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修订稿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修订稿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修订稿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日益凸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因此,研究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分析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市场占有率、TC指数和RCA指数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利用2000—2009年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宏观环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经济增长

Abstract:With the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whole worl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n service trade is far more than that in goods trade, which, tourism service trade has already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most potential new industries, and its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attracting wide attention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urgen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nalysis of 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market share, TC index and RCA index,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s acquired by the time series data from 2000 to 2009.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lusion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made, combining with the macro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Key words: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economic growth

目录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检验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签署和实施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锐不可当,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作为服务贸易最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旅游服务贸易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服务贸易是综合性的服务产业,要向旅游者提供吃、住、游、购、娱等全方位的服务,因而涉及到很多其他关联产业。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相应增加元之多。旅游服务贸易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旅游服务贸易直接就业人数同其所带来的其他行业就业人数之比为1:5。旅游服务贸易还有着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等其他重要作用。

得益于十几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海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其中,旅游服务贸易与运输,咨询一直长期稳居于服务贸易进出口前三位的位置。在上海市人民政府2009年9月7日印发的《上海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将以形成以吸引入境旅游为重点、境外商业存在为突破、自然人流动和过境消费为重要补充,四大创汇领域并进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格局为发展目标,使上海旅游服务贸易成为上海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推动上海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和川沙迪斯尼的破土动工,为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本文以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模型,探究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度量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在本市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实证分析,既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又能为我们制定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帮助我们抓住世博的这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促进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真正体现出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推动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三)论文的框架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击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作了简要评述。

第三部分介绍了旅游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界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相关理论。

第四部分从总体规模、旅游资源、结构分布、总体收支和创汇等方面分析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第五部分为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通过计算历年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内市场占有率。TC指数和RCA指数,分析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在全国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六部分构建模型,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上海市GDP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

第七部分为结论及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献研究法

根据本文的课题和研究目的,通过查阅调查历年以及最新的旅游服务贸易相关文献和服务贸易理论书籍,从而较为清晰地了解服务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及服务贸易理论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运用,国内外学者在旅游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现状,从而为本文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掌握了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特征,明确了相关的概念,了解了体现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的各项主要指标。实证分析方面,主要采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选取特定的样本与翔实的数据,针对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与上海市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分析,得出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与上海市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反映出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为后文的政策建议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主要体现在: ①通过文献研究提出各项评估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的指标。②在分析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现状,上海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模型,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评析后,提出了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定量分析则表现在通过查阅历年文献和统计年鉴,利用获取到的数据,计算历年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分析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创新点

(1)研究视角的创新

目前有不少研究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但研究视角主要落在国家的角度上。本文以区域作为研究角度,主要着眼于上海市,研究其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文尝试运用所学理论及计量分析方法,构建了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与GDP的计量经济模型,结合上海市历年的数据分析旅游服务贸易与上海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可信度,提出的对策建议更具可行性。

2.不足之处

(1)数据的可获得性

在数据采集方面,作者尽量获取历年最新数据。但是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2009年的数据无法收集到,从而造成不能更好更准确地反应现在的现实状况,但是通过历年数据也能体现出旅游服务贸易的一个发展进程,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够有一个纵向的了解。

2.可能存在统计误差

由于统计误差与作者数学知识有限的原因,在数学建模及各项指标的分析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这些误差作者尽量控制在了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并不会对本文的研究造成较大的困扰。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

辛德利(,1984)、史密斯,1984 )、萨皮尔,1982)、卢茨、劳尔,1986)、理查德·库伯(Richard Kumpe)、斯特恩(Stern)和霍克曼(Hokman)认为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无本质差别,因而不存在两套理论,比较优势论合乎逻辑地适用于服务贸易。

大多数国际经济学家,如R·迪克,1985)和H·迪克,1979)、辛普森(G. Sampson)和斯内普,1985) 、菲克特库(Feketekuty,1988)、伯格斯(Burgess,1990)等则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已改变或正在改变传统服务商品的特性,国际贸易原理的合理内核适用于服务贸易,但由于服务自身客观存在的特性确实使得商品贸易理论的解释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套用,需要进行模型的扩展和修正。迪尔多夫(1985)率先从要素价格出发,成功地利用传统的2×2×2赫克谢尔-俄林模型探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进一步证明了商品与服务贸易的不可分性。伯格斯(1990)对标准的赫克谢尔一俄林一萨缪尔森(H-O-S)模型作了简单修正,将生产者服务作为一种投入要素放入商品生产的成本函数中,发现各国生产者服务的技术和质量差异将影响该国商品生产的比

较优势和贸易模式,这个结论实质上证明了服务的比较优势对商品比较优势和模式的影响作用。①

2.竞争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

关于现代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论坛组织的达沃斯年会,1986年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②。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认为,有6大要素在一国获得和保持长久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而机遇和政府作用也对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之后,他又从不同角度对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提升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系给予理论分析和数据论证,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理论。他将服务贸易给予厂商或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分解为服务技术、服务资源、服务管理、服务市场、服务资本(投资)、服务产品六个要素,将这6种要素与“钻石模型”结合起来,形成了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

(二)国内研究

我国对服务贸易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理论研究尚停留于对西方研究成果的介绍和评述阶段。近年来有学者开始研究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及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关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

董小麟,庞晓霞(2007)③采取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我国与其他9个旅游服务贸易强国彼此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状况。结果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距离,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加快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薛楠楠(2007)④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出发,运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项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提高,国内旅游需求变得日益复杂,相关及辅助产业不断发展等各个因素之间的显性转运和相互作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邹滨(2009)⑤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通过CAI

①陈霜华主编.国际服务贸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

②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华夏出版社, 2002

③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2)

④薛楠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天津商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10)

指数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结论显示在2000年到2004年期间我国CAI一直保持缓慢增长,但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弱。

