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盘管及风口布置间距

风机盘管及风口布置间距
风机盘管及风口布置间距

风机盘管及风口布置间距

风机盘的送风

一般15~30平方米设一

一个送风口;送、回风口距10m时,可一台风机盘管设两个送风

。一台风机送风管就是风机盘管与送风口就是风机盘管与回风口的连接管(有

(如送风口为上

同一水平面时(如

风机盘管型号参数表

FP系列风机盘管 简述 FP系列风机盘管主要由风机、盘管、凝结水盘、控制和手动放气阀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节能、噪音低、耗电省及安装维护简便、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目前配合户室空调、中央空调进行室内温度及空气调节的理想产品。 本公司可提供用户多种规格及型式选择,标准工况下风量340m3/h~2380m3/h,机组余压0Pa~50Pa;型式有:普通型卧式/立式暗装、超薄型卧式/立式/明装/暗装、嵌入式、扇形吊顶式、立柜式、挂壁式等,更多了一份人性化设计,以完全满足用户对风量、冷量、风压及安装条件的要求。 特点 产品换热器系用美国TRIDAN公司的生产线制造而成,由无缝紫铜管串套高效双边翻铝片,采用机械涨管工艺,使管片结合紧密,传热性能优良,并经过特殊处理,在使用过程中,换热器的空气阻力明显减少,在风速较大时,不会产生冷凝水珠分溅,同时表面防腐蚀性能加强,采用锻黄铜结构集水头,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电动机采用三速低噪音专用马达,高精度封闭轴承,运行过程中无需加油维护,运转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达35000小时,电机引出线用金属软管保护,以免损伤; 采用广角蜗壳,金属多叶离心风轮,动平衡性高; 凝结水盘整体冲压一次成型,杜绝滴漏水现象,表面喷塑防腐处理,经久耐用; 保温材料采用高密度聚氨酯,导热系数小,耐水性能高,抗老化、阻燃、无毒,能保证各地全天候使用而无凝露现象发生。 吊装孔配有橡胶减震垫,最大限度降低机组噪音。 FP系列风机盘管性能参数表

注:低静压机组的额定风量是机外余压为0Pa时的值,在不带风口和过滤器的余压值为12Pa。 供冷工况参数: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5℃,进水温度7℃,水温差5℃。 供热工况参数: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1℃,进水温度60℃,热水流量同供冷工况。 上述表格中性能参数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FP系列暗装风机盘管外型及安装尺寸 (请在订货时注明出风及回风形式) FP系列立式暗装风机盘管外型及安装尺寸 FP系列暗装风机盘管风管安装示意图 CFP系列超薄型风机盘管特点 超薄型豪华风机盘管系吸取国外同类产品之精华,并采纳空调专家和工程安装技术人员的宝贵意见,精心研制而成,具有: 机体厚度薄(明装仅188mm),占地面积小,就位安装方便,可任意调节安装高度; 超静音设计,采用精心研制的铝合金贯流风叶,同时采用优质吸音保温材料,使噪音降到最低; 采用优质注塑面板,整体外形设计美观流畅; 可内置双盛水盘,立式、卧式任意选择安装; 产品包装采用专用模具制成塑料泡沫内衬,确保机组在运输中不被损坏。 CFP系列超薄型风机盘管性能参数表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 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A壳组件,B壳组件和LCD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为C壳组件,D壳组件,主板组件和电池组件等。还可以再往下分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的要求规范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 作者:胡成台 单位: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4) 1.1 风道介绍 (4) 1.2 出风口介绍 (4) 1.3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5) 1.3.1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6) 1.3.2 FCC相关标准要求 (6) 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范 (7) 2.1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7) 2.1.1风道结构 (7) 2.1.2出风口结构 (7) 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8) 2.1.4材料 (8) 2.2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8) 2.2.1风道整车布置 (8) 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9) 2.3通风性能 (10) 2.3.1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10) 2.3.2出风量 (10) 2.3.3通风有效面积 (10) 2.4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11) 2.4.1叶片数量 (11) 2.4.2叶片尺寸要求 (11) 2.5.3叶片间距 (13) 2.5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13) 2.5.1叶片数量 (13) 2.5.2叶片尺寸要求 (13) 2.5.3叶片间距 (13) 2.6 气流性能 (13) 2.6.1气流方向性 (13) 2.6.2泄漏量 (17) 2.7 出风口手感 (17) 2.7.1拨钮操作力 (17) 2.7.2拨轮操作力 (17) 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18) 3.1 设计验证流程 (18) 3.2 设计验证的内容与方法 (18) 第4章附录 (19)

