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与过程能力

SPC与过程能力
SPC与过程能力

1.目的:

通过正确使用统计技术,发现本公司生产作业过程和产品的潜在趋势和趋势,以便能达到早期预防或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并得以及时改善的目的。

2.范围:

2.1涵盖整个产品实现过程及涉及的原材料、外加工品及半成品,成品。

2.2适用于客户特别指定的产品特性。

3.责任和权限:

3.1品保部

3.1.1由品保部进行初期过程能力统计以及数据分析。

3.1.2由品保部/技术/生产/采购负责原因分析,对策制订以及对策执行。

3.1.3执行相关统计技术,监督公司统计技术的运行。

3.2生产部

执行量产后的统计分析并对产品不良及过程不良制定对策。

4. 用语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 统计技术的应用范围

5.1.1 部门目标达成与实施情况分析;

5.1.2 针对产品或工序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定量分析和质量改进;

5.1.3 产品的检验。

5.1.4 产品过程能力分析

5.1.5 其他公司级数据的分析。

5.2 公司各部门根据使用需要选用统计技术,常用的统计技术有:

5.2.1 柏拉图(排列图)

5.2.2 推移图

5.2.3 层别法

5.2.4 直方图

5.2.5 分布图

5.2.6 X-R图

5.2.7 P图

5.2.8 CpK\PpK分析

5.2.9 统计抽样

5.3 统计技术的使用方法

5.3.1 柏拉图

柏拉图的使用以层别法的项目类别为依据,依照排列位次后的统计表制成柏拉 图,以便直观的看出存在的关键问题,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其步骤为: a.将要处理的事以现象、状况或原因加以层别。 b.确定收集资料的时间间隔,应尽可能定期。 c.计算出各项目类别所产生的数据及所占的比例。 d.依照数据所占的比例的大小顺序排列。 e.计算出数据所占的比例的累计值。

f.以项目类别为横轴,以累计值为纵轴,绘出柱状图。

g.连接累计曲线。

从柏拉图中可清楚的找出关键问题,针对关键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具 体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执行。

5.3.2 统计抽样

本公司产品采取抽样检验标准。

a.本公司产品抽样检验标准依据MIL-STD-105E 及产品的重要性、产品特性的 重要性拟订具体的抽样计划。

b.具体的抽样检验作业按相关检验基准书进行.

5.4统计过程管理

5.4.1当客户要求或公司要求对相关工序尺寸进行SPC 管理时,公司相关部门进行X-R 图控制并进行过程

能力研究。

5.4.2 抽样:样本大小一般至少为25组\100个以上,客人有特殊要求时或有其它特殊情况可不受此限。 5.4.3 测试与记录

相关人员将检验后的数据记录在相应表格上(参照SPC 手册上的表格)。

5.4.4 数据处理

1)平均数^μ=x =

2)标准差σ= R - /d2

3)过程精密度Cp=(USL-LSL)/6σ(双边公差) 4)上单边过程精密度Cpu=(USL- X =

)/3σ(单边公差) 5)下单边过程精密度 Cpl=(X =

-LSL)/3σ(单边公差) X =-(USL+LSL)/2 6)过程准确度Ca=

(USL-LSL)/2

7)过程能力指数Cpk=MIN{Cpu,Cpl} =Cp(1-Ca)

5.4.5评估

5.4.5.1

X -

-R 图读图方法:

5.4.5.1.1 控制图处于管制状态

a. 点子不超出上下管制线。

b. 点子排列没有缺陷。

5.4.5.1.2 控制图处于非管制状态:

a. 超出:点子超出上下管制线。

b. 链状:点子呈链状排列,即连续7点以上出现在中心一侧。

c. 偏离(仅供参考)

1) 连续11点至少有10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 2) 连续14点至少有12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 3) 连续17点至少有14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 4) 连续20点至少有16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 d. 倾向: 7点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

1) 接近:连续3点中至少有2点出现在控制限附近 2) 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出现在控制界限附近。 3) 连续10点中至少有4点出现在控制界限附近。

e. 周期:点子上升或下降出现明显的一定间隔,呈周期性变化。 5.4.5.1.3 过程能力指数评估:

5.4.5.1.3.1要过程事件(如工具变更,机器修理等)须摘记于相应之

X -

-R 控制图及/或直方图上。

5.4.5.1.3.2 有关过程能力指数相关重要概念定义如下: a.