2.关于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陈友龙(2005)①基于交叉谱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滞后关系看,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滞后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大;从增益性来看,短期内,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依赖性较高,长期则较低。刘华巧(2007)②通过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利用卡尔曼率波方法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定量的分析了旅游活动与经济增长的状态,旅游收入对GDP有稳定拉动作用。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旅游活动对受其直接影响的行业的投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活动的繁荣发展在短期内对其相关行业有较强的正向冲击作用,并且长期内这种正向的促进作用会一直持续。吴晓涵(2007)③通过选取的1994—2003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与GDP的数据建立数据模型,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杰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从长期来看,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着,因此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应采取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发展战略,鼓励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陈艳欣,刘雪梅(2009)④选取了我国1985—2006年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口、出口和GDP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分别分析了GDP和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口,GDP和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经济增张在样本区间内呈现出非平稳增长。周旋,干晓蓉(2010)⑤进行了陕西省1990—2007年间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都不是平稳的,但是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陕西省经济增长与国际旅游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三)简要评述

传统服务贸易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时需要进行修正,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经过修正的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同样也适用于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研究。

目前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因此从定量或定性的角度研究旅游服务贸易的文章并不少,但普遍视角较大,以国家为研究对象。本文将缩小研究范围,着眼于区域,主要研究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①陈友龙..我国旅游也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②刘华巧.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

③吴晓涵.我过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17)

④陈艳欣,刘雪梅.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09(1)

三、相关理论回顾

(一)相关概念界定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GATS),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中,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即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本文着重研究国际收入旅游部分。

GATS关于旅游服务贸易的界定包括以下四项:宾馆与饭店,旅行社及旅游经纪人服务社,导游服务,其它。旅游服务贸易虽没有一个以成员方开放承诺为基础的全球协议,但它是WTO各成员在各服务行业中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据WTO统计,目前承诺开放宾馆与饭店的成员方已超过100个,开放旅行社及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服务有80多个,开放导游服务的也已超过30个。

此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对各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如下:入境旅游人数:指报告期内来我国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港澳台同胞等入境游客。统计时,外国人、港澳台同胞每入境一次统计1人次;出境人数:指中国(大陆)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国家、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人数,即出境游客。统计时,按每出境一次统计1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又称旅游总花费指国内游客在国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指入境游客在中国(大陆)境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

(二)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1817年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论”后,这一理论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成为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成为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旅游服务贸易中表现为:发达国家输出高档连锁饭店的品牌、管理、人才和资本到旅游欠发达国家;旅游经济较差国家则提供劳动力、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该理论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产品是否是劳动密集型货资本密集型要用投入要素而非产品本身来区分

的。实际上,旅游产品绝不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它可以是初级的旅游资源的加工利用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本与技术。其次,随着生产要素、资源的国际流动,知识经济时代高薪技术的发展、应用,劳动力技能、素质的提高,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

(三)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的表现为: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与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相关,受到波特“钻石模型”六要素的影响。资源要素条件方面,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需求状况方面,对旅游产业来说,旅游服务需求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消费的增长;另外一个是旅游生产者需求的增长。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与一国或地区的收入水平成正比,因为旅游需求是属于休闲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而旅游生产者需求的增长,与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体系发达程度决定的分工与专业化发展有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体系越完善,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对生产者需求也较高。相关支持产业方面,旅游业以及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以相关的产业作为支持,例如商贸业、交通业、运输业、金融业等。企业结构、竞争水平方面,有效的组织结构师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最后在政府支持以及机遇方面,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良好的产业环境无疑对旅游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进而有利于发展旅游服务贸易。

(四)旅游服务贸易中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因为竞争力所研究的主要是竞争主题在竞争力中的获胜能力,能产生这种能力的不仅是竞争优势,还有比较优势。在旅游服务贸易中,旅游者购买的不是目的地的资源本身,而是与资源密切联系的一次旅游经济。比较优势所关注的是目的地的资源禀赋状况,当比较优势所依赖的资源的可获得性对于彼此竞争的目的地来说差异很小时,按长期来看,对可得资源进行高效利用的能力便成为影响目的地竞争力大小的关键,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如果资源禀赋少的区域能够更加充分、高效地利用较少的资源的话,一个资源禀赋充裕的旅游目的地可能不如一个资源禀赋存量较少的目的地竞争力强。

四、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一)总体规模

2009年,上海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一、二、三产的比例为::。其中,上海市旅游业在2009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实现亿元,增长%,占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

元,下降%,占全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按当年外汇中间价核算(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旅游总收入为亿元,占09年上海GDP的%。①

(二)旅游资源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到2008年末,上海共有A级旅游景点数24家,其中5A级景点2家,4A级景点21家;红色旅游基地数26个,全国红色旅游基地数4个。星级饭店总计共有31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7家,四星级饭店54家,三星级饭店126家,二星级饭店89家,一星级饭店4家。②

从都市旅游角度来看,上海商贾云集,有着良好的消费购物环境。今天的上海有着商业街、商业街、淮海中路商业街、商业街、徐家汇商圈、商圈、商城、商圈、浦东第一八佰伴商圈(新上海商业城)、新客站十大商业中心,还拥有着文化街、古玩街、文化名人街、生产资料街、文化休闲街、美食休闲街、美食街、服饰街、休闲娱乐街、、等众多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商业街。

此外,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川沙迪斯尼的建造,将为上海旅游添上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结构分布

1.内部结构

旅游服务出口以因公旅游为主,而进口则以因私旅游为主。2008年,上海旅游服务项下,因公旅游收入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增幅较上年

1

24.52 1.48

98.52

75.48

2008年上海旅游服务出口收入结构图图2 2008年上海旅游服务进口支出结构图

上升21个百分点;因公旅游支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因私旅游收入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因私旅游支出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因私旅游收支逆差亿美元,较上年扩大了亿美元,成为当年旅游项乃至整个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来源之一;2008年,四川