4.1 术语和缩写 (19) 4.2 设计工具 (19) 4.3 参考 (19)

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内,以完成驾驶舱内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 图 1 某车型空调通风系统及周围环境结构爆炸图 1.1 风道介绍 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提供,作为空调系统一部分的风道设计,需汽车整车设计部门做匹配设计,车厢内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不仅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有关,还与空调风道的结构形状密切相关。风道的布置走向、风道占用空间(截面积)以及风道中空气的流速等均影响车厢内的制冷效果,影响系统的经济性和外观造型。 图 2 奔腾B90通风风道 1.2 出风口介绍

风道设计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风道设计计算的方法与步骤(带例题) 一.风道水力计算方法 风道的水力计算是在系统和设备布置、风管材料、各送、回风点的位置和风量均已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比较多,如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静压复得法等。对于低速送风系统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而高速送风系统则采用静压复得法。 1.假定流速法 假定流速法也称为比摩阻法。这种方法是以风道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因素,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的风速,再根据风管的风量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这是低速送风系统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压损平均法 压损平均法也称为当量阻力法。这种方法以单位管长压力损失相等为前提。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取最长的环路或压力损失最大的环路,将总的作用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环路的各个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和所分配的压力损失值,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节,以保证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差值小于15%。一般建议的单位长度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值为0.8~1.5Pa/m。该方法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以及进行分支管路压损平衡等场合。

3.静压复得法 静压复得法的含义是,由于风管分支处风量的出流,使分支前后总风量有所减少,如果分支前后主风道断面变化不大,则风速必然下降。风速降低,则静压增加,利用这部分“复得”的静压来克服下一段主干管道的阻力,以确定管道尺寸,从而保持各分支前的静压都相等,这就是静压复得法。此方法适用于高速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 二.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以假定流速法为例: 1.确定空调系统风道形式,合理布置风道,并绘制风道系统轴测图,作为水力计算草图。 2.在计算草图上进行管段编号,并标注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3.选定系统最不利环路,一般指最远或局部阻力最多的环路。 4.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下表确定。 表8-3空调系统中的空气流速(m/s)

风机盘管全参数尺寸

风机盘管参数尺寸 技术参数表 型号项目FP-34 FP-51 FP-68 FP-85 FP-102 FP-136 FP-170 FP-204 FP-238 02# 03# 04# 05# 06# 08# 10# 12# 14# 风量m3/h 高340 510 680 850 1020 1360 1700 2040 2380 中255 383 510 638 765 1020 1275 1530 1785 低170 255 340 425 510 680 850 1020 1190 制冷量 W 高1800 2700 3600 4500 5400 7200 9000 10800 12600 中1620 2440 3290 4120 4850 6550 8190 9730 11580 低1310 2010 2650 3320 3900 5300 6610 7860 9350 制热量 w 高2700 4050 5400 6750 8100 10800 13500 16200 18900 中2350 3520 4530 6040 6850 9260 11740 14140 16360 低1620 2470 3130 4170 4740 6500 8180 9710 11290

型号 A B C FP-34 890 620 490 FP-51 990 720 590 FP-68 1090 820 690 FP-85 1190 920 790 FP-102 1320 1050 920 FP-136 **** **** 1240 FP-170 1840 1470 1440 FP-204 2050 1780 1650 FP-238 2150 1880 1750

