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

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
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

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你就是奇人

形而上:誓求大道出迷途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充满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陷阱,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攫取财富等种种现象已经让人麻木。万事皆有因果,人心思变,社会变化,其实也有其内在原因,但大家却视如寻常,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更多的分析只是表面化的解析,无法触动根本,给人醍酻灌顶、当头棒喝般以足够的警醒。但中国古人早已意识到并解决了这一点,那就是佛、道中人对于生命本原的发明和探讨。古人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对于现代人所拥有的一切物质和科技来说,都不过是“形而下者”的“器”,但对“形而上者”,现代人却从来不闻不问,甚而至于无端的扣上一个大帽子。“形而上”似乎根本就是“假、大、空”,是不切实际,是迷信,是唯心主义。

然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依凭的法则正是形而上,也就是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万事万物中提拣出共性。所以“阴阳”如此,“五行”也如此,都是古人从万事万物中发现的客观规律。说到“阴阳五行”,有的人不免说:“这不是迷信吗?”为何要如此简单的下结论?现代人并不了解古人这些经典的哲学思想是如何产生的,连中医学院的老师也很难讲清“五行”为何是五个,而不是六个、七个……所以今人对古人的学术思想根本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根本就没有资格简单的下结论,一棍子打死。

事实上,中国古人不仅以“形而上”的学说来解释物质世界,而且用它来养生,用它来解释社会变化。那么对社会来说,如何用“阴阳五行”来分析呢?人们都说“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却只是叹息,却感无处着手,无能为力。这些用“形而上”的观点都是可以分析的,并找到一定的解决办法。正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样,不管是物质形态或社会形态,从最初到后来的发展过程都是如此,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总之,它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但是这种变化是可以用“阴阳五行”之说来解释的。

比如一个社会刚刚建立,政治清明,百废待兴,那么此时它是处于一个“阳”性的初极阶段,这时候它的统治者务实有为,头脑清醒,社会经济发展很快,渐

渐繁荣起来;当它发展到极度繁荣的时候,便已到达极“阳”的状态,再往以后,它便会走下坡路了,所谓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便有各种“阴”性的事物来使它逐渐腐败堕落,走向衰亡。这被人称为“历史周期率”。这并非今人的总结,古人早已熟知这一点。虽然大体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此,总的来说是“悲观”的,但古人其实也早已知道延长这种“历史周期率”周期的办法。使社会得以长治久安。老子说“无为而治”是解决办法之一,其实老子还说过一句话: “知其雄,守其雌”,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所在。“雄”为阳,“雌”为阴,“知其雄,守其雌”的意思是“知道它是阳性的,却要预先看到它的阴性”。对于社会来说, “繁荣”即是“阳”,“衰亡”即是“阴”,所以在社会处于繁荣的状态时,也要以社会的衰亡来警示自己,也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安为“阳”而危为“阴”。历史上大多数亡国案例,正是因为忘掉了“居安思危”,而推行 “即时行乐”,好逸恶劳,穷奢极欲,最终导致一个朝代的终结。 对于社会如此,对于人生亦是如此。尤其对于人的养生更为明显。古人追求“长

生不老”,现代人常常以一y ī哂shěn 了l e 之zhī

,从未深入追求过其中的内涵和深义。在我看来,“长生不老”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关键是在于我们怎样去领悟

古人的智慧。宋代养生大师张伯端的《悟真篇》向来为养生家们奉为圭guī臬niè

。里面开篇即是一首七律,在此奉献给各位: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荣颜暗悴枯。

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归根结缔,这里的“大道”,即是“长生不老”的养生之道,养生是对于“心”的修炼,其修炼方法即是“心法”。因此古人对心法有“法不传六耳”之说。

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你就是奇人

自古以来,通晓阴阳五行的人,都是奇人。

以下是本人十余年来苦苦思索的玄学问题,可以不夸张的说,悟透了这十大终极玄学问题,你就是奇人:

1.阴阳五行如何由来?与西方的“四元素”有何不同?阴阳论与二元论又有何不同?

2.“天人合一”启发了什么?

3.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如何证明?

4.老人与小孩有何共同点?

5.无论哪个国家,骂人的话为何都与“性”相关?

6.生物的生殖存在着什么现象和特点?

7.为何社会的兴衰都会有一个“周期率”?

8.如何实现长生不老?

9.物质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阴阳”例子。

10.有真正的房中术吗?如何实现?

以玄学济世

本人通过二十多年的深思彻悟,对中国古代玄学有了深刻的感悟。本人相信,真正的玄学,是可以指导人生修行,并能济世安民的。它并非算命风水之术。因为这些都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不能给人以当头棒喝,恰恰更易让人流于迷信,不知进取,算不上真正的玄学。

真正的玄学应该可以在现实社会的问题之中随机应变,对普通人的修身养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不是最纯粹的玄学。以后本人将陆续在此博发表系列文章,从玄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和人生。

阴阳交感谓之变

何为“变化”,鄙人答曰:阴阳交感也。

那么何者为阴,何者为阳?答曰:阴阳互根互用,并无绝对。但阳主动而阴主静。

举例说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这也是阴阳交感而生之“变”。又如某些人邪念极多,那他就应该要注意了,因为他要“变”了,不是变好,而是变坏。为何这样说呢?因为邪念即人身之“阳”,将人身之“阳”主动给出,与外界的“阴”相交通,能不变么?人要起善心善念,才会有益于身心健康。起恶念的人,其身体健康状况必然不佳。

所以《老子》说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够在其中生长。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这种自然常道的,是为明智。认识了常道,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才能不偏不倚;不偏不倚才能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才能顺乎天道;顺乎天道才能长久,无疾而终。最好的结果是不好不坏,是没有变化。这也是古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根本。

可以肯定的说,老子当年一定有长生不老之术。

何谓“长生不老”?答曰:不“变”也。也即是不使自身阴阳与外界交感而生变化。

“变化”者,周易也。周而复始也。

玄学看“食色性也”

孔子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中则说得更简练一些:“食色性也”。这是古人对人性的看法。但仅仅只是一种概括而已,并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相反倒是成了某些人大肆纵欲的借口。其实饮食与性生活并不能完全等同。人不能不吃饭,但却可以不过性生活。所以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差别的。在古人看来,“精气神”为人身三宝,而“性”必然伤及人的“精气神”,所以真正的修道之人都是要力求避免堕入色欲的深坑的。佛家说:“菩萨见欲,如避火坑。”道家则说:“一心动处即生火,万缘寂处才生春。”这里佛道两家都是讲究对“色欲”要不动心。而密宗有双修之术,没有达到极深的境界,是不可能传授双修之术的。因为他们认为双修之术若起心动念,“下地狱如箭”。

而中医则认为“肾主骨,生髓”。而髓与脑相通。所以肾气的充足与否关系到人的聪明与否和骨质的健康状况。所谓“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悬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地教君骨髓枯”。骨质疏松之类的疾病大都都由肾衰而来,也可以说有大部分的疾病都与肾气的衰弱有关。民间常有“一滴精十滴血”之说,很多人认为纯为无稽之谈,没有科学依据。但本人认为这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之

谈,是有非常高明的见地的。当然不一定能为“现代”科学所解释,因为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多了去了,聪明的人不要因为“科学”这一叶而不见泰山。

在中国人全面向西方学习之后,中国人的传统教育也已经全盘西化。包括初中生们学的《生理卫生》之类,都将西方的生理解剖学作为源本,将中国古人们的智慧完全抛弃,因此他们认为纵淫无罪。岂不知有多少青少年被这些偏颇的看法所误导而在人生之路上误入歧途。

