽培古稻,其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鉴定结果,表明12000年前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为食物。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经出现。牛栏洞遗址的植硅石年代为距今11000—8000年。(3)这3处遗址都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可见当时的种植水稻的方式是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类似。

与此阶段同步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可能还有河北徐水南庄头等遗址,以及华南地区的一些洞穴遗址,如广东英德牛栏洞(距今10000年)、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距今9000年)等。这一阶段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也被称为“火耕”或"刀耕火种”。

大约到了8000年前,原始农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突出的标志是出现了农业工具,反映了耕作方式有了明显的进步。由于谷物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必然要扩大种植面积以承受日益增多的人口压力。但是天然的适宜种植谷物的土地毕竟有限,必须开辟新的耕地。人们除了用火焚烧地面上的野草杂树之外,还要砍伐荒地上的树木和刨掘树根,平整地面,以便于播

种,使庄稼顺利生长。而这些作业仅凭双手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工具来进行。于是就出现了用来砍伐的石斧、石锛,用来修正土地的耒耜,以及用于收割的石刀、石镰,用于脱壳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农业工具。与此同时,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野生的谷物逐步进化,品质得到改良,初步脱离了野生状态,产量相应提高。农业也就在当时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了。但是,当时还不可能会对土地进行施肥,因此种植几年之后,地力衰退,产量下降,就将土地抛荒,另辟新地种植。称之为抛荒制。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大体上是属于这一阶段。如在黄河上游的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距今7800—7300年),黄河中游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黄河下游的山东省滕县北辛遗址(距今7000多年),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7868年左右),淮河下游的江苏省高邮县龙虬庄遗址(距今7000多年),长江中游的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湖北省宜都枝城北遗址(均距今8000年左右),长江下游的浙江省浦江县渠南村遗址(距今9700—8200年)、浙江省萧山跨湖桥遗址(早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桐乡县罗家角遗址(距今7100年左右),等等。在这些遗址中都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石耜、骨耜、木耒(痕迹)、石刀、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一整套农业工具,发现了炭化的粟、黍、稻(籽粒或壳),属于人工栽培的粮食作物,此外,还有猪、狗、牛、羊、鸡等家畜、家禽的骨骼或模型,说明原始农业已经脱离了火耕阶段。特别是耒耜等翻土工具是典型的农具,而整地又是农业生产中的最重要环节,因此这一阶段的原始农业也被称为“耜耕农业”。

大约从距今6000多年开始,原始农业进入了发展时期。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农田的开辟,产量的提高,有了更多的粮食可养活更多的人口,人们可以比较长久地在一个地方定居,村落规模逐渐扩大。而人口的增加又迫使人们去耕种更多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和饲养更多家畜,导致原始农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农具的种类增加,石质农具通体磨光,制作得更加精致、实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农田得到进一步整治,修整沟渠等排灌措施,对田里的庄稼加强保护管理(如铲锄杂草,驱赶糟蹋庄稼的野兽等)。这些都是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晚期遗址,都属于这一阶段。考古学家不但在这些遗址中发掘出大量木、石、骨、蚌质地的农具和数量众多的粮食作物遗存以及畜禽骨骼,更为难得的是发现了农田遗址。如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和江苏省苏州市草鞋山遗址都发现了6000年前的水田遗址。特别是草鞋山遗址的水田是由小块水池状的水田串联而成,小者几平方米,大者十几平方米,互相间有水口串联,并有水井、水塘、水沟等配套设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稻作农业已日趋成熟。同时也表明原始农业的耕作制度已由原始的抛荒制进步到熟荒耕作制,而南方则可能已是连续耕作制,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

大约从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这段时间里,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达时期。农具的制作更加精致实用,种类增加。如石锄、石镢的普遍使用,石铲更为扁薄宽大,精工磨制,出现了有

肩石铲、穿孔石铲、穿孔石刀,石镰的制作也较以前进步,粮食加工工具杵臼的出现和推广,晚期还出现了石犁,标志着生产力有显着的提高。农作物的种类增多,粟、黍、稻、麦、豆、麻已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种植已扩大到黄河流域,粮食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畜牧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后代称为“六畜”的马、牛、羊、猪、狗、鸡等均已饲养,采集渔猎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显着下降。水井的开凿并被使用到生活和生产上,给定居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使人们可以向距离河流和泉水较远的地区扩展。发达的原始农业不但可以养活较多的人口,开始有了剩余产品,为社会积累了财富,而且为制陶等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创造了条件,也为进入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处于这一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有: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华南地区的石峡文化,福建的昙石山文化等为数众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我国的原始农业已形成三大经济类型,即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粟作农业,以黄淮地区为中心的粟、稻混作农业,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稻作农业,基本上已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的大体格局。

