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使用修磨通用技术规范

电极使用修磨通用技术规范
电极使用修磨通用技术规范

电极使用修磨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QB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Q 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2006 - 03 - 29发布 2006 - 03-29 实施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发布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Q

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点焊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点焊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2定义

电极:在电阻焊中,是指用来传导电流、传递压力,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棒状、块状或圆盘状金属零件。

电极修整:电极尖端形状与焊接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电极端面直径增大,电流密度就会降低;电极端面直径减少,电流密度就会增大,因此,把电极端面直径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能稳定焊接质量,由于连续焊接,电极顶端磨损,把磨损了的电极顶端复原成一定形状的作业,就称之为电极修整。

电极更换:电极因焊接磨损,经过反复修整,逐渐被消耗,电极损耗到一定程度,电极的强度就不能承受焊枪的压力,电极端面产生凹陷、裂纹等,造成焊接不良、电极修磨困难。为防止这些情况发生,设定电极的使用限度,对超出使用限度的电极进行更换,关于电极使用限度,优先考虑的是保证焊接质量,但从降低电极消耗量的角度来看,也有必要考虑将电极在可能的限度内尽量用完。

3 工作流程

3.1. 电极修整内容

3.1.1 电极的顶端标准

使用电极铣刀(手动)或平锉(十字纹)对电极进行整形,特殊电极在该使用工序上应明确顶端直径、形状标准

表—1电极顶端直径标准

3.1.2 电极端面的磨削

电极端面的修整,不仅是为确保电极端面的直径,而且是为清理电极端面上脏物、污物。(焊接高强度钢、GA、GI等电镀钢材或铝材时,在电极端面,Cu—Zn等合金层、树脂层的生成、附着,对焊接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05 –12 -5发布 2005 –12 -05实施

图— 1

图 — 2

图 — 3

Q/LQ 2005

3.1.3

具体修整要领(操作情况)

步骤一

打开焊钳行程开关,张大焊钳开口,关闭焊钳气动开关。(握住焊钳开关,确认焊钳不动作) 步骤二

用锉刀沿电极顶端周边(如图-1)对电极进行整 形,电极端面直径要求修整到标准直径范围内。 步骤三

对于C 型焊钳,如图2将锉刀放入上下电极之间,垂直于气缸运动的轴心线做往复磨削运动,清除电极顶端合金层,确保电极顶端直径。

对于X 型焊钳,如图3将锉刀放入上、下电极之间,面向焊钳运动的支点,使锉刀做前后磨削运动,清除电极顶端合金层,确保电极端面直径。 3.1.4 工具

对于球面电极,可先使用电极铣刀磨削,除去电极端面的合金层,然后再用锉刀修整,所使用的电极铣刀必须与所修整电极的直径相对应,

因此,必须明确每个工位所使用的每一把焊钳的电极修磨工具。 3.1.5

电极修整频次设定

设定电极的修整频度,是以电极修整前最严重的磨损状态来确认,此处要充分确认焊接是否有质量问题,如果质量不稳定,应先把焊接条件适当修正,焊接质量仍然不稳定,那么就需要提高电极修整频度;相反,根据实际焊接情况,某些焊钳以规定的频度修整电极,电极在修整前磨损较少,为把管理工时控制到最小,需要降低焊点修整频度,增加每两次电极修整间的焊接点数,此时也要通过确认降低修磨频度对焊点质量的影响,以及焊点质量是否稳定,来判定电极修整频次可否变

更。

每把焊钳在两次电极修磨之间的焊接点数由于电极形状、电极材料的偏差、设定的焊接条件的不同、所焊接的板材的差别、不同板厚、板材的配合、有无分流等,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05 –12 -5发布 2005 –12 -05实施