中国传统的思想对性是极其保守的,这虽然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净化风俗,提高优生优育的一面。因为古人们早已对纵欲的危害洞若观火,他们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现在谨从玄学角度来分析食色性也,以及纵欲对人体的巨大伤害。

在阴阳学说里面。男人和女人是分属于阴和阳的两个看似不同的对立面,实则不然,因为阴阳互根互用,男人和女人其实只差了一点:一个有真阴,而另一个有真阳。真阴真阳相交,便会生男生女。道家有“男女阴阳合则生男生女,自身阴阳合则生仙生佛”之说。而人体本身也会因为真阴真阳的消耗,而加快衰老,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修道之士要修炼精气神的原因。因此道家提倡“顺则凡,逆则圣”,“男女阴阳合”是顺是凡,而“自身阴阳合”为逆为顺。

《西游记》中有一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而其中的金木水火则是四象,四象加上土,是为五行。对于“食”与“色”来说,大致相当于其中的“金”和“水”(两者有相生的关系)。金可以生水,也即“食”可生“色”,古人说“饱暖思淫欲”正可以作为这一论证的注解。人们吃的东西多是植物一类的东西,可以称之为“木”,人的“食”即是“金克木”。如此,人的“食”与“色”都是在五行之内的,(是金木水火四象之中的其中两象,两者有相生的关系)它们都受阴阳五行的制约,因此不可能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因此对修道之士来说,对“食”是有所控制的,有的东西不能吃,因为会对修练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就应该清心寡欲,这方面完全可以从每个人的亲身体验实证而得。古人在养生方面的智慧远远超越今人,这就是我的看法。

谈“性”:存在即因果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肉欲横流,众人皆醉而只有少数人能有清醒的认识。西方人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我要说:放他娘的狗屁!某些人就是具有奴性思想,以为西方的东西什么都好,自己祖宗的传家宝一文不值,因此可以轻之贱之辱之废之矣。对祖宗的遗产没有好好继承,不能合理评判,就来一句“迷信”或“伪科学”就OK了,自己狗屁不通,还不准老祖先们有话语权,认为自己一定比老祖先聪明,实则不知自己有多愚蠢。以上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某些人的写照。

我们要质疑传统文化,当然可以;但你对传统文化一窍不通,你凭什么置疑?某些人就凭根深缔固在脑中的西方思维来“质疑”.“质疑”是说得太轻了,是麻木不仁的对很多传统文化一概否定之,大帽子扣之,只要安上一个“伪科学”的名头,永世不得翻身。中国人善于给自家人扣大帽子,自古皆然。外国人这方面幸运得多,他们可以争论、讨论、固执己见。只是在中世纪的时候因为科学与宗教的对立,也出现过类似的“大帽子”现象。

当一种思维占据主流地位的时候,它就不容许别的意识形态对它的地位发起挑战,而一定要扼杀它于萌芽状态之中。这些扼杀在后世的人们看来,不过是顽固不化,愚蠢可悲之举罢了。

现在回头来看,“存在即合理”对吗?据说这是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的至理名言。其原话是:“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说当然对。但“合理”现在已经被假定义为“正确”的同义词了。“合乎理性”其实只是一个中性词,犹如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如若处置不当,尚可能有偏颇,最后导致错误。那么黑格尔这位老兄说的“合理性”难道就不会出现有失偏颇和出现错误吗?难道存在真的就是“正确”吗?当然不是。

在此,我借用佛家的一个词汇“因果”来表达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无所谓合不合理,存在即是存在,存在的验证便是有因即有果。存在时你种了恶因,自然会有恶果;存在时你有善因,自然会有善果。哪有什么“合理”“不合理”之分?

在不少人的眼里,“存在即合理”成了他们犯罪和作恶的托辞,成了他们自以为是的遮羞布。现在我将这块遮羞布给这些人揭了,让他们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是啊,存在即合理,所以我想杀人的念头“存在”了,所以我可以

“合理”地杀人;我想用卑鄙手段达到目的的心思有了,所以我可以理自气壮的卑鄙了。这句话还真是心理阴暗者们的万应灵药。

而今社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物流肉欲横流。君不见,三天两头出来什么“艳照门”、“摸奶门”、挤奶门,这门那门,听得都可以让人耳朵都起茧子。虽然很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但乐在其中者却认为“存在即合理”,你一边凉快去吧!一句话能让人噎个半死。要不就是说你“假道学”,自己心里其实很龌龊,假装正经。

不可否认,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任何人都是有“性”生物。但是“性”的本质是为了繁衍,而非淫乐。性行为过程中的快乐是以身体的损耗为高昂代价的,只不过无知者们认识不到罢了。这种道理可以在中医或道家的理论体系中找到解释,但“现代科学”却对此知之甚少。“性”是发育成熟个体才能享有的特权,而非那些年纪幼小者们所应该接触的,现在这种对“性”的肆无忌惮的传播,会对他们的身心有多大的伤害?过早的接触性对其生理和心理都有巨大的损害,必然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古人说“万恶淫为首”是有相当道理的,没有“淫”也就不会有人类的繁衍,而淫欲泛滥,却最终会影响到个体的健康,往大了说可以影响人类的生存。

“性”本身便是双刃剑,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刀背,而没有看见刀刃。

玄学到底有什么作用

说到玄学,无知者常以“迷信”一言而敝之;肤浅者则以“算命”、“风水”之类为玄学正宗。诚然,算命、风水也属于玄学的应用范畴,而且千百年来也确实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休养生息。中华民族到如今如此壮大,玄学应该有很大的功劳。这里的玄学,包括了道、佛和中医等等。但我更关心的是玄学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承载。

我相信古人在研究和总结玄学规律的时候,不单单看到了算命、风水,还看到了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影响作用。小的来说,玄学可以帮助一个人修身养性,保持身体的健康,实现长寿的愿望;大的来说,玄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防微杜渐,长久保持繁荣。

可能有人不相信,那么我先就这两方面作一下分析。按玄学的阴阳观点来说,如果人自身阴阳调和,水火既济,便会百病不生。而疾病的产生根源也就在于“阴

阳不和”,比如身体得了什么疾病,这都是因“阴阳不和”而产生的结果,细菌、病毒这些只是西方思维的说法。中国古代玄学只认“阴阳五行”。换言之,只要“阴阳调和”,“水火既济”,身体自身便会产生抵抗疾病和修复肌体损伤的物质,这些物质和那些致病的细菌、病毒正好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古人说人自身便有“大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只不过你不会利用罢了。真正理解了玄学之后,通过自身的修炼,可以说几乎所有疾病都是可以做到“不药而愈”的。这就是玄学对于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往大的来说,玄学可以启迪我们观察社会现象。比如历史上的朝代都有从兴旺发达到衰朽灭亡的所谓“历史周期律”。这也可以用玄学来解释。在兴旺发达的时期,可以视为当时社会处于“阳”性的阶段,而到社会腐化衰败的时期,则可以视其处于“阴”性的阶段。所以世间万物总是处于从阳性到阴性,再从阴性到阳性这么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但我们在乎的是如何尽量延长这一循环的周期,使“阳”性的阶段保持得更为长久。其实这也是有方法可循的,这就是“居安思危”。“安”是“阳”,而“危”是“阴”。所以老子曾说“知其雄,守其雌”,雄为阳,雌为阴,这里两者互通款曲。因此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要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审慎态度,那么这个社会就可以真正的“和谐”了。

老子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人可以做到“无疾而终”,“没身不殆”,社会也可以长久保持“和谐”和健康发展。

