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严重髋关节骨性关节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排除标准:严重内科合并症:如极高危组高血压病、空腹血糖?8mmol/L、肺心病、严重心脏病(三度传导阻滞、主动脉瓣及(或)二尖瓣重度返流、房颤伴血栓形成)、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髋关节置换手术禁忌症。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有骨折史,保守或内固定等方法预后差,髋关节外伤后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排除感染以外各种原因所致的晚期股骨头坏死,经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或功能不佳。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周围压痛、活动受限、髋关节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支持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骨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坎贝尔骨科手术学》。

1.有诊断依据中第1条病史。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能扶拐或徒步行走。

4.髋部X线支持诊断。

(四)标准住院日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可在短期(三天内)控制,

可按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3.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后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排除感染以

外各种原因所致的晚期股骨头坏死。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5)髋关节正侧位X 线片

(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房颤、下肢肿胀、静脉曲张)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用药选择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或《人工关节术后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3.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髋关节假体、骨水泥(抗生素骨水泥)。

4.输血:视术前血常规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预防感染:术中使用抗生素一次。

6.术前流质饮食,术前2小时禁软食(午夜至术前 2 h 内服用高浓度(125 mg/ ml)的碳水化合物饮品 600,800 ml)。

(九)术后住院康复4-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RP、髋关节正位X线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D-Dimer、双下肢深静脉彩超

/CTPA。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或《人工关节术后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3)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4)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骨科无痛病房管理。

(5)术后康复:术后三天内下地活动,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

4.可下地扶助步器行走。

5.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骨折、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肝肾功能减退等。

3.人工髋关节假体的选择:由于患者病情不同,选择不同的关节假体类型,可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4.如出现严重内科并发症或急危重症可退出路径。

5.分析变异原因。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报告

固始县中医院骨科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开展技术名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二、开展技术单位:固始县中医院骨科 三、基本情况 我院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人口大县固始县城区中心,离信阳市200公里,距省城500余公里,交通不方便,辖区内老年病人多,病源丰富。在我院手术患者家属照顾方便,而我院拥有人员梯队结构合理的专业骨科医师队伍,拥有骨关节置换技术,能解除病人疼痛,恢复骨关节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纠正畸形,具有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需求。医院开放床位500张,开设急诊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ICU、普外科、胸外科、骨外科、脑外科、手外科、肾内科(血液透析)、放射科及康复科等…个临床科室,拥有…CT、MRI 等,具备全身合并症、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我院骨科具备结构合理的人才医师梯队,人员技术力量雄厚。现有8年以上骨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有一名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进修学习一年、有一名在洛阳正骨医院进修一年、有一名在一〇五医院培训一年并都取得结业证书。开设床位58张,拥有成熟的技术团队和影响,多年来已熟练开展各种骨科手术。能常规开展胫骨、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手术,各种复杂的股骨远端骨折、股骨粗隆骨折、胫骨平台骨折、Pilon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跟骨骨折、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技术等。先后开展了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高难度、高技术水平的四级手术,近三年每年作为术者独立完成髋骨节相关手术不少于30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我院有两间层流手术室达到Ⅰ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每间手术室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配备有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满足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需求的手术器材,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光机,已由信阳市中心医院及北医三院骨科手术帮扶

最新骨科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K/L III-IV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17.901)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901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 (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