二.作物的栽培

农业的产生是以粮食作物的栽培为标志。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农作物标本,说明黄河流域的先民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已经种植粟、黍、稷等旱作谷物,在5000年前已经种植小麦。而长江流域的先民则早在1万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

粟粟是属于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作物,原产于中国北方,一直是黄河流域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它是从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成的。何时驯化,目前尚不清楚。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出土了炭化粟粒、粟壳或谷灰。其中最早的为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县沙窝李遗址,前者距今8000年左右,后者距今7000多年。磁山遗址共发现了88个存有粮食的窖穴。腐朽的粮食均堆积在窖穴的底部,十分疏松,出土时略为潮湿,颜色显绿,风干后成灰白色,大部分已成粉末状。粉灰之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外壳,颗粒完整,外部形态圆隆饱满,直径约2毫米,与现代粟粒基本相同。经灰象法鉴定证明是粟。有些窖穴的底部粮食堆积中发现有完整到陶盂,可能是盛取粮食的容器。有些窖穴在粮食堆积的底部整齐地摆放着猪、狗等家畜(骨架),可能是存放粮食时举行某种宗教仪式而放人的。新郑沙窝李遗址也发现一片面积约o.8—1.5平方米比较密集的粟的碳化颗粒。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粟的遗存。这些粟粒有的是存放在窖穴里,厚达18厘米。有的是放在陶瓮、陶罐或陶钵中。其中有的可能是作为种子而保存的,也有的是放在坟墓里作为随葬品,可见粟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省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距今4800多年的粟粒,体积达1立方米多。说明至迟在距今5000年前后,粟也成为黄河下游的主要粮食了。

黍、稷黍稷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作物,生育期短,喜温暖、抗旱力极强,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种植。黍稷本是同种作物,农学界一般将圆锥花序较密,主穗轴弯生,穗的分枝向一侧倾斜,秆上有毛,子实黏性者称为黍;将圆锥花序较疏,主穗轴直立,穗的分枝

向四面散开,秆上无毛,子实不黏者称为稷。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公元前5850年的碳化黍粒,说明黍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也有近8000年,与粟一样古老。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和山东省长岛县北庄遗址也都发现了距今5500年左右的黍壳。在甘肃省临夏县东乡林家遗址的窖穴里,还发现了堆积达1.8立方米的稷穗,是捆扎成束堆放在一起的,也可能是作为种子贮藏的,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此外,在新疆、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也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黍稷遗存。它们和粟一样都是当时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麦麦在我国种植的历史较晚,目前只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发现麦的遗存,其中最早的是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小麦和大麦的碳化籽粒。距令5000年左右。其次为新疆孔雀河下游古墓中出土了数百粒小麦,距今4000年左右。在新疆哈密市五堡乡克孜尔确卡古墓中发现大麦的植株和穗子,距今3200年左右。看来麦子在新石器时代还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稻稻是一年生的禾本科草本作物,喜温暖、潮湿,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最主要粮食作物。栽培稻是从野生稻驯化来的。驯化的时间大约在1万多年前。考古学家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的文化层中,发现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物蛋白石,但已具有人工干预的痕迹,说明当时人们不但已经采集野生稻作为食物,而且可能已尝试人工种植。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也发现了3粒半1万年前的稻粒,其中一粒是野生稻,其余属古栽培稻。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洞遗址也发现了1万年前的水稻植硅石。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也发现了9000年前稻作遗存。这就证明我国栽培水稻的历史已有万年之久。到了8000年前左右,水稻的种植在长江流域中游和淮河上游都颇具规模。考古学家在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八十垱、李家岗遗址都发现了大量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壳和稻谷遗存,有的保存极好,出土时如同新鲜稻谷。在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也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谷遗存。经鉴定都属于古栽培稻。说明已经越过选育、驯化阶段,形成了早期稻作农业文化。大约到了7000年前,我国的稻作农业已进入发展阶段。淮河流域下游、长江中下游都已发现很多稻作文化遗址,如湖南省的临澧县胡家屋场、岳阳市坟山堡遗址,湖北省宜都城背溪、枝城北以及秭归县柳林溪遗址,浙江省桐乡县罗家角、余姚市河姆渡遗址,江苏省高邮县龙虬庄遗址等,都发现了大量的栽培稻遗存。这些遗址的年代距今7300—6800年。说明这一时期,稻作已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普及,并且水稻品种也得到了初步的改良,已有籼稻和粳稻两个品种。到了6000年前,我国的原始稻作开始进入发达阶段,水稻种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稻田的整治已初具规模。到了5000年前,水稻的种植已经遍布长江流域各地以及华南、闽台地区,甚至连黄河流域(如陕西、河南、山东)都已开始种植水稻了。水稻的驯化、培育成功,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巨大成就之一。