电极使用修磨通用技术规范

QB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Q 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2006 - 03 - 29发布 2006 - 03-29 实施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发布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Q 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点焊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点焊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2定义 电极:在电阻焊中,是指用来传导电流、传递压力,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棒状、块状或圆盘状金属零件。 电极修整:电极尖端形状与焊接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电极端面直径增大,电流密度就会降低;电极端面直径减少,电流密度就会增大,因此,把电极端面直径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能稳定焊接质量,由于连续焊接,电极顶端磨损,把磨损了的电极顶端复原成一定形状的作业,就称之为电极修整。 电极更换:电极因焊接磨损,经过反复修整,逐渐被消耗,电极损耗到一定程度,电极的强度就不能承受焊枪的压力,电极端面产生凹陷、裂纹等,造成焊接不良、电极修磨困难。为防止这些情况发生,设定电极的使用限度,对超出使用限度的电极进行更换,关于电极使用限度,优先考虑的是保证焊接质量,但从降低电极消耗量的角度来看,也有必要考虑将电极在可能的限度内尽量用完。 3 工作流程 3.1. 电极修整内容 3.1.1 电极的顶端标准 使用电极铣刀(手动)或平锉(十字纹)对电极进行整形,特殊电极在该使用工序上应明确顶端直径、形状标准 表—1电极顶端直径标准 3.1.2 电极端面的磨削 电极端面的修整,不仅是为确保电极端面的直径,而且是为清理电极端面上脏物、污物。(焊接高强度钢、GA、GI等电镀钢材或铝材时,在电极端面,Cu—Zn等合金层、树脂层的生成、附着,对焊接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05 –12 -5发布 2005 –12 -05实施

wn焊接点焊电极的修磨与更换作业指导书_现用

wn焊接点焊电极的修磨与更换作业指导书_现用

上海捷众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Shanghai JieZhong Automotive Pressing Co., Ltd 点焊电极的修磨与更换 作业指导书 1主题与范围 通过规定焊接点焊电极的修磨标准、修磨方式、修磨频次、回用标准、更换方式,保证焊接生产时使用的点焊电极符合焊接工艺标准,保证焊点质量。 本文件适用于生产部焊接班组所使用的点焊电极。 2引用文件 (无) 3定义 点焊电极的修磨:通过使用规定工具打磨点焊电极端面,保证电极端面直径符合焊接工艺要求(见5.2.1.1)的过程。 点焊电极的回用:对于需要修磨的点焊电极,通过使用检测工具测量电极剩余长度,来判定电极能否回用的过程。 点焊电极的更换:使用规定工具拆下旧电极(不符合工艺要求的电极),装上新电极的过程。 4职责 4.1焊接班组长负责点焊电极修磨及更换工作的落实。 4.2焊接操作工负责点焊电极的拆装。 4.3夹具修理工负责点焊电极能否回用的分类工作。 4.4夹具修理工负责能够回用的点焊电极的具体修磨工作。 4.5值班长负责督促和检查点焊电极的修磨及更换工作的执行情况。 5点焊电极的修磨、回用、更换程序

Shanghai JieZhong Automotive Pressing Co., Ltd作业指导书 5.1点焊电极 5.1.1点焊电极端面直径 5.1.1.1Φ16mm(外表直径)×23mm(长)电极:原始(机加工后)端面直径为6mm。 5.1.1.2Φ13mm(外表直径)×20mm(长)电极:原始(机加工后)端面直径为5mm。 5.1.1.3特殊形式电极:参见具体图纸规定。 5.1.2电极墩粗:点焊电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极端面工作区域受力及受大电流的热影响,电极端面形状发生变化,端面直径变大,接触表面产生化合物,降低焊接时焊点区域内通过的电流密度值,从而产生虚焊现象,影响焊接质量。 5.2点焊电极的修磨 5.2.1修磨标准 5.2.1.1Φ16mm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6~8mm。 5.2.1.2Φ13mm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5~7mm。 5.2.1.3特殊型式电极:电极端面直径允许范围为原始直径~+2mm。 5.2.2端面直径检测工具 5.2.2.1检测工具:电极卡板 5.2.2.2检测方式:将电极卡板上放在电极端面上,保证卡板上的标准孔与端面基本同心。 5.2.2.3合格判定:Φ6~Φ8的标准孔内可以看到整个电极端面,判断该电极可以使用。 5.2.2.4不合格判定:电极端面小于Φ6标准孔,或Φ8标准孔内无法可以

