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偏导数的三种方法分析

求偏导数的三种方法分析
求偏导数的三种方法分析

高等数学的内容基本可划分为一元函数和多元函数两大块,其中多元函数包括多元函数微分学和多元函数积分学,而偏导数的计算是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基础。所谓偏导数就是将多元函数中的某个自变量看作变量,而将其它自变量看作常量,对该变量的导数就称为多元函数对它的偏导数。计算偏导数的方法有多种,下面考研数学的蔡老师对这些不同的方法做些分析和比较,供学习高等数学和复习考研数学的同学们参考。

一,求偏导数的三种方法

求多元函数在某点处的偏导数有以下三种方法:

1)定义求导:按偏导数的定义计算,f x ’(x 0,y 0)=lim

x→x 0f(x ,y 0)?f(x 0,y 0)x?x 0 (或lim

?x→0f(x 0+?x ,y 0)?f(x 0,y 0)?x ,?x 也可用字母表示,如t ,h ,x 等) f y ’(x 0,y 0)=lim

y→y 0f(x 0,y)?f(x 0,y 0)y?y 0 (或 lim ?y→0f(x 0,y 0+?y)?f(x 0,y 0)?y ) 2) 先求导后代值:先求偏导数,再带入该点坐标,即先按偏导数的运算法则求出f x ’(x ,y)和f y ’(x ,y) ,再将(x ,y)用(x 0,y 0)代入得f x ’

(x 0,y 0)

和f y ’(x 0,y 0);

3)先代值后求导:先将非偏导变量值代入,再按一元函数求导数的方法求导,即先将y =y 0代入z =f(x ,y)得z =f(x ,y 0),再按一元函数对x 求导的方法计算得f x ’(x 0,y 0),同理可求f y ’(x 0,y 0)

二,典型题型分析

例1.设f(x ,y)=x 2+y 4+y ,求ef ex | (0,0), ef ey |

(0,0)

。 解:先求偏导再代值:ef ex =2x ,ef ey =4y 3+1,ef ex | (0,0)=0,ef ey |

(0,0)=1。 注:此题也可按另外两种方法计算。

例2.已知f(x ,y)={xy x 2+y 2,(x,y)≠(0,0)

0 ,(x,y )=(0,0) , 求ef ex | (0,0), ef ey |

(0,0) 。 解:由偏导数的定义得 ef ex |

(0,0)=lim x→0f (x,0)?f(0,0)x =lim x→00x =0 , 同理 ef ey |

(0,0)=0 也可按先代值再求导的方法计算:由 f (x,0)=0,所以ef ex |

(0,0)=0 , 同理 ef ey |

(0,0)=0 注:此题中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不能像普通函数那样先求偏导再代值计算。

例3.设f (x,y )=e √x 2+y 4 , 求ef ex | (0,0), ef ey |

(0,0)

。 解:由偏导数的定义得 ef ex |

(0,0)

=lim x→0f (x,0)?f (0,0)x =lim x→0e |x|?1x =lim x→0|x |x 不存在,

ef ey | (0,0)=lim y→0

f (0,y )?f (0,0)x =lim y→0e y 2?1y =lim y→0y 2y =0 。 注:此题不能先求偏导再代值,因为:ef ex =e √x

2+y 424 , ef ey =e √x 2+y 43

,将(0,0)代入时代数式无意义。

例4.设z =x(x 2+y 2)y x

+e xy 则?z ?x | (1,0)= 。 解:先代值在求导:z (x,0)=x 3 , ?z ?x | (1,0)=dz(x,0)dx | x ?1=dx 3dx | x ?1=3 。 注:此题若按先求导再代值的方法计算,则很麻烦。

例5.设 u (x,y,z )=x y ,求u x =(1,1,1) , u y =(1,1,1) , u z =(1,1,1) . 解:方法1(先代值再求导):由u (x,1,1)=x 得 u x (1,1,1)=1,

由u (1,y,1)=1 ,得u y (1,1,1)=0 ,同理可得u z (1,1,1)=0 ;