①数据来源:2009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造成了国内游的减少,加之周边国家货币贬值等因素,刺激了境外游的增长。①

2.市场结构

表1 上海市入境旅游者人均每天的消费构成单位:美元/人天,%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从表1 中可知,2003—2006年间上海入境旅游者人均花费稳定在230美元左

右,2007年与2006年相比,人均花费呈现上升趋势,较上年上升%。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各领域的消费构成历年来占比均不稳定,都有上下波动的趋势。但是,长途交通、娱乐、购物这三项始终是人均天消费构成占据前三位的项目,因此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交通运输业,娱乐业,零售业的贡献较大。

3.国别(地区)分布

旅游服务进出口国别(地区)结构变化不大。2008年,上海旅游服务出口国别(地区)中,美国、香港地区和日本依然保持着前三位的地位,对美国、香港地区和日本的出口收入占比分别为%,%和%;其中,前两者占比较上年分别上升了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对日本的占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此外,新加坡取代法国位居第四位;德国仍然维持第五位。②

2008年,上海旅游服务进口中,对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的旅游支出继续位于前两位,分别占比%和%,两地仍是上海因私旅游和购物的最优选择,具有绝对的旅游市场份额。

4.贸易主体分布

受中国银联清算因素的影响,2008年,上海旅游服务进口企业结构中国有企业占比

①数据来源:2009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高达%;2008年,旅游服务出口企业属性结构与上年基本相同,出口中外资企业仍然占

较大份额,为%;同期,国有企业占比%。①

(三)总体收支与创汇情况

1. 总体收支情况

近年来,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保持着平稳增长,进口连续三年高速增长。2008

年,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运输,咨询仍然是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主要领域,旅游服务

贸易占到总规模的%。其中,上海市旅游服务出口收入亿美元,比上年增长%;旅游进口

支出亿美元,同比增长%。从表1中可以看出,上海旅游服务贸易支出占全国旅游服务

贸易支出的比例增长极快,已经从2000年的%增长到2008年的,%,将近翻了6倍。这

表2 旅游服务贸易收支表:上海与全国对比(2000—2008年)

单位:亿美元,%

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所得。

方面是由于本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国(境)旅游不断升温;此外,全国人民币

银行卡境外消费均由银联公司在上海清算支付也是原因之一。上海旅游服

图3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收入支出图(2000—2008年)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市国际贸易行业协会历年上海市国际贸易统计数据 ,以及2009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所得。

图4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收入支出图(2000—2008年)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所得。 务贸易收入占全国的比例从2003年起始终保持在9%—10%。全国旅游服务贸易始终保持着顺差格局,但差额变化趋势不稳定。上海旅游服务贸易自2001年起一直是本市顺差最大的服务贸易项目,2004

年顺差高达亿美元, 2005年顺差下降到亿美元,已经少于个人劳务服务和咨询服务产生的顺差。但是上海从2006年起,旅游服务贸易呈现出逆差趋势,且近年来逐步增大,至2008年,逆差额达到亿美元,为历年来差额最大值,且成为当年上海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项目。①

2.创汇情况

本文着重研究旅游服务贸易中的国际旅游收入部分,即入境旅游。旅游外 表3 入境旅游者情况一栏表(2000—2009年) 单位:万人次,%

20029791

20039166

200410904

200512029

200612494

200713187

200813003

200912648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汇收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旅游目的地国或地区接待的游客人次数、旅游者的平均消费水平、游客平均逗留时间等基本因素都会对旅游外汇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历年来,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着较好势头发展,尤其是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两项指标,一直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名列前茅。

图5 上海历年旅游入境者人次数(2000-2009年)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表4 上海市入境旅游人均停留天数及花费单位:美元/人天

年份人均停留天数人均旅游花费全国人均花费平均

2000 2001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注:“-”表示无相关统计数据。

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了一些个别年份外,多年来上海市旅游入境人数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状态,且上海入境旅游人次数占全国旅游人次数的比重呈现出逐渐缓步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上升到2009年的%,由此可以推测,上海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目的地。

从表4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8年的9年间,平均入境旅游人均停留天数为天。人均旅游花费也远高于同期全国人均花费平均值。

上海的旅游创汇能力在中国各省市旅游业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上海市旅游贸易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上海旅游外汇收入从2000年到2009年间始终稳居在全国前三位,2008年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达到亿美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比重平均达到%,达到历史最高峰。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是上海市一个稳定而且增长迅速的外汇来源(见表5)。

表5 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情况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20063

20072

20083

20093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从表5中可以看出,虽然上海旅游创汇收入总量持续增长,且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在上海服务贸易总量中也一直占据前三的位置,但上海旅游创汇收入占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创汇占出口额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究其原因在于上海市服务贸易进出口的行业结构水平的改善,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下降,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咨询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不断提高。

图6

上海历年旅游外汇收入及其占全国比重

表6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创汇在上海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及其全国对照

(2000—2009年)单位:亿美元

年份上海

旅游

创汇

上海服务贸

易出口额

创汇/

出口额

(%)

中国旅游

创汇

中国服务

贸易出口

创汇/

出口额

(%)

2000301 2001329 2002394 2003464 2004621

发展报告》整理所得。

五、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国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它是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国际市场占有率=该国出口额

世界出口总额×100% (8)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某产业或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实状态,用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统一产业或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本文主要着眼于上海地区服务贸易,所以借用该概念,引出国内市场占有率,其计算公式为:

国内市场占有率=该地区出口额

该地区所在国出口总额×100% (9)

图7

海旅游服务贸易国内

市场占有率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00年至2003年增长速度较快,2003年到2004年的增长速度较前