当科学遇上玄学:“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据最近的新闻,科学家说是“先有鸡”,本人说那是错的。应该是鸡与蛋同时产生,蛋只是鸡的一种生殖功能罢了。

任何生物从一开始都必然具备发育的能力和繁衍后代的潜在能力(只不过后者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具有功能),犹如一分为二的阴与阳两个方面,彼此缺一不可。所以鸡和蛋是同时有的。

正如中国玄学中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一样。不可能说阴与阳谁先谁后,两者是由一(即太极)分为二而来,是无先后之别的。

只不过最先鸡不象鸡,蛋不象蛋,最后两者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鸡和蛋。

从玄学角度理解“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由被称为“古今完人”的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王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所创立的“心学”中的重要论断,对后世影响巨大。但后人对“心学”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正应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句古话。

本人对“知行合一”理论有所感悟。我以为“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玄学中的“阴阳互根互用”。

知为阴主静,行为阳主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必须“知行合一”。阴与阳是互为因果的,缺此彼也无用,只有同时存在才可以“生”“长”,才可以进步。所以阳明先生是真正掌握了这个道理。而朱熹则未明白这个道理。阴阳互生,所以知与行可以相互促进。阴阳的要义在于:阴阳本就是一家,是不能分开而谈的。“知行本是一”,阴阳也本是一”。

无极非阴非阳,太极既阴既阳。知行两者应是太极所生的两仪。所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但无极和太极是“我生”和“生我”之间的关系。

玄学:欲念即真阳

曾经思考过很多玄学问题,对佛、道两家所追求的“不入相”、“虚无”有所感悟。佛、道所追求的其实是同一目标,那就是“不入相”,不动心。为什么佛、道两家都追求这一境界?这种道理可以用道家的理论来解释。

道家说“一心动处即生火”,就是说若人的思维一旦发动,都会产生对身体有影响的“火”,这个“火”是一种作用效果,而非具体的某种物质。比如人一生气,便会心跳加速,脸红脖子粗,呼吸急促,这就是“火”的作用结果。人们称之为动了“肝火”。

在中医的理论里面(中医与道家关系极为密切),五行之中,肝属木,而“木曰曲直”,就是木有伸张弯曲的特性,因此人的筋脉都属木。而人发怒则引起肝气的舒张,必然伤身。而肝经络阴器,阴器即生殖器官,所以性行为过程中男女性器官的充血膨胀及勃起都与肝气的舒张有关,而人发怒生气也属于肝气的舒张,两者都与人体肝气有关,因此无论民族、国度不同,那些污辱人的脏话都涉及到“性”。这就是前文“十大玄学问题”之一的答案。

中医认为“七情六欲”调节不当都会伤及身体健康。

不管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哪一种情绪,都属于“心动”,都属欲念的发动。这所有的欲念其实都是“真阳”的表现。阳主动,欲念所表现出来的倏来倏去正印证了这一点。道家提倡“抱元守一”,佛家唱念佛号,其目的就是要达到以“一念代万念”,进而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守住人身的真阳。因为真阳一旦失守,必然会与外界的真阴相交感,从而产生“变化”。《易经》将人的生死解析为由泰卦到剥卦的过程,地上天下为泰,天地可交通,生生不息;天上地下为剥,天地无法交通,人便会死亡。

人自身犹如八卦中的坎、离二卦,将坎卦中的阳爻剥离而出,纳入阴爻,那么人便由坎而变化为坤,自身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按佛家的话来说,这便是已经“入相”、“入了轮回”。所以《金刚经》说“心无所住,即生实相”,这里的实相,其实就是“虚无”,就是毫无欲念。

但万物都在欲念之中而不自觉,因此万物都在轮回之中而也不自觉,甚至去追求欲念,因为欲念的产生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人自身陷入这种感受之中无法自拔。比如现实中的男女情色只不过是人自身有某种快感罢了,殊不知真阴真阳便在这种快感中轮回流逝。

古今中外对太阳和月亮认识的差异:

玄学莫大乎日月

月亮在中国人眼中基本上是美好的.古人咏月诗篇之多便是明证。中国人认为月亮冰清玉洁,是纯洁美丽团圆的象征。“花好月圆”是中国人对幸福的描绘。当然这是在民间,在中国的玄学史上,一直是将太阳和月亮相提并论的,合称为“日月”,而“明”这个字也正是由日、月二字合成。不管从何种角度而言,月亮和太阳都成为了“阴”与“阳”的最典型的代表物,所以《易经》上有一句话叫做“玄象莫大乎日月”,也就是说日月是最大的“玄象”。

在欧洲的传统文化中,有人认为月亮是乱人心智的妖魔。因为西方人发现每到月圆之夜,就会有更多人精神错乱,行为怪异,因此才对月亮的怪异有所猜测。现代科学也发现月亮确实能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月圆之夜,犯罪率会显著上升;而在地球上则会相应出现潮汐等现象。而女性的月经周期也严格与月亮的圆缺相关,这所有的一切难道都是偶然的吗?或者说月亮的这些影响都是负面的吗?

然而按中国人玄学上的传统研究方法——即“取类比象”来说,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月亮对地球的生命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但话又说回来,古人将日月并举,现代却有些懂得“科学”的人却认为月球根本就是祸害,主张将月球销毁,把它“从太空中抹去”。我想在这一点上,崇尚“阴阳”学说的古人们绝对是会极力反对的。因为古人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太阳之所以称为“太阳”,不就是在于它有一个“阳”字么?而月亮呢,它的真名应该叫做“太阴”,所以摧毁月亮便等于将“阴阳”中的“阴”去掉,使之成为“独阳”,那么在古人看来,必然会致“独阳不长”的严重后果,这种严重后果便是地球生物的灭绝。

现代科学也证明: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如大家所知,月球和地球作为两个不同的天体,相互之间具有引力作用,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变化在5度以内。但是如果没有月球,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会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由0—50度变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大幅度变化,最终将使地球成为生物无法生存的环境。

可能我这种说法有点危言耸听,但我认为古人的“阴阳”理论是很有道理的。其“玄象莫大乎日月”的总结也是真知灼见。但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太阳的直径比月球的直径大了400倍,两者大小相差悬殊,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有人单从这点出发便认为古人愚蠢,而现代科学高明。然而两者距离地球的距离也是相差悬殊,两者与地球的距离之比也与两者自身的的直径略成正比。太阳半径为696000千米,地日距离为1.5亿千米,二者的比值为0.00464;而月球的半径为1738.2千米,而月地距离为38.4万千米,二者的比值为0.00453。因此太阳看上只去比月球稍大一点,用肉眼几乎分辩不出来。正是这样,才会出现日全食等天文现象。也许这不仅仅是巧合,而是有其必然之理。

古人以“取类比象”的思辩方法认识到太阳和月亮处于同等地位,二者对于地球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但如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恐怕很多人会认为这就是无稽之谈了。但不得不说:由于在地球上看来,太阳和月亮的表面积差不多,因此实际上从引力或磁力上来说,两者对地球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两者仍然可以相提并论。并且,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现代科学从来没有去研究过太阳光与月光之间有什么不同。也许真正的答案便藏在这里,而古人只是通过比较抽象的“取类比象”的推理便得出了太阳和月亮之间的