方法2(先求导再代值):由u x =y z ?x y?1得 u x (1,1,1)=1 ,

由 u y =x y ln x ?zy z?1得 u y (1,1,1)=0 ,

由u z =x y ln x ?y z ln y 得 u z (1,1,1)=0 。

比较上面两种方法,对于本题来讲,显然方法1比方法2简捷。此题若按偏导定义求导,则再其它点处计算较麻烦。

从前面的分析和典型例题看到,求多元函数在某点处的偏导数可以使用三种方法,即:按定义求导、先求导后代值和先代值后求导,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同时使用这三种方法,有些问题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另外,有些问题使用某种方法很简单,但使用其它方法却很麻烦,因此,同学们在具体计算时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灵活运用。

高中数学_导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导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导数的简单应用”是高中数学人教A 版教材选修2-2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一个的衔接点。导数的应用我们解决所学过的有关函数问题提供了一般性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强有力的工具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树立利用导数处理问题的意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能结合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单调区间的求法; (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1)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 (2) 构造函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针对这节复习课的特点我设计了 (一) 必备知识(二)典例分析(三)要点总结(四)课堂达标四个主要教学环节. 环节(一):必备知识: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由给定某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函数的图像,体会导数与函数单调性,当如果)(x f '>0,与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x f '<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的直观印象。而且直接从图象入手,以直观形象带动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学生在观察原函数图像的过程中就在进行知识和信息的整理,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例题做好铺垫。 (2)由给定导函数图像,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原函数的图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直接从问题入手,以问题带动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学生在动手画原函数图像的过程中就在进行知识和信息的整理,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例题做好铺垫。(3)通过判断正误,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习题课导数的应用学案苏教版选修1_417

习题课导数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理解函数的极值、最值与导数的关系.3.掌握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一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 定义在区间(a,b)内的函数y=f(x) f′(x)的正负f(x)的单调性 f′(x)>0单调递________ f′(x)<0单调递________ 知识点二求函数y=f(x)的极值的方法 解方程f′(x)=0,当f′(x0)=0时, (1)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________,右侧________,那么f(x0)是极大值. (2)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________,右侧________,那么f(x0)是极小值. 知识点三函数y=f(x)在[a,b]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求法 1.求函数y=f(x)在(a,b)内的极值. 2.将函数y=f(x)的________与端点处的函数值________比较,其中________的一个是最大值,________的一个是最小值. 类型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例 1 已知f′(x)是f(x)的导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图象只可能是________. 反思与感悟解决函数极值与函数、导函数图象的关系时,应注意:

(1)对于导函数的图象,重点考查导函数的值在哪个区间上为正,在哪个区间上为负,在哪个点处与x 轴相交,在交点附近导函数值是怎样变化的. (2)对于函数的图象,函数重点考查递增区间和递减区间,进而确定极值点. 跟踪训练1 设函数f (x )在R 上可导,其导函数为f ′(x ),且函数f (x )在x =-2处取得极小值,则函数y =xf ′(x )的图象可能是________. 类型二 构造函数求解 命题角度1 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例2 已知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y =f (x )的导函数为y =f ′(x ),当x ≠0时,f ′(x )+ f x x <0,若a =12f (12),b =-2f (-2),c =(ln 12)f (ln 1 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反思与感悟 本例中根据条件构造函数g (x )=xf (x ),通过g ′(x )确定g (x )的单调性,进而确定函数值的大小,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构造出恰当的函数. 跟踪训练2 设a =ln 33,b =ln 44,c =ln 5 5,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命题角度2 求解不等式 例3 定义域为R 的可导函数y =f (x )的导函数f ′(x ),满足f (x )2e x 的解集为________. 反思与感悟 根据所求结论与已知条件,构造函数g (x )=f x e x ,通过导函数判断g (x )的单 调性,利用单调性得到x 的取值范围. 跟踪训练3 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为其导函数.当x >0时,f (x )+ x ·f ′(x )>0,且f (1)=0,则不等式x ·f (x )>0的解集为________. 命题角度3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例4 已知x >1,证明不等式x -1>ln x .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说课稿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说课稿 周国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这节新知识是在教材选修1—1,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的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本节计划两个课时完成。在练习解二次不等式、含参数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后,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回忆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的关系。例题精讲强化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例题的选择有梯度,由无参数的一般问题转化为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再解关于含参数的问题,最后提出函数单调性与导数关系逆推成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在高考中常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以及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其中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探索并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求单调区间; 2、能解决含参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以及函数单调性与导数关系逆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勤思考、善总结,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教育。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有创新的机会,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开发了学生的自我潜能。(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教学难点:探求含参数函数的单调性的问题。 二、教法分析 针对本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前期预备基础,应注重理解函数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推理,引导学生明确求可导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无参数的一般问题转化为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解关于含参数的问题,注意分类讨论点的确认,灵活应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采用启发式教学,强调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学案13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学案13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导学目标: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理解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了解曲线的切线的概念.2.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y =C (C 为 常数),y =x ,y =x 2,y =1 x ,y =x 的导数.熟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c ,x m (m 为有理 数),sin x ,cos x ,e x ,a x ,ln x ,log a x 的导数),能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 (ax +b ))的导数. 自主梳理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一般地,已知函数y =f (x ),x 0,x 1是其定义域内不同的两点,记Δx =x 1-x 0,Δy =y 1- y 0=f (x 1)-f (x 0)=f (x 0+Δx )-f (x 0),则当Δx ≠0时,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Δy Δx 称作函 数y =f (x )在区间[x 0,x 0+Δx ](或[x 0+Δx ,x 0])的平均变化率. 2.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 (1)定义 函数y =f (x)在点x 0处的瞬时变化率______________通常称为f (x )在x =x 0处的导数,并记作f ′(x 0),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何意义 函数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f ′(x 0)的几何意义是过曲线y =f (x )上点(x 0,f (x 0))的____________. 导函数y =f ′(x )的值域即为__________________. 3.函数f (x )的导函数 如果函数y =f (x )在开区间(a ,b )内每一点都是可导的,就说f (x )在开区间(a ,b )内可导,其导数也是开区间(a ,b )内的函数,又称作f (x )的导函数,记作____________. 4.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 原函数 导函数 f (x )=C f ′(x )=______ f (x )=x α (α∈Q *) f ′(x )=______ (α∈Q *) F (x )=sin x f ′(x )=__________ F (x )=cos x f ′(x )=____________ f (x )=a x (a >0,a ≠1) f ′(x )=____________(a >0, a ≠1) f (x )=e x f ′(x )=________ f (x )=lo g a x (a >0,a ≠1,且x >0) f ′(x )=__________(a >0, a ≠1,且x >0) f (x )=ln x f ′(x )=__________ 5.导数运算法则 (1)[f (x )±g (x )]′=__________; (2)[f (x )g (x )]′=______________; (3)????f (x )g (x )′=______________ [g (x )≠0]. 6.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设函数u =φ(x )在点x 处有导数u x ′=φ′(x ),函数y =f (u )在点x 处的对应点u 处有导数y u ′=f ′(u ),则复合函数y =f (φ(x ))在点x 处有导数,且y ′x =y ′u ·u ′x ,或写作f ′x (φ(x ))=f ′(u )φ′(x ).

《导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导数 一、考纲要求 1.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3.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知识梳理 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如果,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上是常数函数. 问题探究:若函数f(x)在(a,b)内单调递增,那么一定有f′(x)>0吗?f′(x)>0是否是f(x)在(a,b)内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 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 (1)函数的极小值 若函数y=f(x)在点x=a处的函数值f(a)比它在点x=a附近其他点的函数值,且f′(a)=0,而且在点x=a附近的左侧,右侧,则a点叫做函数的极小值点,f(a)叫做函数的极小值. (2)函数的极大值 若函数y=f(x)在点x=b处的函数值f(b)比它在点x=b附近其他点的函数值,且f′(b)=0,而且在点x=b附近的左侧,右侧,则b点叫做函数的极大值点,f(b)叫做函数的极大值,和统称为极值. 3.函数的最值与导数 函数f(x)在[a,b]上有最值的条件 如果在区间[a,b]上函数y=f(x)的图象是一条的曲线,那么它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考点探究 考点一: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例1】设函数f(x)=x3—3x2-9x-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偏导数定义的理解掌握偏导数的几何意义并从直观上理解二阶混合偏导数相等的条件 背景知识: 一偏导数的定义 在研究一元函数时.我们从研究函数的变化率引入了导数概念.对于多元函数同样需要讨论它的变化率.但多元函数的变化量不只一个,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要比一元函数复杂的多. 所以我们首先考虑多元函数关于其中一个自变量的变化率,以二元函数= 为例, 如果只有自变量变化,而自变量y固定(即看作常量),这时它就是的一元函数,这函数对x 的导数,就称为二元函数z对于的偏导数,即有如下定义 定义设函数z= 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当y固定在,而在 处有增量时,相应的函数有增量 - , 如果 (1) 存在,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在点处对的偏导数,记做 , , ,或 例如,极限(1)可以表为 = 类似的,函数z= 在点处对的偏导数定义为