电极头修磨管理办法(2)

1 悬挂焊机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使接触表面直径增大,焊接电流密度减小,焊点强度降低,形成加热不足及假焊。因此对电极直径增加规定了范围,超过规定范围,必须进行修整或更换。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XXXX公司 3、主题目的 3.1规范电极头修磨更换标准,提升员工对电极头修磨的质量; 3.2达到年度指标合格率的95% 4、电极头标准 4.1电极头直径范围(如下表) 4.2电极头外观要求 表面必须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金属粘着物或污物,否则应当修整;上下电极头要保持同心,否则焊点不合格。(如图1) 4.3电极头修磨要领 修磨电极头时应首先将电极粗修成形,并保证两电极工作表面搭接面同心,且完全接触,然后再精修工作表面使之光洁,平滑(如图2)。 4.3.1电极头修磨时,要保证上下两个接触面对称(电极接触面),圆心偏差不能大于0.5mm否则会导致焊接位置的错位,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2电极头修磨时,上下接触面要平、不能有缝隙产生,否则导致焊接时飞溅过大,压痕过深,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3电极头修磨时,上下两电极接触面不能太大,修磨时要保证电极头直径为6-8mm

才能达到焊接标准

434更换旧电极头时,要看电极头是否有凸起状态,电极头表面是否有凹坑产生,更换修理时要遵守以上三种操作,才能保证焊接质量和焊接要求,才能符合电极头的使用和更换标准操作规程。 4.4电极头修磨频次 备注:外表件位置焊点要求较高,电极头修模频次加大一级 4.5电极头更换频次 修磨后电极头缩短5mm必须更换。具体见下表 5、电极头检查的内容 电极头发生以上问题项时,需及时修磨或者更换,并对现场检查结果由班长签字确认。6职责 6.1操作工根据电极头修磨标准,每日进行修磨或更换; 6.2班组长每日进行检查,发现电极头或焊点未达到标准时,立即要求操作工进行纠正; 6.3检验员发现焊点未达到标准时,立即要求操作工、班长进行纠正; 6.4车间、技术部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项要求操作工立即纠正,并告知班长; 6.5新员工或转岗员工由班长负责对电极头修磨标准及要领进行宣贯、培训; 7、电极头检查的考评 7.1以重要度划分:A类每一类不合格考核当事人30元/次起; B类每一类不合格考核当事人20元/次起;

电极修磨让点焊更完美

电极修磨让点焊更完美 发布日期:2011-11-07 来源:现代焊接杂志2011第11期作者:草野宏浏览次数:3423 本文综述焊接时电极面的变化,刀片选择的策略,使用电极端部修磨器的优点和未来方法。 车身制造的关键一环是电阻焊接,包括螺栓、螺母、点焊以及螺柱焊接。车身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取决于成千上百处车身点焊。 现代技术进步的焦点是采用更好的材料提高车身抗锈蚀性,并且让车身变得更轻更强。因此,过去20年间对于薄镀层钢材的需求一直稳步上升。近期,对于具有防锈涂层的高张力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尽管这些材料在不断改进,但是点焊工艺还是不断有很多新的技术性障碍产生。 本文并不作关于新型材料焊接技术的介绍,而是试图通过解释使用新型材料进行焊接时对电极管理的变化,以取得更好的点焊质量。 电极面变化的原因 在电阻焊接工艺中,两个铜电极下压,并在待焊钢材之间产生焦耳热,在此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让钢材粘在一起的点焊熔核。 对于镀锌钢板,镀锌层在焊接时发生融化,渗入电极,在电极面堆积。在电阻焊接工艺中,由于高温高压,一层 Cu5Zn8(铜锌)合金层将会堆积在电极上。 多次堆积后,电极将被堆积层覆盖,最终损坏电极,甚至可能引起电极断裂。有些合金层会从电极上剥落,粘在金属板上,因而造成车身表面缺陷。尽管合金层会掉落一部分,但是大部分仍然粘在电极面上,导致通过的电流减小,使得焊接条件变差, 甚至形成冷焊。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清洁电极面, 保持良好的焊接条件。 除了镀锌材料堆积的问题,电极形状、冷却条件、钢材、涂层以及焊枪都可能引起电极变形或断裂。升高电流的方法对电极不利,因为更大的电流会使电极帽端部变软,促使镀锌材料在电极上扩散更多,导致电极面上堆积物更厚。 电极面分析 分析电极合金层需要使用以下设备: ·电极:铜铬锆材质,电极帽直径16mm(凹形帽) ·机器人:150kg ·焊枪:C型枪