过程能力指数(CPK): 表征某特定过程固有变

异的指标,仅适用于稳定过程,且数据呈正态分配时,在CPK 值之

统计处理公式中,标准偏差σ可用R -/d2来近似估计。

b.过程性能指数(PPK): 表征某特定过程总变异

的指标,PPK 值之统计处理公式中,标准偏差σ用样本标准差σs

来估计。

5.4.5.1.4过程能力指数评估默认值要求:

a.若客户对过程能力有指定要求,则依客户指定要求评估。

b.若客户对过程能力无指定要求,则依下表默认值进行评估。

c.不属正态分配之数据,可依顾客之需求,采用CPK以外之方法评估过程能力.如PPM值法。

5.4.6 改善对策策划与执行:

5.4.

6.1 相关分析人员根据结果,对不能接受的情况从人\机\料\法\环方面

进行分析。

5.4.

6.2当过程能力指数低于默认值要求时,依<表->不符合处理对策进

行处理。

5.4.

6.3不论过程能力表现如何,均需由品保部主导对过程管制特性进行持

续不断地改善,具体可以系统性地在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a. 调整过程加工之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

b. 提高过程作业水平,减少分散程度。

c. 修正标准范围。

5.4.

6.4品保部门需每天对原始数据与处理之图表进行存盘,并建立相应清

单,每月需对当月份统计过程管制状况进行总结并在下月品质会议

上报告。

5.4.

6.5若因产品品质特性参数偏离规格上限或下限而致CPK值无法达成要

求时,需向相关客户提出书面变更申请.若客户不同意变更而同意接

受该产品时,则可不再持续作过程能力分析。

5.4.

6.6如果X--R控制图和功能数据显示过程能力过高(Cpk /Ppk 3)时,本

公司可在取得客户正式同意后,修改控制计划内容,另外;当客户有

要求较高或较低之过程能力时,则于相应之控制计划中予以注明。

SPC-过程能力分析

统计过程控制(SPC ) 一、 基本概念 1. 变差 1.1 定义: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 1.2 分类: 1.2.1 固有变差(普通变差):仅由普通原因造成的过程变差,由σR/d 2来估计。 1.2.2 特殊变差:由特殊原因造成的过程变差。 1.2.3 总变差:由于普通和特殊两个原因造成的变差,σS 估计。 2. 过程 2.1 定义:能产生输出—- 一种给定的产品或服务的人、设备、材料、方法 和环境的组合。过程可涉及到我们业务的各个方面,管理过程的一个有力工具,即为统计过程控制。 2.2 分类: 2.2.1 受控制的过程:只存在普通原因的过程。 2.2.2 不受控制的过程:同时存在普通原因及特殊原因的过程。又称不稳定过 程。 3. 过程均值: 一个特定过程的特性的测量值,分布的位置即为过程平均值,通常用X 来表示。 4. 过程能力: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 6σR/d 2)的总范围. 5. 过程性能:一个过程总变差的总范围( 6σ S ). 6. 正态分布: 一种用于计量型数据的、连续的、对称的钟型频率分布,它是计量型数据用控制图的基础,当一组测量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时,有大约68.26%的测量值落在平均值处正负一个标准差的区间内,大约95.44%的测量值将落在平均值处正负二个标准的区间内。这些百分数是控制界限或控制图分析的基础,而且是许多过程能力确定的基础。 7. 统计过程控制:使用诸如控制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或其输出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并保持统计控制状态,从而提高过程能力。 8. 措施 ? ? ? ?

8.1 定义:减小或消除变差的方法。 8.2 分类: 8.2.1 局部措施: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由与过程直接相关人员实施,大约 可纠正15%的过程问题。 8.2.2 对于系统采取措施: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 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 9. 标准差: 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中统计抽样值(如:子组均值)的分布宽度的量度,用希腊字母σ或字母S(用于样本标准差)表示。 10. 规范:某特定特性是否可接受的技术要求。 11. 控制图:用来表示一个过程特性的图像,图上标有根据那个特性收集到的一些统计数据,如一条中心线,一条或两条控制限,它能减少I 类错误和Ⅱ类错误的净经济损失.它有两个基本用途:一是用来判定一个过程是否一直受统计控制;二是用来帮助过程保持受控状态。 12. I 类错误:拒绝一个真实的假设;例如:采取了一个适用于特殊原因的措施而实际上过程还没有变化;过度控制。 13. Ⅱ类错误:没有拒绝一个错误的假设;例如:对实际受控特殊原因影响的过程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不足。 14. 计量型数据:定量的数据,可用测量值来分析。 15. 计数型数据:可用来记录和分析的定性数据,通常以不合格品或不合格形式收集。 二、 控制图 1、 控制图的构成:以X 图为例: :上控制线 取样时间 CL :中心线 LCL :下控制线 特性值