蔬菜瓜果原始居民除了食用主粮之外,还要吃蔬菜瓜果。根据文献资料,商周时期我国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圃业已经相当发达,推测其起始年代应有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目前考古发掘中已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葫芦、菱芡、甜瓜子、莲子、桃核、梅核、枣核、栗壳以及菜籽等实物,年代最早可达7000年前。但是大部分都是属于野生植物,看来当时人们的主要精力还

是放在培育粮食作物方面,同时采集一些野生果实充饥,不可能有人工种植。不过,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曾出土过距今近7000年的油菜籽,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的一座房子遗址里发现一件小陶罐,口很小,内盛碳化了的菜籽,经鉴定是属于白菜或芥菜的种子。将菜籽装在不易取出的小陶罐里,显然不是为了食用,应该是供来年种植使用。由此可见,我国人工种植蔬菜的历史已有六七千年之久,而白菜、芥菜和油菜的起源地正是中国,至今仍然是民间最主要的蔬菜。

纤维作物及蚕桑原始人最初的衣服是冬披兽皮夏穿树叶,以后逐渐学会利用野生葛、麻的纤维纺织布料制成衣服。当原始农业发展以后,人们在种植粮食的同时也尝试栽培麻、葛等作物,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此同时,人们也从采集野生的蚕茧进而学会养蚕缫丝纺织衣服。这个过程可能要晚于粮食作物的栽培,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才发展起来的。首先被驯化栽培的是大麻。大麻是雌雄异株植物,雌株结的籽粒可食用,古人曾作为粮食,被列为“五谷”之一。雄株的纤维细柔,可作为纺织原料。原始先民可能是在采集雌麻籽粒过程中发现了雄麻纤维可做衣料,从而逐渐加以栽培种植。甘肃省临夏县东乡林家遗址出土过四五千年前的大麻籽,新疆孔雀河古墓内出土过4000年前的大麻纤维,辽宁省北票市丰下遗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麻布残迹,是目前最早的实物标本。另一种纤维作物苎麻是雌雄同株,大约与大麻同时被种植,浙江省吴县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了一些苎麻布和苎麻绳子,距今也有4000多年。葛是野生纤维植物,但是在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过6000年前的葛纤维纺织品残片,说明当时原始先民可能已经有意识的加以保护利用,甚至也可能尝试种植它。

原始先民在采集野生桑椹充饥过程中,会发现桑树上野蚕所结的茧,从而逐渐利用野蚕茧丝,继而有意识地保护、饲养,终于将它驯化成家蚕。河北省正定县南杨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两件5400年前的陶蚕蛹,钱山漾遗址也出土了4700多年前的家蚕丝带、丝线和绢片。可见至少在5000年前,我国原始先民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这是纺织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说明黄帝“淳化……虫蛾”的传说并非毫无根据。

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略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刘蕊蕊 摘要:农业,伴随着人类起源而生产。农业,与人类共存。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已种植在世人心中。中国农业也随着历史的脚步辉煌了千年。农业文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在中国大地的上空。而随着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颗明星也将永不陨落,愈闪愈烁。中国的农业正在向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中国的农民都变成专业农民,中国的全体农户都变成专业的现代化的专业大户。 关键词:意义;作用;举措 自原始社会时期,栗、稻等农作物首先诞生于我国,它孕育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农业也一直前进。当今,科技竞争发展,我国正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但在这期间,农业依旧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本源。 一、发展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业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农业稳定发展了,农民生活稳定了也将使各行各业全面地,均衡协调地,科学合理地,和谐持久地飞速向前发展。只有这样,中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待遇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只有全体人民都富裕了,党和国家的收入才会更多,这样祖国的各项公共开支才会更加有保证,各项制度才会更加完善和更加健全,全体人民的日子和生活才会越过越好和越过越幸福。 就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为例谈谈发展农业的的具体重要意义: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分布着黑土,黑钙土等土壤类型,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被玉米大豆所代替并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开垦了数百万公顷的耕地,成立了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东北地区林木蓄积量大,木材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农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黑土地开发、湿地保护等,东北地区还发展特色农业,使农业走向网络时代,以当地特、优、名农产品为主,用现代化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发展形成了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可见,农业发展有着可观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由于农业的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可持续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且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东北地区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接轨。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带动了中国部分经济飞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1)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一.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玉蟾岩遗址发现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栽培古稻,其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鉴定结果,表明12000年前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为食物。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经出现。牛栏洞遗址的植硅石年代为距今11000—8000年。(3)这3处遗址都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可见当时的种植水稻的方式是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类似。