辩证关系,不得不说古人确实有高明之处,当然这种高明之处有待于现代科学的证实。

云数据库

云数据库:放眼无穷处 [11-27 17:51:08]作者:王翔责任编辑:heyaorong 作为广义云计算的一种高级应用,云数据库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数据服务交付能力。它倡导类似于自来水取用一般的服务机制,在理想状态下,它能够支持无限的并发用户,提供永不枯竭的数据应用资源。 作为企业IT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数据库承载着最重要的信息资产——数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发觉正在逐渐失去对数据的控制力。数据形态的多元化、数据容量如脱缰野马般的爆炸性增长,让企业的数据环境接近容量的极限。与此同时,数据的维护于管理工作日益繁重,DBA(数据库管理员)们日复一日地在备份、优化、扩容、高可用的工作间往复循环。 如何解决数据容量激增与管理任务繁琐的矛盾?最近一段时间被业内各界大肆追捧的云计算技术或许担当拯救者的角色。通过营造服务型的数据库应用环境,立足于“云”之上的数据库系统有望被赋予全新的数据服务交付能力。 云计算与云数据库 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同时也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云计算使用的硬件设备主要是成堆的服务器,企业和个人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计算能力,未来也可能出现一些超大型企业内容通过广域网获得计算能力的模式。这种运算模式从表面看是避免了大量的硬件投资,更深层次的优势是对运维成本的节省。其基本原理为,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从而为更大范围的用户提供“足够用”的计算能力。 虽然运行方式存在很大差别,但与现有的应用一样,云环境下计算的主要对象仍是数据,因此“云+数据库”的结合产生了两种模式。一种模式为运行在“云”中的DBaas(即Database as a Service)。另一种模式为云数据库(即CloudDB,或者简称为“云库”)。 比较而言,DBaas更接近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实施方面,我们跟运营商说需要一个运行在云中的数据库实例,MySQL也好、Oracle也好,他们基于云存储体系完成后提供给我们一个连接许可,然后我们使用这个实例即可。 反观云数据库,其与现有的RDBMS存在较大差别,虽然都是关系数据模型,但我们不应该也无法做出其是MySQL还是Oracle的假设,它就是一系列的二维表格,操作方式也是基于简化版本的类SQL或访问对象。 虽然云数据库看似相对“简陋”,但在使用上它的扩展性却更好。因为数据库实例对于并发用户的支持是有限的,即便是在基于近乎无限的云存储环境中进行操作;而云数据库的使用就

魏晋玄学的 形成原因

魏晋玄学的形成 【摘要】玄学,是魏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和中国历史上其他的哲学思潮相比,魏晋玄学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风格及其当时玄学思想家群体放任、超达、自由、解放的个性,是其前其后的历史上所少见的。一种思想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玄学,作为魏晋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的哲学思想,它的产生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残酷而又无奈的社会现实,几百年的思想发展,统治者维护政权的需要以及当时的学风都是促进玄学产生的条件,本文力图从这几个方面解读魏晋玄学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魏晋玄学;形成原因;影响; 1.什么是玄学 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一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在哲学上,主要以有无问题为中心﹐形成玄学上的贵无与崇有两派。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道”或“无”。崇有派主张“自生而必体有”,反对贵无派“以无为本”的说法,认为“有”之所以发生,并非另外有一个东西使之成为“有”,而是万物“自生”、“自有”。 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但在形式上,它已经摆脱了两汉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在内容上,则抛弃了经学思潮的“天人感应”的粗俗的目的论之论证。 2.玄学的形成原因 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简言之,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2.1魏晋玄学的产生是儒道文化合流包融的结果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说代表了传统的文化和价值,它和封建社会牢牢维系在一起,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到了汉代,儒学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汉魏乱世,为了恢复和维护正常的封建秩序,统治者自然选择了儒学作为其统治的工具,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全球十大大数据企业有哪些

全球十大大数据企业有哪些

全球十大大数据企业有哪些? 大数据是目前最火热的名词之一,从事大数据分析的朋友都很清楚全世界主要以两大阵营为主:一是以IBM、惠普为代表的数据仓储业务的十大大数据老牌厂商;另一个是以大数据技术、创新力为核心的新兴企业。今天,大圣众包平台带大家了解到底有哪十大大数据企业呢? 十大大数据企业 1.IBM 根据Wikibon发布的报告,作为大数据业务营收成绩最好的公司IBM,过去一年从大数据相关产品及服务中获得了13亿美元收益。其具体产品包括服务器与存储硬件、数据库软件、分析应用程序以及相关服务等。 2、惠普 惠普早在2012年获得的大数据营收名列第二,总值为6.64亿美元。这家供应商最为知名的方案当数Vertica分析平台。 3、Teradata Teradata凭借自家硬件平台、数据库以及分析软件而声名远播。它同时针对零售及运输行业推出了专门的分析工具。 4、甲骨文 尽管在大家眼中,甲骨文一直以其冠绝群雄的数据库产品闻名,但事实上他们也是大数据领域的主要竞逐者之一。其甲骨文大数据设备将英特尔服务器、ClouderaHadoop发行版以及甲骨文的NoSQL数据库结合到了一起。

5、SAP SAP推出了一系列分析工具,但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数其HANA内存内数据库。 6、EMC EMC一方面帮助客户保存并分析大数据,另外也充当着大数据分析智囊营销科学实验室的所在地这家实验室专门分析营销类数据。EMC推出的最新爆炸性消息是与VMware及通用电气一道支持Pivotal公司。 7、Amazon Amazon向来以企业云平台闻名于世,但同时也推出过一系列大数据产品,其中包括基于Hadoop的ElasticMapReduce、DynamoDB大数据数据库以及能够与AmazonWebservices顺利协作的Redshift规模化并行数据仓储方案。 8、微软 微软的大数据发展战略可谓雄心勃勃,包括与Hortonworks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一家大数据新兴企业以及推出基于Hortonworks数据平台的HDInsights工

嵇康与魏晋玄学思潮_史向前

2007年7月第31卷第4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July2007 Vol.31No.4嵇康与魏晋玄学思潮 史向前 (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39) 摘 要:嵇康把对宇宙本体的追求引向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思想立论都是玄学辩名析理的产物,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思辨性,是中国哲学认识论中的一朵奇葩。他 还带头倡导庄子的思想精神,促进了魏晋时期的庄学复兴和玄学思潮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嵇康;玄学;庄子 中图分类号:B2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7)04-0014-04 嵇康(223~262),谯都铚(今安徽淮北市临涣镇)人,魏晋时期思想家,“竹林七贤”的领袖。嵇康思想对魏晋一代玄学思潮的演变和整个社会风尚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他“超越名教”的生命境界、辨析名理的思维方式以及师法老庄、复兴庄学等三个方面作一说明。 一 玄学是盛行于魏晋时期的一股时代思潮,其意义主要是一改汉代建立在经验世界范围内的烦琐经学和谶纬神学,而把目光投向了世界的终极本体,重新揭示出万物存在的依据,其核心即是名教存在的根据和价值。正始年间(240~249)的何晏和王弼通过发挥道家老子的思想,提出了“天地皆以无为本”的贵无论,首倡玄风,是为正始玄学。贵无论旨在说明“无”为万物之所资,即自然为名教之所本。社会政治也好,人生价值也好,不能只执著于名教的形式,必须把握名教之所以存在的根本:一种内在于人的忠信、敦朴的自然本质。如王弼所说:“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1]老子注第38章很明显,王弼的贵无论是企图借重和发挥道家老子的自然思想以重建儒家的道德价值。他相信只要这种自然本体建立起来,名教的本来意义和作用就可以得到恢复。 这只是王弼的理论构想。由于汉末以来的社会动乱和政治恐怖,尤其是正始末年的魏晋“禅代”,一直高举名教,同时,被士人视为名教代表的司马氏集团却公然以名教为幌子,争权夺利,剪除异己,使大批名士惨遭屠戮。如果说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牺牲的是一批“以天下名教为己任”的名士,那么魏晋“禅代”被害的则多是要求“名教出于自然”的名士。经过这样两次递进打击,所谓的名教已徒剩一副虚伪的面具,完全异化为道德的对立面。名士嵇康主要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魏晋之际。既然现实中的名教已经彻底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与自然本体分裂成对立的两极,也即不能在这种名教中寻求到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时,嵇康便不得不走向对它的超越。“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思想的中心命题,主张摆脱世俗名教的束缚而直任自然本体的开展。这也是以他为代表的“竹林名士”的基本旨趣。 与前期正始玄学相比较,嵇康的玄学表现出了一种境界意义的哲学形态。其思想的追寻已经从现实世界退回到自身,企图通过精神修养在自我生命中获得对自然本体的体认,由此达到一种完全超越世俗名教、精神与自然本体合一的生命境界。面对现实的人生困境,人们应该如何修养自己的精神呢?嵇康认为问题的根本不在是非善恶的抉择,因为它已被现实名教所扰乱,而在于自我意识、精神的觉醒,觉 收稿日期:2006-11-12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SK047zd) 作者简介:史向前(1962~),男,安徽广德人,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

