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疗法(袁维萍著)

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疗法(袁维萍著)
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疗法(袁维萍著)

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疗法(袁维萍著)

引用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中医信息疗法荟萃》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卫生室邮政编码:236743

人体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组织、器官、细胞等子系统之间交互塑造作用后产生的生态系统。人体生态系统如同地球生态系统一样,是在组织、器官、细胞等子系统之间共同交互塑造作用下的动态平衡。

人类治疗疾病,也与人类发展地球生态系统一样,治疗疾病是要从不同的组织、器官、细胞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如此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而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保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的多样性,是保持人体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治疗疾病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要从不同的作用靶点进行治疗,采用各式各样治疗方法刺激肌体就能够塑造出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的多样性,并保持其多样性。在人体系统中,组织、器官、细胞一旦失去了更多的刺激作用,也就等于让人体系统自身失去更多的塑造机会,也就失去了更多的生存环境和空间。所以,治疗疾病,应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靶点,分别给予人体内的组织、器官、细胞进行相应的刺激作用,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治疗,以此激发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释放自身潜能,塑造并发挥出人体系统更大的生态系统效应。这样,治疗一种疾病,就有可能对应着万种治法,即医法无穷。人体作为一种生态系统,既具有生物多样性又保持生物统一体,肌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等子系统之间,在保持各自功能的同时又保持系统的统一性。所以说,治疗一种疾病,即使是存在着多样性的治法,虽然是医法无穷,但各种治法之间总是统一而归宗。

生物与大自然之间的交互塑造作用是通过物质作用和信息作用进行的。而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交互塑造作用,也是通过物质作用和信息作用进行的。同样,治疗肌体的疾病,也是通过物质作用和信息作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医学采用种种方法治疗疾病,在总体上可分为物质方法和信息方法这两大手段,而且这两种治疗手段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之间的交互塑造作用保持着多样性,这样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果过于强调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疗疾病,均是错误的。像现代医学中的“病原疗法”,试图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疗各种疾病,显然是属于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

现代医学治疗疾病,老是想采用病原疗法进行单一的治疗,即针对每一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研究出对应的一种特效药物或治疗方法,以此从病原上进行治愈疾病。现代医学采用这种病原疗治疗疾病,采用一种特效药物或治疗方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咋看上去貌似很科学、很合理,但实际上也并非完全是科学而合理的。由于任何一种疾病的产生都不是由单一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而是由多种致病因素交互塑造作用后引起的,所以试图用单一的特效药物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由多种致病因素交互塑造所引起的疾病也是不可能的。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心身之间的交互塑造作用是无限的,人体生命的奥秘是无限的。现代医学采用病原疗法治疗疾病,借助外在的力量,试图以有限的科技水平去窥探并治疗无限的人体生命奥秘,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实际上,对于许多许多疾病的发生,病因都无法可知,现代医学要想一一研究出每种疾病的病因、病理所在,然后再一一研究出治疗每种疾病的特效药物或治疗方法,都是极难达到的。

不可否认,在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采用病原疗法的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针对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采用病原疗法进行治疗,却又显得无能无力了。由于感染性疾病是由非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所以采用病原疗法的观念来治疗非感染性疾病是不正确的,是驴头不对马嘴。对于许许多多非感染性疾病,尽管现代医学已经研究清楚了病因、病理了,针对病因也研制出了对应的药物,给予病原疗法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仍然是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疾病都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交互塑造作用后产生的,现代医学给予病原疗法,而采用一种或者两二种药物,从某一两方面进行治疗,终究是无能为力的,均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目的。其治疗结果,只能是属于对症治疗。

尽管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但这两种医学治疗疾病的最终结果却是相通相同的。现代医学是从局部之微观上,采用病原方法,精确把握疾病的变化规律,属于病因治疗。而中医学则是从整体之宏观上,采用系统方法,系统把握疾病的变化规律,从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的不同作用靶点进行治疗疾病,属于系统治疗。其实,中医治病和现代医学治病,其本质是相通相同的。许多中医和西医学工作者之所以对中医和现代医学存在着异议,就是由于人们用两种不同思维来看待这一问题,这是人为误导的结果。人体生理和心理本无二性,中医和西医本无二理。如果中医和西医学工作者能够统一思维,用心身交互塑造的观念来认识中医和西医,中医和西医的本质是就相通相同的了。

中医治疗疾病,采用许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无论是药物方法还是非药物方法,分别从不同的作用靶点进行治疗,即从系统的高度进行治疗,故而人体能够产生系统之效。比如,采用中药内服治病,每一种汤药都是由多味中药组成,中药之间又是按照君、臣、佐、使的作用关系进行配伍,在诸多中药不同作用靶点的共同作用下并产生了一种系统功效。与此同时,每一种汤药都是由多味中药组成,而每一味中药又都含有成百上千的天然化学成分,这些成千上万的天然化学成分,又分别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之靶点进行作用,共同产生了一种系统功效。同样,中药外敷治疗,也是如此,也能够产生一种系统功效。