第5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提要 第1节农业的起源 第2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第3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第4节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思考题 内容提要 本章首先详尽论述了农业的起源,包括农业起源的理论和农业起源的地点;明确总结了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类型,以此为基础分析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以及农业对人类文明出现的重要意义;其次本章系统分析了世界粮食生产、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畜牧业生产的布局规律,并对农业景观,即农田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和观光农业景观作了比较条理的介绍,最后引用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提供农业生产布局区位差别的理论依据。 第1节农业的起源 所谓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大体包括七个方面。即:1、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2、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3、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4、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5、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6、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7、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国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农业出版社) 西方:鲁姆配利·罗恩的“天才理论”、柴尔德(Childe)的“绿洲说(接近论)”、布雷德·伍德(Braid Wood)的“核心地带(原生地)说”、宾福德(Binford)的“边缘区域理论”贝廷杰(R.L.Bettinger)的“最佳觅食模式”论以及海登(B.Hayden)的“新气候变化说”、博赛洛普(E.Boserllp)的“人口压力论”等等。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C.O.索尔的推论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完整版)3农业起源.doc

今天,地球的面貌因人类而改变,在城市在乡村,人类的活动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大地 艺术画卷,而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迈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远古社会从蛮荒通向文明 时代的起点又在哪里?这要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说起。 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然而在距今大约一万年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种植农 作物和定居,渐渐地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采集和捕猎活动,最终,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 产者。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来源。但是,人类在向大自然的索取过程中,也伴随着生死之争,在生存的博弈中,人类不仅仅是受益者,也是大型食肉动物的被猎食者,除了丛林中的危险外,让我们祖先走出森林的另一个原因是 来自气候的变化。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随着冰期的结束,人类主要的猎物,食草性动物逐渐减少,到最后除了野猪等动物几乎没有合适的大型哺乳动物可 捕杀。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方法,一万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风轻轻吹过,果实和种子随风飘落在地,我们的祖先经过观察,或许已经联想到,每年过冬后新长出来的草和食物就跟这些飘落的籽粒有关,这些籽粒中,一种生长在南方的野草叫做野生稻, 生在中国北方的野草,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经过若干年的栽培,它们分别被我们祖先驯 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农业起源。 赵志军:农业起源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转变意义非常重大,在农业出现之前,我们人类对自然而言是被动适应,就是自然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就 获取什么,对我们生活基本需求来说。但是农业出现之后,我们人类就拥有了主动改造与改良 自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自然中获取到更多的人类基本的生活所需。 1993 年,一位美国老人在留美博士赵志军的陪同下来到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他 们的目的是寻找水稻的起源之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农业起源研究专家马尼士博士,老人曾经在墨西哥找到世界上最早的玉米遗存,他认为最早的农业应该是在人类的洞穴居住时 期出现的,来到空旷幽深的仙人洞,经验丰富的马尼士有种直觉,水稻起源地应该就在中国。 赵志军:他认为要想寻找最早的农业起源的证据应该在洞穴遗址,因为人类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呢往往伴随着一个洞穴遗址向平底遗址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仙人洞我们已经发掘过,证明了仙人洞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年代在距今 一万年前后,恰恰是世界农业起源共同的一个时期,因此马尼士博士就下意识地认为他应该 能够在仙人洞遗址找到有关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 两年后,马尼士博士参与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再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他们终于在一处堆积层中有了惊世发现。中美联合考古队没有找到稻子,但是找到水稻腐烂后的植物硅酸体水稻的稻叶上面有一种特殊形态的硅酸体,这种隐藏在土壤里面的硅酸体 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得出来,国内外专家通过植硅体研究分析方法认定这是当时已知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这一结论让专家倍感兴奋,然而同时,他们心中又萌发出更强烈的期望,能否找到万年之前,世界上最早实物栽培稻种子呢?2004 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 5 科实物稻子,这几个稻子,既像野生稻, 又像栽培稻,是一种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类型,断代测年显示这些稻的种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今天,我们的大脑已经开始探索宇宙的起源,然而在一万年前,原始先民要理解一颗植物的生长方式却并非易事,人类在何时拥有了联想的能力,这是未解

