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情况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情况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情况总结

全等三角形(一)SSS

【知识要点】

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

(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如

DEF ABC ??与全等,记作ABC ?≌DEF ?

(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

(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

如图,在ABC ?和DEF ?中???

??===DF AC EF BC DE

AB

ABC ?∴

≌DEF ?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 ?≌ADC ?,点B 与点

D 是对应点,

?=∠26BAC ,

且?=∠20B ,1=?ABC S ,求

ACD D CA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

2.如图,

ABC ?≌DEF

?,

cm CE cm BC A 5,9,50==?=∠,求EDF ∠的度数及CF 的长.

例3.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D BAE ∠=∠

例4.如图AB=DE ,BC=EF ,AD=CF ,求证:

(1)ABC ?≌DEF ? (2)AB//DE ,BC//EF

A D

例5.如图,在,90?=∠?C ABC 中D 、E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BE=BC ,DE=DC ,求证:(1)AB DE ⊥;

(2)BD 平分ABC ∠ (角平分线的相关证明及性质)

【巩固练习】

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如图,ABD ?≌CDB ?,且AB 和CD 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 不正确的是( )

A 、CD

B ABD ??和的面积相等 B 、CDB ABD ??和的周长相等

C 、CB

D C ABD A ∠+∠=∠+∠ D 、AD//BC 且AD=BC

3.如图,ABC ?≌BAD ?,A 和 B 以及C 和D 分别是对应点,如果

?=∠?=∠35,60ABD C ,则BAD ∠的度数为( )

A 、?85

B 、?35

C 、?60

D 、?80

4.如图,ABC ?≌DEF ?,AD=8,BE=2,则AE 等于( ) A 、6 B 、5 C 、4 D 、3

5.如图,要使ACD ?≌BCE ?,则下列条件能满足的是( ) A 、AC=BC ,AD=CE ,BD=BE B 、AD=BD ,AC=CE ,BE=BD C 、DC=EC ,AC=BC ,BE=AD D 、AD=BE ,AC=DC ,BC=EC

6.如图,ABE ?≌DCF ?,

点A 和点D 、点E 和点F 分别是对应点,则AB= ,=∠A ,AE= ,CE= ,AB// ,若BC AE ⊥,则DF 与BC 的关系是 .

7.如图,ABC ?≌AED ?,若=∠?=∠?=∠?=∠BAC C EAB B 则,45,30,40 ,

=∠D ,=∠DAC .

8

,AE=AD ,则ABE ?

ACD ?,

所以=∠AEB

,=∠BAE ,=∠BAD .

D 第4题图

第5题图

B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题图

9.如图,ABC ?≌DEF ?,?=∠90C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互余与F C ∠∠ B 、互补与F C ∠∠

C 、互余与E A ∠∠

D 、互余与D B ∠∠

10.如图,ACF ?≌DBE ?,cm CD cm AD ACF E 5.2,9,110,30==?=∠?=∠,求D ∠的度数及BC 的长.

11.如图,在ABD ABC ??与中,AC=BD ,AD=BC ,求证:ABC ?≌ABD ?

全等三角形(一)作业

1.如图,ABC ?≌CDA ?,AC=7cm ,AB=5cm.,则AD 的长是( ) A 、7cm B 、5cm C 、8cm D 、无法确定

2.如图,ABC ?≌DCE ?,?=∠?=∠62,48E A ,点B 、C 、E 在同一直线上,则ACD ∠的度数为( )

A 、?48

B 、?38

C 、?110

D 、?62

3.如图,ABC ?≌DEF ?,AF=2cm,CF=5cm ,则AD= .

4.如图,ABE ?≌ACD ?,?=∠?=∠25,100B A ,求BDC ∠的度数.

5.如图,已知,AB=DE ,BC=EF ,AF=CD ,求证:AB//CD

A

E

A

D C

A

B C

D

E

A

C

F

6.如图,已知AB=EF ,BC=DE ,AD=CF , 求证:①ABC ?≌FED ?

②AB//EF

7.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E BAD ∠=∠

F

E

全等三角形(二)

【知识要点】

定义: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几何表示

如图,在ABC ?和DEF ?中,

ABC EF BC E B DE AB ?∴??

?

??=∠=∠=≌)(SAS DEF ?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BE=CD.

【例2】 如图,已知:点D 、E 在BC 上,且BD=CE ,

AD=AE ,∠1=∠2,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给出证明.

【例3】 如图已知:AE=AF ,AB=AC ,∠A=60°,∠B=24°,求∠BOE 的度数.

【例4】 如图,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ADE 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①CE=AC+DC ; ②∠ECD=60°.

【例5】如图,已知△ABC 、△BDE 均为等边三角形。求证:BD +CD=AD 。

C A

D B E

C A

B

C

E

【巩固练习】

1.在△ABC 和△C B A '''中,若AB=B A '',AC=C A '',还要加一个角的条件,使△ABC ≌△C B A ''',那么你加的条件是( )

A .∠A=∠A ' B.∠B=∠

B ' C.∠C=∠

C ' D.∠A=∠B ' 2.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断△ABC ≌△DEF 的是( ) A .AB=DE ,BC=EF ;CA=C

D B.CA=CD ;∠C=∠F ;AC=EF

C .CA=C

D ;∠B=∠

E D.AB=DE ;BC=E

F ,两个三角形周长相等 3.阅读理解题:

如图:已知AC ,BD 相交于O ,OA=OB ,OC=OD.

