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登记表

病虫害防治登记表

病虫害防治登记表

区域责任人:年月序号: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受不良环境重要条件和病源的不断刺激,其新陈代谢受到持续的干扰,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因而在组织解剖上和外部形态上表现“反常”的状态(即是病态),并在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重要特点就是植物和病源相互作用的持续性,即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伤害是特发的,没有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不能称之为病害。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不能传染的,其发生主要是二方面的因素: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的反映。 侵染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主要是由其他生物寄主引起的,也可称之为寄主性病害,引起该病害的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引致的病害约点整个植物病害的80%以上,而真菌中,半知菌这类的高等真菌又占整个真菌病害的80%以上。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一)、症状 变色:植物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常见的有:褪绿和黄化、红叶、花叶和斑驳。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感病死亡,形成各样的病斑,是局部的。 常见的有:叶斑和叶枯、疮痂和溃疡、立枯和猝倒。

腐烂:植物组织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成。植物任何部分都可发生。常见的有:软腐和干腐、流胶和流汁。 (腐烂和坏死区别是:腐烂是整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轮廓) 萎蔫植物的叶片因缺水而下垂的现象。 畸形常见的有:簇生和丛生、矮缩和皱缩、卷叶和缩叶、瘤肿和徒长、叶变。 (叶变是指植物花器各部分转化为绿色叶状结构的症状)(二)类型 1、植物病原真菌 在真菌分类中,很多学者认为真菌是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五个亚门。较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鞭毛菌亚门属低等真菌,半知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属高等真菌。 原核类—原核界(细菌等)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孢子为卵孢子,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主要以水传播。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主要是以气流传播。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孢子是子囊孢子,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主要以气流传播。

病虫害防治实习报告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强我们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综合技能的训练,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椐教学计划和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具体要求,对我们进行为期一周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实习。本次实习在杨凌周围及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通过实习,使我们了解园艺植物病虫害的主要类别,掌握园艺植物主要病虫害的诊断和鉴定技术,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发生情况的调查与损失估算,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的基本技能训练,使我们学习园艺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 三、实习内容: 主要果树害虫专题调查 主要果树病害专题调查 主要蔬菜害虫专题调查 主要蔬菜病害专题调查 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四、害虫的调查 (一)调查的种类 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调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调查调查当地农作物、果树、蔬菜、林木上的主要害虫的越冬情况、发生时期、发生数量、为害程度、主要环境因素的变动以及防治效果等,其目的在于为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 2、害虫的普查调查某一种、某一类植物或某一地区害虫的种类、优势种、为害程度和分布范围等。目的是了解害虫发生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3、专题调查为解决害虫发生和防治中存在的某一问题,如了解发生规律、简化调查方法、探索测报依据、明确防治标准、提高防治效果等所进行的调查,以方便于研究性调查。 (二)调查方法 1、田间调查 (1)、地块选择调查的地块,应具有代表性。例如调查棉铃虫,一般要选择长势好、长势中等、长势差的棉田备一块。原因是棉铃虫在不同长势的棉田中发

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

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 摘要: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农副产品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户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农民在农药和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提出了让农民生产安全食品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农药;化肥;食品安全 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虽然对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对农产品数量的要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农副产品有害物质超标、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含有残存农药、化肥的农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危害。2006 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15 个乡镇进行了农药、化肥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农学两方面的专家联合设计,调查实施人员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事先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调查方式为入户访谈式调查,对1 000 个农户入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88 份。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民在农药、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1 农药使用与食品安全 经对河南省15 个乡镇、50 个行政村、1 000 个农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农户在选购农药时首先考虑的是病虫害的防治效果;70%以上的农户不知道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会危害人体健康;90%农户使用农药时不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80%的农户随意丢弃用过的农药包装物和剩余农药。尽管国家严格禁止在蔬菜等农产品上使用高毒剧毒农药,然而市场上出售的一些高毒农药,价格便宜、杀虫效果又好,自然就成为农民的首选药品。个体农户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依靠农药而又不可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造成菜田生态系统失衡、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严重后果。笔者曾经在小麦抽穗时下乡调研,当时麦蚜虫猖獗,有位农民给小麦喷了6 遍农药。他说,不喷药就欠收了,如果停止使用农药,蔬菜的产量将减少40%~65%,有的蔬菜甚至会绝收。调查结果还显示,在415 户种植小麦的农户中,有393 户农户对小麦使用过农药,其中14 户农户在小麦收获前15 天使用过农药,占3.4%;在507 户种植玉米的农户中,有324 户农户对玉米使用过农药,其中只有 2 户农户在玉米收获前15 天使用过农药,占0.4%;200 户种植大豆的农户中,155 户农户对大豆使用过农药,其中只有1 户农户在大豆收获前15 天使用过农药,占0.5%;调查农户中有220 户种植蔬菜,所有调查农户都对蔬菜使用过农药,其中有192 户农户在收获前15 天使用过农药,占87.3%;45 户种植果树的农户全部对果树使用过农药,而且有41 户在水果收获前15 天使用过农药,占91.1%。不论是粮食还是蔬菜、果树,在收获前15 天是禁止使用农药的,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户对农药使用规定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违规农户占很大比例。农户使用违禁农药情况的调查结果:338 户农户使用过甲胺磷,占调查农户的42.9%;151 户农户使用过除草醚,占调查农户的19.2%;101 户农户使用过氰戊菊酯,占调查农户的12.8%;有92 户农户使用过杀虫眯,占调查农户的11.7%;81 户使用过三氯杀螨醇,占调查农户的10.3%;59 户农户使用过甲拌磷,占调查农户的7.5%;46 户农户使用过久效磷,占调查农户的5.8%;30 户农户使用过克百威,占调查农户的 3.8%;28 户农户使用过涕灭威,占调查农户的3.6%; 23 户农户使用过甲基对硫磷,占调查农户的2.9%;20 户农户使用过对硫磷,占调查农户

