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带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的拉深模设计

课程设计带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的拉深模设计
课程设计带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的拉深模设计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_

题目名称带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设计

学生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091261班

学号 09126152

学生姓名夏满

指导教师黄雁飞

20 11 年 05 月12日

设计目录

设计目的

通过此次拉深模实际旨在让我们了解一般拉深模的设计思路,设计歩骤,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综合起来,提高我们对模具设计的认知能力,进而能独自设计出来一套模具。

任务书………………………………………………………………………………………………………………………. 一,工艺分析……………………………………………………………………………………………………………………

1,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2,工艺流程

二,工艺参数计算…………………………………………………………………………………………………………….

1,修边余量的计算

2,初算毛坯直径

3,判断能否一次拉出

4,计算拉深次数及各工序的拉深直径

5,首次拉深凹模、凸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6,毛坯直径的调整

7,第一次相对高度的校核

8,计算以后各次拉深直径

9,画出工序图

三,零件的排样及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1,零件的排样

(1)零件排样

(2)一个歩距范围内的材料利用率

2,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1)冲裁力的计算

(2)压边力的计算

(3)拉深力的计算

(4)卸料力的计算

(5)总压力

四,模具的结构形式及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1,模具的结构

2,卸料弹簧的选取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

(1)落料模

(2)拉深模

4,其它零件结构的计算

(1)闭合高度

(2)上模座弹簧沉孔的深度

(3)下模座卸料螺钉沉孔的深度

(4)卸料螺钉的长度

(5)推杆的长度

五,模具总装图与落料拉深模明细表………………………………………………………………………………六,模具的装配……………………………………………………………………………………………………………….. 七,个人总结……………………………………………………………………………………………………………………八,参考书目……………………………………………………………………………………………………………………九,小组成员名单及任务分配…………………………………………………………………………………………. 十,结束语……………………………………………………………………………………………………………………...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学生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091261班

姓名夏满

学号 .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根据给定的冲压零件图进行产品的冲压工艺分析和比较,制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进行有关工艺计算,确定冲压模具的类型和结构,选择冲压设备,绘制模具的装配图及零件图,编制冲压工艺卡,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课程设计时间共2周,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符合学校对课程设

计的规范化要求;

2.绘制所设计模具的装配图和非标件零件图:图纸整洁,布局合理,图样

和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3.编制冲压工艺卡,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约20页):要求公式使用准

确,计算正确,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插图清晰整齐;

4.设计说明书与图纸按学校规定装订成册。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冲压工艺设计:包括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拟订冲压件的工艺方案,

确定合理的排样形式、裁板方法,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确定模具结构

及尺寸等;

2.根据总冲压力及考虑模具的结构尺寸选择成形设备的型号;

3.模具结构及其零部件设计:设计一道工序的冲模,绘制冲模总装配图及

主要零件图;

4.冲压工艺过程卡片;

5.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教材

2. 设计手册

发出任务书日期:20 11年 5 月 3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 11年 5 月 13 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课程设计带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的拉深模设计

一、工艺分析

1,冲压工艺方案的设定:考虑到零件的生产批量,经过分析得采用反拉深复合膜生产。

2,先剪切条料→落料→第一次拉深→……第四次拉深→修边。 二、工艺参数的计算 。

如上右图所示的拉深件。

(1) 查表4-6选取修边余量Δd 由

d 凸d

=7529=2.6 、 d 凸=75mm 得出Δd=2.2

实际d 凸=75+2×2.2=79.4≈79 (2),初算毛坯直径。 根据公式(4-9a )得出:

D =√d 12+4d 2h +2πr (d 1+d 2)+4πr 2+d 42?d 32

,将d 1=20 d 2=29 d 3=38

d 4=79 h=40 r=4 代入上式得出

D=√202+4×29×40+2×3.14×4(20+29)+4×3.14×42+792?382 =√6472+4797≈106,其中6472为工件不包含凸缘部分的表面积,即零件实际需要拉深部分的面积。

(3),判断能否一次拉出。 由h d =49

29=1.69 、

d 凸d

=7929=2.72 、 t D ×100=1

106x100=0.94

查表4-14得出h

1d 1

=0.17﹣0.21、而零件实际需要的为 1.69、因此不能一次拉深完成。

(4),计算拉深次数及各工序的拉深直径。

利用表4-14来进行计算,但由于有两个未知数m和d t

d1

,因此需要用试凑法计算拉深直径。

下面用逼近法来确定第一的拉深直径。

由于实际拉深系数应该比极限拉伸系数稍大,才符合要求,所以上表中d t

d1

的值为1.5、1.6、1.7的不合适。

因为当d t

d1

的值取1.4的时候,实际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接近。故初定第一次拉深直径d1=56.