中医治疗疾病,辩证论治,采用整体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治疗。中医采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治疗疾病,能够保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的多样性,并在治疗中刺激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之间进行交互塑造,从而让人体系统产生最佳的人体生态系统效应。故而中医有“医法无穷,万法归宗”的理念,其精神实质就属于系统方法。归根结底,中医疗法即属于人体生态系统疗法。

有关论述,请参考如下资料:

1、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2月;

2、袁维萍著《中医信息疗法荟萃》,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

微生物生态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微生物的分布生境的特征 在某些生境中,高度专一性的微生物存在并仅限于这种生境中,并成为特定生境的标志。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理解并掌握) 1)无原生的微生物区系; 2)来源于土壤、水体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 3)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4)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 5)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6)与人类的关系:传播疾病、造成食品等的污染制备微生物气溶胶实现群体免疫 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一)江河水(理解并掌握)

1)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 2)分布上更多的是吸附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 3)多能运动,有些具有很异常的形态(例如柄细菌); 4)靠近城市或城市下游水中的微生物多,并且有很多对健康不利的细菌,因此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5)水体自身存在自我净化作用: a)致病菌一般对营养要求苛刻,因此在一般的水中只能存活2-3天;b)水表微生物会受辐射等作用而被杀灭; c)原生动物等的吞噬作用; d)由固形物吸附再沉积到水底; 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总菌数: < 100个/ml大肠杆菌:< 3 个/L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会对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严重污染的水会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危害人类健康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 , VBNC state) 细菌处于不良环境条件下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或休眠状态。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培养时不能生长繁殖,但仍然是具有代谢活性的活菌。 一般表现为细胞保持完整,胞内酶维持活性,染色体及质粒DNA均保持稳定,而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会表现为缩小成球状,细胞表面产生皱折等。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 , VBNC state) VBNC现象是我国青岛海洋研究所的徐怀恕和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R R Colwell等于1982年通过对霍乱弧菌和大肠杆菌在海洋与河口环境中的存活规律进行研究后首次提出的,近年来已成为微生物

人类身上的微生物

人类身上的微生物 10级森林保护魏菏当人们通过显微镜看到密密麻麻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很多人都不禁都会想:这些小东西看着太吓人了,我最好远离它们。可殊不知,所有动物中身上存在微生物最多的就是我们人类。 科学家们称,寄居在人身上的微生物约有200多种,其中有80种寄居在人们的口中。人的身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各类车间俱全的微生物加工厂。我们的身体每年能产出1000亿至100万亿个微生物。在我们的肠子上,每一平方厘米的地方就聚居着达100亿个微生物;在皮肤上,每平方厘米的地方聚居着达1000万个微生物。同时,我们的牙齿、喉咙和食道则更是微生物泛滥的乐园,这些部位积聚的微生物要比皮肤表面高数千倍。此外,我们的身体上还寄居着无数的依靠食用死皮肤细胞为生的对人体健康无甚大碍的螨虫。下面来看一下我们身体几个微生物主要聚集的部位。 一、口腔 人类的口腔存在200多种微生物。比如粪大肠杆菌,它们是导致牙病和口气的罪魁祸首!还有导致龋齿的变形链球菌,引起疱疹病的疱疹病毒。人类出生时,口腔是无菌的,但在几小时到一天之内,口腔内即可出现一些菌群,据研究,在一个成人口腔中,唾液中的细菌至少是由三十多种菌属组成,这些细菌大多数来自舌背表面,少数来自其他部位的口腔粘膜。在牙菌斑及牙龈沟中,菌计数为2X1011个/克湿重菌斑。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微生物与宿主口腔处于生态平衡

状态。但由于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口腔内微生物菌群失调。正常口腔微生物若出现生态失调的变化,将出现种种口腔疾病,龋牙和牙周病就是口腔生态失调最常见的疾病。 二、皮肤 可能以下的情况像是恐怖片中的场景,但人类必须面对现实,这些都是真的:当我们关掉灯上床安歇时,我们的脸上立刻开始了一场盛大的宴会。细小而有八条腿的蜘蛛的远亲们——蠕形螨,从我们的皮肤中爬出来,它们从这根毛发跳到另一根毛发以寻求配偶。就这样,早晨到来的时候,它们又头朝下钻进我们的皮肤中。 大约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身上寄居着这种蠕形螨。这些蠕形螨寄居在他或她的睫毛和皮肤里。你可能通过与带有该种寄生物的人亲密接触,甚至只是共用一条毛巾就能被传染上。一旦这些微生物跑到你身上,它们就会吸附在毛发的基部或毛孔中。它们主要以皮脂腺分泌出的油脂为营养。尽管在显微镜下这些家伙看起来是如此的面目可憎,但科学家尚没有找到根除它们的办法。 此外,人身上腋窝处生活着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它们消化人体的汗液,并产生出一种带臭味的化学物质,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体味(某些人身上严重些即为狐臭)。而皮肤癣菌会大量聚集在人类的脚趾,特别是脚趾间,它们吃掉我们脚上的死皮肤,并导致发痒,形成足癣。 除了这些,人身上还有多种引发各种皮肤病的真菌。 三、肠道