那么△AOD 与△BOC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ABC 与△BAD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小明的解答:

21∠=∠ AOD ≌△BOC

而△BAD=△AOD+△ADB △ABC=△BOC+△ 所以△ABC ≌△BAD

(1)你认为小明的解答有无错误;

(2)如有错误给出正确解答;

4.如图,点C 是AB 中点,CD ∥BE ,且CD=BE ,试探究AD 与CE 的关系。

5.如图,AE 是,BAC 的平分线∠AB=AC

(1)若D 是AE 上任意一点,则△ABD ≌△ACD ,说明理由. (2)若D 是AE 反向延长线上一点,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6.如图,已知AB=AC ,EB=EC ,请说明BD=CD 的理由

D

OA=OB OD=OC

全等三角形(二)作业

1.如图,已知AB=AC ,AD=AE ,BF=CF ,求证:BDF ?≌CEF ?。

2.如图,△ABC ,△B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1)CF=AD ;(2)CE ⊥AD 。

3.如图,AB=AC ,AD=AE ,BE 和CD 相交于点O ,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F 。 求证:BF=FC 。

4.已知:如图1,AD ∥BC ,AE=CF ,AD=BC ,E 、F 在直线AC 上,求证:DE ∥BF 。

5. 如图,已知AB ⊥AC ,AD ⊥AE ,AB=AC ,AD=AE , 求证:(1)BE=DC ,(2)BE ⊥DC.

6、已知,如图A 、F 、C 、D 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 ,AB//DE ,且AB=DE ,求证:(1)△ABC ≌△DEF (2)∠CBF=∠FEC

A

B C

E D F

A

C E

F

A

D E C

B F O 1 2

D

C

A

B

E F

D A

B

Q

C

P

E

7、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BD=CE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连接BE、DG,

(1)观察猜想BE与DG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请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9、已知:如图,AD是BC上的中线 ,且DF=DE.求证:BE∥CF.

10、已知C为AB上一点,△ACN和△BCM是正三角形.求证:(1)AM=BN

(2)求∠AFN大小。

11、已知如图,F在正方形ABCD的边BC边上,E在AB

的延长线上,FB=EB,AF交CE于G,求∠AGC的度数.

12、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A=CB,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连接AF、BD.

(1)观察图形,猜想AF与BD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将正方形CD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正方形CDEF的一边落在△ABC 的内部,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并对照已知图形标记字母,题(1)中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C

N

M

B

A

E

D

F

F

D

A

C

E B

F

D

A

C

G

E

B

全等三角形(三)ASA

【知识要点】

ASA

如图,在ABC

?与DEF ?中

E

B DE AB D A ∠=∠=∠

=∠ ∴)(ASA DEF ABC ???

ASA

公理推论(AAS 公理):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条件不可推得ABC ?和'

'

'

C B A ?全等的条件是( ) A 、 AB=A 'B '

,'

A A ∠=∠,

'

C C ∠=∠

B 、 AB= A 'B '

,AC=A 'C '

,BC='

B C '

C 、 AB= A 'B '

,AC=A 'C '

,'

B B ∠=∠ D 、 AB= A 'B '

,'

A A ∠=∠,'

B B ∠=∠

2

DE AB DE AB D A //,,=∠=∠,求证:BC=EF

【例3】如图,AB=AC ,C B ∠=∠,求证:AD=AE

【例4】已知如图,43,21∠=∠∠=∠,点P 在AB 上,可以得出PC=PD 吗?试

证明之.

【例5】如图,321∠=∠=∠,AC=AE ,求证:DE=BC

A

D A B

【例6】如图,21,∠=∠∠=∠D A ,AC ,BD 相交于O , 求证:①AB=CD ②OA=OD

【巩固练习】

1.如图,AB//CD ,AF//DE ,BE=CF ,求证:AB=CD

2.如图,AD//BC ,O 为AC 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BC 于点M ,N ,求证:AM=CN

3.求证:两个全等三角形ABC 与A 'B 'C '

的角平分线AD 、A 'D '

相等

4.如图,AB ,CD 相交于O ,E ,F 分别在AD ,BC 上,若FOB EOD ???,求证:

COF AOE ???

5.如图,AB//CD ,AD//BC ,求证:AB=CD

6.已知,如图AB=DB ,21,∠=∠∠=∠E C ,求证:AC=DE

A

D

'

B D

'

C '

C

B

A

B

D

全等三角形(三)作业

1.已知,如图,CD AF D A =∠=∠∠=∠,21,,求证:AB=DE

2.如图,已知CAD BAE ADE AED ∠=∠∠=∠,,求证:BE=CD

3.已知如图,AB=AD ,CAE BAD D B ∠=∠∠=∠,,求证:AC=AE

4.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C AD BAC ⊥∠,,求证:ABD ACD ???

