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考纲

传播学考纲
传播学考纲

“沉默螺旋理论”的定义

根据诺尔纽曼的观点,人们观察周遭环境的…意见气候” (climate of opinion),除了人际传播管道之外,主要是透过新闻传播媒体掌握当前社会所流行的主流意见(mainstream of opinion),然后迎合主流意见,以避免被社会所孤立。

民意形成的五个变项

人们害怕孤立

个人对论题的意见表达

个人对强势意见的观察

对未来意见、环境的评估

公开表达意见的意愿

沉默螺旋理论的源起

1973年诺尔纽曼发表过一篇文章,题名是《累积、谐和与公众效果》。

此文章的大意是说,四○年代以来,自拉查斯斐的《人们的抉择》一书问世后所带动的“媒介效果有限”的研究典范值得商榷。

诺尔纽曼提出了:

累积(Cumulativeness):指的是媒介效果是一种长期效果。在研究媒介效果时,应采用“小样本多次调查法” (panel)长期地观察媒介的效果。

谐和(Consonance):意指当媒介内容长期地呈现同样类型的内容时,则易产生误导现象。

公众效果:指的是意见气候中强势意见对个人所产生的压力;而个人对大环境中何者为强势意见的判定,除了来自个人的亲身观察外,大多来自于大众传播媒体的内容。

因此,传播媒体中的“主流意见”足以造成“公众效果”,而这就是媒介效果的主要来源。

诺尔纽曼回顾此理论建构历程,可分两部份:

(一)民意研究--- 回归民意的原始意涵

1.菁英概念(Elite Concept):民意一辞在今天就其政治功能而言,通常被视为是政府的相关物,也就是说,今天当我们一提到民意,只会想到民意和政府的关系。

2.整合概念(Integration):民意主要被视为善良风俗的维护者,是一种对个人的约束力量。民意约束个人,使个人必须去做或不能去做某些事,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达成社会的和谐与整合,于是诺氏将民意与个人关连的这部份称之。

3.为什么民意的原始意涵会被学者专家所忽略?因为社会控制一辞的出现

(二)一九六五年、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六年的西德选举研究

(二)理论的内涵:

1.从心理学的范畴来看:

A.引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强烈动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

B.人类有观察环境中意见分配状况的能力,称为“准统计官能” (Quasi-statistical sense)

C.因为害怕孤立,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观察得来的环境中的强势意见符合时,则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意愿高,反之….

D.因此,社会中的强势意见愈来愈强,甚至比实际比实际情形还强,弱势情形愈弱,这种动力运作的过程成一旋螺状。

2. 从大众传播学的观点来看:

A.上述人类观察环境中意见分布的主要来源是大众传播媒介。

B.媒介有所谓的“关节作用” (Articulations Function),他们使得某些议题受重视,被公众讨论。

C.大众传播媒体在上述过程中所产生的力量相当大,媒介内容的同质性大时,会造成强大的宣传效果,使得”选择性的认知功能”遭受极大的阻力。

D.值此,传播者(特别为编辑和记者)在民意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2. 从大众传播学的观点来看:

A.上述人类观察环境中意见分布的主要来源是大众传播媒介。

B.媒介有所谓的“关节作用” (Articulations Function),他们使得某些议题受重视,被公众讨论。

C.大众传播媒体在上述过程中所产生的力量相当大,媒介内容的同质性大时,会造成强大的宣传效果,使得”选择性的认知功能”遭受极大的阻力。

D.值此,传播者(特别为编辑和记者)在民意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3. 从社会学的范畴来看:

A.透过上述民意过程的控制,逾矩的行为会受到惩罚,恰如其分的行为则会受到奖赏,这样才能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民意是一层“社会的皮肤”,它使得社会得以完整地凝聚在一起。

B.即使是政府也必须屈服在民意之下。

4. 诺尔纽曼给民意下了一个定义。民意就是:“含有价值的,特别是具有道德意味的意见和行为方式,当它以一种全民共识的方式出现时:例如当它以风俗习惯、教条方式出现时,则个人必须公开说出或做出,才不会受孤立,而当它以一种较不严密的方式出现(也就是Tonnies所谓的以…液态?方式出现时),则个人可以公开说出或做出,就不致遭受孤立。”