因以后各次拉深,按表4-8选取。故查表4-8选取以后各次的拉深系数为

当m2=0.77时d2=d1×m2=56×0.77=43mm

当m2=0.79时d3=d2×m3=43×0.79=34mm

当m3=0.81时d4=d3×m4=34×0.81=27mm<29mm

因此以上各次拉程度分配不合理,需要进行如下调整。

由于拉深系数差值比较接近,因此各次拉深变形程度比较合理。

(5),由筒形件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确定公式R

凹1=0.8√(D?D

)×t得

出R 凹1=6mm

以后各次拉深时,凹模圆角半径应逐渐减小、其关系为R 凹n =(0.6-0.8)R n?1,故R 凹2=5.5mm R 凹3=4.5mm R 凹4=4mm

又根据公式R 凸n =(0.7-1)R 凸n ,故每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取值为R 凸1=5.5mm R 凸2=5mm R 凸3=4.5mm R 凸4=4mm

(6),调整毛坯直径。

设第一次拉入凹模的材料比实际需要要多5%,故修正后的毛坯直径为D 1=√6472×1.05+4797=108mm 由公式得出第一次拉深高度为:h 1=

0.25(D 12?d t 2

)

d 1

+0.43(r 1+R 1) +

0.14﹙r 12-R 12﹚

d 1

D 1=108mm 、d t =79mm 、d 1=58mm 、r 1=6mm 、R 1=6.5mm 代入上式得h 1=30mm

注:R 为凹模的圆角半径,R 为工件半径。

(7),校核第一次相对高度。

查表4-14得出,由d t d 1

=7958=1.36 t D ×100=1

108×100=0.93 得出许可的最大高度为

[h 1d 1

]=0.53﹥h 1d 1

=30

58=0.51,符合要求。

(8),计算以后各次的拉深高度。

设第二次多拉入3%的材料(其余2%的材料返回到凸缘上),先求假想毛坯直径。

D 2=√6472×1.03+4797=107mm h 2=

0.25(D 22-d t 2

)

d 2

+0.43(r 2+R 2) +

0.14﹙r 22-R 22﹚

d 2

将D 2=107mm 、d t =79mm 、

d 2=44mm 、r 2=6mm 、R 2=6mm,代入上式求得h 2=34.75mm 。

设多第三次拉入 1.5%的材料(其余0.5%返回到凸缘上),先假想求出毛坯直径。

D 3=√6742×1.03+4797=106.4mm h 3=

0.25(D 32-d t 2

)

d 3

+0.43(r 3+R 3) +

0.14﹙r 32-R 32﹚

d 3

将D 3=106.4mm 、d t =79mm 、

d 2=35mm 、

r 3=5mm 、R 3=5mm ,带入上式得出h 3=36.3mm 、h 4=49mm.

(9),画出各次拉深的工序图。

按照以上冲裁、第一次拉深、第二次拉深、第三次拉深、第四次拉深完成后,在经过修正得到自重需要的尺寸,即完成所需工件的加工。

三,零件的排样及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1,零件的排样。

①,经过计算得出毛坯的直径为Φ108,考虑到操作的安全与方便,采用如

下单排方式。零件的排样图如下。其中搭边值由表2-8选取,则工件间搭边a1=0.08mm侧搭边a=1mm、歩距L=d+a1=108mm,条料宽b=D+2a=108+2=110mm。

② ,计算一个歩距范围内的材料利用率。

由η=A

BS 其中A 为一个歩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S 为进料进距(即为相邻两个制件对应点的距离,这里的S 为相邻两圆圆心间的距离,B 为条料宽度。由排样图中所标数据故

η=πR 2

108.8×110×100%=3.14×542

108.8×110×100%=9156.24

11968×100%=76.5% 2, 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① ,冲裁力的计算。

由公式(2-24)、F =ktL τ其中L 为冲裁边周长、t 为材料厚度、τ为抗剪强度、K 为系数,系数K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取K =1.3

这里t =1mm 、L=2πR 、R=54mm 、τ查附录表一取τ=300MPa 故F 落=1.3×2×3.14×54×1×300=132256.8N ② ,压边力的计算。

由t

D ×100=0.94,查表4-1得,拉深的时候需要采用压边圈。由表4-16得出拉深时首次拉深压边力的计算公式为F 压=π

4[d 02-(d 1﹢2r 凹)

2

] Ρ

注:r 凹为筒形件首次拉深时凹模圆角半径、d 1为首次拉深直径。 由题已知得出r 凹=6、d 0=79、d 1=58、又因材料为08钢,P 的取值范围为 1.5-3,这里P 取 2.6代入上式计算得出首次拉深时压边力F 压=

π4

[792

+(58+2×6﹚2

] ×2.6≈3000N

以后各次压边力按F 压=π

4[d n?12?(d n +2r 凹)2

] Ρ来计算。

③ ,拉深力的计算。

由公式(4-21)、(4-22)当筒形件首次拉深采用压边圈时拉深力F max

=πd 1t σb k 1,以后各次拉深F max =πd n t σb K n

注:d1为拉深时凸模的直径、σ

b

为材料的抗拉强度、K为系数,查表4-19、4-20得出k1=0.9

查附录表一σ

b =324-441这里去350MPa、t=1mm、d1=58mm故F

3.14×58×1×350×0.9=57367.8N

④,卸料力的计算。

F 卸=K

×F

=0.04×132256.8N=5290N

注:K为卸料系数,其值为0.02-0.06(薄料取大值,厚料取小值)。

⑤,总压力。

F 总=F

+F

+F

+F

=132256.8+3000+57367.8+5290≈200KN

综合上述考虑到公称压力、滑块行程、工作台尺寸得出初选压力机的吨位为250KN压力机型号为J23-25。

四,模具的结构形式及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1,模具的结构

采用落料拉深复合膜时,模具的凸凹模壁厚不能太薄,否则零件的强度不够。当落料直径一定时,确定凸凹模薄厚的关键在于拉深件的高度。拉深件的高度越大则说明拉深成型的直径比越大,凸凹模的壁厚就越后。而拉深太浅时凸凹模壁厚可能太薄。该模具凸凹模壁厚b=108-28