5.已知如图,cm AC ABD DCA DBC ACB 10,,=∠=∠∠=∠,求BD 的长(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

6、如图ABC △中,∠B =∠C ,D ,E ,F 分别在AB,BC,AC 上,且BD=CE,∠DEF=∠B 求证:ED=EF

C

E

A D E

C

B

F

7、 (1)如图1,以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和正方形,连结,试判断△ABC 与△AEG 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园林小路,曲径通幽,如图2所示,小路由白色的正方形理石和黑色的三角形理石铺成.已知中间的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a 平方米,内圈的所有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b 平方米,这条小路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8、已知:如图 , AD 为CE 的垂直平分线 , EF ∥BC.求证:△EDN ≌△CDN ≌△EMN .

9、 已知:如图 , AB=AC , AD=AE , 求证:△OBD ≌△OCE

10、已知:如图 , AB=CD , AD=BC ,O 为BD 中点 , 过O 作直线分别与DA 、BC 的延长线交于E 、F .求证:OE=OF

11、如图在△ABC 和△DBC 中 , ∠1=∠2 , ∠3=∠4 , P 是BC 上任意一点.求证:PA=PD.

12、已知 :如图 , 四边形 ABCD 中 , AD ∥BC , F 是AB 的中点 , DF 交CB 延长线 于E , CE=CD . 求证:∠ADE=∠EDC .

13、已知:如图 , OA=OE , OB=OF , 直线FA 与BE 交于C , AB 和EF 交于O ,求证:∠1=∠2.

A

G F

C B

D E (图1)

全等三角形(四)

强化训练

1、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E 、F 分别是线段AB 、BC 、CA 上

的点,

(1)若AD BE CF ==,问△DEF 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2)若△DEF 是等边三角形,问AD BE CF ==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所示,已知∠1=∠2,EF ⊥AD 于P ,交BC 延长线于M ,求证:2∠M=(∠ACB-∠B )

3、△ABC 中,∠A=90°,AB=AC ,D 为BC 中点,E 、F 分别在AC 、

AB 上,且DE ⊥DF ,试判断DE 、D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已知:如图,ABC △中,45ABC ∠=°,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求证:BF AC =;(2)求证:1

2

CE BF =;

5、 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110AOB BOC α∠=∠=o

,.将BO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o

得ADC △,连接OD . (1)求证:COD △是等边三角形;

(2)当150α=o

时,试判断AOD △的形状,并说明理

由;

(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

B

D

A E F C H G

B A B

C

D

O

110o α

7、

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A 作直线AM 平行于斜边BC ,在AM 上取点D ,使BD=BC ,且DB 与AC 所在直线交于E ,求证:CD=CE 。

过A 作AF ⊥BC 于F ,过D 作DG ⊥BC 于G ,则DG=AF=1/2BC=1/2BD , 在Rt △BDG 中,DG=1/2BD =>

∠DBC=30° =>∠BDC=∠BCD=1/2(180°-30°)=75°,即∠EDC=75° ∠DEC=∠DBC+∠BCA=30°+45°=75° ∴∠EDC=∠DEC =>CD=CE

8、Rt △ABC ,AB=AC,BM 是中线,AD ⊥BM 交BC 于D ,求证:∠AMB=∠CMD 。

9、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BDC =120o,说明AD=BD+CD 的理由。

10、已知:如图,点D 在△ABC 的边CA 的延长线上,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CF 、

EF 分别是∠ACB 、∠AED 的平分线,且∠B=30°,∠D=40°,求∠F 的度数。

11、等边三角形ABC 和等边三角形DEC ,D 在AC 边上。延长BD 交CE 延长线于N ,延长AE 交BC 延长线于M 。求证:CM=CN 易证△BCD ≌△ACE 所以∠DBC=∠EAC

再证△BCN ≌△ACM (ASA)

∴ CM=CN

E C

A

M D A

B M

A B

C

E M

N

D

12、操作:如图①,△ABC是正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连接MN.探究: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13、如图等边△ABC和等边△CDE,点P为射线BC一动点,角APK=60°,PK交直线CD于K。

(1)试探索AP、PK之间的数量关系;

K

D

(2)当点P运动到BC延长线上时,上题结论是否依然成立?为什么。14、(涉及相似三角形)若P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

120

APB BPC CPA

∠=∠=∠=°,则点P叫做ABC

△的费马点. 如图,在锐角ABC

△外侧作等边ACB

△′连结BB′。

求证:BB′过ABC

△的费马点P,且BB′=PA PB PC

++.

15、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0,点M,N分别是边AC和BC的中点,点D在射线BM上,且BD=2BM, 点E在射线NA上,且NE=2NA.求证:BD⊥DE.

