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珍惜学习的机会教学设计

第六课珍惜学习的机会教学设计
第六课珍惜学习的机会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二框珍惜学习的机会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

2、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

3、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知识目标: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要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教学难点

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具准备

CAI 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让每个孩子接受教育,尊重每个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既是对孩子负责,对孩子的家庭负责还是对社会负责,但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

板书:第二框? 珍惜学习机会

一、维护受教育的权利

1、受教育权利不容侵犯

〔活动一〕

学生自编小品《买菜的女孩》

(背景:菜店。人物:父亲和女儿小梅)父亲:你瞧你那样儿,还念书呢!能念出个啥名堂来?能念出个金娃娃来?小梅:(不高兴地,一边整理菜一边说)除了钱你还知道什么?我们老师说了,我有受教育的权利,你不让我念书,就是你的不是。

父亲:你们老师懂个啥?女子无才便是德,做生意赚钱才是理,你能念个初二就不错了。小梅:做生意?人家张明的家长不也做生意?但他爸爸妈妈仍让他念书。父亲:你懂什么?人家是男孩,应该多读书,你一个女孩子,都14岁了,早晚都是人家的人,还不如帮

帮家里的忙。

小梅:女孩子咋啦?女孩子就不能念书吗?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父亲:错了,那是时代不行了。男女才一样。小梅:(气愤)你……唉!

教师问:

(1)小品故事中父亲的言行正确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怎样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3)假如你是小梅最要好得的同学请你给她出个主意帮助她解决遇到的困难?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梅父亲的作法是不正确的,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假如你是小梅,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呢?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四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出示投影。)教师提问:小梅有四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选择,你认为哪种方法最佳?

(①听爸爸的话,放弃读书;②离家岀走;③找老师、亲戚帮忙;④状告爸爸,讨回读书权。)

教师归纳:选择第①、第②种可能都会导致小梅失去受教育权,小梅将会终身后悔。因此,均不可取。选择第③种,在老师、亲戚的帮助下,小梅有可能继续读书,实现自己的读书梦想,这是最佳结局。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集思广益我们找到了不少帮助小梅的方法,那么在这些方法中,哪些是诉讼方法,哪些是非诉讼方法呢?

学生回答略教师:寻求老师、亲朋好友、当地教育部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帮助等是非诉讼方式,到人民法院起诉父亲属于诉讼方式。

〔活动二〕

CAI :漫画《新读书无用论》

(1)漫画中的父母和私人老板的做法受否侵权?侵犯了什么权利?(2)如果是自己自愿中途辍学,是

否合法?

学生:(略)教师: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受教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非诉讼或诉讼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在我们享有受教育权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为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实统一的。

〔活动三〕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说:“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

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材料二: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称,2004年中国继续加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

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12个省(直辖市)已按安求全面推进“两基'

的实现。

教师问:你从国家增加对教育的经费投入的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略)教师:通过材料中的对比,我们发现现在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在生活中父母辛勤劳动供养子女读书也不容易,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板书:二、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板书:1、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CAI :漫画《抗议》

教师: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抗议》反映了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2)你是如何看待漫画中的不同的观点?

学生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2: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中途辍学。

学生3: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

学生4: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学生5:到了法定年龄要按时到学校就读。

教师:同学说了很多我会怎么做的方法,一切归根到底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板书:2、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履行的义务

(1)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2)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3)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活动五〕

材料一:调查资料表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致富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的, 致富门路多,致富速度快;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无门,或致富较慢。

材料二:我国目前25岁以上劳动人口中受过高中、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只有18%;接近9亿的劳动人口

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年,还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提高25-64岁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是终身教育体系要

解决的根本问题。

(1)未来的人生中我们最不能放弃的是什么?

(2)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什么?