记做, , 或 如果函数= 在区域D内每一点( )处对的偏导数都存在,那么这个偏导数就是的函数,它就称为函数= 对自变量的偏导函数,记做 , , ,或 类似的,可以定义函数= 对自变量的偏导函数,记做 , , ,或 由偏导数的概念可知, 在点处对的偏导数显然就是偏导 函数在点处的函数值,就像一元函数的导函数一样,以后在不至于混淆的地方也把偏导函数简称为偏导数. 至于求= 的偏导数,并不需要用新的方法,因为这里只有一个自变量在变动,另外一个自变量看作是固定的,所以仍旧是一元函数的微分法问题,求时,只要把暂时看作常量而对求导;求时,则只要把暂时看作是常量,而对求导数. 偏导数的概念还可以推广导二元以上的函数,例如三元函数在点( )处对的偏导数定义为

导数及其应用 复习课 教案

导数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 【教材分析】 导数及其应用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导数的概念;二是导数的运算;三是导数的应用. 先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经历有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刻画现实问题的过程,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然后通过定义求几个简单函数的导数,从而得出导数公式及四则运算法则,最后利用导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该部分共分三节,第三节则是“导数的应用”,内容包括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极值;导数的实际应用. 在“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中介绍了利用导函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的斜率,进而求解切线方程;在“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中介绍了利用求导的方法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中介绍了利用函数的导数求极值和最值的方法;在“导数的实际应用”中主要介绍了利用导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 【考纲解读】 导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是导数应用的基础,这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考查方式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查: 1.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四则运算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最值等. 2.与直线、圆锥曲线、分式、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结合在一起考查,题型多样,属中高档题目.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切线方程 2.掌握利用导数知识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解决一些恒成立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利用导数知识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解决一些恒成立问题 【教学难点】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图像“互译”,解决一些恒成立问题 【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导数的概念、运算、导数的应用的基础上来进行小结复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解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应用导数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不会很陌生,所以对本节的学习应让学生能够多参与、多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创设宽容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原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本节课的内容是导数的应用的复习课,所以应让学生多参与,让其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尝试归纳总结,然后由老

求函数极值的几种方法

求解函数极值的几种方法 1.1函数极值的定义法 说明:函数极值的定义,适用于任何函数极值的求解,但是在用起来时却比较的烦琐. 1.2导数方法 定理(充分条件)设函数()f x 在0x 处可导且0()0f x '=,如果x 取0x 的左侧的值时,()0f x '>,x 取0x 的右侧的值时,()0f x '<,那么()f x 在0x 处取得极大值,类似的我们可以给出取极小值的充分条件. 例1 求函数23()(1)f x x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解 23()(1)f x x x =- ()x -∞<<+∞, 3222()2(1)3(1)(1)(52)f x x x x x x x x '=-+-=--. 令 ()0f x '=,得到驻点为10x =,22 5 x = ,31x =.列表讨论如下: 表一:23()(1)f x x x =-单调性列表 说明:导数方法适用于函数()f x 在某处是可导的,但是如果函数()f x 在某处不可导,则就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求函数的极值了.用导数方法求极值的条件是:函数()f x 在某点0x 可导. 1.3 Lagrange 乘法数方法 对于问题: Min (,)z f x y = s.t (,)0x y =