髋关节置换问题

全髋置换手术,查了些资料,提些问题 1. 关节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2. 关节手术前X片拍摄的要求是什么? 3. 髋关节二次手术的入路与以前手术入路的关系如何,如何选择二次手术的入路? 4. 髋臼拉勾的安放位置? 5. 术中怎样使髋关节脱位? 6. 股骨截骨时如何确定截骨线? 7. 髋臼显露困难主要原因有那些? 8. 在锉髋臼之前如何清理髋臼? 9. 髋臼显露时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上的骨赘? 10. 是否需要切除髋臼的横韧带? 11. 使用髋臼锉时,一般从多大型号开始? 12. 使用髋臼锉的时候,是要求保持什么样的角度? 13. 臼杯螺钉是否能打到对侧皮质? 14. 上臼杯螺钉时,为什么有的螺钉旋入时比较紧而有的螺钉旋入比较松? 15. 外杯与外植入器杆连接以后,有时远端螺纹杆会长出外杯口扣,这时怎么办? 16. 装髋臼假体时候,资料上说要比髋臼锉大一号,但这时发现打入假体的时候非常困难,何原因? 17. 打髋臼螺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8. 内外杯都打进去后,这时发现不满意,我们能不能内杯不取,直接调整角度? 19. 内杯植入后是否还能取出? 20. 暴露不好时,如何放置内杯? 21. 臼杯放后,如果前倾角度偏大,是否可以通过改变股骨柄假体的前倾角来补救? 22. 如何充分显露股骨截骨面? 23. 如何保护坐骨神经?防止坐骨神经的牵拉? 24. 切断外旋肌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5. 是不是一定要用开口器? 26. 髓腔锉打入困难,或者是髓腔锉打入顺利,但是假体植入困难,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27. 大转子螺钉一定要用吗? 28. 术中发生股骨近端劈裂骨折如何处理? 29. 术中发生股骨近端较复杂骨折如何处理? 30. 术中髋关节假体试模安装完毕后,如何判断关节松紧,如何判断假体安放后位置良好? 31. 如果术中关节紧张,关节无法复位,是否可以切断髂腰肌? 32. 术后脱位如何处理? 33. 术后非骨水泥假体患者何时下地活动? 34. 术后臀部疼痛原因何在? 35. 术前X线片评估对术者有哪些帮助? 3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常见原因? 37. 如何预防术后关节脱位? ------------------------------------------------------------------------------------------------------ 答案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1关节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前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髂棘中段,沿髂棘向前至髂前上棘,然后转向髌骨外缘方向延伸10—12CM,切口的下端略向外侧后方弯曲3-5CM。后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髂后上棘外下方约6CM处,沿臀大肌纤维方向至股骨大转子后缘,继转向股骨干方向,向下延伸约5CM。外侧入路: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下方8CM,沿股骨外侧缘向上经大转子顶端转向后上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2015年版)一、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 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 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皿型、W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

节 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S7 2.0C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5 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髋关节正侧位X 线片; (6)头颅CT、胸片、心电图。 ( 7 )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最新版】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已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2)站立/步行功能障碍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片显示人工膝关节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9-11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 1.一般临床情况评定 2.康复专科评定 1)伤口情况评定 2)下肢围度评定 3)下肢血液循环状况评定 4)膝关节关节活动度评定 5)下肢肌力评定 6)转移/负重能力评定

7)步态评定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临床治疗 2.康复治疗 1)安全活动指导与健康教育 2)物理因子治疗 3)肌力训练 4)关节活动度训练 5)转移能力训练

6)下肢负重训练 7)步行训练,包括助行器选择与使用训练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3.常见并发症处理 1)感染治疗 2)血栓处理 出现骨折、假体脱落、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和严重合并症时需专科会诊与转诊。 (五)标准住院日14-21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骨科已行人工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和严重合并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辅助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片; (4)膝关节X线片; (5)下肢静脉血管超声; (6)D二聚体。

髋关节置换临床路径

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FicatIII-IV期,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87.-5)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M8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髋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史、酗酒既往史。 2.体格检查:患髋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步态。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股骨头坏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股骨头病变终末期,股骨头变形,关节面退变。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7.-5股骨头坏死疾病编码。 2.股骨头坏死终末期,已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 3.除外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髋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手术部位CT检查、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全髋关节置换术前侧入路的手术技巧