中国通史 第03集 农业起源

中国通史 第三集农业起源 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我们祖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然而,在距今大约一万年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种植农作物和定居,渐渐地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采集、捕猎活动,最终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产者。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来源,但是,人类在向大自然的索取过程中也伴随着生死之争。在生存的博弈中,人类不仅仅是狩猎者,也是大型食肉动物的被猎食者。除了丛林中的危险外,让我们祖先走出森林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气候的变化。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随着冰期的结束,人类主要的猎物,食草性动物逐渐减少,到最后除了野猪等动物,几乎没有合适的大型哺乳动物可捕杀,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方法。 一万年前一种生在中国南方的野草叫做野生稻,生在中国北方的野草,叫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经过若干年的栽培,它们分别被我们祖先驯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在农业出现之前,我们人类对自然而言是被动适应,就是自然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就获取什么,对我们生活基本需求来说,但是农业出现之后,我们人类就拥有了主动地改造与改良自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自然中获取到更多的我们人类的基本生活所需品。 仙人洞遗址江西省万年县。要想寻找最早的农业起源的证据,应该是在洞穴遗址,我们人类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呢,往往伴随着一个从洞穴遗址向平地遗址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仙人洞遗址我们已经发掘过,证明了仙人洞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年代在距今一万年前后,而距今一万年前后恰恰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一个共同的一个时期。 国内外专家通过植硅体研究分析方法认定这是当时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这一结论让专家倍感兴趣。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5颗实物稻子,这几粒稻子既像野生稻又像栽培稻,是一种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类型,断代测年显示,这些稻的种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 随着第一颗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结出粮食,第一头野猪被人工驯养,改变地球命运的农业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伊始正式拉开帷幕。先农坛北京,位于老北京中轴线南端的先农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先农诸神举行籍田典礼的场所,每年的仲春亥日,皇帝都要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民以食为天,这是历代统治者的金科玉律,直到今天,农业依然是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这里是宁绍平原,土地肥沃,降水充足,是今天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六千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稻作农业。2001年在浙江省余姚市三七镇相岙村,距河姆渡遗址仅7公里的地方,一个六千五百年前的隐秘空间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把现在的大米跟长江下游以南河姆渡文化时期,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大米放在一起做比较的话,可以明显看出它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变化,如果用数据来描述的话,在田螺山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非常迅速,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论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华西村为例 【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华西村的探索和实践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华西村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农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的兴起既迎合了新千年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巨大潮流,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外大规模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农村资源众多,乡村田园风光千姿百态,大江南北农耕、渔牧、茶果、林木应有尽有,风情各异。5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富厚底蕴的中华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 截止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359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我们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以游助农”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河北的野三坡,江苏的华西村,杭州的龙井村、广东四会市的观光农业园等众多乡村旅游地的兴起与发展足以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的广阔.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所具有的、与其它旅游类型有明显差异的特点是乡村旅游地——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乡村旅游特点与农村发展的联动关系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乡村旅游集第一、第三产业于一体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乡村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把农事生产操作、农作物与农业科技展示、农产品系列加工与旅游者的活动融为一体,并向旅游者充分展示农业艺术及良好生态环境的新型旅游的形式。做为一个乡村旅游地,它首先应该是一个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基地,是第一产业的像征。同时,它又是一个集食、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属第三产业的范畴。它既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又要体现和突出农业生产性的特点,它把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进行有机的交融和联系,从而达到农业生产为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促进农业生产之目的。 (二)乡村旅游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 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游客大多只停留在静止的,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且重游率低,回头客少。乡村旅游却不然。乡村是一个集农事知识、生物知识、农作物知识、高新科学知识为一体的大课堂,诸多乡村文化沉淀形成的乡村旅游文化亮丽多彩,田园风光随季变化,四季特色明显,农事生产品种各异,内容繁多。