A

C

B

B'

K A

D

M

N

E

D

C

B

A

第五章 全等三角形 拓展延伸

分析: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及其运用关键点在于“把相等的边(角)放入正确的三角形中”,去说明“相等的边(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说明两个角相等(两条边相等)是初中里面一个非常常见而又重要的方法。

例1:已知AE 既是∠BAC 的平分线,也是∠BDC 的平分线,试说明AB=AC

思路:AB 在△ABD 中,AC 在△ACD 中,要说明AB=AC ,尝试说明△ABD 与△ACD 全等。

1. 观察图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存在公共边AD

2. 题目所给条件可以得到两组角相等,

3. 再根据三个条件的位置,利用ASA ,可得三角形全等 4.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AB=AC

例2:在△ABC 中,∠BAC=90°,AB=AC ,AE 是过点A 的直线,BD ⊥AE ,CE ⊥AE ,如果CE=5,BD=11,请你求出DE 的长度。 思路:抓住题目中所给的一组相等线段AB=AC 进行分析,对它们的位置进行分析,发现AB 、AC 分别位于一个Rt △中,所以尝试着去找条件,去说明它们所在的两个Rt △全等。

那么:已经存在了两组等量关系:AB=AC ,直角=直角.可以求证△ABD ≌△ACE 。

D C

E

A

B

练习1. 小明说:“三角形一边的两个端点到这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小明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分析:如图,题目的意思是要你说明哪两条线段相等呢? _______=_______

∴我们只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

解:

练习2.在△ABC中,∠ACB= 90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ADC≌△CEB,且 DE=AD+BE。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 DE =AD-BE。说说你的理由。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

B

A

图1

图3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

全等三角形(一)SSS 【知识要点】 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 (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DEF ABC? ?与全等,记作ABC ?≌DEF ? (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 (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如图,在ABC ?和DEF ?中 ? ? ? ? ? = = = DF AC EF BC DE AB ABC ? ∴≌DEF ?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 ?≌ADC ?,点B与点D是对应点, ? = ∠26 BAC,且? = ∠20 B,1 = ?ABC S,求 A C D D C A D∠ ∠ ∠,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 例2.如图,ABC ?≌DEF ?,cm CE cm BC A5 , 9 , 50= = ? = ∠,求EDF ∠的度数及CF的长. A D

例3.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D BAE ∠=∠ 例4.如图AB=DE ,BC=EF ,AD=CF ,求证: (1)ABC ?≌DEF ? (2)AB//DE ,BC//EF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一、角平分线型 角平分线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的轴对称性,常作的辅助线是:一利用截取一条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二是经过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另外掌握两个常用的结论:角平分 线与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垂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1.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 连结DE ,已知DE=2cm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2. 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 3. 已知:如图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ABC 。 (1) 求证:∠ABE=∠C ; (2) 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F ,FD ∥BC 交AC 于D ,设AB=5,AC=8,求DC 的长。 . A B C D E P D A C B M N

5、如图所示,已知∠1=∠2,EF ⊥AD 于P ,交BC 延长线于M ,求证:2∠M=(∠ACB-∠B ) 2 1P F M D B A C E 6、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为直角,AB=AC ,D 为AC 上一点,CE ⊥BD 于E . (1) 若BD 平分∠ABC ,求证CE=1 2 BD ; (2) 若D 为AC 上一动点,∠AED 如何变化,若变化,求它的变化范围; 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8、如图,在△ABC 中,∠ABC=60°,AD 、CE 分别平分∠BAC 、∠ACB , 求证:AC=AE+CD . 二、中点型 由中点应产生以下联想: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汇总

全等三角形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汇总 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五种判定方法:SSS,SAS,AAS,ASA,HL,其中HL是边边角(SSA的特例)。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一句话,凡是对应的,都相等。 二、寻找全等三角形常用方法 1、直接从结论入手 一般会有以下几种要求证的方向: ●线段相等 ●角相等 ●度数 ●线段或者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 根据题目要求证的方向,找到要证明的相关量分别在哪两个三角形中,然后再围绕这两个三角形进行研究。 2、从已知条件入手 把所有能标注在图上的已经条件标注出来,注意用不同的标示进行区分,比如第一组相等的线段用一条短竖,第二组相等的线段用两条短竖,再比如第一组相等的角用一个小圆弧,第二组相等的角就用两个小圆弧等。 然后通过已知条件找到相关的两个三角形,再进行分析。 记住一句话:“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3、把已经条件和结论综合起来考虑 找到所有的已知条件和隐藏条件,结合结论,找出可能全等的两个三角形,再进行分析。 4、如果上述方法都确定行不通,就考虑添加辅助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一般方法 1、题目中出现角平分线 (1)通过角平分线上的某个已知点,向两边作垂线,这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者逆定理来构造的全等三角形 (2)在角平分线的某个已知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和两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 (3)在该角的两边,距离角的顶点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截取两点,分别连接这两点与角平分线上的某已知点,构造全等三角形 2、题目中出现中点或者中线(中位线) (1)倍长中线法,把中线延长至二倍位置 (2)过中点作某一条边的平行线 3、题目中出现等腰或者等边三角形 (1)找中点,倍长中线 (2)过顶点作底边的垂线 (3)过某已知点作一条边的平行线 (4)三线合一 4、题目中出现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截长补短法,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线段,使之与特定的线段相等,或者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这种方法,在证明多条线段的和、差、

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证明(中难度题型)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doc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1.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2.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B C D F A D B C B C

已知:∠1=∠2,CD=DE,EF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求证:BC=AB+DC。 8.已知:AB知:AB=CD,∠A=∠D,求证:∠B=∠C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C D B D C B A F E A B C D A

10. P是∠BAC平分线AD上一点,AC>AB,求证:PC-PB

15.(5分)如图,已知AD ∥BC ,∠P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 的连线交 AP 于D .求证:AD +BC =AB . 16.(6分)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AB =AC +CD ,求证:∠C =2∠B 17.(6分)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BF ⊥AC 于F ,若 AB =CD ,AF =CE ,BD 交AC 于点M . (1)求证:MB =MD ,ME =MF (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P E D C B A D C B A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与总结(教案)