SPC-过程能力研究评价指导书

(SPC)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能力研究评价作业指导书 批准:鲍国平 审核:陈明 编制:方维维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09年01月15日发布2009年01月15日实施过程能力研究评价作业指导书JR/C-8.2.3J-001 1目的 对过程(工序)能力进行研究评价,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确保过程能力满足质量特性值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特殊过程或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的工序能力的评价和控制。 3职责 3.1技术科 负责确定根据顾客或加工要求确定工序方案、合理选择加工设备、通过流程图研究上、下道工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相应的工序能力指数的研究评价。 3.2检验科 负责通过测量手段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和评价。 3.3生产车间 通过对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的控制,保证工序能力的稳定性。 4 SPC操作要求 4.1.控制特性和控制图的类型确定 4.1.1 控制特性、抽样数和测量频率的选择可参考《X-R控制图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 4.1.2当PPAP有要求时,可选用其它适用的控制图对其指定的特性采用SPC控制,顾客没有特殊要求时,一般采用X-R控制图作为控制依据。 4.1.3对SPC参数表的任何更改,必须由项目小组共同认可,生产技术副总批准方可进行。 4.2参数的采集 4.2.1根据X-R控制图的制作要求,由项目小组下达初始能力研究计划,指定专人使用专用的参数收据表格收集过程特性参数。 4.2.2当PPAP有要求时,由项目小组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其它计数控制图或计量性控制图,收集数据的频率、方法根据规定的样本要求确定 4.3初始能力研究 4.3.1检验科应对新过程中项目小组或顾客指定的特殊参数进行初始能力研究,这些数据应达到顾客的要求。如没有特别要求,对于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结果(生产日不到30天)和不稳定的过程PPK>1.67。 4.3.2初步的过程能力研究属短期行为且不考虑将来的人员、物料、方法、设备、测量系统以及环境的变化影响。 JR/C-8.2.3J-001 4.3.3样板控制计划中指明的特殊特性的参数必须采用SPC方式控制,技术科负责收集测量的样本数据及绘图,并将控制保留在PPAP文件中。4.3.4对那些由顾客或本公司指定的特性,可以采取单值移动极差法进行研究,且应对不稳定信号进行检查,如果不稳定信号出现,应采取纠正行动,

SPC过程能力研究评价指导书

莱州市XX机械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JT/C-8.2.3J-001版号:A/0 (SPC)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能力研究评价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06年11月15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

测 施 过程能力研究评价作业指导书 JT/C -8.2.3J -001 1 目的 对过程(工序)能力进行研究评价,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确保过程能 力满足质量特性值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特殊过程或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的工序能力的评价和控制。 3 职责 3.1 技术科 负责确定根据顾客或加工要求确定工序方案、合理选择加工设备、通 过流程图研究上、下道工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相应的工序能力指数 的研究评价。 3.2 检验科 负责通过测量手段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和评价。 3.3 生产车间 通过对人、机、料、法、环、 等因素的控制,保证工序能力的稳定性。 4 SPC 操作要求 4.1.控制特性和控制图的类型确定 4.1.1 控制特性、抽样数和测量频率的选择可参考《 X -R 控制图作业指 导书》要求进行。 4.1.2 当 PPAP 有要求时,可选用其它适用的控制图对其指定的特性采用 SPC 控制,顾客没有特殊要求时,一般采用 X -R 控制图作为控制依据。 4.1.3 对 SPC 参数表的任何更改,必须由项目小组共同认可,生产技术副 总批准方可进行。 4.2 参数的采集 4.2.1 根据 X -R 控制图的制作要求,由项目小组下达初始能力研究计划, 指定专人使用专用的参数收据表格收集过程特性参数。 4.2.2 当 PPAP 有要求时,由项目小组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其它计数控制图 或计量性控制图,收集数据的频率、方法根据规定的样本要求确定 4.3 初始能力研究 4.3.1 检验科应对新过程中项目小组或顾客指定的特殊参数进行初始能力 研究,这些数据应达到顾客的要求。如没有特别要求,对于初始过程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