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含氰废液的危害

开展氰化物项目分析需配制氰化物标准贮备液、中间液和使用液。用剩的氰化物使用液和含氰废液都是剧毒。

氰化物能抑制细胞呼吸,造成组织的呼吸障碍,使呼吸及血管中枢缺氧受损。吸入、口服或经皮肤接触均能引起中毒,所以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毒害生物、危害人类。氰化物即使侵入人体很少量,中毒也很严重。急性中毒时,轻者又黏膜刺激症状,唇舌麻木、头痛、眩晕、下肢无力、胸部压迫感、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上升、气喘、瞳孔散大。重者则呼吸不规则,昏迷,强直性痉挛,大小便失禁,全身反射消失,皮肤黏膜出现鲜红色,血压下降,可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急性中毒如急救幸免于死亡,还可能发生许多神经系统后遗症。

含氰废水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工业废水,长期大量排放低浓度含氰污水,也可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而严重威胁供水水源。氰化物是剧毒物质,特别是当处于酸性PH值范围内时,它变成剧毒的氢氰酸。含氰废水必需先经处理,才可排入下水道或溪河中。由于氰化物有剧毒,处理后指标必须绝对达标,若排入水体将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氰络合物影响废水的进一步处理,因此首先要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后水质测定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

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含氰废水处理原则:主要是根据废水的来源、性质、水量、氰化物存在形式和氰化物的含量来决定。按处理的原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化法。在实际生活中,一般根据是否回收废水中的氰来划分,即:回收氰化物的方法和破坏氰化物的方法。

回收氰化物法

沉淀净化法

沉淀净化法是加拿大Helmo金矿研制开发的一种独特除氰方法,其原理是在pH =6~7的条件下,将预先混合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加入氰化废液,使氰化物作为氰化亚铜沉淀除去,废液中的Cu、Ni、Zn也都随Fe(OH)3共同沉淀,而被除去。最后再加入少量的H2O2进一步脱氰。

破坏氰化物法

氯氧化法

氯氧化法是化学氧化法的一种,它是利用活性氯氧化氰化物,使其分解为低毒物或无毒物的方法。常见的含氯药剂有氯气、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钙、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等。它们在水溶液中都生成ClO-,然后进行氧化作用。一般氯氧化法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又称碱性氯化法,该方法工艺比较成熟,应用也最普遍。碱性氯化法适用于水量和浓度均可变的含氰废水处理。具体操作为:在pH≥10的碱性介质中加入不低于废液中氰化物含量10倍的漂白粉,经搅拌、缓和均匀后放置2~4小时,使反应完全,氰化物经漂白粉氧化后分解为CO2和N2,达到无毒、无害排放。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控制pH≥10,以免生成剧毒氯化氰。相关反应原理如下:

NaCN+NaClO→NaCNO+NaCl

2NaCNO+3NaClO+H2O→2CO2↑+N2↑+2NaOH+3NaCl

该方法处理含氰废水效果好、设备简单、便于管理、生产过程中易实现自动化。其缺点是:pH控制严格;处理后有余氯;产生的氯化氰气体毒性很大,不安全,而且不能去除铁氰络合物,设备腐蚀严重,运行费用高。

(3)双氧水氧化法

该法适合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双氧水氧化法的原理:在常温、碱性pH=l0~11有Cu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用双氧水氧化氰化物,反应生成的OCN-通过水解生成无毒的NH4+,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铁氰络离子与其它重金属离子生成铁氰络合盐除去。

H2O2氧化法的缺点是:H2O2价格较贵,来源不足;处理成本较高(接近碱氯法);运输、使用有一定危险。

此外,对实验室含氰废液还可用以下方法处理:

首先将含氰废液CN-转化为Fe(CN)64-然后倒入水槽,再用大量水冲洗水槽。具体操作是在每200mL废液中加入25mL10%Na2CO3、25mL35%FeSO4·7H2O溶液,搅匀,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准水槽的下水口倒入,并用大量水冲洗。此法所用的试剂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容易找到,其价格低,特别适合实验室使用。