从安全攻击实例看数据库安全之六:云数据库Security运维新思路

从安全攻击实例看数据库安全之六:云数据库Security运维新思路摘要:总结了现阶段云平台的发展状况和特点;通过对云环境下的数据库使用进行分析,提出云用户会从对硬件、操作系统、软件的使用运维转向云环境数据安全的关注;提出政务专有云、行业云和公有云三类数据库安全防护建议。 一. 上云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很多用户如政府、企业等不再需要部署自己的机房和购买服务器,也不需要聘请专业的维护人员维护自己的IT基础设施,只需要向云计算服务商购买云计算资源中心提供的相应服务即可。 用户不再担心自己应该如何部署和管理与IT应用相关的各种问题,如7x24h的无故障、系统备份、隐患排除等,这些基础运维问题都可以交给更专业的云计算服务商来完成。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通过网络实现跨越地理空间的限制,随时获取各类计算资源,实现了计算服务应用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云计算系统有以下3个特点: 用户所需的资源不在客户端而在网络; 服务能力具有分钟级或秒级的伸缩能力; 具有较之传统模式5倍以上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性价比更好、可快速扩缩的云计算环境,将自己的应用系统迁移到云上已变成大势所趋。 二. 应用运维关注点的转变 传统企业的IT架构有一些非常典型的场景,按应用需求购买服务器设备,找IDC机房部署上架,开发各种应用程序部署到应用服务器,后台数据库部署到数据库服务器,这种传统的IT架构相对比较稳健。企业雇佣IT人员或者外包给专业的IT运维团队对IT系统进行运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很难满足企业的业务快速发展和某一时间段业务量突增的情况。 云环境由服务供应商创造各类计算资源,诸如应用和存储,社会公众以按量付费的方式通过网络来获取这些资源,公共云运营与维护完全由云服务商提供,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量,也可以实现快速伸缩避免资源浪费。 云计算三个服务模型是云软件作为服务(SaaS)、云平台作为服务(Paas)、云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IaaS代替了基础运维,公司不再需要人各地出差服务器上架了,机房值班更加不需要了。 PaaS部分代替了应用运维,甚至技术含量高的DBA,需求量都将锐减。 SaaS甚至连研发都省掉了,使得公有云的操控更加简单易用。 云使用者从原先硬件、操作系统、软件运维等繁琐事务中得以摆脱,现在在云部署模式下对云环境下的数据是否安全更加关注,下面我们就从政务专有云、行业云和公有云三种云模式来分析如何进行数据库的安全防护。

浅谈魏晋玄学

班级:中文系语教本132班 姓名:黄全星 学号: 130110102019 论文题目:《浅谈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浅谈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黄全星 摘要: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形成新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它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学也开始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本文将就于玄学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浅谈式研究,以探讨在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在这一哲学范畴中收获文学的启迪。 关键词:玄学思辨文学影响 一、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 魏晋玄学,起源于魏正年间。从东汉末年开始,统治阶级内部及社会矛盾问题开始日益显露,汉代儒家经学的衰落,也预示了新的统治阶级思想的诞生。在法、道、墨等思想并起的过程中,经过学人不断地清谈讨论,得出了玄学最适合解释解决时局与理想问题的结论。玄学是在乱世中产生,它具有老庄思想中无为的思想特征,同时又对老庄思想进行了全新地诠释。玄学在当时满足了魏晋时期学者、文人对于形而上学追问的渴望。所以说,魏晋玄学的兴起与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 二、魏晋玄学的重要时期及主要代表人物 (一)正始时期 1何晏,重要著作:《道德沦》,核心思想:宇宙本体是超言绝相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着;名教的衰败是由于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圣人无情而有性。 2.王弼,重要著作:《老子注》,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寻找世界统一性的原理。核心思想:万物本体是永恒的,寂静不动,动是相对的,是物质现象世界的东西;“言意之辨";自然名教,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 (二)竹林时期 1.嵇康,重要著作:《声无哀乐论》,核心思想:声无哀乐论,他认为声音和情感具有主客观的区别;明胆论,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人性的善恶和才能,是由赋受的气质决定。 2.阮籍,重要著作:《通易论》,核心思想:阮籍反对虚伪的名

“辨名析理”与“得意忘言”精品文档12页

“辨名析理”与“得意忘言” 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了多姿多彩、迥异于两汉的风貌,空灵的玄学取代了繁琐的经学,本土的道教在逐渐地发展,印度的佛教也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内地,儒释道三教竞争中国人心灵世界的局面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近代学术先驱王国维曾经感叹“学术变迁之在上者,莫剧于三国之际,而自来无能质言之者,此可异也”①。当然王国维所感慨的这种“自来无能质言之者”的“可异”局面随着学者们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很快得以改变,其中汤用彤、冯友兰两位先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汤用彤先生对魏晋时期的佛教、玄学、道教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断,作为这一学术领域的开创人和奠基者久为学人所认可,而冯友兰先生因其工作主要是对中国哲学通史和哲学的研究,其对魏晋玄学研究的贡献往往为人所忽视。笔者曾撰文详细评述了冯先生对魏晋玄学研究的贡献,认为他和汤先生都是这一学术领域的开创人。②正是因为两位先生卓越的研究工作而使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得以凸显,从而改变了传统上视玄学为“清谈误国”的无用之学的情况。 魏晋玄学作为一种迥异于两汉经学的新哲学,它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研究内容的转变(由对儒学经典的研究转为对“三玄”之学的研究),更意味着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的转型。冯、汤两位都是具有高度方法论自觉的学者,其学术成就的取得也有赖于他们从事研究时所采用的新方法。对于方法论之于哲学的意义,两位大师都有深刻的认识,冯先生在早年(1921年)发表的《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文中就指出:“不但因为方法论的不同,而生出专门哲学家与非专门哲学家的区别,并且在哲学史上,也因为