学生回答(略)教师: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必须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板书:3、终身学习

课堂小结:

初中阶段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着的时期,也是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珍惜我们的学习机

会,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为自己、为家庭和国家终身学习。

课堂反馈:

CAI:

秦春梅,家住湖北省随州市郊。她参加了2000年高考,但始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高考几个月后,秦春梅南下打工。次年,秦父从一份报纸上得知,女儿被武汉某师范学校录取。后来其父母终于在她的班主任那里找到了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要求秦春梅于2000 年9月15日报到。此时离报到时间已过了9个月,其母校虽为秦春梅出具介绍信,可是该校未能批准。因为学校未按时送达通知书使自己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秦春梅非常气愤。2001年8月,秦以侵犯自己受教育权为由,将母校告上法庭,请求法院责令母校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学校未按时送达通知书的行为侵犯了秦春梅的什么权利?

(2)国家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有那几种方式维护?

(3)秦春梅的维权行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六课洋务运动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问: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鸦片战争,那你们知道鸦片战争清朝军队海战使用的船只和武器是说什么样的? 答:木质帆船,吨位少,装备大炮也少,炮也落后只有少数仿制西方的枪,很多使用的是冷兵器,比如大刀啊长矛啊没错,是主要是大刀长矛等冷兵器 问:那同学们在想一想,清朝军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采用的是什么武器? 答:铁甲舰队、枪炮、近代化的北洋水师 【老师引导】:两次鸦片战争清军在作战中使用的武器以冷兵器居多,(展示图片)主要有刀矛弓箭等,热兵器(即火器)并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代从西方引进的“鸟铳”、“佛郎机”、“红夷炮”等,其形制功能比英军落后了200多年。而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使用的是在当时属于先进的武器(展示图片): 这些武器有一些是由外国进口的比如邓世昌驾驭的致远号就是从英国进口的,也有好多是由我们本国引进西方技术制造的, 格林炮(加特林机关枪)。所有的一切都是洋务运动期间主办的,就连邓世昌也是在洋务运动期间新办的新式学堂学习深造后出来的。 那么到底洋务运动是怎样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个究竟! 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运动的背景 好,下面我们来讲洋务运动的背景。在讲洋务运动之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洋务,有哪位同学知道的! 洋务:(ppt) 了解了这个概念后我们来看看洋务运动究竟在怎么的历史背景中产生呢?请同学们看下书,找出洋务运动发生的时间!好,洋务运动产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那么洋务运动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况:提示:有没有受列强欺负?(鸦片战争)国内有没有动荡或者什么大事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我们知道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通的人士。他们认识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几千年来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认为只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于是他们开始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渐地向西方靠拢。开始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图挽救清

《珍惜学习机会》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

二、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利活动三:课本P62例子, 假如你是梅,你打算采用 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 教育权?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小 梅还可以寻求其他方式: 方式一:向学校老师寻求 帮助,劝说父亲,使自己 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方式 二:向妇联、当地的居(村) 委会等反映情况,维护自 己的受教育权;方式三: 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新 闻媒体反映情况,责令父 亲履行家长职责;方式四: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 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学生遇到的侵犯 受教育权情况中较典型 的情况之一入手提出了 本目的重点问题:如何 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给出了维权方式中的一 种:寻求学校老师的帮 助。接着以知识拓展的 方式让学生找出其他的 维权方式,并指出学生 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 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用PPT展示 四种方式。 另补充其 他方式 活动四:课本P63例 子,某镇数百名村民在少 数人的煽动下,在离当 地….“假如你是该校的 一名学生,应该怎么 办?”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得 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 不参加,二是对违反教育 法规的行为要报告当地有 关部门 本目又提出了一个学生 以群体为单位被侵犯受 教育权的案例,引发学 生的思考和探索,以期 引起学生对该种情况的 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现 实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 展示问题 的答案和 学生的想 法

三, “在旧中国, 很不容易; 四、 正在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活动六:让学生阅读课本 P64案例。思考:如果小 刚中途辍学,是否合法? 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什么 责任?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 像小刚一样履行受教育 义务? 学生思考,看书总结,得 出问题的答案:最主要的 有三项:(1)认真履行按 时入学的义务;(2)认真 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 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 学;(3)认真履行遵守法 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 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的义务。还有两方面:(4)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 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 习能力。(5)树立终身学 习观念。接受教育、勤于 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 力、学会学习。 用小刚的故事帮助 学生认识到受教育不仅 是公民应该享受的一种 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 行的一种义务,进而认 识到不完成义务教育的 违法性,学生及家长都 要为此承担一定的法律 责任。 PPT展示课 本案例的 内容及问 题