含氰废水处理方法较多,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处理含氰废液的注意事项

(1)因有放出毒性气体的危险,故处理时要慎重。操作时最好在通风橱内进行。

(2)废液要制成碱性,不要在酸性情况下直接放置。

(3)对难于分解的氰化物(如Zn、Cu、Cd、Ni、Co、Fe等的氰的络合物)以及有机氰化物的废液,必须另行收集处理。

(4)对其含有重金属的废液,在分解氰基后,必须进行相应的重金属的处理[17]。

实验室废液处理教案资料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1. 前言 废弃物,包含的种类繁多。从实验室排出的废弃物,主要为列于附录中的物质。排放这些废弃物时,受到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的限制。特别是化学物质,由于考虑到它会以某种形式危及人们的健康,所以从防止污染环境的立场出发,即使数量甚微,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去,而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 通常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虽然与工业废液相比在数量上是很少的,但是,由于其种类多,加上组成经常变化,因而最好不要把它集中处理,而由各个实验室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分别加以处理。为此,废液的回收及处理自然就需依赖实验室中每一个工作人员。所以,实验人员应予足够的重视,疏忽大意固然不对,而即使由于操作错误或发生事故,也应避免排出有害物质。同时,实验人员还必须加深对防止公害的认识,自觉采取措施,防止污染,以免危害自身或者危及他人。 本章所叙述的,是对实验室的废弃物中,以列于防止水质污染法的有害物质为对象,提出一些处理方法示例。然而,这里所叙述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也可能由于废液的组成不同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并且,随着各地处理设施或所要求的条件的不同,也可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对于各有关研究机构

来说,若已有确定的处理标准,应按其进行;而若有新的更合理的处理方法,则应将其正确使用,进而自己也必须保持高度的热情,研究出更合理的处理方法。 2. 收集、贮存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废液的浓度超过表4—1所列的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但处理设施比较齐全时,往往把废液的处理浓度限制放宽。 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仍如表4—1所列的方法,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处理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废液时,如果有干扰成份存在,要把含有这些成份的废液另外收集。 4).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 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④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 ⑤铵盐、挥发性胺与碱。 5).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2.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3.应急处理(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3)病人去污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②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③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

废液处理方法()

2).硫化物共沉淀法 [操作步骤] ①废液中重金属的浓度要用水稀释至1%以下。 ②加入Na2S或NaHS溶液,并充分搅拌。 ③加入NaOH溶液,调整pH值至9.0~9.5。 ④加入FeCl3溶液,调节pH值至8.0以上,然后放置一夜。 ⑤用倾析法过滤沉淀,检查滤液确实不含重金属。 ⑥再检查滤液有无S2-离子。如果含有S2-离子时,用H2O2将其氧化,中和后即可排放。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用检测箱进行,或用二苯基硫巴腙(即双硫腙)溶液,检查有无产生颜色。定量分析则用二苯基硫巴腙吸光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见JIS K 0102)。 [备注] 除上述的处理方法外,还有碳酸盐法(可用含碳酸钠的碱灰浆)、离子交换树脂法及吸附法(用活性炭)等。 4.8 含重金属的有机类废液 处理方法 先将妨碍处理重金属的有机物质,用氧化、吸附等适当的处理方法把它除去。然后才把它作无机类废液处理。 1).焚烧法 将含大量有机溶剂废液及有机物的溶液,进行焚烧处理,保管好残渣。 2).氧化分解法 参照含有机汞废液的处理方法。

3).活性炭吸附法 调整pH值至5左右,加入活性炭粉末,经常加以搅拌,经2~3小时后进行过滤(此法适用于处理稀溶液)。 4.9 含钡废液 处理方法 在废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过滤生成的沉淀后,即可排放。 4.10 含硼废液 处理方法 把废液浓缩,或者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对含有重金属的废液,按含重金属废液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11 含氟废液 处理方法 于废液中加入消化石灰乳,至废液充分呈碱性为止,并加以充分搅拌,放置一夜后进行过滤。滤液作含碱废液处理。此法不能把氟含量降到8ppm以下。要进一步降低氟的浓度时,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4.12 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 注意事项 1).原则上将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分别收集。但当把它们混合没有危险性时,也可以把它们收集在一起。 2).含铬酸盐时可作为含Cr(Ⅵ)的废液处理。 3).含重金属物质时,可作为含重金属的废液处理。 4).不含有害物质而其浓度在1%以下的废液,把它中和后即可排放。