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商务动态图片新闻商务视频商务统计商务研究商务委年鉴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商务研究> 上海开放型经济30年> 正文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日期:2009-06-25) 长期以来,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服务业门类较为齐全,发展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改革开放30年来,依托产业、区位、人才等优势,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形成良好势头:在所有服务贸易进出口项目大类上均实现了贸易量;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服务业企业落户上海;服务业“走出去”位于全国前列。上海正在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服务贸易中心城市。 服务贸易附加值高、摩擦少、解决就业多、对环境友好,能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我国商务工作新的重点和舞台。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工作从1997年提出到现在已经整整推进了十年。回顾这十年的历程,我们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举”的外贸工作指导思想,在全国第一个设立服务贸易处,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服务贸易协会,在全国第一个建立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在全国第一个发布服务贸易年度发展报告等等,为全国服务贸易推进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与货物贸易相比,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时间尚短、规模尚小、管理体制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迫切要求我们加紧研究,采取新的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上海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之一,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贸易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海第三产业和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果按照五年计划来分期,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九五”以前是认识提高期,“九五”到“十五”是探索实践期,“十一五”是大力发展期。 由于上海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可采集年份始于2000年,因此在第二部分就近十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给予量化分析。对上海改革开放30年来服务贸易发展历程的分析,将通过服务贸易主要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 运输是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目前约占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0%左右。198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仅0.18亿吨,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仅2.99万标准箱;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已达5.6亿吨、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已达2615.2万标准箱、已跃居全球第二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运输服务贸易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际货代业务由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独家垄断经营,仅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生了?岸70%以上的进出口运输代理业务。上海国际货代行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三十年来我国外贸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开放和深化。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加上CEPA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行政许可法》的全面贯彻,2004年7月1日起取消对内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批;2005年12月11日起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向内外资各种所有制全面开放。目前,上海国际货代行业竞争充分,本土企业的服务水平、管理理念进步快,与国外先进物流与货运企业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同台竞争,互相促进。 旅游也是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目前约占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0%左右。1978年上海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为24万人次,平均每天来沪旅游人数仅658人次;到2007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件 外经贸学研字[2010]082号 刘亚签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担负着全面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导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重要因素。为加强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录取、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整体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导师的职责 第二条热爱教育事业,了解并自觉执行国家和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求实的学术风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第三条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关心研究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健康成长,配合学院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师要深入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研究生的异常情况并予以积极疏导,并与学院研究生工作负责人密切沟通。 第四条积极承担并完成学校和所在学院下达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和学术专题讲座,指导、检查和考核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条加强研究生学风教育,使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术作风;引导研究生

开展科学研究,指导研究生阅读本学科(专业)研究领域国内外文献资料,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全面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严格指导和审核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开题和写作,认真负责和把握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协助组织好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 第六条审定研究生的外出学习计划、社会调查、参加学术会议、教学实习等,认真检查其完成情况并进行成绩考核,协助做好研究生的综合测评和毕业鉴定工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研究生的毕业分配工作。 第七条认真总结研究生教育的经验,积极参加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研究生教育规律,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关心本学科(专业)点的建设,为所在学科(专业)点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章导师的权利 第八条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提出本学科、专业招生计划的意见;协助本专业制订入学考试科目,有权参加招收研究生的命题、阅卷、复试等工作,提出录取研究生的自主意见。 第九条参与制定或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所指导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计划。 第十条对所指导研究生的论文提出论文可否进行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相应学位的意见。 第十一条对评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提前毕业、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等人选进行推荐,对经综合考核或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培养的研究生提出学籍处理意见等。 第十二条对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毕业研究生的能力和现实表现提出评价意见。 第十三条学校和学院尽量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导师出国进行短期访问、讲学,进行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导师及其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当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时,导师及导师组成员中起指导作用者可以署名。

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旅游业影响力

浅谈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旅游业影响力

————————————————————————————————作者:————————————————————————————————日期: 2

浅谈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旅游业影响力 旅游服务贸易一直被认为是服务贸易中的传统行业,但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世界服务贸易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也是世界服务贸易输出的最大项目之一。因此,笔者认为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中国当前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在未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其影响力,以旅游服务的发展来带动其他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 一、旅游影响力的概念界定与内容 (一)什么是旅游和旅游影响力? “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旅游业的兴起,全球对旅游的定义内容也多种多样。目前被世界上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来自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的旅游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服务是指为了实现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组合。这些服务包括咨询服务、交通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购物服务、文体娱乐服务、手续服务、专项服务以及零星委托服务等。上世纪后半叶,全球旅游界盛行着这样一个观点,旅游业是21世纪产业和朝阳产业,旅游业将在21世纪蓬勃发展,实现大跨越与大发展,成为独领风骚的产业,并有着不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竞争力。 旅游影响力则指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相关行业、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思想意识等产生影响的能力(即:带来多大影响)。改革20年来,旅游业成为中国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开放、增加外汇、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都具有巨大影响力。 (二)旅游影响力的内容 旅游影响力主要包括现实影响力和潜在影响力两部分内容。所谓现实影响力是旅游业发展本身能够直接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包括了旅游外汇收入、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国际交流等方面。 旅游外汇收入。国际旅游服务收入是指来访的外国人在一国逗留期间购物和提供服务所收取的外币款项,这种收入实质上是外国社会财富转移到旅游接待国和地区,它直接导致接待国或地区财富的增加。旅游创汇收入是国家非贸易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国际旅游业创造的巨额外汇收入对支援国民经济建设,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据测算,旅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本科毕业实习管理办法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本科毕业实习管理办法 沪经贸大办〔2017〕186号 毕业实习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种过渡方式。为加强我校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确保毕业实习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毕业实习目的和要求 ⒈毕业实习目的 在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锻炼,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⒉毕业实习依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本科学分制教学培养方案总则》规定,学生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毕业实习,并作为必修课取得相应的学分。 毕业实习的安排、组织与管理以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依据,按照本《管理办法》和各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大纲的要求进行。 ⒊毕业实习要求 学生按学校规定和毕业实习大纲要求参加毕业实习,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毕业。 二、毕业实习大纲 ⒈毕业实习大纲的制定 各专业要按照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本科毕业实习大纲。各专业实习大纲须经所在学院审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⒉毕业实习大纲的框架 毕业实习大纲的基本框架包括:目的和要求、地点和方式、时间安排、成绩考核、毕业实习指导等。 各专业在此基础上具体制定本专业的实习大纲。各专业实习大纲可提出更具体、明确的要求或规定。涉及到具体日期等事项由所在学院确定,可以按学院统一,也可以按专业安排。