《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每个同学参与讨论,了解到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岔路口,如何选择让生命更有价值,让人生更加灿烂。跨越一切艰难险阻,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 2、讨论人的生命的意义,父母赐予的生命,祖国赐予的成长,亲人朋友赐予的关爱。疾病、天灾毁灭、毒品犯罪、当代大学生跳楼事件等,对比事件引起学生注意,了解保护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勇敢、团结、奉献的珍贵性,了解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了解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做到珍爱生命。 教学工具:图片,音乐,故事flash片段 教学步骤: 1、播放歌曲《世界因你而精彩》,以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珍爱生命》; 2、老师说:是啊,生命是鲜活的,因为有了鲜活的生命,地球才变得生动和美丽;生命是智慧的,因为有了智慧的生命,人类才创造出了伟大的奇迹;生命是爱的源泉,因为有了爱,世界才充满温情和浪漫;生命是自强不息的,因为有了顽强的生命,世界才会有生命的精彩。这一切都体现了生命的伟大。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讨论如何把图片和下列三句话搭配起来: 1 a.生命的顽强

b.生命的智慧创造 c.生命中充满爱 检查答案。1——a. 2——b 3---c 3、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回忆录《伟大的爱》——这是一个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真实故事:一个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废墟,她的身体下躺着一个大概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被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小脸上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一阵温暖。 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说完后老师小结:生命中充满了爱,母爱 在危难中更显得那么无私,那么温暖。 4、下面请接着看书上第七页的小资料——爱,《赋予生命的力量》:这段材3 2 生 命 中 伟 大 的 爱

第6课 《邪恶的轴心》教案

第6课邪恶的轴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迫害犹太人的情况;了解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西方大国对意大利入侵埃的态度;了解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灾难;了解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通过总结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认识到这些国家的斗争体现了它们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精神2.通过学习绥靖政策,使学生认识: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重点、难点: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绥靖政策。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两种解决危机的典型或方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日的法西斯专政在内外政策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1)对内都建立了极权政治,德国、意大利建立了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日本的军部操纵了内阁,控制了政权。(2)对外都积极地扩军备战,进行扩张。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德、意、日法西斯的对外侵略。德、意法西斯的侵略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欧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主要集中在亚洲。 二、讲授新课: (一)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1.这个恶魔一般的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是什么呢?①历史原因可分为两点。第一,缺乏民主传统。第二,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现实原因。德国共产党的影响大增;而魏玛政府软弱无能。垄断资产阶级感到利用旧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已经无力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逐渐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这就为纳粹党人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③纳粹党的兴风作浪是直接原因。纳

第六课 并集(教案)

第六课并集 教学目标: 1,理解并集的概念和图形表示。 2,会一些简单的并集的运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并集的概念和图形表示,以及并集的运算。 难点:运用并集的概念进行灵活解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交集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 由实例引入新课。 三,目标领路,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 1,并集的概念,写法,读法 2,并集的图形表示(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3,{1,2,3,4,5} {1,3,5,7,9}=______________ 4,{a,b,c,d} {b,d,f,g}=_______________ 四,讲解新课,强化教学内容 1,并集的概念和图形表示 2,例题: 例1,设A={1,2,3 ,4},B={0,2,4, 6}。求:A B 解:A B={1,2,3 ,4} {0,2,4, 6}={0,1,2,3 ,4,6} 例2,已知集合A={正整数},B={负整数},C={零}。求:A B C 解:A B C={正整数} {负整数} {零}={整数} 五,检测教学效果

填空: 1,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集合A,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即:A B=__________________。 2,{1,2,3,4} {3,4,5}=______________ 3{自然数} {有理数}=_______________ 4,{正方形} {矩形}=______________ 5,{x,y,z} {x,y}=______________, 6,A A=________ A ?=_______ 六,拓展提升 1,已知A={x|x+1<0},B={x|x-2>0},求:A B 2,已知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求:A B C D 3,已知A={x|x2-9=0},B={x|x-3=0},求:A B 七,课堂小结 小结略 同时给学生留一个课后思考题,下一节课提问:交集与并集有何区别 ? 八,布置作业