A D B B D C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复习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 1.判定和性质 一般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判定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 角角边(AAS )、边边边(SSS ) 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 ) 性质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注: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 ? ? ? ?? ??? ???? ? ???????? ? ?? ?????? ????? ??)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 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二、例题讲解 例1.(SSS )如图,已知AB=AD ,CB=CD,那么∠B=∠D 吗?为什么? 分析:要证明∠B=∠D ,可设法使它们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再证它们所 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本题中已有两组边分别对应相等,因此只要连接 AC 边即可构造全等三角形。 解:相等。理由:连接AC ,在△ABC 和△ADC 中,??? ??===AC AC CD CB AD AB ∴△ABC ≌△ADC (SSS ),∴∠B=∠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点评: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往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有时根据问题的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SSS )如图,△ABC 是一个风筝架,AB=AC,AD 是连接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证明:AD ⊥BC.分析:要证AD ⊥BC ,根据垂直定义,需证∠ADB=∠ADC,而∠ADB=∠ADC 可由△ABD ≌△ACD 求得。 证明: D 是BC 的中点,∴BD=CD 在△ABD 与△ACD 中,?? ? ??===AD AD CD BD AC AB C

全等三角形三种证明方法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 例1: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 =CB ;(2)AE =CF ;(3)DF =BE ;(4)AD ∥BC 。请将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证明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一方面考查证明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另一方面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1中的三边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首先确定命题的条件为三边对应相等,而四个论断中有且只有三个条件与边有关,因此应把论断中的(1)(2)(3)作为条件,来证明论断(4)。在证明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三边分别对应相等。 ; 解答过程: 已知: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D =CB ,AE =CF ,DF =BE 。求证:AD ∥BC 。 证明:∵AE =CF ∴AE +EF =CF +EF ∴AF =CE 在△AFD 和△CEB 中, ∵ & ∴△AFD ≌△EBC (SSS ) ∴∠A =∠C ∴AD ∥BC 解题后的思考:在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1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找准三边的对应关系,然后给出证明。 小结:本例题一方面考查了命题的书写与证明,另一方面通过本题的严格证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规范了三角形全等证明题的书写。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 AD CB AF CE DF BE =??=? ?=?

例2:已知:如图,是和的平分线,。 * 求证:(1)△OAB ≌△OCD ;(2)。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2中的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 解答过程:证明:(1)∵OP 是和的平分线, ∴∠AOP =∠COP ,∠BOP =∠DOP ∴∠AOP -∠BOP =∠COP -∠DOP < ∴∠AOB =∠COD 在△OAB 和△OCD 中, ∵ ∴△OAB ≌△OCD (SAS ) (2)由(1)知△OAB ≌△OCD ∴AB =CD 解题后的思考:在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找准对应边和对应角。 . 例3:已知:如图,AB ∥CD ,AB =CD ,求证:AD ∥BC ,AD =BC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2的应用。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要先将用于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准备好。即如何由已知条件证明出两边和一角相等,以及如何用上AB ∥CD 这个条件。 解答过程: 连接BD ∵ AB ∥CD 、 OP AOC ∠BOD ∠OA OC OB OD ==,AB CD =AOC ∠BOD ∠OA OC AOB COD OB OD =?? ∠=∠??= ?

全等三角形经典证明方法归类

【第1部分全等基础知识归纳、?小结】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中, 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 ?角叫对应?角。 概念深?入理理解: (1)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外观?长的像) (2)经过平移、旋转、翻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位置变化) 2、 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若△ABC 和△A ′B ′C ′是全等的,记作“△ABC ≌△A ′B ′C ′”其中,“≌”读作“全等于”。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是?工具、?手段,最终是为了了得到边等或?角等,从?而解决某些问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周?长,?面积相等。 4、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1)根据对应顶点找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以对应顶点为端点的边是对应边。通常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都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因此,由全等三?角形的记法便便可写出对应的元素。 (2)根据已知的对应元素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图3 图1图2