2

=25mm

2,卸料弹簧的选取。

在前面的工艺计算中已经算出F

=5294N,这里拟选用四根碟形弹簧则每根

碟形弹簧负担的卸料力为F

4

=1322.5N

(1),弹簧压缩量得计算。

h

=工件第一次的拉深量+料厚度=30+1=31mm (2),弹簧规格的确定。

由于采用碟形弹簧,查≤冲压模设计手册≥根据已知F

卸、h

,因为由于一

般按20%弹簧压缩为弹簧的最大允许符合,所以最大允许负荷F=1322.5×5=6610N

查得D×d×h0为45×22.4×3.6,其中h0为一个碟形弹簧片的自由高度。

因为一般一个碟形弹簧片的预压缩量为一个自由高度的20%故一个蝶形弹簧片得预压缩量为3.6×20%=0.72

3.6-0.72-h≈1.9 h为弹簧的极限行程。则规定行程内弹簧的个数n=31

1.9

16个,在这里取20个弹簧片。

则一根弹簧的自由高度为20×3.6=72mm,一般一根弹簧工作中的高度占自由高度的80%则72×80%≈60mm ,则弹簧的预压缩量为72-60=12mm 总上所述:选用的碟形弹簧的规格为45×22.4×72,其中72为规定行程内弹簧的自由高度。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1),落料模

经分析得出采用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落料尺寸按IT14级,因此落料尺寸为Φ108?0.870,查表得出磨损系数为x=0.5 按照式2-6计算 D 凹=(D -X Δ)0

+δ凹

=(108-0.5×0.87)0

+0.035

式中X=0.5、δ凹=0.035

分别由表2-5和表2-6查得,并按照IT7制造精度制造。 D 凸=(D ?X Δ-Z min )

?δ凸

0=(108?0.5×0.87-0.1)?0.0250

=107.465?0.0250式中

Z min =0.1、δ凸=0.025分别由表2-4和2-6查得,用时查得Z max =0.14

校核:|δ凹|+|δ凸|=0.035+0.025=0.06>(Z max -Z min )=0.04,故不可以分开加工。由此可知只有缩小δ凹、δ凸(即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此时可取δ凹=0.6×0.04=0.024mm 、δ凸=0.4×0.04=0.016mm 故D 凹=107.560+0.024

mm 、D 凸=107.465?0.0160mm 。

(2),拉深模

第一拉深的尺寸公差等级按IT14级计算,则工件的尺寸为Φ580+0.52

,按式(4-38)计算有D 凹=(d +0.4Δ+2Z)0+δ凹

=(0.58+0.4×052+2×1.2)0

+0.08

60.6080

+0.08

mm 式中Z =1.2t 、由表4-24查得δ凹=+0.08

则D 凸=(d +0.4Δ)δ凸0=(58+0.4×0.52﹚-0.050

=58.208-0.05

0mm 、式中δ凸

=-0.05由表4-24查得。

4,其它零件结构尺寸的计算。 (1),闭合高度

H 模=下模座厚度+上模座厚度+凸凹模高度+凹模高度-﹙凸模与凹模刃面高度差+拉深件的深度-才来哦厚度t ﹚=40+35+60+50-﹙1+30-1﹚=155 根据设备的符合状况,选用J23-25的压力机,其闭合高度为215-270mm 、故要在下模座上增加70mm 的垫板。

(2),上模座弹簧沉孔的深度。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二零一五年六月

四川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材控班级:2011级1班学号:11011023174 学生:指导教师: 接受任务时间 2015.3.9 教研室主任(签名)院长(签名)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容及基本要求 容: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产品工件图见附图;生产批量:大批量要求:要求有摘要(中、英文)、目录、设计任务书、产品图及设计说明书。。 1.工件工艺性分析 (1)根据工件图,分析其形状、尺寸、精度、断面质量、装配关系等要求。 (2)根据生产批量,决定模具的结构形式、选用材料。 (3)分析工件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 2.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应有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比较分析。 (1)根据工艺分析,确定基本的工序性质。如:落料—拉深 (2)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 (3)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材料、设备、工件精度)确定工序组合。如:复合冲压工序或连续冲压工序 3.工艺计算 (1)计算毛坯尺寸,合理排样,绘排样图,计算材料利用率。 (2)计算冲压力,如:冲裁力、弯曲力、拉伸力、卸料力、推件力、压边力等以便确定压力机。 (3)计算压力中心,防止模具受偏心负荷,受损。 (4)计算并确定模具主要零件(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等)外形尺寸及弹性元件的自由高度。 (5)确定凸、凹模间隙,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4.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确定结构件形式和标准。 (2)绘制模具总体结构草图,初步计算并确定模具闭合高度,概算模具外形尺寸。 5.选择冲压设备 根据工厂现有设备及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冲压加工所需的变形力、变形功

筒形件一次拉深模具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2) 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4) Ⅰ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4) Ⅱ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5) Ⅲ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 6-7 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8) Ⅰ确定模具类型机结构形式 (8) Ⅱ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8) Ⅲ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9) Ⅳ模具零件的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2 Ⅴ冲压设备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Ⅶ模具装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序言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