初中道德与法治_珍惜学习机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惜学习机会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生读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并思考问题, 1.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我们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课中探究 (一)情境导入: 课件:卖鱼的小男孩的图片并做简单解释。 问题:你会作如何评价? 生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新知探究: 一、师过渡: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活中存在很多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形。 课件:(一)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形 1、小梅父亲说她成绩不好也考不上大学,让正在念初二的她出来打工挣钱。 2、某工厂接收一批在校的初中生进厂打工 3、学校附近的一座寺庙经常音响开得很大,吵得学校里的同学无法安静地晚自习 4、胡某因为经常不交作业且不遵守学校班级纪律,老师停课让他回

家反思一周 以上事例分别说明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哪些方面的侵害,如果我们是以上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生活动:分组讨论,1、2、3、4一组一个问题, 5、6组补充 课件:师总结,(二)维护受教育权的方式 ?方式一: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 ?方式二:寻求居民委员会妇联新闻媒体的帮助 ?方式三:寻求政府的帮助 ?方式四:寻求人民法院的帮助 方式一、二、三是非诉讼方式,方式四是诉讼方式 三、师过渡:我们享受了受教育权,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保障 了我们的受教育权。看我们现在的学校的变化。 课件:本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及餐厅的图片 师解释,教学楼300多万餐厅80多万宿舍楼300多万操场400多万这就是我们一个小乡镇中学,就这四大项投资就这么多。我们在享受了权利的同时还需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机会来之不易,课件:国家,父母、个人的付出 我们走在这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坐在这温暖明亮的教室里的时候,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 课件:两幅学习条件很艰苦的图片 师总结:你能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吗?我们怎么珍惜机会呢?也就是怎么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呢?

《珍爱生命》教案设计

2011年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申报评审表

^ 案例 珍爱生命 /

李征图 肥城市老城杨庄小学 《珍爱生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防火安全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救自护的办法。 4、通过模拟演练,增强学生互相帮助的意念。 教学重点: 感受生命的珍贵,学会自救自护、互帮互助。 教学难点: 树立自救自护,互相帮助的生活意念。 教学方法: ¥ 谈话法:在活动中表现为师生对话、学生对话两种形式,有教师导入、启发、小结的谈话,也有学生在相互交流、个别回答时的谈话,这一教学方法贯穿了这堂课的始终。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用课件展示各种知识点,充分地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学生学法: 本节课学生通过听音乐、看图片、合作探究、设计方案、模拟表演、填写卡片等各种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从而达到珍爱生命的教育目的。 教学准备: 1、《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真心英雄》、《祝你平安》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课前准备心灵卡片、安全救护手册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命。 (多媒体播放视频《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师:同学们,你是否亲眼目睹过一场车祸;你是否亲眼目睹过一场火灾;目睹过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活生生的从你眼前消失吗 师:女孩永远的离开了,所有的快乐,所有的笑声,都在一声刺耳的刹车声中,灰飞烟灭……这样的惨剧,每时每刻不知发生了多少……(出示数据)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刚才的画面和数据,又有什么感想呢” (同学说:哎呀,真是太惨了。好可怜啊。他们的亲人一定伤心死了……) 师:你们意识到了什么了吗 > (同学们说:生命是宝贵的,更是脆弱的,时刻受威胁……) 师:既然我们知道生命是宝贵的,是脆弱的,那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周围有蓝天和白云,有父母和朋友,有生活和理想。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去珍爱我们的生命!) (板书:珍爱生命) (二)模拟表演,自救自护。 师:你们平常做过哪些不安全的事情呢从中吸取到什么教训呢 要求学生用身边的实例发表个人见解,谈谈体会。如:滑楼梯、放鞭炮、骑飞车、爬窗户、吃东西、用煤气、闯红灯、池塘游泳…… 师:说到安全,同学们的感受都很深。你们注意了吗,从你们刚才的回答中,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呀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出示幻灯图片,引导学生理解。) ( 师:通过这个统计图,我们知道以后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了吧 引导学生回答:校园生活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家庭安全、自然灾害安全…… 师:那你们知道,无论是在家里、校园里,还是在大自然中对我们威胁最厉害的是什么(A 水B火选B)现在假设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这个教学楼着火了(出示情境图),应该怎么办呢四人一组,先设计一个应急方案,然后模拟表演。