(三)论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必须有一争论性的议题存在

其次,针对争论性议题所表达出来的意见,必须具有道德的成分

最后,在整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所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要连带探讨当时大众传播上的主流意见(Medientenors)是什么。

“沉默螺旋理论”的实证研究

理论迄今得到实证资料支持的部份有:

准统计官能的确存在

媒介(特别是电视)对于选民的影响可以从几次的选举研究中得到证明认为自己占优势,或未来会占优势的人,公开发表意愿较强,这点亦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

对“沉默螺旋理论”的批评

参考团体的重要性

过份强调“害怕孤立” 此一社会心理因素,而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

个人的人格差异必须加以考虑。

除了“准统计官能” 这种解释人类观察环境的理论外,还有其它的理论,例如「多数的无知能」(pluralistic ignorance)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起源于1960年,70、80年代提出,论述关于媒介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宏观问题,这是一个混合理论,结合了宏观文化理论和微观文化理论

当时美国社会动荡不安, 于是政府成立《国家暴力肇因及防治委员会》, 探讨社会暴力的原因

美国又拨了一百万美元成立科学指导委员会, 共同探讨电视暴力节目对社会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

涵化研究的主要目的

透过理论及研究方法探讨电视对阅听人的影响力

电视的功能在于稳定社会模式而非改变

涵化研究与文化指标(Cultural Indictors)

由Gerbner提出:社会结构与媒介内容的关系是文化变迁与科技所产生的讯息,就是文化指针。

文化指标的概念,在1967与1968 年间,《全国暴力肇因及防治委员会》所委托的《电视暴力研究》的委托项目之一。最初,文化指标的研究目的,是以电视暴力为研究焦点,探讨它对社会控制的影响力

文化指标的研究目的是了解高收视迷(Heavy Viewers), 对社会真实的理解(Social Reality), 与低收视迷(Light Viewers) 到底有何不同. 文化指标的基本假设是高收视群可能较会按照电视世界(Television World) 所提供的观点, 去认识和理解真实的世界(Real World)

文化指标基本讨论三个相关的问题:

–媒体到底在什么过程、压力和限制之下制作出来的?

–媒体内容所呈现的形象、讯息、事实、价值, 有什主控权和一定的形式?

–媒体的讯息, 对大众建构社会真实, 有何贡献?

文化指标的五个假设:

1. 电视在实质上和根本上不同于其他大众媒介,占有率达到98%、免费(具有可用性、接近性)

2. 媒介是美国社会的…重要文化武器?

3. 电视的涵化,并不是特定的态度和观点,如关于生活…真相?的基本假定以

及做结论的判断标准,都可能被涵化

4. 电视的主要文化功能是使社会模式保持平衡,通过涵化使人们对改变成生抵制,是社会化及文化适应的中介

5. 电视对文化可见的、可衡量的、独立的贡献相对来说较小,这点引起了其他争议(大家认为影响虽不能衡量,但影响还是很大)

涵化效果

主流倾向效果(Mainstreaming): 平时多看电视的人, 对外在世界的观点, 会倾向媒体所提供的观点(无论人口背景有何不同)

共鸣效果(Resonance): 当电视情境与个人生活经验相同或类似时, 则电视节目有激扬强化涵化作用的效果, 有时即使不是真正生活经验,只是想法相同, 也会有共鸣效果

对涵化理论的批评

涵化到底怎么发生

排除了其它因素,如长辈、同侪

人口变项最容易说明涵化作用

涵化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个人经验与涵化之关系

其它媒体的涵化作用如何

世界各国涵化研究如何

涵化理论的优点

结合宏观和微观理论

详细解释电视的独特角色

将实证研究应用于广泛的人文科学角色

将效果重新定义为超越可观察的行为改变

应用于研究广泛的效果议题

提出社会变迁的理论基础

议程设置

起源

蓝氏夫妇(Lang and Lang,1981)研究《水门案》(Water gate crisis)时提出

他们认为议程设置有许多缺失

Lang and Lang (1981)对议程设置提出检讨

1. 议题并非源起于媒介,而是来自于公众

2. 议程设置概念必须加以补充

所以提出议程建构理论

定义

社会菁英的政策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媒介议题、公众议题

1.媒体议题:新闻经过专业筛选,对事件的重要性,呈现在媒体

2.公众议题:大众所处的环境,觉知的重要议题

媒介议题与公众议题可能一致,也可能有差异

议程设置与建构的媒介议题与公众议题的差异--- 公众议题涵盖量较大谁设定议题?