THA 前侧入路的手术技巧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已经较为普及,医生常规采取的是后外侧入路进行置换,前入路使用较少。来自Rothman 研究所的Zachary D. Post, MD 等进行了综述,原文发表于JAAOS 2014 年22 卷第9 期上。 摘要:早在19 世纪,髋关节前侧入路(DAA)就已见诸报道。如今,该入路时常还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随着过去十年中微创手术的不断增多,该手术入路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为DAA 入路而设计的新型手术器械和手术床使得医生在操作时更加便利。部分医生认为该入路对肌肉损伤更小、疼痛更轻且术后恢复更快,但目前的临床证据较为有限,且缺乏长期随访的结果。该手术入路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且存在特有的并发症,不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会随着术者经验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目前髋关节外科医生和患者更关心的问题是DAA 入路是否能够获得比其他入路更好的早期及远期结果。 过去的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常会采用直接外侧入路或后侧入路,但随着近些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推广,其他的一些手术入路也开始进入了的临床医生的视野。 这其中的大部分手术入路应用非常有限,如双切口入路,而前侧入路却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前侧入路利用了阔筋膜张肌(TFL)和缝匠肌之间的间隙显露髋关节,因而支持者认为经前侧手术入路行THA 对肌肉的损伤更小、疼痛更轻,且术后恢复更快。 虽然目前大多数美国医生对该手术入路并不十分了解,但均对该入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假体制造商也希望借助直接前侧入路来推广新的手术器械,甚至包括专为直接前侧入路设计的手术床。但前侧入路也存在一些其特有的并发症,且缺乏远期的随访结果。了解前侧入路的前世今生将更有利于我们对其在全髋置换术中的角色有着更充分的认识。 历史 Carl Hueter,一位大师级的德国外科医生,于1881 年首次描述了髋关节前方入路,并发表于《外科概要(Der Grundriss der Chirurgie)》一书中,因此该入路又被称为Hueter 入路或采用Hueter 间隙。直到1917 年,经过Smith-Peterson 的报道以后,该手术入路才逐渐广为人知。 1950 年,法国医生Judet 也对前侧入路进行的髋关节置换进行了报道,O’Brien 在1955 年对其采用前侧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经验进行了报道。而到了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随着Charnley 低摩擦人工关节和转子截骨术的流行,前侧入路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仅在治疗儿童髋关节感染时才偶有使用。1980 年,Light 和Keggi 报道了104 例使用前侧入路行现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手术时间平均65 分钟,输血量平均1.9 个单位,没有发生术中并发症,住院日平均12.8 天。 改良Smith-Peterson 入路仅在近些年才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开始作为THA 的手术入路之一,但真正成为临床医生讨论的热点还要得益于微创手术的流行。部分医生使用该入路时会借助骨折牵引床,而其他一些医生仍坚持使用普通的手术床。 适应症和禁忌症

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

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全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严重骨性关节炎,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它原因导致得严重膝关节炎,严重膝关节僵直或强直。 行膝关节置换术,或含以下诊断与术式: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多见老年病人,长期反复得膝关节疼痛或者肿胀,严重得膝关节活动受限。 2.体检:膝关节比较严重得内、外翻畸形,严重得膝关节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双膝X线片,单膝负重位X线片,双下肢全长X光片,髌骨轴位片,必要时CT及MRI检查。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得骨关节炎,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与运动。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它原因严重关节炎,膝关节僵直或强直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4天。 1.必须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肌酶; (3)凝血功能III号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单膝负重位X线片,双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侧位X线片,髌骨轴位片 (6)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肺功能、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血气分析;下肢彩超 (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5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或全麻。 2。手术方式:膝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假体(可包括髌骨假体)、 4.输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3-10天。 1、必须复查得检查项目:双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髌骨轴位片 2、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III号,电解质、心肌酶及TNT。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得处理专家建议》;