病虫害调查报告

病虫害调查报告 篇一:虫害调查报告 工厂虫害调查报告 一建立网报测点1分类设立测报点2监测调查的重点 二开展监测调查1监测区域的待定2调查方法 灯诱法:灯诱是指利用虫情测报灯、杀虫灯诱捕趋光性害虫,通过对诱捕到的害虫种类和数量的观察,分析害虫的发生量和发生趋势。每栋楼选择十处各挂一台杀虫灯,每周开灯不得少于4天,统计当天灯下诱集的害虫数量。 抽样调查:每栋楼选择一块临时标准地(每栋楼不得少于十块临时标准地)每周进行抽样调查,观察害虫数量级种类进行统计。 三数据上报 将每周监测到的不同区域的害虫数量及种类上报公司相关负责部门四发布预报 1、病虫灾害预报根据灯诱和调查的结果,结合病虫发生规律,分析病虫害的发生期及发生趋势,定期或不定期向公司相关部门,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病虫灾害损失。 2、预报种类主要分三种,一是“病虫灾害动态”,报告对象主要是领导,内容是病虫害发生现状、发生种类和组织管理。二是“病虫情预报”,报告对象主要是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内容主要是依据调查的数据,作具体的技术分析,对未来可能

的发生地点、危害程度和发生趋势进行预报三是“病虫害防治预报”,报告对象各车间仓库负责人,内容是即将发生的病虫信息、防治最佳时间和防治方法等 3、发布途径1)在防治关键时期,以简报的形式及时向各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发出病虫情预报。2)利用公司的“虫害防护专栏”张贴病虫情简报,指导车间,仓库,宿舍,开展防治工作。 五、组织管理与职责 1、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2、设立职责部门指导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督促各相关部门及时做防护工作。 六、技术支撑 1、专家解答市级单位负责常见病虫害的种类鉴定;省局负责新发生病虫种类的鉴定,方法是基层对鉴定不出的种类,用数码相机(500万像素以上)将保存完整、鳞片未脱落、颜色斑纹清晰的昆虫标本或卵、幼虫、蛹、病害等以特写镜头的方式拍摄成数码相片,写上采集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将照片直接上传以寻求帮助。 20XX厂区生产区域虫害检查表 虫害总结报告 篇二:林果病虫害调查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 课程名称:调查技术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林果病虫害防治,林学(091)班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病虫害的)短期预报:以天为单位,预测3 ~ 10天病害或虫害的情况。 如依据田间菌量积累情况、短期天气预报及病原物的侵染特点等预测病害情况B从害虫前一个虫期预测后一个虫期的发生期和发生量。 病程: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一般将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 病症: 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初侵染和再侵染: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对植物最初的侵染,称为初侵染。再侵染则是由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再侵染植物的健康部位或健康植株。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病毒、细菌、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叫传染性病害。 垂直抗性:垂直抗性的植物品种仅对病原物的某些小种具有较高水平的抗性,而对其它小种不具抗性。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侵染过程的为单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病原物对寄主有多个侵染过程,为多循环病害 单主寄生和转主寄生: 在同一寄主上完成真菌的生活史,为单主寄生。需要在不同科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多胚生殖:在一个卵内发生两个或数百个、甚至多达上千个胚胎,进而发育成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非传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传染性病害。 非传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传染性病害。 寄生性:病原物寄生在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 兼性寄生物:以腐生为主,兼能寄生的生物。 交叉保护: 是指病毒的弱毒株系可以保护植株免受同一病毒强毒株系的严重为害的现象。利用交叉保护,可以通过给植物接种病毒的弱毒株系的办法,从而达到防止强毒株危害的目的。 颉颃作用:是指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现象。 经济阂值:是接近但未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时的害虫种群密度或植物受害的程度。 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那个关键性种群密度或作物受损害的程度。 抗病性: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及侵染后所造成损失的能力称为抗病性。 年生活史:昆虫以当年越冬虫期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成为年生活史。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耕作栽培制度,选用抗(耐)性品种,加强保健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自然环境等来抑制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侵染循环:侵染性病害从上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趋性: 是昆虫以反射作用为基础的进一步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昆虫对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行为,或趋或避,其趋性有趋光性、趋化性及趋温性。 全部种群治理: 是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群集性: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现象称群集性。 生理年龄抗性:寄主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有差异。 