这一些都不断的刺激和吸引游客旧地重游,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观赏田园风光的千姿百态,参与不同的农事活动。乡村旅游所具有的强的生命力和较长的生命周期必然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催化剂,促进和带动农村的发展并成为农村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农业 农业是人类的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都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而生长繁殖。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对它们的生长繁殖过程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干预,从而取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国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在其所撰《汉书·食货志》中,就有“辟土殖谷曰农”之说。这反映了古代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以种植业为主的朴素的农业概念,亦即当今所称的“狭义农业”。其实,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狩猎野生动、植物的活动孕育而产生的。后来,种植业和畜牧业也相依发展,至今仍以种植业和以它为基础的饲养业作为农业的主体。天然森林的采伐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天然水产物的捕捞和野生动物的狩猎,主要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生物资源;但由于这些活动后来仍长期伴随种植业和饲养业而存在,并不断地转化为人工的种植(如造林)和饲养(如水产养殖),故也被许多国家列入农业的范围。至于农业劳动者附带从事的农产品加工等活动,则历来被当作副业。这样,就形成了以种植业(有时称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为其结构的广义农业概念。 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专业分工和相互依存,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密切联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从而形成了多专业、多方面联系的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体系。生态学的发展,还揭示了农业的每一构成部分实际上都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认识还必然会进一步拓宽、深化。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 在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料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食物。中国有句古语,叫“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马克思的论断是“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按营养学的基本知识,人只有从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维持生命、从事劳动和繁衍后代。而历史上的饥荒和当今世界部分地区的缺粮危机,则从反面说明了食物生产的重要性,它的不足,势必导致社会动乱,产生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可以认为,在人类尚不能用化学方法合成比农产品更为廉价优质的全部营养物质以前,农业作为最基本、最主要的食物生产部门的职能,将不可能被别的生产部门所取代。 当然,人类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食物以外,还需要衣着、住房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生活需要不但更趋多样化,而且要求优质、方便、舒适。手工业和商业,以及现代工业和可称之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等的发展,适应了人类生活的多方面的需要。同时,除了物质资料之外,各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也日益发展起来。然而,不但许多工业,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的原料直接来自农业,而且工、商业赖以发展的市场和一部分资金来源,也离不开农业。从历史上寻根溯源,只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食物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逐渐地有了剩余,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这是手工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以及其他一切社会上层建筑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正是在这个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 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 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 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 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 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 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 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 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 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文明延绵至今与农耕文明密不可分。现代农学将农业定义为:直接利用地力,从事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而获得有机物质的生产事业。农业是什么?古人认为农业包括稼、人、地、天四个因素。 稼,即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等许多种类,稼专指其中的栽培植物,这反映了传统中国农业的特色,即以种植业为主。从出土遗物来看,当时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稷、黍、菽(大豆)、麦、麻等,南方主要种植的是水稻。中国分别是粟、菽、稻、桑、茶等许多作物的起源地之一。稼,虽然是以禾谷类粮食作物为主,但同时也包括一些蔬菜和果树等园艺植物。为了弥补主食的不足,中国传统农业中还种植了品种丰富的蔬菜和果树。其中原产于中国最主要的蔬菜有:白菜、萝卜、芥菜等。引进的品种主要有黄瓜、茄子和辣椒等。 中国古代的农业中还包括一定数量的饲养动物,与“五谷”相提并论的是“六畜”。“六畜”指的是猪、牛、马、羊、鸡、狗六种主要动物。马主要用作运输,作为战争工具,养马业受到统治阶级重视。牛是农民的宝贝,主要用于耕作。猪和羊在用作肉食的同时,主要养来积肥料,为种植业服务。狗最初是为了助猎,进入农业定居生活以后,狗的作用变为了看家。养鸡除了提供肉、蛋外,最重要的作用大概就是司晨。六畜之外,中国古代还养殖了鱼、蚕、蜜蜂、白蜡虫等动物,其中养蚕业在中国传统农业中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夫稼,为之者人也”。人,即是庄稼汉。人之为人,在于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发明了众多较为先进的农业工具,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通过一些有识之士的记录和总结,而成为农书。 “夫稼……生之者地也”。地,指的是土地。种庄稼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然而,土地资源又是有限的。农业起源之后,一些自然条件较好,适合农业的土地首先得到开发和利用,这些地方一般来说,土壤都比较肥沃,植被较好,水源比较方便。 “养之者天也”,天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如光、热、气、水等,这些因素主宰着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其中又以雨水与农业的关系最为密切,雨多酿成水灾,雨少又导致干旱。同时古人认为病虫害的发生也与天气有关。在老天爷面前,中国传统农学表现出了两个特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人定胜天。