最新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表现标准】 2.4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 【教学目标描述、预设达成及其评析】 本课时中突破重难点的总目标是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并且综合运用四种投资方式,设计出合理的投资理财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的意义,还需要提出较具体的目标: 目标1:学生能确认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会运用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目标2:学生能比较两类储蓄投资的优缺点。 目标3:学生能确认商业银行的含义,构成体系及主要业务。 目标4:学生能解释股票的性质,收益和投资特点。

目标5:学生能解释债券的性质,比较三种债券形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目标6:学生能辨认商业保险的类型,概括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原则。 评析: 针对本课首先提出一个总目标: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为了提供计划教学与评价的集中点,又陈述了六个具体目标。 目标1的行为动词是“确认”,名词短语是“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存款的目的”,另外还有一个行为动词是“运用”,名词短语是“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事实性知识,记忆概念性知识和运用程序性知识类别。 目标2的行为动词是“比较”,名词短语是“两类储蓄投资的优缺点”,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理解和分析概念性知识类别。 目标3的行为动词是“确认”,名词短语是“商业银行的含义”“商业银行的构成体系及主要业务”,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事实性知识,记忆概念性知识类别。 目标4的行为动词是“解释”,名词短语是“股票的性质”“股票的收益和投资特点”,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理解概念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类别。 目标5的行为动词是“解释”,名词短语是“债券的性质”,另外一个行为动词是“比较”,名词短语是“三种债券形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理解概念性知识和分析概念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类别。 目标6的行为动词是“辨认”,名词短语是“商业保险的类型”,另外一个行为动词是“概括”,名词短语是“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原则”,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事实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类别。 表:基于陈述的目标按分类表对“投资理财的选择”教学案例的分析 一、教学任务分析 1.学生能力及学习动机分析: 高一的新生已经具备了较为基础的分析思维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同时也