三、毕业实习组织 ⒈组织领导 学校的毕业实习工作由主管校长领导。教务处负责毕业实习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 各学院负责本学院毕业实习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各学院成立由分管教学工作院长、分管学生工作总支书记、专业主任组成的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毕业实习的领导、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 ⒉组织模式 ⑴毕业实习实行“学生自主联系落实为主、学校帮助推荐为辅”的组织模式,即学生自主联系落实实习单位为主,学校、学院和专业帮助推荐为辅。学校推荐学生优先进入校、院及各专业建立的实习基地实习。 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指导工作实行有机结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可同时是毕业实习指导教师。 ⒊教务处职责 ⑴制定和修订毕业实习工作的有关管理文件; ⑵组织布置毕业实习有关工作; ⑶制定毕业实习大纲框架; ⑷制定毕业实习考核文本材料和实习成绩评定要求; ⑸组织检查学生毕业实习情况; ⑹组织毕业实习工作总结和交流; ⑺管理毕业实习考核成绩,受理考核不合格学生的重新学习; ⑻积极做好校级实习基地建立和建设工作,并检查学院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建设工作。 ⒋学院职责 ⑴制定本学院毕业实习计划,并于第六学期第十八周前报教务处; ⑵组织制定本学院各专业毕业实习大纲; ⑶召开学生毕业实习动员会,布置实习要求,下发实习材料; ⑷确定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名单,并报教务处备案; ⑸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学习与交流; ⑹检查学生实习考勤情况,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⑺组织评定学生毕业实习成绩; ⑻组织本学院毕业实习工作总结与交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件 外经贸学档案字[2009]251号 徐子健签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的档案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简称27号令)和《教育部文书立卷、归档和档案利用办法》等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档案指学校在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是衡量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尺度,是维护学校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学校各级单位应重视档案工作,加强档案意识,发挥档案服务教学、科研和育人的作用。 第四条学校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库房建设等各方面对档案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证。 第二章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及职责 第五条学校档案工作由校长领导,一位校领导分管,校长和分管校领导的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规划和领导学校的档案工作。 2、保证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

3、批准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落实档案工作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档案库房、发展档案事业所需设备和经费。 4、统筹学校档案工作的业务培训,研究决定学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奖惩和其他重大问题。 第六条学校档案馆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机构,其职责是: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全校档案工作; 2、建立和健全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负责对全校各部门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业务培训; 3、负责接收(征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全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 4、编制检索工具,编研档案史料,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5、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6、开展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 7、建立和健全档案工作网络,负责全校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 8、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和利用者教育活动; 9、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10、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有关任务。 第七条根据实际需要,我校分别在学校人事处、财务处和学生处设立教职工人事档案室、财务档案室和学生档案室。各档案室在业务上接受档案馆指导,行政上受主管部门领导,其职责是: 1、建立和健全分室档案的保管、利用等规章制度; 2、对所属部门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等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负责接收(征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与本档案室有关的档案及资料; 4、开展档案室的开放和利用工作,编制多种检索工具,建立利用效果记录和借阅档案统计制度; 5、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及时修补和复制; 6、每年3月底前向学校档案馆移交本档案室上一年度的案卷目录。

加拿大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中加旅游贸易发展

加拿大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中加旅游贸易发展东临大西洋,西向太平洋,中西部则是贯穿南北的壮观的落基山脉,这确实是地处北美的加拿大,西方七大工业国之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32.44亿加元,人均达31125.74加元。其国土面积为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加拿人服务业和当强大,在其经济中举足轻重。2005年,加服务业产值占其GDP的比重达68.4%,服务业的就业者占其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达75.2%。作为自然资源丰富、江山秀美的国家,旅行在加拿大服务贸易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其旅行业相当发达。据世界旅行组织统计,按照吸引外国游客人数统计,2004年加拿人在世界上排名第12位。 然而,长期以来加拿人服务贸易处于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的逆差状态,在多数国家服务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旅行服务贸易对扭转其服务贸易逆差的奉献也不人。本文要紧针对加拿人服务贸易的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并从进展中加两国旅行服务贸易的角度论证对中国开放旅行市场将是解决加拿人旅行服务贸易逆差以及服务贸易逆差的?个有效途径。 一、加拿大旅行服务贸易进展现状和特点 ()世界要紧旅行服务贸易国之?加拿大是世界要紧旅行服务贸易国之-o据世界旅行 组织统计,按照吸引外国游客人数统计,2004年加拿人在世界上排名第12位(见衣1)。