氰化钠事故的处置

氰化钠事故的处置 一、氰化钠的危险性 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 气体。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 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氰化钠属毒害感染性类危险化学品,其特性表现为:①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越易被人、畜吸收;②呈固体状时的颗粒度越小,容易飞扬,越易引起中毒;③呈液体状时的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强,空气中的浓度越大,越易从呼吸道进人人体引起中毒; ④绝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仅有毒,而且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性; ⑤无机毒害品一般本身不燃,但其中的氰化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等。 二、氰化钠事故的特点 (一)极易造成人员中毒 氰化钠具有剧毒危害,能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对呼吸酶有强烈抑制作用。中毒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

进而出现阵发性抽搐、抽筋和大小便失禁,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 (二)严重污染环境 氰化钠及其与水作用产生的氰化氢对大气、水域及土壤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环境生物尤其是水生物会造成严重危害。 (三)引发燃烧爆炸 氰化钠自身不燃烧,但遇潮湿空气或与酸类接触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其爆炸极限为5.6%-40% 。与氯酸盐、硝酸盐等接触会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三、氰化钠中毒及其处理 (一)中毒机理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迅速离解出氰基(CN-),氰离子在体内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3+)结合,并阻碍其被细胞色素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2+),结果就失去了传递氧的功能,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组织内窒息。 (二)中毒表现 1. 轻度中毒 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流泪、流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口中有苦杏仁味等。 2. 重度中毒 除轻度中毒症状逐渐加重外,由于缺氧加重,引起气急、胸部紧迫感、心律不齐、烦躁不安、抽搐、意识障碍,昏迷、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变慢以致完全停止。口服或吸入大量高浓度氢氰酸可立即致呼吸、心跳骤

电镀废水-破氰工艺处理

破氰工艺--氯氧化法 利用氯的强氧化性氧化氰化物,使其分解成低毒物或无毒物的方法叫做氯氧化法。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氯化氰和氯逸入空气中,反应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常常称做碱性氯化法。氯氧化法于1942年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因此,该方法比较成熟。 1 氯氧化法的特点 1.1 氯氧化法的优点 1)氯氧化法是一种成熟的方法,在工艺设备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不少氰化厂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氰化物可降低到0.5mg/L甚至更低。 3)氰酸盐能进一步水解,生成无毒物。 4)硫氰酸盐被氧化破坏,废水毒性大为降低。 5)有毒的重金属生成难溶沉淀物,排水含重金属浓度达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6)如果废水中含砷,氯把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进而形成更难溶的砷酸钙而除去。砷可达标。 7)氯的品种可选择,其运输、使用比较为人们所熟悉。 8)既可用于处理澄清水也可用于处理矿浆。 9)既可间歇处理,也可连续处理。 10)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 11)投资少。 1.2氯氧化法的缺点 1)处理废水过程中如果设备密闭不好,CNCl逸入空气中,污染操作环境。 2)不能破坏亚铁氰络物和铁氰络物中的氰化物,也不能使其形成沉淀物而去除,故总氰有时较高,尤其是处理金精矿氰化厂贫液时,由于贫液含铁高,可释放氰化物很难降低到0.5mg/L以下。总氰化物含量更高。 3)当用漂白粉或漂粉精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时,由于用量大,废水中氯离子浓度高,与铜形成络合物,使铜超标。 4)排水氯离子浓度高,使地表水和土壤盐化、水利设施腐蚀。 5)氯离子浓度高时使钙、镁大量溶解,废水从尾矿库渗漏出来后,污染地下水,使地下水中钙、镁、氯浓度大为增高,严重地影响水的功能,严重时不能饮用、不能灌溉农田。 6)处理尾矿浆时,如尾矿含硫较高,可能造成氯耗大为增加。 7)氯系氧化剂尤其是液氯的运输和使用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氯泄漏造成的人畜中毒、农田及鱼塘受危害的事故在其它行业时有发生。 8)属于破坏氰化物的处理方法,不能回收废水中任何有用物质。 9)近年来氯产品价格上涨,处理成本高。 正因为这些原因,一些发达国家在利用二氧化硫─空气法等其它方法取代氯氧化法。 2氯氧化法反应机理 由于氯氧化法的反应条件不同,废水组成不同,发生的化学反应也不尽相同。研究氯氧化法的反应机理对于降低氯耗、提高处理效果、防止二次污染、降低处理成本有重要意义。 2.1氯与氰化物的反应 氯与氰化物的化学反应视氯加入量不同有两种结果,当控制反应条件尤其是加氯量一定时,氰化物仅被氧化成氰酸盐,称氰化物的局部氰化或不完全氧化: CN-+ClO-+H2O=CNCl+2OH- 生成的CNCl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CNCl+2OH-=CNO-+Cl-+H2O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 )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 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 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 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① 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 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 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 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 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 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4)解毒治疗 对中毒者应立即辅助通气、给纯氧,并作动脉血气分析,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PH<7.15 时)。对轻度中毒者只需提供护理,对中度中毒或严重中毒者,建议参考下列疗法: ①紧急疗法: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者应首先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 (0.2?0.4ml)放在手帕或纱布中压碎,放置在患者鼻孔处,吸入30 秒钟,间隙30 秒,如此重复2?3 次。数分钟后可重复1 次,总量不超过3 支。