公开课 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教学设计

第六课我的毕业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学无止境 教师: 李光清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到保持正常学习压力的必要性,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2、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3、培养终身学习理念,学会主动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在实践中学习。 2.终身学习。 难点: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86岁高龄的南京老人汪侠,这已经是自2001年高考打破年龄限制以来,他连续参加的第15次高考。老人很执着,但也诠释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学无止境》。 自主互研、生成能力 (一)、课前自主学习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①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__心态__,完成学习任务; ②九年级阶段,有一些__学习__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__坦然面对__;③__学习__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__学习__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在实践中学习:①我们不仅要重视__书本知识__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__实践__中学习;②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__认识世界__、改造世界的能力;③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__自身素质__;④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__社会调查__、__志愿服务__、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⑤必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阳光总在风雨后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活动形式:演讲、讨论、朗诵、合唱等。 活动过程: 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乙: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甲、乙(合):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 学生一齐背诵: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都已献给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甲:是啊,保尔用他整个生命实现了他钢铁般的誓言,作为跨世纪的年青一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创造人生的价值呢? 甲、乙(合):八年级一班“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生命如花 甲:生命如花。如果说,人生如花开四季,那么,我们青少年就是春天。春天,是阳光明媚的季节,是万象更新的季节,是倾听花开的季节,是青春绽放的季节,更是孕育希望的季节! 乙:生命如花。是花,就要让自己开得更艳。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正如盛开的鲜花,有着张扬的青春,悦目的色彩,醉人的芬芳! 甲:生命如花。是花,就要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所以,我们也要经得起考验,笑对人生,做生命的强者。 乙:让我们来听一听段德祥同学的演讲《生命如花》,用心感受一下自己如花的生命。 二、笑对人生 甲: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多么短暂,生命因短暂才弥足珍贵,可是,有人却漠视生命,投影出示一组材料: 失落的花季 (1)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结束了生命。 (2)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当晚,在家人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已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死在水管上。 (3)河南一高三考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线33分。 乙:同学们,看完上述材料,大家是什么样的心情? 采访几个同学…… 甲:是啊,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又怎能轻言放弃?投影出示: 不屈的人生 (1)李欢从四五岁开始,就患上了一种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疾病。这种病常表现为跑步困难、容易跌倒、丧失行走能力、心力衰竭……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药。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设计: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发展、传播和影响等。 2、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4、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通过视频展示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学会利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了解佛教的教义内涵。 2、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了解其教义实质,明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3、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图片展示、史料解读、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 2、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 突破方法: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以及其教义经典的解读了解其实质,对宗教现状探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图片(或漫画);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网络直接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寻求有关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表演法、列表格等方法。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 六、教具:图片、影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剧照) 教师提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取回的是《佛经》、《圣经》、还是《古兰经》?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经书?你还知道其他哪些 宗教?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然后请学生阅读课 本,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等。 (二)讲授新课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创始人。请一位同学讲述有关佛教产生的经过。 1、佛教 学生讲述:公元前6世纪,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过程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介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基本教义:倡导“众生平等”。佛教教义对 解除渴望摆脱苦难的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 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公元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公元1世纪 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 天,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的教条)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它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学生4人小组讨论,代言人发言:(略) 教师归纳:佛教的教义是“众生平等”,对当时反对婆罗门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忍耐服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终 于被统治阶级利用,这是它的局限性。 教师提问:为什么阿育王时期要大力支持佛教?(提示与佛教教义有关) 多媒体展示:(强调学生做笔记) (1)产生的背景:(P31第一段第一句)

第六课教案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P54 教学目标能够听懂并能提出建议与表达兴趣。 教学重点Shall we go to ______? Yes,I,m interested in _______ . 教学难点Safari park、shall we、be interested in、be afraid of 教学准备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预习提示:用英语表达我害怕…… 一、Warm up 1、打招呼 . Good morning, everyone .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有关身高的表达以及比较身高。 A:How tall are you ? B:I’m _______ tall . I’m taller than _____ . 二、Listen and speak . 1、看P5页的图并说一说图中的人物是谁?再让学生猜想一下故事内容。 2、先让学生听一遍54-55页的录音内容,了解本单元的故事内容。 3、重点讲解第五十四页的知识内容。 (1)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听录音。 ①图1中大家在哪?②乔乔对丛林生活感兴趣吗? ③图2中珍妮为什么你们害怕?④图3中吉姆对肖肖说什么? (2)听完录音后,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3)new words : ①shall:shall的主语通常是we和I,表示用婉转的语言提出建议。可以放 在句首,和可以放在句尾。 ②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在黑板上写单词及短语:book、jungle life、music 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找出与之间喜好相同的朋友、注意be动词的变化。 ③be afraid of:害怕,后接名词,表示害怕某事物,也可以接动词ing形式, 表示害怕做某事。 4、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读。(以全班,小组,个人形式) 5、表演对话。 三、课堂检测: 1、“我害怕老虎”用英语怎么表达? 2、“我可以借你的照相机吗?”用英语怎么说? 四、作业:1、书写新单词。2、朗读对话。3、画出下课时新单词。 五、板书设计 6 At the safari park (1) Shall we go to ________ ? Yes , I’m interested in _______. 教学反思: 主备课教师:孙秀芝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常州市安家中学钱以积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能力方面: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多元互动、自主探究、案例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维护受教育权利 (1)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举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犯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有哪些。