电极修磨及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

电极修磨和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 1.电阻焊的概念 将被焊工件置于两电极之间加压,并在焊接处通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其临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达到金属结合而形成牢固接头的工艺过程。 点焊: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凸焊:在一焊件的贴合面上预先加工出一个或多个突起点,使其与另一焊件表面相接触并通电加热,然后压塌,使这些接触点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2.电阻焊的分类 搭接凸焊双面点焊 对接 闪光对接 3.点焊/凸焊的用途 点焊:主要用于板材的连接,并承受一定的应力。

凸焊的用途: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板件、螺帽、螺钉的连接,并承受一定的应力。 4.点(凸)焊的原理 主要利用在通电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热量熔化母材金属,其公式:Q=I2Rt. R总——焊接区总电阻 Rew——电极与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Rw——焊件内部电阻 Rc——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点焊原理示意图 电阻点焊焊点剖断面示意图 5.点(凸)焊的基本循环过程及作用 一个完成的点焊形成过程包括预压程序,焊接程序,维持程序,休止程序。在预压阶段没有电流通过,只对母材金属施加压力。在焊接程序和维持程序中,压力处于一定的数值下,通过电流,产生热量熔化母材金属,从而形成熔核。在休止程序中,停止通电,压力也在逐渐减小。 预压的作用:在电极的压力的作用下清除一部分接触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形成物理接触点。为以后焊接电流的顺利通过及表面原子的键合作好准备。 焊接、维持的作用:其作用是在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形成塑性环、熔核,并随着通电加热的进行而长大,直到获得需要的熔核尺寸。 Fw

电极使用修磨通用技术规范

电极使用修磨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QB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Q 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2006 - 03 - 29发布 2006 - 03-29 实施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发布

长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Q 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点焊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点焊电极的使用、修整、更换技术规范。 2定义 电极:在电阻焊中,是指用来传导电流、传递压力,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棒状、块状或圆盘状金属零件。 电极修整:电极尖端形状与焊接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电极端面直径增大,电流密度就会降低;电极端面直径减少,电流密度就会增大,因此,把电极端面直径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能稳定焊接质量,由于连续焊接,电极顶端磨损,把磨损了的电极顶端复原成一定形状的作业,就称之为电极修整。 电极更换:电极因焊接磨损,经过反复修整,逐渐被消耗,电极损耗到一定程度,电极的强度就不能承受焊枪的压力,电极端面产生凹陷、裂纹等,造成焊接不良、电极修磨困难。为防止这些情况发生,设定电极的使用限度,对超出使用限度的电极进行更换,关于电极使用限度,优先考虑的是保证焊接质量,但从降低电极消耗量的角度来看,也有必要考虑将电极在可能的限度内尽量用完。 3 工作流程 3.1. 电极修整内容 3.1.1 电极的顶端标准 使用电极铣刀(手动)或平锉(十字纹)对电极进行整形,特殊电极在该使用工序上应明确顶端直径、形状标准 表—1电极顶端直径标准 3.1.2 电极端面的磨削 电极端面的修整,不仅是为确保电极端面的直径,而且是为清理电极端面上脏物、污物。(焊接高强度钢、GA、GI等电镀钢材或铝材时,在电极端面,Cu—Zn等合金层、树脂层的生成、附着,对焊接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电极头修磨管理办法