仪表板出风口结构设计规范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目录 1. 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3) 1.1 概述 (3) 1.2 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3) 1.2.1 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4) 1.2.1.1 输入条件 (4) 1.2.1.2 向上吹风角度 (4) 1.2.1.3 向下吹风角度 (5) 1.2.1.4 Nominal 位置 (5) 1.2.1.5 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 (5) 1.2.2 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 (6) 1.2.2.1 输入条件 (6) 1.2.2.2 横向调节要求 (6) 1.2.2.3 宽车的特殊性要求 (7) 1.2.3 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7) 1.2.3.1 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 (7) 1.2.3.2 柯恩达效应 (8) 1.3 风量要求 (8) 1.3.1.1 有效出风面积的定义 (8) 1.3.1.2 极限位置下的有效出风面积要求 (9) 2 运动机构设计 (10) 2.1 概述 (10) 2.2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10) 2.2.1 压力角与传动角 (11) 2.2.2 死点 (11) 2.2.3 四铰链机构的布置 (12) 2.3 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16) 2.3.1 摆动导杆机构的布置 (17) 2.3.2 制造死点 (17) 2.4 齿轮机构的设计 (18) 2.4.1 圆柱直齿轮机构的初步设计 (18) 2.4.2 模数的选择 (19) 2.4.3 柔性结构 (19) 2.5 双风门控制机构 (19) 2.5.1 双风门机构的基本形态 (20) 2.5.2 双风门控制机构的设计 (20) 2.6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呈角度时的机构设计 (22)

风管设计注意事项

(一)系统设计问题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 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 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 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6、分\集水器

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 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 2、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3、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 1、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 2、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

风机盘管设计规范

JB/4283-1991 风机盘管机组㈠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方法,检验规本标准规定了风机盘管机组的型式与基本参数, 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外供冷水、热水分别或同时流经盘管,空气由风机导流横掠盘管而得到冷却 或加热,以创造室内舒适环境为目的的风机盘管机组(以下简称“风机盘管” ),其风量在 2500m3/h 以下,静压小于 50Pa。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气冷风扇、直接蒸发式盘管、蒸汽盘管及带电热装置的盘管等。 2引用标准 GB755电机基本技术 GB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906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 JB4302冷暖通风设备型号编制方法 ZBJ 72 018 房间风机盘管空气调节器安全要求 ZB J72 021 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ZB J72 026 冷暖通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ZB J72 029 冷暖通风设备外观质量与清洁度 3型式与基本参数 3.1 型式 3.1.1 风机盘管按立式、卧式两种结构型式及明装、暗装两种安装型式制造,其进水方位分位分左进水、右进水。 3.1.2 风机盘管的型式代号及型号表示方法按JB4302 的规定。 3.2 基本参数 220V单相交流电或额定电压380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3.2.1 风机盘管的电源为额定电压 率为 50Hz。