人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人体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 摘要:人体携带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群对于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通过对其分布、生理作用及功能的研究以及微生物和宿主的关系可以充分了解人体微生态平衡的意义及作用,对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关键词:微生物菌群;微生态;微生态失衡; 前言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指栖息在人体皮肤或黏膜上,并随宿主长期进化过程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定植在宿主皮肤上或肠道黏膜等的微生物群落。1950年,我国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魏曦提出菌群调整疗法,即把正常菌群的成员制成活菌制剂给病人服用来辅助缺失或减少的细菌,即“促菌生”——需氧腊样芽胞杆菌。此外,目前医学上广泛使用的菌剂还有大肠杆菌活菌制剂(Colibiogen),乳杆菌活菌制剂(Lactobiogen),肠球菌活菌制剂(Enterococcobiogen)等。 人体所携带的菌群分为正常菌群和过路菌群两种。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约有1014个。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过路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1.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人体所携带的微生物总量十分巨大,约100万亿个。菌群种类更是高达1000余种。总重量约1271克,体积相当于一个肝脏。其中99.9%是以双歧杆菌和类杆菌为主的专性厌氧菌,仅有0.1%是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的兼性厌氧菌。这些

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疗法(袁维萍著)

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疗法(袁维萍著) 引用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中医信息疗法荟萃》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卫生室邮政编码:236743 人体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组织、器官、细胞等子系统之间交互塑造作用后产生的生态系统。人体生态系统如同地球生态系统一样,是在组织、器官、细胞等子系统之间共同交互塑造作用下的动态平衡。 人类治疗疾病,也与人类发展地球生态系统一样,治疗疾病是要从不同的组织、器官、细胞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如此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而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保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的多样性,是保持人体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治疗疾病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要从不同的作用靶点进行治疗,采用各式各样治疗方法刺激肌体就能够塑造出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的多样性,并保持其多样性。在人体系统中,组织、器官、细胞一旦失去了更多的刺激作用,也就等于让人体系统自身失去更多的塑造机会,也就失去了更多的生存环境和空间。所以,治疗疾病,应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靶点,分别给予人体内的组织、器官、细胞进行相应的刺激作用,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治疗,以此激发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释放自身潜能,塑造并发挥出人体系统更大的生态系统效应。这样,治疗一种疾病,就有可能对应着万种治法,即医法无穷。人体作为一种生态系统,既具有生物多样性又保持生物统一体,肌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等子系统之间,在保持各自功能的同时又保持系统的统一性。所以说,治疗一种疾病,即使是存在着多样性的治法,虽然是医法无穷,但各种治法之间总是统一而归宗。 生物与大自然之间的交互塑造作用是通过物质作用和信息作用进行的。而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交互塑造作用,也是通过物质作用和信息作用进行的。同样,治疗肌体的疾病,也是通过物质作用和信息作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医学采用种种方法治疗疾病,在总体上可分为物质方法和信息方法这两大手段,而且这两种治疗手段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之间的交互塑造作用保持着多样性,这样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果过于强调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疗疾病,均是错误的。像现代医学中的“病原疗法”,试图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疗各种疾病,显然是属于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资料

Microbial Ecology 绪论 1、名词解释: 微生物生态学:就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态学:就是生态学的一个层次,就是研究正常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相关关系的科 学 环境、自然环境+生物环境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具体环境。生物+非生物 栖息地、生物生活或居住的范围的物理环境。如林地生境中的不同树冠层、树干 生态位、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 系与作用。 基础生态位、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由物种的变异与适应能力决定,而非其地理因素。基本生态位就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与竞争。 实际生态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物种流就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2、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 ①发现新的在工农业(如固氮)、食品(如发酵)、医药(如抗生素)与环境保护(如生物修复)方面有重要用途的微生物菌株(包括极端环境中微生物资源的发掘); ②微生物在地球物质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开发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好微生物基因资源; ④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净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环境生态平衡; ⑤保护人类健康与保护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的最佳作用。 3、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①正常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变化规律; ②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③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相互关系; ④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中的作用; ⑤现代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4、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物种流能量流食物链营养级信息流 5、什么就是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特点就是什么? 就是指各种环境因子如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对微生物区系(即自然群体)的作用与微生物区系对外界环境的反作用。 特点:微环境稳定性适应性 7、简述物种流的含义及其特点。 就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不同生态系统间的交流与联 系。主要有三层含义: 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变化的过程; 物种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格局与数量的动态,反映了物种关系的状态,如寄生、捕食、共生等; 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配置、营养结构变化,外来种与本地种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对物种增 加与空缺的反应等。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研究最新进展