盒形件拉深模具设计内容知道

目录 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2) 前言 (2) 第一章审图 (5) 第二章拉深工艺性分析 (6) 2.1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 (6) 2.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 (6) 2.3 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py (7) 2.4 拉深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不宜过高 (7) 2.5 拉深件的材料 (7) 2.6 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8) 第三章拉深工艺方案的制定 (8) 第四章毛坯尺寸的计算 (9) 4.1 修边余量 (9) 4.2毛坯尺寸 (9) 第五章拉深次数确定 (10) 第六章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1) 6.1 冲压力计算 (11) 6.2 压力中心计算 (12) 第七章冲压设备选择 (12) 第八章凸凹模结构设计 (13)

8.1凸模圆角半径 (13) 8.2 凸凹模间隙 (13) 8.3 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14) 第九章总体结构设计 (14) 9.1 模架的选取 (14) 9.2 模柄 (15) 9.3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尺寸 (15) 9.4导柱和导套 (16) 9.5 推杆 (17) 9.6卸料螺钉 (17) 9.7螺钉和销钉 (17) 第十章拉深模装配图绘制和校核 (18) 10.1拉深模装配图绘制 (18) 10.2 拉深模装配图的校核 (20) 第十一章非标准件零件图绘制 (21) 11.1冲压凸模 (21) 11.2 冲压凹模 (22) 11.3 压边圈 (22) 11.4 凸模垫板 (23) 第十二章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其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文献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前言 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2 个长度为(A-2r) 和2 个长度为(B-2r) 的直边加上4 个半径为r 的1/4 圆筒部分(图4.4.1) 。若将圆角

带凸缘筒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编号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凸缘筒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时间

目录 摘要Ⅰ1 绪论 1 1.1 冲压设计概念 1 1.2 冲压设计的基本内容 1 1.3 冲压设计的一般工作程序 1 1.4 意义 2 1.5 设计题目 2 2 带凸缘的工艺分析设计 2 2.1 冲压产品冲裁工艺分析 2 2.1.1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 2 2.1.2 产品尺寸精度、断面质量分析 3 2.2 产品拉深工艺分析 3 2.3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4 3工艺方案的确定及工艺计算 4 3.1 工艺方案分析 4 3.2 拉深部分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5 3.3排样 7 4.二次拉深工序计算 8 4.1凸凹模工作尺寸 8 4.2计算拉压力 8 5 .模具的总体设计 8 5.1 模具的总装图 8 5.2拉深凸模和凹模的外形尺寸 9 5.3上模座与下模座及导柱导套的选用 10 5.4 模柄的选择 11 5.5 垫板、托板及打板的选择 11 5. 6 压边圈 12

5.7 打杆的选择 13 5.8卸料螺钉、螺钉及销钉的选择 13 5.9限位柱的选择 14 6.总结与展望 14 6.1 总结 14 6.2 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1.绪论 1.1 冲压设计概念 随着冲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冲压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冲压设计工作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冲压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设计过程是实质上是再创造的的劳动过程。冲压设计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冲压产品的质量、成本及生产效率,而且也影响着冲压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因此,冲压设计工作不仅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设计技能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还要求设计人员能在不断积累总结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及时获取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尽快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只有这样,冲压设计工作才能适应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 1.2 冲压设计的基本内容 冲压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两方面内容。 冲压工艺设计是针对给定的产品图样,根据其生产批量的大小、冲压设备的类型规格、模具制造能力及工人技术水平等具体生产条件,从对产品零件图的冲压工艺分析入手,经过必要的工艺计算,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案,最后编写出冲压工艺卡片的综合性的分析、计算、设计过程。 冲压模具设计则是依据制定的冲压工艺规程,在认真考虑毛柸的定位、出件、废料排除诸问题以及模具的制造维修方便、操作安全可靠等因素后,构思出与冲压设备相适应的模具总体结构,然后绘制出模具总体装配图和所有非标准零件图的整个绘图设计过程。 1.3 冲压设计的一般工作程序 在实际生产中,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及其精度要求各异,且具体生产条件也不尽相同,这常给开始从事冲压设计的人员带来一定困难。从另一方面看,只要遵循冲压变形的基本规律,搞清楚冲压基本工序的各自变形特点,尽管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及精度要求不同,冲压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则还是大同小异的。一般情况下按以下工作程序进行: (1)搜集冲压设计必要的原始资料;

拉伸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

拉深(又称拉延)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日用品、仪表、航空和航天等各种工业部门的产品生产中,不仅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如图4.1.1所示。 a)轴对称旋转体拉深件b)盒形件c)不对称拉深件 图4.1.1拉深件类型 拉深可分为不变薄拉深和变薄拉深。前者拉深成形后的零件,其各部分的壁厚与拉深前的坯料相比基本不变;后者拉深成形后的零件,其壁厚与拉深前的坯料相比有明显的变薄,这种变薄是产品要求的,零件呈现是底厚、壁薄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不变薄拉深。本章重点介绍不变薄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拉深所使用的模具叫拉深模。拉深模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图4.1.2为有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的结构图,平板坯料放入定位板6内,当上模下行时,首先由压边圈5和凹模7将平板坯料压住,随后凸模10将坯料逐渐拉入凹模孔内形成直壁圆筒。成形后,当上模回升时,弹簧4恢复,利用压边圈5将拉深件从凸模10上卸下,为了便于成形和卸料,在凸模10上开设有通气孔。压边圈在这副模具中,既起压边作用,又起卸载作用。