3.2.2风机盘管(单盘管无静压)的基本参数按表 1 的规定。 表 1 代号名义风量① m3/h名义供冷量名义供热量 W 2.525014002100 3.535020003000 550028004200 6.363035005250 7.172040006000 880045006750 10100053007950 12.5125066009900 141400750011100 161600850012750 2020001060015900 2525001330019950 ①名义风量是指标准状态(大气压力为1013hPa、温度 20℃、密度为 1.2kg/m3 )时的风量。 3.2.3风机盘管名义风量的工况参数按表 2 规定。 3.2.4风机盘管名义供冷量和名义供热量的工况参数按表 3 规定。 表 2 进口空气干球温度℃14~27 供水状况不供水 风机转速最高额定转速① 被测风机盘管出口与无静压机组0±2 测试室的空气静压差有静压机组表压值± 2 Pa ①最高额定转速系指在额定电压及频率下达到名义风量值时的风机最高转速。 表 3 项目名义供冷工况名义供热工况 干球温度℃27.021.0 湿球温度19.5- 进口水温7.060.0 进出口水温差 5.0- 供水量-与名义供冷工况相同 风机转速最高额定转速 被测风机盘管出口与测试无静压机组0±2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目录 1.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2) 1.1概述 (2) 1.2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2) 1.2.1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3) 1.2.1.1输入条件 (3) 1.2.1.2向上吹风角度 (3) 1.2.1.3向下吹风角度 (4) 1.2.1.4Nominal位置 (4) 1.2.1.5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 (4) 1.2.2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 (5) 1.2.2.1输入条件 (5) 1.2.2.2横向调节要求 (5) 1.2.2.3宽车的特殊性要求 (6) 1.2.3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6) 1.2.3.1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 (6) 1.2.3.2柯恩达效应 (7) 1.3风量要求 (7) 1.3.1.1有效出风面积的定义 (7) 1.3.1.2极限位置下的有效出风面积要求 (8) 2运动机构设计 (9) 2.1概述 (9) 2.2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9) 2.2.1压力角与传动角 (10) 2.2.2死点 (10) 2.2.3四铰链机构的布置 (11) 2.3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15) 2.3.1摆动导杆机构的布置 (16) 2.3.2制造死点 (16) 2.4齿轮机构的设计 (17) 2.4.1圆柱直齿轮机构的初步设计 (17) 2.4.2模数的选择 (18) 2.4.3柔性结构 (18) 2.5双风门控制机构 (18) 2.5.1双风门机构的基本形态 (19) 2.5.2双风门控制机构的设计 (19) 2.6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呈角度时的机构设计 (21) 2.6.1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同平面呈角度 (21) 2.6.2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异面呈角度 (21)

汽车风道设计

3. I 汽车风道通用设计规范 3.1. 风道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在汽车风道系统设计时,要保证将其制冷和采暖设备的出风均匀地送入车厢内。在满足该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与车内内饰设计及附件相协调。风道系统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1. 必须考虑车身总布置设计、内饰造型设计以及底盘设计中和风道设计相 关的情况; 2. 由于汽车车厢空间有限,空调汽车的风道压力损失问题较为严重,因此 在设计、布置风道时,应特别注意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3. 要考虑风道各支管路之间的风量平衡,各支管路之间的空气流动的压力 损失差值不得超过15%,并要详细计算各支管路的沿程阻力损失; 4. 必须将风道的气流噪声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要对风道的风速进行 控制。通常出风口风速控制在6.5~11m/s ,新风入口处风速5~6m/s ,主风道风速5.5~8m/s ,支风道风速4~5.5m/s ,过滤器风速1~1.5m/s ; 5. 风道不能有大的泄漏点,以保证空调系统功能的发挥; 6. 对风道要进行隔热保温处理,以减少空气在风道输送过程中的冷、热量 损失,并防止低温风道表面结露。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玻璃棉、聚氨脂泡沫塑料等,为了防止火灾,车外风道最好用泡沫石棉隔热,并用石棉布包扎; 3.2.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由于汽车车室内部的空气流动受有限的车厢空间的限制,汽车空调风道的压力损失问题较为严重,风道压力损失是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3.2.1. 风道沿程压力损失 风道沿程压力损失是空气沿风道管壁流动时,由空气与管壁之间的摩擦、空气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摩擦而产生。 风道单位长度的沿程压力损失p m (又称比摩阻)的计算式如下: 2 412ρυλs m R p =