12月19日宣布启动一项新的基因工程——人体微生物组项目(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2]。作为NIH生物医学研究路标计划的一部分,NIH将在未来5年内在HMP上投资1.5亿美元。其主要目标之一是阐明微生物组及影响构成微生物分布和进化的因素,以更好地理解人类遗传及生理多样性,其结果可能为当代人类进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物圈发生的变革,是否影响着“微观进化”,从而影响人类对健康和各种疾病的易感性。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和传统基因组DNA测序方法的协调应用,HMP将为进一步研究人体相关微生物群落奠定坚实的基础。HMP的研究目标是确定个体之间是否有共同的核心人体微生物组的存在,加深对人体微生物组的变化是否与人体健康状况相关的理解,开发实现上述目标所需要的新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处理伴随HMP项目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HMP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500种新的参考细菌的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序,通过合并其他国际资助项目获得的微生物基因组信息,从而形成涵盖大约1 000种微生物基因组的数据库;然后研究人员将对取自于健康志愿者身体5个部位(消化道、口腔、皮肤、鼻腔和女性泌尿生殖道)组织样本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最后将从患有特定疾病的志愿者体内获得样本,从而可以将微生物组在人体特定区域的存在及变化情况与特定的疾病建立联系。目前人体微生物组仍是一个未知的领域,HMP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研究获得的数据、工具和资源更充分地了解其变化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它的实施将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产生重大的影响[3-4]。 2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 健康人的口腔包含有超过600种不同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物种,大部分可以相互关联并形成生物膜,抵抗机械清除力或抗生素治疗,但在环境变化或其他口腔情况(如个人口腔卫生质量)变化触发时它们也可成为致病微生物。大量的临床研究[5]显示,口腔微生物群与龋病和牙周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体微生物组项目的开展,对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的研究也日渐增多,NIH牙颅颌面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and craniofacial re-search,NIDCR)于2008年启动了第一个口腔微生物组综合数据库——人体口腔微生物组数据库(human oral microbiome database,HOMD)。HOMD于2008年3月2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它是由美国波士顿福赛斯研究所和伦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联手建立的,对口腔细菌的类型、新陈代谢、致病能力等进行了详细记录,提供了它们的数千种基因。该数据库的网站地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564511931.html,。数据库的详细资料将口腔细菌的DNA、蛋白质信息和相关论文关联在一起[6],方便使用者查询。HOMD的目标是提供大约600种人体口腔原核生物物种群落的全面信息。这些微生物物种的44%可培养并已命名;11%可培养但尚未命名;还有45%无法培养,但可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通过它们的16S rRNA序列来辨认其DNA 指纹。16S rRNA序列是科学家们在过去20年中用来识别微生物遗传信息的独特指纹。这一序列信息可以使微生物通过一个家族树来显示它们的相互关系。对于那些DNA已被测序的微生物,HOMD提供在线工具来查看和分析它们的基因和蛋白质。每个数据库中的信息类别都是相互关联的,易于检索、注释,并经常更新。HOMD提出了一个对目前未命名物种的命名方案,使菌株、克隆以及从任何实验室探测得到的数据可以直接链接到一个稳定的有名参考微生物实体。HOMD将序列信息与表型、系统发育、临床和书目信息数据等相关

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详解“微生物组”来龙去脉

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详解“微生物组”来龙去 脉 2016年5月13日,美国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与联邦机构、私营基金管理机构一同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National Microbiome Initiative,简称NMI),这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准医学、抗癌“登月”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 实际上,去年5月份,美国的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公告称,对微生物群落或“微生物组”基本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基础研究迈向广泛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环境治理、粮食生产、营养与医学研究等。鉴于微生物组研究在各个不同应用领域已经证实的和潜在的价值。时隔一年,美国终于捷足先登,率先开展这项大计划!根据白宫公布的信息显示,新研究计划关注的方向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支持跨学科研究,解决不同生态系统微生物的基本问题;开发平台技术,对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组的认识以及知识的积累,并提高微生物数据的访问;通过公民科学、公众参与,扩大微生物的影响力。 此次微生物研究计划阵容强大:美国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农业部都公布了相应的研究方向。这些部门将一起展开环境微生物的研究,

构成NMI的研究系统。美国政府以往每年会投入3亿美元花在微生物研究上,NMI计划将会令这一领域的经费增长1.21亿美元。作为对白宫这一举措的回应,投资者以及科研机构会跟进4亿美元的资助(简评:其实这些钱真心不多,中国跟进肯定是数倍的!但是官方的态度是最重要的)。NMI计划将给我们会带来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将与人类相关的所有环境微生物和人体微生物都弄清楚,那么这将是人类认识生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同时研究工具以及手段的进步,将会提高微生物研究的效率。微生物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对微生物、环境以及我们自身的态度。例如我们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增加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事实上,除了NMI计划外,目前美国和欧盟已启动的大型人类微生物研究计划还包括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和MetaHIT。HMP 计划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启动,旨在收集跟人体相关的所有微生物,探讨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MetaHIT计划是由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资助的子项目之一,致力于建立人肠道微生物基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微生物组里程碑性事件2011年,“地球微生物计划”(Earth Microbiome Project)启动,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全球典型的环境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包括土壤、海洋、空气、淡水等生态系统,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硝化作用 2.菌根 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4.反硝化作用 5.硫化作用 6.氨化作用 7.共生 8.微生物生态学 9.根际微生物: 10.根圈效应: 11.根土比: 12.氨化作用: 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 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 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16.拮抗(antagonism): 17.寄生(parasitism): 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 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21.TOD: 22.DO: 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 二、填空题 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 ,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 ,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 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 B、肠杆菌 C、埃希氏菌 D、芽孢 杆菌 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 B、木质素 C、半纤维素 D、淀粉 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微生物组学