如果**(,)x y 是该问题的极小值点,则存在一个数λ,使得 ****(,)(,)0x x f x y g x y λ+= ****(,)(,)0y y f x y g x y λ+= 利用这一性质求极值的方法称为Lagrange 乘法数 例2 在曲线3 1(0)y x x = >上求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点. 解 我们将约束等式的左端乘以一个常数加到目标函数中作为新的目标函 数2231 ()w x y y x λ=++- 然后,令此函数对x 的导数和对y 的导数分别为零,再与原等式约束合并得 43 320201x x y y x λλ?+=?? +=???=? 解得 x y ?=? ?= ?? 这是唯一可能取得最值的点 因此 x y ==为原问题的最小值点. 说明:Lagrange 乘法数方法对于秋多元函数是比较方便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x y 是该问题的极小值点则存在一个数λ,使得 ****(,)(,)0x x f x y g x y λ+= ****(,)(,)0y y f x y g x y λ+= 这相当于一个代换数,主要是要求偏导注意,这是高等代数的内容. 1.4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由极值存在条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可知,在定义域内求n 元函数()f p 的极值可按下述步骤进行:①求出驻点,即满足grad 0()0f p =的点0p ;②在0 p

导数及其应用学案+作业 (答案)

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 1.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f ′(x 0)=lim Δx →0 Δy Δx =lim Δx →0 f (x 0+Δx )-f (x 0)Δx . 2.函数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f ′(x 0)的几何意义:f ′(x 0)是在曲线y =f (x )上点(x 0,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地,切线方程为y -f (x 0)=f ′(x 0)(x -x 0). 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原函数 导函数 f (x )=c (c 为常数) f ′(x )=0 f (x )=x n (n ∈Q *) f ′(x )=nx n -1 f (x )=sin x f ′(x )=cos_x f (x )=cos x f ′(x )=-sin_x f (x )=a x f ′(x )=a x ln_a f (x )=e x f ′(x )=e x f (x )=lo g a x f ′(x )=1x ln a f (x )=ln x f ′(x )=1x 三、导数的运算法则 1.[f (x )±g (x )]′=f ′(x )±g ′(x ); 2.[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3.????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2 (g (x )≠0). 1.函数求导的原则 对于函数求导,一般要遵循先化简,再求导的基本原则,求导时,不但要重视求导法则的应用,而且要特别注意求导法则对求导的制约作用,在实施化简时,首先必须注意变换的等价性,避免不必要的运算失误. 2.曲线y =f (x )“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与“过点P (x 0,y 0)的切线”的区别与联系 (1)曲线y =f (x )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是指P 为切点,切线斜率为k =f ′(x 0)的切线,是唯一的一条切线. (2)曲线y =f (x )过点P (x 0,y 0)的切线,是指切线经过P 点.点P 可以是切点,也可以不是切点,而且这样的直线可能有多条. 1.用定义法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 =x 2; (2)y =4x 2. [自主解答] (1)因为Δy Δx =f (x +Δx )-f (x )Δx =(x +Δx )2-x 2 Δx

高阶偏导数(教案)