图4.1.2拉深模结构图 1-模柄2-上模座3-凸模固定板4-弹簧5-压边圈 6-定位板7-凹模8-下模座9-卸料螺钉10-凸模 圆筒形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平板圆形坯料拉深成为圆筒形件的变形过程如图

图4.2.1拉深变形过程图4.2.2 拉深的网格试验

拉深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凸缘区起皱是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传力区的拉裂是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同时,拉深变形区板料有所增厚,而传力区板料有所变薄。这些现象表明,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内各区的应力、应变状态是不同的,因而出现的问题也不同。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拉深过程中坯料内各区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图4.2.3是拉深过程中某一瞬间坯料所处的状态。根据应力与应变状态不同,可将坯料划分为五个部分。

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

学校代码:10410 序号:20055015 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 学院:工学院 姓名: 学号:20055015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机制051 指导教师: 二OO九年五月

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 目录 前言· 1.设计课题 (1) 1.1 设计任务书 (2) 2.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3) 2.1 件的工艺分析 (3) 2.2 工艺方案的确定 (4) 2.3 冲压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4) 2. 4 拉深次数的确定 (4) 2.5 排样的确定 (5) 3.工艺设计与计算 (7) 3.1 冲裁的方式与冲压力的计算 (7) 3.1.1、冲裁方式与冲压力的计算 (7) 3.1.2.力的计算 (7) 3.1.3、卸料力、推料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8) 3.1.4、压力中心的计算 (9) 3.2 计算各主要零件的尺寸 (9) 3.2.1、计算落料凸、凹模的工作部分的尺寸 (10) 3.2.2、计算拉深凸、凹模的刃口尺寸的确定 (11) 3.2.4、凸凹模选材,热处理及加工工艺过程 (11) 3.2.5、条料宽度的设计 (12) 3.2.6、导料板的导料尺寸为 (14) 3.2.7、推杆的选材,热处理工艺方案 (15) 3.2.8、工艺方案如下 (15) 3.2.9、模柄的确定 (15) 3.2.10、冲压设备的选用 (16) 3.2.11、模具的闭合高度的计算 (16)

3.2.13 导向零件的选择 (17) 3.2.14、定位零件的设计 (18) 3.2.15、推杆与推板的设计 (18) 3.2.16、压边圈的设计 (24) 3.2.17、固定方式的确定 (24) 3.2.18、凸模的固定 (24) 3.2.19、凹模的固定 (24) 3.2.20、凸凹模的紧固 (24) 3.2.21、确定装配基准 (24) 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模具已成为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模具设计是机械专业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有个基本上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及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掌握查阅查资料手册的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CAD进行模具设计。二是掌握模具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模具的加工工艺过程。 本书是落料冲孔拉深模设计说明书,结合模具的设计和制作,广泛听取各位人士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验证编制而成。为了达到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合理性,本人通过查阅多方面的资料文献,力求内容简单扼要,文字顺通,层次分明,论述充分。其中附有必要的插图和数据说明。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是应届毕业生,理论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书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拉深模设计实例

5.1拉深模设计实例——保护筒拉深模的设计 5.1.1设计任务 图5-3- 1所示是一金属保护筒,材料为08钢,材料厚度2mm,大批量生产。要求设计该保护筒的冲压模具。 图5-3- 1 保护筒零件图 5.1.2零件工艺性分析 1.材料分析 08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属于深拉深级别钢,具有良好的拉深成形性能。 2. 结构分析 零件为一无凸缘筒形件,结构简单,底部圆角半径为R3,满足筒形拉深件底部圆角半径大于一倍料厚的要求,因此,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 精度分析 零件上尺寸均为未注公差尺寸,普通拉深即可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5.1.3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拉深(需计算确定拉深次数)、切边等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考虑工序的复合,本例中采用落料与第一次拉深复合,经多次拉深成形后,由机械加工方法切边保证零件高度的生产工艺。

5.1.4 零件工艺计算 1.拉深工艺计算 零件的材料厚度为2mm ,所以所有计算以中径为准。 (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 零件的相对高度 63.230 180=-=d h ,经查得修边余量mm h 6=?,所以,修正后拉深件的总高应为79+6=85mm 。 (2)确定坯料尺寸D 由无凸缘筒形拉深件坯料尺寸计算公式得 mm 105mm 456.043072.1853043056.072.14222 2≈?-??-??+=---=r dr dh d D (3)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 零件的相对厚度 9.1100105 2100=?=?D t ,经查压边圈为可用可不用的范围,为了保证零件质量,减少拉深次数,决定采用压边圈。 (4)确定拉深次数 查得零件的各次极限拉深系数分别为[ m 1]=0.5,[ m 2]=0.75,[ m 3]=0.78,[ m 4]=0.8。所以,每次拉深后筒形件的直径分别为 m m 5.52m m 1055.0][11=?==D m d m m 38.39m m 5.5275.0][122=?==d m d m m 72.30m m 38.3978.0][233=?==d m d m m 30m m 58.24m m 72.308.0][344<=?==d m d 由上计算可知共需4次拉深。 (5)确定各工序件直径 调整各次拉深系数分别为 53.01=m ,78.02=m ,82.03=m ,则调整后每次拉深所得筒形件的直径为 m m 65.55m m 10553.011=?==D m d m m 41.43m m 65.5578.0122=?==d m d mm 60.35mm 41.4382.0233=?==d m d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带凸缘无底筒形件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学院: 姓名:寒冰色手 学号: 专业:11机制