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内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系统凭借其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达到控制虫害或病害的目的。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环节,称为食物链,但一个单纯的食物链是不存在的,通常是许多彼此交错联系的食物链结合在一起,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世代: 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开始,经过幼虫、踊到成虫性器官成熟并能繁殖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一代o 世代重叠: 是指同一时期内,出现前代和后代混合发生,代界不明显的现象。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色、温度、湿度及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法。 休眠与滞育:昆虫的体眠是由环境因素不适宜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不良环境消除后,可立即停止休眠恢复生长发育。 滞育是由外界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稳定性支配,造成昆虫的生长发育暂时中止的现象。在滞育期,给予良好条件,也不能解除。症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组成。病状是植物本身表现的异常状态,病症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的内部和外部,生理和组织上均表现出不正常的现象。 植物检疫: 是由国家颁布法规,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植保措施。 致病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能力。 种群与群落:种群,农田生态中的种群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内彼此密切关联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群落:在特定环境中彼此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结构、功能及与环境有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组合。 专性寄生物:只能寄生不能腐生的生物,或者说只能从寄生的活细胞获取营养的寄生物。 填空题1 1993 年,一种危险性检疫害虫由境外传人我国,在海南三亚市反季节瓜菜作物上首次被发现,现已扩大到全国20多个省市,它是一种多食性的潜叶害虫,对瓜类、豆类危害尤其严重,这种害虫是美洲斑潜蝇 病原物的浸染过程分为侵人前期、侵入期、潜伏期和发病期四个时期。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能力称为(致病性)。 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垂直抗性由(主基因)基因控制,水平抗性又称(寡非专化性)抗性,由(一般性多) 基因控制。 蝽象属于半翅目。 当今治理有害生物的策略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大面积种群治理、全部种群治理三种。 海棠锈病又名苹栓锈病,主要危害海棠及仁果类观赏植物和栓柏。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传播 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传播 黄瓜幼嫩叶片抗霜霉病,而成熟叶片易感病,说明寄主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有差异。 蝗虫、蟋蟀、蝼蛄属于(直翅)目。 蝗螂目昆虫的头部呈三角形,触角丝状,口器为咀嚼式,前胸极长,前足为捕捉足 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有免疫、抗病、耐病和感病等几种。昆虫的变态方式有不全变态和全变态。 昆虫的腹部是(代谢与生殖)的中心,腹腔内有(消化、排泄、呼吸、神经、循环和生殖)等器官。 昆虫的呼吸器官是由(外胚层内陷)而成的管状器官系统,分为( 气门)、(气管)。和( 微气管)。 昆虫的口器有多种类型,最主要的是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 昆虫的头部附器有口器、触角和眼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 昆虫的主要特点是种类和数量繁多分布广泛和适应能力强 昆虫分类的阶元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由母体直接产出幼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 美人蕉锈病病原属于(担子菌亚门的锈菌)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孢子体在活的寄主上)越夏和越冬。 苗木猝倒病的典型特征为苗木猝倒 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变化。 蔬菜霜霉病主要危害十字花科、高宦、葱蒜、瓜类、菠菜类蔬菜,,主要的为害部位是叶片 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两种。 我国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蜘虫主要有挑蜘( 烟蜘〉、萝卡螃( 菜缝管蜘)和甘蓝蜻〈菜蜘)三种。 舞毒峨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 仙人掌的(黄色球)类品种易感炭疽病。 引起月季白粉病的病原菌是蔷薇单囊壳菌,该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芽鳞中越冬。 影响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 有些真菌侵入寄主后形成的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叫(吸器 在气温25—30℃条件下,雨量与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植物病害病症的类型包括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和脓状物 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畸形和萎焉。 植物病害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致病性强繁殖数量大的病原物) 、二是(连续连片种植面积大的感病品种) 三是(有利于病原物侵染繁殖及传播的环境条件)。 植物病原细菌的形状为杆状、田间诊断细菌病害的方法之一是观察植物组织切口是否有菌版溢出。 植物病原细菌均为杆状,繁殖方式为裂殖 子囊菌无性繁殖一般形成分生抱子,有性繁殖形成子囊抱子。 选择题1 白菜抗霜霉病的品种为(青帮品种)。 步行甲的胸足为(步行足)。