XXXXXXXX 编号XXXXX-001 文件名称电极头修磨管理方法管理部门技术部 编制审核批准 会签 颁布日期2017年月日页数 4 文件级别 A 1、主题内容 悬挂焊机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使接触表面直径增大,焊接电流密度减小,焊点强度降低,形成加热不足及假焊。因此对电极直径增加规定了范围,超过规定范围,必须进行修整或更换。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XXXX公司 3、主题目的 3.1规范电极头修磨更换标准,提升员工对电极头修磨的质量; 3.2 达到年度指标合格率的95%。 4 、电极头标准 4.1电极头直径范围(如下表) 电极头直径mm ¢6 ¢7 ¢8 焊点直径(最大)¢7 ¢8 ¢9 4.2电极头外观要求 表面必须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金属粘着物或污物,否则应当修整;上下电极头要保持同心,否则焊点不合格。(如图1) 4.3电极头修磨要领 修磨电极头时应首先将电极粗修成形,并保证两电极工作表面搭接面同心,且完全接触,然后再精修工作表面使之光洁,平滑(如图2)。

4.3.1 电极头修磨时,要保证上下两个接触面对称(电极接触面),圆心偏差不能大于0.5mm,否则会导致焊接位置的错位,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2 电极头修磨时,上下接触面要平、不能有缝隙产生,否则导致焊接时飞溅过大,压痕过深,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3 电极头修磨时,上下两电极接触面不能太大,修磨时要保证电极头直径为6-8mm 才能达到焊接标准。 4.3.4 更换旧电极头时,要看电极头是否有凸起状态,电极头表面是否有凹坑产生,更换修理时要遵守以上三种操作,才能保证焊接质量和焊接要求,才能符合电极头的使用和更换标准操作规程。 4.4 电极头修磨频次 板厚电极直径(mm)修磨频次 2.0-4.0 6 500点/次 4.0-6.0 8 300点/次 备注:外表件位置焊点要求较高,电极头修模频次加大一级。

电极头修磨管理规定

电极头修磨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1、主题内容 悬挂焊机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使接触表面直径增大,焊接电流密度减小,焊点强度降低,形成加热不足及假焊。因此对电极直径增加规定了范围,超过规定范围,必须进行修整或更换。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XXXX公司 3、主题目的 3.1规范电极头修磨更换标准,提升员工对电极头修磨的质量; 3.2达到年度指标合格率的95%。 4、电极头标准 4.1电极头直径范围(如下表) 4.2电极头外观要求 表面必须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金属粘着物或污物,否则应当修整;上下电极头要保持同心,否则焊点不合格。(如图1) 4.3电极头修磨要领 修磨电极头时应首先将电极粗修成形,并保证两电极工作表面搭接面同心,且完全接触,然后再精修工作表面使之光洁,平滑(如图2)。 4.3.1电极头修磨时,要保证上下两个接触面对称(电极接触面),圆心偏差不能大于0.5mm,否则会导致焊接位置的错位,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2电极头修磨时,上下接触面要平、不能有缝隙产生,否则导致焊接时飞溅过大,压痕过深,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3电极头修磨时,上下两电极接触面不能太大,修磨时要保证电极头直径为6-8mm 才能达到焊接标准。

4.3.4更换旧电极头时,要看电极头是否有凸起状态,电极头表面是否有凹坑产生,更换修理时要遵守以上三种操作,才能保证焊接质量和焊接要求,才能符合电极头的使用和更换标准操作规程。 4.4 备注:外表件位置焊点要求较高,电极头修模频次加大一级。 4.5电极头更换频次 电极头发生以上问题项时,需及时修磨或者更换,并对现场检查结果由班长签字确认。 6、职责 6.1操作工根据电极头修磨标准,每日进行修磨或更换; 6.2班组长每日进行检查,发现电极头或焊点未达到标准时,立即要求操作工进行纠正; 6.3检验员发现焊点未达到标准时,立即要求操作工、班长进行纠正; 6.4车间、技术部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项要求操作工立即纠正,并告知班长; 6.5新员工或转岗员工由班长负责对电极头修磨标准及要领进行宣贯、培训;