(完整版)氰化物复习题及答案

氰化物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6题) 一、填空题 1、水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物质,在、、、、、、等工业废水中存在。 答:电镀有机化工选矿炼焦造气化肥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07 2、水中氢化物有氰化物和氰化物两类。 答:简单络合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06 3、测定氰化物的水样,采集后,必须立即加固定,一般每升水样加,使样品的pH ,并将样品贮于。在采样品进行测定。 答:NaOH 0.5克NaOH >12 聚乙稀瓶或硬质玻璃瓶中24小时以内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07 4、测定氰化物的水样,如含有氧化剂(如有效氯),则应在采样时,加入相当量的予以除去。 答:亚硫酸钠溶液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07

5、测定含氰化物的水样中,含有大量硫化物。采样时应先加入,除去硫化物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固定。否则,在碱性条件下,干扰测定。 答:碳酸镉或碳酸铅固体粉末氰离子和硫离子作用形成硫氰酸离子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07 6、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测定水中氰化物,用1cm比色皿其最低检出浓度为,测定上限为。 答:0.004mg/L 0.25mg/L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11 7、吡啶巴比妥酸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用1cm比色皿其最低检出浓度为,测定上限为。 答:0.002mg/L 0.45mg/L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13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 8、测定水中总氰化物进行予馏时,加入EDTA是为了( )。 (1)保持溶液的酸度;(2)络合氰化物;(3)使大部分络合氰化物离解。答:(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14 9、水样中加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所测定的氰化物是( )。(1)易释放氰化物;(2)总氰化物;(3)游离氰化物。 答:(2)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实用版

YF-ED-J293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 策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氰化物是一种全身中毒型毒剂,是化学毒 物的典型代表。氰化物泄漏事故事发突然,易 于失去初期控制时机,致使事态恶化。大多数 无机氰化物属剧毒、高毒物质,泄漏后极少量 就会使人、畜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且易造成 农作物减产,水体污染;氰化物溶于水后扩散 快,影响人群多,人员疏散和毒物扩散控制困 难,并且毒物能够快速渗入地下,严重污染地 下水源,实施彻底消毒十分困难。氰化物泄漏 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