(2)让学生回顾上一框所学内容,讨论:如果中学生自己不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会怎样?得出结论:中学生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 (3)结合典型案例,让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自己受教育权受侵害的情况会怎么办。 启发学生去总结维权方式,帮助学生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教材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中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4)结合课本提出的一个以学生以群体为单位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案例,设问:该校学生的受教育权被侵犯了吗为什么讨论: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应该怎么办引起学生对该种情况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履行受教育义务 (1)学生阅读课本三个材料,思考: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进步使公民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应该非常珍惜。国家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大力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家长的努力保障了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所以,作为学生,为了自己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师可用现身说法让学生理解过去教育条件之差,可结合《义务教育法》的修改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于材料三的利用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为了保障自己的受教育权自己的家长付出了什么?心血、精力、金钱……教师对材料还可作一个小的延伸: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得到的国家和家庭努力予以保障的受教育权报有感恩的心。

第六课知识助我成长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

第六课知识助我成长教 学设计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受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 2、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 3、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知识目标: 懂得教育的含义,教育的作用,受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地位、含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 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具备对有关是否合乎教育法的判断能力。 教具准备 CAI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 CAI:《儿子和驴子》 一个家长和老朋友聊天,谈及自己的儿子。 家长:我要教育我的儿子,以免他成为愚人。 朋友:做的对,要给孩子准备上学用的钱。 家长:但这笔钱数目不小啊,够我买头毛驴。 朋友:如果你买驴,而不让孩子上学,家里就两头驴了。 教师问:你是如何理解那位朋友说的“如果你买驴子,而不让孩子上学,家里将有两头驴子”

学生:(略) 教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会愚昧无知,难以成才,接受教育将使我们终身受益。能够使我们明白更多的知识,赢得生存的更大空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使我们终身受益的权利。 板书: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一、知识助我成长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活动二: 材料一:《大眼睛》 材料二、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位大学生、研究生张宗友,2001年在南京大学考博成功,成为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位博士生。张宗友1990年因家贫面临失学,金寨县希望工程办公室予以援助,使其得以继续学业。在救助期间,张宗友不负众望努力学习,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阜阳师范学院,1996年9月又考入南京大学攻读硕士。由于学业突出,上大学期间希望工程继续资助他。1999年,张宗友从南京大学毕业,留校执教。2001年1月,他报考母校古典文学博士,历经辛苦,近日终于如愿以偿。张宗友平时十分热心于希望工程的公益活动。他表示,“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希望工程的关爱。”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这幅广告画是为什么设计的(2)希望工程是为什么而设立的(3)材料二中的张宗友的命运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4)张宗友的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问:刚才我们同学的发言,使我们知道,教育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下面我们弄清一个基本的概念──教育。请同学们谈谈你的认识,什么是教育? 学生回答略 教师:教育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 板书:1、教育的含义 广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狭义: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机构中,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活动。 教师问:我们同学今天坐在学校里学习,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教育? 学生:(略) 教师:现在我们所讲的教育是指狭义上的教育,也就是学校教育。 教育对一个人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阿韦龙野人”的故事。 活动三: CAI:阿韦龙野人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2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受教育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知道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法律依据。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通过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读当前我国相关公民受教育状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思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受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利益,更关系国家的命运和利益,从而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联系社会上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例,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通过对依法施教事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招聘广告 招收道路清洁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月薪300元。 水泥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工资每月400元。 软件公司招聘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8000元。 南京华工学院招收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10万元,配备别墅式住房三室两厅。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谈上述材料对自身的启示) 师:在当代,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也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 讲授新课: 1、维护受教育权利 学生活动: (1)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举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犯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有哪些。 (2)让学生回顾上一框所学内容,讨论:如果中学生自己不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会怎样? 得出结论:中学生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 (3)结合课本案例,让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自己受教育权受侵害的情况会怎么办。

《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主题班会 三年级胡巧娟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和急救技术,学会保护自己。 2.用活动、知识竞答、讲故事、即兴表演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形成学习、宣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二、教育计划: 前期准备: 1、结合本学期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动员。 2、结合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具体事件,向学生宣传自护的重要性。 3、每天给学生讲一则关于自护的小常识,以积累经验。(主要进行理论学习) 现在实施: 1、通过前期讲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珍爱生命,学会自护”的班会活动,从自然灾害、独自在家、遇见陌生人三个场景,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2、认识简单的常用标志,学会自护方法。后期设想: 与家长联手,继续考察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把一些好的做法讲给其他同学听。 三、教育特色: 1、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因此,针对我班特点,我设想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自然会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班会中,我设计很多情境,引发孩子设身处地的进行思考、感受,以体会当时紧急的情况。 3、点面结合,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使用多媒体。 四、教育过程:

(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七年级(1)班“珍爱生命,学会自护”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和家长的光临! (放投影) (女)为了使我们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长,为了响应我校创“安全学校”活动 (男)为了使同学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术 (合)我们精心筹备了这台“珍爱生命,学会自护”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和配合,预祝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主持人(男):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吗? 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我们要遇事不慌张, 学会保护自己,防止受到伤害。 (女):没错,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我们中学生非常重要。前不久,一所小学下晚自习时,因为同学们互相追赶,造成在楼梯口处,一些同学拥挤致伤亡。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活动一:(男)[吹哨---全体同学注意,紧急通知,地震局预报西南地区发生地震,将要危及到我们地区。]同学们,你会怎样做?表演出你的反应。(放投影)(全体行动。)10秒之后吹哨停止。察看同学们的做法。(学生静止动作) (女):(选取不同做法的同学说理由) 学生1:我会躲到稳固的物体下,教室的桌子下,在家可以躲在床下,防止被震碎或震倒的东西砸伤。 学生2:我会往操场上跑,因为那里的地方大,不会被困住。如果是在家里,楼房的话,我就不能跑了,尤其是不能乘坐电梯。 学生3:我会听从老师的安排。 师:同学们的做法都对,但是,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家的心情都很着急、害怕,肯定会有很多人往外涌,这时,应注意不要推挤,以免造成其他伤害。

第六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阿里)的风光,引出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红柳——“离太阳最近的树”。 导语:这里是地球的第三极,是海拔最高的地方。这里是沙漠和戈壁的世界,这里高寒缺氧,“鸟兽绝迹、驼马遁形”。然而,即使是在这里,也曾有生命昂然不屈,那就是西藏阿里唯一的绿树——红柳——“离太阳最近的树”。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并回答问题 1.红柳是什么样的?结局如何? 2.请学生口述文中所讲的故事。 三、跳读课文,感受红柳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1.找出描写红柳形象的语句,并说说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简析: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而且写活了红柳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 (2)“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4)“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简析:以上3句运用比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对生命的赞颂。 2.抓住关键词,归纳红柳形象特点,感悟红柳精神,体会作者珍爱生命的感情。 3.红柳的结局如何?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体会语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1)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2)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3)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4)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简析:文章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红柳被砍伐后触目惊心的形象,蕴涵着作者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4.作者着力描绘红柳形象,突出红柳在雪域高原的珍贵,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南平老区是学郑传演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能力方面: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认 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 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多元互动、自主探究、案例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教育,还有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国家也很重视公民的受教育权,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教育权。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受教育权是否能得到时刻的保障呢? (二)新课教学 一、维护受教育权利 1、受教育权被侵害的情况 (多媒体展示) (1)、学校附近的KTV经常音响开得很大,吵得学校里的同学无法安静地晚自习。 (2)、胡某因为经常不交作业且不遵守学校班级纪律,老师停课让他回家反思一周。 (3)、15岁的刘铭父母离异,母亲下岗而父亲又不按时支付抚养费,使得刘铭只能辍学在家。 师:以上例子分别说明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 生: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侵害。 师: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上述这些例子中的侵害时,我们该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2、维护受教育权利 (多媒体展示) 社会透视:离某中学100米处新开一家网吧,电脑设备崭新,上网费用便宜,还推出上网三小时可免费再上一小时的优惠。校内一些“网虫”经常逃课到此网吧上网,还带了很多其他同学也来这上网。 师:假如你是该校的中学生,你该怎么办?如果是学校的领导该如何消除网吧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 生:如果我是该校的一名学生,我会克制自己,专心学习,不到网吧上网,也劝解身边同学要抵制不良诱惑。 生:向老师或当地政府如实反映情况,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师:很好,通过自我约束和维护受教育权的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那校长该如何来处理这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