电极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极在各工序的检验内容和标准。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NC机床加工的电极,不包括技师自制的电极。线切割加工 的电极的检验见附录。 2、目的: 规范电极的检验程序和检验标准,以提高电极的加工质量和避免质量事故。3、内容: 3.1电极在三坐标室的检验 3.1.1准备电极装夹标准 3.1.1.1检查电极的装夹是否按要求,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则判定电极不合格。3.1.1.2 3R电极须装夹在3R基准片中心,左右偏差不超过0.5mm。 3.1.2.3具体电极装夹方式见《电极装夹方式汇总表》。 3.1.1.4电极加工后,固定螺钉不能漏出,即NC加工不可切削到紧固螺钉。 3.1.2电极的外观和表面精度 3.1.2.1校表面、基准面的表面精度应达到2级以上,表面光滑、无毛刺。 3.1.2.2放电面表面精度应达2级以上,无明显刀痕,表面光滑、无毛刺。 3.1.2.3电极其他部位表面精度2-3级,避空部分不做要求。 3.1.2.4表面精度等级按《NC加工表面质量等级标准》和标准样板检查。 3.1.2.5电极无过切、崩角等外观缺陷。 3.1.2.6表面精度和外观达不到要求的由电极设计人员确认形状后,质检根据加工 模具的等级判定确认。 3.1.2.7电极毛料尺寸必须检验:再利用旧料石墨电极尺寸公差0-2mm/单边,标 准料公差0-1mm仲边内为合格。 3.1.3电极编号

3.1.3.1电极必须要有编号,且编号不可擦除,要清晰、明了,模糊不清的拒收。 3.1.3.2电极图与电极必须同时送到三坐标室,否则拒收。 3.133电极上的编号与电极图上的编号一致。 3.134电极及3R基准片、3R装夹片、工艺板上的编号保持唯一性,不能有第 2 个编号。 3.1.4电极图 3.1. 4.1电极图包括电极零件图、电极火花定位加工图,缺一不可,两者电极号一致。 3.1. 4.2图纸内容齐全,清晰,标题栏填写齐全,有编制,审核,批准。单位为mm 3.1. 4.3电极零件图上要标明基准、电极方向、火花位、必检尺寸公差、电极号、避空部分的标识;零件图上必须有轴侧图。 3.1. 4.4电极定位图应标明基准、电极方向、火花位、X、丫、Z偏移值、电极号。 3.1. 4.5电极零件图必检尺寸和可以标注的尺寸必须标注清楚,对于3R43R9装夹电极应标注电极中心距。 3.1. 4.6电极定位图的定位尺寸、对正方向、基准角必须标注清楚。 3.1. 4.7基准角标志为O形式或厂、无基准角的拒收。 3.1. 4.8电极基准角默认与工件基准角为同一方向,除斜顶、行为、侧打电极为双基准角外,其它电极均为单基准角,电极基准角与工件基准角不一致时,需要电极设计人员在位置图上明确标识出来。 3.1. 4.9电极零件图上必须明确标明Z向基准,并在外引线上标注字符Z,必须明确,不能引起误解。 3.1. 4.10电极在Z向碰数都是基准面碰模架面。 3.1. 4.113R电极基准用3R中心,不准用偏移值。 3.1. 4.12除3R外,若不是单边基准,必须在电极图上标明是四面分中。 3.1. 4.13电极定位图上的定位尺寸分三种情况: 3.1. 4.13.13R电极为3R中心到模架或镶块的基准边。 3.1. 4.13.2单边基准的电极为电极基准到模架或镶块的基准边。

电极头修磨管理办法 (2)