表1: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国(绝对数) 资務来源;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WTO). 注:作者认为2004年把土耳其排在第8位可能有咲。 (二)旅行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加拿人旅行服务贸易和服务贸易近年都差不多呈逆差状态 (见衣2)。其服务贸易划分为旅行、运输、商业服务、政府服务四人类,其中商业服务占比最人, 进出口均占总进出口50%左右,旅行占总出口的27%,占总进口28%。除政府服务外,旅行、运输和商业服务均处于逆差状态,而且逆差额不断增人。以旅行贸易为例,出口增长缓慢甚至倒退(因此有2003年SARS的专门缘故),旅行贸易逆差从1998年的20亿加元增加到2004年的41亿加元,增加1倍有余。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 课程论文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班级:国贸1025班 姓名:王琛 学号:A08100115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进行大概介绍,引出其中一个方面——旅游服务贸易,然后主要介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情况,最后阐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一、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它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向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的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四个方面:l、跨境交付,即服务产品的跨境流动,如电信服务。2、境外消费,即消费者向出口国的流动,如留学、旅游。3、商业存在,指一国允许其他国的经济实体到本国来开业,提供服务,包括设立三资企业或分支机构,如建零售商店、饭店、律师事务所等。4、自然人流动,是指一国的自然人在其他国境内提供服务,如讲学、技术服务、医务服务等。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它,具体分为160多个分部门。协定规定了各成员必须遵守的普遍义务与原则,磋商和争端解决的措施步骤。 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国际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种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旅行代理服务、餐饮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旅游交通和通讯服务等。 (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对国际经贸的巨大贡献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10亿美元增至3830亿美元,猛增了5.39倍,服务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铜器货物贸易增长率的两倍。1992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3846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则达1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例已超过了1/4,此后这一比例越来越大,行家预计,在本世纪末将超过1/3。而真正构成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既不是与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古典服务贸易,也不是与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服务贸易,而是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新兴产业的服务贸易,其中国际旅游独占鳌头,远远超过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二)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而获得持续增长的产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其国际交换范围和程度的扩展,旅游服务贸易增长势头迅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愈益重要的份额。在北美洲地区,由于受美国经济减速影响,刺激了加拿大人在美国的旅游支出。中南美洲地区,2007年服务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旅游支出约增长了25%,是旅游收入增长的2倍。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显示,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任将

智慧树知到《国际贸易实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国际贸易实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银行汇票与商业汇票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出票人和付款人都是银行;后者的出票人和付款人都是工商企业。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1、出口方提交多于合同规定的货物,进口方必须要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拒绝。 A.对 B.错 答案: 错 2、由卖方根据买方样品复制的样品称之为“对等样品”或者“回样”。 A.对 B.错 答案: 错 3、商品的公量主要是适用于吸湿性较强价值较高的产品,其表示方法可以等于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 A.对 B.错 答案: 对 4、“小心轻放”属于警告性标志。 A.对

答案: 错 5、在出口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三章 1、“每件0.75美元CFR上海”这个出口报价是正确的。 A.对 B.错 答案: 2、我某公司出口某商品500公吨,国内收购价为1.5元人民币/公斤(含增值税17%),另加其它费用10%,出口退税率13%。外销价为每公吨200美元FOB上海,含佣金3%。则该商品的出口换汇成本为7.65人民币/美元。 A.对 B.错 答案: 3、根据《INCOTERMS2010》,凡以F组和C组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其交货条款中除规定装运日期和装运地点外,还要规定目的港(地)及货物到达目的港(地)的日期。 A.对 B.错 答案: 4、按照INCOTERMS2010的规定,DAP、DAT术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B.错 答案: 5、我某公司出口某商品外销价为每公吨103美元CIF纽约,外商要求该报FOB上海价,保险费率1%,每公吨运费2美元。则该商品的FOB上海出口报价是每公吨100美元FOB上海。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 1、在采用租船方式运输大宗货物时,租船合同和买卖合同中均应订立装卸率和滞期速遣条款。 A.对 B.错 答案: 2、我方按照FOB条件与外商达成出口合同,采用班轮运输。由于我方没有做好装货准备因此造成的滞期费由我方承担。 A.对 B.错 答案: 3、平安险的英文原意为“单独海损不赔”,也就是说,如果被保险人投保了该险别,保险人对所有单独海损造成的后果不负赔偿责任。 A.对 B.错 答案: 4、如果没有特别规定,一般情况下银行不接受签发日期晚于提点签发日期的保险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就业年薪对比差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就业年薪对 比差异 看到网站上对于考研信息有着铺天盖地的数量,对于时间不多的我们来说这些信息让我们束手无策。所以请有志于考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同学看过来,小编给大家找出一些对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相关内容的介绍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整理出来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看官网并和学生交流一下。希望大家能有效利用,祝大家考研顺利~ 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不错(虽然比不上北大光华清华五道口),人脉资源也不错(虽然比不上清华五道口和清华经管),出国机会也不少(虽然比不上清华经管、五道口和北大光华)。但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提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都知道他们的金融经济会计特别强,社会认可,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金融硕士的大潮流是挡不住的,就业是一等一的好,清华五道口和经管毕业生第一年大约20-30万每年,人大的也是在15-25之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预计在12-20万之间,金融硕士就业去向一般是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一行三会,国有大企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前景一片光明。已经有毕业的学生,据统计薪水金额大约第一年在12-20万之间,第二年以后的情况得看个人在单位的发展情况了。 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难度怎么样?跨专业的考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金融硕士很火,特别是清华、北大、人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财这样的名校。清华五道口,清华经管,北大光华、人大金融硕士的难度都比较大一些,相比较而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难度就小了,中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的难度相当。这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的整体排名情况。 据凯程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和国贸院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的考生中几乎10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也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对这个现象凯程洛老师咨询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老师,他们说,本身金融学本科的学生,保研的,加上出国的,加上就业的,基本上没有几个来考研的,金融学本科的就业本身就是不错的,不用冒着风险来考研。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金融硕士考试科目里,金融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金融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此外,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例如去年凯程全年集训营学员王虎,本科是延边大学化学系,照样考取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此外,金融学和公司理财本身难度并不是很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特别提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在两个学院招生,金融学院和国贸学院,各招生