第三季度病虫害防治总结

第三度园林病虫害防治 总结、计划文件资料及防治日志青岛日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季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计划 (七月份) 上旬: 1、继续检查和防治各种树木、花卉的红蜘蛛,可喷菊酯类杀虫剂。 2、防治白蜡、海棠、五角枫、紫荆、月季等树木、花卉的绿刺蛾、扁刺蛾幼虫,方法同 前。 3、防治草坪粘虫,方法同前。 4、防治合欢巢蛾幼虫,可摘除虫巢消灭、喷杀虫剂等。 中旬: 1、喷药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 2、防治五角枫黄萎病、紫荆枯萎病、月季白粉病等,注意排水,控制温度、喷药、灌药, 清除病源等。 下旬: 1、防治元宝枫细蛾第2代幼虫,油松毛虫幼虫等害虫,可喷菊酯类杀虫剂。 2、防治肩扁蚧、松针蚧的若虫。 (八月份) 上旬: 1、防治第3代国槐尺蠖幼虫。 2、防治杨白潜叶蛾幼虫,傍晚施药等。 3、防治柏毒蛾幼虫。 中旬: 1、防治褐锈刺蛾、扁刺蛾、黄刺蛾第2代幼虫。 2、防治国槐潜叶蛾幼虫。 3、防治合欢巢蛾第2代幼虫,方法同前。 下旬: 喷药或注药杀光肩星天牛初孵幼虫。 (九月份) 上旬: 1、防治杨白潜叶蛾幼虫。 2、防治各种树木、花卉的红蜘蛛,方法同前。 3、防治紫薇绒蚧若虫,可喷清水冲洗或施药等处理。 中、下旬: 防治大青叶蝉,防产卵危害,清除附近杂草、喷药等。

第三季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总结: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美国白蛾、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病虫害。为此,对负责养护段绿地喷施菊酯类杀虫剂、石硫合剂、百菌清等药剂,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及时清理枯枝、病虫枝、落叶、垃圾等,。 特别注意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做到用药准确并注意施药方法。 在施药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喷药时必须成雾状,叶面附药均匀,喷药范围应相互衔接,不得出现空 白喷不到的地方。 2、依据天气情况喷药,大风天气禁止打药。 3、使用高射喷头喷药时,应随机摆动喷枪,尽一切可能激散水柱,使其成 雾状,减少药液流失。 4、喷药前做好虫情调查,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喷药后要做好防治 效果调查,记好病虫防治日应记。 5、配药浓度要准确,不能发生药害。 6、正确使用药品,防止出现危害人畜等不安全事件。

各种作物病害一览表

果树病害 梨树病害 1、果实病害 梨黑星病、梨炭疽病、梨轮纹病、梨疫霉病、梨红粉病、梨黑斑病、梨叶斑病、梨侧腐病、梨叶疫病、梨软腐病、梨霉污病、梨蝇粪病、梨褐腐病、梨柄基腐病、梨烂果病、梨牛眼烂果病、梨青霉病、梨锈环病、梨石痘病、梨同心环纹病、梨裂果病、梨锈斑病、梨黑皮病、梨红顶病、梨釉皮果病、梨心腐病、梨顶腐病、梨黑心病 2、枝干病害 梨树腐烂病、梨树轮纹病、梨于枯病、洋梨干枯病、梨树木腐病、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梨锈水病、梨红癌病、梨疤状溃疡病、梨干腐病、梨树衰退病、梨疱溃疡病、梨树疫病、梨火疫病、日本菟丝子 3、根部病害 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根朽病、根癌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 4、叶部病害 梨锈病、梨白粉病、梨褐斑病、梨灰斑病、梨斑纹病、梨细菌性花腐病、梨环纹花叶病、梨脉黄化病、梨红色斑驳病、梨叶斑点病、梨萎缩病、梨叶灼病 苹果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1、果实病害 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黑星病、苹果干腐病、苹果煤污病、苹果蝇粪病、苹果疫腐病、苹果黑痘病、苹果黑点病、苹果X斑点病、苹果褐腐病、苹果白腐病、苹果黑腐病、苹果菌核病、苹果干眼烂果病 2、叶部病害 苹果锈病、苹果白粉病、苹果环纹叶枯病、苹果褐斑病、苹果轮纹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灰斑病、苹果圆斑病、苹果花腐病、苹果银叶病 3、枝干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树烂皮病、苹果树干腐病、苹果树枝溃疡病、苹果树疫腐病、苹果树赤衣病、苹果树泡性溃疡病、苹果星盘孢枝腐病、苹果炭疽溃疡病、苹果干枯病、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苹果树枝枯病、苹果树木腐病、苹果树地衣病、日本兔丝子、槲寄生 4、根部病害 苹果树白纹羽病、苹果树根朽病、苹果树紫纹羽病、苹果树根腐烂病、苹果树白绢病、苹果白根腐病、苹果圆斑根腐病、苹果苗立枯病 二、细菌性病害 苹果根癌病、苹果毛根病、苹果泡斑病、苹果疮皮病、苹果火疫病 三、病毒类病害 1、果实病害 苹果锈果病、苹果锈环斑病、苹果星裂果病、苹果环斑果病、苹果柚果病、苹果小果病、苹果粗皮果病、苹果绿皱果病、苹果疤皮病 2、叶部病害 苹果花叶病、苹果半边黄花叶病、苹果褪绿叶斑病、苹果皱叶病 3、枝干病害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昆虫的外生殖器: 昆虫用以交配与产卵的器官,雌性外生殖器称产卵器,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 2. 两性生殖: 通过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与雌性产生的卵结合后产生的受靖卵,发育成新个体。 3. 孤雌生殖: 昆虫卵不经过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 多胚生殖: 昆虫一个卵发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胚胎的生殖方式。 5. 卵胎生: 昆虫卵就在母体内孵化直接产出幼体的生殖方式。 6. 幼体生殖: 昆虫还在幼体阶段就能生殖产生后代生殖方式。 7. 昆虫的变态: 昆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 8. 孵化: 昆虫胚胎发育完成后脱卵壳而出的过程。 9. 蜕皮: 昆虫从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在旧表皮下形成新表皮,蜕掉旧表皮的现象。