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编辑。一.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 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2) 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玉蟾岩遗址发现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栽培古稻,其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鉴定结果,表明12000年前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为食物。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经出现。牛栏洞遗址的植硅石年代为距今11000—8000年。(3)这3处遗址都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可见当时的种植水稻的方式是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类似。 与此阶段同步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可能还有河北徐水南庄头等遗址,以及华南地区的一些洞穴遗址,如广东英德牛栏洞(距今10000年)、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距今9000年)等。这一阶段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也被称为“火耕”或"刀耕火种”。 大约到了8000年前,原始农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突出的标志是出现了农业工具,反映了耕作方式有了明显的进步。由于谷物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必然要扩大种植面积以承受日益增多的人口压力。但是天然的适宜种植谷物的土地毕竟有限,必须开辟新的耕地。人们除了用火焚烧地面上的野草杂树之外,还要砍伐荒地上的树木和刨掘树根,平整地面,以便于播

“农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农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 在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料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食物。中国有句古语,叫“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马克思的论断是“食物的生产是直截了当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按营养学的差不多知识,人只有从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坚持生命、从事劳动和繁育后代。而历史上的饥饿和当今世界部分地区的缺粮危机,则从反面说明了食物生产的重要性,它的不足,势必导致社会动乱,产生严峻的政治经济后果。能够认为,在人类尚不能用化学方法合成比农产品更为廉价优质的全部营养物质往常,农业作为最差不多、最要紧的食物生产部门的职能,将不可能被别的生产部门所取代。 因此,人类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食物以外,还需要衣着、住房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生活需要不但更趋多样化,而且要求优质、方便、舒服。手工业和商业,以及现代工业和可称之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等的进展,适应了人类生活的多方面的需要。同时,除了物质资料之外,各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也日益进展起来。然而,不但许多工业,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的原料直截了当来自农业,而且工、商业赖以进展的市场和一部分资金来源,也离不开农业。从历史上寻根溯源,只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进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食物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逐步地有了剩余,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这是手工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以及其他一切社会上层建筑得以产生和进展的全然前提。正是在那个意义上,马克思十分精辟地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产生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历史差不多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世界的现实也仍旧说明这一论断的无比正确。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几乎差不多上农业技术比较先进、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也有少数发达国家农业并不发达,但它们都必需进口农产品,才能满足进展本国经济的需求。这种情形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进展,都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不是以本国农业为基础,就必定要依靠他国农业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而赢得独立的一些进展中国家,有的曾经一度把进展工业放在优先地位而忽视农业;或者仅仅注意进展经济作物,用以出口换取工业品,而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却依靠进口。这些国家在国际爱护主义和不等价交换的情形下,不但本国的农村经济不能振兴,工业也难进展,有的甚至负债累累,一遇天灾人祸,便饥饿频仍。这说明,进展中国家的经济假如依靠外国农业为基础,是专门不牢靠的。 在中国如此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里,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更加显而易见。建国近四十年来的体会证明,只有实现农业的稳固进展,才会有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固,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连续和谐进展。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特性和进展时期 农业是如何样进展起来的,它又如何样逐步迈向更高的水平?回答那个问题,第一要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原始农业的产生

第2课原始农业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南北方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南北方原始聚落的不同风格。 2.理解目标:黄河领域和长江领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的不同成因以及对后世影响。 3.情感目标:通过古代农耕文明的学习,增强对祖国历史的亲近感,初步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 4.技能目标:依据中国北方与南方的气候条件分析比较半地穴式房屋与干栏式建筑的成因;通过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培养科学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xx原始xx文化的成因及特征。 难点:初步认识生产力的概念,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理念: 1.教材中的理念: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艰辛、智慧和创造力。 (2)劳动工具的改进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人类已从消极地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发展到利用自然规律主动地获取食物;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强,社会生产力就越高,社会进步程度也就越快。 (3)理解北方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南方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不同风格的成因,理解建筑艺术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

2.教学理念 (l)强调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探究,捕捉历史生活中反映人与自然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社会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 (3)针对初中生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主体内容展示为一个便于学生理解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丰富生动的历史发展进程。 (4)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比较能力和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导学式讲解法 五、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有关插图。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70万前的元谋人和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一百多万年、几十万年的悠悠岁月过去,约在六七千年前的时候,我们祖先的生活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历史场景,大家想象一下: 场景一:一群人在分享劳动果实,不经意间一些果实掉在地上。 场景二:一段时间后,他们再次经过此地,发现地上长出几株植物,并且上面挂着果实。他们又进行了采摘。一位妇女若有所思,并随手埋下几个果实。 场景三:一段时间后,这位妇女又来到此地,她发现自己有意埋下的果实真的长出来了,并且又结了果子。这位妇女非常高兴,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想一想,这三个场景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农耕生活的产生过程,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形成的,妇女们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发现植物果实掉在地上可以发芽、生长、结果。如此反复地观