目录 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03 1.1 制件介绍---------------------------------------------------03 1.2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03 2.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03 3冲模结构的确定-----------------------------------------------04 4.零件冲压工艺计算--------------------------------------------04 4.1零件毛坯尺寸计算-------------------------------------------04 4.2 排样------------------------------------------------------06 4.3 拉深工序的拉深次数和拉深系数的确定------------------------06 4.4 冲裁力、拉深力的计算--------------------------------------07 4.5 拉深间隙的计算--------------------------------------------09 4.6 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的计算--------------------------------09 4.7 计算模具刃口尺寸------------------------------------------09 4.8 计算模具--------------------------------------------------10 5. 选用标准模架----------------------------------------------12 5.1 模架的类型------------------------------------------------12 5.2 模架的尺寸------------------------------------------------12 6. 选用辅助结构零件------------------------------------------13 6.1 导向零件的选用--------------------------------------------13 6.2 模柄的选用------------------------------------------------13 6.3 卸料装置--------------------------------------------------14 6.4 推件、顶件装置--------------------------------------------14 6.5 定位装置--------------------------------------------------14 7 参考文献--------------------------------------------------14

窄凸缘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

冷冲模课程设计说明书窄凸缘拉深件2模具设计

本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内容为窄凸缘圆形筒形件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完成了落料首次拉深、二次拉深,三次拉深冲孔,切边四道工序。 落料和首次拉深复合模具为倒装结构,拉深工件先由压边圈将工件从凸模上顶出,再由打杆组成的刚性推出装置推出制件,采用弹性卸料板卸除条料。由于不能一次拉深出,故要三次拉深出来,第三次拉深冲孔。条料排样方式为单排。为了便于安装平稳以及方便操作选模座为标准中间导柱圆形模座,模柄为压入式模柄,选用单动压力机。在落料,拉深成形完成后再完成切边工序以确保制件的形状和尺寸。查阅相关资料和有关手册,手工绘制装配图和相关的零件图。 关键字:冲孔拉深模、倒装、单排、后侧导柱、弹性卸料板

第1章绪论 (1) 1.1冲压设计概论 (1) 1.2冲压设计的基本内容 (1) 1.3冲压设计的一般工序 (1) 第2章工艺分析 (2) 2.1产品冲裁工艺分析 (3) 2.1.1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工艺分析 (3) 2.1.2产品尺寸精度、断面质量分析 (3) 2.2 产品拉深工艺分析 (4) 2.3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4) 第3章工艺方案的确定及工艺计算 (5) 3.1 工艺方案分析 (5) 3.2 拉深部分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5) 3.2.1确定修边余量 (5) 3.2.2计算毛坯直径D (5) 3.2.3判断能否一次拉成 (5) 3.2.4试确定各工序拉深系数 (5) 3.2.5 试确定圆角半径 (6) 3.2.6确定各次拉深高度 (6) 3.2.7 画出各拉深工序简图 (7) 3.3确定排样图 (8) 第4章工序计算 (9) 4.1落料和首次拉深 (9) 4.1.1凸凹模工作尺寸 (9) 4.1.1.1刃口尺寸计算 (10) 4.1.1.2外形尺寸计算 (11) 4.1.1.3凸凹模壁厚校核 (11) 4.1.2计算冲压力 (11) 4.2二次拉深 (11) 4.2.1凸凹模工作尺寸 (11)

课程设计带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的拉深模设计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_ 题目名称带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设计 学生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091261班 学号 09126152 学生姓名夏满 指导教师黄雁飞 20 11 年05 月12日

设计目录 设计目的 通过此次拉深模实际旨在让我们了解一般拉深模的设计思路,设计歩骤,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综合起来,提高我们对模具设计的认知能力,进而能独自设计出来一套模具。 任务书………………………………………………………………………………………………………………………. 一,工艺分析…………………………………………………………………………………………………………………… 1,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2,工艺流程 二,工艺参数计算……………………………………………………………………………………………………………. 1,修边余量的计算 2,初算毛坯直径 3,判断能否一次拉出 4,计算拉深次数及各工序的拉深直径 5,首次拉深凹模、凸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6,毛坯直径的调整 7,第一次相对高度的校核 8,计算以后各次拉深直径 9,画出工序图 三,零件的排样及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1,零件的排样 (1)零件排样 (2)一个歩距范围内的材料利用率 2,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1)冲裁力的计算 (2)压边力的计算 (3)拉深力的计算 (4)卸料力的计算 (5)总压力 四,模具的结构形式及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1,模具的结构 2,卸料弹簧的选取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 (1)落料模 (2)拉深模

模具毕业设计45湖南12型拖拉机离合器壳体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设计

届毕业设计 湖南12型拖拉机离合器壳体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设计 系、部: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学号:

摘要 本次的模具设计为离合器壳体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设计。离合器壳体才用的材料是20号钢,厚度3mm,该材料强度低,韧性、塑性和焊接性较好,用途非常广泛。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及一般机械制造业中建造部分零件。如汽车上的手刹蹄片、杠杆轴、传动被动齿轮及拖拉机上的凸轮轴、悬挂均衡器轴、离合器壳体等。 首先对零件进行了工艺性分析,确定冲压所需的如落料、拉深,整形等一系列工序。其次经过计算分析确定工艺方案完成该模具的排样设计,凸、凹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还有模具结构和工艺零件设计,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和合理的加工工艺。在设计过程中,还利用CAD绘制了一套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关键词:离合器壳体;落料;拉伸;复合模;设计