一些压力团体或特殊利益团体可以影响媒介的报导(Bruce H, Westley)

其它还包括五种机制,可以影响媒介报导量(Funkhouser,1973)

1. 媒介将单一事件调整到一连串的事件流

2. 过度报导一些意义重大且不寻常的事

3. 选择性报导有新闻价值的部份事件,而非全部

4. 假事件或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大量生产

5. 无新闻价值事件,以具有新闻价值方式呈现

经验学派、批评学派区别

二、传播研究的两大学派

(一)基于美国学者的经验(传统)学派

芝加哥学派:米德符号互动论等

拉斯韦尔的宣传分析;拉扎斯费尔德的大众的大众效果研究;勒温的群体动力学;霍夫兰的说服研究;维纳的控制论;香农的信息论

衣阿华学派:着重于“ 客我”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14座里程碑》

(二)基于欧洲学者的批判学派

1、法兰克福学派。(西马第三分支)

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为主的学术派别。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及现代西方文明进行批判。主要观点集中于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文化工业及大众文化的批评上,剖析和批判西方传播媒介的垄断化和“霸权主义”的本质。

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解释学结合在了一起。在著作中辨识和推荐了高雅文化的多种形式,如交响乐、伟大的文学作品、艺术。认为高雅文化有自己的整体性和固有的价值,不能被精英阶层用来增加他们的个人力量。

同时贬抑大众文化。大众媒介对高雅文化的复制是低劣的,文化工业让人们远离对“真实事物”的寻找。

两大学派的主要区别:

1. 研究目的不同:经验学派在于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实用性、经验性明显;批判学派将传播活动置于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改变既存事实,促进社会变化。

2、研究焦点不同:前者主要着重于传播效果与受众;后者着重于宏观的传播体制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上。

3、研究方法不同:经验学派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强调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四边、理论、宏观、全面。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有:

1.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

也就是说,当一种媒介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媒介即按摩(P293)

3.冷媒介与热媒介

媒介有冷热之分,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无需更多感官和联想就能理解;

热媒介高清晰的延伸了人体的某个感官,提供的信息充分、完善,受众参与度低。如照片、电影。

冷媒介相反,信息含量少,但需多种感官联想配合理解。如漫画、电话。

缺点:分类勉强、忽视媒介的具体内容等方面。

4.地球村

麦克卢汉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1980年麦克卢汉去世后,与其同事合著的《地球村》一书出现。

他认为:

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交流只能面对面进行,社会只能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个体可以单独脱离开“部落”,人类社会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

电子媒介出现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电视、卫星等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传遍全球,世界变成部落,地球变成村庄。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社会、经济、文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5、麦克卢汉理论的缺陷:

无法由经验主义研究证实;对技术的影响力过分乐观(技术决定论者);忽视很多重要的效果问题;对电子媒介进行过度辩护。

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主要代表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主要理论:

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

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

符号互动论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心灵、自我与社会》)

(1 )传播中的意义交换前提是共同的意义空间。

(2 )符号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3 )符号互动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

(4 )“ 自我” 意识的形成。(主我I【意愿和行为主体】和客我me【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辩证互动中形成)

消费文化理论

1、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2、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文化理论

①实质:波德里亚等人提出的关于人类传播中象征和符号消费和生产的理论。

②前提:现代社会条件下精神生产的丰富和人类对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感触敏感。

③内容:

A、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已经超出实际需要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消费。

B 、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 差异化” 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 风格传播” 大行其道。

C 、在消费文化的社会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的周期越来越短。

D 、除了民间消费文化的不断涌现,现代广告、公关、CI 、和营销活动也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意义。

④启示:

1 、文化的象征化贯穿于社会各个领域;

2 、象征符的不断创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象征符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会导致“ 传播过程的断裂” ,以渐进为宜。(代沟)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传播学复习题5(1)