方法论的不同,而分出许多派别,生出许多争论。”③后来他在《新知言》一书中也特别强调:“一门学问的性质,与它的方法,有密切底关系。”④汤先生在其《言意之辨》一文中特别强调:“新学术之兴起,虽因于时风环境,然无新眼光新方法,则亦只有支离片段之言论,而不能有组织完备之新学。故学术,新时代之托始,恒依赖新方法之发现。”⑤正是基于这种高度的方法论自觉,他们才能从魏晋学术的变化中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魏晋玄学所使用的新方法,进而提升和扩展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普遍性方法论原则。 一 在魏晋玄学史上,王弼和郭象是两位最为重要的玄学家。有趣的是,汤用彤先生更侧重于对王弼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发现和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方法,视为玄学的新方法;而冯友兰先生更侧重于对郭象的研究,并提出了“辨名析理”的方法,也视为玄学的新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魏晋玄学研究领域,可以说冯先生“发现了”郭象而汤先生“发现”了王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和魏晋玄学的特质以及冯、汤两位先生的学术思想背景都有很大关系。 就魏晋玄学而言,这种新思潮之所以有别于两汉经学,就在于其摒弃了经学以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来解释经书及自然社会现象的神学目的论的理论框架,注重从理性主义的角度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探讨世界的本体,往往忽略具体的事象而醉心于抽象的理论,是一种“玄远之学”,这需要通过“得意忘言”的方法才能达致。另一方面,魏晋玄学又称为“清谈”、“清言”等,往往要通过反复论辩的方式才取得理论的突破,而论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

浅谈魏晋玄学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的动荡时期,处在当时的文人们思想各异,而受那时的思潮影响,玄学成为了一道文人之风。魏晋玄学是继两汉经学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发展阶段和一种意识形态,与两汉经学相比,它提出并探讨了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的“有”、“无”、“独化”等本原、本体类问题,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玄学和江左玄学的思想为代表,较为全面的发掘和彰显了玄学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思辨性,对当时及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产生发展影响现实意义 题纲:一魏晋玄学的产生:时代背景代表作 二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主体思想 三魏晋玄学的影响:近代评论的转变创作形式 四魏晋玄学的现实意义:玄学中人对学儒精神的认识现实意义 魏晋玄学的产生

玄学的产生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汉末随著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名教理论开始破产。到了党锢之祸发生后,传统的价值体系也开始崩溃,“自然”﹑“无为”的老庄思想开始抬头,人们开始崇尚贵生、避世。在思想价值体系崩溃的同时,士族社会开始形成,而在士族知识分子之间,一种相对平等的社会关系也开始行成。在这个阶层平面,它要求在学术上平等交谈,自由聚会;在思维方法上尊重理性;在人性论上要求“自然”;在政治上要求君主“无为”。这些变化是“魏晋玄学”和“魏晋风度”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建安时期,产生于建安游宴的魏晋清谈更是玄 学产生的摇篮。魏晋清谈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求理,二是娱乐,而平等原则贯穿其中。当时清谈的论题主要有圣人问题、德治与法治、人才标准、君父先后等,破除了天命论,认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君主无为而无不为。这些都对魏晋玄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人物品评是汉魏之际士人社会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其中刘劭的《人物志》是研究魏晋玄学形成的重要资料。它从人才角度发展了黄老道家的“因循”政治哲学,为道家与儒、法、术各家的思想融合,提供了理论途径,对魏晋玄学产生了直接影响。魏晋玄学政治学说的核心论点是“因循”时代需要,灵活运用儒、法、术治国,表现为圣人无为,各种人才各尽其能的特点。玄学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书·陆云传》﹐谓“云(陆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魏晋

高可用架构实云数据库

高可用架构实践云数据库 UCloud云数据库(UDB)团队对UDB底层架构进行重构,对其性能和数据一致性等内核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 “高可用”英文翻译为“High Availability”,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做到服务full-time的持续可用。但老实说,要做到full-time是不现实的,因为能够影响系统服务可用性的因素实在太多了,除软件BUG、硬件故障外,还包括系统所依赖的一些如运营商提供的带宽等第三方服务,,甚至还包括天灾人祸。因此,所谓的高可用意味着“更少的停服时间”,而工业界也有一套测量系统可用性的标准,即大家所熟知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也就是几个9的可用性(如下表): 在工业应用场景中,例如做在线服务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号称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如果只是达到一个“9”的可用性,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灾难。然而,要做到5个“9”的可用性,就意味着全年只有一次服务宕机,而且必须在5分钟左右就恢复,其难度不言而喻,因此只是采用技术手段不足以做到,还需要有一整套完备严谨的工程管理防范措施、配套工具及工程运维人员等。 云计算号称互联网公司的水和电,高可用犹如云服务商的生命线。因为云端成千上万个用户数据库实例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加五花八门,所以云数据库作为该领域的一项重要服务,更是承受着不同维度的考验。

下面将先介绍MySQL领域的关键技术及适用场景,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和分享UDB的高可用方案。 数据库服务和很多工业服务在高可用技术方案是相通的,为了实现高可用,首先实现服务的”冗余”,即服务的集群化。如果服务有冗余备份,宕机后还有其它备份服务(热备和冷备)可以顶上,所以实现数据库服务的”冗余”也是高可用数据库的核心准则。 不过,有了”冗余”备份后还不够,因为如果每次宕机都需要人工恢复切换至备份服务,那么恢复时间得不到保证,同时人为的故障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新的风险(人为事故),从而降低了服务的可用性,因此必须还具备”自动故障转移”功能。 数据库服务相比于其它系统的高可用,在上述两个关键技术点的实现上会更加困难,因为传统RDMS对数据、事务的持久性与稳定性要求非高,因此也提高了对冗余数据的一致性要求和实现难度。 下图是Oracle官方对MySQL几种典型高可用方案的可用性总结,由于时间相对较早,并且随着近年来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在工业界的实践和发展,MySQL高可用方案又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对成熟的方案,下面将一并罗列与解析。

魏晋玄学的繁兴及其儒学特色(一)

魏晋玄学的繁兴及其儒学特色(一) 魏晋时期,经学式微,玄学繁兴。玄学名士们禀承老、庄余韵,蔑弃儒家礼度,开启了一代玄风。玄学既是对两汉经学形式上的否定,却又是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玄学与经学这两种思潮,既在理论形态上相互对立,又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 一、玄学家的儒学渊源 东汉末期,一些儒者、经学家面对道德危机和经学的没落,开始逾越儒家的礼度和经学的师法家法,不拘儒者之节,杂采老、庄之说。譬如:马融“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1),又训注《老子》、《淮南子》等道家著作。《后汉书·马融传》载:“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夫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戺尺之羞,灭无资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一代经学大师已津津乐道于老、庄之言,况论一般儒生文士?马融的弟子郑玄,不为经学所拘囿,“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后汉书·郑玄传》载:“(袁)绍客多豪谈,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上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叹服。”所谓“依方辩对”,使“竞设异端”的四方豪俊“莫不叹服”,可见老师大儒郑玄也已脱离经学窠穴,杂采百家了。至于经学深奥并曾正定“六经”文字的蔡邕,则憧憬一种“心恬澹于守高,意无为于持盈”、“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无由生”(2)的淡泊和空灵的道家境界。此外,汉末的杨厚、范升、虞翻、荀淑、顾凯等儒者,或修黄老之学,或为《老》、《庄》训解,或清淡而不涉世事,都已多少杂具道家色彩。 魏晋玄学正是循此路数发展而来。细案魏晋史籍,便会发现,玄学家大多数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幼受儒学濡染,谙熟《诗》、《书》,注解儒经,与儒家经学有天然的血缘联系。兹以几位主要代表人物为例举述于下: 何晏(?一249年),汉大将军何进之孙,因曹操纳晏母,遂为操之养子,又娶探女为妻。史称:“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师)亦预焉。晏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玄)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师)是也;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不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3)以神自况的何晏,除了着《老子道德经论》和《老子杂论》外,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周易说》一卷(4)、《孝经注》(5),《论语集解》十卷则是何曼等集诸家之解而成。《晋书·郑冲传》说:“(郑)冲与孙邕、曹羲、荀凯、何晏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以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名曰《论语集解》。”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曰:何晏等“集孔安国、马融、包氏、周氏、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义,并下己意,故为‘集解’。” 王弼(226一249年),“好说儒道”(6),通辩能言。《世说新语·文学》曰:“何晏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见之。晏问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何晏“甚奇弼,叹之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7)王弼的《易》学渊自经学的荆州学派。汉末,刘表据荆州,兴建学官,编定经书,士子学人多相依附。荆州学者宋忠等治《易》重义理,与讲究阴阳象数的汉末《易》学不同。刘表青年时期曾师事王粲的祖父畅,后粲与族兄凯避乱荆州,投靠刘表,表以女要凯。蔡邕亦尝以数车书与王粲。王粲死后,其二子及宋忠因参与魏讽的谋反而被诛杀,而蔡邕所与的旧藏书遂转入王凯子业之手。而王业之子便是王宏、王弼。其后,曹操取荆州,宋哀与王氏北上,玄学遂盛于洛下。王弼曾着《周易注》十卷(8)、《周易略例》一卷(9)和《论语释疑》(10)。此外,见于诸史著录的有关《易》学著作还有《周易大衍论》、《周易究微》、《易辨》和《易传纂图》。 阮籍(210一263年),“容貌魂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善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11)。《世说新