质,有些易燃、易爆的有机氰化物,如乙腈、丙烯腈等,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近年来,国内的氰化物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对社会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20xx年11月1日,河南洛宁县一辆装有11t左右液体氰化钠的卡车翻入河沟内,致使氰化钠泄漏,有约30公里长的河道受到污染,而有60公里长的河道中检验出微量的氰化钠,直接威胁到下游几十万人的生命安全;20xx年4月20日,北京市怀柔区京都黄金冶炼有限公司,由于工人违规操作,导致含有HCN的有毒液体泄漏外溢约30t,造成3人死亡、10人中毒,是全国最严重的一起氰化物泄漏事故,严重影响了地区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公安消防部队是我国社会抢险救援的重要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化学结构中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均属于氰化物。一般将其 无机化合物归为氰类,有机化合物归为腈类。 氢氰酸,HCN,别名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无色 液体。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 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氰化氢为气体,其水溶液称氢氰酸。氢氰酸属于剧毒类。其主要应用于 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采矿业(提取金银)、船舱、仓库的烟熏灭鼠,制造各种树脂单体如丙烯酸树酯、甲基丙烯酸树酯等行业,此外也可在制备氰化物的生产过程中接触到本物质。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体内释放的氰根而引起。氰根离子在 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影响

两方面。氰化物所致的急性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中毒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木,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常呈鲜红色,其他症状加重;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丧失,出现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直至角弓反张,血压下降,尿、便失禁,常伴发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氢氰酸对人体的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晕、头痛、乏力、胸部压迫感、肌肉疼痛、腹痛等,并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长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极痒。在某些镀铜、镀镍工艺中可采用无氰电镀。凡发生氰化氢的工序,应严加密闭,或放在隔离室内局部排风,室内保持负压,防止有毒气体逸出。在进入用氢氰酸烟熏过的仓库时,必须事先通风,并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方可入内。

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含氰废液的危害开展氰化物项目分析需配制氰化物标准贮备液、中间液和使用液。用剩的氰化物使用液和含氰废液都是剧毒。 氰化物能抑制细胞呼吸,造成组织的呼吸障碍,使呼吸及血管中枢缺氧受损。吸入、口服或经皮肤接触均能引起中毒,所以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毒害生物、危害人类。氰化物即使侵入人体很少量,中毒也很严重。急性中毒时,轻者又黏膜刺激症状,唇舌麻木、头痛、眩晕、下肢无力、胸部压迫感、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上升、气喘、瞳孔散大。重者则呼吸不规则,昏迷,强直性痉挛,大小便失禁,全身反射消失,皮肤黏膜出现鲜红色,血压下降,可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急性中毒如急救幸免于死亡,还可能发生许多神经系统后遗症。 含氰废水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工业废水,长期大量排放低浓度含氰污水,也可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而严重威胁供水水源。氰化物是剧毒物质,特别是当处于酸性PH值范围内时,它变成剧毒的氢氰酸。含氰废水必需先经处理,才可排入下水道或溪河中。由于氰化物有剧毒,处理后指标必须绝对达标,若排入水体将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氰络合物影响废水的进一步处理,因此首先要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后水质测定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 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含氰废水处理原则:主要是根据废水的来源、性质、水量、氰化物存在形式和氰化物的含量来决定。按处理的原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化法。在实

际生活中,一般根据是否回收废水中的氰来划分,即: 回收氰化物的方法和破坏氰化物的方法。 回收氰化物法 沉淀净化法沉淀净化法是加拿大Helmo 金矿研制开发的一种独特除氰方法,其原理是在pH =6~7 的条件下,将预先混合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加入氰化废液,使氰化物作为氰化亚铜沉淀除去,废液中的Cu、Ni、Zn 也都随Fe(OH)3共同沉淀,而被除去。最后再加入少量的H2O2进一步脱氰。 破坏氰化物法 氯氧化法 氯氧化法是化学氧化法的一种,它是利用活性氯氧化氰化物,使其分解为低毒物或无毒物的方法。常见的含氯药剂有氯气、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钙、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等。它们在水溶液中都生成ClO-,然后进行氧化作用。一般氯氧化法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又称碱性氯化法,该方法工艺比较成熟,应用也最普遍。碱性氯化法适用于水量和浓度均可变的含氰废水处理。具体操作为:在pH≥10 的碱性介质中加入不低于废液中氰化物含量10 倍的漂白粉,经搅拌、缓和均匀后放置2~ 4 小时,使反应完全,氰化物经漂白粉氧化后分解为CO2和N2,达到无毒、无害排放。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控制pH≥10,以免生成剧毒氯化氰。相关反应原理如下: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

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

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 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 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