原始社会由于农业的发展

。 本文将围绕我国生活陶艺的提出背景、发展现状和如何去发展我国生活陶艺等方面进行论述与探讨。 一、生活陶艺的概念及提出的时代背景生活陶艺,指的是手工制作的、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器皿,它以手工制作区别于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产业陶瓷;以其具有的生活实用功能性而有别于仅供陈设欣赏的现代陶艺。生活陶艺是产业日用瓷审美需要和现代陶艺实用需要空缺的一种补充和折中。 生活陶艺通过手工制作具有生活实用又具有艺术欣赏效果的生活器皿,制作者足以器皿的实用性为载体,借助大自然的材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个性及审美需求。 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化、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使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这种工业化给人类带来丰厚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人类高度异化,成为社会的产物,成为社会这人机器的某个零部件。人们工作愈来愈紧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就是说,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捉供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不得不忍受它带来的重重压力和负担。由此,人们希望在生活上创造一种更合理的生存方式,走山喧嚣的都市、冰冷的空间,去感悟自然,响应自然,与自然息息相通。总之,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理需求的满足,成为现代人的渴望。现实生活中,艺术不可推脱地成了这一要求的重要载体,而生活陶艺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以其自然、朴实、含蓄等特有的性质贴近人们的生活,直接进人到人们的生活空间,与人们对话。 远古时代的陶瓷器,特别是仰韶文化时期以来的陶瓷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是手工艺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既有实用性又具有欣赏性(相对现在而言,因为当时的装饰可能只是代表某种标记、图腾等意义)。产业革命后,机械生产代替了手丁业制作,统一、规整的造型代替了富有个性、充满情感的造型。虽然二十世纪初的包浩斯运动力图通过开创新的现代设计领域,建立新的审美标准,使生活用器发展成为新的为大众服务的艺术,但机械化的生产所造成的“千篇一律”是无法改变的。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的提高,情感结构的多样化,复杂化,人们对这种“千篇一律”所带来的“实用艺术美”开始产生厌倦心理。此外,现代人同样地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个性的人文运动精神,摆脱了人性的束缚而充满个性。个性的不同直接导致审美情结的不一样,现代人也希望将审美个性在生活上体现出来,这样,“千第一律”的生活用具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审美个性的要求。一件物品如果只以同一形式出现,是很难满足现代人的个性审美要求的,正如我国最初清一色的中山装、革命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个性及生活观念的改变,现在已被丰富多彩,款式新颖的现代时装所代替,满足了现代人追求时尚的审关要求。生活陶艺因靠纯手工制作,致使制作出来的东西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这就造成了生活陶艺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单一性.另外各种手工制作手法所流露出的韵味美和具有人情味的美是机械化生产的日用瓷做不到的。豪华阔气、物质感不再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家庭气氛,温馨、富有个性和艺术品味才是现代人理想中的家居。富有个性的生活陶艺进入到人们的生活空间,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正好满足了人类的这一方面的需求。 生活陶艺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个性要求,人们已开始重新认识到生活陶艺存在的价值。 二、我国的生活陶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活陶艺如果从彩陶文化时期算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手工制作生活大器皿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统一、规整的机械化日用产品。产业瓷以低廉的价格迎合了人们消费的心理,以其功能实用性为主的特点满足了人们的生活要求。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人们对机器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热忱,并十分迷恋和欣赏那些规整、实用的产业化生活器皿。人们在这种工业产品意识的长期潜移默化之下,一种对产业瓷的审美标准就在岁月流逝中逐步形成了,无形之中已造成了对手工生活陶瓷观念的偏激。我国生活陶艺真正进入人类生活空间代替部分产业日用瓷的现象还很少,这并不说明人们买不起生活陶艺,只是由于消费观念还没有改变。 人们的生活所需,一般可以从市场反映出来,而通过市场也可反映出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反映了电器化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比比皆是的时装店反映了人们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通过我国生活陶艺的市场现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陶艺在我国现阶段发展还很缓慢。我国是一个

赵荣《人文地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5.1 复习笔记 一、农业的起源 1.农业概述 (1)农业概念 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狭义的农业指耕作业,也称种植业。 ②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五个生产部门。 (2)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 ①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 ②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 ④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 ⑤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⑥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⑦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3)对农业起源的探讨

探讨农业起源问题,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①考古 即搜集、挖掘和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和化石材料。 ②民族学 即调查研究现在还存在的落后的原始民族的情况,通过这个途径间接推断古人类活动的情况。 2.农业起源的理论 (1)国内的理论 目前国内关于农业起源最新最权威的说法来自1990年5月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农业出版社)。 ①内容 原始农业产生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冰河的消融,气候由冷变暖,为农作物的栽培提供了环境条件。人口迅速增长,食物缺乏,也促使人类去开发新的生活资料来源。人类对石器工具、弓箭和火的使用及对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的简单方法的掌握,使原始农业应运而生。 ②评价 该说法提到了农业起源的时间、起因和当时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农业的演变机制。 (2)国外相关理论 ①发现论 该观点认为,与原始社会采集狩猎获取食物相比,农业是更有效率、更有优势的获取食

中国农业发展简史

中国农业发展简史 专业:财务201101 学号:20115516 姓名:赵雪冉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夏代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并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有财产已经萌发,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蜕变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并将其分封给诸侯和臣属,最后由“庶民”进行耕种,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