《传播学》复习题绿色字体表示没有找到 第一章关于传播的基本概念 1、关于传播概念的几种学说——共享说、传递行为说、影响说、社会互动性说,具体含义。答;共享说:着眼于传播的内容信息的共享。 传递行为说:着眼于思想情感的交换,传播就被描述为信息的“传递行为或过程”。 影响说或劝服说:把传播描述为影响他人的过程,认为传播是有意识地影响他人的劝服行为或过程 社会互动性说:传播必然使双方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传播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2、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传播学通常把传播分为哪五种类型? 答: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传播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体外化的过程: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再现的媒介系统,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机器媒介系统,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4、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及其主要理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1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提出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SW模式:搭建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 Who 谁控制分析 Say what 说什么内容分析 In which channel 通过的渠道媒介分析 To whom 对谁说受众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效果分析 2卢因“把关人”研究 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 “把关人”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和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3霍夫兰与劝服效果实验 把心理试验方法引进传播学领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习杂性,以否认早起的“枪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4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他是对穿鼻血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实证主义方向)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传播学科的创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报刊的四种理论》 ①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是传播学的创立者; ②他是集大成者; ③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 ④他建立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的著作; ⑤1949年出版《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答案:现代化的传播机构或组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大的受众开展信息传播的活动。 2、反馈。答案:反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以后对传者所做出的反应。 3、传播单位。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和译码。 4、环境监视功能。答案:施拉姆把它称为“雷达功能”。就是向人们提供种种即将到来的灾害、威胁等警告,从而提高人们的警惕,促使人们加以防御。 5、《权力的媒介》。答案: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权力的媒介》一书被认为是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他主要想表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包括宗教的、世俗的;党派的、经济的,总之,是“某种权势的媒介”。并且认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官方关系,是由规定、法令和条例决定的;二是商业形式的关系,主要是广告商及商业伙伴;三是利益关系形式,比如金融企业,或政党,或宗教团体等;四是非正式形式,这主要是只亲朋好友。 6、EPS。答案: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

7、第四媒体。答案:互联网因其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又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8、地球村。答案: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来比较分散、联系不够紧密的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使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就像一个城市或乡村社区内部的联系那样紧密。 9、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意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同时,这种封闭的、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比较弱。 10.容器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 11、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12、传播效果。答案:一般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称。 13、意见领袖。答案:就是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 14、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形状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10519 课程名称:大众传播学 学时/学分:36/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文秘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模块课,是目前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学习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有助于良好的开展传播活动,协调社会关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各种媒介的特点、媒介运行的基本规律,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媒介。本课程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大众传播的特点、作用,特别是让学生掌握大众传播的多种运用方式,即总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大众传播在管理中的运用。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研究、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内容。主要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科研训练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传播的定义以及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明确传播学的学科性质;掌握传播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传播学重点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1、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3、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1、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 2、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即基本模式、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受众中心模式和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其中基本模式又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模式与其所属的模式类别连起来:施拉姆模式:控制传播论过程,拉斯韦尔5W模式: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赖利夫妇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和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传播学的基本框架 Who(谁 says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向谁说 传播者研究(控制研究 传播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 四位主要奠基人以及创建者 拉斯韦尔 卢因 霍夫兰 拉扎斯菲尔德 威尔伯·施拉姆 ?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传播的客体,是传播的基本内容。?什么是冗余?

冗余:讯息中可预测或者说常规的内容。 冗余在传播中有何作用? 冗余可以是一种“惯例”。有助于解码的准确。 有助于克服渠道的嘈杂。 有助于克服传递高熵值讯息的问题。 有助于解决与受众相关的问题。 在特定的传播渠道中需要冗余。 ?什么是符号? 人类是通过符号或符号体系来传递信息的。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是形式,信息是内容。 ?符号的属性 (1指代性 (2社会共有性 (3发展性 ?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传播态度与情绪方面的信息 辅助语言传播 代替语言传播 ?传播的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什么是人内传播? 内向传播、自我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为“主我”和“客我” 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 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 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人际传播的动机 获得信息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 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建立社交圈子、摆脱孤独感、释放压抑情绪等?人际传播使用的符号

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 ?舆论领袖及其特征 传播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比较了解,能向其他人提供相关的信息并作出解释。即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评断的人。 人数不多,是全体社会公众中的一小部分成员。 都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并非在所有方面都能担当起领导舆论的重任。 必须上通媒介,下连公众。 ?何为两级传播?如何评价两级传播论? 含义: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忽略了一个明显事实,即大量信息其实是由大众媒介直接流向社会公众。 将大众传播的受众分为舆论领袖和芸芸众生,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舆论领袖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信息的传播可能是多级的。 ?何为创新扩散?创新扩散过程的几大部分。 是指一种新事物在社会系统中推广或扩散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密不可分。 罗杰斯、休梅克《创新的扩散》 前提部分:主客观条件