(3)通过观察,想象图形的运动变化状况,确定对应关系。 通过对两个全等三?角形各种不不同位置关系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经过下列列各种运动?而形成的;运动?一般有3种:平移、对称、旋转;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深?入理理解) ①边边边(SSS)②边?角边(SAS)③?角边?角(ASA)④?角?角边(AAS) ⑤斜边,直?角边(HL) 注意:(容易易出错) (1)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边定全等); (2)不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㈠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AA;㈡有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即SSA。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两个封闭图形之间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移动图形位置的?工具。在平?面?几何知识应?用中,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或需要移动图形或移动图形元素的位置,常常需要借助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6、常?见辅助线写法:(照着辅助线说明要能做出图、养成严谨、严密的习惯) 如:⑴过点A作BC的平?行行线AF交DE于F ⑵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 ⑶延?长AB?至C,使BC=AC ⑷在AB上截取AC,使AC=DE ⑸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 ⑹取AB中点C,连接CD交EF于G点 同?一条辅助线,可以说法不不?一样,那么得到的条件、证明的?方法也不不同。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一、知识要点 1、“全等”的理解 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 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3、证题的思路: (AS A )(AAS)???? ?? ??? ????? ??? ??? ??? ?????? ??? ??? ??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直角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边(SAS) (HL)(SSS) (AAS)(SAS)(ASA)(AAS) 4、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 (2)符号“≌”表示的双重含义:①“∽”表示形状相同;②“=”表示大小相等; (3)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的顶点的字母要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4)要正确区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结论的不同含义; (5)要记住“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5、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6、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 (1)连接法(连接公共边构造三角形全等); (2)延长法(延长至相交、倍长中线) (3)截长补短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等问题) (4)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 二、考点解密 (1)常见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考察 1、已知△ABD ≌△CDB ,AB 与CD 是对应边,那么AD= ,∠A= ; 2、如图,已知△ABE ≌△DCE ,AE=2cm ,BE=1.5cm ,∠A=25°∠B=48°;那么DE= cm ,EC= cm ,∠C= 度;∠D= 度; E B A D C C B A F E D C B A 第2小题 第3小题 第4小题 3、如图,△ABC ≌△DBC ,∠A=800,∠ABC=300 ,则∠DCB= 度; 4、如图,已知,∠ABC =∠DEF ,AB =DE ,要说明△ABC ≌△DEF ,(1)若以“SAS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2)若以“ASA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3)若以“AAS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5.已知△ABC ≌△DEF ,△DEF 的周长为32 cm ,DE =9 cm ,EF =12 cm 则AB =____________,BC =____________,AC =____________. 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 ,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 、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y =__________.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几种类型总结

全等三角形与角平分线 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全等多边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就是全等多边形. 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如下图,两个全等的五边形,记作:五边形ABCDE ≌五边形'''''A B C D E . 这里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 A' B'C' D' E'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分别相等; 反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和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及周长面积均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表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能够相互重合的顶点、边、角分别叫作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全等符号为“≌”.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 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边角边定理(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角边角定理(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边边边定理(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角角边定理(A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定理(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SAS HL SSS →?? →??→? 找夹角已知两边 找直角 找另一边 ASA AAS SAS AAS ?? ?? ?? ?? ?? ?? 边为角的对边→找任意一角→ 找这条边上的另一角→已知一边一角 边就是角的一条边 找这条边上的对角→ 找该角的另一边→ ASA AAS →??→? 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 找任意一边 全等三角形的图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典型形式: ⑴ 平移全等型

全等三角形证明中考题精选(有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全等三角形证明题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2013?泉州)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BE⊥AD于点E,CF⊥AD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E=CF. 2.(2013?河南)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 (2)猜想论证 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 上存在点F,使S△DCF=S△BDE,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3.(2013?大庆)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ACB=90°)绕着顶点B顺时针旋转60°,使得点C 旋转到AB边上的一点D,点A旋转到点E的位置.F,G分别是BD,BE上的点,BF=BG,延长CF与DG交于点H. (1)求证:CF=DG; (2)求出∠FHG的度数. 4.(2012?阜新)(1)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 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 ②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2,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D、CE在(1)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 甲:AB:AC=AD:AE=1,∠BAC=∠DAE≠90°; 乙:AB:AC=AD:AE≠1,∠BAC=∠DAE=90°; 丙:AB:AC=AD:AE≠1,∠BAC=∠DAE≠90°.

重点中学全等三角形证明及方法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做几何题的方法总结 1 1、如图△ ABC 中,F 是BC 上的一点,且 CF = - BF, 那么△ ABF 与厶ACF 的面积比是 __________ 2、如图17所示,在/ AOB 的两边上截取 AD 、BC 交于点 P ,连接0P , ( ) ①厶 APC ◎△ BPD ②厶 ADOBCO ③厶 AOP ◎△ BOP ④ △ OCP ◎△ ODP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如图,C E 平分/ ACB 且 CE! DB, / DAB=Z DBA AC = 18cm, △ CBD 的周长为28 cm ,贝U DB= 4、如图在△ ABC 中,AB=AC ,点D 为 AB 的中点,DE 丄AB,交AC 于E, 已知△ BCE 的周长为10cm,且AC-BC=2cm ,求厶ABC 的周长。 5、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 [中, AC 平分.BAD CEAB 于E, 且.B+ D=180 , 求证:AE=AD+BE 6、在厶ABC 中,AB = AC, AD 和CE 是高,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于 H. ⑴若/ BAC = 45 °(如图①),求证:AH = 2BD; ⑵若/ BAC = 135° (如图②),⑴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 C C 7题图