ABSTRACT The mold design for the clutch housing blanking, drawing the first time, compound die design. Clutch housing material is used only 20 steel, the thickness of 3mm, the low material strength, toughness, ductility and good weldability, uses very extensiv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utomobiles, tractors and gener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some parts. If the car's hand brake shoe, lever shaft, transmission gears and tractor passive camshafts, suspension equalizer shaft, clutch housing and so on. First of all parts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o determine if the required blanking press, drawing, shaping and a series of processes. Second,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program calculation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of the mold design, convex and concave parts of the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work, as well as part design mold structure and proces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old material and reasonable process. In the design process, also used CAD drawing die assembly and part drawings Key words Clutch housing;Blanking;Tensile;Compound Die;Design

筒形件拉深模具设计说明

正文 如下图1所示拉深件,材料为08钢,厚度0.8mm,制件高度70mm,制件精度IT14级。该制件形状简单,尺寸小,属普通冲压件。试制定该工件的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图1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1、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08钢是碳素工具钢,具有较好的可拉深性能。 2、零件结构:该制件为圆桶形拉深件,故对毛坯的计算要。 3、单边间隙、拉深凸凹模及拉深高度的确定应符合制件要求。 4、 凹凸模的设计应保证各工序间动作稳定。 5、 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查公差表可得工件基本尺寸公差为: 74.0050+φ 74.0070+ 3.005+R 25.008.0+ 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1、工艺方案分析 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首次拉深一,再次拉深。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后拉深二。采用复合模+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三:先落料,后二次复合拉深。采用单工序模+复合模生产。 方案四:落料+拉深+再次拉深。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二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方案三也只需要二副模具,制造难度大,成本也大。方案四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但模具成本造价高。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1)确定修边余量 该件h=70mm,h/d=70/50=1.4,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10 可得mm h8.3 ? = 则可得拉深高度H H=h+h?=70+3.8=73.8mm (2)计算毛坯直径D 由于板厚小于1mm,故可直接用工件图所示尺寸计算,不必用中线尺寸计算。 D=2 257 dH d- + - dR .0 72 .1 4R =2 25 ? - ? 50? ? + 4 ? - 73 50 .0 57 50 5 72 8. .1 ≈ mm 130 (3)确定拉深次数

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题目名称: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 班级:级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目录 零件图 一、零件冲压加工工艺性分析--------------------------------------3 1、毛坯尺寸计算-------------------------------------------------------------------------3 2、判断是否可一次拉深成形-------------------------------------------------------- 3 3、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 4 4、凹凸模圆角半径的计算------------------------------------------------------------4 5、确定工序内容及工序顺序---------------------------------------------------------4 二、排样图和裁板方案------------------------------------------ 4 1、板料选择--------------------------------------------------------------------------------4 2、排样设计--------------------------------------------------------------------------------4 三、工艺参数的计算 1、工艺力计算----------------------------------------------------------------------------6 2、压力机的选择-------------------------------------------------------------------------6 四、模具设计 1、模具结构形状设计------------------------------------------------------------------7 2、模具工作尺寸与公差计算--------------------------------------------------------7 五、工作零件结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落料凹模板----------------------------------------------------------------------------8 2、拉深凸模--------------------------------------------------------------------------------9 3、凹凸模-----------------------------------------------------------------------------------9 六、其他零件结构尺寸 1、模架的选择----------------------------------------------------------------------------9 2、凹凸模固定板的选择--------------------------------------------------------------10 3、磨柄的选择---------------------------------------------------------------------------10 4、卸料装置-------------------------------------------------------------------------------10

筒形件的拉深模具设计

新余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2.模具整体方案设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类型的确定、压力中心计算、毛坯尺寸计算、压力机选择等。

第一章概述 一、模具概述 模具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装备.用模具生产的产品,其价值往往是模具价值的几十倍。模具技术是一门技术综合性强的精密基础工艺装备技术,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是冶金、材料、计量、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以及铸、锻、热处理、机加工、检测等诸多工种共同打造的系统工程。用模具生产制品具有高效率、低消耗、高一致性、高精度和高复杂程度等特点,这是其他任何加工制造方法所不及的。目前,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与高新技术产业互为依托的产业,模具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冷冲模具工业的现状 到了21世纪.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CAD/CAE/CAM技术日臻成熟,其现代模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而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则已供.过于求,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三、冷冲模具的发展方向 发展模具工业的关键是制造模具的技术、相关人才以及模具材料。模具技术的发展是模具工业发展最关键的—个因素,其发展方向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和“价格低”的要求服务。为此,急需发展如下:1.全面推广模具CAD/CAM/CAE技术::随着微机软件发展和进步,普及CAD /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需要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同时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 2.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具备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模具研制制造周期。 3.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EDM)虽然已受到高速铣削的严峻挑战,但其固有特性和独特的加工方法是高速铣削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4.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就显得十分必要。 5.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盒形件拉深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盒形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 班级:XXXXXXX 学生姓名:X X X 学号:XXXXXXX 时间:2015年1月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 2、工艺方案的确定 (1) 3、工艺计算 (3) 3.1拉深部分工艺计算 (3) 3.2落料时冲裁工艺计算 (8) 4、冲压设备的选用 (12) 5、落料拉深模主要零部件计算 (13) 5.1落料凹模设计计算 (13) 5.2拉深凸模设计计算 (14) 5.3固定板设计计算 (15) 5.4卸料结构计算 (16) 5.5压边圈设计计算 (17) 5.6凸凹模设计计算 (18) 5.7其它零件设计和选用 (18) 5.8模具闭合高度计算 (23) 6、模具总装图的绘制 (24) 7、结束语 (24) 8、参考文献 (25)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结构图示 图1.1:加工零件图 1.2零件结构分析 工件为矩形盒形件,零件形状简单,要求为外形尺寸;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45mm ,27mm ,20mm ;料后t=0.4mm ,没有厚度方向上不变的要求;底部圆角半径p r =3mm ,矩形四个角处圆角半径为r =4mm ,满足拉深工艺对形状和圆角半径的要求。 1.3材料性能分析 零件所用材料为H68M ,拉伸性能好,易于成形。 1.4精度等级分析 公等级定为IT14级。满足普通冲压工艺对精度等级的要求。 2、工艺方案的确定 由上分析,该零件为矩形盒形件,可采用拉深成形。为确定拉深工艺方案,先计算拉深次数及相关工艺尺寸。 2.1修边余量 工件相对高度 0h 20 ==5r 4 ,则依据下表可知修边余量 0h=~h =0.0420=0.8mm ??(0.030.05)。 工件相对高度△h 2.5~6 7~17 18~44 45~100