风管、风机盘管送风距离选择、风口选型

风机盘管的静压和余压是一回事,10帕相当1米的风管 通常送风距离5~6Pa 每米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静压是指将风机开启,出风口关闭(此时无动压)测得的静压(等于全压). 余压指设备除了风机还有盘管、滤网等辅件构成,扣除辅件的阻力剩余的全压就是余压,便于选择配管等。 就风机盘管的接管来说,管道阻力不大(不超过1Pa/m)主要考虑出风口、回风口的局部阻力即可 一般厂家在选型时,对于常规的风管,在常规的风速下(主管5-7米/秒,支管4-5米/秒),都计取1Pa/m的阻力.而对于一般的部件,比如回风静压箱取15Pa/个,送风静压箱取40Pa/个,过滤网取10Pa/个,风口10Pa/个. 以上,是一般常规情况下的估算值,敬请参考 静压是指将风机开启,出风口关闭(此时无动压)测得的静压。 动压是指出风口开启后因为气流流动引起的压力,动压=*q*v2=*空气密度*风速的平方;工程当中一般将风速都按定值设计,所以动压就是恒定的,所以克服管路阻力实际上是静压,所以一般正规的厂家介绍时都是说静压,而不说出口余压。 追问一句:风机盘管供冷量Q的大小是随静压Pj的增大而增大还是增大而减小它们之间存在何内在关联当然还有楼主在3楼中所提的静压与风量有何关系所以,从理性角度进行言传上的认识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显然,影响风机盘管供冷量的关键因素是盘管传热系数K,其理论分析公式如下:K=1/{1/P*V^m*ξ^n+1/S*W^r)}(^表示幂指数) 其中:K——盘管传热系数 V——盘管迎面风速 ξ——析湿系数 W——盘管水流速 P、m、n、r——试验系数及指数 式中P、m、n、r为可查已知数据,W为定量,变量因素为V、ξ。 我们知道,其一、在一定范围内,迎面风速V对析湿系数ξ的影响近似于线性比

空调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空调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1.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1.1概述 空调出风口作为空调的输出的终端,应具备风量与风向的调节作用。通过调节出风口,应当能够满足整车的空气循环与制冷控制要求,并能够满足乘客的各种舒适性要求,从某种方面来讲,出风口的设计并非单独从属于内饰设计,而是应当在整车系统中考虑的。 从乘客的需求来说,每个人对于制冷制热的需求各有不同,有些人希望冷(热)风直接吹向身体,有些人希望风不要直接吹向人,而是通过改变整车温度,使自己达到一个舒适的状态,因此风向的调节范围,应当是能够覆盖人体,并能够达到人体外侧的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一般来说,仪表板会布置4个出风口,靠近驾驶员侧的两个出风口用于满足驾驶员的需求,另一侧的两个满足副驾驶员的需求。四个出风口的吹风范围均应覆盖其所服务的对象。 出风口的布置,应当注意避免被其他零件阻挡,主要是仪表罩,方向盘的影响,同时也应当注意避免直吹驾驶员的手部,造成手部的不适影响驾驶。 1.2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基本采用了伟世通的设计要求和观点,通用对于吹风的要求与伟世通在个别地方是有区别的,我会加以说明。至于相关的设计要求是由于亚欧美市场客户需求不同还是欧标,美标等的标准不同而产生的,我目前没有得到相关信息也未作相应的研究,待获取相关信息并研究后,会对后文重新整理,当前还是以伟世通的要求为主进行说明。

1.2.1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对于出风口气流的纵向调节范围要求,请见图1-1 图 1-1 侧视图,气流的纵向调节 1.2.1.1输入条件 如标记○5,○9,做分析的时候,h点位置应当取座椅最前置状态下的位置,因为在座椅前置时,出风口相对于人体的吹风范围是最小的,只有满足了前置座椅的要求,才可以同时满足其他状态下的要求。眼椭圆取99%的,这个与h点的要求原因是一样的,是为了使吹风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各种假人状态。

风机盘管知识要点

北京鑫舍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部 什么是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常用的末端设备,通过机组内的冷水或热水盘管将冷却或加热后的空气送入室内,使室内温度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需求。 图为不带回风箱 1、风机盘管的组成 由热交换器、水管、过滤器、风扇、接水盘、排气阀、支架等组件组成。 2、风机盘管的工作原理 机组内不断的再循环所在房间或室外的空气,使空气通过冷水(热水)盘管后被冷却(加热),以保持房间温度的恒定。通常,新风通过新风机组处理后送入室内,以满足空调房间新风量的需求。 3、风机盘管的类别和型号