人类健康的新曙光 刚一看到论文题目“the microbiome explored: recent insights and future challenges”,我以为是一篇讲述微生物基因组学的文章,旨在探讨微生物组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挑战。但读完摘要,我明白了这篇论文是一篇有关人体微生物组学的科研访谈录,5位微生物组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讨论了目前最让人振奋和惊喜的发现,以及描绘出未来人体微生物在人类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 第一个问题是“在人体内微生物菌群中,什么是最令人惊喜和有价值的发现”,5位专家各抒己见。Martin Blaser认为微生物菌群在人体生长过程中起综合代谢作用,他谈到了4点最新的发现:Koren等人的工作证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在母体怀孕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母体代谢,让其适应孩子的生长代谢需求;Chung 等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群可影响T细胞群数量;Olszok等则补充说明了微生物通过抑制特殊免疫细胞来提升机体炎症前效应;Cho等人揭示了早期抗生素对人体长期发展的影响。Peer Bork提到了内脏—大脑—微生物群系统影响人的行为,目前实验室已经证实了微生物群和人体细胞的联系远不止免疫反应,以及通过大规模元基因组学研究出肠道微生物群和2型糖尿病的联系。Claire Fraser持有一个整体性的观点,他说目前最重要的发现是人体是一个超级有机体,包含了人体和体内微生物群。在基因、结构和功能层次上,这两者应该看作一个整体,这有利于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在Rob Knight看来,微生物和神经系统的联系,如微生物影响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微生物组学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是最有价值的发现。Jun Wang强调了人体与体内微生物群的内稳态失调导致了许多疾病,如肠炎症和2型糖尿病,原因是他也认为人体和体内菌群是一个有机整体。 当被问到了“对体内微生物的作用研究的限制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M.B.说临床研究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人体慢性疾病的复杂多样性导致我们很难找到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答案

第八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硝化作用:氨态氮经硝化细菌的氧化,转化为硝酸态氮的过程. 2土壤微生物区系: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所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参与物质循环的代谢物质强度. 3 土著性微生物:指土壤中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不很敏感的微生物,如革兰氏阳性球菌,色杆菌,芽孢杆菌,节杆菌,分支杆菌,放线菌,青霉,曲霉和从霉,他们常年维持在某一数量水平上,即使由于有机物质的加入或温度,湿度等变化而引起数量变化,其数量变化也很少. 4发酵性微生物:指土壤中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很敏感的微生物,在有新鲜动植物残体存在是可爆发性的旺盛发育,而在新鲜残体消失后又很快消退的微生物,包括各类革兰氏阳性阴性无芽孢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链霉菌和根霉等. 5 生物降解:是指环境微生物被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甚至是彻底分解为C O2和水的过程. 6 BOD5:表示在20℃下,1L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微生物氧化时5天所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数。 7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采用强氧化剂将1升污水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 8根土比:即根际微生物数量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比值来表示。 9根圈:也称根际,指生长中的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 二.填空

1.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偏利共栖,互利共栖,共生关系,竞争关系,拮抗关系,寄生关系和捕食等. 2.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有益影响有::改善对植物的营养源,产生生长调节物调节植物生长,分泌抗生素类物质抑制植物潜在病原菌生长和增加矿物质的溶解性. 3.沼气发酵的三个阶段分别由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水解性细菌或发酵性细菌、产酸产乙酸的细菌群、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群三种菌群的作用。 4.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1L水中大肠杆菌群数不超过3个 5.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为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 6一种种群因另一种种群的存在或生命活动而得利,而后者没有从前者受益或受害,此两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偏利作用___。 三. 判断 1. 在制作泡菜和青贮饲料过程中存在有拮抗关系。(正确) 2. 反硝化作用只有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正确) 3有机物质是产生沼气的物质基础,产甲烷细菌可以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做为碳源。(错误) 4协同共栖的两个物种生活在一起时彼此受益,互相获得利,是一种互生关系。(正确) 四. 单选题 1. 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关系可称为:(A) A 协同共栖 B偏利共栖 C 共生D中立 2.下述那个过程需要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D)

人体微生物与健康讲课稿

人体微生物与健康 编者按:人体内外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它们帮助人类消化吸收营养、合成维生素、参与代谢调节、调控免疫机能、甚至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认知行为。每个人都携带着具有其个体特征的微生物群体,对个体微生物的研究将在医学领域提供许多新的治疗和诊断途径。 陈紫微编译 微生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但长久以来,它们总是作为致病源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实际上,我们的体表和肠道中也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并不会使我们生病,反而对我们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些小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却鲜为人知。 大量居住在人体的微生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人体微生物的种类有数千种,其数量是我们自身细胞总数的1到10倍。我们常说人体寄生着大量微生物,而更确切的说法是,它们与我们共生。早在人类在地球上行走之前,动物与微生物就建立起各种互利共生关系——动物体为微生物提供保护及营养丰富的生存环境,作为回报,微生物则发挥其基因优势,帮助动物分解营养物质、合成维生素等。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向微生物“借基因”是动物获得新技能的