编号:SM-ZD-87700 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水上泄漏的应急处理 氰化物泄漏入水后,首先应当分析其水溶性。绝人多数重金属无机氰化物难溶于水,例如氰化锌、氰化亚铜、氰化汞等;其它类氰化物大都易溶于水,例如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氰化铵、氰化氢等。低分子量的有机氰化物(或称腈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例如乙腈能与水混溶,丙腈和丙烯腈也可溶解于水,但丁腈以上难溶于水。工业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以碱金属盐类氰化物、丙烯腈等液态腈类较为常见,这类物质在水中大都能溶解,事故处理较艰难。 在运输过程中,如氰化钠或丙烯腈在水体中泄漏或掉入水中,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控制与警戒 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如果已有有效的堵漏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一般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法、活性炭法。 1碱性氯化法 基本原理是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如漂白粉),将氰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第二阶段再将氰酸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主要水处理构筑物需设氧化反应池两座、沉淀池一座以及相应的投药装置等。反应池中设pH计及ORP计(氧化还原电位计)控制水质及投药量,并设搅拌装置。第一阶段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0~15min,pH值控制在10~11,第二阶段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0~30min,pH值控制在8左右。 2电解法 电解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实质就是次氯酸氧化法,其原理同样是基于氧化反应,与碱性氯化法不同的是其所投加的氧化剂是通过电解食盐水所产生的次氯酸根。因此需设一套电解食盐水装置。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无泥渣,可不设沉淀池。缺点是耗电量较大。 3活性炭法 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氰化镀铜废水处理。基本原理:含有氰化物的废水在有足够的溶解氧和铜离子的条件下,通过活性炭的催化氧化作用,生成NH3及CuCO3·Cu(OH)2等物质,从而破坏氰化物的毒性,同时铜和氰构成的络合离子被活性炭吸附。基本流程:废水→氧化剂

柱→活性炭柱(两级)→排放或回收。活性炭吸附达饱和后,用6%的硫酸铵和含有效氯为8g/L的次氯酸钠再生。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投资少,操作简单,费用低,水处理效果好。缺点是再生废液难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 对于含氰废水,除上述处理方法外,还有离子交换法、薄膜蒸发回收法等。离子交换法同样存在再生废液二次污染的问题,且投资大、成本高。而薄膜蒸发回收法设备较复杂,且需消耗蒸气,辅助设备较多,运行管理不易掌握,因此在中小型电镀生产厂中很少使用。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一一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 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 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所 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 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 应急处理 (1 )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