新闻传播学教学大纲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01002021 学分:2.0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新闻传播学》为通识教育课。 【教学目的】 这门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新闻事业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要求。 【教学任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应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是:1.了解新闻传播学原理的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3.掌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能够运用新闻传播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一般的新闻现象,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教学内容】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由新闻学、传播学在跨学科综合、交叉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外均属年轻学科,本课程的重点是传播本质、模式、功能与原则等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其难点是传受心理机制、新闻性质功能、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新闻自由限度等方面的理解与运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新闻传播学,是从现代传播学视角来探讨新闻学原理的一门新型课程,具有传播学与新闻学双重性,其学科的交叉性、互渗性、创新性相当突出,因而 又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一门新学科。因而,必须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西方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体系,讲授马克思 主义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观点力求明确,方法务必科学,介 绍切忌片面。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解读当代新闻活动、 关心传播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在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方面,要将科学思维与理论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采用新闻、政治、经济、文化综合考察的方法 来学习理论,分析实际。 【先修课程要求】

教育传播学复习提纲

第1章绪论 (2) 一、传播的含义 (2) 二、人际传播 (2) 三、组织传播 (2) 四、教育传播 (2) 五、教育传播的概念 (3) 六、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 (3) 七、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 (3) 第2章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 (4) 一、编码和译码 (4) 二、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 (4) 三、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5) 四、香农—韦弗模式 (5) 五、师生面对面传播模式 (6) 第3章教育传播符号 (6) 一、符号的本质 (6)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6) 三、信息的本质 (7) 四、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师:★客观事物:直接接触、感知 ★教学信息体:载有事物信息的物质载体 (7) 五、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运用的原则:★要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有 针对性;★要有适当的强化;★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要有整体性; (7) 第4章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 (7) 一、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及其要素 (7) 二、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及其特点 (8) 三、教育传播通道的类型 (8) 四、教育传播通道中的干扰 (8) 五、媒体与教育传播媒体 (9) 六、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9) 七、教育传播媒体的一般功能和作用 (10) 第5章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 (10) 一、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任务 (10) 二、教育差不多中教师的传播行为 (10) 三、教师的素质要求 (10) 四、教育传播中学生的任务 (11) 第6章教育传播环境 (11) 一、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 (11) 二、对教育传播影响较直接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三、网络传播环境 (12) 四、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的作用 (12) 五、教育传播环境对学生的作用 (12) 六、实现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的途径: (13) 第7章教育传播效果 (13) 一、教育传播效果的表征 (13)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 4,传播学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学派和批判学派。 5,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的构成:信号和象征符 3,符号的特性:随意性 4,非语言符号:①伴生符②体态符号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时空化的符号 5,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 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符号, 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式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 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②受传者③讯息④媒介⑤反馈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可能出大题):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①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学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它界定 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 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 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它是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 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 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 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 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这个模式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 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也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 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个模式也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5120030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任课教师: 学分:3 周学时 3 面向对象:2015学年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等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新闻基础知识》,《大众媒介概论》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传播学的历史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意义、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传播学地位的产生与确立、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二、传播过程及其相关要素:传播的概念、特点、分类、革命、模式和功能;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环境。三、传播谋略和效果监测:介绍传播的技巧和计谋、传播效果理论研究和模型建构。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a) The history and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research object, system and meaning; the origi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establishment of statu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b) Process and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concept, char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revolution, mod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disseminators, information, symbol, media and aud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effect: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strategy, media effect theory and mode construction. The Methods of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will be used in this course.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传播学(Communicology/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学研究者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同其他学科一样,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强调积累、批判、创新。经过一代代传播学者的努力和发展,传播学已经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邻近学科那里汲取了很多养分,逐步发展成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具有一定应用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1.传播的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2.传播学的诞生: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 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 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3.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4.与传播技巧相关的理论:“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于“诉诸感情”、“警种效果”。 5.传播学两大学派:传统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其中传统学派有关 理论:舆论空间;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不再讲微观,它讲的是宏观, 6.传播模式,研究整个传播过程的一个方法,对传播过程进行第一次系统的、完整的、科学 的论述的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以及拉斯韦尔的五要素、施拉姆传播过程“三要素”说:即信源、讯息和信宿。 7.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渠道、反馈、噪音、译码 8.传播学调查研究主要方法的名称: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其中,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及典型案例(李普曼:美国报纸上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报道;贝雷尔森与索尔特针对美国的文艺作品少数民族形象的研究) 9.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0.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调节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 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政治功能(环境监测、社会联系协调和遗产传承)、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经济功能(买卖信息、经济行为)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1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骚乱。产生集合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的特殊传播机制: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2.拟态环境: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 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提示的环境。 13.麦奎尔的六种理论: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 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 14.传播控制的结构(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政党和利益群体的控制、经济势力 的控制、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5.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和传播对象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的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受众心理四层防护圈: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165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21实验(上机)学时:11 学分:2 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名称)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传播学学生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围绕新闻传播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系列方法,系统介绍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分析、理解当代社会传播中的现实问题,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具体目标如下:?让学生了解社会(传播)研究的基本思维; ?使学生掌握社会(传播)研究的一般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方法课程打下基础; 追求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普及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及一般步骤、研究问题选取、研究方案设计、概念测量与操作化、抽样原理与方法、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方法、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达等传播学研究中一些常用而成熟的方法。课程重点对问卷设计、调查执行、资料