风机盘管按形式分可分为卧式安装、卧式明装、立式暗装、立式明装、卡式五种。 按有无冷凝水泵可分为普通型和豪华型。 按照排管数量可分为:两排管和三排管。 注:风机盘管所说的几排指的是风机盘管表冷器铜管的排数,一般两排就是铜管两排,每排8根,一共16根铜管;三排就是铜管三排,每排8根,一共24根铜管。铜管根数越多,制冷效果越好。 按制式可分为两管制和四管制。两管制:普通风机盘管夏季走冷水制冷,冬季走热水制热。四管制:多用于一些比较豪华的场所,可以同时走冷水和热水,即可以根据需要有的房间制冷、有的房间取暖。

左右式判断方式:面对风机盘管出风口,冷热媒进出水管在左侧即为左式,反之为右式。 风机盘管的规格型号及简易设计 1、确定风盘型号: 风机盘管请参考厂家的产品型号,注意盘管的排管数量和接管方式。当较大规格的风机盘管噪音不能满足房间要求时,应取多台小容量盘管。风机盘管容量按照下表选择。 以下为风机盘管国标型号,供参考:

2 、风盘接管管径: 风机盘管接管管径根据末端风机盘管的冷量累计值,按下表确定 3、风盘冷凝水接管管径: 风机盘管冷凝水接管管径根据末端风机盘管的冷量累计值,按下表确定 风机盘管的安装 1、基本常识 (1)室内风机盘管要水平安装。 (2)用直径Φ10mm 吊杆吊装,吊杆做防锈处理,与内机的固定螺母紧固不松动。 (3)吊装位置符合室内空气循环和图纸要求,与楼板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 (4)使用分集水器的安装方式:水模块与分水器之间主管采用Φ40或者Φ32的PPR 管,分集水器与风机盘管之间使用铝塑管连接,流量分配均匀不易发生泄漏。水压试验压力0.6Mpa 保持2小时无泄漏。

第七章风口的布置与选择

7.1风口布置 风口对气流组织有着关键作用,根据送回风量,选择合适的风口,均匀分配,同时避免柱和梁的阻挡。最大可能的减少风量扰动对气流产生的负面效应。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1、新风口应尽量靠近风机盘管的送风口,目的让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均匀。 2、送风口尺寸放大。变风量末端在调节时产生的风速变化会使人感到不舒适, 这在大风量送风口尤为明显。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是加大吊顶风口的尺寸, 尽可能减少出风速度,使这种风速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尽量缩小。一般可将送风口的额定流量加大一档。 3、增强吊顶贴附效应。使吊顶平面保持平整,尽量使吊顶面的凸凹远离送风口。这其中主要包括灯具、水喷淋头和火灾报警探头,两者间须隔开一定的距离。7.2送风口和回风口的选择 在中央空调的系统中,根据中央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将其分成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第一种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房间的本身,没有室外空气的补充;第二种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经过处理后送入空调房间,然后全部排出室外;第三种系统是利用部分的回风和新风混合经过处理后送近空调房间。比较这三种集中式空调的形式,可以看出第一种虽然利用全部回风,经济性好,但是卫生条件差;第二种虽然利用全部新风,卫生条件好,可是不经济;只有第三种即满足了卫生要求,空调运行也经济。 从上面可以看出,采用一定量的回风,能达到节能的效果。空调的回风量影响到空调运行的经济性。计算远离通风管管径的确定相似,由于采用贴附(平送)FK-1型方形散流器风口,因此将流速控制在2――5m/s以内,末端风速为0.2m/s. 尽量满足房间射程要求;回风口同送风口但不需考虑射程。 回风口布置方式和吸风速度: 1、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和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 2、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土0.1?0.2 C的空调房间,宜采用双侧多风口均匀回风; ± 0.5?1C的空调房间,回风口可以布置在房间的同一撤;>± 1C,且室温参数相同或相近似的多房间空调系统,可采用走廊回风。 3、采用侧送时,回风口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采用孔板或散流器下送时,回风口宜设在下部;采用顶棚回风时,回风口与照明灯具宜结合成一个整体。 4、回风口的回风量应能调节,可采用带对开式多叶阀的回风口,也可采用设在回风支管上的调节阀。 5、回风口的吸风速度。见下表:

风机盘管型参数表讲解

风机盘管型参数表讲解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FP系列风机盘管 简述 FP系列风机盘管主要由风机、盘管、凝结水盘、控制和手动放气阀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节能、噪音低、耗电省及安装维护简便、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目前配合户室空调、中央空调进行室内温度及空气调节的理想产品。 本公司可提供用户多种规格及型式选择,标准工况下风量340m3/h~2380m3/h,机组余压0Pa~50Pa;型式有:普通型卧式/立式暗装、超薄型卧式/立式/明装/暗装、嵌入式、扇形吊顶式、立柜式、挂壁式等,更多了一份人性化设计,以完全满足用户对风量、冷量、风压及安装条件的要求。 特点 产品换热器系用美国TRIDAN公司的生产线制造而成,由无缝紫铜管串套高效双边翻铝片,采用机械涨管工艺,使管片结合紧密,传热性能优良,并经过特殊处理,在使用过程中,换热器的空气阻力明显减少,在风速较大时,不会产生冷凝水珠分溅,同时表面防腐蚀性能加强,采用锻黄铜结构集水头,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电动机采用三速低噪音专用马达,高精度封闭轴承,运行过程中无需加油维护,运转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达35000小时,电机引出线用金属软管保护,以免损伤; 采用广角蜗壳,金属多叶离心风轮,动平衡性高; 凝结水盘整体冲压一次成型,杜绝滴漏水现象,表面喷塑防腐处理,经久耐用; 保温材料采用高密度聚氨酯,导热系数小,耐水性能高,抗老化、阻燃、无毒,能保证各地全天候使用而无凝露现象发生。 吊装孔配有橡胶减震垫,最大限度降低机组噪音。

FP系列风机盘管性能参数表 注:低静压机组的额定风量是机外余压为0Pa时的值,在不带风口和过滤器的余压值为12Pa。 供冷工况参数: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进水温度7℃,水温差5℃。 供热工况参数: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1℃,进水温度60℃,热水流量同供冷工况。 上述表格中性能参数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FP系列暗装风机盘管外型及安装尺寸 (请在订货时注明出风及回风形式)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 范(总1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 作者:胡成台 单位: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FCC相关标准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整车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整车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有效面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尺寸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间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尺寸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叶片间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流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流方向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泄漏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风口手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拨钮操作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拨轮操作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验证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验证的内容与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大空间常用风口的设计选型与讨论

高大空间常用风口的设计选型与讨论南京冠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田元健凌云 摘要:探讨高大建筑空间内,送风口的结构布置形式、设计选型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评估,结合鼓喷厂家提供的实验数据,并就应用温度感应自动调节控制的鼓形喷口的项目实例提出了设计、计算方法。关键词:喷口的选型;射程、转角、阻力、噪声的设计计算方法及评估分析 1 概述 我们在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需要对类似车站和机场的候车厅、体育馆、大型展览馆、装备车间等高大空间的空气气流组织进行设计和选型。那么研究和讨论根据已知条件来合理地设计和选择空气的气流组织以及各类送风口的问题就变得现实和需要了。为此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和应用的结果,讨论以下关心的问题: 2高大空间的送风口布置形式 对于高大空间送风口类型的选择和布置,一般而言,高大空间的空气气流分布形式较多采取上送风下回风的形式,与其对应的送风风口的布置形式常见的有顶送风和侧送风二种。对于选择顶送风时,常常选择可变旋流风口。而选择侧向送风时则多选择球形喷口或鼓形喷口,且可以考虑从二侧同时送风的布置形式。根据空间内热湿处理要求,无论考虑选择哪一类送风口,其风口都应具有夏季工况(即送冷风)、冬季工况和过渡季节这三种不同的送风方向的要求。以下结合我们的工程实例讨论如下: 2.1侧送风布置形式的风口设计选型 2.1.1 已知条件 某体育馆所,其长66m宽52m有效层高22m其容积为:75504m3,设计容纳人数为:7000人.夏季室内要求温度27℃±2℃,冬季室内要求温度17℃±2℃;夏季送风温度16℃,冬季送风温度26℃;设计冷负荷为:1050KW,设计热负荷为:875KW,即已知夏季送风温差为11℃,冬季送风温差为9℃,由建筑具体结构的设计决定可设置风口的安装高度为:12.2m.送风口考虑采取二侧上送风下 回风布置形式。要求所有送风口具有根据季节送风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送风角度的功能。 2.1.2设计选型 风口选型程序作出下列选择: 1):送风量Q确定: Q=G*cp*⊿t 夏季送风量:283528m3/h; 冬季送风量:288779m3/h; 式中:G为送风量,kg/s; Cp为空气的定压比热;⊿t为送风温差,℃; 综合考虑系统可能的漏风和峰值负荷后, 可选定送风系统的最小额定风量为:297000m3/h。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一.ID造型; 1.ID草绘 2.ID外形图 3.MD外形图 二.MD设计; 1.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2.拆件; a.LENS结构 b.LCD结构 c.夜光结构 d.通关柱结构 e.防水结构 f.按键结构 g.PCB结构 h.电池结构 i.辅助结构 j.尺寸检查 k.手板跟进