服务贸易外文翻译

关于杭州中心地区服务业竞争力及其发展 战略的评价(节选) 郑建壮,中国浙江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江海霞,中国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 摘要:服务行业的竞争力是直接反映在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潜在能力之中的。本文研究了杭州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心区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服务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杭州每个中心城区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文章给杭州的服务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战略建议。 关键词:中心地区,服务业,竞争力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已呈现从“工业经济”转向于“服务经济”的变化趋势。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好转的一个关键的引擎(2005年李和王),它在改善国家经济、增加就业率、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服务行业发展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而不是郊区,因为中心区一般被视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心脏”,它在地理位置、交通和文化等方面都占有有利因素,不仅可增强生产要素、人口和产业聚集的力量,也有利于市场的发展。因此,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服务行业的主要区域(李2007)。本文在分析杭州中心城区的服务业竞争力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评价,旨在寻找到一种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城市的服务行业发展。 2. 服务产业竞争力的文献研究 大部分关于服务行业的竞争力的学术研究都是基于它们的地区竞争能力之上的。因此,服务业的竞争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服务行业在竞争中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国外的研究学者更倾向于特定的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分析与研究,如商业服务行业(2001年Rubalcaba和加戈)、保险业(哈德威克和窦1998)、知识密集服务(1999年Windrum和汤姆林森)。然而,在中国,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则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区域,而不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如中国的31个主要省份(吴2003),中国六大发展先进的省份(2004年刁、庄),中国16个主要省份(2005年苏、张)。由于很多的因素都可以影响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复杂性,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总目标指导指数”。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正在下降图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计算得出。 如图1所示,2000-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的很大比重,几乎占达到了1/3-1/2,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中一直排在首位,但从年度变动趋势来看,从2001年开始呈下滑趋势,这与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受阻有一定的关联。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44.46%下降到2009年的28.68%。其中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53%下降到2009年的32.98%;进口比重由2000年的37.07%下降到2009年的25.19%。 旅游服务贸易平稳高效发展,已成为我国主要创汇产业之一以下两个图表显示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图2、表1) 图2 来华旅游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表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旅游服务贸易 292.96 339.49 419.19 408.43 396.75 出口 旅游服务贸易 217.37 243.19 297.89 361.6 424.16 进口 旅游服务贸易 75.59 96.30 121.30 46.83 -27.41 差额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中国旅游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从图2看,来华游客从1980年至1985年增长了1213.1万人,增长了2倍 多;2005年至2009年增长了19%,人数却增长了2285.64万人,可见我国旅游 服务贸易平稳却高效的发展。从表1看出,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为420 亿美元,而1978年只有2.6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60倍。由此可见,旅游服 务贸易创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为我国创汇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另外,我国的 高额贸易顺差一直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而旅游服务贸易存在双面性,即入境旅 游可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弥补贸易的差额,缓解国际 贸易的摩擦。近年,我国的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09 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475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396亿美元。目前我国已 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 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大 图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量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1+3留学师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3直通车 老师师资 1、黄源深 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专家,先后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拉特罗布大学和美国宾州大学任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②曾担任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等。 ③2002年11月中澳建交三十周年,他与其间中国驻澳大利亚的七位大使一起,分别获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授予的澳大利亚政府勋章。 2、吴金龙 教授,硕士生导师。 ①安徽大学外语专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②先后在安徽广德中学、浙江财经学院、上海大学工作,曾任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1999 年起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任教。兼任浙江省会计学教育辅导部委员。 ③1983 年3 月美国Ernst & Whinney 公司进修,1991 -1993 和1997 -1998 两次到日本一桥大学作访问学者。 ④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和国际会计的教学和研究。主讲财务会计、基础会计、会计决策及会计专业英语等课程。近年来在《外国经济与管理》、《国际市场》以及《国际商务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美、德、英三国审计差异研究》等六篇学术论文,出版了《财务一点同》、《香港执业会计师手册》、《财务会计英语教程》三本教材,并主编《现代管理会计学》一书。 3、姚鹏飞 博士,课程负责人 ①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硕士研究生学位及公共关系管理第二专业证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②就职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目前担任学校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计划全英语实验班课程负责人及大学英语改革学术英语课程负责人。曾担任学校大学英语国家创新实验课程负责人、学院科研助理等职。 ③曾获得首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比赛上海赛区三等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奖”、“记功”奖励及“校园新星”提供奖。 ④以第一或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五篇,其中双核心一篇;参与编写教材、教辅材料及工具书八本(套),其中主编两本;独立承担并完成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并以骨干成员身份参与个级别大学英语课程教改及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近十项,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要教授课程包括:综合学术英语、学术英语写作、综合英语读写、综合英语视听说、雅思写作等。 4、凌学岭

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

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 内容提要通过回顾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归纳出上海服务贸易的现状特征,并从各服务行业的进出口规模、结构形态和竞争力等各方面对上海服务业各行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上海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途径与建议,对现实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服务贸易上海路径选择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之一。进入2l世纪以来,上海的产业结构正面临重大的转型,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将在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依托科技、教育、管理、信息和人才优势,积极发展旅游、运输、金融、保险、邮电、广告、展览、人力资源、信息、咨询、审计、法律等

国际服务贸易业。80年代,上海每年的国际服务贸易额为20亿美元左右。进入9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额明显增长。1999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亿美元左右。同时,上海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外资逐步进入银行、保险、交通运输、房地产、信息咨询、设计装潢、广告等领域。到1999年底,上海服务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1,85亿美元,占比达%。到2005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已达到近亿美元。 (一)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从服务贸易规模看,贸易规模加速增长。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出口额从2000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进口额从2000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如表1-1所示。根据计算,2000-2005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出口年均增长%,进口年均增长%,均高于同期上海口岸贸易进出口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与思考