1、主题内容 悬挂焊机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使接触表面直径增大,焊接电流密度减小,焊点强度降低,形成加热不足及假焊。因此对电极直径增加规定了范围,超过规定范围,必须进行修整或更换。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XXXX公司 3、主题目的 3.1规范电极头修磨更换标准,提升员工对电极头修磨的质量; 3.2达到年度指标合格率的95%。 4、电极头标准 4.1电极头直径范围(如下表) 4.2电极头外观要求 表面必须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金属粘着物或污物,否则应当修整;上下电极头要保持同心,否则焊点不合格。(如图1) 4.3电极头修磨要领 修磨电极头时应首先将电极粗修成形,并保证两电极工作表面搭接面同心,且完全接触,然后再精修工作表面使之光洁,平滑(如图2)。 4.3.1电极头修磨时,要保证上下两个接触面对称(电极接触面),圆心偏差不能大于0.5mm,否则会导致焊接位置的错位,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2电极头修磨时,上下接触面要平、不能有缝隙产生,否则导致焊接时飞溅过大,压痕过深,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3电极头修磨时,上下两电极接触面不能太大,修磨时要保证电极头直径为6-8mm 才能达到焊接标准。

4.3.4更换旧电极头时,要看电极头是否有凸起状态,电极头表面是否有凹坑产生,更换修理时要遵守以上三种操作,才能保证焊接质量和焊接要求,才能符合电极头的使用和更换标准操作规程。 4.4 备注:外表件位置焊点要求较高,电极头修模频次加大一级。 4.5电极头更换频次 电极头发生以上问题项时,需及时修磨或者更换,并对现场检查结果由班长签字确认。 6、职责 6.1操作工根据电极头修磨标准,每日进行修磨或更换; 6.2班组长每日进行检查,发现电极头或焊点未达到标准时,立即要求操作工进行纠正; 6.3检验员发现焊点未达到标准时,立即要求操作工、班长进行纠正; 6.4车间、技术部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项要求操作工立即纠正,并告知班长; 6.5新员工或转岗员工由班长负责对电极头修磨标准及要领进行宣贯、培训; 7、电极头检查的考评

电极修磨及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doc

电极修磨-及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

电极修磨和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 1.电阻焊的概念 将被焊工件置于两电极之间加压,并在焊接处通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其临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达到金属结合而形成牢固接头的工艺过程。 点焊: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凸焊:在一焊件的贴合面上预先加工出一个或多个突起点,使其与另一焊件表面相接触并通电加热,然后压塌,使这些接触点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2.电阻焊的分类 点焊 凸焊双面点焊 电阻焊缝焊电阻对接 闪光对接 3.点焊/凸焊的用途 点焊:主要用于板材的连接,并承受一定的应力。 凸焊的用途: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板件、螺帽、螺钉的连接,并承受一定的应力。 4.点(凸)焊的原理 Rew——电极与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Rw——焊件内部电阻 Rc——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点焊原理示意图

剖检面 连接面 熔透深度h 压痕深度 间隙 焊点直径 熔核直径板厚 压痕直径 热影响区 板厚 一个完成的点焊形成过程包括预压程序,焊接程序,维持程序,休止程序。在预压阶段没有电流通过,只对母材金属施加压力。在焊接程序和维持程序中,压力处于一定的数值下,通过电流,产生热量熔化母材金属,从而形成熔核。在休止程序中,停止通电,压力也在逐渐减小。 预压的作用:在电极的压力的作用下清除一部分接触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形成物理接触点。为以后焊接电流的顺利通过及表面原子的键合作好准备。 焊接、维持的作用:其作用是在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形成塑性环、熔核,并随着通电加热的进行而长大,直到获得需要的熔核尺寸。 休止的作用:其作用是是液态金属(熔核)在压力作用下更好的冷却结晶。 6.点焊的主要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压力,电极端面直径,焊接时间。 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是通过控制箱进行控制的,可以利用编程器进行设定。 焊接压力是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所以点焊时的气压值决定了焊接压力,一般要求的气压:0.4—0.6Mpa 。 电极的端面直径一般要求在ф6—8mm ,超过8mm 就需要及时进行修磨。 7.点焊参数的确定 选择点焊工艺参数时可以采用计算方法或查表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所选择出来的工艺参数都不可能是十分精确和合适的。即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具体的工作还需经实测和调试来获得最佳规范。 Fw 维持程序Fw 预压程序I Fw Fw Fw 休止程序Fw 焊接程序Fw I Fw