m.模具跟进 其他讨论资料: 1.防水圈的结构 2.瓦楞纸板的结构 3.把JPG图导入PRO/E 4.“止口”的结构 5.其他公司的开发流程 1: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 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

2: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 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明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 3: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附图为MD做的外形图)

4: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 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 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 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 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附图为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

出风口设计指南——布置

Summary of Guideline For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3. 空调出风口 3.1 空调出风口的位置 3.1.1 目标: z z消除对驾驶员手部的过度冷却和不舒适感。 z z使气流指向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头部、肩部和胸部。 z z帮助气流达到后排座位,以改善后排座位的舒适性。 z z通过恰当地布置空调出风口,能够提供的好处是更大HVAC模块或更大压缩机动力所无法实现的。好的位置是对HVAC模块制冷能力的必要补充。 3.1.2 驾驶侧 – 出风口高度要求: z z把第50百分位的双手放在方向盘上9点和3点的位置,可感觉到气流的锥体区域(一个22°夹角的3D锥体)沿着手的表面移动并保持相切,这样在IP表面创建一条线。驾驶侧的空调主出风口的中心线必须位于这条线的上侧和外侧(对于左手出风口,是仪表板的靠外侧;对于右手出风口,是仪表板的靠内侧)。 z z一个11°夹角的3D锥体(最快、最冷的气流区域,占出风量的50%)沿着高于手的方向盘轮缘部分移动并保持相切,这样在IP表面创建一条线。空调出风口的中心线还要位于这条线的上侧和外侧。见图1和图2。(在侧视图中,锥体中心线与眼椭球的下侧相切;在水平视图中,锥体的中心位于同侧眼椭球的中心点上。) z z如果出风口位置不能满足上述高度要求,应该设置后排空调出风口。 3.1.3 乘客侧 – IP上空调出风口高度要求: z z把一个22°夹角的气流锥体水平放置,并使其与第95百分位的膝盖轮廓相切。该锥体与仪表板相交成一点,乘客侧出风口的中心不可低于该点(基于前排乘客的需求)。见图3。 z z使一个11°夹角的气流锥体的下侧与后排座位“T” 点(头部轮廓中心点)相交,同时使它与前排座位第95百分位的躯干线相切。乘客侧出风口的中心不可低于该锥体与仪表板的交点(基于后排乘客的需求)。见图4。 z z如果出风口位置不满足上述高度要求,应该设置后排座位空调出风口。 FIGURE 1. DRIVER SIDE WORLD CLASS OUTLET HEIGHT, SIDE VIEW Flat I/P surface shown for simplicity here. Use actual/proposed I/P surface. Steering column & wheel design position -no tilt ang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