分析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

分析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8-08-09T10:33:22.2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作者:太祖华杨建义马文可 [导读] 髋关节疾病终末期患者髋关节疼痛剧烈,下肢活动能力明显受限,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经成为重塑个体髋关节。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是否给予手术入路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前方入路组(33例)与后外侧入路组(33例),后外侧入路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前方入路组患者行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数据。结果:前方入路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2小时VAS量表得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各项手术数值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前方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切口,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直接前方入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疾病终末期患者髋关节疼痛剧烈,下肢活动能力明显受限,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经成为重塑个体髋关节,恢复个体下肢功能的主要治疗手段,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为后外侧入路,但是后外侧髋关节置换术中需切开外旋肌群,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后脱位风险较高[1,2]。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别行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以及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数据,从而论证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优越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方入路组:男女比例为20:13(20/13),年龄在45岁至87岁,中位年龄为(47.2±1.2)岁,发病部位:有23例患者为右髋,有10例为左髋。后外侧入路组:男女比例为19:14(19/14),年龄在46岁至88岁,中位年龄为(47.5±1.5)岁,发病部位:有21例患者为右髋,有12例为左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均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标,患者均出现髋关节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等症状,部分患者髋关节畸形。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骨性关节炎患者。(2)排除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3)排除合并代谢性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直接前方入路组患者全麻后取侧卧位,常规铺巾消毒后,髂前上棘外1cm至2cm做一长约8cm的手术切口行髋关节直接前方入路,逐层分离患者皮肤、皮下组织、阔肌膜张肌肌纤维、肌膜、筋膜后去除患者患侧关节囊前方脂肪垫,切开患者前关节囊,去除患者完整股骨头以及骨赘、卵圆窝周围软组织,充分暴露患者髋臼后以外展角45度至45度,前倾角10度至15度嵌入髋臼假体以及内衬并用螺钉固定,最后复位髋关节,缝合手术切口。 1.3.1后外侧入路组全麻后取健侧卧位,常规铺巾消毒于患侧股骨外侧做一长度约10cm的切口,逐层分离患者皮肤、皮下组织、肌筋膜等组织后充分显露患者关节囊后侧,T形切开患者部分后关节囊后摆距股骨颈截骨,去除完整股骨头后参考直接前方入路组置入髋关节假体。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2小时VAS量表得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各项手术数值。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系统分析相关数据;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数值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数值,具体情况(见表1),直接前方入路组患者手术切口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2小时局部疼痛轻,且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后外侧入路组。 3讨论 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属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术中需切开外旋肌群,从而增加了患者术中出

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1

湖南省直中医院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骨一科刘志豪 一、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 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8-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 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 (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能力规范和管理制度

海丰县中医医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技术 应用能力规范和管理制度 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严格遵守骨科相关疾病的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如《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因病施治,合理治疗,科学、严格掌握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用对象:各种严重髋关节疾患如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臼发育不良、性、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病等。 三、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由2名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副主任医师通过术前病例讨论决定,术者由其中一名副主任医师担任。共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术前、术后管理方案。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应当向患者、被授权人或法定监护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可替代治疗方案、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住院流程 1、标准住院日10-18天。 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医疗护理临床路径(详见附表一) 3、进入路径标准。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术前准备1-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 (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3)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3)术前抗治疗:参照《骨折诊疗指南》。 4)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半髋或全髋髋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髋关节假体、骨水泥(建立人工髋关节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假体来源可追溯。在患者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人工髋关节假体条形码或者其它证明合格文件)。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术后住院恢复6-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D-Dimer、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TPA。 6、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全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全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严重骨性关节炎,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它原因导致的严重膝关节炎,严重膝关节僵直或强直。 行膝关节臵换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多见老年病人,长期反复的膝关节疼痛或者肿胀,严重的膝关节活动受限。 2.体检:膝关节比较严重的内、外翻畸形,严重的膝关节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双膝X线片,单膝负重位X线片,双下肢全长X光片,髌骨轴位片,必要时CT及MRI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的骨关节炎,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它原因严重关节炎,膝关节僵直或强直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4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肌酶; (3)凝血功能III号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单膝负重位X线片,双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侧位X线片,髌骨轴位片 (6)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肺功能。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血气分析;下肢彩超 (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5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或全麻。 2.手术方式:膝关节臵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假体(可包括髌骨假体)。 4.输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3-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双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髌骨轴位片 2.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III号,电解质、心肌酶及TNT。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 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 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 (6)头颅CT、胸片、心电图。 ( 7 ) 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