一条捷径。 有科学家把人体的微生物群落看做是一个新近发现而尚待探索的“器官”,因为它们参与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各项生理过程。比如,居住在大肠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合成人类自身无法合成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7是细胞能量代谢所需的辅因子,维生素B6在氨基酸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维生素B9参与核酸的合成……这些生化反应对于微生物和人类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B族维生素是微生物和人类共同所需的。然而,还有一些微生物基因却是全心全意地为人类服务,比如,肠道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K可以帮助人类凝血,对微生物自身却用处不大,这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微生物和人类共同进化的证明。 小肠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人类无法消化的营养物质,使其易于被人体吸收。肠道微生物们是分解淀粉、纤维素、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好手,据估计,人体吸收的卡路里中约有10%是在微生物的协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它们,这些营养物质就只能穿肠而过。肠道微生物还会分泌信号分子到人体血液中,参与大范围的代谢调控。从肠道微生物释放的信号分子不仅参与调节肝脏和肌肉细胞对能量的储存和利用,还能影响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甚至参与调控我们的食欲和体重。一个具体的例子是我们大肠的细菌在分解食物中的纤维

微生物的生态重点

第9章微生物的生态 重点、难点剖析 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章重点之一,却并非难点。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抓住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出发来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表11—1),微生物主要作为分解者,但也是生产者,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角色。 但从对贮存于碎屑中能量的利用角度也可以认为是消费者。 2,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本章重点之一,但并非难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有两个基本过程,光合生物对无机营养物的同化和异养生物对有机物的矿化。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在于对有机物的矿化,这体现了微生物作为物质循环重要成员的作用。 (1)微生物参与的碳循环。微生物推动的碳循环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理解: ①宏观的碳循环主要是CO2为绿色植物固定为有机碳,有机碳再为微生物分解矿化成可被利 用的CO2。 ②微观上微生物参与的碳循环是微生物在生境中分解生物多聚物,微观的生物降解是宏观碳循环的基础。 ③微生物在好氧和厌氧两种条件下进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④微生物推动碳循环中的中心化合物是CO2,此外还有CO、烃类物质等。 (2)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复杂多样,大多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各种循环反应的比较如表11—2。 3,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是微生物生态学的基础,也是重点之一。特别要认识到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和微生物无处不在的特点。 (1)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大气等自然生境中的分布。 ①土壤是微生物的合适生境,是微生物最大的贮库,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主要取决于有机物的含量。 ②水环境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悬浮和附着两种方式存在,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主要受到营养物水平、温度、光照、溶解氧及盐分等因素的影响。 ①大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的合适生境,但由于微生物能产生各种休眠体以适应不良环境,有些微生物可以在大气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而不死亡。大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土壤、水体和其他微生物源。

人体微生物群落与疾病

人体微生物群落与疾病 人体从一出生开始就有微生物寄生,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性对稳定的微生物菌落平衡。肠道微生物菌落与宿主健康状况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多数情况下,微生物菌落与疾病维持着一个简单的关联,但目前还不清楚微生物群的变化是否会精确地引起疾病或者只是简单地反映某种疾病的状态。进一步说,还不清楚微生物平衡是如何或者为什么会朝着菌群失调这种非健康的方向变化。目前的研究认为有三个因素可能会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1、抗菌药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大量杀死某一类型的微生物,从未破坏人体微生物群落。2、饮食。人们的日常饮食会影响人体内微生物的组成,而且食物中的一些化学制剂或者与某些化学制剂具有类似功能的成分都有可能影响体内的微生物菌落。3、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也会改变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状况,可能引起一些微生物的增加,同时也会降低某些微生物的数量。人体肠道微生物菌落异常与自身免疫疾病、肥胖、糖尿病、自闭症神经系统疾病等很多疾病或健康问题相关。 治疗癌症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期刊《科学》上报告说,常用于癌症化疗的药物环磷酰胺能够破坏肠道黏液层,让肠道细菌进入循环系统,其中一些到达脾和淋巴结的细菌能促进形成免疫细胞,而后者会攻击癌细胞。但当研究人员用抗生素杀死实验鼠的肠道细菌后,环磷酰胺间接促生免疫细胞的能力会大大降低。 《科学》同期发表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另一项研究显示,科研人员选取正接受化疗、存活率为70%的癌症实验鼠,并用抗生素杀死其肠道细菌。结果导致这些实验鼠摄入的化疗药物不再起作用,它们的存活率在两个月后下降到20% 生物夺氧 需氧微生物,特别是芽胞杆菌消耗肠道内的氧气,形成厌氧的环境,有利于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增值,防止发病。 双歧杆菌 1、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便秘,下痢和胃肠障碍等; 2、抗肿瘤; 3、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 4、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

大学第十章微生物生态学题库

第十章微生物生态学 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地球被科学家划分为4个圈,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选项A)土壤圈 选项B)大气圈 选项C)水圈 选项D)岩石圈 答案:A 2.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生态圈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选项A)大气圈 选项B)生物圈 选项C)水圈 选项D)岩石圈 答案:B 3.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生物循环的特点是( )。 选项A)运转较缓慢 选项B)可循环性 选项C)运转迅速 选项D)以上均是