高阶偏导数 韩桂玲 教学目标: 1.掌握二元函数的二阶偏导数及高阶偏导数的定义 2.会求二元函数的二阶偏导数 3..理解二阶连续混合偏导数相等的定理证明 教学重点: 1.掌握二元函数的二阶偏导数及高阶偏导数的定义 2.会恰当的用定义法和公式法求二元函数的二阶及高阶偏导数 教学难点: 二阶连续混合偏导数相等的定理证明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引入:若二元函数),(y x f z =在区域D 存在x 与y 的一阶偏导数,对D y x ∈?),( x y x f y x x f y x f x z x x ?-?+='=??→?),(),(lim ),(0 (把y 看作常数) y y x f y y x f y x f y z y y ?-?+='=??→?),(),(lim ),(0 (把x 看作常数) 1.二阶偏导数定义 若二元函数),(y x f z =在区域D 存在x 与y 的(一阶)偏导数),(y x f x z x '=??与),(y x f y z y '=??则在D 内它们都是x 与y 的二元函数。若它们关于x 与y 的偏导数存在,即 ),()(22y x f x z x z x xx ''=??=????x y x f y x x f x x x ?'-?+'=→?),(),(lim 0 (把y 看作常数) 定义法表出 ),()(2y x f y x z x z y xy ''=???=????y y x f y y x f x x y ?'-?+'=→?),(),(lim 0 (把x 看作常数) 定义法表出 ),()(2y x f x y z y z x yx ''=???=????x y x f y x x f y y x ?'-?+'=→?),(),(lim 0(把y 看作常数) 定义法表出 ),()(22y x f y z y z y yy ''=??=????y y x f y y x f y y y ?'-?+'=→?),(),(lim 0(把x 看作常数) 定义法表出 则称它们是二元函数),(y x f z =的二阶偏导数,其中第二、三个二阶偏导数称为混合偏导数。 2.二元函数),(y x f z =的n 阶偏导数:二元函数),(y x f z =的1-n 阶偏导函数的偏导数 例如符号k k n n y x z ???-或),()(y x f n y x k k n -表示),(y x f z =的n 阶偏导数(先对x 求k n -阶偏导数,再对y 求k 阶偏导数) 3.高阶偏导数:二阶及二阶以上的偏导数统称为高阶偏导数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精)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 肖凌戆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其基本思想是以直代曲。导数是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生活中优化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导数及其应用的教学内容有: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文科数学不做要求) 本章内容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相应位置是:人教A 版选修1-1第三章,人教A 版选修2-2第一章. 一、课标要求 导数及其应用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通过函数图象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2,,y c y x y x ===,3,y x =1y x =,y =只要求求函数2,,y c y x y x ===, 1y x =的导数);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 ax b +的导数(文科数学不做要求);会使用导数公式表. 3.结合实例,借助几何直观探索并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4.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以及在给定区间上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5.通过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6.通过实例(如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做功等),从问题情境中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借助几何直观体会定积分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定积分的概念.(文科数学不做要求) 7.通过实例(如变速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与路程的关系),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文科数学不做要求) 8.体会微积分的建立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时安排 1.本章理科教学时间约需2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变化率与导数 约3课时

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求解方法

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求解方法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求解问题,其中包括无条件极值、条件极值的概念介绍,对多元函数条件极限值的几种求解方法的概括,其中包括了直接代入法,拉格朗日乘数法,柯西不等式等方法,其中拉格朗日乘数法还着重介绍了全微分和二阶偏导数即Hesse矩阵法等。介绍关于求解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方法目的是在解决相应的问题中时能得以借鉴,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柯西不等式 Multivariate function of several conditional extreme value solu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ultivariable function conditional extreme value problem solving, including the unconditional extreme value, conditional extreme value concept of multivariate function is introduced, and several methods of solving condition limit the wraparound, including direct generation into law,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 methods of cauchy inequality, including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 also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ial and second-order partial derivative namely Hesse matrix method,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ultivariable function about solving several methods of conditional extreme value, which can provide in solving the relevant question readers may be reference when, find the appropriat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Meanwhile introducing method also has some deficiencies in its done, and further discussion. Key words Extreme;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 Cauchy inequality

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习题课导数的应用学案苏教版选修1_1

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习题课导数的应用学案苏教版 选修1_1 学习目标 1.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理解函数的极值、最值与导数的关系.3.掌握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一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 定义在区间(a,b)内的函数y=f(x) 知识点二 解方程f′(x)=0,当f′(x0)=0时, (1)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________,右侧________,那么f(x0)是极大值. (2)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________,右侧________,那么f(x0)是极小值. 知识点三函数y=f(x)在[a,b]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求法 1.求函数y=f(x)在(a,b)内的极值. 2.将函数y=f(x)的________与端点处的函数值________比较,其中________的一个是最大值,________的一个是最小值. 类型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例1 已知f′(x)是f(x)的导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图象只可能是________. 反思与感悟解决函数极值与函数、导函数图象的关系时,应注意:(1)对于导函数的图象,重点考查导函数的值在哪个区间上为正,在哪