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步骤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 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步骤为: 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 参考资源:《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十版,《骨科关键技术》, 入路 1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健侧卧位。 2常规消毒(注意消毒背部、下腹部、会阴部、远端到膝下)铺无菌巾单,包扎小腿。 3作长约15cm直外侧切口,切口从大转子近端5cm至大转子远端10cm 4切开皮下组织,显露深筋膜。 5纵行切开深筋膜,钝性分离臀大肌(近似四方形,该肌以广泛的短腱起于前上棘至尾骨尖之间的深部结构,肌纤维向外下止于髂胫束和股骨臀肌粗隆)。 6用电刀部分松解臀大肌股骨止点,便于股骨前移,尽量避开股深动脉的小交通支。 7 轻度内旋髋关节,显露梨状肌(梨状肌起自于骨盆,肌纤维发自第2、3、4骶椎椎体前面,向外集中穿坐骨大孔进入臀部,而是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缘的后部)及联合肌腱在股骨附着处切断并用非吸收线标记。 8 在股骨颈下后方后髋关节囊与股方肌(起自骶骨前面,坐骨结节止于股骨大转子间嵴。使髋关节外展和旋外)之间放入S形拉钩,向下拉开股方肌纤维暴露后关节囊。 9 T形切开后关节囊并用非吸收线标记。 10 屈膝内收内旋髋关节使之脱位。 11 将腿保持在内旋位(足部指向天花板),从股骨后方(现在指向上方)剥离关节囊和软组织直至暴露小转子。 12 摆锯在小转子上1.5cm处截断股骨颈,取头器取出股骨头。 13 在髋臼周围放置拉钩,在前方放置一个髋臼拉钩来向前平移股骨,在上方钉入一枚骨圆针固定外展块,在后方插入宽的Hohman拉钩进入坐骨结节。髋臼显露困难时松解臀大肌、股直肌翻折头(必要时可先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 髋臼准备 14 从髋臼边缘去除髋臼上唇的残余,当去除靠近髋臼横韧带(在髋臼切迹上横架有髋臼横韧带,并与切迹围成一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的下方的纤维脂肪时,注意避开闭孔动脉的升支。 15 髋臼挫准备髋臼,通常从40mm或者比股骨头直径小两号的髋臼挫开始,逐渐增大,挫到髋臼顶和壁周围的松质骨出血。术中注意保持外展40度前倾20度。 16 根据髋臼试模确定髋臼外杯,用螺钉在髋臼后上象限固定外杯。 17 放入聚乙烯髋臼内杯。 股骨准备: 18 将髋部维持在屈曲 19 逐渐扩髓腔 20 打入股骨假体试模,有阻力时两近一退 21 圆凿去除股骨颈骨残余。 22 放入股骨假体,安放不同规格股骨头试模评估髋关节稳定性(髋关节屈曲90度位、屈曲内收内旋位、伸直位、外展外旋位)。 23 取出假体试模安放股骨头假体,再次评估髋关节稳定性。关闭切口 22 用大量抗生素溶液冲洗切口。 23 放入引流管,自大腿前外侧单独穿出。 24 将后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固定在股骨大转子远侧的预钻洞内。 只供学习与交流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含股骨头置换) (2016年版) 一、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常见第一诊断: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1);髋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M19.902);类风湿关节炎NOS (ICD10:M06.90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CD10:M87.901);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部分粗隆间骨折患者。 2.第一诊断首选治疗为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含股骨头置换术)(手术编码 ICD9-CM-0:81.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1 版)。 1.病史:髋关节疼痛、跛行或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下肢畸形、关节僵直或强直等; 3. 髋关节X片:提示股骨颈骨折、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股骨头变形、骨质增生或囊性变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1.髋骨性关节炎或其他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或功能障碍,保守治疗无效的; 2.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部分粗隆间骨折(高龄、内固定困难者或内固定失效者); 3.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 4.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 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首选治疗为全髋关节置换术者(手术编码ICD9-CM-0:81.5901); 2.无快速破坏骨质的任何病变、神经性关节炎、外展肌力缺如或相对功能不足以及快速进展的神经性疾病;

3.无髋关节或其它任何部位的活动性感染;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4天,所必须的检查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便常规、血生化、术前免疫八项、凝血功能。 2.胸片、心电图。 3.影像学检查:骨盆平片、髋关节X片、必要时CT、MR 检查。 4.特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血气分析,双下肢血管彩色B 超。 (七)选择用药 1.抗生素:二代头孢、青霉素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0-1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