搜集和录入、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内容进行讲解,并要求每位学生全程参与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传播学研究。 本课程将采用老师专题主讲、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专题研讨和课外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提升学生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项目以及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 文档

《传播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别 广告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 1、本考核大纲参考郭庆光的教材《传播学概论》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广告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识记:(1)库利的传播定义、皮尔士的传播定义、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2)信息定义;(3)传播定义;(4)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5)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6)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 2、理解:(1)传播学的任务 3、运用:(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识记:(1)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3)哈特的媒介三分法;(4)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5)托夫勒的三次浪潮 2、理解:(1)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2)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 3、运用:(1)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我国信息化建设)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识记:(1)符号的定义;(2)三类非语言符号;(3)意义的定义;(4);(5); 2、理解:(1)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2)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 3、运用:(1)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

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识记:(1)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2)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3)香农-韦弗数学模式;(4)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6)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7)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8)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9)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2、理解:(1)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 3、运用:(1)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识记:(1)人内传播的定义;(2)主我客我的概念;(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4)人际传播的定义;(5)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 2、理解:(1)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2)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3)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 3、运用:(1)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识记:(1)群体的概念;(2)群体的两个特征;(3)群体压力的概念;(4)集合行为的概念;(5)组织的广狭义; 2、理解:(1)群体的三个社会功能;(2)群体意识三个方面;(3)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暗示与感染;模仿与匿名;非常态流动);(4)组织结构的三个特点;(5); 3、运用:(1)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2)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 第七章大众传播 1、识记:(1)大众传播的定义 2、理解:(1)大众传播的六大特点;(2)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施拉姆的概括;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 3、运用:(1)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布莱士、塔尔德、库利的观点);“怀疑主义”的忧患观点(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的观点);对两种观点的看法;(2)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电视媒介发展的四个方面新变化)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

融合新闻课程教学大纲

《全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 总学分:3 总学时:48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专业基础课;正确理解媒介融合的定义,掌握媒介融合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掌握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成因、形态及发展方向;理解媒介融合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了解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方式在媒介融合时代的转变;掌握媒介融合对新闻职业伦理的影响及如何提高网民素养;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充分认识当前媒体发展的趋势,把握媒介融合规律,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去主动创新性的探索研究,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人文情怀的温度上去开展工作。 理论授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实训学时:0学时 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参考教材:《媒介融合导论》,杨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媒介融合概论》,宫承波,庄捷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9 第一章:媒介融合概说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