个区间上为负,在哪个点处与x轴相交,在交点附近导函数值是怎样变化的. (2)对于函数的图象,函数重点考查递增区间和递减区间,进而确定极值点. 跟踪训练1 设函数f(x)在R上可导,其导函数为f′(x),且函数f(x)在x=-2处取得极小值,则函数y=xf′(x)的图象可能是________.类型二构造函数求解 命题角度1 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例2 已知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y=f(x)的导函数为y=f′(x),当x≠0时,f′(x)+<0,若a=f(),b=-f(-),c=(ln )f(ln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反思与感悟本例中根据条件构造函数g(x)=xf(x),通过g′(x)确定g(x)的单调性,进而确定函数值的大小,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构造出恰当的函数. 跟踪训练2 设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命题角度2 求解不等式 例 3 定义域为R的可导函数y=f(x)的导函数f′(x),满足f(x)2ex的解集为________.反思与感悟根据所求结论与已知条件,构造函数g(x)=,通过导函数判断g(x)的单调性,利用单调性得到x的取值范围. 跟踪训练3 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为其导函数.当x>0时,f(x)+x·f′(x)>0,且f(1)=0,则不等式x·f(x)>0的解集为________. 命题角度3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例4 已知x>1,证明不等式x-1>ln x.

导数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导数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以及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3)解决很成立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函数性质作图像,反过来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如交点情况,能合理利用数形结合解题。 2)学会利用熟悉的问答过渡到陌生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是一堂复习课,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克服困难的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应用导数求单调性,极值,最值 难点是恒成立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给出三道题 (1)曲线3231y x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 A. 34y x =- B. 32y x =-+ C. 43y x =-+ D. 45y x =- (2)过原点作曲线x y e =的切线,切线的斜率____________ (3)函数3223125y x x x =--+在[0,3]上的最大值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数学的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三道题是导数应用中基础的题型。其中(1), (2)两题同是求切线方程,却不同类型题,学生不易识别其间的不同之处容易出错。通过题目的求同存异,加深学生对题目的本质的理解] (二)、例题剖析 例1.已知函数32()25f x x ax x =+-+ 若()f x 在2(1,)3 -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 的值 提问:本题已知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求解析式中参数。由条件得到什么? 学生:'(1)f 是极小值 师:为什么? 没有回答 师:在学习极值的时候,要成为极值点,首先要保证在这个点上的导数等于0,现在导数=0不能保证,怎么能说取得极小值。 举反例:

导数及其应用教材分析

第三章导数教材分析 一、内容安排 本章大体上分为导数的初步知识、导数的应用、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部分. 导数的初步知识.关键是导数概念的建立.这部分首先以光滑曲线的斜率与非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为背景,引出导数的概念,给出按定义求导数的方法,说明导数的几何意义.然后讲述初等函数的求导方法,先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出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再进一步给出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导数. 这部分的末尾安排了两篇阅读材料,一篇是结合导数概念的“变化率举例”,另一篇是介绍导数应用的“近似计算”. 导数的应用,这部分首先在高一学过的函数单调性的基础上,给出判定可导函数增减性的方法.然后讨论函数的极值,由极值的意义,结合图象,得到利用导数判别可导函数极值的方法*最后在可以确定函数极值的前提下,给出求可导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 微积分是数学的重要分支,导数是微积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不但数学的许多分支以及物理、化学、计算机、机械、建筑等领域将微积分视为基本数学工具,而且,在社会、经济等领域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微积分所反映的数学思想也是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认识问题、研究问题所难以或缺的. 本章共9小节,教学课时约需18节(仅供参考) 3. 1导数的概念 ............. 约3课时 3. 2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约1课时 3. 3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约2课时 3. 4复合函数的导数............. 约2课时 3. 5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 约2课时 3. 6函数的单调性............. 约1课时 3. 7函数的极值 ............. 约2课时 3. 8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约2课时 3. 9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约1课时 小结与复习.............. 约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例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

(浙江专版)201X年高中数学 复习课(一)导数及其应用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2