魏晋玄学之自然与名教

魏晋玄学之自然与名教 学术思想,与时消息。随着门阀士族的兴起,以玄学为代表的新的哲学思想迅速流行。在注重章句注疏的两汉经学日趋繁琐的时候,玄学提出的“得意忘言”,将士大夫从繁琐的考据中解放出来,不再拘泥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而是注重文本内在的精神世界;在思想上,玄学通过重新阐释《老子》,《庄子》,《周易》等经典,辨析“有”,“无”等哲学概念,揭露名教礼法的虚伪,追求思想的自由和个性的发挥。 玄学,又称“形而上学”,是用纯思辨的方法来阐述对经验之外的各种问题的看法。 玄学的基本特征是“儒道兼综”,其中心议题是通过“有无”,“本末”,“体用”,“一多”等关系的四边推理,来论证自然和名教的统一。这里的“名教”是指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而“自然”则是指支配自然界变化的那种和谐的自然规律。 玄学从正始年间王弼,何晏调和儒道,到竹林七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发展到东晋,又回归到了名教即自然。这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文化发展的螺旋上升。 下面就具体来谈谈玄学在不同时期的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魏晋时期,“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研究和思考的主题。门阀士族地主阶级迫于实践和理论的需要,一方面,他们接过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用来打破两汉以来封建礼教的拘束,以为他们所代表的门阀士族阶级的放荡纵欲的生活寻找理论根据。另一方面,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他们对于封建伦理规范,又不能采取完全漠视的态度。因此,他们不得不对“名教”与“自然”给以新的理解和论证,不得不致力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从而出现了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辨。 魏晋时期,第一个力图从理论上说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是夏侯玄。他说:“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强为之名”(张湛:《列子·仲尼》)。视“自然”为“道”,为“体”,“名教”为“用”,这种用“体”“用”关系去说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开了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先河,标志着对“自然”与“名教”关系探讨的深入。“自然”与“名教”之辨从此作为玄学思潮的一条主线,贯穿于玄学发展的始终。 名教本于自然———对名教的本体论论证 正始时期,何晏、王弼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晋书·王衍传》记载: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祖述老庄,立论

云计算与数据库

云计算基础知识 公有云: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用户能够使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Internet 使用。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务给最终用户,创造新的业务价值,公有云作为一个支撑平台,还能够整合上游的服务(如增值业务, 广告)提供者和下游最终用户,打造新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 私有云:私有云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该公司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的方式。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也可以将它们 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 私有云可由公司自己的IT 机构,也可由云提供商进行构建。在此“托管式专用”模式中,像DMT这样的云计算提 供商可以安装、配置和运营基础设施,以支持一个公司企业数据中心内的专用云。此模式赋予公司对于云资源使 用情况的极高水平的控制能力,同时带来建立并运作该环境所需的专门知识。 企业云: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满足企业高扩展性、高可用性、组织和业务快速变更,实现企业协同管理,满足企业扩X、创新升级需求的平台技术框架。随着产业链整合、市场竞争日趋全球化,企业的需求和用户的消费习惯都在改变, 企业需要提供简单、快捷的商务云计算服务来满足企业扩X、产业链整合及创新升级的需要。 SaaS:SaaS提供商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即可通过互联网使用信息系统。就像打 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企业根据实际需要,从SaaS提供商租赁软件服务。 IaaS:I aaS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对所有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消费者不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但能控制操作系统的选 择、储存空间、部署的应用,也有可能获得有限制的网络组件(例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的控制。PaaS:P aas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把客户采用提供的开发语言和工具(例如Java,python, .Net等)开发的或收购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供应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 操作系统、存储等,但客户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运行应用程序的托 云计算:关系数据库你就要被淘汰了.enet../cio/ 2010年10月24日10:11 来源:网界网字号:小| 大 【文章摘要】这些数据库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它们特别适用于服务云计算式的应用。它们中的大多数可以在分布式环境中运行----意味着他们可以分布在多个地点的多台服务器上。它们本质上都不是事务性的,并且都牺牲了一些高级查询能力以换取更好的性能。(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数据库可以通过对象调用来检索,而不用SQL,无论如何,对程序员来说,前者更自然些)。 “在云计算计划里将找不到关系数据库的影子,这并非偶然,因为关系数据库不适合用于云计算环境“Geir Magnusson,10Gen工程副总裁这样认为。10Gen是一家按需平台服务供应商。 Magnusson帮助编写过Apache Geronimo应用服务器软件,本周在纽约举行的O'Reilly Web 2.0 会议上发言中他指出:“云计算是一种不同的技术,不同得足够改变开发者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将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做事的方式”,他说。 在发言期间,Magnusson列举了许多被专门开发用于云计算环境的新型数据库,包括

魏晋玄学产生与展(四)

魏晋玄学产生与展(四)