人工髋关节置换操作流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二)各种严重髋关节疾患如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臼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病等。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 (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3.术前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半髋或全髋髋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髋关节假体、骨水泥。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6-14天。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严重髋关节骨性关节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排除标准:严重内科合并症:如极高危组高血压病、空腹血糖?8mmol/L、肺心病、严重心脏病(三度传导阻滞、主动脉瓣及(或)二尖瓣重度返流、房颤伴血栓形成)、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髋关节置换手术禁忌症。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有骨折史,保守或内固定等方法预后差,髋关节外伤后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排除感染以外各种原因所致的晚期股骨头坏死,经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或功能不佳。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周围压痛、活动受限、髋关节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支持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骨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坎贝尔骨科手术学》。 1.有诊断依据中第1条病史。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能扶拐或徒步行走。 4.髋部X线支持诊断。 (四)标准住院日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可在短期(三天内)控制, 可按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3.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后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排除感染以 外各种原因所致的晚期股骨头坏死。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5)髋关节正侧位X 线片 (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房颤、下肢肿胀、静脉曲张)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用药选择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或《人工关节术后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3.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直接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比较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年1月第12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VoL12, No.l, Jan. 2019临床论著文章编号:2095-9958 (2019 ) 01 -0018-05 D01:10.3969/j.issn.2095-9958.2019.01.005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直接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 早期疗效比较 智春升1邬波2?金冶华2刘军2邢稗2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2.沈阳市骨科医院骨科,沈阳110044) 【摘要】背景:目前,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人路的选择还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人路(DAA)与直接夕卜侧人路(DLA)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183例患者。分别在DAA(92例)和DLA(91例)人路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的 一般情况、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功能情况和影像学评价结果。结果:18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 月,平均15.2个月。DA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DLA组[(206.4±64.6) mlra (414.0±131.4) m l,P< 0.001;(208.4±50.9) mlM (299.6±50.8) m l,P<0.001]。DA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DLA组[(11.3±5.6) (16.5±5.7) d,P< 0.001]。DAA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髋外展肌力矩及单腿站立试验结果均优于DLA组(P < 0.001 ),但 术后6、12个月的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DAA组术后VAS评分、术后1个月的转弯,上、下楼 梯,坐下,穿袜能力均优于DLA组(P < 0.001)。两组患者的髋白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与DLA全髋关节置换相比,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 短,康复快,早期髋关节功能更好等优点。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侧卧位;直接前方人路;直接外侧人路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versus direct lateral approach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ZHI Chunsheng1,WU Bo2*,JIN Yehua2,LIU Jun2,XING Ben2 (1.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2.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henyang Orthopaedic Hospital, Shenyang 110044, China) 【Abstract】Background: The choice of surgical approach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is still controversial. Objective: To compare short-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 and direct lateral approach (DLA) in the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during THA.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183 patients scheduled for unilateral primary THA were enrolled in th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A were performed through DAA in 92 patients and through DLA in 91 patients. General information, perioperative indexes, postoperative function and radiological evaluation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nd the mean duration was 15.2 months (range, 12- 24 month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drainage in the DA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DLA group ([206.4±64.6] ml vs [414.0± 131.4] ml, [208.4±50.9] ml vs [299.6±50.8] ml, P<0.001). Hospital stay in the DA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DLA group ([11.3±5,6] d 财[16.5±5.7] d, j P<0.001), The Harris hip scores, abductor torque and Trendelenburg's sign in the DAA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DLA group at 1 week, 1 month and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F< 0.001),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bove-mentioned parameters between groups at 6 and 1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P>0.05), VAS on day 1, 3, 5 and 7 postoperatively and the capabilities of circling, up-and-down floor, sitting and wearing shoes and socks in the DAA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DLA group (P<0.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radiography or the incidence of all th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DLA, THA through DAA has less operative trauma and bleeding, slighter postoperative pain, shorter hospital stays, and faster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Arthroplasty,Replacement, Hip; Lateral Decubitus;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irect Lateral Approach 近年来直接前方人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置换术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流行。然而,目前大多 DAA和直接外侧入路(direct lateral approach,DLA)全 数文献报道DAA为仰卧位,侧卧位行DAA全髋关节 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疗效,讨论两种入路的优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以及DAA的术式特点。 *通信作者:郞波,E-mail: w abc967@https://www.360docs.net/doc/561561296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