电极头修磨管理办法

XXXXXXXX 编号XXXXX-001 文件名称电极头修磨管理方法管理部门技术部 编制审核批准 会签 颁布日期2017年月日页数 4 文件级别 A 1、主题内容 悬挂焊机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使接触表面直径增大,焊接电流密度减小,焊点强度降低,形成加热不足及假焊。因此对电极直径增加规定了范围,超过规定范围,必须进行修整或更换。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XXXX公司 3、主题目的 3.1规范电极头修磨更换标准,提升员工对电极头修磨的质量; 3.2达到年度指标合格率的95% 4、电极头标准 4.1电极头直径范围(如下表) 电极头直径mm e 6 e 7 e 8 焊点直径(最大) e 7 e 8 e 9 4.2电极头外观要求 表面必须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金属粘着物或污物,否则应当修整;上下电极头要保持同心,否则焊点不合格。(如图1) 4.3电极头修磨要领 修磨电极头时应首先将电极粗修成形,然后再精修工作表面使之光洁,平滑(如图并保证两电极工作表面搭接面同心,且完全接触, 2)。

[> 亠-—— I / ■■ 4.3.1电极头修磨时,要保证上下两个接触面对称(电极接触面),圆心偏差不能大于 0.5mm 否 则会导致焊接位置的错位,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2电极头修磨时,上下接触面要平、不能有缝隙产生,否则导致焊接时飞溅过大, 压痕过 深,保证不了焊接质量。 4.3.3电极头修磨时,上下两电极接触面不能太大,修磨时要保证电极头直径为 6-8mm 才能达到 焊接标准。 4.3.4更换旧电极头时,要看电极头是否有凸起状态,电极头表面是否有凹坑产生,更 换修理时 要遵守以上三种操作,才能保证焊接质量和焊接要求,才能符合电极头的使用和更 换标准操作规程。 4.4电极头修磨频次 板厚 电极直径(mm 修磨频次 2.0-4.0 6 500点/次 4.0-6.0 8 300点/次 备注:外表件位置焊点要求较高,电极头修模频次加大一级。 'V '.nini 1 1 1 1 1 1 「 ! .1 ??」口1山| 1 1 1 :tifTiri 1 —'Mui ? \?

电极修磨_及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_图文(精)

1 电极修磨和工艺纪律考核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 1. 电阻焊的概念 将被焊工件置于两电极之间加压,并在焊接处通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其临近区域产生 的电阻热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达到金属结合而形成牢固接头的工艺过程。 点焊: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凸焊:在一焊件的贴合面上预先加工出一个或多个突起点,使其与另一焊件表面相接触并通电加热,然后压塌,使这些接触点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2. 电阻焊的分类

双面点焊 3. 点焊/凸焊的用途 点焊:主要用于板材的连接,并承受一定的应力。 凸焊的用途: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板件、螺帽、螺钉的连接,并承受一定的应力。 4. 点(凸)焊的原理

Rew ——电极与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Rw ——焊件内部电阻 Rc ——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点焊原理示意图 2 一个完成的点焊形成过程包括预压程序,焊接程序,维持程序,休止程序。在预压阶段没有电流通过,只对母材金属施加压力。在焊接程序和维持程序中,压力

处于一定的数值下,通过电流,产生热量熔化母材金属,从而形成熔核。在休止程序中,停止通电,压力也在逐渐减小。 预压的作用:在电极的压力的作用下清除一部分接触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形成物理接触点。为以后焊接电流的顺利通过及表面原子的键合作好准备。 焊接、维持的作用:其作用是在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形成塑性环、熔核,并随着通电加热的进行而长大,直到获得需要的熔核尺寸。 6. 点焊的主要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压力,电极端面直径,焊接时间。 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是通过控制箱进行控制的,可以利用编程器进行设定。 焊接压力是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所以点焊时的气压值决定了焊接压力,一般要求的气压:0.4—0.6Mpa 。电极的端面直径一般要求在ф6—8mm ,超过8mm 就需要及时进行修磨。 7. 点焊参数的确定 选择点焊工艺参数时可以采用计算方法或查表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所选择出来的工艺参数都不可能是十分精确和合适的。即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具体的工作还需经实测和调试来获得最佳规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