————————————————————————————————作者:————————————————————————————————日期: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四) 天才的诞生: 黄初七年,曹丕在位的最后一年,奉这位皇帝之命而继承王粲爵位的王业家中,添了一个小儿子。 王业的长子取名王宏,宏,发扬光大,意味着使一度中断的王粲家族兴旺发达;王宏字正宗,以肯定其正统的继承人身份。所以当小儿子出世命名时,取名为“弼”,意为辅助,后字为“辅嗣”,以表示帮助兄长王宏共同振兴家族。 于是,世上一个姓王名弼,字辅嗣的男儿诞生了。 山阳王氏深厚的文化渊源,荆州学术的薪尽火传,还有王粲留下的来自蔡邕的近万卷书籍,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家学内容。这是王弼先天的财富也是他后天成功的基础。 关于王弼童年以及少年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内容,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从那位和他年纪相仿的另一位少年才子钟会所受的教育中,可以间接的推导一些王弼学习的基本内容。 颍川钟氏家族与山阳王氏关系密切,钟氏家族以擅长刑名学和古文经闻名。 钟会追忆自己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这样写道: “年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十二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诵《周礼》、《礼记》,十四岁诵成侯《易记》,十五使入太学问四方奇文异训......” 尽管家庭文化传统十分重要,而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更为重要,尤其是当一个思想家在其世界观形成的青少年时代,他所生活的氛围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正始时期,何晏等“浮华分子”上台后所掀起的玄学思潮风靡了思想界,而这时的王弼才十五岁,正是最容易接受“奇文异训”的年龄。 正始玄风主要风行于首都洛阳的上层知识界和上层贵族官僚青年中。王弼恰恰生活在这个环境里。 山阳王氏是名门望族,与汝颍名士为世交。王业是王粲的嗣子,正始时期在中央尚书台任尚书郎,全家定居在洛阳,生活在上层士族文化环境中是无疑的。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一)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一) 汉魏之际,学术巨变。随着经学危机的加深和黄老之学的复兴,儒、道异同成为重要的思想课题。玄学的思潮应运而生。 经学危机: 道家思想从西汉至魏晋经历了一个由盛经衰又至盛的过程。 《史记·外戚世家》:“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窦太后提倡黄老之术长达45年,汉景帝时,儒、道进行了激烈的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 到汉武帝时代,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告终。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思想基础,以“名教之治”为理论核心,宣扬君权神授,强调道德教化。适合大一统专制皇权的胃口,被汉武帝立为官方哲学。之后在朝廷的扶植与思想界的参与下,逐渐渗透到两汉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统称之为汉代经学思潮。 自东汉中叶开始,经学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危机。 一为繁琐: 为了实现政治需要,对“六经”进行“微言大义”的无限发挥。 《汉书·文艺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清儒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言:“一经说至百万言,则汉之经学所以由盛而衰者,毙正坐此。”楼宇烈《王弼集校释》载“夫言立垂教,将以通性,而弊至于湮;寄旨传辞,将以正邪,而势至于繁。” 二为神秘: 谶纬之学的介入,导致经学的恶性发展不可遏止。 “谶”是用诡秘的用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的图书符箓。“纬”是用宗教迷信观点对儒家的经典所作的解释。 经文是不能随意改动的,为了神话儒学,纬书就假托神意来解释经典。

仅《春秋》一书,目前可见的相应汉代纬书种类即达15种。这些纬书大多荒诞不经,而汉儒却极力将谶纬与经学融为一体,用谶纬注释六经。甚至出现了像《白虎通》这样的儒学神学融为一体的法典化著作。 《后汉书·桓谭传》:“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 …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扣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经学的谶纬化,标志着经学思潮即将寿终正寝。 三为实践: 汉代经学在政治领域的活动是以“名教之治”形式出现的,并与当时的察举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可悲的是,道德教化一旦与实际利益联系在一起,则立刻变成了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后汉书·种嵩传》载田歆之言“今当举六孝廉,多的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 清官尚且如此,剩下那些三观不正的可想而知。道德教化反而成了摧毁道德的工具,“名教之治”已经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黄老复兴: 在中国思想文化由汉代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变的汉魏之际,道家学说占有主导地位。 表面上看,两汉的学术思潮似乎走进了一个由黄老到经学再到黄老的圆形,然而实际上却是一种螺旋似的运动。 自东汉中叶随着经学危机的不断加深,形式发生逆转。 东汉安、顺之际出现了代表上层士人的汉末社会批判思潮和代表下层士人及农民的早起道教,他们在寻找思想武器时,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在曾给汉初社会带来安定繁荣的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也在发展中演化为政治形名学与神仙方术两个流派。 西汉初期与东汉末期形式不同,所以两个时期的黄老之学也各自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汉初需要修生养息,此时的黄老之学强调的是“清静无为”;东汉末年时弊是繁琐、虚伪和腐

十大最有用的云数据库

十大最有用的云数据库 随着商业交易内所蕴含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服务提供商正在想办法让公有云的数据管理变得更加轻松。大数据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云服务提供商希望涉足企业数据库领域。研究机构IDC 预言,大数据将按照每年60%的比率增加,其中包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企业需要想办法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而长期以来数据库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目前服务提供商正通过云技术推出更多可在公有云中托管这些数据库的方法,将用户从繁琐的数据库硬件定制中解放出来,同时让用户拥有数据库扩展能力。研究公司Wikibon的大数据研究专家Jeff Kelly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云将是许多大数据的最终目的地。”当然在DBaaS(数据库即服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关于存储在云上的敏感信息,以及云服务中断等问题。不过,云数据库和工具这一新兴市场明显在加速发展。以下是美国《Network World》所关注的10个云数据库工具。其中一些是直接关系型数据库、SQL或者NoSQL数据库提供商,还有一些则将重点放在了开源数据库上。当然这里列出的10个云数据库不可能面面俱到,像甲骨文、惠普以及EMC/VMware这些大型的市场参与者也已经推出了他们各自基于云的产品,以及针对这些工具的策略。1.亚马逊Web服务(AWS)亚马逊Web服务(AWS)拥有多种基于云的数据库服务,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亚马逊关系型数据库(RDS)能够运行MySQL、甲骨文以及SQL Server等多种实例,而亚马逊简单数据库(Amazon SimpleDB)则是一种专门针对小工作负载的非模式化数据库。在NoSQL方面,Amazon DynamoDB是一种支持固态硬盘的数据库,它能够自动在至少3个可用空间中复制工作负载。亚马逊Web服务的CTO Wemer Vogles表示,DynamoDB是亚马逊Web服务历史上增速最快的服务。此外,亚马逊还发布了一些辅助的数据管理服务,例如最新发布的Redshift数据仓库,以及能够帮助用户整合多来源数据以方便管理的Data Pipeline。 2.EnterpriseDBEnterpriseDB将重点放在了开源的PostgreSQL数据库上,不过让它名声鹊起的原因却是其与甲骨文数据库应用协同工作的能力。通过使用EnterpriseDB的Postgres Plus Advance Server,用户可以通过EnterpriseDB的使用为本地甲骨文数据库编写的应用。目前EnterpriseDB已能够在惠普和亚马逊Web服务的云服务上运行。此外,EnterpriseDB 还具备二元复制及定期备份等功能。 3.Garantia DataGarantia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网关服务,通过这个服务,用户可以在亚马逊Web服务公有云上运行开源的Redis和Memcached内存非关系数据库服务。Garantia软件可以帮助开发者为这些开源数据平台自动扩展节点,创建集群以及容错模型。 4.谷歌Cloud SQL谷歌的云数据库服务主要集中在谷歌Cloud SQL和BigQuery这两大产品上。前者被谷歌描述了一种类似MySQL的完全关系型数据库基础设施,而BigQuery则被塑造成在谷歌的云基础设施上运行大数据集查询的分析工具。 5.微软Azure 微软利用其SQL Server技术研发了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允许用户直接访问云中SQL数据库,或者在虚拟主机中托管SQL服务器实例。微软对混合型数据库也非常关注,该公司使用SQL Data Sync整合了用户本地及Azure云上的数据。微软还拥有一个名为Tables的服务,这一基于云的NoSQL数据库服务采用了Blobs(二进制大对象存储)算法,并专门针对视频和音频等媒体文件进行了优化。 6.MongoLab在NoSQL的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平台可以选择,其中包括MongoDB。MongoLab允许用户通过亚马逊Web服务、微软Azure和Joyent等大型云服务提供商访问MongoDB。与其他网关类型服务一样,MongoLab同样在应用层整合了多种PaaS(平台即服务)工具。MongoLab既可以在共享的环境中访问,也可以在专用的环境中运行,不过后者的开销通常比前者稍大一些。 7.Rackspace通过名为“Cloud Databases”的产品,Rackspace的数据库既可以成为一个云,也可以成为一个托管服务解决方案。Rackspace将重点放在了Cloud Databases基于容器的虚拟化上,他们认为这将赋予数据库服务远甚于基于纯虚拟化基础设施的性能。Cloud Databases还以OpenSta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