10. 龄期: 相邻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11. 羽化: 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不完全变态的末龄若虫或稚虫、完全变态的蛹)脱皮而出的过程。 12. 性二型: 同种昆虫的雌雄两性个体,除产生性细胞的生殖腺和实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构造不同外,在个体大小和体型、体色、外部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3. 多型现象: 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在大小、体型、颜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4. 世代: 昆虫一个新个体(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到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15. 生活史: 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更确切的说是从当年的越冬虫态活动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过程,称为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 16. 休眠: 通常是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可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休眠分为越冬与越夏。 17. 滞育: 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但不是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长期的历史性反映。当不良环境条件远未到来前,昆虫已经进入滞育。一进入滞育,解除需要条件。具有滞育现象的昆虫都有固定的滞育虫态。

森林病虫害防治报告

森林病虫害防治报告 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森林具有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森林人人有责。森林病虫害素有不冒烟火灾之称,可见其危害程度的严重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森林不仅是工业、建筑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而且在影响生态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中,森林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可以调节改善生态环境中大气候,起到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定性的作用,更可以涵养水源、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的作用,也是一个大的生物多性的资源库、对保持生态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宏伟目标,发展林业生产、保护林业生产,是我们林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1、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对森林病虫害的危害认识不足 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长期以来,没有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缺乏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使森防工作在抓法上和工作力度上,与造林绿化和森林防火相比,都有相当差距。因而在推进森防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 2、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 近些年来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增加,特别是单一品种的森林造成了病虫害的增加。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近些年来的干旱和暖冬的天气原因,森林病虫害向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使成灾害虫的种类增多,给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比较高的难度。第二,林地与耕地交叉,使农作物害虫朝着林地发展,带来比较大的治理难度。第三,害虫出现变异,造成常有发生顽固难治暴发现象,造成研制防治害虫农药上更加困难。最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消失,发生造成生态治理的缺失。 3、病虫害发生的严重恶化 温室效应不仅使全球沙漠化扩大和旱涝灾害频发,也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使林木生长条件发生极剧变化,暖冬现象使森林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大,为其病虫害的大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4、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能力 林业生产环节脱节,造林、育苗、引种、规划设计等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处于被动局面。例如,不管是当地苗木种子的流动销售或者是外调种子,都没有一签两证,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致使外地病虫害随之而来,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5、病虫种类繁多 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1、植物病害:植物在自然界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代谢上发生了改变,造成了损伤或损害。 2、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适合,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这种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 3、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为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 4、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5、病状:是指植物本身的各种异常变化。 6、病症: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7、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8、综合症: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枯斑,侵染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 9、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事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有时会发生彼此干扰的拮抗现象,也可能出现加重症状的协生作用。 10、隐症现象: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隐症的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是个带菌植物,一旦环境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隐症的植物还会重新显症。 11、有性生殖:真菌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多在生长后期。 12、准性生殖:异核体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形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杂合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通过非整倍体分裂不断丢失染色体实现单倍体化,最终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过程。 13、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专性寄生物,无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也称为分子寄生。 14、病毒的多分体现象:多分体现象为植物病毒所特有,并仅存在于+ssRNA(其单链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起mRNA作用)病毒中。多分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核酸链上,包被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体中。单独一个粒体不能完成侵染,必须是一组粒体同时存在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 15、外寄生:虫体大部分留在植物体外,仅以头部穿刺到寄主的细胞和组织内吸食,类似蚜虫的吸食方式。 16、体内寄生:整个虫体侵入根组织内,或至少在其生活史中有整个虫体钻入根内取食。 17、半内寄生:仅虫体前部钻入根内取食。 18、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如:菟丝子、列当、无根藤等。 19、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水寄生”。 20、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大白菜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调查报告