Tourism 旅游经济 144 2012年8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5917915277.html,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分析与思考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系 卢小金 摘 要:自2009年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逆差规模增长过快,高额旅游服务逆差不符合我国长远的贸易利益,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并非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优选项目。关键词:旅游服务 贸易逆差 国际收支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b)-144-03一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和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口)。入境旅游获得的外汇收入与出境旅游的外汇支出之差为旅游服务贸易顺差,两者之差为负数称为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项目,其贸易收支状况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收支乃至我国整体的国际收支平衡都有较大的影响。 表1 中国1997~2011年出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支情况表 年份出境旅游人数(万人)比上年增长(%)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比上年增长(%)国际旅游收支余额 (亿美圆) 1997532.39 5.25758.7912.64191998842.5658.36347.8410.23341999923.249.67279.5614.6732.320001047.2613.438344.3914.6331.220011213.315.98901.29 6.6738.820021660.2336.89790.839.9949.920032022.1921.89166.21-6.322.220042885.2942.6810903.8218.265.9200531037.512029.2310.327520063452.3811.312494.21 3.996.320074095.418.613187.33 5.574.520084584.4411.913002.74-1.4346.920094765.63412647.59-2.7-40.32010573920.413376 5.8-90.72011 7025 22 13542 1.24 -225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中国旅游出版社 1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收支状况 严格来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是在1997年7月国家颁发《中国公 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后步入正规发展轨道。总体而言,旅游服务贸易总体规模大幅上升,2008年以前旅游服务贸易为顺差,顺差规模都在100亿美元以内,顺差金额经历从低到高在到快速回落的过程。2009年后一直是逆差,逆差规模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具体来看,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为了履行入世在 服务业的承诺,国家逐渐放松对出境旅游的管制,出境旅游得到明 显增长。2002年中国人均GDP 突破1000美元大关,国民的可支配的收入明显提高,消费信心得到增强,旅游消费意识逐渐加强,出境旅游的需求增大,从2002年到2004年出境旅游人数出现跳跃式的增长。2005年~2009年进入平稳增长期。2010年我国开始允许外资经营出境旅游后,出境旅游人数增长超过20%。从出境旅游人数规模看,2011年我国出境市场已是美国的1.2倍、日本的3.5倍。入境旅游方面,1997年~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2003年非典除外),2008年开始,入境旅游人数出现负增长,之后增长陷入停滞状态,这一趋势至今没有出现回暖迹象。由于出境旅游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本就规模不大的顺差从2009年开始逆转,旅游服务贸易结束了之前多年的贸易顺差,进入到逆差时代。从2009年逆差金额为40.3亿到2011年的225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35%,2011年的逆差占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40%以上。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2》预计,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扩大至33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规模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2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增长原因分析 2.1 国家为平衡国际收支的需要进行旅游发展战略调整 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01年旅游出口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54.1%。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低,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旅游服务贸易曾经承担着增加外汇收入、减少服务贸易逆差以平衡服务贸易收支的重任。在加入WTO 以后,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关于纺织品配额一体化和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相关条款,从2005年1月1日起,原来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的国家将取消对我国的配额限制,我对外贸易顺差呈现加速扩大之势,由此不断引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在高额顺差和外汇储备充足的背景下,2005年国家旅游局开始调整旅游市场的发展战略,由原来的“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 三大市场的开发战略过渡到“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在规模上放松对出境旅游限制,实际上是对旅游服务贸易进行战略调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市场低迷,国家制定了拉动内需保增长的战略。为了配合国家拉动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全局战略,国家旅游局将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和规范发展出境旅游”,用扩大旅游内需以弥补旅游出口的不足,在拉动旅游内需的同时,也拉动了出境旅游的需求,增加了旅游的进口,而入境旅游由“大力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其地位再次被弱化。2010年出台了《中外合资经营旅行社试点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监管暂行办 作者简介:卢小金(1967-),男,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系副 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旅游经济研究。

迪斯尼项目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分析

迪斯尼项目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分析 F0812013 5081209452 于梓轩

摘要 上海迪斯尼乐园将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斯尼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向来是全球建造成本最高的主题乐园之一,亦是同行业中最有价值的品牌。在中国主题公园旅游业方兴未艾之时,上海引进迪斯尼项目无疑将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上海迪斯尼应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自我调整以克服文化上的水土不服;同时,上海迪斯尼项目会对整个上海旅游服务业造成什么影响,上海其他主题公园应如何自我调整已应对上海迪斯尼的挑战。研究这些问题对“迪斯尼时代”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自去年10月底上海迪斯尼项目申请报告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迪斯尼入主上海已成定局,预计最早于2014开放。近十年来,上海及其周边的主题公园业不断发展,然而毕竟未能在短时间内在国际上树立口碑。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主题公园界的庞然大物——迪斯尼的引进无疑会对上海乃至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在香港和欧洲迪斯尼普遍亏损的背景下,用和香港迪斯尼同样的投资方式诞生的上海迪斯尼是否能够避免亏损?同时,在上海迪斯尼建成之后,与香港迪斯尼两虎相争的局面不可避免,这又会对上海的旅游服务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上海本土的主题公园而言,迪斯尼这个巨人的到来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还是难以抵挡的天灾?课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针对我国旅游产业及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探讨上海迪斯尼项目带来的可能性及其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上海迪斯尼旅游服务贸易影响香港迪斯尼

目录 摘要 ....................................................................................................................... I 引言 . (1) 一、旅游服务贸易的理论概述 (1) (一)旅游服务贸易概念的界定 (1)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2) 二、迪斯尼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分析 (2)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使得成本增加 (3) (二)对上海旅游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 (3) (三)迪斯尼乐园的管理和运营受到挑战 (4) 三、迪斯尼对上海主题公园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4) (一)上海主题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1.盈利模式单一 (4) 2.被动体验模式居多 (5) 3.服务导向缺失 (5) 4.区域内协调发展意识差 (5) (二)上海主题公园发展的应对策略 (5) 1.规模化经营 (6) 2.坚守价格优势 (6) 3.园内商品组合销售 (6) 4.创造服务的系统景象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