结论. A

7、在厶ABC中,AC= BC, / C= 90 。,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的中点P处,将在图⑶中画出,并选择图⑵或图⑶为例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选择图⑵加以证明. 8、如图已知:△ ABC中,/ ABC的平分线与/ 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 DE// BC交AB于E, 交AC于F。求证:BE=EF+CF 9、在厶ABC中/ BAC是锐角,AB=AC AD和BE是高,它们交于点H, 且AE=BE (1)求证:AH=2BD (2)若将/ BAC改为钝角,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的结论还成立? 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0、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 BAC=90°, BD平分/ ABC, CE垂直于BD交BD的1 三角板绕P点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C CB于D ⑴ 问PD与PE有何大小关系?在旋转过程中, ⑵ 还会存在与图⑴、 ⑶ ⑵不同的情形吗?若存在,请 E两点,如图(1)、(2)所示。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考点总结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考点总结 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 1、“全等”的理解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 (1)形状相同的图形; (2)大小相等的图形; 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有关知识总结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xx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二)灵活运用定理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根据已知条件与结论,认真分析图形,准确无误的确定对应边及对应角;去分析已具有的条件和还缺少的条件,并会将其他一些条件转化为所需的条件,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运用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边相等(ASA) 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 (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角相等(SAS) 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 (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任一组角相等(AAS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 三、疑点、xx点 1、对全等三角形书写的错误 在书写全等三角形时一定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切记不要弄错。 2、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理解错误;

全等三角形证明条件归类

全等三角形证明条件归类 初学三角形全等证明,根据已知条件找到证明全等的三个条件是难点。如何才能找到证明全等证明的三个条件呢?从三角形全等证明的四种证明方法(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来看:已知两边对应相等,第三个条件可以找已知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或找第三边对应相等;如果告诉了两个角对应相等,第三个条件找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或是已知的两个角中的某个角的对应边相等;已知一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第三个条件可能是对应相等角的另一边对应相等,或是另一角对应相等。分析以上这些情况,找第三个条件分两种情况:一是再找一组对应边相等,二是再找一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的情形从题目给定的条件来看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公共边是第三个条件 例1:如图,在ABD ABC ??与中,AC=BD ,AD=BC ,求证:ABC ?≌ABD ? 证明:△ABD 和△BAC 中: ∵ BD=AC BC=AD AB=BA(公共边) ∴ ABC ?≌ABD ?(SSS ) 二是相等对应边+公共边的和对应相等是第三个条件 例1:如图2,已知AC=DF, ∠A=∠D,AE=BD, 求证:ΔABC ≌ΔDEF 证明:∵AE=BD ∴ AE+EB=BD+EB (即AB=DE ) 在△ABC 和△DEF 中 ∵AC=DF ∠A=∠D AB=DE ∴ΔABC ≌ΔDEF (SAS ) 例2如图:AB=CD ,AE=DF ,CE=FB 。求证:AF=DE 。 ∵CE=FB ∴CE+EF=EF+FB (即CF=BE ) ∵AB=DC AE=DF CF=BE ∴△ABE ≌△CDF (SSS ) ∴AF=DE 三是相等对应边-公共边的差对应相等是第三个条件 例1:如图:DF=CE ,AD=BC ,∠D=∠C 。求证:△AED ≌△BFC 。 证明:∵DF=CE , ∴DF-EF=CE-EF ,即DE=CF , 在△AED 和△BFC 中, ∵ AD=BC , ∠D=∠C ,DE=CF B F D 第F E D C B A F E D C B A

经典全等三角形各种判定(提高版)

H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 1.如图,AB =AD ,CB =CD .△ABC 和△ADC 全等吗?为什么? 2.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 =CE ,CD =BE . 求证△ACD ≌△CBE . 3.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AC =DF , BE =CF . 求证∠A =∠D . 4.已知,如图,AB=AD ,DC=CB .求证:∠B=∠D 。 5.如图, AD =BC, AB =DC, DE =BF. 求证:BE =DF.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SAS ) 1.如图,AC 和BD 相交于点O ,OA =OC ,OB =OD .求证DC ∥AB . 2.如图,△ABC ≌△A B C ''',AD ,A D ''分别是△ABC ,△A B C '''的对应边上的中线,和A D ''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已知AC ⊥AB ,DB ⊥AB ,AC =BE ,AE =BD ,试猜想线段CE 和DE 的大小和 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4.已知:如图,AD ∥BC ,AD=CB ,求证:△ADC ≌△CBA . 5.已知:如图AD ∥BC ,AD=CB ,AE=CF 。求证:△AFD ≌△CEB . 6.已知,如图,AB=AC ,AD=AE ,∠1=∠2。求证:△ABD ≌△ACE . 7.已知:如图,点B,E,C,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且AB=DE,BE=CF. 求证:AC ∥DF . 8.已知:如图,AD 是BC 上的中线 ,且DF=DE .求证:BE ∥CF . 9.如图, 在△ABC 中, 分别延长中线BE 、CD 至F 、H, 使EF = BE, DH =CD, 连结AF 、AH . 求证:(1) AF =AH ; (2)点A 、F 、H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3)HF ∥BC. 10.如图, 在△ABC 中, AC ⊥BC, AC =BC, 直线EF 交AC 于F, 交 AB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D, 连结AD 、BF, CF =CD. 求证:BF =AD, BF ⊥AD. 11.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 等.(提示:首先分清已知和求证,然后画出图形,再结合图形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12.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BE =CF ,求证:(1)AE =BF ; (2)AE ⊥BF . 14.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长AD 上一点,BF 平分∠EBC , 交CD 于F ,求证BE=AE+CF.(提示:旋转构造等腰) 15.如图,△ABD 和△ACE 是△ABC 外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AD=∠CAE=900.(1)判断CD 和B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2)探索DC 和BE 的夹角的大小.(3)取BC 的中点M ,连MA ,探讨MA 和DE 的位置关系。 C D A B D A C B E A C E D B A E B C F D A B C D 2 A C B E D 1 A B C D E F A D E F G F E D C A B A D C