大白菜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调查报告

一、大白菜的形态特征: 大白菜的一生要形成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6个不同形态的器官。 1、根:大白菜为浅根直根系,根担负着吸收水分、养分和支撑地 上部分德重任。大白菜根由组根和侧根组成,主根粗而 长,侧根细而短。 2、茎:大白菜茎是输送养分和水分的通道,分为短缩茎和花茎。 短缩茎是营养生长阶段着生叶片的地方;花茎是着生茎生叶和 花、果荚的地方。 3、叶:大白菜的叶即是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的主 要器官,又是营养贮藏器官。全株先后发生的叶有子叶、初生 叶、莲座叶、球叶和茎生叶。 a、子叶:子叶是贮藏养分的器官。为肾形、光滑、无锯齿,有 明显的叶柄、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 b、初生叶:又叫基生叶,是继子叶之后长出的2片真叶。长椭 圆形、具羽状网状脉,叶缘有锯齿,叶表面有毛,有明显的 叶柄无托叶,与子叶交叉呈十字形。 c、莲座叶:初生叶之后到球叶出现之前的叶片,俗称外叶。叶 片倒披针形至倒阔卵圆形,有明显的叶翅,叶片宽大、褶 皱,叶片边缘呈波状,叶翅外缘呈锯齿状,叶色有浅绿色至 深绿色多种。 d、球叶:也称顶生叶,是大白菜同化产物的贮藏器官。长于短

缩茎的中上部,叶片外大内小,外绿内白或浅黄色,外层球 叶大内层球叶小,球叶多褶皱、抱合。 e、茎生叶:指着生在花茎上的叶子对植株生殖生长阶段的开花 结实具有重要的同化作用。叶片小、先端尖、基部阔,呈三 角形,叶片抱茎而生,表面光滑、平展,叶缘锯齿少。 4、花:大白菜的花属于完全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 群和雌蕊组成。花萼绿色,花瓣枯黄、黄或淡黄色。萼片、花 瓣均4枚,交叉对生呈十字形。雄蕊6枚,四强二弱。雌蕊一 枚,子房上位,两心室,花柱一枚,柱头为头状。 5、果实、种子:大白菜的果实为长角果,圆筒形,较粗短,成熟 后果皮纵裂,种子易脱落。大白菜种子球形,有纵凹纹,红褐 或褐色,少数黄色,无胚乳,子叶肥厚。 二、大白菜的生育周期: 秋播大白菜其生育周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个时期。 1、营养生长时期:此期是营养器官生长阶段,经历发芽期、幼 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和休眠期午个时期。 a、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真叶显露为发芽期。在适宜的条件 下需要5至6天2片基生叶与2片子叶交叉呈十字形,农 民把这种现象叫做“拉十字”,拉十字是发芽期结束的临 界特征。发芽期主要消耗种子中贮存的养分来维持生长需 要。称为“异养”。因此,种子的饱满度对发芽期的生长 有较大的影响。发芽期的生长量虽然很小,但生长速度相

8-青枯立克防治真细菌性土传病害的优势及用药经验总结

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 青枯立克防治真细菌性土传病害的优势及用药经验总结 公司推出防治由真细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产品——靑枯立克,推向市场一年多来,引起了众多植保专家、经销服务商及种植示范基地的关注,其中包括非洲、东南亚等地。公司通过网站宣传,提高了产品知名度;通过寄送试验品,培植了部分服务商。为了更好地支持服务经销商服务于种植业者,更好的指导种植业者使用产品,现将产品为何能够防治土传病害的优势及各地用药经验总结如下:一、为何青枯立克能够防治土传病害?其优势是什么? (一)青枯立克独特的作用机理使之防治土传病害更有效 青枯立克为纯植物源杀菌剂,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辅之于矿物质原料复方而成,成分多样。多个途径用于杀菌、抑菌,多种功能作用于病原菌及农作物,其作用机理不同与化学药物,具体成分及作用机理如下: 1、内含天然有效杀菌、抑菌成份: 产品中内含植物天然形成的对真菌、细菌有直接杀灭和抑制作用的成份绿原酸、生物碱等。其绿原酸是中草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绿原酸本身抑菌作用并不强,公司独特的工艺及复方与其共同作用的还有另一种成分(公司保密成分),使之不仅对细菌有很强的杀灭、抑制作用,对病毒也有很好的作用;生物碱主要包括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许多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不仅可抑制菌丝扩展,还可使病原菌菌丝萎缩。为此本产品具有很强的广谱性,对多种真细菌均有显著的杀灭、抑制作用。 2、熬合有效杀菌、抑菌成份: 多种单一成分在熬合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可破坏病原菌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如多硫化合物,进而杀死病菌;中草药中的纤维素、木质素、色素及树脂等,在熬合过程中产生新的组合,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营养保健成份: 绿原酸本身含有一种可促进农作物蛋白的合成与分解的特殊成分,具有促进代谢、调节内循环、防止衰退的功能,其次产品中所含的如鞣质、多糖类及中、微量元素(S、Zn、Ca等),是作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可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并具有保花、保果、促进作物毛细根二次发育,从根本上增强作物的抗