理解媒介融合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关于媒介融合认知的几大派别。 理解:关于媒介的定义界定及其发展过程。 掌握:媒介融合的概念、分类、基本特征。 3、本章教学重点:媒介融合的概念、分类、基本特征。 4、本章教学难点:从媒介融合的演变。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关于媒介第二节: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分类第三节: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媒介融合的观念变迁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能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媒介融合这一观念的变迁,从而能够总结媒介发展规律, 为今后从事新闻业打下基础。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媒介融合这一观念从竞合—整合—融合的变迁。理解:媒介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掌握:媒介融合从观念上的变迁过程。 3、本章教学重点:媒介融合的变迁。 4、本章教学难点:从媒介融合的变迁总结媒介发展规律。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媒介的竞合第二节:媒介的整合第三节:媒介的融合 第三章:媒介融合的基本形态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从媒介融合的三个层面让学生全面了解媒介融合的内涵。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概念界定。理解:三种融合形态2 的发展方向。掌握: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成因、形态。 3、本章教学重点: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 4、本章教学难点:三网融合在中国的发展。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内容融合第二节:网络融合第三节:终端融合 第四章:媒介融合的技术变迁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将媒介融合作为技术形态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从技术层面了解媒介融合是融合 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被不断推进的。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纸媒、早期电子媒介、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理解:报纸产 生的社会条件、模拟技术的发展。掌握:三网合一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3、本章教学重点:网络与广播电视的技术融合。 4、本章教学难点:网络的广播电视反转向。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纸媒和早期电子媒介技术第二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第三节: 网络与广播电视的技术融合 第五章:媒介融合的形成与发展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从媒介融合产生的原因、形成的一般路径去深入挖掘媒介融合与技术、经济、受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是将媒介融合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学习。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媒介融合在世界及中国的发展状况。理解:媒介融合形成的一般路 径。 掌握:媒介融合的诱因。 3、本章教学重点:媒介融合的技术诱因、经济诱因、受众诱因和文化诱因。 4、本章教学难点:媒介在世界及中国的发展历程。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媒介融合的诱因 (一)技术诱因 (二)经济诱因

最新文化传播学复习资料

《文化传播学通论》 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文化产业管理班

第一章文化与文化传播 一、名词解释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传播的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相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相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媒介文化:所谓媒介文化,是指在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以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人的方式为主要原因而构成的亚文化系统,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体系统、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 文化圈层:文化圈层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存在的反映不同时期各种文化要素所联结起来的平面分布特征,显示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程度。 第二章文化传播的研究范畴 一、名词解释 文化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交融而形成一种新文化的过程。 二、文化传播的功能、特征 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娱乐功能特征: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永恒性、开放性、多元性、融合性 三、传播的途径(方式)和模式 途径:迁徙传播、商贸传播、战争和扩张传播、宗教传播、教育传播、使节互访、和亲通婚、大众传媒传播、探险、旅游观光、学术会议、图书交流与翻译传播模式:直接传播(a.链式传播 b.波式传播 c.根式传播)、间接传播(又称媒介传播)、激起传播(又称刺激传播)、膨胀型传播(a.传染型 b.等级行等级传播)、 迁移型传播 第三章物质文化传播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又有人称为物态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人工产品,即文化的物质形态,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也称第二自然,是可以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实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深刻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指源于自然环境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变化节奏较快,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快的特点,是精神文化的基础。 二、物质文化传播的原则、途径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相10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内向传播: 2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大夫b君子 2.()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文字语言B口头语言 3、.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每个人b有些人 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 b 必然不会 5.、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半个世纪b一百年间6.、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娱乐功能B社会功能 7.“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5W模式” B “把关人” 9.()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B“沉默的螺旋” 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的。 A无选择B有选择 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影响b传播 2.()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孔子B孟子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 英文名称: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总学时:36学分:2 适用对象:新闻学专业本科2年级学生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课,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资源。信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基本特征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当今高校开设的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等专业正是为未来的媒体产业培养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掌握一定信息传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第揭示信息传播规律;同时它又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b5E2RGbCAP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总体框架有大致的认识,对它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p1EanqFDPw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为1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传播的定义、传播过程、传播的要素、传播发展史、传播效果等。掌握传播学的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难点是提升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的能力。DXDiTa9E3d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系统讲授有关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整体把握。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对精选个案的剖析,使学生充分认识、2到传播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价值;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主动运用所学1 / 18 知识。RTCrpUDGiT 3、讲授中强调传播过程的人文和文化精神,使学生主机培养起大传播的意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关注传播学的前沿性话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和提炼,为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的。课余阅读,课堂讲授、讨论或答疑。采用多媒体教学。5PCzVD7HxA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传播学概论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采用何多媒体训讨主要内讲实学手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问人类传播的历史与人类传播的符号和义章第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22 四统结构章第22五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章第群体传播、集合行为、22六组织传播章44大众传播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