复习课(一) 导数及其应用(部分) 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的应用 (1)近几年的高考中,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切线问题是常考内容,各种题型均有可能出现. (2)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时关键是搞清所给的点是不是切点. [考点精要] (1)已知切点A (x 0,f (x 0))求斜率k ,即求该点处的导数值:k =f ′(x 0); (2)已知斜率k ,求切点A (x 1,f (x 1)),即解方程f ′(x 1)=k ; (3)已知过某点M (x 1,f (x 1))(不是切点)的切线斜率为k 时,常需设出切点A (x 0,f (x 0)),利用k = f x 1-f x 0 x 1-x 0 求解. [典例] (全国卷Ⅱ)已知f (x )为偶函数,当x ≤0时,f (x )=e -x -1-x ,则曲线y =f (x )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设x >0,则-x <0,f (-x )=e x -1+x . ∵f (x )为偶函数,∴f (-x )=f (x ), ∴f (x )=e x -1+x . ∵当x >0时,f ′(x )=e x -1+1, ∴f ′(1)=e 1-1+1=1+1=2. ∴曲线y =f (x )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y -2=2(x -1),即2x -y =0. [答案] 2x -y =0 [类题通法] (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决切线问题的两种情况 ①若已知点是切点,则在该点处的切线斜率就是该点处的导数. ②如果已知点不是切点,则应先出切点,再借助两点连线的斜率公式进行求解. (2)曲线与直线相切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公共点,例如,y =x 3在(1,1)处的切线l 与y =x 3的图象还有一个交点(-2,-8). [题组训练] 1.曲线y = x x +2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y =2x +1 B .y =2x -1

高中数学_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函数最大(小)值与导数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充分备课。最好是提前备好一个章的课,充分利用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优势,使自己对整个章节的知识点和教学进度有一个较完整的安排。在备这节课之前,我先看教师用书,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然后,再去找相关的资料,仔细看《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上的成功案例,想他为什么这样设计?好在什么地方?哪个环节可以为我所用。最后,抛开所有的现成教案,打开书,自己开始备课。因为,有了前面的准备工作,所以备起课了非常容易。 导入要有新意。若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走进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或者共鸣感,我认为这节课成功了一半。导入有新意,可给学生留下悬念,可给他们留下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往下追寻的热情,又可以把学生熟悉的东西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他们有似曾相识之感或大有同感。 重视课堂练习。无论上课时间多紧,进度需要多快,都要安排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练习新知识的机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调整和补充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坚持养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会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以及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小)值.,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基础理论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情

感目标:经历和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过程目标: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且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养成学生表述、抽象、总结的思维习惯,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可导的函数的最值. 难点:本节课突破难点的关键是:理解方程f′(x)=0的解,包含有指定区间内全部可能的极值点.所以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 教材分析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是《高中数学》选修2-2的内容,本节主要研究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实际应用,它是在学生已经会求可导函数的极值之后进行学习的,要求学生掌握最值存在性条件:“如果f(x)是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那么f(x)在闭区间[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且会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学好这一节,学生将会求更多的函数的最值,运用本节知识可以解决科技、经济、社会中的一些如何使成本最低、产量最高、效益最大等实际问题.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好本节,对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函数的最值问题与导数,不等式、方程、参数范围的探求及解析几何等知识综合在一起往往能

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求解方法

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求解方法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求解问题,其中包括无条件极值、条件极值的概念介绍,对多元函数条件极限值的几种求解方法的概括,其中包括了直接代入法,拉格朗日乘数法,柯西不等式等方法,其中拉格朗日乘数法还着重介绍了全微分和二阶偏导数即Hesse矩阵法等。介绍关于求解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的几种方法目的是在解决相应的问题中时能得以借鉴,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柯西不等式

1前言 函数极值问题已广泛地出现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且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以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因此对函数极值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函数极值的求解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微积分学科的发展,为其做出了重大贡献。 微积分的创立,首先是为了处理十七世纪的一系列主要的科学问题。有四种主要类型的科学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移动的距离表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使瞬时变化率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第二类是,望远镜的光程设计使得求曲线的切线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第三类是,确定炮弹的最大射程以及求行星离开太阳的最远和最近距离等涉及的函数极大值、极小值问题也急待解决;第四类问题是求行星沿轨道运动的路程、行星矢径扫过的面积以及物体重心与引力等,又使面积、体积、曲线长、重心和引力等微积分基本问题的计算被重新研究。 同样在很多工程实际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天气预报来说吧,通过实验测得很多气象数据,那么我们怎么处理这些数据,或者说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些数据,才能达到预测结果最为准确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广义上的极值问题。还有就是经济学的投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国家搞什么高铁、高速公路的,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