向日葵病害

中文名称:向日葵菌核病 为害作物:向日葵 为害症状: 根腐型从苗期到收获都能发生。苗期发病时幼芽和胚根有褐色病斑,水浸状,病斑很快扩展,腐烂,幼苗不能出土。病轻的虽能出土,但随着病斑扩大,扣环,幼苗萎蔫死亡。成株期发病时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渐扩大至根的其它部分和茎,病斑褐色,蔓延至茎部时可向上和向左右扩展,有同心轮纹,病斑可长达1米左右。以后病斑部分氏出白色茁丝,后形成黑色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茎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茎腐型一般在茎中、上部发生病斑,椭圆形,褐色,后扩大,有同心轮纹,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病斑也可以扩大至扣环,片萎蔫枯死。病斑中央淡褐。 叶腐型病斑椭圆形,褐色,稍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很快蔓延至全叶,天气稍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脱落,形成穿孔。 花腐型在花盘背面产生褐色圆形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可达全花盘,使组织变软腐烂,空气潮湿时可出现白色菌丝。菌丝可穿过花盘,蔓延于籽实之间,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花盘内外都可形成黑色的大小不等的菌核。最后由于花盘组织腐烂落地,果实不能成熟,有的果实内外也存在菌核,籽仁褐色。 病原菌形态特征:由真菌寄生引起LJ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菌核可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棍棒状,无色,侧丝丝状无色。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 发病特点:病苗以菌核在土壤和种子内外越冬,第二年春天,菌核直接产生菌丝侵染幼苗胚根引起根腐型菌核病,也可侵染成株期根部或根茎部井蔓延,-直到收获。病苗或病株的报或茎叶通过互相接触可蔓延侵染。在条件适合时菌核可萌发形成子囊盘,不断形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茎、叶、花盘引起茎腐、叶腐和花腐,最后形成菌核越冬。菌核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6~9月雨水多,雨日多,湿度大时病重;重茬、地势低洼也加重发病。防治方法向日葵菌核病菌源广,传染渠道多(种子、土壤、气流都可传染),寄主的感病阶段每年都正值雨季,防治有很大困难。因而必需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1)轮作2~3年以上,不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种植和培育抗病品种,如龙葵杂1号等。 (3)清除病株残余,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4)从无病花盘上留种,播前筛去夹杂的菌核净或50%多菌灵,以种子重量的0.5%拌种。 (5)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

植物病虫害防治标准作业规程

15.植物病虫害防治标准作业规程 1.0 目的 规范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园林植物不受病虫害危害,达到预期质量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下属各管理处的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 3.0 职责 3.1 园林绿化主管负责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及质量控制。 3.2 园艺师、技术员负责病虫害防治计划的制定、技术指导及相关知识培训。 3.3 班组长及绿化工负责病虫害治疗的具体操作。 4.0 程序要点 4.1 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计划的制定 4.1.1 园艺师及技术员应根据季节、气候及病虫害活动规律制定出详细的防治计划。 4.1.2 病虫害防治计划应包含以下各项; a) 年度及季度的病虫害预防计划; b) 病虫害发生时的治疗计划及用药计划; c) 病虫害防治的费用预算计划。 4.2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 4.2.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4.2.2 病虫害发生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尽可能防止扩散与蔓延的原则。 4.3 危害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种类 4.3.1 危害园林植物的生物: a) 昆虫: —— 刺蛾 夜蛾 、 ; 凤蝶 、 、 ( 金龟子 食叶类昆虫 咀嚼式口器昆虫 ) : 如 、 粉虱 、 红蜘蛛 ; 、 介壳虫 如 —— 蚜虫 ( 刺吸式口器昆虫 吸汁类昆虫 ) : 金针虫 、 小地老虎类 ; 、 : —— 蝼蛄 地下昆虫 如 菊天牛 、 桑天牛类 。 : —— 蛀干昆虫 如 b) 蜗牛和蛞蝓; c) 鼠害和白蚁; 4.3.2 危害园林植物的病原菌; a) 真菌性病害: ——炭疽病类; ——斑点病类; ——白粉病类; ——锈病类; ——疫病类; ——霉霜病类。 b) 细菌性病害: ——青枯病; ——软腐病。 c) 病毒和类菌质病害; d) 线虫性病害; e) 生理性病害。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1 1.什么是植物病害?当地主要病害的例子.P8 玉米大小斑病小麦锈病棉花黄枯萎病大豆褐斑病甘薯黑斑病 2.植物病害发生应具备哪些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植物生病的?P9 3.简述病症、病状的概念及病症、病状的类型?p10 4.真菌的分类单元如何?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P17 5.简述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防简要识别方法.p26 6.举出当地发生的病毒病害.p28 7.如何解释同一黄瓜品种不同部位的叶片抗性不同?p33 8.实际生产上种植抗病品种为什么要提纯复状?p34 9.病原物的浸染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p34-40 10.病虫害流行的因素有哪些?p35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2 1.请说明昆虫纲的共同特征. 昆虫纲的共同特征是: 身体分头、胸、腹3个体段;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还有2~3个单眼和1对复眼,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由3节构成,生有3对分节的足,大部分种类有2对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是昆虫的生殖中心;昆虫的最外层是坚韧的外骨骼。