答案:C 11. 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适中认知度:理解 生态系统结构不包括下面哪一个方面( )。 选项A)外源能 选项B)生物关系 选项C)营养循环 选项D)能量代谢 答案:D 12. 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认知 生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但不包括( )。选项A)生产者 选项B)消费者 选项C)分解者 选项D)固定者 答案:D 13. 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较难认知度:认知 微生物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不包括( )。 选项A)微环境 选项B)稳定性 选项C)协调性 选项D)适应性 答案:C 14. 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较难认知度:理解

成熟的生态系统的平衡特点是( )。 选项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比例相同 选项B)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协调畅通 选项C)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在比例上合理 选项D)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大致相等 答案:B 15.知识点: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理解土壤中三大类群体微生物以数量排序为( )。 选项A)细菌>放线菌>真菌 选项B)细菌>真菌>放线菌 选项C)放线菌>细菌>真菌 选项D)真菌>细菌>放线菌 答案:A 16.知识点: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理解微生物的种质资源库存在于( )。 选项A)水体 选项B)土壤 选项C)植物 选项D)动物 答案:B 17.知识点: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理解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分布特征一般是( )。

人体的微生物

美国科学家发布报告称,其已将各种细菌分部在人体的具体位置详细绘制出来,并计算得出健康人体内和体表平均每人存在1万多种微生物细菌,重量可达数磅(1磅=0.45公斤)。 为算清附着在健康人体内和体表的各细菌种类及其分布位置,美国政府组织耗资1.73亿美元(约合10.91亿元人民币)发起人类微生物群系项目(Human Microbiome Project),来自将近80多所研究院校的200多位科学家历时5年时间,对242名志愿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后发现,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一些有害的细菌和病原体种类,但是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本会导致人体某些部位发炎的细菌能和各种良性细菌共存且相安无事。 科学家下一步将调查,为什么这些有害的细菌会给某些人带来伤害,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人却不会。以及是什么令人体的微生物环境发生改变,从而给人体带来各种感染的危险。 根据研究结果,人体约有2.2万个基因,而寄存在健康人体的微生物细菌人均约有1 万多种,它们让人体所带基因总数增加到了800多万个。 项目参与人之一,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IH’s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的埃里克·格林博士介绍(Eric Green)说,人体内每一个细胞都寄存 着10个细菌细胞,由于细菌细胞及其微小,他们的总和加起来也只占到人体总重量的1%到3%,这就意味着,一个重200磅(约等于90.7公斤)的健康人体内和体表约携带重达6磅(约等于2.73公斤)的细菌。 【美联社华盛顿6月13日电】它们存在于你的皮肤上、鼻子中和消化道内———人体中有足够多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集合在一起的重量竟然能够不可思议地达到数磅之多。 现在,科学家已经查明哪些微生物通常生活在人体内外以及它们所处的部位,并由此认为,健康人可以让1万多种微生物共享自己的身体。 先不要觉得恶心。这些生物体中有许多是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政府项目“人类微生物组工程”研究结果对于这个神秘世界的常态作出了详细阐述。

人体表面的微生物

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测实验 一、目的要求 1.证明体表存在微生物。 2.比较来自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3.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二、基本原理 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37℃温度下培养,1—2天内每一菌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的集落,称为菌落。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三、器材 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无菌水,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酒精灯,记号笔,废物缸。 四、操作步骤 1.写标签 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首先将器皿用记号笔做上记号,培养皿的记号一般写在皿底上。如果写在皿盖上,同时观察两个以上培养皿的结果,打开皿盖时,容易混淆。用记号笔写上班级、姓名、日期,本次实验还要写上样品来源(如实验室空气或无菌室空气或头发等),字尽量小些,写在皿底的一边,不要写在当中,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例如:

2.培养皿的包扎和消毒 (a)培养基的制备 步骤略 (b)灭菌 (i)干热灭菌将需要灭菌的物品放入干燥箱内,不要接触内壁铁板;通电,打开排气孔至温度升至100摄氏度关闭排气孔;将温度调至160-170摄氏度后维持两小时;切断电源,把恒温箱调节旋钮归零。待温度降至50摄氏度时才能取出物品。 (ii)湿法灭菌加水至底部隔板一下1/3处;把灭菌的锥形瓶(内有培养液)放入锅内,关闭锅盖(对角拧紧),打开排气阀;打开电源;待锅内水沸腾后,蒸汽将锅内冷空气驱静,当温度指向100摄氏度时,证明锅内已经充满蒸汽,关排气阀;升温升压,当压力达到1.05kg/cm2(温度为121摄氏度)时,开始灭菌,维持15-到30分钟。达到灭菌时间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指针归零,打开排气阀,揭锅盖,取物品,排锅内剩水。 3.人体细菌的检查 (1)手指(洗手前与洗手后) (a)分别在两个琼脂平板上标明洗手前与洗手后(当然,班级、姓名、日期各项在每次写标签时是必不可少的)。 (b)移去皿盖,将未洗过的手指在琼脂平板的表面,轻轻地来回划线,盖上皿盖。 (c)用肥皂和刷子,用力刷手,在流水中冲洗干净,干燥后,在另一琼脂平板表面来回移动,盖上皿盖。 (2)头发在揭开皿盖的琼脂平板的上方,用手将头发用力摇动数次,使细菌降落到琼脂平板表面,然后盖上皿盖。 (3)咳嗽将去盖琼脂平板放在离口约6—8cm处,对着琼脂表面用力咳嗽,然后盖上皿盖。 (4)鼻腔 (a)取棉签左手拿含有棉签的试管,在火焰旁用右手的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持棉塞,将其取出,将管口很快地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烧灼管口;轻轻地倾斜试管,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棉签小心地取出。放回棉塞,并将空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弄湿棉签左手取灭菌水试管,如上法拔出棉塞并烧灼管口,将棉签插入水中,再提出水面,在管壁上挤压一下以除去过多的水分,小心将棉签取出,烧灼管口,放回棉塞,并将灭菌水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取出棉签,并将其弄湿。 (b)用湿棉签在鼻腔内滚动数次。 (c)接种,在火焰旁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使平皿开启成一缝。再将棉签伸入,在琼脂表面顶端接种(滚动一下),立即闭合皿盖。并将原放棉签的空试管拔出棉塞,烧灼管口,插入用过的棉签,将试管放回试管架。 3.将所有的琼脂平板翻转,使皿底在上,放37℃培养箱,培养1—2天。 4.结果记录方法 (1)菌落计数在划线的平板上,如果菌落很多而重叠,则数平板最后1/4面积内的菌落数。不是划线的平板,也一分为四,数1/4面积的菌落数。 (2)根据菌落大小、形状、高度、干湿等特征观察不同的菌落类型。但要注意,如果细菌数量太多,会使很多菌落生长在一起,或者限制了菌落生长而

生命与微生物组

1 生命与微生物组 章 第

欢迎走进微生物组—— 解密人类“第二基因组”的神秘世界2 1 2 你并不是你所认知的样子。当你照镜子时,应该把你的身体想象成一个由非常微小并且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有机体组成的多个动态系统的集合体,而并非是镜中的样子。这些生物大多数存在于多样化且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例如,当你静静地坐在空调房内一段时间后,你的腋窝可能是一个干燥且相当凉爽的生态系统,但是当你运动之后,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变得既闷热又潮湿。人们通常会对寄居在身体上的许多生物心怀敌意,但是,随着对微生物组认知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地意识到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误导,甚至有害于人类的健康。 首先,我们来辨析一下微生物——那些极其微小,必须用某种显微镜才得以看到的生物——的多个名字。微生物最普通和最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病菌(germ)”,这个名字并不准确,因为只有少数微生物能够致病。“虫子(bug)”也不是个好名字,因为它混淆了微生物和昆虫的界限,在俚语里我们常用不严谨的“虫子”来表示“昆虫(insect)”。有些人可能认为微生物是“细菌(bacteria)”,只能说这种观点部分正确,当“bacteria”首字母不大写时,才笼统地指微生物。但是当“bacteria”这个单词首字母大写时(即Bacteria),它指的是一个庞大的群(生物学家将其称为域),这个群由单细胞生物组成,它们拥有一套共有属性以及一个区别于地球上所有其他生命的共同祖先。 为什么名字要如此讲究呢?因为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两个生物域,这两个生物域与上述提到的细菌不共享同一祖先,因此不能称为细菌(Bacteria)。它们一个是称为古生菌(Archaea)的单细胞微生物域,另一个是称为真核生物(Eukarya)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域。以上就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发现的存活生物体的三大群组。本书中,当我们谈论任何单细胞生命时,无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期末作业 姓名: 学号:

院系:专业:

微生物的致病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一.摘要 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都能与人类和平共处,但也有小部分对人类有不利的影响。如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这些都是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微生物。对于这些病原微生物我们应从根本上了解它们,从而可以有效的防御它们。 二.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致病性,致病机理,朊病毒,埃博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三.正文 1.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2.微生物的致病性 指微生物引起感染的能力。一种病原体的致病性有赖于它的

侵袭宿主并在体内繁殖和抵御宿主抵抗力而不被其消灭的能力。 微生物致病性有种属特征,致病能力强弱的程度称为毒力。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表示。 3.微生物的致病机理 来自其他宿主的微生物感染称之为传染。病原微生物能通过一定的方式、不同途径从一个宿主感染其他宿主,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宿主种类不同,有的病原体只感染人类,有的只感染动物或植物,有的则对人类和动物均可感染。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同宿主相互作用的一种生命现象,是其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相互斗争的生命过程。感染和抗感染免疫是同时发生的,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可以有多种表现,这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免疫防御能力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同时与环境等因素也有关系。 细菌侵入机体后,经过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并引起病理变化的过程称之细菌感染。能感染宿主并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不能感染宿主、也不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致病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入侵病原菌数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不同病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感染机体,并与机体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导致不同类型的感染发生和产生不同的结局。 不同病原菌对同一宿主可引起不同的感染类型和不同的病理过程,而同种不同型或不同株病原菌的致病性也有差异。病原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