氰化物污染小论文

水中氰化物污染 应用化学系化学(师范)专业 1002班江咪 摘要:氰化物分两类:一类为无机氰,如氢氰酸及其盐类氰化钠、氰化钾等;一类为有 机氰或腈,如丙烯腈、乙腈等。由于氰化物有剧毒,并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因此,氰化物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氰化物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物的危害较大。水中氰化物含量折合成氰离子(CN-)浓度为0.04~0.1毫克/升时,就能使鱼类致死。对浮游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CN-最大容许浓度为0.01毫克/升。氰化物在水中对鱼类的毒性还与水的pH值、溶解氧及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有关。 关键词:氰化物,污染,水体 1.1物化性质 氢氰酸(HCN)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为0.6876,熔点为-14℃,沸点为26℃,易挥发,可溶于水、醇和醚中。其水溶液有苦杏仁臭味,臭味可感觉的最低浓度氰化物污染为0.001毫克/升。HCN的酸性是极弱的,不论在无水状态或水溶液中的HCN,只有和少量无机酸或某些其他物质共存时才是稳定的。如果没有这些物质存在或有微量强碱存在时,HCN在存放期内就会渐渐转变成暗色的固体聚合物。氰离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容易与某些金属形成络合物。按照络合物形成体的化合价和它的配位数,氰络合物的组成有不同的类型。腈是烃基与氰基的碳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低碳数的是液体,高碳数的是固体。腈有特殊的臭味,毒性比HCN低得多。 1.2来源 氰化物多数是人工制造的,但也有少量存在于天然物质中,如苦杏仁、枇杷仁、桃仁、木薯和白果等。污染环境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煤焦化时,在干馏条件下碳与氨反应,也产生氰化物。氰化物可用作工业生产的原料或辅料,如HCN用于生产聚丙烯腈纤维,氰化钠用于金属电镀,矿石浮选,以及用于染料、药品和塑料生产;氰化钾用于白金的电解精炼,金属的着色、电镀,以及制药等化学工业。这些工业部门的废水都含有氰化物。如焦化厂的冷凝废水中氰化物含量按HCN计约为55毫克/升,蒸馏废水中约为0~20毫克/升,氨水中为200~2000毫克/升。在丙烯腈生产中,每生产一吨丙烯腈约排出 110~120公斤乙腈和50~100公斤HCN。 1.3实例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月20日电据此间媒体20日报道,罗马尼亚东北部锡雷特河氰化物污染事故不仅造成大量河鱼死亡,同时已有约20人因食用毒鱼而病倒。 罗新社报道说,一个由水利和环境保护部长伊利耶挂帅的政府小组20日前往位于锡雷特河中游的巴克乌县,同沿河各县水利和环境保护局的负责人共同调查这次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损失,确定尽快消除污染后果的措施。这些中央和地方的环保官员还将制订有关规章,以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7日,位于罗东北苏恰瓦县弗尔蒂切尼市的梅塔德特公司发生污水泄漏事故,一些含有氰化物的污水流入大绍穆祖河,顺流直下多瑙河支流锡雷特河。事故发生后,当局立即指示沿河地方管理部门增加两河周围各蓄水湖的排水量,以尽快稀释河水中的有毒物质。 这是罗一年来发生的第三起氰化物污染河流事故。去年1月底,在罗西北部发生的氰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化学结构中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均属于氰化物。一般将其无机化合物归为氰类,有机化合物归为腈类。 氢氰酸,HCN,别名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氰化氢为气体,其水溶液称氢氰酸。氢氰酸属于剧毒类。其主要应用于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采矿业(提取金银)、船舱、仓库的烟熏灭鼠,制造各种树脂单体如丙烯酸树酯、甲基丙烯酸树酯等行业,此外也可在制备氰化物的生产过程中接触到本物质。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体内释放的氰根而引起。氰根离子在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影响两方面。氰化物所致的急性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中毒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木,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常呈鲜红色,其他症状加重;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丧失,出现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直至角弓反张,血压下降,尿、便失禁,常伴发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氢氰酸对人体的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晕、头痛、乏力、胸部压迫感、肌肉疼痛、腹痛等,并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长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极痒。在某些镀铜、镀镍工艺中可采用无氰电镀。凡发生氰化氢的工序,应严加密闭,或放在隔离室内局部排风,室内保持负压,防止有毒气体逸出。在进入用氢氰酸烟熏过的仓库时,必须事先通风,并戴隔离式防