全等三角形经典辅助线做法汇总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 案)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 间的相等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 合一”的性质解题 2.倍长中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3. 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 4. 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 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 6. 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 度或120 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 7.角度数为30 、60 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 度或60 度,可以从 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 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 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 的特殊直角三角形, 或40-60-80 的特殊直角三角形, 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

初二全等三角形分类证明题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分类证明题 一.SAS 1、 如图(1):AD ⊥BC ,垂足为D ,BD=CD 。求证:△ABD ≌△ACD 。 2.如图(2):AC ∥EF ,AC=EF ,AE=BD 。 求证:△ABC ≌△EDF 。 3.如图(3):DF=CE ,AD=BC ,∠D=∠C 。求证:△AED ≌△BFC 。 4.如图(4):AB=AC ,AD=AE ,AB ⊥AC ,AD ⊥AE 。求证:(1)∠B=∠C , (2)BD=CE 5.如图(5):AB ⊥BD ,ED ⊥BD ,AB=CD ,BC=DE 。求证:AC ⊥CE 6.如图(6):CG=CF ,BC=DC ,AB=ED ,点A 、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1)AF=EG ,(2)BF ∥DG 。 7、如图(7):AC ⊥BC ,BM 平分∠ABC 且交AC 于点M 、N 是AB 的中 点且BN=BC 。 求证:(1)MN 平分∠AMB ,(2)∠A=∠CBM 。 8、如图(13)△ABC ≌△EDC 。求证:BE=AD 。 9.如图(14)在△ABC 中,∠ACB=90°,AC=BC ,AE 是BC 的中线,过点C 作CF ⊥AE 于F ,过B 作BD ⊥CB 交CF 的延长线于点D 。 (1)求证:AE=CD ,(2)若BD=5㎝,求AC 的长。 (图1)D C B A F E D C B A F E (图3)D C B A E (图4)D C B A E D B A G F E (图6)D C B A N M (图7) C B A E (图13)D C B A F E (图14) D C B A

全等三角形判定(基础)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判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定理.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角边” 1. 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 B ,∠A =∠'A ,AC = ''A C ,则△ABC ≌△'''A B C .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 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 =∠B ,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角边角” 全等三角形判定2——“角边角”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A ,AB =''A B ,∠B =∠'B ,则△ABC ≌△'''A B C . 要点三、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角边” 1.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角边”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要点诠释: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两个三角形的第三对角对应相等.这样就可由“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是说,用角边角条件可以证明角角边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推论.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集锦(一)

r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训练题 1、如图(1):AD ⊥BC ,垂足为D ,BD=CD .求证:△ABD ≌△ACD . 2、如图(2):AC ∥EF ,AC=EF ,AE=BD .求证:△ABC ≌△EDF . 3、 如图(3):DF=CE ,AD=BC ,∠D=∠C .求证:△AED ≌△BFC . 4、 如图(4):AB=AC ,AD=AE ,AB ⊥AC ,AD ⊥AE .求证:(1)∠B=∠C ,(2)BD=CE 5、如图(5):AB ⊥BD ,ED ⊥BD ,AB=CD ,BC=DE .求证:AC ⊥CE . (图1)D C B A F E D C B A F E (图3)D C B A E (图4)D C B A E D B A

r 6、如图(6):CG=CF,BC=DC,AB=ED,点A、B、C、D、E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1)AF=EG,(2)BF∥DG. 7、如图(7):AC⊥BC,BM平分∠ABC且交AC于点M、N是AB的中点且BN=BC. 求证:(1)MN平分∠AMB,(2)∠A=∠CBM. 8、如图(8):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DB,BE∥CF,AE∥DF. 求证:△ABE≌△DCF. 9、如图(9)AE、BC交于点M,F点在AM上,BE∥CF,BE=CF. 求证:AM是△ABC的中线. 10、如图(10)∠BAC=∠DAE,∠ABD=∠ACE,BD=CE.求证:AB=AC. G F E (图6) D C B A N M (图7) C B A F E (图8)D C B A M F E (图9) C B A E (图10) D C B A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及方法归纳

一、知识要点: 1.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形的性质:(1)形状相同.(2)大小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时: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如图,和全等,记作.通常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6.全等变换: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变换. 平移、翻折(对称)、旋转变换都是全等变换. 7.全等三角形基本图形 翻折法:找到中心线经此翻折后能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易发现其对应元素

旋转法:两个三角形绕某一定点旋转一定角度能够重合时,易于找到对应元素 平移法:将两个三角形沿某一直线推移能重合时也可找到对应元素 8.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边边公理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边边边”公理的实质:三角形的稳定性(用三根木条钉三角形木架).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边角边公理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角边角公理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角角边推论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公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①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都适用; ②斜边-直角边公理 9、判定三角形全等方法的选择: 10、一般情况下,证明关于三角形全等的题有以下步骤: (1)读题:明确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要观察待证的线段或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3)、分析要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已有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有对顶角,对顶角也是对应角 (5)、先证明缺少的条件 (6)、再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符合书写步骤:先写在某两个三角形中、然后写条件,再写结论) 一些定义、定理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