第四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 复习题答案分析

第四章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拉深是是利用拉深模将平板毛坯压制成开口空心件或将开口空心件进一步变 形的冲压工艺。 2.拉深凸模和凹模与冲裁模不同之处在于,拉深凸、凹模都有一定的圆角而不 是锋利的刃口,其间隙一般稍大于板料的厚度。 3.拉深系数m是拉深后的工件直径和拉深前的毛坯直径的比值,m越小,则变 形程度越大。 4.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坯料的凸缘部分。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 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和径向伸长的变形。 5.对于直壁类轴对称的拉深件,其主要变形特点有:(1)变形区为凸缘部分; (2)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的伸长,即一向受压、一向收拉的变形;(3)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受传力区承载能力的限制。 6.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是拉深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 主要障碍。 7.拉深中,产生起皱的现象是因为该区域内受较大的压应力的作用,导致材料 失稳_而引起。 8.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确定依据是面积相等的原则。 9.拉深件的壁厚不均匀。下部壁厚略有减薄,上部却有所增厚。 10.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不均匀的。即使在凸缘变形区也是 这样,愈靠近外缘,变形程度愈大,板料增厚也愈大。 11.板料的相对厚度t/D越小,则抵抗失稳能力越愈弱,越容易起皱。

12.因材料性能和模具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拉深件口部不齐,尤其是 经过多次拉深的拉深件,起口部质量更差。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加大加大工序件高度或凸缘直径的方法,拉深后再经过切边工序以保证零件质量。13.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筒壁传力区最大拉应力小于危险断面的抗拉 强度。 14.正方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是圆形;矩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 15.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坯料尺寸不是绝对准确,因此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 通常是先做好拉深模,以理论分析方法初步确定的坯料进行试模,经反复试模,直到得到符合要求的冲件时,在将符合要求的坯料形状和尺寸作为制造落料模的依据。 16.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板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条件 等。 17.一般地说,材料组织均匀、屈强比小、塑性好、板平面方向性小、板厚方向 系数大、硬化指数大的板料,极限拉深系数较小。 18.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太小,会增大拉应力,降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因而会 引起拉深件拉裂,降低极限变形。 19.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大,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可减小,但过大的圆角半径会使 板料悬空面积增大,容易产生失稳起皱。 20.拉深凸模、凹模的间隙应适当,太小会不利于坯料在拉深时的塑性流动,增 大拉深力,而间隙太大,则会影响拉深件的精度,回弹也大。 21.确定拉深次数的方法通常是:根据工件的相对高度查表而得,或者采用推算 法,根据表格查出各次极限拉深系数,然后依次推算出各次拉深直径。 22.有凸缘圆筒件的总拉深系数m大于极限拉深系数时,或零件的相对高度h/d 小于极限相对高度时,则凸缘圆筒件可以一次拉深成形。 23.多次拉深宽凸缘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第一次拉深成有凸缘的工序件时, 其凸缘的外径应等于工件的凸缘直径,在以后的拉深工序中仅仅使已拉深成

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

摘要 随着中国工业不断地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筒形零件的落料工艺性和拉深工艺性,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和拉深的工序过程。介绍了筒形零件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筒形零件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同时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拉深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方法对类似产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复合模;拉深;落料;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模具结构设计.. (2) 2.1 读产品图:分析其冲压工艺性 (2) 2.2 分析计算确定工艺方案 (3) 2.2.1 计算毛坯尺寸 (3) 2.2.2 计算拉深次数 (3) 2.2.3 确定工艺方案 (3) 2.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4) 2.3.1 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4) 2.3.2 确定拉深工序尺寸 (5) 2.3.3 计算工艺力,选设备 (5) 2.4 模具结构设计 (6) 2.4.1 模具结构型式选择 (6) 2.4.1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7) 第三章模具标准件选择及闭合高度计算 (8) 3.1 标准模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模具的实际闭合高度计算 (8) 3.3 压力中心的确定 (8) 第四章模具零件的结构设计 (9) 4.1 落料凹模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