毒面具方可入内。 实例11983年12月22日下午7时,上海某化工厂电焊工李某(男、21岁)在该厂丙酮氰醇车间对堵塞的管道进行切割时,不慎管内余存的氢氰酸逸出,李某由此而吸入氰化氢气体,致头晕、乏力,进而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经厂内初步急救后送市有关职防专业机构救治,诊断为急性氢氰酸中毒,经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后才渐趋康复。 原因分析:该厂为氰化物化工产品专业生产厂,理应有一套严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严格的防护保障,全体职工更要人人了解氰化物的剧毒性及每天踏进厂区就应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清醒地感到氰化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稍有不慎则生命攸关。但该厂由于管理疏漏,当年仅丙酮氰醇车间就曾二次发生过氢氰酸2人中毒事故。而此次系切割作业前未将管道内氢氰酸残液排尽,并尚未确信已达到万无一失情况下就冒险操作,这是本次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操作者不佩带防毒面具作业更是属于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违规行为。 实例21992年7月27日上午10时左右,上海某化工厂二车间丙酮氰醇工段氢氰酸管道发生堵塞,该工段长周某即进行检修,在排除故障过程时,周某发现已拆下考克的氢氰酸管道有轻微滴漏,即赶到四层平台本想关闭滴漏管道的考克,却匆忙中误将氢氰酸储槽总考克打开了,造成槽内60公斤氢氰酸外漏,在呼叫撤离过程中,处于下风向的其他工段的部分职工来不及逃离,吸入了大量氰化氢气体,导致4人发生急性氢氰酸中毒,其中1人急性氢氰酸中毒伴脑外伤死亡。现场氰化氢浓度测定结果5.2mg/m3、60mg/m3,分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6.3倍、59倍。 原因分析:周某违反操作制度,误将氢氰酸储槽总考克开关打开,使大量氢氰酸外漏,现场又无隔离和良好的通排风措施,部分工人来不及逃离以致引起中毒。厂方应加强安全生产制度教育,对从事有毒作业的设备进行检修应设相应的卫生防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参考文本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氰化物是一种全身中毒型毒剂,是化学毒物的典型代 表。氰化物泄漏事故事发突然,易于失去初期控制时机, 致使事态恶化。大多数无机氰化物属剧毒、高毒物质,泄 漏后极少量就会使人、畜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且易造成 农作物减产,水体污染;氰化物溶于水后扩散快,影响人 群多,人员疏散和毒物扩散控制困难,并且毒物能够快速 渗入地下,严重污染地下水源,实施彻底消毒十分困难。 氰化物泄漏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 质,有些易燃、易爆的有机氰化物,如乙腈、丙烯腈等, 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近年来,国内的氰化物泄漏事 故时有发生,对社会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20xx年11月1日,河南洛宁县一辆装有11t左右液体氰化钠的卡车翻入河沟内,致使氰化钠泄漏,有约30公里长的河道受到污染,而有60公里长的河道中检验出微量的氰化钠,直接威胁到下游几十万人的生命安全;20xx年4月20日,北京市怀柔区京都黄金冶炼有限公司,由于工人违规操作,导致含有HCN的有毒液体泄漏外溢约30t,造成3人死亡、10人中毒,是全国最严重的一起氰化物泄漏事故,严重影响了地区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公安消防部队是我国社会抢险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洗消工作在消防部队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决定着救援工作的成败。然而我国消防领域洗消工作的起步较晚,它是在借鉴防化部门洗消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整体上由于缺乏洗消观念、处置过程不规范、洗消装备落后、特殊洗消药剂配备不足以及对某些技术性环节认识

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含氰废液的危害 开展氰化物项目分析需配制氰化物标准贮备液、中间液和使用液。用剩的氰化物使用液和含氰废液都是剧毒。 氰化物能抑制细胞呼吸,造成组织的呼吸障碍,使呼吸及血管中枢缺氧受损。吸入、口服或经皮肤接触均能引起中毒,所以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毒害生物、危害人类。氰化物即使侵入人体很少量,中毒也很严重。急性中毒时,轻者又黏膜刺激症状,唇舌麻木、头痛、眩晕、下肢无力、胸部压迫感、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上升、气喘、瞳孔散大。重者则呼吸不规则,昏迷,强直性痉挛,大小便失禁,全身反射消失,皮肤黏膜出现鲜红色,血压下降,可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急性中毒如急救幸免于死亡,还可能发生许多神经系统后遗症。 含氰废水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工业废水,长期大量排放低浓度含氰污水,也可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而严重威胁供水水源。氰化物是剧毒物质,特别是当处于酸性PH值范围内时,它变成剧毒的氢氰酸。含氰废水必需先经处理,才可排入下水道或溪河中。由于氰化物有剧毒,处理后指标必须绝对达标,若排入水体将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氰络合物影响废水的进一步处理,因此首先要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后水质测定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 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含氰废水处理原则:主要是根据废水的来源、性质、水量、氰化物存在形式和氰化物的含量来决定。按处理的原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化法。在实际生活中,一般根据是否回收废水中的氰来划分,即:回收氰化物的方法和破坏氰化物的方法。 回收氰化物法 沉淀净化法 沉淀净化法是加拿大Helmo金矿研制开发的一种独特除氰方法,其原理是在pH =6~7的条件下,将预先混合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加入氰化废液,使氰化物作为氰化亚铜沉淀除去,废液中的Cu、Ni、Zn也都随Fe(OH)3共同沉淀,而被除去。最后再加入少量的H2O2进一步脱氰。 破坏氰化物法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16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详细 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 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