2.试述昆虫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昆虫的消化系统: 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前肠、中肠、后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各类昆虫消化道的变异,消化和吸收(昆虫的消化作用、影响消化酶的因素、营养物质的吸收、肠液流动循环理论、营养物质的利用),昆虫的营养生理(昆虫的营养需要、人工饲料),择食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择食过程、影响择食的因子)。 昆虫的呼吸系统: 气管系统(器官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排列、微器官和气囊、气门及其开闭机制),昆虫的呼吸方式(体壁呼吸、气管鳃呼吸、气泡和气膜呼吸、气门和气管呼吸、寄生昆虫的呼吸方式),气管系统的呼吸机制和控制(气管的通分作用、微气管中的呼吸机制、气门开闭的调控),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相互转化。 昆虫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类型、神经节、神经),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脑、腹神经索),昆虫的交感神经和周缘神经系统(口道神经系、中神经、周缘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在轴突上的传导、突触传导),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感觉器官的基本构造、种类和功能;视觉器、感化器、听觉器。 3.简述昆虫口器的构造类型和取食方式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昆虫的口器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昆虫的种类、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它们的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各种不同的特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但基本类型为咀嚼式和吸收式两大类,吸收式口器又因吸收方式不同分为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和锉吸式等。咀嚼式口器是比较原始的,其它口器类型都是由它演化而来。 1.咀嚼式口器

病虫害防治措施【精选】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 物或人畜。那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资料,欢 迎大家阅读参考! 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 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 生物防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有机合成药剂为主的农药的发展,杀灭病虫害已 比较容易,但同时,由于抗药性的增加和天敌的减少而使害虫再度增加以及原来并无危害的 潜在害虫造成危害,同时由于这些农药直接危害人畜,或农药的残留及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 浓缩而造成危害等,对这些问题已意识到,要进行综合防治或病虫害的控制,即对有害生物 的防治,应以不互相冲突的形式协调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应在经济的容许范围 内,维持病原或害虫的种群控制体系。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为基础, 再辅以各种防治手段,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并使其变动幅度维持在小范围内为目标, 只有在病虫害密度超过容许水平时,才可使用喷洒药剂等临时性措施。 同时,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虫害或者是人类传染病的媒介,最好勿使其绝灭。根据这一主 张,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 . . 等(1959称此为经济的为害水平( c c , )但这个词常会和作物的被危 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谓"经济的为害水平"一词也易被误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议把 着眼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规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称作"为害限制量( - ab )"、把与此相对应的病原或害虫密度称为"危害限制密度"( ab d )。此外,病虫害防治一词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有害鸟兽或杂草在内的有害生物的防 治。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规生产 中多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打农药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 诱等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等生物防治主要 利用天敌,如赤眼蜂、丽蚜小蜂、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 一、杨树食叶害虫 主要是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每年发生5-6代,两虫同时发生,同时危害,世代重叠, 从5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上旬结束。杨扇舟蛾幼虫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大枣红色瘤,叶丝卷叶, 夜晚出来取食。杨小舟蛾幼虫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并身体前后肉瘤呈灰色,上生短的细毛, 蚕食叶片,仅剩粗的叶脉和叶柄。受害轻时,叶片呈状,有缺刻,杨树生长受阻,受害重时, 叶片吃光,形成“光秆”,杨树生长量下降。其防治方法:(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时间 在5月底6月初) 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 2、用3%高渗苯氧威1000倍液、吡虫啉100倍液、敌杀死1000倍液进行防治。 3、用白僵菌高孢粉,森得保可湿性粉剂每亩15-20克喷雾或喷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